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排球课堂教学

排球课堂教学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1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排球课堂教学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排球课堂教学

第1篇

一、中职排球课堂教学现状

(一)师生态度不端正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院校一般过于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往往忽略体育课堂的重要性,忽视体育作为教育三大基本模块的地位,造成体育课时少、课程随意性大现象严重。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师的态度会逐渐懈怠,容易出现随心情授课的情况,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实用性,与此同时,文化课教师占用体育课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原本课时不足的体育课堂被压缩得更紧,教师授课内容只好随之压缩,而对于排球这种技能性要求比较高的运动而言,课时压缩常常意味着训练效果的下降,很难发挥体育活动的真正功效。课程结构不合理、教师态度有偏差,学生的学习态度就会更加散漫,大多数学生抱着浑水摸鱼的心态,只是以及格为目的,未能真正参与到排球课堂教学中来,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

传统教学模式下文化课堂比较沉闷,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与学生之间难以形成有效互动,而体育课堂也未能避免这一缺陷,甚至于在文化课堂普遍走向改革的情况下,体育课程设计依旧止步不前,存在诸多不合理的现象。由于体育课程课时少,部分教师会采用集中讲解的方式,在短时间内讲述大量的专业知识与技巧,而后放任学生练习。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知过程,对于有排球基础的学生而言,情况可能稍好,但对于大部分没有基础的学生而言,理论与实际难以统一,听讲过程如听天书,理解起来更为困难,以至于在后续练习中不得要领,频频出错,学习积极性受挫,丧失信心,导致排球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中职排球课堂中情境教学法运用策略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中职学生年龄总体仍较小,喜动不喜静,对游戏仍旧有着浓厚的兴趣,而体育课堂正应该是一个利于学生释放压力、寻求快乐的场合,因此,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穿插一些小游戏,调节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例如熟悉的排球垫球教学,在教给学生正面双手垫球动作要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红黄白”的小游戏:将学生依照性别比例、基础水平等因素均衡分为几组,每一组十人左右,每一个名学生有自己的颜色代号,分别为红、黄、白,组内成员面对面围成一个圈,不同颜色的代号的学生穿插站好。在游戏开始后,一名学生向中心垫球,而去接球的学生颜色代号不能与上一名学生相同。这个小游戏参与人数多且对场地要求不高,每一名学生都能融入课堂游戏中,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在游戏中逐步掌握垫球技巧,熟悉动作规律,可为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而根据学生掌握水平的不同,游戏难度也可适当进行调整,例如,在最开始学生普遍垫球不熟练的情况下,可允许学生拍球或击打,以便游戏能顺畅进行;而在学生技能水平得到一定提升后,教师便可要求学生以规范垫球为主,限定不规范触球次数,确保学生在游戏中学到实际技能。

(二)创设情感情境,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技能技巧的讲述,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传达优秀体育精神,尤其是面对刚刚经历中考失败、信心缺失的中职学生,体育教学更应以拼搏向上、不断进取的精神感染学生,促使学生转变学习生活态度,积极面对人生,开启人生的新篇章。为此,教师可在理论讲述过程中穿插一些实例,例如我国排球运动员十年如一日艰苦训练,为国争光的视频,当然,可以不止于排球项目,体育运动是具有相通性的,体育精神更是高度统一的,学生可以从不同项目中获得类似的情感体验――丰富多彩的实例都指向一点,努力就会回报,拼搏方能实现梦想。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视频进行简单剪辑,还可配以激动人心的乐章如《阳光总在风雨后》、《最初的梦想》等等,将会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此外,也可播放一些精彩赛事,让学生观察揣摩实战技巧,感受体育运动紧张、充满刺激感的氛围,有助于学生体育竞争合作意识的形成。

(三)创设比赛情境,培养学生良性竞争意识

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心理技能状况训练

中图分类号: 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0) 08-082-02

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国内举办的排球比赛日益增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排球运动的发展,同时也推进了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目前高校排球运动队有以下几个特点:(1)队员基本功不扎实,技术、战术水平相对较低。(2)训练周期短,不系统,学生流动频繁。(3)获得排球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主要是通过体育课堂的教学,业余性强。欲使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竞技水平提高,必须在加强运动员的基本技术、战术的训练的同时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

本文随机抽取45名广州地区高校中经常从事排球运动的大学生运动员。其中本科生26人,硕士生17人,博士生2人,男女比例为26:19,平均年龄为23.33岁,正式接受排球课堂教学或训练的年限平均为1.72年。本次研究是测定被试在比赛中心理技能状况,因此只选取了《竞赛策略量表》32个题目,从自我谈话、情绪控制、自动化、目标设置、表象、活化动员、消极思维、放松这8个维度测量了运动员在竞赛中的心理技能。运动员使用5点量表对这些条目所含内容出现的频率进行评价(1=从来不,2=极少,3=有时,4=经常,5=总是出现)。测得的数据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1全部被试总体情况

