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1 15:51: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技术创新发展模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技术创新发展模式

第1篇

关键词: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创新模式;探讨

0 前言

智能交通系统是发达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进入90年代快速发展应用。智能交通系统(ITS)作为一种重要的现代高新技术集成产业,具有涉及面广、产业带动性强、技术集成、资本密集、产权复杂等特征。能够更为有效地利用现有交通设施、缓解交通拥堵、降低交通污染、保证交通安全、提高运输效率,是未来交通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智能交通对我国未来交通经济产业发展繁荣,为促进增长、增加就业、满足人民生活需求发挥更大的作用。以智能技术带动交通产业的发展成为一条必经的道路,不仅是因为人们需要吸收现代交通的优良之处,而且用智能交通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将越来越有说服力。要想发展,要想交通产业创新、借助智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1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逐步与国际上智能交通运输系统接轨,并通过召开国际性研讨会、成立试验室和研究中心等方式加强国际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国内ITS技术研究水平。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智能交通产业迎来高速发展的机会。

2 制约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2.1 技术成本高

智能交通产业顺势迅速发展,市场正在不断扩容,发展的同时给各类相关智能交通系统集成商、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不断壮大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问题,核心技术、专利受限于外国厂商,比如智能控制的核心芯片-CPU,通信模块等。为了智能交通产品相关生产厂商的发展,不得不花费高额的费用购买芯片、通信模块,甚至出现高额的专利费用、技术转让费的现象。一方面智能交通产业也需要创新发展,这导致前端创新开发的从业人员稀缺,厂商成本也就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因为智能交通系统相关的集成、交通大数据处理及服务、车联网、基于移动互联的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等产品的研发周期长、淘汰快。

2.2 智能交通企业战略不明

一些企业甚至是部分龙头企业依靠传统的交通产业起家,经营模式过于传统,尽管工厂面积大,但其实质还是代工生产的模式,并且以企业生产-出售经营模式在延续,企业管理出现瓶颈,更多的是延续传统的理念,缺乏专业管理理念。

2.3 智能交通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目前,全国现有交通信息企业数百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几十家,主要分布在深圳、广州、佛山、惠州、东莞、珠海等珠三角城市。据统计,广东卫星导航产业的比重和企业的数量占全国的50%以上,目前在市场上能看见的GPS导航产品品牌有上百种,但60%为不知名的小企业生产,并没有发展自己的品牌,他们作为一些大品牌商家的代加工车间,利润薄,小微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中这种“作坊零散,各自为战,贴牌生产”的局面着实尴尬。智能交通产品生产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缺少拥有较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这是近几年一直限制产业规模与品质不断提升的短板。因此,从代工制作向产品设计研发转型,推动智能交通企业品牌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3 对发展智能交通产业技术模式创新的建议

3.1 降低技术成本

利用智能交通相关产品生产商的影响力,首先加强与同行业之间的联络协调,积极寻求技术合作渠道,优势互补,成立联合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中心,对原有开发的技术进行巩固与改善,同时要联系具有高资质、高权威的技术研发团队,通过合法有效的途径把更多尖端、符合市场要求的产品引进智能交通产业市场,以此保证智能交通产品的技术储备充足。另外可以依托于国有大型企业确保专利与智能芯片核心费用处于较低水平;再者就是对技术研发中心加大资金投入,以保证同类智能交通技术、智能交通产品能与国外产品竞争。

3.2 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经营战略

一方面企业需要引进具有掌握前沿技术的团队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管理人,用前沿技术产品开发和新型经营理念对企业经营战略进行整合改善。另一方面可以鼓励智能交通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推进智能交通上下游关联产业的技术资源整合,完善产业链规模。同时,要改变代工生产的企业模式,不仅仅关注生产环节,更要重视技术创新,将高新技术的含量作为产品优良的标志。引导智能交通相关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在传统的销售模式基础上组建营销联盟、开办全国连锁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销售模式。

3.3 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技术摆脱“山寨”

以GPS导航产品为例,GPS导航产品因拥有车载、手机、地图等功能被消费者所青睐,所以购买者更注重产品功能的多样性、实用性、便利性。作为企业首先自身要提高品牌建设意识,在提高产品品质的基础上研发创新型产品,构建GPS多功能导航的层级,以“多功能,实用,更新快”的产品理念并借鉴国外优秀智能交通设备或产品的设计,形成自成一家的风格。提高企业的研发实力,以优秀产品理念带动消费,推动企业品牌影响力建设。政府、智能交通行业协会也要组织企业积极参加全国各种大型博览会、展销会、智能交通技术研讨会及网上交易会。另外,也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各国异域文化元素研发出易受异域消费者偏好的产品,推动品牌走向国际市场。

广东省作为中国制造业中心的大省,给人的印象常常是粗放型、低水平的大工厂。智能交通产品将近90%的企业缺乏原创设计,基本以山寨版出现在市场上,始终无法摆脱内在低附加值、外延数量扩张的传统路径依赖。目前,这些企业正在建设的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平台,以协同创新、转型升级为理念,以企业集聚、产业集群为依托,以公共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品牌创新及产业创新为目标,驱动从“山寨工厂”走向“创新中心”,不断通过提高产业影响力和辐射效应来提升整体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内技术、金融、信息、人力资源等各类资源的集聚程度。

第2篇

关键词: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3-0225-03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国家7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未来五到十年,国家将投入更大的力度建设宽带、融合、安全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将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作为开发重点。新一代信息技术有利于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①要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我们要在顶层设计,信息技术产业专项发展规划的制定上下功夫。要看的长远些,统筹规划。

②突破制约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使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基础产业更具竞争力。

③大力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对那些涉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撑“两化融合”的信息技术要加大开发力度,以拉动作用强的应用信息技术,如汽车电子、机床电子、传感器等为开发重点,不断发展物联网应用。

④放开市场,鼓励公平竞争,吸收更多的民间资本,使业内企业的竞争压力适度,增强技术创新动力,进而使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整个产业能够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占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战略制高点的关键

