首页 优秀范文 会议的基本知识

会议的基本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2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会议的基本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会议的基本知识

第1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内涵;辨析;再理解

尽管党和国家在政策层面上一再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不是只讲市场经济,不讲社会主义,同时强调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理论界的主流观点与政策主张却背道而驰。这不仅影响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对经济改革造成不应有的负面效应。在改革开放已走过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种观点,纠正错误的理解和导向,正本清源,在经济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理解。

一、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不同理论阐释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特有的东西,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个社会的,因而计划与市场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经济体中的。这种理论观点并没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而只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改革开放以来,持这种观点的经济学者所提出的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实际上一方面把我国经济改革的对象——旧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等同于计划经济。另一方面把市场经济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认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从而将改革的正确方向即由产品经济转到市场经济,错误地改为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否定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结合,错误地将计划经济列为否定的对象,实质上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在这种教条主义的影响下,或竭力反对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或转而主张搞私有化,认为市场经济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消灭公有制,实行私有制。该观点认为,公有制经济不具有私有制经济的排他、独占等性质,其所有者是一个抽象主体,产权是不确的。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只享有从经营中获取利益的权利,而不负有为自身错误决策承担相应责任的义务。因而,公有制经济的实际经营者极易从个人角度出发作出各项决策,而不惜损害所在经济体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经济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经济很难与之公平竞争,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竞争性条件无法满足,自然也无法达到所谓的整个社会利益的实现。而只有私有制经济才是市场经济的天然温床。私有制经济的企业和个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独享性,一切行为以实现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个人利益的过程中,实现了全社会的利益。这也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的作用机制的主要内容。这种观点的政策主张实质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现就是主张对国有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

新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是新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现代再现。自由主义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洛克和密尔的政治自由学说与财产所有权理论。二是启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义学说。三是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理论,这是新自由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思想和传统的自由主义思想一样重视市场的作用,认为市场是最佳的可自我调节的社会结构。因为,一方面,经济运行是有规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场情况下,个人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场调节在不受外界干预的情况下能最有效率地满足各方面需求,自动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政府只充当“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预行为往往会使情况变得更糟。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是市场经济不可调和的对立物,因而建议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主张实行全面的私有化,认为私有财产制度是自由市场制度的基础。其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是:国民经济基本上由市场自发调节,国家实行最低程度的干预,取消国家计划机构,否定国家发展规划;在所有制结构上,取消国家所有制,实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国资本参与私有化改制;在国有企业改革上,主张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缩小国有企业涉及的领域和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可见,在新自由市场经济理论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实行全盘私有化的市场经济。很明显,这套改革主张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背道而驰的,应警惕这种观点的不良影响。

(四)以“现代市场经济”取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必考虑所有制问题。市场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国家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参与经济资源配置和国民经济运行。由于“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是竞争机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内容就应包括:一是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独立自主、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二是破除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法制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环境。四是摒弃旧的干预经济发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的发展。为此,该观点认为,在实践上的首要任务是实行广泛的私有化,将国有企业私有化或实行股份制,使国家的作用从微观经济运行中逐渐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的观点

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说就是社会公平与市场效率的结合,即社会公平+市场效率。该观点提出摒弃计划经济而实行市场经济是因为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上,市场经济比计划经济更具效率。但市场经济在运行中存在市场失灵,进而产生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其一便是要素社会分配不公。追求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要求。在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后,必须使社会公平与社会效率完善地结合起来,这就是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种观点的影响较大,在很长时间内成为社会上一种主流观点。在这种观点影响下,学术界出现了如各种“社会主义”的定义,主张将“公有制为主体”从社会主义定义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功能社会主义”、“社会公平等于社会主义”、“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现象。这种观点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解为“社会公平+市场效率”,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与表象。社会公平和市场效率是一种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追求的目标或判断国家经济运行水平的标准,但不能成为区别任何两个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制度不同的判断标准。另一方面,淡化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即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区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必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本质的特征。

纵观以上五种观点可发现,在经济理论史上,长期存在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对立起来的观点,这已成为一种教条。整个现代西方经济学都表明:自私经济人是出发点,市场经济必须以私有制为基础。这种教条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现为社会主义国家排斥市场经济,在改革后期表现为市场经济必然意味私有化,这成为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辨析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进行再理解。