表1反映的是全部被试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自我谈话、自动化、活化动员这几个维度上的总体得分要高于情绪控制、自动化、表象、消极思维、放松这几个维度的。因此可见,在排球比赛过程中,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较多是采取自我谈话、自动化、活化动员手段来调节和控制自身心理状态。

表1全部被试的描述性统计

2不同性别的被试心理技能各指标的比较

从表2可看出,在自我谈话、情绪控制、自动化、目标设置、活化动员、消极思维这几维度上,男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占优势,而在表象、放松这两维度上,女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则占优势。双方在自动化、目标设置两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F=4.924 P=0.032;F=9.352 P=0.004),表明男女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动作自动化策略和目标设置手段来保持自身心理状态稳定的能力有差异。总体而言,男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表现出更高的水平。

表2不同性别的被试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

3正式接受排球课堂教学或训练年限的不同的被试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正式接受排球运动课堂教学或运动训练年限不同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之间在心理技能上存在差异。在目标设置维度上,正式接受过排球运动课堂教学或运动训练不同年限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显著性差异(F=4.008P=0.026),从得分情况来看,正式接受排球运动课堂教学或运动训练年限越长得分越高,即在比赛中利用目标设置手段来调节不良心理状态的能力越强。

表3正式接受排球课堂教学或训练不同年限的

被试在心理技能各指标上的得分比较

注:*P〈0.05

4高校排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技能的训练应做到以下几点

4.1 心理技能训练要系统化

在高校排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时要进行系统化的心理技能训练,要有计划的进行长期坚持。心理技能训练需要教师或教练员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训练内容来看,制定系统化的心理技能训练的计划,并且还要积极争取训练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心理技能不是魔术,指望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立竿见影,是不切实际的。

4.2心理技能训练要与培养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自信心相结合

高校排球运动的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时,心理技能训练要与培养大学生排球运动员的自信心相结合。长期系统的心理技能训练能够保证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心理状态的稳定,从而有利于运动技术动作的正常发挥。

4.3心理技能的训练中要加强目标设置训练

高校排球运动课堂教学与运动训练中进行心理技能训练时要加强目标设置训练。其原因是目标的设置直接关系到动机的方向和强度。在目标上目标设置训练中目标设置得要细,不要过高,要符合运动员当前的接收能力。在实施目标过程中及时的反馈、了解结果。

最后,通过以上调查研究可知: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被试心理技能上来看,男大学生排球运动员比女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排球比赛过程中表现出较高的水平,且男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动作自动化和目标设置手段来保持自身心理状态稳定能力高于女大学生排球运动员;从正式接受排球课堂教学或训练年限的不同的被试在心理技能上来看,正式接受排球运动课堂教学或运动训练年限越长的大学生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利用目标设置手段来调节不良心理状态的能力越强。

参考文献:

[1]虞重干.排球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2]卢家楣,魏庆安,李其维.心理学基础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张力为,毛志雄.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第3篇

关键词: 排球教学 参与 带头 评价 创新

体育教师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过硬的教学技能是胜任教学工作的前提,然而在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让教师教学充满魅力并形成独特风格,在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显得更重要。

排球教学一直被初中学生认为是枯燥乏味的体育活动,学生宁愿打篮球或踢足球,都不选择排球项目,导致排球课程教学效果低下。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对排球课产生兴趣,并积极投入学习中成为体育教师头疼的问题。笔者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在于激发学生对排球的兴趣。

一、教师参与,培养兴趣

兴趣是一种体积极认识、探索某种事物、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是一种认识和从事活动的巨大动力。从事活动都需要兴趣,否则活动的效率就难以提高,初学排球的学生开始会对这一项目有极大的兴趣,但如果教学、训练内容和方法流于形式,内容单调重复,方法简单缺乏新意,学习者就会渐渐对排球失去兴趣,最后会对排球产生厌倦甚至排斥的心理。因此,在开始教学排球时,我采取两个措施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首先,通过多媒体动态展示排球技术练法和女排明星图片欣赏,培养学生对排球的新鲜感及兴趣。其次,主动参与学生训练活动。课堂教学中设置教师参与学生活动这一环节,主要为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师生平等,享受排球活动带来的乐趣,并通过比赛的竞争性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加深对排球技能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排球活动的兴趣。

