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社会实践理论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学生管理队伍稳定性不足、职业化不够
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流动性大、稳定性不足是一个普遍问题,常常出现干满一届就想方设法调岗的情况,愿意把辅导员当成终身职业并长期奋斗的人不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与同期入校的教师相比其收入往往偏低,职称评定也总是落于人后,副高及以上职称的辅导员极少,难以让他们产生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辅导员队伍发展空间得不到保障,外出培训次数少,参与科研课题机会少,内部提拔竞争时也往往难以显出优势。
(二)学生管理系统部门协调不够
多数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着整体谋划少的情况,各部门或院(系)往往各自推进、很少整体协调。日常工作中,根据各自上级部门的要求安排工作,往往是动员部署多,检查落实少,一方面工作内容有重复,另一方面又难以避免出现“三不管”地带。
(三)学习动力不足,自学习能力差
高职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听课、阅读、自学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由于文化基础差,自学习能力弱,学习方法不当,难以持续学习。相当一部分高职学生缺乏较长远的人生规划和明确的人生目标,管理难度大。
(四)学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学生同样是有理想、有抱负,并且想通过积极学习为实现美好未来而奋斗的。然而,高职院校的学生与社会接触密切,一些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的学生,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当他们接触到社会上一些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或者一些不健康的事物时,就容易模仿他们。这时候如果没有及时有效地疏导和教育,他们就会以混日子的方式来对待自己的大学生活。旷课、抽烟、酗酒等不良行为就会接踵而至。
二、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优秀学生和专家教授来讲述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当年的学习体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让学生们确实体验到自主学习是优秀人才应有的素质之一。只有切实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有意识的培养这些习惯,并在实践中落实。
(二)加强学生社会适应性
教育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调整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学校应该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让学生能广泛地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这对于促进大学生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是十分重要的。
(三)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从横向上看,学生管理工作应在学校顶层制度设计中对各个职能部门管理职责进行合理划分,尤其要对具体管理工作中的交叉部分明确操作办法,形成既分工、又合作良性机制。从纵向上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管理体系也需进一步理顺。应当充分赋予院(系)和班级适当的学生管理权,便于相关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学生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效性。
(四)加强第二课堂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应该不断加强对校园第二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视,培养以综合能力为基础的专业的技术人才。可以通过第二课堂文化建设将学习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塑造综合素质三者紧密联系在一起。校通过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职业教育指导课程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总结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创新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让大学生们了解国情、体察民情、分析社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客观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工作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1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社会实践教学流于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要求通过积极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消化,在对国情、民情、社情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增强意志、坚定信仰、明确目标,成为新一代合格的大学生。但是,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形式单一、空洞,仅仅为了上级的检查需要,最后成了简单的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拍几张照,说几句空话,与其说是社会实践,不如说是公费旅游,社会实践教学成了应付上级的“例行公事”。
1.2 社会实践教学内容单一。一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深度。主要表现为活动内容缺乏创新性、深刻性、持续发展性明显不足,重复性、模仿性、浅层性的现象大量存在。
1.3 社会实践教学功利性强。社会实践教学需要通过宣传让社会和大学生们都参与进来。但是,当前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教学时带有极强的功利性,过于注重、追求包装和宣传,忘记了社会实践的目的和宗旨,偏离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主旨和意义。
2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2.1 认识上存在偏差。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空前的压力。因此,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和安排时,片面强调培养专门性、实用性、技能型人才,注重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而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摆到可有可无的位置。
2.2 机制不完善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诸多理念还比较落后,直接导致在机制保证和建设上的不完善。主要表现为:一是领导管理机构的多头领导、多重管理,最终导致管理混乱、无序、效率相对低下。二是缺乏长期的具有一定连续性的社会实践教学目标和计划。三是社会实践教学经费时多时少,从制度上缺乏长期、可靠保障。四是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2.3 模式上乏创新
长期以来,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在形式上没有根据社会、经济的客观发展实际和学生的特性出发,多年不变,缺乏创新。社会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手段大大滞后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需要。主要原因是学校相关部门和组织没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缺乏对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认知。
3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改进的几点对策
3.1 进一步提高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地位的认识
高校各级领导要切实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从培养具有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国家和民族新一代接班人的高度出发来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首先,坚持把社会实践教学工作纳入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规划中,加强领导,狠抓落实,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学校各级党委和相关职能部门要始终坚持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积极支持、生活上热情关心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工作和生活,为他们创造既严格又宽松的工作环境,鼓励他们大胆开展工作。最后,要建立社会实践教学教师的定期培训、交流制度,保证该支队伍始终具有较强的战斗力。
3.2 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机制
⑴建立学校党委直接领导下的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管理机构,专人负责,专任管理,统一调度、安排人、财、物,对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进行统一协调。⑵制定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中、长期间建设发展规划,对社会实践教学有序、合理安排。⑶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严格按照中相关部门的要求出台具体政策,保证社会实践教学人员和经费的配备。⑷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和激励机制,定期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⑸建立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各个学院日常工作联系制度。通过派驻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进学院,加强与学院、大学生的互动,通过指导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入手,增强和巩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效果。
