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农田灌溉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高效用水;节水灌溉;灌溉农田;研究进展
abstract:In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area, with other countries advanced by the comparative evaluation water-saving irrigation technologies agricultural efficient water use, and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ject in Chin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water for agricultural water status and high-efficient agriculture in China were reviewed. According to China's population and resources such as water, land,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 of local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methods. Points out the agricultur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 i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s in promo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occurrence of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strengthening publicity, improve water saving consciousness, strengthen national guide, enhancing the water-saving irrigation countermeasures such a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in our country, in order to promote high irrigation farmland efficient water use progress.
Keywords: high efficient use of water; irrigation; irrigation; research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S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而地球上适合于人类饮用的水量不到地球水资源总量的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资源利用不仅要实现节水目标,更重要的是在节水的前提下实现产出的高效益。发达国家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开始由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1]。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农业是用水大户,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并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而是一项综合工程,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2]。
1国际上采用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国外许多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农业用水量由于灌溉面积的增加而逐步增长,70年代以后,随着集约高效农业的发展以及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农业产出增加,灌溉用水量基本稳定[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目前仍处在发展灌溉农业的阶段,节水灌溉还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撑能力,农业用水约占总用水量的80%。经济基础雄厚,技术先进,在农业灌溉方面普遍都应用比较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以色列、美国、日本等国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改进灌溉技术,实行科学管理来实现节水农业。尤其是自动控制技术大为发展,如计算机监测风速、湿度、气温、土壤水含量、蒸发量、和太阳辐射等参数,从而指导灌溉。美国多数地区还采用激光平地后的沟灌、涌流管、畦灌等节水措施。节水技术使美国灌溉用水持续下降,大大提高的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且已经出现了可以在家里利用计算机对灌溉过程进行控制的农场,这些农场拥有的设备可以系统的对灌溉区域内的作物进行合理灌溉,极大的降低劳动力和水资源的损耗[4]。一些节水成效比较明显的国家及其措施主要有:
(1)以色列在农业方面有着合理的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制度和先进而高效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因此极大地缓解了农业生产中水资源严重不足的状况。以色列农业用水占总供水量的62%。为了提高灌溉水效率,所有的灌溉农田都采用了喷灌和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使灌溉水平均利用率达到90%。不仅如此,以色列还采用水量计量、水价政策、灌溉过程的计算机管理和遥控、水肥同步施用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6]。同时国家还为供水提供一定补贴,更好的促进了政策的实施。以色列所采用的管理体制、法规、经济和技术等综合措施,对水的需求进行管理,提高农业和工业用水率,重复利用其有限的水资源。成为世界上对水资源利用最有效的国家。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加大使用循环水的力度,把工业与城市生活的污水,集中进行净化处理后二次用于农业生产灌溉。
2)不断增建集水设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贮存在降雨季节的天然降水资源,在农耕时用于生产种植。
3)推广普及使用压力灌溉技术和方法,包括喷灌和滴灌等。
此外以色列的国家输水管道工程也堪称国际一流, 全国除个别偏远山区外, 全部实现输水管网化。以色列全国的输水管道连接了大多数地区的供水系统, 形成一个平衡的网络系统, 可根据需要输水供水且避免了输水过程中因蒸发和渗漏引起的损失。输水管道不仅用于供水, 在冬季和旱季还是以色列北方地区的排水管, 使水重新进入地下水层, 提高了水的回归和再利用率, 加速了以色列引、输、灌水的自动化水平[7]。
(2)澳大利亚有1/3的地区不适于发展农牧业,另外1/3的地区只宜发展畜牧业,但其农用地面积仍然相当可观。其大部分国土(约70%),属于干旱或半干旱地带。国内水资源短缺为生活生产、农田灌溉带来了严重不良影响[8]。其水资源特点是:1)水资源总量少,但人均占有量多。2)地区分布不均匀。3)降水年内、年际分配不均。
澳大利亚许多灌溉工程的建设年代较早,加上地广人稀,过去主要采用传统的地面沟、畦灌或大水漫灌。近年来,由于灌溉水源紧张及长期大水漫灌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渍化,他们结合自己的特点,下大力气推广节水灌溉,取得明显成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他们用激光机械平整土地,加快了田间灌水速度、减少了渗漏蒸发损失,田间节水效果与喷灌相近。此外,还有其它一些方法,如管灌技术:采用地下管道输水,给水栓上接上闸管,在闸管上有许多个出流孔口,每个孔口上都装有一个小闸门,出流孔口直接对准灌水垄沟,各孔可以同时放水,代替了毛渠,免去了人工扒口灌水的繁重体力劳动,既省地,又省水;渗灌:这是一种将滴灌带埋入作物根部,让水从孔口缓慢地渗向四周土壤进行灌溉的方法,它比滴灌能更有效地减少蒸发损失,其水、肥有效利用率几乎接近100%。喷灌、滴灌不但减少了灌溉用水,还减轻了盐碱地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从改善生态环境角度看,这一优点特别受到当地人的重视。
政府从多方面扶持节水灌溉的发展。澳大利亚灌溉工程斗渠以上的部分由政府投资兴建,并成立专门机构管理。农场内部设施由农场主自己负责。各个农场的边界接水口多装有自动量水计,按预先分配的水量用水。澳大利亚的农牧场随处可见喷灌设施,喷灌是农牧场草地的主要灌溉模式,我们所参观的几个农牧场基本都是这种灌溉方式,采用的基本上是移动式喷灌机。滴灌是当今世界上一种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效率高。澳大利亚主要用于大城市的郊区和小城镇的蔬菜地及部分果园。近年来,滴灌带管推广使用量增大。目前,澳大利亚喷滴灌已占全国灌溉面积的20%,且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3)加拿大海岸线长达24.38万公里。加拿大水资源十分丰富,五大湖与美国接壤,河流众多,领土的7.5%由淡水覆盖,占世界淡水水面的15%。加拿大湖泊面积占国土的7.6%,湿地占14%。加拿大人口只有3000多万,因此其人均拥有水资源量位居世界前列。
加拿大耕地面积约6800万公顷,占全国土地面积的8%。农业灌溉发展历史较短,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较小,而且主要集中在较为干旱的中西部地区。而在东部地区,主要对高价值的作物实施灌溉,如蔬菜种植面积中有11%进行灌溉,水果种植面积中灌溉面积大约占35%,最高的是马铃薯达到80%的灌溉率。虽然加拿大灌溉面积只占全部耕地的2%,但已经全部实现节水灌溉,采取了喷灌、滴灌或渗灌,农业灌溉水利用率达到60%以上[7]。
加拿大农业灌溉输水方式主要是管道输水,排水系统也大多采用管道,基本上做到了输水管道化,而通过渠系等输水比例较小。例如在整个安大略省,唯一一处利用渠系输水的农业灌溉面积也只有7000公顷。主要的灌溉方式有:移动式喷灌、滴灌、支架式喷灌等。加拿大水资源丰富但仍注重节约用水。随着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日益增强,加拿大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对节约用水越来越重视,普通居民的节水意识也越来越强。由于水资源丰富,加拿大曾一度存在着水价过低、水资源滥用和水资源污染等严重的问题,并由此造成水处理设施建设费用不断增加,政府财力难以承受等情况。近几年随着用水供求压力增大,水资源供给出现紧张现象,天然降水出现减少,而需水量逐渐加大,对加拿大水资源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联邦政府及各省都在摸索高效的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1)利用调整水价等经济手段促进节水;
