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2 15:12:0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遍及,网络正逐步使我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发生变革,已经成为反应社会舆情的重要载体。2016年8月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上半年新增网民2132万人,增长率为3.1%。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与2015年底相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超过亚洲平均水平8.1个百分点。我国网民仍以10-39岁群体为主,占整体的74.7%: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0.4%,学生依然是中国网民中最大的群体,占比25.5%,互联网普及率在该群体中已经处于高位,他们是网络的亲历者和推动者。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各种新的问题与矛盾不断涌现,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与治理的高度。然而,怎样在“互联网+”领域下探索一种新的理念方式来更科学有效地做好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已经成为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和面临的重要领域和崭新课题。本文旨在通过对“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脉络进行梳理,明晰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与问题,探寻“互联网+”视角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从而为后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借鉴。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对舆情的研究较早,但是由于英美话语体系中没有用来表达“舆情”的专门词汇,且对于舆论、民意、民情等词也并未进行严格的区分,所以一般都用“publicopinion”表述。19到20世纪,国外公共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民意调查。到20世纪后期,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JeremyLipschultz[1]认为在网络时代,对政治表达自由的最大威胁不是来自于政府的权力,而是对信息的控制和操纵。西方对于网络舆情的研究多是集中于网络舆论方面,且都是与政府、民意相关,其研究成果大多是宏观层面,由于国情的不同,其理论并不能完全符合我国网络舆情的现状,尤其是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在中国知网中,对“高校网络舆情”、“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为篇名进行数据统计整理,发现关于这方面的论文研究在2007年之前处于空白状态,2007年至2013年间,逐年增多,2014年至今,数量剧增。这说明高校网络舆情等方面的内容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重视。但是,通过分析发现,虽然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已经兴起,并日趋成熟,但是对于在“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方面的论文占据其中的比例不高,二者的研究目前仍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缺少有深度和广度、有学术价值的创新性理论成果。
二主要研究观点
(一)理论性观点
纵观网络舆情的发展脉络,关于网络舆情研究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一定理论体系。而在“互联网+”领域下关于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研究却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的特点,并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总体而言,“互联网+”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互联网+”领域网络舆情与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研究
目前,我们无法查证“网络舆情”这个词是谁第一次提出的。谭伟[2]提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丁柏铨[3]把网络舆情的概念简化为网络环境中形成或体现的舆情即民意情况。网络舆情虽然属于舆情中一种比较特殊的类型,但其本质仍然是舆情,反应的依然是民意状况。随着网络舆情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中山大学周如俊、王天琪[4]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以上定义虽不太相同,但究其本质是一致的:都是以互联网为载体;都与现实紧密相关;都是公众情绪和意见的集合等。从现有文献的整理来看,学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定义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王健[5]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特指与高校有关工作相联系的网络评论或观点。吴勇、王玉良[6]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高校网络中传播的师生对于某一焦点事件的具有倾向性的看法。这里将网络舆情的载体局限于校园网络,且主体是高校师生。郑苏法[7]认为,大学生作为网民中的特定多数人群,高校网络就是大学生在互联网上对其所关心的特定的中介性事项所持的社会政治态度。综上,学术界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解的差异主要在于对其载体和主体的理解不同。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特点的研究,理论学界对此的看法纷繁复杂.陈喜玲[8]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一种信息的集合,他实际上是一种矛盾的综合体,由于网络本身固有的特征,使得高校网络具有自由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控的;网络信息传播速度较快,高校网络舆情就具有了交互性但也具有即时性;舆情主体的隐匿性但舆情内容却具有外显性。毕宏音[9]认为,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和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冲击,网络舆情中网民心理呈现出渴求新知、猎奇探究、彰显个性、娱乐时尚、减压宣泄、跟风从众、追求平等、渴望创新、自我实现九大心理特征。曾润喜[10]认为,高校网络舆情除具有网络舆情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突发性、情绪化、影响广、易控制的特点。通过对已有论述的总结,虽然学界对网络舆情的特点看法不一,但大多数都是从网络舆情的主体、载体、传播途径、形成过程等方面进行归纳的。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研究
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学者们也有各自的看法。李新萌[11]将成因大致归为两大类,一是常规诉求渠道不畅通,也就是说学校的报纸、意见箱、官方各种媒体等没有给处在敏感年龄段的学生提供良好的诉求渠道,学生在遇到各种困难与利益诉求时只能转向非常规的渠道,即网上的论坛、贴吧等,极易在网上产生共鸣,形成网络舆情。二是学校的各项事物对学生产生的刺激。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教学计划、教学任务等与学生产生各种冲突。一些学生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发表意见、表达情绪,就会产生网络舆情。袁富红[12]从三个方面分析网络舆情的成因:一是社会因素:当今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并不是很协调,物质的高速发展带来的却是精神生活的相对滞后。高校是社会中思想开放自由的一个领域,高校学生又是在网民中占绝大多数的群体,他们很容易受到社会各种思想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网络传播媒体因素。当今社会对于传统媒体的监管机制发展较为成熟,但是对于网络媒体,监管难度大,为了达到利益最大化,一些网络媒体忽视道德底线,传播不良思想。三是学生自身因素:当今高校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思想开放、张扬个性、期望得到关注,尤其在网络环境中,他们容易忽视网络伦理道德,责任意识淡薄,喜欢放大焦点,加大高校网络舆情发生的概率。通过梳理发现,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学者们普遍认为主要是,国内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高校诉求机制不健全、大学生心理特点、高校网络监管力度欠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落后等。[13]
4.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
网络舆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规律,不同的学者对此有不同的划分。有学者认为,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为大学生对公共事件的筛选与认知、意见的互动与整合、行为示范效果的形成三个过程。[14]还有学者认为,包括四个阶段,一是网络公共事件或公共热议话题的产生,二是网络事件意见产生及其舆论场的形成、三是网民意见在互动中趋同并产生主导性舆论,四是网上网下多方消解逐步释放舆论压力。[15]部分学者还认为可以分为五阶段,一是“议程设置”引发热门话题,二是“沉默的螺旋”引发强势意见,三是网络传播引发“放大效应”,四是负面消息引发“刻板印象”,五是“二次生成”引发舆情扩散。[16]
(二)实践性观点
1.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
对于“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影响的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大部分学者都是持有全面客观的观点,都认为其具有两面性。秦健[17]认为,既要关注高校网络舆情的负面效应,包括热点问题的催生效应、偏激言论的放大效应、社会阴暗面的腐蚀效应,还要肯定其正面影响,包括“安全阀”功能、“监视器”功能、“大熔炉”功能。刘燕、刘颖[18]认为,积极正面的网络舆情能够客观地反映社会的变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导向作用,大学生在这种网络舆情的影响下会潜移默化规范自身行为。李伟东、刘敏姬[19]认为,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一些特点,如果控制不当对于和谐校园的建设以及高校的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挑战。
2.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现状的研究
由于“互联网+”领域是一个新兴的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工作制度与体系都还没有完善。钟涨宝[20]认为,我国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对于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处于“谁建网站谁负责”的局面,没有建立专门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构。冼季夏、顾慕娴、吴宏宇[21]认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均未建立完善的网络舆情预警、引导与分析研判机制,这样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会对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负面[影响。郑恒毅、王健卉、李学静[22]认为,由于资金、技术设备等问题,国内仅有极少数高校采用网络舆情安全监控系统,大多数仅仅是从制度约束等方面入手,是在舆情产生之后采取的补救措施,而没有在舆情发生的源头就作出预警监控。
