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常见的贸易方式

常见的贸易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1 15:51: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常见的贸易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常见的贸易方式

第1篇

一、电子商务概述

电子商务这一理念是美国学者首次提出,具体指的就是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互联网中实现数字交易,其中,商品是通过物流完成运输,被称为是新型的商业模式。在我国,阿里巴巴与京东等大部分本土电商企业都综合衡量了我国的发展情况,并且重新确定了电子商务这一概念,在其中增加诸多与我国实际情况相吻合的服务内容,比较常见的就是安全认证、物流极速达以及快捷支付等等[1]。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商务概念也随之延伸,且在诸多领域实现了全新的商业往来。

二、电子商务兴起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解构

(一).经济贸易量方面。通常情况下,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都需要通过网络完成,而且往来时间与空间的跨度相对较大。电子交货手段主要是利用了国际物流,以保证点对点快速地沟通并交易,对时空跨度较大的问题进行了解决,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交易的效率。与此同时,客户间沟通主要是利用电子邮件或者是即时通讯软件等等,节省了通话的费用,同样也推动了国际贸易量的增加。(二).国际贸易运输方式的改变。对于电子商务而言,使得国际经贸业务往来量不断提高,并且国际经济贸易交易的方式以及货物运输的方式也实现了根本改变。特别是在跨国订单出现以后,国际运输物流公司业务量快速提高,代替了传统各级经销商进货的方式。大部分国家订单会在当地工厂发货,并且通过国际物流公司实现跨国运输,进而送到消费者的手里。这种方式不仅简化了国家间的中间环节仓储、商检以及保险与海关等多项费用,给消费者让利,使其能够获得物美价廉的物品。其中,大规模快消品公司通常都会通过原产品发货以及国际物流运输这一形式,常见的就是百威啤酒、阿尔卑斯矿泉水等多种品牌,已经推出原产地产品全球送达这一服务。

三、基于电子商务的国际经济贸易应对方式

首先,对电子商务贸易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在国内,电子商务虽然已经兴起,但是并不完善与成熟,而且贸易经济也并没有把握这一机会促进经济增长。究其原因,贸易环境不健全。积极营造电子商务贸易环境,一定要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并且制定出系统化规划方案,对电子商务各环节工作予以统筹和规划,以保证资源利用率的全面提升,确保电子商务的发展更具规模。其次,全面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提高了人才的要求,不仅仅要熟练掌握贸易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语言能力。通过电子商务进行贸易交往,可以将国际贸易转变为综合事务。因而,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操作电子平台的能力。而复合型的人才同样是国际贸易当中所需要的,为了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最关键的就是对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交往的水平[3]。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电子商务兴起的背景下,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传统国际经济贸易交易与管理方式而言,是一种根本改变。其中,原有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公司可以在电子商务平台中不断拓展业务,增加公司业务量,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候斌.浅谈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建议[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11):460-461.

[2]肖鹏.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3,(23):40.

第2篇

例一: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的文化传播方式是

A. 手机 B. 电视广播 C. 互联网 D. 人际传播

例二: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

A. 大众传媒 B. 人口迁徙

C. 商人的贸易活动 D. 现代教育

例三:以下各项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的是

A. 教育 B. 报纸、杂志

C. 用手机短信发送信息 D. 电视、互联网

以上是学生在测验中错误较多的三道题,必须指导学生正确把握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文化传播方式是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它指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具体方式、行为,如商人进行贸易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方式)。

文化传播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这些传播媒介,就是文化传播手段。烽火狼烟,晨钟暮鼓,驿寄梅花,鸿雁传书,从这些古语中,我们看到古代的各种文化传播手段,文化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

例一中的手机、电视广播和互联网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手段,而不是文化传播方式,只有人际传播是文化传播方式,而且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故选D。而例二中的人口迁徙、商人的贸易活动和人际传播,是文化传播方式,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只能选A。

(2)联系:

文化传播方式和文化传播手段也有密切的联系,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所以文化传播方式(途径)总是离不开一定的文化传播手段。

文化传播手段是文化传播方式的媒介,但对文化传播手段的运用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如报纸、杂志、书籍属于文化传播手段,但阅读报纸、杂志、书籍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电视、互联网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电视、互联网新闻属于文化传播方式;手机是文化传播手段,而利用手机短信传递信息则属于文化传播方式。

例三中报纸、杂志和电视、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属于文化传播手段,而教育和用手机短信发送信息属于文化传播的活动,属于文化传播方式,应选A和C。

第3篇

>> 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小额跨境电子商务:拓展新兴市场国家的经验 跨境电子商务的抢点之战 跨境电子商务的“义乌经验” 跨境电子商务的“杭州谋划” 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在国际电子商务发展趋势下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趋势探讨 保税区跨境进口电子商务发展面临问题的研究 虚拟环境下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满洲里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机遇与挑战 跨境电子商务流程下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构建机制 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发展研究 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新研究 国际贸易新方式跨境电子商务的最新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 论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拉丁美洲跨境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冲击及影响 跨境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升级方式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方兴未艾 区域权在电子商务下面临的挑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EB/OL].[2015-10-16]..

