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0 14:58: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精准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精准教学,合作交流,能力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 明确指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由于数学内容具有抽象性,数学课堂精准阅读能力培养就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就是教师以教科书作为主要阅读材料, 合理地用数学教材,要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微循环改造,激发学生数学阅读,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有导向地进行阅读,让学生阅读消化、吸收数学知识的过程。
一、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基本知识的精准理解
精准理解内容中有关的数学术语、符号的含义,阅读就是最好的形式。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定理或其证明,就是要让学生围绕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我们要促进学生在数学阅读中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采取“咬文嚼字”与“逐字推敲”的方法进行阅读,完成数学基本知识的理解。
案例1:用解决小问题形成基本知识的理解
问题来源《椭圆的定义》
引例:平面内到一个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运动行成的轨迹叫圆。如果把一个定点分裂成两个(给你两个图钉),一根无弹的细绳,能画出什么图形呢?让学生动手画。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椭圆的定义,让学生从具体操作中真正了解什么是到两定点之和为定值(并且这个和要大于两定点的距离)。教师可以设计以下思考:
1 :在画图过程中,有哪些量在变?哪些量不变?
2 :若调节两个图钉的位置,绳长不变,所得图形有何变化?
3 :当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等于绳长时,画出的图形是什么?
4 :当两个图钉之间的距离大于绳长时,能画出图形吗?
5 :椭圆的圆和扁与什么有关?
最后老师电脑演示椭圆动画形成过程并得出椭圆完整定义
给学生提供一个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机会,通过实验让学生探究“满足什么样条件下点的集合为椭圆?”让每个学生都动手,自已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合作精神,让学生从实践得到快乐。通过几个追问,使学生经历椭圆概念的生成和完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类比,概括能力,加深对椭圆本质的认识,并逐步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中,涉及概念、定理、起始课学生可以理解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老师要精准设计有指向性的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理解、解决问题,形成基本知识的精准理解。
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基本方法的精准形成
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想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课堂是学生智慧的发源地,教师要通过对教学过程的“预设”,给出思考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对教材的理解、钻研和再创造。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思考、探究、合作交流,实现他们是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的愿望。
案例2:简单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的预设与生成
问题来源《立方体表面展开图》
为了让学生掌握表面展开图的种类,我先让学生在家利用牛奶盒等作为模型,让学生去剪、去画、去体验。课堂上,通过引导启发完成11 个不同的表面展开图的绘制, 让学生对11 个图形进行观察,帮助学生总结展开图的特征:
“一四一”“一三二”, “一” 在同层可任意;“三个二”成阶梯;
“二个三”“日”字连;异层“日”字连;整体没有“田”
提出问题:图展开图“一四一”最直观,最好发现。其他展开图能否通过适当旋转转化为 “一四一”型。
实现方法:学生进行有思考的阅读操作,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都可以转化为“一四一”。形成操作作法:
对于“一三二”型,可以把下方的“二”绕着上边的中点,逆时针旋转90 °,一次旋转就可以得到“一四一”。
对于“三个二”型,分别让上方和下方的“二”绕着下边和上边的中点,逆时针旋转90 °,两次旋转就可以得到“一四一”。
对于“二个三”型,绕着下边点,逆时针旋转90 °,一次旋转就可以转化得到。
在教学中,让学生认为学习数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形成是顺理成章的,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然、合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自然连接的、有效的,这样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让学生有水到渠成的感觉。
三、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解决问题的精准思路
在教学中,碰到文字叙述很长的问题,有些学生会产生畏惧心理,教师要精准射击有指向性,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数学问题的实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作用,既读条件又读问题,理解题意后, 着眼于理清问题的思路,再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教师应该让学生独自默读,在读中研,在研中读,培养学生养成阅读、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
案例3:发挥表格在双分类问题里的梳理作用
问题来源《一次函数的图像》
要从甲、乙两个仓库向A、B两地运送水泥。已知甲库可运出100 吨水泥,乙仓库可运出80 吨水泥;A地需70 吨水泥,B地需110 吨水泥,两仓库到A、B两地路程和运费如下表下图:
路程(km)
运费(元/吨·km)
甲仓库
乙仓库
甲仓库
乙仓库
A地
20
15
1.2
1.2
B地
25
20
1
0.8
(1 )设甲仓库运往A地的水泥x(吨),求总运费y(元)关于x(吨)的函数关系式;
(2 )当甲.乙两仓库分别运往A、B两地多少吨水泥时运费最省?最省的运费是多少?
阅读策略:
(1 )本题数据多,数据关系不清晰,要帮助学生理解运费栏“元/吨千米”表示每吨水泥运送1 千米所需人民币的含义。
(2 )本题属于双分类型问题。多数学生拿到题目都很畏惧,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要利用已有的表格资源,对表格进行改造,进行2 次利用.
窗体顶端
运量(吨)
运费(元)
甲仓库
(100 吨)
乙仓库
(80 吨)
甲仓库
乙仓库
A地(70 吨)
x
70-x
1.2 ×20x
1.2 ×15(70-x)
B地(110 吨)
100-x
10+x
1 ×25(100-x)
0.8 ×20(10+x)
通过阅读,让学生完成表格的填写,2 个仓库,2 个目的地的量量关系就非常清晰了。学生的畏惧心理就渐渐消失了……
老师:对于类似有货源地,目的地的双分类型问题,都可以利用原有表格或者自己按照情况绘制表格,完成量量的梳理,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常见方法。
本类问题主要适用于应用性问题,基本情况出现出现大量数字时,教师要精准设计有梯度的问题,教会学生学会处理这些数据,可以对数据按单位、按时间、按地点等方式进行分类,发挥好辅助工具的作用,把复杂的数据变得有条理,是探索这类问题的好方法。
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实现问题的精准建模
数学问题来源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生活,教材中出现了以社会、信息为背景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广泛丰富的实际知识,还要具有较高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阅读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因此,需要教师及时指导,进行阅读培养,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案例4:友谊赛中的数学问题
问题来源《排列组合》
学校高二年级举行篮球友谊赛,每个班级派出一个代表队参加比赛,比赛采用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这样需要安排28 场比赛,求高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个班级?
排列组合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分不清什么时候用排列?什么时候用组合?
这个题目有人用 ,
错误原因:没有弄清楚单循环形式(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的计算方法。
应对策略:关键是解决单循环赛制的计算问题,两个班比赛有没有顺序,所以这是一个组合问题
等待学生完成解答后,老师对问题进行了拓展。
老师:同学们通过计算解决了赛场内的问题。下面,请大家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问题。
问题1 :全班40 个同学,每两个同学握手一次,共握手几次?
问题2 :全班40 个同学,每个人给对方写一封信,共有几封信?
老师(拓展):现在,老师有新问题产生了:若某班级中途退出了比赛,结果比赛只进行了25 场,问有多少班级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这个班级放弃了几局比赛?
