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贫血患者的护理

贫血患者的护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3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贫血患者的护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贫血患者的护理

第1篇

关键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有效的护理

【中图分类号】R556.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475-02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而引起的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的病症,其主要的表现症状就是贫血,出血以及感染等,这样病情的发展很快,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引起颅内出血,患有败血症,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想要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顺利,预防并发症的产生和控制感染情况发生,制止出血状况是关键,护理人员应正确准确的执行各项治疗的任务,密切关注患者的变化情况,要加强对患者的各方面的护理,护理的好可以有效的预防不良状况的产生[1]。我院特做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效果的实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分析在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间来我院治疗的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随机抽取其中的66例患者,患者的病情无显著差异,患者的年龄均在20-60之间并且所有患者中男患者有36例女患者有30例,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分析性。

1.2护理方法

第2篇

关键词:同卵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

目前对于再生性贫血主要有造血干细胞移植和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甲强龙,ATG,CSA反应率大70%~80%),60%~80%患者可通过造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根治机会。对预后不良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有条件同卵孪生者之间移植,仍为可能治愈的重要方法。现将我科室1例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经异基因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联合骨髓移植最终重获造血功能。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2014年10月17号出现不明原因头晕,乏力不适,当天月经来潮,量极多,后逐渐出现皮肤紫癜,牙龈间断渗血,无血尿,黑便,未予特殊治疗。12月4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达39.8℃,伴畏冷、寒战,偶有咳嗽、基本无痰,当时起床时曾晕厥一次,持续约1min,后到当地医院就诊,医院给与抗感染治疗,患者症状无明显控制,后转入我院血液科治疗,诊断为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与抗感染治疗,层流病房保护性隔离等处理。期间患者于12月9日,12月10日晕厥一次,持续约1min。12月27日患者体温再次升高,伴畏冷、寒战,体温达39.9℃,抗生素调整为泰能+稳可信+威凡治疗,患者体温逐渐控制,感染控制后,与1月3日开始移植前预处理,1月7日输注干细胞232ml,1月8日输注干细胞299ml,1月9日输注骨髓血第一袋422ml,第二袋460ml,同时另开通道给予鱼精蛋白62.5mg。1月12日G-CSF促进粒细胞恢复,1月19日中性粒细胞1.27G/L提示干细胞植活,2月11日骨穿示骨髓增生活跃,巨细胞病毒阳性给予膦甲酸抗病毒治疗,2月12日粒细胞处于安全期水平转出无菌层流病房。

2 护理

2.1环境维护

2.1.1移植前 先用1:1000的百消净消毒水擦拭天花板、墙壁、地板、门窗、床单位、各种用物及缓冲带,再用0.36%过氧乙酸喷洒消毒,再熏蒸。医务人员如患感冒,皮肤病及其他传染性疾病不得进入层流室。

2.1.2移植中及移植后 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的原则,进出病房消毒双手,备齐可能用物,用物经消毒后以无菌法投递到病房里,戴双层口罩和帽子,铺无菌脚垫,穿无菌隔离衣和脚套,戴无菌手套后方可执行各项操作,病房每天用1:1000百消净水擦拭两遍,患者衣物每天更换,用0.36%的过氧乙酸喷雾消毒整个层流室,2次/w。更换2次/w床单位,及时清除室内垃圾。

2.2预防感染

2.2.1移植前 患者入仓前须剃头,备皮,修剪指(趾)甲,有专人护送至存流室门口,换鞋,进入药浴间,用1:500的碘伏药浴,特别注意皮肤褶皱处如腋下、脐部一定要清洗干净,药浴后更换无菌病员服,戴口罩、帽子,由护士护送进入百级仓。

2.2.2移植中 经过预处理后患者骨髓处暂时空虚期,也称无细胞期。患者免疫力趋于零,极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发生感染,此时预防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2.2.1肠道护理 患者一切食物必须经微波炉加热5min方可使用,以防发生肠道感染。肛周高渗盐水坐浴,3次/d,大便后用清水洗净后塞入太宁栓1颗,观察患者痔疮的大小、颜色,若破溃用表皮刺激因子,百多邦交替涂擦。患者若大便不易排出可以用20ml的注射器抽灌肠剂将注射器的轻轻插入肛内慢慢推注灌肠剂,以使大便容易排出,防止肛裂的发生。同时加用卡泊芬净对抗绝大多数的真菌和酵母菌。

