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29 16:03:4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服务贸易重要性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内容摘要:当今国际产业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服务贸易已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发展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面临历史性机遇,发展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关键词:服务贸易 现状 策略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强劲
服务贸易是产业进步的标志, 我国加入服务贸易自由化已是不可逆转的潮流。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显示,2008年我国入境旅游继续保持持续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达1.3003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08亿美元,入境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
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势头强劲。从开放程度看,服务业开放已经涵盖了《服务贸易总协定》中12个大类中的10个,涉及总共160个小类中的100个。目前,包括银行、电信、证券、保险以及分销等在内的100个服务贸易部门,已全部向外资开放,占服务部门总数的62.5%。可以说,服务业开放程度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从规模上分析,跨境服务贸易从1982年的43.4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1582亿美元,短短23年间增幅超过35倍,约为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增长到3.3%。服务贸易出口的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年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我国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二)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且国际竞争力不强
我国服务贸易的优势部门主要集中在海运、旅游等比较传统的领域,其出口占我国服务出口的一半以上。而金融、保险、计算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却还很弱,这不符合当今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向技术、知识密集化方向发展的大趋势。以2004年为例,服务贸易中的11个项目虽然都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旅游、其它商业服务、运输项目依旧是服务贸易收入的主要来源,收入额分别为257亿美元、160亿美元和121亿美元。分别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41%、26% 和19%,合计占服务贸易总收入的86%。其中,旅游和运输收入的占比分别上升4个和2个百分点,其它商业服务收入的占比则下降6个百分点。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广告宣传、技术咨询、计算机信息服务等项目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21%、75%、67%和49%。这些数据表明我国服务行业结构有所改善。但由于外资进入后的替代效应,2004年我国金融和通信服务收入有所下降。分别减少38%和31%。上述情况表明,随着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境内服务企业,尤其是金融、保险、咨询、邮电等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企业将面临来自境内外的双重挑战。
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一般可以通过贸易竞争优势(即TC指数)来分析,所谓TC指数是指一国某一产业或商品进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其公式为:TC指数=(出口一进口)/(出口+进口)。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当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比较优势大,国际竞争力越强;当其值越接近于-1,表明比较优势小,国际竞争力越弱;当其值越接近于0,表明比较优势接近于平均水平。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的TC指数均为负值,2000-2003年连续四年为-0.08,2004年稍有上升,为-0.07,而美国的TC指数一直保持在0.2左右,欧盟则高达0.8。这说明,尽管2000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得到快速发展,但总体竞争力还不强,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三)国内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国内服务业的发展是服务贸易的基础,决定着服务贸易的总体国际竞争力。据最新资料显示,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60%,发达国家的水平一般在65% 以上,美国甚至高达85%,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也达到48%,而我国服务业占GDP比重不仅明显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36%),基本维持在33%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上,而在全球服务贸易总额占最大比重的金融、保险、咨询、通讯等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服务行业,我国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从上面分析可知,我国的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总量规模小,同时档次低,总体竞争力薄弱。因此只有尽快发展我国服务业,为服务贸易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才能有效地提高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四)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未成体系且与国际规则有差距
服务贸易法律法规不健全。近年来,我国先后颁布了《海商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广告法》等一批涉及服务贸易领域的重要法律法规。但是,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立法未成体系,不少领域还是空白,即使已颁布的一些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法规,也比较抽象,缺乏可操作性,一些规定与国际经贸规则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对应于《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要求,我国现行的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目前,我国对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和协调主要由中央相关部委负责,如中央和地方在服务业国际贸易政策和规章方面存在差别性,服务业各有关职能部门职责不明确,容易造成行业垄断等弊端。此外,我国对服务业的定义、统计范畴,以及划分标准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及国际惯例不一致,所有这些,都是阻碍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策略
当今国际产业的重心开始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发展服务贸易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发展服务贸易面临历史性机遇,发展服务贸易前景广阔。
(一)重点扩大高等教育、文化体育、对外医疗服务、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
要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高等教育、文化体育、对外医疗服务、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具备走向产业化、国际化和服务化的基础和条件。为了更好的发展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适当简化高等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审批手续,扩大高等院校招收留学生的规模;二是加大高等院校的国际宣传力度,提高高等院校的国际知名度;三是针对国际社会的需求,增设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四是通过高等教育机构与国内外企业的合作,特别是与大企业、大公司的合作,提高高等教育对国际社会的服务能力。通过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高我国现代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推动体育、文艺、影视等现代文化产业的国际化,把文化产业作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战略领域。近十年来,我国与世界各国尤其是与发达国家的体育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体育、文艺、影视等文化产业贸易也有较大的发展,在体育、文艺、影视界有一批名人进入国际文化产业,并获得了良好的贸易收益。把体育文化贸易放在现代服务贸易战略总体中去考虑,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转变观念,把文化交流作为文化贸易来对待,突出国际市场经营操作行为;二是要建立体育、文艺界的明星培育体系和机制,为开拓国际文化产业市场奠定基础;三是要加大国际明星的市场宣传力度,提高文化产业在国际社会的贸易价值和市场效益;四是要放松体育文化贸易的政策管制,为现代文化产业国际化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条件。
医疗卫生业是重要的现代服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要充分认识到中医在世界医学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业在对外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地位:一是转变观念,在重视援外医疗工作的同时,强化发展对外医疗服务贸易,把医疗服务贸易当作重要的现代服务贸易产业来对待;二是提高中医中药产业的国际化水平,尽快把中医中药服务业推向国际医疗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医疗市场;三是调整援外医疗政策,在扩大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服务领域的基础上,适当减少对外医疗援助规模;四是通过医疗服务的高质低价方式,抢占国际医疗市场,尤其是要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的医疗卫生服务贸易。
信息产业技术服务贸易所拥有的发展空间、技术含量、市场价值等特点,决定了它应该是我国对外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选择重点之一。在现代服务贸易领域,随着全球信息技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服务贸易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已经成为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领头羊”,而且其技术含量价值也颇高。尤其是服务应用于各个经济部门和生活领域的“软件业”,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竞争的服务贸易重点市场。因此,应把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作为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
