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治理现代化

科技治理现代化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2 15:11: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治理现代化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治理现代化

第1篇

关键词:职业能力业绩化;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6)04-0120-03

作者简介:梁润华(1964-),女,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书记,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心理学和职业教育。(广东 广州/510630)

一、引言

现代学徒制是国家加速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口红利的重要举措。现代学徒制的鲜明特征是:校企联合双元育人、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学徒。因此,现代学徒制实施的一定是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但是,企业的本质是要追求效益、学徒的本质是要追求绩效,如果不能抓准企业和员工为什么要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痛点,那么,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一定是高职院校一厢情愿的事情。部分举办现代学徒制的学校,在学习过程中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学员流失率。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利益驱动点比较模糊,现代学徒制有利于员工长远发展,但现代学徒制对企业本身的投资回报不确定;二是学徒的持续学习动力不足,主要源自工学矛盾、学习与工作绩效相关性弱;三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不足,培养过程的独特性仍不明显,在课程设置、教材、企业师资标准、教学方式、考核方法等方面的创新亟需提升。

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内涵:学员职业能力业绩化

企业支持现代学徒制是期望提升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效能,追求实现人均产能增长,超额完成既定的经营指标,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员工参加现代学徒制学习,不仅仅是为了一纸文凭,更是为了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提升,而且这种能力要显性化,能够体现自身价值创造。因此,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一定是基于学员的职业能力业绩化,也就是说学员通过学习之后提升职业能力,职业能力应用在工作中转化为工作业绩。学员职业能力业绩化既是吸引企业、员工参与现代学徒制的关键所在,也是现代学徒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三、能力业绩化的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的实现途径

(一)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政策对接

现代学徒制学员首先是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核心竞争能力,各企业对人力资源均实行分级、分类管理,设置相对应的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政策。因此,现代学徒制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除了充分满足专业与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得对接、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之外,还应该与满足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的政策对接,有助于企业人才资本的增值管理。所以,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同时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养成解决方案,与企业岗位资格体系、岗位培训与开发体系、岗位绩效标准体系相融合。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忌照搬日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应该按照能力单元地图设置课程,能力单元应该本着够用、实用、精简不重复原则设置。通过专业学习,有效实现学员的职业能力业绩化,满足学员学以致用、价值增长的需要。

(二)学员代表参与专业课程内容订制有利于形成学以致用的能力单元地图

现代学徒制专业课程内容一般是由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与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用人部门共同制定,少有学员参与其中。但是,现代学徒制的学习主体是学员,学员知道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急切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以便学以致用,提高工作绩效。所以,现代学徒制学员参与专业课程内容订制,将工作问题情境融入专业学习内容,有利于形成精准的能力单元地图,有利于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使专业课程内容更加贴近企业的岗位培训与开发体系,更加贴近岗位绩效标准所需要的能力。学员带着工作问题参加学习,做中学,学中做,将学习效能转化为工作效能,从而实现现代学徒制教育的根本宗旨,吸引更多企业共同举办现代学徒制,体现现代学徒制的强大生命力。

(三)O2O学习方式是解决现代学徒制学员工学矛盾的关键途径

现代学徒制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成人教育方式。学员们实际上要在三大战场同时奋斗:一方面忙于职场各种业绩指标的冲刺,一方面忙于各门课程学习指标的实现,同时还要兼顾个人生活需求。所以,工学矛盾成为学员坚持学习和提高学习效能的主要障碍。职业教育创新更加需要互联网思维,现代学徒制学员更加迫切需要O2O学习方式,以便充分利用碎片时间来参与学习,以小胜累积为大胜。所以,现代学徒制课程设计更加需要融入微课、网络课程、翻转课堂等互联网学习元素,而面授时间则集中用于知识梳理、答疑解惑和问题研讨。因此,利用O2O学习形式提高时间效能,是解决现代学徒制学员身兼多种角色困境的有效措施。

课程体系一般由素质课程、专业课程、专业实践课程等三大类。作为企业员工,其理解能力相对比较高,社会经验相对比较丰富,素质课程可以采用“网课+讲座+活动”形式授课,例如思想政治类、军事理论、心理健康、职业生涯发展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课程,可以通过网络课程传授知识点,由企业培训师根据企业实际开设相关专题讲座或组织相关实践活动,例如:结合民兵训练、职工运动会、员工关怀、员工援助计划、新员工岗前培训、企业绩效管理政策讲解、产品服务创新活动、发明创造、技术攻关等等。

专业课程则采用“网课+面授+实操”形式,网络课程讲授知识点,集中面授进行知识串解、案例分析、答疑解惑和解决知识运用问题,岗位操作以便提高技能,这期间进行双师授课与辅导,企业培训师要进行岗位操作辅导。

专业实践课程由企业培训师根据企业岗位培训与开发体系进行开设,以便专业学习与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岗位晋升培训、岗位新业务新技术培训相结合。

(四)基于行动导向、过程导向、结果导向制定专业课程考核标准

能力有不同的定义方式,如有人将职业能力定义为职业行动能力,也有人将职业能力定义为综合职业能力,基本包含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所以,现代学徒制的课程考核标准应该着重体现在学以致用、学有效用方面。课程考核方式尽可能避免知识的死记硬背式考核,重在考核学员的学习态度、职业能力、学习成果等方面。

1.行动导向的课程评价

成人学习是改变通过经验形成的行为方式。现代学徒制学员参与学习的行动力非常重要。学员的行动力要在课程考评标准中占一定比例,通过考核学员的课程出勤率、网课学习完成率、参与学习小组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项目、劳动竞赛、技术攻关等实践来体现。

2.过程导向的课程评价

建立专业课程学分银行,制定岗位任务或技术项目与专业课程转换、岗位培训与专业课程置换方法,将工作过程的培训课程、工作任务、工作项目等与专业课程置换,减少学员对专业知识的重复学习,体现现代学徒制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学培融合,重在工作过程能力提高的教育特色。

3.结果导向的课程评价

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成效体现在学员的职业能力提升和工作业绩改善方面。通过建立专业业绩置换学分或置换课程体系,充分体现结果导向的课程考核特色。专业业绩包括专业证书、专业竞赛奖项、创新创造发明成果、技术专利、技术解决方案、专题报告、课题项目、公开、教材、专著以及企业科技进步奖项等。

4.校企一体化共同实施专业建设是现代学徒制教育成败的关键

现代学徒制专业建设离不开校企一体化,除了校企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考核方法之外,为确保教育教学成效,校企更加需要深度开展专业建设:(1)共同建设具有教师与教练特色的双导师团队,一方面训练学员的知的融会贯通能力,另一方面辅助学员运用知识提高业绩的能力,专任教师作为一名“知道者”要通过企业实践提高对企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所要完成任务、工作流程的认知,进一步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而企业培训师则需要提高教育教学理论与规律的认知能力,将具有的丰富实践经验转化为教育教学能力。(2)共同开展多媒体课程教材建设,将专业课程知识点和企业岗位培训能力点相互融合研制成多媒体课件,供学员随时随地学习。(3)共同开展创新育人协同平台建设,通过共同申报教研科研课题、科技攻关项目、培训包开发等研究,创新校企合作内容,发挥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资源,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为学校发展、企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乃至国家发展贡献能量。

5.学员能力业绩化最后一公里:O2O的学员能力转化辅导方式

为了有效促进现代学徒制学员的专业能力转化为工作业绩,校企共同开展O2O的学员能力转化辅导:(1)线上学习与分享交流。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提升教学效果,学校通过开发在线学习与考试平台,用于存放课件供学员网上学习和网上考试,同时增设网上讨论区BBS,为学员提供在线咨询辅导。同时,开展学员之间的朋辈辅导,学员是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员工,他们通过彼此之间的经验分享,共同提高解决工作问题的技能。(2)线下跟踪辅导。专任教师、企业培训师为学员提供线下跟踪辅导,通过为学员提供个性化辅导,促进学员的学习能力和业绩能力的提高。辅导方式包括网络辅导、电话辅导、Email辅导、个性化性辅导等。

四、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的生命力在于找到学校、企业、学员三方的利益共同点,在于学员学习能力转化为工作业绩,这需要学校、企业、学员本着契约精神,共同参与、共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学徒制,具有如下特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与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管理政策对接,学员参与专业能力地图订制,利用O2O学习方式解决学员工学矛盾、学以致用等关键问题,建立行动导向、过程导向、业绩导向的课程考核标准,校企一体化共同实施专业建设,以及构建实现能力业绩化的最后一公里的课后辅导机制。总之,如何保持现代学徒制的可持续发展非常值得职业教育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

[2]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广东省财政厅、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制制试作的实施(粤教高[2016]1号).

