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个人理财分析

个人理财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1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个人理财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个人理财分析

第1篇

一、文献回顾

国际权威专业机构给个人理财所下的定义是“通过财务策划来弥补生活现状与预期目标差距的行为,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个人进行理财时需要运用理财工具,而有效的利用理财工具就必须进行投资组合。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提出关于组合投资的均值――方差模型(Markowitz 1952),开启了金融投资定量化研究的先河,成为金融投资理论研究的主要论题和决策实践的重要工具,构成了现资组合理论的核心基础。投资组合是指为达成一个或多个投资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一系列投资工具,也就是运用资产组合来完成理财目标,提出当投资者面对多种资产,考虑用多少种资产,每种资产占多大比例时,资产配置的决策过程就开始了。

而投资组合的资产配置或制定个人理财方案,可以根据个人的资金状况、投资动机、投资期限的目标、年龄、风险偏好、税收考虑等因素来确定。例如通过对大中型城市居民个人理财的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低收入的家庭对理财需求更强烈,学历较低的人对理财需求较弱。结合上述各种因素,研究者引入了生命周期理财理论,其是由F・莫迪利亚尼与R・布伦博格、A・安多于20世纪50年代共同创建的。该理论认为,人会根据一生的收入和支出来安排各个生命阶段的即期消费和储蓄,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效用最大化。即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命阶段,其不同的财务状况、资金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都会导致不同的理财目标。

关于投资组合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基于个人生命周期、资金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来分析个人投资组合中各投资工具所占比例的研究较少。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组合理论的发展分析,或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等单方面的研究分析。由于现实情况的限制,实证方面的研究更少。

二、研究假设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因素与五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相关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之上得出适合不同人的个人理财投资策略。将个人生命周期分为单身期、家庭事业形成期、家庭事业成长期、退休前期及退休期五个阶段;资产状况由年收入表示,分为小于10万元、10~50万元、50~100万元、100~300万元及大于300万元五个等次;投资偏好分为保守型、中庸型及进取型三个类别。

假设1,资产状况与储蓄比例呈负相关。个人的资产状况由年收入表示,总体而言,个人投资理财策略中储蓄所占的比例会随着收入的提高而提高。但考虑到个人或外部条件的影响下,就会有所不同,就如个人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存在不同的投资偏好,国家的调息政策等都会影响到投资者的储蓄比例。就投资者个人而言,随着个人收入的不断提高,投资者的可支配收入也越来越高,相同比例下储蓄的资金会逐渐增多。为此,投资者在财务安全的基础之上,开始追求财务自由,更加注重资产的增值,就会逐渐减少储蓄比例,转而有闲置资金去投资其他收益较高的投资工具。

假设2,生命周期与寿险比例呈正相关。生命周期是从单身期到退休期的五个阶段,简单来说可以是个人从青年到老年的过程。单身期,收入高支出多,可用投资资金较少,而且身体也较为健康,因而对寿险的需要就不多。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财产的增加及家庭成员的增加,个人、家庭成员及财产都需要一定的寿险保证。寿险不仅表现在人身、医疗及财产方面的保险,随着理财市场的成熟,也逐渐增加了收益相对储蓄较高风险也较低的投资型保险。所以当生命周期处于退休前后阶段时,除了需要大量的养老医疗保险,投资型保险也很适合该阶段投资者对风险的保守态度。

假设3,投资偏好与储蓄、债券、基金及寿险比例呈负相关,与股票比例呈正相关。投资偏好从保守型进取,换种说法就是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强。顾名思义,保守型的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避免高风险的投资,偏好风险低的投资工具,例如储蓄及债券。同时也偏好有专业投资管理的基金,风险低的情况下有相对较高的收益;此外也需要较多的保险来转移风险,特别是投资型保险非常适合保险型投资者。而中庸型的投资者所能承受的风险稍高,就逐渐减少储蓄、债券等投资,逐渐增加风险较高但收益也高的股票投资。随着风险承受能力的增强,进取型投资者对股票在能承受较高风险的基础之上,偏好投资收益高且风险高的股票,而风险低且收益低的储蓄债券等投资工具所占投资比例也越来越少。

三、研究设计

为了分析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三个个人特征对五大投资工具所占投资组合比例的影响并得出各个工具应占投资比例。将三个个人特征作为自变量,投资工具所占比例为因变量利用统计数据对个人特征对投资工具所占比例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出各个投资工具所占比例。

其一,样本数据来源及变量定义。样本数据借用平安保险给客户提供的理财规划投资组合表,通过投资组合表可以根据各阶段生命周期、各层次收入及各个投资类型总结得出75个样本。通过对理财顾问投资案例及经验数据的平均值进行总结,设计全部类型个人投资者类型,样本涉及较为全面。个案选择的投资工具较为适合我国投资者的偏好,主要集中在储蓄等五大投资工具的选择上。在研究中,投资工具所占比例分别选用5个变量:储蓄比例Saving、债券比例Bonds、股票比例Stock、基金比例Fund及保险比例Insurance,将这些比例组合起来就成为投资组合策略。另外用Income、Life、Preferences分别表示反映个人投资者特征指标:生命周期、资产状况及投资偏好。变量的具体定义见表1。

其二,建立模型。由于被解释变量有5个,所以需要用相同的方法建立五个模型,分别计算出解释变量的系数,使得最后可以得出5个回归方程,以便完成个人投资理财策略。所建模型为:

Saving =C1+a1 Income+b1 Life+c1 Preferences +ε1

Bonds=C2+a2 Income+b2Life+c2 Preferences +ε2

Stock=C3+a3 Income+b3 Life+c3 Preferences +ε3

Fund=C4+a4 Income+b4 Life+c4 Preferences +ε4

Insurance=C5+a5 Income+b5 Life+c5 Preferences +ε5

模型中, Ci ( i =1,2,3,4,5 ) 为对应方程的常数项, a i、b i、c i ( i =1 , 2 , 3 ) 分别为对应于自变量Income 、Life及 Preferences的偏回归系数,εi ( i =1,2,3,4,5 ) 为误差变量。等号左边为储蓄比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寿险比例五个被解释变量,右边等式引入个人投资者的资金状况、生命周期及投资偏好为解释变量,从而作出相关性及回归分析。

