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4 09:45:0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教师职前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是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的数量不足,表现在能胜任双语教学任务的双语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当前西安市社会对于中小学双语教学的需求。在笔者对没有开展实施双语教学的36所中小学的校长或教务主任的访谈中,有17人表示没有开设的主要原因是考虑到没有能胜任双语教学的教师。在问及他们未来的规划时,其中19人(占未开设学校的52.8%)表示只要双语师资问题得到解决,他们将会尽快开设相关的双语教学,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二是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双语教学能力、素养和双语科研能力普遍较低。在笔者对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师进行的进一步问卷调查中(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双语师资的教师类型、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英语水平、教学年限、双语执教年限、双语学科分布、教学工作与教学效果、意见和建议等情况)发现,目前担任中小学双语教学的教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学历偏低,教龄偏短,双语执教时间更短,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及双语教学知识等。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目前担任双语教学的双语教师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对某一学科有兴趣或专长的外语教师,二是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科教师。这就造成学科专业教师的英语水平、能力素养有限,不能用英语授课或者是不能用英文完整授课;而外语专业教师因为缺乏足够的学科知识,又不能讲授学科专业课程。由此可见,合格的双语师资短缺仍是制约双语教学的最大问题。
二、解决途径
(一)对传统的外语专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传统的外语师范生,虽然其外语水平和教学能力都很强,但因为其缺乏其他的专业学科知识,很难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需求。鉴于此,要对传统师范外语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理念和课程设置、实习机制以及考核评价方式进行改革,使其毕业后能成为有专业特长、外语良好的跨学科双语人才,能够从事中小学双语教育教学。1.改变传统的招生模式传统的外语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高中文科班,他们文科综合基础知识较好,但理科和其他专业知识欠缺,所以很难将外语与某一门学科尤其是数、理、化等专业结合起来从事学科双语教学工作。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外语基础又比较差,很难用英语讲授学科知识。无论哪一种招生模式都不能适应新的专业培养要求,这在生源质量上就制约了专业人才培养的前景。因此,笔者建议,在以后的师范院校外语专业招生时,可以考虑录取一些理科基础较好的学生,经过专业学习,使他们成为能文能理,具有能把外语和专业结合起来的复合型人才,为培养优秀的双语教师打下良好的基础。2“.双学位”模式外语教育专业的学生,其外语知识水平往往是“普而不专”,他们可能了解很多领域的外语知识和词汇,但由于不够专业,不能用外语进行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鉴于此,笔者建议:外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辅修另一门专业学科,比如历史、地理、生物或者化学等,或者采取双学位的方式,使外语专业的学生成为能够从事中小学双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外语+专业”的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和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二)将双语教育理念渗透到相关专业教学中
在师范院校一、二年级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学生英语听力、口语的训练和提高,强化英语口语能力训练;另一方面要在大学英语常规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各个专业的专业特点,进行相关专业的英语通识教育,为三、四年级的专业英语做好铺垫。在三、四年级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特点,开设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forSpecialPurposes)课程,如化学、数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双语课程,提高学生在相关专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同时,还可以以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双语教学论课程,提升他们的双语双文化意识、双语思维能力和双语教学能力。此外,应加强与实施双语教学的中学的联系,为双语专业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开设“双语教育”专业
开设以中小学、幼儿园双语教育师资为培养目标的专业。如开设“2+2”小学双语、幼儿双语教育师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双语特色。其对象是小学教育本科生,学前教育本科生(非英语专业)。前两年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开设语音、听力、口语等课程,并将听、说、读、写、译等实际运用的能力融于大学英语教学中,强化英语的听说训练。后两年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开设非语言学科(如音乐、体育、美术、科学、数学等)双语教学。前两年实现语言目标的学习,后两年实现学科目标的学习,使其毕业后能顺利从事专业的双语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注意到的是,仅有英语水平和学科知识,还不足以胜任双语教学,教学活动的开展还需要相应的双语教学能力为依托。因此,有必要结合师范生特有的特点,充分利用和发挥多种学科的幼教、小教课程特点以及幼儿园、小学见习、实习的传统作用。加强与实施双语教学的中小学、幼儿园的联系,为双语专业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在观摩双语课、协助双语课、实践双语课和反思双语课的实践活动中切实深化他们对双语教学目标的认识,对双语教学理念的认同,增强他们的双语教学实践能力。
三、结束语
教育学课程 职前培养 价值分析 改革构想
教育学是教师职前培养阶段的重要课程,它为即将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提供教育观念导引和教育技能训练。但长期以来,教育学课程改革在教师教育改革中进展缓慢,与基础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态势相比存在较大落差。
一、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存在诸多弊端
教育学课程具有明确的职业指向,在教师职前培养阶段被寄予了很大期望。“然而长久以来,它却遭受一种难以名状的‘厚望’与‘薄待’的尴尬”[1],其原因在于课程实施本身存在诸多弊端。
1.课程目标模糊不清
课程目标是对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应达到标准的总体描述,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努力方向。然而,教育学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往往缺少侧重点和针对性,造成授课教师难以获得清晰的指引。尤其在理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关系上,课程目标囿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传统表述,使其解释空间可以被任意放大和缩小,导致课程目标流于形式,无法在课程实施中发挥本体功能。教育学旨在分析教育问题和揭示教育规律,它关注学生教育思维的形成,并以认识、解释和指导教育实践为鹄的。教育学课程并非是给学生提供技术手册或操作手册,而应在培养学生教育理性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分析和解释教育问题的能力,并掌握有效实施教育教学的方法。因此,教育学课程目标的重点应定位于促进学生对教育问题的理性认识,形成其科学的教育理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教学模式保守刻板
目前,教育学课程涵盖内容较多而课时偏少,通常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任课教师只能采取最为经济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于是,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大都采用“传授―接受”模式。这种课程实施模式抽离了有价值的交往与对话,造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律背反”,即授课内容是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授课形式却照搬传统模式,课堂教学过程成为“主体缺失”的过程,成为理论与实践分离的过程。课堂教学应该在交往与对话中完成,应该是多个主体的互动,既要尊重个体差异又要倡导理性思维,但保守刻板的教学模式只给人留下“老师讲、学生听、上课记、考试背”的乏味记忆,使本该充满生命体验和个体元素的教学生活固化为程式化的教学流程。
3.教材内容陈旧松散
多年以来,我国教育学课程的内容架构一直延续凯洛夫教育学体系,包括教育原理、教学论、德育论和学校管理等四个板块,每一板块下又分成若干主题。近年来,虽然教材内容体系作了部分改变,但并没有实质性突破,新的教育现象、问题和观点没有反映在教材当中。另外,教育学教材的内容呈现缺少清晰的逻辑线索,学生在教材使用上往往被明示或暗示为“记忆模式”,其认知发展与能力发展被忽视。
4.评价手段简单粗糙
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的核心和重点,因为任何课程评价最终都要落实到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上。目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业评价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组成。平时考核的项目主要包括学生出勤率、课堂表现和书面作业。出勤率是可测度最强的考核指标,但它只反映学习态度不反映学习质量;课堂表现的评价面临诸多困难,“大班上课”和“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使任课教师无法有效辨识学生的课堂表现差异;书面作业能够有效评价学生认知水平,但目前书面作业所占比重小,其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再认与再现,很难评价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教育素养。从目的上看,这种由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构成的评价安排,试图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以实现学生评价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但实际运行效果并未达到预期。
二、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价值分析
当前,教师的教育素养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教师职前培养机构应该推动教育学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以便为基础教育事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和潜力的教师。具体分析,教育学课程改革具有以下几方面价值。
1.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增强师范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教育学知识体系庞大、涉及面广,是教育科学中最基础的部分,一般来说,任课教师很难对教育学涵盖的知识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面对学生的多元需求,授课教师会存在知识供给上的自我失衡,并产生教与学之间的落差和矛盾。推进教育学课程改革,能够促进授课教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增强课程实施过程的质量意识,在创新课程组织形式的过程中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同时,高质量的课程实施能充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使师范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教师职业素养,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
2.发挥研究辐射功能,支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推进过程中不会一帆风顺,需要诸多支持条件,其中教育科研的引导十分重要。教育学教师是教育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对于他们而言,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其研究过程。授课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作为研究课题,把课程研究与课程实践相结合,在工作过程不断检验和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另外,授课教师应该发挥其课程研究的辐射功能,一方面通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影响基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观念,增强他们的反思意识和能力,不断改进基础教育课程实践。
3.增强人才供给能力,促进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