2.2.2.2五官护理 用75%的酒精擦拭外耳道2次/d,用鱼腥草和红霉素滴鼻3次/d,用氯霉素和利福平滴眼液滴眼3次/d,口腔护理3次/d,口护时间一般选择在晨起、饭后30min和睡前进行。以防止五官感染。口腔炎症如口腔溃疡和咽腔的炎症是化疗常见的并发症,发现口腔有溃疡用甲硝唑含片口含,每日用碳酸氢钠和益替漱口,每天上午清水浴,下午1:1000碘酒药浴。

2.2.3移植后 病房彻底清洁消毒液擦拭后过氧乙酸熏蒸消毒,过氧乙酸喷雾消毒1次/w,每周更换无菌床单被服,病房内勿放置鲜花等植物,谢绝探视,患有呼吸道感染等传染性疾病者避免入室,病房门口备快速手消,隔离衣,一次性鞋套,医务人员进入病房需更换拖鞋,着隔离衣,快速手消消毒液消毒双手,遵医嘱执行五官护理及肛周皮肤护理,称体重1次/w。

2.3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输注的护理 输注骨髓血时因为骨髓中的脂肪粒可以引起肺栓塞,所以骨髓血干细胞回输前应将装有骨髓血的采集装置倒置30min,使骨髓中脂肪处于上层,输注最后约5~10ml时弃之,因为最后的5~10ml含有大量的脂肪等物质,不宜输注到患者体内。输血过程中观察有无输血反应和栓塞现象。

2.4化疗副作用的护理 患者在预处理时大量运用环磷酰胺,而环磷酰胺最大的毒副作用就是会引起出血性的膀胱炎,护士要严格遵医嘱给予美司那解毒和给予大量的碱化,鼓励患者大量喝水,养成定时排尿的习惯,以减少环磷酰胺代谢产物丙烯醛对机体造成的伤害,每次排尿后观察尿液的量、颜色与性状,如果发生血尿及时报告医生给与相应的处理,每次便后测尿的PH值,根据PH值决定碱化的量与速度,经常询问患者有无尿痛、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

3 小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发病机理的认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加深,随着预处理方案的完善,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预防和支持治疗的改善,造血干细胞移植成为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好的办法[1,2]。

参考文献:

第3篇

关键词: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护理方式;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309-01

贫血属于孕妇妊娠期间最多见的合并症之一,有相关文献报道,大概有50%以上的孕妇会出现合并贫血,我国的统计率为30%以上,在孕妇的孕中期开始,其对铁量的需求加大,在其孕晚期达到最高值,假如孕妇自身没有足够的铁储存,加之其骨髓之内的含铁血黄素降低,非常容易出现贫血或者是患者已经出现贫血并且加重,其中以缺铁性贫血最为多见[1]。本文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5月的200例社区医院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在患者怀孕3个月之后检查其血常规,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方法,在患者的孕中后期依照其贫血情况使用药物干预,在患者产程时实施严密观察,进行相对应的合理护理方式,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资料共有128例,全部选自2009年3月到2011年5月的团医院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28例患者年龄在21-25岁之间的有82例,年龄在26-30岁之间的有37例,年龄在31-35岁之间的有9例,128例患者中属于初产妇的有108例,属于经产妇的有19例,128例患者中孕早期血红蛋白小于100g的患者有18例,中晚期患者有108例,患者血红蛋白降低到100g/L以下。患者产后42天进行统计,属于轻度贫血的一共有84例,属于中度贫血的一共有30例,属于重度贫血的一共有13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128例,在患者孕38周其血红蛋白数值在100g/L之上的患者一共有116例。

