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0 14:58: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财税政策的重要意义
财税政策作为国家进行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税种、税率的相应变动,去给予不同的群体部门,不同的财政补助。以此来帮助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及资源的合理的优化配置。而水利作为农业的重要命脉,对于农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其农业自身受天气等多种因素影响较大没并且发展不够稳定,利润较低,所以完善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业的发展,维护其发展的稳定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的建设体系,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不仅仅是前期建设需要资金支持,后期的监管修理以及配套制度体系建立都需要财政支持,所以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相应的财税政策就极为重要。
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现状
目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最大的问题就是前期投入较大,前期施工时也比较重视,但是后期的监管和管理上却往往较为轻视。而在财税政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农村税改的问题,农村进行税改及地方税体系改革等一系列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税负负担,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政府的税收减少和财政的减少,当地政府往往很难下拨专项资金进行吸纳供应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收支缺口加大,加之筹资渠道较小,在资金筹措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困难。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不是十分完善,往往农民都不愿意自己出资或是提高自筹比例及投资比例。种种的问题都能显示出目前农田水利机车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方面的发展现状,如何对这一现状进行转变,这是每一个当地政府都要思考并且攻克的重要难题。
三、如何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的选择
(一)调整税费、税率,并且进行新型的税费改革
上文提到了目前的税收制度不能够支持当地政府基本的财政支出,不能够满足目前农村整体的发展需求,所以我们必须要通过调整税费、税率的方式,进行新型的税费改革。在县政府、乡政府的财政收入上而言,往往使用的是分税制的手段。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财税政策的支持,鼓励当地居民自己开展相应的农田水利项目,县政府及乡政府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以此来促进财税政策的落实,并且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二)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方式
通常乡政府、县政府在进行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拨款上是没有专项资金的设立的,完全凭借着当前政府的财政情况而决定,无论是财政厅还是水利厅,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言其拨款是分割式的,缺少一个完整、科学、系统的资金管理体系。所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可以通过完善专项资金的管理方式,促进其资金的统一规划,将各个组织及部门单位投入的资金进行整合,统一预算及统一规划,促进财政资金的专项使用,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基础,从而促进其发展建设。
(三)明确资金投入来源,完善财政报账制度
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应用财税政策的过程之中,一定要对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方向予以明确,通过完善财政报账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从而帮助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发展。一般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资金投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情况:发改委、水利局及相关水利部门、扶贫开发部门及财政部门、证券融资部门等部门会对其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不仅仅应该明确资金投入的来源,也应该给予这些资金一个统一的规划,以此促进资金的使用,避免款项使用动向不清的状况发生。
(四)加强社会保障筹资机制的改变
可以通过建设筹资筹劳的机制去丰富投资渠道,利用财税政策的手段,鼓励农民进行项目参与,并且积极投身于投劳建设之中,充分利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同时也要给予农民相应的补助措施,明确农民自筹比例与政府及地方单位的投资比例。立足于现实实际,以此加强社会保障筹资机制的改变。
(五)促进农田设施产权制度的完善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范围很广,其包括的内容也很多,无论是水库还是灌溉设备等,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可以通过促进农田设施产权制度的完善,促进当地居民进行相应的承包工作,与银行及保险公司建立相应的沟通机制,给予其贷款优惠,及农业保险等,使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仅仅能获得劳动力,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取社会上的融资,帮助当地居民增加收入,加强对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理解。在营业税方面也可以适当给予入股农民一些优惠,还可以联系保险公司,帮助其落实农业保险制度等。完善税收的调节方法,应用财税政策的手段,通过投资抵税、免税甚至是延期缴纳税款的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到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并且响应财税政策的号召,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
(六)以财税政策的应用带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因为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之中,往往过度注重前期施工建设而忽视了后期的修理工作与管控工作,所以应当合理利用相应的财税政策,带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加强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沟通,转变当地人的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观念,从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财税政策的选择与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 基础设施 维护 问题 措施
Abstract: in recent decades, China's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 Urban development fast and rural development lags behind, and constrains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realizing the goal of the bottleneck. So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to speed up the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is a socialist new rural construction in the 21 st century new phase of an important task, not only can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agriculture and increasing the farmers' employment and income, but also will expand domestic demand,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bring new power,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our country countryside elementary implementation significance and current situation, then puts forward the measures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new rural infrastructure maintenance problems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
1.1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和物质条件,
农村的基础设施主要指道路、桥梁、港口、水利、能源、通讯、科技、医疗、网络电视等各个方面,与广大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与经济社会息息相关的物化产品,是产业发展重要前提和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如果得不到超前建设,经济就得到不发展,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不到改善,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就难以完成。
1.2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
完备的设施、优良的环境才真正适宜于农村发展、适宜于村民居住,适宜于提升“乡风文明”,因此,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反映,同时又是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的重要载体。
1.3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的迫切要求
当前,我国我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处在起步阶段,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甚至于很多地方存在基础设施差到无法满足村民生产生活需要的现象,水、电、路等基础性配套设施依旧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当前广大农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民增收的基础
