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30 14:58:3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物料管理工作规范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物料管理工作规范

第1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即使如此, 我国的建筑工程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和国外先进建筑施工企业相比,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国内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缺少创新精神, 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模仿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作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一种重要措施, 其工作是否到位将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

1、建筑施工管理的内涵

一项建筑工程包含的环节很多,具体主要有项目立项、项目设计、项目审查、项目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以及项目资料归档管理等, 这些环节紧密相扣, 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我们所说的建筑施工管理,指的是一种以实现各项施工工作标准化为核心,以推进工程安全施工为工作重点, 以最大限度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为最终目的, 以营造一个标准化、文明化的施工环境的系统性工程。

2、建筑施工管理的不足

2.1 人员管理不到位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多方因素的影响, 其工程所涉及的工序也很复杂,一个施工企业所拥有的工作人员也非常多,这便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针对我国的绝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 它们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低下的问题,这些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部分员工甚至不了解最基本的工程施工流程以及所涉及的施工技术。 由于施工人员管理不到位而引起的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广大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从做好人员管理方面着手,从源头上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2.2 技术控制不严格

一般来说, 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管理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其需要控制的关键点也非常多, 因此, 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有效的管理就显得很有必要。但是, 由于施工人员对管理方面的技术知识不是很了解, 尤其是对施工材料的性能以及施工工艺方面的新技术不熟悉。这样就很可能导致施工技术的管理比较松弛,时常发生违规施工现象,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3 物料管理不全面

物料管理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最繁琐的一项工作, 因为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所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各种材料规格不一, 性能差别非常大, 一旦对物料管理不妥或者取用不符合规定,不但会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 而且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质量。 目前,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对于物料的管理呈现离散性大, 缺乏严格的物料管理制度,随意进场,严重制约了建筑物料的有效性及全面性。

2.4 安全施工意识低

作为所有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安全生产贯穿于建筑施工过程的始终。然而在很多建筑施工中, 多数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仅如此, 就连施工管理人员也忽视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安全施工对所有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不仅影响着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建筑企业的整体形象, 而且关系广大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而且也一再被强调,但是依然有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发生。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工作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低, 很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都流于形式化,得不到好的贯彻落实,很多建筑施工单位没有树立应有的安全施工意识,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最终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3、应对措施

3.1 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施工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效率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前提条件,建筑施工企业也不例外。要想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 首先要让全体施工人员人事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管理层以及各项目经理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 向广大施工人员传递建筑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信号。时刻从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性、经济性以及工期性方向出发, 制定出科学的、 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方案,努力实现建筑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每个环节合理的分配到每个部门。除此之外,还需要转变管理及施工人员的思维观念。使他们重新认识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来, 从而实现管理工作效率及成效的快速提升。

3.2 强化人员管理

要切实做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强化人员管理方案,应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加强企业施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真正认识及理解建筑施工管理的作用及意义;只有当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他们才会积极主动配合各项施工管理工作;(2) 优化人员配置。 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领域及技能繁多, 要想把工程建设好,离不开各领域的专业人才的帮助,想要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就必须培养技术骨干, 采用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尤其要配备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兼具的优秀管理人员。

3.3 强化技术监督及指导

科学有效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是保证高质量工程的前提,必须充分掌握工程设计的各项要求以及技术规范。在施工正式开始前, 有必要组织建筑工程技术及管理人员学习相关技术管理规范,熟练掌握各种建筑设计图纸的要求及意图,对图纸中存在的不合理之处, 能够及时的提出并解决。 此外, 能够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 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做好工程技术交底工作并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全面的指导教育。最后, 能够根据工程签订的合同以及相关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制定出相应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强化建筑施工的技术监督工作,对每一道关键工序都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

3.4 完善物料管理制度

建筑物料管理工作关系整个建筑施工过程, 其价格的变化也影响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物料的质量、性能以及使用都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紧密联系。因此,对于建筑物料既要做好采购工作也要做好物料存放管理。 首先,在进行物料采购前,需要充分了解各类建筑物料的价格及质量情况, 尽量选择价格合理、质量性能高的材料;其次, 对所选物料进行质量验收, 对于不合格的材料进行及时处理, 只有那些合格的材料才能投入施工;最后, 做好建筑物料的存放管理, 由于一次性采购的材料较多,短时期内很难用完,必须制定完善的存放计划,对各种材料的库存以及使用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4、结语

总而言之, 国民经济的发展, 建筑事业的崛起, 对广大建筑施工企业来说, 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只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工程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建筑施工企业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施工管理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本文的提出, 能够为相关建筑施工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松坡.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 技术与市场. 2012(06)

[2]陆文银. 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16)

[3]李仁祺. 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 甘肃科技. 2012(08)