四、实证结果及分析

其一,相关性分析。本文从资产状况、生命周期、投资偏好分别对个人在投资时储蓄比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保险比例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由于本文主要考察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相关程度,所以通过对SPSS18.0软件的Spearman相关性检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资产状况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储蓄比例显著负相关,在5%的显著水平下与基金显著正相关;生命周期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寿险成正相关;投资偏好在1%的显著水平下与储蓄、债券、基金及寿险比例呈负相关,与股票成正相关。

其二,回归分析。制定个人投资组合策略,需要得出各个投资工具的比例,这时就需要进行回归分析,得出个人特征的系数,得到回归方程。运用SPSS18.0软件将模型中的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见表3。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仅列出储蓄比例系数表。从表3中可以看出,四个Sig.值都小于0.05,说明目前样本得出的结果还是有统计意义的。除了从表中可以得出储蓄比例的线性回归方程,债券比例、股票比例、基金比例及寿险比例也可同理分析得出回归方程:

Saving =73.930-3.838Income+0.732 Life-18.127Preferences

Bonds=27.572+0.819 Income-0.473 Life-6.904 Preferences

Stock=-30.363+1.107Income-0.970 Life+32.486 Preferences

Fund=21.989+1.582Income-0.341Life-6.123Preferences

Insurance=7.431+0.273Income+1.004Life-1.453Preferences

经过回归分析已得出方程,根据个人投资者的实际情况,即资产状况、生命周期及投资偏好,分别按期变量值带入,即可得出各个投资工具需要在投资中应有的比例。另外,还可以对不同投资偏好而其他两项相同的个人投资者进行对比分析。例如为10万元以下年收入、单身期、性格相对保守的初入社会大学生制定适合的投资理财决策策略,可以将Income=1、 Life=1 、Preferences=1带入模型中的五个方程,得出该投资者投资时可以把资金按储蓄52.697%、债券21.014%、股票2.26%,基金17.019%,寿险7.255%的比例分配。用回归方程得出的投资工具比例,相比投资组合表来说更为实际、具体且全面。

本文通过对个人投资者个案的75个样本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及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结论:(1)个人投资者的资产状况与储蓄比例及基金比例有较明显关系,但是与债券比例、股票比例与寿险比例并无太大关系;(2)生命周期与寿险比例呈显著相关性,与其它投资工具并无显著相关性;(3)投资偏好与五大投资工具的选择比例都有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个人投资者的个人情况对投资工具的选择有着直接的影响,这就要求个人投资者或者投资机构为个人选择投资工具时一方面需要慎重考虑个人的各方面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及分配比例。另一方面,除考虑个人因素以外,还应重点关注宏观环境的变化,包括金融市场及国家政策的变化,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投资者的投资收益及风险。

参考文献:

[1]劳伦斯・J・吉特曼:《投资学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2]张可可:《个人中长期投资理财研究与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7年第5期。

[3]王加亮、唐宇:《个人外汇理财产品的定量分析》,《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第2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风险防范;策略

作者简介:刘勋涛(1968-),男,湖北天门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资产评估。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8.2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8-53-02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及分类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概念

一般来讲,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的客户进行适当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产品设计和销售的资金管理计划和投资方案。通常在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接受客户的授权进行资金管理,银行与客户先约定收益与风险分配方式,到期后按照约定方式进行分配。

(二)个人理财性产品的主要分类

本金和收益能否保证的问题是客户非常关注的两个方面,根据这两个方面,我们可以将个人理财产品分为三个大类:保本型——固定收益类产品、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与非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

1、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理财计划。指的是商业银行与客户签订相应的保证条款,并按照承诺的条件向客户按期支付固定的收益,投资风险由银行全部承担,或者按照承诺的条件,银行按期向客户支付最低收益并承担该部分的风险,而投资的其他收益则由客户和银行按照先前约定的比例进行分配,并按比例承担投资的相关风险的理财计划。

2、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个人理财产品。其特点是商业银行与客户在理财产品销售时,双方就约定:到期后银行除保证向客户支付本金外,其他投资风险由客户自己承担,根据实际收益情况确定客户的实际收益。

3、非保本型——浮动收益类产品。其特点是不保证本金,根据实际收益情况确定客户的收益率,因为不保本,所以收益率一般要比保本产品收益率高。当前市场上属于该类的产品有以下几种:QDII、基金宝和打新股。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分析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2000-2005 年间,中国理财市场平均每年增长率高达15%以上,从2006 年以来,个人理财业务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但是,受国内外经济因素影响,2007年开始出现了大量理财产品零收益和负收益现象。截至2008年2月28日,涉及5家银行的9款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

从发行数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近年来发行明显提速, 并且以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放量增长为特点。2011年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发行数量达到23889款,较2010年增长75.3%,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发行21474款,占据全部发行总量的90%,较2010年增长86.63%。

(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问题

1、信息透明度不高,信息披露不足。2010年,国有控股的五大银行加上邮储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高达4226款,占市场产品比率达36.51%。同时,统计发现多数银行在观察期内实际收益率公布比例不满30%。

2、产品设计能力不足。设计能力不足是银行理财产品发生问题的重要原因。国内商业银行的自主创新能力匮乏,人民币衍生品市场和基础证券市场残缺不全,对外资银行的依赖较为明显。中资银行推出的与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汇率、股指及有色金属等产品挂钩的理财产品一般都是由中资银行提交外资银行进行产品设计,然后再分销。

三、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蕴含的风险

(一)法律方面的风险

1、产品销售和宣传不适当。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宣传和销售理财计划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如果不遵守将会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很多银行在宣传和销售个人理财产品时总是有意忽略风险的提示或者夸大收益,进行不适当的理财产品的宣传,极易误导消费者。有些营销人员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宣传非常夸张。

2、风险揭示不足。按照相关规定:在开展个人理财产品服务时,商业银行必须进行相应的风险提示,否则很可能遭到客户的索赔,银监会也可以以此进行处罚。在产品销售阶段,银行的营销人员在对条款的理解上可能自身都存在问题,或者是银行从事其他业务的服务人员来推销理财产品,其只强调产品的高收益性,而对风险揭示完全不足,导致客户未能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容易导致客户投诉。

(二)信用和声誉风险

因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客户对商业银行产生负面评价的风险即为声誉风险。自2008 年以来,已出现多起理财方面投资者与银行的争议事件,究其原因多是产品宣传时介绍的收益率很高,到期后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又过低,前后反差过大引起客户强烈的不满。仅2008 年一年,上海银监局就受理各类对银行业机构的投诉4398项,其中,对个人理财产品销售的投诉明显增加。理财产品方面的投诉增多,大多是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过程中对风险揭示不足所致。这些误解也会给银行造成负面影响,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度会下降,对银行的声誉也会有影响。