3.3 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模式
首先,在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方面,要避免变成单一的考察、参观,要让学生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充分受益,具体来说就是要增加社会实践与实习等和就业相关联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对其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又为择业提供机会和便利;其次,实践教学形式一定要体现时代特色。要进一步使社会实践的活动多样化,充分挖掘学生自治机构、学生活动社团的功能和潜力,努力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支持其自觉组队、自主立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社会实践 创新 实践能力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的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它是高校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深入现实社会,参与具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以了解社会、增长知识技能、养成正确的社会意识和人生观的活动过程。在新时期,作为目前各高校普遍实施的重要教育方式,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逐渐成为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
一、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1、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我国大学生因长期接受传统教育,注重记忆力的训练,忽视观察力、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缺乏质疑能力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思维死板、缺乏活力、缺乏创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大学生面对许多既尖锐又艰巨、既复杂又实际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一系列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制定出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到采取正确的措施解决问题,都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思维,而这一过程正是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和培养的过程。
2、社会实践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大学生的活动范围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其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低。社会实践给了大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发展空间,给了大学生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平台,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社会实践可以弥补第一课堂枯燥与乏味的不足,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为大学生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素质教育构建了一个实践平台,成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3、社会实践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
大学生通过多年的系统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和理论知识。然而,他们在课堂上所获得的知识基本是间接的、系统的理论知识,这些理论知识都不等同于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而且,实际生活中的许多问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解决。因此,社会实践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机会,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并从中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有价值的新知识,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进行对照、比较,逐渐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拓展新的理论和知识。
4、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社会,在实践中不断动手、动脑、动嘴,在培养和锻炼自身实际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有效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及时改进提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社会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也没有固定的场所和对象,面对的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环境以及不断变化的对象,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也成为一个主动的参与者,他们要自行组织活动,独立面对各种问题,并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这都非常有利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二、社会实践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在运用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方面积累了不少的经验,然而客观分析新时期的高校社会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在取得了巨大成绩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实践流于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设计和组织实施
不同于理论知识的简单运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有着更高的要求。而相关调查结果表明,有40%的院校组织社会实践的形式过于呆板,流于表面,缺乏深度,针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而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经费和其他方面的原因,高校多以组织学生参观厂矿企业甚至风景区为主,缺乏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空间;暑期组织的几支队伍虽然有一定的时间保证,但多为象征性的做一些简单的社会调查,缺乏对一些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分析,更谈不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开阔大学生的眼界,但对于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收效甚微。
2、社会实践活动机制不健全,管理不统一,资源分散
在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健全的机制与之相配套。但从目前存在的情况来看,许多高校内部的大学生实践活动机制不够健全,管理不够统一,资源分散而又“政出多门”。如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是由学校各级团委负责实施的,学习实践教学则由教务处统一负责管理落实;各个院系自己专业课程的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往往是自己的院系负责,而实践环节中的经费和场地等实践教学条件又往往需要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协助和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因管理不统一造成了低效、无序开展;另一方面,由于实践资源的分散而难以形成合力。
3、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停滞不前,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
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离不开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而目前我国各高校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还面临着一些难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得不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基地建设常出现走形式、走过场的问题,缺乏系统性建设和维护;许多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国有大中型和民营企业等单位都不愿意接收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不愿意成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的一份子。
三、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
1、明确职责,建立高效协调领导机制和保障机制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需要在完善的制度和有力的指导中进行,各高校只有在素质教育观念的指导下,结合改革,不断改进和完善社会实践机制,做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工作,才能为社会输送具备创新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