在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和信息化进程中,以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高端服务器、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能不能以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得到长足发展,关键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制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是否突破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应用需求,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工程的实施,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这些关键共性技术是否突破,对我国信息技术基础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2.2 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是否发现 苹果公司的运作模式,为不少新兴企业规避低端竞争、开拓高附加值市场提供了借鉴。得到的认同和模仿不断增加,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为核心派生出的许多新兴应用兴起的速度非常快,是否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并进一步刺激各类新需求的出现,其关键在于能否发现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

2.3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路径是否正确 将技术发明与工商业联系起来,是创新企业不断壮大的基础,对领先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企业意义更大。

领先创新企业之所以能迅速成长壮大,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关键就是新技术发明与工商业的有效结合,并且不断创新。因此,培育技术领先创新企业是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第一步。之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应沿着促进产业组织变革,激发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企业间扩散,进行机制创新,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内扩散和技术产业外扩散的路径发展。

2.4 促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新跨越发展的制度、机制是否合理 加强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核心技术、关键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等,并提出具体明确的有关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等政策措施,让更多的企业、资本和人才流向这一行业,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聚效应。

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拥有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整个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与人才培养战略。

我们从信息产业的发展实践中可以看出,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人才就是信息技术创新的推动力。长期以来,IT领域的摩尔定律、吉尔定律、麦特卡尔夫定律和贝尔定律主导了全球信息产业的技术更新和升级换代,使得信息产业发展具有增长速度快、变化周期短、更新频率高的特点。在四大定律的作用下,如今微处理器的速度每 18个月就翻一番,晶体管越做越小,芯片性能越来越高,计算能力呈指数增长;未来25年内,主干网的带宽每6个月将增长一倍;而网络的价值则以网络用户数量平方的比例增长。信息产业知识和技术密集,技术更新迅速的特点,使得信息产业是一个技术依赖型的产业,同时也是一个人才依赖型的产业。

3 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

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与不足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3.1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认识定位不准,高校关起门来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目前我国现有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大多数停留在本科阶段增加几门管理学课程的讲授阶段。没有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从高校、研究单位、企业和社会这样的系统来考虑,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认识定位不准,认为这只是高等学校一家的事情。高等学校由于没有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只能关起门来搞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其培养思想、方式和效果满足不了社会需要。

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一、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校图书馆在做好为本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可利用自身优势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使图书资源得到最合理、最充分的配置和使用,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效益最大化。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院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及区域性的知识信息中心,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先进的电子技术设备和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等优势条件,在地方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信息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情报职能,通过为地方政府、企业及相关服务人群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拓展自身功能,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高校图书馆的现有服务模式主要有基本借还服务模式和一般性指导服务模式,缺乏有特色的开发性、创新服务模式。

二、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模式

(一)学习(培训)支持系统模式。构建学习型社会,鼓励公民终身学习,高校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信息技术基础和知识后盾,在满足远程学习人群的需要和兴趣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图书馆的网络课程资源,可尝试将学习资源与课程一体化,建立共享性、自我管理的学习体系。发挥网络优势,图文声像综合利用,学习资源和课程内容应注重条理性,简明扼要,并逐步为学习(培训)人员配备专业图书馆员,给予知识管理服务,使其在函授、远程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政企信息服务中心模式

1、综合性科技进展信息服务模式。利用科技期刊、研究报告等文献资料及因特网信息,以专业信息刊物、光盘或专业剪报为载体,及时综合出各学科的科研成果,以供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较为准确地把握特定科技领域发展动态与趋势。

2、规范化科技成果信息服务模式。收集科技成果信息,建立科技成果信息库,有选择地引导企事业单位查询或向其推荐,帮助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选择和技术经济分析。

3、数字化专业信息服务模式。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开发建立专业数字图片资源库。如专业艺术院校的各类专业艺术作品图片资源库、医学院校的图谱资源库、工科院校的机械设计与制造图片资源库等。

4、专业人才信息服务模式。建立全国性专家库,记录专家详细资料,供企事业单位选择和决策。同时,也可以依托高校的专家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建立咨询专家库,搭建高校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发展的良性互动信息平台,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难题、寻找专家起到纽带作用。

(三)特色服务模式

1、地方特色研究服务模式。地方特色数据库针对本地经济发展过程、产业和资源配置的状况以及当地水文气象、地理交通、物产资源、民俗文化等方面做出准确的分析,科学合理地对当地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和规划,并通过网络全面向社会开放,为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发展提供情报服务,如区域经济发展数据库、地方特色旅游文化数据库、戏曲民俗文化数据库等。高校图书馆可利用自身的人员和设备,依托馆藏信息资源,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对本地经济文化发展的某一专题中有利用价值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存储,并按照一定标准和规范将其数字化,建立题录库、索引库、全文数据库,促进与地方的合作发展。

2、青少年儿童服务模式。青少年儿童服务项目一般服务于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并邀请父母及社会志愿者加入。利用项目向青少年儿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让他们学会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知识和资源,还可在项目专题模块提供聚会通知,并在线展示聚会内容。聚会涉及青少年发展的各个方面,从机器人模型到打野兔,从网页设计到园林管理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学会结识新朋友,学会彼此分享和理解,同时强调从行动中学习新知识,从乐趣中学习新技能,从而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的Cardinal Kids Club、加州大学戴维斯图书馆的优秀儿童发展中心、田纳西阿灵顿图书馆的K-12 connection以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图书馆的4-H(four-leaf)计划等。

3、特殊人群服务模式。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信息援助。首先,通过系统的培训和自觉实践,增强用户关于信息的知识,强化信息意识,养成信息思维习惯,更准确、充分地表达自己的信息需求,掌握获取信息的手段;其次,高校图书馆利用自身信息资源优势,为弱势群体提供全方位信息咨询服务,主要内容有法律咨询、政策咨询、就业咨询、健康医疗咨询等;第三,高校图书馆可与广播、电视、出版部门合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开展信息教育;在校内或社会上免费开展信息知识宣传和讲座;开办短期学习班,提高残疾人的劳动技能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培训社区工作人员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服务。

(四)个性化服务模式。根据用户提出的明确要求提供信息服务,或通过对用户个性、使用习惯的分析而主动地组织信息资源,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1、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模式。个性化知识挖掘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针对服务对象的需要提炼出来的服务,是以资源建设为基础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以“服务对象需要什么服务,我就提供什么服务”的服务方式,运用数据挖掘知识发现先进技术,更多地直接为服务对象提供信息分析、捕获、重组、传递等多样化服务,服务对象得到的是关于数据总体特征和所需信息发展趋势的预测。

