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1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休闲农业研究综述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经过19世纪80年代大规模发展和20世纪30年代至80年代的全面发展阶段,目前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具有相当的规模,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国内乡村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国内的乡村旅游开始萌芽。20世纪80年代末,国内乡村旅游进入发展阶段。90年代以后,乡村旅游开始全面发展,这一时期,人们逐渐将休闲纳入到生活方式之中来,休闲农业旅游逐步在中国发展起来。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2008年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
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发展、研究现状
休闲农业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的意大利、奥地利等地,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目前,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休闲农业已经进入其发展的最高阶段――租赁。在休闲农业发展的实践方面,我国东部沿海省、市、区是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内地云南、四川、河南、黑龙江、新疆等省区,由于旅游业或特色农业发达,也间接带动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在理论方面,段兆麟(2004)、郭焕成(2008)等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休闲农业的概念,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完全一致的定义,大多数学者广泛引用的是2000年台湾公布修正的“农业发展条例”,将休闲农业界定为“指利用田园景观、自然生态及环境资源,结合农林渔牧生产、农业经营活动、农村文化及农家生活,提供国民休闲,增进国民对农业及农村体验为目的农业经营”。国内学者对休闲农业消费者行为也进行了探讨。马勇等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农业的目标顾客开始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消费群体的差异性开始显现。”杨丽华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对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关于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严力蛟、王兵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归纳。王和才等以苏州为例着重论述了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陈艳等总结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将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五类。在休闲农业规划和旅游产品设计方面,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研究了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田华等对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休闲农业旅游产品进行了设计。同时,学者们还对休闲农业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如伍冠锁对我国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石青辉对湖南休闲农业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
同时国内学者还研究了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以及休闲农业吸引物空间布局等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对推动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就具体旅游开发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是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特色不突出,对资源和市场分析不到位,开发项目大同小异;二是保障机制研究滞后,开发主体、社区参与、人才培养、资金保障等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三是旅游产品深度开发问题。
二、低碳经济及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低碳经济
2003年2月24日,英国政府在能源白皮书《 我们能源的未来 ――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来低碳经济的概念。国家 “十二五” 规划也明确指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冯之浚认为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类经济形态的总称,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其核心内容包括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和低碳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影响因素的研究
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的发展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观因素主要涉及到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保障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是支持因素。
1.供给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基础,旅游供给因素是由两个层次构成,即器物层和文化层。其中文化层是核心,器物层是载体,最终二者统一于产品有偿提供给旅游者。
器物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物质基础。包括景观资源、环境、设施以及活动。其中景观资源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主要基础;环境主要是指旅游地的气候、地质地貌、水体、植被等条件;设施由服务设施和游憩设施两部分构成;活动主要指农业生产活动以及节事活动等。文化层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文化基础。主要包括村野文化、民俗文化、地方文化和居民独特的生活方式。
2.需求因素
作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动力因素,相对应于供给因素,旅游需求是由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个层次构成的。物质需求是对供给中器物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生理需求;精神需求是对供给中文化层的需求,其满足的是心理需求。其中,最根本的需求是城市人逃避城市污染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渴望回归乡野的心理需要。
3.保障因素
保障因素是为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提供保证的因素,是旅游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引导、社区参与、资金来源、人才培养等因素。
政策引导主要是政府在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中为供需双方提供政策、制度、资金方面的支持,以鼓励、管理、规范休闲农业,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保障旅游开发和发展各方利益,避免出现恶性竞争、环境污染、服务质量下降和居民利益受损等不利行为。社区参与。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应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保证社区对休闲农业旅游决策、开发、管理和收益的参与。如果社区不能充分参与旅游发展,农民不能成为主要受益者得到实惠,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将大打折扣,旅游业发展必然受挫。资金保障。旅游开发,尤其是旅游设施设备的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休闲农业旅游开发也不例外。为此,充足的开发资金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核心保障因素。这主要涉及到旅游融资问题。人才培养。旅游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服务人才,这样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4.支持因素
支持因素是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的重要因素和进一步发展的支撑条件,主要包括新型技术、区位条件、交通条件、信息服务和中介服务等。休闲农业旅游要想实现低碳式发展,就得依靠相应的科学技术支撑,如低碳能源技术、低碳交通技术、低碳建筑技术等。
三、总结和建议
休闲农业旅游是在市场的拉动和资源的推动下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结构和高级阶段,文章就在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动力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但是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文章由于受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全述。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对发展模式、人才的培养、信息技术服务和市场营销等工作需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06.30
[2]郭红芳.国内休闲农业研究综述[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8
[3]王婉飞,王敏娴,周丹.中国观光农业发展态势[J].经济地理,2006.5
[4]段兆麟.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发展之比较[J].中国供销商情,2004.10
[5]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
[6]陈艳,龙岳林,张佳娴等.中国休闲农业研究进展[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8.5
[7]马勇,赵蕾,宋鸿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路径及模式[J].经济地理,2007.2
[8]杨丽华.休闲农业消费者满意度调查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09.2
[9]严力蛟.我国休闲观光农业的模式与发展对策[J].新农村,2007.2
[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11]王和才,蔡健,梁荣华.苏州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8.8
[12]高旺,陈东田,董小静等.生态规划在休闲农业观光园项目策划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0
[13]田华,侯立白,宁生全.丹东市五龙背镇休闲农业旅游产品的设计[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14]伍冠锁.我国休闲农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8.14
[15]石青辉.湖南休闲农业企业的营销模式研究[R].“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2008
[16]冯之浚.推行低碳经济促进了绿色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0.1
[17]佟立志,高云龙.低碳经济与我国经济发展研究[J].理论前沿,2010.1
关键词:低碳;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休闲农业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之一,是乡村旅游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全面发展休闲农业旅游,有利于农村的产业升级和优化,实现农民增收,繁荣农村经济,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2008年提出: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其年总收入已达到400亿美元,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增长点。随着低碳的概念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成为了当先旅游界的一个新坐标。休闲旅游由于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强调,更加凸显了其低碳的特性。
一、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的构建
推――拉理论。英国学者唐曼(Tolman)认为动机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内在动机包含以驱力为基础的情感(推动因素),外在动机包含认知(拉的因素)。旅游学者戴恩(Dann)认为,推动因素是内在的,是由于不平衡或紧张引起的动机因素或需求,它促使旅游动机的产生;拉的因素是外在的,与吸引物及目的地自身属性相联系,由旅游者对目标属性的认知所产生,影响目的地的选择。依据该理论,构建休闲农业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
通过对休闲农业旅游开发动力系统图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推(旅游供给)和拉(旅游需求)二者之间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对立的,而是相互进行交流,彼此影响的。但是交流的水平由低到高分别是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心理交流,物质交流是最低水平的交流,是以物质利益为主线的供需双方的初级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熟悉感;文化交流时供需双方以文化为主线的精神层面的交流,结果是旅游者获得地方认同感;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最高目标就是实现供需双方心灵上的交流,使休闲农业旅游地成为“第二家园”,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根深蒂固感。为此,如何使旅游者形成这种根深蒂固感是对开发模式建设提出的第一个课题。
