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建议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5-31 15:00:2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建议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应急管理工作的认识和建议

第1篇

认识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做任何工作,都要认识到位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认识到位工作才会有动力、有压力。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对政府各方面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是对政府工作实施依法监督的重要形式和手段;政协委员提案是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形式,是政协委员向政府献计献策、推进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市长直通电话是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畅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应急事件都是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因此,我认为,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不仅十分重要,而且十分必要,至少是以下三个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是践行宗旨的体现。一方面,办理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是了解群众意愿、掌握群众思想脉搏的重要途径,更是帮扶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过程;市长直通电话大多是一些群众关心的、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每一个电话都是百姓疾苦的诉求,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改革和发展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重大自然灾害、重大安全事故、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各级政府是不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不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办理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就是一把很好的检查尺子,是一个很好的衡量标准。

二是依法行政的体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建议和提案,大多是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比较符合客观实际,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市长直通电话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普通百姓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办理好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是尊重人民当家做主,尊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使职权的重要体现,对于增强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依照法律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行使好自己的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办理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作为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以及人民群众监督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日程,认真办实办好。

三是转变作风的体现。一方面,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是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优秀精英,他们提出的建议和提案,不乏真知灼见。这就要求我们在办理过程中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解决和处理一个个具体问题,更好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使政府的工作更好地体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的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问题,往往我们没有发现的,建议提案发现了;我们已经发现的,建议提案中反映得更深刻;我们一时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建议提案给我们提供了具体的思路和措施。这些对于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密切联系群众,都是非常有益的。

二、要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实效性

建议提案无小事,办理工作任务重、要求高。各承办单位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认真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思路,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办理效果。具体办理的要求,刚才几位领导都讲得很具体、很全面,我不再重复,在这里只强调“三个注重”:

一是要注重创新办理建议提案的方法。有不少建议提案都是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些新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办理的过程中,既要严格按规范程序办理,又不能“循规蹈矩”,“按部就班”。一方面,要坚持办理程序不简化、不变通,要求不降低,时间不拖延。另一方面,各承办单位不能停留在简单办理、书面答复上,搞“文来文往”,要不断拓宽同代表、委员联系和交流的渠道,不论建议提案所提的问题能否解决,都必须加强沟通,做到“人来人往”,有案必答。对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问题,要注意了解来龙去脉,掌握问题的症结,必要时实行“开门办案”、“现场办案”、“面商办案”等,努力取得与建议人、提案人的共识,增强办理的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办理的满意率。

二是要注重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办理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既是一个工作过程,更是一个学习过程,对于我们拓宽视野,提高工作能力有重要帮助。今年交办政府系统办理的建议提案共110件,另有市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12件,与前两年相比略有下降,且绝大多数的建议提案都是新提出来的,这说明我们办理的质量和水平有所提高。但从当前建议提案所反映的问题来看,群众关注更多的是民生、治安、保障、突发事件应急等问题,尤其是今年初突如其来的灾害性雨雪冰冻天气和3月份多起森林火灾等突发事件,对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都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不管是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还是市长直通电话,或者是各种突发性应急事件,都是事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也是事关全区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因此,各乡镇街道和部门单位,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加强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不断加强应急处置演练,切实提高应对和处理各种问题和复杂局面的能力。

三是要注重提高办理建议提案的效果。今年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的建议提案质量很高,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贴近区情,贴近民意。各承办单位要充分认识到这些建议提案的价值,并综合运用好、发挥好,用以改进我们的工作,努力实现“两个转变”:一要实现从简单办理型向深入开发型转变。有些建议提案虽然在答复意见上代表和委员签署了满意或基本满意的意见,但并不一定就说明代表和委员们已经真正满意了,可能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落实的工作,必须跟踪办理。各承办单位要把办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到“答复有止境,办理无止境”。同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真正做到使代表满意、委员满意、人民满意。二要实现从任务型向动力型转变。办理建议提案,不能单纯的就事论事,要克服单纯的任务观点,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拓展办理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把办理工作作为促进部门工作的动力,并以此推动各项工作的全面提升。

三、要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心

做好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市长直通电话和应急管理工作是区政府及其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要强化领导责任。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办理工作做得好不好,质量高不高,关键在领导。各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要直接抓,职能科室要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我本人是区政府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我将坚持做到经常关注和参与办理的具体工作;每位副区长、区长助理每年也要带头主持办理1至2件建议提案,并亲自协调处理市长直通电话反映的重大问题。各承办单位的主要领导作为本部门办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任,把一般建议提案办实、办妥,把重点建议提案办成“示范点”、“模范点”。

二是要强化协调办理。这次交办会后,各承办单位要立即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办理工作,尽快分解任务,制定措施,把建议提案和市长直通电话办理工作与部门年度工作结合起来,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真正做到交办有人接,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办,件件有着落。涉及到几个部门单位共同承办的,区政府办公室要加强综合协调,主办单位要认真牵头,协办单位要积极配合,共同把各项工作办理好,落实好。

第2篇

【关键词】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规范化对策

煤矿企业应急管理主要是指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时,能最大程度将突发事件的危害性降到最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事前控制、事中处理、事发应对、事后管理等几大环节。因此,必须形成一套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才能切实保障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

煤矿企业本身就是高危行业。它的特征有安全系数偏低、突发事件多、牵涉面广等。当前我国煤矿事故频频发生,安全仍然是煤矿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致命之痛。由于国内还未出台关于煤炭生产应急管理的相关法规,为了尽量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煤矿企业应尽快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管理机制。