(一)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

在我国经济改革过程中,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论一直存在。实际上一些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对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概念及其关系的认识本身就是不正确的。首先,市场经济的概念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与商品经济没有本质区别,只有发展程度与阶段的不同。厉以宁曾说:“从本质上讲,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是一样的。”第二,社会分工决定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育程度。一方面,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产生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曾指出,“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另一方面,社会分工决定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列宁根据这一原理分析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指出,“国内市场的建立(即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的发展)的基本过程是社会分工”,“市场和社会劳动专业化的程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第三,市场经济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与社会制度没有必然联系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市场经济是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推动下,由商品经济发展而来的。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封建社会,社会分工简单、低下,不能形成市场经济机制。历史发展到近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复杂、全面,人类社会的生产形式才由自然经济发展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所以市场经济是由社会分工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一种生产形式,并不是某个社会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计划经济是一种和无政府状态经济相对应的生产形式,政府宏观调控是计划经济的一种具体形式。所谓计划是指国家作为一个社会主体代表的角色,监控市场经济的运行,通过事先的计划对宏观市场和微观主体进行适当干预,维护国民经济的均衡、平稳发展。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经济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场经济先天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缺陷,从而有效保证社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平衡,避免生产过剩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最后,无论是单纯的市场经济还是计划经济,在经济资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优势与不足。对单纯的市场经济来说,一方面,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市场主体通过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来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能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市场调节有其固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缺陷,无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给以及保证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利益为人民共享,惠及全体人民。对作为生产形式范畴的计划经济来说,一方面,它可从全局和总体利益上布局生产力,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经济运行的剧烈波动。另一方面,计划调节容易受到主观认识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满足利益创造者对个体利益的追求,需要复杂的组织体系推动,并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因此,将两者取优补短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优势更加明显、不足相对弱化的新的生产形式,即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生产力与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我国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内在地结合在一起,计划以市场为基础,市场以计划为指导。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被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按照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有序运行,可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如果说市场排斥公有制经济,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亦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法建立。事实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仍能发挥其高效率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作用。从理论上看,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没有公有制,也就没有我国的社会主义。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生产社会化这一对基本矛盾,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社会平均利润率下降和相对人口过剩两大规律,必然导致生产过剩,爆发经济危机。这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调和的矛盾。随其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纪80年代末就明确提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不建立强大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一个最大的缺陷”。从实践上看,即使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也存在并与市场经济机制相适应。郎成平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股权结构做的研究表明,欧洲国家持股现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欧洲5232家公司中,奥地利国家持股14.81%,芬兰国家持股15.12%,意大利国家持股9.98%,挪威国家持股11.81%,瑞士国家持股7.59%。这充分说明国有经济完全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会成为市场经济发挥其资源配置作用的阻碍因素。当然,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存在严重问题,必须改革。但同样必须承认,我国旧的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的问题,在于其长期处于我国旧的高度集中的计划产品经济体制管理模式下所遗留下来的管理层面的问题。如,严重的倾向,以长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导生产经营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经济管理与运行机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生产经营运行机制,在公有制的基础上改革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运行方法和体制。而认为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改掉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则是脱离了中国客观的历史和现实,是对西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照抄照搬。总之,市场经济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三)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关系

现代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更高发展阶段,是自由市场经济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分工新的发展,是加入政府干预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显著特征是:市场经济发展到更高的阶段,形成更加完善、复杂的现代市场体系;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主导作用,国家通过间接的财政和货币手段对宏观经济运行进行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要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现代市场经济。因为现代市场经济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含义中的一个层面,除此之外还有计划市场经济和公有制为主体两个层面的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计划市场经济,是计划与市场的有机结合,是把市场纳入到国家计划的轨道,使之按照国民经济结构有计划地运行与发展,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平衡,自觉按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生产。在计划市场机制中,计划机制和市场机制是统一的、有机结合的、互相渗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盖全部市场范围,而非相互割裂。计划市场经济能克服自由市场经济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实现,有利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顺利运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身固然没有什么“姓资”、“姓社”问题,但现实具体的市场经济是不能离开历史上某种特定的生产关系而运行的,它必然会与某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结合,形成一种历史的、现实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制度。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形式或社会性质来说,它是姓“社”的。从另一个角度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一般性与特殊性这两重性质。从一般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发达的社会分工为根据,是一种计划化了的现代市场经济。从特殊性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决定的。

总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现代市场经济。二是计划市场经济。三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它是这三层含义的综合或统一。前二者属于生产形式的范畴,后者是特殊生产关系即所有制的范畴。这三个层面结合,组成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的实践意义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内涵,对我国经济改革的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把目标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方法和途径。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学内涵出发,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途径。

(一)大力发展现代市场经济

第一,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经济的载体,即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知识产权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第二,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与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学的企业管理制度;理顺产权关系,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形成产权约束机制,使企业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健全我国宏观调控决策、监督、评估体系;用科学的宏观调控手段,选择合适的中间目标,通过财政和货币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运行,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要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同科学发展观联系起来,积极引导我国企业走上科学发展、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有限制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计划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

计划市场经济存在多种具体形式。探索实现计划市场经济的方式方法,笔者提出一种基于公有制分享经济理论基础上的“净收入分成制”的企业管理方法。其具体做法是将企业净收入在国家、企业、职工个人三个经济主体之间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职工不拿固定工资和奖金,而是按事先确定的比率分享净收入。净收入分成制不仅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机制,而且也必然对国民经济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它能克服总量失衡与结构失衡,促进国民经济协调高速增长和社会经济效益稳步提高。另一方面,实行净收入分成制,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必然形成荣辱与共的局面,能从微观上解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滞涨”问题。

第2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新闻媒体;社会价值;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35-01

一件优秀的作品没有人物的出现是抽象的。下面我们为您讲述乡村教师宋金友平凡事业里的精彩人生。

他是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从教36年来,始终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扎根乡村,矢志不移 ,以青春年华和全部心血实践着崇高的选择。

在别人看来,教师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业,可对于松江镇三道中学的宋金友来说,却是一生坚定的执着。从小怀揣教师梦长大的他,从1976年开始在三道村任教,36年来,他在这个相对偏僻的山村学校里,勤勤恳恳、尽职尽责。从来没有请过一天假,耽误过一天工,就连家里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都没能影响到自己的工作,宋金友常说:“自己的事再大也是小,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在36年的从教经历中,宋金友担任过二十七年的班主任。作为全校的骨干教师,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教育教学上,每天上下班都是早到晚退,虽然离家不是很远,但是为了节省时间,他每天中午都不回家,午饭经常是一个面包和一杯水。为了稳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宋金友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课上认真教学,课下耐心辅导,并常常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家访。

每天下班,他到离家近的学生家家访,到周六周日,他就到远的地方家访 ,沟里路不好走,有时候骑自行车 ,有时候走着走,挺辛苦的。

由于不少学生的家都在偏远的山里,宋金友常常都要翻山越岭。育林村是远在20里之外的一个村子,其间山路崎岖,艰险难行。可为了辅导差生、及时找回辍学的孩子,这个村成为宋金友家访的重点,雨天泥泞里跋涉、雪天冒着严寒,宋金友的执着感染了学生,打动了家长。在宋金友的耐心教导下,一批批学生成长起来,1983年之前,三道中学没有考出去一个学生,然而在1984年,宋金友带的第一个毕业班,一下子就有8名学生分别考上了高中和中师,实现了当地考生“零”的突破。在此之后,宋金友又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他任教的语文,曾荣获全县中考单科成绩第一名,他个人也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县优秀教师。他爱生如子,用真情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他执着教育,用激情演绎平凡事业里的精彩。