(三)市场风险

1、利率风险。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与利率存在相关性,理财产品尤其如此,我国实行利率浮动制度,不断变化的利率必然导致理财产品的收益不确定性。利率对金融机构更是影响重大,以前国家一般公布基准存贷款利率,并规定了商业银行只能在一定的幅度内浮动,银行大多吃存贷利率差,利润丰厚,日子非常好过。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又非常困难。新一届政府下决心进行经济改革,要理顺资金价格,使存贷款利率由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进一步推进市场经济改革。今年7月,央行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无疑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步。在放开贷款利率的基础上,存款利率上限也将逐步从1.1倍扩大至1.15-1.2倍,当然,考虑到安全性,完全放开存款利率还是有很大风险的,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一个信号:利率会越来越市场化。以后利率的变化将会更复杂,各个银行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都会采用利率这个非常有力的手段。影响利率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内外经济形势、国内产业政策、国内外货币政策的调整都会影响国内的存贷款利率,利率风险将逐步成为我国金融业最主要的市场风险。

2、汇率风险。随着我国汇率改革的深化和欧美利率的调整,个人理财产品也面临着汇率风险。比如,投资者如果购买保本型——固定收益类美元理财产品后,美元调息、升值或者贬值,但投资者的收益如果不变,就会导致汇率损失。加上国内贷款利率完全放开,国际国内的利率波动也会影响汇率,二者共同作用,将会使风险更复杂而不好把握。

3、物价上涨风险。这几年,物价上涨幅度非常大,货币贬值严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必须和通货膨胀率进行比较,如果说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小于通货膨胀率,那么该投资就是失败的,不如选择进行实物类产品的投资更能保值。

四、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从银行自身角度分析

1、规范宣传和销售,加强风险揭示和信息披露。在理财产品的宣传及销售方面银行应进一步规范,对无法提供准确依据的理财产品,在宣传介绍材料中不标明最高收益率或者预期收益率,不使用 “首位”、 “第一”、“保证收益”等容易误导的宣传标语。对于市场风险较大的理财产品,对无相关交易经验或不宜购买该理财产品的客户,销售人员不主动去销售。销售人员应充分了解所销售的理财产品,了解各项条款的含义和风险因素,不仅要将合同中的条款对客户逐条进行解释,还要充分提示可能的风险,不要过度承诺高收益,极易误导消费者决策的错误。

2、加强与媒体的协调沟通。商业银行应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对商业银行的产品、价值理念进行宣传和讲解。媒体访谈、产品宣讲等方式都是可以的。以期在公众心目中建立商业银行积极、良好声誉,增强对公众、客户的透明度。并且,银行还可以就新产品的开发征求客户的意见,以期提早预知新产品的风险,并早做防范。

3、完善管理政策,培养或引进专业人才,进一步量化市场的风险。加强对市场风险的管理,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和严格的程序。银行应该有专门成员制定市场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并随时对市场风险进行监管。银行经营产品多,涉及的范围也广,对银行业务风险的量度和测算需要非常复杂的数学知识和丰富的金融知识,并需要能非常熟练地运用计算机,因此,现代银行风险管理必须引进高端的技术和人才。

(二)从监管部门法律法规角度分析

1、相关法律法规亟需完善。我国相关部门应尽快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法律规定,填补现有法律方面的空白,以更好地控制个人理财业务法律风险。其一,法律法规需重视调整商业银行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义务。其次,随着个人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我国要清除“灰色区域”,加紧相关立法工作。

2、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加强法律的建设和法制宣传,客户和银行员工都要增强法制观念,依法、合规、诚信经营。对相关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法律培训和强化学习,对客户进行选择性的理财知识培训,从理财的最初环节降低风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商业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09).

[2]吴泽群.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04).

第3篇

[关键词] 个人理财 银行 SWOT分析

一、个人理财业务概述

根据银监会《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定义: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分析、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从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来看,个人做出理财行为本质上是对货币需求满足程度的一种选择。商业银行作为货币的中介机构,在货币流通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与资金有关的供需一般都有商业银行的参与。个人理财业务是对货币需求层次的满足程度的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过程中的比较优势。根据马可维兹(Harry Markowitz)在1952年提出的投资组合理论是个人理财学的基石。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是帮助客户对资产进行保值增值,并尽可能的降低风险增加收益。通过投资组合理论,可以扩大投资组合进行风险分散化。

中国银行是国内较早开展个人理财业务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中银理财”的品牌也以优质专业的服务广受好评。但在实际操作中,各地区之间,由于经济发展以及客户需求等因素的制约,各理财中心并不一定能从真正意义上提供个人理财服务。根据笔者在福建省几个二级分行了解到,中国银行并没有充分把握优势积极发掘客户资源,而使个人理财业务处于被动状态,这样明显不利于当今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发展。

二、中国银行福建分行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

1.优势(strength)

(1)良好的信誉度。中国银行福建分行在向私人提供投资理财服务的业务领域中有着良好口碑,也是世界公认的首要投资服务公司之一。中国银行依托国有资产做坚实的基石,加之不断地扩宽业务范围向参与者提供稳定和发展的服务,中银理财得到了公众的信任。

(2)中国银行福建分行网点多、设施齐全、市场覆盖范围较广。福建全省范围内拥有一个一级分行、9个二级分行以及数百支行、分理处遍布各县市。特别是在市辖区内网点布局合理、基础设施优良、分布广泛。

(3)基于有国家政府的保障和特殊业务及地位,客户资源稳定和丰富。中国银行福建分行单位性质是国有控股企业,作为国家指定的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并且是最早开办华侨信托保管业务,这一历史优势带来了宝贵客户资源。

2.劣势(weakness)

(1)产品服务层次简单。各个理财中心并没有提供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服务。在实际操作上主要只是为贵宾客户办理传统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整合和一些业务的品种介绍、咨询建议,个人理财业务涉及咨询、建议或投资方案设计等技术层面上的还相对较少。

(2)理财师匮乏且管理不当。理财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客户理财需求,像有些支行根本没有条件进行投资顾问的理财服务方式。虽注重理财人员的专业培训,但缺乏有效的人员管理和培养,频繁出现跳槽现象,人员流动性大,增加了人才培养的成本。客户经理的考核模式不统一,不能真正体现业绩与薪酬挂钩,稳定客户经理队伍。