第2篇

首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严。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质量管理意识淡薄,不能做到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质量管理规范和标准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导致工程项目留下质量隐患。其次,工作人员安全观念淡薄。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意识薄弱,没有建立专门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和组织机构,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重视不足,导致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频发。再次,现场物料堆放管理不规范。在实际中,施工现场物料分类不科学合理、物料堆放随意凌乱、物料抽检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存在物料丢失和损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工程施工效益。最后,团队管理水平低下。近年来,民用建筑领域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对施工现场管理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实际中,项目经理“一言堂”的现象十分普遍,难以发挥其他管理人员的技术和管理特长,导致施工现场管理水平严重偏低。

2提高民用建筑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对策和建议

2.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是后期施工活动的指引,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项目进度和质量。施工方案是在综合分析项目地址条件、工程规模、技术特点、工程器械以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因素基础上编制而成的,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能够优化配置施工资源,提高人、物、财综合利用效率,提高工程项目综合效益。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施工方案设计工作,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设计单位负责编制工作,施工方案一旦确定后,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监督指导,确保施工活动严格按照施工方案推进。

2.2严格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项目经理制在我国已实行了相当长时间,这是建筑施工行业国际化发展必然趋势。项目经理制要求项目经理必须取得建造师资格证书,以保证项目经理在技术、管理和领导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以满足现代建筑项目现场管理发展要求。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施工单位对项目经理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存在诸多漏洞,导致一些不具备上岗资格的项目经理参与项目管理,严重影响了项目管理水平提高,这种现象在当前建筑施工领域十分普遍。因此,当务之急要促使施工单位严格贯彻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坚持持证上岗,保证项目经理满足施工管理要求,切实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

2.3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建筑项目中,建筑材料采购成本在工程预算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个比例一般在60%~70%之间,同时建筑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项目质量,因此,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施工单位并没有建立完善的现场材料管理制度,导致施工现场材料堆放凌乱、材料出现损害或自然生锈、材料使用浪费严重等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也降低了工程项目施工效益。因此,施工单位要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申领和管理制度,严格按照管理规定申领、使用和管理施工材料,有效控制材料质量和施工成本。

2.4做好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资料是指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技术、管理、质量、图纸等资料,既有纸质材料也有电子数据,还有图片等,工程资料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施工具体环节,是开展工程竣工验收和质量隐患排查的重要信息依据。在实际中,涉及工程项目施工的材料种类十分多样化、数据容量较大,虽然一些施工单位建立了电子化档案管理系统,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管理流程不规范、人员不重视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一些工程资料没有及时归档、部分重要数据丢失等情况,严重影响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因此,施工单位要高度重视工程资料管理工作,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切实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工作责任感,保证档案工作有条不紊开展下去,为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支持。

2.5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安全管理涉及防火、防电、防高空坠物、防意外人身伤害事故等,发生任何安全事故都会给工程进度和工程预算管理造成不利影响。目前,建筑工程项目都要按照行业管理规定设置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做好日常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工作,要建立安全巡查机制,安全管理人员要定期巡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安全讲座、发放安全手册、制定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等方式,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照施工安全管理规定作业。

2.6提高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

从近年来发生的工程建筑安全事故来看,许多事故都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有直接关系,这应该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项目经理的团队管理水平、业务熟悉程度以及遵纪守法意识都会影响到整个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和效益。另外现场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下也会导致各种问题频频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顺利推进。因此,必须要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工作,通过为他们提供系统完善的培训来提高其职业素质,同时加大人才引入力度,将更多专业性人才吸收到施工现场管理队伍中来,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队伍综合素质。

3结束语

第3篇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胜利油田物资管理工作的主要组成分为三项,即“采、管、用”,推广实施的中国石化模板的erp系统软件物资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较好地满足了油田物资采购供应业务需求,全面提升了油田物资管理水平。 

 

近年来,胜利油田推广实施的中国石化模板的erp系统软件在物资管理中得到全面应用,较好地满足了油田物资采购供应业务需求,全面提升了油田物资管理水平。物资管理工作可分为三项,即“采、管、用”,每一项工作都有其管理特点,对提高物资管理工作的效益都起到一定的作用。“采”即采购,是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效率的关键,“管”是保持物资使用价值的重要手段,“用”是发挥物资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erp物料管理模块主要包括物料需求计划、采购、发票校对、供应商评价、库存和库房管理等所有有关物料管理的功能。这些模块在胜利油田实施后,物料管理工作发生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进集中采购的实施 

 

发挥集中采购的批量优势一直是物资供应管理长期致力于实现的目标。胜利油田物资供应管理体制经过近五年多的专业化管理改革和实践,已基本形成以油田供销处一级采购为主(总采购额90%以上)的物资集中采购模式。但是这种集中采购模式没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来支撑,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规章制度和事后监督考核来制约。实施erp系统以后,正好填补了没有技术手段支持的空白。特别是sap系统与中石化电子商务系统进行了接口,有效地控制了属于总部直接集中采购和组织集中采购的采购申请直接上传电子商务网,确保了上网采购率。在胜利油田供销处内部采购权限控制上也进一步科学化和规范化,通过mrp(物料综合平衡)范围的划分和对物料主数据中不同采购类型的设置,有效地控制了主要物资集中到专业业务科室采购,避免各区域性供销科多头重复采购,最大限度地发挥集中采购的资金、价格优势。 