2、个性化信息导航服务模式。信息时代,服务对象通常需要使用导航式个性化信息服务,如查询学科发展最新动态、科研课题内容信息的重组与潜在信息的二次开发、解答各种学科数据、重点学科的网上收集和整序等。复旦大学图书馆的“重点导航系统”收集了“211工程”重点学科资源,有专业介绍、学科导航、网上数据库等,突出了网上信息整合服务。

3、个性化推送技术服务模式。推送技术是可以根据服务对象提交的文档,自动搜索服务对象最可能感兴趣的信息,然后根据指定的时间间隔,将信息推送到服务对象的计算机上。服务对象包括可能有资源需求的企业、学校、医院以及各类机关事业单位或个人。推送服务器不仅要把信息传送给服务对象,而且还能够按照预先设定的信息频道和发送要求,及时主动地向服务对象推送不断更新的动态信息,实现真正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五)人性化服务模式。高校图书馆应处处体现营造人性化的服务环境和人性化服务方式。高校图书馆内醒目位置应设立楼层平面布局图、功能区域设置标识和提示语等,让读者一目了然。由图书馆统一印制的读者指南、电子资源介绍等广告彩页搁置于咨询服务台,方便读者自行索取。为方便不同读者群的需要,许多高校图书馆在馆舍设计上,除了宽敞明亮的大型阅览室外,还设有小型的讨论室以及不同功能的电子阅览室和个人使用的独立研究室。许多高校图书馆除了对普通学生、教师的服务外,还设有馆内残疾人服务中心,这一服务特殊群体的平台专门设有相应的制度和设施。如便利的停车位置、专门的图书馆入口和电梯设计以及为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各种仪器,都体现了周到、人性化的服务。

三、结语

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使图书馆的文献资源突破了传统的馆藏局限而扩展到整个网络,为其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条件。高校图书馆是经济建设信息资源的主要来源,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支撑。在正确处理传统服务与社会化服务关系的基础上,高校图书馆应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挖掘信息渠道,拓展服务功能与服务领域,利用信息资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多层次、创新、高效的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璐.大学图书馆向社会开放途径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6.10.

[2]刘辉.国内图书馆为企业服务现状分析——以深圳市科技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建设,2008.7.转贴于

[3]韩北平.地方高校图书馆开放服务功能浅探——以延安大学图书馆为例[J].文教资料,2009.8.

[4]谢丽娟,郑春厚.美国高校图书馆社会服务发展现状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35.

[5]李娟娟.高校图书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思考[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6.

第4篇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区域创新 模式选择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复杂多变的时代背景下,区域发展成为内外部要素相互影响和整合的过程,这对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区域创新作为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创新模式的选择对欠发达地区来讲十分关键。本文从分析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模式和环境要素入手,尝试提出其区域创新模式选择的有效策略。

一、区域创新的内涵与模式

1、区域创新内涵分析

区域创新作为区域层面上的技术创新活动,是以区域作为整体,以发展区域经济为目的,通过依托区域技术创新实力、构建区域创新网络系统,以有效利用区域技术创新资源,协调区际(国际)间的技术合作与竞争,实现区域内技术创新资源的高效配置与结构优化,促进区域技术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与创新成果的应用、推广和普及,从而创造和发展区域的竞争优势。

2、区域创新的模式

由于区域创新在一定意义上是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的总和,因而,其创新模式当然可以参照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从而形成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模式、区域模仿创新发展模式和区域合作创新发展模式。区域自主创新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通过自己的探索与努力,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系统,并使其产生具有相对领先的区域创新功能的发展模式。区域模仿创新发展模式是指区域通过向成功的创新区域学习,模仿其发展过程中的合理成分,结合自身特点发展具有能够进行赶超和竞争的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区域合作创新实际上就是区域协同创新,它是指区域与其他区域合作,通过优势互补,在更大范围内共享和配置科技资源,壮大整体竞争实力,在共同做大创新“蛋糕”的基础上提高本区域的创新能力的模式。

二、区域创新的环境特征

1、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创新机遇和创新压力并存。一方面,在经济开放化和全球化的条件下,欠发达地区可以充分地动员和吸纳全球发达地区的创新资源,实现优化组合,从而加速本地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同时,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深入发展,国际之间、地区之间的产业空间转移活动不断,也为欠发达地区带来了大量产业承接的机会。这会给本地的产业技术创新和创新集群的形成以较大的推动。另一方面,开放、有竞争的经济条件也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严厉的约束。随着国际市场逐渐融合,资金、技术等创新要素便捷地流动,欠发达地区的创新空间不仅受到中国沿海发达地区的挤压,同时也要和其他国家竞争优质的创新资源。而且随着创新要素的价值攀升与日益稀缺,必然导致竞争的日趋激烈化和常态化。

2、基础设施和科技资源环境差

根据2008年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排名结果显示。中国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全国平均水平为54.4%,低于这一平均值的省份有24个。其中绝大多数在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如河北、山西、安徽、河南、贵州以及广西等省份的平均指数均在40%以下,而北京、上海、天津和广东等发达地区则高达60%以上。在科研物质条件和科技活动投入这两项评价指标下,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近两年增幅较快,但如果换算为总量,与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大的惊人。创新的硬件平台是区域创新活动的物质依托,没有基础设施、资金和科技资源等要素支撑,区域创新往往难以开展和持续。

3、软的环境与创新实践不适宜

创新意识和创新氛围不足。软环境是以非物质形态表现出来的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影响区域创新的政策制度、观念习俗、市场机制和创新精神等要素,它对硬件设施功能的发挥起着决定性作用,有利于打破本地创新主体间的联系阻隔,加强彼此间的交流与合作。我国欠发达地区由于受到地理位置、交通状况、教育水平和民族因素等影响,总体上创新意识比较落后,缺乏闯劲和冒险精神,创新文化氛围不浓。另外,由于经济落后和市场化程度低,欠发达地区推动创新的市场机制也尚未形成。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得到根本确立,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再加之社会总体信用水平低,导致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较大;二是产业集群缺失,民营经济弱小,单个企业由于自身实力问题和缺少协同而难以支撑创新行为,同时也因为缺少来自外部的刺激和压力而导致创新动力不足。同时,在推动技术创新的管理制度方面,欠发达地区的管理机构和管理机制还比较陈旧。缺乏有效的统筹和战略协调,人为割裂了创新链条,从而导致创新激励不足,科研创新活动低水平重复,严重影响了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的提升。

