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4 09:45:2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金融市场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债券发行情况
(一)债券品种不断丰富
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55,635亿元,同比增加35.34%。其中,财政部发行记账式国债6533.3亿元,同比增加29.58%;人民银行发行央行票据36,522.7亿元,同比增加32.99%;政策性银行发行金融债券8980亿元,同比增加48.39%。2006年年末,债券市场托管债券总额达9.25万亿元,其中,银行间市场托管额为8.84万亿元,同比增加29.62%。(见表6)
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品种和信用层次更加丰富。在稳步推动商业银行普通金融债券与次级债券发行的同时,又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在银行间市场发行混合资本债券,补充附属资本。2006年,商业银行发行普通金融债券310亿元,发行次级债券132亿元,发行混合资本债券83亿元。资产证券化试点稳步推进,除国家开发银行续发信贷资产支持证券57.3亿元外,信达和东方两家资产管理公司又分别发起发行重整资产支持证券48亿元和10.5亿元。2006年,国际金融公司发行境内人民币债券8.7亿元,使国际开发机构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达到30亿元。此外,短期融资券市场稳步发展,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共发行短期融资券242只,累计发行面额2919.5亿元。目前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人范围已包括财政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国际开发机构和企业等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债券种类日趋多样化,信用层次更加丰富。(见表7)
1.国债。2006年10~12月,财政部发行国债总量为1706.5亿元,比上年同期2250.9亿元的发行量减少544.4亿元,同比下降24.19%。其中,凭证式国债发行一期,发行总量为150亿元,比上年同期500亿元的总量减少350亿元,同比下降70%;记账式国债发行五期,发行总量为1556.5亿元,比上年同期1750.9亿元的发行量减少了174.5亿元,降幅为11.11%。(见表8)
2.政策性金融债。2006年10~12月,国开行共发行人民币金融债九期,发债量1707.9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050亿元增加657.9亿元,上升62.66%。发行美元债券一期,发行6亿美元。(见表9)
2006年10~12月,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共发行五期金融债,发行量55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508亿元增加42亿元。(见表10)
2006年10~12月,中国进出口银行共发行人民币金融债二期,发行量170亿元,比上年同期的180亿元减少10亿元,发行美元债券一期,发行量7亿美元。(见表11)
3.商业性金融债。2006年10~12月,华夏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2006年第一期金融次级债,发行量20亿元;浙江商业银行在全国银行间市场发行2006年第一期金融次级债,发行量8亿元。(见表12)
(二)长期债券发行比重下降
2006年,债券1发行期限结构中,长期债券发行比重下降。2001年以来,期限5年以内(不含5年)的债券发行比例逐年增大,长期债券发行比例逐渐减少。2006年,期限5年以内的债券发行量占比55.2%,比2005年上升7.1个百分点;期限5到10年的债券发行量占比26.0%,比2005年上升0.5个百分点;期限10年以上的债券发行量占比18.8%,比2005年下降7.6个百分点。(见表13)
(三)商业银行为债券承销主力机构
2006年,商业银行为债券承销主力机构,其承销量占承销总量的84.28%,其次是证券公司(11.92%)和保险机构(2.00%)。然而,从分销情况看,除证券公司外,其他类型机构均为净买入。其中,保险机构和商业银行净买入额最高,分别为1217亿元和1103亿元。证券公司净卖出量占其承销量的44.37%,为2953.5亿元。
二、公开市场操作情况
2006年,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全年累计净回笼货币6912.58亿元,紧缩性措施效果明显,货币市场稳健,经济朝着“软着陆”方向发展。公开市场操作是我国中央银行进行货币冲销操作的主要手段,公开市场操作方式依然以发行央行票据为主,以正回购操作为辅。2006年全年共发行央行票据36,712.5亿元,正回购操作20,430亿元。在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方面,3个月期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量分别为11,190亿元和25,422.5亿元,全年仅发行了一期总额100亿元的6个月期央行票据。1年期的央行票据成了中国公开市场操作最主要的工具,占2006年全部央行票据发行额的69.24%。
随着央行票据发行量的增加,央行票据利率也出现大幅度的上升。2005年3月,央行在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下调到0.99%之后,我国货币市场利率曾出现了大幅度地下调,质押式回购和3个月期央行票据利率都曾非常接近超额准备金利率这一市场利率的底线。过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将给我国金融机构带来较大的风险。随后,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力度逐渐加大,基础货币的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受此影响,央行票据利率逐渐上升,并相应地带动了我国同业拆借利率和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上升。这一状况,在2006年3月份之后,受银行信贷出人意料地增长、广义货币M2在高位运行,狭义货币M1增幅明显回升的影响而得到了强化。例如,3个月期央行票据利率从2005年9月初的1.0859%上升到2006年9月底的2.4617%;1年期央行票据利率在同期则从1.3274%上升到了2.7855%。可以说,央行票据利率的上升体现了央行引导货币市场利率逐渐上升的意图,以减轻过低的货币市场利率对资金借贷可能带来的扭曲。
2006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另一突出特点就是,在加大央行票据发行力度对冲外汇占款和到期央行票据的同时,对那些信贷增长较快的银行还不断地采用了定向发行的方式。央行在2006年先后四次定向发行票据,规模达到3700亿元,发行的对象都是2006年新增贷款较多的银行。由于央行定向票据发行之后,商业银行所持的定向票据不能回购、不能转让,相当于购买票据的资金被上存到央行。因此,央行发行定向票据的效果在紧缩流动性的效果方面与上调准备金率是一样的,只不过发行定向票据对商业银行来说收益高一些,定向票据的收益可达2.1138%,但远远低于通过利率招标发行央行票据的利率。央行采用定向票据发行来收缩流动性和控制商业银行的放贷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化改革的取向相冲突。(见表14)
三、拆借交易情况
(一)同业拆借获较大幅度增长,交易期限仍以7天为主
2006年,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成交2.15万亿元,同比增长67.97%。其中7天以内拆借品种共成交1.66万亿元,占拆借成交总量的77.21%。其中四季度信用拆借成交7789.13亿元,7天以内拆借品种成交4481.58亿元,占拆借成交总量的57.54%。
截至2006年末,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参与者达到703家,包括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农联社、城市信用社等,比2005年末增加8家。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有市场参与者6439家,包括银行、证券公司、基金、保险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社和企业等,比2005年末增加931家。(见表15)
(二)货币市场利率低位运行但整体有所上升
2005年12月份银行间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2.25%,比上月低0.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53个百分点;质押式债券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2.01%,比上月低1.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0.47个百分点。全年银行间市场利率运行总体高于2005年。(见表16)
四、债券流通市场分析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快速增长
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结算量38.36万亿,结算笔数16.08万笔,分别比上年增长51%和62.82%。其中,结算量增长最多的是质押式回购,比上年增加10.77万亿元。增长最快的是远期交割,比上年增加326笔、627.82亿元,笔数和结算量分别增长了5倍和6倍。本年度共248个交易日,日均结算量达到1546.61亿元,日均结算648笔,单笔结算量为2.39亿元。
从债券类别看,本年度交易结算量的主体是央票、记账式国债和政策性银行债, 均超过11万亿元,各占30%左右。其次是短融和商业银行债券,分别占5%和3%。美元债券的交易结算量与上年持平,共结算9笔,0.79亿美元。(见表17)
(二)银行间质押式交易稳步增长,买断式以7天回购为主
1.质押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质押式回购共交易结算70706笔、27.06万亿元,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41%和66%,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43.97%和70.55%。日均结算285笔、1091.08亿元,月均结算5892笔、31963.19亿元,日均和月均结算量均为各交易类别之首。从期限品种看,隔夜回购仍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19,982笔,9万亿元,占33.26%。(见表18)
从回购的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保险机构、基金、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规模超过正回购规模的有商业银行、特殊结算成员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见表19)
2.买断式回购。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买断式回购共交易结算1744笔、2924.84亿元,笔数和结算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1%和33%,分别占银行间市场交易结算总量的1.08%和0.76%。日均结算7笔、11.79亿元,月均结算145笔、243.74亿元。单笔结算量为1.68亿元。从期限品种看,7天回购是交易最多的品种,共结算875笔、1515.17亿元,占买断式回购结算总量的51.8%。其次为14天回购,共结算296笔459.31亿元,占15.7%。(见表20)