农民增收是“三农” 问题的重中之重,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很大部分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广大农民都能自己干。因此政府在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中的货币资金,会有近一半会通过农民自身的劳动而获得收入,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农民货币收入增加,又可以成为农民持续增加收入的基础,
1.5 基础设施建设有助能加快农村现代化实现进程
任何一个经济要实现其可持续增长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助于缩小城乡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创造必要条件。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2.1资金投入不足或单一
当前,农村基础建设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比较单一,上长期以来农业支援工业、农村支援城市方针的实施,致使农村积累比较薄弱。多数农村无集体收入来源,无钱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2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由于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性质和作用认识不够,缺乏科学的规化和有力的措施保证,没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步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在存量和增量上均与新时期农业发展不相适应。
2.3基础设施布局不当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由于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以及强有力的措施保证,设计时往往只考虑到当前的利益,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造成重复建设或建设盲点等矛盾;还有一些地方忽视了基础设施是社会公共产品这一本质,把为农村群众建设的设施变成“单位产品”或库存产品,不及时加以利用,既降低了使用效率,又浪费资源,造成区域整体设施布局不协调。
2.4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旧思想观念还未得到根本转变
虽然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但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扔乱倒的现象仍存在,“室内电器化,室外脏乱差”的现象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存在部分牲畜粪便、生活垃圾、企业 “三废”等污染源乱排乱倒的现象,以及城市关停的污染企业迁入农村,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安全造成威胁,给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子孙后代生活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措施
3.1加大资金扶持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和农村经济赖以发展的先决条件,必须加大资金扶持,加强服务和引导,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工程”来抓,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充分依靠农民发挥主体作用。
虽然新农村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和政策的引导,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和主体农业基础设施要充分调动广大农牧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在建设中要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充分征求和吸纳农民的意见。对于农民自主参与、直接受益的建设项目,要通过政府资金引导,通过以奖代补、以物抵资、项目补助等方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投资投物,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3.3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重点发展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应坚持和贯彻因地制宜的原则,抓住影响农民生产生活的关键问题,发动群众进行集中治理,并从群众要求最迫切的建设项目入手,做到乡镇有重点、有特色,杜绝面面俱到。针对迫切需要,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法,科学合理地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减少资金的闲置使用。同时明确重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建设,把有限的资金用在急需解决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上。
4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措施
4.1建立责任明确的维护和管理体系。
区县政府是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机制,尽可能将农村基础设施纳入政府部门管理范围。各有关部门要参照城镇标准组织做好农村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健全、职责明确、管理到位、责任到人。
4.2实施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对国家和集体投资的基础设施,在确保安全、有效运行、发挥效能的前提下,可以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等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引导当地业主或农民承包经营,实行市场化管理和商业化运作,以缓解设施在运行中的各种经费的不足。对一些小型基础设施可引导组建各种合作经济、股份经济、股份合作经济等形式,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通过走市场化道路。
4.3 建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与考核监管体系
一是根据农村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任务及标准,对农村基础建设要不断进行资金投入,政府部门承担的经费要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并明确资金拨付渠道。二是.规范使用农村公益事业专项经费。按照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加强对现有各项农村公益事业专项经费的监管,明确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承担的基础设施项目管护经费比例,按标准核定村级管护人员的最低数量,并明确应承担的管护责任。同时要建立考核监管体系,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工作职责,根据设施设计使用年限、正常损耗和安全性等因素,研究细化监管措施,建立基础设施维护和管理考核监管指标体系,确保农村基础设施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参考文献:
1 马亚芳;李雅静;;对加强农业和农村公共投入的对策[J];甘肃农业;2007年08期
2 曾祥炎,周良荣;工业反哺农业路径与财政支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J];现代经济探讨;2005年11期
3周杨,刘钟钦;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辽宁省西北欠发达地区农业增长问题研究[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卢忠宝;肖杰;;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探讨[J];北方经济;2006年20期
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公共品供给不足,尤其是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发展,有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政府财政一直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加大,但还存在着基础设施数量不足,投资资金缺口大,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本文通过系统分析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状况和相关的财政政策,提出在新常态形势下,优化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
一、引言
随着国家将“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战略发展位置,中央及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的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业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基础设施的公共品特性,政府财政一直是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及建设的主力军,主导或配合各专项部门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稳增长、扩内需、加快社会发展的背景下,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成刚需性增长,而财政收入增速下降,会造成地方政府支出压力和赤字规模加大等问题,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新途径和提高政府投资建设效率等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二、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现状概述
农村基础设施一般是指为保证农村社会扩大再生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各种物质技术条件总和。可分为农业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和农村非生产性公共基础设施,具体包括交通邮电、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服务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虽自2003年来,国家不断出台各项政策加大对农村公共品的供给力度,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方面的问题还是存在有许多。1.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滞后。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远滞后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长年来基础设施水平低的问题已难以满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成为制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难。由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准公共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资金主要靠财政直接投资,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较少,造成大部分地区建设资金不足,难以提高基础设施水平。3.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体系不健全。农村基础设施的产权一般不明晰,不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专门负责,包括投融资、建设和后续维护。因此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出现缺乏监管和不专业的建设过程,造成“豆腐渣”工程和资金管理混乱等现象。4.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偏离农民需求。从大量学者对农民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研究上发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长时间偏离农民真正需求,政府部门做项目决策时缺乏长期规划和实地需求调研。