教师是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要素,国家提出要“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2]。然而,目前的改革往往重视在职教师成长而忽视教师的职前培养。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既是未来教师的成长基地,又是支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外部环境,教育学课程改革能提高人才培养效能,实现高质量教师的可持续供给,从而促进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学课程改革路径的基本构想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学课程改革关乎教师职前培养的质量和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潜力。其改革的着眼点在于夯实基础理论,培养教育思维,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关注实践,引导探究
实践是问题的来源,也是理论的来源,关注现实教育问题,能够使干枯、教条的讲授变得灵活、生动。关注实践并非囿于“就事论事”,而是以实践中的现象、问题为基点,在探索与反思中增进学生的理性,扩大学生的视野。教育学课程的实施不仅仅要给学生治病的“处方”,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探索“处方的依据”。在具体的课程实施中,教师应该围绕基础教育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反思与探究,让学生在思维空间的不断突破中体验到教育理论的生命力。当前教育学的课程实施之所以乏味、枯燥,关键在于没有确立促进学生理性发展的目标,没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每个学生都有好奇心,都有探究的诉求,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推动和引导。当教学内容脱离现实教育问题时,“实质的、有意义的联系”就难以发生,就会妨碍探究与反省,就会造成“主体的迷失”。但如果止步于实践层面,不去实现发展理性的目标,不去思考超越具体经验的理论,学生就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现实教育世界,就难以获得专业上、职业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教育学课程的改革既要关注实践又要引导探究,最终实现个体教育理性的增长。
2.分段教学,区别评价
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对于提高课程实施质量具有重要价值。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可以借鉴“特朗普制”[3],具体做法是把一个学期的课程分为两大段,即“大班上课”和“小班讨论”。“大班上课”是指将多个教学班的学生集中到一起实施教学,教师主要使用讲授法,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小班讨论”则将原有的教学班分解,组成多个20人左右的教学共同体,课时占整个教学时数的40%;另外留出20%的灵活机动时间,以备其他课程资源的介入。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既具有班级授课制的优势,又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在“小班讨论”阶段,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育学科进展以及教育实践变革确定主题,推动学生运用教育基本理论解释和分析问题,激活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组织形式变革要求课程评价方式的改进,其中,学生学业评价是课程评价改进的核心。传统的学业评价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忽视学生能力的评定,导致学生缺少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课程实施成为教师的“独角戏”。改革后的学业评价将实行分段区别评价,针对“大班上课”,学业评价主要以纸笔测验的形式完成,即“大班上课”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价内容主要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该部分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小班讨论”的学业评价主要依据学生在讨论中的态度和展现的能力,此项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读书笔记或论文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该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另有10%的分值考查学生的出勤情况。
3.案例拓展,模块整合
“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和学习,与其所发生的情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现代认知或学习理论都强调学习的真实性、情境性。”[4]案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和情景性,能够有效弥合“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鸿沟,使学生突破书本知识的局限,并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用这种方式,尽管教师‘统治者’的角色被消解,但必须充当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的角色。每一环节都将最大限度地展示教师的理论素养、教育经验和实践智慧。”[5]由于案例教学接近教育真实情境,学生参与课程的动力会增大,授课教师要适时引导,强化“学习共同体”意识,不断拓展学生参与课程的广度和深度。
模块整合是指将相邻或相近的知识内容依据实际需要重新组合,形成内部逻辑统一的知识单元。长期以来,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注重知识内容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忠实于教材提供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无疑对学生有一定益处,但它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笔者主张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整合,即把教育学知识内容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下设立若干专题,多位老师组成教学合作共同体,每位教师可根据研究专长选择讲授专题,同时其他老师给予支持和协助。知识内容的模块整合能够改变“教科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框架的偏向,推动教学内容的精、深、新,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眼界。
4.关注质量,扩充资源
我国教师的职前培养中,许多高校管理者基于“重学术轻师范”的指导思想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导致与教师职业相关的课程被边缘化,教育学课程处于弱势地位。另外,面对就业难的严峻形势,许多师范专业狠抓考研率,导致教育学课程凸显“应试取向”而弱化职业要求。这种做法不仅导致“大学教育高中化”,而且使那些不想继续深造的学生丧失高质量的职业训练机会。因此,教师职前培养机构有责任改变教育学课程的边缘地位,重视其正当价值与质量要求。
在提升质量的路径中,扩充课程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教师不再把教科书视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很多教师将课程资源的扩充目标局限于报纸、期刊、影视资料。这表明,授课教师并未真正理解课程资源的内涵及价值,“没有意识到教师自己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是课程资源”[6]。另外,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授课教师重视校内课程资源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导致教育学课程的实施过程缺少活力。走出校门,我们会发现社会中蕴藏着丰富的课程资源,它们无疑对教育学的课程建设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授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在交流与互动中为课程实施注入生命活力。
――――――――
参考文献
[1] 徐浩斌.困境与对策: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探索.现代教育科学,2005(1).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 黄甫全,王本陆.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 张敏.高师主体性《教育学》课程体系的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04(2).
[5] 李允.高师公共教育学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现代教育科学,2005(4).
【关键词】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7/08-0030-05
【作者简介】任建龙(1984-),男,陕西宝鸡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吴振东(1969-),男,福建惠安人,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系主任、教授,硕士。
十九世纪末至今,中国台湾地区(下统称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经历了萌芽期、过渡期、受挫期、停滞期、再生期、茁壮期六个阶段,在此过程中,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向日本、欧美等学习,与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日臻完善。台湾“教育部”1985年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和1984年颁布的《师资培训法》对教师教育课程(包括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做了统一要求,因而,台湾多数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方面表现出高度的共性。本文在综合考虑台湾的高校地理位置、高校所处地区经济水平、高校公私立性质的基础上,选取了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亚洲大学(私立)人文社会学院幼儿教育系、台湾首府大学(公立)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以及台湾新竹教育大学、台北市立教育大学的幼儿教育系课程规划进行分析,现将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特点阐述如下。
一、职业性
“高等教育的职业性既是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实践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教育改革的呼声日渐高涨。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学术性,而职业性总被有意无意地忽视,致使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出现缺位。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职业性的把握关系到高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1]在台湾这样高学历化的地区,就业难的问题显得更为严重。台湾劳委会统计长郑文渊指出,全球经济成长放缓、台湾薪资水平成长有限、物价上涨冲击消费意愿等造成台湾招聘岗位大幅度减少,这是台湾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人口仅2000多万的台湾高校林立,竟达到160余所,高校招生率过高(近几年都在95%左右),毕业生人数过多,这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另一重要原因。这种背景下,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职前培养课程设计试图通过加强职业性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力求使学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立于不败之地。
(一)课程开设以教育实践为导向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对于职业性的强调首先体现在课程开设以能力本位为导向。台湾高校根据社会对于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要求和自身教育目标定位,明确细分了幼儿教师的核心能力,如理解幼儿专业知能、幼儿教育专业知能、幼儿教学创新及反思能力、儿童媒介识读能力等,并切实将这些职业核心能力渗透到课程设计与实施中去,通过能力本位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如,通过《幼儿园课程设计》使学生了解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理论,了解幼儿教育课程的目标和结构,分析幼儿园课程纲要,讨论幼儿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相关议题,练习设计统整性的幼儿园课程活动。通过为期1学年、4学分的《幼稚园教材教法》学习使学生掌握身心领域、语文领域、艺术领域、探索领域,以及各领域之教材教法。透过课堂讲述、讨论、坊间教具教材评析、教具教材设计与教学演示,培养学生的幼儿园教学实务知识与能力。通过《幼儿语言表达》培养学生了解幼儿语言的获得与学习,提高学生与幼儿之间的语言交流能力,并探讨常见的语言问题与母语之外的语言学习相关课题等。通过《幼儿行为观察》使学生重视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并掌握观察幼儿行为的基本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通过《幼儿学习环境设计》使学生了解学习环境与幼儿发展之间的关系,掌握学习环境设计的基本理论和理念,学会分析幼儿环境常遇见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幼儿评量与辅导》使学生掌握对幼儿进行人格、气质、身体动作、感觉、智力的评量、评分及解释。通过《幼儿教具设计与应用》使学生掌握搜集材料自制教具的能力,学会应用、保管、收纳和保管教具。其次,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实施注意将能力本位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实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模拟实践为主线,例如教师会给学生抛出一个论题请同学们运用相关知识讨论、作报告。二是在课堂之外,幼儿教育专业学生必须有大量的幼稚园见实习及详实的相关记录,此外,还可以通过工作坊、幼教周、喜乐夏令营、幼儿辅导个案研讨会、健康儿童夏令营等途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台湾高校对于幼儿教师的培养还广泛采用跨系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优质、更为专业的教育资源,如《键盘乐》在艺术系上,《英语教材教法》在外语系上。