3.关于“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高效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白璟、安涛[23]认为,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是网络舆情是学生思想变化的“晴雨表”,关注高校网络舆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学生利益诉求出发,适时调整教学和管理工作。二是由于网络舆情自身存在的特点,导致大学生发表言论的隐匿性和自由性大大提高,给学校的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加之不良舆情的传播,冲击了大学生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大大降低。王昊[24]认为,网络舆情的发展及其自身特点,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极大挑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其特点和发展规律,提高工作的实效性,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进行有针对性的工作。廖扬平[25]认为,高校的主要功能在于育人,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网络舆情的形成、发展和传播,同时,网络舆情也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等功能,其目的在于警示,而不在于惩罚。
三研究评价与展望
“互联网+”领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而产生的,高校网络舆情进入学界视野的研究也仅仅只有10年,目前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成果也不是很多。以下笔者主要从研究成果及研究中的不足之处来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一)已取得的成果
首先“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基本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众多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论述,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钟涨宝、聂建亮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产生原因等基本理论方面的阐述恰恰论证了这一点。其实,“互联网+”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多角度研究成井喷式发展。多角度研究主要体现在高校网络舆情参与者的心理特征分析、通过分析网络舆情各个时期的特点与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等。例如孙静的《网络参与者心理特点与疏导》、陈强和王雅蕾《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泛化现象研究》等。再次,网络舆情的发展对高校管理工作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最后,新媒体、自媒体、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也具有时代特色,随着越来越多年轻学者的加入,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辟了新的篇章,同时也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学术方面的成果是值得肯定的。
(二)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第一,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把握不够明确。通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众多学者并没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概念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其争议主要在于主体和载体不够明确。对于“学生主体论”,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在于学生,载体是整个互联网,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的总和。还有学者认为,舆情传播的主体虽然是学生,但载体却是校园网络,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在校学生对于校园网络中传播的发生在校园中的相关事项的看法或意见。对于“师生主体论”,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校园事件或社会现象或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共同意见。另一部分学者认为,是高校师生在校园网络上针对学校发生的各项事件的情绪表达的总和。总体而言,这两大争议矛盾较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研究与论证。第二,对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视角有待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舆情理论本身,近几年会有涉及到教育学方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新的要求与挑战。但是单一的研究视角不利于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与发展,不同学科都有其独特的视角,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会提供一种全新的观点。今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可以和多学科相交融进行,比如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还要将大数据相关知识运用其中,从而促进高校网络舆情的深入研究。第三,对高校网络舆情的主客体建设不完善。目前,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责任主体意识不明确,并没有形成专门的网络舆情监管部门,往往都是在舆情出现之后,尤其是灰色舆情产生影响之后,学校才开始开展工作,但是各部门之间分工不明确,相关部门没有及时把握舆论的话语权,互相推诿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应对措施缺少实效性和连贯性。另一方面,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建设也不完善。所谓客体,就是指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观念、方式和体系。目前很多高校管理者并没有对网络舆情的预警、应对和引导形成完善的有体系的管理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传统的“堵”“删”等强硬措施越来越不能适应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形势。
(三)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第一,拓宽研究视角,注意与其它学科相融合。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特定的研究方向,但是每一门学科都不是独立的个体,只有多门学科相联系,才能避免单一学科研究的狭隘性与局限性。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研究同样如此,我们要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再此基础上完善高校网络舆情的相关理论知识,与时俱进,从而形成一个不断地开放、融合与创新的研究领域,以充实和完善该领域的相关体系建设。第二,丰富研究方式,借助大数据技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这一概念应运而生,要求高校管理者要运用网络思维和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网络舆情的相关工作,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预测、数据监测、收集、分析与研判。在大数据时代,掌握数据抓取能力与舆情解读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将是未来舆情分析的必备技能。而当前的大数据技术,为高校实现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由监测向预测转型提供了技术保障。因此,高校要加强大数据技术平台的建设,加强与相关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培养大数据处理人才,健全大数据技术人才体系,这将是未来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第三,创新研究平台,顺应“微时代”发展。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沟通交流工具。人们逐渐从QQ、微博等交流平台转向微信平台。大学生永远是体验网络新生事物的主力军,所以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在微信上会有最直观最全面的体现。
微信是“互联网+”领域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又一主阵地,因此,今后高校管理者要牢牢把握好微信舆论话语权,创新传播形式,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切实做好微信舆论的宣传引导工作,实现此研究的科学性与学术价值性。第四,转化研究范式,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范式是一门学科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既决定了一门学科的存在价值,也关系到一门学科的发展空间。[26]笔者通过现有的文献资料梳理,发现在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中尚未形成成熟的研究范式,只是在以往经验基础之上的研究,因而提出的对策也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缺乏有效性措施,对于定性研究方法特别是案例分析法运用较少。因此,对于“互联网+”视域下的高校网络舆情要加强实证主义研究,研究范式多元化,才能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分析、管理与引导工作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2]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05):188-190.
[3]许鑫,章成志,李雯静.国内网络舆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03):115-120.
[4]周如俊,王天琪.网络舆情: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12-15+29.
[5]王健.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测与引导[J].信息网络安全,2009(3):54-57.
[6]吴勇、王玉良.不确定视域下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的构建[J].学术论坛,2009(7):186-188.
[7]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研判与控制的若干思考.[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9(9):74-77.
[8]陈喜玲.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引导[J].山东社会科学,2016,(S1):276-277.
[9]毕宏音.网民心理特征分析[J].社科纵横,2006,(09):38-39.