1 充分认识到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煤矿工作者必须把煤矿安全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充分认识到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自身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1.1 它是“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重要体现

抓好应急管理工作,能增强企业预防与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也直接关系到矿井安全与全体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它的实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的理念。

1.2 它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突发事件包括各种自然灾害与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属于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全面抓好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增强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及伤亡,是体现“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广大群众根本利益、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要强化忧患意识,狠抓应急管理建设,努力预防与处理煤矿生产中遇到的各类新问题,为实现八矿的快速发展,打造安全、稳定、和谐的生产环境。

2 多措并举、全面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2.1 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

首先,成立了专门的应急领导小组,由矿长任组长,各分管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各业务管理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组成。应急领导小组每季度开展一次例会,不定期开展专题例会,确保应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应急情况下,应急领导小组自动转换成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还成立了10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技术保障组、通信保障组、物资保障组、财力保障组、运输保障组、保卫警戒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此外,结合我矿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制定了《煤矿应急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煤矿应急管理目标考核办法》,明确了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日常职责和应急状态下的职责。

2.2 应急值守及应急装备

领导小组下设有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矿调度室,调度室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调度室每天24小时有专人值班,完成应急值班记录,记录预警信息、应急反应、应急处理等内容。

调度室内配备了相关的应急设施,如传真机、微机等,从而保证调度通信保持畅通。调度台的功能比较齐全,性能良好,能实现强插、强拆、群呼、会议等功能。通话质量较好,调度台安装有录音系统,可实现正常的录、扩、放功能。同时,应急指挥场所配备大屏幕显示系统、中央控制系统、有线和无线通讯系统、UPS电源保障系统等。建立覆盖全矿井所有作业地点的应急通讯网络。编印完整的应急响应通讯录。

2.3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订与完善

根据煤矿年度采掘部署计划,公司与各矿都及时完善了《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帮助全部员工都了解应急预案的相关内容,掌握避灾线路,学会如何逃生、自救、互救等方法,学习相关的事故预防及应急救援知识,进一步增强大家的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置能力。应急预案编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总则、危险性分析、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响应、信息、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培训与演练、奖惩。应急预案主要涉及到井下火灾、瓦斯煤尘爆炸、采煤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以及井下水灾、应对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2.4 健全各类应急投入保障体系

建立应急投入保障体系,包括通讯与信息保障、应急队伍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医疗救护保障、治安保障、物资装备保障、经费保障、技术保障等方面,并建立完善煤矿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从通讯、物资装备、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队伍与技术、经费、治安等多方面加以保障,确保应急体系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其中,煤矿必须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纳入到重点工作的范围内,做到明确分工、设施齐全、责任到位。并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建立管理台帐,于每个季度末期补充物资。通常,可把应急物资仓库设在井口供应站,采取专库专用,完善各类台帐及相关管理牌板。针对这些物资,要采取常检查、常保养、常监管的措施,保证它们的性能,能有效应对灾害的发生。

2.5 加强应急教育与科普宣教

2.5.1 积极开展科普宣教活动

为进一步推进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扎实有效地开展各类应急管理宣传教育活动,矿井制订应急宣传教育工作计划,成立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矿长对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总负责,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宣传科、办公室、安检科、职教中心及各生产科(区)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宣传科。矿应急管理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对全矿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督导,根据矿安全生产实际,对计划进行调整,协调好宣传教育工作开展与生产的关系。

结合矿井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管理科普宣教活动。利用广播电视、牌板、班前班后会、简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多题材、多角度、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建立多层次应急教育机制,发挥区队、班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2.5.2 建立多层次应急培训机制

职教中心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结合应急演练方案,每年制定各级人员、各类事故应急培训计划,把已知危险源辨识、应急避险常识、应急演练方案、个人避险自救等列入安全培训考核内容,逐级逐人培训考核。对职工进行安全资格培训时,每期/次安排不少于4个学时应急知识培训。各基层单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现场培训并融入“三个一”活动,强化全员自主保安责任意识和应急避险心理素质教育。

3 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化的建议

尽管八矿在应急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不过,我们依然看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行业规范与上级规定都有不少的差距。主要表现为三方面:(1)全矿干部职工对应急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仍需进一步提高。(2)应急演练方案实施效果尚有待提高。(3)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应急技能培训还需进一步提高质量。

针对上述不足,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改进。

3.1 强化对应急管理的认识

首先,要尽快转变传统应急管理的理念。它不是指当事故发生后采取的补救及救援措施。关键是抓好事故的预警及防控工作。只有防患于未然,提前做好部署,才能强化对各类突发事故的预警及防控。这样,也才能尽量避免事故发生。国外煤矿企业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应急管理体制。他们也把预防摆在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位置。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强化预防预警观念。

3.2 积极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活动

要根据不同季节特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从而使演练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全体人员的应急自救、互救、逃生、避险等应急自救能力。比如,4月份,组织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演练;6月份,组织以出现灾害性天气,如雨季“三防”的相关演练活动;7月份,组织设备起火的专项预案演练;9月份,组织井下工作面发生火灾的相关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演练。在演练过程中,一定要根据预案认真演练,确保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位、相关机构、救援组织队伍都要全面参与、配合。完成演练后,完成评估,便于及时改进应急预案措施,起到落实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的作用。

3.3 继续抓好宣教工作,增强应急意识

可制定详细的《应急宣教计划》,然后逐一落实。通过各种形式多样、贴近员工的活动,让他们了解到应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自觉配合宣教工作,提高应急意识。同时,要多和员工沟通,倾听他们的意见与建议,不断完善宣教工作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更好的宣教效果。

参考文献:

[1]廖明语.关于煤矿企业应急管理的几点建议[J.建材发展导向,2012.

