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1 15:51: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乡村建设的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对策建议思考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力促进了乡村交通快效发展,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但由于乡村交通社会关注不够、资金投入不足、管理职权不清、行政监管不力等问题,致使乡村交通成为管理空挡和盲区,无形制约着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创新乡村交通管理势在必行。
一、乡村交通面临的现状
乡村公路覆盖面广,连接广袤的县、乡、村、组,里程数占全国公路通车里程的四分之三,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交通直接服务于“三农”,是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先行要素,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
长期以来乡村交通面临着“公益性”现状,在建管养运安方面,很大程度按照“公益事业”对待。一是没有控制性的乡村交通详细规划。乡村交通设计随意性大,甚至以领导的意见为转移,路面结构设计不规范、设计线路与实际路段情况不符、有的地方根本就不设计,造成乡村道路坡度大、弯道多、拐弯急、视线差。致使乡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安全风险高。二是没有保障性的乡村交通资金来源。乡村交通资金主要来源于中省补助资金,需要县乡村一定数量资金配套和社会捐助。由于县级财力不足、乡镇资金紧缺、村集体经济薄弱、社会捐助难度大等因素,造成部分交通项目采取村民“一事一议”等模式,委托当地既无资质、无技术、无经验的村委会组织队伍自建。致使乡村交通质量差,使用年限短。三是没有系统性的乡村交通管理体系。乡村交通的发展,目前更多注重交通的数量,而忽略了交通的管理。“产业发展”的成片推进,一些企业在乡村安营扎寨,货运车辆不断增多,“双超”问题无人管;“产业兴旺”的初步实现,流转土地后的群众空闲时间增多,驾驶二轮摩托、电摩托、农用车等出行频繁,且驾乘人员老龄化严重,违规问题无人管;“建管养运”的严重脱节,养护主体不明确、管理责任不到位、养护措施不落实,造成路面水沟边坡养护不及时、路面损坏、交通设施破坏等问题无人管。致使乡村交通安全隐患突出,群死群伤重大安全事故频发。
二、乡村交通存在的问题
乡村交通点多、线长、面宽,通过近几年来乡村振兴的强力推进和精准扶贫的高效实施,乡村交通虽取得了决定性的发展,但存在的问题依然不可忽视。
(一)交通群体无安全意识。
部分驾驶人员酒后驾车、超员超载、逆向行驶、抢道追逐;部分驾驶人员驾驶的车辆未年检、无交强险,甚至是城市淘汰的报废车辆;农用车、二轮摩托、三轮车、电动车在乡村泛滥,部分驾驶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不懂交通规则、甚至不能识别交通标识;部分留守老人为省事省时省钱,亲自驾驶电动摩托组合接送留守儿童上学和放学,无安全意识又严重超员;部分群众把乡村公路当做公共资源,随意在公路上铺晒粮食、摆摊设点、堆放柴草。
(二)交通运输无设施保障。
乡村交通规划设计建设因资金原因,未按照“同时规划、同时设计、同时施工”要求,增设交通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部分公路坡度大、弯道急、搭接多、临水临崖,未安装波形护栏和警示标识;部分公路两旁的学校、院落、企业等出入的人车较多,未安装减速带和提示标志;部分公路路面狭窄,安全风险点和风险源多,车辆只能单向通行,未按技术规范修建错车道。
(三)交通执法无强硬措施。
乡村交通管理有交警、运管、路政、农机、道安办、派出所、交管办等多个部门,各部门职能明确但交叉、执法配合但推诿,结果是多个部门管不了、管不住、管不好一辆车;乡村交通里程长、范围广、车辆多,交管部门人手少、装备少、车辆少,上路执法就显得力不从心,对乡村一些交通违法行为缺乏震慑力,多数驾乘人员都抱有侥幸心里,与交管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游戏;乡村道路车辆种类繁多,无牌无照驾驶、非法营运、违规载客、对抗执法已成气候,虽常常开展执法,但缺少强硬的措施,乡村交通运输违法违纪行为屡禁不止。
三、乡村交通管理的建议
乡村交通客观存在的问题,我们只有客观面对、探索改变、创新管理,才能为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一)建设、管理、养护“三到位”。
一是公路规划建设落实到位。新建的乡村公路对路基、路面、路肩、路沿、错车道、涵洞、水沟、边坡、弯道、坡度、标识标牌、减速带、波形护栏等严格按照乡村公路技术规范规划设计、送审和评审;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确定,项目业主必须严格按照招投标程序依法依规开展,绝不允许采取“一事一议”等委托的方式让无资质、无技术、无业绩的单位或者个人建设;在项目建设中落实好“七公开”公示牌制度,主动接受村“两委”、党员干部和社会的参与监督,确保项目建设按图施工、对标施工、规范施工。二是安全设施管理落实到位。坚持“应安尽安”的原则,在乡村公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危险路段和事故“黑点”路段,增设波形护栏、交通警示标牌、限速标志等安全设备;在重要道路的平面交叉路口,医院、学校、企业、院落等人居密集出入口,增设信号灯、人行横道、减速带、提示牌和照明等安全设施;为确保公路安全设备不被人为破坏和损毁,将监督管理举报职能添加至“村规民约”和村“两委”工作职责中,充分发挥当地群众和村“两委”第一时间的作用。三是公路管理养护落实到位。乡村公路路网密、里程长、管理分散,无法依靠公路管理部门的专职养护人员养护,乡村公路管理养护严重滞后,致使公路两侧杂草丛生,占据了有限的使用路面;水沟涵洞淤泥阻塞,排水十分不畅,路面冲毁严重;边坡安全隐患突出,威胁行人和车辆安全。为了加强乡村公路养护,采取“谁受益,谁养护”的原则,把公路管理养护责任落实到当地乡镇人民政府、交管办和村委会,以乡镇和行政村为主体,设立养护作业班组,加强乡村公路的日常养护和巡查,同时倡导全民爱路、护路和养路意识,切实把乡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从行业行为转变成政府行为、社会行为、群众行为。
(二)机制、资金、服务“三强化”。
一是强化工作机制。县级人民政府出台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安工作实施意见,使之形成“政府主责、乡镇主抓,部门参与,群众配合”的乡村交通管理新机制,将乡村交通管理纳入交管部门、各乡镇、各村委年终考核指标,与“安全生产”和“综治指数”挂钩,实行“一票否决”;建立乡村交通管理委员会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全县乡村交通管理工作督查通报会,及时通报各乡镇各村组交通管理情况,对交通管理问题突出的乡镇村组,县级分管领导约谈乡镇主要领导,乡镇主要领导约谈村“两委”;乡镇“交管办”每月编制好“两库一图”,及时更新辖区乡村交通管理排查台账、整改台账、销号台账,确保制度上墙、台账上墙、业绩上墙。二是强化资金保障。紧紧抓住交通运输发展“黄金时期”和乡村振兴政策支持方向,结合乡村振兴谋篇布局,精心包装产业路、资源路、旅游路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注重包装优势项目,加强交通重点项目招商引资,有序开放交通建设投资市场,加大与交通建设领域企业对接力度,用好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争取社会资金;统筹地方公共财政收入、上级转移支付、地方债券等资金来源,加大涉农资金的拼盘整合利用力度,集中力量推进乡村公路建管养运发展。三是强化服务深度。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整合乡村客运资源发展片区客运,实行一片区一公司,将管理重心下移,通过对公司财政补贴、减免税收、政策扶持等手段,降低经营成本和收费标准,让群众有车坐、坐得起、坐得方便、坐得安全,彻底解决乡村客运散、乱、险、贵等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市级公安车管部门要简政放权,主动深入乡村基层,服务基层,在乡村基层开展微型面包车、农用车、三轮车 、摩托车等车辆及驾驶人业务办理,为群众提供便利服务,有效解决乡村农用车、三轮车、摩托车等车辆不注册、不年检、不保险,驾驶人不考驾驶证、驾驶证逾期不年审等问题,逐步使乡村车辆和驾驶人走向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县级交管部门通过定期召开乡村驾驶人、村组干部及部分村民交通管理宣传教育培训例会,通过警示片血泪史教育和交通管理知识培训,有效提高群众交通管养知识、交通安全意识和遵纪守法观念。
(三)交管、乡镇、村组“三联动”。
关键词:城乡文化一体化;功能:乡村图书馆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消除城乡文化发展差距.瓦解城乡文化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民文化权益平等,城乡文化资源自由双向流动,城乡各自优势文化互补互惠共赢,从而达到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农村的文化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基础和前提。但当前城乡文化差距明显,还存在诸多不足和问题:
1.农民文化权益保障乏力。文化权益是人民创造文化和满足文化精神需要的权利。包括享有文化教育、参与文化活动和文艺娱乐活动,享有社会精神文化成果和文化服务等内容。虽然农民物质生活有所提高,且有更多的闲暇,但是由于文化设施不足,国家提供的文化产品偏少。农民的文化权益难以实现。
2.农村文化传承堪忧。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是中国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两者一动一静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厚重与灵动。学界形象的将农村文化视为中国文化蓄水池。但是当前由于农村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农民中的文化中坚迫于生计流入城市、文化观念滞后等,农村文化“蓄水池”的水位迅速下降。
