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3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临床医学;技能培训;问题与对策
《全球医学教育基本要求》(GMER)和《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颁布,以及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医学教育工作提高医学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实施,使得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较强实践能力和富有创新精神的医学人才成为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目标[1]。长期以来,提高临床医学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且快速适应社会的临床医学人才,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特别是在现今严峻的医疗形势背景下,培养实用型合格医学人才,是临床医学专业办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构建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发展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
1 临床技能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技能教育在整个医学教育的地位举足轻重,不论是在象牙塔中学生时代的医学教育,还是毕业后的参加的入门考试(执业或者助理医师考试)、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及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能力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环节,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水平的高低最能反映医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随着目前医疗保障的普及,逐渐开始向着基层医疗快速覆盖,因此培养可以快速适应于基层医疗环境的医学人才显的尤为严峻[2]。但在基层卫生单位,由于种种原因,临床医生继续教育不能很好的开展,后续临床技能培养的状况更不容乐观。因此本文通过剖析目前高等院校中临床技能培养的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找出相应的对策,对提高临床技能培养质量,保证临床实习效果,培养合格医学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临床技能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至高考扩招以来,高等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也随着急剧扩大,而合格的培训基地却没有对应的增长,使得二者的矛盾日益增大;同时大城市综合性医院的岗位饱和,逐渐使得广大医学毕业生向基层医疗机构转移,对临床医学毕业生的临床技能提出更高的要求。现今的医疗环境的严峻,对立的医患关系,使得医学生的临床实际机会大为减少,而且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患者及其家属维权意识的增强,医学生临床地位显得更为尴尬,造成技能操作锻炼机会明显不足,直接影响了医学生临床技能的培养,以致医学生毕业后走上临床的胜任力直线下降。
2.1临床技能课程设置 目前临床技能课程主要包括《诊断学》和《临床技能学》,就《诊断学》课程来说,以体格检查和问诊为主,仍停留在大学理论学习的阶段,缺乏与临床实践的结合,考核也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临床技能学》同样存在着这一问题,同时课程的设置显得分散而凌乱,缺乏很好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体现。重要的是由于医学生在校内学到的临床技能是零星的,而且很少得到系统、正规、重复的训练,因此需要在大学中就建立一门完整的可以模拟临床实践的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来加强对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
2.2临床技能师资培养 临床带教老师是医学生临床技能实践过程中重要的引导者,带教老师理论水平、专业素质及临床带教能力则与学生的临床专业技能学习效果息息相关,因此在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实践过程中,需要要求带教老师应当具备扎实的医学基本理论知识、娴熟的操作技巧和高度的责任心。由于临床带教老师身份的特殊性,一般多由临床医生直接兼任。鉴于临床教师的工作多以临床为主,以教学工作为辅;一旦教学医院对临床教师的教学技能缺乏系统规范的培训与考核,就容易导致临床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下降从而影响到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同时带教过程中未能注意理论课程与临床实践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给临床学生带来了困惑。并且随着医学检查设备的快速更新发展,使得目前临床医生对传统操作技能的重视度降低,片面强调辅助检查,也将会对学生临床技能培训功能的中心产生偏移,从而不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保障。
2.3临床技能考核和评价体系 我国临床医学教育至今存在着重理论而轻实践培养的现状,临床技能教学工作的基本技术操作、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及临床实际工作所需的其他基本技能等内容也只是当其中一点而不是重点心。因此只有确立了临床技能培养的重心地位并为之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临床技能教学评价体系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临床技能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各大高校及附属教学医院关于临床技能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均在积极探索之中。目前开展较多的就是临床技能中心模拟医学设备的培训及标准化患者的应用[3]。
3 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的对策
3.1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 临床医学是一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实践医学,而临床技能教学是临床医学教学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现今的临床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需要迫切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运用高科技教学手段完成基础知识到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过度。目前临床技能中心的建设在国内外效果显著,该中心通过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模型等,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网络远程教学、计算机模拟以及医学软件系统等,为提高医学生临床症候的观察能力、病例分析能力及治疗方案制定与演练提供了全方位的模拟实践机会。同时这种仿真模拟教学具有方便、可控、可调、重复、记录等优点,节省人力资源,保证了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4]。
3.2 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 结合临床技能实践教学的改革,创新教学考核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从而建立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检验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5]。主要的考核的方式有:①理论测试:检测医学生对临床基本技能理论掌握的程度,侧重知识的综合与运用能力,通过临床技能培训中心的医学考试软件系统来完成;②技能测试:通过模拟诊疗系统或者标准化患者考核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临床技能实际操作能力;③综合测试:在临床医学专业结业考核中,采取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的形式与真实病例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综合能力考核,OSCE是一套严谨且高标准的临床力评估方式,被我国医学院校普遍采用[6],全面考核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实践技能等综合能力,客观评价其掌握临床实践技能水平。
3.3全面培养临床带教教师的培训技巧 目前医院高学历青年医师( 硕、博士) 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他们突出的特点是,基础理论扎实,对临床前沿理论的发展比较熟知,但是也缺乏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和娴熟的传授技巧。因此要充分发挥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作用,加强定期业务能力的考核及培训,从而达到更好的临床技能培训效果。
3.4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 实施临床见习、实习与技能培训相互融合贯通的临床技能实践教学,是临床实践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附属或教学医院是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的重要场所,因此教学医院的规范建设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对医学生培养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医院学习过程中,除了定期临床病例讨论、学术讲座、教学查房等常规教学活动外,还需定期要求负责的带教教师组织学生在技能培训中心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培训,在科室阶段结束时,进行阶段性的临床技能考核及测试;同时积极开展院内或者校际之际的学生技能竞赛活动,达到在见习和实习期间不断渗透临床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更是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医学人才的重要保障。只有在日常临床教学中不断的提高带教老师整体素质,调动学生的临床技能学习积极性,辅以先进的建立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及临床理论与实践综合考评体系才能保证临床技能教学工作有序稳定有力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桂庆军,游咏,尹凯,等.大临床技能教学模式在医学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3,21(3):461-468.