[2]倪蓉.煤矿事故应急管理体系研究[J].煤炭工程,2011,(4).

第3篇

高校安全管理的实现关系到广大师生利益、关系到教学秩序,因而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需要应对各项挑战,严控各项安全风险。将预防和减少学校安全事故作为总体目标,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教学环境。本文从实践案例出发,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路径,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良好效果。

1.高校安全管理的实践案例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院安全工作责任,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积极推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实践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该校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主要采取了如下措施:一是明确目标。该校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目标定位于“安全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确保校园安全”;二是明确责任。该校强调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落实,通过责任分解机制,将责任落实到各部门、各人员,有效地实现了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中明晰责任和落实责任;三是全面行动。该校认识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不是单个部门的任务,而是应在学校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行动。该校学院安全稳定工作委员会、书记和院长、部门负责人、教师等均在安全管理中承担相应的任务,以起到全面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良好作用;四是突出重点。该校在安全管理工作全面进行的同时,也强调突出重点,做到有的放矢。该校将事故防范、学生保护、食品安全等作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确保重点领域重点管理。

上述管理机制和管理措施确保了河北对外经贸职业学院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取得预期目标,能够起到有效控制安全风险,消除安全隐患的良好效果。

2.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很多挑战,很多风险因素将制约高校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如果管理失当,极易出现事故,并对教学秩序产生冲击和影响。结合高校安全管理实践经验和总体形势,我们认为当前高校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事故。安全事故是指由于安全风险所引发,并对财产安全和人生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类事故。以消防安全事故为例,高校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学校图书馆、实验室、学生宿舍等场所必须严格遵循消防安全规范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发生此类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要求我们在高校管理工作中,结合学院安全工作实际,重点做好安全事故风险防范工作,确保将安全风险扼杀在苗头阶段。

二是食品安全。食品安全事故严格来说也是安全事故的一类,但是由于食品安全的特殊性,决定了有必要专门针对食品安全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学校集中饮食的特点决定了学校必须确保食品安全。高校后勤制度的改革、高校学生对饮食的多元化需求、当今社会客观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等因素,表明高校食品安全风险不容忽视。这就要求学校后勤部门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高校安全管理的实际需求,做好食品安全工作。

三是学生管理。高校安全管理还必须重点针对学生进行管理,防范学生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某些风险。如有媒体报道,一些大学生由于求职、情感等原因遭受挫折,一时想不开而采取跳楼自杀等行为,令人扼腕。又如,一些高校学生由于涉世未深,赚钱心切,而陷入传销窝点。有关大学生之间殴斗致伤、大学生遭遇车祸、大学生溺水触电等安全事故,也时常见诸报端。这些事例表明,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身心尚未成熟,大学生的抗压能力、控制能力、风险预见能力等还比较低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必须结合大学生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从学生关爱和风险教育的角度入手,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四是其他方面。除了上述几点突出问题外,高校安全管理工作还会遭遇其他方面的挑战,如保卫安全风险、交通安全风险等,这些安全风险也会对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形成挑战,高校管理者必须严阵以待。

3.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

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要求高校能够认清形势、科学研判、夯实机制、加强管理、责任明晰、责任到人。结合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实践,我们认为新形势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强化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可以归纳为“四个强化”:

3.1强化安全风险意识

安全管理,观念先行。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上强化安全风险,充分贯彻到“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的根本理念。高校安全管理的第一步,就是管理者自身要强化安全风险意识,必须知道哪里存在风险、安全管理机制存在哪些薄弱环节,从而在思想观念上不断强化安全风险意识。此外,高校管理者还要具备学习意识,善于借鉴、吸收国外高校的安全管理经验,以扩展视界。高校管理者还要具备创新意识,善于尝试先进的管理策略,使学校安全管理机制趋于进步。

3.2强化师生安全教育

高校安全工作的归宿是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安定有序的教学环境,但师生不应被动接受安全管理工作,而是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成为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主体之一。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应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引导师生认识到各类风险因素,并充分采取预防措施。师生安全教育环节尤其需要强化学生安全教育,且必须多层次、多方面地开展学生安全教育:一是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引导学生认识风险隐患,并自觉防范各类风险。督促指导教师把学生安全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要事,认真落实各有关法规和上级文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安全规定,依法办事,依法执教。组织开展师生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不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师生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和逃生自救技能。学校还可以聘请消防、治安、交通、卫生等专家对师生开展的专题安全教育。此外,还要针对特定风险、热点风险开展专门的讲座和教育,填补高校学生安全教育的空白,如针对电信诈骗、网贷诈骗等开展专门讲座,提高学生风险防范技能;二是强化学生心理教育。应做好全院学生心理调查工作,由心理教师配合辅导员、家长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并做好跟踪随访和相关记录,以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抗压技能;三是强化学校民主管理,提升学生主人翁意识,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鼓励学生就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提出各类建议。例如,在学生会和班委会设立安全委员,设“学生110”和班级安全员,充分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3.3强化责任机制建设