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建立国际服务信息网络,打造整体品牌。针对目前我国在对外服务贸易中存在的责任范围不清、条块分割、管理体制不顺等问题,有必要在商务部、外经贸部门设立统一协调的服务贸易专门机构,对我国国际服务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该服务贸易专门机构的职能应包括:制定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参与制定国际服务贸易法律法规;监督检查有关国际双边、多边服务贸易协定以及我国相关法规的实施;建立综合统计体系等。同时,各服务行业还应建立相应的管理部门,其管理职能主要侧重于:提出行业发展、开放或保护方案,对行业内的市场开放实施监督管理,统计服务贸易数据,推动优势产业走向国际市场等。最后,我国应该建立起一个收集、传递国际服务信息的网络,或成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处理机构,防止因相关信息由服务单位自己收集处理和加工,影响到信息的利用率。
(三)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建立系统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我国服务贸易立法近年来虽大有改善,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有些重要的服务部门没有部门立法,有些法律条文措辞模糊、操作性不强,有些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等等。因此,政府应结合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GAIT(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S(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尽快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规章,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且相互协调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四)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
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要以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为主线建立服务贸易体系,明确服务贸易的统计标准、指标体系、统计方式和方式,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运行分析,适时掌握进出口的产业动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联系,跟踪服务贸易的统计规则的变化,不断完善统计方法,调整统计范围,细化统计项目,增强统计的实效性。
(五)组建大型的服务企业集团
组建大型的服务企业集团,加大服务营销的力度。我国服务贸易企业要想和国际大集团抗衡,必须做大做强。当前的紧迫任务是组建一批国际服务贸易企业集团,扩大规模经营,提高整体竞争能力,并能对外资抢夺国内服务市场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国际服务营销在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作用显得更为重要。企业要在认真分析内外环境因素的基础上,首先确定企业的经营目标;其次,要做好市场调研,准确划分目标市场;另外,要建立科学的营销组合,注重对服务贸易营销组合7PS的研究,即产品、定价、地点及渠道、促销、人员、有形展示以及服务过程管理等七个要素,结合这七个要素,制定出整体的营销方案,从而做大做强服务贸易。
(六)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业是智力密集型行业,服务提供者的素质是决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人才是当前发展我国服务贸易的一个突出矛盾,因此,在加强服务产业、服务贸易重要性及作用的宣传、强化服务贸易意识的同时还需加强服务贸易人才的培养。当前我国缺乏熟悉服务贸易的研究人员、企业家、金融家、会计师、审计师、保险师、律师、工商管理人员和工程承包商等人才,同时,具体的从业人员如劳务人员、导游等素质较低,我国应该在相应环节加大教育培训的投入,提高服务人员素质。要建立门类齐备的服务贸易培训机构,通过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加快服务贸易人力资源的开发,完善人才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并谨防在利用外资过程中国内服务企业优秀人才的流失。
结论
推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根据不同的服务贸易模式,推进对外开放的力度可以有所不同,且需要选择不同的开放方式与合适的开放次序:要按照积极推进新兴服务贸易出口与扩大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扩大高等教育、文化体育、对外医疗服务、信息技术等服务贸易出口;要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积极培育行业协会,建立国际服务信息网络,打造整体品牌,推动优势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加快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服务贸易统计体系,不断完善统计方法,增强统计的实效性;组建大型的服务企业集团,加大服务营销的力度;加强服务贸易人才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服务贸易属于人才密集型的领域,服务贸易提供者素质是决定服务贸易质量和服务贸易效益的关键,也是制约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我国在发展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同时,应注重人才尤其是知识型服务贸易所需的外向型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提升人力资本的素质;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服务贸易立法。建立不同层次、内容齐备且相互协调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为我国服务贸易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可靠的法律依据。
参考文献:
1.伍再华.基于竞争力视角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6.11
2.杨萍.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状况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11
3.付强.提升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策略研究[J].北方经济,2006.9
4.周占华.发展服务贸易前景广阔[N].经济日报,2007.1
关键词:国际贸易 负增长 贸易壁垒
一、 走出世界经济低迷的阴影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长期处于顺差,人民币升值压力逐渐增大。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一员,经历改革开放等重大变革后,如今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都得到很好的发展。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之后世界经济低迷呈负增长,世界贸易也出现百年难遇的困境。
2010年初随着世界经济的缓慢复苏,主要贸易国的贸易额与上年相比均出现复苏的迹象,此后,国际贸易进入稳步增长期。中国相对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着种种的问题需要解决。我国连续多年成为全球资本投资的首选,即使在国际投资极为低迷的2009年,投资来大陆的外资连续回升。
二、我国对外贸易存在的问题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一直处于告诉发展的状态,在世界贸易中地位不段上升。在与各国贸易呈现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1、中国对外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因此多数的对外企业在与国外企业合作时多处于经验秩序混乱状态。市场缺乏政府宏观指导,一些企业在进行对外贸易的时候盲目竞争,打压其他本国竞争对手,这样只能使国外企业坐收渔利。引发这些现象的原因有2点:一是国外企业联合对我国对外企业进行价格压榨。二是我国对外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由于没有组成统一的外销平台造成国内市场过剩,国外市场不良竞争。造成了我国对外企业面临的处境越来越糟。
2、中国的贸易伙伴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等国家。经济景气的时候,与这些国家贸易的时候贸易处于正常的状态。当世界经济遭受经济危机不景气时,这些国家就会纷纷采取保守的贸易政策。中国对外企业在方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对外贸易额剧减。中国对外企业面临了严重的危机。
3、技术性贸易壁垒阻碍我国商品贸易的发展:技术性贸易壁垒,指一国或区域组织以维护其基本安全,保障人类及动植的生命及健康和安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等为由而采取的一些强制性或自愿性的技术性措施。目前中国有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企业面临着贸易国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有此遭遇的货物金额超过600亿,占全年贸易额度的百分之三十以上。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渗透到金融、信息等领域,成为中国对外贸易最大的挑战。不仅严重地影响了中国的对外贸易,而且提高了贸易成本,带来贸易争端,使地区产业发展的不平衡。
4、服务贸易发展滞后,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落后于货物贸易的发展水平, 中国服务贸易水平难与货物贸易相比较,总结一下就是:规模小水平差、结构不合理、法律法规不健全、体制落伍。发达国家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占很大的份额,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比重小,而且总量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处于贸易逆差中。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多集中在落后的传统服务部门,缺乏竞争力。而且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造成贸易逆差增加。中国的服务贸易主要分布在京、沪、粤、浙等地,其他地区缺乏竞争力及政策辅助。中国的服务贸易缺乏法律的支援,没有成型的法律保护本国的合法贸易。有一部分的领域还处于空白状态。还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存在许多缺陷,如地方与中央的差别对待。长期不能与国际惯例接轨长此以往。中国的服务贸易永远都不会有所作为,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
三、我国对外贸易中应采取的对策
1、中国的企业应改变自己原有的标准准则,采取与国际标准的形式使企业与国际接轨,严守准则,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将ISO9000、ISO14000等管理标准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钻研属于自己的管理理念,从源头严格要求,保证企业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令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中国企业应在符合国外技术准则技术上投入研发经费,以求突破以符合国外标准的产品投入他国市场增强竞争力预防贸易争端的发生。在发生贸易争端的时候通过与政府的沟通,争取使贸易争端发起国取消争端,保护本国企业的既得利益。注意培养中国企业在环保方面的技术投入,使的企业可以增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注重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保护好企业的商业秘密。中国应注重扶持自主品牌的商品,以提高贸易中本国商品的附加值。
2、中国应该在保持欧美日韩等国贸易的同时,增加与其他发展国家贸易市场,以分担经济不景气时的贸易压力,中国可以将贸易重点转移。
3、中国政府应该建立完善的机制,起到护对外贸易的目的。完善对外企业的联系机制,使对外企业对国外信息达到一定的通达度。保证企业有一定的预防能力。政府应倡导企业走国际标准化的道路,与国际化接轨。提倡企业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对外企业发展绿色环保的产品。制定标准,淘汰资源浪费型、污染环境型、规模档次底型的企业,以促进我过对外企业的产业升级。政府应将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并引进国际标准引入我国。打造符合国外需求的外向型企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扩大出口贸易,加速对外贸易的发展有很大的助力。
