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1 15:51: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合同集中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项目施工管理;合同管理;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2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础,在管理的过程中其他任何管理都是围绕合同管理为依据和基础的。而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管理和计划管理的依据,是工程项目管理的关键和基础。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怎样有机的把二者结合起来为项目施工管理服务是值得探讨研究的。本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展开的。
二、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不仅是建立和维持良好建筑市场中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方法,还在市场竞争机制、降低工程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缩短工期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一些管理体制和思想观念的缺陷使得施工合同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主要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首先是施工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相脱节。施工合同管理与招投标管理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它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质量和资金的投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经济标”和“技术标”的管理和编制以及施工合同管理是分属于不同的职能部门的。如果投标中标,与甲方签订合同后,技术交底往往只是一种形式,从而导致施工合同管理与投标管理相脱节。
(二)“口头协议”与“私下合同”屡禁不止。所谓的“口头协议”和“私下合同”,是相对于‘正规合同’而言的,而在同一个工程项目中,往往私下协议与合同并存。正式合同用《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但双方当事人并不履行,只是用作对外检查,以应付各级管理部门的检查。实际执行是以合同的补充条款形式或者口头协议,此类条款常常是私下合同,这样就把招投标产生的中标合同部分或全部,换成违法或违反国家及政府管理规定的内容。
(三)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索赔意识。施工合同经过承包商和发包商双方依法签订生效,具有法律约束力,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或不履行合同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但是在实际的履行中,由于一些人有意见分歧或者被经济利益所驱动,就不严格执行合同文件,从而引起纠纷。但是却拿不出一个完整的索赔法律依据,从而导致企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三、技术管理出现的问题
技术管理是指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个要素以及各项技术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和决策、组织和指挥,并且要控制和调节的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的活动。众所周知,合同管理、进度控制等都会影响施工项目的效益,但是施工项目技术管理对项目效益的影响确不被重视, 从而带来了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来看看技术管理中的一些问题。
(一)对项目技术管理的措施落实不到位。由于对项目技术管理不够重视,没有建立好良好的技术管理制度,项目内部技术管理资料缺乏,有错漏,影响了工程项目的验收和工程进度,为今后的工作带来了困难。
(二)不够重视项目技术管理的工作。项目部不够重视竣工以后的技术管理工作,也不重视项目技术管理经验的积累,最后使得技术管理的总结程序不能等到一个项目施工的完成,不仅使重要的技术经济数据流失掉,也没有办法带动企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浪费了管理资源。
四、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
针对于项目施工合同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要通过以下办法来进行解决。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实行量价分离,市场定价
要以工程量清单中的单项报价以及招投标文件中的质量、进度条款作为施工合同执行的监控依据,同时引进监理工程师及造价工程师等中介管理机构参与工程管理活动。这将从根本上解决了建设工程从工程招投标管理到工程施工合同管理的施工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监控,从源头上控制了工程实体形成过程投资的合同过程管理。
要加强承包商与发包商双方对合同的法律认识,增强索赔意识
我们要通过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通过不断的宣传和学习,使得承包商和发包商利用法律武器来保障双方的合法权利。
(三)要规范合同的签订和执行,严格控制合同管理
合同是为了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具有法律依据的协议书。对中标工程项目合同的签订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合同的内容要经过仔细的阅读与考虑。要遵守和执行合同的内容,进而确保工程项目进度和施工的质量。
对于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中所出现的问题,要通过以下办法来进行解决。
应当在公司的管理制度中明确项目技术管理的要求
要明确公司各个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要从制度上明确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提高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
要加强对技术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来增加企业的人力资源。
要提升项目技术管理工作
要建立竣工后的技术管理总结制度,把一些技术数据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用于管理工作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项目部和所有技术管理人员的水平。
五、结束语
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两大重点和难点,他们两个在项目管理中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辅相成。技术方案支持合同管理,合同管理对技术管理具有制约性和指导性,二者有机结合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更好地服务。要及时的发现项目施工合同管理和技术管理的问题,并且及时的解决问题,最终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取得成功。
关键词:工程计量,合同管理,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702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合同管理走向科学化,程序化已大势所趋,这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新的理念,让我们共同努力把合同管理及工程清单等项工作做得更好。合同管理和工程计量是紧密项链,合同管理应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否则在今后的施工中将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工程计量的范围及条件
1.1 工程计量的范围
(1)工程清单中的全部项目;
(2)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
(3)工程变更项目。
1.2 工程计量的条件
(1)计量的项目应符合合同要求。
a.清单中的工程项目。清单中的工程项目全部需要进行计量,合同文件规定,没有填写单价与金额的项目,其费用已包括在清单的其他单价或款项中,因此,对于清单中没有填写单价与金额的项目,仍需进行计量,以便确认承包人是否按合同条件完成了该项工程。
b.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只有符合合同文件规定的条件,才能给予计量。
c.工程变更项目。工程变更项目需有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复的变更通知单,工程变更通知单同工程量清单具有相同的性质。
(2)质量必须达到合同规范标准的要求。工程质量没有达到合同规范标准的任何工程或工序,一律不得进行计量。
(3)验收手续必须齐全。
a.经上级批准的工程开工申请单;