2.保障因素的重要作用要求我们在开发模式的建设中要特别注意其中的重要因素,如政府的角色、融资问题、社区参与问题。
3.在休闲农业旅游模式的建设中也应对支持因素加以重视。
二、低碳背景下休闲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1.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
树立生态文化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在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发与保护并重等理念的指导下,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和谐发展;同时要构建生态文化制度,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各项环保政策、法规和标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证;在理念的指导下将生态文化付诸实际,即从吃、住、行、游、购、娱这六要素上与生态文化相对接。作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表现,生态文化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
以生态文化发展思想指导休闲农业旅游的规划建设,需要遵循以下规划原理:
(1)以生态规划理论为指导构建休闲农业景观体系
农业景观规划是指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综合生态特点以及具体目标要求,构建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和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在整个农业景观系统的规划中首先要依法自然、继承自然,多一些天然、少一些人工痕迹,多一些纯朴、少一些现代干扰。其次要注重对农业景观板块这一概念及有关理论的应用,构建由农作物、花草树木、水体、路径和文化景观要素结合的复合型农业景观体系。从斑块面积和形状而言,主要作物类型机械化耕作规模效益已被证明只在
(2)以文化的塑造来克服休闲农业旅游的季节性限制
休闲农业旅游农业景观为基础资源的特性决定了其必然会受到旅游季节性的干扰。虽然通过对绿地、树木、花草、水体等自然景观的打造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旅游季节性的影响,但是这些毕竟是辅助的景观系统,当农作物收割后或刚种植时,整个休闲农业旅游地会显得格外萧条,游客量锐减。这样通过对村野文化、地方文化、民俗文化,尤其是健身、养身文化、休闲体验文化的挖掘,构建特设休闲养身、文化体验项目来缓解旅游季节性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冲击。
(3)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模式
这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得以实现。一是构建节约型休闲农业旅游项目,主要包括建设节能型建筑、节约型旅游产品和对由旅游导致的垃圾污水的回收利用;二是要树立节约的意识和建立节约制度,不但旅游服务人员、管理人员要树立节约的意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旅游者和当地居民树立节约意识。
2.构建多元型融资方式
探讨旅游融资方式之前,需要明确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与构成。旅游资源的资本形态,包括三个层次,即旅游资源区土地资本、旅游自然资源及建筑等物化的人文资本(即第一、二类资源)和旅游历史文化资本。可见,旅游资源是由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构成的,土地及景观是有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景观利用权是无形资产。从资本的角度看,旅游资源作为被开发利用的对象,同时构成为资本的投入,其结构可区分为土地资本、景观资本、历史文化资本。其利用方式,则表现为土地使用权和旅游开发经营权。
一般而言,旅游开发的融资方式有以下七种:银行信贷、私募资本融资、整体项目融资、政策支持性融资、商业信用融资、信托投资、国内上市融资。针对休闲农业旅游的具体特征和我国乡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现在比较可行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农户、村委会、企业的相互组合形式,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投资的比重会逐渐增大,政府的比重相应的减少;当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大规模集中经营转变),企业(包括银行)的投资比重会逐步加大。
(1)“政府+开发商(农民)+社区(村委会)”的中小型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从顺序上看,我们会发现这种旅游融资模式是以政府为主导的,其次是农民或开发商,最后是社区。我国特殊的国情、农村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决定,在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服务和政策甚至是专项资金的支持;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的现实决定了初期休闲农业旅游的开发需要依赖于外部资金的支持,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农民和农村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他们也必然会更多地参与到旅游的开发中。
(2)“开发商+社区+农民(村委会)”的规模化休闲农业旅游融资模式
规模效益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规模化休闲农业首先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农民和农村都不足以提供如此规模的投入,同时,政府为休闲农业旅游规模化发展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产品和有关政策支持,这样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必然需要引进企业(包括银行)。
3.深度开发旅游产品,走品牌化战略
(1)主题上构建第二家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旅游业的深入发展,旅游者对农业类旅游产品的需求不断升级,传统的以观光娱乐为主的农业旅游产品虽然盛极一时,如成都锦江区“五朵金花”模式在全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其只能算是高级农家乐,主要的旅游活动仍然是停留在浅层次的观光娱乐上,并不能代表乡村旅游发展趋势。未来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就是为游客营造第二家园的休闲农业类旅游发展模式,其产品最大限度地突出原味性、休闲性、体验性,经营者要提高品牌意识,积极走品牌化战略。
第二家园是相对游客现在的居住地而言的,第二家园是对欧美国家乡村旅游发展到第三个阶段特征的概括,其实质就是通过空间的购回,将自身置于纯朴的民风、淳厚的村野文化氛围和原汁原味的乡村风光之中,使游客身体上获得最大享受,心灵上得到的最大抚慰。就休闲农业旅游而言,游客购回的空间主要是指生活空间和心灵空间。生活空间是指游客通过购回的方式,获得在乡村暂时生活的权利,与农民一起生活,体验乡村感觉,达到养身的目的。心灵空间是指游客走在连绵起伏的山间、感受潺潺流淌的山泉、领略广阔无垠的农田、呼吸沁人心脾的花香,完全沉醉于浓郁的乡村气息中,达到了内心与大自然、与原生态的完美交流,进而达到养心的目的。
(2)具体产品设计上突出低碳主题
餐饮上原料主要来源于当地生产的绿色无污染菜品;交通上尽量减少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积极推动自行车、漫步等低碳运动,同时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畜力车等;住宿材料选取具有节能低耗的低碳材料,采用太阳能、风能等低碳能源;建筑景观的设计上尽量不破坏生态环境,将建筑融于环境之中等等。
参考文献:
[1]何昆.中国生态旅游科学发展高层论坛提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需要科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8(6)
[2]张宏梅,陆林.近10年国外旅游动机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
[3]王仰麟,韩荡.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应用生态学报,2000(11)
[4]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一、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及其相关研究进展
乡村旅游、生态农业旅游在欧洲地区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欧洲地区的相关研究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从宏观角度上,西方国家对生态农业旅游的研究主要围绕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生态农业与旅游的关系、旅游现象的描述以及生态农业在旅游业中的地位等方面展开的。
1.生态农业旅游客源市场结构方面。学者BrittanyRussell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客源市场结构做出了详细分析,总结出生态农业旅游市场的结构呈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客源主体的受教育水平较高,另一方面是他们的经济条件较好。他们选择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方式,不是因为其收费低廉,而是为了寻找在城市失去了净化空间和尚存的自然文化氛围。他们参与农业劳动追求的主要是精神享受而不是物质享受。
2.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模式方面。丁小伦就国外生态农业旅游园区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系统总结,将生态农业旅游园区分为三大类,即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假日农场(HolidayFarm)与试验农场(ExperimentFarm),其中假日农场即为开展生态农业旅游的主要基地,以日本爱知县的“空中花园”、新加坡等国的“耕种社区”为例,又对假日农场做出了更进一步的分类,其中包括观光农园、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森林公园。观光农园即在城市近郊或风景区附近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花圃等,让游客亲自摘果、种菜、赏花、采茶等,享受田园乐趣;农业公园即按照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教育农园主要以农业生产和科普教育功能为主,颇具代表性的有法国的教育农场、日本的学童农园等;森林公园多以林为主,辅以多变的地形、开阔的林地、优美的林相和山谷、奇石、溪流等复合生态群体。
3.生态农业旅游的制度建设体系方面。日本与韩国在生态农业旅游规范制度的体系建设方面较为关注。1990年日本颁布实施《修建市民农艺促进法》,对生态农业旅游用地做出了明确规定,同时以法律的形式使农业用地开设观光园这一行为合法化,从而促进农业旅游活动的较大发展;韩国政府对观光农园的规模限制也随着生态农业旅游的发展而越来越松弛,由最初的最大规模限制在0.02km2到如今的0.05km2,同时在资金与政策上对观光农园的发展给予支持,除此之外还包括对生态农业园区的申请、可行性评估以及对园区发展规模的确定,均给出了明确的依据与法律规定。另外,国外很多学者还对生态农业旅游产品的生态化设计等方面做出了专门研究。
二、国内城郊生态农业旅游研究综述
借助CNKI数据库的搜索引擎,本文采用与“生态农业旅游”和与生态农业旅游相近的“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旅游”、“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作为主题词,检索了1993年到2011年的中文期刊数据库,通过分类统计,总结国内生态农业旅游研究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详见下图):
1.生态农业旅游的概念或内涵研究。目前我国学者对生态农业旅游名称本身还存在着很大的分歧,生态农业旅游单从字面意义上就有两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即“生态+农业旅游”类与“生态农业+旅游”类。
1.1“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卢云亭、李瑾、郑秀娟等认为“凡是能够给游客带来土趣、野趣、奇趣、异趣,同时具有观赏、休闲、科考、健身、阅历等不同旅游功能的农业均可称为生态农业旅游”。该类定义并未对“生态”一词做出解释,此处的“生态”仅仅是“农业旅游”的一个前缀,成为了修饰农业旅游的一个标签,这种概念的理解可以直接等同于对农业旅游的理解。
1.2“生态农业+旅游”类概念。该类定义将“生态”与“农业”连为一体即生态农业,强调旅游开发的基础是生态农业,而不是一般的农业资源,将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和旅游融为一体,扩大生态农业的“三生”功能(即生产、生态、生活功能)。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近几年这类概念普遍得到认可。江金波、严贤春、崔娜娜、李广宏、谢雨萍、任冠文等认为生态农业旅游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以农业观光、农艺与科技示范、休闲度假为旅游实体,同时为游客提供广泛参与和体验的农业生产、农产品采摘、加工等旅游活动。
2.生态农业旅游开发意义与功能研究。问建军、汶录凤、张青衫、伍海琳、范晓梅、吴莹、李广宏、高璐、刘玲等分别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旅游扶贫、环境教育等方面对生态农业旅游的开发意义做出了详细的阐述。
3.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舒伯阳、对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具有极强的代表性,被后人广泛引用,他分别在生态农业旅游产品、行业管理、交通条件、生态环境保护、旅游商品开发深度等方面总结了生态农业旅游在开发中存在的问题。石云霞、赵萍、王语等在舒伯阳、王继权的研究基础上,简要提出生态农业旅游开发中应采取的措施,如坚持“政府主导,农户参与”的发展战略、以科技为先导,确保生态农业旅游开发的高起点与高水平、加强宣传,提高“三大”效益。
关键词 留守妇女;女性;农业化
AbstractMost of the rural men went to find jobs in the city, so the wives left at home to do the farming work. A new work division is going to arise. The left-at-home wives contribute to the rural modernization but also support the urbanization. The number of left-at-home wives estimated is mostly 47 million.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life condition of them depended on media files and other professional research.
