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业安全市场规模

工业安全市场规模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2 15:11: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工业安全市场规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工业安全市场规模

第1篇

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软件与IT服务市场销售总额为370.59亿元,同比增长18.4%。其中,软件市场销售总额为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1%;IT服务市场销售总额为220.59亿元,同比增长18.0%。

A暑假经济波澜不惊,营销变革投石问路

赛迪顾问对中国台式PC市场的统计显示,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台式PC市场销售量为428.43万台,销售额达204.37亿元。相对2004年同期,销量同比增长16.96%,销售额同比增长3.19%;相对上一季度,销量环比增长了13.38%,销售额环比增长了7.51%。

暑促效应依然平淡,季节性消费特征弱化。教育和中小企业的采购是第三季度市场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校校通工程、西部教育信息化等项目有效地释放出行业需求,同时,教育采购的平均价格继续走低,市场销量的增长并没有有效地拉升销售额的增长。区域市场中,东北、西北和华东是第三季度中国台式PC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西南、华南市场同比增长相对较低。

面对平淡的市场反应,厂商开始尝试渠道、产品和营销策略上的变革。7月,联想集团高调了新扬天系列及其2005年商用台式机新策略,首次将中小企业市场作为2005年度联想中国的主力市场,并了针对这一市场的“成长计划”。8月,戴尔CEO访华时表示,戴尔在中国坚持直销模式的同时,将尝试包括分销在内的“更灵活销售模式”。9月,宏基最终确定了神码为第二家全国总代,自此在祖国大陆恢复了总制度。不同策略选择的背后,体现的是PC厂商各自对市场的理解。但是,在品牌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挖掘市场潜力、降低运营成本是所有策略变革的深层含义。

B中低端笔记本竞争激烈

根据赛迪顾问对中国笔记本市场的统计调查,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笔记本市场销售量为71.7万台,销售额达73.3亿元,同比2004年同期,销售量增长31.8%,销售额增长8.1%;相比上一季度,销量环比增长了13.6%,销售额环比增长了9.7%。从整个市场来看,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已经趋于理性,产品的推新和降价没有带给市场太大的波动。

从笔记本垂直市场段的发展情况看,家庭和中小企业发展加快。但是一些低价位的学生用机很受青睐,行业市场还是处于低迷之中,一些中小企业的采购也是集中在中低端产品。

从各价格段笔记本的销量可以看出,低于7000元和8000~10000元价格段的笔记本销量增长最快。尤其是三季度一些主力厂商,包括联想、IBM、HP、东芝、DELL和ASUS等,都前后推出了6999元甚至5999元的产品,再加上之前的神舟、方正和同方等国内厂商,使得笔记本电脑价格一路持续走低。而学生和中小企业低端市场需求的增加,促使笔记本电脑中低端产品的热卖。另一方面,以SONY和三星为代表的消费类高端机型在三季度也得到发展,主要是高收入人群对个性化和时尚化的追求,这种需求在各品牌的降价声中逐渐释放出来。

C 政府、教育、中小企业是PC服务器增长点

2005年三季度中国PC服务器市场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与2005年第二季度相比,三季度销量环比增长了12.6%,销售额环比增长了6.4%。价格持续下降、行业需求的有力释放等是刺激服务器市场稳步发展的主要动因。

整体市场主要表现为以下特点:

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国内外厂商密切关注中小企业市场,更加重视中低端产品的销售, PC服务器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特别是低端市场已经开始接近台机PC的价格,第三季度产品平均价格较今年第二季度下降了5.5个百分点。

双核的,加快产品的更新与升级。随着AMD、Intel双核芯片的陆续,各大服务器厂商的产品都紧紧跟近,加快了产品的更新与升级。目前,双核应用仍在慢热中,预计2006年将迎来双核应用的。

行业需求得到有力释放,市场规模逐步扩大。特别是在政府、教育及中小企业市场表现活跃,并成为市场的主要增长点。

双路服务器市场需求旺盛 应用逐渐走向中高端。在应用水平方面,市场的主流日益仍集中在双路服务器上,第三季度双路服务器销量占总体份额的68.4%,同时,随着应用的升级,4路服务器也开始受到市场追捧。

DLinux继续高速发展

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平台软件市场销售总额为36.14亿元,同比增长10.6%,市场总体走势较为平稳。其中,Linux市场增长迅速,第三季度市场销售总量为2948.6万元,同比增长率达到33.1%,继续保持高度发展的势头,但在整个非嵌入式操作系统市场中的份额仅为2.3%,还难以与Windows及Unix等成熟产品抗衡。

在产品结构中,嵌入式操作系统销售额为8.76亿元,非嵌入式操作系统软件为12.82亿元,数据库软件为5.93亿元,系统管理软件为5.06亿元,开发工具为2.02亿元,分别占平台软件市场份额的24.2%、35.5%、16.4%、14.0%和5.6%。随着中国企业IT基础建设的深入与逐步完善,政府、电信与金融等大型行业用户对系统管理的需求逐渐增加,系统管理软件成为IT投资的侧重点,增长速度较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3.0%。

从垂直市场来看,大型企业仍然以39.8%的比例占据着中国平台软件主要市场份额。但随着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的推进,2005年第三季度中小企业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3.9%,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4.1%。

从区域市场来看,华北地区在北京2008奥运诸多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的带动下,销售额高速增长,同比增长率达到13.8%,市场份额已经逐渐接近华东地区。东北地区在政府“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政策带动下,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同比增长率达到了16.0%。

从行业细分市场来看,随着行业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在平台软件领域各行业投资差异有所减小。电信和金融业分别以18.1%和20.1%的市场份额依然保持行业应用的领先地位,但所占份额及销售额同比增长率有明显下降;同时,交通业和制造业则分别以14.8%和11.9%的同比增长率列各行业中最高。

E管理软件向集成化、模块发展

2005年第三季度,中国管理软件市场实现销售额16.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1%。 其中,ERP软件增长最为突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9.5%,在管理软件市场中占到52.6%的份额,销售额达到8.56亿元,增长的驱动力来源于厂商拓展的销售渠道网络所创造的主动性销售,渠道伙伴降低了厂商开拓市场的边际成本,拉动了中小企业市场销售量的迅速扩张。

管理软件市场的第二大产品――财务管理软件由于ERP软件的替代效应在大中型企业市场增长速度放缓,但是部分中小企业的应用信息化仍集中于财务模块。从发展趋势来看,SCM、HRM、EAM软件的增长速度均不同程度地超过财务管理软件,其中SCM软件市场规模达到1.51亿元,同比增长14.6%,仓储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及制造型企业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软件的需求预示着这一市场将持续快速增长。