从回购方向看,正回购方主要是商业银行、信用社和证券公司。逆回购方主要为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见表21)
(三)远期交易大幅增长
2006年,银行间市场远期交易结算量大幅提高,远期结算390 笔,结算面额达到719.01亿元,笔数和结算面额分别比上年增长509%和688%,分别占银行间市场结算总量的0.24%和0.19%。单笔结算量达到1.84亿元,日均结算2笔、2.9亿元,月均结算33笔、59.92亿元。
从成交情况看,本年度共成交远期交易385笔,成交面额达658.46亿元。其中成交量最大的品种仍为7天品种。其次是14天和21天品种。从成交后的资金流向看,主要的净买入机构为商业银行,共净买入144.22亿元。主要的净卖出机构为证券公司,共净卖出130.52亿元。
(四)银行间现券交易活跃
本年度,现券交易量和笔数分别比上年增长72.5%和60.73%,达到10.9万亿元、8.8万笔。从各债券类别的现券交易比重看,央票比重最高,占41.79%,现券结算量达4.6万亿元。其次是记账式国债和短期融资券,分别占11.5%和11.16%,结算量分别为1.3万亿元和1.2万亿元。现券交易日均结算355笔,日均结算量440.83亿元。月均结算7330笔,月均结算量9110.55亿元。现券交易日均和月均结算笔数为各业务类别之首,日均和月均结算量仅次于质押式回购。
从交易债券的剩余期限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对中短期债券较为偏好,短期品种为主要交易对象。从交易债券的比重看,1年以下期限债券交易量占一半以上,其次是1~5年(不含5年)期限的债券,占26%。与上年相比,1~10年债券增长率最高,达122%,其次为10~15年(93%)、1年以下(77.48%)。剩余期限为1~5年和5~7年的债券现券交易平均增长57%。15~30年期限的债券交易比上年略有增长,为7.61%。
从债券流动性看,债券平均换手率为152%。其中,短期融资券以高达457.28% 的换手率居流动性排名榜首,其次分别为商业银行债券、国际机构债券、企业债、央票、政策性银行债、记账式国债、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证券公司债。流动性最低的仍为资产支持证券,换手率仅为2.98%。
从机构买卖方向看,净买入最高的机构类型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净买入2448.52亿元,其次分别为信用社、特殊结算成员、基金、非金融机构和其他投资者。净卖出最高的机构类型为证券公司,净卖出2613.54亿元,其次为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见表22、23)
(五)柜台市场以卖出为主
2006年末,柜台市场投资者数量达到1,931,172个,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109.54%),年度交易11.41万笔,结算量达到8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6.83%。单笔结算量为7.41万元。比上年下跌12.8%。柜台市场日均交易460笔,日均结算量达到3408.34万元。月均结算9505笔,月均结算量7.04亿元。
2006年,柜台市场延续了2005年的净卖出特征,具体买入18189笔、11亿元,卖出95869笔、73.5亿元,净卖出额为62.5亿元。从各月表现看,1~3月中旬交易平缓增长,3月中旬至9月小幅下滑,10~12月结算量激增。结算量的变化一方面显示了柜台市场资金向股市的转移,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个人投资者对央行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反应迅速。(见表24)
从个券种类看,柜台市场国债交易前三名的债券分别为04国债04(交易9594笔、16.96亿元,占当月柜台国债交易量20%)、2005国债13(交易16888笔、13.52亿元,占16%)和2006国债01(交易26096笔、11.31亿元,占13%)。
(六)交易所市场行情上涨,交易量萎缩
2006年交易所市场经历了一路飙升的行情,但债券交易量大幅萎缩。中债交易所国债指数年末开盘112.06,年末12月29日收于114.5843,年末比年初涨2.5243点,涨幅2.25%。
本年度,债券市场交易量延续并扩大了2005年的萎缩趋势,与上证综指和深证综指年内分别上涨130%和131%相比,债市涨幅只有2.25%,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较为明显。上交所全年国债回购15487.34亿元,比2005年下降52.5%,现券交易1537.39亿元,比2005年下降40.4%。深交所全年交易国债现货3.31亿元,比上年下降57.7%,可转债105.47亿元,下降45%,企业债40.25亿,下降35%。(见表25)
五、债券市场价格走势分析
(一)债券价格总体上行,中债指数高位上扬
2006年,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和交易所市场债券指数均呈上行走势。银行间市场债券指数由年初的113.42点上升至年末的116.74点,上升3.32点,升幅2.93%;交易所市场国债指数由年初的109.19点上升至年末的111.39点,上升2.2点,升幅2.01%。中债总指数年初开盘指数为112.8879,年末收于115.8752,年末较年初上涨2.9873点,全年投资回报率为2.6%。(见表26)
(二)收益率曲线扁平化趋势明显
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总体扁平化趋势。曲线以7年期品种为转折点,平坦化转折移动。7年期以下品种收益率大幅上移,平均上移20个基点,其中1年期以下品种上移显著,上移33个基点;10年期以上品种收益率则略有下行,平均下移10个基点。具体来看,收益率曲线变化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季度的扁平化阶段,这一阶段短期债券价格逐步回落,短期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而长期债券价格不断走高,长期债券收益率逐步下降,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趋势;第二阶段是二季度到三季度中期,由于债券市场整体价格走低,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均有所上升,收益率曲线整体平稳上移;第三阶段是自三季度后期开始至年末小幅下移并进一步平坦化阶段,债券市场价格整体回升,收益率曲线小幅下移,其中长期债券价格上升趋势相对明显,并逐步超过年初长期债券价格水平,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见表27)
六、债券余额分析
截至2006年12月末,在中央结算公司托管的债券共有774只,比上年增加260只。人民币债券存量达9.25万亿元,比上年增加近两万亿元,增幅达27%。美元债券存量42.3亿元,比上年增长67%。其中,银行间市场可流通量月末达到8.6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93.12%,其中跨市场托管量为1.5万亿元,占债券存量的16.72%;交易所可流通量0.35万亿元,占3.83%;商业银行柜台市场可流通量0.05万亿元,占0.51%;不可在上述市场流通量0.4万亿元,占4.81%。
从托管的主要品种看,本年末,债券托管量的主体为国债、央票和政策性银行债,各占三分之一左右。其中,国债托管量2.9 万亿元,占市场托管总量的31.42%;央票托管量3.23万亿元,占34.94%;政策性银行债托管量2.28万亿元,占24.7%,其他券种占8.94%。
2006年,各类债券均显示了较高的增长率。其中,增长率最高的是地方企业债,本年增长571.67%,带动企业债本年增长57.17%。短期融资券增长迅速,位居第二,为93.2%,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由上年的1.9%提高到本年的2.88%。央票年增42.74%,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有力支持,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至34.94%。去年以来,在稳健的财政政策影响下,国债发行控制增量,本年比上年增长7.29%,同时占整个市场托管量比重比上年下降近6个百分点至31.42%。总体来看,如扣除储蓄国债(凭证式)兑付完毕和地方企业债的因素,单类债券平均增长率为35.7%。
从托管期限看,一年以下(不含1年)品种、1~3年、3~5年债券占市场的主要份额,其合计托管量达6.7万亿,占市场托管总量的72.5%。5~7年和7~10年期品种债券托管量合计为1.38万亿元,占比14.96%。10 年期以上债券托管量为1.16万亿元,占比12.54%。(见表28)
从投资人持有结构来看,商业银行仍占主体,占市场总托管量的71.33%,但9月呈减持状态,减少持有量381.8亿元。除商业银行和个人投资者外,其他持有人均呈增持状态,其中非银行金融机构增持量最多,9月增持749.6亿元。除商业银行外,其他各类投资人的持有比例依次为:保险机构7.21%,非银行金融机构5.97%,特殊结算成员4.28%,交易所4.04%,基金3.62%,信用社2.82%,个人投资者0.26%,非金融机构0.24%,证券公司0.15%,其他投资人0.08%。
七、股票交易情况
(一)股市总体成持续上扬走势,股指创历史新高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新股恢复发行,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股票市场总体呈持续上扬走势,股票指数创历史新高。年初,上证指数震荡上行,3月份最高升至1313点,是2005年4月份股权分置改革以来的最高水平。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恢复市场融资功能成为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5月25日,中工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公布招股书,成为第一家全流通首次公开发行的公司。2006年,A股市场IPO公司数为71家,筹资额接近1600亿元。新股持续发行,特别是中国银行、工商银行等大盘银行股在国内A股市场上市等因素,使股票市场信心逐步增强,交易日趋活跃,股指不断走高,年末上证指数收于2675.47点,全年上涨1494.51点,涨幅为126.55%(2005年上证指数全年下跌81.71点,跌幅为6.57%)。(见表29、30、31)
(二)股票市场规模
2006年底,我国上市公司(含A、B 股)1434家,同比增加53家。12月底,总股本为14,897.57亿股,同比上升95.26%;市价总值为89,403.9亿元,同比上升175.68%。其中,流通市值为25,003.64亿元,同比上升135.21%。12月底,投资者开户数7854万户,本年度累计印花税收入为296.44亿元。(见表32)
(三)股票发行情况
2006年度,内地企业在股市上累计筹资5594.30亿元,同比增加197.17%。2006年,没有B股的发行和再融资;A股累计首发筹资1572.24亿元人民币,累计再筹资增发847.10亿元人民币,累计配股增发4.32亿元人民币,累计可转债转股筹资40.04亿元人民币;累计H股首发筹资375.96亿美元,累计H 股再筹资18.94亿美元。(见表33、34)
(四)股市交易情况
2006年,沪深两市累计股票总成交金额为90,468.89亿元,同比增加185.72%。日均成交金额375.39亿元,同比增加186.91%;2006年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16145.22亿股,同比增加143.76%;日均成交66.99亿股,同比增加144.76%。2006年上海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57,816.60亿元,同比增加200.52%。日均成交金额239.9亿元,同比增加201.76%;2006年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10,283.91亿股,同比上升157.98%;日均成交42.67亿股,同比增加159.08%。