Key wordsLeft-at-home wives;Women;Agriculturalizing
一、国内相关媒体报道的综述
(一)负担沉重:农业生产、赡养老人、抚养子女
杜菊瑛家住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芦马岔村,丈夫长年在外搞装潢,家中有3个孩子和两位80多岁的老人。杜菊瑛说,她家种了7亩半马铃薯,她一人犁地、播种,到了收获季节,她又一人挖、捡,然后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回,一共收获近两万斤马铃薯。家中20多亩牧草也是她一人收割回来的。杜菊瑛深有感触地说:“说实在的,我现在就是家里的顶梁柱,没了我,这家就转不动了” [2]。
(二)文化水平较低:教育力不从心,致富无门
“不知道做什么能挣钱。只有看电视剧、打牌打发时光。”6月17日,记者在青神县罗波乡龙泉村采访时,丈夫在上海打工的欧明蓉这样说。欧明蓉今年33岁,丈夫每年回来一次,家中只有她和她的女儿。“丈夫寄回的钱,够女儿学费,家庭日常开支还得自己挣。”“我原来在棉织厂工作。就二三百元一个月,关键是三天两头没活儿做。”她辞了职。“看到别人养猪有得赚,我去年就喂了一只母猪,哪曾想猪价一路走低,饲料还贵。”说起刚下的15只仔猪,她又是心疼又是心伤,“真是不知道如何办”[3] 。
(三)安全无保障,心理负担沉重
由于“留守妇女”处于弱势地位,她们的合法权益相对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于是成为农村案的主要侵犯对象。调查显示,农村害案件中有70%的受害者是“留守妇女”4。
(四)婚姻安全受到威胁
“过年也不愿意回家,总是推说没有挣到钱。就是回来了,也拉着个脸,还常背着家人打电话。问他还死不承认。”丈夫在昆山打工的“留守妇女”肖红(化名)向记者述说时语气里充满了无奈。肖红不停地用一条毛巾擦眼泪,“我整晚睡不着觉,不是孩子我连死的心都有了!” [5]。
(五)文化生活匮乏
农村“留守妇女”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匮乏,“留守妇女”们常常因为空虚而从事赌博、迷信等活动[6] 。
二、国内相关学术研究的综述
(一)农村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
妇女的家庭地位界定为,妇女在家庭中享有的威望及拥有和控制家庭资源(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权力。
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主妇相比,劳动力外出务工后,妇女的权力空间扩大,增加了妇女公共事务参与的机会,为农村妇女提高自主意识、展示和锻炼自己提供了条件,而且收入边界清晰化使得妇女的重要性得以体现,留守妇女的价值得到了更多的体现。但是,留守妻子对于主要的收入来源的物质基础责任田只拥有使用权但是重大事务的控制权仍然由丈夫决策[7] 。再者,由于农业收入远远低于外出务工的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下降,其地位并没有因此提高[8] 。
朱梅等认为留守妇女日益加重的劳动带来的不是更多的现金收入而是更大的对家庭的隐形贡献,从而与外出就业的丈夫创造的相对较多的显性收益形成了巨大反差,妇女的经济地位反而有下降的趋势,如果政府不进行干预,从长期来看妇女的家庭地位将进一步下降[9]。
通过调查发现,大部分留守妇女自己认为丈夫对家庭的贡献率高,还有一部分留守妇女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不能做主 [10]。留守妇女承担起家庭生活的重担,但是这些家庭责任并没有赋予她们对等的权利,留守妇女家庭还是遵循着丈夫的权利大于义务,而妻子的义务大于权利的不公平的处境。
(二)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方式
农村留守妇女的生活方式仍属于传统型。安徽妇联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妇女承担起田间劳动和家务劳动,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访谈中,大部分女性反映由于劳动负担重,基本上没有什么时间照顾孩子,特别是在孩子的学习和教育上,没有精力去管,有疲于奔命的感觉,留守女性也反映出劳动之余的休闲娱乐活动内容单调无味,常感到寂寞。
安徽妇联调查发现,外出务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但是自1996年后,外出打工的主要工资呈下降趋势,加上现今消费品价格的普遍上涨和农产品价格的相对下滑,农民的实际收入减少,其消费水平仍然停留在以生存资料消费为主体的层次上[11] 。女性作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策划者,其消费更是在综合考虑的情况下进行,所以其消费水平很难提高。
农村留守妇女娱乐休闲方式单一落后,社会交往关系仍以血缘和地缘为主。
(三)农村留守妇女的心理状况
通过在河南省341名留守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量调查,利用心理学上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量调查,结果表明由于受社会传统观念、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以及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多种角色的困扰以及多种标准的评判,农村“留守女性”心理上的压力加重,引发了各种心理问题[12] 。
(四)农村留守妇女的婚姻状况
男工女守分工的直接后果一是夫妻的长期分居引起夫妻共享时间的减少和夫妻的异质性增强,婚姻的稳定性受到威胁;二是农业效益比较低下造成的留守妇女在家庭中的经济功能的下降,使得留守妇女在婚姻中处于弱势地位。
(五)农村留守妇女与农业生产
大批男性农民外出打工,农村留守妇女日益成为农业生产和发展农村地方特色产业的主力军,学术界出现了关于从农业经济角度出发的农业女性化和从女性发展角度看的女性农业化的讨论。
1.关于女性农业化对妇女发展的影响,学术界大致有两种倾向性意见
(1)女性农业化对妇女地位改善有进步意义
丈夫的外出客观上赋予了留守妇女生产自和生活自由度,并且拓宽了发展自身潜能的空间。可能会给她们带来生产和生活的能力提出挑战但是无疑也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在国家倡导的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所实施的“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政策及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向给农村“留守妇女”的发展提供了发挥的平台[13] 。
(2)女性的农业化对妇女地位的提高和生存状况的改善明显不利
男性的逐步非农化,农村妇女则正在逐步地农业化。这个过程将给农村妇女带来严重负面影响:比如农村妇女的收入边界虽然清晰了,但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却下降了;虽然获得了更多农业生产的机会,但却加重了其劳动强度和生理负担;女性的农业化加重了她们对男性的依赖,固化了农村妇女的不利地位[14] 。
2.关于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由于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比男性要低,获得培训的机会少等原因使得农业女性化对农业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农业女性化将导致农业劳动力的结构性文化水平下降;导致农业劳动的结构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下降等不利影响 [15]。
三、总结
以上的研究给我很多启示,也存在如下一些不足:
(一)研究文献很少,描述性居多,深入分析少
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相比,目前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研究过于笼统、表面化,缺乏代表性研究成果。关于留守妇女的文献大多没有把留守妇女作为一个独特的群体来研究,无助于深入了解留守妇女群体。
(二)单一研究多,综合研究少
从研究视角来看,目前已有的文献大多数都是从社会学、经济学等单一的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讨论,缺少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的研究。
(三)主观判断多,实证研究少
涉及留守妇女问题研究的文献缺少实证分析,在为数不多的调查报告中也多为生存状况的描述,而且调查地区选取比较局限,样本量太小,容易忽略了各地的文化、地区资源等差异,以偏概全。对于农村留守妇女没有严格的分类,大多数学者都关注负担沉重的留守妇女,把她们看成弱势群体,可能还有部分赋闲在家属于剩余劳动力的留守妇女,由于缺乏实证研究,这些都还是未知。
(四)对于农村留守妇女的界定不够
留守妇女所出现的问题中比如消费方式低下、社会交往范围狭窄、心理状况差等可能不是留守妇女所独有,而是存在于广大农村妇女之中的普遍问题。另外,有的学者认为留守妇女的家庭地位需要提升,可能非留守的农村妇女付出的劳动和其家庭地位更不相称,所以需要相对于非留守妇女的视角来研究留守妇女,真正把留守妇女这个群体研究清楚。
农村留守妇女肩负着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家务以及赡养抚养等家庭责任,她们似乎不再只是半边天。家庭生活 “单亲”化,使得农村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比如留守儿童的问题,妇女的人身安全、婚姻不稳定等等。农民工问题因关联着城市的稳定而引起了广大的关注,相对而言,农村留守妇女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却是双重的,她们被掩盖在农民工的背后,支撑着城市发展也维持着农业生产,然而她们在我们的视野里却是那么模糊。这种忽视违背了社会的公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也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开展。