学生觉得问题有点难度,老师进行点拨:设有n个班级参加比赛,中途退出的班级放弃了x局比赛。这样,就可以得到: =25+x。即: ,其中n、x都是整数,且x<n-1 。发现要把50+2x写成两个连续的整数的积,只能是8 ×7=50+2 ×3 ,所以,n=8 、x=3 。也就是有8 个班级参加比赛。一个班级放弃了3 场。
教学中,需要从特殊到一般过度的问题,以及有拓展空间的问题,都可以通过问题串的方式,把问题连接起来进行解决。
总之,数学课堂的精准阅读是一种主动阅读理解,通过学生 “思考在前”的策略;数学语言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的结合,数学课堂的精准阅读重在理解这三种不同语言的关联,采用“语义转换”实现它们与学生内化的转化,加深理解教材呈现问题的思考过程和具体的结论,是实现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的具体措施。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景伟,李树臣.数学阅读能力的特征与培养[J].中学数学,2011 (6 ).
[2]蒋瑶君.让阅读走进数学课堂[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 (8 ).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主人;生物教学
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是一句伟大的名言,它穿透了所有表层的现象。不是吗?名画《向日葵》可以复制,但凡高不可克隆;名诗《唐璜》可以再写,但拜伦不可以再现。世界之所以五彩斑斓,是因为他的子民永远奉行着一条法则——成为你自己。
“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教学,就是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师的引导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机会,使学生能主动学习,自主探究。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通过不断的探索问题,最终创造性的掌握所学的知识,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1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
从我们上学的时代起,就一直恪守和接受着韩愈在《师说》中的那句话:“师者,所以传道解惑”的简单功能。当今时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对老师的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评判标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接受性学习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教师对知识点先知先得和垄断被彻底打破了。学会演习,学会做事,学会创造,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上述观点同样体现在生物课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能以枯燥说教和硬性灌输的方式对学生传道了,而必须从孩子们的生活实践入手,发挥他们的想象与练习的能力,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个性。例如在讲述《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实验中,教师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只能是把学生的思维禁锢,不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我在处理教材时让学生提前预习、动脑筋、想办法,结果有的学生拿来气球和注射器,先用注射器向气球内打气,然后插上玻璃弯管向澄清的石灰水挤压气球,一段时间之后,石灰水不变浑浊,与吹气变混浊的试管比较,证明了人呼出的气体中还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 新课改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
教师从过去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教师应该成为学生能力的培养者,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从而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健康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体现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就是利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来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
3 新课改要求我们教师建立新的教材观
“知识就是力量”,英国培根的教诲对我们一直是一种警示和鞭策。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能力的提升、人生价值的确定乃至个性的良好发展,但这一切并不能使我们忽视对知识目标的认识和追求。新课改不仅需要关注那些被称之为“共同知识”的客观的、逻辑的、以间接经验为主的知识,这是靠教师个人的体验和领悟获得的,这将引起我们学习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从直接经验中学习并建立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新教材内容的新颖与开放性恰当地适应了这一要求。我指导学习在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的实验中,整个实验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试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教师的点拨下由学生完成的,这样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开发,科学素质得到了提高。
4 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建立新的评价观
在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教研工作方式也应随之发生变化,变以“检查”为主、以“研究”为主、以“鼓励”为主、以奖代评,评价一节课的标准与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也将发生变化。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不应只是看记住了几个概念,想住了几个图。而应从多个层面来展开评价。例如学生对生物兴趣、研究和创新能力以及对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等。评价一节课的重心也要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对教学设计、导学案的设计也要实用、有创意、有创造性。
第五,生物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传统的生物教学,课堂是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是一个剧目的导演与主角,学生充当了不起眼的配角,甚至成了观众和听众。这种课堂模式,导致学生思维不活跃,对生物知识的学习缺乏兴趣,在近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需要,在课堂内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和讨论
关键词:“准企业化”管理;数控实训;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7-0134-02
近年来,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行动导向、项目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开始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中,教学不再是只看重结果,更看重过程,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在看到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的同时,我们也遗憾地发现:学生即使有较强的专业能力,但是,在进入企业工作时,仍不能马上胜任企业的工作岗位。而是要通过在企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待其熟悉与适应企业之后,才能完全胜任企业的工作。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进行企业与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教育,如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质量控制、文化内涵及职业素养等内容。同时,教学过程并不是按照企业工作的全过程设计,而是不合理地删减了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准企业化”管理的学习环境中,探索开展以企业工作程序为导向的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实效性以及吸引力,形成若干适合于中职学生发展的有效课堂教学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在“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实训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行动导向教学理论指导下,任课教师根据企业的组织结构情况,将教学班级设计成一个企业组织并以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作为教学载体,将岗位内容及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质量控制及文化内涵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提供咨询服务,整个教学过程是坚持模拟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以企业管理与工作要求为考核标准”的一种实训课堂活动程序。