4、对于服务贸易方面,国家应建立健全服务贸易的体系。促进各部门,地区与中央的互动。充分发挥中国政府的作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WTO、欧盟等国际组织,以及增进各国、地区间的联系。 中国应调整服务产品结构,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中国应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完善服务贸易相关法规,建立服务贸易法律体系。
二、 小结
关键词:国际服务贸易;发展对策;中国
根据2002年联合国等六个国际组织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界定的范围,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以及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和自然人移动实现的服务贸易(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综述)。《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服务贸易定义为四种模式: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移动。随着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多边服务贸易谈判把服务贸易作为新的谈判议题,更促使其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热点领域。我国必须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在《服务贸易总协定》框架下
顺应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
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的趋势
(一)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
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第三次产业革命的推动和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使世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国际服务贸易开始加速发展。80年代以来,服务贸易增长更是异军突起,在服务业加速发展的同时,全球服务贸易出口规模迅速增长。从1980到2006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从3650亿美元扩大到27100亿美元,26年间增长了6.4倍,占世界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7增长到近1/5(见表1)。
(二)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加快
世界服务贸易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比重下降,以信息、金融、研发等为代表的其他服务类型所占比重从1980年的34.8%上升到2005年的47.8%,显示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增长强劲(见表2)。
(三)商业存在成为服务贸易的主要方式
全球以商业存在方式提供的服务贸易额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如美国2003年商业存在方式的服务销售额就达2920亿美元。不少发达国家以商业存在方式实现的服务贸易额均已超过了跨境方式的服务贸易。
(四)服务贸易的地区格局不平衡性依旧存在
各国的对外服务贸易水平及在国际服务市场的竞争实力差异显著,与国际货物贸易相比,各地区和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性和不对称性更加突出。近年来,虽然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额增长显著,但从总体上看,处于主导的仍是发达国家(见表3)。
(五)服务贸易愈加呈现自由化趋势,并日益成为各国关注和竞争的焦点
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服务贸易中占优势地位,服务贸易在其国际收支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发达国家竭力推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在WTO新一轮谈判中服务贸易都成为主要议题,世界服务贸易的利益格局将在各方博弈中形成,各国都力争增强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我国在2006年4月专门成立商务部服务贸易司。2006年12月28日,国家商务部首次全面系统地公开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世界服务业全球化趋势使我国面临严峻的挑战
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已超过70%,发展中国家的比重也达到了52%,而中国目前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只有41%。2005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已达24147亿美元,同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739.1亿美元,逆差高达92.6亿美元,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量仅占全球总量约3%。世界服务业加速现代化、全球化的趋势,对我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提出了挑战。首先,我国服务贸易对货物贸易的匹配程度大大低于世界水平。根据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数据计算,2005年世界货物贸易出口额101200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24150亿美元,两者比例为4.191,与十年前相比几乎没变;而我国对应出口额分别为7620和739.09亿美元,比例为10.31,与1995年的8.11相比反而扩大了。可见我国服务贸易“短腿”现象比较明显。其次,我国服务贸易促进和保障制度不完善。服务出口仍以传统服务为主,知识与资本密集程度较高的产品竞争力较弱。服务贸易立法也是我国立法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缺乏一部统领整个服务贸易的基本法律。虽然入世以来我国服务贸易立法步伐加快,但不少服务业领域的立法仍处于空白状态。此外,我国尚未制定针对承接服务外包的优惠政策,而印度、爱尔兰、菲律宾等均对服务外包企业提供“零”税负或低税负等优惠政策。最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与国际服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运输类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旅游类比重保持稳定,而其他商业类服务比重持续上升。与此结构发展相比,我国旅游、运输等传统部门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新兴服务贸易部门占出口的比重低于全球水平,出口结构有待调整优化。当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挑战远不止于此。从事现代服务业所需的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缺乏、服务企业成本优势不突出等都需要引起重视。
(二)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我国已进入加快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的重要机遇期,及时准确把握机遇将增强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首先,服务业跨国转移目前开始呈现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中国、爱尔兰等新兴经济体加快转移的趋势,在承接服务业离岸外包方面,发展中国家已占主导,我国也已具备进一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基本条件,优势明显:宏观经济发展形势良好,制造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服务需求,对跨国公司保持着较强吸引力。此外,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实施30年,有利于部分沿海发达地区形成良好的开放环境和竞争意识,吸引投资,为外商在服务贸易领域投资提供广阔的增长空间。其次,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保持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10年达到2.3万亿美元。货物贸易的增长将拉动相关运输、保险等服务贸易部门进口的增长,从而推动我国服务贸易进口总量的增加。金融、保险、教育、咨询等国内服务领域的需求也将继续扩大。
三、发展对策
国际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服务贸易的蓬勃发展。从1982年43.4亿美元到2006年1917.5亿美元,24年间增幅超过43倍,占全球服务贸易的比重从0.6%升至3.6%。《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0年我国服务贸易额要达到4000亿美元。如何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呢?
(一)调整产业政策,加快服务业发展
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推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打破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垄断地位和体制。通过适度增加竞争主体,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将发展服务贸易与促进服务业发展和升级结合起来,重点加大信息、物流、金融、研发、市场营销等生产业的发展力度。
(二)充分发挥政府政策的扶持作用,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
政府需要继续加强对服务贸易的统筹协调,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系。通过各种措施使政府管理更加高效。同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此外政府要对服务贸易企业尤其是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企业予以政策倾斜与扶持,努力提高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整体国际竞争力。国际服务贸易最发达的美国,其政府为了鼓励服务出口,长期以来给予服务企业很多优惠,同时还非常重视技术研究、开发与教育。
(三)积极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寻求服务贸易的突破口
我国应该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服务业加速转移的机遇,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增值服务能力的服务外包企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外包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四)建立完善的服务贸易相关政策法规体系
我国需要根据WTO的要求,尽快建立健全既符合本国经济发展目标又不违背国际法律准则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服务贸易真正实现制度化和规范化。同时,充分利用WTO的有关例外条款和“灰色区域”,制定适度的保护政策,以保护我国服务贸易的正常发展。
(五)积极推进服务贸易重点地区和服务外包基地建设
要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像重视货物贸易一样重视服务贸易。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在发展服务贸易中的积极性,以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和中西部大城市等服务贸易基础比较好,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为重点,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增长带,同时争取各地区均衡发展。
四、结语
