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0-02 15:57: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记承天寺夜游教案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 分好建好小组是重要前提
一般来说,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各小组兼顾到好、中、差生的一定比例,每个小组一般四至六人,注意男女生搭配。值得注意的是,分组不仅要考虑各组员的学习水平,还要兼顾到组员之间要合得来,因为学生是富有感情的人。并且在小组建立之初,要多搞小组活动,比如故事会、手抄报、演讲比赛等,展开组间竞争,以便增进组员之间的感情,加强小组的凝聚力。
二、 对合作学习过程的管理、调控,是合作学习深入进行的核心
1 要强调合作不仅是学习方式,更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在合作讨论时相互尊重,学会倾听,这也是人际交往必备的素质。只顾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会倾听他人的评价,唯我独尊,是现在孩子的通病。没有良好的倾听习惯,不仅影响讨论效果,还无法使讨论深入。因此,教师要引导孩子在互相尊重中把合作搞得更加融洽,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合作。合作学习前,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总目标,要引导小组展开讨论,进行任务分析,把总任务细化为一个个具体的学生易于实现的小任务,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提供可行性。例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我先让同学们根据说明文的一般学习目标,思考并确立了本文的学习目标:A 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B 结合文段说出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C 结合语句,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各小组又自行分出更小的组――小小组,将每个目标细化后分到某小小组,这样每个同学都深入研读文章,然后积极讨论互通有无,教师稍作点拨,同学们便很顺利地吃透了教材,完成了学习任务。
2 要重视让不善言谈的学生打开话匣子。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在小组中交换不同思想,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每个人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合作之前,每个人都必须要有“思想”,而每个人的思想都必须要有一段独立思考的过程。在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言语流利,因此更乐于表达;而有的学生反应较慢,表达跟不上节奏,羞于开口。如果久而久之,只听不言,反应慢的学生就容易被“牵者鼻子走”,整个合作过程就变成优生的一言堂,而其他学生就没有实质性的参与。这样就达不到通过合作学习,使生生互动、互帮互学的目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努力创造条件,给那些平时不善言谈的学生留有独立思考、大胆发言的时间与空间。如,在提出问题后,可先不急于讨论,先让学生有段独立思考的时间。有了自己的想法后再参与讨论。这样既养成了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又能保证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
3 合作学习内容要有探讨价值。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即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具体说,就是学生通过合作探讨能够达到的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才能达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困难时、意见不统一时。例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待学生疏通文意后,我让学生思考这一问题: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文章中的语句谈谈你的看法。讨论中,小组内同学们的意见很不相同:有的说作者是快乐、悠闲的,从“欣然”、“乐”“闲人”等词句中可知;有的反驳说作者是孤独、苦闷的,由“念无与为乐者”可知。此时,我对这两种意见均未置可否,而是引导说:“请结合末尾的三句,体会一下作者是否为自己是‘闲人’而庆幸呢?“同学们马上围绕”闲人“一词展开了讨论:这个说,他怀着被贬后的悲凉;那个说,他是豁达的,不以己悲……最后,同学们都理解了作者闲情逸致的快乐是短暂的,只是派遣内心苦闷的一种方式罢了,当然也反映了作者超乎常人的旷达心境。之后,同学们纷纷解释”闲人”的内涵,更深入地理解了文章主旨。讨论的整个过程,同学们的思维都很积极,其原因在于问题能在适当的时机提出,且能提供合作的契机,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并不是不要教师指导,也不是说教师可以撒手不管,更不能认为教师可以推卸教育学生的责任。学生讨论时,教师应该以听、看为主,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解上,在此基础上,迅速地加以思考,下一步的教学应该做哪些调整,哪些问题值得全班讨论,哪些问题需要教师讲解,教师要做出最恰当的选择。
4 合作时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课堂上经常有教师怕超过预定时间,完不成预定教案,而在学生合作时没有安排充裕的时间,致使学生的合作仓促、忙乱。玻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这种合作学习必须要有充裕的时间作保证,否则学生无法从容地探索、交流、讨论,探究的深度不大,效果自然不好。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尽量不浪费一秒钟,但也决不要吝啬该用的时间。
5 合作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比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沁园春•雪》时,我运用激昂的语言引导学生“来到”袁家沟,并让学生都感觉自己就是当时正在眺望北方雪景的,根据诗歌内容想象所望景色,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思想方式,感情和性格特点去感受作品,再通过组内、组间交流,准确全面地把握词作所传达的丰富感情。再如,教学《最后一课》时,教师可要求学习小组围绕“谁是小说的主人公”展开讨论和交流。小组活动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