2)试行用水许可制度;
3)建立科学灌溉制度;政府资助、指导开展地区灌溉潜力调查,明确土壤、作物、输水管道类型,依据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需水情况,在地区和农户水平上提供灌溉备选模式和方案,经与农产或中间组织协商后,确定最佳灌溉模式和方案,地方政府依此制订有效实施计划,然后通过灌排控制系统(包括灌排体系、管理体系、生态因应等)来调度、分配和保护灌溉用水。
4)鼓励中介组织参与灌溉管理。加拿大中介组织全部是自发成立的,如技术咨询委员会、用水者协会、管理委员会等,主要功能是协调用水者(农户)之间的灌溉用水管理问题。
我国许多地区水资源紧缺而人口众多,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很多都是以超采地下水和恶化生态环境为代价的。我国一方面缺水,另一方面用水浪费,水污染严重。故我国应多参考国外先进的灌溉方式和一些先进的农业高效用水方案以发展我国高效灌溉。我国水资源利用率低的主要因素为对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尤其是农田灌溉的浪费极为严重。节水灌溉技术能极大程度上抑制水资源的浪费,改善作物品质。因此为发展我国灌溉农田高效用水,最重要的是大力发展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2 我国的高效农业用水
全球淡水资源有限,然而对这一有限资源的需求量却在不断地增加。粮食生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水,城镇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量也在不断增加。由于我国的各地条件差异很大,所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我国水土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可利用的淡水资源却十分匮乏,且分布在空间和时间上极端不均匀。我国对水资源的需求巨大,尤其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严峻的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挑战[9]。
2.1我国农业灌溉存在的问题
我国水资源分布极端不均衡,干旱缺水地区较多。比如我国西部是主要的缺水地区。其干旱少雨多风,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导致西部生态综合承载能力较弱,水资源严重短缺。西部地区地表河流及地下水资源稀少,多为戈壁、沙漠。同时,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平衡,更加剧了水资源紧缺的矛盾。此外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加剧、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条件恶劣、土壤有机含量不断下降都制约着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农业用水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70%以上,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占农业用水量的90%。一方面我国水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我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1)农田灌溉水的利用率低,平均利用率仅为45%左右;(2)农田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低,仅达到56%;(3)水分生产率不高,仅有1.0kg/m3 左右,旱地农田水分生产率为0.60~0.75kg/m3。而发达国家灌溉水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分生产率达到2.0kg/m3 左右[10]。
除我国本身综合能力及技术水平较差外,一些人为因素也造成了中国农业灌溉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1)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形成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2)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3)地方政府支持与否是节水灌溉推广的瓶颈。很多地区借节水灌溉的幌子骗取国家资金,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往往是“领导来了放一放,领导走了盖起来”,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11]。
2.2 我国现行的农业高效用水技术
2.2.1传统的地面灌溉和节水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法水是从地表面进入田间并借重力和毛细管作用浸润土壤,所以也称为重力灌水法。这种办法是最古老的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最主要的一种灌水方法。按其湿润土壤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
(1)畦灌。畦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分割成一系列长方形小畦。灌水时,将水引入畦田后,在畦田上形成很薄的水层,沿畦长方向移动,在流动过程中主要借重力作用逐渐湿润土壤。
(2)沟灌。沟灌是在作物行间开挖灌水沟,水从输水沟进入灌水沟后,在流动的过程中,主要借毛细管作用湿润土壤。和畦灌比较,其明显的优点是不会破坏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结构,不导致田面板结,能减少土壤蒸发损失,适用于宽行距的中耕作物。
(3)淹灌(又称格田灌溉)。淹灌是用田埂将灌溉土地划分成许多格田,灌水时格田内保持一定深度的水层,借重力作用湿润土壤,主要适用于水稻灌溉。
(4)漫灌。漫灌是在田间不做任何沟埂,灌水时任其在地面漫流,借重力渗入土壤,是一种比较粗放的灌水方法。灌水均匀性差,水量浪费较大。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灌溉方法就是传统灌水方法,这种灌溉方式容易使水分通过蒸发或深层渗漏,降低水的利用率,造成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灌溉水源渗入田间的深度超过计划湿润层即为无效灌溉,容易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盐渍灾害等,十分不利于水资源的高效利用。
地面灌溉的节水技术是对传统的地面灌溉的改进,如平整土地,设计合理的沟、畦;改全部湿润为局部湿润;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改进淘、畦放水设施。明渠输水采用虹吸管、管道输水采用地面移动闸门孔管;地膜输水,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业灌水入渗给作物供水等。常用的地面节水灌溉方法主要有:土地整平技术、闸管灌溉、水平畦田灌溉和波涌流灌溉等[13]。
2.2.2现代节水灌溉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比传统的灌溉技术明显节约用水的灌水方法,措施和制度等的总称。是否节约灌溉用水,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的多少来衡量的,或者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高效用水农业首先要发展节水灌溉。发展节水灌溉不是简单的降低农业灌溉的用水量,它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运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领域。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很低,同时节水潜力很大[15]。
农田灌溉将水源输送到农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通过灌溉输配水系统,将水自水源引致田间;第二个环节是在田间地表水入渗到土壤中,在土壤中再分配转化为土壤水,而后被作物吸收;第三个环节是作物吸收水分后通过光合作用将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最后形成有机质。高效用水的目标是极大地提高这三个环节水的转化和产出效率,既节水又高产。比较典型的节水灌溉方式如下:
(1)喷灌技术,它是利用成套的动力机、水泵给水加压,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灌区,由管道上的喷头喷射到空中散成水滴,均匀地散布在田间进行灌溉,并且几乎适于所有的旱作物。其主要特点是省水、省工,不受地形限制、灌水均匀、增产明显。与明渠灌溉相比,喷灌节水30%~50%[16]。
(2)微灌技术也是一种十分节水的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微喷灌、脉冲灌、涌泉灌等。微观可根据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灌溉控制、过滤系统及管道和安装在管道上的特制喷水器(滴头、微喷头、稳流器、分水器、滴灌带、喷水带等),将水和作物所需要的肥料、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的根部附近的土壤中[17]。微灌主要用于局部灌溉。现代化的滴灌系统都带有施肥装置, 并在田间设水分、养分传感器和测定计算水肥需求量的计算机,按时按量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入作物根部。这种全封闭式的配肥与灌水系统使水肥的利用率达到90% 以上,用水量减少30% ,节省肥料30% ~50%,有效地防止了土壤盐碱化和板结,增加了作物产量。此灌溉方法减少了水蒸发损失,节约水资源,使土壤保持良好的通气性,此外还减少了农药的用量,节省了资金和劳动力投入,最终降低了耕种的生产成本[18]。
(3)在节水灌溉的同时,有效地减少植株间水分蒸发,也可极大地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主要方法是地膜覆盖和低压输水管道。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农田水分的无效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地膜覆盖可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到阻隔,迫使水分横向蒸发,有效地抑制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抑蒸力可达80%以上,达到保墒的作用。同时还可以提高土壤温度,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具有综合生态效应[19]。