第2篇

关键词:海洋生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

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地球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而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工业生产以及资源开采已经开始向海洋方向转移,所以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造成了海洋生态系统污染问题。所以,在实际的海洋生态系统合理保护中,应该针对现代化治理工作和技术进行分析,完成现代化的海洋生态环境良好处理,确保其工作运行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工作运行效果。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管控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具体的工作处理,所以在当前生态系统的工作运行管控过程中,应该针对海洋生态系统进行合理的运行控制,确保其工作运行更加合理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效果。

一、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的威胁

海洋生态环境对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社会环境建设。并且在当前社会资源调查中发现,海洋中包括有当前社会发展中所需要的燃气等资源条件,所以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各个国家开始对海洋领域进行探测和发展,也关系到海洋体系的有效利用管控。而在海洋环境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形成了海洋体系的有效控制,对于海洋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当前我国海洋环境正在遭受环境污染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我国近海岸环境污染相对比较严重,影响到海洋污染处理效果。我国是海岸线绵长的国家,海岸资源是我国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依靠海岸资源建立了独特的旅游体系、完成核电项目建设以及水产养殖等建设,但是在各项产业建设过程中,一味的向海洋资源索取,缺乏对资源的保护,缺乏相应的环境保护意识。造成了近海岸污染严重问题。一方面,近海岸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人类活动因素,工业生产向海洋排污、人类活动向近海岸释放垃圾等,都严重影响到海洋的环境安全。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主要河流污向海洋输送的污染物已经达到了2000多吨,并且陆地垃圾源也向近海岸排放垃圾,影响到海岸线的实际建设,不利于海岸线的生产。另外一方面,大气环境污染以及区域内的整体环境变化也影响到地区内的环境建设,使近海岸海洋资源受到污染。其次,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总体生态性分析而言,当前我国海洋生态系统存在功能退化的现象,其主要的表现就是海洋生态物种的多样性受到影响,使我国海洋环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1.当前,我国海洋生态以及陆地滨海生态系统中无机氮。含量逐渐增加,并且磷元素逐渐减少,这是海洋生态环境退化的主要表现之一,严重影响到海洋水体问题,对于海洋生态环境控制非常不利,也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的自我净化。2.海洋生态系统的环境发生变化也势必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族群造成影响,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海洋生物种类逐渐减少、潮间带生物、底栖贝类、鱼类种类多样性明显降低。3.我国海洋面积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人为的填海工程建设实施,影响到实际的海洋工程建设,不利于海洋建设管控。最后,当前海洋灾害频繁爆发也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在最近几年内海洋灾害频繁发生,台风、海啸等灾害给予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这与当前的环境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实际的海洋灾害处理中,要做好各项工作的有效控制,确保海洋灾害控制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海洋灾害处理效果。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正受到严重的威胁,从而影响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建设效果,所以在实际的海洋生态环境处理过程中,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管控,确保其工作处理更加有效。

二、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工作是在当前海洋环境处理工作中重要的工作,其以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为目标,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当前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工作展开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到实际的海洋生态安全治理问题,其具体问题包括以下几点内容:首先,当前我国海洋安全治理体系中还存在制度不够完善问题。(1)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法中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其配套的制度实施缺乏效率,影响到安全管理效果。(2)存在有法律法规过于发散的问题,尖锐的问题分散到各个法律规章制度当中,影响到法律规章制度的处理,不利于法律规章制度的实际管控。其次,海洋安全管理不够现代化。在实际的海洋安全管理实施过程中,其管理仅重视对环境污染清理,缺乏安全管控意识,影响到实际的安全管控效果。(1)缺乏对沿海地区产业的合理布局,其工业化以及化工产业相对比较多,加重了海洋的污染。(2)海洋监测以及相关海洋处理技术不够发达。我国海洋技术起步相对比较晚,落后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对发达国家的各项技术进行处理,并且海洋技术处理过程中,缺乏对先进技术的转换,其海洋环保处理技术不够现代化,影响到海洋安全控制处理效率。再者,海洋安全管控系统建设过程中,滨海地区的政府以及相关人员缺乏海洋安全管控意识,同时也缺乏对海洋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宣传,不利于海洋安全控制。

三、海洋生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

海洋生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对于当前我国海洋生态安全管控过程中,应该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通过对问题的实际处理,完成对海洋生态环境的良好改善,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管控意识,确保安全管控工作实施更加有效。以下是本文为海洋生态安全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完成海洋生态环境制度优化建设。完成海洋生态环境制度优化建设是海洋生态安全现代化治理工作展开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海洋生态环境的合理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海洋生态环境的发展。在实际的海洋生态环境处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其生态环境建设进行实际的控制,确保其环境建设更有效果,最大程度上提升其处理质量。首先,制度建设过程中,应该针对海洋生态安全保护进行制度建设,重要完成责任制度的优化建立,规定海洋安全保护的明确职责部门,并且通过职责的明确,确保海洋安全管控系统构建更加优化,也需要完成各项工作优化建设,确保工作处理更加有效,也能够最大程度提升实际的工作处理效果。其次,制度建立过程中应该针对海洋污染进行惩罚处理制度建设。惩罚处理制度建设是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手段,海洋环境之所以受到污染,正是因为部分污染问题缺乏制止,影响到环境污染的处理效果,不利于环境污染的有效管控,所以在实际的环境污染处理中,更应该做好各项技术控制,确保技术应用更加合理,并且在海洋环境污染惩罚制度处理中,应该做好量刑处罚设计。根据不同的海洋污染程度设计完成不同的制度建立,同时也有利于海洋污染的综合处理,确保海洋污染处理更加有效,提升海洋污染处理效果[1]。最后,完成海洋生态安全立法规划,在实际的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过程中,海洋生态环境缺乏立法保护,是影响海洋安全生态管理的主要问题,在实际的海洋生态环境立法处理过程中,还需要针对性完成各项立法控制,确保海洋处理更加有效,也能够实现海洋生态安全环境保护升级。如,当前国家制定的“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基本法”就可以完成良好的海洋生态安全保护,并且各项制度的建立要以“海洋生态安全治理基本法”为依据完成制度规章建立,确保海洋生态安全保护更加有效[2]。(二)现代化海洋生态安全治理方法应用。传统的海洋生态安全治理过程中,缺乏相应的安全管控,不利于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管控,所以在实际的生态安全环境治理过程中,还应该注重对其治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并完成对生态环境的安全控制,确保各项工作处理更加优化。1.完成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产业布局,我国沿海地区产业直接影响到了海洋生态环境,尤其是化工产业以及石油开采等,都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所以在当前海洋生态安全治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良好的处理,确保各项工作展开更加优化,也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海洋处理效果。一方面,可以大力发展海洋生态旅游产业。第三产业是当前我国鼓励发展的重要产业,同时生态旅游产业也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3]。2.完成海洋治理技术升级。一方面,对于海洋生产中使用新型处理技术,包括新型污染处理技术、环保海洋科技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海洋系统的优化保护。另外一方面,利用当前新技术完成对海洋的智能化检测,海水利用、生态修复、立体监测观测等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应用智能化系统、北斗导航、网络技术等世界先进的技术,完成智能化海洋生态安全监控系统建立,确保海洋生态安全监测更加有效,提升海洋安全处理效果。(三)完成海洋生态安全宣传。海洋生态安全保护人人有责,海洋安全保护脱离不了社会的力量,所以在实际的海洋安全体系建设中,还应该注重对其安全环保进行宣传,提升沿海居民、企业以及相关部门对海洋生态系统安全保护的意识,提升其安全保护效果控制。

四、结语

本文笔者针对海洋生态安全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从安全宣传、现代化治理制度以及现代化治理体系等三个方面阐述海洋生态安全治理体系构建,希望能够对海洋生态安全管控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广平,张晨晓.海洋牧场生态安全健康评价系统软件构建及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成果,2020,21(09):55-58.

