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4 09:45: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提及会计的要素问题,不管是财会人员还是非财会人员,总会大致说出会计的两个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利润=收入-费用”并从中归纳出会计的6个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收入、费用。应该说,这种会计观念的普及是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的结果,也是会计学科体系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表现。20世纪以来,随着公司制的出现,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逐渐分离,会计学科也分化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分支。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起步虽然相对较晚,但近年来管理会计发展的速度之快却有目共睹。管理会计功能的不断扩展使有些学者坦言,未来的会计将内化原始会计核算的部分并朝着大管理会计的方向发展。管理会计的美好前景可谓令人向往,但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是,目前有关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面文献的缺乏,使得人们对管理会计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本质、基本假设、职能、要素等含糊不清。缘由有二:一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外来学科,外国“重实践、轻理论”的研究模式无法给予国内研究理论上的参考;二是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理论远落后于实践,理论上的模糊有待实践加以明确。但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作为管理会计学科的基石,不能因为以上现实因素而任之。此点也是笔者撰写本文的原因所在。虽然如葛家澍、余绪缨、李天民、孟焰、唐国平、张兆国等一批国内权威学者涉足此类研究,但目前管理会计学科体系依然很不完善。就管理会计的要素而言,其产生的背景决定了管理会计与会计学科、管理学科存在一衣带水的关系,也造成了当下管理会计要素与会计要素、管理要素相混淆的局面。本文旨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论述的基础上,从管理会计职能履行的角度结合管理会计自身特点梳理出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拙见,仅供学者斟酌。
一、会计要素概述
要素是什么?《辞海》把要素定义为构成事物的基本因素。按照以上对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即构成会计的基本因素———会计与要素的关系好比高楼之与钢筋、水泥和沙石之间的关系。换言之,没有明确的基本要素,会计学科大厦构建也就无从谈起。会计要素在内容上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1],是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石,是用于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基本单位,也是会计准则建设的核心[2]。会计要素在学科分类上可分为财务会计要素和管理会计要素两部分。针对财务会计要素问题,国内外学者对其认知基本大同小异,要素的划分涵盖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部分,其中以美国的划分方法最为详细(如FASB在1985年12月发表的第六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将会计核算要素划分为10个,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得、损失、业主提款、业主投资、全面收益)。除此之外,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89年的关于编制和提供财务报表的框架中,将会计要素确认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益、费用5个。英国的会计准则委员会(ASB)则为财务报表设置了7项要素。1992年我国在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和美国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提出了6大会计要素的定义,把会计要素确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6个。总的说来,以上人们对财务会计基本要素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在于地区经济环境的差异性[3]。相对于财务会计的要素研究,提及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文献资料则少了很多。葛家澍、余绪缨提出:“(管理会计)各种成本报表是由各种性态的成本所构成;而备选方案和业绩评估报告则离不开按货币时间价值折算后的未来现金流量。”[4]因此,他们认为成本(各种性态)和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现金净流量)应是管理会计的两项基本要素。孟焰和孙丽虹在《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一文中提到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量等,从中强调了现金流量对管理会计的重要作用[5];在《西方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一书中又将管理会计的要素细化为:成本习性、本量利分析、变动成本法、规划、决策、控制、责任会计制度、业绩评价等[6]。陈良华和戚啸艳在《会计学》一书中提到:1972年美国会计学会(AAA)下属管理会计委员会提出了8个管理会计基本要素,它们分别是:计量、传输、信息、系统、计划、反馈、控制、成本习性[7]。
二、管理会计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要素是管理会计对象的具体化,是由管理会计的对象本身及对象的目标、本质决定的。对于管理会计要素的理解,归结起来有三种不同角度:其一是立足于逻辑思维的角度,从要素是对象的具体化、目标的载体出发来谈要素。其二是从管理会计现有的报表体系出发,分析各报表的构成来逆推要素。如前文提到的葛家澍、余绪缨学者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的观点即是基于该角度。其三是从管理会计各职能履行的过程出发,来探究管理会计的要素。本文对要素的探讨即是基于第三个角度。管理会计的职能是指管理会计在特定的环境中应当具有和发挥的作用。它是管理会计的内在功能,主要回答了“管理会计能干什么”的问题。那么,管理会计的职能具体包括哪些呢?李天民认为管理会计具有四方面的职能,即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8]。任素芳和高俊英则提出管理会计的职能可概括为: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核评价经营业绩等[9]。