④ 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2012-2013年中国跨境支付市场调研报告简版[EB/OL].[2013-10-31]..

⑤ 中国产业信息网:2015年我国邮政行业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EB/OL].[2015-12-170]..

⑥ East-West Digital News: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Russia is booming[EB/OL].[2016-02-10]..

参考文献:

[1] 陈洁.电子商务平台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4(22): 68.

[2] 熊超,许昊,刘楠.跨境电子商务的安全问题和监管建议[J].中国商贸,2014(32): 79-81.

[3] 贺书锋,张伟华.跨境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模式的影响[J].教育现代化,2016(2): 8-9.

[4] 贾绍华,梁晓静.电子商务税收征管研究[J].税收经济研究,2012(3):1-8.

On the Challenges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Space

CUI Cai-zhou, CHEN Qi-m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526061,China)

第4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 实践教学 教学方式

实践教学方式作为教育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鉴于此,如何将实践教学方式有机地融合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是有效开展《国际贸易实务》教学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着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是必然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实践教学是国际贸易实务顺利开展教学的必备基础。《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及到“货、运、证、单、款”等诸多的环节。“货”,需要学生充分掌握合同标的规定方法,例如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以及包装等具体规定;“运”,主要以货物运输为主,把握运输条件的特点和根据货物的特点进行合理运用;“证”,要求学生注重各类许可证件的办理程序;“单”,需要学生掌握报关单、提单、汇票、发票等相关单据的填制。“款”,要求学生灵活使用以结算工具和结算方式相结合的付款方式。这些环节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传授理论知识外,学会如何融入贯通贸易的实务知识,在实践教学环节上也是显得尤为重要的。

(2)实践教学能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熟悉国际贸易实际操作的具体过程,能对国际贸易的资金流、业务流以及物流的具体运作有足够的了解,真正的掌握如何控制成本,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相关技能。而且学生在获得实践知识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领悟到实践性的技能,这对于学生今后学习及从事专业对口工作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学的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高度重视,然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仍然没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理论教学的重视程度大于实践;在实施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内容比较单一,不能真正的达到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而轻实践。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具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分配时间过长,甚至有时会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而忘记实践教学。由于忽略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理想,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不能很好的突出专业知识的实用性。

(2)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内容单一。在实践教学中,部分教师只是以模拟实习为主,通过将学生分为进口方和出口方的形式,从而对国际贸易的具体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完成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只是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相关知识以及学习步骤。这样的实践教学内容是极其单一的,此类教学模式证明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极强,没有很好进行互动,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因此,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教学的知识点来做具体的安排,避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达到最大程度上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方式

实践教学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重要教学方式,其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中起到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

(1)通过结合课堂内容,推行实际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结构体系具有其独特性。针对国际贸易术语、国际贸易运输、国际贸易保险、国际贸易磋商、国际贸易方式等知识,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引用相关的案例辅助教学,内容丰富而全面的案例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认识更具有实效。因此,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案例和运用合理的案例教学方法。

此外,教师还应注意对于案例的更新和修改,使案例贴近现实。随着国际贸易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贸易问题也会越来越复杂。例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不同阶段的国际贸易惯例对同一问题的处理可能会有区别,所以教师应把最新的国际规则运用到案例中,引用合适的案例,使学生在课堂上针对问题相互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开拓思维,教师善于总结,解决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2)加强对学生实训训练方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利用案例来进行《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教学只是一种常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案例教学只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完善和补充。除了案例分析的实践教学之外,可以通过实训环节、课堂练习、模拟国际贸易情境等灵活的教学方式进行。例如,要求学生正确填制汇票、信用证、运输单据、进出口报关单等相关单据;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知识要点;或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体验在实际中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磋商环节,熟悉外贸业务中的交易磋商、合同的签订等主要业务的工作流程;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基地来进行实践教学,学生在大三实习阶段,可以安排学生在外贸企业顶岗实习,有利于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所学到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

四、提升《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的具体措施

如何提高《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质量对于教师能否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来说至关重要,教师在提升《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效果中应注重以下问题。