在高校内,针对现在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解决“政出多门”的情况,明确职责。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建立在以教务处和学生处的基础上,由主管的校领导负责并协调校内各方资源参与,从根本上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杜绝走形式、走过场的实践活动,要在一定的经费保障和制度保障下将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落实下去,最终实现提高高效学生实践能力,为学生走出校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2、聘请专业指导教师,辅助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
许多高校内的教师多以研究型和授课型为主,缺乏实践经验和社会工作经历,这些老师本身对实践性知识的掌握都相对缺乏,在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教育过程中也就很难发挥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因此,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就需要引进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工作经历的课外指导老师,辅助高校内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此外,高校要尝试与有意愿来本校招生就业的企业进行联系,聘请企业的管理人员担当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校外辅导员,传授实际的工作经验和实践经验。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在合作过程中选拔出适合企业需要的工作人员;另一方面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提高社会实践的能力。总之,运用校内外多元化教师集体指导的方式,可以有效形成多方优势的合力,有利于培养出企业、社会、高校满意的有良好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3、整合社会资源,规范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
利用社会实践培养大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不仅要靠教育部门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得到学校、企业、学生、社会的普遍重视和大力支持。高校应大力发掘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同优秀校友、有合作关系的企事业单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当地社区街道等相关单位联系起来,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和巩固好社会实践基地。
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发挥学校的学科优势和智力资源优势,为合作单位提供支持帮助,达到“双向服务、合作共赢”的局面,使之既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奉献智慧、锻炼成才,又有利于学校教学科研和地方经济建设。这样既在企业建立科研实践基地,实现大学生社会实践与学校企业科研合作的有机结合,又可以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将大学生的毕业实习、就业培训、职业选择有机地结合起来,让高年级的学生到毕业后可能去工作的单位参加实践活动,达到提高能力、培养素质、双向沟通、增加了解、促进就业的目的。
4、给予学生质疑的空间,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各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要积极地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其创造力,肯定其对各种结论、观点和司空见惯的理论提出疑问,敢于“异想天开”、标新立异的大胆质疑的精神。
同时,也要高校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地引导将学生的质疑意识转化为实践探索,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实践兴趣,促使其将创新的精神充分地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去检验,最终找出并认识自身差距,以便有针对性的完善自己实践能力的不足。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的核心所在。
5、不断充实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内容以及社会实践的范围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质量。因此,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来说,应根据学校和专业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社会实践形式,引导学生由参观、调查、访问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开展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产品开发、高科技产品推广等形式,逐步使社会实践活动走向专业化,为大学生创建知识创新的平台。
同时,在实践内容上应增加创新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及创造力的培养等。知识经济对创造性人才的需求要求我们应在社会实践教育体系中增加创造意识、竞争观念、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及创造能力的培养等内容。
(注:本文得到北京物资学院工商管理创新基地项目资助,项目编号:WYJD200904。)
【参考文献】
[1] 谢红:新时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5.
[2] 毕庆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创新教育研究[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4).
1.实践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首先,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对个人及所选职业的认识,明确自身特点,确立现实中自身的角色,做出正确的选择,完成择业和初步就业。其次,实践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职业锚。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工作经验,从而帮助大学生对工作有理性的认识,有更好的个人定位。最后,实践有利于反馈信息,完善大学生的职业生涯决策。大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有了初步的定位并不代表结束,而是一个崭新的开始,如何完善、修正职业生涯规划是下一步的主要目标。
2.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实践的帮助
职业规划离不开实践,但仅有规划不实践、反馈、修正,也是纸上谈兵;实践脱离了职业规划,效果不会好,因此,应有规划定向、实践定位的说法。首先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大学生制定恰当的人生目标,其次指引大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是提供具体有效的方法,让人们在不同发展阶段都能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进行审视和评估,从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修正计划,为人生的每一阶段创造最大的成就感。实践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正是这样互相促进的关系,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是盲目的,而没有实践的职业生涯规划又是空洞的。大学生制订个人规划时,需要通过实践确定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善和检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时需要用规划指导个人的实践活动。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社会资源,提高个人的综合技能,与职业实现良好的对接,减少选择职业的盲目性和未来职业工作中的曲折性,从而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在未来奋斗道路上行进得更加坚定和充满信心。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实践现状
1.实践活动前的准备不充分
在目前的社会阶段中,实践场地和学生数量相比,是十分有限的,很难满足学生的要求。因此实践活动的前期大多是寻找场地,而对于实践中的事项无暇顾及,更无法谈及准备工作。
2.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不理想
首先对大学生而言,实践活动不应该是随性而为的活动,而应该按照个人规划进行,是有目的性的活动。但是目前大多数同学进行实践活动时,无法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只能在日常琐碎的打字、复印等工作中消耗时间,达不到学习目的。其次大部分学生都会在实践中出现消极情绪,严重影响实践活动进行。学生由于长时间接触理论知识,又缺乏相应工作经验,因此在实践活动中会出现怀疑情绪,从而导致实践时消极懈怠。
3.实践活动后的反馈不到位
大学生实践活动是一种教育性活动,学生能否认真完成实践报告是实践后检验实践效果的重要指标。大部分学生只是应付实践报告,可见虽然实践报告收取数量很多,但真正具有实质信息还有待提高。
(二)原因分析
1.大学生个人原因
目前学生实践前没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更谈不上制订出可行的规划,直接导致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时存在盲目性,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才参加实践活动,而不是因为自身需要。这种情况下,即使高校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规划,得到的效果一定不会很好。实践前制订出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学生选定发展方向,使实践活动更具目的性,使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学生受教育、长才干。
2.高校原因
目前,社会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对于实践活动认识不到位;其次对于学生实践活动的指导不足;第三对于实践活动缺少整体规划;第四实践活动缺乏规范组织;最后对于实践活动投入不足。这些原因归根结底是独立院校在办学发展中自身定位有问题,同时在师资和经费等方面存在不足现象,这些都是当前急需改进的重要问题。