孟焰(2004)更是将管理会计职能作了细化,指出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过程、分析经济效益、考核经济责任、反馈经济信息、参与协调组织等。对于职能的认识,个人比较同意隋志纯和蔡永鸿归纳的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会计和管理两种职能的继承和发展的论述。从管理方面而言,一般认为现代企业的管理活动具有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基本职能。从会计方面而言,会计活动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具备了对生产过程的事后反映和监督两种职能。而管理会计承担着事前、事中会计管理的职能,正是由于管理会计的两重性,使得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成为会计职能和管理职能的综合与发展。因此,管理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规划(未来)、控制(现在)与评价(过去)[10]。当然,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发展中的学科,其职能仍处在不断发展中,所以会不断催生出一些新的职能,如有些学者提出“资源整合”“创新”等管理会计的新职能概念即是为了适应当下经济环境对管理会计职能的新要求。但总的说来,当下管理会计的职能从大的方面讲主要有“计划职能”和“监督职能”。计划职能包括预测、决策(预算)职能,监督职能包括控制、考核和评价报告职能等。而管理会计工作的过程即是其职能履行的过程———职能履行结束,管理会计的工作也就宣告结束。那么管理会计职能履行所体现的要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反映资源的要素
管理会计的工作伊始即需要对企业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当下,资源的概念并不是某一单一资源的概念,所以应注意与会计意义上的资产要素相区别。会计上的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经营交易或各项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从资产的定义可以看出,资产仍属于资源的范畴,但其空间范围仅局限在企业内部并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早已突破了资产的范围,不单单仅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往往涉及几个乃至多个跨地域的企业。除此之外,管理会计所涉及的资源类别也更多,囊括了人力、物力、资金以及信息、技术、管理等各个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会计的资产要素就不适用于管理会计。那能否找出一个类似于资产的词来替代上述各种资源呢?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涉及资源种类众多,而且这些资源是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发生的,何不以经济学上的投入一词来概括。投入指的是为了达到某一目标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如:要“生产”披萨饼———所需的鸡蛋、面粉、热能、烤炉以及厨师的熟练劳动即是投入。投入基本可以涵盖项目所需的所有资源。至于以投入一词来概括是否恰当,有待后来学者加以验证,本文仅提供一种研究思路。
(二)反映资源耗费的要素
会计上某一目标的完成,一方面表现为产出增加或商品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表现为原有资源的消耗。管理会计在其职能执行过程毫不例外也要消耗资源,那么如何对资源消耗要素进行行之有效的定义呢?当下能较为全面体现资源耗费的概念有成本、损失、负现金流量等。成本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成本即我们熟知的费用概念,而广义成本一般被定义为企业价值的支出、牺牲或放弃。如1956年美国会计学会对成本的定义为“企业为了取得或创造有形或无形资源而有意放弃或将予放弃一定量的价值”即是属于广义的成本概念。广义的成本概念看似与管理会计意义上的资源耗费相近,但其不足之处在于只立足于过去和当下而未能有效考虑资源耗费在时间上的前后差异性。从历史经验看,管理会计的发展已经相对弱化了会计年度分期的标准,认为以特定项目的寿命期限作为分期更具合理性。即,一个项目有可能短于一个会计年度也有可能跨越几个会计年度,与之相应,特定项目资源的消耗可能发生在寿命期的任一时段,因而资源耗费的要素应当考虑时间价值因素。故以成本来定义管理会计的资源耗费要素显然存在缺陷。而损失虽然也表现为价值的丧失,但其含义从某种程度上更侧重于经营失败的结果,本身含义较为狭隘,显然也不可行。负现金流量概念是从组织内部现金流出的角度来定义耗费。虽然组织内部某些资源的消耗并不一定在当期直接表现为现金的流出,但是其资源耗费追根溯源表现的即是组织内部现金的流出,且现金流量能较好地对资源消耗的时间性进行解释,所以不妨将负现金流量作为管理会计投入耗费的要素。
(三)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
任何项目的完成,不可回避的一个流程就是要对项目的业绩进行考核和评价。业绩的考核与评价不仅体现项目执行的最终结果,而且对于某些可持续性项目的后续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应当体现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一般意义上反映业绩的要素有利润、损益、利得、净现金流量等。会计上的利润也称为净利润或净收益,具体表现为收入与费用上的差额;损益则包含减少和增加两部分。以上二者均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时期的经营成果,区别在于呈现经营成果的方式不同。而一般意义上的利得则是与损失相对应的概念,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净现金流量是企业特定时期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的差额。至于哪个更能全面概括管理会计的业绩评价,笔者认为,既然管理会计最突出的特点是将时间价值因素引入决策,从而使决策更具现实指导意义,那么对业绩的反映自然也不能脱离时间价值的范畴。利润、损益、利得不管是基于何种角度对业绩进行考核评价,不可避免的弱点在于无法有效考虑时间价值,这是管理会计工作所不能接受的。故以净现金流量作为反映业绩方面的要素相对更为合理,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四)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
组织安排生产的过程是组织在组织内部多个部门之间将总目标细化为子目标并加以执行的过程。目标执行的结果不可避免地会与预期结果存在差异性。管理会计的差异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能是生产前后的产品产量差异、质量差异;也可能是当期产品市场销售数量差异、市场份额差异等。而对差异的分析则体现为管理会计事前、事中、事后控制职能的发挥。通过对目标执行结果的差异分析,可以发现差异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节点,从中落实组织内部各方的经营责任最终达到矫正差异的目的。因此,管理会计要素中反映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对于经营组织责任的理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反映:各级部门对上级所分派资源的充足程度、执行过程的尽责程度、子目标的实现难易程度、意外发生的控制程度等。故经营组织责任本身更多体现在主观层面。那么如何定义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也就必须作进一步考量,这里,不妨将满意程度作为经营组织责任的要素。此满意程度是一个涉及多方的概念,不单包括上级对下级的满意程度,也包括下级对组织内部各单位的满意程度。当然满意程度的具体划分标准应以各个项目组织的客观事实为依据。