二、教师带头,激发兴趣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堂有效的课堂教学精彩与否,教学质量与效果的高低,全靠教师在教学中的带动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是引导者,又是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不仅要启发引导学生的思想与思维,而且要组织领导学生参与过程,更要亲身示范与发挥在教学环节中的带头作用。在传统排球教学中,课堂上教师指定教什么排球教学内容,学生就学什么;老师指定做什么排球技术动作,学生就怎么做,课堂上学生的一言一行几乎都是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的,失去很多自主发挥及和教师进行交流空间,进一步增强排球教学效果,以一个朋友的角色融入学生的学习中,带着微笑的笑容,伴着生活化、口语化的语言跟学生沟通、交流,在他们表现欠缺的时候不直接批评,而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经常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通过师生互动教学、练习会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对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与欲望。

三、互动评价,保持兴趣

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升华师生互动的催化剂。互动评价在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基础上,让共同活动、训练或比赛的学生,彼此对搭档或对手进行客观评价。这种互动评价有利于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学习效率,从而保持对排球的持久兴趣。

互动评价有两个积极效果。其一是可以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一分为二地分析自己和他人,在对比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排球技能。其二是通过师生间的互动评价,让学生长期对排球感兴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求教师具有大“爱”,对于学生只是承认个体的差异,这样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通过成长性评价促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而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手段、效果的评价,可以有效促进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所学、所惑、所求,真正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活动就会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当学生发现他们对老师的评价真正产生效果时,其学习排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会真正被激发,从而对排球的兴趣才会持久和有效。

体育教学是师与生、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进行各种身体练习的过程,而且是弘扬个性、自我评价、体现教学内容及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更是实践如何理性地进行运动学习的过程。通过互动评价,学生对于体育活动特别是排球课堂活动的兴奋会持久而有效。

四、鼓励创新,拓展兴趣

思维的独特性,是指个体独立思考创造出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智力品质,是人类品质的高级形态。它集中体现在个体的创造力上。学生的创造力不仅体现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而且将在体育学科中表现出来。因此,在排球教学中让学生发挥特长,鼓励学生大胆“秀”出自己的创新动作,“Hold”住别人,展现自我。

如在教学排球垫球技术时,当我按部就班地演示垫球技术后,大部分学生都按我的方法进行,部分学生不按我的方法练习。在学生没完全背离教学内容的要求下,我并未过多干涉,相反却给予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在此基础上选择好的做法并予以肯定推广。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在老师的保护、引导下得到有效发展,其对排球的热爱之情不断增强。

总之,激发与培养学生对排球兴趣的关键在于体育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与授课方法。通过教师的主动参与和亲身示范,双向评价和鼓励创新,真正培养与激发、保持与拓展学生对排球的兴趣,实现学生由身体的快乐体验到心灵的深刻感染,进而喜欢排球,热爱排球。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排球教学 排球垫球技术 游戏教学法

在三大球类运动之中,排球相对其它二大球类而言,是无可非议的“冷门”项目,特别在学生群体当中更是如此。如果在排球教学中一成不变的采用传统教学,学生难免会存在厌倦情绪,直接影响到排球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排球运动的开展。本人在近几年的排球选项教学实践中发现,在排球教学中合理运用体育游戏,会有效提高排球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排球运动的推广普及,对学生排球运动兴趣的养成都有积极意义。

1 游戏、体育游戏和游戏教学法含义

1.1 游戏:即游戏嬉戏,是一种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人类身心需要引发的,人们自由选择地人类自身为对象,不产生社会意识产物的娱乐和健康活动的总称。

1.2 体育游戏:是游戏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它融体力发展、智力发展和身心娱乐为一体,既是游戏的组成部分,又与体育运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游戏是从玩耍过渡到竞技体育中的环节,是竞技体育的基础。

1.3 体育游戏教学法:是指利用体育游戏的趣味性、普及性、竞争性、娱乐性、智能性和知识性等特点,将体育游戏运用于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和谐的气氛里从事体育锻炼,并成为学生乐于接受的娱乐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

2 排球教学中游戏教学法应用的依据及其意义

排球课堂游戏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在教学活动中引入进游戏教学法,并且以学习者的游戏为中心来组织和设计课堂教学的一种相对固定的教学形式,游戏教学的理论依据及作用主要有:

2.1 排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符合愉快性教学原则和“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快乐体育思想在教学中的不断推行,将“体育游戏”教学法运用于排球技术教学,一方面适合排球运动起源于游戏的本质;其次它适应了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淡化运动技术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符合了快乐体育思想的基本内涵,即:强调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排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符合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教学原则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的一种教学原则,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实施主体性教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始至终都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地开展教学活动,同样,在实施游戏教学的排球课堂中,教师始终坚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游戏活动,显而易见,排球游戏教学能很好地体现主体性教学原则。