[2]None.陆海统筹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J].环境保护,2019(07):12.

第3篇

关键词:环境风险治理;科技专家;不确定性;有组织的不负责任;综合治理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环境事件表明,中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高发的风险社会。环境风险源于诸多因素,但其中科技因素无疑占据了主导地位,科技专家因此应该在环境风险的治理当中承担重要的作用。

一、作为现代风险的环境风险

安东尼・吉登斯指出,今天人类面对的风险不再是传统的那种主要由相对确定的自然因素所导致的“外部风险”,而主要是由科技力量扩张所带来的不确定的人造风险。乌尔里希・贝克看到,传统社会当中的风险分配受到财富和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影响,现代风险的分配则体现了更大的公平性。但贝克“严重地低估了‘社会风险地位’的不平等性对弱势群体的严重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难以估量的多重效应。”2近年来中国出现的环境风险常常引发,带来比较严重的社会风险,这次常州事件就是又一例证。

纵观近年来的环境事件,当前中国的环境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风险。借助现代技术力量的支持,人类活动的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上不断扩大,超过自然环境自我修复能力之后即会产生破坏效应。中国的工业现代化是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展开的,但由于总体科技水平落后,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特别严重。常州“毒地事件”的根源在于,此前三家化工厂几十年来的污染物排放对“常隆地块”的土壤造成严重污染。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经济发达省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土壤污染状况相对落后地区更加严重,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落后的科技水平使经济的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随着现代化负面后果日益显现,更清洁的生产方式、对环境污染的修复与治理都对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是制度风险。到目前为止,中国的环境标准、环保制度尚不健全,无法为管控环境风险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中国环境保护的立法工作与西方相比并不算晚,但受到经济发展观念与模式,特别是总体科技水平的限制,中国的环境法律法规所设定的环境标准较低,作为执法依据的环境监测也不完善。2011年6月份,常州市的环保部门对“常隆地块”进行环境调查时,因为国内没有相关标准,所以参照的是《荷兰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DIV, 2009)》相关指标。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常州外语学校的建设和启用均在邻近地块污染修复工作尚未完成之前,不仅存在程序不当,其选址过于接近遭受严重污染的化工园区原址本身也不科学。在央视的新闻报道中,环境专家指出,2016年2月份新北区环保局委托上海华测品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基本污染物的测量未专门检测农药残留成份,导致对污染程度的调查不够全面。可见,在工农业生产环节,废弃物处理环节,环境监测与治理修复等环节缺乏更为细致、严格的具体标准,大大阻碍了环境保护事业的推进。

再次是道德风险。受经济利益驱动,经济组织、科技人员甚至部分政府组织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不够甚至恶意破坏环境。在对“常隆地块”进行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修复企业为了保证利润未严格遵守施工设计要求,将受污染土壤露天堆放是造成常州外校大量学生身体不适的直接原因。近年来虽然中国政府加大了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但仍有不少企业铤而走险,部分地方政府和官员为了政绩或非法利益,不息纵容包庇这种做法。科技人员如果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巧,规避环境法律的相关要求,监管方可能难以及时发现,也会带来较大的危害。

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事实上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成为制约环境事业发展的障碍。科技因素无疑是基础性的:正是中国的工业体系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导致对污染控制的能力不够;为了在更短时间内快速实现现代化,立法者也无法设定严苛的环境标准;在这种“压缩的现代化”进程中,环境参与者的道德风险也因前两个因素的存在容易被放大。在简单工业化阶段,人们通过相对比较严格明确的事实和因果关系管理风险并划分责任,但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科学与法律制度建立起来的风险计算方法崩溃了。”1乌尔里希・贝克用“有组织的不负责任”来描述风险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他实际上指出了现代技术活动与现代社会管理的特点与缺陷: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等现代技术活动高度复杂,充满不确定性,它们制造的风险也会迅速扩散,很难找到明确的责任方;社会管理体系各部门职能分工细致,同时又交叉重叠,往往无法将某些风险归咎为特定的组织和个人。这在客观上为相关行为主体逃避责任创造了条件。

二、环境风险治理中科技专家的权威地位

全体社会成员都希望可以参与到环境风险的治理当中。但是,环境风险作为一种现代风险,其中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科学技术因素客观上赋予了科技专家在风险治理中的权威地位。“工业社会的内在发展机制将使人类社会可能行进到一切都必须按照科学技术专家所提出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技术统治时代,或者行进到直接由科学技术专家统制一切的专家政治时代。”2

按照贝克的分析,环境风险都是被科技专家建构出来的。因为正如鲍曼所指出的那样,“现代化自身产生的新危险肉眼看不到并且也不能立即辨认出来;最重要的是,外行人不能发现它,更不用说应付它了――外行人是这种危险未来的牺牲品。”3由技术活动导致的环境问题通常无法为普通人感知,“现代化风险滋生了对知识的依赖,在任何情况下风险可能导致的危险都需要科学的‘感受器’――理论、实验和测量工具――为的是使它最后变成可见和可解释的危险。”4 作为外行的普通公众对于什么是威胁人们生存的环境风险,人体承受的环境危害的界限在哪里,以及如何化解这些风险根本无法知晓,“因而它们在知识里可以被改变、夸大、转化或者削减,并就此而言,它们是可以随意被社会界定和建构的。”5

基于知识的不对称性,在各国的环境法律法规当中以及环境保护的实践中,科技专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很大程度上掌握了为公众设定生存环境的权力。在生产和建设项目的环境评估、环境标准、排放要求以及环境污染修复等环节中,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专家们才真正有资格行使决定权。对于环境风险的管控措施通常也是按照科技专家预测的危险状况来设定的。毫不夸张地说,面对环境风险,社会共同体的命运被交付给了科技专家。

在常州事件中,地方政府部门基本上按照法律程序的规定对环境进行了技术监测,并请相关技术专家提供了修复污染土壤的方案,出现的问题恰恰是因为承担修复工程的企业没有严格按照技术方案的设计要求施工。出现问题以后,学生家长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土壤、地下水以及空气质量进行了检测,这说明,面对环境风险时,社会公众最终还是只能选择相信科技人员的专业知识。除了部分数据因为某些技术标准不统一导致检测结果有所差异外,包括政府机关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基本也都经得起检验,这也说明此次事件中的环保专家群体是值得依赖的。