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着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模式,而且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产业、技术的发展模式,成为决定各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我国既面临通过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加快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同时也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和挑战。积极参与服务业全球化,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服务贸易包括许多分支部门,情况不同,问题复杂。要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加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报告2006――中国服务贸易逆差正在加大[J].中国经济周刊,2007(3).
2、饶友玲,张伯伟.国际服务贸易[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徐复.中国对外贸易[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呈现相较于以往不同的几个特点:
(一)国际贸易将逐渐回暖、恢复并实现更好的发展。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历史上最严重、规模最大的经济危机,对国际贸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冲击,在全球需求急剧下降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在短时间内迅速萎缩,世界货物贸易量下降,甚至于出现负增长。同时,经济发展是呈一定周期性的,危机过后必将走出低谷,实现复苏和进一步的繁荣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不例外。2010年以来,各国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世界经济继续复苏,国际贸易尤其是世界主要贸易大国的国际贸易恢复性发展已不断出现并逐渐转好。因此,从目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的形势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贸易在实现全面恢复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得到全面发展,步入新一轮的增长期。
(二)国际贸易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虽然国际贸易发展面临的总体环境持续好转,但同时也要看到世界经济真正复苏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各种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同时存在,国际市场的风险将直接传导到国内市场,国际贸易的发展将面临着比以往更加复杂的环境。一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较为薄弱,复苏进程仍存在许多风险性因素,尤其是较高失业率、经济体财政赤字率、产能过剩等,都仍将大大制约消费和投资需求,国际贸易发展缺乏根本的动力支持,动力严重不足。二是,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为国内经济的发展更倾向于采取较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越演越烈的趋势,手段越趋隐蔽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导致贸易摩擦增多,直接影响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开展和进行,阻碍国际贸易发展。三是,当前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国际贸易领域也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和国家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各国都将更加致力于扩大和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对于国际市场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另外,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强化将成为推动国际贸易的主导性因素,对多边贸易体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忽视,这对国际贸易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国际贸易总量的结构变化。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增速明显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在提升自身整体贸易地位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国际贸易的活力,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从此次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来看,对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影响,要超过其他经济主体。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仍然保持了相对稳定和较快的发展速度,为世界经济的恢复注入了全新的力量支持。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舞台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角色,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新的变化。从国际贸易总量分析来看,发达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将会有所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将发挥更加积极和重要的作用。二是,后金融危机时代,随着各国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面临着重要的发展机遇,国际服务贸易将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将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对象,比重将有所上升和提高,国际贸易结构趋向高级化。
(四)国际贸易方式进一步转变。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应用范围极度扩张,电子商务迅速普及,网络贸易方式所具有的优势,如降低交易成本、高效、不受时间空间与自然条件等的限制和影响、互动性强等,使之在国际贸易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其应用和推广掀起了国际贸易领域内的革命,不仅影响到国际贸易方式的转变,更影响到贸易实质内容及发展观念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网络国际贸易在国际贸易缩减的情况下,呈逆势上扬的发展态势。不难看出,在传统贸易方式受到挑战的后金融危机时代,能否在新兴的电子商务领域分得一杯羹和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各主要贸易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网络贸易方式将继续保持强势的发展势头,在国际贸易中日益凸显其优越性。
(五)跨国企业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进一步加深。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跨国公司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具影响力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在国际贸易中所占份额不断上升。危机过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动,各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决策行为的变化所形成的资本流动,将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地区分布、贸易结构,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
新形势下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在继续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基础上,深刻把握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基本格局,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的水平和程度,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的竞争和合作。为更好地参与更深层次和更广范围内的竞争,要进一步推进外贸体制的改革,将WTO基本原则、规则等给予积极贯彻与落实,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和氛围。要准确把握和处理好各大国之间的经济与贸易关系,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及多边经贸合作,推动实现经贸关系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坚决反对和积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中国作为世界主要贸易大国,深受贸易保护主义之害,尤其是一些别有目的的国家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对我国经济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后金融危机时代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和愈演愈烈的趋势,我国政府要郑重申明我国的立场,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打击贸易保护主义,建立健全反贸易保护的多方协调机制,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工作水平。尤其是要全面深入分析国际经济运行准则和WTO组织规则,依法利用各种贸易救济措施,最大程度地化解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进一步优化国际贸易结构和提高质量。金融危机在给我国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也给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要把握契机,调整和优化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为优化进出口奠定良好的基础,加快外贸增长方式,提高优势产品的出口质量。具体来讲,通过相应的优惠扶持政策对我国服务贸易进行引导,加大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力度;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推进和扩大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等。在走出去的同时,引进来先进的技术、管理理念、模式等,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的有机结合,不断增强并最终形成我国独特的优势。
(四)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促进网络国际贸易的发展。从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来看,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已经是一种重要的方式。因此,后金融危机时代,要转变观念,提升对于国际网络贸易重要性的认识,多管其下,积极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为我国国际贸易网络化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完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的规范化运作。
(五)引导我国企业积极走出去,发展跨国经营。跨国企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主体,其发展状况不可避免地将对我国国际贸易局势产生影响。当前,我国部分企业已逐步积极参与更大范围内的国际竞争,但整体上来讲与国外跨国企业相比,仍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讲,需采取更为有效的政策措施,调动企业发展和实现跨国经营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展跨国经营,在更广阔的市场竞争中使资源得到更优化的配置,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1 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