(二)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结合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职业性还体现在将专业教育和师范教育紧密相结合,将专业要修习的课程和获取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类课程相结合上。在台湾,修习师资培育类课程获得《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学分证明书》是取得幼稚园教师资格证书的必要条件之一,因此,为了提升幼教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台湾高校普遍将幼儿教师师资培育类课程融于学生的学程之中。从台湾首府大学幼儿教育系师资培育课程表(表1)可以看出,这些课程是保证和提升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的必要课程。
台湾“教育部”颁布的《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幼稚园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科目及学分》都明确规定幼儿教师的学程中至少要修习26学分的师资培育课程(各校幼儿教育系规定的具体学分数不尽相同)。各校师资培育学程之具体科目、学分数、每学期修习学分数之上限及修业期程由各校拟定,报经“教育部”核定批准后方可实施。师资培育类课程大部分为必修课程,且和幼儿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重叠,剩余为限选,但是无论是必修还是限选,它们都和幼儿教师的基本素养、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密切相关。学生必须修满至少26学分才可能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才可能从事幼儿教师一职,这样一来,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就将平时学习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获取紧密结合起来,“硬性”地促使学生认真学习师资培训类相关课程。前页为台湾首府大学人文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规定未来的幼稚园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必须修习的师资培育课程(26学分,见表1):
此外,台湾高校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极为重视师德教育。虽然自古以来教师的师德被人们所重视,但是当下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反映出师德问题仍旧是教师教育的软肋,师德教育迫在眉睫。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普遍重视师德的塑造,例如专门开设《幼教人员专业伦理》课程,用一学期时间来学习,旨在培养幼儿教师的专业伦理知能,并以议题讨论、幼教现场案例收集和邀请幼教工作者实务分享的方式,从不同的主体提出不同观点,探究幼教人员专业伦理相关议题,议题内容丰富、涵盖国内外,主要包括:幼儿教保育的内涵、幼儿教保专业伦理、伦理规范与伦理两难、幼教人员伦理守则、幼教人员的角色与言行举止、幼教人员与幼儿家长关系、幼教人员与园所主管同侪关系、实习老师的专业伦理、与幼教人员的生涯规划与专业成长等。最终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相关议题的探讨,理解和内化幼儿教师职业伦理。
(三)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
台湾高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思考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并在向欧美、日本等国家学习的过程中,借以开拓系统的课程结构增强学生学习的系统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横向来看,《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规定国民小学和幼稚园教师教育学程必须包括教学基本学科课程、教育基础课程、教育方法学课程、及教育实习课程四类。从台湾国立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等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来看,其学程主要包括通识学程和系学士班主修学程两大类,通识学程类似于我国大陆的校级公共课程,系学士班主修课主要包含学院基础学程、幼儿教育系核心学程、本系学士班专业选修学程(一般为多选一)和一个副修学程。幼儿教育系非师培生毕业时不得少于128学分,师培生不得少于148学分,二者相差的学分主要集中于专业选修学程上。从具体内容可以将这些课程分为研究法类课程、儿童发展类课程、儿童教育学类课程、保育与家政学类课程、媒体类课程、创意类课程、管理类课程、社会学类课程、特殊教育类课程等模块,每一模块又包含具体的多门科目,如媒体类课程包括媒介传播、儿童刊物编辑与制作、儿童广电节目企划、儿童多媒体的设计与制作等。
纵向来看,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层次清晰、相互衔接、层层递进,例如在入学的前两年,课程主要以通识课程、学院基础课程为主,并逐年增加幼儿教育系核心课程和学士班的专业选修课程,通识课程和学院基础课程同步减少。在大学的最后一年,学生还必须参加为期至少8周的幼儿园实习,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该专业学生4年的学分(包括选修)的分配也较为适宜,大一42学分左右,大二51学分左右,大三63学分左右,大四只有31学分左右,选修科目比例大,课程弹性大,毕业时只要按规定修够要求的学分即可。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设计以社会需求为重要依据,切实力行,从学生一入学就直接指明了该专业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和就业方向。以下为东华大学花师教育学院幼儿教育系的纵向学程规划图:
二、基础性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的基础性,体现在课程设计凸显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课程,这类课程主要包括技能和理论两块内容。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紧密围绕其专业培养目标,狠抓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其重视综合素质教育和强化专业素养的特点直接反映着课程设计的基础性特征。
(一)重视综合素养教育
从选取的5所高校幼儿教育专业课程规划来看,通识教育在台湾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备受重视。
台湾高校普遍重视通识教育,在课程设计上凸显了内容的丰富性和必修选修安排的适宜性。一般来说,大部分台湾高校的通识课程主要包含文学(包括赏析与写作)、英语(包括阅读、听讲、写作和实用)、计算机、军事与国防、体育、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九大领域,这九项是台湾高校规定的要成为台湾合格公民必须要修习的领域,藉以形成学生的国际视野和综合素养。针对学生兴趣和某些领域具体内容的多样性,在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目,例如人文艺术创意、伦理学议题、休闲与当代社会、人权与民主、全球化议题、环境变迁与永续发展等,学生可以在这四个领域进行选修,具有一定的自由度。从台湾亚洲大学幼儿教育系的学程来看,从大学4年期间,学生每年都要对这些领域中的某几个取得一定的学分,生活应用、人文、社会、科学四个领域学生只要每学期选取每个领域的一个科目即可。
(二)强化专业基本素养教育
在台湾,大部分的幼儿教育专业开办于师范院校,隶属于教育学院或人文教育学院。各院基础课程非常强调师范生的基本素养,普遍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育行政、教育哲学、教育研究法、心理测量与统计、教育经典研读、教育社会学、教师职业道德、特殊儿童发展与教育等科目。台湾高校幼儿教育专业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认识幼儿和认识幼儿教育两项。在认识幼儿方面,开设了幼儿发展与保育、幼儿心理学、幼儿语表达、幼儿文学、特殊幼儿教育、儿童早期阅读与发展、幼儿自主游戏理论与实务、幼儿议题探讨等课程。在认识幼儿教育方面,主要开设了幼儿教育概论、亲职教育、幼教思潮、学前融合教育、幼教课程模式研究、幼教统整教学课程发展、各国幼儿教育比较研究、幼教专题研究、感觉统合研究等课程。我们从幼儿教育专业的学院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门类的多样性可以看出,台湾高校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素养的养成。除此之外,从台湾高校幼儿教育系师资力量来看,教授理论课的教师大部分为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博士,或职称高且具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在打造学生专业能力方面,学校除了设置大量的专业必修课程,同时也围绕幼儿教师必须的核心能力开设了大量的选修课程,除了我国大陆大多数高校开设的领域教学法课程以外,还有大量的专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课程,如幼儿行为观察、幼儿园学习环境设计、幼儿行为辅导、幼儿班级经营、幼儿评量与辅导、儿童节奏乐、儿童歌曲与创作、键盘乐等。
三、前瞻性
课程是教育走向实践的桥梁,只有具有前瞻性的课程设计才可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人才,才能使教育先行落到实处。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时代性特点。
(一)首先重视特殊教育
从台湾高校学前教育的课程设计来看,大部分学校不仅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儿童教育概论》,而且在专业必修课程中开设了《特殊幼儿教育概论》《幼儿行为观察》《幼儿游戏治疗》《幼儿行为辅导》等科目。《特殊幼儿教育》的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实行学前阶段特殊幼儿教育之专业知能与素养;激发接纳有特殊需要之幼儿的教育爱,养成有爱无碍之精神;培养实行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计之专业知能与家长沟通之能力。《幼儿行为辅导》的课程纲要指出: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认识、理解、辨别幼儿健康发展的心理与行为问题,及其成因、辅导策略。能和幼儿建立良好关系,应用教育家满足孩子需求的信念与策略教保幼儿,并经常反省思考自己的辅导信念与态度。”
(二)其次重视研究能力的培养
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他们在学院基础课程中开设了《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统计》《幼儿行为观察》等多门课程专门培养教师教育研究能力,甚至个别高校还专门开设了《质的研究法》《量的研究法》等课程,课程纲要中明确指出:“这些课程旨在建立学生对基本教育研究法的概念;彻底了解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理论与在研究中的应用、计算基础的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所涵盖之各个统计数,培养应用SPSS pc+ 统计软件包分析教材中之统计问题、将分析结果做适当呈现与诠释等能力。除此之外,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学生分组研究、做汇报,教师归纳、提升的形式,甚至大部分课程的期末考试,也采用独立研究、撰写论文、做汇报的形式进行,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将教育研究能力的基本理论运用于实践当中,切实形成学生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四、开放性
在课程设计的开放性方面,台湾高校幼儿教师职前培养课程设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开放性
从培养目标来看,大部分高校重视学生未来生涯发展,强调学生兴趣的多样性和未来从事工种多种可能性,以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因此,台湾高校将幼儿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国际视野,不但要将培养目标定位于托幼机构从业人员,而且要广泛涉及家庭教育专业人员、幼儿文化创意产业人员、幼儿文化产业行政人员、教育行政人员、幼儿园教育科研机构研究人员、课后照顾中心保姆(如安亲班保姆)、特幼照顾人员等。
(二)课程内容的开放性
从课程内容来看,除了设置常规课程,还善于向美国、日本、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学习,引进了多种学前教育课程模式和教学法,并以选修课和必修课的形式开设,例如:意大利的方案课程、德国华德福课程、美国的高瞻课程、中国大陆的行为课程和五指活动课程、德国的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意大利的蒙台梭利教学法、匈牙利的柯达伊音乐教学法、瑞士的达克罗斯音乐教学法等。除此之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的视野和大教育观,例如台湾高校开设了一定量的家庭教育、家政服务、社会教育科目,强调儿童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强调儿童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良性的影响下健康成长的个体。
(三)培养方式的开放性
首先,培养方式灵活。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逐渐向开放型转变主要体现在各种类型的大学或学院均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课程,培养学前教育师资。台湾教育主管部门在1994年颁布的《师资培育法》及《大学校院教育学课程师资及设立标准》中规定:任何一所大学或学院只要设有26个学分的幼儿教师师资培育课程,都能招收幼儿教师专业的学生。这就在政策上准许非师范类的大学和学院加入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行列,标志着台湾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体制从最初的单一形式不断向多样化、开放型的模式转型。
其次,步出课堂的学生培养方式。台湾高校幼教专业的学生必须在毕业前参加至少30场的幼儿教育专题讲座,而且要对讲座的时间、地点、内容、启示等做详细的笔录,并得到系部相关部门盖章方可承认和存档;除了大一修习一年的《服务与学习》0学分之外,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参加至少8小时的志工服务,如义务清洁校园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规定学生每周必须有30分钟的志工活动;除了三、四年级幼稚园教学实习的6学分和平时的参观幼稚园、见习、试教外,学生在三、四年级须自行见习或通过幼稚园教师的介绍,提交至少160小时的个人实习纪录,并要在得到认证之后存档。除此之外,还针对幼儿专业开设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参加儿童夏令营、幼儿教玩具制作比赛、幼儿辅导个案讨论会等。
【参考文献】
[1] 刘国磊.高等教育的职业性发展规律[J].教育学术月刊,2012,(06).