3.农民文化需要实现困难。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农民精神需要的满足提上了议事日程。但是农村文化书籍的缺漏、农民文化自觉意识不足、文化体制机制不到位导致农民文化需要不能转化为农村文化发展的动力。
二、乡村图书馆在城乡文化一体化中的功能
1.沟通城乡图书馆的桥梁。城乡文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文化资源在城乡间自由流动。作为知识载体的书籍是文化资源的当然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的存在就为城乡书籍资源的流动提供了对应点。也方便了城乡图书馆在馆藏信息、管理信息、社会效益、更新需求等方面的交流沟通。目前,由于城乡文化鸿沟,城乡图书馆之间资源流通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单向度。城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尚待建立,但即使信息能正常交流,由于目前条件所限。基于信息交流所反馈问题的解决不可能立刻进行,这既受限于机制不健全,更受限于资源匮乏。当前,应统筹城乡图书馆,建立相关平台,通过常态化和非常态化的机制:如网站、讨论会、电视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与交流。
2.衡量城乡文化差距的晴雨表。媒体常用“巨大差距”“文化鸿沟”等来形容城乡之问的文化落差。这些定性描述,有些是从“城乡差距”中想当然推导出来的,有些是从所谓的城乡二元结构中想象得到。这种没有实证基础的推导或想象。与唯物主义的一个常识相违背:经济的落后并不必然对应文化的落后。当然,我们并不否认城乡文化差距是城乡之间文化事实的客观的定性的描述。但是仅仅满足于定性描述是不够的。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不能止于定性,必须有基于数据的定量动态分析。而乡村图书馆的存在为城乡文化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平台。为收集城乡公民人均公共图书、人均文化设施、人均公共图书有效使用等数据提供了便利。进而为城乡在图书馆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数字支撑。令人欣慰的是,乡村图书馆已于2012年达到了全覆盖,满足了全国“书有所阅”的要求。也使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城乡图书馆的定量比较成为可能。为具体分析城乡图书公共资源差异、原因、存在问题提供了数据基础,为实现城乡图书资源的基本平等,保障农民的读书权益提供了条件,从而给打造城乡文化一体的公共阅读网络展现了希望之光,预示全民阅读全新时代的到来。
2.为城市文化资源倾斜提供文化容器。实现城乡文化的一体化,必然要求从城乡一体化角度统筹安排和宏观规划文化资源。因此,加大资源倾斜、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增加农村服务的文化资源总量是“识时务”之举。文化资源有不同的分类,其资源的倾斜应该最终流动到作为文化主体的农民手上才能契合初衷。一些无形的资源譬如在媒体中增加农村节目、栏目和播出时间相对来说较为简单。但是对有些资源的倾斜,就不那么简单。譬如对于农村题材的优秀剧本经改编由农民自己演出,就要看自身情况而定。即农民有闲暇、有兴趣甚至有一定的文艺细胞,否则此类资源的倾斜如无对应的合格容器,只能空怀一腔热血而已。同理.图书管理人才、图书管理经验、书籍、经费如果没有相应文化容器,也将落得同样的下场。有志于乡村书屋建设的文化志愿者也将发出空有一身抱负而发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慨叹。
3.为以城带乡文化联动机制提供支撑点。在文化资源方面,在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典型表现是,把城市和农村当成各具自身特点的文化区域来看待,在两者的态度上,就是重城市轻农村。城乡文化一体化就是要打破文化利益分配格局固化的藩篱。但是城乡文化一体化需要相应的理念、人力物力、体制机制的要素才能运行和落实。其中以城带乡的城乡联动机制就是相关体制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本论题的思路而言,城乡联动应包括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生态的以及文化的,即城乡文化联动是城乡联动的重要构成部分,乡村图书馆建设为城乡文化联动提供了物质支撑点。使体制机制的运行有了文化设施保障。乡村图书馆在农村遍地开花后,充实了农村文化设施,使农村文化设施结构更加合理,为城乡图书馆的联动提高了联动所必须的两极中的另外一极。
4.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抓手。在当前市民在文化消费水平、文化权益保障都远高于农民的背景下,城乡文化联动就有其目标倾向性。就机构来说,有民间组织和官方机构。就对象来说,打造农村基层文化管理队伍、带薪培训农民、轮训文化骨干等;就帮扶的内容来说可以是无形的精神鼓舞、经验分享、理念灌输,也可以是经费支持、物质捐赠、演出下乡、农村题材剧本赠送、文艺队伍的组织、文艺人才的选拔与培训等等。其实,不管就机构、对象或者内容的文化帮扶来说,乡村图书馆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乡村图书馆可以根据自己的定位和本身就是农村图书馆体系末梢的优势,掌握农民受教育程度、年龄分布、文化需求结构、农民文艺组织队伍的现状、农民的文艺爱好等等。为城乡文化帮扶提供必要的资料、场地以及中介,从而起到文化帮扶抓手的作用。
5.为城市的文化辐射带动作用提供文化接受器。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辐射都是受欢迎的。特别是在强国与弱国相邻时,所发生的文化辐射可能会导致弱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但是在文化同源且文化辐射可控的条件下,则文化的辐射是必然且应受欢迎的。首先要控制辐射的程度,农村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辐射农村文化,不等同于代替农村文化,农村文化中传统的手工艺、民俗风情以及历史人文遗迹是重要的文化资源应予以保护和发扬。其次,引导辐射内容,不要将铺张浪费、破坏生态等城市病态文化当成城市常态文化辐射进农村。只有这样城市文化对于农村的辐射才不殃及农村文化的独立与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带动作用。当然城市文化辐射并不必然引起所期待的文化结果。理想结果的发生需要离不开辐射对象的开放性、文化素质现状以及对文化本身缺失的意识,也需要与此关联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以及文化机构的健全性。文化站、书屋、书室、图书馆、文化活动中心等不仅可以接受文化辐射的影响、固化辐射成果,而且能作为辐射的中转站进一步向周边辐射,达到城市文化辐射的最佳效果。
三、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中农家书屋的建设路径
1.建立点对点帮扶机制。作为农家书屋的乡村图书馆为数几十万,加上乡镇图书馆、图书室应有上百万之多,而城市图书馆数目也为数不少。如何真正落实城乡图书馆之间的帮扶得“费思量”。可以采取包干、划片、点对点的方式展开。所谓包干,一般而言,中国的城乡地理分布结构大体是“农村包围城市”,譬如A农村包围B城市,则A农村由B城市负责,然后将A农村划分为甲乙丙丁等片,城市以其自然区划为主,CDEF区等。相应的,C负责甲区、D负责乙区、E负责丙区、F负责丁区……,依此类推。相应的区对应相应片内的乡村图书馆。当然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一对一。但大都是一对多。在点对点的帮扶原则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双向选择机制。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文化资源的余缺程度等实际,来决定帮扶对象。然后确定分阶段的计划、责任主体、责任内容等。
2.建立相互开放资源机制。不管是乡村图书馆还是城市图书馆都存在图书流转迟滞,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而城乡公民一定程度又具有求异心理。因此,相互开放图书馆就有可行性和现实基础。所谓的相互开放,就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村读者来者不拒,为其提供同等服务。而乡村图书馆因其新生事物和馆藏的特色,也能一定程度的吸引市民的驻足,因此,农家书屋也可以对非本村人尤其是城里人开放。为了促进城乡图书馆的相互开放尤其是城市图书馆对农民的开放,可以引进评比机制,通过单位时间内图书馆的农民阅读量来划定名次,以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更加开放。这既可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也间接的促进了交流。使用过城市图书馆的农民会将曾经的体验、感受、意见和建议带回农村,对于农家书屋的完善和发展不无帮助。