三、管理会计要素的特点
(一)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相结合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科的一个主要分支,虽然随着经济发展其职能逐渐偏向于管理,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管理会计仍然与会计核算息息相关。其管理的过程,不管是资源的投入、消耗,还是经营组织的业绩评价依然离不开货币的计量。不同的是,原有会计具体核算过程的一部分已逐渐被内化为管理的基础,成为实施管理的最初阶段,如管理会计预、决策阶段的预算编制即以以前年度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另一部分依然在管理会计的管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控制阶段的经营组织责任落实以当期财务数据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作为基础。除此之外,管理会计实施管理的过程还突出了非货币计量的方式。如人力资源要素、环境资源要素的计量,组织内部责任要素的计量等,均采用的是非货币计量方式。因此,管理会计的要素从计量方式上看,是货币计量要素与非货币计量要素的统一。
(二)要素是一个体系,具备层次性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
财务会计即在现代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下,秉承会计确认及计量的基本原则,准确反映企业经营活动,并由此将企业相关的财务报告与经营成果等经济信息提供给企业利益相关者,这使得财务会计又被称作对外报告会计。管理会计即成本会计与管理控制系统的综合,其在运筹学、统计学、计算机学及其他现代管理技术的整体运用帮助下,将有用的信息提供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预测、决策、控制、考核等各个环节,最终实现企业价值的增加,其由此又被称作对内报告会计。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基本联系。
从定义上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有侧重,但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下,其二者又拥有相同的管理目标和利益需求,并且表现出相应的基本联系,具体包括: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属于企业管理活动,会计产生初始的使命便在于服务于企业管理,其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主要部分,在收集、加工处理并使用经济信息的过程中,组织、控制、调节及指导各项经济活动,以实现企业趋利避害、提高效益的目的,财务会计更多地在于记录和总结企业运行状态,管理会计更多地在于以各种方法为企业管理者作出有效的决策服务,二者虽有不同,但本质上都服务于企业管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实施对象相同,其二者作为现代会计体系的两大子系统,均立足于物资运动与价值运动,以信息运动为纽带,成功反映出现代生活中人和人之间社会生产关系的社会再生产过程。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备一致的职能和最终目标,职能是客观存在、不改变的,它是事物固有的本质属性,目标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是在不同时期对会计工作提出的不同要求,财务会计具有反映于监督两大职能,管理会计则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职能扩大为规划、组织、控制于评价等职能,但其本质上是一致的,而且二者都统一地服务于现代企业会计的总体要求,并将实现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目标以及满足外部各个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为目标;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一种耦合的开放系统,即二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的联系关系,财务会计的发展和改革须与管理会计的具体要求相适应,管理会计的开展则要受制于财务会计工作的质量,其二者都在努力实现企业会计系统的基本功能。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根本区别。
财务会计派生出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不仅仅表现在外在的方法和形式,更多的在于二者的实际工作,具体在于: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工作侧重点不同,前者是以日常业务记录为基础,认真登记账簿、定期编制相关财务报表,将企业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报告给企业外部具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与个人,后者则要深入分析研究企业经营管理中所遇特定问题,并将企业管理者预测决策及控制考核所需信息资料提供给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主体层次不同,财务会计工作主体通常都主要是整个企业,以便能够切实反映出企业整个经济过程实际要求,管理会计工作主体往往是多层次的,其可以将整个企业或者企业内部个别部门与局部区域作为工作主体。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备不同的作用时效,财务会计的作用时效更主要反映过去,管理会计既要分析过去,更多地还要从财务会计资料出发,积极预测、规划未来,可谓地囊括了过去、现在与未来的三种时效;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备不同的工作原则和标准,财务会计是在《企业会计准则》与行业统一制度规定下,确保所有财务信息报表空间上的可比性与时间上的一致性,管理会计则可以适度脱离《企业会计准则》与行业统一制度的约束和限制,而在实际工作中将控制论、预测学、决策原则与信息理论等现代管理理论为指导实施。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的特征与载体不同,财务会计所提供信息载体以统一格式的账簿系统、凭证系统与报表系统为特征,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载体通常不存在统一格式的内部报告;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方法体系不同,前者方法较稳定,数字运算较简单,后者方法较灵活多样,并运用大量的现代数学方法;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工作程序不同,前者遵循固定的会计循环程序,后者无固定工作程序可循,多数情况下以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工作流程。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自身体系完善程序不同,前者以形成了较为成熟和稳定的财务会计体系,后者则仍然不够完整,甚至缺少统一性与规范性;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具有不同的观念与取向,前者致力于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人、财、物等要素在销各个阶段中分布、使用及消耗情况的准确反映,后者则主要注重过程管理,即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企业财务人员素质要求不同,前者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操作能力及细致态度,后者则要求会计人员尤其具有宽泛的知识面和果断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的有效策略。