农业生产的女性化,给她们带来的是独立发展的机遇还是建立在传统分工基础上的再次不公平的倾斜?在政府大力倡导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农民的背景下,留守妇女会不会因为男性的缺席而获得更多的发展的机会,成为新一代农民?政府会不会给与留守妇女更多的政策支持和社会保护呢?这些问题的答案似乎都是模糊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对这个群体没有给与充分关注和深入分析。
探讨农村留守妇女问题对于妇女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社会的和谐以及农民工家庭和谐等等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新华网news.省略/politics/2005-11/10/content_3759062.htm ,2005-10-30
[2]青神“留守妇女”说无奈,四川在线,2006.06.20省略/nsichuan/msxw/20060620/200662085003.htm
[3]性骚扰七成指向农村留守妇女?新华网,2006.06.30 news.省略/legal/2006-06/30/content_4770673.htm
[4]苏北“留守妇女”:守住家庭 丢了爱情,新华网,2006.11.24
news.省略/society/2006-11/24/content_5369285.htm
[5]乡村“留守妇女”现状调查,河南报业网,2006.06.07
省略/xwzx/rdtj/jdt/t20060607_537124.htm
[6]孙琼如.农村留守妻子家庭地位的性别考察[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02)
[7]彭娟.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留守妇女的影响分析[J].青海师专学报,2006(3)
[8]朱梅等.农村“留守妻子”家务劳动经济价值的社会学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
[9]魏翠妮.农村留守妇女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
[10]李洁.试论农村社区中留守女性生活方式的转变[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2)
[11]朱桂琴.农村“留守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思考[J].天中学刊,2006(8)
[12,13]周全德等.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10)
[14]李新然等.试论女性农业化对农村妇女发展的影响[J].农村经济,2000(05)
关键词:休闲渔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305-2
休闲渔业是以渔业为基础、以渔业生产者为主体,对水产资源、环境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将渔业与旅游、观光、健身、餐饮等服务行业有机结合,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区域经济和文化为目的的一种新兴产业。是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结合体,通过水产产业链向旅游业的延伸并与之相耦合,使旅游业增加了新的特色、内容更为丰富。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起步较晚,尚处在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2000年农业部做出了关于调整渔业产业结构的部署,“渔业发展相适应的第三产业要大力发展,在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鼓励、引导发展休闲渔业”。《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也提出“要把渔业资源增值与休闲渔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渔业”,由于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休闲渔业得到快速发展。从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条件及国外发展状况来看,休闲渔业在我国的发展仍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只要合理地利用好优良的环境、遵循科学发展规律,休闲渔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1 我国自然水域环境条件为休闲渔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海洋水域条件看,我国拥有渤、黄、东、南海4大海区,南北跨越近40个纬度,海岸线达18000km、海域的管辖区域300万km2,岛屿6500多个,岛屿岸线14000km,形成许多优良海湾。水深200m以内的大陆架宽阔,达150万km2,是日本的4.6倍。多条内陆河流入海,有机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形成海洋动植物栖息、生长、繁殖的良好场所,15m等深线以内的浅海区及潮间带虾、蟹、贝、藻等十分丰富,海洋鱼类2000多种。浅海滩涂约有2亿亩,可利用海水养殖利用的约有2000多万亩。
从内陆水域条件看,我国是世界上内陆水域面积最多的国家,约为17.6万km,占国土面积的1.8%。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繁多,河流占39%,湖泊占42.2%,水库占11.67%,池塘占8.01%,共有湖泊24800多个、河流5800多条。我国也是世界上内陆渔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多年来内陆渔业的产量位于世界各国之首,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2005年我国内陆渔业产量约占全球内陆渔业产量的59.1%。加之大部分国土为温带、亚热带、热带,沿海区多处于温带或亚热带。水温适应于生物生长,为开发休闲渔业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2 我国的渔业形势促进休闲渔业的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海、淡水渔业也随之快速发展,但是,渔业的发展形势却十分严峻。一是渔业生产者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忽视了渔业资源特点,盲目追求产量,提高捕捞强度,使捕捞能力的增长远远超过渔业资源的再生能力,造成渔业资源匮乏,捕捞力量严重过剩,大量渔船面临减船转产的严重局面。二是由于渔业水域环境污染,影响鱼类的繁殖、生长、甚至死亡。由于上述主要原因,使渔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事务副主席声称,目前约有52%的鱼类捕捞过于集中,16%的鱼类存在过度捕捞问题,另有7%的鱼类已经面临种群灭绝的危险。在目前的形势下,必须开发新的渔业产业项目以保持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休闲渔业即是其中的重要产业之一。
3 国外休闲渔业的发展为我国提供了可靠经验
美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历史久远,早在19世纪初,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就出现了以垂钓俱乐部为主的、有别于商业渔业行为的垂钓组织,以会员和家庭的形式在湖泊、河流或近海海域中开展放松身心、休闲度假的娱乐垂钓活动。到了50年代,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用于休闲娱乐目的的私家船艇大量涌现,为美国休闲渔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估计,美国全国专供游钓的游艇(船)现在已达1800万艘,年收入达380亿美元,大部分都不同程度参与了水上垂钓等休闲渔业活动。休闲渔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澳大利亚的休闲渔业的兴起是近十几年的时间。据2003年澳大利亚所做的全国休闲渔业和本土渔业的调查,参加垂钓活动的游钓者越来越多,花在钓鱼活动中的费用达18亿澳元。澳大利亚政府每年都进行了一系列专项经济研究。带纹旗鱼是新南威尔士重要的比赛鱼种,仅这一品种在休闲渔业中所产生的经济价值相当于这种鱼在延绳钓业中价值的27倍。休闲渔业产生的价值比一般渔业生产创造的价值要高得多,通过资源的再分配,推动休闲渔业的发展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
日本是个渔业大国,70年代开始发展休闲渔业,日本政府提出了“面向海洋,多面利用”的发展战略,实施了沿岸和近海渔场的整治和“渔港渔村综合整备事业”,并采取各种措施,发展休闲渔业。日本在休闲渔业发展中非常注重发挥科研的指导作用,开发出许多有效的污染监测手段和治理方法,使渔业水域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人工渔礁的投放,从根本上限制了底拖网作业,再加上人工放流各种鱼苗,使原本日趋衰退的近海渔业资源得到了恢复性增长,为休闲渔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4 发展休闲渔业是国民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休闲渔业是水产经济活动与文化活动的有机结合。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在需要物质的同时也需要精神文明的沐浴。我国有着庞大的消费群体,特别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群体已经具备了休闲时间和条件,对休闲娱乐需求日益增长,假日经济的商机巨大。我国是水产养殖大国,群众渔业是我国渔业生产的传统,捕鱼、养鱼、吃鱼、玩鱼既是休闲渔业的需求市场也是休闲渔业的供给市场。
我国休闲渔业的发展只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仍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从自然条件、渔业发展现状及国民经济水平方面宏观分析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要认真总结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行科学管理,休闲渔业在我国就能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勾为民.休闲渔业特征、发展动因、开发优势和产品设计.沈阳农业大学学报[J].2006.8(2):196-198