(3)研究开发落后,缺乏创新。由于理财产品的研发设计、定价、风险管理等环节都在中国银行总行,福建省内分支机构只负责销售理财产品,无权推出产品,对产品设计的背景、资金运用渠道知之甚少,可能会对客户进行误导。再者产品服务大都集中在个人信贷、代收代付、信息服务等基础性的理财产品上,关于投资类的理财产品则相对较少,更谈不上结合客户的投资偏好和资金实力为客户量身定制金融产品。

(4)缺乏正确的市场定位,没有细分现有客户。对大多需要个人理财的客户都是一揽子服务,没有进行针对性强的市场细分,有些服务门槛过高导致很多居民都望而怯步。以福建中银理财为例,其中一个条件是客户在中国银行金融资产总和达到50万元人民币才能成为服务对象,这对大多数居民还可望不可及的。

4.机会(opportunity)

(1)市场潜力巨大,人均收入的提高为理财提供了基础。根据统计公报,2008年福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6196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增幅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961.45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8%,增幅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46.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0.6%。国际上常用恩格尔系数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状况,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可以看出平均水平均达到小康水平,城镇居民突破富裕线只是时间问题,且在分析期内,福建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均持续下降,说明居民生活水平是逐年提高的。这些都充分说明居民有可理之财的同时也需要正确的理财方式来实现闲余资金效益最大化。

(2)人口结构和社会财富结构变化。由于过去只有城镇少部分居民理财需要使得银行理财市场大大缩水。但现在随着城镇居民和部分农村居民收入逐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加之金融机构大力宣传普及理财观念和公众教育水平提高,居民对理财有了更深的认识。在笔者做的抽样调查统计中,近80%中等收入群体愿意通过银行来实现理财。再者随着居民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改变,个人金融资产由过去单纯保值型向增值型转变。

(3)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为理财提供了条件。电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风靡全球在银行信息管理系统和居民个人金融消费之间架起了桥梁,使新产品和服务能较快地适应居民的需要,各种线上线下操作方便了理财资源的整合和投资。

4.威胁(treats)

(1)中国银行的分业经营体制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我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资金只能在各自体系内循环,银行不能涉足证券、基金、保险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的产品,无法对个人金融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在中国银行的上升空间。

(2)相关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中国至今未建立和完善个人理财的法律体系,个人理财业务在银行中没有明确界限使客户缺乏信心,理财师的操作准则也欠规范。

(3)市场日趋多元化,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中银理财面对竞争对手主要有证券、基金、信托、保险公司及国内其他银行。例如基金公司已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产品群,能更广泛地满足客户需求,基金运作透明度高、市场形象较好、在整个金融行业中从业人员素质较高都是其优势所在。

三、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SWOT分析策略

1.SO战略:继续巩固中国银行基础业务的同时在各级分行建立个人理财专家顾问小组,为全辖理财中心、理财客户提供专业支持和专业服务,并逐步建立中银理财的专业营销和研究服务团队,对开办的个人理财业务进行宣传,了解客户的需求,注重“以客户为中心”经营理念的跟进,尽可能的满足客户对理财各方面的需求,从真正意义上提供并推广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加大科技投入,更新落后的硬件设备,建立更加完善的网络信息体系,发展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最终为个人理财创造出优越的技术和信息物质条件。

2.ST战略:建立科学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和完善的客户经理考核机制。通过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经理能随时搜索、追踪和分析每一个客户,根据客户的行为方式和业务历史纪录,利用数据分析,挖掘、了解客户需求并对其信用进行评级,从而减少对客户的打扰,提高对客户的服务质量。通过客户经理考核机制加强规范理财师操作流程。

3.WO战略:产品创新使服务多样化。加强客户的细分,善于维护已有客户和发掘潜在客户,可以学习花旗银行的客户细分方法,因为个人理财业务不能仅局限于高端客户,还需要为中端客户,特别是白领阶层提供理财服务的平台,这样才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客户资源,占领较大的市场份额。持续性的、有针对性的对理财人员的进行培训,使客户经理像律师、医师和其他职业顾问一样,具备个人理财职业从业的资格。

4.WT战略:加强个人理财业务与公司金融业务的交流与合作。中国银行应利用本身在公司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服务的优势,挖掘和维护以公司企业中的个人优质客户为对象的个人理财业务,实现部门间的强强联合,共同为公司创造利润。同时加强跨行业合作,与保险、证券公司合作,与其他行业,如房地产、电信、教育等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个人理财 客户群差异性

前言:个人理财是商业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同时也是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其对银行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大部分个人理财业务的运营历史较短,银行本身对个人理财活动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所以在提供理财服务时没有认识到个人客户对理财服务的风险偏好、资金状况以及财务管理目标本身存在着一定的普遍性,并没有利用这一特性来发展完善个人理财业务,因此对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群的差异性分析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个人理财市场细分概述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概念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提高以后产生了各式各样的财务管理需求,商业银行顺应这一需求形势在运营过程中为储蓄客户提供财务分析、财务规划以及投资顾问和财务管理等专业化的服务。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是各个银行利润收入的主要来源,其发展和进步对商业银行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二)市场细分的理论依据

在商业银行的运营过程中,个人理财业务是一种针对客户个人的服务。由于每个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特质不同,其理财的需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提高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质量和效率,对个人理财市场进行细化划分是十分必要的。个人理财市场的细化是现代营销理念在银行运营活动中的应用,细化工作进行的依据主要有两个:第一、从广义上来说每个人的财务管理需求是不同的。而银行的个人理财服务必须根据个人客户不同的财务管理需求来进行,所以个人财务管理需求的差异性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细分的根本前提;第二、商业银行作为社会经济活动中的金融服务提供者,其本身也是一个市场经济主体,其自身理财资源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商业银行自身是不可能差异性的满足所有个人客户的个人财务管理需求的。银行自身有限的理财资源和无限的个人客户理财需求是一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银行主体必须对个人理财服务的市场进行细化,以保证银行在有限资源基础上对个人客户的吸引力,可以说商业银行理财资源的有限性是市场细分的外在要求。

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类型及差异性

(一)个人理财客户分类

1.一般客户

这类客户的工作较为稳定,相应的月收入保持在3000~6000元之间,大部分的年龄在40~45岁,因为收入较为稳定,对未来的收入预期比较乐观而且社会经验较为丰富,所以其投资的欲望和能力较强,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典型客户。