(1)适当开展双语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沟通能力。由于国际贸易买卖双方交易的合同制作、贸易磋商、单证、结算方式等都以英文形式表述,双语教学越来越成为培养外贸业务人才的重要方法。因此,培养强化学生的书面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采用双语教学,有利于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中英文表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符合目前外贸相关岗位对人才的需求。但在双语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外语接受能力,特别是单据、合同条款、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等,用词相对考究,在讲授时也要视情况而定。英语只是学习的一种表达工具,教师不能片面追求英语表达方式,而忽视了学生学习国际贸易的知识要点。

(2)鼓励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夯实基础、提升职业技能。外贸企业中最稀缺的外贸人才不仅仅是掌握最新专业知识以及一定工作年限的实务操作经验,而且有许多岗位还必须持有国家颁发的资格证书。目前,在国际贸易实践操作领域,常见的资格证书主要有:第一,单证员证书。由于合同、订单、银行、报关、报检、保险、运输等许多环节,都需要通过相应单据凭证来完成,因此,掌握国际贸易单证操作技能是外贸业务人员一项必备的基本功。第二,报关员资格证书。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贸易发展很快,国家对报关员的需求量很大,但报关员必须持证上岗,与此同时说明报关员证书的含金量很高。第三,报检员资格证书,它与报关员一样,未获得报检员资格证书的人员不得从事报检业务。第四,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自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外贸经营权准入门槛的不断降低,使得办理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数量增加,因此,对外销员的需求量也持续上涨,据统计,外销员证书已成为考证中的一个报考的热点。

对于这些职业资格的知识,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里的知识都有很大的关联性的。因此学校可以根据专业情况开设相关课程,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进行模块划分,在学习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同时,也注重专业资格考试的知识要点,一切从学生角度出发,以人为本,让学生应对职业资格考试更加理会贯通,一举两得,而且学校及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报考相关资格证书,夯实学生知识,提升职业技能。

(3)加强实验室以及校外基地的建设,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及教学水平的提高。实践教学是建立在一定硬件设施的基础上进行和开展的,因此,学校也应该重视实验室以及校外基地的建设。只有建立在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实验室和校外基地的基础上,实践教学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此外,在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也应投入足够的资金并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建立在优秀教师队伍的保证上,才能顺利的开展好实践教学,最终达到提升实践教学质量的目标。

总之,教师如何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保证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师理论水平的高低,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以“教、学、做”融为一体,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实践证明,只有灵活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更新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狄俊锋.国际贸易实务的实践教学研究[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5).

[2]尤璞.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9).

第5篇

所谓壁垒指的是障碍,因此,贸易壁垒泛指一国采取、实施的或者支持的对国际贸易造成不合理障碍的立法、政策、行政决定、做法等措施。贸易壁垒既可用于进口,以限制外国商品的输入;也可用于出口,以限制某些商品出境,比如原材料的输出。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中,关税是各国设置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战后,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缔约方进行了多次减税谈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平均水平,都大幅度下降。与此同时,非关税壁垒却得到加强。据关贸总协定统计,70年代初,世界各国实行的非关税壁垒约有530种,到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开始时,已发展到2500多种。其中技术壁垒和绿色壁垒在发达国家构筑的非关税壁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繁多,各国适用的贸易壁垒也层出不穷。2002年7月,外经贸部了《贸易投资壁垒信息收集指南》,该《指南》中列举了较为常见的贸易投资壁垒的形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包括通关限制、国内税费、进口禁令、进口许可等);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卫生与植物与卫生措施;不合理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政府采购中违反有关规则限制进口产品的做法;出口限制;补贴;服务贸易准入和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其它贸易壁垒等。我们可以按照货物的类别将贸易壁垒可分为货物贸易壁垒、服务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货物贸易壁垒具体又可分为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关税壁垒(TariffBarriers)

关税(Customs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进出口商所征收的一种税。同非关税壁垒比较,战后,关税壁垒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目前,发达国家工业品关税已降到3%-4%,发展中国家则降到12%-13%,但并不是说关税在当前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已经无足轻重,目前关税仍然在当前国际贸易中仍起重要作用,特别是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构筑技术和绿色壁垒的能力,关税甚至还是它们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从目前来看,关税仍然是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壁垒:因为:

1、关税较低的平均水平掩盖了某些商品的高关税。比如美国,工业品的平均关税虽然只有3%,但有些工业品的关税却高达30%———40%。

2、名义关税的较低税率掩盖了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在对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都征收关税的现实情况下,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和对最终产品的名义保护率是不同的。日本关税的有效税率约为名义关税率的2倍~2.5倍。60年代初,美国进口生铁的名义税率为2%,关税的有效保护率却为9%;服装的名义税率为25%,有效保护率却为36%。