个人的故事,人文关怀的赞歌。爱心育桃李,倾心为教育。宋金友爱生如子,他用真情教育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从教以来,他教过的学生已有上千人,而这其中,很多学生都受过他的资助。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宋金友帮助他们垫交学杂费、时常送给他们衣物;对于上学路远的学生,宋金友经常把他们带回家吃住,其中有五、六个学生初中三年都一直住在他家。学生刘振堂每提起这事,都满怀感激。

作为宋老师的学生,我深深体会到,为人亲和,爱生如子,我曾经在他家住过一年,亲身感受到宋老师对我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严格要求,从各方面关心照顾自己,我非常的感激。

在宋金友的家里,有一本珍贵的相册,那里有许多他和学生们的合影,每次翻开相册,宋金友的脸上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在他看来,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都是他的快乐、他的自豪。

当学生毕业的时候,升学的时候,成才了,自己就感到特别幸福,特别欣慰。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多年来,宋金友对教育事业总是充满着无限的激情。这份激情使他一直坚守教育战线,曾经和自己一起中师毕业的40名同学,如今仍坚守教育教学战线的早已寥寥无几,大多数人或改行或升迁。曾经,有同学提示过宋金友,称自己可以帮他换一份有发展有前途的工作,宋金友本人也曾遇到过几次很好的改行机会,可是,他都没有动心,在他的眼里,没有比教书育人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在教育教学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宋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虽然没有做出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但是他的工作态度和对事业的执着精神,值得我们三道中学的每一位教师学习。

总之在新闻报道中体现以人为本,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关注新闻事件里的人物,二是要考虑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只有这样采制出的报道才能有亲和力。三是注意捕捉个性化语言人和人之间的情感是相通的,让新闻报道感人的最好办法就是让新闻中的人物用感情去打动受众,从而增强报道的亲和力,个性化的语言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环。我们采写的报道中大量运用真实的对话和直接引语,甚至是人物的内心独白,更能体现真实感和与受众以人为本的生活。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新财务会计制度;医院成本核算

近几年,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在社会各行业广泛的推广应用,医院在该背景下的成本核算也受到了各界的重视。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成本控制是关键也是必要的环节,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能够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

一、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体系变革的意义

1、可有效的促进医院提高社会效益。

在新制度的背景下,医院进行成本核算体系改革的是医院进行现代化医疗改革的基础,通过成本核算改革,能够使医院内部结构得以优化,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医院的医疗水平和财务实力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改革后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对医院各科室、各流程的支出和收入进行整体掌握,找出不合理的地方,从而及时的调整医院的收入支出结构,加强对成本的控制,使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降低,可以获得较高的患者认可度,使医院整体的社会效益得到提升。

2、可以促进医院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我国现今的市场经济发展迅速,医院面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自己的经济价值,医院需要进行全面的财务制度改革,而其中的重点就是成本核算体系的变革。优化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加强对医院资金的管理控制,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开销,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率,从而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情况下使医院的运营成本得到有效控制。通过对医院成本数据的分析整理,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当前医院各个科室间的成本管理情况,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各科室医疗项目的盈亏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对收入和支出结构做出相关调整,使收支结构得到明显的优化。成本核算还有一作用就是可以为医院的财务预算提供更加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使医院的财务预算更为合理,使医院的财务结构更为合理化,更具竞争实力,不断适应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要求。

3、可以为政府医疗补助提供依据。

医院有两大经济来源,其中一项是日常运营收入,即为患者提供各项医疗服务所取得收入;还有一项重要收入就是来自于政府医疗财务补助。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进行医院的成本核算体系变革能够对医疗各项合理支出进行分析,为政府提供完整的、详细的成本数据,可以作为政府补助发放的重要依据。

二、目前我国医院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1、重视度不够。

结合新财务会计制度,对医院的财务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并在具体的财务工作中进行落实。然而,医院是非营利性的组织,主要的目的就是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与盈利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医院的重要领导及财务工作者对成本核算工作不重视,导致成本核算改进不彻底和不到位。

2、业务水平较低。

医院的工作比较稳定,没有较大的工作竞争,因此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没有及时的进行业务能力提升。尤其在招聘财务人员时,过分的重视文凭和理论水平,忽视了其业务水平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导致许多财务人员职业能力较低,不能适应新制度和新形式的发展要求,阻碍了医院成本核算工作的进展。

3、没有统一的规范标准。

新的财务会计制度要求医院财务人员在医院运营的整个过程中都要进行成本控制核算,最大限度的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但是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会忽视运营过程的成本核算,使成本控制的效果不理想。现在,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在摸索阶段,没有一个统一和完善的标准,所以在执行中,也只是进行简单的数据整理计算,核算的力度较弱。

4、新旧制度衔接存在问题。

在新的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有所变动和改进,但在执行中并不顺利。在旧的体制中,例如医院的报废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会计入固定基金,但清理的收支却无法体现。在新的制度中,增加了固定资产清理和累计折旧,使其能够进行准确的账务处理和核算。但由于医院习惯于旧的制度,对许多问题仍采用旧制度处理,导致衔接出现问题。