在垂直市场中,中小企业市场维持了2005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市场规模达到10.10亿元,占到管理软件市场总规模的62.1%,比2004年同期增长了25.6%,而大型企业市场同比增长速度为16.8%。中小企业市场的增长主要来源于制造、物流类企业对ERP和SCM软件的需求,而管理软件厂商对销售渠道体系的梳理和完善成为加快中小企业市场拓展速度的驱动力。可持续的增长需要服务的保障,赛迪顾问认为,管理软件厂商及渠道在拓展中小企业用户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售后服务体系的完善。

在行业结构中,制造仍是管理软件销售的主力行业,占据中国管理软件总体市场43.7%的份额,但是在其他行业用户需求拓展的同时,制造行业所占份额以及增长速度都呈下降趋势。流通、交通、建筑、能源等行业用户需求增长明显,超过市场平均增长速度。管理软件产品模块的灵活组合将在满足不同行业用户需求特点的基础上加快渗透速度。

第三季度,管理软件市场的新特点体现为产品平台化与模块化结合的趋势。SAP、金蝶、Oracle等管理软件厂商纷纷推出或完善其ERP应用平台产品,以开放性的平台支持用户个性化的上层应用。管理软件正在向两极化发展,一方面是与应用中间件的紧密集成,另一方面是产品模块化自由组合。各厂商推出的应用平台产品正是管理软件平台化与模块化的结合。赛迪顾问认为,这种双向发展将提高管理软件实施效率和个性化开发能力,更灵活地满足各行业用户多层次的需求,有效地推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新一轮增长。

F网络安全市场高速成长

2005年第三季度,网络安全产品市场规模达到12.8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4%,增长势头明显。细分产品方面,防火墙表现较为出色,增长率在三大类主要产品中居于首位。三季度,在众多厂商的大力挖掘下,国内用户的安全需求提升平稳,对安全产品的采购十分踊跃,直接带动了中国网络安全产品市场总量的增长。

即时信息(IM)网络受到的攻击出现大幅增长,第三季度攻击频率创历史新高。与邮件蠕虫的大肆传播保持一致步调,IM恶意软件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升级,在传播方式和后果方面,IM蠕虫与邮件等其它病毒并没有大的区别。病毒发作的次数和频率明显上升,利用系统漏洞进行的攻击也越来越频繁,速度越来越快。因此,积小疾而成大病成了目前用户的最大隐患,对病毒和攻击也是防不胜防。

在网络安全中高端产品和企业级市场,中小企业成为本季度备受关注的焦点。他们的需求不断增长已经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各厂商也都纷纷开始重视这一市场。厂商对该市场总体上处于培育和开发阶段,还有十分广阔的潜在市场等待着被发掘。本季度也正好经历了暑促阶段,各家安全厂商在宣传促销各自产品的同时,也在为用户传授安全防范的理念和经验,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掌握应对安全问题的措施,让网络更加安全。

GIT服务市场进入平稳增长期

第三季度,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20.59亿元,比2004年同期增长18.0%,专业服务、网络服务以及支持与维护服务三大产品线平衡增长,IT服务市场进入平稳增长阶段。

在细分市场中,得益于IT教育与培训、IT运营管理服务和IT咨询服务的需求上升,专业服务以18.4%的增长率位居IT服务细分市场增长之首,整体市场规模达到82.5亿元,市场a份额占整个IT服务市场的37.4%,仅次于网络服务,所占份额比2004年同期上升了0.1%。

网络服务市场规模达到82.69亿元,实现同比增长18.2%,仍占据37.5%的市场最大份额。网络广告、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的增长成为拉动市场发展的引擎,电子商务、即时通讯、收费邮箱在本季度的较快增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网络服务市场的发展。

支持与维护服务市场规模达到55.4亿元,同比增长17.1%,占整个服务市场的25.1%;流通、保险、餐饮等服务行业中小企业用户以及个人用户对IT应用需求的增加是导致这一领域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

从垂直市场来看,政府行业市场增长最快,实现同比增长20.1%,原因在于2005年是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年、关键年,以“一站式”办公,办公透明化等为目标的各地电子政务建设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小企业用户对支持与维护服务、专业服务中的IT运营管理服务和网络服务的需求大量增加,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8.9%,超过了大型企业17.7%、家庭用户16.3%的市场增长速度,这一市场的增长潜力将得到持续释放。

第2篇

侧重四大领域

记者注意到,此次专项主要针对金融、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面临的信息安全实际需要而来,专项重点支持领域包括金融信息安全领域、云计算与大数据信息安全领域、信息安全分级保护领域、工业控制信息安全等四大领域。

其中,金融领域又包括,智能入侵检测产品、高级可持续威胁(APT)安全监测产品、面向电子银行的Web漏洞扫描产品、金融领域应用软件源代码安全检查产品等;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又侧重高性能异常流量检测和清洗产品、云操作系统安全加固和虚拟机安全管理产品、高速固态盘阵安全存储产品、大数据平台安全管理产品等。

再者,该专项还提出,在上述四大领域中开展重要信息系统安全可控试点示范。

其中在金融领域,支持商业银行开展一体化信息安全风险感知体系试点示范;支持商业银行开展电子银行和移动支付业务系统安全态势监控试点示范;支持商业银行、信息安全专业机构、行业主管部门对电子银行系统联合开展金融领域钓鱼网站和金融诈骗事件安全应急保障试点示范,探索银行、机构和政府部门合作的新模式,建立联合处置、及时有效的应急保障机制。

云计算与大数据方面,在金融、能源、交通、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服务领域,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围绕主要业务应用,采用安全可控的技术和产品,开展云计算和大数据安全应用试点示范。

工业控制信息安全领域,在电力电网、石油石化、先进制造、轨道交通领域,支持大型重点骨干企业,按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相关要求,建设完善安全可控的工业控制系统。建立以杜绝重大灾难性事件为底线的工业控制系统综合安全防护体系,建立完善工业控制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的机制和规范。

需求爆发在即

业内人士指出,信息安全产业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的战略性核心产业。我国信息安全产业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相比不到1.5%,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达到8%-12%。信息安全上升至国家战略,整个产业“爆发”在即。

“电子政务、金融、军工、电力等行业对信息安全都有着非常迫切的需求。据赛迪顾问预测,未来三年信息安全产品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3%,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28.03亿元。”华创证券认为,国务院总理7月份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出构建安全可信的信息消费环境。而根据《信息安全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我国信息安全产业规模突破670亿元,保持年均30%以上的增速,高于全球的信息安全产业20%的增速。

据工信部测算,今年1-5月份信息消费的规模已经达到1.38万亿元,同比增长19.8%。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迅猛,新兴消费信息消费领域的服务和产品快速增长,以家庭宽带接入、网络视频、网络购物、微媒体、手机支付、手机视频为依托的新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