b.承包人自检的各种资料和试验数据,同时各种试验的频率要符合合同规定;
c.监理工程师(或总包单位质量工程师)检验的各种试验数据;
d.中间交工证书。
二、工程计量的依据
2.1 质量合格证书 对于承包商已完的工程,并不是全部进行计量,而只是质量达到合同标准的已完工程才予以计量。所以工程计量必须与质量督查紧密配合,经过专业工程师检验,工程质量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后,由专业工程师签署报验申请表(质量合格证书),只有质量合格的工程才予以计量。
2.2 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中“计量支付”条款,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是确定计量方法的依据。因为工程量清单前言和技术规范的“计量支付”条款规定了清单中每一项工程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规定了按规定的计量方法确定的单价所包括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故除工程师局面批准外,凡超过图纸所规定的任何宽度、长度、面积或体积均不予计量。
2.3 设计图纸 单价合同以实际完成的工程量进行结算,但被工程师计量的工程量,并不一定是承包商实际施工的数量级。计量的几何尺寸要以设计图纸为依据,工程师对承包商超过设计图要求增加的工程量和自身原因造成返工的工程量,不予计量。
三、工程计量的程序
3.1 计量的分工与职责 在工程计量工作中,必须要建立完整的、计量体系,即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项目工程技术、安全资料、计划、物资设备、财务等部门的联合验工计量组,并有明确的分工和岗位职责,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计量工作的正常进行。
3.2 计量工作程序
(1)施工单位对工程的计量。由施工单位负责,对已完成品工程进行计量(半成品不计量),填写工程计量报验单,并按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报联合验工计量组。
(2)联合验工计量组对工程的计量。由联合验工计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现场对已完工程进行工程计量,对计量资料进行审查。审查的重点一是计量的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标准;二是计量的过程中否符合合同条件。施工单位要提供便于工作的条件,积极配合计量组的工作,并对计量结果进行签字确认。
(3)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计量项目的审定。承包商依据联合验工计量结论,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工程计量支付报表和对分包商进行工程计量,由监理工程师审定。如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应协商解决或仲裁、诉讼。
(4)业主最后审定。中间计量和结算计量,以业主最后审定为准。对分包商计量,如监理、业主未确认,总包单位可以不予计量未确认部分(除总包单位错误指令外)。
3.3计量工作的管理办法。为了有效控制工程计量数量,防止超计量、漏计量、重复计量,要做好工程计量数据的统计记录,常用的方法有:
(1)计量形象图的描绘。可以是总体的形象图,也可以是单项工程的形象图。
(2)计量记录与档案。建立二级计量对比记录,一是建立对业主计量方法计量记录档案,包括计量项目、内容、计量规定数量和实际计量数量对比;二是建立分包计量方面计量记录档案,包括计量项目、内容、计量规定数量、实际计量数量和对业主计量数据对比。
(3)搞好计量的分析工作。计量的方法是否恰当;计量的结果是否准确等。
四、工程计量的方法
(1)断面法。断面法主要用于计算取土坑和路堤土方的计算。
对于填筑土方工程,一般规定计量的体积为原地面线与设计断面所构成的体积。采用这种方法计量,在开工前承包商需测绘出原地形的断面,并需经工程师检查,作为计量的依据。
(2)图纸法。按技术规范中的某些章节中的计量支付条款规定的一些工程的数量应根据图纸法进行计量,例如混凝土的体积,钢筋的长度、钻孔灌注桩的桩长等都应该按图纸法计量。
(3)钻孔取样法。钻孔取样法主要用于道路面层结构的计量。
(4)分解计量法。这种计量方法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包干项目或较大的工程项目的支付时间过长,影响承包商的资金流动等问题。
(5)均摊法。如为监理工程师提供宿舍,保养测量设备,保养气象记录设备,维护工地清洁和整洁等。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月均有发生,所以可以采用均摊法进行计量支付。
(6)凭证法。所谓凭证法就是根据合同中要求承包商提供的票据进行计量支付。如建筑工程保险费、第三方责任保险费、履约保险金等项目,一般按凭据法进行计量。
(7)估价法。如为工程师提供办公设施和生活设施,为工程师提供用车,为工程师提供测量设备、天气记录设备、通讯设备等项目。这类清单项目往往要购买几种仪器设备,当承包商对于某一清单项目中规定购买的仪器设备不能一次购进时,则需采用估价法进行计量支付。
五、工程计量注意事项
(1)必须严格遵循工程计量程序。工程计量程序有三个方面约定,一是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约定的程序;二是建设工程监理规定的程序;三是FIDIC施工合同约定的工程计量程序。采用哪一种程序进行工程计量应依据工程合同的约定,要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程序执行。
(2)严格按工程计量时间规定计量。项目无论对业主还是对分包商计量,必须按工程计量程序规定的时间或合同专用条款约定的时间进行工程计量,防止超期计量无效和不同步计量造成计价成本不真实。
(3)必须全面准确理解“工程计量”支付条款。掌握哪些项目该计量,哪些项目已含在相应项目中,哪些项目不计量,工程数量结算规则,采用何种计量方法、计量单位,要确保计量符合合同条件。
(4)做好计量结果的签字确认。无论对业主还是分包商的计量,每次计量后都必须要求其对计量结果进行签字确认,防止隐患。定期按照清单单价,变更单价、做相应计量报表。
六、结束语
做好工程计量工作是合同管理中的基础环节,对工程计量进行合理管理,能对工程质量、进度、费用进行有效控制,项目各级管理人员必须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确保工程计量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参考文献
[1]张建仁. 工程费用监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沟通;沟通方式
一、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
1 绩效计划沟通:在绩效管理初期,管理者与员工就本管理期内(月、季、年)绩效计划的目标和内容,以及实现目标的措施、步骤和方法所进行的沟通交流,以达到在双方共识的基础上顺利、高效开展工作的目的。
2 绩效指导沟通: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根据下属在工作中的实际表现,管理者与员工围绕员工的工作态度、流程与标准、工作方法等进行沟通,以达到及时肯定或及时纠正引导的目的。
3 绩效考评沟通:为了全面回顾、总结和评估员工在某绩效期间的综合工作表现和工作业绩等所进行的沟通、交流与反馈,目的是及时将考评结果及相关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
4 绩效改进沟通:通常指管理者针对员工在某绩效期间存在的不足指出改进建议,并对改进情况进行交流评价、辅导提升。此沟通可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随时进行,也可在绩效考评时进行。
二、正确认识绩效沟通在绩效管理中的作用
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的绩效管理说到底就是上下级间就绩效目标的设定及实现而进行的持续不断双向沟通的一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从绩效目标的设定开始,一直到最后的绩效考评,都必须保持持续不断的沟通,任何单方面决定都将影响绩效管理的有效开展,降低绩效管理体系效用的发挥。
持续的绩效沟通对于管理者和员工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管理者来说,通过沟通有助于全面了解被考核员工的工作情况,掌握工作进展信息和评价依据,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源,帮助下属提升能力;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员工的工作绩效;有助于提高考核工作的有效性,提高员工对绩效考核及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激励机制的满意度。
对于员工来说,通过沟通可以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得到关于自己工作绩效的反馈信息,以便不断改进绩效、提高技能;有助于及时了解组织的目标调整、工作内容和工作的重要性发生的变化,便于适时变更个人目标和工作任务等;有助于及时得到管理者提供的资源和帮助,以便更好地达成目标,当环境或任务以及面临的困难发生变化时,不至于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掌握和运用好绩效沟通的方式方法
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方法与非正式方法两类:
1 正式沟通方法:是事先计划和安排好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
(1)定期的书面报告。员工可以通过文字的形式向管理者报告工作进展、反映发现的问题,主要有:周报、月报、季报、年报。书面报告可以培养员工理性、系统地考虑问题,提高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但应注意书面报告内容的简化,避免繁琐。