三、忻州市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现状及政策分析
1、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情况概述忻州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毗邻省会太原。忻府区是忻州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同时也是忻州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区辖20个乡镇,共有394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业人口33.8万,无煤、无矿,是典型的农业大区。忻府区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水平落后,尤其是非生产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相对缓慢,建设水平低。据国家发改委调查,健全农村基础设施,如路、水、电等,每位农民平均需1700—4900元,但忻府区财政收入较低,据此测算,忻州区至少需要6亿元以上的建设资金,而全区地方一般财政收入远远不能支持这么巨大的投入。忻府区农村环境差,农民收入低,与忻州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1)水利设施方面:这里四季分明,农作物品种繁多,但严重缺水,水利设施不够健全,还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而且部分地方还有饮水困难的现象。(2)道路交通方面:忻府区所辖面积很大,连接农村和城市的道路部分还是土路、渣路,农民进城不方便。目前的“村村通”工程虽部分解决了公路问题,但村内道路问题依旧很严峻,有些村只是硬化了一两条村内主要干道,其余道路依旧破旧。而且硬化的道路由于后期没有及时维护也部分性的破损。(3)卫生设施方面:卫生厕所普及率低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垃圾池建设较少,农村卫生整体情况较差。(4)文化设施方面:忻府区农村文化生活单一,文化设施建设方面最近几年才开始起步,已建成设施闲置率较高,没有有效的起到提高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
2、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政策分析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财政直接投资和财政以奖代补政策,还有部分农村能人投资和村民自建设施。在忻府区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以前,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要为政府直接投资,由各专项部门负责,如水利局主管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电信局主管通讯信息网络建设,公路局、交通局主管道路桥梁设施建设等。这样的格局下,财政资金多头管理,存在资金分散和项目重复,缺乏整体规划等问题。而且财政用于农村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比重较大,相对的用于非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生活性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基础设施的比重偏低,不利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010年忻府区被确定为山西省31个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之一,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尤其是非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观。“一事一议”财政资补政策是指由农民自己议事决定本村相关集体生产生活项目的建设,筹资筹劳,由政府财政进行奖补拨款支持。这项制度充分体现了村民自治的理念,推动了忻府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农业发展,拉动了农村投资与消费。以下是忻府区2011年—2014年一事一议项目实施的情况统计:全区共建一事一议项目761个,受益人口共计104万。其中小型水利设施项目508个,总投资金额7835万元;村内道路项目41个,总投资金额716万;桥涵项目9个,总投资金额115万;村内环卫设施项目49个,总投资金额557万;村容美化亮化项目44个,总投资金额487万;村内新能源设施项目14个,总投资金额111万;村级公共活动场所项目26个,总投资金额325万;其他公共设施项目70个,总投资金额1335万。从统计数据可看出,2011年到2014年忻府区着重解决的是农田水利,村内道路问题,初步解决了旱涝保收、山区吃水难等重点问题。2012年开始整治农村脏、乱、差的村容村貌问题,努力改善农村环境,并且有村级公共文化场所建设等有关农民精神生活的项目启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虽有效的解决了部分村级基础设施匮乏的问题,但由于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有限,覆盖面虽广但整体成效不明显。建设项目缺乏统一规划和后续维护等问题非常不利于此工作的长远发展。不管是何种形式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都存在有资金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准公共物品属性,我国大部分基础设施都有政府直接投资,财政拨款建设。忻府区已有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中,同样以财政力量为主,很少有银行信贷、民间融资等其他融资渠道,忻府区财力有限,大部分资金投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资金短缺。同时财政力量对其他融资渠道的引导及鼓励作用不够,彼此之间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共同合作、利益共享的关系。政府应积极探寻各种有效的融资方式,如公私合营(PPP)模式,能人模式等,激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拓宽融资渠道。
3、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且缺乏长远规划。忻府区农村基础设施整体水平落后,基础设施供给不足,质量也有待提高。政府财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差距。对全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全面布局及长远规划,分阶段完成相应计划并安排各阶段的后续维护工作,保障农村基础设施长期优质的供给。(2)对非生产性基础设施不够重视。现有的农村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大部分项目和资金都用于生产性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得到直接提升。应当加大对农村生活性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努力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只有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扩大农村内需,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3)农村基础设施融资难。在新常态下,政府财政收入增速下降,刚需性支出上升,财政困难加大,对依赖于政府直接投资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当不利。政府应寻求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多元化,降低财政投资比例,减轻财政资金压力。而要想引入企业投资,则需要努力开发涉及农村基础设施的可盈利性项目,给予企业一定的投资回报率以吸引其投资。在融资渠道方面,政府可寻求创新性融资渠道,如利用金融贷款或发放政府债券等积极引入民间资本,拓宽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苏明.中国农村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2]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
[3]廖家勤.财政紧约束下有效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选择[J].农村经济,2006(3)
[4]鞠宏一,李娟娟.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问题研究综述[J].科协论坛,2006(11)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持;经验;投资;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101-03
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模式
1.1 欧美模式
北欧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都会做完善的前期规划,并按照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优先考虑水、电、垃圾处理、道路、通信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农业采取了各种补贴制度及优惠政策,例如,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种粮农民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提供税收优惠。
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地区的大型整顿等。在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方面,1951年政府正式通过法令,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来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由政府统筹管理。1955年又通过法令扩大公司范围,吸收农业和工业部门都参与投资和管理,并允许银行集团参与投资。在法国北部和东部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此外,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以较低利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优惠贷款,利息差由财政补贴。
1.2 日韩模式