1.2方法:在患者孕早期对其进行孕妇知识宣传教育,详细讲解有关于妊娠合并贫血的相关知识,增强其认知水平,针对存在心理负担的孕妇实施心理疏导,降低其恐惧心理,在孕妇的孕中期对其进行血常规以及尿常规检查[2],之后每间隔一个月进行复查一次,直到患者产后为止。在患者的孕中期依照其具体情况进行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口服硫酸亚铁以及肌注铁剂等相关药物治疗。在患者产程中严密观察,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在患者产褥期实施抗感染和抗贫血相关治疗[3],直到患者产后42天进行门诊复查为止。

2结果

128例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患者有8例,输血患者6例,出现腹部伤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出现会阴伤口感染的患者有2例,胎死宫内的患者有1例,出现心力衰竭的患者有1例。

3讨论

有资料显示孕妇在妊娠期贫血中缺铁性贫血占有95%,孕妇出现贫血能够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发育相对较慢、流产、早产或者是低体重儿,严重者会使胎死宫内。针对预防患者缺铁性贫血的方式分为以下几点,首先要在患者妊娠前及时的治疗相关失血性贫血疾病,例如患者月经过多和泌尿系统感染以及肝肾疾病,以此来提高患者铁储备;其次还要提高患者的孕产期健康,改变患者以往的不良饮食习惯,多吃水果蔬菜以及动物肝脏等食物;需要及时的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缺铁性贫血,为其补充铁剂,在患者妊娠4个月的时候需要每天口服硫酸亚铁、叶酸和维生素等等[4]。通过对本组患者的研究显示,经过实施有效合理的系统护理,患者产期宝健和饮食调整,及时的对患者各个时期给予全方面的细心护理,使大部分患者安全的度过了孕产期,减少了患者和新生儿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

参考文献

[1]曹珍修.妊娠反应的处理及必要营养物的补充[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04):1201-1202

[2]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01):549-550

第4篇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护理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22-0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由于因骨髓造血组织显著减少,引起造血功能衰竭而发生的贫血。血液中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都是明显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常出现较重的贫血、感染和出血。以青壮年占绝大多数,男性多于女性。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可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我院共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通过精心护理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5月门诊住院收治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本组2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0例,年龄18-48岁,平均年龄33岁。病程2-14个月。其中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Ⅰ型)16例,慢性恶化加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Ⅱ型)11例。所有患者均有全血细胞减少,治疗前白细胞计数(0.5-2.8)×109/L,平均1.6×109/L,血红蛋白33.5-72.6g/L,平均52.2g/L,血小板计数(8-59.6)×109/L,平均21.3×109/L。其中有发热表现者15例,皮肤黏膜出血者13例,乏力27例,头昏20例,均无肝脾肿大症状。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因 ①药物及化学物质原因:药物是临床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原因,常见引发此病的药物有氯霉素,磺胺类药,四环素,抗癌药(包括抗白血病药),苯,三硝基甲苯,保泰松,异烟耕,驱虫药,杀虫药,农药,无机砷,他巴唑,甲基硫脲嘧啶等。苯是工业用化学物品中用途最广,也是最重要的骨髓抑制毒物。②电离辐射致病原因:如X线、放射性同位素等的长期超量接触可直接损害造血干细胞破坏造血微环境,影响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③病毒感染病毒性肝炎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病。④免疫、遗传、阵发性睡眠的血红蛋白尿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及妊娠可并发再障。

1.3 临床表现

1.3.1 急性型 早期即出现感染和出血,表现为高烧、畏寒、出汗、口腔或咽部溃疡、皮肤感染、肺部炎症;皮肤瘀点、瘀斑、鼻衄、齿龈出血、消化道出血、女性月经过多等;眼底出血,颅内出血可致死亡。

1.3.2 慢性型 表现为倦怠无力,劳累后气促、心悸、头晕,面色苍白。感染及出血都较轻。

1.3.3 血液全血细胞减少。贫血属正常色素型。

1.3.4 骨髓象 骨髓细胞显著减少,脂肪组织明显增多。

1.4 治疗方法

1.4.1 防止与毒物接触,禁用一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1.4.2 支持治疗,重视个人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重视口腔卫生局控制感染,采用大剂量广谱抗生素如氨苄青霉素等;止血,对皮肤、口鼻出血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中怄神经系统、生殖泌尿及胃肠道出血,最好给病人输入浓缩的血小板块;输血,只需输入浓缩的红细胞。