[2]向志钢,钟飞,林丽,等.强化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为基层培养应用型医学人才[J].中国医疗前沿,2011,6(6):92-93.
[3]李雪斌,王洁,黄瑞雅.设立临床基本技能课程加强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J].右江医学,2012,40(1):110-112.
1 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的问题分析
1.1忽视培训考核,训练不足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医院的临床科室都存在忽视临床技能考核的情况。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大多数学生出现病史问询顺序不合理、思路不清晰的问题,使得入院记录无法全面有效的反映患者疾病的诊断。在进行病历记录时,对于有助于诊断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不能有效观察和分析,尤其是在临床诊断中过于依赖辅助器材,未能重视临床思维的培养,局限了学生的临床思维发散,也限制了学生的学术视野[2]。另外,一些临床医学生在问诊、查体中,不太善于和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比如:病史问询中,言语生硬,拘谨,在问诊中不及时告知患者病情,也未能给予患者安抚,未能感受患者的心情,缺乏人文精神。可以看出,临床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有待加强。
1.2缺乏考核约束,激励不力
当前,尚未形成一套科学合理的约束机制来管理医学生临床实习技能水平、实习质量等,进而造成临床技能考核不到位,考的好和坏结果都一样。同时,带教老师间缺乏一定的竞争力,存在吃大锅饭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带教老师的积极性[3]。另外,临床带教责任重大,耗时耗力,一旦不甚则易出现医疗纠纷,进而影响到带教老师的职称晋升,以致于临床医学技能教学中,带教老师会出现逃避、应付的情况。同时,带教老师的实习质量意识不高,未能看到临床带教的重要性,往往只是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忽视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不善于通过典型病例、教学查房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及解决能力。
1.3培训方法陈旧,医学生主动性不足
目前,医院的临床带教模式较为单一,培训方法缺乏创新,临床带教老师对实习医学生的要求不甚严格。在临床实习教学中,大多数是让医学生在旁观察,带教老师讲授,仅仅让学生参与一些较为简单的工作,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现代医疗检测和诊断技术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人工诊断和体格检查,让学生形成过分看重现代诊断技术,而忽视临床诊疗经验的积累,不利于医学生掌握临床技能。
2 提高临床医学技能培训水平的措施
2.1重视师资培训,强化理论知识教学
应充分重视体格检查技能的教学,强化专业理论教学。首先,应重视师资培训。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临床医学生的学习质量。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提升临床带教师资的水平。比如:青年医生在竞聘带教老师时,可进行“试讲”,由医院资深临床专家或教授评判,以找出青年带教教师存在的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只有不断提升临床医生“带教”水平,才可真正提升临床实习医学生的临床技能、临床思维及临床意识等素质。其次,科学安排临床教学。应将临床实习作为从诊断学教学到毕业临床实习的一个完整、系统的工程。在此阶段,各学科的教学工作应积极配合和渗透。诊断学教学应摆脱以往一次性教学的影响,在后续各个临床学科培训中,均应给积极配合。
2.2创建培训基地,增强学生临床技能
临床医学技能是临床医学生最为基础的一项能力,也是必须具备的。而临床实践是获得临床医学技能最为主要的途径,所以在临床医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应有效调整既有的课程体系,提高临床实践教学的课时数,使临床医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提供更多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另外,要调创新和该机带教方法,在临床带教中带教医生不但要指导学生动手,更要采取科学适用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参与到临床带教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积累临床经验。比如:Iclass多媒体胸部检查教学系统的应用,可开展心、肺及腹听诊和触诊的临床技能训练。通过教学模型培训,强化模拟训练,有助于培养临床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且可有效调动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良好地掌握临床医学操作技能。
2.3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临床带教质量
在临床医学技能培训中,带教老师还应合理利用好现代教学辅助技术,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利用好和临床教材配套影像资料及和课堂教学相关的视频资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听、视等感官系统,让其多听多看多思。同时,让临床实习医学生观看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方法、临床操作等教学视频,让其更为直观、具体的学习,强化他们对各种临床医学技能的印象。另外,还需要为临床实习医学生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临床专题讲座,由医院各科室资深的带教老师定期讲解病历书写、专科理论、临床护理基本技能等内容,促进临床带教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探索;实践
临床医护实践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临床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实践,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身医疗水平。但随着《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法的出台,患者维权及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临床医护人员应用新的诊疗技术和急救技术在患者身上"临床实践"的可能性也日趋减少[1]。面对这种现状,对于本科专业医学、护理学生及住院医生, 临床护理诊断实验中心是她们学习基本技能的平台, 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
1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功能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已成为医学院人才培养的摇篮,诊断护理实验中心的建立与发展是医疗和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之一[2]。诊断护理实验中心运用模拟技术进行临床基本技能培训,安全性高,无风险性、重复性好、低成本和开放性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了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在临床技能训练及医学护理人员的执业培训。