3.建立城乡图书馆联动机制。城乡图书馆联动是城乡图书馆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不管是帮扶也好、沟通也好,都需要常态化,否则就是一阵风,在两者间建立联动机制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就机制的具体内容而言,当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管理人员对流锻炼机制,即城市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可以到乡村图书馆参与管理,乡村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到城市图书馆学习锻炼。通过这种对流锻炼机制,促进双方相互了解,提升农村书屋管理员管理水平。其二,图书资源共享机制,当前,主要是用城市富余的图书支援乡村图书馆,待农村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以将一部分有乡村特色的书籍充实城市图书馆,达到城市图书的多元化。此外,还有管理经验分享机制、农家书屋馆员培训机制等等。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问题建议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11年10月,绥阳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以潮涌般的推力增投入、促发展”。全力推进“五个一体化”,以城带乡,实现由城镇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延伸,促进城乡互动发展、共同繁荣。因此,加强对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研究,探索一条符合我县实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建设滞后,统筹发展的科学性不高
1、原有城市规划建设滞后
县城中心区分原老城区和南部新区,城区面积小,到2011年,县城中心区建成面积才拓展到5.5平方公里。由于受时展的限制和约束,以前的城市建设理念滞后,缺乏前瞻性,使得现有城区规划建设的定位模糊,县城规划建设随意强,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远性;规模小、可容纳性小,城区基础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善;城市公共管理服务落后,已不适应城市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的需要,城市的品质和形象有待进一步提升。
2、小城镇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共辖12镇3乡,区域条件以高山、梯坡为主。各镇乡一直以来对小城镇建设重视力度不够,缺乏科学的集镇发展规划和建设推进计划。小城镇人口总量小,除洋川、旺草两镇总人口超过5万人以外,具有代表性的郑场、风华、蒲场3镇总人口也还不到5万人。乡镇建成区面积小,除洋川外没有一个超过3平方公里。城镇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3、农村规划建设滞后
全县约41万农村人口分布在12镇3乡自然村中,人口居住分散,形成村居错落杂乱的现象,有几十上百户大聚居、有十几户小聚居、有几户零星分散在高山地区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居住环境功能不全,受区域条件的制约,路成为全县农村基础设施中最突出的问题,其他水、电、通讯等同样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二)工业基础薄弱,统筹发展的支撑力不强
目前,以“贵州绥阳经济开发区”、“风华工业园”、“蒲场煤电化工业园”、“高新技术产业园”为主的“一区三园”工业经济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但总体来看,我县处于工业化发展初期,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集聚效应尚不明显,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工业多,产业链短,县域工业特色不明显。工业经济总量较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支柱性企业、高兴科技企业、地方龙头企业、未形成有自主品牌和一定竞争力的特色规模企业,使统筹城乡发展的支撑力大大削弱。
(三)农业发展缓慢,统筹发展的基础薄弱
农业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为工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基本条件。但绥阳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经济却主要以小农经济为主,农民意识普遍落后,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土地流转成效不明显,还未能建成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不够,具有特色的朝天椒等地方特色产品未形成一定的规模化产业和自己的特色品牌,离现代化农业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在发展中远不能发挥其基础性作用。
(四)城乡差距较大,统筹发展的任务艰巨
全县城乡差距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教育差距、就业差距、医疗差距、城乡生活差距、消费差距、政府公共投入差距等,这些差距的存在,将势必影响到全县的经济平稳、持续发展;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导致城乡关系紧张;导致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目标不一致。
二、对我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一)抓规划、增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科学性
1、抓好四大定位,构建现代化城市
紧紧依托绥阳实际,围绕“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围绕“遵义市副中心、新型工业城市、旅游休闲城市”的目标定位,“空港新城、遵义新都、重庆南苑”的功能定位,以及建设25万以上人口中等城市的目标定位,按照县城建设总规和详规,全面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一是对拟建新城区按照新型工业化城市定位,进行科学规划,完成城区“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居住区”、“休闲娱乐区”等整体规划和详细建设方案,融入现代城市建设理念,完善城市功能体系建设、做好配套设施建设。大力加快绥阳绿洲农产品商贸城建设,打造遵义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和商贸流通服务业,积极推动县城广播旅游大楼、五星级宾馆、多功能诗乡大剧院、城市规划展览馆、档案馆等项目在新城区落地开工建设。把新城区建设成为融高尖端商业物流、高品质人居环境、现代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一体的现代工业城市。
二是对现有城区要按照诗乡特色文化城市定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道路体系,合理规划路网密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加快启动县城公交系统建设,尽快完成县城白改黑工程和诗乡广场二期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排水、供气、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服务管理体系,加强创新城市管理办法,对城区现有的餐饮、副食、建材、物流等各行业要实施“规行划市”,按照城区各街道特点,打造建材物流一条街、餐饮服务一条街、休闲娱乐一条街、日用消费一条街,加强对中小商场、超市、连锁经营店的有效分布和管理,使生活区、休闲娱乐区、商业区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切实规范各街道的命名,加强对城市死角、城乡结合部的改造和治理。
三是对旧城区要切实加快改造步伐,稳步推进老体育场、洋川镇政府、诗乡大道西段、红旗东路等旧城改造,全面推进县城绿化工程。加强市政基础设施的改造建设,完善水、电、路、通讯等设施改建和升级。
四是按照“一主三辅”“南延西扩、发展新区”的建设思路,大力实施城市倍增计划,加快推进以洋川为核心,风华、蒲场、郑场为组团的县城建设新框架的规划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路等级和公路沿线的绿化建设、村居改造。大力实施同城化发展战略,加快绥阳撤县建区的步伐。
2、挖掘地域文化元素,打造特色小城镇
各乡镇要根据本地地域特点,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结合生态、旅游、产业特点,以“山水田园,诗意栖居”的特色定位,制定本镇建设发展规划。突出地域特点,全力打造融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特色小城镇。同时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着力抓好新农村建设,坚持点、面结合,把新农村建设延伸到偏远的农村,把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大程度地惠及农民。
【关键词】 县乡医疗 服务体系 审计 对策
一、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1、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落后,导致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1)全县高级卫技人才少,人员业务素质低,服务能力不高。由于乡镇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现有的人事工资制度僵化,医院基础条件较为落后,无法为高尖人才创造较好的就业环境,一些医学名校的学生不愿到基层医院来,即使有来的也因无法适应艰苦的环境而通过各种方式离开医院,造成医院的储备人才及高素质人才特别紧缺,医疗服务能力偏低。全县医务人员共1829人,其中高级职称仅22人,中级职称75人,初级职称1257人,无职称的475人。而高级职称人员主要集中在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大部分乡镇卫生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如某镇卫生院在编50人,其中医师9人,医士26人,无职称的15人,临时工14人。全院没有高职称人才和专科医师,如外科医师、五官科医师等。