(2)一对一正式面谈。正式面谈便于管理者和员工就某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使员工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有利于建立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融洽关系,对于及早发现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及时改进是非常有效的。但面谈的重点应放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和标准上,鼓励员工多谈自己的想法,以一种开放、坦诚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
(3)定期的会议沟通。会议沟通可以满足团队交流的需要,员工往往能从管理者口中获取公司战略或价值导向的信息。但会议沟通应注意明确会议重点,会议频率,避免召开不必要的会议。
2 非正式沟通方法。其沟通形式有非正式的会议、闲聊、走动式交谈、吃饭时进行的交谈等。非正式沟通的好处是形式多样、灵活,不需要刻意准备,沟通及时,问题发生后,马上就可以进行简短的交谈,从而使问题很快得到解决,同时容易拉近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距离。
四、把握绩效沟通的关键点,提高沟通的质量
绩效沟通贯穿于绩效管理中的每个环节,作为企业的绩效管理者,要及时了解员工意见并进行有效的沟通,需要做好沟通的准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以便提高沟通质量。
1 事先应计划好应沟通的内容
总的来说,绩效沟通的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1)阶段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主要是管理者与员工对过去一个阶段的绩效考评结果交换看法,以寻求达成共识。管理者可以对照绩效考核表、岗位说明书和工作计划,就每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沟通,逐项讨论、确定。
(2)完成工作过程中的优良表现。这项沟通要求管理者注意观察和发现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的优秀方面,挖掘员工工作中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扩大正面行为带来的积极影响。
(3)表现的不足之处。管理者针对具体问题,明确指出员工工作过程中哪些地方做得不到位,哪些地方还可以提高,同员工共同分析原因,明确下一步该如何克服和改进。
(4)公司领导或他人的看法和意见。对正面的反馈,管理者一定要及时告知员工,并向员工为部门争得的荣誉表示感谢。对于负面的反馈,可以转述反馈的内容,询问员工对反馈意见的看法,帮助制订改进措施,或和员工一起向有关部门解释原因,通报解决方案等。
(5)制订改进工作计划。管理者帮助员工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制订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帮助。
(6)下一阶段工作目标、计划的制订和确认。管理者和员工一起讨论、确定下一绩效管理期间的工作目标和检查标准,让员工有明确的认识。
2 把握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
在绩效计划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是管理者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经与员工讨论后达成一致。在此期间管理者要当好辅导员和教练员的角色,指导和帮助下属制订好计划。
在绩效辅导阶段,沟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员工汇报工作进展或就工作中遇到的障碍向管理者求助,寻求支持;另一个是管理者对员工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纠正。员工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外部障碍、能力缺陷或其他意想不到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会影响计划的顺利完成,及时的沟通,有利于共同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确保绩效目标的实现。
在绩效评价和反馈阶段,员工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主要是为了对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公正和全面的评价;同时,管理者还应当就员工出现问题的原因与员工进行沟通分析,并共同确定下一阶段改进的重点。
在考核后的绩效改进阶段,沟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跟踪、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管理者为员工提供相关支持,确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下一绩效管理期间里得以解决和改进。
3 掌握好两大沟通技术――倾听技术和绩效反馈技术
(1)倾听技术。在进行绩效沟通时,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培养自己的倾听素质,通过倾听去了解别人的观点、感受,做出
最贴切的反应。
①呈现恰当而肯定的面部表情。作为一个有效的倾听者,管理者应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表明对下属谈话内容的兴趣。肯定性点头、适宜的表情并辅之以恰当的目光接触,无疑显示:您正在用心倾听。
②避免出现隐含消极情绪的动作。看手表、翻报纸、玩弄钢笔等动作则表明:你很厌倦,对交谈不感兴趣,不予关注。
③呈现自然开放的姿态。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表现出开放的交流姿态,不宜交叉胳膊和腿,必要时上身前倾,面对对方,去掉双方之间的桌子、书本等物品。
④不要随意打断下属。在下属尚未说完之前,尽量不要做出反应,让下属把话讲完,鼓励他讲出问题所在。在倾听中保持积极回应,但不急于反驳,急于下定论,务必听清楚并准确理解员工反馈过来的所有信息,理清所有问题之后再做出判断,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绩效反馈技术。管理者要从如下角度砺炼自己的反馈技术:
①多问少讲。发号施令的管理者很难实现从上司到帮助者、伙伴的角色转换,建议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绩效沟通时遵循“二八法则”:80%的时间留给员工,20%的时间留给自己,而自己在这20%的时间内,又有80%的时间在发问,20%的时间才用来指导、建议、发号施令。换言之,要多提问题,引导员工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发号施令,居高临下地告诉员工应该如何、怎样。
②沟通的重心放在“我们”。在绩效沟通中,多使用“我们”,少用“你”。
③反馈应具体。管理者应针对员工的具体行为或事实进行反馈,避免空泛陈述。模棱两可的反馈不仅起不到激励或抑制的效果,反而易使员工产生不确定感。
④对事不对人,尽量描述事实而不是妄加评价。当员工做出某种错误或不恰当的事情时,应避免用评价性语言,如“没能力”、
“失信”等,而应当客观陈述发生的事实及自己对该事实的感受。
⑤侧重思想、经验的分享,而不是指手划脚地训导。当员工绩效不佳时,应避免说“你应该……而不应该……”,这样会让下属体验到某种不平等,可以换成“我当时是这样做的……”
⑥把握良机,适时反馈。当员工犯了错误后,最好等其冷静后再做反馈,避免趁火打劫或泼冷水;反之,如果员工做了一件好事则应及时表扬和激励。
⑦反馈谈话的内容要与书面考评意见保持一致,不能避重就轻。对员工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不回避,并且抓住问题的要害,谈清楚产生问题的原因,指出改进的方法。
管理者在同员工进行面谈的时候,常会觉得放不下面子谈缺点,谈出来的主要是优点,对于缺点则是一带而过。这样的面谈,看起来气氛不错,双方都觉得愉快,但是不能帮助下属解决问题,改善绩效。相反,员工容易得到误导,以为自己表现还可以,今后还这样表现下去。当反映下属真实情况的书面报告出来时,员工会有委屈和被戏弄的感觉。
在此应特别注意,当员工对所提出的绩效评估意见表示不满意时,应允许他们提出反对意见,而不能强迫他们接受其所不愿接受的评估结论。绩效面谈其实也是管理者对有关问题进行深入了解的过程,如果下属的解释是合理可信的,管理者应灵活地对有关评价做出修正。如果下属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则应进一步向下属做出必要的说明,通过良好的沟通达成共识。
4 创造有利于绩效沟通的环境
(1)确定最恰当的时间。最恰当的时间就是双方都能静下心来,充分地进行交流,而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干扰。绩效沟通应当避免在刚下班、快上班、明显时间不够、星期五或节假日的前一天等时间进行。
(2)选择最佳的场所。单独的一间办公室,是最理想的地方,办公室的门要能关上,不宜让其他人看到里面进行的面谈过程。
【关键词】沟通形式;企业发展;中层管理沟通;和谐企业;发展机遇期