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建立了现代化模拟诊断实验室、儿科学实验室、妇产科检查操作室、心肺多媒体室、五官科模拟诊室、针灸推拿室、急救医学基本技能训练室、模拟手术室。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重新整合、规划, 形成了包括临床模拟外科手术室、多媒体网络室、影像学实验室、模拟妇产科实验室、病房诊疗模拟操作室、中医操作实验室、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等,标准化患者、医用标准化模拟人,其中标准化患者可以无体征(供学习诊断学的问诊和正常体格检查)或有真实而恒定的体征(如心脏听诊、肺部罗音等);或模拟多种病史(如头痛、发热等)和体征(如心率增快、呼吸音增粗、步态异常等)。标准化患者通过被问诊、体格检查对患者做出评估及进行反馈教学。
2执业医师考试培训
结合国家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制定适合的诊断学教学大纲。与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接轨,设计、组织、实施诊断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体系[3]。培养诊断学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改革诊断学实践技能的培训方法。
诊断学体格检查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课内课外结合。如交互式教学,结合"标准化患者"、多媒体心肺听诊、肝脾触诊模拟人和计算机软件系统为基本形式的"诊断学教学实验平台"和CAI课件以及网络课堂的应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将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转变为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双向模式,培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的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中,强化正常检体基本功训练,继续保持传统的教师指导,同学之间一对一的练习全身系统体格检查;同时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观摩检体诊断录像片,使操作手法规范化,与国内医学院校统一分组教学:教师指导,学生之间可相互查体,以训练查体的基本方法及查体的顺序,掌握系统的体格检查方法[4]。临床实践教学:在病房、门诊、急诊对患者进行正规的查体、异常体征的识别、心电图、X线及CT及临床思维的训练,把诊断学教学延伸到毕业实习中去,确保学生真正掌握临床技能。
3住院医师培训与考核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毕业后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训临床高层次医师,提高医疗质量极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内外科系统常用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急救技能培训、计算机能力培训与考核。如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医护人员都会遇到突发的危急重症需要做出快速反应并实施紧急抢救,心肺复苏技术是否过硬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医疗质量与安全。为提高住院医师总体急救水平,按照住院医师培训的阶段要求,并根据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住院医师开展了病史采集与病例分析、临床基本技能操作和辅助检查结果分析读判等培训与考核。培训内容还包括人工呼吸,心外按压,简易呼吸器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和气管插管。
培训考核方式采用现场培训与网络授课将结合,现场演示,技能实践与考核一体化模式。为了保证培训的标准化,包括专业技术及临床决策能力两方面,前者由专家对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体检能力、医疗操作技能、手术操作技能等进行面对面考核;而后者则分别在第一阶段与第一阶段培训结束时进行。可采用面对面病例分析的考试方法,也可使用计算机辅助考试系统进行测试,使临床决策能力测试向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5]。为了在培训中加强和巩固住院医师的问诊和体检的临床技能,另外还引入标准化患者的考核方式。
4护士培训与考核
为了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加强护理技术操作的培训,提高临床护士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特别制定了护理人员培训计划,使护士能较好掌握基础及专业知识,技能操作规范,动作熟练,如专科护理常规、一般护理常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技术、血糖监测技术、口服给药法、动脉血标本采集技术、静脉血标本采集技术、儿童心肺复苏术、简易呼吸器的使用。护士病历书写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和规范。护理规范到位,如:晨间护理、晚间护理、床上擦浴、床上洗头、排泄护理、留置尿管患儿的护理、压疮的预防与护理、鼻导管给氧法、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吸痰法、鼻饲法等。健康教育内容恰当,落实到位。病情观察及时,能正确判断分析病情变化;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急、危、重患者抢救配合能力,意外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并具备较强的护患沟通、护护沟通、医护沟通能力。
对护士要护理风险教育与培训,如危重患者转运、患者发生误吸、发生输液反应或疑似输液反应、发生静脉空气栓塞、药物过敏抢救、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突然停电、发生火灾、护理投诉。进行安全防护意识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的观念。做好氧气筒使用、存放工作,远离易燃物, 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操作使用过程中做到防震、防火、防热和防油, 每次用后检查开关。穿刺操作训练的物品需经灭菌处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物品一经污染主动汇报、更换, 过期、破损的物品严禁使用。
5体会
医学诊断护理实验中心是进行实践教学、开展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它能培养培训医学生的各种规范化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提高诊断护理实验中心利用优化教学资源,为各层次培养培训提供高水平的训练平台,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有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能充分发挥临床技能培训的功能和效率,护理诊断实验室中心围绕树立以学生为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验教学观念,培养出综合型、开拓型、复合型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钱频,陈琰,黄静.充分发挥临床模拟训练中心在医师在职培训中的作用[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2012,10(5):485-486.