(2)部分医疗设备欠缺、老化,医疗业务用房不足,服务环境不适应群众就医的需要。全县在用的医疗设备大部分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家对农村卫生院实行三项建设时配套起来的,如200毫安X光机、手提式B超机等,大部分设备已超过使用年限,从而影响诊断;还有部分设备是以分期付款的形式购置的,至今仍未还清款项。全县卫生院拥有业务用房面积73940.3平方米,其中危房面积有4754.6平方米。近年来,大部分医疗服务单位对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只是对门诊、急诊、病房进行了简易的修缮。
(3)乡镇卫生院医疗设施配套及急救网络尚未健全。不少镇级卫生院急诊室、消毒供应室等未能按新规范的要求建设和配套,污水处理系统不符合卫生学标准;中医科、中药房未能按照省有关要求建设和配套;大部分中心卫生院“120”急救站尚未建立和启动。
目前,全县镇级定点医疗机构18家,虽然近年来各镇定点医疗机构相应地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人员培训的投入,提高了人员素质和医疗服务水平,但基础设施、医疗及管理服务水平仍然落后。由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需求,部分群众不得不选择到医疗费用高而医疗报销补偿标准相对较低的县外医疗机构就诊。
2、财政投入不足,导致群众“看病贵”的问题
(1)县乡卫生院运营成本不断上升,过高地追求利润。随着经济社会的变革,卫生院运行成本费用在原来耗费的基础上,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运营成本,主要是收费成本、医疗风险或纠纷成本、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成本、防控物资储备成本、医疗垃圾处置费等。目前县乡卫生院主要是公立医疗机构占绝对主导地位,但运行机制都是差额拨款,多数乡镇卫生院为了能维持正常经营,普遍存在药品超限额加价、擅自提高医疗服务收费标准等乱收费现象。虽然实行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后患者能报销部分费用,但由于医药费用总体较高,自费部分仍然很多,反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从一定程度了抵消了惠民政策的效应。
(2)财政投入不足。县乡各医疗卫生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业务收入,约占总收入的80%,财政投入仅占20%,镇级卫生院更是偏低。由于职工工资津贴、奖金没有实行全额财政拨款,全县各医院大部分实行职工待遇与业务挂钩制度。医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按一定比例发放,个别科室对外实行承包经营。如某镇级卫生院医务人员津贴、奖金全部根据个人业务所得收入提成发放;疾控组则实行独立核算,其日常成本办公费及人员一切补贴和政策性津贴由科室自行负责。
3、财务管理不规范,监管机制不够健全
由于乡镇卫生院业务量小且单一,会计的工作量也随之较小,导致多数乡镇卫生院对财务工作不重视,财会业务基本由医务人员兼办,账簿设置不规范,业务处理不及时,财务管理较为混乱。加之内部控制不健全,造成随意采购药品及耗材、设备的购置或报废不入账、大额现金支付、药品加价计算超标、私设“小金库”、不合规发票入账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重大工程建设存在没有实行招投标、资产购置没有实行政府采购的问题。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尚未建立财务监管或内审工作机构,未能按要求开展监督检查和定期审计,行业监管名存实亡。
二、加强县乡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人才结构,多途径培训和引进卫技人才
要不断加大力度,多途径积极推进专业人员培训工作。可结合理论教学、注重实践带教,采取集中面授、网络远程培训、区域集中讲课,以及医疗队员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开展B超、骨科、检验及仪器设备维修等专业人才的培训工作。每年应选派一批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到省、市公立医院学习挂职,下派一些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县级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交流服务。乡镇卫生院重点加强全科医生的转岗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有一名全科医生,县医院应承担起主要培训任务;村卫生室的医务人员每季度应在乡镇卫生院专题培训一次。通过提高乡镇医务人员待遇以及把干部选拔、职称评聘向乡镇卫生院倾斜等优惠政策,在县乡医疗卫生单位之间开展医务人员轮岗试点,缩小城乡技术力量差距,解决城里挤、乡镇缺、流向不合理的问题。要着眼卫生事业长远发展,制定人才引进计划,实行专项招聘或人才引进方式补充急需紧缺人才。破格引进外地高技能人才,具有高学历及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才可通过直接引进的方式到事业单位工作,不需要通过公开招考。
2、科学划分职能,完善管理制度
要科学界定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重点,制定规范详细的分级诊疗标准。逐步改善就医流程,实现乡村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引导群众养成“小病解决在基层,大病转诊大医院”的就医习惯,彻底改变“大医院吃不了,小医院吃不饱”的现状。要大力推行全员聘用制、院长竞聘制、绩效工资制等管理模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从业人员考核、晋升、淘汰的有关规定和要求,通过实行岗位津贴、福利劳保、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激励政策和机制,鼓励服务在基层的医护人员安心工作,稳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人才队伍。
3、进一步加大财政对卫生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
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促进卫生事业健康快速发展、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在现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市级政府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卫生事业的投入,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真正做到卫生支出增长幅度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并重点向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倾斜。建立健全科学规范、高效快捷的资金拨付制度,科学合理地分配资金,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可实行先预拨,年终按考核最终结果核拨至基层医疗机构,按规定落实国家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政府应按照国家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基层医院的设备购置、修缮等必要的发展建设支出,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化解债务,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债的管理与监督,防止发生新的不合理债务。
4、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的网络建设
要进一步完善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按照服务能力和辐射范围,建立适量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室)。注重中医、民营医疗机构、120急救体系的建设和卫生资源的整合在整个服务体系网络中的作用。进一步理顺120急救体系体制机制,解决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要继续抓好乡镇急救站点的建设,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强管理。要大力整合卫生资源、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协调体制,制定好公共卫生服务规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等各种预案。
5、将职工工资、津贴、奖金各项经费逐步纳入预算管理
要根据国家和省市制定的职工编制标准、工资及津贴标准、社会保障政策在财政预算中足额安排经费,及时拨付,取消个人收入与业务挂钩制度,解决产生群众“看病贵”的问题。一是乡镇卫生院经费逐步实行全额财政拨款;二是探索对乡镇卫生院(所)各项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方式。
6、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行业监管
各医疗单位要从制度建设入手,着力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建设,特别是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门财会人员,从根本上解决财务混乱的问题,做到靠制度管人、管钱、管事。要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切实加大行业管理和社会监督力度,规范医疗服务和医疗收费行为。建议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设立财务监管股室和内审工作股室,选优配强工作人员,定期对全系统各单位开展财务检查,对下属医疗机构财政收支情况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开展定期审计监督,切实提高县乡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另外,要不断优化就医环境,加强医患沟通,建立完善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规范医疗纠纷处理流程,构建良好医患氛围。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1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工程的特性