自1957年我市建立防疫站以来,传染病疫情报告一直沿用接诊医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由各医疗单位疫情管理员报送或邮寄市卫生防疫站,各种数据手工统计分析。这种传染病报告模式造成了从医生接诊传染病患者到报告至市卫生防疫站一般需24h甚至更长的时间,也极易造成传染病报告卡的积压或丢失,从而造成不能及时对全市传染病发病情况的分析,延误了对传染病控制措施的落实,导致传染病暴发流行。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在传染病控制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数据分析的及时准确性决定了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成败。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在中国的暴发流行,充分暴露出了我国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不及时性等严重问题,这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损害。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2004年1月1日起开始在全市一级以上的医疗单位通过建立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采取网络式上报与管理,从而使传染病疫情报告有了划时代的意义。
1 网络化报告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也为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提供了更大的舞台。在“十五”规划中,国家提出了要加速卫生信息网建设,并确立疾病控制信息网络建设优先的目标。为了提高疫情报告信息质量,市卫生防疫站于2003年10月份投资10余万元建立了疫情信息网络管理中心,在系统中建立了本级用户和29个网络直报用户,为每个用户设置了用户编码和密码,并根据各自的职责授予了不同的角色,以满足各自的报告要求。同时要求全市一级以上的医疗单位均要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上网设备等硬件物资。对各单位网络直报员进行了为期1天的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如何登陆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录入用户编码和密码,进入本单位事先设置好的直报系统;如何对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录入、上报;如何查询报告信息和分析疫情信息等技术。自2004年1月1日起,全市所有一级以上医疗单位发现的传染病均要通过网络进行报告,当我市直报用户通过网络报告传染病后,市卫生防疫站的本级用户立即就可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所上报的疫情信息进行浏览,查看报告内容是否齐全完整,是否存在逻辑错误,并对报告的疫情进行核实,然后进行审核,审核后疫情信息就存入网络系统。通过此系统还可以定期对全市上报的传染病疫情信息进行自动统计分析,对存在暴发流行趋势的传染病及时提出预警信息,可提前对疫情进行控制,以防止疫情扩散形成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2 网络化报告的效果与体会
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网络管理自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份为止,通过在我市运行,取得较好的效果。
2.1 传染病患者资料的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 各种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和传染病的预警等方面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我市传染病疫情报告采取网络报告后使传染病患者个人资料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具有真实可靠性,提高了传染病报告卡片填写的完整性,从而更有利于对传染病患者的追踪流调。
2.2 传染病报告卡片完整性 由1986年的89%提高到2008年的99%。极大缩短了传染病疫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时间,传染病报告卡由原来的送达或邮寄至市防疫站平均需用24h以上,缩短为实行网络报告后只需20s,市卫生防疫站就可收到上报疫情。
2.3 避免误报 避免了由于笔迹潦草而导致的误报,传染病疫情分析的各种数据由电脑自动生成,由过去需要2天时间完成的数据分析,现在只需用5min即可准确无误的生成,提高了工作效率,改进了工作质量。
2.4 减少漏报 极大减少了传染病漏报,各级医疗单位传染病漏报率由1986年的24%降至2008年的0.47%;自1986年加强疫情报告各项措施落实后,漏报率迅速下降, 2004年,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后,也极大地提高了疫情报告质量,漏报率也下降到了1%以下(见图1)。
图1 龙口市1986-2008年传染病漏报率分析图
2.5 自动、及时地提出了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预警信息 2004年以前,传染病控制是在形成暴发流行后开始采取防控措施,而实行疫情网络报告后,根据网络分析数据及早预警,更早地采取控制措施,从而防止了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了人民的身体健康,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当我市1周内发生了2例重点传染病(如麻疹、痢疾等),系统将自动发送短信给用户管理员,提出警示,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对相应情况在网络进行回复。
传染病疫情报告是传染病预防控制中重要的一环,及时、准确的疫情报告是疫情信息的重要来源,是全面掌握传染病发病动态,探讨流行规律并制订有效措施的重要依据。传染病网络直报实现了传染病信息获取和疫情管理的及时高效,其优势不仅在于及时,而且可从全局的角度动态监测各地疫情的发生、发展情况。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在应用后,极大地提高了我市传染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质量,缩短了报告时间,减少了传染病漏报,从而更有利于市防疫站及时掌握全市的疫情状况,及时的提出传染病疫情预警信息,为及时采取控制疫情措施提供了科学数据,从而更好地防止了我市传染病的暴发流行,保护了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为推进经济大发展,构建和谐新龙口提供了良好环境。
3 问题及对策
3.1 网络或计算机故障将会影响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因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的前提是网络要保持通畅和计算机正常工作,在网络或计算机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各医疗单位无法对传染病疫情进行疫情报告,从而影响了疫情报告的及时性。
3.2 个体门诊或私人诊所是目前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一个空白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发展,我国医疗市场上已经出现大量的个体门诊或私人诊所。但目前传染病疫情报告尚未普及到这些医疗机构,很多个体门诊或私人诊所尚未开展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而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在个体门诊或私人诊所看病的并不在少数。
3.3 医疗机构网络直报队伍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目前,我市多数医疗机构网络直报工作队伍不稳定,网络直报人员年龄老化、专业不对口,少数医疗机构尚未设置专门人员从事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从而影响了疫情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要进一步提高疫情报告员的网络或计算机维护能力,在遇到常见故障时能自行解决。在停电或网通公司系统故障时,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有关疫情资料电话或传真报告市卫生防疫站,由市卫生防疫站疫情管理员将有关疫情资料录入专报系统网。二是要定期开展传染病疫情报告相关知识培训。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开展传染病报告相关知识的学习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普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疫情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的建设,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逐步建立起一支覆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医疗机构的稳定的网络直报工作队伍。三是争取政府支持,加强对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疫情报告的管理,增加对个体门诊或私人诊所的资金投入,争取在全市所有医疗单位实现传染病疫情网络报告。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策略