[2]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重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黄新宪.台湾教育的历史转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4]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5]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 陈琦,吕苹.台湾幼儿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与启示[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01):29-36.
[7] 张杰.台湾学前教育研究概况[J].教育科学研究,1992,(05):33-37.
[8] 毛曙阳.台湾幼教师资培养简述[J].学前教育研究,1995,(01):56-58.
[9] 黄富顺.台湾技职教育新近发展与特色[J].教育发展研究,2009,(06):45-49.
[10] 任建龙,吴振东.台湾高校关于学前教育师资职前培养的研究综述[J].儿童发展研究,2011,(04):1-3.
[11] 张颔.台湾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特点及启示[J].山东英才学院学报,2010,(12):32-35.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教育院系
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发展,参与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中小学校越来越多。与此相应,针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作为本次课程改革“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的热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全新的课程领域,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无疑是缺乏正确实施本课程的合格教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培养问题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培养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阻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核心和关键的问题是缺乏合格的教师。然而,通过对各种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梳理,我们发现,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及各个组成部分的性质、意义、实施的方法和手段等问题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明晰,一些参与实验的学校对课程实施的管理和计划越来越周密和完备。但是,对该课程的师资问题,尤其是教师的素质结构与培养的途径、方式方法等问题,人们关注和探讨的深入程度与其重要性还远远不相称。很多相关的论文和专著即便谈及这一问题,也大多停留在原则性的要求和规定上。
实际上,凡是亲身参与了该课程实施和实验的人都能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真正落实和有效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素质”。要想进一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问题的深入探讨是完全必要的。
如果说新课程改革前期工作的重点在于使人们明确新课程各种概念的本质与内涵,在于转变人们的观念,提高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改革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那么,现阶段工作的重点就必须转移到按照新课程标准对师资的要求来培养合格的教师。否则,缺少正确实施新课程的师资就会成为阻碍新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瓶颈”。而作为“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新课改中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评价整个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要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因此,培养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是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现阶段所面临的一个迫切任务,应该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各种基础教育师资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有专职教师
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在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相关的理论论述和中小学实践过程中,很多人不假思索地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课程,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宽广,所以不可能有专任的教师。有人更以《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指出的“在教师指导方式上,综合实践活动倡导团体指导与协作教学。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权只赋予某一学科的教师、班主任或专门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而应通过有效的方式将所有教师的智慧集中起来,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协同指导”作为依据,把目前一些学校根据课题和任务的性质,临时安排一些分科教师担任指导教师的做法视为理所当然。人们似乎很少追问这种在缺乏专任教师情况下的临时措施能否作为一种长远之计,更少有人质疑这种“拼盘式”的教师安排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身的性质和目标是否相符合。
我们认为,尽管综合实践活动内部还包含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这几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尽管各个组成部分都要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但作为一门课程,它在课程目标、内容选择和实施方式等各个方面和环节必然有着自己内在联系性和系统性。没有一个能够从总体上全面把握这些联系并能作出适时调控的专职教师,要实现课程的目标和国家对这门课程的期望是难以想象的。所谓的“团体指导与协作教学”也会因为缺少这种专职教师的协调而无法形成合力,最终导致低效甚至无效。比如有些高中的实践证明,在根据任务临时安排指导教师模式下,“由于这些教师还同时担有高考学科的教学任务,因此在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上都感到难以有较多的精力投人。面对学生在活动中出现的大量问题和困难,实际指导也往往由于缺乏针对性而效率不高”目,而那种“拼盘式”组合在一起的各科教师,“情况也不尽如人意,大部分指导教师缺乏系统理论学习,对‘指导什么’、‘怎样指导’、‘指导到什么层度’等宏观问题上缺乏必要的认识,实际指导中也缺乏规范性和科学性,更多表现为随意性,如面对某个活动开展前应做什么准备、活动中应注意什么细节、活动后应怎样整理分析所掌握的材料等问题时,教师更多表现为无所适从、无以指导,全凭学生自己摸索”。
其实,一门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和强调不同课程教师协作并不构成矛盾关系,强调协作决不意味着某一门课程不需要一个能够全面把握本课程内在规律和宗旨的专职教师。传统分科课程的实施,何尝不是同样也提倡教师之间的协作?而且,国家关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一系列指导文件中,也并没有“综合实践活动不需要或不可能有专职教师”的说法。相反,我们看到的是对高等师范院校和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机构应该加快改革以培养适应新课程改革师资的再三强调。简单地说,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能或不必有专职教师的观点其实是犯了一个逻辑错误——他们把目前因为缺少合格的专职教师,从而暂时只能依靠多科教师配合实施本课程的做法,反过来当成了不须培养专职教师的理由。
从理论上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既可以通过师范院校进行职前培养,也可以通过各种师资培训机构对在职的传统分科教师进行改造性培训而达到目的。限于篇幅,以及考虑到职前培养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必然对师资培训机构的工作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只探讨在师范院校中进行的职前培养。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内容与方法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知能结构特点分析
确定师资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方法,必须依据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对所有教师的那些共同和基本的素质要求,二是任教课程对本课程教师的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特殊要求。后者取决于任教课程特有的性质、目标和任务。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很显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的世界,在现实的学习和生活中提炼出有发展价值的问题,指导学生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 并在此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另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由国家设置,各地学校根据实际开发的课程领域,国家只有总体要求而没有传统意义的指定教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开发者、参与者、管理者、协调者、评价者等等。
因此,一个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除了具备传统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教师必须共同具备的道德、知识和能力素养外,在知能结构方面还有特殊的要求。
从知识素养的要求看,真实世界是一个整体,各种实际问题所涉及的知识,以及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没有壁垒森严的学科之分,也没有文理之分,这就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在知识结构上必须是广博和“文理兼通”的。
从能力素养的要求看,一个教师要做到在没有既定教材和课本的情况下,能够带领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发现那些具有发展价值的问题,并能指导学生研究和创造性解决那些问题,他自己首先就必须具备从现实生活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分析问题,以及能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而言之就是具备独立开发和实施课程的能力。还有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开展和进行的活动,所以,组织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保证学生安全的能力,以及与各种人群和部门打交道的社会活动能力,也应该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见,不仅传统分科培养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无法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就是在“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下培养的教师也与本课程对指导教师的要求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同时,考虑到基础教育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存的现状,考虑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很多学校还没有真正引起重视的实情,尤其是考虑到当前师范毕业生面临的复杂就业形势,以及中小学对“一专多能”和宽口径教师的需求,为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还应该兼具胜任某一门分科课程教学的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方案初步设想
根据以上分析,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高师院校必须改革专业设置,设立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并精心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同时,还必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以使培养出来的新型教师既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也能胜任某一分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从而增强本专业毕业学生参加工作后的适应性和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方案初步设想如下:
首先,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应该以“通专结合、主辅兼修”为基本模式。所谓“通”,就是指本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须涵盖文理两大领域,要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三结合的STS思想。这是“主”,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具备社会实践课程教育所需要的广博的知识和能力。所谓“专”,就是指本专业的学生在确保掌握社会实践课程教育所需要各种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辅修基础教育中某一分科课程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这是“辅”,是为了增强学生将来在教学工作中的适应能力和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其次,作为主修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以“博而精”为基本原则。也就是说,本专业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涵盖领域的广泛和全面,又要充分考虑时间的有限性,在突出和加强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下,全面改造和整合以往“公共课程”、“专业课程”、“教育专业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的课程设置体系,精选各个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课程,精心编制教材,尽量避免重复,以使所有学生能有足够的精力完成辅修专业的学习,真正实现“主辅兼修”的目标。