4、创新发展与环境协调的困境

我国欠发达地区与生态脆弱地带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划入生态脆弱地带的国土面积中,约有76%的县是贫困县;在生态脆弱地带的耕地面积中,约有68%的耕地面积在贫困县内。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上是最主要的推进器,欠发达地区要想实现经济赶超、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也必然要在这两个方面下功夫。这就使得欠发达地区正在以最小的环境承载力担负着最沉重的发展压力,如何实现发展与生态的平衡,如何使创新的导向与结果满足环境的需要,成了当前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5、自主创新能力弱

以中部地区为例:近年来,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科技创新产出以及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总体处于全国中下游水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投入占GDP比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但增速仍显较慢。根据历年国家科技部、国家统计局联合的《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发现中部六省中仅湖北科技进步总体水平排名相对靠前,属于第2类地区。其余五省除江西为第4类地区外,其他均被列入第3类地区。说明中部地区的整体科技发展水平不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较弱,这也是欠发达地区创新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

第5篇

在现今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管理日常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针对企业管理现今的模式创新情况,对其管理创新理念与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实现企业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推动企业经济的基本战略目标,我们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根据在社会转型模式的大背景条件下,企业进行创新管理的创新理念,对建立新形势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了分析探讨,具有企业的管理创方面的积极参考价值。

关键词:

社会转型背景;企业管理;创新理念;管理模型

现在我国正处于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新型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对企业的创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目前,新知识、新理念与新技术是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核心内容,在这三方面实现更进一步的知识理念与科学技术创新,是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能够长期利于不败之地的重点,直接影响到企业的长期运作,对我国与国际世贸组织更深层次的合作具有重要且广泛的影响意义,企业只有顺应知识信息时代背景的需求进行创新发展,从根本上实现企业管理的转型,才能全面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且进一步发展向上。所以说,根据社会转型模式下的新型企业管理创新理念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究创新,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效率,帮助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及时的掌握主导权,取得一定的国际地位。

一、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概况

在新的知识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面临着转型的关键时刻,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努力。一方面,在计划经济与现今市场经济的发展形势之间找寻企业创新管理的模式实现方法,;另一方面,努力实现从封闭模式到国际开放模式的经济转型,使企业紧随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脚步,实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管理模式创新,突破传统企业发展固有的单一模式,跟随国际发展战略走上创新之路。创新是企业进步发展的动力与源泉,我们对我国目前状况下,企业在创新发展改革之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进行了分析,其主要原因体现在企业在知识文化与科学技术方面的创新管理理念和人力资源方面管理的匮乏。从我国各企业现今的创新发展情况来看,要全面的实现我国企业的管理创新,需要提升企业产品生产的生产技术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并且保持对生产技术持续创新的重视,把创新理念放在发展的第一位,顺利的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转型。其次,企业通常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所以,企业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时必须足够重视企业文化理念的创新,从精神面貌上体现企业的整体与核心价值观,形成企业发展的战略优势,从而促进企业的生产技术发展水平,在战略上处于优势地位。此外,企业运行最重要的是管理制度的保证,管理制度也是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水平的主要体现,从而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与企业的生产技术创新和文化制度创新共同促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水平全面提升。

二、企业在社会转型模式下的管理创新理念

要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需要对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企业管理创新理念进行明确,在技术创新与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作用,是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所以,企业管理创新必须抓住管理理念创新这一关键阶段,从而促进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技术创新发展,实现企业的全面创新改革,与新型社会时代的发展结合在一起,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帮助企业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满足社会的整体发展需求。企业的模式创新是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结合,管理创新也包括了多种创新模式转变的非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必须全面发挥才能彻底实现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转型。在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只有正确的认识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企业管理的创新理念,才能将企业的创新力与新时代的发展密切结合,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从创新文化作为企业创新的本源发展,直接决定企业的发展改革方向,我们要从企业的观念改变与制度创新出发做到企业文化创新,从而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所以,企业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内部结构与管理制度,充分发挥、集中发挥企业各部门的职能优势,从理念创新发展到文化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实现企业的创新战略计划,综合提升企业的市场综合竞争力。

三、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

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社会转型背景下促进企业的全面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进行企业管理创新的研究主要有管理情景的构建和提出概念模型,而创新概念模型主要是由我国的社会转型背景与国际的企业管理标准决定的,由管理项目创新、管理任务创新、管理条件创新与管理手段创新等几个方面组成。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是在总结社会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性模型,通过传统的知识经验去理解现今的世界背景的传统理性是其主要原则,使传统的企业管理经验与逻辑的升华延续,我们需要将其与企业实践活动相结合,使其以实用性特点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目前的社会转型大背景下,传统理性的应用已经存在了许多不合理问题,所以,我们在使用企业管理创新模式时需要判定其实用理性,通过企业实践进行实用验证,从而剖析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与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相一致时,通过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对企业的管理创新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如果两者不一致,可以通过适当的科学技术方法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进行改进或重建,直到一致为止。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通过研究我国目前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特点,借鉴国内外知名学者对企业的管理创新概念模型的研究成果,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方法内容进行改革,可以在企业的生产技术、资源配置及企业管理上实现综合性的水平提升,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的整体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敦海.浅议社会转型背景下企业管理创新概念模型[N].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2015,42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财税政策

[DOI]10.13939/ki.zgsc.2015.25.108

财税政策在国家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揽子政策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陆续出台了一些财税政策措施,建立了以资金支持、税收优惠、政府采购等为主要内容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政策还不够完善,政策效应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本文就如何完善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财税政策进行探究,以便更为有效地支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1 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上面临的主要问题

1.1 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创新发展受制约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由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难以有足够的经费用于支持创新活动,使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受到制约。现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创业资金主要是靠投资者本人的积蓄以及向社会的借款,用于生产经营周转资金都捉襟见肘,很难再拿出资金搞科技开发。据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研发资金长期是零投入,即使有研发投入的企业,科研资金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也非常低。由于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不足,产品更新换代慢,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