1.4.3 刺激骨髓造血功能的药物,目前最多用的雄激素。

1.4.4 免疫抑制剂,病人的发病与免疫是有关的,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每日100毫克静脉注射或口服。

1.4.5 骨髓移植。

2 护理方法

2.1 出血的护理措施

2.1.1 皮肤出血的护理 患者经常清洁皮肤、黏膜、毛发卫生,更换衣物及床单,卧床的患者要定时翻身,防止褥疮及肌肉萎缩,要给予患者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患者要经常洗澡,清洗时不要用过热的热水和酒精,同时不要用力过大,以免使患者皮肤损伤。常给患者剪短指甲,以免抓伤皮肤,导致出血。

2.1.2 鼻腔出血的护理 为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平时用石蜡油为患者滴鼻,防止鼻腔黏膜干裂引发出血。如患者鼻腔少量出血时,以消毒棉球填塞,重者予以碘仿纱条填塞止血。

2.1.3 牙周出血的护理 患者平时使用软毛牙刷和清洁棉棒清洁口腔,有齿龈出血时予以冷盐水漱口,嘱患者切勿使用牙签剔牙。

2.1.4 颅内出血的护理 患者注意休息,不剧烈活动,尤其是头部。若患者有恶心、呕吐、头晕、血压升高,继而转为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立即将患者取平卧位,予以吸氧,头部冰枕,静脉快速滴入脱水剂,输入血小板悬液及止血、镇静等一系列抢救措施。

2.2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神志、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一旦发现头痛、呕吐、视力模糊、意识障碍等颅内出血征兆,应立即置患者于平卧位,头部置冰袋或冰帽。严密监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低于20×109/L的患者应卧床休息;要定时检查皮肤出血点、瘀斑及出血部位,肢体皮下或深层组织出血可将肢体抬高,深部组织血肿也可采用局部压迫方式积极止血。观察患者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是否出血,观察患者是否有出现腹痛、呕血、便血、黑便、尿血。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2.3 用药护理 丙酸酮不易被吸收。应需深部肌肉注射,经常更换注射部位,用热毛巾敷,观察有无硬结、有无肝损害,定期检查肝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2.4 饮食护理 饮食可进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食物。为了避免口腔黏膜损伤,食物不宜过热。避免进食刺激性食品。

3 小 结

再生障碍性贫血,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剧衰竭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部分患者短期内死于出血、感染,预后差。因此,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患者情绪的变化,进行心理疏导,观察病情,加强营养,预防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控制病情发展,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许文静.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17-118.

第5篇

[[关键词]地中海贫血;患儿;输血安全护理;家长护理满意度;不良事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地中海贫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11(4.36±1.64)岁,输血时间1~4(1.31±1.19)年;研究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2~12(5.13±1.87)岁,输血时间为2~5(1.75±1.2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均无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疾病;患儿家属均能够正常沟通;签署由我院所提供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有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儿;排除肝肾功能严重障碍的患儿。

1.3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患者输血不良反应并给予处理,安抚患者情绪,并在患者输血结束后,告知其下次输血时间。研究组予以输血安全护理。⑴加强人员培训:定期集中护理人员进行输血安全护理培训,强调输血操作模式训练以及安全意识教育,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业务水平。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行培训,使得护理人员在面对患儿时,可以采用温和、耐心以及平等的服务态度,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如抗拒、不安以及恐惧等,使得输血过程可以顺利开展。⑵构建管理制度:采集地中海贫血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输入到输血信息管理系统中,对患者进行科学化管理以及人性化管理,同时可以进一步对输血患者开展跟踪随访活动,保障患者的输血效率。⑶规范化输血流程:通过结合医院运行管理方式,对地中海贫血患者的输血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首先简化患者就医过程,最大程度减少患者排队等候血液供应的实践,保障患者可以获得充足的用血计划。我院选择采用预约时间集中输血模式,通过预约输血时间,提前与血站联系,备足血液,提高输血效率。其次,我院根据不同输血内容,优化输注操作模式:①去白红细胞悬液输注:在进行红细胞制剂输注的过程中,需要先将输血袋进行反复颠倒,使得红细胞在输血袋中能够充分均匀分布。在输血过程中,若发生堵塞情况时,需要立即更换输血器,不可对过滤网或输血管道进行强行挤压,以免血凝块进入血管,造成血管堵塞。在开始输血时的前15min,需要采用先慢后快的输血原则,并且对患儿的输血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有不良反应,则需要立即进行速度调整[2]。②洗涤红细胞输注:在进行洗涤红细胞输注时,也需要遵循输注前15min先慢后快的输血原则,并且对患儿的输血过程进行密切观察,同时一袋洗涤红细胞需要在4h内输注完成。