三、科技专家在环境风险治理中的尴尬处境

吉登斯指出,“科学理应使世界的可预测性增强,但与此同时,科学已造成新的不确定性――其中许多具有全球性,对这些捉摸不定的因素,我们基本上无法用以往的经验来消除。”1 现代工业生产和工程建设的基础在于科学知识与技术手段,但事实上科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大规模的生产与建设活动将这种不确定性进一步放大,它们对外部环境的影响已经超出了科学认知与技术操控的范围。因此,从根本上说环境风险就内置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当中。人们对环境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最终基于对概率的推算,“风险的精确推算把道德道义上的保证与承诺转换成在技术上具有可操作性的一系列规范。”2 现代技术活动依赖科学理论的假设与推理,实验室条件下和理论推理中的状况与实际的工业生产、工程建设往往存在巨大的差异,现实中复杂的因素则更容易将这种不确定性无限放大。所以,科技专家既无法精准预测也无法完全掌控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切尔诺贝利事件”就发生在贝克发表《风险社会》的1986年,它为风险社会理论做了最好的注脚:高度复杂的现代技术活动中,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出错,任何看似精确的预测及相关的严密防范措施都可能无济于事。而对于科技专家而言,政府和社会公众需要的是他们根本无法给出的绝对安全的承诺,在生产和建设项目的环境许可证上签字就是将自己的专业权威一同装进充满未知风险的黑箱子里了。

当前中国发生的累积型环境风险较多,工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排放即使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设定的标准也会在环境中积累下来,构成污染威胁。大工业生产对环境几乎都有破坏作用,科技专家制定生产标准、排放标准时需要平衡经济收益与环境代价,并为社会公众设定承受环境压力的界限。“在某种程度上,环境标准可以作为可接受风险与不可接受风险的分界线,即环境标准背后体现的是环境风险应当被限制在什么程度。这是对风险规制价值目标的选定,其决定应当体现公众的价值。”3但普通的社会公众包括行使公共管理权力的官员囿于知识的匮乏,裁决权最终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掌握在科技专家手中。

但是,每次环境灾害的实际发生都不可避免地将科技专家置于极端尴尬的境地。政府部门对于环境问题管理的权威来自于科技专家的专业权威,政府官员和企业经营者总是需要科技专家站出来向公众保证有待开展的重大技术活动是安全可靠的。但灾难性的后果却屡屡发生,为政府和企业背书的科技专家必然要为此担负一定的责任。虽然理性的公众可以理解环境风险的发生事实上来自于诸多的因素和环节,科技专家整体的话语权威仍然得以维系,但专家个体的权威开始不断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这样,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于专家系统的信任同样陷入两难的困境当中。

此外,在巨大的利益面前,科技专家也面临着巨大的道德风险。公众期待专家们为公共利益积极发声,但也会质疑专家的某些话语受到利益的裹胁。常州外语学校的大量学生出现身体状况异常后,政府部门仍然拿出专家们提供的环境检测数据,以此保证环境是安全的,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让公众对专家也产生怀疑。此外,科技专家共同体内部相互勾结、相互庇护的现象并不鲜见,尤其需要在追究环境责任时加以防范。贝克警告道:“此种保护和包庇同行专家的惺惺相惜行为虽情有可原,但天理难容……势必要给人类社会造成新的更大的风险和灾难。”1

四、科技专家环境责任的实现途径

贝克提出“科技民主化和生态民主化”,即运用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打破少数科技专家的垄断特权,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和社会公众当中实现对环境决策的监督和参与,以实现对环境风险的有效治理。国务院刚刚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就明确提出要构建“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这与贝克的基本思路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充分尊重并有效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是题中应有之意。

第一,在法律法规的制定中,科技专家的权威意见应得到充分的尊重。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是治理环境风险的前提条件,环境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对专业技术性要求非常高,应尊重并发挥科技专家群体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优势,并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形成制度标准。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制度设计对科技专家形成有效监督。具体来说,通过建立专家库随机选派、同行匿名评议等制度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多层把关、互相监督;环境问题决策信息公开,通过社会公众对科技专家进行道德风险的监督。另外,建立环境风险决策责任的终身追究制,有效威慑科技专家与其他环境参与者联合起来欺骗公众的企图。总之,要通过制度设计预防因少数科技专家的失误或失足将社会公众置于重大的危险之中。

第二,科技专家应承担预警环境风险的责任。基于环境风险的不确定性,预防原则业已成为各国环境立法和环保实践的根本原则。科技专家因为拥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比普通社会公众更有条件发现或者预测存在的危险,也因此被赋予了预警风险的责任。汉斯・约纳斯提出,除了基于专业判断的预测知识之外,一种“恐惧启示法”应当成为科技决策中的必要手段,即通过预测技术活动可能造成的最坏的后果来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的依据。在现代技术力量已经可以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语境中,“最要紧的是一种关于保存与保护,而不是关于进步和完善的伦理学。”1按照责任伦理的要求,在大规模技术活动的经济效益与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之间,我们应当以节制、审慎的原则而非过分积极和乐观的态度进行抉择。参与环境决策过程的科技专家有责任向决策者提出风险预警,特别是“当技术活动风险过大时应予以禁止,因为绝不允许将人类整体的生存或人的自然本性作为赌注。”2

即使是未直接参与的环境项目,科技专家也有风险预警的责任。常州事件持续发酵的过程中,很多参与的科技专家都不愿对媒体记者介绍情况,因为“问题太复杂了”。不难想象,涉身其中的专家在事件发生后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而多数未参与其中的专家也会因为顾及同行的处境选择了沉默。这难免让人们疑惑,“在这种沉默中,知识分子推崇的独立人格、科学家肩负的特别责任,是否也如那片土地一样被污染了。”3近年来环境风险引发社会呈多发趋势,科技专家对专业问题提供客观公正的解释,不仅有助于平息社会公众的不安心理,也能起到化解社会风险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科技专家作为知识分子不该推卸的社会责任。

第三,专家主导的科学决策与政府主导的民主决策相结合才能更有效地治理环境风险。贝克提出通过权力分配来营造一个“激烈的有说服力的以科学论战武装起来的公共领域”,其中,社会公众提出“我们希望怎样生存”这样的问题,科技共同体则负责提供达到这种生存目标的方案供决策选择。他希望通过“科学的开放性从内到外地过滤和摒弃科学自身的局限性。”4这为我们指供了一个科技共同体与社会公众互动开放的环境风险综合治理模式。具体来说,就是政府主导下的环境管理应以保障社会公众的环境权益为目标,科技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充分尊重并在科技共同体内部形成有效监督,社会公众也有畅通渠道参与环境风险治理并形成外部压力。环境风险治理的决策最终由政府管理机构按照民主的方式做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科技专家的道德风险,也可以部分化解其个人的声誉风险,有利于他们提出客观公正的专业意见。

五、结语

常州毒地事件中,企业未严格遵守科技专家设计的毒土修复方案带来空气污染是事件的直接起因,常州外校的学生家长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环境检测并依此发起合理的环境抗争,两方面的事实都说明了环境风险中科技专家的权威作用。只有通过构建更加完善的综合治理体系,更好地发挥科技专家的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管控环境风险。

[作者简介: 杨振华,南京林业大学江苏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讲师。]

第4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省水利厅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新时期*水利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是我省水利事业发展中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省水利厅对胡四一副部长和*副省长的亲临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对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我省水利事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各位专家致以崇高的敬意!