日本、韩国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韩国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金融需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日韩两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预算、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等杠杆,向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注入资金。
日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很复杂的。具体分为四部分:一是水利建设投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二是水利工程的管理费用也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但随着工程隶属关系的不同,各方负担比例不同。三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注意农民的负担能力。四是用法律手段收取农民应负担的水利建设资金和管理费用。
日本的大型水利建设等项目主要靠中央财政的直接投资,但是一小部分同样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对其提供支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给予支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农林公库主要把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土地改良、建造农用设施、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还把资金用于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的偿还期限为10~45年不等。
韩国自1972年的“新村运动”后开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修建乡村用水及排水系统、扩大乡村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改建村庄、兴修田间排灌设施、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等。新村运动始终以改造农村为核心,其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和乡村集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设施规模和功能的不同,主要采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政企分离”的建设管理体系。政府一般只负责监督,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由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
1.3 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而农业合作运动和合作体系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使大家分享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经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的扶助资金使用上,以色列从不直接发放给农户,而是用于该项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或者拨给合作组织,由该组织用于公共需要。政府还通过发放农业银行贷款来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发明了滴灌、微灌、地下埋灌等世界先进灌溉技术。
2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的有益经验
国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尽管某一时期支持的侧重点不同,支持手段和力度存在差异,但仍有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在下一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2.1 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是各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了完整的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政府财政还非常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涵盖农村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目标的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加强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改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从而逐步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从国外的总体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而且结构合理,这是我国应该借鉴的经验。1996―2000年,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按照相同的口径,我国在这五年中的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1083亿元、1267亿元、826亿元、1709亿元、2200亿元,占当年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9%、5.3%、7.4%、7%、8.8%。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虽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自1978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绝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1998―2008年,除了1998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徘徊。与很多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也是较低的。
2.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投资的普遍化
发达国家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农场主以及农业合作自治组织(比如协会),就投资比例而言,企业和农场主的投资比重较大,这样的投资结构符合“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原则。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成为其供给的主体,政府投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建设资金筹措中还发挥着引导、鼓励支持的作用,是各方投资参与农村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兼有投资和调控的双重作用。目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强势的态度,比如加大政府直接投资比重。美、法、英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不断增加对农民住房、自来水、能源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而日本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局面,如1998年为10840亿日元,2002年增至11510亿日元。
2.4 重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
日本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作用,并且政府在这些机构成立初期提供资本金,还为他们提供利率优惠、担保等一系列优惠措施来支持其发展。如日本的农林公库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惠的中长期贷款,而且,为保证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一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以确保其资金来源,另一方面通过立法对其给予支持和保障。但是,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政策性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狭窄,在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不够,而且农村资金还大量从这些金融机构流失,加剧了农村资金的缺乏程度,导致一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无法实施。为此,我们要借鉴日本国家的做法,拓宽我国的政策性金融体系的业务范围,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开展。
3 提高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水平的建议
3.1 继续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
近年来,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绝对量不断增加,但占国有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比重却持续下降。因此,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仅要从总量上不断加强,而且要在比例上有所提高,尤其应增加预算内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资金比例。同时,拓宽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渠道,在政策指导下,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既要重点投入农村重大基础设施,又要对农业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小型设施给予适当倾斜。同时,对西部贫困地区也应适度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帮助贫困农民尽快脱贫。
总的来讲,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支农资金稳步增长的机制,充分运用财政预算、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等杠杆,向农业和农村不断注入资金,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稳定的财政资金来源,确保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高支持力度。
3.2 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管理模式
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加强对投入资金的管理,减少资金的流通环节,降低运行成本。基于农村组织资源禀赋特点,提出了“银行主理―事后给付”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财政资金创新管理模式。该模式涉及政府、承建者、银行、村民四大利益主体,政府在确保工程利润情况下行使公共人角色,拨付工程建设资金给银行并监督银行和工程建设质量;银行在获取建设资金收益下承担向建设者提供资金和监督工程质量的义务;建设者向银行分期索要工程资金,负责建设及维护,同时获取工程建设收益;工程使用者即村民参与工程建设并对工程质量具有最后背书权。为解决“重资金分配,轻资金管理”的问题,可以实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化,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让资金使用公开化,避免暗箱操作。