1.4观察指标

统计比较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1.4.1家长满意度选择参考问卷调查法,自制患儿家长百分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格,要求患儿家长进行客观填写,对此次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同时将评价等级划分为三级:100~80分为非常满意,79~60分为一般满意,59分以下为不满意。1.4.2不良事件观察患儿输血后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以及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

1.5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xˉ±s),两组间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构成比和等级资料比较,以频数()、构成比(P)和平均秩次(Rˉ)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检验。两组百分率比较采用Fisherχ2检验;由spss19.0医学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α=0.05。

2结果

2.1家长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93.37%,对照组家长护理满意度70.00%,研究组家长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不良事件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3.33%,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23.34%,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第6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终末期肾脏疾病是不可逆转的慢性渐进性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是患者的主要替代治疗。随着透析技术的广泛应用,绝大多数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长。然而,由于治疗方法和病情的特殊性,使患者容易产生一系列的负性心理反应,对患者的生理社会功能、生活质量以及透析质量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对于MHD患者,在延长生命的同时,更应充分重视其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帮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提高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漫长的治疗过程与透析的危险性等问题时刻困扰着透析病人,护理人员如何在透析护理中更好地为病人服务、获得更好的疗效,是护理工作中重要的课题[1]。综述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并及其家庭护理。

1 影响因素

1.1 患者的心理问题 由于受疾病本身、透析并发症以及家庭、社会的影响,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通过临床观察了解到,血液透析患者,无论意志多么坚强,一旦患病后心理平衡会打破[2] ,再加上治疗时插管或深部静脉穿刺存有的恐惧心理,治疗方式的转变,医院陌生的环境,新的角色转换,昂贵的透析费用都导致患者情绪不稳定,严重的甚至拒绝治疗。这些问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更为严重的是引发透析并发症,从而增加治疗风险。 一旦开始透析,一生都不能中断,给病人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易产生绝望和不安心理。而多数透析病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出现情绪低落、焦虑、恐惧、紧张、沮丧等,不仅影响治疗,还会降低病人的免疫力[3]。

1.2营养失衡 血液透析病人的营养问题极为重要,营养状况直接影响着病人生活质量的改善、生存年限、并发症的发生[4]。 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76%[5]。肾衰竭的患者在接受透析前为了减少尿素氮等代谢毒素的产生,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长期的饮食限制使患者在透析前就已经存在营养不良[6],而透析过程中毒素透析出来的同时大量的营养成分也随之丢失,加之肾衰竭时患者食欲较差,从而加重病人的营养不良。由于在透析过程中各种营养物质的丢失而导致营养不良,最终影响透析病人的存活质量,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1.3血管通路 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重要环节。只有拥有足够的内瘘才能保证有效的血液透析[7],动静脉内瘘是目前透析病人最理想的选择[8]。沈丽等[9]认为,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先决条件和基本保证,动静脉内瘘也被称为血液透析病人的生命线,透析时直接穿刺可获得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方便,对血管影响小,使病人获得满意的透析效果,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王可平,赵光本[10]指出,保持内瘘的长期通畅对保证血液透析的效果、维持透析患者的远期生存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4贫血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常见并发症,贫血是促进慢性肾脏病进展和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增加的重要危险因素[11],慢性肾衰竭病人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现象,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12],纠正血液透析患者的肾性贫血对于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5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家庭支持系统对血液透析患者起着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家庭成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支持者,真诚而切实的支持能够帮助患者坚持治疗,缓解压力的影响,提高免疫功能。家属通过家务管理、提供医疗费用、接送患者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以改变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2家庭护理