我校实行“准企业化”管理环境的教学改革
本次由市教育局领导和专家牵头的教学改革得到了学校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校长精心布置,教学校长和科室领导亲自参与并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具体实施。学校组织了多场专题研讨活动。通过研讨,明确了本次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实验班级和基本任务。让参加本次教学改革的教师做到有的放矢。
我校数控专业拥有30多(台)套数控车床,这为本次实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设备保障。所挑选的实验班级是经过了认知部分实训,对本专业知识有一定认识和了解的优秀班集体。
“准企业化”管理环境下数控实训教学改革的实施准备
在本次实训教学改革前,学校组织召开的研讨会界定了“准企业化”管理环境改革应包含四部分:
实训教学环境的“准企业化” 实训室或基地建设要与企业实际相符,如实训设备、设备布置及环境要求要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符,环境布置要引入企业文化等。我们在进入车间的醒目位置,布置了本次实训的具体生产任务及生产进度,使学生到实训场所马上就能进入工作状态。同时将“一言一行,为企业负责;一举一动,为用户负责。”的实训口号制成横幅,起到了“时刻提醒学生”的作用。另外,我们还设置了产品陈列柜,将优秀产品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
实训教学管理的“准企业化” 按照企业现场生产管理运作模式实施实训教学管理,并按企业规范操作,教师与学生模拟企业岗位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本次作为实验班级的1044班,按照企业车间班组的形式进行模拟设置。此前,我咨询了企业车间班组具体的岗位设置和工作流程,确定了由实训教师担任车间主任,并根据实训学生的不同特点,让他们分别担任生产调度、工艺员、质检员、维修员、操作员以及仓储员的岗位分工。同时,按照车间的岗位职责,并确定了每名学生相应的岗位职责,利用每天早自习时间进行岗位职责学习,务必让每名学生都能明确各自的岗位任务和目标。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熟悉车间的管理模式;其次,要让优秀的学生帮助后进的学生,最终实现大家的共同进步。让学生在实训期间增强互助意识和团队意识。例如:工艺员的岗位职责主要是根据工作任务安排工艺流程,并负责监督每个机台工艺的执行情况,同时,还要帮助其他同学检验和修改程序,调整机床参数;质检员要做好零件的初检与终检,负责产品质量目标的完成状况与跟踪记录,同时,还要负责管理好车间的工具,每个机台操作工由机台长和另外一名工人组成,其任务是完成车间下达的生产任务及质量指标。
实训教学内容模拟企业生产任务 按照岗位的分工,以项目或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真实体验岗位职能。如:我结合学生的理论基础,在这次实训中,安排了一个配合零件的加工任务。(见图1)该任务为一对简单的联接轴和轴套,虽然图形简单,但涵盖了众多知识点。产品最终要形成装配,对学生数控车床的操作精度有一定的要求。我将班上学生分成甲、乙两个班组:一组做轴,另一组做轴套,并分别给予当班的工作计划。当任务完成后,两组学生任务对调。通过“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调完成任务”的工作方式,学生充分体会到完成任务的紧迫性。同时,两个班组之间形成良性竞争,可以使学生对孔、轴类零件的操作训练更加重视,并且通过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形成专业技能。
班级管理“准企业化”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公司或一个车间,公司或车间要发展,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共同经营。着装统一(技术人员为蓝色工装,操作工为红色工装,以便识别和管理)、胸牌统一、班微统一,定期进行一系列的评价激励、角色转换,展现出一股向上的力量,这样的管理和引导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与成就感,也建立起一种良好的“班级企业文化”(见表1、表2、表3)。要求每名操作工熟记卡片的作用和填写要求。如:加工过程卡片的技术要求栏由工艺员填写;设备和工作者栏由调度填写;检查结果栏由质检员填写;起止时间栏由操作工填写;产品入、出库单,则主要由仓管员、调度员和操作工填写,其主要作用是衡量一个班组或每一名操作工的效益。强化工作的规范和流程,每名学操作工必须要有过程卡片才能操作机台。每次下班前都会统计本班的投入与产出数量,产品的成品率和废品率。对完成任务或成品率较高的班组和个人进行表扬,并由他们介绍经验,带动全班同学共同进步。
教学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
通过本次“准企业管理环境”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学生根据本次实训写出实训心得体会,可以得到如下经验:
第一,了解企业或车间的运作与管理模式,为今后学生进入企业工作岗位打下基础。由于熟记各自的岗位职责,学生进入车间不会无的放矢。
第二,了解了“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安全是一种责任”、“合格的员工从严格遵守开始”等企业文化。
第三,“理论结合实训”的教学方法,加深了职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提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希望学校能对这种教学模式加以推广。
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教学模式的探索还需深入进行 本次教学改革使用的“361模式”,即将实训时间和内容划分为三个阶段:30%的时间用于通俗语言讲解工作任务及任务的分配;60%的时间由学生拟定并填写工艺卡、任务单以及任务实施;10%的时间用于总结课题任务、检验质量及6S管理验收。虽然本次实训从形式上严格遵守“361模式”,但是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如何能让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自然对接,如何顺利完成师生教学角色的转换,后面还要进一步研究。
实训前准备工作还要更加细致 比如:本次实训中有些学生游标卡尺的调整失误,造成了一些生产品报废。在今后教学中,将应提前让角色为工艺工的学生先拿图纸,提前编写出工艺单,并经车间主任(教师)审阅,之后再大量填写并分发给操作工。一方面,可以节省时间;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实训后归纳问题 要针对学生在实训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归纳和整理,并在后期教学中强化和补充。
丰富实训项目 选择符合学生学习情况,适应车间生产的项目,拓展学生对不同技能点的掌握与操作。
加强实训课堂管理 建立学生业务档案,这样既能准确反映每名学生实训成绩和操行表现,又能根据档案记载的优劣进行奖惩。同时,还要展示员工(学生)的敬业风采,展示优秀产品,以彰显他们积极向上的精神。
企业文化渗透 比如,企业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保密措施以及执行情况反馈等等,需要在今后的实训教学课程中精心设计。
参考文献:
[1]孙伟伟.数控车工实习与考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禹诚.数控车削项目教程.[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任级三.数控车床工实训与职业技能鉴定[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一、高效课堂教学的特点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追求一种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得到最佳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实现教学双边活动效益的最大化。它的特点是优质、轻负、简约、实效。
1.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灵魂”
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韵,是每一个中国人文化修养的底气。《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教师应该把语文教学作为学生掌握好语言技能的平台,更要把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学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过程。教师应有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自豪感,打造学生强大的精神脊梁,增强其民族的认同感。
2.轻负――高效课堂教学的生命
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在课堂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分析和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促使每位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收到最大的效益。
3.简约――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高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简约而实在的,应着力于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着力于学生语文学习思维与习惯的引导和养成,着力于学生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在课堂中我们要为学生腾出更多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多引导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品味、体验、领悟、思考、探讨,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实效――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