1.2 科技创新人才缺乏,自我开发能力差

科技创新除了资金投入外,科技人才也是重要因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创新最稀缺的资源。然而,多数高科技人才以收入高、有实力的大型企业为就职的选择方向,中小企业科技人才进不来、留不住。企业科技人员不足且流失严重,使得中小企业既缺少推动创新的力量,也难以在企业内部形成创新所需的文化氛围。由于自我开发能力不足,众多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于引进外来技术谋求发展,然而,有的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专门技术应用人才,带来技术使用方面的困难。

1.3 创新成果得不到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由于受技术实力限制,中小企业在产品品种和设计等方面都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即使是已经生产出的新产品,也因为成本投入大,价格高,很难将技术成果大规模推向市场,获得投资回报。如果企业创新成果得不到推广,仅供企业自身应用,不能形成规模效益。从而极大地限制了中小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获得较高的效益。

2 财政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发展的理论依据及现行政策存在的不足

支持科技创新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首先,弥补市场失灵是公共财政的职责。因为科技创新是一种社会公共需要,科研投入与收益回报难以通过市场交换对称起来。所以对于那些基础性、公益性以及高新科技等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活动经费,必须由政府来承担。而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应用性的科研投入,则可由企业自行来负责。但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成本高、风险大,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征,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才能调动中小企业科技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确保公平竞争是公共财政的重要任务。市场经济需要公平竞争,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由于个体效应不同,大中型企业或项目更容易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在土地、财税、用工、市场和准入等多方面往往享受更为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优势差距,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为先天弱势的中小企业创立、成长和壮大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就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然而,现阶段我国财税政策在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首先,缺少市场化的融资体制及政策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健全的有效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缓解。没有融资渠道,中小企业的创新也就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小企业经常会遇到融资难的问题,这不是因为总体货币条件不够宽松,而是因为中小企业先天性受到金融体系的排斥,贷款大多投向了大型国有企业。因此,尽管在信贷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依然难以得到满足其技术创新的融资。

其次,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有待完善。政府采购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是支持自主创新的有效措施之一。虽然我国政府采购制度也有鼓励自主创新的相关规定,但是由于受地方保护主义的影响,相关政策很难落实到位,使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比例很低,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同时由于政府采购缺乏完整的产品认证制度和自主创新企业评价标准,导致在实际采购过程中几个大供应商对采购项目垄断,设置各种门槛阻止中小企业进入的情况,造成相关采购制度难以落实。

再次,中小高新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尚属空白。近些年来,国家出台实施了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在这些政策中,既有专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有面向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所有企业的自主创新减免措施。但没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中小高新科技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尚属空白。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本来就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这种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起到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激励作用。

3 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3.1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疏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融资渠道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不足问题,财政部门除了应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直接投入外,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示范作用,加快中小企业融资制度和融资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新提供政策保障。

一是加大直接投入力度,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直接融资渠道。通过提高创新基金额度用于培养科技创新专业人才,扶持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支持。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机构参股,扩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总量。运用财政补贴手段引导与规范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

二是调整金融政策。为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对发放符合技术创新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给予财政贴息。适当放宽中小企业呆账、坏账的核销条件。允许金融机构对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重组和减免。完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绩效考核体系。

三是继续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政府应继续采取扶持政策,增加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投入,中央财政应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安排专门支出,对信用担保机构围绕中小企业开展贷款担保业务和降低收费标准进行补助;要进一步优化经济环境,规范参与,减少担保公司的各种不合理的税费负担,出台促进担保公司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政府除了给予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税收等优惠政策、拨付一定的启动资金外,还应帮助担保机构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的扶助资金,努力扩大担保机构入股企业的范围。

3.2 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开拓市场

运用政府采购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我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也开始施行,但运行效果不甚理想,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一方面,可借鉴国外经验,科学制定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实行积极扶持的产品目录,特别是对自主创新生产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的中小企业,提高政府购买份额,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为确保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落到实处,每年各级政府应对政府采购业务进行政府审计,通过审计的有效监督,确保政策实施的效果。

3.3 出台单独针对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税收优惠政策

为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应在抓好已有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税收优惠长效机制,重点从企业所得税方面出台单独针对中小型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研发费用的扣除问题。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所得税鼓励技术创新的一项措施,按照现行政策规定企业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不得结转,对于当期没有足够的所得用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中小企业来说,这项优惠政策就形同虚设。因此,为了更有效激励中小企业的进行研发投入,建立允许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无限期递延扣除政策,保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的落到实处。

第7篇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职教育;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1-0156-02

2015年10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它是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改革创新发展的路线图,更是高职院校科学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南,也更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时代重任、发展方向和支持重点。高职院校只有紧紧围绕国家经济产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这根主线,以传承技术技能为根本,以促进就业创业为目标,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高职院校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定信心,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一)高职教育为国家产业发展提供了最有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我国高职教育经过近30年的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技能技术型人才,对促进区域产业发展,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十一五”以来,职业院校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累计输送了近5000万名毕业生,毕业生占据了我国中小型企业(规模300人以下)员工总数的60%,同时高职院校还不断发挥职业性的功能,积极开展社会培训服务,每年实现近1.5亿人次的各级各类技术技能培训,这些数据足以证明高职院校在服务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促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充足的技能型人才支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国家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坚定信心,努力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2014年6月23日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做出了重要批示,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5月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6月3日俞正声主持召开全国政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题协商会议,6月16日教育部、财政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这些重要批示、决定、会议、规划等,为我国高职教育完成了顶层设计。在职业教育的又一个重要的创新发展机遇期,我们要更加坚定信心,不断去研究、把握高职教育规律,不断在办学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服务等方面改革拓展,不断推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夯实内涵建设基础,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

(一)科学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准确定位办学目标

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从国家层面确立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目标,把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重点和方向作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持、技术服务和文化服务。一方面要把握人才培养规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把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职业精神的培养、技术技能传授等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多样化、高素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二是按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对接区域产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把人才培养融入区域产业发展之中,在校企合作、校行合作中,学校、行业、企业要建立起以利益联结为核心、资源联合为纽带的多种“校行企”合作模式,围绕行业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形成“以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联合培养为路径”的人才“校行企”联合机制。