[2]王琛,包特力根白乙.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研究综述[J].黑龙江水产,2009,1,35-40
[3]刘兰等.休闲渔业在我国沿海地区的发展分析[J].中国渔业经济,2004.4:23-24
[4]杨明生.节水渔业与淡水渔业的可持续发展[J].水利渔业,2002.22(2):35-36
[5]曹朝清.渔业资源衰退原因和可持续发展对策[J].河北渔业.2007.2:4-6
[6]胡姝等.关于松花湖渔业可持续开发的建议[J].吉林渔业2007.1:43-44
[7]陈思行.美国休闲渔业现状.北京水产[J].2005,1:4-7
关键词:公共游憩 城市旅游 竞争力
一、旅游业发展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现实需求
我国旅游业正在经历着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从旅游吸引物来看,由传统的风景名胜依赖向城市、乡村、田园、森林、工农业生产等更广的领域延伸。从旅游活动目的来看,由传统的观光游览为主向观光、度假、休闲、购物、体育等多元化发展。从旅游方式来看,由包价组团游向自助游、自驾游等发展。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文化体育旅游等新旅游产品异军突起,这都对城市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新的现实需求。
(一)休闲游憩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随着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加,城市生活已逐步进入休闲经济时代,这使得城市游憩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城市居民有晨练、组织科普宣传、观赏城市美景、体验城市文化等需求,都需要城市拥有公园、绿地、广场、文化娱乐场馆和体育设施等公共游憩产品。政府已经意识到优越的人居环境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竞争力的重要作用,把发展公共游憩产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城市旅游的发展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现实需求
在各类旅游目的地中,城市因历史文化遗留丰富、现代建筑景观时尚、基本功能完善、休闲娱乐设施齐全、服务周到而受到游客青睐。城市旅游的兴起使城市由以往的旅游集散中心、游客周转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城市政府通过发展公共游憩系统、完善旅游产品结构能够增强城市对游客的吸引力,向游客提供多种类型的休闲和文化设施也会不断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发展和完善公共游憩产品已成为城市建设、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议题。
(三)休闲旅游的兴起对公共游憩产品的要求
随着民众闲暇时间增多、财富增加、交通便利度提高以及消费选择的增多,休闲旅游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休闲旅游是以休闲为目的的旅游活动,它注重精神享受,人们通过身体放松、竞技活动、艺术欣赏、参与娱乐、享受美食、接触大自然等方式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满足。例如保健疗养型设施和康体健身设施都是可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活动的产品,而城市公园、步行街、商业街、旅游度假区等则是满足游客休闲旅游需求的产品。城市居民或休闲游客都可重复购买、享受这些公共游憩产品,从而带来更丰富的体验,这对公共游憩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公共游憩产品是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应该同时具备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完善的要素服务配套和良好的城市形象传播。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城市是一个“美”的城市,但要成为游客喜爱的城市,还必须是一个“亲和”的城市、“便利”的城市,这都离不开丰富的公共游憩产品。
在新时代,不管是招徕游客还是城市居民休闲,公共游憩都是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到访游客而言,城市历史、地标建筑、特色街区、风土人情、美食娱乐、体育健身、购物、文化活动场所、各种节会都可能是他们旅游的项目,且多数为“无景区旅游”。一个只能参观景区的“乏味城市”或需处处购票的“吝啬城市”,注定不会被游客所喜爱,其旅游竞争力更是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完整的城市旅游不仅是对外服务,还有市民休闲、游憩功能,也需要城市提供能把商业、休闲、旅游紧密结合起来的公共游憩空间和设施。
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有五项,分别是旅游吸引物、旅游服务、旅游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人数,其中权重最大的就是旅游服务和旅游基础设施,均为0.3847。旅游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交通设施、购物设施、娱乐设施、环卫设施、救护设施、住宿设施、指示设施、餐饮设施,这些设施包括了公共游憩设施,而且公共游憩设施水平越高,基础设施所对应的项目得分越高,客观的说明城市的旅游发展水平越高,其城市旅游目的竞争力就会越强。
三、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类型
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类型因分类标准不同而不同。譬如按服务对象和属性划分为两类,即主要为社区服务的公益性城市公共游憩产品和为市民和外来游客共同服务的商业化经营的城市公共游憩产品。这里从实用的角度将其分为游憩景观、游憩空间、游憩商业区、游憩设施、节庆活动、游憩线路、自然风景游憩地、游憩城镇等①。
(一)游憩景观
由土地资源及其覆被物共同组成的景观综合体,要求具有美景价值和宜人价值,能为人们提供感官享受和精神享受。例如主题公园、名胜公园、野生动物园、海洋公园、游乐园、历史地段、遗址及纪念地等,通常具有一定的独特性、文化性甚至垄断性。
(二)游憩空间
在城市或城市近郊能够进行游憩活动的城市开放空间,它是由各种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结构、功能的动态复杂系统,具有突出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市区公园、步行街、广场、郊野公园、公共绿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旅游度假区、主题公园与游乐区、森林公园、购物中心和工业园区、历史性城镇等对环境品质有特定要求的空间都是游憩空间。
(三)游憩商业区
本意是指为满足季节性涌入游客的需要,城市内集中布置商务、会务、购物、餐饮、娱乐等活动场所的空间和设施。在我国城市规划界通常把城市中商业、游憩业和旅游业的互动区称城市游憩商业区,它是以城市商业中心为基础,形成的供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息、娱乐、休闲、观光、购物的区域。其主要特点是游憩休闲与商业设施和商业活动有着高度的产业共生性和空间共生性。
(四)游憩设施
游憩设施在城市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度假目的地游客的主要活动场所。具有齐备的游憩娱乐设施,满足多方面的度假休闲需求,是城市旅游的主要吸引力。一般来说游憩娱乐设施可分为文化娱乐、游戏休闲、康体健身、运动、理疗、特色服务等休闲设施。
(五)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在固定或不固定的日期内,以特定主题活动方式,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一种社会活动,主要包括文化艺术节庆、商贸节庆、会展、体育节庆等。现代的节庆活动策划与组织的主体一般是政府。节庆的直接经济效益一是来自于当地人增加的消费;二是来自于外地人的旅游收入。节庆带来的隐形经济效应包括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宣传当地优势资源的广告效应。
(六)游憩线路
通常是指沿城市河流岸线、海岸线、湖岸线、景观大道、主题街区等展布的条带状游憩空间。市民或游客沿此线路休闲、游览可以欣赏城市的优美风光,感受城市特色和气息。
(七)自然风景游憩地
通常是指依托一定的自然资源而形成的城市游憩空间。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城郊绿地、景观林地等。在人们闲暇时间充沛、度假旅游日益兴盛的今天,自然风景游憩地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重要游憩地。
(八)游憩城镇
是指以游憩功能作为城镇主题功能,以旅游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城镇,通常是大都市的卫星城镇,依托大都市的客源生存发展。这种游憩城镇也就是乡村游憩产品,为城市居民的节假日休闲游憩提供了重要的场所和设施,同时也为中远程游客丰富了旅游行程,但目前其设施水平有待提高。
四、对各类公共游憩产品的研究综述
通过检索,收集了2000―2013年(2013年数据由于数据库更新滞后不完整)间的各类关于公共游憩产品的论述文章。分析发现近年来众多学者对于城市公共游憩产品越来越重视,已经意识到公共游憩产品对城市居民和游客的重要性。
(一)游憩商业区(RBD)
国内城市RBD是由保继刚、古诗韵在探讨深圳华侨城地区发展模式时首次提出的。之后国内的学者基本上将城市RBD划分为大型购物中心、特色购物步行街、旧城历史文化改造区、新城文化旅游区,主要承担着商业服务功能、观赏游憩功能、“门户”或“窗口”功能。关于RBD的实证研究涉及城市有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杭州、重庆、成都、深圳、西安等五十多座,角度主要是城市RBD的空间分布规律、规划设计、价值评价体系、使用者游憩行为等方面。