2.3 排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有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明显的导向性作用。排球教学作为体育课程教学中的组成,其教学效果同样受到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排球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利于排球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排球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有利于推动排球运动的普及。

排球运动属于重要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长期以来排球运动没有得到较快较大面积的推广,除排球运动技术性要求高,场地要求高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排球课堂教学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排球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进一步的学习积极性,游戏教学法的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动排球运动的普及。

3 游戏教学法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的运用

(一) 排球垫球教学的开始部分

排球教学开始部分的主要目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以良好的学习状态投入到排球课程的学习当中。排球教学开始阶段的游戏选择应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为原则。主要有以下游戏可供选择:一是排球游戏操,在准备运动中,运用排球操替代徒手操,比如排球三关节绕环、跨下8字绕环、持球转体运动、左右拉球、前抛后接等。二是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并在排球场底线站好。当听到信号后,排头的同学用垫击球的部位将球托起,并且持球跑动前进,穿过球网到对区底线交给下一个人,该人接过球依旧持球跑动前进,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的队为优胜。

(二) 排球垫球教学的基本部分

基本部分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垫球部位、巩固垫球手型、提高垫球的准确性以及加强学生对垫球的控制能力。一般来说可以开展以下游戏:

3.1 熟悉垫球部位游戏:在学生的两手臂的腕关节以上10厘米范围内用笔画上一直线标记,学生垫球时要做到:A、将两个手臂上的两段直线合成一条直线,B、听教师口令,在垫球时看谁能将球又快又稳地停在直线上。这样能有效防止初学者对击球位置不固定、两手臂击球时夹不紧等现象的发生。

3.2 巩固垫球手型,熟悉球性游戏:每二人一组,一人持球。一人往地下抛球,待球反弹起后,另一人则钻到球下用垫球动作将球持在垫击部位处。在规定时间里,两人接反弹球成功次数高者名次列前。规则:抛反弹球必须高过人,同时接球人必须用正确的垫球部位将球持住,方为成功,否则不计次数。

3.3 巩固击球点和用力顺序游戏:每人持一球做自垫球,按一垫低约50公分高。二垫中约1米高。三垫高约2.5米左右进行,待球落地反弹起后再按1、2、3的节奏垫出不同高度的球,算完成一个回合的练习。在规定时间内计算完成回合的多少,次数多者为优胜。规则:必须按规定的节奏垫出不同的高度,否则该次练习不算,应重做。

3.4 提高垫击球的准确性游戏:用呼拉圈做大筐若干,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距筐8米,列队站好。听到信号后,排头做自垫球移动前进,至距筐约3米处时将球垫向筐内,徒手跑回击下一人的手掌,第二人做与排头同样的动作,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入球多的队名次列前(其中以入球多少为主)。规则:①必须用垫击方式垫球入筐。②中途球落地应在落地点捡起再接着做。

3.5 提高学生垫球技术和控制球能力游戏: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并相距一定的距离迎面站好,听信号后,排头做自垫球移动前进,移动至对面第一人后将球交给对方,该学生做同样动作,全队依次进行。速度快的队为优胜。规则:必须连续垫击球移动前进,如球落地,应在落地点捡来起后重做,不允许持球跑。

3.6 提高学生垫球能力游戏::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站成半径5~6米的圆圈。听信号后,开始进行互相垫击球。在规定次数内垫球成功次数多者为优胜,或以垫击最高次数为优胜。规则:一人连续垫多次,只按一次计数。

(三) 排球教学结束部分

排球教学结束部分是课堂教学的最后阶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整理、小结等活动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同时帮助学生消除疲劳,愉悦身心,让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此时可以选择如下游戏: ⑴ 丢“沙包”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由两人当“猎人”,其余的人当“麻雀”,“麻雀”集中在排球场半场内,两个猎人各一个软式排球拿分别站在场地两边,不能过线,然后开始用排球掷向场地的“麻雀”,“麻雀”可以躲避,也可以用垫球动作进行防御,但如果身体其它部位被“猎人”的沙包击中,就出局下去当观众。 ⑵ “保龄球”游戏:在15米外用四个排球由高至低叠好,然后用一个排球模仿保龄球进行击球,看谁打得准。

4 结论与建议

排球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具有严格规则和复杂技术的更高级别的游戏,而在学习排球技术的过程中去实施更为简单易行的相关游戏,无形之中就起着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的作用。另外,在排球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根据排球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特点选择或创编一些有针对性的游戏,对学生学习排球不但起到培养学习兴趣作用,更能使学生在排球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熟练掌握技术动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排球游戏的功能,我们必须注意几点:首先,排球游戏大部分在上课时是作为辅助教材而采用,起着良好的辅助作用,在运用时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其次,要考虑到与其它教材搭配的合理性和针对性,不然就起不到游戏在教学中应有的作用。在准备活动中,为了活跃上课情绪,或者为了配合主教材,可以编一些游戏性辅助练习。在结束部分中,为了达到轻松愉快的目的,也可选择一些活动量不大而轻松快乐的游戏。第三,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去设计、编排相应的游戏,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是爱好的兴趣是截然不同的,对游戏不加选择地运用,可能会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第四,在进行游戏时,必须注意安全,充分考虑场地、器材的运用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莫少强.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运用的分析.体育科技,2005年第2期.