2006年深圳证交所股票交易累计成交金额为32652.31亿元,同比增加162.8%。日均成交金额135.49亿元,同比增加163.91%;2006年累计股票成交数量为5861.31亿股,同比上升122.26%;日均成交24.32亿股,同比增加123.12%。(见表35)
八、外汇市场
2006年四季度,美元中间价整体单边下滑,持续走低,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势头明显。本季度初美元中间价小幅回升后迅速转为下行态势,本季度中下跌速度加快,季度末在震荡中仍呈下滑态势。本季度美元中间价连创历史新低,连续突破7.89至7.81数个关口,季度末逼近7.8。本季度最高中间价7.9174,最低中间价7.8087,波幅1087点。四季度,港币整体呈下行态势。10月底至12月初下行态势尤为明显。本季度最高中间价为1.0166,最低价为1.00467,波幅1193点。四季度,日元走势整体震荡。本季度初震荡中呈上行态势,季度中震荡加剧,11月末开始攀升至12月初攀至高点后再一路下挫,迅速跌至季度最低点。本季度最高中间价为6.81,季最低中间价为6.563,波幅2470点。四季度,欧元整体上行。本季度初震荡上行,11月中开始上行速度加快,一路攀升,季度末震荡中有所回落。本季度最高中间价为10.4414,最低中间价为9.8898,波幅5516点。(见表36)
九、期货市场
2006年我国期货市场异常活跃,成交量与成交金额较2005年有较大的增长,全年成交量为449,474,102手,成交额210,046.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22%和56.23%,为自1990年我国期货市场建立以来,成交金额最大的一年。其中,铝、黄豆二号、玉米和天然橡胶等品种实现成倍增长,成为市场活跃的主要力量。2006年,期货市场新添3个品种,郑商所新上市期货品种有白糖、PTA;大连商品交易所新上市期货品种有豆油。
(一)分交易所情况
上海期货交易所2006年全年成交量11,484.55万手,同比增长71.96%,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量的25.86%,全年累计成交额125,748.30亿元,同比增长92.81%,占全国期货市场成交金额的60.03%。大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成交量23,952.28万手,同比增长21.35%,占全国期货成交量的53.55%,全年累计成交额51,975.87亿元,同比增长9.99%,占全国期货成交额的24.83%。郑州商品交易所2006年全年成交量9259.65万手,同比增长62.62%,占全国期货成交量的20.59%,全年累计成交额31,809.61亿元,同比增长46.99%,占全国期货成交额的15.14%。(见表37)
(二)分品种情况
2006年1~12月,铜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10,786,838手,同比下降56.34%;累计成交金额为33,367.29亿元,同比下降17.54%。铝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7,862,952手,同比增长555.59%;累计成交金额为28,467.25亿元,同比增长666.39%。天然橡胶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52,094,122手,同比增长174.09%;累计成交金额为55873.07亿元,同比增长257.18%。燃料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25,468,090手,同比增长29.81%;累计成交金额为8040.68亿元,同比增长51.87%。(见表38)
2006年1~12月,黄大豆一号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17,794,122手,同比下降77.78%;累计成交金额为4873.48亿元,同比下降78.93%。黄大豆二号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3,850,452手,同比增长255.80%;累计成交金额为992.25亿元,同比增长240.33%。玉米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135,290,072手,同比增长209.45%;累计成交金额为20,192.03亿元,同比增长269.87%。豆粕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63,099,338手,同比下降14.12%;累计成交金额为14,179.41亿元,同比下降20.38%。豆油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0,666,012手,累计成交金额为11,198.7亿元。(见表39)
2006年1~12月,一号棉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4,148,034手,同比下降80.90%;累计成交金额为3079.47亿元,同比下降80.44%。白糖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58,683,194手,累计成交金额为23,504.72亿元。PTA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334,440手,累计成交金额为149.79亿元。强筋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为29,340,332手,同比下降11.72%;累计成交金额为5067.21亿元,同比下降10.41%。普通小麦期货合约累计成交量56104手,同比下降97.14%;累计成交金额为8.42亿元,同比下降97.24%。(见表40)
摘要 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一向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中美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我国可以借鉴的基本结论。
关键词 金融体制 金融市场 中美比较
一、相关概念
金融体制,也即是使用分业制还是混业制的问题。分业制,又称职能分工型金融体制,是指银行业、证券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基本制度。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法律限定金融机构必须分门别类,各有专司。采取分业制经营模式的国家以英国、日本为代表。混业制,又称混合经营型或全能型金融体制,是指银行可以经营一切金融业务,包括各种期限、种类的存款、贷款,以及全面的证券业务和信托业务等等。采取全能型金融体制的国家以德国、奥地利和瑞士为代表。
二、中美金融体制的比较
金融体制既是各国金融业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对此我们进行如下对比:
1.美国
美国采用的是全能型金融体制。在1985 年通过的《银行控股公司法案》即1970 年的修正案中,美国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存在,此后一些法案也逐步放松了对银行经营业务的限制。但是在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分业问题上意见仍难统一,以至于分业壁垒延续下来。1998 年花旗集团与旅行者集团的重组兼并案引发了对金融体制做出根本性改革的强烈呼声。1999年11 月12 日,由克林顿总统签署的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生效。它标志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的结束和美国正式走上金融体系全能化道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终于走上了全能化的道路。
2.中国
70 年代末中国进行了一次金融体制改革。为了改变我国金融业机构单一、业务范围狭窄、在国民经济中地位不高的状况,改革后的80 年代以及90 年代初,我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全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1986 年重新组建的交通银行基本上是一个全能银行。从1985 年开始,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较快,其中主要是信托投资公司有了较快发展。1986 年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各专业银行将其信托业务转移给信托投资公司。而在实际上,这些信托投资公司往往都靠挂在某一国有专业银行之下,或者与那些银行有密切关系。1992 年全国经济气氛再度高涨,融资热再度升温,各家专业银行,甚至人民银行地方分行均开始介入股票、房地产、保险等非银行业务,形成了全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局面。
三、中美金融市场的比较
比较中美金融市场,我们可以发现一下几点:
第一,两类金融模式的市场信息透明度截然不同。在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中,以极为严格的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为依托的市场透明度是确保参与者信心和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而在中国的银行主导的模式中,更多地为了限制市场竞争、确保其垄断地位,当有关联的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来监督企业经理层决策时,它们不会把企业的真实情况和决策过程明示给公众,进而大量的信息是机构或企业的“私有信息”,金融体系的透明度极低。
第二,两类金融模式的企业融资渠道不同。鉴于信息透明度的巨大差异,在中国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体系中,资本主要是在一系列有关联的企业和机构之间周转,而在美国以市场体系为主的国家,企业通常是从外部人那里筹集资金并提供相应的回报。
第三,两类金融模式的信贷定价理念不同。在美国的市场主导型模式中,借贷双方的资本成本主要由市场决定,或者说与风险直接对应,但在中国的银行主导型模式中,资金成本的决定就非常复杂,一般并不是单个项目的风险所决定,而是由借贷双方基于一种信贷关系长期“锁定”之后的跨期权衡。
第四,对于贷款人而言,两类金融模式的收益担保机制不同。在美国的市场型模式中,收益担保依赖于法律以及法官公正、迅速执行,而在中国的银行主导型模式中,贷款人或通过企业所有权,或通过垄断地位来确保可以获得足够的投资回报。
四、结语
我国金融经营体制必须走全能化道路。而要由分业制顺利过渡到混业制,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首先不能盲目求变。应该根据具体形势,寻求适当时机,在我国市场化程度较高、金融主体经济行为逐步规范化、金融安全网络比较健全的情况下转轨;其次是要循序渐进。要注意改革的力度,符合我国国情和金融市场可以接受的程度,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和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要想做到循序渐进,可以通过选择试点、逐步推广或在现行法律框架下使银行逐步介入证券业等方法。
从中美金融市场的比较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从功能理论角度还是现实经济效应着眼,美国金融市场都应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熟和有效的金融模式之一,但美国这种模式的演变却带有极为浓重的美国色彩,很难为其他国家所复制。同时,鉴于两者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巨大差异,未来的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可能与美国完全一致,中国未来的金融市场结构必定表现出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吴燕.美国银行体制的基本特点.广东金融.1999(5).