建国*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几代水利人的不懈努力,我省水利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在抵御各种水旱灾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水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十一五”以后,*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也日益突显,这既给我们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也提出了许多新的挑战。新时期的*水利要抓住机遇,战胜挑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关键在改革,出路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今天,我厅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成立,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新时期治水新思路,建设创新型行业,促进传统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加快水利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也是实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新成立的厅科技委员会是水利厅重大行政决策及重要发展课题的科学咨询和研究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全省水利发展的重要规划、重大决策进行技术咨询;对重大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对重大的水利发展改革课题组织调查研究;对重要的水利科研和技术创新成果进行评审;对全省水利科技发展和创新活动进行宏观指导。新成立的厅科学技术委员会在*水利改革、科技创新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希望大家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尊重科学,把握规律,坚持实践,勇于创新,努力当好*水利发展的咨询部和参谋部。

第一,要加强水利发展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和突破新时期*水利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是新成立的厅科学技术委员会的一项重大任务。例如,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如何维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在流域各省市纷纷提出水资源扩大利用规模、加强水源工程建设的情况下,如何维护*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安全?在沿海地区加快推进工业化战略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沿海地区水利防灾减灾和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加快建设,如何建立准市场运行的工程管理体制与机制?如何根据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发展变化的新情况,继续深化对新一轮太湖流域和淮河流域治理的规划思想、治理目标和主要工程布局的系统研究?如何把统筹城乡水利发展,统筹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综合治理,统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治水新思路新要求,更好地贯彻到水利工作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等等。总之,我们要通过加强对*水利发展重大课题的系统研究,才能不断优化*水利的发展思路,提升*水利的科学发展水平。

第二,要推进新一轮水利科技创新。现代化水利不仅体现在先进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思路上,先进的治水手段、装备和管理也是水利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依靠科技创新是*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出路。新成立的厅科技委员会要把推进水利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点任务。要围绕解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水问题,组织一批重点研究课题攻关;要围绕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积极探索新理论、新方法、新模型,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要围绕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加强高新技术对传统水利的更新改造,以信息化推动*水利的现代化建设。

第三,要创新*水利的发展模式。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关键在于创新水利发展模式。我们要根据水利工程公益性和经营性的不同属性,继续创新以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多元化、市场化水利投融资机制;我们要依据水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属性,深入研究水权制度,积极培育水商品市场;我们要针对水利服务领域不断拓展的新形势,推进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创新;我们还要根据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新要求,继续深化水资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研究。总之,我们要通过不断推进水利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实现*水利更快更好地发展。

第5篇

我国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的阶段,在农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正面临不少新的形势与问题。

1.1人口与粮食

目前我国人口每年正以1600万净增人数增长,预计到本世纪末,人口总数可达13亿左右。以人均400kg的消费水平计算,年需要粮食5.2亿t,比1990年净增1.1亿t,其年均增长率为2.2%。然而要在仅占世界耕地面积6.8%的土地上获得世界粮食生产总量的23.6%,并且维持这样的增长率,其任务是极为艰巨的。

1.2资源与环境

我国的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水、土、森林资源按其绝对量来说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人均占有量太低。水资源人均只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人均耕地、林地和草地分别仅占世界人均量的1/3、1/5和1/4;森林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七,可人均占有量则是第130位。我国土地承载着巨大的压力。由于旱涝、盐碱、风沙以及冷浸等原因导致现有农田肥力下降,中低产田已占总耕地面积的2/3,目前约有2000万hm2的耕地受到干旱威胁。与此同时,由于不合理开垦利用,土地资源退化明显,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5;沙漠化的土地达到3330万hm2,并且平均每年以15万hm2的速度扩展;草原退化面积8700万hm2,每年以120万hm2左右速度增加。随着工业的发展,污染日益严重,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68亿t,烟尘排放量为1445万t,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670万hm2,酸雨对江南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严重,仅SO2的危害,每年可达270万hm2。面对上述挑战,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提高粮食生产是主要的任务。

1.3产品与市场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流通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地说:一是要按市场的需求生产农产品;二是生产的规模要与市场相适应,保证数量和质量满足市场要求;三是价值规律要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四是要有健全的市场流通渠道,需要确立贸工农一体化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总的宗旨是要立足农民这个生产主体,通过架设生产与销售之间的桥梁,达到发展生产,提高效益,增加收入,致富农民。因此,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生产经营和流通,已成为今后农业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1.4体制与管理

目前的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极不适应,也没有形成有利于农业持续发展的大环境。其一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呈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状态,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日益突出。不少地区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技术素质,但伴随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高素质的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使实际务农的劳动力多数文化低、素质差。同时,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农产品生产批量小,产品科技含量低、质量差,适应不了市场的要求。其二是宏观政策上的不协调,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与其他产业利益分配不合理的矛盾,加大了农民与其它行业职工的利益反差,极大地影响了农民的积极性,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基础不稳。经济体制改革尚没有从根本上理顺城乡关系和工农关系,导致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加慢,城乡与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在此情况下,加强与建立适应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体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5科技与发展

科技进步是关系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全国的农业科技力量较强,科技进步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生产已达到较高水平。但目前农用土地资源紧缺,实现较高水平上的农业持续发展的难度甚大,农业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份额每提高一个百分点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当前农业科技与农业的持续发展已不相适应,农业科学的基础研究薄弱,科教结合力度不够,储备少,科技进步滞后。此外,农业科技队伍不稳,人才流失和断层现象严重。所有这些,使得农业科研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效率不高,农业科技与农业持续发展的隐性矛盾将进一步突出。由此可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份额,进行农业科技革命是解决农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2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应包括现代化的物质装备,现代化的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现代化优化的资源与环境4个方面。这是由粗放、低效、封闭的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化农业的基本前提。它的特点是:第一,必须以现代工业为支撑基础,没有工业现代化,就没有现代化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与农业工业化(乡镇工业化)组成的农业现代化模式是重要方向。第二,必须建立农业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包括产业化与市场化;集约化与机械化;信息化;高效生态农业;高新技术集成等指标体系。第三,必须坚持农业的持续发展方向,即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不只考虑当前,而要考虑长远的战略。注意农业发展在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静态与动态的统一以及农产品、农村经济与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可见,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依靠新的现代化的“农业科学革命”。小平同志说过,“中国将来的农业,最终要靠生物工程,靠尖端技术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看,推进“现代农业科技革命”,“科技兴农”,是解决我国农业发展,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所在,希望所在。

3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为了推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3.1“转变认识”观,即对跨世纪农业发展观点的转变其中包括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由粗放农业向集约农业的转变,由小农业向大农业的转变;由耕地向国土的转变;由粮食向非粮食的转变;由单项向配套的转变;由基础向产业的转变等。

3.2“产业化”观,即加快农业产业化的进程,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

这是当前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的产业化,就是农业的工业化与农业的企业化,它与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农业的支撑是分不开的。从发展看,今后我国农业的产业化方向应该是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相联系;贸、工、农相结合;产、加、销一体化。农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且是具有高产值、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基础产业,只有这样,我国农业现代化才能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3.3“持续发展”观,即走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

农业的持续发展,应包括农业产量、经济与环境三者的持续发展,其中环境与农业的协调与持续发展是关键,这是因为,现代农业的发展,绝不能以浪费资源与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应以建立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为农业发展的基础,只有这样,农业发展才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见现代农业中的可持续发展观点,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战略,同时,必将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3.4“全局”观,即走农业全面发展的道路

首先,现代农业发展在战略上必须考虑治理开发、综合持续、城乡一体化三个方面的全面结合。其次在土地开发战略上,除面向现有1亿hm2耕地外,应该更加开阔视野,面向山丘,面向草原,面向海洋,面向空间,向“山、草、水、空”开发,向“山、草、水、空”要食物。江西省提出“在山地上再建一个江西”,江苏省提出“海上”,都表明从全局考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内容。

3.5“务实”观,即务实地对待我国今后粮食的需求问题

到2030年“谁养活中国的问题”(美国布朗斯95年提出),我们的基本态度是我们“必须,能够而且有办法养活”。关键是采取切实有力的技术与政策措施,严格贯彻执行中央提出的农业发展8大措施与16个项目(见科技日报,1996年9月16日),明确农业与农村发展战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保护,进行国土全面治理与开发等。这样,到本世纪末我国粮食总产超过5亿t,到2030年超过7亿t是有可能的,我们应对此付出努力并充满信心。