3、较低的正常进口税率掩盖了较高的进口附加税。当一个国家进口商品时,除了按照正常公布的税率征收进口税外、在需要时,还按照临时公布的税率领外加征一部分进口税。目的或者是为了应付国际收支危机,或者是为了防止外国实行商品倾销,或者是对某个国家实行歧视政策。如1971年8月15日,美国为了减少进口,解决它的国际收支危机,实行“新经济政策”,宣布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使许多国家的出口受到重大影响。后来,美国政府在其他国家强烈反对下,不得不取消了这一税率。

4、实行反倾销税是目前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通常使用的限制进口的手段。反倾销是WTO允许成员国采取的保护本国产品和市场的一种手段,但它正被发达国家所滥用。90年代以来,我国成为国际反倾销的最大受害者,涉及金额数百亿美元,有的对我实行的反倾销税率超过100%。1993年—1994年,墨西哥对我国十大类四千多种商品竞征收所谓反倾销税16%—1105%。

5、随着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发展,关税成为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对非成员国商品实行进口限制的手段。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比如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成员国,对内实行自由贸易,对外征收关税时实行统一税率。

但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把“关税”和“关税壁垒”等同起来。我们通常所讲的关税壁垒,指的是高额进口税以及在关税设定、计税方式及关税管理等方面的阻碍进口的做法。按照商务部“投资贸易壁垒指南”,常见的关税壁垒有以下几种形式:关税高峰、关税升级、关税配额、从量关税、从价关税。

1、关税高峰(TariffPeaks)

是指在总体关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少数产品维持的高关税。经过GATT八个回合的谈判,WTO各成员的平均关税水平已大幅下降,但一些成员仍在不少领域维持着关税高峰。例如,某国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同意大幅度削减关税,同时又是在几个产业部门,包括食品、纺织品、鞋类、皮革制品、珠宝首饰、人造珠宝、陶瓷、玻璃、卡车和铁路机动车等保留了关税高峰,其中陶瓷的关税为30%,玻璃杯和其它玻璃器皿的关税为33.2%至38%,载重量为5-20吨的货车的关税为20%。又如日本一些产品仍保持着较高的关税水平。这些产品包括农产品、食糖、巧克力甜点(10%)、奶酪和牛奶制品(22.4-40%)、甜饼干(18-20.4%)果酱(12-34%)、烟熏马哈鱼(15%)、原材料(氧化铅、熔化的氧化铝、镍)。在总体关税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上述特定产品的高关税不合理地阻碍了其它国家相关产品的正常出口,构成贸易壁垒。

2、关税升级(TariffEscalation)

关税升级是设定关税的一种方式,即通常对某一特定产业的进口原材料设置较低的关税,甚至是零税率,而随着加工深度的提高,相应地提高半成品、制成品的关税税率。关税升级能够较为有效地达到限制附加值较高的半成品和制成品进口的效果,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贸易壁垒。关税升级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都存在。

例如,某国为保护国内加工产业或制造业,对适合做车的钢材适用5%的关税率,而用同种钢材做成的车身零件的税率为15%,成品汽车的税率则达到30%。这种关税升级限制了支撑品的出口。

又如美国对进口中、低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高,对高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低,给中国陶瓷制品对美国出口造成障碍。此外,美国鞋面用皮面积超过鞋面总面积51%的运动鞋的关税为8%,鞋面用皮面积低于鞋面总面积51%的则为33%。这种不合理的关税结构,使得中国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处于非常不利的竞争地位。

3、关税配额(TariffQ\uotas)

关税配额是指对一定数量(配额量)内的进口产品适用较低的税率,对超过该配额量的进口产品则适用较高的税率。实践中,关税配额的管理和发放方式多种多样,如先领、招标、拍卖、行政分配等。配额确定、发放和管理过程中的某些不适当做法可能会造成对贸易的阻碍。在行政分配情况下,壁垒措施可能会出现在以下环节:

(1)配额量的确定。例如,某WTO成员根据《保障措施协议》第5条第一款实施数量限制时,所确定的配额量低于其最近3个代表年份的平均出口量,因此该配额量构成贸易壁垒。

(2)配额发放和管理。配额发放和管理缺乏透明度或公证性,也会形成贸易壁垒。如某国奶制品的关税额管理缺乏透明度,有时甚至将配额发放给不再从事奶制品生意的企业,造成配额放空。