[2]李云芳,于兰贞,邱玉贞.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功能和管理模式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91-92.
[3]孟红旗.诊断学教学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能力的培养[J].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807-1808.
妇产科学专业属于临床医学专业,通过5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实习,学生需要保持临床医学专业基本特色和要求,同时具备妇产科学专业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加大人文知识学习
医学生综合能力是指具备人文知识、专业知识、社会适应能力和沟通能力。[1-3]在课程学习时,安排系列人文选修课包括医学发展史、医学导论、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人际关系与沟通技能、循证医学和医学思维与创新等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人民服务的优良品德,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懂得医生的特殊社会角色和地位,充分理解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解除人类病痛。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医学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他们追求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诚实、严谨和正直的科学态度。一旦进入社会,能够很快适应医生的角色。在学习临床课过程中,设定师生交流的固定时间,促进教师和学生学习过程的交流。在强化人文课程学习的同时,强化外语学习,并设置包括临床研究方法、医学专业英语、临床医学进展、英语网络自学等课程,为将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基础,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全面发展。
(二)理论课模块的建立
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学校后,如何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安排辅修内容学习,而且不影响临床医学专业主要课程学习,这是医学教育存在的共同矛盾。辅修妇产科学专业学生在进入大学三年级临床课学习妇产科课程时,可以把妇产科学一门课程拓展为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妇产科学课程模块包括产科学、妇科学、妇产科手术与治疗学、生殖医学与计划生育,通过妇产科学课程模块的学习,拓展辅修学生的妇产科专业知识,夯实妇产科学基础知识,提供最新妇产科学知识进展,使辅修妇产科课程的学生在妇产科知识结构方面达到住院医师水平,有利于毕业后从事临床工作。
(三)加强课程学习过程中评估
国内医学生学习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情况,一门课程的学习只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考试,平时缺少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估和监控,有些学生往往平时不注意知识的积累,只是学期末才突击,因而知识的掌握往往不尽如意,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在辅修妇产科学生妇产科模块课程学习过程中,最终成绩由多个部分构成,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测验,各占总成绩20%,期末考试占60%,以促进学生自我努力,不断学习。
二、临床实践教学模式
医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包括人文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临床实践技能包括临床疾病诊断和处理能力[6,7]。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师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医学教育中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一)调整现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紧紧围绕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和教育部和卫生部颁布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调整和安排理论考试模式、题型使其与执业医师考试接轨。建立了妇产科学试题库、试卷库从而使得考教分离,并优化教学资源,鼓励教师开展引入PBL教学法,在妇产科课程开展以临床病例为主导的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觉得妇产科课程学习生动有趣;融合临床医学基础课知识如解剖学与妇产科手术,组织胚胎学与妊娠、流产、不孕症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临床处理联系起来,有助于临床理论知识的贯穿和了解,并易于掌握。
(二)安排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早接触临床
安排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暑期到医院了解和熟悉医院的工作流程,体验医院工作氛围,特别是与病人的沟通技能,通过暑期在医院的短期社会实践,让学生了解妇产科工作的复杂性、严谨性,同时也为后期的妇产科课程学习打下基础。安排学生参与查房、门诊及手术,通过早接触临床病例,使学生得以改善理论学习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临床实践中增加感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爱心,培养与病人交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他们主动了解和掌握临床技能的意识。
(三)实施四级技能培训
当前,社会医疗环境不太宽松,学生在临床动手机会明显减少,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良好的临床技能学习和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临床四级技能培训,将基础护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及儿科学常用诊疗技术整合分成四级培训内容,在技能实验室进行内外妇儿各项临床操作培训,突出临床技能的基本功训练,体现临床技能培训的阶段性、层次性和整体性,在不同的学期开设不同的训练课程,让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之前就通过训练初步熟悉临床技能。
(四)实习前培训
在进入长达一年的临床实习之前,对学生进行短暂的实习前培训,内容包括实习前教育,再次利用模拟器具强化临床基本功训练和规范化培养,有利于学生进入临床后能很快进入实习医生的角色,适应临床工作。
(五)强化临床技能培训
辅修妇产科学生按照实纲,在妇产科科室实习长达4个月,强化妇产科临床技能培训,分别安排在妇科、产科、计划生育手术室轮转,实行导师制一对一带教,使其完成实习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任务,熟练和掌握妇产科临床基本操作技能,出科考试包括妇产科临床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如产科的四部触诊、骨盆检查、妇科的双合诊、后穹窿穿刺等。
三、多种考核模式
辅修妇产科学专业方向的考核包括理论和实践能力考核。除以上多种理论考核方法,在临床实践环节采取以下方法来评估实习过程和结果。
(一)监控实习带教质量