(4)在采用这些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发展行之有效的灌溉制度,也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如调亏灌溉是在作物生长发育的某些阶段施加一定的干旱胁迫,有目的的使作物处于一定程度缺水的条件下,调节作物的光合产物向不同组织器官的分配,调控地上和地下生长动态,促进生殖生长,控制营养生长,舍弃有机合成物总量,提高经济产量,最终达到节水、高效、高产的目的[20] 。
(5)非充分灌溉(也称“限水灌溉”或“腾发量亏缺灌溉”)是针对水资源的紧缺性与用水效率低下的普遍性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灌溉技术。就是将有限的水科学合理(非足额)安排在对产量影响比较大,并能产生较高经济价值的水分临界期供水。在非水分临界期少供水或不供水。非充分灌溉作为一种新的灌溉制度,不追求单位面积上最高产量,允许一定限度的减产,并且与充分灌溉的对比试验中,证明在节水的非充分灌溉条件下比充分灌溉的最高产量减产并不严重[21]。在水资源有限地区,建立合理的水量与产量关系模式,通过增加灌溉面积而获得大面积总量的均衡增产。非充分灌溉制度适用于干旱地区,不仅节约了水量,且有助于改善作物品质。我国是个严重缺少淡水的国家,特别是北方大部分地区都难以进行充分灌溉,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可以缓解我国农业缺水的矛盾,节省水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经济效益[22]。
(6)控制性干湿交替灌溉是指人为的使作物根系半边湿润、半边处于干燥的土壤环境内,充分利用水分,避免干旱发生的一种全新灌溉方法。
大量的研究、试验表明,处于干燥区域内的根系吸水受到限制后,能产生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传输到叶片某部位后,发出受到水分胁迫的批示信号,使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减少叶片水分的蒸腾,从而减少水分的消耗,,且干湿交替灌溉对作物的生育和产量影响微小。
交替灌溉与地面全部湿润灌溉相比,可以显著减少作物株间水分蒸发损失和叶片水分蒸腾损失,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据梁宗锁等人研究,在灌水下限控制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根系分成相等两部分实施交替灌水时,用水量减少34%~36.8%,而作物生长、产量仅下降6%~12%,节水效果极为显著。
交替灌溉通过人为的控制,干燥与湿润区域交替出现,即上次灌水的区域,下次灌水时让其干燥,而上次保持干燥的区域,下次灌水,从而使不同区域的根系能够交替,接受一定程度的水分胁迫(亏缺)。在常规沟灌的基础上,采用交替隔沟灌溉的方式,可实现交替性灌溉。利用滴灌、渗灌等系统,轮流交替着在作物的两侧供水,每次只让一侧的根系区域湿润,而另一侧的根系区域则保持干燥,也可以实现交替性灌溉[23]。
2.3对农业高效用水的几点建议
基于我国国情,在各个灌区大力发展喷灌、滴灌、低压管道输水等先进的现代灌溉技术,田间覆盖保墒技术,并加强田间用水管理等,是我国高效用水研究的重点。借以达到发展节水农业,高效用水的目的。但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找到灌区适合的灌溉方式。如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日照强烈,且多风沙,故不适宜发展喷灌技术[24]。在缺水地区,发展耗水量小的工业和农业种植耗水小、效益大的经济作物,同时压缩耗水量大的工业及农作物的种植,从而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也是当今世界节水工作的一大趋势[25]。
我国应在别国取得的节水成果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发展我国的农业灌溉高效用水研究。这些措施主要是: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
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首先要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26]。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
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从现阶
段的国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节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家为主[27]。
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
导力度。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灌溉工程的推广[28]。
(3)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
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搞示范点、示范区为全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
(4)加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
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此外还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总而言之,针对我国国情,并不适合发展大型水利工程用以灌溉,更多的应尝试现代灌溉方法。根据不同情况,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灌溉田区,才是我国发展高效农业,节水农业的必由之路[29]。
3结语
我国农业灌溉历史悠久,很大程度上采用的是漫灌,沟灌等地面灌溉技术,这在造成水资源巨大浪费的同时更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发展农业灌溉高效用水,有益于对稀缺水资源的保护,有益于国计民生。而所谓灌溉农田高效用水,归根结底是对各种节水技术、节水措施的应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以获得低投入高产出的农业运作模式。节水灌溉工程和各类节水技术的推广,大幅提高了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和资源产出率。在节水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面提高,才能真正的发展高效农业[30]。
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我国节水灌溉的逐步推广使用,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开发,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发展我国的高效农业指日可待。
4参考文献
[1]薛志成.国内外田间节水灌溉新法[J].节水灌溉,1998,(6):36—37.
[2]国家环境保护局.工业节水减污[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科学出版社,1992.
[3]刘渝.中西部地区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4]王乐财.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4):220.
[5]雷波,刘钰,许迪,等.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用评价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9,20(5):732~738.
[6]古智生.以色列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节水灌溉,1999(6), 34~35.
[7]钱蕴璧,李英能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8]李友生,高虹.参与式灌溉管理与我国灌溉管理体制经济,2007(09),45~52.
[9]陈芝键.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技术思考[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5)404~405.
[10]葛爱丽,许书刚,程红,等.发展高效用水农业的探讨[J].地下水,2009,31(4):115~116.
[11],蔡燕,王会肖.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生理生态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10(10):5271~5273.
[12]李发东,李隆海.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节水灌溉,2001(4):1~3.
[13]许迪,康绍忠.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J].高技术通讯,2002,12(12):45~50.
[14]薛克宗.国内外压力管道灌溉发展概况[ J].节水灌溉,2003( 1) : 35~37.
[15]金永堂,余玲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16]余玲,刘群昌,程先军,等.塑料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7]徐迪,龚时宏,高本虎.我国节水灌溉设备质量监测与评价技术体系研究[R].北 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18]高占义,杨继富,龚时宏,等.农村水利发展重点对策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4.
[19]高占义,龚时宏,刘文朝,等.水利科技发展战略研究[R].北京: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6.
[20]龚时宏,高占义,王晓玲,等.全国300个节水重点县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1(4):5~1O.
[21]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2]钱蕴璧,李英能,杨刚,等.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3]夏敬源.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J].中国农技推广,2008,24(4):4~7.
[24]余根坚,李久生,龚时宏,等.喷微灌技术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J].节水灌溉, 2002( 5) : 1~4.