但是,与此同时,利用电信传播电子信息、发送垃圾短信息、散布有害信息、实施诈骗等问题也比较突出。

第3篇

亚太:做智能系统一键式供应商

从去年开始,亚太股份通过在智能汽车领域连续不断的投资并购,迅速实现布局智能驾驶链条的目的。

“自动驾驶的投入节点就在这两三年,企业要是错过机会,就无法赶上。”亚太股份副总经理施正堂表示。

这一系列举动的具体意图,是为了2016年完成辅助驾驶功能和半自动驾驶技术装车路测;2017年底前实现无需横向控制的自动驾驶,完成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控制)、LKA(车道保持系统)量产;2018年实现典型区域的自动驾驶,无人遥控停车取车,并且与V2X结合;2020年掌握高度自动驾驶技术;2020年后,根据客户需要,随时提供自动驾驶产品和技术。

当然,亚太的行动也不是盲目的。亚太股份认为,感知、分析决策和控制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三个系统层。因此,在选择投资项目时,亚太股份倾向于软硬件可靠且有量产产品的视觉类公司和科研实力过硬且基础扎实的毫米波雷达企业。

比如,前向启创擅长视觉类驾驶辅助技术,杭州智波正在研发车规级毫米波雷达产品,苏州安智在自动驾驶的系统集成算法领域已有积累,钛马科技则在搭建车联网云平台方面国内领先。

目前,由亚太股份、前向启创、钛马信息共同出资组建的浙江网联汽车主动安全系统有限公司,已经结合亚太机电的执行系统部分,用两辆车对整套AEB、ACC功能进行了测试。

据了解,亚太股份的主营业务是生产、研发汽车电子系统,2000年之前,主要生产传统的汽车制动系统,随后开始逐渐开发汽车电子ABS(防抱死刹车系统)、EBS(电子控制制动系统)。近几年完成了ESC(电子稳定控制系统)、IBS(电子助力制动系统)、EPB(电子驻车制动系统)、ACC以及AEB的开发。

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整车厂的产业链越来越简单,对系统供应商的集成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亚太有这样的基础和实力,积极致力于向整车厂提供打包服务,未来定位于“智能系统一键式供应商”。

施正堂介绍说,采取打包方案后,系统数据交换会有统一的数据出口。在亚太股份的最终规划里,钛马会负责搭建车联网数据云,与交通、车辆智能驾驶数据互联互通。车联网数据云会与整车厂自有云通讯,双方设置安全关卡互换信息。

施正堂坦言,目前汽车电子零部件技术依然被博世、大陆等供应商垄断。国内产品无法超越是因为产品技术成熟度还存在差异。在施正堂看来,技术的成熟度部分取决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研发投入,是包含人员费用、设备成本在内的长期投入。

亚太股份年报显示,其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由2013年的2.94%增长到2015年的3.62%,主要用于汽车电子产品如EPB、ESC及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馈系统、智能驾驶、轮毂电机底盘等方面。

延锋:实现饰件与电子器件完美融合

近日,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在其上海总部展出了2016年创新展示概念车――ID 16。据了解,ID16主要聚焦“中国高端消费市场”、“城市SUV”、“自动驾驶”,这三大行业重点布局领域。

延锋汽车内饰首席执行官罗永瀚认为,自动驾驶要想真正实现商业化还尚需时日,但是智能汽车产业,这一风口却在加速到来。在此背景下,传统零部件企业也开始加快步伐,期望通过前瞻性布局来抢占技术制高点。

“自动驾驶、智能互联的发展势头十分迅猛,未来,延锋汽车内饰将加快智能化饰件等汽车内饰前瞻技术领域的研发。”罗永瀚表示,作为一家专注于内饰的零部件企业,延锋汽车内饰也深刻洞察到了车市热点的转变,“我们将在现有汽车饰件技术基础上,通过植入触控及反馈、自适应、新型显示等多元技术,实现汽车饰件与电子器件的完美融合,成为人-车-网互动互联的重要载体。”

延锋汽车内饰与KOSTAL9月 27日宣布,建立战略性合作关系,双方CEO就智能内饰显示屏合作签订协议。在新型战略合作关系下,双方将致力于将人际交流(HMI)控制系统嵌入高质量显示屏,并使之成为潮流。

据悉,KOSTAL在21个国家都有分部,业务涉及汽车电动系统、工业电子、连接器、检测技术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其HMI零部件市场比较大。

均胜:打造智能汽车顶级供应商

9月中旬举办的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博览会上,均胜电子携旗下的德国普瑞、美国的KSS和中国的汽车电子公司联合参加这次全球技术盛会,这也是均胜电子今年上半年收购美国的KSS和德国的TS后,第一次整体亮相,展出的产品和技术聚焦智能驾驶领域。

KSS在这次展会上推出了紧急制动和360度环绕视野技术,这些技术将是智能驾驶和无人驾驶的关键技术。KSS公司作为全球顶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从上世纪50年代起开始涉足汽车安全市场,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该领域全球领先供应商,其主营业务包括自动驾驶(主动安全)、被动安全和特殊产品三大类别,是全球少数几家具备主被动安全系统整合能力,面向自动驾驶提供安全解决方案的公司。Kss目前在全球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分布在美国、德国、中国、韩国和日本,研发人员近千人,地域上可以对整车厂商形成全球覆盖。同时,今年上半年收购的德国TS公司也带来了车载信息系统、导航与辅助驾驶和智能车联系统等技术。随着自动驾驶的发展,TS已经在导航辅助驾驶、智能车联和数据服务、信息娱乐方面进行布局和探索。

第4篇

交通

四条新地铁实行“计程票”

北京从去年开始建设北京地铁四号线、地铁五号线、地铁九号线、地铁十号线一期(含奥运支线)。届时4条新地铁都将实行“计程票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将规定起始票价及调价机制。

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总经理王琪对北京从去年开始新建的4条新地铁进行了重点推介,并表示“市政府将选择有轨道交通投资、建设和运营经验并具有雄厚财力的社会投资者作为政府的战略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即将新建的4条地铁。”他说,届时4条新地铁将实行计程票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将规定起始票价及调价机制,线路在投入运营之后,如果实际执行的政府定价低于上述确定的票价,政府将给予一定的补偿。

北京人乘轨道交通去机场

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主任赵文芝在奥运经济推介会上指出,从现在起至2008年前的4年内,将规划建设一批重点交通项目,其中将建设245公里的机场轨道线。这意味着在2008年前北京人就可以乘坐轨道交通工具去机场了。

市政建设

五大污水项目今签协议

全市涉及北苑、东坝、定福庄、垡头、五里坨的5个污水处理项目将在京草签协议。据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主任陈文占透露,2008年之前北京市将建设一批垃圾污水处理设施,继续规划建设16座垃圾处理设施,总投资约32亿元。

陈文占表示,2008年以前,市政管委将通过改革城市基础设施的投融资体制,对新建项目通过市场化运作,实行特许经营,由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对现有设施将加快通过招标方式选择专业公司进行运营。

此外,环境卫生作业市场也将逐步开放。“对道路清扫、垃圾清运、公共厕所保洁等作业市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组建作业公司,通过授权委托或招标方式,公开竞争承接作业任务。”