该模式还可以与现有的“以奖代补”机制相结合,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遇到资金瓶颈时,可以工程完工后的有关奖励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该模式顾及了各方参与者的利益,能够有效相互监督与制约,大大提高了资金的利用率,具备可行性。
3.3 发挥政府财政的政策和资金导向功能
在各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中,各国普遍重视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和财力手段的运用,引导社会性投入,从而建立起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多元化投入渠道。如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欧盟运用银行信贷手段,向农民提供大量优惠贷款,银行的利息差额由财政补贴。再如,美国和日本的农田水利和灌溉设施由国家和农民共同负担,一般以政府投入为主,农民负担为辅,从而通过政府投入调动农民投入的积极性,为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提供投入保障。
基于我国政府财力状况和农村现实发展水平,政府应出台鼓励政策,落实减免税收和费用补贴政策,例如通过财政绩效评价,对建得好、管得好的村镇,实行“以奖代补”的奖励形式足额发放承诺的补助额度,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财政投资效益。把政府投资作为“药引”,吸引外资、城市第二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和社会捐助等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形成多元投资格局。
3.4 创新投融资机制,建立市场运营体系
民间资本和国外资本要进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方式需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其中大型公益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除了可采取“建设―经营―转让”、“转让―经营―转让”等国际通行的模式外,还可以采取收费权抵押等方式;一些具备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还可采取承包、租赁、转让、拍卖等方式,向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开放;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投资农村交通、电力、水利、邮电、广播等领域的,将通过提供特许经营、市场保障等优惠条件,来帮助民营企业进行项目融资,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支持投资主体发行债券,筹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政府对私营企业和外国资本投资兴办的农村农业基础设施项目,将从宏观上加强指导,政策上给予扶持。
此外,还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体系,按照市场运作机制进行有效运营。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甲方单位,明确投资方职责,保障投资方的权益;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发企业,确保基础设施建设过程全部纳入基础设施建设市场体系。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基石和条件,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要使我国人民真正富裕和国家强大起来,就应当汲取和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运营模式,必须依靠整个农村经济良性循环,加快农村资本积累,形成农村国民收入循环机制,解决基础设施投资资本来源,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我国财政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长期不足,不能满足建设需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滞后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瓶颈”。1998年以来,国家增发大量国债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国债资金K占年度间中央预算内农业基建投资的70%以上。但只靠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是长久之计,一旦停发国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又会大幅度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平稳。实际上,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已使我国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收入继2003年突破2万亿元、2005年突破3万亿元以来,2006年又接近4万亿元达到39343.62亿元,2007年更是史无前例地突破5万亿元。这表明,我国已经具备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的财力条件。
一、进一步明确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的重点
我国政府支持农田水利建设在重心方面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财政对农田水利设施投入的比重偏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包括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既是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又是促进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必要前提。由于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心主要偏向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建设等,加之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较多,底子薄、基础差,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还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多数地区的中小河流缺乏必要的调蓄设施,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业灌溉用水需要,大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还不健全,农业靠天吃饭的现象还比较严重。数据显示,2000-2006年各年间我国有效灌溉面积增长速度均低于1%,截至2006年底,全国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比重仅为44‰在有效灌溉面积中,节水灌溉面积又仅占到41%;已建成的8亿多亩灌溉面积,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严重等问题,全国农田平均每年受旱面积达3亿亩以上,灌区中等干旱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因旱减产粮食数百亿公斤。
财政对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比重偏低,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财政用于带有广泛社会性的大型水利建设(如大江大河治理、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的支出比重偏高。“九五”期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大型水利建设资金达1100多亿元,约占我国“九五”期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的70%左右,而且大部分大型水利建设资金又被应急投入到了防洪、抗旱、灌溉等救急性工程项目上。同时,林业生态建设投入资金所占比重也较高,2000年所占比重达到18.2%。大型水利、林业的特点是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其受益对象不仅仅局限于农业,而在统计数据时,这部分投入都是计入对农业的投人中的。因此,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真正直接得到的财政支持,以及在建设中农民真正直接得到的切身实惠被放大了。
二、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
我国财政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比重不高,与建国以来中央财政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取向有关。建国以来,中央财政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主要被集中投入到大江大河治理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中,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则主要划归地方政府负责。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财力被大大削弱,地方财政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上明显呈现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疲态。而在地方财政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总投入中,县乡两级基层政府又是农业基建的“主力军”。财力不足,加之财权事权不对等,基层财政在支持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早已是不堪重负。特别是在取消农牧业税和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基层政府的财政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地方的财政基本沦为“吃饭财政”甚至“要饭财政”,根本无力承担支持本地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2003年起中央取消农村“以工代赈”的“两工”制度,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因此同时面临资金和劳动力两方面不足的问题,建设极难得到落实。
三,进一步丰富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形式
针对基层政府财力紧张、无力承担农业基建任务的实际情况,中央从2007g起开始逐步试点推行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一事一议”从发起的初衷上看,一方面为了缓解基层财政的压力,另一方面也为了激发广大农民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从目前的实际效果上看,“一事一议”确实在诸如民主公开、保护农民合法权益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但试图通过村民自治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来解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地方财政资金不足的问题,在实际执行中是很难做到的。原因有三:
首先是资金问题。农民收入水平很低,如果缺乏财政的有力支持、得不到政府的配套资金,就算自主筹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也是一笔很大的开销,“一事一议”筹资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很差。农民不是不想通过自身力量筹资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只是日益加剧的贫困状况让其有心无力。尤其严重的是,越是迫切需要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地区,贫困程度往往越高,“一事一议”的筹资难度越大,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其建设的滞后又反过来加重了该地区农业的落后、农民的贫困,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其次是劳动力问题。在如今大多数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都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一般都是妇女、儿童和老人。不具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劳动力条件,“一事一议”的筹劳制度因而难以得到落实。鉴于我国当前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引入专业建筑施工队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但是农民的贫困程度,决定了通过“一事一议”自发出资找建筑施工队的办法不可行。
另外还存在组织的问题。一是集中村民难。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一到农闲,农村的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或者经商,务工地点比较分散。同时,有不少村民对村内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缺乏必要的关心和参与热情,认为村内事情是村干部的事,召开村民大会议事的难度较大,村民到会率难以保证。二是意见统一难。一些农业基础设施,有的农户直接受益或全部受益,有的农户间接受益或部分受益,前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积极性较高,后者则较低,很难形成统一的意见。三是执行落实难。在实施“一事一议”过程中,即使提案在村民代表会议上大部分人表决通过了,但没有通过的一部分人在筹资过程中往往会拒交款项,而只要一户不交,就会引发其他农户相继拒交“一事一议”款,执行难度很大。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财政支持;经验;投资;管理模式
1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模式
1.1 欧美模式
北欧国家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政府都会做完善的前期规划,并按照城乡一体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加大对农村社区服务和经济发展的政策倾斜,优先考虑水、电、垃圾处理、道路、通信等涉及民生的项目。对农业采取了各种补贴制度及优惠政策,例如,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等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种粮农民和购置农业生产资料予以补贴;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提供税收优惠。
法国政府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道路建设、农村用水用电、地区的大型整顿等。在水利工程和土壤改良方面,1951年政府正式通过法令,成立各种专业化的公私合营公司来承担农田水利和土壤改良工程,由政府统筹管理。1955年又通过法令扩大公司范围,吸收农业和工业部门都参与投资和管理,并允许银行集团参与投资。在法国北部和东部没有土地公司的地区,由市政府出面,在各市之间组成联合公司来进行土壤改良工作,并为公司配备挖土机、推土机等必要的机器设备。此外,面向农业的专业金融机构,以较低利率向农民提供大量的优惠贷款,利息差由财政补贴。
1.2 日韩模式
日本、韩国两国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有多种金融机构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如日本的农协、农林渔业金融公库,韩国的国家农业和农村开发银行等,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贷款、担保等服务,确保了金融需求。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机构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始终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日韩两国政府充分运用财政预算、财政贴息、财政补贴和财政投资等杠杆,向农村金融机构不断注入资金。
日本的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是很复杂的。具体分为四部分:一是水利建设投资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由国家和地方政府负担为主。二是水利工程的管理费用也是由国家、地方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但随着工程隶属关系的不同,各方负担比例不同。三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注意农民的负担能力。四是用法律手段收取农民应负担的水利建设资金和管理费用。
日本的大型水利建设等项目主要靠中央财政的直接投资,但是一小部分同样可以通过金融手段来对其提供支持。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给予支持的金融机构主要是农林渔业金融公库(简称农林公库)。农林公库主要把资金用于改善农村环境、土地改良、建造农用设施、建设渔港等基础设施的融资,还把资金用于农业改良资金的融资。农林公库的贷款利率要比民间金融机构优惠,贷款的偿还期限为10~45年不等。
韩国自1972年的“新村运动”后开始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几乎涵盖了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所有方面,包括修建乡村用水及排水系统、扩大乡村供电系统和通信网络、改建村庄、兴修田间排灌设施、支持农户发展多种经营和非农生产等。新村运动始终以改造农村为核心,其资金来源于政府投资和乡村集资。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设施规模和功能的不同,主要采取“两级政府两级管理”、“政企分离”的建设管理体系。政府一般只负责监督,基础设施项目的规划、融资、建设、运营、管理由直属的国有企业负责。
1.3 以色列模式
以色列农业的成功得益于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和技术变革,而农业合作运动和合作体系建设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体系,使大家分享农业技术和农业发展经验,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的扶助资金使用上,以色列从不直接发放给农户,而是用于该项产业的服务体系建设,或者拨给合作组织,由该组织用于公共需要。政府还通过发放农业银行贷款来支持水利工程建设,发明了滴灌、微灌、地下埋灌等世界先进灌溉技术。
2 国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管理的有益经验 转贴于
国外政府公共财政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尽管某一时期支持的侧重点不同,支持手段和力度存在差异,但仍有一些共同性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我国在下一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学习和借鉴。
2.1 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
对农业的财政支持是各国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农业科研、教育及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另一方面重视财政对农业信贷和农业保险的支持,从而建立起了完整的政府对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此外,政府财政还非常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中国的新农村建设是涵盖农村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目标的发展战略,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既需要加强农业发展和农业结构调整的投入,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同时需要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改变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长期发展滞后的现状,从而逐步推进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2 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
从国外的总体情况来看,多数国家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总量可观,而且结构合理,这是我国应该借鉴的经验。1996—2000年,如果按WTO协议计算口径,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总量占当年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0%~50%,巴基斯坦、泰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约为10%~20%。按照相同的口径,我国在这五年中的农业支持总量分别为1083亿元、1267亿元、826亿元、1709亿元、2200亿元,占当年农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4.9%、5.3%、7.4%、7%、8.8%。与我国农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要求相比,政府对农业的支持总量仍是低水平的。
虽然国家财政支农资金逐年增加,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总量仍然不足。自1978年开始,国家财政支农支出绝对总量逐年增加,但是,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处于徘徊状态,1998—2008年,除了1998年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达10%以外,其余年份均在10%以下徘徊。与很多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水平也是较低的。
2.3 农村基础设施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与政府投资的普遍化
发达国家农村基础设施的主体包括政府、企业、农场主以及农业合作自治组织(比如协会),就投资比例而言,企业和农场主的投资比重较大,这样的投资结构符合“谁受益谁投资”的市场原则。