[2] 梁健辉,陈瑶.排球教学中运用游戏法的实验研究.福建体育科技,2005年4月.

[3] 刘福林.体育游戏[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10―3

第5篇

一、利用排球项目,开设排球校本课程

1、编制校本课程。推进体育学科特色建设,课堂教学是基础。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排球知识,掌握排球基本技术的主要阵地。我校全体体育教师在业余时间依据新课程标准,并结合我校的实际,对一~六年级教材中的一些排球教学内容进行适当选择、调整,再游戏化改编,开发了适合于我校特点的排球校本教材,占整个体育课时数的20-25%,内容有排球文化视角、快乐有效的练习方法、简单战术配合、规则简介、我与排球共成长等五个方面,并涉及心理、安全、学校排球发展史等知识,充分反映学校特色。

2、加强技能过关考核。在校本课程的基础上,我们编制出排球阶段性技能过关考核指标,如,水平一(1-2年级)男生对空垫球项目指标为:“一次性垫球,动作规范,球高于头顶,25个为优秀,20个为良好,15个为及格”;再如,水平二(3-4年级)女生对垫球项目指标为:“两人相距2米左右对垫,一个来回计一个,时间不限。15个以上为优秀,10个为良好,8个为及格”……根据年级段进行考核,五、六年级25%的学生,基本能参加校级以上级别的比赛;50%的学生能够参加校内班级之间的比赛;85%的学生能够自己运用排球进行锻炼,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此外,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设有“我的成长”板块,学生可以通过照片或文字叙述,展示自己的排球历程。

3、多种形式激励。以排球为抓手,将增智、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其一个人挑战赛,校每学期开展一次挑战赛,以年级为段,设男女组别。挑战赛设有对空垫球30个,对墙垫球20个,正面下手发球10个等。其二红领巾电视台,评比出的“排球小能手”“挑战之星”,在每周四的红领巾电视节目中专栏介绍校园小球星的先进事迹、排球历程及训练过程。其三开辟“排球心声之窗”专栏,征集学生总结出的经典语言及感受。在学校的活动场所、休息场所等地,制作排球知识小标牌,以帮助学生对排球知识的理解,如“我能接受失败,但决不放弃”、“排球,我的骄傲”等。

二、形成排球梯队,培养排球集体意识

1、建立班级排球队,培养学生积极的参与意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大课间活动时间里和同学们走到操场上,一起运动,大大提高了他们对排球的热情,壮大了本班排球队的队伍。

2、年级排球队是学校排球队的基础。年级排球队的队员选材以学生的兴趣、技能为主,在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中结合身体素质进行选材,班级之间的比赛为年级排球队队员的选入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校级排球队建制为12人,其中五、六年级8人,三、四年级4人。每年校队都会在年级队优秀的队员中进行补充,为参加每年举办的常州市级及以上比赛做好充分的准备。

体育任课教师和班主任老师要抓紧排球基本功的教学工作,及早发现苗子,为班级、年级、校队提供可选拔的人才,以帮助学校排球梯队建设。校排球队由专业排球教练带训,并及时制定年度训练计划和周训练计划。

在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如,“铁三角组合”赛,五、六年级学生每班可自由组合三人相互配合,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三对三比赛,实行淘汰赛制,后以年级为主,各计其成绩,优异的队伍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其小队起一个“号称”,如“超人”、“奥特曼”、“蓝猫”等,以激发他们比赛的斗志;校队比赛,校队队员在专业教练的培养下,每年参加由常州市体育局举办的中小学生排球赛,为校赢得了荣誉,更好地激励全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游戏竞赛,通过组合、原创、选用、比赛等方法,设计排球课堂教学游戏,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全面性、有效性。