(二)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促进内涵建设新提升

高职院校应紧紧把握高职教育职业性和社会性的特点,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社会服务,这是内涵建设成效的外在表现,更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一是要搭建好社会服务平台,地方政府要主动搭建起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间在技术服务的政策平台,同时高职院校要准确把握区域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各种问题,利用所具有的智力和科技人才优势去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为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社会服务。二是要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一方面高职院校无论围绕企业生产岗位需求开展的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服务还是创新创业培训以及农村劳动力专业培训服务等,都要形成完整的培训服务体系,既要满足现实生产需求又要注重潜在需要,既要有新技术新技能的培养,更要有创新、创造、发展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在技术服务上,要以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技术开发为目标,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联手,形成“政、校、企、行”合作的社会服务良性环境,实现在技术创新、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全覆盖。

三、不断完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建设,为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提供坚强保障

第一,高职院校要按照“依法治国”的总要求,构建规范的现代高职院校内部治理体系,这是提高内部治理能力的基础。要着力在学校经营、改革创新、资源整合、战略决策、协调组织、执行落实、自我完善、纠偏控制等方面,形成完善的内部治理制度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合理配置,运行优化科学,管理规范有序。

第二,以人为本,凝心聚力谋发展,聚精会神促创新。这就要求在高职院校内部要不断完善“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内部治理既要依法依规,更要和谐协调,既要强调组织纪律,更要追求职业精神。只有按照“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实施依法科学管理,才能形成创新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内涵建设发展提供坚强的发展保证。

第三,不断完善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治理能力建设。领导班子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的管理效能。一是要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从业结构。二是要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培养,不断锤炼党性。通过不断的学习,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转化成履职尽责的新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觉运用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的能力,增强站在更高的高度审视和把握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规律的能力。三是要不断提升领导班子成员的治理能力。现代职业教育要求,作为一名称职的领导干部,必须熟练掌握与工作领域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把术业专攻与博学多才结合起来,把深度和广度结合起来,不断学习新理论,掌握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拓展新领域,提高新本领,进一步打牢履职尽责的知识基础,不断增强治理能力。四是要进一步增强领导班子成员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创新发展意识。这是对高职院校的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也是创新发展对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广大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要具有更高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追求,要用永不懈怠的事业追求铸就创新发展的领导基础。

四、不断增强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推进高职教育创新发展

第一,深入分析和把握“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结构”的深刻内涵,持续不断的推进高职院校的各项创新改革。在办学模式上,要更加突出服务于区域产业,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要继续完善和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相融合,把教学科研与技术创新融合,把创新发展与创业就业相融合。

第二,不断系统分析和把握国家产业发展方向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政策背景对职业教育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2025中国制造”“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对高职教育发展将要带来的深刻变革。一方面我们要主动适应技术创新带来的挑战,顺势而为,应势而上,不断增强应变发展能力,既要抓好当前发展更要谋划潜在发展,既要突出办学特色的应用型、技能型为主,更要建立起多样化、重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变革带来的政策机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给我们带来了政府主导,高校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创新孵化基地”,这为增强大学生创业就业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培养平台。“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大数据平台的建立,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更好的资源共享平台,同时也带来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对人才的新需求。“2025中国制造”给我们带来的是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催生了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对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要求,技术变革就是一场技术革命,既是挑战,更是发展机遇。

高职院校充分认识到国家已经完成了中国职业教育顶层设计,只有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才能落实好国家提出的“深化高职教育改革创新”要求,才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 参 考 文 献 ]

第8篇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创新选择;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7)01-0048-07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供需失衡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政府债务规模不断扩大,依靠扩大政府支出稳定经济增长面临着严重的债务风险。与此同时,2008年实施的财政扩张政策导致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经济结构急需优化升级。为应对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供需矛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适时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强调通过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供需矛盾,实现经济增长。

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邵宇指出,新常态经济环境下,需要增强供给侧改革力度,通过提高供给要素的质量和规模来促进经济增长。冯志峰研究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内涵和内在发展逻辑,指出供给侧改革要做好“转型、创新和改革方面的工作”。刘向耘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问题出发,认为破解体制性、制度性阻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李进一步分析了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依据,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龚刚与胡鞍钢等指出,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提高自主研发和创新激励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短板是社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而社会创新能力中对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融创新能力。陆岷峰和杨亮指出应加快互联网金融发展,优化银行信贷结构,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但当前我国金融创新能力明显不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李广子和刘力指出民营上市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远高于非民营上市企业,从债务融资成本角度说明了信贷歧视问题。潘敏和缪海斌的研究则表明商业银行的信贷更多地投放于大型国有企业,造成信贷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不利于经济增长。金融创新不足导致资源配置效率较低的另一个事实是:中小企业融资需求难以满足与市场富裕流动性资金同时并存,流动性资金不能被有效地引导进人实体经济。上述问题从侧面反映出,我国金融市场并不完善,金融创新不足限制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如何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如何通过金融创新来促进资金流向实体经济,以金融创新带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问题。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经济环境分析

1.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是对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从1980年以来,我国经历了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但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逝,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传统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极大的挑战。产能过剩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经济增长质量不高问题亟需解决。

2009年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断降低,总体呈下降趋势。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比例从2009年的7.9%降低至2015年的2.9%,说明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复制,其原因是随着我国资本存量的增大,投资的际效用逐步减小;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之一的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2011年达到峰值,高达6%,而后逐步回落,并稳定在4%左右的水平上。与2008年相比,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说明我国实施的扩大内需消费战略并不成功。在出口方面,除2009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降低为-4%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在0%左右,说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可忽略不计。出口对经济拉动作用减弱甚至消失,与我国人口红利消失、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以及以低附加值为主的出口结构有很大的关系。

2010年以后,我国工业对GDP的累计贡献率不断下降,从2010年3月的51.1%下降到2016年3月的29.3%,这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工业产能过剩。在房地产业方面,过去对我国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的房地产业对GDP的累计贡献率保持在5%左右,并且在此期间有上下波动的过程。金融业对GDP的累计贡献率有小幅上升趋势,并且其贡献率大于房地产对GDP的贡献率。金融业与房地产业对GDP累计贡献率的最大差值出现在2015年3月,达到18%。这说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对GDP有巨大的促进作用,要促进经济增长要更加重视金融业的发展。在2015年9月后,房地产业对GDP的贡献率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提高,其中的原因如下:一是近来实施的宽松的信贷政策使得流动性资金增多,资本逐利的天然属性使得资金推高了一线的房地产价格;二是我国金融产品短缺,金融创新能力缺乏导致可投资的金融产品过少。因此,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更应关注金融业发展。