3.政府和企业的原因
社会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社会层面的帮助,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政府和企业。当前政府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政策支持还不完善,尤其在工作保障方面。而企业对待独立院校学生时,仍带有有色眼镜,无形中给独立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带来困难。
三、完善独立院校学生社会实践机制的途径
(一)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机制
建立一套完善的实践组织管理机制,这种组织管理机制应该包括三个部分:政府、高校和社会。具体而言,政府要建立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组织协调机构,主要任务就是制定相关政策,协调各方关系,加强监督检查,从总体上确定大学生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独立院校要建立大学生实践的领导机构,主要任务是根据相关政策和自己学校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措施及实施方法,对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管理、分析和总结;社会,主要指的是可以接受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基层单位或者行业协会、企业联盟等,其主要任务是执行相关政策,为大学生实践提供支持、营造氛围。只有政府、高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履行职责,大学生实践活动才能健康、顺利地开展。
(二)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活动指导机制
实践活动是包涵面很广的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面临的情况是随时变化的,这时更需要他人的帮助和辅导。首先,完善独立院校辅导工作。一方面是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独立院校要在课余多开展一些辅导活动。其次,设立校外指导导师。即聘请用人单位的相关人员担任大学生职业导师。由于这类人员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了解行业特性和职场情况,有着丰富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学生寻找最好的职业发展方向。再次,建立职业咨询小组。由于独立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针对现阶段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一对一指导还比较困难的情况,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小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职业指导,并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同时缓解师资不足的情况。
(三)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投入保障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除了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之外,更需要多渠道地投入,才能有效开展具体的实践活动。因此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个人多方面共同出力。首先政府层面的投入。在政策、资金和推动企业与独立院校合作的过程中,给予最大化的帮助。其次院校和企业的投入。开展校企合作,促进教育自由地优化组合,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成长成才。最后学生的投入。端正学习态度,提升综合素质,同时实践活动后能够很好地完成实践总结,针对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进行更进一步地完善。
(四)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考核评价机制
关键词:社会实践;基地建设;运行与管理
1 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意义
药学类大学生因就业方向、就业岗位的要求,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操作技能。目前,部分高校在培养药学类专业人才时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薄弱。实践育人工作对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学生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接触生产实践的重要渠道。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高校的实践基地建设,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实践育人基地是开展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要强化现场教学环节。”(教思政[2012]1号)实践基地建设情况直接影响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稳定性、长期性和连续性。因此,大力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科学管理实践基地,对于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实现“实践育人”的教育目的具有重大意义。
2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现状
1、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较难建立
药学类高等院校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医药企业、医药相关类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这些单位基本上都是独立的。如果实践活动的开展不能使实践单位从中受益,不能形成生、校、企互惠共赢的局面,实践活动的长期性、稳定性就很难得到保证,长效机制的建立也无从谈起。
2、实践基地使用单一,利用率较低
实践基地所在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部活动都不可能只与一个专业有关,每个部门往往需要不同专业的人才相互协作才能够正常进行。然而,部分高校在组织实践基地活动时,往往忽视这一情况,单一组织某个专业或者某个学院的学生参加活动,既造成了实践资源的浪费,又没有很好的服务基地单位。
3 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建议
1、结合专业学科特色,明确实践基地建设目标
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思想引领类社会实践基地、地方和企业发展型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与教育文化类社会实践基地。在选择合作单位时,高校应结合专业学科特色,深入调查、仔细研究,使实践教育与课堂教育相结合,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使实践活动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2、建立活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师生参与性
药学类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一种双赢的活动,既要让学生、学校从中受益,也要使实践单位从中受益。医药企业由于生产经营的特殊性,在接纳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时存在一定的不便利性。因此,一方面,政府对积极参与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单位应当给予一定的鼓励政策,使社会形成关心帮助在校大学生成长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企业、社会组织应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营造条件,以开放的姿态为大学生提供成长锻炼的机会。高校在建立实践基地前,应做好充分调研工作,结合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坚持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制定活动方案及管理机制,形成双方双赢的局面。 此外,还要充分调动专业任课教师及学生的积极性,从配套经费、课题立项、学分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师生走出校门,丰富实践经历。
3、加强基地建设管理,保证实践基地稳定发展
在基地建设管理中,建h采用三级管理制度,即采用由校级主管部门、依托学院、学生自主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由学校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布局,构建顶层设计,调配各项可利用的资源;学院负责基地建设的内容规划、活动实施和经费使用;学生社团负责基地的日常管理、实践活动的宣传、动员等。三级管理体系模式有利于综合各方面力量,形成企、校、院、师、生五者的支撑机制,为实践基地运行的可行性、长远性、稳定性提供保障。
4 结语
建设优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在协调各方权利及义务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力度,完善管理体系,让实践育人的效果落地生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高校的长期坚持,运行过程中建设和总结共抓,积累和宣传并行,只有这样,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才会朝着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和促进地方两个文明建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化思.以工科大学为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 [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 71-73.
[2] 李秀美.关于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思考[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 55-57.
[3] 任佳.北京高校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分析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8): 222-224.