 

二、实现计划采购岗位分离 

 

胜利油田抓住实施erp项目的机遇,通过对采购组织架构的重整和优化,将物资采购、计划岗位分设,明确采购和计划的岗位职责,一改过去“一竿子插到底”的做法,形成相互监督、相互约束的制衡机制。计划员根据用户单位提报的需求计划,平衡物资库存,分析消耗规律,编制物资采购计划,确定采购方式,框定供应商范围,并负责询比价,根据询价的结果维护采购信息记录;采购员根据计划员创建的采购计划、确定的采购方式、框定的供应商范围和维护的采购信息记录,选择供应商并与供应商谈价定价,最终在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在sap系统中通过本地角色划分赋予采购组和计划组不同的权限予以严格控制,各司其职,较好地规范了采购和计划的岗位制衡机制。 

 

三、以贴近市场的价格反映库存价值和成本核算 

 

物资供应部门告别了物资收、发、存长期实行计划价的计价方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资市场价格波动频繁。以前,胜利油田的计划价平均两到三年调整一次,计划价的调整明显滞后于市场价的变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计划价比较固定,与市场价格偏差较大,不能真实地反映原材料的库存价值和使用单位的材料消耗成本核算状况。实施erp后,物料主数据的价格采用月末移动加权平均价,物资库存、供应和销售价格每月都会随着采购价格的变动而进行更新调整,从而和市场价格趋于一致,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库存物资价值,更利于使用单位成本核算,真实地反映材料消耗成本。

四、增强对供应商的控制和管理 

 

规范管理物资采购供应网络,优选供货渠道,是物资采购的首要环节。虽然胜利油田物资采购两级供应网络比较健全,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网外采购的现象还是难以控制,仅靠事后检查监督,致使控制滞后,效果甚微。实施了erp系统后,可以实现事前控制。如果确实需要在供应商网络外采购,采购员首先要申请,经物资管理部门审查、领导批准后,在sap系统中维护相应的临时供应商主数据,采购员才能在系统中创建采购订单实施采购,较好地控制了随意网外采购的现象。同时,利用erp系统供应商的评估功能和强大的信息管理功能,建立了供应商的动态评估机制,定期对每一个供应商的供货质量、价格、交货及时性和售后服务情况进行评分,并按分值排序,实现动态优选管理,优选供货渠道,把好物资采购的第一道关口。 

 

五、实现库存信息共享,合理调用库存 

 

以前,整个分公司的库存信息不能实时浏览查询,库存调剂极不方便。erp系统上线后,全油田各个库存地的库存可以在sap系统的任何终端上实时浏览查询,库存信息非常透明,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库存调剂,为优化库存结构提供了便利手段。计划员可以准确地掌握可用资源量,根据计划缺口量充分调用各地库存,高效配置物资资源,在保证生产物资供应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库存,减少存货资金占用,同时可以避免各地重复采购,减少物资积压,使库存结构趋于比较合理的状态。例如,去年12月底,安徽勘探处急需1台10kv电力变压器,由于该种型号的变压器当时在汊涧供应库和邵伯总库均没有库存,如果临时向市场采购,供货周期较长,可能会影响用户单位的生产进度。需求计划报到供销处机电科后,计划员立即在sap系统上快速查询分公司各个库存地该种型号变压器的库存情况,最后在真武供销库查询到该种型号的变压器还有2台库存,计划员立即与该库取得联系,紧急调拨1台发往安徽勘探处。从需求计划提报到最后开单发货,前后仅用了二十多分钟,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六、“三流合一”效果显著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a comprehensive and in-depth meticulous work, it through the whole project construction, not only need to enterprise management attention and support, still ne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masses of staff,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les and regulations and effective measur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guarantee.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of the importance of then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how to do well the work of a detailed study of. Available for peer for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逐渐成为施工管理研究的热点之一。作为整个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本身的涉及的因素较多,管理过程也比较复杂。但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质量,必须对施工管理加以研究,从各个方面保障高质量地施工。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国内建筑行业内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行业内的竞争也开始变得非常激烈,多做项目、多做好项目是每一个建筑企业的追求和基本的生存方式。因此,严格管理、控制成本、保质保量就成为了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有力武器,而科学、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则是其核心,是项目成败和企业利润的关键所在。从项目的准备阶段开始到工程结束,企业需要面对工程物料、劳动力、资金、设备机械、管理、工程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有效的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实现就成为了企业所追求的目标。本文主要对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一、工程整体规划问题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有很多项目经理在拿到项目后都喜欢立即开工,等遇到问题的时候再想办法进行处理,这样不仅容易延误工期,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浪费,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降低企业的利润。因此,在工程正式开始全面施工之前,必须要对整个项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了解,对工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预先制定详细的应对和解决办法。同时,要充分协调工程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人人有准备、人人有预算。