2.供给与需求失衡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以下不匹配问题:第一,传统低附加值为主的贸易出口结构面临着成本优势消失、出口需求规模降低的问题,内需消费水平难以在短期提高,进而造成部分产能过剩。第二,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消费品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而我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要求,造成了供需错配。第三,我国金融体系并不完善,金融创新能力欠缺导致信贷配给无效。上述供需失衡中,对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金融体系的供需失衡问题。随着金融业占GDP比重的不断上升,金融资金的供给规模和供给方向对经济增长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余明桂和潘红波从信贷资源再分配视角出发,研究发现银行更多将信贷资源配置于私有企业,有利于提高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供给与需求矛盾可由资金供给价格和供给数量来说明。

为促进企业转型升级,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我国在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同时,多次调整了存贷款基准利率,以降低银行与企业的融资成本。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3%降低至1.5%,一年期贷款利率从5.8%降低至4.3%。众多文献研究表明,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能够以贷款基准利率(甚至更低)获得贷款,而中小企业虽然具备市场活力,但融资成本要高出许多。以一年期温州民间融资综合利率反映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大约是银行信贷成本的3倍,其融资成本水平约为15%,且并没有随着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降而下降。说明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信贷歧视现象依然严峻,高达20%左右的民间融资综合利率较高反映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依然存在。资金供给价格反映出我国实体经济的供需矛盾。

在金融供给与需求的矛盾中,银行对不同部门的信贷配给规模能够从数量上反映供给现状。若信贷中较大比例投入到了效率较低的国有企业部门,则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给就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增长活力。信贷向中小企业等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部门倾斜,有助于提高整体经济活力,有助于我国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目标的实现。根据已有数据分析,2013年,对大型企业贷款中投放给国有企业107434.800亿元,占比达2/3。大型私人企业获得贷款26 915亿元,占比为1/6;而投放给中小企业贷款中,国有企业贷款93586亿元,占比为1/3,而投放私人企业贷款13968.400亿元,占比近1/2。从贷款的分布看,大型企业贷款多数投放给国有企业,而在中小企业贷款中,私人企业占过半比重。尽管我国近两年来出台了多个针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政策,但由于国有企业隐性担保的存在以及中小企业高风险特征,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依然存在。解决金融供给与需求失衡的重要手段是增强金融创新能力,提高信贷的风险管理水平,通过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与银行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扩大银行信贷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总的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传统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着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改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最终的供需矛盾是金融体系供需失衡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问题,金融业的发展难以有效支持企业结构转型升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的产业结构转型困难和金融创新不足导致金融业不能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急需解决的两大难题。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发展路径

1.改革目标及实现路径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从经济结构的供给侧着手,通过实施改革发展战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注的核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少行政干预,最终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短期来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利用市场化手段,提高产品质量,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达到市场的供需平衡;长期来看,通过改革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重新激活经济增长活力是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关键。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资金难以得到满足,因此,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满足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是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前提。通过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增强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满足产品质量需求,是解决供需矛盾,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必经之路。

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企业因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致使企业市场议价能力不足,同时企业产品质量难以达到消费者的要求,容易形成供需矛盾,造成企业亏损。企业亏损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不足,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上,即银行对企业信贷的可抵押资产价值下降,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融资难进一步限制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转型升级,最终无法改变企业面临的困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是“降成本”,但通过简单地降低制度易成本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并无太大的益处,这是因为简单地降低制度易成本,并不能淘汰我国规模巨大且经济效益低下的国有企业。通过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才是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因此,改革的关键在于通过金融创新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得经济效益高且具有市场活力的中小企业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融资,推动企业的科技创新发展,实现产品质量和盈利能力的提升。

2.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经验检验

创新发展的根本驱动源于对高收益的追求,因此,不论是金融创新还是技术创新都是以提高最终收益为目的的。在技术创新指标选择上,传统的R&D投入变量仅反映出科研投入水平,并不能反映出技术创新带来的收益。本文选取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ci)来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采购经理人指数越高,表明企业未来盈利越强,企业盈利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正比,因此,采购经理人指数越高,则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越高。本文采用银行盈利能力指数(bi)反映银行的金融创新能力,银行盈利能力与其金融创新能力相关。金融创新能力越高,银行盈利能力越强,故其盈利能力指数越高。考虑到上述指数都与宏观经济形势有关,本文选取宏观经济景气先行指数(mi)来反映经济发展环境,当指数大于100时,表示经济有上行趋势;当指数小于100时,说明经济下行压力大。在金融创新指标选取上,考虑到银行是金融市场中资金供给的主体,所有数据都经过X12方法处理以消除季节因素,并采用其对数形式消除趋势项影响。结合上文分析,可以构建有关经济增长、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三者之间的联立方程模型,以反映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考虑以下联立方程模型:

(1)

模型(1)中,第一个方程重在考察技术创新和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我们选择经济增长的滞后一期lnmit作为解释变量,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增长具有连续性。第二个方程主要考察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作用,考虑用金融创新变量的滞后一期是因为技术创新具有滞后性,金融支持技术创新的效果并不能够在当期得到完全体现。为保证回归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分别采用OLS和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进行估计,采用的软件为Stata12.0。模型估计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表1可以发现:技术创新、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紧密联系。首先、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即技术创新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作用系滴0.351和0.643,且至少在5%水平下显著),而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作用系数为1.490和1.496,且在10%水平下显著)。两个回归结果都说明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较小,分别为0.015和0.005。计量模型都显示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显著,这与金融创新内在的属性相关。当金融创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突破监督套利,那么金融创新就伴随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有可能引发金融危机;若金融创新降低了资金管理成本。那么金融创新将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有利于经济增长。根据检验结果可以发现,金融创新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反映在回归结果中为:最小二乘回归模型下系数为-0.006及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系数为-0.007,同时结果都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金融创新并不总是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金融创新研发也可能引起资产价格泡沫,实体经济资金短缺问题。因此,金融创新能否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取决于金融创新的不同功能和作用。