旅游

三大旅游“金矿”待开采

北京市旅游局局长于长江的名片现在成了很多企业竞相换得的“藏宝图”。这是因为于长江首次抛出了三大旅游“金矿山”:建大型主题公园、收编北京现有的4800家“编外饭店”和做旅游电子商务。

于长江表示,根据北京申办奥运会时的承诺,到2008年北京应有800家星级宾馆,客房13万间。为实现这一目标,2002年至2007年期间,星级饭店的客房数量将按照7%左右的速度增长。此外,还需要大量的无星级旅馆饭店,满足游客的需求。于长江说,目前北京市拥有4800家无星级旅馆、饭店,但质量不高,卫生、服务管理和通讯设施等还较差。“如果有眼光的投资商能够将这些旅馆改造成经济型的、有品牌、有品质的连锁旅馆,必将商机无限”。

同时,北京目前缺乏参与型的、度假型的旅游产品。于长江称,北京应建设一座有高科技含量的主题公园,一旦建成,其辐射力将达三北地区(东北、华北、西北)。于长江还表示,目前北京的会展场所数量不少,但是体量小,急需一座大型会展中心来填补空白。

第三大旅游金矿是“电子商务”。于长江称,目前世界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公民要旅游,其中三分之二是在网上实现的。而北京、中国的旅游电子商务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有远见的投资商如果致力于此,其前景也是非常可观的。”

卫生教育

投资者被允许独资办医院

投资者将被允许独资创办医院、大学独立二级学院、幼儿园等,也能通过入股和购买股权等形式参与北京市社会发展企事业单位的转制和改制中。这是市发改委副主任王海平在推介会上透露的。

王海平说,预计到2008年,北京市社会事业将实现增加值660亿元左右,占本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以上。

王海平透露,在卫生领域,北京市要推动若干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联合多个中小医院组建医院联合体(连锁医院)、医院集团或医院管理公司。选择北京同仁医院、肿瘤医院等市属医院进行股份制或企业化改造。由企业集团兼并良乡医院等。还要通过托管、建立分院等形式,将部分乡镇卫生院和城区区属医院改制为市属综合医院的分院。

在教育领域,将选择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几所公办普通高等学校进行多种所有制改革试点,采取公办民助、民办公助、合作办学、股份制、企校合作举办独立学院等多种办学形式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

消费

奥运引发首都居民消费升级

“据保守测算,2004~2008年五年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将达到13000亿元,市场增量接近3000亿元。”在9月2日举行的奥运经济市场推介会上,市商务局局长李昭如是说。

李昭表示,首都居民消费升级与2008奥运会相伴而来。他说:“2004年,全市消费市场规模将再上新台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预计突破2100亿元。据保守测算,2004~2008年五年间北京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将达到13000亿元,市场增量接近3000亿元,其中因举办奥运形成的市场增量约1000亿元。”

李昭介绍,奥运会将给北京社会消费带来四个方面的影响:一是北京将投资1800亿元以上,用于交通、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08年奥运会开幕前,由奥运会直接投资拉动的社会消费将突破700亿元;二是北京入境旅游人数将以年均6%-10%的速度增长;三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促进本市消费持续快速增长;四是由于举办奥运会而衍生的庞大的奥运消费。

制造业

“北京制造”瞄准六大领域

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局长程连元在推介会上给出了一个惊人的数字,他预计到2008年,北京的现代制造业将完成工业总产值6300亿元以上。

程连元表示,北京市将重点发展六个制造业领域。首先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加速支持数字电视、移动通信、IC卡及电子识别、计算机等六大产业快速发展。预计到2008年,电子信息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500亿元。

其次是汽车产业。优先发展以轿车和SUV(多功能运动型汽车)为代表的乘用车系列、以轻卡和中重卡为代表的商用车系列。汽车产业预计到2008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400亿元。

机电一体化产业预计到2008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950亿元以上。此外,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460亿元;石化、冶金、建材等基础产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等。

生态环境

郊区变成绿色“聚宝盆”

北京市农委主任李进山表示,北京郊区将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届时一系列生态工程将催生巨大的商机,山区建设将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第5篇

关键词:保险 市场 竞争 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保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当前徐州保险业的状况来分析,有着较大的资源和潜力。

一、保险发展上存在较大的潜力

我们从下列三组数据可以反映徐州保险发展的潜力。

1.从保险深度和密度分析。

2009年世界平均值分别为7.0%和5938美元;我国为3.3%和1831元;江苏省为2.7%和1182元;而徐州为2.68%和562元。从中不难看出徐州的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仅低于全国水平,更大大落后于全省水平。若能达到全省水平,徐州市保费总量则可翻一番。

2.从全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分析。

2009年末我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1617.06亿元。根据居民储蓄动机调查看,以养老、教育、防病为目的的储蓄比例超过40%,而且这一比例还有上升的势头。国际惯例上述预防性储蓄资金通常用于购买保险,依据这一比例推算,徐州就有990多亿元居民储蓄与保险具有较大的相关性和可替代性。再从保费占储蓄存款的比例看,世界上保险占储蓄的比例平均为7%,发达国家为15%以上,而徐州占比约为5%,从而我们可以看到做大做强徐州保险业具有较大的潜力可挖掘。

3.从目前开办业务的比率分析。

人寿业务的养老保险承保面不足10%,医疗险保面不足5%,就是承保面较好的学平险保面也不足30%。再从我市财产险几大险种看,承保面都不高,企财险保面仅为15%,家财险保面不足10%,全市机动车承保率约为16%,就是承保面较高的汽车险承保率才68%左右。从以上可以看到我市保险的潜力是很大的,还需大力挖掘,这是做大做强徐州保险业的重要资源。今年5月1日全面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这是第一次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机动车辆必须参加第三者责任保险,实行机动车强制保险制度。这无疑会使该险规模的迅速扩张及一些车辆附加险的扩大,是财产保险加快发展的极好机遇。潜力和机遇同在,做大做强是不言而喻的。

二、从目前经济发展的事态看,徐州市场还有不少待开发的保险处女地

1.徐州的农业保险有待进一步开发,形成较大的增长点。

徐州市所辖6个县(市)都是农业县(市),全市有耕地面积609.51千公顷,但农业保险除我市人保公司保留下来的一部分麦场火灾储金保险外,其他可能是一片空白。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将“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政策工具,探索利用保险机制来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方式,理所当然保险人应首当其冲。

2.大力发展的民营企业为保险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我市私营个体经济蓬勃发展,去年年末城乡私营个体工商户12.65万户,从业人员35.48万人,注册资金148.99亿元。但他们的风险意识和抗风险的能力还比较薄弱,成长壮大需要保险为其保驾护航。私营个体经济的财产保险、人身系列保险如都能开拓出来,将会使保险业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新领地。