当前,网络已经触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网络不仅是一种工具,更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社会变革以及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利益的调整以及社会矛盾都会或多或少在高校中有所体现,这些问题也都会在网络上以一种虚拟的形态存在。一些危机事件如果处理不好,就会蔓延至网络,进而嬗变为一种高校网络舆情危机,不仅进一步影响事件本身的发展,还有可能引发次生危机,给事件的处置增加更多不可控和未知的影响。
一、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因其人群在年龄层次、知识结构、认知能力等方面的特殊性,其网络舆情危机具有主体的多元性、客体的多样性、传播的危害性等特点[1]。正因如此,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其带来的影响及后续处置的难度往往高于其他组织。
1.主体的多元性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数量达到7.1亿,上网普及率51.7%[2]。在大学生群体中,几乎人人都是自媒体。这使大学生更加容易获得相关信息,也更容易使信息得到爆炸式的扩散。由于大学生自身对事物认知、道德观念、价值观、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多元性和群聚性,以及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等因素,使大学生对同一个舆论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同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取向,“盲目从众心理、法不责众心理、社会泄愤心理、情绪感染心理、因果归因心理”[2],使一些主体丧失自觉的个性,进而在网络上表现出不同的舆论选择。
2.客体的多样性
在高校发生的舆情危机中,呈现出传播方式的多样性和传播内容的复杂性。高校舆情主体的特殊性,导致“社会网络舆情中心点、网络舆情焦点、网络舆情集中点、网络舆情热点、网络舆情兴奋点、网络舆情波动点”[3]等都有可能发展为高校舆情危机。在这些舆情中,有的诱因在社会中,在舆情的发展过程中,从而进一步对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致使舆情进一步无规则的发展,使舆情主体与客体之间不断交互,彼此进一步交叉影响。
3.传播的危害性
传播渠道的多元性、共生性、交互性,以及网络的自由性、开放性、复杂性,使高校无法掌握也不可能掌握所有传播渠道的控制权,这就导致一旦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网络舆情主体对客体的响应会呈现出即时性与交互性,使高校管理者无法控制,后果无法预料。
二、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存在的主要问题
互联网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的更新速度,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管理往往滞后于舆情本身的发展速度,而这也就成为网络危机发生的根源。
1.高校职能部门对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从高校领导干部的思维方式来看,绝大多还未真正意识到网络对管理的革命性影响,对网络舆情而言,还停留在如何“堵”的层面,对于如何疏导,如何有效应对的意识尚未确立。这就导致在网络舆情机构建设、机制建设、建章立制方面多数停留在文件表面,而并未付诸实施。
2.高校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缺乏相应的健全机制
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应是学校的一项系统性工程,绝大多是高校建立了新闻发言人,但是却很少主动新闻,对舆情的预警、监测无完善的机制建设。事情发生后,仍然停留在“应急”层面,缺乏常态化的处置预案;对校内媒体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校级、院系级、机构级的官方媒体缺乏统一监管和联盟建设,平时分散了用户,应急时发挥不了传话筒的作用;对人员的培训和训练不够,缺乏实战经验,削弱了应急能力。
3.高校对师生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中的行为引导不足
尽管国内对媒介素养的研究已经有很长时间,但仍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上,只有少数学生能通过有限的校园媒体资源去体验、参与媒介的运作,同时又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和培训,基本处于自发状态。学校也很少面向传媒类学生外的学生开展媒介素养教育有关课程或讲座,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在虚拟空间的行为失范。
三、高校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建议
网络舆情是社会事件在虚拟世界中的一种传播,网络舆情危机更是民众对某一事件的一种看法和表达,正是因为网络舆情危机可能带来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从管理者高度重视,采取线上线下处理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制度管理相结合的方式,掌握科学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以备一旦发生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科学、有效处理。
1.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
在自媒体时代,快速反应是解决舆论危机的基本前提。这里面的快速反应就包括涉事主体在内部早行动,涉事主体在社会舆论层面早回应。要做到这两个快速,高校职能部门需要加强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意识,建立新闻发言制度。目前,高校新闻发言人平时主动召开新闻的机会少,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发生网络危机舆论,就很难快速有效回应社会关切。另一方面,新闻发言不应只是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而应成为一种对外主动信息的制度。这种制度能确保学校在重大决策后,积极主动与师生、社会进行沟通,缩小各种信息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舆情危机发生后,又能及时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减少舆情危机的扩散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在现实网络危机舆论中,舆论走势因为受到“沉默螺旋”影响,往往出现一种声音独大的局面,进而愈加影响公众的理性思考,负面、消极影响也会加倍放大。在这种情况下,作为高校官方,就应敢于发声和主动发声,主动事实和事件的进展,与此同时,用好校内各种可用的传播途径,以及具有公信力的政府有关宣传报道途径,坚持真实性、贴近性、可读性、语言文字更加符合受众接受的原则,逐步扩大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传播,做好舆论动态实施跟踪,形成阶段性热点,合理推动舆情发展。
2.科学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
第一,把握舆情节点,提升舆情回应有效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单学刚将网络舆情管理过程分为监测、预警、研判、回应、沟通、应对、处置、修复8个阶段。这就需要高校根据各个阶段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制订相应的应对策略。在快速发现和预警阶段,各个高校可以借助网络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充分利用学生党员干部,及时发现一些倾向性、苗头性的网络舆情异常,畅通信息上报渠道,构建快速有效的汇商机制,依靠平时制订的应急预案,启动相应的预警工作。在多渠道全面了解信息方面,要建立分工协作的信息情报收集汇总机制,掌握第一手的详细资料。在舆情现状和发展研判上,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第一时间处置,尽可能减少舆论扩散的范围。第二,在舆情引导和应对上,要把握好“五个维度”。准度,即回应内容要对准舆情焦点和舆论痛点,直击“靶心”;精度,即精准解读决策事件原委,做出科学可信的结论;长度,即要重视回应的联系性;温度,即舆情回应要改变话语表达方式,要与舆论主体“共情”;尺度,即把握好舆情回应的分寸”[3]。第三,在舆情处置上,回应主体做到“五步到位”。即业务部门回应要“守位”;上级部门介入要“到位”;学校统筹不能“缺位”;部门协作不能“错位”;第三方调查有必要“补位”;在形象修复和公共建设上,需要高校及时对危机处理进行总结、反思、归档、整改,避免重蹈覆辙,同时,利用恰当时机,引导舆论关注点转向。
3.加强师生网络道德素养教育,引导网络行为自觉
一方面,要通过技术手段不断净化和优化网络环境,尽可能减少负面消息对高校师生的消极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通过教育引导,不断提升师生的媒介素养,使人人都能遵守网络基本规范,合理理性表达意见。从内容上来看,要加强师生法制化教育和网络道德素养教育,突出强调虚拟空间绝不是法外之地,组织学生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引导师生在网络表达中知法守法。从渠道建设上看,要不断建立健全高校自身网络宣传“阵地”建设,增强吸引力和“粘合度”,营造有利于高校发展的主流舆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高雅文化,主流文化引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规避非主流意识形态甚至反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消解和解构。
参考文献:
[1]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3(3).
[2]卢宁.勒庞“乌合之众”群体心理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6(5).