农村基础设施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政府应成为其供给的主体,政府投资不仅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在建设资金筹措中还发挥着引导、鼓励支持的作用,是各方投资参与农村建设的重要引导力量,兼有投资和调控的双重作用。目前,对于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强势的态度,比如加大政府直接投资比重。美、法、英等发达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起,就不断增加对农民住房、自来水、能源等生活基础设施的投入,而日本政府对农村基本建设投入呈现出逐步递增的局面,如1998年为10840亿日元,2002年增至11510亿日元。
一、近年来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成就
近年来,在县委和政府的重视下,我县把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根据省新农村建设“千村百镇”和市“百村十镇”示范工程的总体要求,我县重点开展了“334示范工程”,在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村村通”工程和其它社会服务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334示范工程”。第一批“334示范工程”共安排示范镇3个,示范村30个,示范村庄42个,其中县级示范村庄28个。到今年6月底已全面完成“三清三改三整治”的工作任务。县级示范村庄整治建设共投入资金926.1万元,通过一年建设,示范村庄道路全面硬化,污水沟塘全面治理,垃圾柴草全部集中处理,户户饮上安全水,家家用上卫生厕所。连户水泥路通户率达到97.5%,新改自来水430户,完成改水户占99.6%,新改卫生厕所820座,卫生厕所覆盖率达88%,拆除破旧房屋112间,清理垃圾1788吨,排水系统基本建成,卫生保洁长期管理机制逐步落实。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县指导、镇组织、村实施”的模式,以圩区堤防加固、小水库除险加固等为重点,增强了全县水利基础设施抗灾保丰收保安全能力。对王渡三站工程、舒庐干渠第四期除险加固工程、罗埠节水改造示范工程、农村饮用水安全等工程总投资达2404万元,目前这些项目正在积极实施之中。同时,我县通过积极争取,*-2009年间将有49座小型水库获得每座40万元国家和省定额专项资金补助,共计1960万元。
——“村村通”工程和渡改桥工程。我县“村村通”工程自2006年正式启动以来,一直进展顺利。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投资6800多万元,动工工程419公里,浇筑混凝土320多公里,还有200多公里正在实施路基工程。目前全县100%的镇和99.8%的行政村都已通公路,已形成了县与镇、镇与镇、镇与村之间的农村公路网络。在今年的六个渡改桥项目中,南河桥已建成通车,牛首桥、张老桥分别完成工程总量的85%和45%。白立河等渡改桥工程已经完成地质钻探进入招标阶段。同大、白湖、柯坦农村客运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农村电网建设。“十五”期间,庐江县农村电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境内现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3座,35千伏变电所10座,总容量307400千伏安。其中在农村电网实施的“户户通电”工程,共投资28万元,解决了边远地区未通电农户达388户,基本实现全县范围家家户户通电。这一工程重点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农村电网结构薄弱、配电设施陈旧和安全性差的问题,使电网的健康水平和装备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在农村实施的电网改造,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
——社会服务设施建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农村通讯事业迅速发展。农村固定电话用户已达到17万,宽带用户约有4000户,从98年开始实施的村通工程,现已逐步向自然村覆盖;同时农村的移动通信事业也有了长足发展,通信基站已达90座,通信光缆杆线400余公里,全县移动通信基本达到无缝覆盖。二是广播电视事业快速发展。全县17个镇都有调频电台,231个村(社区)中180个有广播室。17个镇的行政村基本通有线电视,全县有线、无线的覆盖率已达到45%,县内基本无盲点。乐桥、郭河、同大等镇利用民间投资有线电视已基本通到村。
二、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我县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与实现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相比,尤其是同县城日新月异的发展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随着建设进程的加快和深入,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尽管中央、省、市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投资额度显著增加,但由于需要投入的地方多,资金投向也过多倾向于交通、能源等全局性的基础产业,真正投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的资金十分有限,所占比例也不大。而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资参与新农村建设方面总体来说还做得不够,还缺乏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如我县农村仍面临着严重的饮用水安全危机,至2006年底,农村尚有饮水不安全人口36.3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4.59%。而广大农村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滞后,相当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来源少,增收难度大,缺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农民收入低,群众虽有建设美好家园、改善生存环境的迫切愿望,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难以形成上下联动的投资合力。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科学管理。我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复杂,建设的内容和项目也比较杂乱,每个肩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部门都掌握一块项目资金,如能统筹安排,集中使用,捆绑投入,实行各投其资、各计其功的管理考核办法,资金的使用效率会大大提高,建设的成效也会更加明显。遗憾的是,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缺陷,各部门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很少相互沟通和协调,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布局零乱,致使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建设质量不高,建设成本加大,投资效率降低。
3、基础设施建后管护不力。目前农村一些主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好后由于产权单位不在当地,而地方政府又缺乏管护费用和长效管理机制,对一些偷盗等破坏行为打击不力,很多设施尚未达到使用寿命就有可能报废。同时,属于村里的一部分公共设施和村容村貌的日常维护管理也缺少相应的长效机制。如镇级文化广播站在综合配套改革后,原有的61名专职管理广播的人员现在仅剩12人从事此项工作,约有一半的人员被抽调在其他部门,由于没有资金保障和技术支持,大部分镇的调频电台都已闲置不在使用,而村广播室也仅限于播送一些会议通知和病虫害情报,农民渴求的致富信息和农业先进技术播放的很少。
4、缺乏配套扶持政策,工作合力不强。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着有部署有要求、有规划有政策但却无具体落实措施的问题。各级政府都有实施纲要,但政府职能部门具体实施时却大都变样,对新农村建设提口号多,做具体服务工作少,措施落实乏力,有的还存在为部门争利益、向群众争利益的做法。
5、政策把握不全面。由于宣传不够广泛深入,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存在很大局限性。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完整内涵缺乏正确认识,对新农村的理解过于狭隘,存在“概念简单化”的问题。中央的“二十字”总体要求包含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要求,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但一些基层组织和干部在主观和行动上存在以新农宅代替新农村的片面思想,重点抓小康农宅建设而忽视其它方面,没有全面系统地推进新农村建设工程。二是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认识,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和主力军是农民,但多数群众和一些农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理解是,国家拿钱帮农民修路、通电、建房,什么都等靠国家投资,缺乏主体责任感和内在积极性。三是对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缺乏正确认识,存在追赶风头、搞形象工程,急于求成的倾向。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建议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和有力抓手,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以更大的规模和力度在全社会展开,为切实做好此项工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议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协调指导整合各方力量发挥综合效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和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参与,为加强协调指导工作,我县已成立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组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极大地推进了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但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转和磨合,也暴露出部门对新农村建设重视不够,彼此间缺乏沟通和交流,投资分散形不成合力,综合效应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在下步的工作中,必须加强协调指导,通过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管理办法的完善、奖惩措施的落实,去不断激励和调动部门的工作热情和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从而达到统筹安排各类基建项目、集中使用各种建设资金、提高投资使用效果、发挥综合效应的目的,使农民的生存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切实的改善。
2、拓宽融资渠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面广量大,所需资金完全靠政府财政投入也不可能,除了增加财政支农投入外,还迫切需要从多渠道向社会筹集资金,研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导向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贴息、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物代资等激励手段,引导、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如小型水利设施、有线电视、办学等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三是荣誉激励,如给予公共设施冠名权,政府组织评选,对贡献较大者给予相应的荣誉称号等等;四是社会责任感召,充分发挥社会捐赠和慈善事业的作用,动员社会富裕阶层和个体私营业主为家乡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采取定点帮扶、对口支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赢得全社会对