2.1心理护理 做好心理评估,针对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背景的患者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血液透析的相关知识和预后,使病人对透析治疗充满信心;另外,让病人尽快适应血液透析这一角色,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鼓励家属经常与病人交流,耐心听取病人的倾诉,善于发现病人的心理变化并开导病人,打消病人的各种思想顾虑,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13]。高贵博等[14]认为,定期组织开展病人交流会,让病人相互交流有益的经验,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饮食护理 文献报道,足够的营养摄入依赖于充分的透析, 合理饮食是血液透析病人提高存活质量的关键,加强营养宣教,对每个透析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营养宣传,使其提高治疗的依从性[15]。要根据透析患者的透析情况、体重、病情、尿量、是否有合并症来帮助患者制定饮食方案[16]。蛋白质的摄取量从0.5-1.0kg/d逐渐增加到1.2-1.5kg/d,以瘦肉、雨、蛋等优质蛋白为主,保证充足的热量和维生素摄入,根据尿量控制钠盐摄入量,钾摄入量根据病情而定,慎食含钾高的食物[17],鼓励患者进食高钙食品,但要注意钙磷比例,避免含磷高的食物,有残余肾功能,尿量较多的患者一般不必限制水的摄入量[18],但是患者尿量小于1000ml/d时,饮水量应控制在前日尿量+500ml。胡带翠 [19] 提出要注意食物多样化,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以增进食欲,增强病人的体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命。血液透析是否充分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充分透析可以清除毒素,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有助于内环境的稳定。

2.3 血管通路的护理 血透病人的动静脉瘘管相当重要。病人应熟悉其用途,保持瘘管通畅、清洁、无滑脱及出血。指导家属和患者做好内瘘的维护和护理,教会患者每日自检内瘘有无震颤或血管杂音2-3次,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避免造瘘侧肢体受压,睡眠时不要压迫术侧肢体,不穿紧袖衣服,不用术侧上肢负重[20],内瘘侧手臂禁止静脉抽血,注射、输液、测血压。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透析前用肥皂将手臂清洗干净,透析后穿刺部位当天避免沾湿,透析后1天用肥皂清洁瘘管表面的皮肤,忌瘙抓内瘘处皮肤,以防穿刺口感染。指导患者控制水分摄入量,以免透析中发生低血压,造成内瘘闭塞形成血栓。

2.4 贫血的护理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充分透析、清除毒素是纠正贫血的主要治疗方法[21],长期透析虽可改善贫血的程度,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治疗期间指导病人进食高铁和有利于铁吸收的饮食,进一步补充铁剂治疗。定期进行生化指标检测:包括血清总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转铁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等指标来了解患者贫血是否改善。

2.5 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社会、家庭的支持对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生存信念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22]。家庭支持系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家庭成员作为病人的支持网络,在生活方式、卫生习惯、营养、锻炼等方面保持健康行为,改善病人的材料状态、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帮助患者回归社会,,介绍透析室老患者与其交流[23],他们在新环境中建立友谊,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2.6基础护理 每天称体重,测血压、心率,准确记录血压、体重、尿量、进液量和降压药的服用时间及剂量,以便及时调整药物和控制液体量,根据医嘱及病情变化服药 ,按时做血液透析。

3小结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竭的有效手段,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但漫长的治疗过程与透析的危险性等问题时刻困扰着透析病人,让病人及家属明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是多数慢性肾衰竭病人维持生命的最终选择,让病人清楚地认识到配合血液透析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因此,血透病人特别是维持性血透者要学会自我心理疏导,克服消极心情,正确认识疾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对透析病人加强心理护理、并发症防护、血管通路护理、饮食管理等,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改变对生活的态度,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配合血液透析治疗。

参考文献:

[1] 郑建华.血液透析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方法的时效性和安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12A):3178.

[2] 任秀新.对诱导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观察[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9,17(9)926-927.

[3] 刘佳.血液透析病人的心理护理[j].全科护理,2011,9(11A):2950-2951.

[4] 吴新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30):3784-3785.