1.1 冷藏集装箱运输需求
1.1.1 冷藏集装箱运量
2008年底至2009年初,全球贸易量骤减,但泛亚地区冷藏集装箱海运量仍保持增长势头,达到,同比增长7.1%。2008年全球冷藏散货船运量占全球冷藏货运总量的43.6%,预计2015年该比例将缩小至28.9%;相比之下,冷藏集装箱运量占冷藏货运总量的比例逐渐增大。根据预测,2015年全球冷藏货物海运量将增至1.15亿t,比2008年增长约40.0%,冷藏集装箱运量和冷藏散货船运量占全球冷藏货运总量的比例将分别达到70.0%和30.0%。
近年来,泛亚航线市场发展迅速,预计2013年该航线集装箱运量将增长5.9%(全球平均增长4.7%),达到万TEU,占全球海运集装箱总量的50.9%。泛亚地区活跃的贸易活动推动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预计2013年底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量占全球冷藏集装箱总运量的比例将达到29.0%,2015年这一比例将达到约41.0%。
由表1可见,在2010―2011年我国与泛亚国家和地区冷藏集装箱货物进出口贸易中,我国贸易顺差较大,泛亚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冷藏集装箱货物的依赖性较强。
1.1.2 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输需求影响因素
1.1.2.1 经济环境
(1)泛亚地区贸易和产业结构逐步优化。据世界银行预测,在全球贸易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技术扩散效应增强和国际移民持续进行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全球化进程已进入加速期,到2030年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额将增加到27万亿美元,出口额占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提高至34%。随着全球自由贸易进程加快,亚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外包业务基地,以加尔各答、新加坡和香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服务外包中心推动泛亚地区物流体系加速完善。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亚洲国家的产业结构逐渐从高能耗、高污染型向新型节能、自主技术密集型过渡,产业升级、出口产品附加值提升等为节能高效、灵活便捷、技术先进的冷藏集装箱海运市场发展奠定经济和技术基础。自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影响,欧美航线海运量骤减;相比之下,泛亚航线随着泛亚地区经济实力的增强,海运冷藏集装箱货运范围及其转口贸易持续扩大。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成立,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我国与东盟十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柬埔寨)预计2015年实现90%的产品零关税。2012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突破美元。欧美经济衰退导致东亚与欧美间贸易萎缩,但东盟成员国间的近洋贸易却因此而日益活跃,具体表现为:东盟各国对水果、鱼、肉等食品及医药品的需求增长,泛亚地区冷藏集装箱运量占该地区集装箱总运量的比例增大。
(3)人民币结算体系建立。2012年6月1日,人民币与日元直接交易正式启动,中日贸易实现本币结算。随后,我国与朝鲜和东南亚国家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人民币结算体系逐渐在东亚形成。在金融政策的支持下,泛亚贸易范围和规模均有所扩大,推动冷藏集装箱运输进一步发展。
1.1.2.2 港口冷链物流
由于港口发展对经济增长有乘数效应,世界各国都热衷于发展港口经济。近年来,泛亚地区港口和自由贸易区数量激增且规模扩大,造成港群间、港口间对共同腹地货源的争夺。除“费率之战”的竞争方式外,各港口争相提升服务水平,构建物流网络,推动港口堆场、冷藏库和陆上冷链物流体系逐渐完善,为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提供重要支持。
1.2 冷藏集装箱运力状况
1.2.1 全球冷藏集装箱运力
据德鲁里航运咨询公司统计,2012年全球冷藏货运需求达,运力缺口约500万t。船公司自2010年开始大量拆解老旧冷藏散货船,而新的冷藏集装箱船舶仍在建造中,短期内冷藏集装箱运力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此外,2009年全球冷藏集装箱设备总产量比2008年急剧下滑60%,当前冷藏集装箱设备缺口仍在扩大。
2008年全球冷藏集装箱运力占集装箱总运力的16.8%。2009年全球集装箱船舶订单中的冷藏集装箱运力达,占订单中集装箱船舶总运力的15.3%,并将于2014年底前全部建造完成并交付使用;因此,2014年以前全球冷藏集装箱运力将持续供不应求。预计2014以后全球冷藏集装箱运力将逐年膨胀,2014年拥有冷藏集装箱箱位的集装箱船队运力将达到约万TEU,其中,冷藏集装箱运力约202万TEU,配有电插头的冷藏集装箱运力约128万TEU。2013―2014年全球新订造集装箱及冷藏集装箱运力预测如表2所示。
1.2.2 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力
由于传统冷藏船甲板经改装后可装运冷藏集装箱的数量有限,且运输成本远高于大批量运载冷藏集装箱的集装箱船舶,加之集装箱船舶运输冷藏集装箱能有效减少货损、货差,且船公司可以通过冷藏集装箱与普通集装箱配载来提高营运效率,海运冷藏货物逐渐从冷藏船运输转移至集装箱船舶运输。
如图1所示,泛亚航线的冷藏集装箱运力几乎被全球十五大船公司所垄断,其中,马士基在该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输市场中的份额远远领先于其他船公司。Alphaliner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马士基已预订21艘具备冷藏集装箱运输能力的集装箱船舶。
2 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策略
2.1 存在的问题
泛亚地区自2009年开始逐渐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推动世界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测,2015年以前泛亚地区贸易量年均增长2%~ 5%,冷藏集装箱航运市场年均增长8%~10%。冷藏集装箱运输市场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设备不足牵制其发展的局面。
不过,从长期来看,随着船公司不断扩大拥有冷藏集装箱箱位的集装箱船舶保有量(例如,截至2013年6月22日,马士基和长荣海运订造集装箱船舶数量分别占现有量的14.3%和38.2%),未来冷藏集装箱运力或将呈现过剩状态。预计2013年投入使用的冷藏集装箱运力达600万TEU;受马士基等航运巨头投巨资建造“绿色”集装箱船舶的刺激,2014年冷藏集装箱运力将增至720万TEU。由于冷藏集装箱运输成本高,维修和保养程序复杂,且需求较为稳定,当前冷藏集装箱及冷藏集装箱船舶订单大量增加势必造成未来冷藏集装箱运力过剩及运价下跌。此外,随着欧美、大洋洲等地区经济复苏,未来全球贸易重心可能再次转移,若盲目增加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力,势必导致全球冷藏集装箱运力分布不均,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阻碍全球冷藏集装箱运输发展。短期运力不足、长期运力过剩是当前泛亚航线冷藏集装箱运输市场面临的突出矛盾。
2.2 发展策略
(1)优化航线布局。联盟合作已成为当前航运市场发展趋势,例如,泛亚航线上有伟大联盟以及长荣海运与CKYH联盟组成的新联盟,这对加强船公司间竞合、实现共赢等具有积极意义。船公司优化航线的措施还包括重组航线,调整经营效益差、货源分散、成本高且风险大的航线,选择安全、经济且货源稳定的航线,改变挂靠港口及其数量,利用其他船公司开设的航线完善运输网络,选择最优运输路径等,从而有效扩大冷藏集装箱运输服务覆盖区域,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
(2)签订舱位互换协议。船公司可以互相租借冷藏集装箱箱位,协调派船,适当调整船期,以降低运营成本;允许联盟成员船舶进入新航线和市场,充分利用冷藏集装箱资源,提高派船效率,以满足冷藏集装箱运输需求。
(3)主支线协调统一。在泛亚主航线的基础上,根据冷藏集装箱货源周期性需求开辟临时支线,充分利用传统冷藏船或有少量冷藏集装箱箱位的集装箱船舶,以缓解季节性运力不足的压力。
(4)建立港航、航货、港货联盟。船公司与港口及货代公司合作,增加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完善陆上冷链物流体系;保持货源稳定,节省冷链货物流转时间成本,优化冷藏货物装卸和交货效率;制定和实行有利于冷藏集装箱运输市场发展的费率、运价等。
(5)发展冷藏集装箱多式联运。在发展冷藏集装箱水路运输的同时,完善公路、铁路、港口冷库等冷链物流体系,保证冷藏集装箱运输的连续性及安全性。
3 结束语
关键词:外包;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核心能力理论;木桶理论
一、外包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一)基本概念
外包或资源外包是“Out Source Using”的简称。最早确切提出“外包”一词的是C.K.Prahalad 和Gary Hamel(1990),并由Ross Perot则发现了外包产业。
目前,学术界对外包的理解并不一致,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描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Outsourcing Institute指出,“外包”是一种通过有选择地将一些功能(及其日常管理)转交给第三方供应商来围绕核心能力进行的企业重新设计。Greaver认为,“外包”是一个组织将内部重复发生的活动及决策权通过合同的方式转移给外部供应商的行为。Heywood认为,“外包”是将企业内部的一项或多项业务职能,连同其相关的资产,转移给一个外部供应商或服务商,由这个供应商或服务商在一段时期内按照一个规定的但受到限制的价格提供特定的服务。Cheng Suan Soon 认为,“外包”就是一种管理方法:它通过战略性的使用外部资源来处理那些传统上由内部人员或资源来完成的活动。Richard L.Dunn认为,“外包”特指把企业内部能完成的那些活动通过长期合约的形式交给外部组织。John Mariotti认为,“外包”是从企业法律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获取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自制或者自己来完成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这样一个战略决策。Arthur Andersen指出:一个业务实体将原来应在企业内部完成的业务,转移到企业外部由其他业务实体来完成,这种行为就称为外包。
近年来,国内对“外包”也有一定的研究。李凌(2001)认为,“外包”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它利用外部资源来完成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力和资源完成的功能或业务。李芊蕾(2004)认为,“外包”指将一些传统上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的非核心资源包给外部资源供应商。
关于外包的定义还有很多,概括起来,目前理论界普遍接受的外包定义是:“在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仅保留其最具竞争优势的核心资源,而把其他资源借助于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予以整合,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绩效、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企业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
(二)内涵
1、外包是一种经营战略或经营理念。John Mariotti认为“外包”是从企业的法律边界外的独立组织获取商品和服务,而不是自制或者自己来完成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这样一个战略决策。严勇、王康元(1999)指出在一个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外包”现在已经变成最重要和最流行的战略。吕巍、郑勇强(2001)指出“外包战略”的实质是企业重新定位,截取价值链中比较窄的部分,缩小经营范围,重新配置各种资源,将资源集中在最能反映企业持续发展能力的环节上。
2、外包是一种管理模式或方法。Cheng Suan Soon认为外包是一种管理方法;朱晓驰(2002)也提出外包是企业为了有效整合外部资源而采取的更为复杂的管理行为。《哈佛商业评论》也曾指出,“外包”模式是过去75年来企业最重要的管理概念和经营手法。
二、外包的理论基础
最具有代表性的外包基础理论主要有四个:交易成本理论;价值链理论;核心能力理论;资源观经济学理论。有些学者认为“木桶理论”也是外包的理论来源之一。
(一)交易成本理论