2.重要客户

重要客户一般是在体育、商业贸易以及电信等朝阳行业中任职的管理人员,其每个月的收入基本稳定在4000~8000元之间,年龄在35~50岁之间,因为年龄较轻,财富积累的速度较快,而且大部分成员的学历水平较高,对金融活动的认识较为深入,所以对资金运用的能力较强,是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重要客户。

3.战略客户

这类客户一般在收益较好的行业任职,或者是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商户,月收入在6000~10000之间,因为其从事的职业主要就是经营活动,所以其对金融理财的认识和理解程度较高,有极强的投资和增值欲望,同时个人的财富积累速度较快,有实际的投资能力是银行个人服务业的战略客户。

(二)个人客户理财特征差异性分析

依据个人理财活动中个人客户财务状况的不同,其在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需求也就不同。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对理财服务形式的选择上以及对银行的忠诚度上。

大多数情况下一般客户会选择风险程度相对较低,而收益率相对较为稳定的理财产品,而其他两种用户在个人理财中的取向更加激进,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相对较大,而收益率也相对较高的理财产品。

在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上,一般客户因为与银行本身的交集不多,其投资的稳健理财产品在任何银行都能够得到满足,所以对银行的忠诚度不高,很容易转换银行。但是重要客户和战略客户因为频繁的投资活动与银行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对银行的忠诚度往往较高。

三、根据个人客户群理财特征差异性对针对的建议

(一)为一般客户提供基本的标准化服务

一般客户是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中趋同性最高的一种客户群体,其在个人理财业务的选择上基本相同,所以银行在针对这些客户的个人理财服务中,应该注重服务的标准化。

(二)为重点客户提供针对

在重点客户群体中,个人的财务管理观念就出现了较大的分歧。所以银行个人理财主体应该为中国电信客户提供针对,针对重点客户在理财活动中的不同取向,为其提供个性化的针对服务。

(三)为战略客户提供VIP服务

根据“二八法则”,战略客户是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绝大部分的战略客户在投资活动中的投资倾向都是较为激进的,希望在投资活动中获得最大化的收益。其投资活动会为银行带来大量的收益,所以银行要为战略客户提供VIP服务,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客户的要求,如为其设立理财专区,保证客户在办理业务时可以获得最快、最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孔莉.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差异化服务策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

[2]邬静雨.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市场细分及客户差异性分析[J].中国市场,2014,43.

第5篇

关键词:高职;个人理财与规划;教学分析

《个人理财与规划》是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核心课程,也是其他金融类专业的专业能力拓展课程。个人理财业务是金融企业利用掌握的客户信息与金融产品,分析客户自身财务状况, 通过了解和发掘客户需求,制定客户财务管理目标和计划,并帮助选择金融产品以实现客户理财目标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为了让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这些工作,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个人理财的知识与技巧,还要培养他们的综合观察、思考、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的特点

(1)综合性和系统性。高职《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综合性突出,涵盖了金融、会计、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需要学生拥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房地产金融学、国际金融学等诸多课程学习的基础,而且对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整合度较高。《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以居民家庭理财规划为主要服务目标,包含着投资规划和生活规划两大类内容。投资规划不仅包括证券投资规划,而且还包括外汇、黄金等方面的投资规划。生活规划包括了现金规划、储蓄规划、消费信贷规划、房地产规划、保险规划、税收规划、子女教育规划、退休规划和遗产规划等诸多方面。(2)实务性和专业性。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家庭都是经济活动单位,都需要解决如何扩大收入和如何合理消费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家庭理财集中在投资上,很多人将理财等同于投资。但居民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涉及到资金的分配问题,需要平衡好自身财力和消费水平的关系,因此,个人理财包含着比投资内涵更广、更为实际的内容。

二、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分析

(1)欠缺比较成熟的教材。当前市场上可供选择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数量较少,比较成熟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更是欠缺。现有的教材或偏重理论、实务操作性不强,或内容零散,系统性和时效性较差,直接影响了《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2)师资力量的匮乏。近年来,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招,虽然给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暴露出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一是教师数量不足导致学科梯队建设不合理,难以适应学校的发展;二是青年教师占比较大,这些青年教师多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讲台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教学经验不足。师资力量的匮乏已经成为《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3)过多重视理论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多样性和有效性。对于类似《个人理财与规划》这类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讲课中往往对实际操作重视不够,倾向于理论讲解,不能将更多有用而生动的内容引入课堂,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有些教师教学手段单一,不善于应用多媒体技术,教学过程不够生动;还有些教师不善于教学互动,一味的主导课堂。对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会快速下降。

三、高职院校《个人理财与规划》课程教学建议

(1)选用高水平的教材。优质的《个人理财与规划》教材应系统性强、知识体系健全、编纂正确无误、重视实训环节并与课程特点相吻合。高职院校也可以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符合自己学校和学生特色的、针对性更强的教材,增大教材的可选择范围,满足师生的更多需求。(2)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着眼于两个方面:一是扩大师资队伍数量,缓解当前课务繁重的压力,主要办法是从现有相近专业教师中选择合适人员承担本门课程的教学。二是提升师资队伍质量。一方面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知名教授来担任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加大对内部已有教师的培养力度,从学历、科研和下企业锻炼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3)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①任务驱动。根据各个金融机构的理财业务内容,编制出多项任务,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各种基于真实业务的模拟操作和训练,把学习和工作融为一体,教师配合指导、答疑、评价,将理论知识的运用置于一个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展开,完成后学生能够牢固掌握相应理财规划的设计与检验。 ②情景式教学。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犹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把课程的教学安排在 “金融理财实训室”, 按金融机构客户理财工作室的实际环境格局布置,形成了全真化理财业务环境工作氛围,学生在学校实践的就是其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③工学交替教学。按照教学需要带领学生到当地合作金融企业进行校外实习,并且定期合作举办证券投资大赛和投资理财规划大赛,并通过激烈竞争的大赛,来锻炼和磨砺学生,提高学生的个人理财与规划能力。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个人理财;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思考