1.1涉及广泛,要求复杂
一般情况下,在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中,以水文站作为单位,一项工程建设就是对一个水文站进行改造或者建设的。其中包括的有站房、征地、仪器设备安装、水文监测设施、办公和辅助设施等。其中,水文测验基础设施包括观测道路、水位自记井、水尺、水文缆道等,仪器设备包括蒸发器、自动雨量计、普通雨量计、巡测设备、流速仪和缆道操作系统等,办公设施包括电脑、空调、桌椅等,项目比较广泛,要求比较复杂。
1.2小规模工程成本造价比较高
在小规模的水文水资源工程中,工程施工量比较小,一般的站房建筑面积在二百多平米范围,最多不超过三百多平米,而观测房、缆道房只有十几或者几十平方米。中小型的测流缆道,投资一般不会超过五十万元。工程位置通常较为偏远,运料不方便,并且工程量比较小,施工环境差,成本偏高。造成很多的施工单位不愿意承接,规模小的施工单位缺乏施工能力,给施工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2水资源工程中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复杂消耗资源较多
最近这些年,国家对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增加了重视的程度。也增加了研究经费的投入,由于其涉及空间、时间跨度大,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所以,经费不足的问题是个长久性的问题。全世界的水文问题十分复杂,所需要投入研究经费较高,目前还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水文水资源方面的研究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趋势,热门项目消耗过多人力和物力资源,而冷门的项目却无人问津。
2.2缺乏先进的检测仪器和设备
目前,在我们国家所使用的水文监测仪器和设备数量较少而且比较落后。使用先进的实时监测仪器和设备,能够增加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在全世界的发达国家,先进实时监测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监测各个领域。当前,在我们国家正缺乏这些高效率的先进监控仪器和设备,在记录水文数据过程中还仍然使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记录,这样不但效率过低,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影响了项目施工的质量。
2.3缺乏规范的管理体系
缺乏规范的水文水资源管理体系,影响了其行业未来的发展。地市级的水文机构,按照流域水系进行相应的划分和设置。一般情况下地市级的水文机构需要负责许多辖区的水文工作,对建设项目的管辖权归属问题比较混乱,导致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不规范,影响了水文事业的稳定发展。
2.4缺乏管理意识
在我们国家的工程建设中,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进行对其进行管理工作时,一定要按照国家的基本建设程序,实施项目的组织建设,在项目立项决策到建设项目管理的整个过程,都需要严格根据基建程序来进行。水文机构体制存在的问题导致一些地方保护主义的出现,项目立项出现地区不均衡的情况,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项目审批;在进行建设项目管理的工作中,管理模式不够精细;建设项目管理缺乏专业的人员,对基础建设的管理掌握不全面,缺乏管理意识,影响了水文水资源工程的管理工作。
2.5施工中存在的管理问题
目前,在我们国家能够承接水文水资源工程建设的施工单位比较少。施工单位对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的具体施工都不太熟悉,由于施工项目较为复杂,工程施工量比较小,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在施工的过程难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样也为施工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6水资源污染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目前,我们国家缺乏对生活用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技术,也缺乏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这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在生活和生产中做到节约用水。与此同时,要加强引进先进的污水处理技术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对水资源项目的管理工作。
3针对水资源项目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3.1加强水资源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识
加强水资源项目管理工作的意识,按照管理部门的相关标准,通过对管理人员的培训,让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的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在项目审批的环节中,需要加强管理的执行力度,对不符合程序的项目应不给予立项,严格的控制在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超投资的现象,从而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3.2确认各个施工环节的管理责任
由于水资源工程的施工范围比较广,根据施工项目所在的河流区域的归属,进行区域的划分,在每一个区域需要设立相应的管理负责人,并对建设项目管理的义务和责任进行明确,并且需要设置清晰的区域管理界面,明确各个区域的管理义务和权利,使管理人员能够了解项目管理流程。还有因为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涉及的专业技术比较繁杂,需要在项目前期决策过程中进行充分的考虑,还能够通过建设模块化标准,需要多种专业技术人员相互配合,减轻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提升了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3.3加强污水处理技术的管理工作
目前,在我们国家淡水资源十分紧缺,在保护水资源的方面,通过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效的保护了水资源,这就需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是开源,进行城市或工业污水相关的处理工作,需要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才可以进行有效处理,水资源重复使用也需要依靠过滤和净化的技术;其次是节流,需要不断推广各项节水灌溉技术,使用各种新工艺、新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3.4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
(1)合理划分工程项目。在工程的质量评定中,项目划分属于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为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质量的评定。现今,在全国还没有一个机构可以对水文项目划分进行意见指导,需要联系水文实际情况,根据项目划分原则进行探索性研究。(2)了解质量管理体系落实情况。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落实情况进行了解,并监督施工单位是否根据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落实工作,管理体系是否充分发挥作用;对存在问题和不足的,倘若没有办法达到质量管理要求,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3)对工程施工质量的监控。对水资源工程项目的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所需要使用的专业技术进行统一的管理工作,同时管理人员还要配合具体施工人员的工作。有效的对施工各个环节质量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够保证水资源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4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过程中,水文水资源的工程项目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也需要水文水资源建设的推动和支持。加强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的工作,意义非常重大,有利于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坤友.水文水资源建设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1):162-163.