现代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具有必然性和客观性,无论从外部因素分析,诸如信息技术的革新、电子商务及交易方式的涌现,企业财务会计亟待予以完善和发展。还是从内部因素分析,诸如企业内部各环节之间必须加强联系和协调,企业管理会计须发挥更大作用,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必须进行更加有效的融合。则二者融合的有效策略主要表现在:
保持正确的会计观。对会计的认识。在我国多数企业会计的职能一直停留在对企业经济业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层次,会计的管理职能在传统的财务会计体系下很少甚至根本无法得以体现,企业的管理层必须改变对会计的认识,将会计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得力助手。对会计人员的认识。要充分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会计体系必须提高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一是靠引进高素质人才,二是靠内部发掘培养,多种方式、多个方面相结合,努力提高企业会计队伍的素质。
采取渐进式融合策略。建立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还是实现两大财务系统的融合都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从会计体制、组织机构、数据处理、人才建设、业务流程等方面统筹安排,作为紧密相连的经营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效用的发挥,要实现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成功融合必须在每一个环节实现完美的对接。
建立健全现代企业会计制度。企业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会计制度,明确管理会计人员应有的管理权限和职能,使企业管理会计能够构建工作需要来调用企业的各项资源,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模型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和科学合理的方案。
实现组织机构由混合型向融合型的转变。应当考虑在现有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将财务管理、预算决算的职能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独立的管理会计部门。会计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在建立起独立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机构之后,要将两种会计体系有机的融合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去,例如,车间生产经营过程需要财务会计进行各方面的记录,也需要管理会计进行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
以现代信息技术达到两大会计体系数据共享的目的。财务会计的基础数据的采集是会计确认、计量和填制会计凭证的过程,最终体现为各种分类明细账的数据;管理会计的数据采集是根据工作需要对财务数据进行挑选的过程,其最终数据是通过技术统计、模型运算所得到的各种方案或者报告。显然两者的数据采集以及最终数据都有区别,但由于两者的数据具有同源性,而且管理会计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对财务会计信息,因此,借助于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合并原始信息源的方式来实现信息的共享。
参考文献:
[1]王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策[J].科技资讯,2008(25)。
[2]张琼。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性研究[J].会计之友(上旬刊),2009(10)。
[3]王厉鸿。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与发展趋势[J].现代经济信息,2010(23)。
[4]张群燕。谈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J].交通财会,2009(06)。
利于企业财务工作的进行,也影响了企业财务工作的独立性,使企业的财务工作的作用不可以充分发挥。
2.强化企业流动资金管理。(1)依据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企业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来制定企业的采购计划使企业避免原材料的浪费;(2)依据产品的市场销售状况来安排企业的生产活动,在保证产品充足供应的同时避免产品的挤压;(3)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企业应充分的调查和了解客户的经济实力和商业信用,建立企业客户的信用档案,合理确定客户的赊销额度,减少企业坏账;(4)强化企业日常资金管理,企业应依据企业的实际状况制定企业的日常资金预算,并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避免资金支出的随意性,保证企业日常资金的高效使用。
关键词:管理会计;现代企业;职能创新
企业当中的管理会计主要是在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分离出来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管理服务的会计职位,通过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能够充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营收益,因而如何有效发挥管理会计职能,通过创新来促使管理会计从执行职能向决策职能方向,是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一、现代企业中管理会计的职能概述