1、对施工图纸进行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包括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施工小组的成员特点、施工操作流程、所涉及到的技术标准等各方面的详细情况,同时,还要对业主的要求和技术资料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确保施工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

2、充分利用各工作组的特点和优势对施工方法、程序、技术进行整合,并根据现场控制的整体要求对施工任务中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部位进行重点监测。

二、各个部门的协调和控制问题分析

一个在建的工程,涉及的系统众多,包括设计、勘探、后勤保障、施工等多个行业和部门,无论是项目勘探、还是设计、施工、监理都会产生诸多的生产要素,涉及到各方面的设备、物料、人力等,因此,科学、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将会对整个工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1、 要对项目工程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其适量、适时、适地的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围绕着工期、工程质量、成本等目标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组织间的协调平衡,使工程中的财、人、物都能保持最佳的组合,确保工程整体的顺利进行。“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只有做到各方的优势互补,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进行精心控制,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高效进行。

2、对工程项目的各个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动态管理,按照项目的施工规律,有组织、有计划的对其进行控制和协调,使其保持一个合理流动的状态,从而达到物尽其用的最佳效果。实现工程项目的动态管理的最佳效果就是有力的保障工程质量,而这也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起到一个非常好的衍生效果。这就要求现场管理人员具有高效的组织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在施工的不同地段、不同阶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控制方法,对施工组和施工人员进行全面了解,采取灵活多变的组织协调方式,将企业的优势团队放在工程最为关键的位置上。

3、要对现有资源进行高效利用,做到节能减耗,使企业的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现有物料、设备的合理利用不仅能够大幅降低工程成本,也能为企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工地的物料、设备的实时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并根据各班组的使用情况、工期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配置,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保养、维护和管理,避免无人看管、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发生。就目前的工程实际来看,物料管理工作的最大问题就在于制度的不完善,所以应设立高效、以人为本的制度,实行专人领用、班组负责、专人管理的三级管理制度,做到层层监督,环环相扣,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处理,做到奖惩分明。

4、规范资料管理,使施工管理走向秩序化。资料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料管理从开始就应该走向正规化,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控制,从而使得我们的计划和实际之间如果发生偏差,可以及时纠正。另外,质量管理是个长期的任务,要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因此,资料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明确职责,落实责任提供真实可信的依据。

三、加强安全管理工作问题分析

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较差, 事故率较高 安全意识在施工管理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现场的施工管理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进度。然而,现在很多部门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未能将安全意识放在一定高度,导致现场施工人员未能充分认识到此点的重要性,例如现场施工人员不带安全帽、不系安全带的现象经常可见,这种对安全意识的忽略往往会致使施工安全管理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工作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影响,还会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社会声誉,因此,管理人员要明确安全意识,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对工程容易出现事故的地段进行重点监督,并悬挂警示标语,提醒施工人员注意; 同时,要做好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在使施工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的同时提升他们进行安全生产的水平。另外,有条件的企业还要定期进行安全演练工作,以便施工人员能够在发生安全事故时顺利的撤离,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四、工程施工进度问题分析

在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按照有关要求保质保量的完成现场管理,根据工程的工期要求实施各类方案。一般来说,施工企业都会根据工期要求结合自身所能调动的最大资源对工期进行合理规划,而季度规划表则应该在充分了解工程工序的基础上结合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所编制的进度计划表对工程进行监控,并定期对工程进度进行总结。如果相对于计划来说,工程进度过快,那么就应该对工程质量问题进行重点控制和关注; 如果工程进度相对于计划变慢,则应及时找出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补回落后的进度,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五、结语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系统性较强,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也很多。因此,应该注意协调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通过团队的协作共同完成项目工程的管理工作,以更加有效的工程管理为工程质量和工期提供更多的保障,确保能更好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产品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之源,建筑企业同样如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全面深入而又细致入微,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它不仅需要建筑企业管理层面的支撑和制度保障,还需要广大施工参与人员的积极响应和配合。因此,建筑企业应该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结合本企业和施工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提升施工管理水平。

第5篇

关键词:现代企业;企业管理标准;基础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2)17-0067-02

一个组织,无论在什么阶段,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基础管理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利器。基础管理的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一种认为是指企业为实现经营目标、实施管理职能、保证各项专业管理的正常运行而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共同准则、前提条件和基本手段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现在比较流行的ISO9000、5S管理、精益生产管理其实都是基础管理的一部分。对于组织是否要建立完善的基础管理体系,绝大多数的领导者都认为是必要的,但是,在建立的过程中,更多的人可能会发现,花了大量的精力,建立的这些制度、标准、流程没有办法得到有效运行,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根据企业实际选择合适的实践方法。

ISO9000、5S等标准是结合了很多的先进管理理念后高度浓缩、提炼的管理的精华,它几乎是对所有企业都适用的普遍真理。但是,真理到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有个方法,真理通过方法,结合实践,最终形成的制度才是切合实际,能在企业内能真真正正运行的。企业开展基础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标准化的过程,企业标准化,是为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它是个动态的过程,也遵循戴明的PDCA原则。所以,我们可以说,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建设其实就是企业运用标准化的模式,在基础管理领域所建立的系统的标准体系。