三、医院成本核算的改进措施

1、构建完善的成本核算体系。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相应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也应有所调整,从而适应更高的发展要求,实现更加科学、规范的财务管理目标。成本核算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其工作的核心内容。为了能开展成本核算工作,必须建立并完善成本核算的组织体系。(1)成立成本核算的领导小组。医院院长作为小组长,财务部门领导担任副组长,其他部门领导为小组成员。小组的工作内容就是负责会同财务人员一起制定和规划成本核算的操作流程,起到成本核算实施的决策作用。(2)工作小组。工作小组以财务管理者为组长,财务经理级为副组长,其他财务人员为小组成员。小组工作内容是对医院的各项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医疗成本各管理成本进行核算,最后总结出各类财务报表和成本核算报告等,为领导小组的决策提供可参考的事实依据。(3)技术小组。信息技术小组主要由医院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和软件供应方派出人员组成。小组工作内容是负责对医院成本核算系统的进行维护和优化,为工作小组提供技术支持,并对其他财务模块进行维护,实现医院各系统信息的共享和传递,对药品进价和售价实现监督。(4)考核小组。考核小组成员主要由医院的医生和护士组成。日常主要负责统计各科室的工作出勤情况,做成报表,为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提供核算依据。

2、加强对成本费用的分类和管理。

医院对成本费用进行准确的分类管理才能确保经济效力做大化。医院的各项医疗活动都与成本有关,为了降低医院的医疗成本,而使医疗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医院各部门间的默契配合。在成本核算时,要加强对各种费用的核算,如差旅费、办公费等,避免出现虚报和假报费用的情况,根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合理的将卫生材料、人员经费等划入成本费用,将折旧费用、工资津贴等划入费用类,实现成本核算的合理合法。

3、加强对成本核算的重视度。

完善和改进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成本核算重要性的教育宣传,提高医院领导和财务工作者对成本核算工作的重视度,使其积极的配合,帮助协调各科室关系,大家一起确保成本核算的顺利进行。

4、提升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

医院要做好财务人员的选用工作,对于已经在岗的人员要加强其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其业务水平和素养,定期进行专业的财务培训,提高财务成本核算的操作水平。在招聘新的财务人员时,不仅要考核其专业能力,对其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也要重点考核。针对财务工作人员,要制定规范的考核标准,全面的调动财务人员的工作热情,使成本核算的工作水平上升到一个新高度。

5、成本核算体系标准化建设。

建立标准化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确保成本核算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从而实现医院各环节的成本控制。因此,需要制定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在医院整个经营过程中都严格按标准执行,实现成本核算工作的规范化。6、使新旧制度更好的衔接。新的财务会计制度实行,可以整体促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推进医疗改革顺利进行,但要注意与旧的制度衔接。比如固定资产在新旧制度中核算的问题,这就要求采取人员认真学习新制度中的具体要求,新的问题坚持用新制度解决,对遗留的问题请示领导用新制度还是旧制度。

四、结论

在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工作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医院相关人员进行协调和改进,提高对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提升财务人员的能力水平,使新旧制度能完美的衔接,从而实现成本核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蒋开有.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的探讨与实践[J].中国经贸,2016(12)

[2]徐春龙.新财务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核算研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6(22)

第4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范畴;“基本原理概论”

中图分类号:F0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2 ― 0076 ― 03

传统的思想理念大多认为,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所独有的经济范畴,展现出资本主义发展的本质特点。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社会主义会场经济中同样具有剩余价值的缩影。基于“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分析,有助于明确研究的视角,增强对思想概论的充分认识,细致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剩余价值,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一、马克思有关于剩余价值的一般论述

《资本论》中,马克思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角度研究剩余价值,得出剩余价值是由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所占的价值,核心思想中彰显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1〕。基于量化关系来看,剩余价值是商品生产中所追求的“余额”,是任何商品生产的主要特点,同时也具有社会主义特色,如果没有“余额”,则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会难以持续开展〔2〕。

随着商品经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存在与发展,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3〕。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需要在全面认识当前时展特点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剩余价值核心理念,深入掌握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当展

(一)剩余价值产生主体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创立的剩余价值理念,与当时马克思所处的历史时期、时展特点等密切相关。当时的社会主义经济生产多处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较高的比例。故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指出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逐渐成为了创造财富的重要方式,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第三产业也渐渐成为了创造剩余价值的主体。在这种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经济结构产生了较大的转变,雇佣劳动者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劳动者进入到第三产业中。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三产业渐渐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马克思承认剩余劳动与剩余产品的普遍性,但是针对于由此延伸出来的剩余价值理念研究却相对比较匮乏。不同的时展环境下,对剩余价值的研究也会有所差异。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需要将价值总结为劳动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结合体〔4〕。如果仅仅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忽视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则难以符合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质生产部门向服务部门转变,展现出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特点。

(二)剩余价值产生范围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理论,与当时的社会生产环境、生产条件等密切相关。剩余价值是生产过程中,雇佣工作劳动所创造的。但是随着当前社会生产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逐渐在生产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生产的劳动概念核心价值范围不断扩展,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活动日渐融合。

在这种时展背景下,很多教育与科研机构构建了独立的生产机构,单位职工逐渐参与到价值创造与剩余价值创造的过程中。脑力劳动者相较于体力劳动者,其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能够明确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重要影响,属于高级、复杂性的劳动。

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实现了跨国发展。资本呈现出多向性流通特点,剩余价值不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特有的经济内涵,呈现出产生范围不断外延的特点。

(三)剩余价值分配方式发生转变

马克思所提出的剩余价值分配形式,主要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被分配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地租等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剩余价值分配所提甚少。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剩余价值的分配方式逐渐发生了转变。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分配中,需要基于社会特点、社会性质等实现有效分配,比如“按劳分配”理念等等。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劳动的必然价值形态十分关键,需要基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发展形态予以分析。社会主义条件下,剩余劳动转化为剩余价值,需要实施商品交换与生产交换。社会发展中,没有剩余价值,便不可能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社会的发展〔5〕。故而言之,剩余价值、剩余劳动以及剩余产品等,并非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经济范,对社会主义的发展也能够产生重要影响,关系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提升。

如果否认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意义,仅仅注重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满足,则会引发不讲究经济效益、盲目生产不计成本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快速发展,更不利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6〕。