[2]杜东鹏.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3):236+238.
1.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现行的法律法规很少有针对工程项目管理的法律规定,导致工程项目管理无法可依。
1.2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够重视
目前,在我国的工程建设当中,大部分的项目业主并没有认识到工程项目管理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项目工程管理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另外,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只是重点对建设资金和建筑材料进行管理,管理范围狭窄,管理质量差。
1.3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偏低,人才匮乏
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专业性较强,相对应的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就比较高。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奇缺,这是我国开展项目管理的主要制约因素。
1.4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不规范
建筑市场管理不规范,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差的重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没有完善的项目法人责任制度。在项目工程建设中,不注重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导致组织结构松散、责任主体不明确、责任不到位、行为不规范等问题,所以项目法人责任制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能。甚至有些项目根本就没有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②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有些项目管理没有执行标准的合同文本,甚至没有合同。③招投标制度不规范。在招投标活动中,行政力量过分干预招投标活动,政企、政事不分开是最主要的问题[2]。
2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的相关对策探讨
2.1加强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建设单位在项目上马前,必须由专业人员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从技术、经济、社会、人文、生态等各个角度,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研究分析和经济评价,真正把可行性研究与建设期的“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同时纳入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确保项目建成后不产生或少产生负面效应,以使各工程项目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加强招投标合同管理控制
在施工总承包制的情况下,甲方与施工单位签定合同时,合同条款细则非常重要。合同必须明确施工总承包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并且严禁转包工程的发生,因为转包会造成最终承包单位的利润已经压缩到最低,甚至低于成本价承包,这样只会造成承包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影响工程的质量及成本的控制。
2.3加强对施工队伍管理控制
首先要挑选施工单位,大型项目一般采取公开招标,一般甲方不能指定施工队伍,由此造成了中标施工队伍水平参次不齐,而施工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成败。有些工程在赶工阶段夜以继日施工,甲方和驻场监理不可能每一刻均在现场控制质量,此时施工方的素质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好的施工队伍一般配有总工、施工员、质监员、技术班长等,层层进行技术交底、监督自检,监理、甲方只需起到督促作用就可使该单项工程很好地完成,减少返工造成浪费的机会,从而节约成本,由此可见好的施工队伍是项目成功的一半。因此,对那些不用招标的项目尽量选择有一定规模、诚信度高、完成过大工程的施工企业;若需招标的工程亦需在设招标条件时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具有大型工程建设业绩,或者要求获得市省以上优质工程的施工单位,这样他们的施工质量相对有所保证。其次甲方要对施工单位做好施工过程控制,具体分为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分述如下:
2.3.1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若控制得不好,尤其隐蔽工程若监督不到位,给工程留下隐患,隐蔽后就很难察觉,那么保修期过后出现的问题就需由甲方负责维修,从而增加甲方的维修成本。例如,浇筑楼板混凝土时若浇筑质量不过关造成楼板混凝土内部蜂窝,这种质量问题一般不易察觉,且在正常使用的前几年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往后就会出现楼板开裂、漏水等问题,且这些问题若不凿开楼板一般较难鉴定是施工过程出问题,那么这笔维修费用过了缺陷责任期就要由甲方支付,造成工程成本增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质量监督员现场监督好,要督促监理做好旁站工作,同时甲方工程部派人到现场监督,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日后的维修成本。
2.3.2进度控制
施工单位进度快慢影响到甲方在该项目投资成本的回收,例如商品楼工程,施工单位能提前封顶或达到相关的层数,甲方就能提前取得预售证、提前销售,加快资金回笼,减少银行利息支出,从而控制成本。单要加快进度就要考虑到施工成本的增加,相对的施工定额就会提高,对于甲方的投资额就相对会提高。所以,进度控制要跟施工销售准备工作相结合,通过精确的计算在资金回笼加快的情况下又能使施工进度合理的跟上,不然施工完成了但是前期销售工作还没有准备好,盲目追求施工进度也不合理。因此在施工进度控制的过程当中,要合理调整施工进度,让施工进度能够与销售、资金等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最合理的控制工程的投资。
3结语
在我国建设工程不断增多的背景下,加强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努力提高管理水平,使管理发展的速度跟上建设工程发展的速度势在必行。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执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加强招投标制度建设等解决措施,一定会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质量,对促进我国建设工程健康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作者:马鑫 单位: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课程目标;价值取向
当前职教界学者对高职课程建设的研究基本集中在课程的工具功能上,即课程建设围绕生产世界、围绕职业岗位对人的能力、素质的要求而进行,从课程目标的确立到课程内容的选择再到课程价值的取向,无不体现出这一特征,即局限于人的就业能力的培养,局限于人的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素质,而对于人自身的发展、对于精神生活的建构却关注不够。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旋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在这一背景下,高职课程势必在目标、内容、价值等方面作出相应调整。
一、当前高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职一味地迎合市场经济和社会上各色各样的需求,成为“对社会每一流行风尚都作出反应的温度计”。①课程建设紧密围绕经济生产和市场需要,强调实利、有用的专业知识,强调技术的力量,而对那些与生产世界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东西如意义、精神与价值等则不屑一顾,从而使课程“只有表层次的社会指标,而无深度的人性关怀”。②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全部依据就在于对生产世界的适应。在这一观念支配下,课程被当做一种工具、一种手段,只注重“如何用手段达到目的,至于目的本身的价值是否为人类理想的终极价值则在所不论。”③在这种思路指导下的高职课程建设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三重三轻”:
(一)重客观知识,轻个体知识
课程内容紧密地与工业社会和市场化需要相联系,课程中只见生产世界的知识与规则,只有成熟、规范化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即可以明确表征的技术知识,对具有个人性质的不能明确表征的个体知识、本土知识重视不够。课程学习缺乏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实践课程也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按照预定程序,对所学知识进行简单验证活动,学生缺乏独立操作、自己摸索、体会以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个人经验也未能有效地融人课程之中。
(二)重技术效率,轻技术伦理
课程只注重求“真”(关于生产世界的知识、原理,原则等),忽略了求“善”(技术道德,即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求“美”(职业审美愉悦)。缺乏深层意义上的技术伦理教育,即培养学生对技术的理智态度。正如有学者在总结今天的职业教育的特征时所指出的:“……在教育目标中,‘理解’(understanding)与‘欣赏’(appreciation)让位于‘技能’(skill)与‘胜任能力’(competencies),‘会话’让位于对生活与环境的‘适应’,‘沉思’让位于‘做’与‘制作’。”“这种教育追求的是更高的技术效率,仅仅是为了传授技能,排除了理智与审美的因素,通常不考虑职业的全部理智背景及社会意义。”④
(三)重物质效益,轻精神发展
课程只注重与物质、经济福利或“工作世界”相联系的技术技能训练,重视考工和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的获得,而较少关注学生内心世界的发展。因而课程所注重培养的“能力”必然浸透了“操作”、“训练”、“谋利”的色彩。课程蜕变为训练“机器人”的工具,丧失了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人的体验方面的价值。
二、高职课程建设的走向