[5] 江卫仙,张雯,王璞,等.综合性营养评估对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8,22(9):2377-2378.

[6] 刘文娟.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常见护理问题集对策研究进展[J].当代护士,2013,3:4-5.

[7] 申静.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2010,4:907.

[8] 李银萍,李志娟,王晓歌.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4):312.

[9] 沈丽,王祥花,李琳.早期使用动静脉内瘘两种方法压迫止血效果的比较[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6):534.

[10] 王可平,赵光本.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原因及防治进展[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2008,28(92):248-253.

[11] 陈付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肾性贫血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0):90-91.

[12] 冯锦红,崔爱东,濮红梅.血液透析及血液透析滤过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贫血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9(10):1525-1526.

[13] 张小曼.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1,32(15):3138.

[14] 高贵博,赵逸.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干预[J].全科护理,2013,11(6A):1452-1453.

[15] 吴秀清,范立明,李先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2).3525

[16] 闵丽.慢性肾衰竭诱导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J].实用医药杂志,2006,23(1):84.

[17] 杜晓云.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及研究进展[J].中外健康文摘,2010,7(8):171-173.

[18] 王培红.诱导期透析患者的护理[J].求医问药,2011,9(6):64.

[19] 胡带翠. 慢性肾衰竭病人血液透析的护理进展[J].全科护理,2012,10(9):90-92

[20] 张小梅,谢晓琴,朱慧娟.自我管理教育对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3):686-687 .

[21] 张丽丽.血液透析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进展[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4):5831-5832.

第7篇

【关键词】白血病;化疗;护理

【中途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349―02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一种由于在造血组织内白细胞无限制地恶性增生,并侵犯和弥散到全身组织器官的急性恶性疾病,具有起病急骤、进展快、病程短、预后差的特点。因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浸润四大症状。治疗除做骨髓移植可能完全治愈外,主要靠化疗来达到病情缓解,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白血病已不再是通常认为的绝症,及时发现、正确治疗及科学的护理给了白血病患者生存的希望。现将近年来我科收治的8例白血病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

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入院教育外,首先让患者懂得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缓解或治愈的主要措施 因此,治疗前耐心向其讲解化疗的目的和意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解决措施,治疗中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杨晓敏[1]通过给予舒适护理,如安静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使病人有良好的心情,充分调动病人的抗病能力,化疗前针对个体情况,全面评估并掌握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状况,与医生沟通合作,制订化疗方案,讲解化疗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目的、效果及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家属的支持,使病人以良好的心态配合化疗。

2 化疗护理

2.1掌握给药剂量时间及方法 化疗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准确给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正确掌握静脉注射的时间和剂量。

2.2 血管护理 先远端后近端,选择弹性好、较粗的血管,避免选择关节、神经和韧带处的血管,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组织损伤大,在静脉注射时会刺激局部血管出现静脉炎,或渗漏至皮下组织引起皮肤红肿疼痛、起泡及组织坏死。因此, 对化疗的患者要有计划选择血管,注意静脉的保护。输注时疑有或发生外渗,立即停止注入,不要拔针,由原部位抽取血液以除去一部分药液,局部注入碳酸氢钠,拔掉注射针,局部冷敷后再用硫酸镁湿敷。

3 对症护理

3.1 发热的护理 白血病化疗后,机体抵抗力下降, 极易因感染而发热。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嘱咐其卧床休息,补充热量和水分,减少损耗; 轻中度发热不做特殊处理,如有高热病人可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实行降温,禁用乙醇擦浴,保持皮肤衣服被褥床单清洁干燥,防止受凉。

3.2 消化道反应的护理 许多化疗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纳差等反应,化疗期间饮食要清淡,少量多餐,必要时,遵医嘱在治疗前给予止吐药物,可减轻恶心呕吐反应。

3.3 贫血的护理 (1)评估贫血程度。(2)重度贫血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减少机体耗氧量

轻中度贫血或贫血进展速度缓慢病人可下床活动,避免劳累及骤起骤立。(3)给予高蛋白,糖类,脂肪及足够的热量。

3.4 出血的护理 化疗后由于血小板减少,常有出血症状,因此,要注意观察有无新鲜出血点、鼻出血等。注意有无剧烈头痛、呕吐伴视模糊等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尽量避免肌内注射,若不可避免,一定要用干棉球压迫针眼3~5min,当血小板低于20×109/L或有出血症状,应遵医嘱输血小板。