管理会计是将企业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一门新学科,在企业运营当中管理会计不仅能够为企业内部提供相应的会计服务,而且还能够根据会计数据来为企业管理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让企业管理者能够在管理会计的协助下做出更加正确的管理决策来,从而不断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管理会计发挥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上:一是规划职能,通过利用会计预算和编制计划来将企业预算进行细致规划,发挥在企业管理中的规划经营作用;二是组织职能,通过不断完善会计工作和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情况来对企业内部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资源配置,从而能够将企业的人财物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为企业的稳步发展提供保障;三是控制职能,通过会计中的制定计划标准职能来对企业管理中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全过程控制,并对过程中出现的控制偏差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帮助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完全掌握。
二、现代企业中管理会计职能创新
随着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现代企业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现有的管理会计职能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管理需求,需要对管理会计职能进行创新,来不断扩展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中职能的发挥,从而有效提升管理会计作用,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深入挖掘战略职能
战略职能是现代企业管理会计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职能,是从战略角度出发,将企业的竞争对手和企业的消费人群都纳入到战略规划关系当中,建立起企业、消费人群和竞争对手三者为中心的三角战略关系,从而能够通过管理会计分析为企业提供更多消费人群或是竞争对手方面的信息,让企业管理者能够从更高的角度上去审视当前企业所处的位置,以此来为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决策提供相应的论据。战略职能是当前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要的一种管理会计职能,这一职能的充分发挥对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与竞争对手的对抗实力具有重要价值。尤其是在外部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现代企业要想在这一时刻抓住机遇为未来赢得发展的话,就应该充分挖掘管理会计的战略职能,以此来改变自身管理的战略眼光,为企业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但就目前我国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很多企业在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对于未来发展和管理都比较迷茫,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中战略职能的重要性,因而在管理会计工作方面的效果并不理想,从而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职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发展,也不利于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进一步发挥评价职能
评价职能是管理会计中的基本职能,直接是与企业员工的表现和薪酬挂钩的,也属于激励约束机制当中的一部分,对于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增强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和内在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因而企业管理层应该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在员工评价方面的职能发挥,在新时期进一步将评价职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评价职能与员工日常工作表现和薪酬之间的关系加深,通过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来反映员工的实际工作业绩,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员工在获得相应的工作激励同时促进企业发展,使得员工工作目标能够与企业的发展目标实现高度一致,从而不断推动企业向着经营目标迈进。再者,在评价职能发挥方面,通过管理会计的评价职能能够不断增强企业的向心力,让员工在完善的激励和约束体制下建立起对企业发展的认同感,让员工能够将企业价值观内化到自己的价值观体系当中,从而促使企业价值观目标能够实现最大化。因而在日常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应该不断完善企业的评价体系,将管理会计纳入到企业评价体系当中,从而将管理会计所具有的评价职能真正发挥出来,不断提升现代企业的整体价值。
(三)拓展人本管理职能
人本管理职能是管理会计职能当中的重要部分,强调突出企业中“人”的作用,讲究建立起以人为核心的管理体制,反映在现代企业管理当中就是充分尊重每一位员工的权力,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时充分挖掘员工自身的潜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让员工能够和企业一起共同成长起来,实现人生价值。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应该不断扩宽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当中的应用范围,将管理会计融入到企业的人本管理当中,使管理会计能够不断和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不断发挥管理会计的职能,不断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应该通过各种人本管理机制的建立来调动员工内在的主动性,让员工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不断发展自我,找到合适的位置,从而为企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这样才能不断促进现代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三、结束语
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因而现代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应该充分重视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顺应时展,不断创新企业中的管理会计职能,不断提升企业中的管理会计水平,从而能够将现代企业中管理会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为现代企业经营服务,从而推动现代企业完成转型,走向新的发展高峰。