3.企业年金保险是目前大力开拓的重要阵地。

随着《企业年金试行办法》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企业年金已进入一个高速增长期。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将以每年1000亿元的速度增长,2010年其市场规模可达到10000亿元,前景极为可观。

4.是对公共责任保险要列入保险开拓计划,要成为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分担解忧的重要举措。

我市公共责任保险还没有开展起来,这一阵地面广量大,涉及人员较多,如能快速发展起来,对社会稳定、家庭安全都会有重要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险需求也将不断增加,待开发的领地还会增加,只要我们积极探索和认真挖潜,保险的发展道路将会越走越宽广。

三、从徐州市人多的特点看,对开发保险业务拥有较大的资源

2003年末徐州市人口达908.6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为284.5万人,农村人口600多万人,去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587.22万人次,民航、铁路、公路全年完成客运量7055.32万人。在校学生189.21万人,幼儿教育不在内。其他如农民工、个体、民营企业用工等,范围之广,人数之众是保险的重要资源。目前承保面极不理想,以人身短期意外险为例,去年该项业务全市保费收入仅为0.52亿元,与人口众多的徐州市来说极不相称。根据徐州市保险学会《关于做大做强徐州保险问卷调查》看(以下简称问卷调查),有60%以上的保险人认为发展水平较低。寿险业务是以人为保险标的的,人口众多是做大做强寿险业务的丰富资源,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徐州的寿险发展将会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从未来徐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看,做大做强保险业具有光明的前景

徐州自古就有“五省通衢”之称,交通发达,是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人才济济,从全面建设中已有了较大发展,并有较强的竞争力。

根据社科院《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徐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包括香港、澳门在内的全国200个城市中排名第41位,是中国最具竞争力的47个城市之一;包括港澳在内的全国38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25位;在全国地级城市中排名第16位;在江苏13个省辖市中排名第6位,在苏北5市中排名第1位,为徐州经济社会的腾飞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6篇

室内空气污染升级

谁来拯救我们的肺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是现代化都市的象征。然而,当人们置身繁华的都市,享受空调带来舒适而惬意的温度时,空气污染这个“隐形杀手”也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消息,在经历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煤烟型污染”和“光化学烟雾型污染”后,现代人正进入以室内污染为标志的“第三污染时期”。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一进入开启中央空调的商场、超市、写字楼或者影剧院、火车、汽车等公众场所,眼、鼻、喉部会出现不适,要么头晕头疼,要么干咳不断,要么皮肤发痒,要么注意力不集中。只要离开建筑物,这些症状即可得到缓解,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致病建筑综合症”的表现。

室内环境专家的一项调查表明,现在人类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成人在室内度过的时间平均为66%,儿童则高达90%。室内环境与人类健康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而目前室内环境的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严重的污染情况。室内污染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可吸入颗粒物污染、居民装修尤其是豪华装修造成的化学污染、细菌污染以及异味污染。在中国环境部门的联合检测中,发现室内共有500多种有害的挥发性有机物,而有些有害气体的浓度比室外高出数十倍甚至上百倍,其中包含甲醛、苯等强致癌物质20余种,威尔斯菌、葡萄球菌等腐蚀性病毒200余种。每天呼吸这样的空气,儿童、孕妇、老人和慢性病人最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儿童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室内空气污染的危害。此外,目前我国汽车车内污染的形势也非常严峻。经中国室内环境监测中心对轿车抽检,发现90%存在车内空气污染。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中心统计,我国每年由室内空气污染引起的死亡人数超过11万人,每年有100多万儿童的死因与空气污染有关。近年来,由室内空气污染造成的男女不孕、胎儿畸形、弱智儿、侏儒儿及各种癌症的比例越来越高,其中由装潢污染引起的癌症、白血病、畸形儿、死亡等诉讼事件也急剧上升:

1987年6月,香港管弦乐团一鼓手 Kristan Philips因在香港演艺学院彩排时吸入保洁员喷洒的杀虫水帝龙,以致脑神经受损,获赔偿2400万,这是香港历来最巨额的人身伤害赔偿。更大的成本是长达十年的诉讼费用共合2.5亿元,一概由几家被告承担。

2000年7月,美国一家律师事务所驻北京办事处委托某装饰公司装修办公室,员工进驻后普遍出现头疼、胸闷、流泪等不适症状。经检测,结果发现室内空气中甲醛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经法院裁决,装修公司退还20%的装修款及利息23万元;

2003年,香港有299名死于非典感染的家属及1000多名SARS感染幸存者,向香港医管局、卫生署等部门提起民事法律诉讼;

2006年,福建省福州市马尾区法院宣判了我国首例由于新房装修造成甲醛超标致人死亡案件。林先生的在入住新房后患白血病不治身亡,法院一审判决,两家公司承担同等连带责任,共同赔偿原告人民币17万元……

记者从今年北京市质监局和东城区质监局联合举办的“3・15”质量宣传咨询活动现场了解到,装修及家具污染已成为影响北京居民生活质量的五大投诉热点之首。

接连不断的环境问题引起了国家高层和人大代表的重视。国务院两位副总理曾连续3次批示,指出室内环境问题关系居民身体健康,要逐步加以解决。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部分人大代表也提出了加强奥运体育场馆室内空气质量监督、确保室内环境安全的建议。

300亿元市场蛋糕待分

空气净化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对室内空气的健康要求越来越高。各类流行性传染疾病,譬如非典、禽流感等频繁出现,更使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状况空前地高度关注。有数据显示,人们对室内环境保护的认知度由上世纪末的29.5%上升到现在的81.5%,足以看出百姓对室内空气污染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但是,空气净化器作为室内空气净化的专业产品,在我国办公场所和家庭的使用刚刚起步,尚处在市场导入的起步阶段,普及率不到0.1%。而美国家庭加湿器使用率为27%,日本是15%。基于此,国家大力倡导和支持室内环保产业发展,引发了室内环保净化行业的巨大商机。各种室内环境净化治理产品应运而生,商场、超市一时间喷涂光触媒、甲醛灵、活性碳、消毒液、臭氧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等随处可见,名目繁多,催生了许多研制和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有专家分析认为,室内环保市场已经成为继房地产、汽车、电子通讯和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

我国较早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有亚都、高田、美的、瑞虹等。其中亚都以加湿净化产品而著称;高田是以疏水晶态二氧化硅分子筛为过滤介质,过滤效果明显,而且能保持较长时间不用更换内芯,方便实用;瑞虹采用光维技术,整合紫外光、光触媒、臭氧、负离子四重净化技术,主动释放臭氧和负离子,是催化、分解的典型代表。