1 加强基础管理体系建设的措施

1.1 基础管理工作现状

基础管理工作来自于工作目标,而又服务于工作目标,是一种实现工作目标的重要途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紧密围绕单位的近期工作目标和中长期发展战略开展,工作内容需基于工作目标,工作重点的确定需要依据工作形势,只有重点突出、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基础管理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并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另外,为达到企业的工作目标,要对各项工作分解细化,明确责任部门、主管领导、时间节点,要检查完成效果的效能,要确保基础管理丁作有落实、有策划、有成效,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同时,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企业目标也会相应提高,对基础管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基础管理水平需要能适用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企业能健康地发展。

1.2 重视基础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

基础管理是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必须加强对基础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有效化的重视程度。系统化是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前提,规范化是做好基础管理工作的条件。基础管理工作必须从企业的整体利益出发、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结合企业所有的资源和力量,进行分工明确、系统策划、协同推进。企业在基础管理方面既要有各项管理丁作的专项策划,也要有年度重点基础管理工作的总体策划,并且要大力倡导协同管理理念,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力量,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至于企业的规范化要求,一是加强管理体系、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的规范化管理。定期开展管理体系的外审和内审、集中组织规章制度修订,使各项管理工作流程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量化、细化管理和考核标准。

1.3 善于分析总结、勤于学习调研、治于解决落实

在企业的管理和科研工作中,企业要不断鼓励职工主动学习新知识与新理念,灌输一种“走出去、请进来”学习方式,并对国内外先进企业管理方法和理念要学会借鉴,通过学习来找到自身与世界范围内先进的企业之间的差距,不断开阔企业员工的视野,拓展其思路,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企业善于总结与分析,一是要与过去对比,进行纵向比较;二是要和其他同类型的企业比较,进行横向比较,比较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身与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至于解决落实则是整个管理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对比,分析与总结,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深层次原因,找到问题关键所在,制定合理、科学、有针对性、适度的措施进行改进,同时还需要企业建立长效机制,以防再发生类似错误。

2 基础管理体系的建设具体做法的实例分析

企业到底该如何开展基础管理体系的建设呢?在此,结合某企业物料管理的实例进行阐述。

第一,必须要有组织机构的保障,建立企业基础管理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并由总经理授权一位副总经理主要负责该项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并下设企业基础管理体系建设办公室,负责基础管理体系建设的统筹、规划,另外,各部门应设置专人,负责参与基础管理标准的起草。基础管理体系,它是由一个个标准所组成,这些标准之间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他们是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同时,一个标准基本上都会涉及到多个部门,因此,需要有一个职能部门来进行标准制修订的规划,统筹安排各个部门所制定标准的名称、范围、目的等等,以保证各个标准之间不冲突。企业建立了以董事长为最高领导者,财务副总为分管领导,生产副总、销售副总配合,企划部为主要职能部门(前期由咨询公司协助该部门,行使其主要职责),各职能部门配合参与的组织保障体系。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 工程质量 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企业只有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应该穿插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纵观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施工现状,对于延误工期、浪费投资成本以及工程质量不高的问题,只有严格管理才能杜绝此类现象,促进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新疆的施工特点

新疆气候属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南疆干旱,光照长,少雨,年降水量仅20-100毫米,而北疆却达100-500毫米. 年平均气温南疆平原10C-13C,北疆平原低于10C。伊犁地区最低气温曾达-43.2℃。 新疆地区施工的几个特点: 1.干燥 2.冬冷夏热 3.气温日较差大 4.施工期短5.施工人员混杂;这些问题都无形中为新疆施工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针对新疆的特殊施工环境,质量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现就普遍存在的质量问题及管理对策进行浅谈。

二、建筑工程质量管控存在的问题

1、全面管理难以实行

建筑的类型种类较多,不同类型建筑的规模要求也各不相同,施工工序比较繁杂,涉及的内容范围较广,需要的人力和物力投入比较大,因此在施工人员的管理以及物料管理方面较有难度。施工人员的人数较多且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很难将管理细节落实到具体个人,特别是针对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管理,常常出现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的现象。物料管理: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投入的物料种类及设施设备非常多,而物料的质量层级较多,材料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检测疏漏、偷工减料的现象。特别是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新工程的复杂结构、施工技术要求以及特殊功能要求都导致全面管理的难度的增加。

2、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设计方案、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环境以及投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存在不可控制因素,导致施工质量波动较大。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较繁杂,每一个环节又包含很多的细节,分项工程交接较多,中间产品种类也比较多。若进行全面的施工工程质量检查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全面检查的实施执行难度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这种抽查质检方式并不能及时的进行问题的排查和漏洞的修补,也很容易忽视一些隐蔽工程,导致施工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3、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保障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参与施工的人员比较多,人员流动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外部作业环境也常常存在偶然性,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然而目前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是空口说说,没有落实,施工现场中安全警示牌放置不规范,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不足,安全意识不强,常出现现场施工人员不要找规范系安全带、带安全帽、穿工作服等现象。