没有实效的课堂,就没有生命的活力。实效是语文课堂“高效教学”的核心。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学生的学习与体验为出发点和归宿点,致力于培养和提高W生的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具有实效性。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指引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课堂上学有所得。
二、高效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
1.解放学生,发挥其能
语文课堂上,教师应给学生更多自己感悟的时间,给学生更多自己思考的时间。教师要解放学生的脑,不让他们的思维因为我们琐碎的分析而禁锢;解放学生的嘴,别让他们的话语因为我们过多的讲解而艰涩;解放学生的手,别让他们的创造因为我们愚蠢的包办而停滞。
2.师生互动,平等对话
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经验的共享。教师要放弃自己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地位,以学生学习的伙伴、促进者的姿态出现在课堂上,扮演平等中的角色,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全面发展。
3.简约教学,回归生态
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传统原生态的教学手段也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的情境,搭建静思的平台。教师要还课堂以宁静,留给学生充分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时间。让教学回归本真简约的学习原生态,以获得高效的成果。
4.周密策划,课堂高效
(1)课前精心准备。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因此备课是高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备课环节工作精细且具有针对性,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备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教案学案与学生的学情,只有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备课,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
(2)课中紧扣目标,精准导学。
关键词 评课 理念互通 对等交流 精准点评 专业化
评课是听课后的“常规动作”,是一种较普遍的教研活动。俗话说“听课不评课等于没听课”,这话虽绝对,但也可说明高质量的评课对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现实的评课活动中,存在着评课者话语强权、草率定性、隔靴搔痒、理实分离等弊端,只有基于理念互通的对等交流,基于课堂观察的精准点评,基于科学分析的理性量评,才能实现授课者和评课者话语体系的融合,进而提升评课的专业化水平。
一、交流互评:确立评课新常态
评课的目的不在于诊断,因为评课者不是“医生”,至少不能保证每个评课者都是一个高明的“医生”,即便评课者是一个高明的“医生”,也不可能是“全科医生”,不可能对一堂课做到全景“透视”,不可能明察秋毫地包治“百病”。评课需要摆脱“病理性诊断”的价值取向,确立以改良听评双方课堂教学为核心诉求、以对等交流为主要形式的评课新常态。
1.对等交流需要话语体系融合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教学理念,“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人可能就有一千种的教学理解。当评课者与上课者对教学有不同理解时,如何有效地避免话语强权和意志“移植”,避免评课中的“踩高跷”和“云端跳舞”,真正使评课过程成为教学主张相互碰撞、教学理念相互交融、教学实践相互切磋的过程,需要双方话语体系的融合。
评课总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总带有评课者的个人色彩,评课者不同,评课的内容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评课者的学术水平和实践根基决定了评课的深度和契合度。在评课之前,评课者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对被评对象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有大体了解,寻找彼此间的“共同语言”。首先,评课者必须是一个用心的听课者,在听课过程中了解教师的教学设计意图和设计意图背后的教学理念。听“懂”课而不一定听“会”课,这是对评课者的基本要求。其次,应给予上课者足够的陈述教学设计意图的机会,即在评课前先让授课者“说课”,从而对授课者的教学有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密集的“看”“听”,形成自己的初步判断。第三,要变换角色,即站在授课者的视角来审视,如果我是授课者,我会如何设计与实施,只有使自己置身于授课者的教学情境中,才能更为真切、客观、理性地交流。例如,笔者在评课前总喜欢与授课者“闲聊”,或让授课者“自评”,给授课者足够的陈述机会,让他们谈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和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使教师先对自己的教学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为有效度的评课奠定基础。
评课者与授课者的“共同语言”缘自彼此的相互了解,这一相互了解更多的是通过评课者的课堂观察、授课者的集中陈述、授评双方的相互“闲聊”展开的。有了“共同语言”,才能实现双方话语体系的融合,避免评课“听不懂”“不想听”或者表面恭恭敬敬、背后牢骚满腹的现象,使评课真正成为促进授评双方专业成长的重要载体。
2.对等交流需要模糊双方角色
长期以来,在评课时,评授双方的地位存在明显的落差,评课者“优势”地位明显,掌握着话语的主导权,对授课者教学具有“一锤定音”的权威;被评课者处于“劣势”地位,往往较少发声,即便发声,也只能发出“微弱”的声音。双方角色经纬分明,评课者负责评,往往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给授课者的教学下结论、作评判,授课者负责聆听、记录,负责“消化”评课者的意见和建议,接受评课者对教学的判断。
“真理不需要权威来肯定,真理只需要内心的思想来肯定”,评课并不需要对授课者的教学作出“权威”判断,评课不能只是评课者本人的主观臆断和理念“移植”,评课只有获得双方心灵的认同才有意义,才可能对双方的教育教学产生正向激励作用。评课的效度在于将评课中的“话语”转化为课堂教学的“微变革”,要改变评课“只开花、不结果”“只生根、不入地”的现状,就需要模糊双方角色,平等双方地位,通过对等交流实现价值认同和心灵互通。所谓模糊角色,就是评课者的职责不再是“评”,授课者的职责也不再是“被评”,双方是一种互商、互论、互研、互勉、互助,双方有平等的话语权,评课的目的在于探讨和优化双方的课堂教学。如此,评课的过程,也不再“风平浪静”,也不再只有“一种声音”,“吵评”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评课常态,授课者也不再唯评课者权威“是瞻”,可以倾情表达自己的教学见解、寻求对方的理念认同。例如,笔者在主持评课时,总是要求评课者在指出课堂教学问题的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甚至给出若干策略链,然后大家再探讨这些解决策略是否可行、高效,即便策略可行,也不要求悉数遵照执行,鼓励大家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基于实践的“问题解决链”,促使评课成果的快速“入地”。
模糊双方角色,并不意味着评课者身份的消失,评课者首先应是一个欣赏者、学习者、思考者,并时刻换位思考,如果我授课,有什么更好的解决策略;评课者也应是一个诤友,必须毫不保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形成富有建设性的“参考系”供大家“解剖”,形成富有碰撞甚至“激烈”碰撞的评课场景,如此,评课过程就不再是一种理念“覆盖”另一种理念,而是多种教学理念的相互交织、交融,在这种交织、交融中,会溅起更多的火花,促成了评课的民主化。
3.对等交流需要重塑评课流程
评课是听课活动结束之后的教学延伸,似乎没有固定的流程或“范式”,显得率性、随意。规模比较大的教研活动往往由召集人主持评课活动,先由授课者简要叙说教学设计思路,再由听课者逐一点评,期间可能会产生一些互动,而听课者点评也较为“艺术”,往往“七分优点、三分建议”;规模比较小的教研活动评课更为直接,评课者往往开门见山,直陈教学中的问题,指出授课者需要改进的方面。
评课的效度主要看评课后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行为有没有发生改变,这显然是隐性的、难以观察的,只有授课者心知肚明。要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唯有使评课获得其自身认同,要获得教师自身认同,必须使评课能触及心灵、评到教师的心坎上,这就要求重构评课流程,其流程大致包括“三段六环”:(1)评课前,主要包括两个环节,A.听(看),评课者捕捉课堂现场的主要现象和关键行为。B.说(问),授课者说自己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实施,评课者可就相关疑惑适当询问。(2)评课中,包括两个环节,A.议(研),评课者的分析与评价,评课者与上课者间的交流与协商、研讨与争议。B.改(拓),评课者与授课者共议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的路径与策略,并可以不限于本课,拓展至平时的教学。(3)三评课后,包括两个环节,A.用(证),评授双方将评议结果应用于各自的教学实践,以验证评课的效度,改进各自的教学行为。B.思(馈),评授双方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评课中的言行,以进一步改进评课,不断提升评课的品质。例如,笔者在评课后间隔一段时间,总是会与授课者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基于实践的交流,通过交流,了解评课中的意见和建议是否能在课堂教学中得以落实以及落实的效果,从而事实上延长了评课的时空。
重塑评课流程就是给予评课以真正的现实观照,评课者不仅应关注评课时说了什么,更应关注说的是否有用、有效,是否说到点子上,说到教师的心坎里,是否转化为真正的教学行为,教学的效度是否真正得到提高。评课的全部意义在于改变,而不在于触动和提出问题,评课流程的改变其实也是评课者评课理念、评课方式的重塑。