党的十召开以来,在党的正确方针以及思想引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到快速发展,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中,过分注重净产值而忽视利润的问题,承认公有制企业利润发展的目标,但是却不能以剩余价值为主要目标。马克思曾经指出:“剩余价值和利润实际上是一回事,并且在数量上也相等,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个转化形式〔7〕。”马克思思想理论在当时社会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导向性的作用,在今天仍然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对各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的新价值

(一)有助于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剩余价值的重要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需要充分关注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展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文关怀与实践关怀,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价值,不断实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明确剩余价值的范畴,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为了适应与促进市场经济理论的发展,则需要提升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研究的重视程度,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理论研究的不断创新,推动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良好的基础。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充分展现出了价值创造过程中,人的主体性价值,劳动是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过程,故而人的劳动价值十分重要。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中强调尊重人、重视人。基于马克思剩余理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需要明确发展的目的,明确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二)有助于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劳动观念

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商品价值的生产劳动范围不断扩大。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需要注重剩余价值的创造,即为社会主义税收与利润的创造,规范劳动范畴,注重各类积极因素的有效调动,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充分发挥马克思剩余理论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提升,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

缺乏剩余价值,则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有所降低,各类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公益活动以及社会保障活动则无法得到有序开展,难以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影响,有助于保证市场经济的平稳运行。剩余价价值多成为了资本主义的独立范畴,认为社会主义经济下不存在剩余价值。然而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较大,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发展环境下,这一矛盾得到有效改善,劳动生产力快速提升的现代社会中,工人的劳动逐渐划分为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两个部分,其所创造出的价值,也随之分为必要价值与剩余价值两个方面。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剩余价值是由劳动者所共同创造,则这些剩余价值也会充分运用到劳动者身上,彰显“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思想观念。剩余价值归属方面的转变,并不会影响其自身的价值,剩余价值的范畴也彰显出社会主义发展的实际特点,彰显人性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尊重和保护人民的劳动成果,保护人民的个人利益,是树立新型社会主义劳动观念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不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均需要注重劳动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尊重劳动者、爱护劳动者,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与合法的非劳动收入均需要得到保护。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三)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转变的关键资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研究,有助于社会主义劳动市场的建设,明确劳动力合理流动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劳动力作为商品进入到市场中,形成了劳动力双向选择的市场发展机制,劳动力能够基于个人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身体素质等灵活选择职责,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与职业理想性特点。企业也具有招聘的自主性、针对性特点,能够基于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工作要求等实现针对性招聘,辞退难以胜任的T工,实现企业用工成本的最低化,达到企业工作效率的最大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剩余价值理论研究,有助于劳动力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市场经济发展环境,逐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从计划为主向市场为主的转变。

(四)有助于完善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

马克思所研究的剩余价值分配方式,是基于资本主义条件所提出的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传统的理论研究中认为,劳动价值是分配制度的基础,故而提出了按劳分配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劳动价值并不是分配制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剩余劳动创造剩余价值,但是没有否认其他生产要求创造价值的实际意义。故而在实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剩余价值理论研究中,需要分别对创造价值的要素、创造价值的方式等进行讨论,明确社会主义创造价值中劳动分配的具体方式,关注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方式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改革的深入与理论的实践探索,我国逐渐形成了明确劳动资本、资金技术以及按贡献分配等多样性的分配原则,构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相互并存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条件相互吻合。

当前分配制度的构建,是基于我国实际市场发展特点、社会形势,拓展思想原理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坚持马克思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的思想原则,注重劳动者创造价值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符合当前激烈发展的社会环境,充分认识到各类生产要素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通过多种分配方式的联合应用,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人民的生活需求,形成劳动者的个人财产。分配的阳光政策,能够使各类合法收入得到有效保护,在国家的监督与管理下,实现就业公平、机会公平,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

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需要加强剩余价值理论的进一步分析,基于当前时展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研究,坚持马克思剩余价值的基本原理,并基于实际生活丰富其理论研究内容,增强其实践应用价值。其二则需要坚持党的思想引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基础上,结合时展特点不断丰富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时,还需要坚持唯物主义思想理论,在充分学习理论、研究理论的基础上,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对问题进行进一步分析,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好、更快的实现“中国梦”。

结束语

当前时展环境下,需要充分认识到剩余价值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在未来的理论研究中,需要结合时展特点不断创新理论研究内容,充分调动各项积极因素,团结一致,共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鼓励人们不断创新,发挥知识、劳动、技术、管理以及资本的重要价值,使一切财富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参 考 文 献〕

〔1〕卫兴华.究竟该怎样完整准确地理解――三评奚兆永先生的理论观点〔J〕.当代经济研究,2011,09(21):31-39+92.

〔2〕唐昆雄.在教学中科学把握和全面贯彻的整体性特质――“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教学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7):25-28.

〔3〕常宗耀.论理论联系实际的三种形态――“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22):19-21.

〔4〕王习明,戚晓吉,程叶.基本原理的理论问题和教学问题探讨――全国高校理论学科研究会第12次学科论坛综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3):141-143.

〔5〕张胜旺.如何整体上把握――关于“基本原理概论”课教学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31):72-75.