内容摘要:随着分工的发展和深化,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升级。本文从生产力发展和技术进步的角度分析了市场演进的过程,主要表现为信用和契约的替代,企业和市场的替代,以及企业战略联盟的演进。
关键词:市场 分工 演进过程
市场是分工深化的结果,其必然也随着分工的继续发展变化,出现更多、更高级的市场形式,在市场演进过程中,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出现了三种替代形式,分别是信用和契约、市场和企业、企业战略联盟的形成,商品经济社会从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市场的交易形式,市场的边界,市场高级化形式逐渐向更高级别发展,从而市场就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相应转变,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转变。
信用和契约
(一)自然经济社会中的商品活动以人伦信用为基础
在自然经济社会,信用主要表现为一种人伦信用和非正式契约,它是指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双方之间建立起来的以诚实守信为商业道德基础的行为。人们在发生经济社会往来时,主要依靠双方之间的商业道德信任来约束彼此的商业行为,依靠无字无据的口头信用来使双方自觉地履行经济义务或其他义务。这种信用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在自然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是以血缘和亲情关系联接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血缘和亲情关系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同时在自然经济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地域的限制,人们的生活自给自足,生产要素和商品的流动性很小,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区域,容易建立和保持相互之间的信任关系,因此,在自然经济社会中的商品活动是以人伦信用为基础的。
(二)商品经济时代中契约成为社会经济关系产生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交易范围的扩大,自然经济逐渐向商品经济过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市场规模和交易范围的扩大,交易双方之间对彼此的商品存在信息不对称关系,单纯的人伦信用关系的商品交换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于是商品交换逐步过渡到依靠契约来维护。契约就是市场交易双方或多方之间在自愿基础上,基于各自的利益要求所达成的一种协议。订立契约是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因为参加交易的每一方所拥有的全部商品,不可能都满足自己的各方面需要,即不能自给自足,但其中的一些商品可能满足另一方的需求。于是,通过契约行为,双方各自让渡了自己的部分产品的所有权,同时又从对方得到了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双方都扩大和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商品经济社会由于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生产不同商品的劳动者虽然在生产的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在不同的领域创造着日益增多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每个人日益增长的需要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形式,又决定了被分离的劳动者必须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方式就是以交换为主要形式的交易。这种交易已不再是基于血缘关系上的商业道德为基础的交易,而是为着满足各自的需要所进行的自由平等的商品交易。这样的交易就是一种协议性质的、合作性质的,因而也就是契约性质的交易。所以英国法学家亨利•梅因说:“人类的进步史乃是一部从基于身份的义务获得解放,取而代之的是以基于契约或自由协议的义务的历史”。契约成为商品经济时代社会经济关系产生的基础、连结的纽带、根本的内容和实现的方式。
(三)市场经济中信用成为不可缺少的要素
随着商品生产、货币流通、市场交易、资金信贷的发展,商品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出现了信用,这使得信用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指的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参与市场交易活动的双方在契约(合同)的基础上进行的资金借贷、承诺、履约的行为。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特有产物,表现的是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在市场经济中,信用的形式主要表现为资本借贷,它是资本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信用的主要特征是产生了权利和义务:债权和债务,贷款者将货币贷给借款者,约期归还,借款到期后归还本金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在这种信用关系中,贷款者在贷出一笔资金的同时获得了一种权利,即债权。借款人则承担以后偿还一笔资金的义务,又称债务。由于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货币被广泛地作为支付手段,所以这种以信用为基础的债务偿还通常是用支付一定的货币金额来完成的。在较成熟的市场经济中的大部分交易,都是以信用为中介的市场交易,因此信用是现代市场交易的一个必备的要素。
市场与企业
经济学之父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市场规模大小确定了分工的广度和深度,市场经济中社会化分工和专业化的合作主要靠市场来完成,市场在组织资源配置过程中完成了分工的深化和细化,随着企业内部化的专业分工,生产效率的提高,规模的扩大,企业生产呈现出规模报酬递增的态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合作不仅可以依靠市场进行调节,而且可以依靠管理手段和组织手段来完成,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化形式使以前几个生产单位进行的活动或由几个经营单位进行的交易活动逐步纳入到一个大企业中,内部化生产和经营交易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成本降低,竞争优势明显增加,于是很多的手工业作坊纷纷被现代企业组织所替代。
科斯在《企业的性质》中利用交易费用对此做出了更为精辟的解释,他认为企业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运行要花费成本,企业是一种资源配置的制度形式,企业是对市场制度的一种替代,通过企业来组织生产和配置资源,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企业的管理成本小于市场的交易成本,则需要企业这种组织方式来配置资源。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不确定因素,进行交易双方无法拟定出一份完全契约,而不完全契约对交易双方的风险都很大,于是企业内部化就可以把采购、生产、销售几个环境连接在一起,使得信息成本降低,同时通过内部化的组织管理可以把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看作一个产业链条,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在企业替代市场的过程中,技术的进步和工业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企业的规模和内部的结构随之发生变化,企业的内部结构也有不同。比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企业信息平台的建立,企业的组织结构变得越来越扁平化。生产力的发展使工业社会逐渐替代了农业社会,企业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已经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体。
企业战略联盟的演进
企业战略联盟就是企业合作多样化的表现形式,简单地说就是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独立企业出于一定的战略目标而实行的合作。其实质是企业之间竞争对手的强强合作。
虽然学术界大量研究企业战略联盟只是近几十年的时间,但是企业战略联盟的雏形最早可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工业化初期,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其发展过程中产生出各式各样的企业联盟形式,比如早期的卡特尔、托拉斯、康采恩,现代的企业合资、连锁加盟等。企业没有采取市场购买或者内部化的形式实现自己的采购和销售,原因在于企业不能掌握所有生产要素中取得更多的利润就与在供应链其他环节具有优势的企业进行合作,于是企业战略联盟应运而生。按照战略联盟的形态演进可以划分传统战略联盟、现代战略联盟和新兴战略联盟三种形式。
(一)以价格联合为目标的传统战略联盟
在19世纪末,刚刚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工业化才刚刚起步,企业生产的商品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完全竞争,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产品同质性和替代性,厂商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产品价格的竞争。降低价格是企业获得市场优势的关键。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产品逐渐表现出差异性,厂商之间的竞争表现为不完全竞争和寡头市场竞争形式,寡头企业发现如果相互联合采取某种价格联盟,而不是靠降低价格取胜,参加合作的企业就会超额利润。于是在19世纪末,在工业革命进行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企业战略联盟最初的形式以卡特尔的方式出现。卡特尔及其以后逐渐演化出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形式辛迪加、托拉斯、康采恩,基本上都是达成某种协议以控制市场价格及采购成本为目标的企业联盟形式,即价格联盟形式。一般认为这是企业战略联盟的初级表现形式。但这种联盟,被认为是以共谋来获取垄断的手段,违背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原则。现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均有有关立法予以限制。
(二)以产品联合为目标的现代企业战略联盟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战略联盟出现于二战后,尤其是20世纪前20年里,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和科学技术创新的进步,市场上商品丰富,消费者的需求多样化使其对商品的差异性、创新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使企业面临越来越发展的经营环境。企业需要承担来自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风险。当企业的战略目标超过企业自身的能力,企业资源无法达到企业目标时,选择合作联盟这种现代企业战略成为必然。对于现代战略联盟,美国战略管理家波特的定义是“企业之间达成的既超出正常交易,可是又达不到合并程度的长期协议”。波特所指的企业战略联盟包括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即在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有进行战略联盟合作的机会。其定义把股权与非股权合作均包括在战略联盟之中,这样扩大了企业战略联盟涵盖的范围。企业为了达到自身的战略目标,可从市场上寻找该企业最稀缺的资源,选择具有该种资源的企业结为企业的战略伙伴,这个时期的战略联盟主要表现为产品联盟形式。
(三)以知识联合为目标的新兴企业战略联盟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外部环境,知识经济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识和科技在企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现在我国正在经历后工业化时期的阶段,知识和信息将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稀缺的要素,人们将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社会。