此外,在以拍卖、招标等方式发放关税配额的过程中,人为操纵或其它原因也可能造成对进口产品的壁垒措施。

4、从量税(SpecificDuty)

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中重量是较为普遍采用的计量单位,一些国家采用毛重的计量方法,一些国家采用的是净重的计量方法,或采用“以毛作净”等计量方法。

从量税额计算的公式是:

税额=商品的数量×每单位从量税

如欧盟1992年的税则规定,每百升香槟酒征收40欧洲货币单位的关税。我国也对啤酒、原油、感光胶片等进口货物采用从量税的课税标准。

征收从量关税的特点是手续简便,可以无须审定货物的规格、品质、价格,便于计算。因单位税额固定,对质量次、价格廉的低档商品进口与高档商品征收同样的关税,使低档商品进口不利,因而对其保护作用比较大。国内价格降低时,因税额固定,税负相对增大,不利于进口,保护作用加强。为此,有的国家大量使用从量关税,尤其被广泛适用于食品、饮料和动、植物油的进口方面。美国约有33%税目栏是适用从量关税的;挪威从量关税也占28%。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多属较高的档次,相比发展中国家需承担高得多的从量关税税负。

5、从价税(AdValoremDuty)

是按照进口商品的价格为标准计征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计算公式是:

税额=商品总值×从价税率

第6篇

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商务英语的听说技能往往体现于现代国际电子商务交易中具有语音与视频的交流平台。与读写技能相比,尽管商务英语的听说技能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对其的要求远远高于读写技能。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主要体现为两方面,包括语言的表达、情感与身体语言之间的表达。国际贸易活动中,若要准确理解与表达双方的意愿,仅凭借语音与视频交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商务英语者做到说的准确无误,听得明白、清晰。

2.电子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方法

从理论层面看,英语在电子商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英语起步相对较晚,再加上受国内一系列不稳定性因素的影响,以致英语发展缓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与完善。为此,需要我国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对英语研究人力、财力及物力资源投入,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的英语经验,推进我国英语能够有效的应用于电子商务领域,为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劲的驱动力。商务英语函电在对外贸易中的应用可以是文字、图象、声音等各种方式,是商务人员进行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手段。但是,如果贸易双方沟通过程将某个环节漏掉了,如装船方式,装船的确切日期,包装方式,付款条件,装船期限等之中的一个环节忘记解洽谈了,刚好在贸易过程中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那么买卖双方会为由谁来承担损失发生纠纷。而这个沟通前期准备工作不充分就是导致贸易合作关系僵化的一个关键原因。

3.商务英语函电应用问题的解决对策

掌握和熟悉外贸函电的相关业务和知识从事外贸业务需要对进行外贸业务的主要流程及相关的知识有深刻地了解和掌握。什么时候把业务的进程信息发送给客户,怎样运用专业的贸易术语写一封简洁、得体的商务英语函电等等这些都是在对外贸易业务中,商务人员运用函电传达的。

4.电子商务英语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常见的注意问题

商务英语的读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其中只有通过对相关记录信息仔细、认真阅读理解,才能够更好的了解产品的功能、型号等特征,并合理客观确定商业目的,从而做出科学、正确的商业决定。另外,读懂互相的意向文件为加速提高生意数据处理速度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均强调英语者具备较高的商务英语读技能,即商业英语读技能高低直接关系到产品介绍、商业广告及生意术语与知识等多方面是否得以明确,进而影响到相关决策的合理性、高效性。如我国所使用的电压大都为220伏制式,而欧美等国家所使用的电压大都为110伏制式,若不能够准确读懂意思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灾害。另外,术语所处的时期不同,其含义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求做好不断学习、时刻进步。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商务英语者不应满足现状,应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身英语技能与业务水平,为日后更好的开展国际贸易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商业化格式的认识与理解同样是至关重要的,所以需要商业英语者在写商务文件时切勿出现用每个字开头字母缩写现象的发生,这样既显得商务文件不正式又易使对方产生误解。

5结语

第7篇

【关键词】纺织品;有害化学品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09年外贸出口情况,纺织品在我国外贸出口商品总额中仍然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近年以来,我国陆续颁布了有关纺织品检测的相关技术标准,明确规定了纺织品中有害物质的检测方式与标准。但由于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方式 ,标准的实施成效仍有待考究。本文系统介绍了我国出口纺织品中常见的几种有害物质,并针对当前纺织品检测中所遇到的问题,探讨有效的有害物质检测方式 ,希望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1.纺织品中主要有害物质及其含量标准