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辅修妇产科专业的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和辅修妇产科专业学生座谈会,了解和发现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予以调整和完善培养体系,使教学和管理更科学化和合理化。在学生一年的临床实习期间,要求实习学生按照实纲完成相应的临床工作,如20份以上临床病历的书写,参加外科、妇产科手术及内科、儿科操作,具体到每一项操作如胸腔穿刺、腹腔穿刺、骨髓穿刺的数量、参加手术的种类和次数,所有这些操作均需记录在实习手册上,并要求老师签字。
(二)分阶段考核及综合
在实习期间,进行三轮理论实习考试,考核通过不同时间、不同科室实习所需掌握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能力,最终作为实习理论毕业考试成绩,毕业考试不及格则延长实习时间推迟毕业。
(三)毕业前培训和考试
关键词:技能大赛;培训;经验体会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4-0239-02
临床医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必须和临床技能实践相结合,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医疗体制、相关法律法规逐渐建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已很少,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医学教育的薄弱环节[1]。由此,加强医学生技能培训已成为临床医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旨在“以赛促教”,通过竞赛来提升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2]。石河子大学医学院连续两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2016年取得西南西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笔者这两年作为该技能大赛的指导教师之一,参与了培训及比赛的全过程,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培训教师及参赛学生要熟悉赛制以及可能涉及的技能范围
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是由教育部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唯一医学赛事,自2010年开始已经历了七届,并已形成较为完善、公平的比赛制度。作为培训教师及参赛学生,要十分熟悉比赛制度和流程。技能大赛采用临床技能多站式考核体系,也称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该评价体系是评价医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心理素质、沟通能力和临床思维等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3]。例如初赛的多站式比赛,每站仅有10分钟,每站可为单人操作或双人操作,双人操作分为主操作和协助者。决赛为赛道式,综合情境模拟。熟悉了比赛制度和流程才能把大赛考核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安排并贯穿整个培训过程。
既然是技能比赛,必然要熟知比赛项目及考点的范围。第一届比赛涉及51个考点,第二届增至94个考点,第三届已达131个考点[4],今年第七届涉及范围更广,统计约170余个考点,并且与以往单一操作考试不同,各个考点相互穿插,增加了考试难度,所以培训教师及参赛学生应掌握技能考点范围,培训过程中尽量都能涉及,比赛中才能游刃有余。
二、具有专门的训练场地,配备建全的模拟器械
各个技能项目的培训是分开由专业培训教师负责的,并且存在“填鸭式”的灌输培训情况,例如骨科培训项目包括清创术、牵引术、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等,笔者只是安排3―5个小时在科室示教室进行讲解培训、演示,培训内容量大,学生需要专门的训练场地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熟练程度。另外,配备建全的模拟器械十分重要,因为比赛中操作对象都是正规的疾病模型器械,设备的先进程度和模拟教材的仿真程度决定着临床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在培训过程中也要使用正规的疾病模型[5],这样到比赛时才能不至于因不认识模型而耽误时间。同时,在平时使用模型培训中可以训练人文关怀习惯,视模拟人为真人,养成习惯,在比赛中才不至于遗忘。
三、培养参赛学生综合的临床思维能力[6]
大赛既有技能操作,又有理论知识抢答,还有病例综合分析;不仅要求学生动手能力强,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此次西南西北赛区决赛题目就为赛道式,围绕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断、治疗和并发症的出现及抢救展开,诊疗过程中融入了数十项技能考核,不仅考核了参赛学生对每项技能的操作熟练程度,更进一步反映出学生的临床综合思维能力,尤其在最后一站“过敏性休克的抢救”中,考题是随着学生的抢救依次由考官亮出,若学生没有相关临床思维能力可能进行不下去。由此表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恰恰是学生的薄弱点,也是培训的难点,参赛学生是在校临床医学生,临床实践经验仅限于实习的数月,十分有限,因此建议提前就开始让学生接触临床,将临床技能课程及考核贯穿于各个学期,将医学人文关怀、临床思维作为临床教师的主观评价指标纳入计分范围,建立长期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思维水平进行考核。通过优化考核方式与病例教学法相互配合和反馈,挑选临床思维能力强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技能培训,最终选择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强,心理素质好,综合能力优秀的学生参赛。
四、培训教师应集体备课,制订培训计划
此次大赛培训共有170项操作项目及相关知识点,要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困难还是很大的。培训教师应集体备课,严格制订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进行分阶段培训。初级阶段依据大赛规定的范围,开始进行逐项操作培训,尤其是重点考核操作项目,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中期阶段在能够熟练完成操作项目的基础上训练学生进一步规范操作,并培训学生之间的协助能力。最后阶段由培训教师制作试题,进行赛前模拟实训,训练参赛学生的应变能力和心理素质。
五、参赛前的正规模拟训练
临床技能大赛考核要求在规定的有限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操作项目,保证操作质量的同时对于熟练程度的考核是重点,也是拉开比赛差距的关键点。此次分区赛首轮中我们参赛选手就有多项操作因熟练程度不够,而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十分遗憾。因此在培训过程后期培训教师应集体设计全面、科学、严谨、实用的模拟题干进行赛前模拟训练,对于每项操作及其中的每一步都要进行严格的时间把控,精确到秒,只有经过长时间、反复的训练,才能在紧张激烈的比赛场上有条不紊的高质量的完成各项操作。
比赛是暂时的,“以赛促教”才是永恒的宗旨[7],通过比赛来反复总结教学经验,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整体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出基本功扎实、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学人才[8]。
参考文献:
[1]陈明,梅琼,杨金花,等.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57-70.