沟通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并不陌生,我们每天与人进行交往的最基本的行为。行为人在语言沟通时,首先在头脑中进行酝酿、组织语言,并用语言将自己的行为意图表述出来传送给对方。具体步骤如下:(1)传达者将一定的信息内容传递给对象的过程,即对方的耳朵接收并将其送入他大脑进行分析处理思考如何应对;(2)收受者接收信息与了解内容的过程,即接收者接收信息,并综合思考如何给予对方反馈;(3)收受者接收或拒绝该项信息的过程,这个语言沟通的实例非常形象化的说明了沟通的过程是双向的、反馈的并附有人的主观意识的行为,其中任何一个过程受到阻碍都会影响沟通的效果。沟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或交换情报信息的过程,此过程中有三个要素条件:意见或信息的传达者(表述主体)和收受者,传达表述的语言环境背景以及传达表述的内容(主要指客观事实或私人感受)。现代企业组织的规模日趋庞大,人员众多,与外界环境的关系日益复杂。对内需要了解并统一各方面的意见,对外则需要引进各方面的信息资料,这些都与沟通有密切的关系,因此企业管理者只有主动、有效的进行内外沟通,才能真实地掌握各方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提高企业绩效。
一、中层管理者沟通的主要内容及形式
沟通是企业中层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职责。我们常常听到中层管理者报怨自己是“夹心饼干”,上有来自高层决策者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的压力,下有职工要求改善工作、生活环境的要求;他们处于“上压下顶”的工作境域。目前,诸多国有企业改制,实行股份制有限公司,高层领导的工作目标从以往的完成计划任务转变为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企业的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希望企业首先是能生存,继而谈利润,最后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层管理者除每日负责正常的管理工作,如运用有限的资源,解决纠纷及确保工作依时完成等以外,还要肩负很多其它的任务。例如,安全监督、站段长、经理、车间主任、组长或者工长,他们的职责范围常常转变,因此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就必须适时有效地进行内外沟通,掌握有关的变化的信息,从而完成好各项任务。因此,中层管理者首先应理解高层领导的决策意图,领会并细化这个目标,分解若干个子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制定出执行计划时间表及监督检查的纲领性文件,将各项子任务落实到个人。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最常见下行沟通就是将高阶层所拟定的组织目的、管理政策、工作程序传达至属下各阶层,如职工、干部的教育、训练、工作指导等。其次,中层管理人者应该学会:辅导员工,发展员工的潜能、与别人合作,群策群力、建立团队,分析、策划及应付一切转变,接受新职责、订立及检查目标,兼管下属、分配下属的工作,支持员工的创新意念、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建立信心,使员工全身心投入工作。再次,中层管理者还必须有伯乐意识,深入基层进行调查研究。观察自己的计划时间表及纲领性的文件有无误区和盲区,能否坚定不移地被执行并实现企业决策目标,否则须及时地修正或重新制定;其次是从贯彻执行过程中发展并识别员工中的优秀人才及员工中好的创意及建议,挖掘企业的潜在优势,并列入总的结报告中,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也为自己后续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基础。中层管理者向上级报告工作情形、提出建议、或在工会刊物及调查表上表达自己的意见、态度就是现代企业制度中所鼓励的上行沟通,很多主管以“开放日”、“建议箱”等方式欢迎部属随时与他交换意见或提出批评意见。最后,中层管理者还应善于与同级的中层管理者进行沟通,同级间的沟通以信函、备忘录的形式传递,减少他们与其他部位的隔阂,维护整个企业组织的统一与团结。中层管理者的沟通的主要形式有两种:一是工具沟通:指为了传达情报,并将传达者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意见告知收受者,企图影响收受者的知觉、思想及态度体系,进而改变其行为。其二是精神类沟通:指为了表达情绪,解除内心的紧张,征求对方的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关系等,主要在于满足个人的精神上的需要。
二、中层管理者沟通的基本原则
现代企业内部人际关系复杂,这种现状被形象地称描述为“内分泌紊乱”。一方面是随着企业员工的增多,每位员工带着不同的思想进行企业,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看法,原有的企业文化受到冲击,企业内部沟通不畅,人际关系变得复杂,相互之间的冲突增多。另一方面尽管随着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报酬不断增多,但是因为分配标准不明,考核不客观,部分员工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对30多家科技成长型企业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企业员工的报酬都高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但是员工却不够满意。企业员工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也不知道如何工作才能获得更多的报酬。其实我们在日常与人交往中在不同的情况下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遇到挑战时,就必须用适当的人际关系技巧去处理。最重要的是要耐心的去了解与你一起工作的人,成功的中层管理者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请教别人帮忙,或与别人合力完成工作,主要取决于能够掌握沟通原则。
1.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一:维护员工自尊,培养员工自信打开沟通之门──可以化解彼此之间的隔膜。自信就是“对自己感到满意”,通常对自己有信心的人都会表现得有毅力、能干而且易于与人合作。他们较乐意去解决问题、研究各种可行的方法、勇于面对挑战。作为中层管理者应学会维护员工的自尊,小心避免损害对方的自我价值感,尤其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要针对事而不针对人,在解决问题的检讨中,不会使人有受到攻击的感觉,这样可缓和员工抗拒的情绪并维护员工的自尊。例如:“你提议用封闭式车体运输玩具,这个主意很好。现在我们的付运程序比以前更快捷,更顺利。谢谢你的意见。”这种说话的方式,有人可能认为你嗦,但对赞赏的语言是会比“知道了”、“哦”、“好”等简洁的语言更明确有人可能认为嗦,但对于赞赏员工的意见,表示对他们能力充满信心、把他们看作能干的独立个体,都可以加强员工的自信。在维护员工的自尊,加强他们的自信时,应要清楚明确。只说一句“你做得很好”虽然没什么不妥,但总不及说明做得很好的那件事情和原因来得更有意思。这样做除了可以表示你重视那位员工外,也可以证明你是真心的称赞他的。例如:“你再一次把这本报告的数字核对一遍,我非常欣赏这样认真的工作态度。”中层管理者想得到对方的合作,把计划付诸实施时,员工如果是充满自信的人,大多会言出必行,热心于实现各项工作目标。在赞赏或认同某人的工作时还应做到恰如其分,充满诚意。虚假、不真诚的恭维话是容易为人察觉的,这样不但无益,反而有害。过分的夸奖会使赞赏褪色,减低了赞赏的效力。一个充满自信的工作团队小组,一般都更能合作无间、更具有创意和更有效率。
2.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二:专心聆听,表示了解对方感觉。如果员工不愿意坦诚开放的沟通,你或许不能取得有关资料,而这些资料往往影响了工作的成败。聆听是打开双方沟通的主要关键,表示了解对方感觉,可令对方知道你能体会他的处境。细心聆听,了解对方所讲的话,可以鼓励坦诚沟通。在细心聆听之余,再表示关怀、体谅,可使沟通更坦诚,更有成效。你要让对方知道,你正在专心聆听,同时也明白对方说话的内容和对方的感受。关心对方所霁的话及内心的感受,可以令对方感到自己的重要性,使对方愿意表达内心的感觉,增强他对和你沟通的自信,这对于有效地解决困难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在恰当时期作出有效的回应也非常重要。有效的回应包括两部分:一是描述对方的感觉,二是总结对方的说话的内容。例如,“我明白你对更改原有计划时间表有点担心(表示了解对方担忧的心情),因为这涉及到超时工作(明白对方说话的内容,知道他担忧的感觉)。”那么,你就可以比预期早两个星期进行这项计划(细心聆听对方说话的内容)。我想你一定会很高兴这么快就获得批准(表示分享对方快乐的感觉)。当对方表达一些愉快的感觉时,使用这基本原则,也是很有效的。共同分享愉快的感受(举个例子说:“看来你很喜欢你的新工作伙伴”),也可以营造互助合作的气氛。对方知道你明白他的感受时,会更加乐意与你合作。你若表现了解对方的感觉,并不一定表示你同意对方所讲的话。通常在说了“我明白你的意思”之类,我们很容易会加上“但是”或“不过”等字眼。如果使用这些字眼,你给对方的印象,就是你认为他的感受在你的眼中是“错的”,或者不像你所关注的问题那么重要。应该避免使用这些字眼,在说出自己的意见之前,可使用“同时”这个词语,或在适当时候暂时停下来,代替“但是”或“不过”等字眼。在对方坦诚地说出感受之后,你便可以继续与对方讨论可行的解决方法及具体行动。有效的使用第二个基本原则,可以帮助中层管理者在企业管理中减少员工抗拒情绪、加强员工自信、鼓励团队间的合作,消除执行过程的产生的误会。