(二)环城游憩带
环城游憩带首先由吴必虎于1999年规范提出,2001年魏小安提出了环城市旅游度假带概念。之后,国内研究重点是环城游憩带的形成机制,例如城郊旅游吸引力、城郊客源市场需求、旅游开发投资市场选择、政府的区域产业政策等。学者们也对各大城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资源体系、建设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涉及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西安、重庆、南京、厦门、武汉、大连、济南、郑州、福州、长沙、天津、桂林、哈尔滨等三十几座。
(三)滨水游憩空间
滨水游憩空间是游憩线路中的一种,它是城市中与“河流、湖泊、海洋毗邻的土地或建筑,亦即城镇临近水体的部分”。目前国内对滨水空间的利用上既要保护其水资源和临水文化资源,又要对其进行新功能的开发,包括重要的游憩功能。国内学者对于滨水游憩空间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环境学、经济学、农业学、历史学、地理学和艺术学等方面进行,集中在空间整合、景观设计、游憩功能、价值评估方面,这些研究大多以上海、重庆、香港、武汉、长沙、郑州、北京、福州、西宁等三十几座城市为实证进行。
(四)绿地游憩空间
绿地游憩空间是自然风景游憩地中的一部分,它包括小区绿地、道路绿地、街头绿地、公园绿地、林荫带和近郊风景区。目前国内对于绿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绿地的规划设计、功能开发、环境承载力、使用者游憩行为研究几个方面,作为实证研究的城市有上海、西安、广州、杭州、桂林、重庆、长春、呼和浩特、天津、郑州、合肥、深圳等三十多座。
(五)游憩城镇
游憩城镇是属于环城游憩带的乡村游憩产品,其开发建设对原住民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保护了历史城镇的文化特色,促进城市的多样化发展。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游憩城镇的研究较少,主要集中在城镇的游憩系统规划、绿地规划两个方面,作为实证研究的小城镇也很少。说明随着中国的城镇化快速发展,对于其游憩功能的研究还处于滞后状态。
(六)大学校园游憩
近年来大学逐渐意识到校园游憩功能的重要性,但目前国内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2007年王、黄震方、周年兴发表了“游憩需求及大学城功能优化”,2011年史丽华等发表了“大学校园游憩空间分析”,2013年何相焕、邹俊发表了“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游憩林美景度评价研究”,分别以南京仙林大学城、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校区、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为例,从大学生游憩需求、我国新建大学校园面临的问题、校园游憩林景观等角度论证了大学校园游憩功能的重要性。这些研究的出现说明大学已经看到校园游憩设施在招生、师资招聘、促进学生融入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满意度等方面的作用。
五、结论
城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不仅仅在于它拥有多少5A级景区或多少垄断资源,更重要的是它的公共游憩产品是否完善、是否多样化、是否高水平,这是旅游业深入发展的需要,是旅游业现代化的标志。当然城市公共游憩产品的建设和完善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使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等因素相协调。
注释:
①这里不是进行严格的理论分类,只是对其重要类型的罗列,可以有重叠。
参考文献:
[1]吴必虎,董丽娜,唐子颖.公共游憩空间分类与属性研究[J].中国园林,2003(4):48―50
[2]陶伟,胡盈盈.国外“游憩”研究进展――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反映的学术态势[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5):88―92
[3]冯维波.中国城市游憩空间研究进展――基于有关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J].经济地理,2006(12):21―23
[4]田大江.试论城市游憩系统与城市旅游之关联――以上海为例[J].甘肃农业,2006(8):173
[5]阎友兵,王忠.国际旅游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99―91
[6]张环宙,吴茂英,沈旭炜.城市滨水RBD开发研究:让滨水回归生活[J].经济地理,2013(6):73―78
[7]万美强.风景游憩林与城市公共绿地[J].中国园林,1997(5):54―56
关键词:创意旅游;民族村寨;转型升级;发展策略;黔东南
1.创意旅游及其发展的必然性
创意旅游的概念最早由雷・理查德(Grey Richards)及克里斯宾・雷蒙德(Crispin Raymond)于2000年提出:通过旅游过程的积极参与和从其选择的度假目的地学来的经验,为游客提供发展创意潜质的机会,是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学习旅游目的地国家或社区的某种文化或技巧的一种旅游产品。近年来,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而一些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更快,其中美国达14%,英国达12%。综上,创意产业及旅游产业的已经成为发展趋势,最终形成一种更加顺应时展的高级旅游形态。
从2003年开始,新西兰对创意旅游的实践作了初步的尝试,随即实践范围不断扩大,遍及英国、南非、西班牙、新加坡、香港等地,创意旅游已然成为世界各地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我国国内的创意旅游发展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较晚,国内创意旅游的理论研究始于2007年,关于创意旅游的文献数量极少,且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概念、特征、产品开发等,研究范围也局限于城市地区,同时也意味着创意旅游的研究角度、内容及范围可以有更多充实和丰富的空间。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村寨为依托发展旅游业,不仅沉淀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还拥有特色的旅游资源,这些都是发展创意旅游的基础。本文以黔东南为例,以创意旅游为切入点,探索在创意旅游的思维模式影响下如何提升民族村寨旅游的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2.黔东南发展民族村寨创意旅游的优势分析
2.1黔东南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黔东南的旅游业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有30余年,已经完成了由最初的探索到今天相对成熟的发展模式的过渡。目前,全州境内遍布各种旅游景区和景点,在良好的旅游资源依托下黔东南的旅游业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2.2 黔东南民族村寨保存完好的原生态民族文化
黔东南是少数民族自治州,境内聚居着包括苗族、侗族、傣族、回族等在内的3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已经占全州总人口的81.87%,属于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村寨的数量多于境内其他的旅游景区类型,在大众旅游发展规模空前的今天,黔东南的100多个民族村寨中开始发展旅游业的村寨已经超过30多个,但是仍然有超过半数的民族村寨保持着原有的模样。据前人研究统计结果得知,目前部分民族村寨开发成熟的有10个,其余的民族村寨依然保持着原始状态的生活方式,使得原生态的民族特色得以保存,对游客具有独特的吸引力。
2.3黔东南的地理环境及区位优势
黔东南位于贵州省境内的东南方,全州属于热带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旅游舒适期较长。黔东南位于贵州、湖南、广西三省的交接点,即东邻湖南省怀化地区,南接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河池地区,西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北抵遵义、铜仁两地区。近年来,国家出台各种政策扶持西部地区的交通设施建设,黔东南的交通状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变:现全州公路通车里程6884.1公里,已经实现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铁路建设也得到了空前的快速发展,湘黔铁路、黔桂铁路过境 232.5 公里,湘黔铁路复线建设已全线竣工通车;民用航空建设使得黎平机场和黄平机场均已正式通航。黔东南的地理环境和区位优势为民族村寨创意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契机和基础。
2.4 黔东南民族村寨的社区居民、旅游开发者及游客之间有效的互动
黔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中友好的待客文化已经传承千年,少数民族同胞热情、友好、善良, 民族村寨的社区居民和大量的境内外旅游者能够产生融洽的沟通和交流,而这种有效的互动便成为了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内生动力和生产力。
2.5 黔东南民族村寨创意旅游的萌芽