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经过整合,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可以简单分为两大板块。一是普通教育课程板块,二是教育专业课程板块。前一板块相当于分科教师培养中的“专业课程”,但将传统的公共课有机整合到其中。具体包括哲学、政治、大学外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普通物理学、大学化学基础、大学生物学基础、地理学、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社会学、经济学、文化民俗学、社会交际理论与实践、体育等。教育专业课程板块与传统教育类课程相比,不仅应该增加课程门类和教学时数,还应该注意突出和加强同课程开发与设计理论相关的课程。具体包括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论、教学论、教育技术学、教育与心理统计学、教育评价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尤其还应该开设具有直接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辅修专业应该学习的课程,也应该在通盘考虑的基础上,精选该专业的主干课程进行学习。
另外,无论是主修还是辅修专业,都应该在必修课程之外,根据实际情况开始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以促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个性化发展。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具体实施机构
(一)明确具体实施机构是前提
在明确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必要性、方式和内容以后,由哪个部门和机构来进行这项工作就成了—个关键问题。
《纲要》指出:“师范院校和其他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的高等学校和培训机构应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与内容,调整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方法。”
根据这一要求,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的机构应该是以师范院校为主的高等学校。然而,至少到目前为止,笔者所在的安徽全省还没有一所高师院校已经或打算进行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培养。其中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面对师范院校主要以分科为基础的专业设置,不容易确定究竟应该由哪个部门来培养这种“通才型”教师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才导致一些研究者认为,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期待师范院校通过传统的“职前培养”方式解决课程实施的师资问题是不现实的。本文仅就高等师范院校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作一些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尽早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职前培养尽一份力量。
(二)确立具体实施机构面临的难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是一种新型教师,对高师院校来说,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职教师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在分科培养的体制下,高师院校通过各个分门别类的教学单位(院或系)培养中小学所需的“对口”专业的教师。如果中小学有了新的专业教师需求(如信息技术课程教师),高师院校往往就新建相应的专业教学部门(如计算机系),或者通过原有的教学部门增设新的专业(如在物理系中增设计算机教育专业)进行培养。那么,培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机构应该如何确立?是开设一个全新的培养机构,还是在现有专业教学部门中增设本专业?回答这些问题,应该综合考虑本专业的特点和办学成本与效益的核算,尤其是后者,它直接影响着学校和部门对这项工作的积极性。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新设一个专门的教学部门成本显然是最高的。而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小学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也不可能很大,加上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出路也不是很宽,,因此培养的规模不可能很大。所以,如果可能,应该尽可能通过现有教学部门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专业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综合实践活动教育专业的性质又是非常特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育是一个“没有专业的专业”。它需要横跨文理两科多种门类的课程及其专业教师。对高师院校中众多建立在分科基础上的教学部门来说,这项工作无疑是一个“投人大、收益小”的“鸡肋”,实在没有什么吸引力。
(三)以教育院系相关专业为基础。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专业。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调研对象与分析方法。本调查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以2012年度河南省政府决策招标课题河南省学前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策略研究为依托,采用自编《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调查(职前部分)》问卷,而向河南省五所师范院校中即将毕业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个维度,对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状况开展综合调研。调查问卷回收后,再通过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被调查对象基本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阳叫文352份,回收率88 %,其中有效问卷300份,有效率85. 23 %。调查问卷主要而向毕业班并采取随机发放。在男女生比例分布方而,男生12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 ;女生288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96 %r。在生源地分布方而,来自城市的生源104人,占35 %;来自农村的生源196人占65 %。由此反映出,河南省内师范院校的生源还是以来自农村为主,而女生占多数仍然是普通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教师性别组成的总体趋势。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思想意识的逐渐转变,男性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数正在由过去近乎空缺到现在逐年增加,从而改变着幼儿园教师的性别结构和对幼儿心理和性格的影响。
二、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理念欠缺且专业求职意愿不强
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包括职业理解与认识、对幼儿的态度与行为、幼儿保育和教育的态度与行为,及个人修养与行为。幼儿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是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融合,是一名优秀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也是其专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调查你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发现,有285人占95%的学生是在家长的引导下,出于对升学的极大需求才选择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同时考虑到就业因素的有262人占有87. 33 %;还有48人占16%的学生是受他人影响而进入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出于对学前教育的职业价值对学前教育专业感兴趣的仅有36人占12%。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年龄阶段基本上属于9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总体表现比较个性、独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群体,在你喜欢照料孩子吗的问题调查中,认为自己能够非常耐心照料幼儿的有20人占6. 67 %;比较耐心照料幼儿的有120人占40 %;一般程度的有158人占52. 67 %。在你喜欢给孩子们讲故事和做游戏吗的问题调查中,非常乐意给幼儿讲故事做游戏的有76人占25. 33 %,比较乐意的有124人占41. 33 %,一般程度的有88人占29. 33 %。调查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喜欢孩子,愿意与幼儿相处、游戏,但一定程度上也表现出对待照顾幼儿方而的耐心不足。同时,有极个别的学生不太愿意照顾幼儿或对照顾幼儿持消极态度。在对未来工作意向是否准备去幼儿园的问题调查中,表明毕业后愿意到幼儿园工作的只有68人,仅占受调查人数的22. 67 %;愿意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行业工作的96人,占受调查人数32%,其中有136人毕业意向不明确,占受调查人数的45. 33 % o
从以上调查的数据中反映出,占较大比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当初高招选报专业时具有很大盲目性。他们虽然经过了近四年的专业教育和培养,仍然缺乏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强烈认同感,其专业情意不够深厚,毕业后主动选择到幼儿园工作的积极性并不高。对待学前教育工作的认同和信心不足,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今后在实际工作中对待幼儿的态度及与幼儿的相处。
(二)专业性知识掌握较强而通识性知识重视不够
专业知识涉及幼儿发展知识、幼儿保育和教育知识以及通识性知识。未来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要能够充分认识和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促进幼儿全而发展的策略与方法。同时,掌握有效开展幼儿园环境创设、一日生活安排、游戏与教育活动、保育和班级管理等方而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巧,能够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和相关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现代教育技能运用的能力。
在你口前具备哪些知识的问题调查中,认为自己具备幼儿发展和保育教育方而知识的均有228人并都占76 %,认为具备幼儿园各领域教育基本知识的有180人占60 %。数据体现出学生对于幼儿发展、保育教育和各领域教育的知识较为重视,且掌握效果比较好。在对通识性知识的重视和掌握程度调查中,学生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国家教育基本情况,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大致在27% -45%之间,选择人数明显较少,所占比例明显偏低。由此可见,被调查学生整体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幼儿保育教育等专业性知识的重视程度比较高,学习和掌握此类知识的效率和效果较好,因此,对其专业能力提高和未来个人专业发展方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现代信息技术等通识性知识的重视不够,对相应方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效果与其所应具备的标准要求相差较远,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其今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个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
(三)基本专业技能具备但组织活动能力较弱
专业技能包括环境的创设与利用、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教育活动的训一划与实施、激励与评价、沟通与合作,反思与发展。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能力,是幼儿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在对幼儿园教师基本专业技能掌握情况的调查中,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认为自己具备环境创设与利用能力的有152人,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50. 67%;认为自己具备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的有220人占73. 33 %;认为自己具备游戏获得的支持与引导能力的有184人占61. 33%;认为自己具备教育活动的机划与实施能力的180人占60% ;认为自己具备激励与评价能力的有152人占50. 67%;认为自己具备与家长和同事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的有172人占57. 33 %,认为自己具备反思与自我提升能力的只有112人占37. 33 %。在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胜任度的调查中,能胜任语言领域课程的有228人占76%;能胜任健康领域课程的有156人占52 %;能胜任社会领域课程的有164人占54. 67 %;能胜任科学领域课程的有172人占57. 33 %;能胜任艺术领域课程的有204人占68 %。同时,在对艺术技能和活动组织能力的调查中,能够运用所学艺术专业技能熟练组织教学活动的只有32人占10. 67 %,占76%的228名学生只能基本应付一般的活动组织,还有占13. 33%的40名学生的活动组织能力较差。 从调查结果表明,作为一名未来的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了四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实践,基本能够承担起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教学及活动的开展,但是也反映出不少学生对幼儿园五大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不平衡,并且对一些个别领域课程的胜任程度相对偏低。在校学习期间,他们在音乐、关术等艺术方而的素养和技能、技巧虽然也得到了较为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但总体表现出艺术方而的专业素养普遍不高,势必会影响到今后幼儿园活动的组织开展以及对幼儿的引导。