第5篇

今天召开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部门、单位负责人和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的精神,对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根据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的要求,从本月起开始实施市本级事业单位改革,第一批16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工作进入正式启动阶段。刚才,叶正义同志就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的程序和政策标准作了说明,郑樟林同志作了具体部署,请各参会单位同志们很好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我强调四点意见:

一、周密部署

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必须痛下决心,全力推进,对此,前不久召开的全市事业单位改革动员会已经作了充分的论述。由于人员复杂,改革成本较高,时间紧迫,从某种程度上看,事业单位改革的难度不亚于企业改革。因此,我们在开展事/!/业单位改革工作中,既要下定决心,坚决推进,又要看到问题,正视困难。具体工作中,要切实抓好以下三个环节:

第一,要进一步统一第一批改革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思想。要认真开好改革动员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要亲自作动员,讲清道理,讲明政策,明确任务,统一思想,确保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顺利推进。

第二,要组织精干力量加强指导。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能否抓好,关系到整个事业单位改革工作的质量,必须加强领导,组织精干的班子,做到人员到位,精力到位。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应加强面上改革工作的指导。对下属事业单位改革的具体工作,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集中精力抓好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

第三,要精心制订改革方案。改革方案质量高低关系到改革的成败,方案合理,干部职工就容易接受。各改革事业单位必须在主管部门参与、有关部门指导下精心制订高质量的改革方案。

二、把握政策

当前,把握政策的重点是坚持政策的导向,执行政策的标准,突破政策的难点。

坚持政策的导向,是改革能否到位的关键。在政策导向上,要始终坚持事业单位的顺改、早改。顺改,就是最大限度地把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实现政企、事企分开,这是制订政策的基本出发点,要顺着这个方向改,而不能逆着改。早改,就是促使事业单位尽快、尽早完成改革任务。这就要求做到迟改早改待遇平等,早改不吃亏,迟改不得利,推动改革单位早过关。

执行政策的标准,主要是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对事业单位改革干部职工安置的政策标准。安置标准关系到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不能任意开口子,也不能随意打折扣,要坚持标准,确保维护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

突破政策的难点,最难的在于资产处置和人员安置资金的筹措。在事业单位改革推开前,市政府对改革成本进行了较长时间的测算,最终确定了单位筹措资金、力本文来自文秘站网,在百度中可以直接搜索到文秘站网站求自我平衡,系统内平衡确有困难的,再由市政府统一调剂的政策。在资产处置上,改革单位的房产、地产原则上由国资部门收回,动产原则上进行置换,这是一个大政策。制订这一政策的主要原因,是考虑了事业单位资产状况的复杂性。对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的成本,各部门要认真测算,严格把关,确保如期、足额支付人员安置费。

三、确保质量

衡量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质量高低的标准,很重要的方面要看是否能够做到"三个到位":一是产权置换到位,主要是流动资产;二是身份置换到位;三是体制转换到位,真正做到政事、企事分开。要围绕"三个到位"制订方案,加强指导,确保改革操作到位。为此,改革过程中要把好"两关":

一要严格把好改革方案的审查关。在制订事业单位改革方案过程中,对资产处置、人员安置、资金筹措等方面都要进行周密研究。改革方案必须上报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并经审查批准后才能正式实施。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对每个事业单位的改革方案都要严格把关,确保切实可行,避免在实际操作中产生误差和矛盾。

二要严格把好检查评估关。在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基本结束后,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要组织进行检查评估和考核,检查的重点是改革目标是否到位,安置政策是否兑现。对检查结果好的予以通过,对达不到要求的要进行"补课"。市属事业单位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平时就要注意加强指导,促使各家改革单位按照"三个到位"要求认真制订改革方案,扎扎实实付诸实施,避免走过场,吃"夹生饭"。改革不能图形式,既要有改革意识,还要有质量意识,宁可进度慢一点,也要追求质量。既然决定要改革,就要改得彻底,改一家,成一家。市委、市政府在安排第一批事业单位改革时,只确定了16家改革单位,目的就是为了确保质量,从少到多,先易后难,把改革的步子走得稳一些。

四、快速推进

第6篇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缴拨工作的意见》已经市政府原则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缴拨工作的意见

    为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工作的通知》(〔2000〕9号)精神,自2000年6月起,本市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收缴、全额拨付,收支两条线管理。现就有关实施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行全额缴拨的实施范围和改革内容

    (一)实施范围。

    凡按规定参加了本市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原行业统筹单位除外)。

    (二)改革内容。

    1.实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的单位,基金结算方式由差额缴拨改为全额缴拨,即缴费单位将应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额上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将缴费单位应发放的基本养老金全额支付离退休人员。

    2.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按照财政部、劳动保障部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把现行的差额缴拨、全额记帐转变为全额缴拨、全额记帐,收支两条线管理,并相应做好新旧财务制度、会计制度的衔接工作。

    3.按照新的社会保险基金财务会计制度的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开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户和支出户,财政部门设立市区(县)两级社会保险基金财政专户,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进行监督管理。

    二、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一)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将取消对困难企业自筹部分养老金不足予以借支的政策,企业必须在开户行设立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专户,用于支付基本养老金并专款专用,禁止任何单位挤占、挪用。

    (二)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缴费单位,要积极配合,做好离退休人员数据库的清理和维护工作,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离退休人员数据库数据拨付基本养老金。

    (三)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财政部门要按照规定的时间要求,进行基金收、支运行,以保证基金按时足额收缴、拨付。

    三、强化养老保险扩面和征缴工作

    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后,养老保险基金征缴面临巨大困难,应进一步强化养老保险扩面和基金征缴工作。

    (一)区、县政府要建立养老保险扩面征缴目标责任制,主要领导同志亲自挂帅,把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组织有关部门定期检查,作为年终考核依据。

    (二)全市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扩面征缴作为首要任务。组织专门工作组,开展全市范围的扩面征缴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特别要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执法力度。对拒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单位,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要按照《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进行行政处罚;对拒不执行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申请法院采取强制措施。

    (三)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定期通过新闻媒体公布欠缴企业名单,便于社会进行监督。

    (四)开立社会保险费预留户。按照为困难的国有企业开立工资预留户的方式,财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银行要积极研究,为困难企业在银行开立社会保险费预留户,保证社会保险基金的足额收缴。

    四、做好准备工作,精心组织实施

    (一)加强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确保这项工作顺利实施。

    (二)实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全额缴拨,改变了多年来的养老保险基金差额结算方式,这是一项重大改革。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财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准备,制定周密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好离退休人员数据库的核对和帐目清理工作。同时要做好培训工作,特别要对企业讲清政策和操作办法,明确职责,为全面实施创造条件。