目前,在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进程中,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已经逐渐萌芽。主要表现在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中的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及歌舞表演的文化创意、民族村寨居民的生活展示及各种民族文化的体验参与活动的开展等。在原有的旅游产业发展中融入创意元素有利于实现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业的转型,使得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模式得以提升。
3.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
3.1 通过资源优化、资源价值创新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转型升级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发展至今一直沿用传统的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而创意旅游所侧重的方向是智力密集型的发展模式。大量实践事实证明资源密集型的发展模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这种发展模式不可避免地会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和造成发展区域的环境恶化,同时会受到环境与资本投入等多种外部因素限制;而在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业中融入创意元素将改变资源密集型发展模式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创意元素的渗入可以将个人不同的创造力转化为产业竞争力,使得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资源的转化而成的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更加受到市场认可,实现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
另一方面,黔东南民族村寨在发展创意旅游时应立足于自身的资源基础,注重少数民族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塑造,通过提升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资源价值达到增强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软实力。并且,在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时,将创意元素的融入传统的产业发展模式不仅创新了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资源价值,也为实现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升级创造了条件,从而也转变了传统的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软驱动方式。
3.2 通过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依托的资源价值主要来自优越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而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作为创意旅游的核心理念,使得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品怎么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命题。通过构建“价值链”的思路加大对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品观念价值的提升,借由产品观念价值的文化渗透性(即软实力)创造新市场和新价值,抢占旅游价值链的高端。
3.3 通过结构优化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首先需要实现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并且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旅游产业和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产生了新兴产业:创意旅游,也产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社会经济增长。目前,黔东南民族村寨的创意旅游产业已经萌芽却不成熟,产业结构需要优化以创造更大的产业价值,从而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对于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而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主要有两个方法:第一个就是将创意元素直接融入原有的传统旅游产业中,为传统旅游产业创造新的市场;第二种就是通过优化其他产业的结构实现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目前,上述两种方法在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结构优化过程中都有运用,特别是第二种方法。
4.创意旅游: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期,在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了各种问题,在面临发展瓶颈又遭遇众多机遇的今天为了保障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原有的旅游市场中渗入创意因素,使得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以更加适应市场的需求,为社会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因而,创意旅游已经成为了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的策略。
4.1 创新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创意旅游”的核心理念是“创意”,更多的注重在产业发展中注入更多的智力资源,这就区别于黔东南民族村寨原有的传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在创新的理念指导下,对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是提升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主要策略之一。如:创新农业旅游模式、创意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模式、创意生态旅游模式、养生养老创意旅游模式等。
4.2 重点突出“创意”与“民族村寨”的发展理念
通过以黔东南民族村寨的特色地方文脉为基础整合旅游资源,并以“创意旅游”的核心理念来创造新的市场和发掘新的价值,对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继而促进营造创意旅游的发展。因而在黔东南民族村寨发展创意旅游的重要条件就是要重点突出“创意”与“民族村寨”的核心支撑地位。通过在黔东南民族村寨原有的传统旅游产业中注入创造力,对其进行提升和改造,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于是,重点突出“创意”与“民族村寨”的发展理念对于促进黔东南民族村寨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4.3 利用产业联动效应增强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竞争力
创意旅游是产业融合的结果,涉及多个产业范畴,而产业融合带来的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传统的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一直以来都是采用基础的旅游产品带动后续产品的开发,而创意旅游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联动的效应对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引导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产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
5.结语
我国国内现在对创意旅游的理论研究一直停留在初级阶段,实践范围也相对狭小,不利于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创意旅游作为时代进步的产物拥有值得深入研究和实践,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阶段,迫切需要引入创意旅游的发展理念转化发展模式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作者单位:凯里学院旅游学院)
基金项目:凯里学院校级课题“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研究――以黔东南为例”(S1451)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学成,李江风,蒋琴,等.创意旅游:休闲农业的转型升级和提升路径[J].农业经济,2014(2):36-38.
[2] 厉无畏,王慧敏,孙洁.论创意旅游――兼谈上海都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思路[J].经济管理,2008(1):70-74.
[3] 田逢军.近年来我国观光农业研究综述[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1): 22-24.
[4] 吴学成,李江风,蒋琴,等.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系统研究[J].生态经济,2014(1):141-143.