[25]李久生,张建君,薛克宗,等.滴灌施肥灌溉原理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6]许迪,李益农,程先军,等.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7]邢义川,李远华,何武全,等.现代渠道与管网高效输水新材料及新技术[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28]许迪,蔡林根,茆智,等.引黄灌区节水决策技术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29]许迪,龚时宏,李益农,等.农业高效用水技术研究与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应用
1.前言
农业是我国的重要产业。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分的需求两较大,因此灌溉也就成为了必然。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会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不仅大不到应有的灌溉效果,同时也会阻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贯彻与落实。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农田水利灌溉过程中,有必要将这一技术应用其中,以更好的达到提高灌溉水平与灌溉效率的目的,这无论对于我国农业而言,还是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的长远发展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
2.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可以说,与农田灌溉等有关的诸多工作都可以应用这一技术来完成,这一技术的应用与传统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有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范围扩大和整体技术水平提高两个方面。总的来说,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下:
通过对图1的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主要应用于四方面工作当中。首先,可以利用这一技术实现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众所周知,渗漏问题的出现是导致水资源被大量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渠道渗漏问题能够被有效的解决,同时管道输水过程也能够更加顺利的实现,这对与水资源的有效节约十分有利。其次,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先进的节水方法能够被有效的应用。节水方法存在很多种,其先进性决定着这一方法的使用效果,基于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方法相对来说更加先进,因此节水效果也就能够得到更好的保证。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需要在这一技术的基础上实现,传统的灌溉方式下,节水工作根本不可能实现,因此制度的建立也就失去了依靠,但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下,水资源的节约问题能够成为可能,这为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田间灌溉节水处理也能够在这一技术下实现。由此可见,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成为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较为先进的、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一项技术,将其应用在上述四种工作当中十分必要。
3.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应用
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应用于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过程中,同时其对于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也具有积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
渠道防渗与管道输水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特殊性的主要体现。在过去,农业灌溉过程中所应用的渠道均来源于人工的挖掘,受土质的影响,渠道出现泄漏的现象十分常见,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的浪费量每一年都有所增长。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的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在这一技术的要求下,渠道需要以浆砌块石作为主要材料来完成,相对于土质的渠道而言,其防渗效果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这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除此之外,利用传统的渠道进行输水,还面临着水份蒸发的问题。根据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要求,需要以管道的方式实现对灌溉水资源的输送,这样的输送方式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水资源的蒸发量,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3.2先进节水方法的应用
喷灌技术是先进节水方法中的一种。相对于传统的漫灌方式而言,喷灌方式需要在压力的作用下实现。利用喷灌技术进行灌溉需要在固定的区域内设置相应的喷头,灌溉水资源会从喷头中喷出,并实现对一定范围内的农作物的灌溉。目前,喷灌的方式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调查显示,相对于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这一灌溉方式能够节约30%到50%的水份。
除了喷灌技术之外,微灌技术也是一种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微灌技术下包含着不同种类的灌溉方式,其中滴灌以及渗灌的节水效果均十分良好。微灌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有效的节约水资源,但其对于灌溉时间却具有较高的要求,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灌溉工作,达到一定的灌溉效果。相对于喷灌技术而言,微灌技术的节水量更大。在对同样面积的农作物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利用微灌的方式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而言能够节约跟多的水份,节水量处于50%到80%之间。
3.3节水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
不充分灌溉的方式已经成为了节水灌溉系统制度建立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在过去,人们对于农作物的灌溉往往秉承着最大程度的提高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的目的来实现,专家认为,这样的灌溉制度是导致水资源严重浪费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充分灌溉方法的提出要求改变原有的观点与目的,在灌溉过程中,需要秉承着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理念来实现,即仅仅以产量的提高为准,而不以产量的最高为主要目标。这样的灌溉系统制度的建立能够有效的达到水资源节约的目的。
3.4田间灌溉节水处理
田间灌溉节水处理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应用方向之一。为了提高灌溉的节水效果,不仅需要从水资源节约的角度入手来实现,同时还可以从土壤水份保持时间延长的角度出发来完成。众所周知,土壤中水份含量的保持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条件,因此,延长水份的保持时间,必定能够达到减少灌溉次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土壤中的水份主要通过蒸发而丧失,利用麦秆覆盖的方式能够减少十分的蒸发量,延长其蒸发时间,因此也就能够达到节约灌溉水资源的目的。
4.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为提高节水效果,必须注意在因地制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样才能使这一技术的应用效果达到更好。具体而言,技术的应用需要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
4.1因地制宜
因地制宜是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国土面积较大,不同地区均能够实现对不同种类农作物的种植。根据种植地区的不同,农作物生长所凭借的土壤类型也会有所不同,在应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灌溉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灌溉之前,要对当地的土壤类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并选择最为有效的灌溉方式对其农作物进行灌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除此之外,对技术的应用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区域,利用麦秆覆盖减少土壤中水份蒸发的方式能够达到较好的节水效果,而针对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则可以利用喷灌以及滴灌的方式完成灌溉。
4.2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农作物的不同特点,这是必须注意的一点问题。不同农作物的生长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花生等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需求量较少,因此在利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对其进行灌溉的过程中,可以适当的延长两次灌溉的间隔时间,从而达到结语水资源的目的。以水稻为主的农作物对于水资源量的要求较高,针对这一类型的农作物而言,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在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有关人员必须对这一原则加以重视,这无论对于水资源的节约而言还是对于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而言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的农作物灌溉技术对于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采用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十分必要,实践证明,这一技术的应用对于灌溉节水效果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对此,农业领域的有关人员一定要加以重视,要加大力度将这一技术扩展到整个农业生产区域内,进而使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