[4] 刘晓红.地方高校工科学生就业实践基地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 114-117.
[5] 张素红,陈小虎,鲁宇红. 新型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金陵科技学院为例[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6] 张恩韶,李清晨.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5(02)
[7] 刘四军,陈霖,陈其煌,郭琼,黄李双,李欢. 利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1(06)
[8] Buddeberg-Fischer Barbara,Klaghofer Richard,Abel Thomas,Buddeberg Claus.The influence of gender and personality traits on the career planning of Swiss medical students. Swiss medical weekly . 2003
关键词:和谐心理 社会功能 建构路径
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历史经验看,变革社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大多数社会成员获得实际利益的预期而形成的参与的积极程度,我国二十六年社会变革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从中得到利益,享受更现代的生活方式,但并未带来预期的幸福感和满足感,这说明物质生活条件与精神愉悦不是线性因果关系,也提示了社会应以人为本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关注人的心理状态,全方位研究心理状态对人的幸福感和对社会走向的影响。
市场经济自发竞争机制导致的社会矛盾映射在人的精神世界造成不健康心理因素增多、心态失衡、价值趋向单一、理想信念困惑、极端情绪化心理,这种精神状态不利和谐社会建设,也不能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不和谐心理形成原因如下:财富分配带来的利益不均衡的矛盾内化在人的思想中导致心态失衡。利益结构是社会结构的物质基础,是社会和谐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利益格局的巨大差异形成多元利益冲突会引起离心力会产生牢骚、消沉、怨愤的心态。
市场的利益机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不同利益主体的冲突使原子主义思维主导了人际关系,社会在物质交换的关系上重塑实用主义的人际关系,甚至婚姻、家庭、宗教、国家关系都功利化了,物质追求成为人的价值首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人变得更加理性和冷漠,缺失了对他人的爱心、关心和帮助。
贫富差距、政治腐败、社会保障的问题加剧了社会不公正预期,引发嫉妒、贪欲等不稳定和极端情绪化心理。
社会文化塑造出以社会精英体系为楷模的理想人格,它集智慧、成就、财富、职业和巨大的影响于一身。理想人格要求牺牲自我,压抑个性,把个人与社会完全整合起来以忘我奋斗精神实现理想。如果理想人格得以实现,会有巨大的成就感,如果理想人格不能实现,就产生挫折、失落、失败感。
日益宽容、自由的社会制度实现了人性的解放,市场经济创造了这样一种机制,只要人有需求,市场就有源源不断的供给,这就产生了贪婪、放纵、无节制的心理。这些精神性问题交织在一起,构成目前心理不和谐社会问题。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发展生产力,聚集更多的财富;需要调整社会成员利益结构,建立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创新利益均衡机制与制度;更需要利用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念完善文化建设,对人的心理健康进行培养教育。
和谐心理的释义
和谐心理属于和谐文化范畴,是社会意识的一个基础层次,把社会意识划分为感性的社会心理和理性的社会意识形式两个层次,社会心理是人的认知、情感、意志的统一,以感性的自发因素为主,渗透着理性因素,它是社会生活经验的直接反映,表现为人的信念、情感、意愿、习俗,自发倾向,其存在有个体心理、职业心理、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可见社会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它渗透在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之中,在内外因素作用下,形成情感色彩浓、感染力强、影响范围广的社会思潮,支配人的行为,良好的社会心理会凝聚人气、激发创造力,是变革社会的动力因素,相反,不可控制的社会心理特别是民族心理、阶级心理、国家心理在失衡状态形成社会思潮,蓄积巨大的能量,会引发社会动荡,冲击社会基础制度,引发社会无序态,因而,分析社会心理的现状、性质和走势,整合社会心理积极因素,缓释和化解消极因素是目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之一。和谐心理是和谐文化的基础层次,它为和谐文化提供素材、激情和发展动力,对心理现象提炼升华形成理性的和谐文化。和谐心理的标志一是认知、情感、意志与主体行为协调统一,即没有因主观因素剧烈冲突产生精神痛苦。二是与他人的关系融洽默契,易融合于团队之中,并承担适合的角色。三是处理事务的适度与理性。和谐心理形成有气质、性格等先天因素,但更重要的在于通过后天努力并在环境和文化影响下加以改变。
那么,在目前能否塑造民族的和谐心理?一种观点认为人的心理内容是反映社会现实的,目前社会阶级、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反差巨大、人际冲突加剧导致心态失衡,不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就不会有和谐意识,即只有和谐社会建成了才会有和谐文化。这种观点有片面性,社会现实与人的心理不是单向的因果关系,而是交互作用关系,社会心理在反映社会现实的同时还有自身发展的逻辑,而且受科学、哲学宗教、道德等因素影响,历史和现实也影响社会心理的发展。孟子就曾提出加强思想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人性中有善的因素,但也有其它因素,后天若不适当控制,就会走向恶,走向善的途经是“修己”即自我修养,可见通过教育,汲取科学、哲学营养,培育新的价值观念,引导社会心理的发展是可能的。二是认为追求和谐心理会排斥差异和对立,抑制社会的生机活力,走向折衷求和,产生低效率,而且与科学的创新精神与竞争精神相悖,不利于社会持续发展。笔者认为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和谐”并非把社会看作由均质、单一的人组成,而是以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为前提。和谐心理是重视矛盾的同一性。因为同一性起着维系要素,促使其互相依存、共生共长、良性互动,强调同一性主导作用的前提是矛盾双方是非对抗性的,其主旨在于维系矛盾存在,并促进双方互动,采取合理方式处理冲突的思维。 和谐思想是把保存差异、探寻共生作为主题。
和谐心理的表现和功能
和谐心理的表现
豁达平和的良好心态。不颓废消沉,不心存妄想,不牢骚满腹,善于多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台湾漫画家蔡志忠说:“如果拿橘子比喻人生,一种橘子大而酸,一种橘子小而甜,一些人拿到大的就会抱怨酸,拿到甜的就会抱怨小。而我拿到小橘子会庆幸它是甜的,拿到酸橘子会感谢它是大的”。对同一事物评价是由人的价值尺度决定的。当今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人的个性发展空间广阔,这就要求尊重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吸纳新观念,不断完善自己。
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在认知和实践中不用自己的情感和好恶主宰对事物的评价。坚持唯物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认知和践行要从实际出发,客观公正的价值观念是建立在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科学地认识客体的结构、层次、功能、环境及本质规律,同时客观评价主体的需求和利益,才能建立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观念。