一、个人理财概述

所谓个人理财业务,就是银行为满足自然人客户的多样化需求而推出的一系列金融服务,如:理财咨询、理财分析、存单质押、开具存款证明以及委托存款转期转账等。从消费者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帐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站在金融企业角度讲,一是要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要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按照西方银行业的观念,“个人理财”服务就是意味着客户将资产交给银行后,完全由银行代为打点,按照客户与银行之间约定的额度实现资产增值。而我国银行业目前所谓的“个人理财”服务,客户并不能把资产交给理财中心,由它代为投资、管理,而是只能向客户提供建议。

综上所述个人理财业务是以“经济学”追求极大化为精神,以“会计学”的客观纪录为基础,以“财务学”的运作方式为手段,从个人角度希望达到实现个人理想,提高生活品质,丰富家庭生活的目标;从金融企业角度,集合和创新金融产品,为客户提供综合性个性化的理财服务。

二、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状况

长期以来商业银行首先是将企业客户作为它重点发展的客户。实际上随着个人财务的增长,个人客户成为银行越来越重要的客户,个人理财只是个人客户业务中的一种。目前在一些富裕的地区,个人的业务已超过了企业的业务,所以与个人有关的业务有着较强的增长潜力。另外,从我们国家居民的财富增长速度看,它也为个人理财提供了一个现实的需求和成长的土壤。

在过去的几年里,各银行个人理财中心如雨后春笋般地从城市的各个角度脱颖而出,各种品牌“量身定做”、“一对一”等词汇充斥着媒体报道。如招商银行推出“快易理财”、“酒店预定”、“贵宾等机”、“远程医疗紧急救援”四项个性化服务项目;兴业银行推出“自在增利”业务;工行继“理财金账户”后推出了金融@家,从根本上突破了银行柜面服务的地域和时空限制;农行的金钥匙金融超市,让各阶层的顾客享受“一站式”贵宾化服务;中信的理财宝;民生的钱生钱也都在从尽可能提高客户的收益方面突出自己的影响力。转载于范文中国网 fw789.com。

但是个人理财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反映了各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和理财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三、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需求不足

1.业务的服务门槛偏高。多数个人理财项目定位于少数的高端优质客户,服务门槛过高,造成客源稀少。国内银行一般“门槛”在20万元以上。如招商银行的“金葵花”,要求客户资产要达到50万元;工商银行的“理财金账户”,要求客户资产达到20万等。中国目前来说总体上高收入客户比例较低,从现有品牌看,门槛的偏高导致能够满足这一门槛条件的客户比例并不多。这更显示了我们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它还不能合理地驾驭和掌握居民的理财的需求,合理地确定门槛条件。

2.个人理财业务宣传不到位。这体现在银行市场营销观念不强,广告宣传做得不深不透。多数银行理财人员缺乏主动营销意识,“坐、等、靠”思想严重,认为客户自己会上门来要求进行个人理财;或是不善于通过常规业务发展与客户的关系,造成理财业务开展的范围不大。也导致不少客户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片面认识,有些人尽管拥有大量的金融资产,但又普遍存在“财不外露”的保守思想,对我国商业银行的理财水准心存疑虑,对此业务持观望态度。

(二)理财产品缺乏个性

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有同质化趋势,如在投资领域,几乎都是证券、外汇、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就目前的个人理财市场,与成熟市场的银行理财相比,业务范围更多的只是把现有的业务进行重新整合,而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因此可以看出目前银行针对普通人的“个人理财中心”的服务还处在较低的层次。

(三)商业银行的政策体制问题

目前我国金融业属于分业经营,银行不能涉足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只能代销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的产品,而对这些产品的适用性无能为力,这种状况大大制约了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空间。目前,商业银行理财方式只是传统的储蓄业务、贷款业务、外汇业务的简单列举、堆砌和整合,限制条件多,对于有些产品也只能停留在业务品种介绍、咨询建议、办理简单的中间业务等方面,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理财。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理财人员

目前银行的理财员大多是原来银行储蓄所的员工,对证券投资和保险业务不甚了解,所以理财建议还只是停留在为客户提供储种选择、个人存单质押等与传统储蓄业务相关的服务上。近年来,虽然商业银行加快步伐进行理财客户经理的培养力度,但多数理财经理参加理财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少,即使参加了理财业务培训,个人理财技能仍以银行类业务为主。而理财业务是一项专业学问很深、操作技术性很强的业务,理财涉及到税收、财务、会计、法律、投资、银行、保险等多方面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若不具备全面的财务分析能力及金融专业知识,就很难确保服务质量。

四、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思考

(一)提高营销手段,加大个人理财的宣传力度

通过各种媒体开展广泛的个人理财宣传,使广大居民懂得理财的重要性,要把银行的理财产品通过各种宣传渠道介绍给广大客户,讲明利弊关系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让客户自愿选择。商业银行也应该充分利用广泛的有形的银行网点进行理财产品和专业服务的宣传,同时加大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等网点的渗透率,使客户既能享受到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又能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的理财服务。

(二)实行差别化、个性化服务

个人理财的重点在于个性化的服务。因为不同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理财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对于风险的偏好程度也不一样。所以根据每个人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偏好、不同的投资需求来进行个性化服务,这才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一个真正方向。另外商业银行在服务好高端客户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中低层次的客户,因此要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提供差异化理财服务。

其次还要提高客户管理水平,加强专业化服务。商业银行要在竞争中处于领先优势,应该建立起自己的优秀理财品牌,通过向客户提供专业化的品牌产品,对不同的客户群体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并实施差别定价策略,从而支持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三)加强跨行业的合作,丰富理财业务

通过整合现有产品,提升服务层次,为客户提供合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使居民的货币资产以储蓄为纽带,在储蓄、支付和消费环节以及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领域合理流动,并从这些业务办理进程中得到综合效益,逐渐形成以中等收入客户为主体,高端客户为核心的新个人客户群体。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应该与证券、基金、保险等金融机构之间加强跨行业合作,从现阶段互相业务发展到更广泛的行业间接触。随着商业银行的经营体制的变化,银行有必要开发混合型的金融产品,例如银行与基金公司合作开发基金信用卡、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开发保险储蓄卡等。

(四)培养专业的个人理财服务人员

提高理财人员的素质及客户管理水平,就要加强专业化服务培养和选拔专业的理财客户经理。随着中国金融理财师(cfp)资格认证制度施行,商业银行应该优选一批业务熟练、责任心强、对个人理财业务感兴趣的精英员工,进行保险、股票、债券、基金、税收等金融经济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建立起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同时具备各种投资市场知识,懂得营销技巧,又通晓客户心理的高素质理财人员队伍,为不同职业、不同消费习惯、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人士提供理财服务。

五、结语

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财富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化,个人理财业务已逐渐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新焦点,各金融机构均把发展个人理财业务做为抢占市场份额、赢取中间业务收人的重要手段。

可以预测到个人理财服务是一个蕴含巨大机遇和广阔前景的市场,个人理财服务业务的发展将是商业银行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因此要要增强银行竞争力,就要重视个人理财这一创新业务,塑造理财品牌,突出自身特色,从提高理财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入手,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岱云,陈静.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新金融,2002,(8).