本文并没有考虑不同经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带来的不同影响,尽管区域金融差异主要体现在金融发展的总量上,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也具有区域复杂性,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信息互联网技术打破了区域金融发展限制。金融创新能够突破地理限制而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金融发展带来根本影响。金融创新能否促进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呢?孙浦阳和张蕊指出,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有助于经济增长。金融创新是否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呢?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如何合理运用金融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呢?本文利用一个博弈均衡模型来解释如何运用不同类型金融创新,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四、金融创新选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1.金融创新选择与经济增长

关于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并没有明确的结论。事实上,金融危机前,经济学家大多认为金融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危机后,一些经济学家却发现,金融创新对生产力并无益处。Krugman指出,金融创新并没有真正提高生产力,金融创新的发展本质上是垄断者为寻求垄断租金而产生的寻租问题。金融危机前,金融创新被定性描述为产生正外部性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金融危机发生后,经济学家对金融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完全相反的研究结论。Levine认为,金融创新并不能直接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原因可能是金融创新推动了技术创新发展。孙浦阳和张蕊指出,金融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是不确定的,金融创新通过推动技术进步,以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显著的。李丛文发现纯粹的金融创新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金融创新与技术创新的结合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上述文献表明,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主要是由金融创新一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的作用链条能否实现来决定的,李苗苗等也支持上述结论。总结上述文献的研究,可以发现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不同作用研究都忽略了对金融创新功能的分类研究。金融创新能否促进经济增长取决于金融创新的选择。不同类型金融创新的功能不同,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同,最终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不同。因此,金融创新选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必须研究不同金融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2.金融创新选择与技术创新

金融创新推动技术创新的前提是:金融创新能够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不同类型金融创新对于解决企业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难题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以往的研究忽略了金融创新分类的研究,不能区分不同类型金融创新的不同功能,因此难以厘清金融创新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本文利用Itai的银行博弈均衡模型,研究了不同类型金融创新对于银行资金使用率的影响。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两类金融创新对银行信贷项目成功率的影响,探讨不同金融创新选择下,银行资金的使用流向问题,并以此分析金融创新类型对企业融资需求的影响。

模型的基本假设是,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与银行对信贷项目的监督水平成正比。博弈均衡代表了银行对于信贷项目的监督水平,也反映了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当银行信贷项目成功率高时,银行会增加对企业的信贷支持;企业得到的信贷规模越大,则企业科技创新发展所需的资金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反之,银行信贷项目成功率低则企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得不到银行的信贷支持。考虑到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银行信贷项目收益率下降,本文考察降低项目监督成本及提高投资回报率两类金融创新对博弈均衡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描述了在项目收益率为7%时(低水平收益率),银行通过创新降低信贷项目监督成本对博弈均衡产生的影响。当项目监督成本c=0.300时,银行由于贷款成本高于贷款收益而不愿对项目放贷,对应于图1中单个银行的最优信贷项目监督函数曲线(较细的曲线)位于45度虚线下方,此时所有银行的最优监督努力水平都为0,即放弃对信贷项目的监督,银行信贷项目不良贷款率因监督水平下降而上升,最终导致银行实施谨慎的信贷政策,减少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当金融创新促使项目的监督成本降低至c=0.290时,此时银行信贷项目收益大于信贷成本,因此,银行的最优选择为提高对信贷项目的监督水平,反映在图1中即单个银行最优反应函数曲线向左上方移动(较粗曲线),与45°线相交于q=0.932点处。上述模拟过程表明,当银行的信贷项目收益率较低时,实行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能够促使银行对投资项目进行监督,且能大幅度提高信贷项目的投资成功率,因此,降低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能够促使银行提高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信贷支持,有助于将资金注入到实体经济中。通过上述模拟过程可以发现,当银行因信贷项目收益率较低而不愿进行放贷时,实行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可以提高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同时,采取降低信贷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非常有效,监督成本的小幅度提升能够大幅度提高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因此,有利于促使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助力企业转型。结合当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面临结构性调整的实际经济环境,推动发展降低银行信贷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能够大幅度提高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有利于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图2描述了在项目收益率较低时,提高投资回报率,金融创新并不能提高银行信贷项目的成功率。假设金融新使得投资回报率由2.400提升到2.800,即此时金融创新使得银行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大幅度上升,而信贷项目的收益率不变,则在此情形下,银行对信贷项目的最优反应函数曲线是向右下方移动,从较细的曲线移动到较粗的曲线。即此时银行信贷项目收益小于金融创新带来的投资收益,银行的最优抉择是放弃对信贷项目的监督,将资金投入到回报率更高的金融创新产品中。因此,若银行仅实行提高投资回报率的金融创新,例如研发投资收益更高的金融衍生品,则银行对信贷项目的监督力度下降,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最终银行为规避信贷违约风险而减少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缺乏信贷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及结构转型难以实现,此类金融创新并不能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通过上述数值模拟过程,可以发现,提高银行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的有效手段是进行降低项目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提高资金回报率的金融创新不能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难以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无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发展,无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

3.金融创新选择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分析金融创新、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深入研究不同金融创新对资金利用效率的不同,可以发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金融创新选择的重要影响可由图3反映。

如图3所示,不同类型金融创新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成败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若金融创新降低了银行对信贷项目的监督成本,提高了银行信贷的成功率,则有助于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助力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反之,提高投资收益的金融创新容易导致资金在虚拟经济中空转,形成资产泡沫,不利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

推动金融创新发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改善企业产品质量,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产品市场中的供需失衡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在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下,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在面对经济增速下滑,企业信贷项目收益降低,且银行信贷违约风险上升时,银行不愿对实体经济提供信贷,导致实体经济资金短缺及融资难题,导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银行进行降低信贷监督成本的金融创新对于扭转经济形势,提高企业融资规模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银行金融创新不但是银行提升盈利能力,维护自身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应对利率市场化冲击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对银行金融业务的不断冲击的外在要求。因而要通过建立制度性保障措施,切实有效提高金融创新能力,合理引导金融创新发展方向,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保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实施。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