三、提高新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对策

1、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管理质量对于现代化的建筑企业来说,必须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将安全第一摆放在最前端,从而最终实现零事故率的目标。这样一来,在具体的施工管理工作中,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行作业时,要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此外,也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安全小组对施工人员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把安全管理落实到位。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的、执行度高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施工,努力做到“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施工检查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度。其次,要注重施工细节管理,从细节抓起,特别是要注意防火,不带安全帽等安全隐患。同时建议成立安全施工管理小组,专门负责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2、加强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如期完工,施工管理者在施工前应编制合理的施工工程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表应要求相关人员共同商讨,尽量考虑后期实际施工需要,科学安排人力、物力、材料的合理配置,确保施工进度。同时应合理编制不同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可根据总进度科学编制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定期开展计划总结小会,分析施工进度相关问题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注重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相关资料建立一个完整的施工档案资料数据库。施工档案的记录管理应该和施工工程的进度保持一致,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向上级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

3、规避成本造价风险

施工成本的控制应严格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开展,①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应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费用,原材料采购应根据施工需要实行限量、分批采购原则,积极改进施工技术尽量用各种低耗料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在原材料采购前应熟悉材料市场行情,对比多家材料价格报价后选择最优的原材料,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批次,尽量减少材料储备。②施工人员管理:应根据每位员工的优点和特长合理配置人员岗位安排,尽量避免劳动力浪费现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减少人工费用。③施工设备管理:充分利用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设施、设备,严格按照机械说明书规范操作,尽量实现一机多用,注意保护机械完整,减少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4、避免施工质量风险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施工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工程的全过程,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建筑产品主体结构以及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层层管理控制。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是施工的基本物质保障,首先在施工前应严格检查施工设备、设备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施工设备有损伤或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标准,选择和购置材料必须使用质量达标的材料,若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应严禁进场。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规范的操作方式,加强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影响偏差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而及时消除这些影响因素,控制施工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质量在规定、可允许的范围,从而保证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

5、加强造价管理避免工程变更

对于不得不进行的变更,一定要由设计方、管理方和施工方进行三方论证,防止对工程的任意变更,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以提高对造价的有效控制。防止施工单位自作主张,先干后变,干后再算,重复签收;工程建设管理部门要做好材料、设备供应的管理。建立严格的材料、设备采购制度,在采购过程中要货比三家,对于大批量的建设材料,要引入竞争机制,进行招投标。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材料成本。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设备的价格管理,建立民主的采购制度,防止将采购权集中在个别人手上,造成拍脑袋决策。

四、提高施工技术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1、加强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要针对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要求,增强管理人员的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经营能力;提高施工人员的控制能力、作业能力等诸多方面的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引导,提高施工人员对错误施工问题的警戒,使施工人员更好的根据工程质量进行施工。在工程施工前可以实行技术交底的方法,让施工人员理解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使施工人员能够在施工中按标准操作之外考虑到其他技术的协调操作,最终完成施工技术所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

2、完善质量监督与检查的作用

在施工中要充分发挥质量监督与检查的作用,建立完善的机制与考核体系,配备专业的监察人员来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及时的发现并处理出现的质量问题。对发现的施工问题,要提供有效地技术性改进措施,保证工程施工的有序开展;对查出的不合格品,要坚决的执行返工处理,直至验收合格为止,确保工程中的每道工序都能在规定的范围内实现质量控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结语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管理工作,在整个项目建设当中都有着它的身影,对于建筑工程存在的各种质量隐患问题,应该及时进行发现与补救,避免工程投入使用后造成更大的安全事故,从源头抓起,提高建筑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林仁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优化管理探究[J].科技传播.2010(20)

[2]. 李小辉.论建筑工程测量的重要性[J].科技传播.2010(13)

第7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 施工管理; 问题; 措施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ess of civilization, forcing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work continuously to a higher level ascension, from management to an orderly transition disord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constructi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management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easures.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Proble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 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 以合同为依据, 按照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以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过程。这个过程因施工项目的多样性、固定性及庞大性的特点而显得十分复杂。一些关键问题处理是否得当对一个项目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团队建设被忽视近年来,众多大型项目不断涌现,团队建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每个成员都有各自的特色、个性,技术能力也参差不齐,难以对每个操作人员实现有效控制。在工程实践中,项目经理往往独断专行,不会为成员间的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不利于营造一个和谐共赢的合作氛围。

2、物料使用不合理在建筑施工中,其所需要的物料繁多,建筑施工管理往往疏忽物料供应和采购的问题,没有确定所需物料的材质和数量,也不对物料进行分类堆放,物料进场的安排不合理,该对物料进行的抽检抽样也往往只是走过程,对物料的出库发放也没有进行追踪,造成物料的丢失和浪费。