高校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责任落实。以责任机制推动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是高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建议高校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层层签订“一岗双责”责任书,明确职责、任务、措施和考核,推进“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全面实施,以此夯实高校安全管理中的责任机制,推动安全管理责任的全面落实。高校安全管理中还需要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工作的全员参与机制,学校各部门负责人、教师、学生等必须全面参与到学校安全管理中来。部门负责人、教师应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中承担一定的管理责任。学校还应通过一定的奖惩考核机制实现责任落实和责任贯彻。

3.4强化校园安全评估

第4篇

20*年经济运行科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一是进一步完善全市工业经济运行的调度网络系统,加强与各县市区及有关重点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二是根据省经委的统一布置和市政府的具体要求提出了工业生产年度目标任务。并将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中省市企业。二是及时掌握和分析分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运行的影响,继续加强对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及主要产品的监测和预警,密切掌握工业经济发展态势,坚持工业经济月度预测和汇总分析制度,三是继续抓好“春节”、“五一节”、“国庆节”、“元旦节”等节假日企业生产和加班情况的调度,确保工业经济安全平稳运行。四是进一步完善了工业经济形势分析会制度,每月认真总结新型工业化的进展,分析存在的问题,安排下阶段的重点工作,化解工业经经济存在的矛盾;五是加强了煤电油运的综合协调。在当前生产要素供应偏紧的情况下,突出做好煤电油运的协调和调度工作,保障了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生产需要。

二、强化应急工作管理。作为经委应急管理工作的主要协调科室,我们一是按照省经委的统一要求和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结合经委系统应急工作特点,通过认真研究论证,起草上报了《*市经委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意见》和《*市煤电油气运综合协调应急预案操作手册》等应急预案,建立了监测预警与信息报告制度;二是在“8·19”特大洪灾中,加班加点了解灾解,及时上报企业因灾造成的损失,协调有关单位和部门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反应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应急管理工作经验,积极参与重灾地区的核灾工作。

三、狠抓主要行业调查研究。一是通过认真调查研究,起草了《茔石资源开发及氟化工产业发展的思考》,二是提出了全市水泥行业布局的意见建议,三是按照省经委及有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们先后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纺织、有色、工业硅等行业进行了调研,全面深入地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比较分析企业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差距,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瓶颈,明确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四、贯彻落实国家淘汰落后产能的政策措施。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省经委的要求,我们对全市水泥、铅锌企业的经营状况,生产工艺,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摸排、核实,对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认真开展行业准入申报工作,提出了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和具体时间表,坚决整合和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准入条件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技术装备的步伐。

第5篇

关键词:安全防线;护航;银行业务;安全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23-0123-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各行业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银行业对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从总体情况来看,银行业的发展势头是好的,都能按照国家宏观要求和行业部署,紧紧围绕“保平安,争份额”的总体工作目标,全力应对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和风险压力,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制度执行,深入推进“平安建设,维护稳定”,有效防范和处置了案件、事故和各类突发事件,努力为员工和客户提供了安全的工作、服务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为银行的经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安全保障。筑牢安全防线,保障银行业务健康发展,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把握主动,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定

针对频发的抢劫款包、侵害客户存款、各类诈骗等治安刑事案件和业内面临的风险事项,银行应围绕“筑防线,保平安”的工作目标,以案件和事故防范作为安全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采取积极措施,全力应对。

1.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

通过风险联席会制、专题会议制、行长责任区制、部门与网点挂钩制等工作制度,有效运行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2.结合防范形势,把握工作主动

针对严峻的形势,适时召开安全稳定、消防安全、安全生产和“防风险、防案件”等专题工作会议,全力把握安全防范工作的主动权。

3.弹好“部署、检查、通报、整改”四步曲

专项整治与安全检查相结合,强化检查整改责任,加强督促指导,狠抓执行力度,确保工作措施的落实。

4.重视和完善应急事务管理工作

健全预警机制,加强处置管理,有效防范各类外部侵害案件,及时处置风险事项和事故,保障营业、办公秩序稳定,促进各项业务健康有序的开展,全力维护银行业安全稳定的大局。

二、突出重点,细化管理,保障银行业安全生产

保障银行业安全生产,应做到“七要”:一要通过远程监控或配备执勤保安,实行全辖营业场所24小时有人值守,落实并加强自助银行、自助设备夜间巡查和支行级办公楼夜间值班、巡查制度,有效加强营业、办公场所的安全防范能力;二要突出抓好办公楼内机要印章、现金出纳、档案室和计算机房数据中心等重要部位安全管理;着重抓好支行级办公楼的出入管理、停车场管理和值班巡查制度落实,将检查整改的重点进一步延伸到城区网点办公楼和乡镇网点楼房、院落。实现银行办公楼安全综合治理的阶段性目标;三要做好季节变换和自然灾害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落实装修改造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四要通过检查、督导等手段加大对各级机构消防责任区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义务消防队教育演练,办公楼疏散演练等制度的落实力度,重点抓好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落实;五要突出抓好夏季高温暴雨和冬季雾雪等恶劣天气安全行车,春、秋季车辆换季保养等工作。围绕安全管理责任制,车管、驾驶人员教育管理,应急处置流程和预案,车辆维保、检测,停放管理,公务用车审批,档案记录台账及处置报告等内容,积极推进交通和车辆安全的规范化管理;六要以食堂从业人员健康证审核、粮食和食用油等用品的存放,燃油、燃气容器的管理为重点,抓好卫生、食物配送环节的管理,督促完善各类预案,切实加强对食堂和饮食安全的管理;七要以持证上岗和维保落实为重点,落实对日常值守和按规定维保的督查。