理性节制的处世准则。有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在生活上节俭,物质追求上节制,情感和情绪释放有度,不无度,不贪得无厌。在人际交往中平等待人,诚信待人,真情待人,以己推人,换位思考。孟子认为人性有善的萌芽,只有经过社会的培养才能扩充为性善,因而他主张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造就大批性善的人,这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建立真诚友爱互利合作的人际关系,节制的价值观可以通过加强思想教育而被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成员可以互相感应。
谦虚大度的待人方式。现代社会是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时代,每个人既有别人没有的优质资源,又有不及他人的局限性,人只有与他人进行广泛交往,只有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才有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只有虚怀若谷,谦和、友善才能建立友好融洽的人际关系,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和谐心理的功能
教化功能。中华民族有理论化的和谐文化传统。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家查德•尼比斯特说:“协调是东亚哲学的中心思想,于是东亚人更强调事物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西方人不是这样,西方人活着就是为了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和谐是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为配合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把和谐文化培育为民族精神,使其进入到哲学、科学、道德、文学、艺术领域,通过深入研究和大力宣传,塑造和谐心理,用之指导人的行为使人更好地调整人际关系。
调和人际冲突的功能。市场经济中不同的人群共同体进行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强化了差异和优胜劣汰,但是人类的竞争特点并不是生物中的弱肉强食进化方式,竞争可以消灭一个社会组织结构,但并不消灭人的肉体,我们制定规则把竞争限制在一定领域和一定程度,达到用其所长,避其所短,而和谐心理是激烈冲突人际关系的剂。美籍华人学者杜维明先生指出,儒家关于和谐共处的“价值取向正是要为个人与个人、家庭与家庭、社会与社会和国家与国家之间谋求一条共生之道”,“这是创建和平共存的生命形态所不可缺少的中心价值”。
凝聚人心的功能。和谐心理向社会释放向心力,有利于在分歧中求协调,在差异中求一致,在对立中求妥协,在冲突中求共存的和谐氛围的形成。
培育以人为本的社会的功能。20世纪80年代法国学者佩鲁提出“新发展观”,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一切人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他认为,社会发展应是“整体的、内生的、综合的”的发展。他解释说,“整体”是在承认人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促进人的整体发展。“内生的”是要促进共同体内每个个别成员个性全面发展,充分开发人才资源,把活力逐步灌输到整个有机体发展过程,激励每个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综合的”主要指结构内部稳定协调发展,突出组织在结构中的作用,尤其是国家对市场调节作用,不仅仅强调市场的作用。
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功能。和谐社会是以保持人的差异为前提,控制差异,建立社会成员利益流动机制,社会成员能够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各自发挥作用,促进公平正义社会的实现。
建构和谐心态的路径
社会利益均衡结构是和谐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社会心理是对社会生活的直接反映。马克思说:“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72)。我国已建立了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但与之相匹配的不同人群共同体的利益均衡机制未相应建立起来,结果就是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出现,通过制度设计,创造公平均衡的利益格局,即在社会地区、成员地位差异存在的条件下建立人员流动机制,通过竞争实现奖优罚劣,协调不同利益集团的关系,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化解社会矛盾,通过法制建设对权利进行约束,这是形成和谐心理的主要决定因素。
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统的中和观念教育。任何一个稳定社会都是以和谐心理为基础的。近代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打破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维持的长期稳定的社会结构,也破除了高压环境下产生的敬畏神灵、崇尚等级、服从权威、屈从命运的被动的和谐心理,追求革命、创新、发展成为主流价值观念。在欢呼社会的剧烈变革的浪潮中产生了过度消费、物欲膨胀、极端自由的心理,在全社会倡导和谐人际关系,利用传统文化把和谐心情和态度的培养作为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和谐心理的教育主要是“中和”的价值观。“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第一章)。当今社会给人的自由发展提供了宽松环境,人自由发展的外部制约因素逐渐被消除,从自己感觉和欲望出发确定各样的行为方式都能被理解和合理化的解释,只要不违犯法律就可以存在,社会多样性剧增的同时统一性日益减少。冯友兰先生解释“中和”时说:“一个人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达到恰当的限度,他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在精神上很健康。一个社会也同样,其中各式各样的人的一切欲望和情感都满足和表现到恰当的限度,整个社会的内部就达到和谐、安定而有序。”(《中国哲学简史》,1985)。从哲学上讲“正”和“中”既是本体论又是方法论,建立和谐心理就要对事物作定量分析,选择“最佳度”对自我情感欲望进行适度调控。所谓“最佳度”指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探寻事物最优数量或数量组合,进行调控,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及由一系列价值观念自发心态组成的观念系统,其内容有充满爱心、与人和睦相处,乐于助人,有公正、平等理念,积极向上。和谐心理的本质是为人和人和自然谋求一条共生之道。“中和”思想的前提是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强调事物的平衡、稳定,主张“执两用中”反对过与不及具有哲学的适度思想。这一观念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和历史延续起着重要作用,对人为人处事不走极端,,保持人际和谐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社会互动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理论教学为前提和基础,各种实践活动为载体,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思政教育要服务于社会的发展,但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社会脱节较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现了以下问题:重视课内实践教学,忽视课外实践教学;校内实践教学不够规范,缺乏统一协调;校外实践教学参与性不够;实践教学缺乏长效机制,实效性不强。