3、质量要求不高施工质量能否达到标准规范,取决于有没有完善的质检制度。施工质量管理过程中,建筑材料及成品检测不真实,对物料及时、全面的控制较难实现。部分施工项目负责人没有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完成每一道施工物料的检测,也没有贯彻执行自检、专检和联检的“三检”制度,导致后期施工质量不能保证。

4、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是建筑施工管理工作中的关键,关系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进程。但是很多施工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未能将建筑施工安全摆到应有的位置。也没有设立专职安全员定期参加安全培训,认真学习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淡薄。

另外,很多建筑施工项目的责任制不能按项目特点制定,不会考虑到项目人员变动等因素;某些上级部门对施工现场的业务指导脱节,只是走形势、走过场,对违反安全操作的行为,该按责任制处罚的却失之于软,这样往往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施工技术的管理

加强技术管理工作,选择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施工方案,是关系施工企业微观经济效益的重要问题。同时,技术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立在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基础上的,只有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才能把整个企业的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地组织起来,有目的,有秩序地开展技术工作,保证技术管理工作的完成。企业要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认真编制和组织实施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要像“按图施工那样按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做好图纸会审及变更洽商,技术交底,技术资料管理,原材料及施工试验的管理等工作。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认识和利用建筑生产的技术规律;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以技术和经济相统一的原则来组织技术工作,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建立正常的生产技术秩序;充分发挥物质技术的作用,有效地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技术工作的经济效果;不断地降低工程成本,多快好省地完成建筑施工生产任务。建筑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的开发, 更新等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作为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条件,保证有章可循。

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严格按照科学的技术规律办事;正确贯彻党和国家的各项技术政策;全面讲求经济效益。要依靠科技进步,组织技术攻关,解决技术问题。为此建立企业施工制度是非常必要的,可以通过总结施工经验,积累本企业宝贵的技术财富,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这样,有利于企业的技术积累,可以提高企业技术素质和施工管理能力,并能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促使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有利于企业采用新技术。

2、施工人员管理

人是决定工程成败的关键,所有的工程项目均是通过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共同完成的。只有拥有一支富有创造力的、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伍才能完成一项质量优良的工程项目。如何才能将施工管理者和操作者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战斗力的整体是一个工程项目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所以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调动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岗位上的人员都能尽职尽责地去完成本职工作,这就需要为每个人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精神上物质上给予关注,使每个人从思想上觉得自己是这个项目大家庭中的一员。(2)要制定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做到令行禁止,创造一支纪律严明的队伍。(3)具体施工中要有奖有罚,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

3、施工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 就是工程所应具有的使用价值。质量管理是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发展过程是先由单纯的质量检查,发展到全面管理阶段。

施工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按照规划规定的工期,以及按定额规定的人力、物力、设备的消耗,建造出满意的建筑产品。也就是说,施工企业不但应强调优良的质量,也要强调成本、工期和消耗。如果不计成本,拖延工期,不讲质量, 那么数量也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因此,质量管理的目的,也就是在一定的工期内,用最低费用,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优良的工程。质量管理的任务,就是组织全体人员,认真执行国家颁布的技术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等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消灭质量隐患,以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早期的质量检查,只是依照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采用一定的测试手段,对施工过程及施工成果进行检查,使不合格的产品不出厂,不合格的工程不交付使用。这种质量管理属于事后把关的方式, 它对保证工程质量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由于建筑产品与其它工业产品不一样,事后检查出来的不合格或等外品,可以不出厂或作削价处理。建筑产品一旦建成,如果发现关键部位不合质量要求,需要返工或加固,便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特别是有些隐蔽工程,如事后检查出现不合标准, 往往是无法挽救的。因此,对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光靠事后检查是很不够的,必须在搞好质量检查的同时,事先便采取措施,消除隐患,防止质量问题的因素发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统计质量管理的方法是建立在质量检查的基础之上的。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工作,不仅是事后检查,同时也有充分的预防措施,因此可以大大降低质量事故的发生率。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企业的全部经营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准确地完成计划。按质、按量、按期建造出用户满意的工程。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大改革。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各级质量管理责任制,正确运用经济手段,实行质量奖惩制度,从组织上保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施工安全管理

近年来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施工机械的应用,国家对农民工问题的重视,安全问题因它的破坏性和不可恢复性,应放在施工的首位,其实安全和进度、质量是相互关联而不是相互矛盾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有关部门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安全技术交底应落实到位,且监督到位,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施工方在施工项目中的实施全方位管理,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诸多环节,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才能使施工企业不断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梁金林, 姚光明, 马玉富. 工程项目施工如何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J]. 能源基地建设, 2000,(05)

[2] 周金魁. 浅谈如何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J]. 引进与咨询, 2006,(08)

[3] 王永强. 基于灰色0-1规划的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分配研究[J].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3)

[4] 孙宗成.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风险分析及建议[J]. 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08,(06)