在商品经济社会,在企业生产中知识往往被包含于资本中的,它还不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要素。而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逐渐显现出来,取代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应该掌握的是一种组织知识,这类知识主要包括经营、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现实中也存在某些专门的知识市场,比如专利技术市场、管理咨询市场等。由于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产品,其成本很难衡量,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本身也很难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交换,满足各自企业的生产需要。这种情况下,通过新兴的企业知识联盟,使知识的交换和交流在一种内部化状态下完成,可以克服无形产品的市场失灵问题。在新兴的知识联盟组织中,相互学习和创新技术是该联盟的重要目标,相互学习既可以解决企业无法高效地获得自身所稀缺的知识资源的状况,同时由于相互之间广泛地交流生产经验和技术,更容易创造出新的知识产品,新兴的知识联盟要求不同企业的员工紧密合作相互学习各自的专业技术和创造能力,因此,新兴的企业战略联盟比以往的企业联盟合作性和沟通性更强。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知识经济的入口,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东西还很多,现有的知识联盟形式有虚拟的企业联盟、企业动态联盟合作等形式,但新兴的知识联盟形式,仍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钱书法.产业组织演进的理论依据与经验检验:分工与专业化经济[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4(6)
2.张二震.全球化、要素分工与中国的战略[J].经济界,2005(5)
3.杨小凯.当代经济学与中国经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汪斌,董.从古典到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与当代产业集群的演进[J].学术月刊,2005(2)
关键词:金融;市场发展;竞争性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4-0-01
一、竞争性测算指标的选择
市场的竞争性通常以集中度来反映,集中度越高,竞争性越弱,集中度越低,竞争性越强。国际国内测算市场集中度最常用的两个指标是产业集中度(CRn)和赫芬达尔指数(HHI)。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发现,普遍反映CRn虽然能够反映前n大金融机构在市场中所占比重,但是无法反映金融市场内部结构变化。HHI弥补了这一点缺陷,能够反映每家金融机构市场份额是如何变化的,并且数据灵敏度较高,通过“平方和”对前几家金融机构的影响力进行扩大。
赫芬达尔指数是用某一特定市场上所有企业市场份额的平方和来表示。一般而言,HHI值介于0-1之间,越接近于1,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但实际应用中常将其值乘上10000进行放大表示,故HHI值介于0-10000之间。该指数的具体公式为:
HHI=
其中,X——金融市场的存、贷款总规模
Xi——第i个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规模
n——金融市场内的金融机构数量
美国司法部利用HHI作为评估某一产业集中度的指标,并且订出下列标准:
表1 以HHI值为基准的市场结构分类
二、汉中市金融市场发展和竞争性分析
从1996-2013年汉中市金融市场HHI指数可看出,2004年以来汉中市存款HHI指数和贷款HHI指数一直大于1800,属于高寡占II型,说明汉中市金融市场集中度较高,少数金融机构在汉中市金融市场占较大份额,市场竞争程度弱。
从横向比较看,汉中市贷款HHI指数大于存款HHI指数,而且差额逐年加大。1996年,汉中市贷款HHI指数比存款HHI指数高出228.63,到2012年,这一差额扩大到910.03。虽然在2013年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贷款市场的竞争性,拉低了贷款HHI指数,但由于其贷款份额仅占全市的1.89%,影响较弱,因此这一差额仍高达672.87。总体上来看,汉中市贷款市场集中度高于存款市场,而且这一现象在18年间呈持续扩大趋势。
从纵向比较看,汉中市存款HHI指数呈下降态势,而贷款HHI指数呈上升态势。2013年存款HHI指数较1996年下降了8.29%;2013年贷款HHI指数较1996年上升了12.15%。说明汉中市存款市场集中度不断降低,而贷款市场集中度不断上升。
从汉中市金融市场内部分析,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是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工、农、中、建四家行贷款审批权限逐渐上收,贷款市场功能逐渐弱化,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脱颖而出,逐渐占据贷款市场,成为汉中市贷款市场鳌头,汉中市贷款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增强。2013年末,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占汉中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43.30%。
二是受金融机构经营策略转变等影响,金融机构越来越注重于发展存款业务,实施存款立行策略,汉中市存款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邮政储蓄银行,充分利用其网点覆盖面广的优势,大力发展存款业务,市场份额从1996年的6.24%上升到2013年的23.10%,提高了16.86个百分点。
表2 汉中市金融市场HHI指数
注: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合并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进行测算。
三、加大市场竞争度的建议
一是在机构上,建议适度放宽政策限制,增加税收优惠。实行“引进来”策略,鼓励外部金融机构在汉设立分支机构;发展新型金融机构,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公司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允许符合条件的优势小额贷款公司向村镇银行转型。
二是在业务上,建议工、农、中、建四家行合理下放信贷权限,适当下放审批权限,促进其充分运用资金,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邮政储蓄银行具有绝对资金优势,应改进经营方式,拓展信贷业务种类,在满足个人贷款需求的同时,积极满足企业贷款资金需求。
三是在管理上,应注意在提高竞争力的同时,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严格控制资产质量;引进懂金融、会管理的专业人才,确保业务拓展的合理性、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王红.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王栋,王静然.中国商业银行集中度与回报率背离分析[J].武汉金融,2000(4):7-9.
[3]王国红.论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J].经济评论,2002(2):96-103.
[4]植草益.产业组织论[J].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今年我国股市的剧烈震荡发生在六月和七月,在这短短两个月之内,沪深股指发生了将近百分之三十的暴跌,而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下跌情况更加惨烈,其下跌幅度达到了将近百分之四十之多。本次股市震荡事件导致我国股市中将近20亿的股市市值人间蒸发,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损失惨重,不仅如此,许多专家学者从更深层次上提出,这不仅仅是一场股市震荡,更可能会成为将给中国经济带来重大影响的经济危机的前兆。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对本次股市震荡事件进行深层剖析,对于后期相关政策方针的决策以及投资者未来的投资行为都将会产生重大影响。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的信用贷款自2012年开始一直呈现出一个稳定增长的乐观态势,但是非银行业的信用贷款的增长态势却不容乐观,自2012年开始,非银行业的信用贷款的与之前相比已经出现了60%的下滑。那么设想一下,假如银行类信用贷款数量也出现快速下降的趋势,我国的经济所面临的局面必定十分惨烈。
假设我国没有对目前的股市震荡采取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从而导致局面失控,股市暴跌的负面影响将会从A股开始蔓延开来,这种局面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就会使我国目前现存的信贷量急速收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数据表明,目前,我国房地产仍有大量的投资在等待恢复,如果信贷体系一旦崩溃,不仅房地产行业将会迎来漫长的寒冰期,甚至是银行系统也会因此遭受严重的考验。2008年发生的雷曼倒闭事件距今已有7年之久,但期所反映出的信贷数量急剧下滑将会导致重度消费的相应减少这一理论放在今天也仍然适用,近期,国内需求行业消费股的股价下跌就是对这一理论的现实映照。针对上述情况,采取去杠杆化措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风险,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与经济学的相关原理,目前,对于我国而言,刺激外部消费已经成为短期内可以采取的最为重要且安全的去杠杆化措施,这种从刺激消费作为起点的措施还具有稳定安抚投资者的积极作用。金融风险不仅在其体系内部的传播速度十分惊人,其也会导致实体经济的不安定现象的出现。从长远角度来看,假设我国采取相关的改革措施保证未来经济的稳定性,股市即使大跌,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慢,但对整个大的国内经济环境而言,发生因股市崩盘而导致的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十分小。
二、震荡产生的主要原因
笔者将今年6月下旬以来产生的股市震荡事件的原因,归为以下几点:
(一)股市上涨过快导致的虚高我国股市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常规速度。以上证综指为例,到今年的六月份的中旬,与去年同时期相比,上证综指涨幅远远超过了100%,达到了152%,而中小板与今年年初相比涨幅也达到了138%,创业板的涨幅更加夸张,与去年同期相比,达到了165%之多。股市大涨的原因笔者认为可以归为以下两点:首先,国家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股票市场,由政府主导的“国家牛市”态度为股市的发展提供了宽松、利好的大环境,其次,散户资金进场速度增加也是该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涨幅过大,股市利好状态的出现,导致股值过高,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面对过高股值,开始担心风险回调,从而选择获利了结。
(二)证监会的政策调整证监会出于对杠杆增速太快以及市场泡沫化等现象的出现,自本年度第二季度起就开始采取禁止证券公司进行为场外配资提供数据、参与其伞形信托产品以及为其提供IT数据等便利的收紧措施,同时要求各部门加强对场外配资的监管力度,加强风险警示的等等。除此之外,证监会在本年度第一季度共审批通过69家IPO,在第二季度IPO的审批通过数量则放了一倍还多,达到了130多家,大量的新股上市促使了大批资金参与到新股的申购活动中。
(三)消除杠杆后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的股市上涨,本轮的股市上涨中存在着大量的杠杆。场内融资融券余额截止到本月月初与上月同时期相比已有所回落,但是与今年年初相比仍处于较高水平。至于场外的配资的整体杠杆水平则相对更高一些,这主要是由于场外的不透明以及缺乏有效监管等原因所导致的。最初,仅仅由于估值过高以及证监会所采取的收紧政策等所引起的股票抛售在杠杆强平的推动下,彻底演变为一场股票抛售的狂潮。
三、监管层急需维稳的原因
(一)资本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我国的资本市场乃至金融市场中银行占据的最重要的地位,金融市场的大规模震荡对银行业造成的影响应当较小。尽管银行进入股市的钱一直通过各种金融产品和OTC渠道,但市场预计银行直接暴露在股市只有约两万亿人民币,甚至不及银行总资产的零头。但一些金融市场参与者想将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监管体系甚至银行业的稳定相关联,再加上资本不透明的场外交易,这其中更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震荡存在着一层一层的联系,因此,监管层不但需要从自身实际出发,也要从维护未来市场稳定的角度出发,高效率的“出手”稳定金融市场以避免更大风险的出现。