3.5口腔护理 程度评估和制定护理方案,保持口腔清洁,供给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外伤,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能促进溃疡早期愈合,减轻患者的痛苦[2]。

3.6骨髓抑制的护理 多数化疗药具有抑制骨髓作用,应加强预防出血和感染的护理,并根据病情给予及时对症营养支持治疗。

4 提高病患生活质量

采取黄杰等[3]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如患者第一次化疗出院后家庭随访、电话随访,每月1次门诊复诊访谈,每月1次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对随机抽取的白血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家庭护理干预,让家属与患者参与整个治疗过程,自觉的采取防护措施,减轻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等,从而改善病患的身心健康。白血病的护理需通过严格执行化疗计划,严密的病情观察,采取有效措施,有效地预防或减轻毒性反应,保证化疗顺利进行,进一步的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杨晓敏,50 例白血病病人舒适护理的临床分析.全科护理[J]。2009,7(4) :1035-1036.

第8篇

 

关键词: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

        缺铁性贫血(IDA)是指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IDA)在全世界普遍存影响到全球30%的人口,尤其是儿童(特别是婴幼儿)发病率最高,严重危害小儿身体健康,正确的指导喂养和精心护理是能够早期治愈本病的关键,我院于2011年1月—8月对58例缺铁性贫血小儿进行治疗,经过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铁剂、锌等元素后均康复,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8例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男26例,女32例,年龄为5个月-7岁,其中人工喂养12例,母乳喂养21例,混合喂养25例。

        1.2临床表现  多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一般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不振、不爱活动、面色苍白或略黄、反甲、头发干枯、体格发育迟缓,还可表现为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肿大,年龄愈小,病程愈久,贫血越重则越明显,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口腔炎、舌炎或舌萎缩,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年长儿表现为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易激动。

        1.3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呈小细胞、低色素性,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减少,以血红蛋白减少为主,白细胞计数与血小板均正常。②血清铁减少,<10.7um/L,血清铁蛋白减少<12ug/L。③骨髓铁是反映体内储存铁敏感而可靠的指标,骨髓铁粒细胞<15%。

        2  护理 

        2.1评估病史  向患儿家属了解患儿母亲有无孕期贫血,有无早产、多胎、胎儿失血等先天储血不足;了解患儿的喂养方法及饮食习惯,有无长期乳类喂养,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辅食;了解年长患儿是否存在偏食等习惯;患儿有无因生长发育过快造成铁相对不足,是否存在肠道疾病所造成的铁吸收障碍。

   2.2正确指导喂养  正确指导喂养可有效预防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首先加强孕妇的健康教育,适当增加瘦肉、蛋类的摄入,孕中期每周摄入动物肝脏及血制品1-2次,每次50-100g,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增加维生素C的摄入,促进铁的吸收;足月小儿出生后4个月,低体重儿出生后2个月应加维生素C及含铁较多的菜汤及水果汁,5-6个月后可在粥内加蛋黄、鱼泥、肝泥等含铁丰富且易吸收的食物,人工喂养婴儿饮食中及时添加含铁量及铁吸收率高的辅助品;对年长患儿应指导患者家属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纠正患儿偏食习惯,注意饮食调配,多摄取含铁丰富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蛋黄、鱼、豆类、紫菜、海带、木耳等;适当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以促进食物中铁的吸收。消化不良者,应少量多餐。食欲减退者应经常变换口味,提供色、香、味美的饮食,必要时补充锌剂。口腔炎或舌炎影响食欲者,避免进食过热、过辣的刺激性食物,进食前后给予口腔护理。

        2.3消除影响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因素  体内铁约65%左右存在于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中,3%存在于肌红蛋白中,约30%储存铁,要避免进入高山区等可使细胞代谢增高的因素,以免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亦应避免饮用未加热的鲜牛奶,积极治疗肠息肉,钩虫病,急慢性腹泻等可导致铁丢失过多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