三、积极应对,强化处置,维持正常营业办公秩序和各类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建设

以责任制落实为主线,通过指导、培训、演练、检查监督等手段,加强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营业场所(部门)安全员、各操作岗位员工和行内各类应急队伍等内部工作网络建设;安全保卫部在与公安、消防等管理部门和委托公司、技防设施保障单位加强协调的同时,逐步完善联席会议、监督反馈、应急处置响应等工作制度,不断完善外部响应网络建设。

2.完善细化基层预案

根据“第一线、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直接应对突发事件的实际,依照应急处置要点,组织对基层营业机构应急处置工作细化分工、衔接操作预案修订。加强防抢劫、消防灭火和办公楼应急疏散预案演练,以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

3.完善预警机制

坚持发挥银行专刊、特刊等内部资料的作用,服务一线、快速覆盖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将对客户的抢劫抢夺案、票据诈骗案、网银诈骗案、电信诈骗案、夏季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食品安全等进行“安全提示”及时传达到基层一线。迅速处置银行网银客户的互联网诈骗案、利用自助设备盗取信用卡客户资金案等案件风险,进一步完善各级机构的预警响应管理。

4.完善处置响应机制

以控制事态恶化,减少案件事故发生后人员和资产损失为目标,在逐步规范后台应急响应队伍建设和灾备建设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启动预案、现场处置、协助调查、统计报告、恢复秩序等环节的工作流程,探索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常态化管理方式,不断强化响应处置机制建设,全力维护工作秩序和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四、探索创新,加强安保部门职能建设和基础建设

安保部门要结合安全防范形势和管理工作实际,在完成工作职责的同时,要加强职能建设和基础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创新。

1.通过参与“四个专项调研”工作,明晰当前形势下安保部门管理、监督、处置、建设和研究指导职能,理顺直接管理操作、归口管理、监督管理的工作内容,明确教育培训、检查整改、技防应用和委托监管等工作手段,加强安保部门职能建设。

2.结合重大风险和突发事件报告,上级行和牵头部门提出的要求,安保部门应主动理顺风险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工作关系,明确“日常管防”与“应急处置”工作重点,做好机关与基层、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应急响应工作流程的衔接,加强对基层的指导、保障。在完善应急处置网络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安保部门“处置”职能建设。

3.完善委托事务管理工作。一是安保部与营运管理部、个人金融部协调,将安保委托事务与提解、大堂协理等委托事务分别归口,从委托合同“源头”抓起,进一步明晰安保委托事务的归口管理职责;二是区分守护、押运与物管、驻点、巡查、值守等不同保安岗位,进一步细化保安职责内容,推进委托合同条款的统一规范,为委托事务的规范化管理打好基础;三是狠抓保安人员使用单位的规范化管理,及时整改保安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保安人员按合同履行职责;四是指导使用单位区分管理处置责任和内容,衔接行内员工与保安安全管理和处置预案;五是完善与受托公司联席会议制、联合检查制、整改情况反馈制等,把好保安人员入门关,加强对保安人员履岗情况的监督,委托事务管理进一步规范。

4.加强安防设施建设管理。加强对银行营业场所、自助设备、金库、计算机中心、监控中心、办公楼安防设施、消防设施管理,同时要按规定通过公安、消防等部门的验收,力争达到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标准。

五、面临的现状与建议

1.面临的现状

当前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当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问题依然突出;二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防范形势、业务发展和安全稳定的要求及基层员工的安全需求,仍然存在部分机构对于风险隐患的敏感性不够,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控制和处置能力不足。反映出部分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整体思路、“管防”和“处置”体系建设、应急响应机制与当前安全管理工作的客观需要尚有差距;三是以往发生的盗窃、破坏事件和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告诉我们,银行办公楼和基层网点的安全管理,特别是抵御外部侵害的能力尚需进一步加强;四是早期建成的远程联网监控的技术水平,已不能完全适应防范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内控要求的不断提高;部分技防设施已经陈旧,设备工作状态不稳定,需要持续投入;五是安全稳定和应急处置工作,需要培训和充实一支事业心、责任心强,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发现、解决问题和控制处置能力强的安全管理队伍。安全保卫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尚需不断提高。

2.讨论与建议

一是面对不断变化的安全防范形势,必须从维护安全稳定大局的高度认识和加强对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和投入,努力掌握安全防范的主动;二是在加强教育管理的同时,必须注重教育管理的成果向员工自觉行动转化,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三是要不断加强和提高基层机构安全管理和防范能力,必须持续加强基层的基础建设,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四是在加强管理、防范的同时,必须同步加强对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整体构建,不断提高整体应对和有效处置突发事件能力;五是安保部门要认真学习新业务、掌握新知识、适应新形势,切实筑牢安全防线,才能有效地保证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六、结语

目前银行业的工作重点应在“加快发展,强化管理,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上下工夫,要通过改革创新、精细管理、流程再造,激发组织活力,增强竞争实力。要坚持依法治行、从严管理,继续保持对案件和违规违纪违章的“零容忍”,坚决遏制各类案件和重大风险事件发生,为银行业改革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按照国家的宏观要求和行业部署,牢固树立“平安稳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平安稳定压倒一切”的理念,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安全保卫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重点提升案件防控能力、技术防范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为银行业各项业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 韩雪萌.切实提高风险管理主动性和前瞻性 努力构建安全稳健可持续发展[N].金融时报,2010-07-23.