(二)对普通民众的影响近几个月来,大量的个人投资者进入市场,根据中国证券报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开通的沪深股市账户已接近九千万,仅六月份的一个周就有超过三千万的活跃用户。因此决策者可能会担心过多的热钱在金融市场明显过热的情况下依然流入资本市场,一旦发生大规模亏损,很容易导致普通民众的消费困难。因此,监管层希望在维稳金融市场的同时,防止人民在金融市场大跌后失去对政府的信任。
(三)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股市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的融资实体,特别是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波动的股市将阻碍金融市场发挥高级别的企业债的融资功能。股票价格大幅下跌,波动也会影响到普通民众对经济的信心和改革的未来前景。其中监管层在七月初期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新股发行暂停也可能对股市的长远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四、对实体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影响
笔者认为,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而言,股市的动荡对其产生的影响是比较小的。首先,虽然股票在上半年中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比例提高了六个百分点,但其份额相较占比高达一半的银行存款而言,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普通民众的选择投资性金融资产。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吸引民众资金的重头房地产投资,因此金融市场波动对实体经济影响不大。在一段区间后,金融市场市火热后,民众的消费增长也并不快,因此所谓的”相应地拖累消费的股市大跌”也可能极为有限,所以消费和金融市场波动缺乏实证支持的关系。其次,对股市的大幅波动虽然也许会直接影响整个金融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但相对于国家大局而言影响极小。去年,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7.4%,其中由金融行业直接带动的有0.7%,同样在今年上半年中,金融业更贡献了其中的1.3%。有人说一旦金融业遭受大创,我国国民经济必然产生剧烈波动,然后,国家监管层可以抵消这种负面影响,通过增加投资在基础设施方面、采取金融支持等手段,近期监管层频频出手稳定股市后,我国上半年维持7%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速即可说明这一问题,但是,同样股市动荡也会带来短期经济下行的风险。
金融市场的波动会对国内投融资行业的影响,并不足以引起恐慌。因为股市在实体经济融资的比例份额仍然较低,同时监管层开始努力推进鼓励政策。2014年股市吸引资金的规模仅占当年民间融资的2.6个百分点,从一月至五月的涨幅只有4.2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的金融体系仍然是银行为主要体系架构,股市剧烈波动对投融资总额来说影响较小。然而,另一方面,对于众多中小企业来说,其本身很难获得来自银行或债券市场的投资,各中小板块和新三板、各地的股权交易中心都受到热捧,股市波动对于这些公司遭受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进入股市的流动性资金大幅降低,机构大量逃离股市引发连锁反应,相对增加了对其他风险相对较低的金融产品的热度。综上所述,在目前这个阶段,笔者更相信金融市场的非正常波动不会引起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众多证券公司及投融资机构会受到较高的影响。但是一方面其占金融市场比例较小,对整体大局影响不大。另一方面证金公司的救市也会为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银行的对外理财产品通常属于风险较低的债权投资较多,因此银行位于股市中的资金流较小,此外,银行的市场资金总体上属于优先级,并通过严格的风险控制保护。因此,作为金融行业主体的银行业受到波动较小。因此,我国距离金融危机尚远,同时短期的金融震动对实体经济和大多数企业而言风险并不大。
五、金融市场震荡给我们的思考
根据西方国家股市的运行过程中的经验,股市波动是一直存在的。关键在于,当属于自由市场支配的股市的发生状况时该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以防止对普通的散户投资者造成过多影响。目前,金融市场的震荡的问题,上一财政冲击的情况下,监管机构的回应很正确,尤其是存款准备金率也宣布降息,可以说明监管机构对这次金融市场的震荡已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预判到了其过热后大跌对民众心理影响的严重性。从那时起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的进行,也正应对金融市场的状况。然而相对国外而言,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即平准基金的建立,因为在我国存在卖空机制和高杠杆时,没有平准基金及时对冲以保持市场稳定。可惜在在推进改革证券市场的管理的同时,监管层没有认识到恶意做空的恶性,高估了自己的救市能力和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从而引发了这场由股市波动而带来的金融震荡。显然,这是错误修复的一个需要。如何建立对冲基金的稳定基金,尽快从根本杜绝恶意做空市场这一行为的发生变得更加重要。因此,我国的《证券法》需要进行结构性改革,以前的《证券法》基本上是根据常态的市场交易状态制定的,但这部法律也应规定‘非常态’下,政府干预的条件、标准、手段、主体、资金来源等,平准基金也就有了法律依据。除此之外,在我国的IPO方面也存在需要改进之处,目前国内IPO的行政审批程序过多,过快过量的发行新股、吸收资金并不能很好的反应市场需求和公司现况。更可能是风险出现的信号。因此单纯加快IPO的速度将对金融市场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实践证明,金融市场产生的震荡与近几年IPO速度过快,数量过多券商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管在两年前我国因暂停IPO而产生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几百家公司在证监会的排队序列之中,但是,不能因此而盲目加快IPO进程。这次的金融震荡正说明稳定股市是需要多方共同进行的,而不止是以某种方式。
关键词:文本量化分析 科技金融 政策
前言
常州市作为国际花园城市是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标兵,并将成为我国科技金融创新城市。科技金融的发展依赖于政策,而政策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对科技金融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与推动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常州市2005年至2012年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能过将文本信息与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进行量化分析,对我国常州市技金融政策存在的问题、发展以及演进通过分析探讨,达到促进我国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1]。
一、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样本选择
本文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以常州市政府颁布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为选择标准,通过数据库搜集法与官网搜集法两种选择方式。
(一)数据库搜集法
常州大学自1978年成立以来收录了万余篇法律文件,是常州市主要的法律信息数据搜集的地主,其中万余篇法律文件经过整理后细分为25个法律文件子数据库,分类清晰可以按照不同的检索需求找到需要的法律文件。本文主要是在常州大学的法律文件数据库中输入检索司为“金融市场”、“金融风险”、“融资风险”、“风险投资”、“知识产权质押”、“科技金融”、“融资租凭”、“科技风险”、“科技贷款”等有关法规与金融标题,时间以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的有关科技金融等方面的法律文件为标准进行检索[2]。
通过常州市政府官网搜集与常州大学数据库搜集,初步搜集了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其中以常州市政府的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数量最多,并且每一个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的政策都不相同,所以为了确保常州市政策文本选取的代表性与准确性,针对初步搜集的常州市有关科技金融政策文件368份进行整理筛选,按照以下原则:①的文件与常州市科技金融方面有联系;②的文件是常州市政府部门;③文件类型不包括政府规划文件、法律法规文件、政府意见文件、政府批复文件、政府通知文件、政府行业标准文件等。
(二)官网搜集法
常州市政府官网包含着丰富的科技金融与政策信息,其中法律规章文件主要是在“政府信息公开”与“政务信息公开指南”两个栏中公示。也因此,本文所搜集的资料主要是从常州市人民政府官网、常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官网、常州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官网、常州市金融工作局官网、常州市财政局官网等网站中搜集的。通过搜集整理政策文件,最终选择200份有效的政策文本作为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研究样本。
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分析框架
科技金融政策文本具有多维特性,包含丰富的信息内容。为了探究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发展趋势、演变过程等内容,将搜集的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信息转化为数据,通过分析数据的形式进行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3]。
采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从常州市总体科技金融演进与数量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然后,从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主题、政策主体、政策作用三个方面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先总后分的思想结构,先引入时间维度,将科技金融政策文本转化为二维的数据面板,进行科技金融年度数量分布分析;然后从横向分析,将政策文本转化为数据形式,然后再进行科技金融政策文本总体分布分析。
三、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分析
(一)从政策文本的总体演进分析
通过对网上以及数据库的搜索结果可以看出,2005年至2012年常州市的政策中,含有“科技金融”的政策文件标题只有二条,而的政策内容中包含“科技金融”的有70多项。由此可以看出在过去的几年中常州市的政策文本中关于“科技金融”文本数量少,需要进一步扩展,并建立具有常州市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金融中心[4]。
(二)从政策文本年度数量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年常州市政府关于科技金融政策的方本越来越多,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且的金融政策大多数都是响应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发展,促进了国家科技金融政策的大力发展。
四、结语
通过对常州市科技金融政策文本的量化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常州市的政策具有间断性,且政策的内容主要是响应国家政策。虽然常州市科技金融涉及的部门多,但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并不合协,且常州市关于科技金融政策文件不多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常州市政府过多重视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导致常州市政府关于融资租赁、科技金融等方面政策较少。因此应扩大常州市政府政策的辐射范围是社会发展的趋势[5]。