关键词: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功能分区;植物景观分区
中图分类号:TU 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500(2014)05004906
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虽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城市病”:空气污染、噪声污染、PM 2.5加剧、热岛效应和自然绿地缩减等。长期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处于亚健康状态,渴望亲近自然、回归自然。
郊野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是已被城市绿地系统纳入规划,位于城市近郊或远郊,以保护城市生态用地和生物多样性为主要目标,由政府主导和财政投资,生态系统较稳定,以自然景观为主、兼顾地域文化景观且设有少量基础设施的集生态系统保护、休闲游憩、康乐活动和科普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开放性生态公园[2-4]。因其具有净化环境、调节气候、蓄水保土、吸尘杀菌、降低噪音、环境优美、成本低和可达性较强等优势[5,6],各地兴起了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热潮。而我国正处在郊野公园规划建设的起步阶段,对其研究较少[7]。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的探讨,以期为今后郊野公园规划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1规划区基本概况
项目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与仙林新市区的交界处,东至仙尧路,南至宁镇公路,西北紧邻沪宁铁路和宁龙公路,距市中心10 km,总面积约140 hm2。规划区主要以山地为主,最高峰聚宝峰海拔126.23 m,有绕城公路从中穿越而过将其分为东西两片,地势平缓处集中分布在山体北侧与东南侧,且多为农田、居民地点、废弃地以及鱼塘水域;植被主要为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但由于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和绕城公路的建设,聚宝山的自然山地与植被破坏严重。因此,对聚宝山进行针对性的保护与建设,不仅能为市民提供亲近、回归、享受自然之地,而且能有效的保护市区内的自然生态系统。
2规划指导思想及目标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在保留与保护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运用生态学理论,充分利用现有自然环境,因地制宜、科学合理规划布局,适应旅游发展的多元化需求,逐步发展成具有高知名度、强吸引力和人文绿都特色的集科普宣教、休闲运动和休闲商业为一体的郊野市民公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自然、社会与人的和谐统一[8]。
3规划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3.1规划总体布局
规划根据现场特征和功能要求,综合考虑项目区的景源特色、交通组织、旅游基础条件和功能区划等因素,将其分为“一廊、两片、4星连珠”布局结构(图1)。
一廊:纵向穿越聚宝山公园的绕城高速两侧绿色生态廊道。
两片区:森林休憩片区、休闲娱乐片区。
四星连珠:4个入口游客服务中心。
图1总平面规划
Fig.1Total floor Map
3.2功能分区
根据项目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公园规划为南主入口服务区、北入口商业区、市民康体休闲区、市民有氧体验区、植物展示区、生态体育运动区、森林休养区7大功能区(图2)。
3.2.1南主入口服务区以“游人服务、科普展示”为主题,与外部商业配套设施相结合互动建设。项目位于312国道北侧,地势宽阔较平坦、植被较少,生态敏感度低,并且在附近设有公交站台,交通方便。因此,将该处设为公园入口服务区,为游客提供旅游咨询、公园导游、投诉处理、医疗急救、物品寄存、失物招领、轮椅车及婴儿车等服务[9],对自然环境破坏较小。
3.2.2北入口商业区
以“购物、休闲”为主题,提升公园对外展示能力。由于项目区位于仙尧路与大龙路交叉处,地势平缓,附近设有乐和酒店,生态敏感度低。因此,将该处设为生态商业休闲区,满足游客生态休闲、快乐购物的需求。
3.2.3市民康体休闲区
以“市民娱乐休闲”为主题,打造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满足周边居民生活娱乐需求。该区紧邻北入口商业区的南部,地势较平缓,水体较多。充分利用现状,打造水体景观和疏林草地景观,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活动空间。
3.2.4市民有氧体验区
以“运动、康体”为主题,结合现状山体,将其建设成市民康体健身、登山漫步的有氧运动空间。项目以聚宝山东侧山体为中心,在充分保护生态林地的前提下,因地制宜,依山就势的布设建筑、道路和游憩项目,与自然相融合,为游客提供山地运动和生态康体休闲场所[10-12]。
3.2.5植物展示区
以“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为主题,主要是培育并展示本土苗木花卉,面向大众普及植物科普知识。项目区位于市民有氧体验区的北部,为东辅助入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以展示乡土植物景观为特色,通过自然式栽植本土苗木花卉,并配以指示牌以及室内标本等,让游客在游玩的同时获得植物科普知识。
3.2.6生态体育运动区
以“生态体育运动”为主题,让游客近距离贴近自然、感受运动带来的快乐。该区位于公园西北部,水体面积较大,植物不够丰富,生态敏感度较低。因此,结合现状将该区建设成为生态休闲和体育运动场所,让市民在运动中感受自然,在自然中开展运动。
3.2.7森林休养区该区以“康体休养”为主题,以环境保护和生态维持为主要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区生态环境效益。项目位于聚宝山最高峰西峰,山体山形起伏优美、植被丰富、林相较好。因此,以自然生态山地森林景观为特色,通过优先选用疗养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修复已破坏的山体,丰富植物多样性,并因地制宜地布设休息建筑,为市民提供天然的“康体疗养医院”。
4植被景观分区规划
项目区内地形复杂,土壤干旱瘠薄,施工与管理均不方便。因此,根据规划区现状、功能要求和景观营造意向,将项目区分为山体林区、背景防护林区、入口景观林区、人工生态林区、水体绿化区等5大类型植物区(图3)。在植物选择上,应根据规划区的立地条件,选择耐干旱、耐瘠薄、根系发达以及景观效果较好的乡土常绿与落叶乔、灌木、多年生花卉和地被植物,并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规划区的生物多样性[13-15];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16];在植物配置上,根据植物生态习性、景观意向和分区功能要求,选择相应的植被,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构建乔灌草立体植物群落结构,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色彩丰富、自然野趣的立体植物景观[17-19] (表1)。
图3植物景观分区
Fig.3Plant Landscape Zoning Map
5道路系统及配套设施规划
园内道路分为主要道路、次要道路和登山游步道。主要道路为公园的主环路与南北向道路,为电瓶车的行驶和换乘路线,也是联系各个景点的主要通道,路宽6 m,路两侧均需设路肩,并根据需要在路侧设置截水沟及防护栏。次要道路为连接主游路和各个主要景点的重要通道,同时兼做消防通道,路宽2~4 m。登山游步道是沿着自然形成的小道铺设青石板或者木栈道而形成的,路宽1.5 m。
公园管理用房位于东入口南侧,园灯、水、消防、坐凳、垃圾筒等根据公园整体风格综合考虑设计,在方便游客的同时也构成了一道别样的园景。
表1各分区植物规划设计
Table 1Plant planning of Each partition
6结论
郊野公园的规划建设能有效缓解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提高城市生物多样性,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康体疗养、科普宣教的场所,因此,其规划建设对改善市民娱乐休闲空间、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南京聚宝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获得以下结论:
(1)郊野公园总体规划设计时,应在充分保护与保存原始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尊重自然演替规律,借鉴生态学原理,利用现有优势条件和环境,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合理规划布局,对生态核心区要保护其原生态性,对已破坏的区域要科学合理的生态修复与恢复,形成自然野趣、具有地域特色的郊野公园,最大程度的发挥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2)景观设置时,根据场地现状,融入地域文化,其形式、质地、颜色以及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形成生态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
(3)植物选择时,根据立地条件、景观意向和功能分区要求,优先选择乡土植物,适当引种适宜的外来植物,丰富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规划布局上,利用植物的“姿、色、质”,进行合理的“点、线、面”平面设计和空间布局;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地进行乔灌草搭配,有主有次、并注重植物季相变化,形成疏密相间、错落有致、季相丰富、自然野趣、立体的植物群落景观。
(4)道路系统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道路的功能、人的活动目的以及意义,依据功能分区、人的行为习惯和景观的布设等因素,在保持生态环境以及景观的完整性的条件下,依山就势组织路网,使得规划区内道路结构合理、自然生态、循环畅通。
参考文献:
[1]刘扬,郭建斌,左小珊,等.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及生态效益评估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9):4029-4031.
[2]陈永宏.郊野公园景观规划设计的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7.
[3]彭永东,庄荣.郊野公园总体规划探讨[J].风景园林,2007(4):120-121.
[4]张婷,车生泉.郊野公园的研究与建设[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9(3):259-266.
[5]王娟,蔺银鼎.城市绿地生态效应[J].草原与草坪,2004(4):24-27.
[6]丛艳国,魏立华,周素红.郊野公园对城市空间生长的作用机理研究[J].规划师,2005(9):88-91.
[7]齐童,曾瑶,张凡.国内外郊野公园研究综述[J].城市问题,2010(12):28-33.
[8]李洪远.生态恢复的原理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0.
[9]李晓倩,宣婷.南京聚宝山公园功能分区方法探讨[J].四川建筑,2012(1):23-25+28.
[10]杨际明,谢良生,宋石坤.深圳市塘朗山郊野公园总体规划[J].广东园林,2006(4):9-11.
[11]刘慧,黄成林,许成林,等.马鞍山市昕源郊野公园规划研究[J].中国城市林业,2010(1):24-26.
[12]田园,王树栋.郊野公园基本特征与功能初探――以北京将府公园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3(2):46-49.
[13]来淑一.城市郊野公园植物造景手法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14]顾亚春.南京郊野公园植物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
[15]夏建东.云南大理崇圣寺绿地规划设计评价[J].草原与草坪,2006(4):70-71.
[16]李宁,祝遵凌.古韵・绿野式古运河湿地植物景观营造――以扬州三湾湿地公园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上册).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5.
[17]蒋倩.甘肃省秦王川农业高科技示范基地核心区绿地景观设计[J].草原与草坪,2009(3):34-38.
[18]蔡伟.郊野公园的植物景观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