三、促进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有效性的策略
综合以上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幼儿教师专业素质职前培养的有效性正成为制约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发展的重要瓶颈。因此,只有强化高师院校学前教育教学改革,努力从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方而培养和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河南省学前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深入学习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认真领会学前教育改革精神。为全而落实和有效实施学前教育改革,高师院校的教师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应深入学习和领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 2020年)》的指导精神,不断强化自身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要求的理论自觉性,努力促进教育观念的改变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力争在实际教育行为中得到切实应用,以便尽快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形势下的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自身的职业转变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强化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积极的教育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合理的知识结构、较强的职业能力及身心素养,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高师院校应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要求,切实根据学前教育的基本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合理的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本科课程。努力帮助学生了解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加强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教育,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培养其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从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和认真做好学前教育工作,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或学前教育工作者。
优化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进一步增强基本专业知识学习。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工作专业知识,还要具备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的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优化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改进教师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和方式,采取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应用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等模块化教学,开设幼儿心理、艺术欣赏、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和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拓展课程或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幼儿园各领域教育的特点与知识。要求充分了解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熟悉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规划的一般方法,及时汲取最新儿童发展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成果,学习幼儿园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加强对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的储备。
丰富教育教学与实践形式,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技能训练。针对学生个体素质的多元化发展和自我完善,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性质特点,可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高师范院校可以通过微格教学技能训练、成长电子档案袋、说课活动、建立社团等形式,培训学生说、写、画、唱、弹、舞、做、用等指导学前儿童活动的必备技能,加强讲解、提问、体态语表达、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教学的实施能力。同时,幼儿教师应逐步提高教学设计、活动组织、艺术创编、效果评价、环境创设、家园沟通、幼教科研等教育评价与研究的能力,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巧,为其从师任教打下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职前英语教师;零适应期;职业意识;教学基本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8-0034-02
一、加强职业意识和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更新英语师范生的教学理念
师范教育具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职责,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师范生必须具有极强的职业意识作为坚守教师岗位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信念,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静心教书,潜心育人”,保持一颗强烈的事业心,坚持奉献精神,时刻坚守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高师院校肩负着培育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师资的历史重任。加强英语师范生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是习得教师基本技能的前提,实现这个前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发挥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在日常教学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爱生如子,时刻起表率作用,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第二,师范生在校期间不仅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师基本技能,还要从整体上体验教师职业特性,通过专业教育与职业意识和师德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到知行统一。第三,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活动,高校教师参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的职业魅力,通过特色校园文化培养师范生的职业意识和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
二、加强英语师范生专业知识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专业知识的技能化
根据对历年英语师范生教育实习检查结果分析,以及对学生所在公立和私立学校等实习单位反馈意见的分析发现,英语师范生普遍存在英语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教学理论知识匮乏,教师教学基本技能欠缺。因此,加强英语师范生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教育,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化,胜任未来的教育教学岗位。
1.词汇量不够。英语师范生词汇量远没达到专业要求,在词的记忆方法、词的选择与效果、词的音韵、节奏、幽默、简洁、搭配和文化内涵等方面知之甚少。针对这种情况,日常教学中应加大词汇教学力度,掌握科学的学习和记忆方法,增加词汇量的积累和储备,加强对所学词汇日常应用的常态化,为自己的未来英语教学建立词汇库。英语师范生在加强词汇学习的基础上深刻挖掘习得体会,把体会转化为自己的词汇教学技能,实现词汇学习的技能化。
2.语音素质不高。“基础教育阶段养成的错误语音习惯及‘哑巴英语’教学造成学生根深蒂固的语音错误。大学阶段学生的语音知识体系是零散的、不完整的,受母语、尤其是方言的影响程度较大。” 英语师范生应从内心深刻认识到自己未来职业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教师的语音素质不过关,如何教得了学生?因此,英语师范生需加强语音理论知识学习,加强语音实践操练,通过每天晨读、原声带模仿朗读、语音和口语课堂练习加教师指导等方式塑造语音硬素质,把学习的经验和教训转化为职后教师专业教学的一项讲授技能。
3.语法知识不过关。语法知识的教授是基础英语教育不可或缺的专业知识,也是升学考试的重点,但大部分英语师范生语法知识欠缺,甚至连“There be”这样的简单句型都不能系统地讲授清楚,这样根本不具备未来英语教师的基本素质。语法知识相对固定,但也存在变化,英语师范生必须不断加强日常语法知识积累并整合形成体系。
4.文化内涵不足。“长期以来高校英语专业教学片面强调英语背景文化的传入,却忽视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教学,形成了单向文化教学现象,造成中国本土文化的缺失。”语言交际是交互式的,讲求文化传播的平衡性,英语师范生不仅对英语文化习得不够,更缺乏对中国本土文化的了解,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的缺失决定着教师职业意识和教师道德标准的高低,影响学生专业教学技能水平高低,文化教学是他们未来必备教学内容之一。因此,教学单位在进行文化教学时,除了开设西方文化必修课程外,还应“建立以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文化’、‘饮食文化’、‘中国功夫’、‘中国医药’等为核心的‘中国模式’本土文化教学,把丰富且深邃的华夏文化内涵介绍给世界,让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大家庭。”
5.教学理论知识不系统,教学基本功不过关。大部分英语师范生缺少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教学基本功不过关,主要源于他们对教学理论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不能与时俱进,难以用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导致教学方法落后,效果不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加强英语师范生有关教学理论的学习,接触教学理论前沿,调整教学法课程内容,加强理论知识向教学实践的转换,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基本功。
三、加强英语教学法课程和教学内容改革,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微格教学训练,提高英语师范生的教学基本技能
1.改革英语教学法课程,加强课程内容设置的合理性和实际操作性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法课程内容陈旧,教授方式老套,难以适应职前英语教师教育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实现理论性向实践性转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强化学生的教学技能培养。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在教学原则、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技巧和教学资源等方面的教育;加强学生在课堂活动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和班主任工作技巧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教师课堂用语、备课规范与格式、备课用语、教态、中英文书法、简笔画技能、教学大纲设计、板书设计和英文歌曲等方面技能的培养。
2.整合校内外实习实训资源,加强对学生教学操作能力的实训
以历届英语师范生在日常模拟教学和教育实习中累积下来的有关中、小学英语语音、词汇、语法、文化知识,以及备课和听评课笔记等纸质和声像等方面的教学文档资料库对下届学生来说都是值得借鉴的重要资源。教学单位可邀请中、小学英语名师开展定期讲座和讲授示范课等方式向学生传播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和授课技巧,让学生亲身感受基础英语课堂氛围和教学模式,同时通过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取众家所长,补自己之短。倡导“牵手教育”,让学生走出大学校门,走进公办和私立中、小学课堂开展专题调研、教育实习、见习班主任等实训活动,全面提升他们的教学实际操作能力。