[2] 谭曙光.银行业要全方位建立持续健康安全发展的长效机制[N].金融时报,2007-04-09.

第6篇

关键词: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机制;实践;意义

JEL分类号:R58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2)01-0100-02

一、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意义

一是金融机构集聚带来了信息安全风险的集聚。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步伐的加快。近年来上海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辐射全国的金融市场体系。几大交易所都集中在上海。同时中国银联和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在上海设立了数据中心、信息中心和银行卡中心等,人民银行在沪的各类中心也已达到六家,这些机构负责运行管理的信息系统,业务涉及全国甚至全球,一旦发生重大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其产生的影响将是重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

二是协调指导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是国务院赋予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人行上海总部应加强与金融机构在沪各大中心的联系,协调建立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协调机制,探索开展信息安全属地化管理的有效手段,发挥上海总部直接面对在沪各大中心、与上海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联系密切的优势,配合人民银行总行做好信息安全协调指导和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工作。

三是有利于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推进的信息安全工作新局面。通过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可以帮助金融机构切实防范自身风险、提高应急处置工作效率,建立与监管部门、政府职能部门和相关基础环境运营商之间的互动机制,实现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以行业管理、系统内协调为主的单一管理模式,实现“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复合管理模式。二是可以改变目前金融机构与各政府主管和基础设施运营部门之间一对一的沟通协调模式,实现统一协调、定期交流的集中式沟通协调模式。三是可以改变目前资源共享程度低、金融机构安全防护设施投入巨大、防护难度高的局面,充分利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提高金融信息系统安全防护能力。

四是通过该机制,上海市政府可以将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纳入到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中。可以加强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工作的引导,使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符合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整体规划,同时可以及时掌握金融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加强对金融市场运行状态的分析预警,并对重点金融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风险提示和紧急救助,从而实现改善上海金融生态环境、不断推动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目标。

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工作框架和实践

一是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参照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机制,由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牵头。设立了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该机制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上海金融系统落实国家、行业、区域的各项信息安全要求、参与上海市组织的相关重大活动,指导金融机构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开展多部门联合应急演练,并统一负责指导协调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事件预警、防范及应急处置工作的安排、部署及具体实施。协调机制下设领导小组、工作小组和联络员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管理工作,审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处置对策、预案、报告等;工作小组负责具体组织协调各项处置工作的实施;联络员小组负责协助工作小组完成应急联络、协调各项处置工作。2011年9月,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正式建立。

二是应急管理处置专家小组。经上海总部审核确定,第一届专家小组共有15名专家。专家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经授权参与上海市金融信息系统重大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协助做好事件原因分析、事件评估和风险防范工作,并就相关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三是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一是组织召开上海市银行业高管信息安全培训班,提高各金融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能力。二是通过组织金融机构应急处置操作实务培训班、举办上海金融信息安全论坛、开展信息安全新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切实加强对金融机构中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培训。三是针对部分中小银行没有信息安全专业人员的问题,组织11家中小银行的21名技术人员参加了上海市信息安全专业人员资格证书培训。

四是《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统应急预案》体系。结合上海金融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实际情况,与市政府相关部门深入沟通,制定《上海市金融业信息系应急预案(讨论稿)》(以下简称《预案》),明确了应遵循的原则、组织体系、工作流程、处置方法和协调方式。《预案》是各方协同配合妥善处置重大信息安全事件的指导性文件,在《预案》颁布执行的基础上,还将编写电力、燃油、通讯、网络攻击等专项方案,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相关政策建议

一是充分认识建立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机制的重要意义。要将维护金融信息安全工作放在科技工作的首要位置,探索做好金融信息安全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扎实推动金融信息化工作。

二是深化上海金融业信息安全应急管理协调合作框架。要继续完善协同演练、信息通报、风险预警、应急响应等各项预案和措施,并充分发挥专家小组的作用,提高其在决策咨询中的作用。

三是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对金融业信息安全工作的行业协调指导职能。会同上海市网安办、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落实信息安全重大事件报告制度,逐步将该制度推广至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实现应急事件处置的统一指挥、集中管理和快速响应。落实金融系统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工作,不断提升主动防护和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上海市金融业应急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协调市政府加大对金融信息产业集聚区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金融数据中心、信息中心提供更加优质的一站式服务,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是研究建立跨部门的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实现对金融机构信息安全风险的及时、动态、全面监控。建设上海市金融业信息安全管理平台,及时风险提示、风险分析、风险预警,为各金融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咨询和基础保障服务,切实提高信息沟通效率。通过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定期组织信息安全现场和非现场检查手段,从系统安全性、标准符合性人手。将“合规性检查”和“风险性检测”有机结合起来,及时发现金融机构在信息安全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有效的信息安全防范、管控和问责制度,全面落实国家、行业和区域性的信息安全政策。

第7篇

关键词:加强;县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creased investment efforts of the continuous generation of new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an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ask, technical support center as a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ector,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o provide the most fundamental, the most valuable resources - monitoring data quality management,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 combine their practical work in the county-level monitoring stations,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problems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at the county level 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management level to the actual can learn from.Key words: strengthening; county level;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X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