据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室内环境监测工作委员会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共有室内空气净化治理产品生产和企业200余家,以中小企业居多,约占到总数的64%,其中一部分是生产空气净化材料的企业,行业集中度比较低,也涌现出了一些大型骨干企业,有5%的企业年营业额超过了1亿元人民币。其中作为行业领头羊的北京亚都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近年的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经过20多年发展,目前中国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市场已经具有相当规模,进入高速成长期。具有杀菌、消毒、净化功能的空气清新剂、超声波空气加湿器、光触媒空气净化器、负氧离子空气净化器产品林林总总,已经迅速成为大众消费的潮流,使室内环境净化治理成为中国热门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

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为推动室内空气治理行业扩张奠定了扎实基础。2006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突破20亿元人民币,人们的生活消费逐渐从生存型向发展和享受型过渡,这为空气净化产品市场创造了巨大的消费空间。如今上海每销售一平方米房产,业主平均要花26元用于室内环境净化,这是历年来的最高点。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提供的数据表明,2006年全市室内环境净化行业总产值近八亿元,其中多数开销是市民为新房“洗气”。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室内空气污染问题专家罗佰特・福格尔先生曾经预测:按照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将比现在高出数倍,由此将导致中国室内空气污染治理由目前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的0.5%升至15%左右,中国的室内空气污染治理市场将被放大数倍。据调查,中国拥有规模以上超市3000家,宾馆11000个,医院40000家,写字楼7000座;大中城市居民已达三亿多人。我们假定每五人为一个家庭单位消费1台空气净化器,则有6000万台的潜在市场,目前则只有不到100万台。在欧美发达国家,尽管空气质量已经很好,但空气净化产品已经普遍用于家居、办公生活空间。预计在今后几年内空气净化产品购买的消费空间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前景。

另一方面,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快速持续升温,也为汽车用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商机。专家指出,今后中国的汽车用品行业将朝着连锁业和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到2010年,中国汽车年销售量将超过400万辆;到2015年将成为仅次于美、日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整个汽车空气净化用品市场将超过12亿元的整体市场规模,汽车空气净化行业也将大有可为。

整饬市场乱局

国家为新兴产业立“规矩”

目前全国从事室内空气净化治理及检测的企业绝大多数是从事家用净化产品的,而能够治理大面积污染的集中空调系统企业为数甚少,呈现出起步晚、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技术标准滞后、行业多头管理、产业布局不合理等现象。尤其是中国空气净化企业普遍缺乏科研力量,所在净化领域的技术创新非常有限。在国外厂商纷纷推出高技术含量的高端产品时,国内厂商仍然停留在活性炭过滤、静电吸附和臭氧消毒的水平。例如在新近流行的光触媒市场,国内的一些厂商基本处于跟进的位置,匆匆推出的不成熟产品更是伤害了客户的信任,高端技术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空气净化产业进一步升级的障碍。随着市场需求的膨胀,从事室内空气净化的公司实力、技术、产品参差不齐,部分企业的产品宣传夸大治理效果,受到专家和消费者的质疑,造成该类产品市场环境的混乱,亟须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的体系,指定专门的监管单位。否则不但不能正确的进行室内环境污染的净化治理,反而给消费者以及经销商造成损失,同时也影响室内环境净化治理行业的健康发展。

为此,2001年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了《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室内空气污染控制规范》等10项强制性国家标准。

2002年1月1日,建设部颁布《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2006年2月,卫生部卫监督(2006)53号公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及《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

2006年12月1日,国家发改委又出台了56号公告《室内空气净化产品净化效果测定方法》。

这些行业规范及标准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这些标准控制的时段和对象不同。如《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控制的是人们在正常活动情况下的室内环境质量;《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控制的是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装饰工程室内环境质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制定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控制的是造成室内环境污染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的有害物质。

其次,由于控制对象不同,检测条件也不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评价人们在正常活动情况下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要求检测时每日早晨和傍晚采样,早晨不开窗通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规定,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应在通风后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

三是标准的强制力不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和《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是国家的推荐性标准,相当于一些非强制性的法律法规。

消费者在装修家居前,应该了解《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建材,委托装修公司选材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建材必须符合有关的标准。在装修完工后,应当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依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进行检测。在入住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居住环境不佳,可以委托检测单位依据《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检测,确保家人的健康。

绿色奥运商机无限

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

举办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然而,以“绿色奥运”为主题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面临最大的两个难题:一是交通拥堵,二是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相对容易解决,政府可以调控,但是空气污染的问题是长期形成的,对北京的形象会有损害。为此,国家专门成立了奥运空气保障组,协调京、津、蒙、晋、冀五省市,解决减少沙尘暴的问题,同时要求保障运动员比赛生活场馆有良好的空气质量。这就为中国的环保产业发展带来了绝好机会,空气净化产业迅速升温。

其实早在“十五”期间,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已经针对建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进行了重点科技攻关。为兑现北京申奥承诺,实现“绿色奥运”的理念,北京奥组委先后制定了《奥运工程环保指南》、《奥运改扩建工程环保指南》以及《奥运临建工程环保指南》。《指南》中明确规定,要解决奥运场馆的空气净化问题。本届奥运会数十万个比赛场馆、接待酒店和公共场所必须安装的空气安全设备、加湿器和净化器,直接采购和由此引发的民用市场规模高达100亿元之多。

随着“绿色奥运”的临近,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趋于白热化。旷日持久的“2008奥运空气加湿净化器独家供应商”争夺战持续了几年时间,2006年5月11日,终于以亚都胜出GE和海尔两大巨头而划上了句号。对亚都科技总裁何鲁敏而言,亚都发起的“”大获全胜,希望通过与奥运品牌的互动,在进一步提升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为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中国奥委会以及参加第29届奥运会的中国体育代表团提供支持。据悉,这是奥运史上第一次出现这个产品的供应商,是零的突破。

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独家供应商配套供应商招标大会”上,亚都科技抛出了未来3年近20亿元的采购计划,吸引了500多家内地、港台及日本等配套企业蜂拥而至。

2007年,各类环保及空气净化产品展会、招商会、论坛竞相登台亮相,可谓烽烟滚滚,热闹非凡:

2007年3月,第四届上海国际室内环境技术与产品展览会暨论坛开幕。

2007年4月,首届中国上海室内环境净化双年会―上海室内环境净化技术国际论坛举行。

2007年6月,由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和中国室内环境工作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国际室内(车内)环境保护产品与技术展览会将在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