[2]张九龄.对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思考[j].甘肃金融,2004,(1).

[3] 谢珍贵.试论我国商业银行竞争的新焦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12).

[4]李书坤.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索[j].河北金融,2006,(6).

第7篇

关键词: 个人理财;发展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指出目前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理财产品同质化、理财人才匮乏、市场营销滞后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自从2005年11月1日施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至今,各商业银行积极发展理财产品,大部分都实现了预期收益。根据《2008-2009 年中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市场研究年度报告》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我国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006年达到4000亿元人民币,2007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理财产品合计销售总额达8190 亿元人民币。2008 年,银行理财产品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势头,头三个季度理财产品新增规模就突破了2 万亿元人民币,创造了一个新的“速度神话”。如今,凭借着网点资源、客户资源、综合实力优势,国有商业银行目前已经占据了国际理财市场的主导地位。可见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是内在需求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面对转变经营模式、拓展收益渠道的压力,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商业银行唯有加快理财业务发展的创新步伐,通过负债结构与收益结构的转变,形成理财产品与储蓄存款的联动效应,才能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理财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相关制度不完善及监管滞后

随着人民币理财业务规模的迅速扩展, 银行业监管部门也相继出台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提示的通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制度对理财业务加以规范。但从执行效果看不甚理想, 机构违规操作频繁, 究其原因:

1、监管力度不够, 各金融机构对制度的执行不力。

2、制度的合理性值得商榷。例如: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第46 条规定, 商业银行开展保证收益类以及具有保证收益性质的产品设计时要向监管机构报批, 也就意味着非保本收益类产品的设计和开展无须报批, 但恰恰是非保本收益类产品具有更大的投资风险。

3、相关制度规定不够完善。例如对不同类型的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方式至今没有明确, 只是要求金融机构自行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 它为违规操作留下政策空间。另外, 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创新,银行的理财产品已涉及证券、基金、信托等多个行业, 在分业监管的体制下, 此类交叉性业务如何监管没有明确的标准, 可能出现同样的业务由于操作方法的不同, 业务面临的风险大小也不同。

( 二) 没有树立正确经营理念, 存在一定程度的违规和投资误导行为

1、将理财作为变相揽储的手段。虽然理财业务的开展可以有效吸引优质客户, 并保证客户不会流失, 但理论探讨一些金融机构将揽储作为理财产品的唯一目的, 甚至不惜以理财亏损为代价。一些机构将一般结构性储蓄存款产品混同理财产品销售, 绕过利率管理政策变相揽储。

2、夸大产品的收益率。银行理财产品宣称的预期收益率往往较高, 而且在一个较大浮动区间, 但事实上,实际收益率一般很难达到预期收益率的效果。一是因为预期收益率往往是历史数据的模拟测试的结果, 只具有统计概率意义, 缺乏对未来市场的指导性; 二是最高收益率并不带有承诺性质, 银行为了提高理财产品的宣传和销售效果, 往往有所夸大。

3、弱化产品风险提示, 模糊产品之间的风险差异。在实际销售过程中, 金融机构为增加销售额, 弱化风险提示。表现在: 一是普遍存在过分强调理财产品优点和收益的倾向, 对于产品的潜在风险特征以及违约金等方面介绍不够甚至避而不谈; 二是使用易发生歧义的模糊性词语或者投资者难以理解的专业性词语, 设置合同陷阱。

( 三) 创新不足, 低技术含量同质产品导致无序价格竞争

低技术含量同质产品的普遍存在导致以下后果: 一家银行推出新产品后, 立刻在市场获得复制,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将导致产品收益率不断走低; 二是为了争取客户而疏于对客户的资金来源和风险承受能力深入细分和跟踪评估, 无法细分市场并形成特色竞争优势; 三是理财产品的设计只能被动地跟随投资市场的走势, 对产品市场规模的追求甚于对产品风险的控制。

(四) 信息披露机制不健全导致业务运作透明度低

虽然银监会要求各家银行及时披露理财产品的经营、收益情况, 但在现实中更常见的是银行仅在其营业网点不定期简单通报理财产品的收益变动情况和张贴到期兑付的通知, 基本不涉及运作情况。而且就理财产品的运作来看, 多数为各商业银行总行设计出理财产品后, 分配相应的募集指标给各分支行, 由其负责宣传和销售。各分支行一般要求投资者开立独立的活期账户, 存入资金后与其签订资金委托协议, 待产品募集期满或完成销售任务后由将所有委托资金上划总行, 由总行根据协议统一运作。因此, 各分支行也不完全清楚产品的具体经营运作情况, 更谈不上向客户解释说明。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建议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还处于新兴阶段,庞大并持续增长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基础,市场前景广阔。

(一) 加快制度建设, 强化监督管理

1、相关部门进一步细化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标准, 增加理财业务的透明性, 使投资者对理财产品的风险和收益保持更清醒的认识;

2、在现有的分业监管体制下, 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部门须加强协调和沟通, 择机出台理财业务管理规范, 明确对理财业务中涉及跨行业、跨市场的行为的监督管理标准, 建立理财业务的"防火墙"机制, 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跨市场、跨行业传递, 提高监管效率, 促进理财业务健康发展;

3、有关部门与会计和税务管理部门协调沟通, 明确统一跨行业和市场理财产品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办法。

(二) 完善内控机制, 强化风控能力

商业银行须尽快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将各个环节的风险控制措施落到实处。在开发环节, 强调对客户的细分和准确定位和跟踪评估, 设计相应的理财产品。在营销环节, 加强对客户资金来源的审核和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在投资操作环节, 指定或建立明确的部门, 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体制和操作标准, 严格按照客户的指示或合同的约定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活动, 防范挪用客户资金或任意变更资金用途的行为; 构建理财产品的风险计量, 监测、控制和处理方法, 商业银行应当建立严格的理财资金运用授权机制; 及时按照规定程序披露理财资金的管理与运用、投资组合与风险收益的变化以及其他重大影响事件等信息。在理财产品提前终止或理财产品投资收益分配时, 应向客户提供详细的产品投资及收益报表。