农田水利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高效节水灌溉则是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节水灌溉工程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严重阻碍了高效节水灌溉的有效开展。因此,要理清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发展思路,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节水灌溉工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需要结合以往的资料和经验进行勘察,但是众多工作人员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在工程现场勘察过程中过分依赖以往的资料,忽视了最新信息的采集,最终导致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设计中出现许多漏洞。比如工作人员对节水灌溉工程项目中作物种植结构进行全面的分析,所以对工程区域内的土壤无法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节水灌溉工程中水资源的水质也没有进行调查和了解,进而影响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工作。此外,在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参与设计的工作人员更多的是依靠以往的经验,没有经过现场勘查,对实际情况缺乏了解的情况下就进行设计,这样的情况一定会导致工程设计中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设计工作者一定要立足实际,深入工程现场进行勘察,以获得准确的资料,才能够进行精准的设计,使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在符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确保日后的投入使用中正常发挥作用。
2.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种植结构存在不足
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是为了从根本上推动农村的经济发展,使广大农民群众得到更多的收入,但是在实施建设的过程中,传统的种植观念的思维方式仍然起着主导作用,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转变,目前很多节水灌溉工程区域内的作物种植结构依然是玉米,尽管已经有一部分土地正在进行高效的生产种植,但是这种种植结构的面积并不大,依然无法实现节水灌溉工程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更无从谈起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范围内,相关的管理人员一定要发挥带头作用,努力做好宣传工作,刷新广大农民群众的传统思维,积极引导思想观念的转变,致力于农田种植结构的调整和改变,通过这种传播方式,才能够在节水灌溉工程作用的充分发挥下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3.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忽视了管理工作
在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设计阶段,对于节水灌溉工程的工艺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在众多需要使用灌溉工程工艺的阶段,都会引起上级领导和工程施工人员的重视。然而随着节水灌溉工程施工完毕,开始投入使用的时候,往往会出现工程中的缺乏使用管理的现象,甚至有的节水灌溉工程在投入使用的当天全部人员就全部撤离,从此无人问津,更无从工程的维护,最终无法正常使用节水灌溉工程,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最初的节水灌溉工程的产权不够明确,不仅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导致这种“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的出现。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再次发生,有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工程的使用管理工作,明晰产权,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并适当投入资金,节水灌溉工程作用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农田水利工程高效节水灌溉具体发展思路
1.水资源配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相结合
由于我国水资源相对匮乏,农田水利灌溉工程中的设计人员一定要针对这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把水资源设置的优化与农业发展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过程中,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农田水利的发展得以持续发展,以此为工程建设的基本路线,生产生活和水资源的使用加以统筹发展,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评估和监测工作都要加大力度,在分配水资源的问题上要对水量进行良好的控制,分配上也要做好管理工作,不同的灌溉区域有不同的用水量,所以要在高效用水的基础上进行水资源的充分利用,通过对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农业发展相结合的方式,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引进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
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施的重要前提就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对实现节水灌溉有着重要作用。在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在传统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引进高效的节水灌溉技术并加以利用,同时随时关注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更新情况。最新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如建立在智能技术上的灌溉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机械自动化、生物学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全程监控农作物的成长情况。开展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工程能够起到良好的带头和示范作用,在示范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从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出发,与节水灌溉地区的特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工程项目中的各种标准,在示范工程区域集中起来,对建设的地区进行严格选择,以确保节水灌溉示范工程作用的发挥。
3.加强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农田水利工程的基础是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而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程的重要工作之一,以实现最终效益为目的,所以为了已经完工的高效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正常稳定的运行,首先就要对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管理工作有足够的重视,以确保工程的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建立并完善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同时明确承包工程中各方的责任,这样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
三、结语
水资源紧缺是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它不仅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而且关乎到国家安全。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其用水量约占全社会总用水量的 70%以上,但其平均利用率只有40%左右。通过发展节水灌溉,在减少灌溉用水量的前提下满足灌溉需要,同时把节约出来的水量用于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和生态用水,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农田灌溉; 高效用水; 管理畸制
Abstract: China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country,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is related to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efficient irrig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in our country, discussing the process water efficient irrigation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and the main existing problems: construction, reform tendency of light, light management still exist; on the reform of property right system of irrigatio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is not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management level lags behind, the lack of certain standard water-saving regulations system is not perfect. Therefore, to explore high efficient water use in farmland irrigation management issues will be very meaningful.
Keywords: irrigation; water use 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
中图分类号: [TV93]
1 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我国水资源短缺, 农业是用水大户,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 但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仅为 43%, 而发达国家达 80%。从建国 50 多年来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的发展进程分析, 科学技术与资金投入在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的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并非惟一因素。从 1949 年以来灌溉农业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等投入建设的灌溉样板田、节水示范区、农业高产高效田等, 技术设备先进、资金投入比较充分、技术力量较强, 应该说各方面的条件是优越的。而为什么先进的技术不能落地生根, 不能推广与普及呢? 实践给出了答案: 灌区灌溉管理是实现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的基础与关键, 农业节水、农田灌溉高效用水单靠抓技术还远远不够, 还应健全工程管理体系, 完善管理设施和管理方法, 必须有节水法规规制和政策的指导, 同时还必须解决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的管理机制等相关问题, 建立起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农田灌溉管理机制, 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的发展, 稳定农业基础。