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生命,环境监测工作中提供的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具有代表性、完整性将直接关系到环境管理的服务质量、关系到政府环境决策的科学性。

1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体系修订相对滞后,不能适应新时期环境监测工作的要求

监测质量的管理离不开一个健全的、持续改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撑,随着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与监测能力建设的进步与发展,同时在实验室资质认定和实验室认可的促进下,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和规定已经覆盖了从监测任务的受理、监测工作的准备、监测任务的实施、监测数据的统计、监测成果的报出到监测档案的保存等各个环节,然而相当一部分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及内容的深度任止步于体系建立初期所涉及的内容,版本的更新也是在外审或者管理机构的统一要求下流于形式的转版。对于新的监测领域如水质和空气自动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仍是空白。

1.2缺乏独立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内设机构

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基本都设有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员、质量监督员等质量管理人员,但由于近几年区域补偿、涉重企业、农村环境质量等越来越受关注,各类环境监测任务不断加大,而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人员紧张的问题,很多同志都是一人身兼数职,应对日常的监测工作都难免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更加很难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3技术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仍需提高

人员是环境监测系统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员素质的高低的决定着一个环境监测站技术水平高低优劣, 目前,大多数县级环境监测站对人员的培训局限于岗前培训和上级部门安排的一些培训,对于上级部门安排的培训,受条件限制,只有极少部分同志可以参加,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考核机制和健全的站内培训机制,很多上级培训内容很难灌输到全员,且由于人员变化频繁,培训计划总是不能满足培训需求。监测人员操作不规范、或对新监测技术、标准掌握、了解不到位的情况仍然存在。

1.4 “领导重视,全员参与”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加强

领导重视和全员参与是做好质量管理,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虽然近年以来,“三年质量管理行动计划”、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等外部检查极为有效地促进了县级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是领导重视不够,如虽然各县级环保机构基本都设置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但真正能参与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中来的少之又少,甚至存在个别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不能严肃对待环境监测信息的现象;又如很多监测站通过资质认定或实验室认可评审之后,质量管理工作大松懈,缺乏主动管理的自觉性,不能积极主动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日常质量管理及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走过场的情况也存在。其次是职工参与意识不强,少数单位仍存在个别职工没有充分认识到全员参与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有些单位的质量控制的责任仅停留在部分人员身上,离全员参与的需求尚有一定的距离。

1.5质量管理经费得不到保证

目前,县级环境监测站普遍没有设置质量管理专项经费,经费投入不足,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如监测能力滞后,监测用房紧缺、环境监测人员短缺、设备明显不足、仪器设备运行维护得不到保障等。

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对策

2.1与时俱进,不断扩大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覆盖范围

随着环境监测技术和监测能力的突飞猛进,环境监测的领域已过去的水和废水、空气和废气、噪声和振动等传统领域拓展到水质和空气自动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源在线比对监测等新领域,因此,应加快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改进速度,将这些新的监测领域纳入到质量控制的范围,提高质量控制能力。

2.2健全质量管理机构,加强质量管理监督考核机制

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站的立站之本,因此应切实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建议设立专职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部门,确保质量管理人员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实施质量管理工作。同时加强监测质量管理的监督考核机制,在接受第三方的公正性审核的同时,应加强自我监督机制的完善,开展全程序质量管理监督活动,丰富考核内容:质控考核、人员比对、仪器比对、质量巡查等,切实提高质量管理质量。

2.3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提升人员素质

首先,管理层质量意识的提高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关键,所以,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首要问题是领导重视,只有领导重视,才能切实将质量管理工作纳入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才能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合理安排、机构的设置、人员设备的配备、经费的保障等。建议监测主管部门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纳入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已促进管理者的质量意识;其次是全员参与意识。建议积极采取培训、讲座、参观考察等多种形式,推动质量管理教育的深入开展,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广大环境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

在提升全员质量意识的同时,应进一步提升人员素质。积极优化人才结构。一是结合人才引进,在人才的学历、专业和年龄结构上加以考虑,以年轻人、知识层次高、专业互补为主要考虑条件;二是提升现有人员专业技术职称,鼓励结合实际工作开展相应的研究和总结,提升高级和中级专业技术人才比例,改变技术人员数量落后现状;探索竞争和激励机制。结合事业单位管理制度现状,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鼓励相结合的方法,将工作成效与评优、培训、轮岗、选拔等有机结合,不断探索激发队伍活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的机制。

2.4加大对县级监测机构的资金补助力度

监测站的发展离不开资金投入,对此,很多县级站均想方设法,多方争取、筹措资金用于监测站的建设。跑县,多争取财政拨款;跑市、跑省,积极争取上级环保资金补助。同时也不断加强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加大创收力度,多方保证监测站发展所需资金投入。虽然经过一系列的努力,监测站建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由于资金有限,目前无论是仪器设备配备还是站房面积,距国家标准化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建议上级部门加大资金补助力度,帮助解决资金短缺问题。

只有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高监测水平,提供准确数据,才能适应环境保护工作新的需要,使环境监测工作真正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真正实现环境监测事业的新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步伐的加快,越来越要求医院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增强医院竞争实力。医院预算作为医院实现财务管理目标的重要手段,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在2010年12月新的《医院财务制度》颁布后,从制度上明确了医院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到目前为止,由于各种原因,医院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