4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与对策

4.1解决四大矛盾

(1)人地矛盾。据统计,1957年全国耕地为1.33亿hm2,人均为0.18hm2(2.7亩),从1978—1994年的16年间,全国耕地净减459万hm2,人口增加2.3亿,人均耕地由0.1hm2(1.5亩)降至0.08hm2,相当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1/3的省(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0.07hm2)。从1957年到1986年的29年间,平均每年净减耕地53.8万hm2,如果今年按年净减耕地33.3万hm2计,50年代,我国人均耕地将降至0.04hm2,届时人口增加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更为尖锐。为此,必须严格控制人口,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的数量与质量,缓解人地矛盾。第一,必须严格控制人口,在继续执行计划生育方针的同时,做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第二,加强土地管理,强化国家土地法的执法力度。严格控制用地总量,规定每年全国非农用地占耕地数量的极限,通过适度开发与复垦,不断增加耕地,努力实现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确保耕地与播种面积的稳定。第三,划分基本农田保护区,改造中低产田,建设吨粮田,不断提高耕地的利用率。第四,在保护耕地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平衡施肥,治水改土,合理耕作,建立耕地质量监测网络系统等措施,不断提高耕地质量,达到农业的稳定增产。

(2)人粮矛盾。我国粮食总产1949年为1.132亿t,1995年为4.66亿t,增加了4倍,人均为388kg,到本世纪末,人口为13亿,按人均400kg粮食计算,总产需5.2亿t,尚需增加0.5亿t。从历史上看,我国粮食产量变幅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近10年来,粮食增长较缓慢,1984年后,南方粮食较北方增产少,过去“南粮北调”,现变为“北粮南调”。其原因,一是由于耕地面积减少,1984—1993年全国耕地共减少267万hm2,其中我国东南地区(包括沪、苏、皖、鄂、湘、赣、浙、闽、粤)耕地减少120万hm2。二是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0年间全国净减少233万hm2,而东南地区减少了353万hm2(与同地区相比)。三是粮食单产的增产幅度降低,全国近10年较前6年(1978—1984年)减少510kg/hm2,东南地区减少930kg/hm2,该地区因此而总产减少40亿kg。为此,今后需要采取如下对策:第一,稳定耕地及粮食播种面积。通过提高复种、综合开发、开垦荒地、保护耕地等措施,今后15年内,即到2010年,耕地应保持在1.2亿hm2左右。第二,加强中低产田治理与平衡施肥,全国有近2/3的耕地为中低产农田,1989—1995年,黄淮海与东北地区共治理中低产田500多万hm2,新增粮食1000万t,说明中低产田治理有很大潜力。此外,在化肥施用水平较高地区,应尽快调整N、P、K的施肥比例,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耕地肥力。第三,培育优良品种,通过改良作物品种,防治病虫害,加强田间管理,不断提高粮食增产水平。第四,建造粮食增产的外部环境,加强区域性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包括建立粮食生产的保护与投入制度,加强市场体制与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等。

(3)水资源矛盾。当前水资源矛盾在农业发展上的表现是:第一,供水不足,全国耕地的实际灌溉面积仅40%,每年有60%的耕地无水灌溉;第二,洪涝旱灾频繁,每年农业遭受水旱灾的损失,约占自然灾害损失的60%;第三是水质污染,不少地区由于水质污染,直接影响耕地的肥力水平与作物产量。上述矛盾主要是人、水与环境之间协调的矛盾,为此提出如下对策:①扩大灌溉面积,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兴修农田水利,加强农田水利开发,不断扩大耕地灌溉面积;通过管道输水、平整土地、农田覆盖、灌溉技术、改善耕作等措施发展节水农业。实践证明,在井灌区采用管道灌溉可节水30%,喷管可节水30%—50%,在水源不足地区,采用湿润灌溉法,水田可节水65%,初步估计,仅节水一项可增产粮食1000万t以上。②加强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水资源的管理,包括政策、法规、体制、组织结构、水价体系、调度运行、污水排放及处理等诸方面均需加强,其中节水是管理的核心。③搞好开源及水源调配,兴建一批新的水资源工程,以丰补缺,进行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其中搞好“南水北调”为主体的全国与流域和跨地区水资源的总体布局,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4)环境恶化矛盾。随着工业的发展,我国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68亿t,烟尘排放量1445万t,受污染的耕地面积约570万hm2,酸雨对江南农业的影响日益加重,仅SO2的危害,每年可达270万hm2。由于旱、涝、盐、碱、风、砂等导致土壤的肥力下降,有2000万hm2耕地受到威胁,此外,由于城乡企业的“三废”、生活垃圾与污水排放及农药所产生的污染,也直接威胁着人们的安全与农业发展。因此,应采取如下对策:第一,实施环境保护的三大战略,综合治理污染。首先对污染的排放总量加以控制,城市工业污染防治与农村环境保护并重,以科技为先导,提高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第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减少面源污染,倡导增施有机肥,推广配方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广高效、经济、安全的农药,加速废膜资源化。第三,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优化产业结构,控制污染源头。在优化乡镇企业结构与调整布局的基础上,严格控制高污染产业的新建,鼓励与支持清洁生产的产业,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扩大。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大环保投入,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环境保护意识。

4.2加快农业科技进程,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有很大发展,但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农业科技的进步予以解决。其基本途径是:

第一,发展农业科技的重点应放在提高农业资源,特别是水土资源的产出率与利用率技术;农业资源的延续利用与污染的防治与保护技术;基因工程、现代微生物、新品种繁殖、信息及遥感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

第二,必须加强科技挖潜。尽管我国的农业总体水平较高,但仍有以下四种潜力可挖:一是生物潜力。目前生物的产量,远未达到生物的潜在生产能力。如江苏(常熟)外向型农业示范区的大面积水稻亩产已超过650kg。因此,通过品种培育及提高有机物合成、转化和储存,这种产量是可能在较大范围内达到的;二是环境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栽培技术是为了改善或充分调节环境条件,特别是光、气、水、肥、土、热及病虫害等外部环境条件。目前全国有2/3中低产田,通过改善环境条件,同样具有较大的增产潜力;三是空间潜力。指空间的进一步双向拓展。如开垦滩涂地,土地退耕,水面种植等平面向的拓展;又如立体式与垂直栽培式的垂直向拓展等,均可大大增加空间利用,产量可成倍增加;四是时间潜力。指延伸可种植时间或复种指数。通过地膜、大棚、温室,使原来不能种植的季节变为可以利用,特别是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反季节生产成为可能。此外,双季或三季的耕作制度,也将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新的种植方法的建立,有再实施的可能。总之,为了充分发挥上述四种潜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包括现代育种、先进栽培及农业设施技术等均不可少。同时,农业的配套政策,包括土地、科技和农业政策也不可少,其中土地政策解决护农问题,科技政策解决为农问题,农业政策解决务农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

第三,加大农业投入。加大投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物质保证。首先要加大投入力度,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武装农业(包括农业的工厂化生产),实现现代科学技术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对农民进行科学种田的推广和科普教育;还包括对因地制宜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的投入,以迅速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其次,投入重点应逐步转向农田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农业机械化方面。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扶持农机工业,集中攻关,研制并生产出适于不同土地特点的、高效低价的多种农业机械。此外,必须完善农业投入体系。实行政府、集体、个人三结合,各级政府要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可建立各种农业现代化基金组织,将投入重点逐步由农产品价格补贴转向农田基本建设与农业科技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各种政策,充分发挥各级集体组织和个人投资农业的积极性。

第6篇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农业支持政策

1、引言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发展现代化农业的重中之重。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要责任,其农业人口占全国农业人口的80%,占全国总人口的60%;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均占全国的60%以上,粮食产量占全国的70%。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粮食主产区的现代化进程中也面临着工业化发展水平不高,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等困难。按照WTO《农业协议》有关规定,我国对农业的“黄箱”支持资金应达到480多亿元,在目前基础上仍有很大空间,“绿箱政策”更有许多余地。[1](P227)如何发挥农业支持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促进和保障作用以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是当前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2、粮食主产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主要矛盾