2 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 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完全摆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影响与束缚, 灌区产权不清, 责任不明, 社会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严重滞后, 缺乏技术监督, 灌区建设和管理没能同步推进, 市场机制中的供求、价格与竞争机制没有完全运用到灌溉管理中去。
( 1) 重建设、轻改革、轻管理的倾向仍然存在。1998 年长江洪水后, 水利部把改造大型灌区作为农村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出重点抓好大型灌区“两改一提高”工作, 即着力进行灌区节水改造和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改革, 不断提高灌溉用水效率。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水利部也重点组织、实施了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节水改造项目, 共对 247 个大型灌区进行了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 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因为大中型灌区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会触及一些部门、单位、一部分人的利益;长期形成的旧观念根深蒂固, 改革的难度很大, 相当多的地方领导和灌区领导仍是跑项目积极, 对改革缺乏信心, 不深入调查研究, 制定出的改革方案仍停留在 20 世纪 80年代的水平上; 就事论事的多, 触及深层的要害问题少, 有的还在做表面文章, 缺乏改革的紧迫感、责任感。
(2) 灌区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 缺乏必要的管理政策, 主要表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1)有的地方拍卖和承包过程不够公开; (2)有的地方对拍卖后的水价没有约束, 致使水价不尽合理, 农民有意见; (3) 有的购买者( 主要指渠道购买者, 下同) 将其视为私有财产;(4)没有建立群众对购买者的监督机制; (5)有的灌区存在着丢包袱,拿现钱的思想, 有短期行为;(6)有的购买者雇工进行渠道维修, 将维修费让农民分担等不合理现象。
( 3) 管理水平落后, 缺乏一定的标准。管理的核心问题实际上是确保技术规范的执行, 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技术效益的发挥; 管理又直接与技术规范、标准等有着密切的联系。但至今为止, 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几乎是空白。
( 4) 虽然有一些节水政策, 但因监督实施不力,未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法规体系还须进一步完善; 再加上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水利投入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实处, 也没有将这种投入机制量化, 并且用法律固定下来, 致使人们无法操作、无法检查。
3 改革我国农田灌溉高效用水管理机制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乡镇农田灌溉;管理机制;改革
中图分类号:S2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732029
1 引言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水资源,农田灌溉直接影响农业产量。研究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了解其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做出相应改革从而提高管理机制的效用,以期达到节约水的同时提高农业产量的目的,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良性发展。
2 乡镇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2.1 政府施政方式不当
一些地方政府喜欢用行政命令的手段,没有切实的研究,不结合实际,不经试验、调查研究就将在某一地区效果较好的节水灌溉技术运用到当地,并要求在一两年内全地区实现渗灌化。这种不切实际、一味照搬他人的经验的做法不仅没带来任何成效,反而产生很坏的影响,给国家和农民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
2.2 管理措施和政策不完善
由于乡镇的发展程度的限制,乡镇农田灌溉整体的管理措施和政策还不够完善,导致很多不合理的现象出现。例如以下情况:
部分地区对灌溉用水的商业过程的公开度不足,农民不了解价格的由来,也不知道承包商是怎样获得的用水的权利;部分地区当地政府在用水被商家承包后,没有介入管理,进行一定的约束,导致了承包商与农民之间对水价的意见不一致;因为农民对相关政策不了解,无法监督购买者,导致很多购买者钻这个空子,将灌溉用水当做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来牟利。
2.3 农民对灌溉用水的节约意识不够
由于农业用水长期以来都是农民利用周边江河湖泊以及池塘的水资源进行灌溉,所以,农民对水资源基本没有节约意识,在他们看来这些水似乎是取之不尽的,农田灌溉用水的浪费现象很普遍,而这又是长期遗留下来的问题,政府就算要介入管理也需要时间,更不用说还要建立完善的灌溉用水管理机制。
2.4 灌溉效率低
在很多地区,因为地形的限制,农田的分布不合理,加大了灌溉的难度,在灌溉过程中,水资源的浪费比较多,整个灌溉用水的效率低,除了地形原因,还有灌溉设备。由于乡镇的经济水平有限,设施设备的配备也有一定限制,设备落后、不够现代化、不齐全等等都使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大大降低。
2.5 农田灌溉用水价格不合理
在价格方面,许多乡镇对农业灌溉用水的价格设定的比较低,部分地区甚至是不需要出任何费用的,导致农民无法意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它的商业价值。另一方面农民可以任意使用湖泊、沟渠、水库的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使得其他地方缺水严重,但也没有办法贸然调动灌溉用水的价格,因为调动价格可能会使农民难以接受,在农村造成一定的动荡,不利于国家整体的发展。
2.6 相关政策没有充分落实
虽然为了解决乡镇农田灌溉用水的问题,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下级政府对政策的实施却没有充分的落到实处,并且,目前在乡镇灌溉用水的很多方面连政策也没有办法完全兼顾到,还没有很好的统筹管理制度,导致乡镇灌溉用水整体的疲软。
3 如何完善乡镇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
3.1 政府部门需要明确职能
在用水管理机制的改革过程中,政府部门一定要明确自身的责任,相关人员要首先要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然后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具体情况,而不是仅靠其他的成功的经验,生搬硬套,要知道某一地方运用得好的方法不一定就适合所有的地方,地域不同所需要的方案制度多多少少会有些区别。要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特点来管理。
3.2 完善水价体系
在当前的经济、水资源短缺的形势下,建立起科学的水价体系,才能使水价得到合理确定。为了在改革过程中不对水管企业造成经济损害,需要将与其进行同步改革,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改革的重复性,也能相互协调从而达到最好最高效的改革;当地政府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行相应的水费计收制度,力求能起到提高农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并尽量切合农民意愿,保障农民的权益;要建设起可靠、稳定的投入机制资金。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将会使管理工作受到巨大的影响,资金是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改革和实施的重要保障。虽然,之前有一些机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由于资金问题还是制约了它最终的绩效。结合以上几点,就能用比较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改革,完善水价系统。
3.3 提高各地区对乡镇灌溉用水的认识
乡镇农田实施灌溉用水机制,对农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改变,很多人对这种新的方式不了解甚至不接受,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提高对灌溉用水机制的认识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如果能让农民整体的认识提高,那么,其他的工作也会比较好进行。所以,基层干部就要切实做好相关工作,让农田灌溉用水机制深入群众,结合实际与民意从而找到更好的更合适的灌溉机制,进一步改善乡镇农田灌溉用水的现状。
3.4 推行更好的生产模式
目前,各农户的生产模式一般都是分散式,以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而要适应现在的经济形势和对农产品的需求,就要推行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在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之后,由于农业场地集中,易于操作,这样农业灌溉就能规范化,从而达到节水化的目的。所以,推行农业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是实现农业灌溉用水节约化的重要因素。
3.5 让农民参与到灌溉用水的管理中来
农业灌溉的服务对象是农民,其对生产生活来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农业灌溉用水的最大需求者也是农民,如果能结合他们的长期劳作的经验,将其运用到管理之中,一定会使乡镇农田灌溉用水管理机制完善得更好。相关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到基层听取意见和建议,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将他们所具有的优势,比如,丰富的经验、吃苦耐劳的精神、踏实努力的作风充分的发挥出来,运用到实际的灌溉用水管理机制中来。
3.6 有针对性的制定有效的灌溉用水管理办法
任何事情只有对症下药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对于乡镇农田灌溉用水机制也是一样。了解灌溉用水本身特征,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方案才是有效管理的前提。所以,灌溉用水就需要结合水的流动性较大的特点,改变之前不太实用的封闭式的水资源管理模式,在某一流域内建立统一的水权利益制衡机制,然后让农民也参与进来,并充分利用地方干部比较深入农民的这一优势,给予他们对灌溉用水管理的相关权限,在出现问题时,能快速的结合地区情况做出决策,不仅仅由上级政府来管理,从而节省成本,切合实际,提高效率。
4 结语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确保农业灌溉用水使用的高效化、节约化,是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农业灌溉用水的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不用谈农业进一步的发展,也会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因此,必须从根本上做好农业灌溉用水的管理方案,切实加强政府和农户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基层抓起,一步步完善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农业灌溉用水管理的机制,除此之外,还要大力推广科学的农业生产模式,推行节水灌溉,调整农业用水价格,制定完善的水价体系,使我国的农田水利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依章,刘孟雨,唐常源,张秋英,董宝娣. 华北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可持续发展思考[J].节水灌溉,2007(6).