3.加强对英语师范生的微格教学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素质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视听设备针对师范生进行教学技巧和技能训练的教学活动,是“一种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它通过教学录像反馈教学效果,通过微型教学实践教学过程,“具有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系统化、交互式可视化和个性化特点,利用该系统训练师范生职前教师实践教学技能具有明确的目标性、标准化、可操作性、简单化和安全性的特点,有助于师范生对英语教学目标分类、课堂教学技能要点、课堂教学内容结构和中心线索、教学方法特点、教学工具使用等诸要素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为师范生设计教案和学案提供依据。”依据微格教学进行反思性教学和教师行动研究有助于实现对英语师范生进行“英语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魏晓红.“零适应期”中学英语教师培养模式研究[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S1).
[2]杨四海.教师职前培养与现实需要的对接研究[J].教育探索,2007(10).
[3]舒尔曼.理论实践与教师专业化[J].比较教育研究,1999(03).
关键词:青年教师高职院校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极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学校教学整体质量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把培养青年教师教学能力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相对日益扩大的高职院校规模,目前这类高校青年教师整体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可以说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势必成为目前以及未来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有必要认真分析影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各方面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提高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方法。
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师资短缺问题日益凸现。因此许多刚刚毕业的本科及硕士生加入到了高等职业教育队伍,大大加强了教师年轻化程度。显然这些青年教师是具有一些优势的,他们基础扎实,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精力充沛并有很强的接受新事物能力,但与此同时他们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正是这些不足导致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出现下滑趋势,并引起一系列连带问题,如教学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不足等等。具体而言,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相对较弱主要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教学经验欠缺,教学效果不佳
由于大多是应届毕业生,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往往缺少必要的授课经验,教学效果因而也打了折扣,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
(1)课前心理准备不足,课堂上方寸必乱,往往内心紧张,言行拘谨,以致教学组织不利;
(2)课堂内外与学生交流不顺畅,而一个优秀教师的基本技能就是要学会与学生很好的交流,这样更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3)尽管大多数青年教师教案准备得非常认真,但是由于缺乏实际教学经验和授课技巧导致课堂上教案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4)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不能及时根据学员的接受能力、知识基础、心理素质等方面对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存在一个教学方案应对多个不同专业层次教学的现象。
2、青年教师综合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目前高职院校青年教师驾驭学科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能力、教案设计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教学控制能力等等均较缺乏。同时,教学能力也呈现不均衡发展态势,还达不到国家对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现在的高职职业教育需要复合型人才,而教师复合型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与学生沟通的能力,更主要的包括教育研究能力和熟练而有效地运用信息手段的基本能力。复合型教师应既有基础能力,也有一般能力,更要有创新发展的能力。同时这些能力相辅相成,共同构筑青年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堡垒。
3、高职院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尚未健全
美国学者特拉弗斯说过,“教师角色的最终塑造,必须在实践环境中进行”。因此,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必须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而在实践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既取决于于教师的内在需求,同时也受外部的影响。而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中,高职院校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脱节,学校教育与在职培训相隔离,教师终身教育体系还没有形成。事实上,教师教育应贯穿于教师的整个人生,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均应接受对应的职业素质培养,并且各个阶段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教师终身教育的有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能力能够与时具进,满足不同时期高职院校教学的发展需要,培养出优秀的具有较强就业竞争力的毕业生。
二、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现状不甚乐观,与高速发展的学校规模很不匹配,寻找能够提升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方式方法成为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职责和义务。因此,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培养过程中的种种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办法,才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最需要进行的工作。
1、加强教育立法,促进教师培训法制化
目前各个发达国家均十分重视高等学校教师的继续教育,通过立法的形式建立了具有本国特色的高校教师在职培训制度。而我国尽管同样拥有教师在职培训的相关法规,但其针对性和执行力度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如对取得副教授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申请认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在现行的《实施办法》中对其基本教学素质和能力考察并没有作出规定,这有可能使得教师岗前培训形式化。另外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有效时限的设置应更趋合理,以激励青年教师勇于参与教学实践,从中学习新知识,接触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2、推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新模式
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弱、教学经验不足的现实,加强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该做好青年教师岗前培训工作,通过多元化的岗前培训使其具备高职院校教学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养,能够基本胜任高职院校的教学工作。其次,对青年教师的培养还可以实行导师制,对任教的青年教师,要根据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给他们安排指导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教学和科研等方面给予他们及时的指导,使他们真正能够站稳讲台、承担起科研项目。最后,最重要的是应该建立一个高职院校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加强青年教师的非学历教育,使得广大青年教师能够根据不同阶段教学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发展新技能,真正做到与时具进,始终保持教学实践的高效进行。
3、注重青年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培养
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把学生素质提升作为教学工作重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多元的综合教育能力,才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因而不管是教师岗前培训还是在岗培训,都应该注意培养教师的多方面教学能力,包括教学技能、科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使其成为复合现代高职院校发展需要的复合型教学人才。致力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青年也应顺应时展要求不断提高自觉性,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精力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完善自身综合教学能力,个人努力与岗位培训相得益彰,保证其能够承担起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之责。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教师是高师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人物。根据中介作用理论,我们认为,教师在师范生技能培养中应该充分发挥中介作用,通过指令性、选择性、协作性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目的和意义,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发展。
一、引言
近几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人开展,英语教育教学对英语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因此得到了空前的重视。许多学者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外语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等不同角度去探讨如何提高英语师范教育质量的问题。但是高师院校教师作为师范教育者,在相关研究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实际上,教师,尤其是教学法教师,在师范教育过程中是发挥重要作用的中介者,是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形成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许多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并不了解,因此没能有效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拟以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为基础,着重探讨教学法教师在高师英语师范技能培养中的中介作用,期望能为高师英语师范教育提供更多的参考。
二、中介作用理论与英语教师技能培养的契合
(一)费厄斯坦中介作用理论的基本观点
中介作用理论是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它认为,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儿童的学习受到身边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成人,如家长和教师的干预和影响。这些发挥重要作用的人物就是中介者。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以色列心理学家、教育家费厄斯坦指出,教师作为中介者和教师仅仅作为信息传递者的根本区别在于:(1)教师的中介作用是赋予能力,即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进步、学会学习、处理问题、适应各种文化情境和社会变化以及应对各种新的挑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策略;帮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并最终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2)中介作用体现中介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3)中介作用强调学生对教师意图的反馈作用,即学生能够理解学习任务的目的和意义,并愿意去完成学习任务。(4)教师不仅要给学生提供适合的自主学习资料,还要帮助学生学会与学习资料进行互动,最终能够真正自主学习。
费厄斯坦认为,教师的中介作用有12个特征:(1)现实意义(significance):使学生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要意义,明白学习任务对个人及社会的价值。(2)长远意义(purpose beyond the here and now):帮助学生了解某种学习经验的当前意义和长远的意义。(3)共同意图(shared inten-tion):在布置某个学习任务时教师必须有明确的意图,并让学生也明白自己的意图并对意图做出反馈。(4)胜任感(a sense of competence):使学生感到他们能成功地完成所面对的任务。(5)控制自己的行为(control of own behavior ):帮助学生学会控制和规范自己的学习、思考和行动。(6)确定目标(goal - setting):培养学生确定现实的目标和制订达成目标的计划的能力。(7)挑战( challenge ):使学生产生应对挑战和寻求生活中新挑战的内在需求。(8)变化意识(awareness of changes):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和评价自身变化的能力。(9)积极的态度(a belief in positive out-come):使学生相信即使面对棘手问题,也总能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10)合作共享(sharing ):教会学生善于通过合作来解决问题。(11)个性(in-piduality):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个性和独特性。(12)归属感(a sense of belonging):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归属于一个团体和一种文化。