(一)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网络是个开放的、便捷的系统,网络信息包含了各式各样的内容和各种参差不齐的思想潮流。网络隐匿性和信息多元化等特点,使得大学生身处鱼龙混杂的信息海洋,大学生网络信息风险知识薄弱,意识不够成熟,分辨是非能力差,对信息鉴别的不可控性弱化了大学生的风险意识,削弱了大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使得他们很容易被黄色思想、歪曲思想等影响,被不良舆论而诱导。调查显示学生缺乏有关国家网络信息管理法律法规常识,如师生个人隐私保护、实名制或校园网络安全制度等,高校网络信息管理制度建设亟待加强。
(二)高校网络监控保障体系需要加强。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很多人的思想和行为失去约束,弱化了网络主体的道德意识。在虚拟世界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中奖或者欺骗等信息对大学生进行诱惑诈骗,致使一些大学生轻信被骗,同时部分大学生利用虚拟网络进行恶搞破坏互联网网络秩序,这些网络失范行和网络监管缺失造成了恶劣的影响。这些影响对大学生的思想冲击很大,引起一些人的困惑和迷茫,对大学生人格和道德品德养成形成一定的冲击力,网络的这种不可控性要求大学生提高自身的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认读的判断力。
(三)高校网络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满意。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大了对学生的互联网速度的需求,强大的无线网络空间更是让互联网遍及每一角落,也加大了校园监控系统防范的难度。校园网络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远不能满足大学生对互联网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
“网络化”方式产生的高参与度、快速动员集结和不可控性等特点,给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发展带来新挑战。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仅要提供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和高端监控设备,更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领导与运作管理机制,形成对网络平台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完善需要的组织建设、财政支持、技术保障。(一)构建基础保障机制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需要优良的发展环境,确保校园网络运行有序规范。首先要加强依法治网,并提供先进的物质基础设施和高端监控物质设备,为校园网络文化发展建设建立良好的环境秩序,确保校园网络运行有序规范;其次加强校园网站、网络交流平台建设,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及资源,营造校园网络文化良好的氛围,通过网络交流互动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潮流,提升网络文化凝聚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建立制度管理机制针对校园网络管理规章制度方面,一要加强建立和完善校内网络管理制度,建立网络运行条例规范,规范网络行为习惯;二是建立网络信息管理制度体系,网络信息安全,监管网站后台等要加强管理;三是加强网络信息管理部门队伍培养机制建设;四是建立网络舆情汇集及快速反应机制,对各种自由言论虚拟平台加强监控和管理引导教育。
(三)文化导向机制——建设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和传承平台网络信息以其快捷的传播性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广泛传播,大学生可以较快的获得各种信息有利于学校各部门之间信息的迅速传播和沟通。利用网络的迅捷传播营造和谐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和传承平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提供了大量的、丰富的形式多样的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实现不同地区间高校、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师生和生生之间的“网络课程”交流,大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实现资源共享。
三、高校网络文化管理机制建设认识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3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19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在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形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用积极的道德规范、思想观念、政治观点、网络素养等精神文化,以现代网络为媒介和阵地,用互动引导、建设管理、制度规范等基本方式,对高校学生实施的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积极的思想政治品德。面对新形势,高校要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规律探寻和理论探索。本文提出了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1+2+3+4”工作体系,为建立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提供了有益尝试。
一、坚持一个中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研究基本达成了共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由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素养、正确的思想观念、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引导出积极、正确的行为实践,归根到底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此为出发点创新工作内容与形式,以此为落脚点评价工作效果与成绩。
二、建设两块阵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如清华大学学生红色网、上海交通大学焦点网、南开大学觉悟网等,,在传播科学理论、弘扬先进文化、加强师生交流、化解各种矛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当前红色网站的建设仍有不足,需不断改进。
首先,网站内涵和功能定位不明确。一方面表现为片面侧重理论宣传,把教科书、政策文件“搬”进网站,“泛政治化”倾向严重;另一方面,为了吸引眼球、迎合学生,网站集教育和娱乐于一体,受关注点却在娱乐版块,“泛生活化”倾向严重。要坚持导向性,注重对大学生政治方向、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的引导,防止娱乐化和低级趣味;要坚持服务性,贴近和服务学生实际,避免“假大空”和“高高在上”。
其次,网站内容设置缺乏特色和鲜活性。多数网站在内容设置上过分强调政治教育功能,页面上多为马列主义经典著作、理论文章、红头文件,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吸引力和影响力不强。要坚持特色性,根据高校自身传统和优势,建设特色鲜明的网站,“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坚持多元性,在网站上体现对大学生专业学习、兴趣爱好、校园生活的关切。
再次,网站表现形式过于简单化。多数网站版面规整严肃,色彩单一,互动版块使用率低,无法满足学生与教师的思想沟通需求,整个网站对红色文化和经典的解读与表达过于简单化,有碍教育功效的发挥。
(二)微博、微信等新兴网络传播“微平台”
微博、微信等“微平台”深入大学生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运用“微平台”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势所趋,建设好这块阵地刻不容缓。
但现实情况是,虽然“微平台”用户数量庞大,其中不乏高校党政机构和教师,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甚微。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直接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来说,一方面,学生对他们的“微平台”关注度不高,另一方面,他们的“微平台”只是用来记录生活小事、关注业余爱好。因此,高校应该推广运用“微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之成为育人习惯和重要途径。另外,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网络素养不高,高校应加强培训,培养其适应和使用“微平台”的能力,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突出三大抓手
(一)以内容建设为抓手,增强时效性和价值性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设上,要不断丰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强时效性和价值性。
不论是红色网站还是“微平台”,一方面,内容要及时更新,不断注入时事热点,增强时效性,同时应确保所内容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杜绝虚假信息。另一方面,要从本地区和本校实际出发,结合发展理念、校风校训,开发具有针对性和特色的教育内容;要着眼于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与学生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比如在心理咨询、勤工助学、社会实践、就业指导等方面开发教育资源,增强对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价值性。
对于“微平台”而言,其信息内容短小精悍,生动易懂。用户在“微平台”上既可以分享自己的见闻和趣事,也可以表达对社会问题的意见和看法,其形式可以是文字、视频、图片,人们能在阅读后很快理解者所要表达的含义,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结合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方面内容贯穿其中,使大学生直接获得正确信息。
(二)以形式创新为抓手,增强互动性和实效性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创新上,要运用多种方式,注重隐性教育,增强互动性和实效性。
经验表明,一味地进行理论灌输无法吸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隐性地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方面、全过程。红色网站可以开设网上课堂、在线交流、时政论坛、建言献策、跳蚤市场等栏目,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沟通提供平台,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些高校开展的网上班级、校园网络文化节等活动也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
“微平台”具有即时、灵活、覆盖面广的特点,群体参与度高且多向互动。不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以借助“微平台”接受讯息,并根据自己的选择参与互动,而这种互动是多向的,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包括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微平台”彻底改变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单向传播的特点,也弥补了红色网站互动不足的缺点,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获取信息,教育者也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大大缩短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时空距离,增强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主体提升为抓手,增强专业性和感染性