科斯(Ronald Coase)指出,由于交易活动的稀缺性,作为一种制度安排的市场运行是有成本的,即市场交易成本。由于管理活动的稀缺性,企业运行也要有一定的管理成本,称为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交易成本主要包括记载交易中发现相对价格的成本;为完成市场交易而进行的谈判和监督履约的费用;未来的不确定性引致的费用,以及度量、界定和保护产权的费用。企业边界最合理状态就是市场的边际交易费用等于企业内部的边际交易费用,内部、市场交易费用的大小成为了决定企业边界的两个重要因素。
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认为有两组因素决定交易成本:第一组因素是交易主体行为的两个基本特征,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第二组因素是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它包括:交易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
按照威廉姆森的观点,如果交易重复频率高,而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时,企业应该优先选择外包方式。一方面,长期良好的外包关系,可以减少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所造成的交易费用,促使双方在多变的市场环境里加强合作,加深相互间的信任,提高共同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从交易特性的三个维度来看,外包可以给企业提供使用供应商专用资产的机会,较高的交易重复频率将有利于建立长期的外包关系,而长期互利互惠的外包合作可以降低因为外包过程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相关的交易费用。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的观点,企业可以通过合并和纵向一体化来减少市场交易费用,但企业规模的扩大,“组织失灵”带来了内部交易费用膨胀的挑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外包成了企业一种新的制度安排。
(二)价值链理论
价值链理论是由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提出的,他认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可分解为一系列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从而构成“价值体系”,每一项经营管理活动就是这一体系中的一个“价值链”。将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无法认识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来源于企业在设计、生产、营销、交货等过程及辅助过程中所进行的许多相互分离的活动。一定水平的价值链是企业在特定产业内各种活动的组合,价值活动是竞争优势的各种相互分离活动的组成,竞争者价值链之间的差异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价值链理论认为,价值链的各环节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一个环节的运行质量直接影响到其他环节,并对价值链整体造成致命损伤,对价值体系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通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找出企业价值链中的增值环节和非增值环节,从而便于企业对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对非增值但有增值潜力的环节,通过一定的改造使其具有增值能力,而对于那些不具备增值潜力的环节、或者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进行改造但在经济上不合算的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把某个薄弱环节外包给擅长的企业来实施,实现企业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外包,实行价值链的虚拟整合,可形成企业间的优势互补,从根本上提高价值链活动的质量。由于将本企业价值链的劣势环节用其他企业价值链中高效率和有比较优势的环节来代替,这实际上是价值链之间彼此环节中以长代短的虚拟整合,因而可形成价值链间的比较优势组合。
(三)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又称核心竞争力理论,是外包的重要理论依据。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通过技术进步、战略决策、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内部组织协调管理的交互作用而使自己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获得稳定超额利润的能力,是企业在其个性化成长与发展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特有的资产、知识与运作机制的有机融合体。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价值优越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难于替代性等特点,它决定着企业的整体能力和发展前景。
美国学者Philip Selznick把这种独特竞争力定义为组织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特殊能力。哈默(Hamel)和普拉哈拉德(Prahalad)认为核心能力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各种技术、技能的总和,是一种稀缺的、独特的、有延展性的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核心能力理论主要观点如下:在本质上企业是一个能力集合体;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积极培育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在信息经济时代,任何企业单是依靠某一项或某几项职能战略(如企业的市场战略、产品战略、技术战略等),最多只能获得一时的优势,唯有追求核心能力才是企业永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性战略。因此,大多数企业非常重视核心能力的培育,而培育企业的核心能力,需要企业不断地进行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等。
核心能力理论回答了哪些业务对企业来说是最重要的。企业只应保留那些真正具有战略重要性的产品或者服务,而其他的产品和服务则应该实行外包,交给外部专业人士来处理。核心竞争力战略的基本思路就是把企业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自己优势最大的价值链环节上,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核心业务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外在表现,培育核心能力实际上就是树立和发展企业的核心业务。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尤其是国际市场竞争中,为了树立和发展核心业务,许多企业纷纷将自己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专心于核心业务的发展。企业业务外包越来越成为企业培育核心能力,谋求长期竞争优势的一种经营管理策略。
(四)资源观经济学理论
1971年,Andrews在他的战略理论中提出了企业资源概念,即企业的强势和弱势。随后,Wernerfelt提出“资源是在特定时期构成企业强势和弱势的任何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观点。
一种资源怎样才能为企业创造长期的高收益,这是资源观经济学理论首先考虑的问题。资源与企业获利性的关系包括:如果一种生产资源本身或是它的关键组成部分被垄断组织控制,那么资源使用者的获利性就会被削弱;如果某种资源生产的产品只能提供给限定的市场或是用户,则资源使用者的获利能力就会降低;替代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就会减少资源持有者的收益。
同时还必须考虑先发优势和资源壁垒的关系。先拥有资源的企业总是能在成本或收益方面占有后来者所不具备的优势,先驱者能够获得资源壁垒的保护。第一,两个市场共同使用一种关键资源,其中一个市场有很高的进入壁垒,则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在另一市场控制前种关键资源而进入该高壁垒市场;第二,企业控制某种可在多处使用资源的资源壁垒,则该资源壁垒并不会因为某一市场壁垒的崩溃而消失。因此,没有资源壁垒的市场进入壁垒降低了企业对于市场新入者的优势,而资源壁垒没有市场进入壁垒作为支撑,则使得企业不能充分利用该资源。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直接或间接控制竞争对手所无法控制的资源,以提高对手的产出成本或是降低其使用收益。资源通常可以运用于多种产品,控制一种资源壁垒就能影响多种产品的获利能力,因此控制资源壁垒就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最想获得的优势。那种最有吸引力的资源能帮助企业创造竞争对手难以获得的资源壁垒,提高企业自身获利能力。
(五)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即“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由美国管理学家劳伦斯・彼得(Lorens Peter)提出。其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木桶才能盛满水;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根据木桶原理,企业若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使各环节和谐发展,不能存在瓶颈,任何一个环节的薄弱与落后都会导致整个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因此,企业应采取外包的方式将最短的木板交给其他企业来制造,提高木板的高度,从而提升木桶容量,增强企业实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和管理模式,外包可以削减成本、简化企业运作流程,使企业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从而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实现企业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霍景东.服务外包:理论与经验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5).
2、金莹.业务外包的理论解释及其对比[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7(6).
3、唐俊.有关外包的理论综述及建议[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7).
变革不是新瓶装旧酒
2008年一2009年的金融危机跨地区、跨行业,但并不是一个货币危机。那么,为什么国际货币体系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从法国总统萨科齐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再到加拿大央行行长卡尼,都在呼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尽管这一体系并不居于金融危机的中心,但它是全球化引起的紧张关系交汇点,也是国内政策目标和国际责任的冲突汇集之处。由于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我们也不再“并肩作战”,因此这一体系所固有的不对称性愈加显著。而各国调整责任分配不公的感觉,可能激发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货币体系也处于变迁之中。一些国家采取的行动预示着将来的紧张局面和变革。世界主要经济体,尤其是美国、欧洲和中国正在走的道路即使不至于彼此冲突,也大相径庭。美国以经济增长和就业为国内政策的导向,对美元采取“善意忽视”的公开政策,可能激发美国与欧元区以及最大的美元和美元资产持有国――中国的矛盾。而如果中国在准备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继续保持币值低估,则可能引发紧张局势。同时,欧元可能会极力避免背上第二大储备货币的包袱,试图以“竞争性贬值”来应对欧元持续上升的压力。
因此,通过对话和政策合作来帮助这些国家进行协调,使世界经济重归平衡就尤为重要。政策合作的目标应该是避免在汇率问题上出现任何形式的保护主义行为,并且应该通过世界主要贸易区的信息互换和合作,为实现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的顺利转型奠定基础。
纵观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关于改革的辩论和努力经常出现,尤其是在经济波动期,公共和私人部门的信心都面临压力的时候。自从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人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很多评论员还对“30人小组”“20国委员会”和“广场协议”试图进行的改革记忆犹新。在他们看来,现在的辩论几乎毫无新意。我们真的是在重走昨天的老路吗?