有人认为:“应重视高校学生教育与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方面,立足社会本体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得具有社会性。”也有人认为:“大学生个体在政治思想上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也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实现校园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然而单纯把高职院校或社会作为思政教学的主要责任主体都是不尽合理的,二者沟通、合作,共同开展工作,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更为有效。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开展社会互动的理论依据
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理论需要在实践中去学习,实现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首先,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关于人的本质属性的观点,即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在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实践着的具体人。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去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其次,马克思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孤立的,它与外界发生着普遍联系,它的效果如何,同国内外形势、世风、党风、民风、校风、家风等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系”。高校思政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来进行教育。
第三,马克思认为人的思想意识形成和发展是由社会存在决定,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会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大学生一旦形成先进的社会意识,又会影响社会存在,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因此,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向社会化方向改进和发展。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工程,不单纯是学校内部的事,学校应该主动沟通社会各方面,让思政教育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不仅包括课外实践、社会实践,也包含课内实践;“实践教学不应被理解为‘社会实践(活动) 中的教学活动’,而应被理解为‘教学内容中的社会实践问题’的教学。”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应该包含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
1.课内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内实践教学就是“在课堂内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是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自主地运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通过案例分析、情境创设、辩论讨论、演说表演等形式,对富含‘社会实践性内涵’的案例、问题等内容进行分析、质疑、辩论、讨论,进而找出解决办法,实现教学目的的教学”。这对教师理论功底以及社会阅历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因此课内的“社会互动”更多地应由教师来实施,由教师的社会历练来带动课堂的社会互动。多数高职院校要求专业教师外出锻炼专业技能,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却有所忽视。殊不知思政课教师的社会阅历更为重要,尤其是年轻的思政教师的经历多是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实践,这容易让思政课变得离社会实际越来越远。思政教师有目的地外出锻炼实践,与国家机关、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形成紧密且长期的实践关系,将对思政教学入脑入心更为有利。
2.课外互动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外实践涵盖了课外、校外等更广泛的社会范畴,如何开展课外实践教学的社会互动,应该从点到线到面逐步推进。
(1)根据课程内容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推动基础实践教学顺利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法律、历史、心理、社会等多个方面,实践教学基地应以此为基础进行建设,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农村建设基地、法制建设基地等。应保证各基地的功能是不同的,且能互补的,从而促进实践基地整体功能的实现。在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投入不多的情况下,实践基地的建立应考虑少而精,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或吸收实践基地各类专家、能工巧匠进入课堂,参与思政教学活动。
(2)以校企合作为平台,推动学校、社会单位等与实践教学形成合力。随着校企合作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思政教育必然要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专业技术知识需要在校企合作中得以锻炼提升,思政教育关于品德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也需要动员社会力量的投入,形成学校、企业、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素质培养网络。学校与企业部门人员为共同评价主体,评价侧重点各有不同,有利于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以帮助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
(3)推动社会大实践基地的建立。高职院校实践基地和校企合作难以实现思想政治实践教学的全覆盖,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向社会这个实践教学大基地扩展、渗透,建立松散的、不确定的实践基地,由全体社会力量来共同承担思政教学任务。这是目前开展实践教学最经济的形式。同时,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思政教师可就实践教学提出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由学生自主寻找实践单位,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交往,为学生由“准社会人”向社会人转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米祖旭.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社会化刍议[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3).