面对网络世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认真研究网络传播的特点与规律,认真分析“校园网民”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提升自身素质,抓好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更新观念,重视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提升基于网络技术的专业素质。网络阵地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各种思想观点、价值观念相互冲突等问题,这就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高甄别、把关与引导的能力,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目标和网络生活实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网络舆情,唱响网络思想文化主旋律。
根据现代教育观点,教育主体和客体是相对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等无疑是教育主体;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教育主体。一方面,大学生要主动提升媒介素养,提高网络操作、信息获取、信息甄别、资源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榜样力量和同辈群体的积极影响,挖掘先进典型,以优秀学生骨干为依托,以点带面,增强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
四、建立四项机制
(一)建立领导协调机制
当前,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出多门,各部门独立制定规划、推进工作,缺少协同合作,造成资源整合不足、流程衔接不够等问题。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坚强统一的领导,需要各部门努力和配合。要建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协调机制,党委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旗帜鲜明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和院(系)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权责明确,团结协作,共同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建立监管防范机制
一方面要坚持“绿色”监管防范原则。通过网络宣传正确的“红色”思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要严格监管网络,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网络监管手段要多种多样。高校应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加强校园网和红色网站的统一管理,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及信息源严加监控,严防其进一步扩散。此外,要从技术上规范网络运作,建立网络安全“防火墙”,阻止不良信息进入校园。
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监管防范队伍建设。网络监管防范队伍的建设对于有效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作用,高校除了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挑选人才培养网络精英以外,也可以从大学生中挑选一部分优秀人才,以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建立管理保障机制
关键词:新媒体 宣传 思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30-01
1 培养和提高互联网思维
1.1 互联网思维的涵义
互联网思维指能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精神、价值、技术、方法、规则、机会来指导、处理、创新生活和工作的思维方式。走进互联网时代,要求我们高校宣传工作者了解互联网的性能、特点及作用,深刻体会和认识互联网的现状、趋势和发展规律,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钻研互联网技术、知识、技能,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时代紧迫感,不断增强网络宣传意识,树立网络宣传观念,探索网络宣传规律,从而提高网络宣传水平。
1.2互联网思维的应用
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发展的前沿。如何运用好互联网思维方式,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规律、新特点是运用好新媒体服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关键。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网络表达的开放性和民主性,使人们可以在交互式讨论和多对多传播中实现平等交流,网络传播的虚拟性,使网络成为不加编辑裁剪的发散性、多元信息源。由于网络信息的海量化和网络生存的多样性,使广大群众的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我国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上新评论、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产生与不断发展,为民众提供了发表言论、表达诉求、宣泄情绪的渠道,由此而形成的各种社会舆论,通过网络渗透到人民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些现实情况都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能熟悉网言网语,还要学会应用网言网语,才能做好师生,尤其是青年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掌握思想舆论工作主动权
2.1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网络突破了传统教育灌输由上而下、逐级展开的局限,如何在信息快捷传输中及时有效引导至关重要。网络条件下,信息传播呈现出“多对多”的特点和“快吃慢”的功效,即使是虚假信息,一旦抢先,也会广泛传播和深度“发酵”。我们高校宣传部门要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正面引导,就必须牢牢掌握新闻的解读权,抢占舆论引导的主动权、话语权。新形势下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按部就班,要注意对那些突发事件、热点问题,做到正面回应、快速反应,努力掌握网络舆论主导权。
2.2加强主动策划,传播正能量
新媒体已经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媒体的话语力量,利用新媒体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遵循新媒体的语言规律和运作规律,主动加强内容策划,转变话语体系,培养新的文风和作风。我们不仅要积极“防守”,还要主动“出击”,让新媒体充分“为我所用”,如利用微博、微信等移动新媒体传播的便捷性、互动性、甚至草根性,发挥其增强沟通、缓解矛盾、促进和谐的积极作用,引导高校师生对意识形态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最终达到行为认同。宣传工作者要更用心地践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丰富话语内涵和表达形式,提升综合传播能力;更及时地在新的语境下与网民受众良性互动,在重大问题面前不失语、不回避,在主题活动中重参与、重互动,用正能量占据网络空间。
3 网络舆情监测与应对
3.1网络舆情监测
高校要做好网络舆情监测,需要建立一套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网络舆情监控机制,及时掌握网上舆论动向,密切关注可能引发思想混乱、诱发社会动乱的信息源,切实当好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人”。对那些没有依据的假新闻,应及时用事实澄清,并开展有效的正面宣传教育,将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限度。高校要稳步实施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倡导网络文明,引导师生加强自我修养,提高慎独、自律、共存意识,使文明上网成为广大师生的自觉行为,把网络空间建设成为开放、文明的宣传阵地。
3.2 网络舆情应对
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有的高校面对突发事件,从学校的领导层到宣传部门首先想到的不是“解”而是“捂”,想到的是通过删贴把事件抹杀掉,海有的学校没有应对机制,采取拖延、冷淡处置的方式,最终导致事态扩大,形成了舆论危机,引发社会关注。这些就要求高校工作中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和新闻制度,及时师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建立新闻宣传应急机制,准确应对突发事件危机;积极疏通和引导,努力使网络及其他校园媒体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成为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渠道;用真实、真情将危机化解,尽早还高校这一文化殿堂一片祥和、宁静,尽量消减突发事件对师生思想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4 强化网络宣传思想教育
新媒体时代,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为高校宣传教育工作的重点。高校要切实强化网络宣传思想教育,积极发展新媒体、运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工作的重点在于准确理解把握任务要求,确保教育正确方向,首先应当做到完善宣传体制机制,并组建强有力的工作队伍。
4.1完善网络宣传机制
高校应健全完善网络宣传工作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监控,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理顺关系、加强协作。统筹高校的网络工作,将网络的硬件建设和网络宣传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进校园新闻网站和业务工作网站有效配合,推动校园网络媒体和社会网络媒体的良性互动。全面加强网络宣传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在舆论引导、为学校发展构建和谐舆论环境方面的积极作用,设立专门的网络宣传教育机构,专题研究和落实相关工作,努力提升网络宣传管理工作水平,不断增强网络宣传管理工作的紧迫感、使命感和荣誉感。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Situ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Network on Campu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 Honglin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 the university,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guidance strategies.