[2]Wang YT.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clinical skills competition(Hubei division) for medical students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J].China Higher Medical Education,2013,(5):34-36.
[3]Pugh D,Hamstra SJ,Wood TJ,et al.A procedural akills OSCE:assessing technical andnon-technical skills of internal medicine residents[J/OL].Adv Health Sci Educ Theory pract,2014:E1[2014-05-14].
http://ncbi.nlm.nih.gov/pubmed/term=A+procedural+
skills+OSCE+assessing+technical+and+non-technical+skills+
of+internal+medicine+residents,[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eint].
[4]厉岩,郑兢力,彭义香,等.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58-561.
[5]Ding XH,Xiang Y,Qiu ZB,et al.The enlightenment for current clinical medical education reform from college students' clinical skills competition[J].Chinese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2013,33(1):105-106.
[6]黄丽萍,谢静,杨玉梅.浅谈护理技能参赛学生的培养[J].卫生职业教育,2013,30(19):82-83.
[7]杨晓巍,梁皓,孙成光,等.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技能教学的促进作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24):3827-3829.
[8]邓燕,张津铭,刘春艳,等.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看医学生教育[J].高等医学教学研究,2011,1(1):45-48.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National Clinical Skills Competition of Medical College Students
FANG Qin-zheng1,XU Fang2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he Medical College,Shihezi Univercity,Shihezi,Xinjiang 832008,China;
2.Shihezi City People's Hospital,Shihezi,Xinjiang 832000,China)
一、培训目标
通过实施本培训计划,不断提高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业务技术水平,培养具有综合执业能力,适应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妇产科人员,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的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培训对象
选派乡镇卫生院中具有一定妇产科临床经验的人员10名(见附件1)。
三、培训内容和方式
培训以卫生部农卫司印发的《2015年农村卫生人员培训大纲》为基础,结合工作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见附件2),教材为《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培训手册》。
培训采取“IPTV互动教学系统”理论培训与进修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总体时间安排为130天,其中理论培训34天,进修临床实践96天。培训前后对学员进行统一考核,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理论培训后,安排学员到县人民医院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由指定教师一对一带教。
四、培训时间与地点
理论培训:4月8日—5月12日。4月8日上午8∶00分报到,8∶30—9∶30分进行培训前摸底考试,之后开始进行培训。地点在县中医院四楼会议室。
进修临床实践:5月13日—8月17日。地点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五、组织与管理
县卫生局医政股负责制定全县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培训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妇产科人员培训,对实施培训情况进行全程督导检查。
县人民医院指定教师一对一带教学员,负责10名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的临床实践带教,作好学员每日实习评鉴工作。
各乡镇卫生院要在保证本院派遣人员学习期间的工资待遇基础上,积极解决其食宿问题。
六、考试与登记
关键词:口腔医学;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实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83-02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口腔临床工作中,绝大多数治疗是通过医生具体操作完成的。因此,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过硬的临床技能。我院在实施毕业实习生“一对一”带教模式的过程中发现,“一对一”带教模式有利于口腔本科实习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1],但大部分实习生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不能很快适应口腔临床医疗工作。临床实习阶段是在校生向临床医生过渡的关键时期,是进一步巩固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提高临床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认可,对学校的声誉带来很大影响。我院为缩短实习生适应临床工作的时间,缓解毕业实习生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在进入毕业实习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临床实习,旨在初步研究毕业实习前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考试理论、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以在我院进行生产实习的2005级和2006级的同学为研究对象,各分为三组,分别进入口内、口外和修复科实习。2005级实习生18人,2006级实习生12人(实际在我院实习的有15名,但有3名学生在我院只实习了半年,在院外实习了半年,因此未纳入统计)均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即一名带教老师负责一名实习生的带教工作。所不同的是2005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未进行技能强化培训,而2006级同学进入临床实习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技能强化培训。