第7篇

一、家具产业概况

我市的家具产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了集家具生产、加工、包装、产业配套一条龙的产业格局,成为支撑__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据统计,全市现有木材加工企业782家。20__年,全市家具产业实现工业产值9.54亿元,实现税收500万元(不含油漆、木工机械等家具配套生产企业的税收2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元。去年以来,针对家具产业规模偏小、龙头企业少、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和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我市大胆创新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实现家具产业“四化”的工作目标,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市市情、极具特色的家具产业发展之路,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产业升级加快。主要体现在“三个转变”,即原材料以本地实木为主向进口原材料和板式、皮式和其他材料转变,生产布局由公路沿线分散加工向园区集中加工转变,产业结构由过去以生产为主向既生产又批发经销转变。二是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20__年,老家具市场改建工程和光明家具城(第一期)工程相继竣工开业,家具市场新增建筑面积94500平方米,新增店铺929间,__国际家具城已成为省内最大的家具专业市场,成为本市家具企业及临近省市许多家具企业展示、销售家具产品的集散地和批发中心。另外,家居博览中心、光明家具城(第二期)、亚琦家具市场和家具配套市场三个高规格的市场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__家具市场的品位。三是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通过全面的清理整顿,进一步规范了家具行业生产秩序;制定了《家具行业标准化生产工作方案》,为我市实施家具生产文章版权归文秘站 作者所有!标准化创造了条件;原材料突破了本省禁伐阔叶林的瓶颈制约,把目光投向进口国外的优质木材上。今年初,__鸿兴泰实业有限公司已成功进口了首批180立方米俄罗斯木材,不仅拓宽了家具原材料来源渠道,还提高了原材料品质,改善了木材市场品种结构,有利于推动家具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家具暨木工展览会,大大提高了__家具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人造板行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市的人造板行业进入了一个较快发展的新阶段。全市人造板生产企业42家,其中生产木胶合板企业5家,生产细木工板企业20家,生产中纤板企业2家,生产刨花板企业9家,生产指接拼板企业6家。人造板企业生产规模较大的有华亿化工有限公司、众兴人造板厂、恒达木业、华洲人造板厂、兴达装璜板厂、赣森人造板厂。整个人造板行业年产量25万立方米,产值达3亿元,从业人员达20__多人。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主要销往广东的东莞、深圳及其它省市。

但我市人造板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1、企业规模较小。我市大部分人造板生产企业主要是近几年引进的新上项目,还有就是由原来从事实木家具生产的企业转产,处于企业发展初期,规模普遍偏小,龙头企业少。

2、产品档次、质量参差不齐。受市场环境影响,一些人造板企业为迎合市场只有从工艺、原材料等方面压缩以降低生产成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属低附加值产品。

3、原材料来源紧张。因本地木材资源的日益减少,加上禁伐阔叶林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市木材原料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三、20__年家具产业发展思路

20__年,将是我市家具企业转型、产业总体水平大步提升的关键之年。我市将重点针对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偏小、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坚持“标准化、环保型”的科学发展思路,以提升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发展水平为主攻方向,加大扶持、引导力度,致力完善产业发展的硬、软环境,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培育龙头企业、完善配套市场建设、引入人才、创建品牌、规范管理为重点,加速产业内部整合和企业规模扩张,促进企业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逐步实现我市家具产业和人造板行业新“四化”(即生产园区化、工艺标准化、企业规模化、营销品牌化)。20__年,我市家具产业(含人造板行业)总产值将达到12亿元,新增税收200万元,年出口创汇200万美元。为实现上述目标,主要措施是:

(一)加强产业领导,抓好产业发展布局

由市家具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负责全市家具产业发展的产业组领导和协调服务工作,并强化行业管理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的职能,充分发挥其“引导、规范、监管、服务”的作用,认真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指导、制度建设、行政管理、协调服务、产业调研、信息统计与、对外交流等工作。一是努力协调与上级职能部门的关系,争取对__家具产业实施政策倾斜,放宽木材加工许可条件,特别是对高效利用木材原料、符合环保要求的人造板生产企业予以办理木材加工许可证,为我市家具产业发展松绑。二是重点规划好康唐线、赣丰线家具产业带和麻双、十八塘、龙华、浮石、龙回五千亩原料林基地,种植桉树、皇竹草等品种,逐步增强木材自我供给能力。

(二)调整产业结构,加速企业规模扩张

一是规范。由产业领导小组牵头,继续对全市家具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全面清理整顿,对无证无照的家具生产企业予以取缔;对一些规模小、能耗大、工艺落后的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生产标准和环保要求的木材加工企业责令限期整改,到期未整改或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坚决予以取缔。

二是引导。通过给予企业资金信贷、生产用地、政策优惠、配套服务等方面的支持,一方面引导、扶持木材加工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调整产品结构,减少木材消耗,提升产品档次,改变我市家具产业以生产实木家具为主的格局,加快向板式家具、真皮沙发、玻璃家具、藤制家具、金属材料家具等多元化、中高档次方向发展,从而扩大人造板的需求,带动人造板档次的提升;另一方面鼓励本地木材加工企业通过资源整合,走小小联合、靠强靠大发展之路,促使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推进企业规模迅速扩张。

三是招商。咬定江浙一带特别是广东的顺德、水藤等家具业发达地区,大力实施产业招商。重点引进一些实力雄厚、投资规模较大的板式家具等非实木家具企业,以及人造板、油漆、白胶、皮件加工、小五金等家具配套生产企业,在发挥龙头骨干企业示范带动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完善我市家具产业发展体系。

(三)提升产品质量,创建__家具品牌

1、着力推进木材加工生产标准化。一是加强木材加工技术标准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普及工作。通过“质量月”、产业培训等宣传、咨询和培训活动,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木材加工行业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意义,不断提高企业的标准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二是引进家具产业的检验检测、计量、培训等机构,为我市实施《木家具通过技术条件》(GB/T3324—1995)、《家具使用说明书》(GB5296·6—20__)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今年将着力争取建立竹木产品质量检验__检测中心。三是鼓励木材加工生产企业积极参与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提高我市木材加工产品质量,提升我市木材加工行业的科学管理水平。

2、大力实施品牌战略。一是鼓励企业自主创新,自创品牌。对其商标新评为省著名商标、国家弛名商标称号的我市家具企业,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奖励。二是加大宣传力度,扩大“__家具”这一名牌的知名度。通过继续举办__家具暨木工机械产品展销会,加强__国际家具城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宣传,扩大“__家具”在省内外的影响。

(四)加快园区建设,打造产业发展平台

加快镜坝、太窝、唐江、龙华家具生产基地建设步伐,加大引导力度和招商力度,引导更多的市内外家具生产企业(特别是人造板生产企业)进入园区,建设标准厂房,引进先进设备,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全力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同时,积极争取引进一两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家具制造企业入驻园区,使家具生产基地尽快为__国际家具城提供强大的产品后盾。

(五)推进市场建设,完善家具销售平台

一是整合规范木材资源市场。吸取去年成功引进俄罗斯木材的成功经验,继续拓宽境外木材来源渠道,尽量减少本地木材的消耗,保护生态环境。年内争取从俄罗斯引进木材40000立方米,并打通东南亚木材的流入渠道,争取从东南亚国家引进木材20__0立方米。二是进一步做大做旺家具市场。年内完成占地45亩__家居博览中心和占地15亩的家具精品市场(二期),加快推进占地120亩的竹木大市场。三是完善市场功能,提升市场档次。抓好__国际家具城停车场建设,解决货物停放和装车难的问题;强化市场物业管理,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树立诚信意识,打造信用市场。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工业化;计算机应用服务;软件服务;软件行业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9-0479-02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HE Xiang, WANG Chen-guang

(Western Securities Co.Ltd.,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showed accelerated growth trend, and profitability improved steadily. As the market and technology integration, industry trends will bring a golden era.