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体系经历了快速、激进的变革。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迅猛扩张引发了大规模金融失衡,使得国际收支顺差的国家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令人担忧。近期的金融危机来势猛、冲击大,是战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加剧了国际紧张局势。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复杂的、一体化的世界经济的需求,不仅不能消化不稳定因素,反而可能导致其加剧。 所以,需要充分考虑世界经济的新发展,采取新的对策。要采取系统性的对策,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国际货币体系的个别组成部分上,比如货币和汇率。争论的话题还应该涵盖全球经济秩序的新变化。
我们关注的焦点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目的和原则。首先得问:这一体系能否应对世界经济秩序变化引起的种种挑战?由此我们会关注新兴市场国家。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尤为关心现存体系的局限及由此产生的调整负担更加不对称的问题。
新形势亟需新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通过一整套规则、工具、政策和机构来管理资金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它的目的是提供必要的流动性,以调控并促进国际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资本账户交易。我们需要的国际货币,要能够应用于货物贸易中;要能获得市场参与者的认可,成为其支付手段和价值存储手段;要随时可用,满足需求。因为政府部门也使用资金,所以我们需要的国际货币,要能够作为中心汇率的参照,要能参与外汇市场交易,要形成外汇储备的基础。
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货币本位制。流动性的需求是通过主要储备货币,也就是国际交易中使用最广泛并作为价值储备手段的货币来满足的。相对于其他非货币本位体系(例如金本位制)来说,通常这种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反应更灵活。
发行主要储备货币的国家,其经济繁荣,金融市场深层次发展,还有国际社会大量需要的一系列短期金融工具。由于这一体系需要信心的支撑,该国必须保持这种货币购买力的稳定性,同时,必须维持其通胀率与主要货币持有国所希望的一致。这个全球储备资产的供应国必须具有公益精神,这样,相对于国内政策目标,如就业和增长来说,汇率稳定性才能成为其优先考虑因素。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两种目标一国际的和国内的,尚且能兼容共存,维持平衡。但风险依然存在:当面临危机或者两种目标相对立时,储备货币国就会将国内利益和目标置于首位,从而导致市场信心受损。
美国的经常账户盈余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成为货物和服务的净进口国,世界其他国家成了美国的债权国。不过,因为没有其他货币与美元形成实质竞争,所以市场信心从来不是个紧迫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早期以来,世界经济显著扩张:欧洲、亚洲、美国等主要地区的一体化进程推进,全球市场扩大,新兴市场崛起。
推动力是贸易和资金的流动,其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GDP的增速,也超过了美国GDP的增长。美国GDP在1993年至2008年之间几乎增长了1倍。世界贸易则从1993年的3.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8年的15.7万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在12.3万亿美元的增长额中,7万亿美元来自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的贸易增长。同一时期,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也大大加快,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都显著扩张,亚洲贸易顺差增加。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显示,资本流动从1994年的0.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3.4万亿美元。其中,外国直接投资从1994年的约0.25万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总额从1.5万亿美元猛增到2009年三季度的7.5万亿美元。中日两国的外汇储备额就占了2.5万亿美元,这一数字在2008-2009年度又有所增长。
全球化和世界经济的扩张推动国际交易不断增长,而现行货币体系和政策严重滞后,弊端愈加明显。新的国际货币体系必须具备两个重要功能。首先,它允许经常项目顺差和逆差,允许净金融债权的累积。这是清算功能,现行体系发挥得还比较好。其次,它应该提供某种机制,鼓励贸易重归平衡。这是现存体系缺失的功能,需要政策调控。
美元依然是主要储备货币,占2008年外汇储备总额的60%左右。但是,美国经常项目逆差挥之不去,且在近几年扩大,损害了信心原则。尽管经济衰退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美国的贸易赤字,促使总储蓄率由2006年的约为零上升到2008年的近9%,但如果美国消费者重回原有的消费模式,贸易赤字还会再次扩大。
各外汇储备持有国也都担心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脆弱性。中国尤其如此。因拥有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中国持有超过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以美元计价的资产。
上世纪60年代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重现。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和主要储备货币的
发行国,出现持续的经常项目赤字,增加了美元在全球的供应。应对经济衰退的财政刺激和银行救助措施,导致赤字膨胀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大幅度增加了债务发行量。高赤字会引发对于美元的信任危机。美元的过度发行可能正在接近临界点,最终将导致国际社会失去以往对美元的和美元资产的无限信任。这将迫使美元在全球作为主导储备货币的范围逐步缩小。
不过,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终结之日还会在多年以后,其原因是缺乏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另外,全球金融危机强化了美元的主导地位。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目前来看,还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取得能与美国匹敌的经济主导地位。
渐进式改革
在现行体制中,各市场参与者被相同利益绑定,始终处于稳定的失衡状态。解开这个结是个耗时而复杂的过程。作为最大的美元储备持有国的中国,维持现状的意愿尤为明显。
改善现存体系有几个选择。其中之一是部分地或者完全地转向多元化货币储备体系。这样能更好地应对多极化经济的需求,也能提供所需的流动性,而不会受困于单一储备货币的限制。北京似乎倾向于这种转变,但必须是渐进的,以免损伤现有美元储备的价值。有学者提出两个适合中国的选择。第一是建立一个多元化货币体系,美元、欧元和一个亚洲货币共同担当全球储备货币的角色,由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DR)做担保。SDR作为一种超越国别的货币,有助于约束货币发行国。第二个选择是人民币国际化。无论如何选择,都需要时间,需要渐进的方式。第二个选择可能先于第一个。国内政策也会对中国货币的国际化产生影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可能会向国内的决策层建言,强调要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从而为把人民币纳A2015年的SDR的货币篮子扫清道路。
另一个选择是转向使用一种超越国家的储备货币。近期内这种状况出现的可能性极小,不过SDR的进一步使用可能是朝这个方向迈出的一步。
改革或替换现行不完善的国际货币体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现有的选择要么不合乎规范,要么政治上存在问题。对现行体制的任何改变都会花很长的时间。但同时,确保旧体制的持续性,避免因其崩塌而导致严重的后果也至关重要。
对大家都有利的最好的临时方案,就是各国政府互相合作,确保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尽可能平稳地运行。各国在政策层面上加强合作,就当前和未来的决策进行沟通;同时也保证各国能够寻求最符合本国利益的政策。
克里斯托弗・梅斯纳(Christopher Meissner)对此作了详细阐述。他认为,应当加强信息交流与执行力度,力争尽可能缩小国际收支不对称以及其他失衡。他呼吁储备货币发行国和使用国都有义务进行对话,确保各方在出台应对不平衡的措施之前预先进行说明。这就意味着要把两大顺差地区――中东和东亚纳入行动范畴,采取措施将消费负担转向国际收支顺差的地区。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称其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很多人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以下两方面进行干预:一是汇率的灵活性,包括货币政策自;二是汇率水平本身。
汇率调整可以加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而在调整的过程中,政策合作至关重要,尤其对于深度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来说。由于货币升值会削弱本国产品在国际价格市场,尤其是相对于邻国的竞争力,一个可行的做法是若干国家在货币相对美元升值问题上达成一致意见,这就不会影响单个国家的相对价格竞争力。亚洲国家应该在汇率政策上相互合作,避免竞争性的贬值。各国必须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亚洲地区的财长以及央行行长的政策对话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例如东盟加中日韩对话和东亚及太平洋地区中央银行会议。
机构的重要性体现在:提供了一种途径,通过市场参与各方有效的商议,推动相互合作与外部性的内部化。理论上,并不需要建立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但在实践中,由于交易成本和分配问题,如果没有一个超越国家的机构使目标、计划和政策制度化。我们就很难实现预期。
国际贸易体系中有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体系中却没有一个统辖和管理机构。只要世界的储备货币是某一国的国家货币,这样一个管理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与此最接近的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它监测全球宏观经济、金融走势,以及与货币体系相关的议题。最近,20国峰会将IMF作为主要论坛,讨论国际金融和经济事务,部分20国集团国家还把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纳入本国未来的发展规划。这都说明IMF有可能成为处理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核心机构。当然,这其中也存在几个问题。就IMF的管理来说,它还得对自身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局势,并消除发展中国家对其长期不信任的情绪,尤其是在它对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不当处理之后。
IMF失信于一些国家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该组织的监督是失衡的。对较为弱小的发展中国家和顺差国家监察严格,而对主要的赤字国和顺差国,例如美国和中国,则表现出宽容的态度。
这并不是说,IMF面对严厉批评无动于衷,而是已经有所转变。以往IMF认为面临外部困难的国家应当迅速自我调整,适应现状,现在则认为在走捷径和迅速转型之外,融资或许是另一个选择。
信心是关键