三、抓住排球特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1、准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我们发展学校排球运动的关键。我校对排球项目建设实行“三段制”教学。为确保排球教学,我们体育教师每周都制订了一课时的教学计划,并按照既定课程开展教学,有专门的场地和器材,确保了教学过程的有序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教学效果的有效性。同时把排球类游戏注入到1-6年级整个年段的教学任务当中。低段年级教学以玩球开始,给他们足够的球让他们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抛、投、滚、拍、踢都有),让他们自己去熟悉球性喜欢上玩排球。中段年级进行基本的技术教学(包括准备姿势、移动、传球、垫球、发球)。教学中我们的方式方法也比较灵活,因为中段年级学生好胜性强、容易哄。我们把动画片中的人物赐给打球出色的学生作雅号,使学生感受到他是个大英雄,这样一来人人都想获得好的雅号打球的劲道都来了。还采用一些降低练习难度进行竞赛的办法。在高段年级课上主要以接发球、扣球、吊球等技术教学,同时小型的比赛也必不可少。

其宗旨是通过排球教学与活动,凸现炼身中的玩,以趣味性排球游戏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学习各种排球技术,在参与中育人、促智、追美,达到身心健康,从而培养学生健身的兴趣、爱好和习惯。

2、贯彻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思想,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排球竞技水平,促进排球梯队建设,是创建排球特色学校的保障。在训练中,我们开始强调排球的规范动作,如,“传球要点一对、二迎、三送,正面下手发球——左手持球于腹前,右臂伸直,以肩关节为轴,自后向前摆动,同时身体重心前移;扣球要点,助跑、起跳、腾空挥臂、落地”等,提高了排球的竞技水平。

第6篇

摘 要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娱乐身心,陶冶情操为目的的一种现代游戏方法,具有创造性和主动性的活动。同时,游戏还可以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等意志品质,并能提高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在排球教学中,根据课的内容和任务及其结构特点,恰当、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教学,可以更好地、更快地使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完成课的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 体育游戏 排球教学

排球作为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在学校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并有着良好的学生基础氛围。众所周知,排球运动是一项集体性项目,经常参与排球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体质健康的成长,培养学生拼搏、顽强进取的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体育游戏是课堂教学手段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在排球教学比赛中穿插体育游戏,不但可以起到活化课堂、诱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的目的,同时通过体育游戏亦可以起到巩固技术动作,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所以,在排球教学中穿插什么样式的体育游戏?什么类型的体育游戏?要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都成为了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与大家分享下自身在排球课堂中运用体育游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希望对各位同行能够有所借鉴。

一、排球教学中选用体育游戏的原则

(一)锻炼性原则

锻炼性是体育游戏最本质的特征。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以及实际活动能力等特点来确定相应的运动负荷量、动作难度和活动方式;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数、时间、场地、器材等条件来确定个人活动占时数和单轮活动的占时总数及游戏活动的路线等。

(二)教育性原则

体育游戏作为学校体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或一种辅助手段,不仅应具有锻炼身体的价值,而且还应具有思想教育的价值。要有意识、有目的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体育游戏的教育作用必须与游戏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寓教育于游戏活动之中,如:为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可创编有一定动作难度的“文撑跳跃”、“障碍跑接力”等游戏。

(三)趣味性原则

为了提高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应根据参加体育游戏的人群特点和素质、技术及智力水平,在游戏的竞争性、动作的设计、胜负的判定以及游戏的情节等方面多下功夫,增加体育游戏的竞争性、趣味性。

(四)安全性原则

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是体育游戏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创编体育游戏时应特别注重贯彻安全原则,对游戏的各个环节均应作“安全检查”。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给与解决,尽可能将危险情况避免。

二、体育游戏在排球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一)在课堂准备部分选择能集中注意力、提高兴奋性的游戏

课堂准备部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向学生介绍本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带领学生做好热身活动,以便学生身体快速进入运动状态,诱发学生兴趣点到体育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神经兴奋性,为后续基本部分的练习做好身体准备以及心理准备。在传统教学中,我们通常采用慢跑或徒手操等形式,并且反复应用,时间一久学生很容易缠上厌倦感和枯燥感,所以,我们可以引入一些小的体育游戏,既可以起到热身又可以起到吸引学生兴趣,诱发其学习动机的目的。例如: “喊号抱团”游戏,这一游戏我们可以结合到徒手操的练习之中,既可以改善原本呆板的活动形式,同时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奋性。

(二)基本部分选择能强化运动技能,诱发学习积极性的游戏

排球课堂教学中往往涉及到很多的动作技术,这些技术也是学生从事排球运动的基础, 所以技术练习是排球课堂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内容,但是传统教学中,反复的对练,单练,让学生感到排球课堂成为了枯燥的身体练习时间,又枯燥又累,逐渐丧失学习的兴趣,甚至演变为讨厌排球课程,这一点以往在女生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亦可以通过融入体育游戏的模式予以改变,游戏设置依据课堂的内容,排球基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无非分为两个部分:技能练习和身体素质训练,其中身体素质训练最难执行,学生也最为反感,下面我就说下自己在这两个方面的做法。首先对于技能练习,当我们传授给学生相应的排球技术之后,尽可能避免单个动作的肢解练习,如果反复的肢解练习,反而让排球这一运动特色丧失,我们可以尝试运动排球游戏的竞技性特性诱发学生主动参与练习,这样的效果要高于被动式的练习,例如:在脚步移动练习中采用愚公移山等游戏;在传球练习中采用自传比多、越网传球等游戏;在垫球中采用迎面自垫球接力赛、对墙垫球比准等游戏;在发球游戏中采用发球比远、发球打靶等游戏;在扣球中采用摸高比赛、扣近体快比赛等游戏;在拦网中采用拦网接力赛、比摸固定球多等游戏。