教育要实现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有限的目的”,即指向谋生的外在的目的;另一种是更为重要的“无限的目的”,即指向人的自我创造、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内在的目的。在全球化时代,面对科技的发展和日益增多的社会问题,加强人类自身的建设、促进人性的完美显得更为重要。高职课程建设必须顺应这一时代要求。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涉及的范围很广,但其核心内容是课程的内容、目标和价值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与价值。
(一)在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上,走出单一的技术知识模式,将实践知识纳入高职课程,实现技术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
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是程序性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信息加工心理学家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 (declafative knowledge)和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两类。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描述“是什么”或解释“为什么”的问题,这类知识即我们所说的理论知识;程序性知识则主要用来回答“怎么办”或“如何做”的问题,即经验知识,属于改造世界、改造事物和人的行为的知识,它的对象是实践活动,这种关于改造事物、有效地进行实践活动的知识也就是广义上的技术知识。⑤程序性知识根据其表现形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技术的知识”(techn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表现为一套明确阐述的技术规则,它是可以言传的,是那种能在书本中发现或找到的知识,是通过纸笔测验可以加以检测的知识;另一类是实践形态的程序性知识,又称为“实践的知识”(practical knowledge),这种知识不可能作为一套明确的规则阐述出来,是不可言传的,仅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加以表演或演示。⑥英国物理化学家和思想家波兰尼(polanyi,M.)称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为“缄默知识”,可言明的技术知识一般是成熟的、规范化的知识,而缄默的技术知识即实践知识则是在获得一定的客观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对个人经验、本土文化及人文知识等融合而生成的一种个人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的两种表现形态的划分对高职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高职培养的是技术型人才,这种人才相对于学术型人才和工程型人才的“冥思行动”和“制定行动”而言,更强调其“进行行动”,即“做”的行动,⑦因而他们需要的是关于“怎么办”或“如何做”的知识,即技术知识。高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应围绕技术知识来进行,但是根据上文分析,技术知识可分为明确表征的客观技术知识和默会的实践知识两类。而当前高职教育课程内容的认识论基础主要是客观主义,⑧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明显地存在着将高职课程等同于客观技术知识的倾向。不可否认,(客观)技术知识在高职课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高职课程仅有客观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高职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的发展情况来看,具有个人性质的经验知识在某种意义上比技术知识显得更为重要,更能体现高职课程知识的特色。因此,超越单一的技术知识,从注重单一的技术知识到注重将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将实践知识真正纳入高职课程,应当成为当前高职课程建设中在课程知识的选择与组织问题上的一个主要奋斗目标。
(二)在课程目标确立上,从单纯重技术技能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培养,注重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现,合理利用技术
在职业技术教育课程内容的三要素(知识、技能与态度)中,不仅技能占有较大比例,而且知识和态度的选择与安排也常为技能的要求所左右。⑨高职培养的是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这类人才重在“做”和“行动”,即将技术知识运用于生产现场或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服务或创造新产品。技术技能的获得对他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高职要培养出适应现代社会的高素质人才,仅仅满足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传授是不行的。这是因为,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可以为善亦可以为恶。技能涉及的终究只是技术的效率问题,它涵盖不了技术的伦理道德问题。人类在饱尝了科技进步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之后,已深刻地感受到因精神文明匮乏所引起的恐慌。因此,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合理利用技术在当代社会日显重要。
对技术的合理利用是一种技术行为“向善性”的表现,是一种实践智慧的体现。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对“行动”的三种形式——theoria,poesis和 praxis作了重要的区分。其中的Praxis,即“进行行动”,是旨在努力达到并维护一种道德向善的生活形式的行动。这种进行行动其实即我们所称的“实践智慧”,是一种将道德知识与行为倾向结合起来的行为方式,即求善行为。⑩这种智慧与我们通常所说的仅用智力高低作为衡量标准的智慧含义是不同的。它主要是指主体在知识的获取、运用和生产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向善性”,此外,它也蕴涵了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与人交往的合作性、和谐性等“善”的倾向。对高职学生来说,行为的向善性意味着走上工作岗位后,他们的经济与技术行为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个人技术能力很强,如果缺少行为“向善性”的理念,缺少实践智慧,技术反而可能成为制造罪恶、伤害甚至毁灭人类的工具与“武器”,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高职课程建设应顺应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重视学生技术伦理观的形成,重视品性德行的陶冶,重视实践智慧的养成,课程目标应从单纯的重技术技能的训练转向重实践智慧的培养,注重将技能训练与道德修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技术价值观,模范地执行社会技术原则,用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在课程价值取向上,走出单纯围绕生产世界对人的能力与素质要求的思维框架,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与内在精神建构二者的有机结合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欧美国家,90年代初引入我国。这一课程观对改变世界职业教育只重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偏向起了积极作用,是对传统学科型课程的一大变革,它更好地体现了职教课程的特色,也更有利于技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随着人世后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一些低技术岗位渐渐消失,智力成分和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岗位不断涌现,因而职业岗位对就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职课程中的地位将更为突出。
但是,职业能力终究只是人们改造外部物质世界的一种能力,是人的一种外在发展形式,表现为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能力始终是与生产世界联系在一起的,不管我们把“能力”理解得多么丰富和宽广,它也无法涵盖人的发展的另一个方面:以道德、情感、信念、意志、人格、自由、审美、价值理想等构成的精神世界的发展。而这些是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中极为重要的因素。因此,将职业能力作为高职课程的全部价值所在是有悖于教育宗旨的,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生谋求幸福生活的需要的。职业能力是一个人胜任工作、生活幸福的基础,但它并不必然保证工作出色、生活幸福。因为一个人要能完全胜任工作并充分享受工作的欢乐,就应该懂得工作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心理学的、文学的基础艺术的各个方面。
高职教育与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它终究还是一种教育,而不是一种训练。杜威曾经告诫过我们:“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新的态度与性情,后者正是教育的目的。”(11)雅斯贝尔斯更为明确地阐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做人的教育,而非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提高。”(12)如果高职教育只教人“何以为生”的知识和本领,而放弃“为何而生”的内在目的,(13)让人不能从人生的意义、生存的价值等根本问题上去认识和改变自己,抛弃塑造人自由心灵的那把神圣尺度,把一切教育的无限目的都化解为谋取生存适应的有限目的,那它也就“失去了一半的人性,失掉了一半的教育”,(14)从而演变成一种训练“准职业者”的活动。因此,在高职课程的价值取向上,从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转向注重发展职业能力与建构内在精神的有机结合,超越技术生成与精神建构二者的对峙,是高职课程建设在今后一段时间里的主要奋斗目标。 [注 释]
① 胡炳仙,泰秋田.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理想重构 [J].高等教育研究,2002,(3).