二、精准点评:谋求评课新质态
评课看似随意,实则专业,虽然评课的内容和观点因评课者而异,但并非说明评课者可以随意发言、妄下结论。评课也不应该是模糊的、笼统的、无所依托的,必须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现实的操作性,以便使评课的内容转化为教师事实的行为,使评课由泛化、模糊、随意走向精准、清晰、专业,不断提升评课的专业化水平,形成评课新质态。
1.用现象说话
专业的评课必然基于专业的课堂观察,专业的课堂观察并不等于对课堂中的所有教学现象都了然于胸,也不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息扫描”,每个教师都应设置自己感兴趣的课堂观察点,“过滤”掉一些不必要的课堂现象,实现“定点”观察。只有把视野缩小才能看得真切、看得透彻,实现听课的有效聚焦,避免听课目标的游离。精准的听课是避免评课泛化、增强评课针对性、确保评课品质的前提,也是评授双方深度交流的基本保证。
用现象说话,是通过将自己以一定的角色融入课堂,“近距离”的“触摸”和感受课堂,形成对课堂的直观感知,在评课时,根据观察到的课堂现象有感而发。每个人的课堂观察点不同,看到的课堂现象也不同,就不可能出现通常评课时的“三句半”现象,避免了评课的“同质化”,也避免了评课者由于观察泛化而可能出现的观点差异甚至冲突,导致授课者无所适从的现象。评自己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可以保证每个人都有话说,每个人说的话都不同,每个人都能评的深刻。例如,在一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上,有的老师关注媒体的应用,有的老师关注学生的状态,有的老师关注授课者的意义传达,有的老师关注课堂的交互类型和交互成效,有的老师关注课堂的评价,等等。有的老师观察的视角更小,如只观察教师的提问方式,或只观察学生课堂问题的参与度,或只观察教师的目光和表情,或只观察课堂的教学生成等等,可以说,课堂的观察点是多维而多重的。如此在评课时,气氛也较为热烈,根本不存在以前的“点将式”,而是抢着说,抢着与授课者交流,其点出的课堂现象以及对现象的深入剖析更能获得大家的认同,这种基于现象的点评赋予评课者以载体,有效避免了评课的空泛化。
用现象说话,就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现象”或课堂事件进行理解或是对不同“现象”进行理解,掌握了“现象”就意味着拥有了发言权,发言中可以渗透“个人价值”“个人意志”,但不可用“个人价值”度量他人,更不可将“个人意志”强加于他人,基于情境的对话、基于交流的碰撞、基于建构的建议是评课的基本立足点。用现象说话,关键是评课者要拥有一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慧眼”,客观地观察、感性地点评,赋予观察以深度,赋予点评以温度。
2.用数字说话
评课的专业化还体现在评课的精准上,这种精准并不一定要有具体的课堂评价量表,并不一定要根据评价量表逐一打分,真正意义上的好课决不可能通过具体的评价量表来精准反映,真正的好课是一种感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认同,一种学生脸上洋溢的笑容。当前的很多公开课都存在着量化的倾向,如为了体现学为主体,生硬地限定教师的授课时间,为了突出信息化教学,强行规定信息化教学工具和手段的使用时间等等,评课亦如此,更有甚者,以量化评分代替了常规的评课,授课者看到的仅是一个冰冷的分数。
当前评课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评课者在评课时过于感性、笼统,无证据、无研究、无量化分析,授课者不信服,甚至偶尔还会出现评课者与授课者正面冲突的现象。这就需要评课者用数字说话,这个数字应源自评课者的深度课堂观察,以及基于“课堂观察点”的精准统计和数字化分析,评课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记录方式(如录音、摄像、笔录等技术手段),记录所观察到的课堂关键行为和自己的思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例如,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评课者基于对教师提问和学生回答的精准观察和量化统计,将问答分为四类,分别是教师点名回答,学生主动回答,学生主动提问,学生插话。他统计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共提出12个问题,均为教师点名回答,无学生主动回答,无学生主动提问,也无学生插话,并且教师指名回答的学生都是学优生(经询问和调查),于是,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全面关注学生,以便全面把握学情,不能以学优生的正确回答来判断教学的效果,要关注到课堂的每个角落。其次,应活化师生互动的机制,建议通过增加生生互动和教师追问的提问方式,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培育自由交流的课堂文化。再次,对提问要精心设计,要提出更多有质量、带有生成性的问题,避免简单的“是非式”提问,并且对学生的回答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这种基于数字的点评定会激发授课者心灵的共鸣,并最终转化为双方的教学行为。
用数字说话,就是要为评课增加实证和例证,避免空评、盲评和杂评,使评课更趋于理性,尤其是不同的评课者用不同的数字说话,形成多维度、多视角的课堂全景深度扫描,就更能准确地反映课堂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同样,用数字说话,更能赢得授课者的认同,因为这些数字可能是授课者没意识到或根本没考虑到的,而一旦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定会对授课者产生触动乃至震撼,有助于授课者切实改变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课堂教学生态的优化。用数字说话,是提高评课质态,推动评课专业化的重要价值取向。
3.用典型说话
常言道“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评课亦如此,关注课堂教学细节固然重要,评课者的课堂观察固然应该是细致的,但评课者切不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必须“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所谓大处着眼,即必须要在课堂整体观察的前提下形成对课堂的总体认知,避免评课时的以偏盖全。所谓小处入手,即在设置精准“课堂观察点”的基础上进行理性量评,避免评课时的失据和失范,坚持全局视野下的精准点评是保证评课专业性、提高评课质效的基本着力点。
所谓用典型说话,就是通过对师生典型的观察,辅助形成对课堂的质性判断。所谓典型性,就是观察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意图有没有在课堂上得以有效地传达,有没有出现“理”“实”分离、“言”“行”不一,借以判断教师的理念引领和课堂把控。观察教师为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典型性教学策略,借以判断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观察学生的典型性学习行为和交互,借以判断课堂的教学生态,等等。例如,在一次评课活动中,一位评课者基于对课堂上学生讨论交流的典型的分析与判断,得出了四个质性判断:(1)课堂上较多地采用交流讨论的形式,避免了教师的强行灌输,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与生本性;(2)学生的讨论非常热烈,教师也适时地加入到学生的讨论中,教师并没有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只是提出一些建议供学生参考,或在学生讨论出现方向性偏差时予以引导,保证了讨论的开放性和真实性;(3)学生讨论时思维发散,教师并不强求通过讨论达成共识,不刻意寻求确定答案,使争鸣比共鸣更有意义,摆脱了通常讨论的束缚;(4)教师对课堂讨论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调控,既不伤“雅兴”,又不致“迷航”,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讨论时教师的强行阻断值得商榷。
用典型说话,虽然体现的是一种质性评价,但课堂的典型往往能“窥一斑而知全豹”,通过对典型的点评引发心灵的碰撞与认同,既把话说到点子上,又把话说到心坎上。评典型有效避免了评课陷入细枝末节纠葛和评课失焦现象,评典型与现象评、数字评有机衔接,互为补充,构成基本的评课架构。评课不是评判,也不是评价,是评品,既然是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应该是一个碰撞的过程,是一个心灵相互沟通的过程,如此,对典型行为的点评可能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非典型”的效果,进而推动着评课的“生成”。
评课是艺术,也是科学,要让评课评深、评透、评公正,评出味道、评到教师心坎上、评到点子里,不但需要精准的课堂观察,更需要深厚的“内心”,需要基于心灵沟通的对等交流。
参考文献
[1] 杨骞.教师发展的学校责任与实践模式[J].教育研究,2008(4).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高职教育;教学设计;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1 ― 0190 ― 02
素质教育深化改革的思维视角之下,新课程改革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定义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其为现代教育优化指明了发展之路,确保了现代教育以生为本的发展思路,以此真正还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实现了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只是,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着极为明显的不足。对此,新教育理念将全新的教育方法引入高职教育体系中,并结合数字科技发展促成了“微课”的高职教学应用。仰赖先进科技及精巧结构的“微课”为高职教育优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促进高职教育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因此,本文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在充分了解微课应用的先进性与科学性的基础上,以亲身经验为基础,阐述微课应用于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实际作用,并结合翻转课堂应用微课的基础原则,拟定适用于高职课堂教学需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微课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应用的实际作用