3.中层管理沟通原则之三:鼓励参与,培养主人翁自信意识。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现在的员工都有熟练的技巧,而且一般都很热心的把一技之长献给群体。事实上,他们对本身工作的认识,比任何人都深入清楚。集思广益、令他人更加积极参与并解决困难、增强团结合作关系,增强员工自信感。因此,管理者鼓励员工参与,帮助解决问题,不仅可以有效地运用企业内部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可使对方更投入,有主人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向对方征求意见,可以营造一起合作、共同参与的气氛,这样可鼓励员工共同努力,进一步发挥所提供意见的作用。向对方征询意见,固然可以加强他们的自信,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意见都是可行的,有些意见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如果发生这些情况,应避免说“这个主意很好,但是”或者“那个主意行不通”,而应加以解释,并请对方提出其他方法。鼓励积极参与,可增强中层管理者与工作小组、组员、同事或上司之间的工作关系。当下属或组员同意把构思付诸实施时,中层管理者应该加以支持,员工看见自己的提议得到采纳会感到高兴,但同时要他们知道自己应该承担责任。支持对方提出的意见、方针及解决方法,也要他们承担应有的责任,这是领导沟通的技巧要点。中层管理者利用此基本原则,鼓励的方式表示自己的支持,对员工随时提供协助,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消除有可能出现的障碍。
关键词:现代企业;措施;合同管理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2
一、现阶段合同管理介绍和现状述评
1.合同管理介绍
现代企业之间的合作主要是通过合同形式进行的,一个企业的经营成败和合同及合同管理有密切关系。因此合同管理成为企业之间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的核心内容之一。合同管理对于企业之间顺利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保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也有重要作用,因此合同管理不仅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而且一直是理论界讨论的热点。企业之间的合作产生问题,企业贪污受贿严重,企业倒闭,运营产生问题都应该从合同管理上找到相关起因。无论是表现良好的企业还是绩效很差的企业都应该时时刻刻注意合同管理,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企业的良好发展。合同管理工作应在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对合同进行“全方位”管理和“全过程”管理。
合同管理强调的是一种行为结果,其过程大体包括以下因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这五个方面构成了合同管理的全部主体。例如,内部环境是合同管理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单位文化等。风险评估则包括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信息与沟通是合同管理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在实施内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内部、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从而实现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和运行。
2.合同管理在我国的研究和应用状况
现阶段理论界对合同管理的研究还刻意追求西方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很多制度规范的实施仅仅刻意的去模仿西方的合同管理的行为准则制定和实施,因此其结果总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对西方合同管理的研究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没有深层次的研究合同管理在西方的使用范围和产生起源。合同管理涉及到很深层次因素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好的研究合同管理,应该从其法律文化因素追求。其次,中国情境也具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情和特点,所以会造成水土不服的现象。
二、合同管理的重点以及我国现阶段合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1.合同管理的重点
提及合同管理的重点,可以从合同管理进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来讨论合同管理的重点,由于合同管理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合同管理阶段,那么在事前阶段,通过合同的准备,了解签订合作对方的信息、资料是合同管理的重点所在,唯有如此,才能够保证合同管理的有序进行。对于事中的合同管理阶段,其重点必须侧重于汇报登记制度。采购机构签订合同后,应按规定向有关需求部门、财务部门和采购业务管理部门汇报;合同管理员则将合同的有关内容登记到相关的台账上,以便监督检查。最后事后的合同管理阶段,其重点是统计报表制度。将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及发生纠纷的处理等项情况以报表的形式定期进行统计汇总,并进行分析和上报。
2.我国现阶段合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很多企业产生很多违反法律的案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暴露了合同管理过程还存在很多问题,揭示了合同管理在不同的进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严重问题。
首先,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合同管理顾名思义,既是对企业自身进行监督管理,也需要合同双方共同履行义务,因此这个合同管理过程存在很多的阻力,没有任何个人或单位倾向对自身进行监督管理,也不愿意对合同双方当事人进行监督管理。即使采取了某种措施监督和管理,很多时候这些行为也只是停留在表面上,很少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不愿意制定一系列的合同管理控制制度,来约束自身和员工的行为。另一方面,员工也淡漠合同管理的因素,认为合同管理没有什么实际价值,但是为了企业长期持续的健康发展,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不可或缺。
其次,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独立性较差。合同管理在实施过程中另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就是: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之间的独立性。很多合同管理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受影响对象,因此让这些管理人员或者领导自己监督自己,很显然这个过程本身存在很多矛盾和阻力。很多情况下,合同管理的实施过程本质上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才实行的。例如,对于一些企业或者其他组织来讲,很多时候领导执行决策,及时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遵守者。而对于大型组织,大型企业也是如此,因此为了实现独立性,可以寻求外部监督评价人员进行合同管理。
最后,合同管理过程缺乏具体的制度流程指引和和规范,使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表现为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方向不清楚,相关部门互相扯皮现象。
三、现代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措施
1.现代企业合同管理模式
选择合适的合同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合同管理工作的关键问题。合同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工作,对于现时代和新环境的企业来讲,点多面广的特点尤为突出,合同管理的模式宜采取企业法务部门统一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各子公司分口管理的模式。
2.完善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
良好的合同管理规范制度是一个企业有序运营的根本保证。不仅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任何社会单位的有序运行也是如此。如果有健全的管理制度,那么合同管理必然会收到良好的结果。合同管理的规范制度包括两个方面:“软”因素和“硬”因素。软的方面强调合同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在合同管理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切实考虑到员工的实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硬的方面要求合同管理必须有严明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制定不能单单的表现在纸面上或者口头上,必须将这些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无论是员工还是领导违反了规章制度,都要受到相应处罚,那么在这种条件下合同管理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3.加强合同管理的人才培训