一、总体目标
根据《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确定的总体目标,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我县3120座中小型灌区工程建设和改造任务,形成完善的农田灌排体系,灌溉保证率、灌溉水利用系数等指标和参数均达到规范标准和国家的有关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旱能灌、涝能排”,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目标,确保全县设计灌溉面积36.78万亩农田旱涝保收,治理中低产田面积19万亩,粮食总产量达到25.35万吨。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的原则。加强对相关部门、单位的调度,县发改、财政、水利、农粮、国土、扶贫和移民、农业开发等部门要在县政府的领导下加强协作,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的指导,群策群力推进“工程”建设。
2、坚持统筹规划、集中投入的原则。充分发挥规划的资金整合平台和科学指导工程建设的作用,在统筹整合县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农业开发、国土、扶贫和移民等相关部门资金,不改变资金的管理办法、使用用途、管理模式的前提下,各记其功,集中投入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和改造。
3、坚持整体推进、连片实施的原则。按照我县农业种植规模化总体布局,项目建设要集中连片,形成规模,重点解决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卡脖子”工程和“最后一公里”工程,确保建一片,成一片,发挥效益一片。
4、坚持深化改革、完善机制的原则。继续深化国有水管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以工程产权改革为主要内容、以规范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为主要形式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乡镇水利服务管理体系改革,建立“国有水管单位+乡镇水管站+农民用水户协会”三位一体的农田灌溉工程管理体系,形成以农民用水户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建后管护机制,保障工程长期高效运行。
三、具体要求与措施
(一)建成较为完善的农田灌溉体系
按照《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纳入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实施范围的灌溉设施包括: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一般中型灌渠3座;小型灌渠3117座,其中灌溉面积0.02—1万亩的393座,灌溉面积0.02万亩以下的2724座。工程建设的主要目标是以实施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为依托,以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统筹各类资金,对骨干渠道、小型水源工程、末级渠系和田间工程进行系统整治。工程建设资金按工程规模分别由中央与省、市、县投资解决,具体如下:
1、灌溉面积1-5万亩的一般中型灌渠。共有3座,其骨干工程共需投资3435.31万元,主要依托省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投资、争取中央补助、省级安排和市县配套解决,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其小型水源、末级渠系及田间工程共需投资10839.98万元,主要依托中央和省级财政小农水、现代农业水稻产业标准良田建设、国家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等项目资金整合投入,不足部分通过争取中央补助、省级安排和市县配套及其它渠道解决。
2、灌溉面积0.02—1万亩的小型灌渠。共有393座,共需投资18437.74万元,以各级财政小农水专项补助资金和整合部门资金(包括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国家土地治理、扶贫、世行贷款农业现代化水利项目、以工代赈、商品粮基地、油菜基地等项目)投入为主,并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方式,鼓励和引导农民筹资投劳。工程按照国家投资和建设的总体进度要求,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
3、灌溉面积0.02万亩以下的小型灌渠。共有2724座,共需投资9618.57万元,主要依靠县以下筹资解决,包括县级小农水配套资金、“七小水利”工程奖补以及乡镇财政投入、“一事一议”、农民义务投劳及其它渠道投入。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小型灌渠的改造任务。
需由县财政投入的工程建设资金在县级小农水重点县配套资金、“七小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统筹解决。
(二)建立健全“工程”建管长效机制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县里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水利局、农粮局、国土局、扶贫和移民办、农发办、烟草局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水利局,由县水利局分管副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程建设日常事务协调管理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明确责任,落实工程建设任务,加强宣传发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2、切实维护《规划》效力。
经县政府批准的《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是指导我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的政策依据,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加大《规划》的宣传力度,严格执行《规划》要求,并在项目安排时加强与发改委、财政、水利部门的沟通与联系,以维护规划效力。
3、切实加强协调配合。
县发改、水利、财政、农粮、国土、农发、扶贫和移民、烟草等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联席会议定期会商制度。联席会议由县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牵头召开,各成员单位要指定专人参与具体工作。每年年初就各部门涉及农田灌溉工程建设项目申报建议计划,年中就项目投资额度、建设重点、建设范围和主要建设内容,年未就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及成效召开联席会议,互通情况,下发会议纪要,共同指导全县各乡镇开展农田灌溉工程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
4、切实优化投入机制。
各乡镇、各部门要抓住上级项目投向的机遇,加大争资争项力度,在积极争取中央、省、市资金投入的同时,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通过“一事一议”引导群众筹资投劳,引导民间资本投入工程建设和改造。县发改、水利、财政、农粮、国土、扶贫和移民、农发、烟草等部门要根据《县农田灌溉工程规划》和部门年度投资计划,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优势互补、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要求,整合项目资金,集中用于农田灌溉“工程”建设。
关键词:农田;节水;灌溉
中图分类号:TU991.64文献标识码: A
引 言:
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极为短缺的国家。因各地区处于不同的水文带并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时间、空间分布上极不平衡,水资源与土地、矿产资源分布和工农业用水结构不相适应。随着我国环保形势日益严竣,目前水污染严重以及水质型缺水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水资源紧张已经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问题。在我国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研究农田水利节水技术,促进农田水利节水建设,为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农田水利的节水的分析
1.1农田水利节水的概述
节水就是指要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总体利用率最高以及效益最佳。
一直以来,农业节水技术的研究一直是世界各国节水研究的重点。然而目前可采用的节水农业技术通常可分为工程节水技术、农艺节水技术、生物(生理)节水技术和水管理节水技术四类。
农田灌溉用水量
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的灌溉水量和渠系输水损失以及田间灌水损失水量之总和称为灌溉用水量。
1.3农业节水水平与效率
农业节水水平与节水灌溉率、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和灌溉定额等有关。农业节水效率主要是以单位体积水的粮食产量体现。即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是指灌入田间供给作物需水的水量与渠首引进总水量的比值。灌溉定额是指在播种前和全生育期内单位面积上的总灌水量也就是各次灌水定额的总和。因此,要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和效率,就要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灌溉定额。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本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灌水技术等条件为作物节约用水制定合适的灌溉制度,可以不断提高农业节水水平和效率。
1.4节水主要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业节水技术发展很快,但也同时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的问题。
首先,是水污染严重,制约了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不断的增长,社会经济的不断的提高,工业和城镇居民供水量增大,造成废水排放量增大。造成了农业灌溉可用水量越来越少,灌溉水量的减少和水质恶化,同时也加剧了农业用水供需矛盾。
其次,是农业灌溉用水浪费的问题。因资金制约等因素,迫使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已不能满足目前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水利工程老化、渠道漏水严重,再加上部分农民小农意识作怪,农田灌溉各自为政,用水浪费严重,大大降低了渠系水利用率。
农田节水灌溉的分析
2.1节水灌溉的含义