2.1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粮食主产区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体,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3个粮食主产省历年来承担了全国一半以上的粮食产量(表1)。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8)》。

粮食主产区的主要农产品是粮食。粮食比较效益低且市场风险高。地方工业的发展又是以粮食加工为支柱产业。低效益的粮食生产和低效益的粮食加工,导致主产区农民收入低,工业基础薄,地方财政收入少。从而导致了粮食生产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矛盾,与此同时,往往是一个地区生产的粮食越多,地区政府配套的产业资金就越多,从而使一些地区人均财政收入呈减少趋势,导致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不牢。

2.2粮食生产比较效益持续下降与农民增收的矛盾

近年来,粮食生产的比较效益持续下降,根据河南省农产品成本调查队提供的资料,2007年的小麦、玉米亩均总成本分别为386.6元和411.4元,分别比上年提高10.6%和4.9%。[2](P114)按照河南省农业厅的测算,当年小麦即使在最低收购价提高的情况下,亩均收益仍比上年下降44.27元。

长期以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农民增收。但是,以粮食生产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主产区农民的持续增收步履维坚。调查数据显示,粮食主产区农民户均总收入为14432.29元,其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为6442.27元,占44.64%,其中粮食收入约占种植业收入的95%[3](P12)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年来,主产区与主销区农民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1980年,主销区农民人均收入为271.84元,比主产区农民收入高72.75元,是主产区的1.37倍。1980年~2007年主产区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1.6%,而主销区为12.8%,二者每年差1.2个百分点。

2.3农户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化产销的矛盾

小农经济、人多地少是许多粮食主产区的基本现状。以河南省为例,即使到2020年,城市化率达到了50%以上,农村人口减少到5000万,农民人均耕地也只有2亩多,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的情况仍无法从根本上加以改变。单个分散经营的农产,由于生产规模小,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不能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要求,又不能与统一的大市场相对接;在生产方面,形不成规模效益,影响了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难以充分发挥现代机械化大生产的作用,加大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在流通方面,小规模的农户只能是弱势的市场主体,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只能在价格、质量、服务和竞争实力等方面处于劣势。

3、农业支持政策对促进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3.1弥补市场缺陷,为启动现代化建设创造前提条件

农业支持政策具有弥补和纠正市场失灵的功能。国家粮食安全属于准公共产品,具有公益性。国家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补助,对良种的投入补贴等,目标是建立农业的现代物质装备体系。单纯依靠市场调节,一方面无法主动提供公共产品和解决外部性问题,导致农业科研、教育、科技推广以及农业基础设施供给滞后等问题的产生;另一方面,单纯的市场机制导致农业资源向非粮生产过度地转移,会进一步降低粮食生产的比较收益,造成农业发展的停滞。上述问题解决不好,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就缺乏启动的前提条件,因此,需要通过农业支持政策加以弥补和纠正。

3.2强化农业基础,为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造血”功能

政府对农业支持的目的是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这种强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体现在:一是为建设农业现代技术支撑体系创造条件。国家实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成果推广补贴政策、公益性技术服务经费保障政策等,对于建立农业现代技术支撑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二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实施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特别是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有利于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包括粮食生产在内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强化粮食主产区农业的竞争能力。即通过政府实施合理的农业支持政策,为农业提供能与其他产业平等地开展竞争的条件,以提高农业在市场和资源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必须指出,农业保护政策的这种强化功能,不能理解并强化为一种救济性、输血性、维持性的保护。输血是为了造血,保护是为了强化。[4](P95)

3.3加速实施进程,为推进现代化提供投入保障

农业支持政策具有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提升速度、提供投入保障的作用,粮食主产区具有农业生产条件比较落后、农业科技不发达、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较低的劣势。如果没有一定的政策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将十分缓慢。必要而合理的农业支持措施,可以推进、激励和加速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WTO《农业协议》“绿箱”措施相比较,我国在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生产者收入稳定、收入保险、退休补贴、资源停用补贴、结构调整投资补贴等“绿箱”措施上还是“空白”。[5](P28)有较大的政策实施空间。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可以解决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弥补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在更高的层次上实现生产要点的优化组合。

3.4创造示范效应,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政策导向

农业支持政策具有导向功能,通过某些政策措施,实现政府对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引导和调节,克服完全的市场机制可能引起的农产品供求总量失衡和供求结构等矛盾,推进农业现代化健康、可持续发展。比如,WTO《农业协议》“绿箱”政策政府的一般服务包括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农民培训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现代技术,拥有先进的经营思想,这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再如: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资不是要求政府包揽一切,政府只需承担大型的、基础性、公共性项目的投入。这类投资具有示范效应,可以鼓励、带动农户、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农业,特别是对大量能产生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的投资。

4、农业支持政策的调整取向

未来完善农业支持政策的重要内容是,根据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目标,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高速和农民增收为任务,以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为重要途径,为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政策调整的重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4.1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强化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必须确立财政投资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一方面,要继续加大对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进一步加强对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原有设施的维修加固。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向中小农田水利设施转移。在粮食主产区推广规模化节水灌溉工程,进一步加强对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建设,完善农田灌排体系,加强对粮食主产区中低产田的治理,为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对农村道路、交通、农村电网、邮电通讯、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变农村道路质量差、通讯信号差、电网老化供电不足等问题;改变农村文化、医疗卫生设施短缺、破旧的落后局面;以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六小工程”为重点,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全面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4.2加大对农业科技和技术推广投入,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科技基础

首先,进一步增加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集中支持农业基础研究和公益性研究项目,尤其是动植物品种资源,转基因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此同时,加强对农业适用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包括动植物良种繁育,病虫害防治技术、生物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水土保持技术以及农产品储存,加工和保鲜技术等,对各种所有制企业,非营利组织从事农业科研实施经费补贴等鼓励政策。

其次,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是一种软性补贴农民的新形式。县级以下乡村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要配备专职或兼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由政府支付活动经费和工资。要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建设。选择一批种养水平较高,乐于助人的农户,作为科技示范户,采取直接补贴、科技培训、专家指导、小额信贷等多种方式进行扶持。

第三,积极实施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标志。农机化扶持政策是加快农机化发展的关键。应在现有的农机具补贴政策的基础上,完善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税费优惠、信贷支持、政策性保险、农业作业补贴等扶持政策,加大农村机耕道,机库棚等基础设施投入,形成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体系。

4.3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

没有现代高素质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农业,财政支农资金必须向培养新型农民倾斜,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农民,要加大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普及率,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与此同时,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职业培训体系,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施定向培训。为适应现代农业的要求,应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需要,开展针对性强的农业科技培训和经营管理培训等。

4.4加大对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投入,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市场条件

重点鼓励粮食主产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通过投资补贴,贷款贴息等措施鼓励多渠道投资,同时改善原有批发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设施,推行拍卖竞价,网上交易等现代交易方式;鼓励有资源的投资主体,兴建现代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并给以相应的投资补贴和一定的税收减免,促进农产品现代物流网格的发展。与此同时,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地位。组织方式、治理结构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促使其不断发展壮大,如实行减免税收或优惠税率,优惠贷款,管理运行费补贴等政策。

4.5加大农民收入的支持力度,强化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前提条件

完善农民收入支持政策的重点是:其一,实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目标收入补贴政策。针对目前粮食直补水平低、补贴方法不统一等问题,建议以种粮年收益与从事非农产业职工的年平均收益基本相等为原则,提高补贴水平,统一补贴方法,合理确定粮农种粮年目标收益标准。其二,尽快完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尽快出台《农业保险法》,按照“政策扶持、多方筹集、专项使用、封闭监管”的原则,建立多层次的农业保险准备基金,将水稻、小麦、玉米等需求弹性小,影响国计民生等主要粮食作物纳入重点政策性险种,实行法定强制统保,财政统一进行补贴。其三,完善其他直接收入补贴政策,包括退耕还林还草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等,增加补贴力度,改进补贴依据,完善实施办法。