为了提高合同管理水平,具有专业合同管理背景的人才不可或缺,因此制定积极的合同管理人员培养方案,加强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培养和训练。通过给予合同管理的员工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增加其技能。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合同管理理论功底,只有如此,才能够熟知企业合同管理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加强员工对合同管理的了解,给予员工更多的机会调查合作企业的特点,发现一些行业机遇,详细了解合同双方的环境和信息资料。加强对合同管理新技术的使用人员安全意识低。人是企业核心的资源,没有相应的人才,任何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只能是流于形式,企业合同管理也只能是空谈。人才是根本,目前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既善于经营管理、又懂现代信息技术,还具有先进合同管理理念的复合型人才。
4.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
加强对企业信息系统的投资,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也能减少企业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能够减少企业合同管理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减轻了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压力。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合同管理工作流程的安全系数。
四、总结
通过对合同管理过程的详细描述,发现合同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合同管理缺乏监督管理的动力,合同管理监管人员观念落后和合同管理监督管理部门和运行部门独立性较差,合同管理过程缺乏具体的制度流程规范。为了提高合同管理,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很多改进措施,例如,选择合适的合同管理模式,完善合同管理的管理机制,推进企业合同管理信息化。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只有切实制定健全的合同管理制度,使用现代科学的合同管理方法,现代企业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玉娟.关于合同管理运行有效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0(08).
关键词:建筑施工;合同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是依据工程承包合同来进行的。建筑施工合同是业主就工程项目的建设与承包人为实现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 明确双方相互的权力、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也是业主与承包商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的最高行为准则。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工程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风险合同现象严重。对于承包商来说, 任何工程承包合同的正常风险总是存在的。由于目前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和不规范的管理, 且大量的施工队伍与建设规模严重失衡, 致使业主在建设工程承包中占据上风, 提出一些苛刻和不平等的条约, 将自身的风险转移到承包商身上, 而承包商迫于生计, 急于承揽工程, 或久未承包到工程怕丧失承包机会, 只能委曲求全, 无条件地接受苛刻条件, 签订一份风险合同。这样就造成双方在法律和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关系, 给今后的合同管理带来隐患和争端。
1.2合同的履约情况差。由于目前建筑市场运行尚不规范, 合同履行中违约现象时有发生。业主不按期支付进度款, 施工单位不按期依法组织施工, 相互扯皮, 欠款工程和延期工程形成了不健康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施工企业因垫资工程而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从而导致合同约束力下降, 合同的管理效果不显著。
1.3合同文本不规范、不统一。合同文本是合同协议和条件等条文, 是合同的核心。国家工商局和建设部为加强和规范建筑市场的合同管理, 制定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 以更多地体现双方的权利、责任和风险。但有些业主和承包商不能完全按照规范的合同文本进行签订合同, 采用一些自制的、不规范的文本条件进行签约。对于业主主要是通过自制的、笼统的、含糊的文本条件, 就轻避重, 转嫁工程风险。而有些施工企业亦想通过拉关系、请客送礼、吃回扣等来获取工程利润,而不是想着通过正当的合同关系获取利润。这种不规范、不统一的合同文本, 严重影响和制约建筑市场和工程合同正常管理工作。
1.4建筑工程队伍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低。改革开放搞活了建筑市场,消化和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造就了大量无证施工队伍的出现, 冲拆和影响了建筑市场。这些施工队实际上就是劳务工队伍, 他们既不懂技术, 又不懂管理, 更谈不上施工资质, 都是打着幌子进行挂靠施工。更有甚者,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层层转包、分包, 草签合同, 合同管理亦有亦无, 利益靠前, 质量靠后。
1.5合同索赔工作难以实现。与其他行业相比, 建筑是一个索赔多发的行业。索赔是合同和法律赋予受损失者的权利。对于承包商来说是一种保护自己、维护正当权益、避免损失、增加利润的手段。但由于建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 不平等合同条约等问题, 给索赔工作造成了许多干扰因素, 再加上承包商自我保护意识差、索赔意识淡薄, 导致合同索赔难以进行, 受损伤者往往是承包商。
1.6施工合同没有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书内容进行签订。招标文件提出的要约是建设单位向施工企业提出订约的条件, 即订立施工合同的要求。而投标书的承诺是指施工企业表示对要约内容的认可, 愿意接受并签订合同的表现。但有些建设单位以各种理由、客观原因, 除按招标文件签订正常的合同外,私下与施工单位再签订一份“私下合同”或者是增补一些合同条款和协议。在内容上与原合同违背, 双方“君子协议”形成了一份违法的合同。还有一些建设单位在签订合同强调工程造价一次性包死, 政策性的调整不予承诺, 实质上也是一份与招投标文件内容不符的违法合同。
2、加强合同管理的几点改进措施
2.1增强合同管理意识。合同意识淡薄和合同管理水平低, 目前仍是我国建筑企业存在的普遍现象。我国在国际工程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于不重视合同管理和索赔意识造成的。所以, 加强对施工企业应合同管理意识的教育, 势在必行。可通过行业管理部门举办多层次的合同管理人员培训教育和宣传工作, 提高施工企业增强对合同管理重要性的意识。
2.2加强进度款的中间结算, 解决拖欠款问题。针对业主拖欠工程款等严重现象, 在分项分段工程完工后, 施工单位要及时进行决算, 通过控制工程施工进度来提取工程进度款。目前来说, 加强工程进度款的中间结算是解决拖欠款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和方法。对于施工企业来说,平时在现场管理中也要做到三“勤”,勤跑腿,勤报告,勤签证。另外, 施工单位要避免垫款施工, 因为垫资施工是不受法律保护的。对遇到垫资的工程项目时, 要尽可能同业主签订合法的延期付款协议进行施工。
2.3建立健全建设工程承发包格式体系, 制定统一的适用不同的情况的承发包、总分包等成套的格式文本合同, 加强招投标管理, 采用建筑工程示范合同文本和招标文本。加强监督和打击自制和不规范的合同文本, 推行使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推出的“土木工程施工合同”( 即 FIDIE 合同文本) , 使合同的订立程序与国际惯例接轨。
2.4加强企业资质管理, 维护好建筑市场秩序。加强企业资质管理, 严把企业资质关, 控制建筑施工企业规模和数量, 取缔无资质和不具备施工能力与条件的承包商, 解决好建筑市场“狼多肉少”的供求不平衡现象。遏制层层转包的唯利施工承包商出现, 建立施工总承包与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等不同层次的市场管理体系, 防止不同资质的施工企业在同一层面上的不正当竞争, 进一步规范管理, 维护好建设市场的经济秩序。
2.5加强企业索赔管理意识。索赔是指未按合同约定而造成损失,受损方向责任方赔偿的行为, 是正当的,合法的。施工单位必须拿起这个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多数施工单位不敢进行索赔,究其主要原因是法律意识不强, 索赔意识浅薄。另一方面困难原因是没有证据, 没有履约资料, 或者是资料管理混乱, 拿不出有力的索赔证据。要加强和提高索赔管理意识, 首先是领导必须重视, 并且给项目责任人以责任目标, 监督项目人进行签证, 争取索赔。国外许多施工企业认为索赔管理就是效益。在日常工作中, 承包商要注重保存经济活动的证据,保持完整的实际工程纪录; 委派专人负责工程资料和其他经济活动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有保证地满足索赔管理的需要。
2.6设置承发包合同签约的管理机制, 使合同管理走向专业化。