一、当前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医院领导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认知度不够,了解比较片面,进而导致不重视预算管理工作。医院管理者更多的关注医疗业务拓展和医疗质量提升,认为只要收入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自然就好了。在实际医院预算管理工作中,财务人员很难按预算管理制度推进相关工作。在医院,领导对一项工作的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推进进程。医院职工层面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也是参差不齐,有的认为无法预计的收入可不做预算,其对应的支出也不必做预算;有的认为预算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与己关系不大。这些都与预算管理的全面性要求相背离。2、医院预算编制与医院战略目标、发展规划脱节。年度收支预算制定目标时没有与医院发展规划相联系,在年度收入预算需发挥全院人员“跳起来,够得上”的作用时,没有发挥到这样的导向作用。预算编制涵盖内容不全面,无法与年度财务决算形成对照关系。医院在收入预算编制中侧重医疗收入预算,在教学收入、科研收入、其他收入方面的预算未做编制要求,导致这一块对应的支出缺少预算控制。预算编制准备不充分,归口管理部门编制预算的依据不充分,时间紧促,为了编预算而编预算。如编制设备购置预算、后勤维修预算时,项目没有得到充分论证,也没有具体明细项目清单,就给了个预算限额范围。这样粗放的管理模式,在来年的预算管理中分不清何谓关键必要项目,仅以限额为限,不利于预算管控。在预算编制方法上,对预算编制人员,缺乏必要的指导,报上来的预算与实际执行相差甚远,不具现实指导意义。3、医院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严肃性,年度中收支预算执行中置年初编制的预算于不顾,使预算编制流于形式,随意开支,给医院带来很大的经营风险。同时对医院预算运行分析未做统一要求,也未要求自下而上的做预算分析。领导层片面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实际由财务部门做出的预算分析,仿佛隔靴挠痒,作用很有限。业财融合,对医院财务而言,还要走很长的路。4、预算考核停留在纸面,未纳入医院整体绩效考核体系中。出于种种原因,或者是预算编制缺乏合理性,或者是领导层面对预算认识不同,难以达成共识,或者是预算考核操作难度大,众口难调等等,使预算考核搁置下来,无从与医院绩效考核挂钩,进一步弱化了预算管理的作用。5、医院为了节约人员,没有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预算管理作为一项系统管理工程,集编制、执行、分析、考核于一体,单由财务部门兼着做,财务部门本身工作量也不小,想把预算管理工作做细、做实,实属不易。从职能上单独划分出来,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将有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

1、针对医院领导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认知度不够的问题,加大医院领导层的培训力度,对全面预算管理搞得好的医院,上级主管部门可组织院领导多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从而更新医院领导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理念。医院领导层面重视了,对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对广大职工,积极宣传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对医院发展的重要性,使预算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每个科室可设置一个预算收支管理员,多做培训,协助科主任做好科室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而达到提升科室效益的目的。2、重视医院预算编制环节的工作,保证预算编制的完整与准确。《医院财务制度》规定医院所有收支应全部纳入预算管理。预算的编制只有保证其编制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才能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真正地发挥它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预算的目标导向作用,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制定医院年度收支预算数,再逐步分解任务下达至各科室,历经“两上两下”环节充分讨论预算。提前准备,利用充足的时间,做预算编制准备工作。从预算需包含内容全面性方面入手,查阅近三年财务数据,将往年漏项预算认真梳理出来。强调支出项目预算编制前的论证工作,尤其要进行设备的经济效益论证,逐步建立责任追究制。小型维修项目由各科申报,后勤管理部门归口收集,再组织纪检、院办等部门一起实地查勘,确定是否列入明年的维修项目及项目预计造价,原则上除非应急维修,否则未列入明年预算的维修项目一律不予安排资金。对预算编制人员,辅之必要的指导和编制方法,做好科室预算。3、增强医院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和自下而上预算分析模式。医院预算既然以预算委员会上会的形式确定下来,除非发生客观原因,否则就应以铁的纪律去执行,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预算管理降低成本的约束作用,降低医院的经营风险。建议由医院审计部门监督医院预算执行情况,定期向医院预算委员会汇报。院内公开,增加医院预算执行的透明度,发挥大家监督作用,关心医院经济运营发展。在预算分析上,建议由预算归口管理部门自己作预算分析,财务部门汇总的形式。预算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分析,才能更深刻认识到自身在预算编制和执行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得以触动、改进。4、启动医院预算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只有将预算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才能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预算考核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充分发挥预算导向作用,医院想通过预算达到什么目的,便可拿出什么指标进行考核。最初预算考核指标不必追求多而全,满足内部管理需要即可。如预算编制的及时性、准确度,科室的收支结余率等等。对不同性质的科室给予不同的考核指标,如临床科室给予收支结余率进行考核,后勤科室给予支出降低率进行考核,再将考核结果纳入医院绩效体系中,体现奖惩和公平。当然进行预算考核之前需把考核制度和标准公开,让大家知道努力的方向。5、建议医院设置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环环相扣,由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来做扎实每一步,术业专攻,更有利于医院的内部管理。6、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尽快出台一套医院预算管理评价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专家指导检查医院,发现问题,责令医院整改。通过外部力量促动医院建立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推进医院的全面预算管理。总之,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一项集编制、执行、分析、考核于一体的系统管理工程,每一步都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在医院的功效,帮助医院实现发展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余俊英.医院全面预算有效执行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