    (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银行要积极协调配合,按规定时限收缴和拨付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并定期组织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第7篇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依从性;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028-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因其病程长、发作易反复、医疗费高等特点,给患者及家庭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1]。据世界银行所和WHO发表的一项预测表明, COPD到2020年将成为世界上治疗费排名第五的疾病。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治疗可显著降低COPD患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3]。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们对住院或门诊诊治的50例COPD患者给予一系列的护理干预,经严密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住院或门诊诊治的COPD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002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会议讨论通过的诊断标准[4]。其中男41例,女9例;年龄56~80岁,平均66.8岁;入院前吸烟史>15年33例。入选条件:①诊断明确;②病程均>5年;③均在临床平稳期;④无语言沟通障碍,无严重心肺功能衰竭。

1.2 方法 住院期间赠送每例患者COPD健康知识手册1本,内容涵盖COPD基本知识、呼吸康复方法、如何戒烟、氧疗方法、营养调理、用药指南、疾病预防等。本手册图文并茂,利于患者理解和随时查询。另外,护理人员通过一对一指导、多媒体讲座、病友联谊会等多种方式让患者获得更多的COPD相关知识,同时用实例演示的方法教会患者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对年龄较大或文化程度偏低的患者,给予耐心讲解和示范,直到患者完全掌握为止。出院时耐心向患者讲解出院注意事项,严格遵嘱服药,注意防寒受凉,按时进行氧疗,坚持呼吸功能锻炼。出院第1周护士进行随访1次,以后每2周1次,每月组织1次健康讲座或病友联谊会,由医生或护士向大家耐心讲解COPD的基本知识、家庭氧疗方法、呼吸功能锻炼的技巧、合理膳食等内容,并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由患者提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医护现场解答;另外,鼓励患者亲自演示已学习的技巧、方法,并由医护人员现场指导;请有经验的老患者向新患者介绍经验与注意事项。通过这些方式,可很好地拉近医患、患者之间的关系,使患者能轻松愉快地掌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通过电话随访、患者再次入院及病友联谊会等方式了解患者学习COPD基本知识、呼吸锻炼、戒烟、家庭氧疗等方面的依从性情况。比较干预后1年与干预前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本组患者干预前、后治疗依从性比较见表1。

3 讨论

COPD是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安全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据报道,在中国城市死亡原因中COPD占第4位,而在农村则居首位。这与老年人常年吸烟及其他不良生活习惯有关。另外,治疗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病情的发展。研究表明,正确的护理干预通过做好COPD患者平稳期的宣教、管理、康复与氧疗等治疗,能有效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下降,降低COPD患者的病死率及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宣传普及COPD相关知识,让患者了解该疾病的严重性及预防措施,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及能力[5]。本组通过对患者宣传教育,COPD知识的知晓率由12.0%提高到80.0%,为增强患者其他治疗的依从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研究表明:吸烟是诱发COPD的主要因素之一,成功戒烟能有效地减缓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下降的速度[4],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向患者介绍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好处,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戒烟的情况及病情变化。从表1可以看出通过我们的护理干预后60.0%已戒烟。另外,呼吸功能锻炼是一种简单易行、无需花费的治疗方法,正确的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减少COPD患者发病次数,增强患者肺活量[2]。本组患者通过医护耐心讲解和示范呼吸功能锻炼的技巧,已基本掌握,并有78.0%的患者能坚持每天进行,有效改善了患者呼吸功能。缺氧可造成细胞在短时间内损伤,及时有效纠正缺氧对COPD患者的治疗有重要作用。因COPD为慢性疾病,故氧疗多在家里进行,患者自我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本组通过护理干预后,72.0%患者可坚持进行氧疗,较干预前18.0%显著增加。调查中发现有部分患者对氧疗的作用存在错误理解,认为氧疗只能缓解症状,对疾病没有预防作用,故不能坚持氧疗。我们要及时了解情况,并积极与他们进行沟通,耐心讲解氧疗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而且坚持氧疗能起到减少疾病复发等作用,使其消除错误的观念。在了解了氧疗真正作用后,患者均能在家坚持进行氧疗。COPD患者多合并营养不良,使体力下降,呼吸肌力和耐力降低,直接影响患者的通气功能,增加了感染的发生机会。我们根据患者不同时间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为患者制订食谱,选用鸡、蛋、瘦肉、鱼类等优质蛋白及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避免过热、过冷、过油腻、过咸的饮食,因其可刺激患者气管引起咳嗽[6]。

综上所述,COP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很大的痛苦。临床医护人员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COPD患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依从性,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符学梅.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治进展[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8(23):39-40.

[2] 李红英.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8):21-22.

[3] 康明.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3):30-31.

[4]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第二届全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第八届全国肺心病学术会议纪要[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503-505.

[5] 程克文,黄红儿,施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自我管理的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5):422-423.

第8篇

关键词:高职;与人合作能力;项目驱动;行为目标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对我院毕业生就业追踪调查时我们也看到,很多毕业生最欠缺的不是技术,而是综合素质。即缺乏与岗位合作伙伴的沟通合作能力,缺乏工作中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也缺乏遇到问题及时应变的能力,这些都对传统的高职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单纯的专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多变的社会需求,综合素质日益成为衡量高职教育的关键因素。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能力本位?如何把行为养成教育贯穿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把能力培养外化陈述为行为目标加以实现?是值得每一个高职教育者深思的问题。《与人合作能力训练》课程也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针对高职教育不同专业的实际需求,以项目驱动的方式,我为本院视光技术专业的学生设计的《与人合作能力训练》课程如下:

一、总体构想

以完成“创业初体验——视光技术专业眼镜市场调查及模拟开店”工作任务为驱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运用项目教学法,根据工作进度的需要将总体工作任务分解为:1 形成合作团队并部署“眼镜市场调查”策划方案; 2 面向大学生群体及校外眼镜市场开展“眼镜市场”调查; 3针对创办眼镜店的可行性,形成书面调查报告;4校园模拟开店等四个二级子项目和若干个三级子项目。在具体项目任务的驱动下,旨在培养学生与人交流和与人合作两大能力,同时将应用写作与口语交际这两项传统上相对独立的语文应用能力重新整合渗透进整个项目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整体知识与能力目标如下:

1、运用与人交流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技巧,选择交流对象,确立交流主题,采用正确的口头和书面交流方式,运用必要的辅助手段,准确全面地传递信息。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意见,并能倾听和正确理解交流对象的讲话。

2、运用与人合作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技巧,与人建立合作关系,协商合作目标、相互配合工作、并能根据合作状况调整合作方式,不断促进和改善合作关系,最终依靠团队完成特定工作任务。[1]

二、课程安排与项目设计

(一)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表一)

创业初体验——视光技术专业眼镜市场调查及模拟演练

I.形成合作团队并制定“眼镜市场调查”策划方案

1.形成合作团队;

2.确立“眼镜市场调查”策划方案,明确分工建立合作小组。

1.能根据工作任务积极寻求并争取合作伙伴,准确清晰表达合作愿望;

2.积极参与讨论制定计划方案并能以恰当方式明确工作任务。

1建立合作关系的常识与技巧;

2制定方案、明确合作条件的技巧。

1以自愿组合与老师协调结合的方式组成合作团队;

2制定策划方案。

6个合作小组

6份策划方案

II.面向大学生群体及校外眼镜市场开展“眼镜市场”调查访问

1.讨论制定调查问卷;

2 面向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访问;

3.走访周边眼镜商店,了解销售信息;

4.访问结果总结与口头汇报。

1 能灵活运用调查访问的形式与被采访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围绕调查主题获取相关信息;

2能简明扼要地进行调查访问记录;

3能在合作团队中条理清晰进行调查结果汇报。

1收集整理调查问卷的方法;

2.简要记录调查访问内容的基本知识;

3、撰写发言提纲的基本知识。

1校园内外实地调查访问为主,网上调查为辅;

2汇总并讨论分析相关资料和信息。

6份调查问卷样本

6份针对调查结果的发言提纲

创业初体验——视光技术专业眼镜市场调查及模拟演练

III.研讨并拟写开办眼镜商店的调查报告

1依据调查结果组织会议讨论在校区周围开办眼镜店的可行性 ;

2讨论拟定调查报告的写作方案并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

1能主持会议或积极参与讨论,观点鲜明表述开办眼镜店可行性的看法;

2能倾听和接受别人意见,并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 ;

3能根据讨论结果完成“开办眼镜商店”的调查报告。

1主持会议与会议发言的基本知识;

2会议记录的基本知识;

3撰写调查报告的相关知识。

1.会议讨论拟定调查报告写作大纲交教师修改后实施;

2分工协作完成调查报告的写作。

6份会议记录

6份调查报告

IV.眼镜店营业状况的课堂模拟演练

1.讨论制定课堂演练活动计划;

2准备相关教具,在团队内分角色进行眼镜店经营演练活动;

3本次活动的口头汇报与总结。

1.能根据角色分配完成演练任务;

2.能根据演练情况在班集体内进行口头汇报与总结。

1撰写活动计划的相关知识;

2依据不同角色及时与合作者沟通的方法技巧;

3 口头汇报、总结的相关知识。

1教师检查模拟演练计划并提出意见;

2 依据教师拟定的总结与评价标准对本人及所在团队进行评价。

6份课堂演练活动计划

6份工作总结

三、课程开发与构想

(一)教学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教师——明确工作任务和预期能力目标,指明训练方法、手段及步骤,并全程指导、协调、观察、记录、考核。

学生——充分发挥其教学主体性,自主交流、组队、分工,制定并实施工作计划。[4]

(二)预期成果:

1 制定“创业初体验——视光技术专业眼镜市场调查及模拟演练”实施方案。

2 建立合作团队,绘制合作团队分工协作构架图。

3 团队合作完成的调查问卷、调查报告、课堂模拟演练计划及工作总结。

(三)考核方式

1.采用过程考核法,综合评价学生完成整个工作任务的质量和表现。

2.将教师考核和学生互评相结合,教师考核和学生互评原则上各占50%。

3.四个子项目均采用百分制,根据子项目考核内容的难度系数,计算相应成绩。

四、结语

我院眼视光专业开设十余年来,业已形成较为成熟的就业市场。但随着视光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各大医院的需求已成下降趋势,而社会对视光专业人才的总需求量不减,大量眼镜店对视光专业的需求呈增加态势,创业也成了毕业生不错的出路,在校学习期间的创业初体验恰恰是学生踏入职场的预演,为他们将来创业打下基础。这个基于项目驱动的专题项目为高职视光专业学生量身定做,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收效颇好。这种颠覆传统意义的教学法得到了同学们广泛的接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和测评者,还是设计者、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而学生的角色定位也不再是单纯的学习者和被考核者,还应该是整个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测评者。这种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项目进行中教师更像一个总设计师,关注进展情况,观察各个小队成员的情绪变化,随时调整项目步骤与节奏,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要足够的认真与热情,对每一次每一个小队交来的成果都要及时、详细地批改,走到各小队中间对取得成绩大力赞扬,提升同学们的合作的信心与创新的勇气,同时指出不足与希望,交由小队修改,有时要反复几次才能达到满意效果。在这个过程里,教师的认真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认真程度,教师的热情鼓励更是整个项目得以顺利完成的精神支柱。可以说,教师才是《与人合作能力训练》课程的灵魂,多能、多专、多思、多做才是新时期高职教育需要的教育者。

[参考文献]

[1]童山东,钟华.《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11。

[2]训练项目与活动[EB/OL] http://wwwhxn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