1.1甲醛含量

由于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欧盟、北美包括日本在内,均对其含量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其中,日本规定在其进口的成人外衣中,甲醛含量必须低于300mg/kg;成人内衣、睡衣以及袜子中的甲醛含量必须低于75mg/kg的标准;而婴儿用品的含量更加严格,其标准为20mg/kg。

1.2有害重金属含量

纺织品中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包括铅、镍、镉、铜、砷、汞、钴和铬。有关纺织品中重金属的含量,欧盟早在上个世纪末就对其进口纺织品进行了严格规定,任何重金属含量在0.5mg/cm2以上的纺织品,包括饰物、拉链以及纽扣在内,都不得在市场上流通。

1.3有机物含量

2003年,我国颁布了BG18401《国家纺织品安全技术规范》,将23 种芳香胺列入纺织品禁用化学品目录,并于2006年对其进行了修订,将禁用芳香胺的种类由23种增加到24种。《规范》还特别指明了当前并没有有效的针对4-氨基偶氮苯的检测方法。

在欧盟国家中,德国是最早对其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进行限制的国家。德国针对纺织品中有毒有机化学品的禁令于1994年颁布,并明确将20种致癌芳香胺及可能产生这些芳香胺的偶氮染料列入禁止使用目录。德国法律还禁止了五氯苯酚的生产和使用,并规定纺织品及服装中的五氯苯酚含量必须低于5mg/kg。

后来,欧盟在德国标准的基础上,于1997年颁布了关于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禁止使用法令,并将含有毒金属化合物的杀虫剂列入棉花种植的禁止使用目录。

2.当前国际防织品市场与纺织品安全检测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争端的日益加剧,发达国家为保护本国岌岌可危的纺织品行业,不断通过所谓的“绿色壁垒”对产自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设置进入障碍。

当前竞争环境下,传统的纺织品质量管理标准,已经不再满足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对纺织品质量的要求。

为了维持我国纺织品在国际贸易中的优势市场地位,必须摈弃传统以印染质量、织物质量以及牢度质量为标准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将质量控制的内容与范围向产品生态性能延伸。

无论是针对高端市场的奢侈品牌,还是低端大众品牌纺织品,其在生态指标的要求是统一的、不可或缺的。随着当今国际纺织品竞争的不断激化,相信未来关于纺织品生态、健康标准的限制会成为未来衡量纺织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对纺织品安全检测的要求也会逐渐趋于严格。

3.常用的化学品检测方法及改进建议

3.1甲醛的检测

甲醛在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尤其经甲醛作为反应剂的纺织助剂,具备更强的耐久性;而使用甲醛处理过的织物,具备更好的抗皱性和防缩性能。但是由于甲醛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的检测成为其安全检测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讲,对纺织品中甲醛含量进行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1气象色谱测定法

气象色谱测定方法通过对纺织品痕量释放的甲醛极性测定最终确定其甲醛含量。传统的甲醛痕量是通过乙酰丙酮比色法进行测定的,由于存在测定的现行范围小、测量程序较为繁琐等问题,因而难以适应对外贸易中纺织品多批次、多品种以及甲醛含量波动范围大等特点。经过对甲醛化学特性的分析,结合长期检测的实践经验,我们发现选取2,4-二硝基苯肼(2,4-DNPH)作为衍生剂 ,选取环乙烷作为萃取剂,对纺织品中的甲醛残留量进行检测,不仅大大简化了检测步骤,扩大了含量的线性检测范围,而且由于环乙烷的低毒性,检测过程的危险性也有所降低,从而能够大幅度提高纺织品中甲醛痕量检测范围及效率。

3.1.2水萃取法

水萃取方法是目前实践操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根据GB/T2912.1-1998标准进行操作,其检测的过程较为简单,易于掌握。

实践表明,如果选取碘量法和PH滴定仪,在对纺织品中甲醛进行检测的前期对其加以处理,不仅能够提高甲醛检测的精度,检测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3.2重金属的检测

3.2.1原子分光光度法

目前,针对纺织品中的重金属残留量,应用最为广泛的测定方法是火焰原子吸收方法。通过火焰原子吸收法,能够有效、快速的对60 余种可能残留于纺织品中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检测。

由于该方法检测步骤简单、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广,对于纺织品中所含的重金属残留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

与之相比,虽然石墨炉原子吸收原子法进行测定的效率比较高,但其检测的范围相对较小,且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对于几种常见重金属元素,如砷、汞等,该方法的检测效果并不理想,建议采用原子荧光法进行检测。