由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建立或设置承发包合同签约的管理机构是加强合同管理、促使合同管理走向专业化的有力措施。通过综合管理, 逐步加强合同市场管理法制化建设, 创建公平、公正、合法的建设工程竞争环境, 重构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建立更为科学的合同项目管理结构、工作流程和信息流程。提高合同管理职能地位, 严把施工合同审查关,督促合同双方严格按照建筑工程示范文本签约, 避免不真实、不公平的违法条款出现, 工商、法院等相关政府部门可以开展一些合同纠纷案例的宣传、交流活动,引导和确立建筑市场工程施工合同的规范化和严肃性。
2.7培养能够适应国内外建筑工程合同管理与索赔的专业人才。我国加入WTO, 建筑市场面临着进一步的对外开放, 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国际化,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行为也越来越多。在国际工程中, 合同管理和索赔贯穿在整个工程管理之中, 是全局的、系统的、高智力的, 同时又是专业性、技术性极强的管理工作, 索赔已成为许多国际承包商的经济策略之一。要保证我国的施工承包企业有较大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注重和尽早培养一批从事合同管理和索赔的专家。
结束语: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涉及专业多,造价高,不可逆性等特点,有效建筑施工合同管理不仅可以维护好建设单位的投资利益,也有助于承包商通过正规的合同管理手段保护和争取自身的经济利益,更是规范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的内在要求,对国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企业经济发展;合同管理;重要性;建议;发展
合同管理制度,自其概念被提出以来,便成为企业良好运行的保障和秘诀。从合同订立开始,到最终的终结,其中每一次变更,每一次转化,都需要通过合同管理的不同手段进行监控和调整。合同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全过程性。合同管理贯穿合同成立,变更和终止的全过程,从整体上调控着企业的经济发展。第二,系统性。合同管理需要有完整的系统和成熟的机构部门来运行。只有系统完善了,管理效果才会上升。第三,动态性。合同管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每一次具体交易中各有侧重,在企业发展的每一个不同时期,在保证整体一致的前提下,也都各有细节上的不同。
一、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企业的经济发展中,合同管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将从法律层面,经济层面和管理层面具体分析。第一,从法律层面来看:当代社会,提倡法治。即依法治国。经营企业,尤其需要关注法律,万万不可触犯法律,而法律的规定又往往多而繁杂,在合同订立和实施的过程中,处处是法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使企业在运行的过程中放心大胆的向前发展,若与法律有所冲突,便进行干预和调整,为企业解决了后顾之忧。第二,从经济层面来看:市场经济,最重要便是风险二字。风险,是在投资,消费,交易过程中的附属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甚至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如果能有效的规避风险,则能使利益最大化。相反,则会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合同管理,事实上也是企业用以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企业是依靠各种各样的合同得以存活和发展的,高效管理,有效管理,能使企业的发展进步神速。更甚者,企业的信誉得到树立,也能从长远的角度促进企业的发展。第三:管理层面。所谓合同管理,其最终还是需要回归于管理的本质。在企业中,能使合同管理制度顺利实施,也能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反映出企业的良好前景和管理潜力,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后备军,后备力量养好了,自然不用担心后续发展。
二、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
这是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对于许多中小企业,甚至大企业来说,法律并不是日常生活中或日常经营中的必需品,因此,对其重视度不够。而合同本质上是法律约定,是双方当事人将权利义务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意思表示,是完完全全的法律问题,因此,对合同的法律性认识不够,会导致企业的管理出现漏洞,也不利于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保护。许多企业人认为,法律并不能完全对一个企业产生决定作用,是的,它只是一部分,然而,在法治进行到了一定的程度,社会处于优胜劣汰的巨变时期时,能否紧跟时代的脚步,能否意识到法律的重要约束作用,是企业能否顺利生存下去的必然判断标准。
(二)企业缺乏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前文提到,合同管理归根结底是管理的问题,需要系统化,专门化。目前在许多企业中,找不到一个专门的管理合同的部门,许多企业人也不重视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的形成,从而使合同管理陷入一种鸡肋的尴尬境地,有它不多,无它不少。
(三)合同管理效果不明显
企业管理者往往是急功近利的,他们希望付出了就有收获,然而合同管理的作用往往是幕后的,不明显的,便会让管理者对其的真正效果产生怀疑。
三、加强企业合同管理促进经济发展
(一)加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对症下药,企业整体的法律意识不高,究其根源,终究是因为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因此,企业需要在员工选择和培训两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员工法律素养。在员工选择上,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实习生,都需要具有基本的法律常识,从源头上进行筛选。在员工进入公司后,需要对其进行入职培训。在入职培训中,除了对其本职工作的教授之外,还需要对其法律意识进行再次强化,以提高其法律素养。
(二)建立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
再三强调的观点,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对于合同管理的有效运行十分重要。具体的建议是:在企业中设计单独的合同管理部门,将合同进行专门化管理,也可将权力分散,一个部门有主动权,其他部门负有监督权。完整的合同管理体系,需要的是独立的运行权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将合同管理真正提上日程,既能使员工的合同管理意识提高,又能使整个体系得到巩固。
(三)及时处理合同管理中的问题
在合同管理的过程中,问题自然是有的,而让其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则是最佳的方案。众所周知,问题并不会大而化小,小而化无,而是积累着,积累着,等待爆发的那一天。在出现问题的那一刻,便使问题得到有效的处理,既不会使问题变得更大更难以处理,也有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后续的计划。
四、结语
合同管理在企业经济发展中,无疑具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性,从法律层面来看,有效的合同管理能解决企业在法律问题上的后顾之忧,从经济层面来看,其规避风险的作用有效而显著,企业无非为了盈利,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更多的利润,最后,从管理层面来看,回归本质,使企业有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结构形态和管理模式,能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企业发展来说,自然是免不了各种问题的出现,这是正常的,只要出现了问题能及时有效的解决,便无伤企业的发展壮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使企业得到良好的合同管理,能从最根本,最源头上使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王建东 单位:山西省水利建筑工程局
参考文献:
[1]郑金河.企业经济合同管理和风险防范措施[J].中国市场,2015(13):35-36.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管理技巧
Abstract: Contract management is the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administrative departments, construction units and supervision units, contract uni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and rules, to take legal and administrative means, through contract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to exploreexchange, summed up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ntract management skills.