参考文献:

[1] 吴敬学,陈俊红.国外政府农业投入政策趋向和经验启示.农业经济与科技发展研究(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2] 刘光生,王昱.河南省农业现代化道路该如何走.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探索.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8

[3] 国家统计司农林司.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J].调研世界,2004

[4] 易炼红.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保护体系.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第7篇

一、加强监督检查,助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1.加强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达标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紧扣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核心要求,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四大类30项44个现代化指标任务落实和完成情况的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就节能减排、生态绿化等部分指标达标工作建立任务分解落实机制、动态监测机制和督查倒逼推进机制,通过重点视察、现场办公、驻点检查、专项督办等形式,保障各项指标任务有效落实,全力推进。

2.加强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重大工作措施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的关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型升级工程、城乡一体化工程、生态工程等六大重点工程和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重点项目联合督查、信息互通、协调推进机制,对重点项目审批效率、工作实施、任务进展等情况进行重点抽查、全程跟踪问效,确保各项目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3.加强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工作的监督检查。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促进我市“十二五”时期经济结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人民生活及资源环境等指标实现为目标,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监督检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突出节约用地、科技投入、产业振兴等检点,分工负责,查纠结合,注重整改,健全体制机制,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推进监督检查工作。

二、加强监督检查,切实关注涉及群众利益问题

4.加强对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各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专项规划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落实,新增宅基地和农村住宅翻(改)建审批是否取消或停止,农宅置换、原宅拆除、土地复垦和一户两(多)宅清理等工作是否按规定执行。督查城乡一体化示范小区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足额完成农宅置换商品房建设任务,规范建设程序,提高建设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5.加强对保障性安居住房建设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监督检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工作任务是否分解落实,项目是否按时开工建设,政府资金是否及时到位,建设项目用地是否优先保障供应,税费政策是否全面落实,建设主体、配套设施、工程质量是否符合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督查住房保障工作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保障性住房分配的准入、退出机制和保障性住房运行管理机制逐步健全。

6.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加工和进出口环节、餐饮消费环节、生猪定点屠宰管理等9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行政执法工作的效果进行监督检查。督查药品(药械)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打击假冒伪劣行为,整治虚假违法广告,强化对基本药物的质量监管,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7.加强对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八公开一监督”制度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过程中实行政策依据公开,征收程序及操作方式公开,评估标准及结果公开,被征收人权利和义务公开,公示地点和时限公开,安置房源及选房情况公开,征收部门、征收实施单位和征收工作人员及纪律公开,特殊补助补贴公开。加强监督检查,规范征收和补偿行为,促进“阳光操作”,维护群众利益。

三、深入专项治理,严格执纪执法,健全长效机制

8.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功能,以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工程建设项目为重点,链接和整合建立相对集中的工程建设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和共享专栏,逐步实现工程建设领域信息的互联互通和互认共享。建立健全工程建设领域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制定工作措施,综合运用信用信息,进一步推进工程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建设。

9.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中介机构清理整顿工作。严格界定中介机构主体资格,加强资格审查,完善市场准入及退出机制。严格规范中介机构和执业人员从业行为,加强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建

立中介机构和从业人员信用平台和诚信档案,推进中介机构信用分类和评级,强化结果运用,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进一步调动各市场行为主体的积极性,提升我市中介机构的整体水平和档次。

10.严肃查处和纠正各地的违法违规建设行为。加大对各地法人(单位)违法违规建设行为查处和纠正的力度,对各地,特别是村(社区)一级的违法用地、违法规划、违法建设的项目进行严格执纪执法,继续保持高压态势。违法违规建设和出让或变相出让“小产权房”的,通过畅通投诉渠道,深挖案源,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肃追究责任。完善信息报送、线索移送、责任分工、联合执法和责任追究机制,坚决遏制违法建设行为的发生。

第8篇

1.1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机械化程度明显提高,农业生产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尽管如此,我国的农业生产仍然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家庭为单位,小面积经营。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方式,包括种植业和养殖业均需在单位面积投入大量的劳动力,且以低水平、重复为主,很难形成规模化和集约化,造成资源的极度浪费。既不适应不断提高的农业生产要素水平和社会化分工的要求,也无法应对日益增加的市场风险,更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尽管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提高,但导致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城市,造成农户兼业化和村庄空心化现象。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效率低下的问题,反而导致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影响“农业、农村、农民”3者共同协调发展。

1.2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建设有待优化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为现代化农业,尤其是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市场农业还处于发展完善阶段,市场信息不能及时、准确地在供需双方交换,生产不能与市场相适应;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错乱,不符合现代化市场的需求;储运加工系统不畅,导致“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问题都大大地抑制了广大劳动者进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结构调整的积极性。

1.3粮食安全与食品安全令人担忧解决好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作为一个全球性话题,粮食与食品安全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带来的极端气候,导致粮食大面积减产及病虫害问题,始终威胁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当前,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转基因已走出实验室,成为动植物育种的常规手段。通过转基因技术培育的新品种,正逐步侵入和占领传统的农业国家,我国同样未能幸免。尽管该技术在提高产量、抗逆及抗病虫害方面比传统作物有着巨大的优势,但是其安全性却无法准确评估。转基因作物的大面积推广,不仅危害食品安全,更不利于我国种质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食品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平稳。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这些接连不断发生的事件,引发了党和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高度关注。

2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科学技术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曾取得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18世纪以来,西方以实验为基础的现代科技体系引领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生命科学的发展与创新,尤其是数量与分子遗传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传统农业的发展与变革。我国用了近半个世纪,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的30年,依靠自己的力量,不断努力进步与创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尽管我国人口增加了2.4倍多,但粮食产量由1949年的1亿t多,增加到5.9亿t,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增长。

3农业科学技术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3.1稳定发展农业生产

农业发展是“三农”建设的基础,而科技创新更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创新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特征,从,这一制度创新,彻底改变了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到现代化农业工程——超高产作物选育、现代化的畜禽育种技术、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工程等,通过高科技手段不仅使得农业生产环境和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更提高了对环境的适应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古人总结出的一句老话,从中反应出了优良品种的重要性。在生命科学爆发式发展的推动下,尤其是经典数量遗传学与分子遗传学相结合促成了现代化的作物、畜禽选育技术。高密度芯片和深度测序技术的出现,不仅使科技工作者更方便地定位疾病和生产相关候选基因,其衍生出的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作物、畜禽育种领域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世代间隔、加快遗传进展,极大地降低了育种成本。而应用现代技术进行抗病、抗逆育种,使得自然环境较恶劣的地区进行农业生产成为可能。被誉为我国农业战线上的“两弹一星”——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更是应用现代化农业科技手段,在党和各级政府协同努力下重点针对盐碱障碍耕地淡水匮乏问题,改善种植结构,改良工程和农艺措施,选育耐盐抗旱新品种,综合利用咸水和雨水资源对这一饱受旱涝、盐碱和风沙危害的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其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应不可估量,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2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核心是农业生产方式,如何充分发挥农业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功能,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城镇化进程是党和政府始终关心的问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的需要,而城镇化的进程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离开世代耕作的土地进城务工,而留守农户身兼数业,无心种田。这些归根结底是传统劳作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不能为劳动者带来切实的利益。农业产业化,这一生产方式的转变应时而生,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不仅能够推动农村经济和生活结构的调整,同时也是农民增收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产业结构的优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用现代化的工业理念来规划农业生产,通过土地集约经营,不仅可以加速农业科技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更能加速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农业科技园区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它以技术密集为主要特征,在农业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和推广中发挥重要作用。农产品的高效快速流通也是困扰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一大难题。随着我国农产品“七区二十三带”布局的完成,现代化的农产品收储、加工、运输技术为“减少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