Key words new media;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0 引言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校园网络的快速普及,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校园网络(如校园BBS、校园贴吧、微博、微信等)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校园网络舆论涉及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是21世纪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使命。
1 校园网络媒体简介
(1)校园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主要有校园官方网站、校园BBS、校园贴吧、当地社区门户网站,以及师生的个人微博、微信等。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老师和学生的的学习环境、工作进展、文娱生活、休闲运动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园里辐射范围最广、访问量最大、热度最高的主流媒体之一,是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学习、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对师生的工作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校园网络媒体与其它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巨大的传播优势,具有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多样、检索方便、可多媒体传播、互动性强等特点。校园网络媒体成为越来越多师生获取信息、交流学习的重要途径。
(3)校园网络媒体的作用。高校网络媒体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成为校园舆论传播、新闻速递、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学习、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院网站成为学生查询教务信息、课程成绩、考试报名、提交作业、问卷调查、师生课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校园BBS是学生讨论校园文娱生活的主阵地,在这里有校园动态、学术讨论、心情物语、影音欣赏、版友求助、跳蚤市场等;个人微博、微信成为越来越多师生朋友圈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1)舆论环境高度自由与舆论方向难以约束并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是匿名的、自由的、开放的,这就造成舆论环境的高度开放。校园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高校网络舆论内容从国内外时事到师生身边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积极与消极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理性与偏激并存,内容包罗万象,观点五花八门,舆论的方向难以约束。
(2)舆论主体复杂多元与合理诉求渠道不畅并存。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复杂多元,每一个网络参与者既是一个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者也是一个舆论的制造者。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造成了网络舆论的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不可预测化。由于学校提供的合理诉求渠道少且不畅,或是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去有关部门诉求,这时校园网络成为他们最好的诉求表达、监督学校行为的信息空间。
(3)舆论客体群体极化与媒介素养教育滞后并存。校园网络舆论的客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学习经历、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年龄相仿,因而他们在舆论中会倾向于一致性的结果,易造成群体认同感。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情况下,看待问题时不全面,极易产生偏激的观点和行为,由于群体的认同感,会使舆论向错误、极端的方向偏移,甚至可能会被一些过于极端化的小团体将舆论激化,从而升级为网络群体性事件。
(4)舆论传播立体交互与校园媒体引导乏力并存。校园舆论立体交互,现代网络媒体的反应快速,覆盖广泛,校园BBS、贴吧、个人微博、微信、QQ等朋友圈迅速传播。目前,校园网络媒体却存在重说教轻宣传、重管控轻引导、重建设轻服务、重管理轻沟通,在面对焦点、热点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应对,引导乏力。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1)精心构建和谐校园,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学院应首先从自身建设出发,精心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儒雅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生动形象的课堂、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温暖如家的生活服务、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等都会给舆论客体一个良好的舆论评价。同时要优化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处理网络舆情。对于网络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及时反馈处理、跟踪回访,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一切学生服务。
(2)加强媒介素养培训,提高舆论参与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是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问题之一,加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高校应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视野出发,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评估思辨、学习创造的能力,提升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升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能力。学生媒介素养提高了,自然从源头上减少了校园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让流言止于智者,学生才能在价值多元化、信息繁杂化的网络世界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3)真诚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校园网络是学生与校方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校方应在校园BBS中开辟专门的交流窗口,并安排专门教师负责管理。通过交流窗口,第一时间得知学生的诉求、问题、困难等,并将收集到的这些问题及时反馈到归口本门,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问题进行响应、解决。让校方真诚地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问题就在校园BBS互动交流窗口反应,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酵升级造成消极舆论的传播。
(4)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各种舆论滋生的温床,因而,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是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学校要首先制定一套完善的校园网络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比如《XX院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XX院校校园网络信息条例》、《XX板块发帖回帖规则》等。在建立制度的同时,要有一支专门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包括学院网络管理专职教师、学生校园网络自律会、BBS站长和版主等。这支专门的管理队伍可以渗透到校园网络的各个部分,融入在网络舆论的最基层,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的情况,构建的高校BBS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实现了从省市信息监控中心、高校、校园网络中心到BBS站长,再到各个讨论区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管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关键词:网络育人平台;搭建;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0-0224-03
网络在大学校园的广泛运用,深刻地影响着90后学生的成长,网络已经深刻改变了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而育人又是高校工作的核心内容,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着眼长远、构建全方位时代性的育人平台。抓住学校网络主阵地,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创新育人工作的形式、方法,繁荣校园文化。积极拓展育人工作的空间和渠道,通过打造“学校门户网站―QQ群―微博―微信”四位一体的新媒体集群,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特有的凝聚力和特殊的育人作用,在学生管理、课堂教育、人才培养、安全稳定、发展服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搭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内容,它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是否健康成长,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兴衰成败,长远发展。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给高校大学生思想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资源和途径,如何“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教育的主动权”是我们每个学生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建立一个真正符合学生发展需要、内容丰富多彩并不断更新的平台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步。其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站要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针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专业性质等特点,抓住热点话题、难点话题,进行正面的引导,发挥搭建平台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网络符合青年学生发展的需要,良好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但能传承传统的教育内容,而且能提供界面友好、直观醒目的交互式学习环境。网络技术表达能力丰富,如各种图、文、声并茂,并能以超衔接的方式组织知识,这不仅能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的能力。
二、搭建学生服务网络平台,全员全时全程育人