Keywords: construction; contract management; management skills.
中图分类号:F71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不断发育成熟,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建筑工程项目的合同管理及其重要意义建筑工程合同属于经济合同,是发包单位和承包单位为了完成其所商定的工程建设目标以及与工程建设目标相关的具体内容,明确双方相互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它是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建设过程当中的最高行为准则,是规范双方的经济活动、协调双方工作关系、解决合同纠纷的法律依据。合同管理则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及规章制度,采取法律的、行政的手段,对合同关系进行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从而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处理合同纠纷,防止、制裁违法违规行为,确保合同条款实施的一系列活动。
1加强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合同管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使用合同来引导和管理建筑市场,顺应了政府转变职能,应用法律、法规和经济手段调节和管理市场的大趋势。而各建筑市场主体也必须依据市场规律要求,健全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就是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加强合同管理是进行有效项目管理的需要。任何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都是以签订系列承发包合同为前提的,忽视了合同管理就意味着无法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费用进行有效控制,更勿论谈及对人力资源、工作沟通、工程风险等进行综合管理。只有抓住合同管理这个核心,才可能统筹调控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运行状态,实现建设目标。
加强合同管理也是规范各建设主体行为的需要。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界定了建设主体各方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关系,是建设主体各方履行义务、享有权利的法律基础,同时也是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出现的各种争执与纠纷的法律依据。纵观目前我国建筑市场的经济活动及交易行为,所出现的诚信危机、不正当竞争多与建设主体法制观念淡薄及合同管理意识薄弱有关。加强合同管理,促使建设主体各方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并处理所出现的争执与纠纷,能够起到规范建设主体行为的积极作用,对整顿我国的建筑市场起到了促进作用。
加强合同管理是我国迎接国际竞争的需要。至今,我国建筑市场已全面开放,面对接来自国外建筑企业的冲击与挑战,就必须适应国际市场规则、遵循国际惯例。只有加强合同管理,建筑企业才有可能与国外建筑企业一争高下,才能赢得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范围广,牵涉了来自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工商行政部门、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单位等多方管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实践,认为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2.1注意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文本的拟定与分析
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文本的拟定与分析在合同文本的形式上,应该尽量采用合同示范文本。在实际工作中,因为使用不同格式的合同而产生经济纠纷的例子并不鲜见。因此,应该尽量使用各类公用建筑、民用住宅、工业厂房、交通设施及线路管理的施工、设备安装的合同样本——《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非特殊情况,勿使用发包承包双方自行拟设的合同文本格式。此举可以有效防止所拟定的合同出现缺项、漏项及不平等条款。同时,也有利于行政管理机关对合同实施进行监督,有助于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及时裁判纠纷,维护双方的合法利益。
另外,在拟定合同文本的内容时,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工程现状进行深入调研,使拟定合同具有预见性,且要对合同进行细致分析,避免所拟定的条款出现歧义。
2.2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制度并善加利用合同管理环节繁多,包括合同的洽谈、草拟、评审、签订、下达、交底、学习、责任分解、履行跟踪、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等,建筑单位要规范本单位的合同管理,就应该首先就合同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和健全一系列可操作的合同管理制度,使其合同管理有章可循。
合同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每日工作报送制度及进度款审查批准制度是每一个建筑单位都应该建立的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签订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对各级项目管理人员和各工作组负责人进行合同交底,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做出解释和说明,形成合同交底制度。责任分解制度则是指合同管理人员将各种合同时间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各工作小组,明确其工作范围和责任,通过合同任务的层层分解将任务落实到人,协调各方面积极配合共同实施合同。
2.3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应把握的几个重点
对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进行动态管理合同变更在建筑工程项目实践中是比较频繁的,而合同变更往往会导致索赔纠纷,因此在合同签订以后,合同管理人员还要对建设工程项目合同进行动态管理,重点把握四个方面。
(1)重视现场签证。在按照合同条款支付时应该防止过早、过量签证,特别是合同变更补充协议的签认须格外谨慎,签证必须依据相关合同条款衡量,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尤其要重视设计变更与施工图错误,此类签证只需签变更或修正的项目,原图纸不变的勿重复签证,已经下料和购料的,务必签写清楚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变更日期、运输情况、到场情况、成品情况、有无回收或代用等详细情况。
(2)及时记录、收集和整理工程所涉及的各种文件(如图纸、计划、技术说明、规范、变更指令等),对合同变更部分进行审核与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合同变更应该与提出索赔同步进行,须业主与承包商双方达成一致后再进行合同变更。
(3)及时处理停工损失(包括由非承包商责任造成的停工损失),双方按合同约定的时间以书面形式,按合法程序签认停工的相关具体内容。
(4)严格执行定额规定,对于未对定额进行规定的情况,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或者参考相同类定额及有关的规定做出补偿。
2.4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工作
认真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工作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内容丰富,真实地反映了整个建设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认真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评价能够总结和归纳再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在合同终止之后,合同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建筑工程项目合同资料的收集、保存、整理、分类、登记、编号、装订、归档备案工作,实现工程合同档案管理程序化和规范化。同时,对建筑工程合同履行情况与具体的工程实施计划进行分析比较,对合同履行情况做出客观评价,从中找出差异和干扰因素并分析其原因。通过开展建筑工程项目合同履行情况评价工作,总结合同履行与管理的经验与教训,用于指导今后的合同管理工作,实现提高建筑工程合同谈判的成交率和合同现代化管理水平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