2.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实施。①相关计划和评分标准的制定。根据毕业实习计划,制定《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及《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②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的具体操作和实习带教安排。从口腔医院高级职称人员中选取内科、外科和修复科的教师各1名,按照《口腔医学实习前临床技能培训计划》的要求,对即将进入临床科室实习的2006级学生进行为期2周的入科前临床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正式进入临床实习,安排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教师带教,按照毕业实习计划的要求,在实习结束时,按照《口腔临床技能综合考核评分表》进行临床技能考核。
3.实习质量指标的监测。
4.统计学处理。考试成绩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良好评价率采用百分比,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临床技能强化培训对实习生出科理论考试成绩的影响。
表1、表2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口内出科理论和临床技能考试成绩明显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临床技能考试成绩强化培训组高于未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2.不同带教模式对实习生一次性考研率和用人单位评价的影响。
由表3表明技能强化培训组的一次性考研率及毕业后用人单位评价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三、讨论
医学生参加生产实习是临床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声誉[2]。提高实习生实践能力是口腔人才培养的特色与核心环节[3,4]。口腔临床毕业实习是口腔医学教学计划的最后阶段,是以临床实践为主要形式,将理论联系实践,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的重要环节。因此,探索一套口腔临床实践教学与管理模式对于培养高质量口腔毕业学生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毕业实习生采用了“一对一”的带教模式,发现大部分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后不能很快进入角色,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接待操作比较简单的病人。为了使实习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实现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我们对2006级实习生在进入临床前进行了为期2周的临床基本技能强化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临床实习,并由具有带教资格的高年资医师(具有硕士学位,中级职称以上)来带教。研究发现,所有经过强化培训的实习生均能在进入临床后的1~2周内熟练接待操作简单的病人,部分实习生还能接待较为复杂的病人。在科室实习结束后的出科考试中,口内理论及临床技能、口外和修复临床技能考试成绩、一次性考研率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差异具有显著性。用人单位评价也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75%的评价为“优”,25%的评价为“良”,没有评价为“差”的。这表明进入临床前的短期技能强化培训再加上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实习生向医生的角色转换,有利于快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操作水平,同时也有利于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出现了出科考试技能考核成绩、一次性考研率以及用人单位好评率高于未强化培训的2005级。
综上,毕业实习前的短期临床技能强化培训以及具有高学历、高年资带教教师的“一对一”带教模式,更有利于提高实习生对病人的综合处置能力,一次性考研成功率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率也大大提高。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去研究,证明结果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刘兴容,李兰萍.“一对一”带教方式对口腔本科生实习质量影响的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40-142.
[2]韩云涛,周佳,李伟明.参与式教学法引入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28(3B):35-38.
[3]刘铁玉,林敏,刘春梅,等.在口腔医学临床实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创新能力[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6):64-65.
关键词:临床技能竞赛;客观结构化考试;技能考核题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95-02
医学是注重实践的学科,因此临床实践技能培训是临床医学的关键步骤。但在目前医疗环境、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临床技能培训越来越困难,而且现如今对临床医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医学生不注重临床实习,故加强临床技能培训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项调查研究表明,临床实习阶段约22.6%的学生潜心考研,71.6%的学生忙于找工作。为此,卫计委联合教育部于2010年举办了第一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旨在通过竞赛,促进临床技能的培养,及时发现各个医学院校临床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我国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技能教学水平起到推动作用。我校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五年制医学教育学校,自2011年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以下称技能竞赛)以来,获得全国总决赛三等奖两次,华北赛区一、二、三等奖各两次,学生成绩、参赛经验、选手培训经验均有提高,但学生受益范围仍有限。如何使我校医学生在临床技能培训中最大范围获益是目前有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受临床技能竞赛启发,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教务部征集以“竞赛大纲为基础、竞赛思想为引导”的临床实践技能考核题目,建立了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将此考核系统引用至本科生、研究生各阶段的技能考核中,学生成绩提高明显,受益范围明显扩大,题库的建设、使用等探索初见效果。