(三) 加强市场创新, 积极应对竞争

一是不断丰富理财产品品种, 为客户提供全面周到的投资服务; 二是对客户进行细分, 了解和把握不同客户的个性需求, 结合机构的自身优势, 推出针对目标客户群的特色产品; 三是建立高素质的理财专业队伍,奠定客户服务的坚实基础。

(四)新营销理念,提升个人理财服务质量。商业银行在营销理念上应有所创新,建立整体营销体制主动向客户出售服务。银行要培育理财文化,向公众宣传金融知识、理财观念和理财产品,打造有特色的理财品牌。个人理财服务的质量对理财业务的开展至关重要,银行应以客户为中心。理财师要帮助客户分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理财目标,详细了解客户的财务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投资需求,向客户传达正确的理财观念和方法,推荐适合的理财产品。理财协议及相关文件签署后,理财人员更应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定期为客户寄送理财明细,便于客户随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负债状况、可运用的资金、盈亏情况等,帮助客户分析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及风险情况,及时给客户提出相应的投资调整建议,增加客户的收益。

(五)创新金融理财产品。随着社会不同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以及银行间竞争的加剧,要求商业银行不断推出有市场特色、有效益的新产品。商业银行应积极与证券、保险、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作,努力发展交叉性金融业务,不断推进产品整合、开发能力,加快个人理财产品和服务创新。商业银行应建立完备的客户信息系统平台,细分客户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客户设计不同的理财产品与投资方案,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

(六)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商业银行在设计理财产品、宣传销售理财产品、投资及后续服务等环节应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向客户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要求理财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要向投资者完整、准确、详尽地揭示每个产品内在的风险结构,让客户了解产品的操作方式和风险度。对那些在理财产品的宣传中没有进行充分、明确的风险提示的商业银行进行一定的处罚。

(七)增加科技投入,加快培养理财人才。各商业银行应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计算机等设备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建设。开展个人理财业务,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关键,要重视和培养理财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建立相应的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银行要对现有个人理财业务从业人员加强培训,鼓励员工学习进修,提高员工的从业素质,培养一支专业的理财队伍。

参考文献:

1、江鸥,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几点建议,经济师[J],2006,(5)

第8篇

2007年到2008年上半年,在美国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国CPI呈现快速而持续增长的趋势,物价水平不断上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在投资者个人理财中,如何应对才能使自己的财富不缩水,实现保值增值,已成为个人投资理财中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2通货膨胀的含义及其特点、类型

通货膨胀是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一种现象。它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通货膨胀有二个特点: (1)纸币因发行过多而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 纸币发行越多, 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 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2)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

3通货膨胀下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建议

3.1个人投资理财应该遵循的原则

3.1.1规避风险原则

在通货膨胀预期下,任何投资都是机会与风险共存的,所以个人理财应把规避风险放在首位。

3.1.2量入为出原则

如果你有工作, 应至少将收入的10% 存入银行。也许你目前的投资收益很不错, 但不可能代替基本的储蓄备用金。

3.1.3资产配置原则

要作合理的资产配置。选择不同的资产进行投资组合,并确定各种资产的比例。分散投资和组合投资可以使你的投资减少风险。

3.1.4应注意投资的整体收益

对任何投资者而言,真正有意义的是投资组合的整体收益, 也就是说,投资收益要以收到的股息、利息和资产价格增值之和来衡量。除此之外,避免高成本负债原则、制定应急计划原则也是在个人投资理财中应该遵守的原则。

3.2对个人投资理财的相关建议

由于个人理财有较大的自主决定权,个人投资者相对企业、公司集体投资者而言,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再加上个人的风险偏好不同,对同一个投资产品,即使在投资报酬相同时,投资者也会做出不同的投资决策。

3.2.1股票、基金投资领域分析

国外经济学有一种观点:良性通胀对股市有利好效应;而恶性通胀则对股市的抑制作用明显。在此情况下,投资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坚持长期投资;二是有效化解通胀风险。如何将这一理论应用于股市理财,值得我们重新思考。首先,恶性通货膨胀目前在我国很难出现;再者,我国CPI的计算和国际不接轨。目前我国股票市场还是一种单边市场,制度建设仍然不健全,促使股票市场短期上涨,随后机构投资者的纷纷抛售致使散户信心挫败,股市陷入熊市,投资者难以获利甚至亏损。

3.2.2房产投资领域分析

从长远看,房地产、黄金和股票是最适合对抗通货膨胀的资产。但是要注意通胀的不同阶段。如果通胀发展趋势比较温和且软着陆,房市价格就会快速上扬,此时对房地产等不动产进行投资,就是避免通货膨胀损失的积极办法。

3.2.3黄金投资分析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黄金作为一种投资品种,被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所认识。笔者认为,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本币大幅贬值时期投资实物黄金是比较明智的选择。就我国目前的情况看,投资者一定要注意黄金投资的品种和机构。国内的黄金投资途径有:实物金、Au(T+D)以及“纸黄金”,国内的Au(T+D)尚未对个人开放。纸黄金指黄金的纸上交易,投资者的买卖交易记录只在个人预先开立的“黄金存折账户”上体现,而不涉及实物金的提取。在“纸黄金”交易中,银行是永远的赢家。所以,适合个人投资者的黄金投资渠道就只有实物金了。

3.2.4个人信贷分析

在通胀预期下,取得贷款预期也会贬值。所以在购买力下降之前投资实物资产或消费则是值得的。在具体选择贷款种时,应选择个人无抵押贷款。因为抵押贷款通常以实物资产作为抵押品。在选择无抵押贷款品种时,还应考虑还款期限、现在的贷款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

4个人投资理财应注意的问题

4.1投资理财要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

术业有专攻, 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专业理财师, 但至少应掌握基本的常识。经常有投资者因对受托理财不满而与银行发生纠纷。银行固然要承担相当责任, 但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顾客缺乏应有的基本知识造成的。有道是技不压身, 多学一点总是好的。

4.2应短、中、长三种理财方案配合使用

一个人的理财规划和投资结构, 往往表现出他对于理财的态度。笔者认为,科学的态度应该是谨慎而不死板。应设计长期、中期、短期三种理财方案,结合使用,相辅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