第8篇

关键词:印刷;车间管理;现场管理

生产车间是一线员工的生产现场,是企业输入转化成输出,创造价值的现场,是生产企业经营的主体。

我目前任职于一家大型商业票据印刷企业,通过长期工作中的摸索和积累,谈谈在现场管理中个人的一些体会。生产现场中离不开人、机、料、法、环五要素。这几项要素也是贯穿整个生产全程,现场管理就是企业生产管理组织根据本厂生产运行特点,对车间现场进行全面的合理安排和布局,实行定置管理,做到规范化。通过对人、机、料、法、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使生产现场的人流、物流和各种信息畅通无阻,使生产要素在空间和时间上处于最佳的结合状态,实现安全、高效、优质、低耗、均衡生产,这也是现场管理的核心所在。

人作为生产的主体。一个企业要满足激烈市场竞争的需求就迫切需要一支责任心强、专业技能优的职工队伍。但人员的管理是复杂的,是有个性的。会随着地点,情绪、环境等因素变化而变化。因此车间管理工作应在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下进行,制定、规范、落实相关的规章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机制,以制度管人。现场人员应时刻清楚明白自己的岗位职责,作业指导书及相关的规章制度。按工序职能分工协调,清楚明白本岗位、本班组的工作范围与工作内容。各岗位各工序间相互紧密配合,上下工序间做好交接工作。上工序对下工序负责,下工序对上工序进行监督,以保证工作一环扣一环的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前,随着科技信息的发展,传统的印刷行业在技术及经营商都面临冲击和挑战。尤其是部分国企职工缺乏危机意识,学习观念落后。对新工艺、新方法没有自觉学习的动力,对企业组织的培训敷衍应付。因此,必须通过培训去引导员工去认清形势,提升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求。

设备安全是产品质量的基础。设备的管理也是日常工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印刷设备精度高、速度快、自动化程度高,集机械、电子、液气压传动、微电脑等多种控制原理与一体。因此定期的设备维护对车间正常的生产有重要的意义。

1、日常操作要按照相关制度操作,遇到异常情况要进行观察、判断、检查,弄清原因、解决问题后方可继续生产,严禁机器带病运转。

2、做好日常保养工作并拟定出周保养、月保养的时间及重点内容,针对设备保养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设备管理要按照高标准、严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设备管理、修保规定。在搞好日常零修、配件更换等工作的同时根据生产进度、工期等状况安排设备的中、大修项目,要根据产品需要适时调整、改造设备。把工作重点放在设备保养上,做到保养到位、以养代修、以修促养,测试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纸张、油墨、印版等物料作为承印信息的载体对印品颜色、层次、档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保证生产的前提下,减少物料损耗和减少物资占用的费用。生产现场如何合理储备物资、节约使用物资,这对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意义重大。在物料管理方面应做到:

1、车间应设有专门的物料检验工序,对生产所需要物料进行把关在物料使用过程跟踪控制,避免造成批量材料浪费。

2、控制仓库库存,采用ABC分类法将所有物资分类,并划分号,用四号定位法定位。常用物料注意保存在安全库存,保持生产系统的稳定性。

3、严格按物料需求计划进行领料、退料、补料工作,控制生产损耗,并作相关数据记录。制定物料需求计划,保证按计划供应生产,保障生产计划顺利实施。物资消耗实行定额,包括产品净重实体消耗、工艺性损耗、非工艺性损耗、运输及其它过程的损耗做到合理化,及时处理帐外物资,做好退库和残旧物资的回收工作

4、生产所需物料需按“5S”进行摆放,便于日常使用。

随着市场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车间内存在着不同客户、不同类型的产品,生产计划安排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了生产的效率和效益。他需要调动各种资源利用各工序的生产能力按质、按量、按时的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尽量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要合理的安排好车间作业计划要注意一下几点:

1、各工序间的节拍衔接,保证产品在各个工序见的平行流转,避免工序的“饥饿”和“堵塞”,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使用率。

2、做好不同产品的生产排序工作。可根据最短加工时间(SPT)、和最早交货期(EDD)、关键比率(CR)等规则,针对同类型的产品结合设备插件安装情况进行产品生产排序。及保证按时交货,减少生产准备时间。

3、针对大批量产品要做好期量计划,做好生产物料的计划,保证每班次物料供应充足。既保证主打产品的生产同时尽可能不延误其他产品的交期。

此外,还要做好车间环境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脏、乱、差的环境会影响员工的情绪、工作的完成质量、设备的安全生产以及物流的畅通。因此优化通风和照明设施,降低噪音和空气污染,控制车间温湿度这些对产品的质量,员工的安全工作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上从“人、机、料、法、环”五要素简述了现场管理的一些事项。除此外质量管理也是现场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的管理者能够及时敏锐地发现质量隐患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将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避免质量事故,减少质量差错是印刷企业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印刷企业的质量管理中应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产前计划工作,在生产的每一个环节要严格执行生产的工艺标准和产品的质量标准。只有事前准备充分才能在流程中应付自如。

2、强化细节管理,确保作业工序执行标准有力,产品的品质管控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