回顾对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尝试,复杂、缓慢、似有若无,有时毫无作为。约翰・德里福(JohnDrilfill)提出了很有说服力的论点:30多年来,世界逐渐学着适应浮动汇率;各国也采取一系列举措,调控货币政策、汇率和金融稳定性,以期适应本国所观测到的外部环境和自身需求。固定或调控汇率的尝试失败,协调政策的努力也无果而终,这都动摇了人们对于合作行动的信心――我们试过了!德里福提出了“后退选择”:“回归以往的商业模式,自由放任,应付过去”并不是那么坏的事情。
但是,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就业和增长被许多国家提到政策导向的首要位置。这种“后退选择”有风险:它令整个国际货币体系处于无管理状态,也会引发政府出台更多的非竞争性贬值或保护主义措施。怎么调整国内政策,使其与保持全球汇率稳定性的一揽子政策相一致?在这方面,美国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欧元区各国政府在确立欧元的地位时也遇到了难题。只有通过相互合作,各国――无论是新兴的还是以往的经济中心――才能共同承担全球性的责任。
关键词:BEPS;无形资产;转让定价
无形资产是指纳税人在经营活动中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非金融资产,并且第三方在可比交易条件下愿意为获得该资产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付费,包括专利权、版权和商誉、专营权等其他类似资产。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美国,无形资产占比高达企业总资产的 30%;而在我国,尽管总体上无形资产在企业中的资产占比只有5%,但近年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无形资产重要性的不断提升也使其成为国际上解决BEPS的重点问题。
一、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中存在的问题
1.为跨国公司将利润转移至低税率地区提供渠道
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公司内部关联企业之间的知识产权交易、特许权使用费以及服务提供等方法,将利润从高税率地区转移至低税率地区,从而实现利润在全球范围的转移,达到规避税收的效果。苹果公司就是通过签订成本分摊协议的方式,将销售收入转移至税率更低的爱尔兰地区,从而规避了巨额税负。
2.无形资产交易价值难以计量
能够核定商品交易的价值量是税务机关进行征税的前提。但是对于无形资产,诸如知识产权、版权等,由于其具有独占性、专有性、开发过程的风险性以及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税务机关很难对其价值量进行计量。资料显示,2012年苹果公司来自于软件销售的利润达到了36亿美元。但由于其研发成果的非实体性,软件研发的成本难以确定,加之其未来的收益水平具有不确定性,很难对其价值进行计量。正是利用无形资产价值不可比性的特点,苹果等跨国公司成功规避了其通过软件销售所获利润的巨额税负。
3.传统的转移定价调整方法难以适应
对于传统的跨国关联企业之间转让价格的确定,国际上主要采取的是公平交易原则,即跨国关联企业之间转让价格的确定应该按照无关联关系的企业之间进行同类产品交易的价格进行确定,关联企业之间的转让价格不应该作为参照的依据。目前,各国在公平交易原则下对跨国关联企业间转让定价的调整方法主要有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和成本加成法,但对于无形资产,这三种方法都难以适用。原因在于,由于无形资产具有独占性及专有性,因此在市场中很难找到相似产品的交易信息,税务机关没有进行转让定价的可比数据。例如,苹果公司的国际销售公司(ASI)每年通过向国际营运公司(AOI)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来实现利润转移,避免税负。而对于 ASI 向AOI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税务机关的测评相当困难。如果使用再销售价格法,则必须核定产品的利润率。但由于市场上很难找到与苹果公司无形资产类似的交易信息,因此很难估算产品的利润率。如果使用成本加成法,由于市场上没有同类的产品,产品的信息难以获取,更难以计算其在当地的成本利润率。
二、OECD对BEPS中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研究成果
2015年经合组织受G20的委托制定了针对BEPS的第八项行动计划,并据此对《转让定价指南》的第六章进行了调整。
1.以更宽泛的方式定义了无形资产
行动计划将无形资产定义为“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可以拥有或控制的非实物形态的非金融资产,而且该种资产的使用或者转移如果发生在独立交易的情况下是需要得到补偿的”。与传统对无形资产的定义相比,新的定义不以是否受法律保护、能否独立转移作为辨别无形资产的前提和条件,使得原本容易被忽视的但对企业贡献巨大的因素归类于o形资产,契合了“税收与经济实质相一致”的目标。
2.将地域特殊因素纳入可比性因素和价值贡献因素
提出在对跨国公司价值链进行分析时,需要将地域因素、市场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地域因素在跨国公司交易中的体现,为具有地域优势的国家的税收收入提供了明确的保障,同时为在应对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时将地域特殊因素纳入考量范围提供了理论框架。
3.提出了六步分析法
行动计划提出通过六步分析法对无形资产的归属权进行确认。第一步,明确无形资产的法定所有人;第二步,分析各参与方在无形资产的研发,提升,维护,保护和利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贡献;三,关注企业是否有违背交易合同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四,分别确认各参与方所做出的贡献在无形资产价值中的重要性;五,依据各参与方对无形资产价值的贡献度来制定合理的交易价格。最后,为了尽可能地反映公平交易条件,当出现交易的形式与实质不符或交易人的行为与交易的安排相矛盾的情况时,要对交易重新进行识别。
4.明确提出了调整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的方法
提出使用可比非受控价格法(CUP)和交易利润分割法(PSM)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进行调整。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就是以非关联企业在进行同类产品交易时的价格为依据,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进行调整的方法。如果企业没有与非关联企业进行过同类交易,也可以按照企业所在地同类交易的一般市场价格确定。交易利润分割法是将多个关联企业共同参与的交易所产生的利润,以各关联企业对该项交易贡献的大小为依据,将利润公平合理的分配给各参与方,从而确定各关联企业的转让价格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数据而不依赖市场中可比数据的方法确认各方的转让价格,从而避免了无形资产的独占性和专有性给税务机关带来的困扰。
三、对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反避税的建议
为了尽快落实经合组织BEPS行动计划成果在我国的转化,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于2017年3月17日制定了《特别纳税调查调整及相互协商程序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办法》中就第三十条至第三十二条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问题作出了规定,要求依据企业及其关联方对无形资产的贡献而非所有权判定无形资产的收益分配,并对企业与其关联方转让或者受让无形资产使用权而收取或者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的调整原则做出了明确规定。尽管《办法》对我国的无形资产转让定价制度的建设进行了完善,但我国在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以下就我国目前仍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对无形资产的范围进行更明确的界定
目前看来,我国对于无形资产的定义尚不明确,应该对其进行调整。鉴于目前国际上尚未形成对无形资产一致的概念界定,为了更好的落实BEPS行动计划成果在我国的转化,我国可以采用经合组织将无形资产分类为贸易性无形资产和营销性无形资产的方式,并对各类的特征、具体内容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应该注重价值创造的本质,引入实质课税原则,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无形资产的法律所有权。
2.完善预约定价制度,提高事前调整水平
预约定价协议能够提高跨国企业对税收成本的可预见性,有利于跨国企业更灵活的进行资金调度,且预约定价协议免去了税务机关对跨国企业交易行为复杂的税务核定,减轻了税务机关的负担,从而达到了税务机关和跨国企业的双赢。但由于预约定价协议的申请时间长、效率低,不少企业不愿意尝试预约定价安排。我国可以在不损害自身利益的前提下,适当简化预约定价申请程序,提高跨国企业利用预约定价协议的意愿。此外,我目前对于预约定价协议的门槛过高,要求企业年度关联交易额在4000万元以上,从而使得许多适用预约定价协议的跨国公司被拒之门外。针对这种情况,可以对有形资产交易和无形资产交易分别设置门槛,从而提高无形资产交易对预约定价协议的适用程度。
3.引入事后回查制度,对无形资产交易价值定期调整
由于无形资产具有未来获利能力的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之无形资产的交易期限较长,无形资产转让交易的实际价值往往与初始交易额不符。借鉴美国的定期调整制度,结合我国税务机关征管能力,我国可以对交易时限较长的无形资产转让交易进行定期调整,从而更加准确地判定无形资产转让交易价格。
4.建立完备的无形资产信息数据库
目前我国所使用的数据库主要是BVD公司OSIRIS数据库、标准普尔数据库以及国内的企业行业数据库。为了建立更完备的无形资产数据库,国家税务总局可以组织建立国内无形资产交易数据库,提供详尽的无形资产交易数据和案例,为各地税务机关提供可比信息和参考案例。此外,充分利用我国作为国际联合反避税信息中心成员国的资源,提高国际无形资产交易情报信息交换工作水平,加强国际税收交流与合作。
5.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设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与有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工作不同,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更强,这对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7年2月10日,深圳蛇口国税局通过打造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经过6个月的不懈努力,完成了首单反避税案件调查工作,标志着该局自主反避税工作实现了零的突破。这对我国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加强对无形资产转让定价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加强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管理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朱青.国际税收[M].第七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202.
[2]李亚琴.数字经济下税基侵蚀与利润转移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6:16-17.
[3]OECD(2015), Aligning Transfer Pricing Outcomes with Value Creation, p.67, 6.6.
[4]张滢.BEPS行动计划8、成果5无形资产转让定价指引[J].国际税收,2014,(10):27-28.
[5]谢敏.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收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4:32.
[6]高春水.BEPS背景下无形资产转让定价税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16.
[7]张申.税基侵蚀和利润转移问题与我国的应对[D].外交学院,20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