3.2.2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

就目前纺织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的实践来讲,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简称ICP-AES方法,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但该方法也存在一定缺陷,如对纺织品中汞含量的检测灵敏度稍显不足,而一般纺织品中汞含量又相对偏低,因而在对其进行测量时,单纯使用 ICP-AES恐难满足检测需要。但是若将其与氰化物发生器结合使用,并将待测元素以汞蒸气的形式送入ICP中并将其分离出来,则能起到减少基体干扰,增强富集作用,从而能够降低分析的检出限,达到纺织品中可萃取痕量汞的标准。

4.总结

从当前国际纺织品贸易竞争的格局来看,未来以保护人类和环境健康为主题的贸易保护措施会愈演愈烈。而纺织行业中,新的有害纺织染料及有害纺织助剂会不断涌现,这必然对我国纺织行业造成一定影响。

我国纺织品行业需要站在整个纺织产业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将绿色生产、精细管理的观念引入纺织品的生产工艺中,促进我国纺织产品的绿色化、健康化。为了使我国纺织品及纺织品中有害化学品的检测技术能够满足我国纺织品贸易的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快新技术开发速度,及时收集并消化吸收国际纺织品安全检测的新技术,为我国纺织品行业继续保持在国际贸易中的领先地位服务。 [科]

【参考文献】

[1]章杰.纺织品后整理的生态要求[C].见:2006全国纺织高新面料开发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全国染整新技术应用推广协作网,2006.

第8篇

[关键词]国际贸易;单证;操作失误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2-152-02

一、注意工作过程中的失误

根据所签合同、信用证、有关惯例、规定及买卖货物的原始资料等,所进行的单证实际操作基本分为:制作、审核、提交三个主要步骤。每一步操作都要严格的遵守规范。

(一)单据的制作注意事项

由于不同单据的出单人各异,为了达到按要求顺序出单,首先要求相关各方要密切协作。例如:由保险公司进行办理货物的保险手续;汇票、箱单、发票等由卖方做;运单、提单、船证等是由运输部门配合出具等。

(二)注意严格审核制作完成的单据

审核过程:首先,由制单人及其所在公司内部先自行核实,确认单据没问题。其次,向本国银行/相关部门提交,银行有关部门将结合信用证等对单据进行逐字、逐句的审核,如单、证内容表面一致,银行将通过一定方式把全部单据寄国外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付款行),付款行审核后,没有异议即可对付款义务进行履行。最后,买方从付款行赎单前对单据进行审核。因此,在出口方、出口银行、进口银行和进口方之间都在进行对单据的审核,所以应要绝对保证单据的正确无误。

(三)提交注意事项

以上单据的制作和审核都过关了,就注意要遵照规定的时间、方式和要求的种类、份数进行合格单据的提交,认真仔细是保证提交成功的前提。

二、单证实际操作常见失误

(一)注意单据类型中的失误

单据的分类有很多种,但从出单人和单据的作用角度可划分为官方单据、商业单据以及金融单据。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单、原产地证和海关、进出口报关单、领事发票等由官方机构核发的单据为官方单据;保单、受益人证明、发票、装箱单、提单等在内的各种常见单据,主要是由进出口商、运输部门、保险公司等制作并提供的为商业单据;汇票、本票和支票用于取得货款的为金融单据。

(二)注意认清主要当事方有关失误

国际贸易中的每个环节都会涉及多个当事人,但都可以概括为三方:出口方(受益人)、进口方(申请人)和某个第三方(银行/海关/运输部门等),所有单据的制作、流转都是围绕这三方进行。比如在办理保险手续时,根据交易条件的不同,可以由买方(FOB、CFR)或卖方(CIF)向第三方保险公司办理相应事宜。

(三)注意付款方式中的失误

贸易实践中可以使用的付款方式有汇付、托收、信用证、延期和分期付款、国际保理和包买票据等,不管使用哪种方式付款都必须提交相应的单据。付款方式不同,所要求的单据的种类、份数、交单方式都会有所区别。例如,在托收中的D/A条件下,从理论上讲所有专家同一口径,不宜采用。但实践中基于买方市场的现实,许多公司在按此条件进行货款收付,且有些业务中的单据并非通过托收银行而是直接寄买方,当然这只能在出口方能够掌控风险的范围内进行;信用证的特点之一是单据买卖,其对单据的要求更是遵循“严格一致”的原则;在汇付中的电汇/信汇方式下,使用的主要单据是通过SWIFT等电讯手段发出的《付款委托通知书》。