(二)中介作用理论与英语师范技能培养的契合
教师技能是高师英语师范生职前教育中必须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人和发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各方面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适应新的变化形式,英语师范毕业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较高的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具备积极的情感态度;不仅要掌握有效的学习策略,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不仅要掌握教育教学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由此可见,相对于语言技能来说,教师技能的培养是一个更为复杂的认知发展过程。师范生不管是在专业知识发展过程中,还是在专业技能形成或职业道德素养提高的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否则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费时多,且收效小,甚至还会出现学生因为对英语教师职业的错误理解以及考研、考级等原因而忽略教师技能培养的现象。因此,在师范技能培养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任务,并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自己的中介作用,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较高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教育教学工作者。
三、教师在教师技能培养中的中介作用
(一)让学生明白教师技能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中介理论认为,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到学习任务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还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任务的当前意义和长远意义。换句话说,有效教学建立在学生对学习任务的目的和意义的理解上。只有明白了学习任务的目的和价值,学生才会对学习保持较高的兴趣和动机,并自觉地去完成学习任务。目前,我国高师英语师范教育还存在重学科专业知识学习和英语语言能力发展,轻学科教学知识学习和教学技能培养的现象。许多学生因此产生不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行为,认为只要把英语专业知识和能力学习好、掌握好,不参加教师技能训练同样可以教英语。这种错误认识不仅使自己得不到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还会阻碍自己未来职业的发展和提高,甚至会影响到我国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因此,在教师技能培养过程中,教师在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同时,要让学生理解教师技能培养对自己将来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英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价值,这样才能让学生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职业技能训练效果。
(二)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教师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认知和实践并重的学习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英语专业知识,提高英语语言能力,还要学习英语教育教学相关理论知识,更要通过不断地教育教学实践才能掌握各项教学技能。这些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尤其是教师技能的形成,仅凭教师的讲解、示范是无法达成的,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自觉参与和主动学习。因此,在师范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行为,并根据学习目的和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并对其进行监督;通过教学观摩和反复的模拟教学实践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教学问题和学习问题,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给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料,并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形成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三)让学生有胜任感
中介理论认为,胜任感是学生完成任务的保障。教师技能训练对于一直强调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提高的师范生来说,刚开始可能是一件新鲜事物,他们会对其怀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较高的学习热情。但随着学习的深人开展,他们会发现自己对许多教育教学理论难以深人理解;在观摩优秀教学案例中发现自己的能力水平和优秀英语教师的能力水平相差很大;在教学实践训练中发现自己常常陷人“实践困境”,既不善于运用所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也不能合理设计并有效组织和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等。面对这一系列的学习问题,有的同学会产生挫折感,然后慢慢失去学习热情和信心。对此,教师在教师技能培养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胜任感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要通过实践反思让学生学会认识和评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分析自己的不足的同时,也能发现自己在进步,并相信自己能在以后的学习中克服种种困难,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
(四)让学生学会合作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发展过程,期间教师需要经常与同事进行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合作精神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也是教师专业技能不断提高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英语师范生不仅要具有合作交流的意识,还要学会通过与同学之间的共享与合作来获得教师职业技能的发展。费厄斯坦的中介作用理论告诉我们,这种合作精神可以通过教师的中介作用得到培养和提高。也就是说,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发扬团队精神,让学生学会通过同学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展示自己的教学特色,敢于表达个人思想,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包容和尊重别人的观点,善于发现和学习别人的优点,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四、教师中介作用的呈现方式
总而言之,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从无知到有知、从生疏到熟练、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认知发展特点,我们可以把师范技能的培养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能认知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初始接触英语教学法课程,既无理论知识也无教学经验,因此,这一阶段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相关教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并通过教学实践训练提高对教师技能的认识和掌握。二是技能发展阶段。在此阶段,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教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教学技能后,需要继续进行实践锻炼才能形成独立教学的能力。三是自主提高阶段。学生掌握独立教学的相关技能后,不能只停留在模仿吸收层面上,还要经过不断地实践与反思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师职业技能方面获得专业化发展和提高。
如上所述,教师的中介作用就是赋予能力,就是帮助。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中,教师的中介作用实际上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教学并掌握独立教学的相关技能和形成自我提高能力。然而,这种帮助不能超越限度,否则,过度帮助会使学生过分依赖教师确定的标准,妨碍自己的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在不同的培养阶段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帮助。
(一)指令性方式
指令性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教师给指令,学生做,即教师根据自己的有效教学“标准”对师范生的教学进行指导。这种中介方式在教师技能培养的技能认知阶段尤为重要。因为在此阶段,师范生们可以说是毫无教学经验可言,对教学理论知识也知之甚少,因此他们首先需要教师告诉自己,课堂教学中该做什么,如何去做,觉得心里有底后才会积极地投人到实践训练中。在实践过程中,为了避免学生陷人“实践困境”,教师还应该继续进行指令性指导。比如在新句型呈现教学中,教师如果认为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能提高学生对新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而通过观察发现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没有这样做,教师就可以建议师范生在呈现新句型前先让学生复习他们已知的相关句型。必要时教师还要进行示范,然后让师范生进行模仿教学。这样,师范生不但知道教学中该做什么,怎么做,而且能够意识到学生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呈现技能的理解。
(二)选择性方式
选择性的介人方式主要运用在师范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后的技能发展阶段,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教学能力。这种方式下,教师不再直接告诉师范生该如何教,而是就教学中的某个问题给他们提供多个处理方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并陈述理由。以教材使用为例。《英语课程标准》建议教师结合教学需要,灵活有效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教学训练中,师范生们通常只会按照课本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而不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需要对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针对这种问题,教师就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多种教材处理方法进行帮助。例如在设计高中英语教材( SEFC) Unit 6 Good Manners课文教学的pre一reading活动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多种选择:(1)讨论中国餐桌礼仪,引出西方国家餐桌礼仪;(2)通过影像资料让学生讨论哪些餐桌行为得体;(3)通过讲故事或学生情景表演让学生感受西方餐桌文化等等,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喜欢的活动,并相互陈述理由。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教学内容和方式方面的选择意识及能力,而且能通过与组员的交流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提高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协作性方式
教师专业技能的自主提高需要师范生发挥更多的自主性。协作性的中介方式提倡师生合作,共同参与教学决策,即在教学实践后,教师不对师范生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不是去告诉他们该做些什么,而是向学生了解他们的教学设计理念和教学活动实施情况等,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比如,在进行交际性练习组织技能训练后,教师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设计理念和实施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和学生一起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教师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并结合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建议。这种中介方式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会通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来解决问题,获得发展,而且师生之间思想与经验的平等交流更能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挥,从而提高学生教学反思意识和能力,并最终获得师范生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