第7篇

摘要:营造体育课堂和谐氛围是学校教育工作顺应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体育教学过程也是一种社会往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种平等与信任的良好氛围,就会促进教育环境、学生间人际关系、师生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和谐发展,从而为促进学校其他各项工作的协调运作,为加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初中体育 和谐气氛 创设

体育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输入途径,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运动能力,是教学课堂中必须实现的。体育课堂氛围良好,可使学生处于积极、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中,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构造这种好的课堂氛围,这是需要每个合格的体育教师深思的问题。

一、和谐的课堂的创始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那么,如何营造一个民主、平等、愉悦、和谐的体育课堂氛围,让课堂始终充满乐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和谐体育课堂氛围是指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共同营造出的一种民主、平等、认可、愉悦、积极的体育课堂教学氛围。这种背景将具有互相理解、真诚交流、民主公平、尊重差异、宽松宽容、充满活力、参与合作、共同发展等特征。体育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是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进行身体练习,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增强体质,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课堂气氛是一种精神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体育教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它是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到的东西。气氛融洽,对体育课堂气氛起积极的作用。气氛僵化,课堂气氛沉闷。这显示气氛在体育课堂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课堂气氛好可以有效的组织教学,教师心情舒畅,讲得流利、生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这样可以减少组织教学的时间和次数,增加练习的时间,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绩。

二、选择和谐的教学内容

教师应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优化教学内容、满足学生需要,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终身受益。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尽量突出健身性、全面性、实用性、终身性、娱乐性、观赏性的特征,以最大限度的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武术、韵律操、羽毛球、毽球、体育舞蹈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意愿选择和搭配教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教学过程中要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有自己的选择空间。如排球的教学,以往我们总是像培养运动员一样进行教学,大量的时间花在垫球、发球等基础技术动作练习上,忽视了让学生体验排球运动的乐趣。现在教师可以采用小场地、低网等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只要排球不落地就可以继续比赛,这样可以使同学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改变,使技术动作的教学有机穿插到比赛游戏中,让学生在“玩球”的过程中喜欢上排球运动。

三、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来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中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学生是多种多样的,在进行身体练习的过程中表现出男女性别的差异、体质强弱的差异、运动基础上的差别、有的项目需要保护与帮助,有的项目需要助力和阻力。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内容、学习方法与适度的疑难问题。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实行分层教学,因为不同的层次小组有不同的知识能力和练习要求,同一活动的不同环节要有不同的难度,教师可预先向学生提出经过努力可以达至的指标,让学生按预定的指标进行练习。如:跳高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不同的高度将学生分组,实施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促使每个学生尽心尽力地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充分发挥学生最大的潜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允许有不同进度的学习,如障碍跑、立定跳远、不同人数的足球、篮球、排球比赛等等。创设这种课堂情景,学生们才能做到人人参与,最大限度发挥自身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能得到充分地展示,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意义所在。另外,教师应要求学生之间多加沟通,进行互帮、互学、互教,适时进行点拨,及时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如完成动作的正确与否,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找出跟其他同学的差距。这样对于改进与提高动作技能起着积极的作用,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更积极有效地参加体育学习,不断积累体育运动经验,扩大体育知识领域。

四、重视改善体育课堂教学环境

第8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排球课;运动损伤;影响因素

G807.4

一、引言

运动损伤是指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使人体某个部位或者器官发生破坏。运动损伤恢复较困难,药物效果不明显,理疗疗程较长,而且运动损伤严重还可能影响生活和运动。因此,高职院校排球课教师必须清楚认识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并且在教W过程中,应采取有效预防措施,顺利完成排球课任务和培养目标。

二、内部影响因素

1.身体素质

排球是一项竞技运动,其要求学生需要具有强大的耐力、体力和心理素质。学生练习排球的基础保障就是需要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然而在实际课堂上,高职院校学生身体素质参差不齐,导致身体素质不好的学生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如在跳跃、落地时,由于身体素质不佳,导致膝部半月板损伤,在扣球时,发生踝关节损伤等等。加之,当前排球技术多样化,对抗强度不断增大,其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一定要好,以免出现遇到弄损伤。总而言之,身体素质好坏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存在很大关系。