(四)注意常涉术语使用中的失误

国际贸易合同中采用某种贸易术语,是为了明确双方当事人在货物交接、风险和费用等责任的负担问题,CIF、CFR和FOB三种只适用海运的术语最为常见。术语不同,出口方向银行或进口方提交的单据是有区别的。根据IN鄄COTERMS2000的解释,CIF条件下提交保险单则成了出口方的法定义务;CFR条件下,则明确提出应提交在目的港提货或可以转让的运输单据,实践别强调此术语下出具并发送装运通知这份单据的重要性;FOB条件下,应提交的单据包括商业发票、许可证和证明履行合同义务的通常单据/电子信息。

(五)注意适用范围中的失误

注意与国际贸易活动有关的各种单据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有些只在国内流转(报关单、核销单、货物出运委托书、开证申请书等);对外使用的结汇单据的制作要求相对较高,且必须英文制作;还有一些单据既可用于国内,又可对外出具,像发票这种国际贸易核心单据,对外结汇必须提交,对内办理产地证、保险、报关、检验、核销、退税、记帐等手续时也是必备单据。

(六)注意时间衔接中的失误

由于国际贸易中的单据众多,各种单据的出单顺序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单据之间的时间必须满足有关合同,信用证/惯例的要求,且先后顺序应合理、符合逻辑性。就两种单据的出单时间先后比较看有相同、早于和晚于三种情形。例如,保险单必须在提单之前或最晚与提单同一天出具;产地证的出单时间应早于发票的时间;报关放行通常应在货物装运前24小时完成;装运通知一般应在装运当天对外发出等。

(七)注意重要期限中的失误

LC到期日、装运期、交单期在LC付款条件下,应正确理解到期日、装运期、交单期三者之间的关系。

当事人必须按合同/信用证/惯例完成三个规定时间内要求完成的工作。例如,在LC只规定到期日而没有规定装运和交单期的情况下,受益人应按UCP500规定最晚在LC到期之前完成货物的装运,并在运输单据出具后21天内向银行交单,但不应晚于LC规定的有效期。

(八)注意份数表达中的失误

FULL SET OF,COPY/FOLD,IN DUPLICATE等国际贸易中的任何一种单据都有具体提交几份的规定,较多使用的短语有FULL SET OF(3/3,2/2 SET OF)表示全套的的意思;使用COPY/FOLD,比如可以说“COMMERCIAL INVOICEIN 3 FOLDS”、“PACKING LIST IN 2 COPIES”等;还可以用介词短语表示:从一式两份到一式十份英语中均有固定短语,像IN DUPLICATE(两份)、INTRIPLICATE(三份)、INQUADRUPLICATE(四份)、IN OCTUPLICATE(八份)等,且至少应含有一份正本;如没有对某种单据的份数提出要求,一般可以只提交一份;如明确提出正、副本的份数,应按规定制作、提交。

(九)注意单据形式的失误

统一印制、自制、电子单据任何一种单据都体现为一定的形式。从实际业务角度讲,官方单据多为统一印制,像一正三副的GSPFORMA(格式和内容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统一的)、一式三联的核销单(外汇管理局统一印制)、海关规定的进出口报关单证等;出口公司、运输部门、保险公司和银行等出具的单据格式、内容多自定,但相差不大;电子单据则主要指EDI,目前我国电子单据发展最完善的是“金关”工程、网上许可证和配额申领等。

(十)注意清晰脉络中的失误

业务环节、办证步骤、单证流转单证从业人员必须清楚各种单据产生的脉络。一般而言,首先应明确某单据产生的业务环节,其次应清楚该单据的办证步骤,第三是单据出具后的流转过程。例如在办理托运事宜时,其业务发生在运输环节中,在办理相关单据时的步骤和流程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样一个顺序:S/C(合同)—L/C(信用证)—B/N(托单)—S/O(装货单)—M/R(大副收据—杂货运输)或D/R(场站收据—集装箱运输)—B/L(提单)—D/O(提货单)。

(十一)注意使用语言中的失误

英文、中文、第三国语言提交的单据所使用的语言应符合信用证或有关规定。在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多数单据都以英语制作。但某些官方语言为法语的(南美)国家可能会在订立合同或开立信用证时要求某些单据的品名或单据上的某些要求以法语形式显示,这种要求通常应得到满足;来自日本的信用证也可能提出以日语标明某些内容,我们同样应做到;在CCPIT对外出具的证明书上通常都有中、法两种文字;港、澳地区的客户要求在某些单据上列明商品的中文名称也是正常的要求;中英文对照的保险单和许可证等是能够被接受的;国际铁路运单以俄、中两种文字显示也不足为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