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特别要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或农民企业家与自己的家乡或贫困村开展“一企一村”结对建设活动,提供资金、技术等支持。建议县政府出台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办法,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设施建设。
3、进一步完善规划。农村基础设施大多具有小、分散的特点,而各地情况又千差万别,按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认真做好各项规划,尤其是镇村建设规划就尤为重要。建设规划要把“村兴、民富、路畅、山绿”放在首位。制定具体规划前应先征求民意,尤其是村庄布点规划要经村民充分讨论,坚持群众自愿原则,按照规定条件和程序选点,并经公示无异议后上报。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整村推进,相对集中,做到规划一个村,完善一个村,不能依照领导意图遍地开花。农业、财政、交通、发改、卫生、水务、教育、民政、劳动、广电、文化等部门要围绕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文化科技建设等,结合本部门实际,及早谋划生产发展、安全饮用水改造建设、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等规划。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按规划建设,严防建设和整治的随意性。
4、增强村级自身发展能力。发展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和自转功能,是解决村级建设资金不足的根本性办法。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村制宜,努力寻找发展经济的结合点,以壮大村级经济,增强自身“造血功能”。如把村庄整治建设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和农产品市场建设结合起来;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大力发展个私企业集聚小区;如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文景观和自然资源,发展休闲旅游经济;离城内或中心集镇较近、交通便捷、信息灵通的村,可通过建造标准厂房,民工公寓等,进行房子出租,开展物业管理,增加经济收入等等。通过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提高村级经济实力,增强村级经济兴办公益事业的能力。
关键词:城乡发展 差距 原因 对策
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都会有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存在,这种城乡二元结构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同样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城乡发展差距不断增大,矛盾也越来越凸显。城乡发展的巨大差距不但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且影响市场的扩大。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迫切任务。
一、我国城乡发展现状及问题
我国城乡发展差距早已存在,尤其是最近几年,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城乡发展差距却日益扩大,农村发展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增长十分缓慢。城乡发展差异突出反映在两个方面:
1、城乡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方面城乡差异很大。以重庆市为例,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部分仅能满足同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10%左右。而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同样差距显著。第一,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始终低于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692元增长到2006年的287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97年的5302元上升到2006年1157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了1.7倍,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增长了近2.2倍。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总体上呈现扩大趋势。1994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为3倍,到了2006年收入差距扩大为4倍。第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造成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的差距。
2、城乡社会发展不平等
户籍制度的城乡不统一,社会保障体系的城乡不平衡。在农村传统社会保障机制逐渐削弱的同时,新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工作却十分缓慢。社会资源在城乡的分配过程中很不平等,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医疗设施建设同样落后,农村的财力和投资相对于城市而言都相差的十分悬殊。农村当前面临的矛盾仍然很多。城乡发展差距已然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
二、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分析
城乡发展差距巨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二元制结构。二元制结构是人为地把我国分割成城镇与乡村,使城市与农村变成相互隔离的社会。
1、户籍壁垒。改革开放前,苛刻的户籍迁移制度严格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在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壁垒有所减弱但仍然普遍存在,暂住证制度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2、不同资源配置制度。社会资源不完全由市场来进行配置,而是政府进行干预。比如基础设施和教育的投入。城市中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几乎完全由国家财政投入,而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则有相当一部分要由农村自己来负担。
3、城乡壁垒在事实上将城乡居民分成了不同的社会身份。这两种身份在社会地位上的差别,从城乡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通婚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目前国家每年为城镇居民提供上千亿元的各类社会保障,而农民生老病死伤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三、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建议
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和市场等手段,多管齐下,多策并举打破城乡二元制结构,统筹规划城乡发展。
1、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机遇,改变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国家财政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按照增量重点倾斜、存量适度调整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建立并完善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的新体制,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全新的城乡劳动就业体系
扎实推进城乡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制度,着实扩大农民的就业渠道。坚持本地就业为主的方针,发挥区域经济的作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把城镇化与工业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区域经济和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开拓新的就业渠道。
3、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加快农村发展,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纳入公共财政,鼓励各种主体参与农村建设。加强农民最急需的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市和农村统一发展,适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和指标体系和实施方案。
4、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
开展内容更加丰富的农村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基本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鼓励并支持新型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不断提高农民技能。倡导社会健康文明新风尚。弘扬爱国主义,发扬民族精神,引领时代精神,鼓励农民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四、结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如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问题不断阻碍着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是推动和谐社会发展的重点。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力度改革城乡二元经济制度,加快推进中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统筹持续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争取早日达到城乡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周绍一.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对策研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2)
[2]张明远.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J].新长江,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