节水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的核心。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产品的一种农业高效用水的灌溉模式,是一项革命性的措施。农业用水在我国是排第一位的,而农业用水量的90%用于农作物灌溉,由于目前灌溉设施建设标准低,更新维护不足,导致部分设施老化失修严重,用水管理粗放,造成近一半的灌溉水量在输水过程中因渗漏而损失,再加上田间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灌溉水的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60%以上的水资源付之东流。因此发展节水灌溉在农业发展中是极为重要的,不仅可促进发展优质、高效、高产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还可促进农业机械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能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使用。
节水灌溉的分类
一是采取措施减少灌溉渠系的水量损失;二是改进灌溉制度,调整作物布局,充分而合理地利用雨水、地下水,进行补充性灌溉,使一定的灌溉水源灌溉更多的农田。目前,常用的节水灌溉方式主要有喷灌和微灌。
2.3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科学灌溉是一直着力推广的灌溉方式,主要包括滴灌、微喷、渗灌、喷灌等现代化的灌溉方式。需要根据相应植物的需水特性、生育阶段、气候、土壤条件等做合理设计,制定相应的灌溉制度,适时、适量,合理灌溉。
现阶段节水灌溉技术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输水系统节水、田间节水技术和水源优化配置。
农业节水措施
3.1农业节水工程措施
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措施很多,受水区内普遍应用的主要节水技术与措施有渠灌区的渠道防渗、井灌区的垄沟衬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喷灌、微灌(包括滴灌、渗灌等)、节水型地面灌水技术以及井渠结合节水技术等。目前喷滴灌是一项应用比较广泛且效果很明显的节水工程措施。喷灌是当今世界上最主要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是按照作物需要,通过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与传统的全面积湿润的地面灌和喷灌相比,它只以较小的流量湿润作物根区附近的部分土壤,用水量更少。
滴灌即滴水灌溉,是将压力水有管道系统输送到毛管,再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将水以水滴的方式均匀而缓慢地滴入土壤,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的灌溉技术。可以采用滴灌技术进行灌溉的作物种类很多,如茶叶、葡萄、苹果、梨、番茄、黄瓜、茄子等。同时,滴灌也有它的局限性,滴灌容易产生的问题是管道滴头容易堵塞,影响灌水的均匀性,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系统报废。还有投资相对比较高、局部地区容易产生盐分积累,并影响植物的根系分布等,
3.2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
农业节水非工程措施是指农业节水综合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优化种植业结构,加强农业节水灌溉管理,完善农田灌溉管理措施和制度,科学管理灌溉用水,推行改进灌溉技术,大力发展旱作节水等。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当地气候、土壤、农业技术、灌水技术等为作物高产、节水制定适时、适量的灌水制度。
结束语 :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是关系到农业、农村、农民的工程。能否很好地解决农田灌溉节水问题是关乎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效进行和关于推动建设新型农村进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加快节水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的建设。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灌渠优化设计;阶式水平畦灌模型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水利是农业的命脉,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水利是保障农业发展的必需。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一直都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中流砥柱。所以,如何大力发展农业一直是我们应当重点关心的问题。近几年的农田水利灌溉问题就是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更好的利用地表水进行农田灌溉以及如何设计出最经济、最有效率的农田灌溉设计也是迫在眉睫的事,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
1.农田灌溉现状分析
灌溉渠道优化设计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性、水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工程在农业生产中效益的发挥。渠道设计的基本内容是在满足各种约束条件下利用优化方法确定出设计参数、提高输水效率、降低工程费用。
灌溉渠道在整个灌溉系统中各渠道是一个系统,即称为灌溉渠系,一般分为干、支、斗、农四级固定渠道,这些起着输水、配水的重要作用;同时还有配套的渠系建筑物,这些建筑物不但保证安全输水,合理分配水量,而且能实现既定的灌溉、排水、给水等任务。针对灌溉渠道在整个灌溉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灌溉渠道规划设计时,必须合理地、因地制宜地布置灌溉渠道的级数,设置好灌溉渠系上的各种建筑物。
2.农田灌溉渠道系统规划应遵守的原则
2.1位置就高原则
为了自流灌溉更多的耕地,减少交叉建筑物过多和土石方工程量大,灌溉渠道设计时,应尽量布置在高程较高和分水岭处。另外,根据地形和地势,结合实际状况,考虑排水设施的布置,尽量利用天然的排水沟作为灌溉渠道的排水设施,避免相互干扰。例如,在怀集县三坑水库中型灌区改造工程中,灌溉渠道的干、支渠布置在满足总体规划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布置在位置较高的地带,其他各级渠道亦应如此布置。这样做的优点是增大自流灌溉控制面积,节约能源。布设多级灌溉渠系时,应尽量避免挖方,以填方为主,对于末级渠系,可灵活应用,不做要求。
2.2经济原则
渠线的长短和工程量的大小成正比关系,所以从经济方面考虑,渠线在满足灌排要求的情况下应尽量短直,这样可以减少占地和工程量。如渠线规划需穿越村镇,应认真比较拆迁安置费用和绕村镇增加工程费用,择优选取;如渠线规划穿越区域有坡、岗、沟、谷等障碍地形,应仔细比较挖填方量或因避绕障碍地形增长渠线从而加大工程量的费用。总而言之,在满足工程要求的前提下,应遵循经济原则。
2.3方便管理原则
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渠系建成后的运行管理也是在规划布置过程中应着重考虑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渠系的规划布置应按照行政区域划分,尽量减少各用水单位跨区管理。比如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怀集县)2012年度建设工程共涉及31个行政村,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考虑今后便于管理,以行政村进行区分,分为31个灌溉系统,为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2.4安全原则
灌溉渠道的安全问题是规划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对于干渠,为考虑引水安全,最好布置成挖方渠道,尽量避免深挖方和高填方;对于支渠,为安全考虑和节省土方,布置成半挖半填比较符合支渠配水为主的需要。另外,规划设计前,应充分调查渠系施工地区的地质情况,避免渠系经过地区有节理发育的破
碎地带和透水性强的地带。
2.5渠系建筑物的合理布置原则
为了更好的控制水位及流量,合理分配水量,灌溉渠道上布置很多渠系建筑物,这些建筑物的数量、种类很多,故在设计中,必须合理的布置这些渠系建筑物,以便优化渠线布置,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渠系建筑物在布置和选型上应以全面规划、合理布局为基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渠系布置时应能满足输水、分水、排水、泄水等要求,保证运行安全,便于管理和维修,同时保障灌区交通运输畅通,满足灌区群众的生活和生产需求。(2)渠系建筑物能及时有效地调节水位和流量,并保证水头损失小,水流平稳等。布置时应尽量采用联合运用,集中管理,这不但可以适当减少建筑物数量,避免交叉,而且还可以减少工程投资。(3)渠系建筑物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质状况和水文条件及施工技术,合理选择其位置、型式等。设计时,应充分利用当地材料修建,采用定型设计和装配式建筑物。
3.灌溉渠道设计流量的求解
流量的设计关系到渠道横截面的面积设计,具有因果关系;关系到施工的范围和施工的强度,并且是有效参数,所以流量的规划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据通常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可以以此为计算模式:
Q=QJ+QS
QJ=qj*A1
式中:Q-灌溉渠道的设计流量
QJ-未计渠道输水损失和田间灌水损失的渠道流量
QS-渠道在输送水过程中损失的渠道流量
qj-设计灌水率
A1-灌溉渠道控制的净灌溉面积
渠道的渗水损失计算,要在渠道建成后,根据测定其渗漏量,求其渗水损失.然而,设计阶段,经常采用经验公式进行计算:
Q=S/1000*L
S=10*A*QJ(1-m)
式中:S-每公里渠道输水损失流量
L-灌溉渠道长度
A-土壤透水系数
m-土壤透水指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在流量规划设计时应当注意特殊情况,对最大值的设定。一旦遇见洪水灾害和干旱时对于渠道的具有缓冲余地。这个最大值的确定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参照相似工程的需求和规范来处理的。具体公式如下:
Qd=(1+a)*Q
式中:Qd-灌溉渠道加大流量
a-加大系数
其他符号意义同前。
渠道将用水地点和水源连接起来,能够直接导致水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程度进入灌溉区域,所有渠道的质量必须有保证。通常来说,渠道的质量过关代表着能够通过更多的水量,产生更多的正价值。其值是由各级渠道的渠道水利用系数的乘积求的,其主要包括渠道水利用系数、渠系水利用系数等。所以,渠道的通行质量应当注意保证,这能够带来后期工作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4.农田灌溉的优化设计方法
根据明渠均匀流原理,推求了灌溉渠道设计的最佳水力断面法和实用经济断面法。通过对两种种设计方法优化对比分析,提出了实用经济断面法在灌溉渠道设计中的实用性。
(1)根据实用经济断面法,确定了灌溉渠道横断面最优化的结构尺寸和灌溉渠道不冲不淤流速的约束条件。
(2)根据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原则确定各支渠取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和干渠取水口要求的控制水位的计算方法,确定灌溉渠道纵断面设计中的水位衔接的约束条件。
(3)根据灌溉渠道挖填平衡原则,确定了灌溉渠道工程量与渠道填方量、挖方量、渠道比降和填方损失系数有关的非线性函数,用以表征影响工程量的因素。
5.结语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将农业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否则十三亿的人口大国难以在全球立足。而要如何发展才能使得我国的农业更加繁荣,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心的问题。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的优化设计来说,以上的部分是大家齐心协力研究、探索和时间得出来的经验和收获,但是只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未来农田灌溉必然要加入高科技手段,使得灌溉技术更加的方便操作、提高效率。所以,研究探索出更好、更快、更高效率的农田灌溉设计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当把这看做是我们的职责,重视起来,为我国的农业兴起而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