Key words: information; industrialization; computer application service; software service;software industry

1 行业现状

2008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设立软件服务司。这标志着软件及其涉及的产业链开始纳入政府部门统一管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缺乏统一规划、企业数量多而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新能力不高等制约行业发展的因素将得到改善。软件服务司的成立从政策导向上将推动国内软件企业向规模化发展。

国家和各级政府以及大中型企业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软件产业从制度建设到行业合作都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国民经济中采掘、制造、建筑等传统工业行业,都积极与信息行业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动了软件服务市场的快速发展。

截至2008年6月,国内软件业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内部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1-6月软件产业实现收入3456.7亿元,同比增长30.4%,占电子信息产业比重达到13%,软件业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同期制造业20.7%的增长速度。软件业规模以上企业个数达13000多家,全行业就业人数超过130万人。(如图1)

2 行业市场分布

2008年上半年,我国软件产业收入构成中,软件技术服务增长最快,累计完成收入670.6亿元,同比增长46.8%,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19.4%。其中,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过57亿元。软件产品收入为1216.8亿元,同比增长24.3%,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35.2%,是软件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集成收入为812.3亿元,同比增长29.6%,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23.5%;嵌入式系统软件和IC设计收入增速相对较低,分别完成收入646.4和110.6亿元,同比增长22.6%和14.7%,分别占软件产业总收入的18.7%和3.2%。(如图2)

3 目前行业的发展动力与前景分析

中小企业和农村的信息化发展将为产业提供新的动力。一方面,国家将为农村信息化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中小城市和乡镇农村的市场前景看好。另一方面,随着网络应用不断普及,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商务逐步成为主流,导致中小企业发展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

2008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三年,通过软件的应用来推动工业企业业务改进和创新已经成为工业企业的共识并直接推动中国软件服务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

计算机应用行业在过去几年的业绩呈现加速增长的态势,并且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我们认为这一趋势将能够延续,尤其在当前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进程加快的这样一个历史背景下,行业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经济增长模式转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加速融合加深了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信息化的需求。信贷紧缩、生产要素成本上涨等宏观经济环境,使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挑战加剧。因此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这不仅是企业进一步发展更是企业可持续生存的现实需求。

信息化需求的爆发增长将主要体现在软件与服务上。从信息强国的经验来看,在信息化高峰期,其信息产业与信息化投入必然要经历一个高速发展期。例如美国在1995-2000年信息产业增长了59%,而同期韩国则增长了66%。而中国2004-2008年信息产业增长了144%,中国已处于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期,信息化与工业化加速融合,信息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渐重。

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的信息化投资总额将保持快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到18.9%;软件与服务国内市场销售额将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软件与服务在计算机市场中的份额将达到30%。

计算机应用行业是在当前不确定性较多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相对易确定业绩增长的投资标的。我们预计未来三年其净利复合增长率达到30%左右,远快于市场整体。并且行业处于景气上升周期,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随着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信息化进程加快的行业趋势,工业装备信息化、管理软件、政务信息化三大领域将成为软件产业新的增长重心。信息安全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发展,其中电信、政府、金融将是安全需求最大的领域,预计未来三年年均复合增长率将达到31%以上。软件出口继续增长,软件出口2008年第1季度为16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4.3%。

4 目前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内软件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当前这一局面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很多软件技术创新得不到资本市场的支持。这是国内软件企业规模不大的首要原因。

其次,虽然国内软件市场近年在总量上发展很快,可因为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地区经济发展不均衡,成为限制软件企业规模扩大的因素。比如国内政府信息化的市场额度很大,但由于政府采购比较分散,地区平均主义较严重,导致大型软件企业难以崛起。

再次,国内软件企业合作意识较弱。软件企业一般各自为政,缺乏合作联盟意识,这也一定程度的限制了企业规模的扩大。

最后,国内软件企业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行业发展初期,软件开发模式停留在作坊模式,主要原因是企业缺乏好的管理人才和相关的技术资源。近年,国内软件开发人员和技术逐渐成熟,加之越来越多的软件企业通过CMMI和ISO9000认证,软件企业在软件开发的过程管理上有了极大改观。然而,软件公司在规模上还难于突破。原因在于企业内部研发的管理仍跟不上企业的发展速度,多数软件企业现有的管理体系不足以支撑企业上规模的发展。多数企业依旧是软件项目公司,形成不了标准化的软件产品,这也限制了整体企业规模的扩大。

针对软件企业规模普遍小的现象,我们认为软件企业要想在目前的环境下获得突破,软件企业必须增强合作意识,才能使软件企业生存和发展环境趋于良好。

在领头软件企业的带动下,对各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定位,构建全国范围的软件行业的大流水线。让行业内的软件企业各司其职,有效的分工和合作,降低企业间的交易成本,这是产业整合的必然。

在当今信息爆炸和通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靠任何一家企业包打天下都是不现实。软件企业也需要将一些附加值比较低的部门进行剥离,如同IBM剥离PC部门一样。大的软件企业,应该考虑剥离编程业务、剥离小模块,让其他小软件企业能够做一些程序、小模块,或者与比较大的外包公司进行合作。这样才能构建出合理的产业链。

软件行业唯有通过整合技术和客户资源,有效配置软件生产流程的各环节,才能形成更多的大型软件企业,才会使整个行业发展具备国际化的竞争力。

5 行业发展的趋势

国内软件行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全球软件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全球信息化软件行业继续朝整合方向发展。

甲骨文、SAP和IBM等软件巨头都纷纷开始了整合行动。特别值得关注的就是各大软件巨头对BI商业智能软件企业的收购。其中甲骨文公司收购了Hyperion,SAP收购了Business Objects,IBM则收购了Cognos。软件巨头们都意识到行业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软件服务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因此后续的商业智能和数据挖掘分析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和方向。

SOA和Web2.0是未来的一个发展重点,包括Web2.0下提及的Mashup生态系统,因此可以预计在2008年在中间件和SOA集成方面的并购将是一个持续的整合热点。在SOA和Web2.0迅猛的发展态势下,基于SaaS模式的软件服务提供商将是软件服务市场的主角,可以预见在未来三年基于SaaS软件服务企业的收购和整合将会持续出现。而对于国内,预计到2011年SaaS市场将超过400亿,现在的SaaS软件服务提供商如阿里软件、神码在线、友商在线和金算盘等将面临进一步整合和洗牌,不论是应用本身整合还是垂直行业整合都在所难免。

国内软件行业的未来发展,也将是顺应这个整合的大趋势,市场和技术整合将成为行业持续的主题。

参考文献:

[1]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投资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 张俊瑞.上市公司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