为了降低由于身体素质不好而造成的运动损伤,高职院校排球课应该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如教师在进行学生身体素质训练时,可以因人而异,根据学生身体素质现状,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实施分类教学,整体提升学生身体素质,进而降低运动损伤的发生。

2.技术动作

一般而言,排球的技术动作主要包括传、扣、拦、垫以及移动、换位、站位等技术。排球对技术动作要求较高,其就是以技术为主导的隔网对抗活动,虽然其没有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碰撞,但是其存在运动损伤风险。针对高职学生而言,很多学生之前都没有接触过排球,短时间的训练,导致很多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致使身体出现运动损伤,如由于传球动作不规范,导致手指的插伤等。

因此,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对于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发生的运动损伤而言,应完善学生的排球技术动作。在学生练习排球的初级阶段,学生技术动作不规范是普遍现象,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纠正,如在实际排球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体会,对排球技术动作进行重点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各个技术动作全面且准确地教给学生,及时矫正学生的动作不足,消除由于技术动作不规范而引发的运动损伤,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排球技术水平。

3.运动量

运动量过大很容易发生身体疲劳,而身体疲劳很可能发生动作不规范、精神不集中等情况,这样容易产生运动损伤。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而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较大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不得不加大课堂教学内容,对于排球课而言,教师安排的运动量越来越大,很多学生反应身体疲劳。加之,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时间进行疲劳性康复措施,导致疲劳积累转变成过渡疲劳,从而导致运动技能没有得到提升,而且运动损伤率越来越大,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排球的热爱。

教师安排排球课运动量一定要与运动教学准则相适应,避免由于运动量过大而发生身体疲劳。导致运动损伤发生。另外,教师还必须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以及安排合理的运动量,不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类,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可以安排强度大的运动量,而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安排较大强度的运动量,总之,运动量的安排必须在学生机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预防运动损伤发生。

4.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每项运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准备活动促进身体各部位运转,提升身体的灵活性,为排球练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在排球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让学生做好准备活动,这是避免发生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因素。如由于准备活动不充足,在进行排球练习时,容易造成肩、腰肌肉的拉伤。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每节排球课教师都会要求学生做准备活动,但是准备活动时间短,导致学生准备活动不充分,进而发生运动损伤几率明显提升。另外,准备活动安排的运动量不合理,运动量小,身体各个部位无法活动开来,运动量大,身体承受较大负荷,都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总而言之,在排球课上,准备活动不充分,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现象。为此,教师必须重视准备活动的开展,采取科学的方法,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辅练习。另外,在排球课上,可以借助一些器具,重点保护膝关节、踝关节等部位。

三、外部影响因素

1.场地器材因素

排球在高职院校越来越受欢迎,导致排球课人数较多。而很多高职院校都没有室内的排球场地,仅有一两个室外排球场地,无法满足课堂人数的需要。加之,室外排球场地地面都是水泥地,地面较硬,学生在跳跃落地时,由于地面不平等原因,很容易发生脚踝扭伤等现象。室外排球场经过时间的洗礼,很多设施陈旧,存在安全隐患,这也容易发生运动损伤。

为此,高职院校为了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应投资建设至少两个室外排球场地,两个室内排球场地,并且安排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定期维护和清扫,延长场地的使用寿命,避免由于场地器材因素而发生运动损伤。

2.着装因素

体育课都要求学生穿运动装,尤其对于运动激烈的排球课更是如此。由于体育课着装基本上没有硬性规定,因此,有一部分学生在排球课上穿紧身裤、牛仔裤等不适合运动的衣服。其主要原因是有些学生懒得专门为体育课换衣服,有些学生认为这样的衣服也能运动,导致在进行排球练习时身体不能舒展开,技术动作规范性受影响,从而引起关节扭伤、劳损、骨膜损伤、跟腱痛等运动损伤。

因此,在排球课上,教师应将穿运动装上课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让学生认识到穿合适着装的重要性,如教师可以采用理论授课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运动损伤知识,并且列举一些由于着装不合理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案例,让学生将其重视起来。

四、结束语

随着排球运动在我国体育运动地位的不断提升,学生对排球的热情也逐渐升温,选择排球课的学生越来越多,排球课内容也逐渐增多。加之,排球是一项竞技运动,发生运动损伤较为常见。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必须清楚认识排球课学生运动损伤影响因素,其主要有身体素质、技术动作、运动量、准备活动内部因素以及场地器材、着装外部因素,并且从这几方面出发,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避免运动损伤发生。

参考文献:

[1]陈雷. 浅析排球运动损伤成因及预防对策[J]. 科技视界.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