微课,作为现代教育发展中,充分融合数字技术与先进教育思维的教学课件,其不仅教学内容精炼,教学时间短小,而且融合内容丰富,趣味性十足,可协助现代教育体系贯彻知识点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微课过程中掌握课程知识点。目前,通过实际教学论证发现,应用微课在现代高效教育体系中可达成的作用有如下几点:
(一)精简直观有助于学生快速了解知识点
微课作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短小精悍的教育课件,其内容会尽量做到精益求精,概括性强,并以此来更直观、科学、精准的将知识点展现给求学者,培养求学者的学习能力。在高职教育体系中,高职学生所要掌握的技能往往是更为实际的,更为精准的课程,其需要教学具备精准度,能科学引导其进行科学的实际操作。因此,微课的精悍短小,概括性极强的特点,可迅速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答疑解惑,令学生明晰知识重点,并最终内化入自身的知识体系之中。
(二)时长科学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
微课之所以得名“微课”,其原因在于微课的时长。普遍微课的时间长度在三至五分钟左右,其在充分融入了精准科学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按照人类最佳集中力的时间设定了课程内容,以便学生在三至五分钟内可以全神贯注的理解知识点,全心全意的感受微课内容。这种短小精悍不浪费时间的课程内容,不仅避免了教师的长篇大论,而且令学生能有更多的时间思量与内化相应的知识点,便于其在课堂前、课堂上、课堂下、甚至是睡觉前进行反复观摩,反复思量与反复探究。
(三)可变性强有助于更新教育知识点
微课件不仅因时长较短、概括性强而为学生学习提供了高效的方法。其实,更进一步了解微课件的制作与应用不难发现,作为教育者亲自动手制作的内容,微课件所讲解的知识点往往与时展紧密联系,与社会科学不可分割。这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内容。利用具有即时性及科学性的微课件,学生将掌握更多的先进知识,理解更多的社会需求,并培养其良好的知识素养,可以在社会需要之时发挥校园教育知识,为推动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微课”的基础原则
在了解了微课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应用的实际作用的基础上,科学应用微课来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需践行以下基础原则:
其一,生本化原则。生本化原则是微课课件制作的重要原则,亦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构筑的核心原则。只有保证生本化思维理念的绝对贯彻,站在学生理解的思维高度上去利用微课,并将其作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手段,才能真正发挥微课作用,优化翻转课堂环境,保证翻转课堂成为教育高职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的科学场所。
其二,趣味化原则。生本化原则仅是微课应用与翻转课堂中的基础原则,在此基础上,翻转课堂若想实现教育优化与教育改革,其还需借助微课来实现本身的趣味化转变。不再是“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体系,而是真正的开展趣味教学手段,引入先进的教学思维,融合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及教学游戏、教学实践、教学参观等多种形式,令课堂教学活络化,课堂参与性提升,以此来保证翻转课堂的科学建设。
其三,发展性原则。奠定生本化,实现趣味化的前提下,翻转课堂实现构架作用需践行的另一原则必将是发展性原则,只有保证翻转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思维视角,以现展为基础动向,不仅注重课本理论知识灌输,并且注重社会实际需求引导,以打造社会需求人才,促进现代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思维理念来利用微课手段,激发翻转课堂教育可能性,才能确保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发展科学。
三、巧用“微课”的高职教育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明晰微课在现代高职教育体系中应用的实际作用的同时,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微课”的基础原则要求,在高职教育体系中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注重课前、课上及课后三个时段的教学引导打造。对此,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总结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如下:
(一)借助“微课”,打造高职教育课前探究教学体系
当前,打造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翻转课堂教育模式之前,应先明确高职学生学习自主能力引导的科学手段,只有保证高职学生自主能力获得科学引导,才能打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于翻转课堂中完善自我。Υ耍本文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认为,翻转课堂并不简简单单于课堂之上实现教育主体与学习主体在课堂教育上的地位翻转,其实,早在课堂之前,学生自主先学本身就是翻转课堂不容忽视的翻转基础。对此,引入微课于学生课前,促使学生借助微课来进行知识点的自主先学,有助于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探究技巧,并借助微课件的学习而对知识点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不断专研,利用一切技术手段来答疑解惑。例如,在进行某一知识的学习之前,教育者可预先发放设计好的“微课件”及“导学案”,让学生通过学习“微课件”中内容来解答“导学案”的问题,对不懂得方面提出质疑,并自己尝试解决,将解决心得记录于“导学案”之上,以便之后教学开展时分享经验,总结得失。总体来说,利用“微课件”与“导学案”奠定的自主先学氛围为翻转课堂奠定了建设的基础,在此之上进行翻转课堂教育,将可发挥翻转课堂功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二)利用“微课”,构架高职教育课上自主学习体系
课堂之前利用“微课”奠定翻转课堂的开展基础后,于课堂之上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将可有效利用课堂时间,保证学生知识点学习及教育者知识点引导的科学性。对此,本文认为,既然课前先学已经利用“微课”来促使学生探究性学习知识点,那么在课堂之上利用“微课”将成为引发学生讨论的观点。首先,教育者播放“微课件”令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探讨主题,在此基础上,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拿出“导学案”,在观看微课的时候联想自身自主先学时获取的知识点。其后,教育者从讲台之上走下来,随机选择学生上台演讲,让其站在老师的位置上为大家讲解课程内容,并拓展自身探索学习获得的知识内容,以此来丰富化课堂氛围。再后由教育者做出示意,由台下学生进行提问,并由台上学生进行知识点回答,若遇到无法解答的问题,提出疑问的学生便说明自己产生疑问的过程,以及自寻答案无果的原因。此后,教育者要根据学生们的问答情况进行总结,将学生们的共同疑惑加以解答,并针对学生的讲解内容进行完善性的扩充,再对讲解及提问学生的表现做出积极评价,保证其获得肯定后会再接再励,从而树立其学习自信。
(三)结合“微课”,实现高职教育课后自主总结体系
课前先学及课上翻转会为学生知识点学习带来前所未有的体现,这种体验是极富冲击性的,有益于学生知识点内化与应用能力巩固的。不过,若想进一步科学课上学习内容,建立完善的知识巩固体系至关重要。就目前来看,高职学生在应用数字网络方面往往比教育者机会更多,其对“微课件”的制作方法也必定比教育者熟悉。所以,教育者想进一步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点,理解知识点,应用知识点,可鼓励学生以“微课件”的形式来提交课后报告,并在其中精炼、科学、简短的概述知识内容及所学心得。这种“微课件”报告的制作,是进一步促进学生总结知识点,理解知识点的方法,是保证学生内化知识并学会科学应用知识的关键。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迎合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潮流,将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微课教学模式运动与高职院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之中,以微课为切入点,构建探究教学体系、自主学习体系和自主总结体系,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不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学习实践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加快高职院校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进程。
〔参 考 文 献〕
〔1〕宋艳玲,孟昭鹏.从认知负荷视角探究翻转课堂――兼及翻D课堂的典型模式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6,(01):105-112.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5,(07):115-116.
〔3〕俞红,闫雅娟.微课―翻转课堂―慕课―智能教育―“没有围墙”的大学――挑战中国高校现行教育体制〔J〕.学园,2016,(06):143-144.
〔4〕汪岩.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模式设计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0).