参考文献:
[1]唐五湘,饶彩霞,程桂枝.北京市科技金融政策文体量化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13,137(56):127-130
[2]侯羽.基于文本研究的广州市智慧产业发展政策分析[J].华南理工大学,2013,352(115):155-159
[3]汪涛,安暄.类定量化科技政策文本分析框架构建及北京市科技政策演进分析[J].技术经济,2011,233(225)174-176
[关键词]金融危机;炼油业;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41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3-0107-04
[作者简介]崔元贵,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创新管理;(江苏南京210096)张立凡,南京邮电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管理决策。(江苏南京210003)
2008年以来,我国炼油企业经历了一轮国际油价宽幅剧烈动荡的考验。上半年,因为国际油价的不断上涨,炼油企业还在巨额亏损中艰难度日。谁料风云突变,由于受到担忧世界经济衰退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11月中旬的国际油价已经比7月份的147美元/桶最高价下跌了近2/3。油价下跌对炼油业无疑是利好,它使原来的高成本压力减轻。但是,这种涨落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形成的,其实际情形远非如此。本文拟对我国炼油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作深入分析。
一、我国炼油行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炼油国。截至2007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达3.8亿吨/年。全国共有规模炼油厂150多家,其中有两家企业炼能达到2000万吨/年,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所属的大连石化、中国石化所属的镇海炼化。还有10多家炼油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或接近千万吨规模。自2002年以来,尽管国内原油产量增长缓慢,但我国石油产品需求保持持续增长。在进口原油逐年增加的情况下,我国炼油生产一直保持稳定增长,以保证国内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2007年原油加工量3.27亿吨,同比增长6.6%。汽油、柴油、煤油和航空煤油等四大类成品油产量已达2.02亿吨,表观消费量1.99亿吨,国内成品油供需基本平衡。
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我国炼油业已经进入全面开放期,部分外资开始进入炼油和油品批发零售领域,我国炼油业的竞争,从过去以国有控股公司为主导、民营公司为辅助的二元格局,过渡到有外资参与的三元格局,使得投资主体和竞争主体出现多元化。
进入“十一五”规划期以来,国家制定了《炼油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预计到2010年,我国原油加工量将达到3.7亿吨,新增原油加工能力约9000万吨/年,(包括新建和原有企业的扩建),同时淘汰2000万吨/年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程度,形成20个左右千万吨级原油加工基地,加工能力占全国总能力的65%,确保装置大型化、生产清洁化、炼化产业布局一体化、完善二次加工配套装置、统筹区域平衡,逐步改善炼油布局。适应原油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运输方式多样化特征。优化原油资源配置,提高加工进口含硫原油能力,增加加氢裂化、加氢精制、催化重整等清洁产品生产装置将是行业发展的重点。随着我国节能减排政策的严格、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的提高、油品的清洁化发展趋势的进一步增强,炼油企业加快二次清洁生产装置的建设步伐、加快装置结构与产品需求的一致性的趋势,已成为炼油企业改造的目标。对于炼化企业,实现炼油――乙烯一体化、炼油――芳烃一体化、其他副产资源区域性集中加工的先进和集约化发展模式已得到共识。期间,各地方炼油企业的发展也正在进入集约化阶段,部分企业已进行或正在进行重组,同时也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以突出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发展模式。
2008年,我国的炼油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市场洗礼。首先是自年初开始,国际原油价格一路走高,到7月份国际期货市场创出147.27美元/桶历史天价,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因为作价机制与宏观调控等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始终未能与国际接轨,炼油企业亏损严重。此后,随着华尔街金融海啸呼啸而过,短短不到4个月,油价从高位急剧下落,甚至跌破50美元/桶,到10月份,部分炼油企业已经逐步走出亏损的阴霾。但是,作为石化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炼油业也不可能做到独善其身。
二、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炼油业市场环境分析
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金融危机对我国炼油业的影响到底如何?我们采用SWOT分析对企业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炼油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等。
(一)优势(Strength)分析
1 企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经过多年的改革和调整,以中国石化集团和中国石油集团为主体的炼油业管理体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了很大改善。通过产业布局的优化和结构的调整,炼油企业的经济规模有了很大提升,平均达到560万吨/年,接近世界平均水平的规模。通过改扩建形成了茂名、镇海、齐鲁、天津等一批炼化一体化基地,既优化了资源配置,又极大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2 市场走向全面开放 一方面,自从加入WTO以来,我国炼油业从封闭走向开放,众多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已经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当中;另一方面,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市场主体化的竞争格局进一步发展。2008年以来,众多国际资本在我国加快了投资速度,显示了极强的信心,且一致放眼于炼油细分产业上。如壳牌、卡塔尔与中石油,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与中石化签订了合资建立炼化企业的意向合作等。他们看重的就是我国成品油价格逐渐与世界同步、国内石油消费持续增加的趋势。并且,外资石油公司也将在我国炼油的布局纳入各自的总体战略之中。同时,内资企业如中海油向中下游延伸,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加快业务转变,进入炼化领域的国有企业数目日益增加。地方炼油企业、民营企业在开放政策支持下也逐步发展壮大。
(二)劣势(Weakness)分析
1 炼油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
进入“十一五”时期,国内炼油能力快速增长,随着1000万吨/年青岛大炼油、1200万吨/年惠州炼油厂等一批特大型炼油厂的相继建成投产,2008-2009年,国内将新增5400余万吨原油加工能力,并至少将会形成2500余万吨的汽柴油新增产量,从而彻底改变汽柴油供不应求的状况,甚至会出现因需求不足而形成一段时期供大于求的局面。产能过剩必然导致国内相当多的炼厂削减加工量低负荷运行。与此同时,韩国、新加坡等周边邻国的成品油和化工原料也会更多地涌入我国市场。市场中将涌动着更为充裕而
廉价的流动资源,从而拉动成品油以及化工原料产品价格的下跌和持续低迷,众多炼油企业将不得不面对更为剧烈的市场竞争。
2 行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距明显
由于我国的炼油业务起步较晚,无论是规模、炼油技术、加工成本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相当差距,整体工艺技术水平只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外的水平。欧美日等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加强了对先进技术的控制,利用其在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对我国炼油业的关键技术的制约和控制。除部分大型炼油企业外,国内炼油企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两耗(能耗、物耗)”高、产品质量等级低,差距较大。而且,各炼油企业之间的生产水平也很不平衡,整体竞争力较弱。此外,国内炼油销售企业还将面临相关政策变化带来的压力。成品油零售市场、批发市场的全面开放,使得国外大石油公司进入国内成品油流通环节成为现实。而在油源被垄断和政策的高门槛面前,民营炼油企业的处境面临艰难的抉择。
3 可持续发展压力不断加大
国家正在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加大环保、节能力度、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列入“十一五”规划的主要内容。社会公众对改善环境的需求也日渐强烈,“十一五”期间国内清洁燃料升级换代速度将加快,炼厂技术进步和投资成本压力将加大。在2007年7月1日全国实行相当于欧Ⅲ排放标准,2010年7月1日全国将实行相当于欧Ⅳ排放标准。炼油企业不能再用有毒、有害、有碍人体健康的酸碱等辅助原材料,更重要的是要减少汽油的硫、烯烃、芳烃含量和柴油的硫、芳烃含量,生产清洁汽油和清洁柴最有效应对措施就是削减产量,抽紧资源以遏制油价下跌。对于进口国而言,直接影响就是造成原油资源短缺,虽然说这是一个我们今后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但在金融危机光顾时就越发显得突出。
2 市场需求急剧下降
企业效益和行业发展都离不开市场需求的支撑。由于世界经济的不景气,石油消费量也在减少。2007年全球石油需求量的增速只有1.1%,2008年更是存在负增长的可能。国际能源机构2008年10月的国际石油市场月报显示,今明两年全球原油日均需求量将分别为8650万桶和8720万桶,较上月预期值下调24万桶和44万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日亦警告,全球将面临60年来首次出现的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同时衰退的局面,而一些较大依赖石油进口的新兴市场国家如中国也开始出现经济增长减速。金融危机引发的市场波动,让石油需求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就石化产业链的价格传导效应来说,从中长期来看,当原油价格相对稳定时,下游产品价格(包括成品油、石化产品等)与原油价格相关性也比较弱,下游产品价格主要由自身供求关系决定。而在短期内,当原油价格变化方向比较明显且变化幅度比较大时,原油价格和下游产品价格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有两种情况:(1)当原油价格从低位向高位明显上涨时,下游产品价格也会随之上涨,并且上涨的幅度和速度均比原油价格上涨幅度要大;(2)原油价格从高位明显回落时,则与上述情况相反,下游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和速度均比原油价格下跌幅度要大,目前,油价的高位回落带来了石化产品价格的下跌,而且这种价格下跌可能会比油价下跌的幅度更大,影响也更深远。而此番危机恰恰出现了“双下降”,下游产业需求极度疲软。
3 国际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近年来以发达国家为代表的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贸易壁垒正在进一步强化,我国越来越多的出口化工产品受到国外所谓的反倾销调查甚至制裁。欧盟实施的REACH法案,使我国约有700多种石化产品面临考验,导致出口成本增加。在2008年,国外采用的技术壁垒更有针对性,涉及面更广。美国强制推广的SA8000标准认证,将劳工权利与订单挂钩,直接影响到跨国公司在我国的采购,约有85%的我国生产制造企业将遭受其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影响,作为生产化工原料的炼油业便首当其冲,更何况在危机条件下为了保护本国企业利益,这种遏制和壁垒将更甚,油和化工产品。而这方面许多企业历史欠账多,压力很大。