学生是学校工作的根本,学校应该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首位,从学生的角度和需要去开展工作。网络化时代给学校的学生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方式,高校学生服务工作平台的搭建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需要,也使学生工作者和学生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同时,学生服务平台提供连续不间断的服务。入学服务平台,可以提供学生入学相关的服务,如学籍注册、自助缴费、党团关系转移、入住公寓手续的办理等相关的服务。奖惩助贷服务,提供家庭贫困的学生奖助学金的申请、资料上传及等级认定;也可以申请学校的勤工助学岗位。就业服务,学校可以不定时和就业相关的信息,及时地帮助就业困难的学生。离校服务,提供离校学生全称服务,包括费用结算、学业成绩的处理、公寓钥匙的退还、图书退还等相关服务。学校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搭建提供其他方面的服务,如后勤服务,关于宿舍维修的上报和处理结果,食堂饭菜的适口性及服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还可预约学校的公共场所,如室内篮球场、多媒体小教室等。搭建学生服务网络平台,不仅全面提升了管理服务水平,而且学校通过网络平台能第一时间获取并回应学生关于日常管理、宿舍管理、校园安全等各种反映和诉求,维护了学生利益,促进了校园和谐;学生工作者将常规的服务工作延伸到网络上,与学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切实解决学生问题,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三、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传递育人正能量
健康、向上、丰富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品性形成具有渗透性、持久性和选择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素养,拓宽同学们的视野,培养跨世纪人才具有深远意义。伴随着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高校师生喜爱的文化生活方式。校园文化网络平台的搭建,拓宽了传统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学校可以在网络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学校的社团活动、名人讲座、专题报告等活动内容引入网络,学校的师生可以选择性地观看并参与到其中,打破了传统的到场观看的局限,提高了组织活动的时效性。搭建校园文化网络平台,高校老师和学生还可利用微信、微博、个人网站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扩大校园文化育人的范围。此外,学院还可以利用平台开展一些特殊的校园文化活动,如“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雷锋精神”、“爱心慈善活动”、“分享身边的感动”、“在书海中徜徉”、“创建三无教室”、“晨读晨练”等活动,积极利用平台创新繁荣校园文化,传递育人正能量。
四、搭建专业知识网络平台,改变传统学习方式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一次性的,是师生传授式的“灌输―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信息容量、信息传递的速度、传递的途径等都非常的有限。随着网络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搭建专业知识网络平台是时展的要求,也是改变传统学习方式的必备手段。搭建网络学习平台,师生可以在平台上传文本、课件、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可以实现资源共享、相互交流等目标,现代教学资源库就是一个网络学习平台的很好的例子。通过现代教学资源库学习平台,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可以按照自己的特点选择学习方法,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可以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的深度。同时利用资源库学习平台,任课教师给学生提出学习任务,进行任务驱动,通过上网查询、人机交互等方式,学生在不断克服困难中完成任务,培养学生更好的学习方法。搭建了网络学习平台,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思想,使“线上”和“线下”学习方式更好地相结合,促进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
五、搭建党建网络工作平台,开辟党建工作新途径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技术日益在高校的普及,传统的党建工作的方法、手段已经满足不了育人工作的需要,迫切需要开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搭建党建网络工作平台,不仅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党建工作领域,而且是传统党建工作方法和现代党建工作方法的完美结合,提高了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时代性。建立健全以党建教育为主题的网站,以精彩的画面和丰富的内容吸引学生,同时开发和运用其他网站的党建教育信息资源,形成全方位的党建教育平台。党建网络工作平台可以设立一些特色的栏目,如网上党支部、红色事迹、党建工作讨论专题等。如网上党支部平台的搭建,可以很好地满足高职院校顶刚实习期间学生党员在外体验“虚拟”的党支部生活的需要,定期地向党支部做思想汇报,党支部书记也可时刻和流动党员时刻保持着联系,发现思想有波动的及时做思想工作;党建工作讨论专题平台可以设立一些热点、焦点的话题,引导大家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党建工作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大家的思想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发展,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在网络是大学生了解世界的主要渠道,同时网络也是大学生自由言论、交流情感的地方,大量的网络信息、多远化的价值观及虚拟世界的不真实性等都给大学生的理想追求、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习惯都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对高校育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了更好地利用网络育人,将传统育人方式和网络育人方式有效地结合起来,就需要高校配备一支高素质的网络育人工作者、提供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网上育人内容和建立完善的网络育人机制。
一、健全网络育人工作队伍,坚持正面引导
在新时代下将网络育人纳入高校育人体系中,一定要高度认识网络育人在高校育人中的重要性,将高校中的优秀的教师、学生工作者、学生及优秀的学生干部吸引到网络育人平台上来,同时适应时代的需求、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身体素质好是对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同时他们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运用网络平台。网络育人工作队伍每天要用一定的时间上网,除了新鲜的内容之外,更要关注网络上学生的讨论的热点话题,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整理归纳对学校及各部门的意见或建议,及时地向学校及各职能部门反映;观察学生的思想动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快节奏的时代要求网络育人工作队伍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居高临下的老师转换成网络中平等的沟通者,从传授知识的权威者转换成可靠信息的“把关者”、“引导者”。最后,为了做好网络育人工作,高校的网络育人工作者必须将现实育人和网络育人相结合,且不可抛弃现实传统的育人方式、模式,也应面对面做工作,适当进行引导,通过多种方法育人。
二、不断更新网络育人的内容形式,紧跟时代育人步伐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迷恋网络,是因为现在的网络内容是多元化的,能满足不同人多方面的需求。我们也精神层面在不同意义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高等学校开展网络育人,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愿望和多样化的需求,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增强其感染力的内在要求。首先在网络育人的内容上要不断更新,只有用先进的、主流的内容占领网络育人这块阵地,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先进的作用,也能够多方面地了解一些平时我们接触不到的知识。网络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地上传一些经典的文字、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多种学习资料,把学生的目光吸引过来,既满足了他们上网的需求,又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其次,在网络育人形式上要不断地更新,可以采取名人、杰出校友讲座的方式,也可以抛出热点话题集中讨论的形式,也可以是网络教育工作者“私聊”教育的形式,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育人内容进行辅导。不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要及时地更新,紧跟时代育人的步伐。
三、健全网络育人体制,实行长效育人
完善的制度是校园网络育人平台搭建并实施的重要基础,科学的管理是校园网络育人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要抓住这两个关键问题,构建长效发展机制。一是要完善校园网络平台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发展机制,形成与网络平台搭建和管理相适应的管理队伍、舆论引导队伍、技术研发队伍;二是要健全规章制度,建立专题教育网站的备案制度、信息的审查制度、网络舆情监管制度、网络突发舆情处置报告制度等;三是要建立“分级负责、按快管理”的网络管理体系,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综合运用法律、校纪、技术、思想教育、学生自律等手段,将管理和教育、线上和线下、自律和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依法监管、学生自律、规范有序的网络育人体系。
总之,随着网络技术信息化在高校的普遍渗透,网络日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成为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我们现在越来越离不开网络。面对新世纪、新形势,高校应不断加强网络宣传教育,创新网络育人体制,搭建网络育人平台,是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要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发展的要求。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教育的主阵地,搭建网上育人平台,通过网络平台提供丰富多彩的育人内容,采用形式多样的育人手段。利用网络育人的同时,组建一支网络技术良好、政治素质过硬、有丰富的学生管理经验的网络育人工作者是必不课少的,网络育人工作者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时爱福.大学生网络行为及高校网络管理对策[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8,(5):97-98.
[2]将广学.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系统思考与实践探索[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4,(3):119-123.
[3]朱宁红.加快高校网络建设,掌握网上育人主动权[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2,18(3):113-116.
[4]北京大学青年研究中心.立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创新网络思政教育模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71-73.
[5]刘义.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困境与路径分析[J].高教学刊,2015,(17):234-237.
[6]杨文坤.基于网络的高校学生工作信息化平台的构建[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