〔5〕昂娟,俞欣,水淼.基于翻转课堂的微课设计策略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 教学语言 语言艺术 形成策略
【分类号】G633.2
教学语言是一种工具,也是教师与学生关系亲近与否的媒介。教师教学语言具有魅力,能够增加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反之,会导致师生间变得疏远。教学语言艺术,实质强调教师语言运用的技巧性,体现在教师教学语言的精准性、逻辑性和巧妙性和教育性。精准性,是指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准确,不能含含糊糊、出现太多口误和知识性的错误。逻辑性,顾名思义,就是指教师要始终保持思路清晰,语言表达才能顺畅。巧妙性,是指教师的某一句话恰好起到了教学的作用。教育性,是指教师教学语言的精准、巧妙,最终是要实现教育和启发学生的作用。教师通过教学语言向学生讲授知识、传授道理,在教学过程中感受教学语言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高中政治课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师更加注重自身教学语言艺术的养成,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以期实现自身与学生的共同进步。高中政治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必须要具备深厚的内在修养。
一.高超的专业素养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首先得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才能“传道、授业、解惑”。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而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榜样示范作用,都是通过教学语言体现出来的。教师的专业素养是一个比较宏观的概念,它包括教师的师德素养、专业知识素养、学习素养和心理素养。
教师的师德素养是指要想成为教师,首先要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格,要在思想和道德方面具备做教师的素质,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教师师德素养的外现。教师的专业知识素养,是指教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也是一项富有创造力的活动,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够无愧于学生和自己。教学语言的精准性,能够体现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如果一位教师能够准确地表达知识点中所传达的深层含义,那么他对专业知识必定非常熟悉和通透。教师的学习素养,是指教师应该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进步。教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应该经常给自己充充电,丰富自己,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理念的学生,这样一代又一代,整个社会也会进步。教师的学习素养也能通过教学语言体现出来,它往往在师生互动的一瞬间体现出来,非常巧妙,能够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学习精神,从而体现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教师的心理素养,是指教师作为教育人的主体,要让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首先得消除心理方面的疾病障碍。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教学语言是传达教育信息的重要工具,教师具备超高的专业素养,能够精准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对学生进行巧妙地点拨,实现教育的真正目的,这就是教学语言艺术的魅力。
二.丰富的教学经验
实践出真知。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与其丰富的教学经验息息相关。教师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比较熟练地驾驭课堂,巧妙生成;能够把握教学语言运用的精准性,避免出现较多的无效口语;能够有效控制教师的逻辑思维,增强教学语言运用的逻辑性,保证教学顺畅地进行;能够掌握更多的教育方法,使得教学语言运用也更加熟练,从而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而且让学生不反感,课堂不沉闷。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语言运用的最重要场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了解学生,课后积极地进行教学反思,积累经验,为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做准备。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相比较,理论知识的难度明显有了提高,并且知识点抽象不易理解,对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愁和苦都倍增了。本身学生们对政治课就存有偏见,不太重视,这样就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教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恰当的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当然,一次两次不会达到很好的效果,需要教师做长期努力,累积经验。教师在教学方面的长期努力都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教学语言体现出来的,语言组织的好、运用的准确、巧妙,都得益于教师的努力和经验的积累。
三.熟练的表达技巧
人们常说:“熟能生巧”,是指熟练以后就会掌握技巧和窍门。教师的每一次讲课就是一次锻炼,每一次锻炼都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很多新任教师在初上讲台时会紧张,会语无伦次,有些会情绪慌乱、逻辑混乱,导致学生不愿听,课堂秩序也会混乱;有些则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调整过来,重新组织语言和思路,尽快使课堂秩序正常化。无论是教学语言流畅的还是一般的,经过一段时间锻炼以后都会进步,都会有自己的一些技巧。熟练的表达技巧对教师非常重要,无论多么有才华的教师,他都需要靠语言表现出来。
政治课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不能僵硬的传授知识,要非常注意教学语言的生活性,要“接地气”。高中政治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时应该紧扣生活实际,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在讲授生活案例的时候,就必须换一种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这样才会更有吸引力,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应该包括很多类型,而非一种单一形式。比如教师幽默诙谐的本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冷笑话、一句时下很流行的网络语、一句声调变化等都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是教师教学语言的魅力,也就是教师教学语言艺术。
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高超的专业素养、丰富的教学经验以及熟练的表达技巧,这三者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高超的专业素养是教学语言艺术形成的前提,每一位教师必然要具备基本的语言素养,而高超的专业素养是丰富教师讲课内容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学语言水平的前提。丰富的教学经验是教学语言艺术形成的关键,教学经验越丰富教师就越有技巧,其中就包括教学语言的技巧性,而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需要教师不断地锻炼。熟练的表达技巧是教学语言艺术形成的重要因素,教师拥有的知识、经验都要通过教学语言体现出来,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熟练的表达技巧。要将这三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有助于教师教学语言艺术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闫霞.中学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技巧分析[J]课堂教学,2012(7).
[2]刘本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及其修养[J]教育与职业,2010(5).
关键词:精彩课堂;基本内涵;实施策略;化学
实施新课程以来,精彩课堂的提法频频出现,在“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文章就有千篇之多,但大多只是“冠名”而已,对于精彩课堂的内涵、研究价值、实施策略以及评价体系等问题,几乎没有涉及。这一方面说明精彩课堂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阐释,而要对其进行全面界定是比较困难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精彩课堂是一种目标指向,是课堂教学所追寻的一种高境界状态。
一、精彩课堂的基本内涵
《现代汉语词典》对“精彩”二字的解释为优美、出色、绝妙,常用来指表演、言论、文章等有独到之处、不同凡响。相应地,精彩课堂指的是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师生感受到教学的精致美妙、富足幸福,是弘扬教学特色、关注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是超越一般、充满智慧、令人叫好甚至禁不住拍案叫绝的课堂。显然,追求精彩就是追求教学的高品位,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其基本内涵可以从科学、艺术、人文和技术四个维度加以阐释。
(一)科学组织
精彩课堂要求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围绕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科学合理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科知识的科学性和教学组织的科学性,体现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的新课程理念,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精彩课堂的创意在教师,成就在学生。它不求形式上的花哨和表面的热闹,而是追求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究,也就是将精彩的落点定在学生的学,积极主动地学、生动活泼地学、富有成效地学。课堂上每一个问题、每一个环节、每一项活动都凝聚着教师的智慧,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出色表现和收获,成就了课堂教学的精彩。