[2]王丽梅.21世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走向[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5(1).
[3]陈清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的必然性[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11).
[4]吴恒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趋势探讨[J].教育导刊,2009(7).
[5]王继华.论高校德育工作社会化[J].煤炭高等教育,1995(1).
[6]钱广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探讨[J]. 思想理论教育,2007(1).
论文关键词:职业性别歧视 社会学理论 社会政策建设
论文摘要:职业性别歧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做了深入研究。职业性别歧视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是社会问题,社会学理论以独特的视角解释了这一现象,且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同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政策当仁不让地担负起其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职责。
劳动力市场同样受“供需关系”的掌控,但现行中国显然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雇主的价值、偏好将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果。学者赵耀对雇主雇佣行为调查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存在的,一些雇主坚持不选择女性,认为女性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生育和照顾家庭会影响工作和加大支出成本,75.6%的调查者“同意”或“很同意”这种观点。还有部分对雇主对女性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工作内容和岗位变动的应变性表示担忧。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虽然每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变动,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非常深入地研究了职业性别歧视,社会学以独特的视角弥补了经济学纯理性考量的缺陷,且非常有解释力。
一、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1.女性劳动就业中的角色期待。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两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期望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到女性是否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雇主的招聘行为。
2.个人偏见理论。该理论是由贝尔克(Becker)创立,是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建立的,用贝尔克的话说就是,“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他认为,这种偏见来自雇主、雇员、顾客三个方面。(1)雇主歧视。假设一些雇主对一部分人具有主观的偏爱或对另一部分人具有嫌恶情绪,而与其技能无关。如一部分男性雇主对女性雇员抱有偏见,即使女性与男性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他们也只愿雇佣男性,除非女性雇员和男性雇员之间的工资差别大到足以抵消对女性的偏见的程度,才会雇佣女性。(2)雇员歧视。这与工作职位的竞争、工作中的磨擦、人们对民族、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等的认识的不同有关。例如,大多数白人对有色人种持有偏见,有些男性雇员不愿接受女上司的领导,或者有些人不愿跟老年人、残疾人一起工作,即使他们能够胜任。(3)顾客歧视。顾客有时对被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偏见。如外科医生、机械工程师、司机顾客喜欢男性提供的服务;护士、导游、空中小姐,顾客喜欢女性提供的服务。
3.互动理论。斯坦福大学的理姬薇 (ceciliaL.Ridgeway)教授于1997年在解释两性职业和报酬不平等的问题时提出这一理论,她认为,人们生活在互动的交往中,在求职、应聘、面试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基于性别的显著差异,互动过程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地位信心。在男性优于女性,更胜任工作的观念影响下,造成具有与男性同等能力的女性对自我的期望不同。同时,男性利用占据权威位置的机会,故意忽视或消除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使得女性很难改变这种状况。评价职业报酬时,人们通常较少选择异性参照群体,更多的采用与同等任职资历的、同样性别的人相比较的方法。这种通行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社会网络的同性化和职业性别隔离。
4.激进女权主义的自行就业观点。激进女权主义从强调私生活领域的问题出发,认为女性在社会劳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主要根源在于她们在性和生育方面受男性控制,不能自主。因此他们提供的战略便是使女性与男性分离,鼓励女性去创建自己的产业,如商店、银行、企业、饭店、医院、书店等,以做到自行就业,免受社会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 转贴于
二、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建设
1.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女性就业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值得借鉴,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失业保险政策、职业介绍和指导政策、公共就业工程等政策。美国(“一揽子职业中心”)、法国设立专门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很多发达国家积极介入女性就业,财政拨款补贴公立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和企业用人提供免费服务;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制订了明确的支持政策,这方面美国和欧盟都走在前列,取得显著成效。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我国社会需要制订《反就业歧视法》,依靠法律的强制来保证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同工同酬;当前,不少中小私营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缴纳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的行为,严重损害女性劳动者,法律要制定细则予以纠正。第二,女性承担着生育和照顾家庭两大社会责任,女工生育保险应尽快转变为社会统筹,实现企业的成本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来承担妇女生育哺乳费用以及生育保险金。第三,应该健全和完善女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长期失业和下岗的女性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帮助她们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再就业服务,把保障和服务结合起来。第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女性从业人员,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能够惠及所有女性,提高三条保障线的救助水平和力度,使失业女性的贫困状态能够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参考文献
[1]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7.
[2]苏艳明,曾春媛.我国劳动力市场性别歧视现状及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2006,(3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