一、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的出版,进一步强调了实践技能考核是对技能培训的有效检验标准,建立一个系统化的技能考核题库,能检验老师“教”与学生“学”的水平。教育部考试中心也对题库建设褒奖有加:“题库建设有利于强化教育考试的安全性;题库建设有利于提高命题的科学性和保证试题的稳定性;题库建设有利于推进教育考试的改革。”
我校自2011年开始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参赛初期,在学生培训考核过程中,均由培训老师临时出题,临时考核。所出题目受专业、经验、思维限制,不能充分融合赛事大纲,也不能启发选手的考试思维,导致了单项操作过关、综合题目得分不高。占用培训老师的时间临时出题,题目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在赛前培训及考核的整体安排中,存在脱节现象。针对参赛选手及广大医学生的技能培训考核,建立一个考核覆盖面广、模拟临床真实情况、题目难易程度平衡、集临床技能操作与专业知识、实践综合能力与临床思维、团队合作与批判性思维于一体、人文法规、专业外语的临床技能考核系统迫在眉睫。
二、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建设的过程
技能竞赛举办以来,我院培训老师、教研室、教务部相关人员对区赛、国赛进行了多次观摩。经试题记录、影像资料录制、回顾性分析、与其他院校经验交流,在学生培训、模拟出题等方面得到了启发。集众人思维智慧建设一个综合的、全面的、科学的考核系统服务于医学生培养的想法逐渐形成。2014年初,由教务部组织教研室教师进行了题库建设动员,以技能竞赛大纲为基础,进行出题前培训,下发命题格式,规定参考书籍,注重基本技能及专科技能的同时鼓励出题人员打破学科壁垒,多学科、多技能联合出题,采用科室主任负责制,监督各专业、各级别医师按规定数量、质量上交纸质版及电子版题目。
试题收集工作结束后,成立了审题核心小组,由反复参加技能竞赛培训、观摩的人员组成,包含内、外、妇、儿、护理、五官皮肤、麻醉、检验科室等技能竞赛考核大纲涉及的各个科室人员。第一步留用大纲要求内题目;第二步筛出符合临床逻辑题目;第三步进行题目评分标准修改;第四步将留用题目共计400余例按单向操作、综合操作、难易程度、操作时间等分类录入技能考核题库。所有入库题目按不同学历及不同考试用途组合为客观结构化考试模式,便于学生出科考试、毕业考试、研究生复试等各个阶段医学生的客观结构化考试使用。同时,每道题目均附一份物品准备单,便于临床技能中心工作人员在考核前准备物品,保证每项操作、每个题目顺利考核。
题目收集、分类、录入及使用物品准备就绪后,小范围组织本科生、研究生、历年参加技能竞赛的选手按试题难度、操作要求及时间要求进行模拟试验,及时商讨、修改,补充,尽量使考核系统内的题目严谨、合理,使可操作性、可考核性过关。
三、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建设后的使用效果
技能考核题库建立后,分批组织带教老师进行考核项目的熟悉,让每一位带教老师明确带教工作中所要授予学生的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点及考核方式。鼓励带教老师在授课中采用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必须保证每一个题库内包含的技能操作项目均达到“老师讲过、学生做过、考核通过”的标准。同时规定学生成绩不合格率与带教老师职称评定、年度考核、教研室、科室考核绩效直接挂钩,这一举措能够督促带教老师、教研室重视对学生的培养,扩大学生受益范围。
将技能考核系统运用到本科生、研究生入科前培训考核及毕业客观结构化考试中,让每一位医学生在生产实习及毕业前均受到基础知识、临床技能、临床思维、人文法规等方面综合的、必要的培训,提高医学生职业胜任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将这种教学考核思维带进基层医院,扩大基层医生的受益范围。
使用技能考核题库的每一轮考试结束后,均由工作人员对学生考核分数进行统计,对低分题目着重分析,发现学生丢分所在,反馈给教研室,督导教研室加强授课环节,有利于学生消除操作弱点,掌握操作难点。
2016年我校承办第七届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北分区赛,也是在技能考核题库的基础上获得启发,从题目选择、修改、重组及初复决赛的分配上起到了省时、省力、效率高、差错少的作用,使竞赛有序、圆满完成,得到了国家肯定。
四、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使用中发现的问题
目前考核题库中启用的题目多数为单项或双人操作模式,基本临床技能和专业临床技能题目居多,综合性团队配合题目较少,受实际临床工作需要影响,此类题目占有比例有待增加。
将标准化病人引用至技能考核中,是任何笔试都无法代替的环节。但我校目前标准化病人数目及我区志愿者较少,不能从各个临床专业找到合格的模拟考核案例,需进一步补充标准化病人数量及质量,能够让学生在最接近临床的环境中学习及考核。
公共英语及专业英语的利用及掌握仍是有待提高的环节。从多次考核分数分析,涉及英语的题目是学生丢分的重灾区。无论从各届、各赛区临床技能竞赛中英文题目得分率的情况出发,还是医学生毕业后进行科学研究、论文撰写、跨国交流的需要出发,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是每一位医学生需要掌握提高的环节,所以对在校医学生英语的培养需从传授、考核等各个环节重视。
五、总结
临床技能竞赛通过竞赛的方式,以赛促改,以赛促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旨在改革及完善临床技能教学。实践证明,在临床技能竞赛引导下建设客观结构化技能考核题库是我院临床技能培养及考核的一大进步。题库的建设及启用有效推动了我院教学、考核体系的改革及优化,促进了我院临床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意识、扩大了学生的受益范围、提高了医学生岗位胜任的能力,是一个值得继续优化、长期推广的举措。
参考文献:
[1]丰帆,肖书傲,徐光辉.临床技能竞赛对临床医学教育的影响及启示[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杂志,2016,(30).
[2]厉岩,郑力,彭义香.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6).
[3]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专家组.中国医学生临床技能操作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4]黄华兴,杨海源,沈历宗.外科学题库建设及试卷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杂志,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