(二)艺术呈现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学的真谛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精彩课堂讲究知识的呈现方式,艺术地展现化学学科知识的独特魅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欲望,让有趣和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充盈于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之内。可以说,艺术性是精彩课堂的重要元素,缺乏艺术性就缺乏精彩感,精彩课堂就无从谈起。
(三)技术支撑
现代教育技术进入课堂,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更加灵活多样,为精彩课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电子白板、PPT、教学视频、WiFi、Pad和电子书包的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虽然它们代替不了传统的化学实验,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却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直观、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学习效率更加提高。尽管传统课堂也有精彩呈现,但毕竟缺乏现代气息,数字化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精彩课堂建设的技术支撑。
(四)人文实施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教学必须符合受教学生的发展水平。”学生的认知起点和认知能力是有差异的,为此,精彩课堂的目标设定具有层次感和阶梯性,每节课的学习过程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规定动作”强调“实”,是学习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内容的底线,也是发展的最低目标;“自选动作”突出“活”,强调个性自由,注重自我发展。实活并济,演绎精彩。这其实也是中国古代“和而不同”“因材施教”思想在精彩课堂中的体现。同时,精彩课堂又强调预设与生成的协调。因为无论教师预设得多么充分,也难以预料课堂教学中的“节外生枝”,变动不居的课堂充满了不确定性,教师只有慧眼识珠,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才能让“优秀者更优秀,平常者不平常”,才能演绎出不曾预约的别样精彩。
二、精彩课堂的实施策略
精彩课堂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学功底和教学风格,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智慧。虽然“课堂精彩”不等于“精彩课堂”,但是没有课堂的精彩也就难以演绎出精彩的课堂,它们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精彩课堂正是由无数个课堂的精彩片段组成,它们正如夜晚的天空,群星璀璨,使夜空无比美好。
(一)整体优化策略
整体优化既是精彩课堂的实施策略,也是精彩课堂建设的基本要求。必须凸显三个关键词:精准、灵动、优质。
所谓精准,是指课程标准把得准――认真解读课程标准相关的教学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选得准――精心处理教材、精心设计问题、精心编制例题和习题。生情学情摸得准――根据学生的认知,面向大多数学生,合理确定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定得准――根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具体、适切的学生课堂发展目标。教学方法用得准――注重教的方式与学的方式相匹配,站在学习者角度设计学生的课堂活动,讲练结合,收放有度。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教学评价抓得准――依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防止教的不考,考的没教,使教学与评价相脱离,评价落空。精准体现在教学环节上就是要目标精细、导入精妙、展开精当、训练精致、点拨精巧、小结精要等。当然,还要求教师的语言精练、板书精美等等。
灵动是指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敢于借鉴和创新,以开放的心态设计出灵活、动态、板块式的弹性“学”案,而不是周密细致、一成不变的线性“教”案。对于问题的解决多设计几种可能,加强教师的启发引导,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既心中有“案”又不拘泥于“案”,在围绕教学目标精心预设的基础上,依循学生的认知曲线、思维张弛以及情感波澜,以灵动的教育机智和开放的教学生态,随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方法,让课堂教学充盈人文韵味。
优质是指教学目标达成度高,即课堂教学质量高,教学效益好。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堂学习之后,其学习效果和行为表现能够达到预设的三维目标要求,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激发,并尽可能多地获得全面、自由与可持续的发展,能够满足家长的愿望和社会的需求。
(二)创设亮点策略
亮点就是精彩点,是教学的特色与魅力所在,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学智慧。亮点之处就是最引人深思或最吸引学生的目光之处,学生聚精会神,全身心沉浸在学习之中。这样的课堂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是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也是引人入胜成就精彩的课堂。
例如,教学“氮的氧化物”一节内容时,可以利用网络和实验来创设3个亮点。
亮点1:网络学习闪电概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学生用Pad)以“闪电”为关键词进行百度搜索,就会出现大量的闪电概述、产生原因、发生频率以及伴随的化学反应等内容,精美的闪电图片让雷雨交加的情景再现在学生脑海里,学生在阅读相关文字时,还惊奇地发现“雷雨发庄稼”。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创设问题情景,方便快捷,现场感强,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的新课程理念。
亮点2:“模拟空气中的闪电”视频
闪电稍纵即逝,伴随的化学反应更是难以观察。为了增强N2与O2在放电条件下反应的直观性,我们尝试演示实验,但耗时太长,而改用播放“模拟空气中的闪电”实验视频,这样反而更便捷、直观和高效,也体现了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亮点3:氮氧化物的转化系列实验
用圆底烧瓶和塑料瓶组装成类似喷泉实验的装置,只需将其中的滴管改为配有乳胶管的短导管即可。将一束铜丝置于圆底烧瓶内,塑料瓶(配单孔塞和长导管)内装满水,夹住乳胶管。
①制取NO2 用针筒从短导管内注入一定量的浓硝酸,即可观察到铜与浓硝酸剧烈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气体。
②NO2转化为NO 用针筒从短导管内吸出烧瓶中的溶液,夹住乳胶管。打开长导管的止水夹,轻轻挤压塑料瓶,待水进入圆底烧瓶后立即松开,形成美丽的喷泉。
③NO氧化为NO2 将瓶内溶液放出,将长导管的乳胶管夹住,从短导管内注入一定量的O2,瓶内气体立即变为红棕色。
三个实验用同一套装置进行,实验的连续性强,密封性好,现象明显,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进行氮氧化物与碱反应的演示实验。实验设计巧妙,其中还可穿插少量的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效果显著,令人难忘。
(三)关注细节策略
细节即细小的环节和情节,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最小单位,是教学行为的具体分解。“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彰显品味,细节决定成败。关注细节,才能提升教学的智慧;关注细节,才能预约与演绎课堂中的那份精彩。
例如,教学“最简单的有机物――甲烷”时,问一问“为什么说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分子中的氢原子还能减少吗?”“甲烷为什么是正四面体结构而不是平面正方形结构?”又如,学习铁与氯气反应的性质时,让学生比一比“铁与盐酸反应生成什么物质?”再比如,书写乙酸的结构简式时,让学生辨一辨“乙酸的结构简式可以写成CH3-CO-OH吗?”还有,在分析了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图后,让学生想一想“需要加热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吗?”等等,这些问题虽小,却很容易滑过,在教学中只需教师适时提醒或强调一下,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从而避免了学习中的“夹生饭”现象或错误的发生。
也许,细节无需做大,但细节必须做细做实。一滴水可以映出太阳的光辉,欣赏细节,雕琢细节,就能使课堂魅力无穷。
(四)举一反三策略
学离不开考试,考试是目前无法替代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评价方式。精彩课堂不是花架子,没有必要也无法回避考试问题,但可以通过精准、灵动和优质的教学,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教得愉快、学得扎实、考得满意的目的。举一反三是精彩课堂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举一反三,是儒家的教学思想之一,是指从一事类推而知其他事,由某事物而推知同类的其他事物。举一反三,在心理学上称为迁移,指遇到问题时善于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解决,去探求未知的领域,以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首先,举一反三中的“一”与“三”必须存在必然的内在联系,“一”应该是“三”的典型,“三”必须是“一”的泛化,因而“一”的典型性和“三”的全息性必须存在着天然的适应性。否则,举“一”不可能反“三”。其次,“举”的方法和过程必须是科学的。我们不但要研究“举”所反映的“一”是否符合其内部特点,还要研究向学生“举一”时是否切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同样“反”的过程和方法也应该注意这两方面的问题,与“举”相对应。“举”的本质是科学地解读“一”,“反”的本质是灵活地悟到“一”并联系到“三”。精彩课堂要求的“精准”,某种程度上就是关注“举”的典型性、适切性,“灵动”就是关注“反”的发散性和迁移性。化学教学中,举一反三的例子可以有很多,这里不再举例。
精彩是相对的,也是无限追求的。没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永恒的精彩,精彩课堂建设永远在路上,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只有把精彩装在心中,在课堂教学中坚持让精彩继续,精彩课堂就会渐行渐近。正如泰戈尔诗云:不是锤子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得鹅卵石日臻完美。
[参 考 文 献]
[1]朱水萍.“举一反三”教学要义的当代意蕴[J].教育探索,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