(三)机会(Oppoiunity)分析
1 巨大的市场需求有利于企业发展
尽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深刻影响,但是我国经济具有相对独立性,未来几年,我国仍将是世界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最快的地区,并将成为国内外投资者投资的重点地区。尤其是国家近期相继出台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必定会极大拉动内需,在扩大内需政策的带动下,直接拉动重化工业进程,促使我国石油消费刚性增长。拉动市场对成品油和化工产品的需求。因此,我国炼油业的市场前景仍然广阔,发展空间巨大。
2 宏观政策创造了良好的竞争环境
进入“十一五”以来,国家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包括增值税转型改革、消费税改革、内外资所得税合并、资源税制改革与完善等。特别是由于近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回落,给燃油税实施与成品油作价机制的联动改革带来了可能和良机,这个配套改革的即将付诸实施必将极大改善炼油企业的经营环境,改善因价格扭曲造成的生产经营的被动局面,营造了一个公平竞争的政策平台。
3 油价回落有利于企业尽快走出困境
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有极其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因素。但是,油价走低总体利好我国,特别是对于国内炼油企业来说,目前的低油价能够削减企业原材料成本,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利润空间。前一轮的国际原油价格持续走高对国内炼油企业构成了巨大的经营压力,国内成品油和原油价格倒挂成为油价上涨以来影响炼油企业利润的突出问题。在国内成品油价格没有上调到位的情况下,越加工越亏损已成为炼油企业不争的事实。中国石化2008年中报显示,第2季度炼油业务亏损482亿元,国家补贴为229,3亿元,销售板块的国家补贴为30,7亿元,第2季度公司炼油业务实际亏损为212亿元;中国石油今年上半年炼油与销售板块亏损590.1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盈利39.25亿元。可以看出,两大公司受油价倒挂的影响非常之大。油价的走低同时也为政府的成品油价格市场化管理体制改革带来宽松环境。
(四)威胁(Threata)分析
1 资源存在瓶颈制约
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约在50%左右。2007年我国的表观消费量在3.46亿吨,其中进口1.6亿吨。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6000万辆,石油消费量至少3.5亿吨。由于乙烯工业的迅速发展,芳烃需求及产能增加、车用清洁燃料质量升级步伐加快和需求量增加,炼油工业提高成品油质量和化工用油生产之间的矛盾加剧,化工用油(尤其石脑油)短缺的矛盾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国内化工用油年缺口量将达800万吨以上。而国内原油产量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消费量增长也就意味着进口量的增加。国际原油价格的急剧下
挫,对于OPEC等产油国而言是最不愿见到的,他们所采取的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使炼油企业成本压力减轻,但面对必然到来的国内外同行业激烈竞争,准确分析金融危机对我国炼油业带来的影响,正确把握在危机中自身拥有的优势和机会以及存在的劣势和威胁,趋利避害,有针对性地采取应对策略,方能规避风险,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从中长期看
1 调整石油资源战略
世界所有跨国石油公司都是在占有石油资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控制的资源遍布世界各地,控制石油资源量占加工总量的比重一般都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相比之下,我国炼油行业面临两大问题;一是总体上炼油加工的适应性较差;二是资源控制度有明显降低的趋势。炼油业一方面继续加快含硫原油加工基地的建设,另一方面必须调整原油资源发展战略,通过独资、合资、合作、参股等多种手段,开发和控制石油资源,用10-15年的时间,使自产原油和海外控制资源占加工总量的比例至少达到60%以上,而含硫原油在总加工量中的比例要提高到60%-70%。
2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目前,我国炼厂总数仍然有180个左右,较大规模的主要集中在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其他分布在地方,平均规模偏小。因此,必须在前阶段大型炼油基地群建设的基础上,加大落后产能淘汰的力度,对现有的小规模炼油厂或地缘条件较差的炼油厂,对其改造与扩能坚决予以制止,直到关闭,对大多数具有一定规模的炼油厂应以提高产品质量为主进行适度改造。同时,从原油资源和化工原料两个方面优化资源、优化配置,原油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就是提高原油加工适应性,降低原油成本,要降低化工原料的生产成本,提高化工原料厂际间的互供率。
3 提高产品结构调整的灵活性
炼油厂产品结构调整不仅是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也切切实实关系到原油加工量的稳步提高和炼油加工的综合效益。(1)要调整装置构成,提高加氢裂化装置的能力,结合含硫原油加工的要求,使得加氢裂化(高压或中压)加工能力所占比例提高到10%以上;(2)提高高附加价值产品比例,如提高高档油、高级道路沥青、高级汽油、高级溶剂油等产品产量,提高炼油厂加工效益;(3)依靠两个市场,调整产品结构。2010年之前产出柴汽比调整的灵活性要达到1.6-2.5,97#高级汽油(部分满足出口需求)占汽油总产量的比例要达到30%-40%,争取用10年时间使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档油生产比例占到70%-80%以上。
4 全力推进产业技术创新
21世纪炼油技术的突破点仍然在催化剂,根据我国炼油厂未来发展的需求,重点发展的炼油主要催化剂包括加氢裂化催化剂、含硫渣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催化裂化催化剂、异构化催化剂、油催化剂等。同时,信息技术将使我国炼油业的原油采购配置、生产计划、装置控制、产品结构调整等全过程产生革命性变化。通过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进一步提高加工适应性、降低加工成本、提高加工轻油率、降低投资费用、改进产品质量和改进管理手段。
(二)从后期看
1 密切关注国际原油价格走势
炼油企业要加强前瞻性分析,研究市场需求和下游行业变化趋势,紧盯进口产品和国内同行的价格和动向。在价格急剧下行期间,控制并保持库存处于较低水平,降低跌价风险,贴近市场针对不同的产品采用不同的产销策略。在市场下行期间保持企业竞争力。
2 以整体效益为原则优化生产
在目前企业库存较高的情况下,应该追求整体效益的最大化,继续保持部分效益好的企业高负荷生产,适当调减效益相对较差企业的加工量,同时,要控制产能的急剧扩张,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对加工负荷的调整,更多地要考虑企业所在区域的市场需求、销售价格以及资源运输,尤其是边际效益和利润等情况。
3 充分发挥炼油化工一体化优势
要优化资源配置,统筹优化业务链条,减少中间商的营销费用。在目前产品需求不足、价格下降情况下,要加强各板块之间的衔接。国内炼油企业应该从炼化的原料成本、装置生产和产品销售业务链统筹考虑,优化排产,调整产品结构,确保化工原料供应和副产品的出路,不受市场需求和价格波动的影响。
4 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和挖潜增效
关键词:股指期货;金融市场;影响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2-0-01
随着金融监管部门的相关配套政策频频出台以及各个金融领域创新不啵如国有商业银行海外上市补充其资本金,保险公司通过证券投资基金大幅度地提高入市资金等情形,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却明显落后于其他金融领域的发展。因此,作为我国金融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期货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在世界各大金融期货市场上,金融期货通常分为三大类: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股票指数期货,其中股指期货与资本市场的发展密切相关。最近,我国各种新闻载体上刊登了许多有关中国开展股指期货和金融期货的文章,并从不同的角度对股指期货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了在我国金融期货市场率先引入股指期货的可操作性及其重要意义。一个共同的看法是我国股指期货的到来已为时不远。为什么作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金融衍生品会引发了多方的关注?股指期货会给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什么?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国证券市场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股票市场作为上市企业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近年来的股票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上市公司的数量达到数千家,封闭式和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基金等投资机构数量也在迅速发展,个人投资者也将股票投资作为其主要投资渠道。但是从我国股票市场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尽管监管部门为股票市场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的业务水平不断的提高,但是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仍然是巨大的,这一方面与投资者的投机行为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完善和金融监管体制未充分发挥作用有关。由于我国股票市场功能单一,没有做空机制,没有适当的风险回避机制,当股价发生剧烈波动将给投资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其带来的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普遍出现大幅滑坡,另一个是由于基金面临着流动性风险,无论是基金通过以较高的净值变现损耗为代价还是通过常时间的持股待涨为结果,这都将给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从我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为了回避股票市场给投资者带来的系统风险,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繁荣发展,需要一种能够回避股市系统风险的金融产品或金融机制。从西方发达国家股票市场发展的实践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较为有效的办法是开展股指期货交易。因此,在中国尽早开展股指期货越来越受到众多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部门的关注。
其次,对于一个全面发展的证券市场而言,股指期货将成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化国家都已推出股指期货交易,形成完整的股票衍生产品体系,从而促进了本国投资银行和资本市场的飞速发展。我国目前正处在金融改革关键的一年,2015年,中国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有所加深,中国金融市场初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体系。随着科技的进步,在证券市场全球化的今天,开发股指期货交易,一方面可以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为我国股票上市公司解决国有股上市流通提供一种解决手段;另一方面可以加快我国证券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为国际投资资本进入提供回避风险的场所,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最终促进我国证券市场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