②郝德永.课程与文化:一个后现代的检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③陈来.人文主义的视界[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49.
④夏正江.教育理论哲学的反思:关于“人”的问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35.247.
⑤张斌.技术知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22.
⑥夏正江。论知识的性质与教学[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0,(6).
⑦⑩[英]W·卡尔.技术抑或实践?——教育理论的未来[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5,(2)。
⑧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范式的演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2,(6).
⑨黄克孝.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杜威.新旧个人主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275.
(12)雅斯贝年斯.什么是教育[M].北京:三联书店,1991。
关键词:新农村;乡土建筑;问题;对策
近年来,乡土建筑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状况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象福建土楼、我们永康的后吴古建筑群。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出于对乡土建筑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信息的认识:乡土建筑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尤其能够展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乡土建筑失去了这种活力,它的价值也将随之失去或降低。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保护乡土建筑对于地方旅游业发展、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地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如何协调这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之间的关系己成为乡土建筑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
1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面临的问题
正如前文所言,乡土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直接表达了民族和地域的独特性,更是中华文化多元性的体现。可以说,保护乡土建筑是我们应当做的,也是应该做的。同时,对乡土建筑的保护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此,它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现代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但是,理论上如此的重要和行的通的东西,在现实中是怎样的状况呢?笔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查时发现正是由于乡土建筑保护方面的工作仍然不是很到位,工作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1.1 乡土建筑文化内涵模糊
乡土建筑之所以要受到保护就是因为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它以建筑的形式展示着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然而,最为重要的是,不仅仅要知道乡土建筑蕴含着文化价值,更要知道它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价值。而这正是在乡土建筑保护中对薄弱环节之一。它直接造成了一下这种现状:忽视乡土建筑的珍贵;在保护乡土建筑的措施不具体、不明确;乡土建筑达不到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1.2 村民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
乡土建筑文化内涵模糊直接导致了村民的乡土建筑保护意识薄弱。同时,造成这种现状的还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由于农村长期闭塞,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因而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村民为了扩大接待能力而私自建现代建筑,新建房屋的形制、装饰与原来的建筑风貌格格不入,严重的破坏了古村落遗产的原真性和整体性,影响景观的审美功能。同时,新建筑的装饰部件多为批量模式生产,整齐划一,没有特色,粗制滥造,缺乏文化内涵,乡土建筑原有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旅游价值大大降低。
1.3 没有内涵的保护乡土建筑
正如前文再三强调的,乡土建筑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文化和社会方面,尤其能够展示某种独特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说,一旦乡土建筑失去了这种活力,它的价值也将随之失去或降低。而乡土建筑保护的现状却严重的忽视了乡土建筑所代表的文化、社会价值,即侯幼彬先生所提出的“软传统”,一味的保护乡土建筑的物态存在形式——表层结构。这种被不恰当的保护直接导致了乡土建筑成为没有生命的、孤立的房子,这种建筑也可以随时被复制和重建,乡土建筑中最为核心的东西却被遗忘。
2 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措施
针对上述所指出的乡土建筑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保护乡土建筑的切实措施:
2.1 明确乡土文化内涵,强化村民对乡土建筑的保护意识
这一措施的实施需要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密切配合。也就是说,政府需要邀请一些相关的专家对于乡土建筑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的挖掘,进而向广大村民宣传,让广大村民明确他们身边的乡土建筑到底代表着什么,让他们明白乡土建筑是多么的弥足珍贵,增强村民的乡土建筑保护意识。同时,只有深入了解了乡土建筑所承载的传统文化,明白其民居形制以及民居装饰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政府部门才能更具体、更明确地提出意见、制定方案、实施保护,达到下村乡土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2.2 “软硬兼施”
侯幼彬先生在《中国建筑美学》中提出了两个概念:“硬传统”和“软传统”。在侯幼彬先生那里,“所谓硬传统,是指建筑传统的表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物态化存在,是凝结在建筑载体上,通过建筑载体体现出来的建筑遗产的具体形态和形式特征。如中国传统建筑的庭院式布局、木构架结构、大屋顶、须弥座、斗拱、彩画等等形式都属于硬传统。创门都是具体实在的、有形有色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它们是建筑遗产的‘硬件’集合。所谓软传统,指的是建筑传统的深层结构,是建筑传统的非物态化存在,是漂离在建筑载体之外,隐藏在建筑传统形式的背后,透过建筑硬件遗产所反映的传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哲学意识、文化心态、审美情趣、建筑观念、建筑思想、创作方法设计手法等等。它们是直观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是建筑遗产的‘软件’集合。”(侯幼彬.中国建筑美学.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03.)与这两个概念相对应,对于乡土建筑的保护和继承当然也分为两个方面:软继承和硬继承。尤其是在目前全球化的浪潮下,保护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显得尤为重要。因而,我们一方面要保护乡土建筑本身,让它能够以原来的形态长久的延续。同时,我们更要保护、延续乡土建筑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重视其文化价值,让这种独特的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能够源远流长。
2.3 立足于完整性、真实性原则,坚持动态保护的方针
村落是一个完整的、最基本的居住单元,它的居住建筑、宗祠建筑、街巷以及它的自然环境等等都是村落视觉观构成的最主要要素,人的行为、耕种生活、节庆、婚丧、祭祀、交往等是村落生活气息构成的最主要要素,历史及文化是其底蕴,因此古村落保护规划首先是从保护它的整体环境及构成村落环境各个要素的外貌特征入手,进行整体保护,只有完整的保持现状,才有保护乡土建筑的价值。同时,满足村民的居住生活发展的需要是村落的首要功能。村落是村民赖以生存的载体,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的,因而,保护方法不是迁出居民实施静态保护,而是以古村落为实体环境、以居民生活为主的社区环境。也就是说,在保护乡土建筑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保持社区的稳定和居民生活的正常秩序,保持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传统,保证村民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居住水平的提高,实行发展的动态的有机更新的保护。
2.4 建立保护规划制度
把乡土建筑的保护纳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规划中去,依照国家颁布的古村落、古民居保护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对乡土建筑进行严格的科学管理,明确其保护范围内所有建设活动均按法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及时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具体明确保护、整治、更新的区域和范围,明确具体实施的政策和措施。为了将规划制度制定的更加实际和易于操作,在保护与更新模式规划中,可将其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操作阶段,做出有一定依据的规划预测。
参考文献
[1]郭汝,河南省郏县临沣寨乡土建筑保护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35期
[2]徐建光,楠溪江流域新农村建设中的乡土建筑保护,小城镇建设,200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