作者:初静 单位:莱阳市财政局莱阳市非税收入管理处
参考文献:
[1]刘维丹.关于管理会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作用的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5(21)
[2]范丽仙.现代企业管理会计职能创新与实现路径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4(20)
[3]孙洋.建立成本管理会计体系,推进现代企业经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5(01)
关键词:管理会计;企业管理;问题研究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无论是在竞争的内容,还是竞争的方式等方面更加倾向于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其中,从管理出发,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已经形成了比较广泛的共识。所以,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及提升对策,对于促进企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促进意义。
一、管理会计基本理论
在探讨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之前,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来探讨其基本的内涵及职责。
1.管理会计的内涵
管理会计是为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收集汇总、分析和报告各种经济信息,借以进行预测和决策,制定计划,对经营业务进行控制,并对业绩进行评价,以保证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2.管理会计的职能
从整体上来看,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一般意义上的财务会计存在着一定层面的相通之处。其主要的职能是通过收集企业运营管理过程当中所产生的相关信息,然后,借助一定的信息分析方法及工具,得出具有一定典型代表性的管理报告。这份管理报告是企业发展战略进行制定与调整时所需要的重要参考。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管理会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反映、监督以及参与决策制定等几个方面。具体来讲,管理会计解析过去主要是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改制和延伸,使之更好地适应筹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需要;预测与决策是筹划未来的主要形式,现代管理会计在这方面的作用在于:充分利用所掌握的丰富资料,严密地进行定量分析,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管理会计通过全过程的参与及管理信息的收集与汇总,将会直接反映出企业在某一段时间内的运营状况。通过反映与监督,管理会计逐步影响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
总之,随着科学管理制度及理念逐步的渗透到企业的日常管理方式及行为中,管理会计所具有的价值与作用正在不断的凸显。所以,如何从企业的发展目标及愿景出发,不断的强化与提升企业管理会计的职能与职责已然成为当前诸多企业所关注的一个主要方向。
二、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现状
当前,管理会计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我国当前企业的运营现状来看,其在管理会计的理论指导,管理会计人员的自身素养,管理会计的工作规范以及管理会计的应用环境及氛围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提升空间。
1.管理会计的应用与理论相脱节
管理会计从理论上来看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从当前我国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学科建设方面,借鉴与引进欧美等国家关于管理会计学科的相关基础理论是当前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个主要方向。但是,由于我国与欧美国家企业在发展环境及国情层面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尤其是,我国正在处于重要的经济转型期,企业管理所面临的问题及环境是比较复杂的,需要一个从中国企业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而制定的管理会计相关层面的理论。但是,遗憾的是,这种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质的改观与突破,导致了管理会计相关理论与管理会计具体的实务应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误差。这种在客观层面存在的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层面的不匹配问题是影响其发挥应有效能的主要原因。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会计工作效能提升的过程当中,从理论层面不断强化其具体的应用性,可操作性是一个需要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
2.企业的会计人员素质偏低
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还是发展都需要工作人员来进行具体的操作与实施。所以,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对于整体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有着直接的现实影响,管理会计也不例外。本文通过问卷及访谈等方法对一些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教育背景,工作表现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中,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处在一个比较偏低的状态之中。例如,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基本的从业资质,在管理会计相关的从业法规及制度等方面缺乏应有的观念及认知储备。另外,由于缺乏必要的行业自律及自我职业晋升平台,企业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表现的并不是很理想。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必要知识素养与专业相关技能的管理会计团队,能够在今后的职能发挥中获得更大水平的彰显与提高。这一点已经成为制约管理会计在企业运营与发展过程当中发挥出其应有价值与作用的重要瓶颈及影响因素。
3.管理会计应用缺乏规范性
管理会计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服务,因此其在应用过程中对于程序及环节的科学性及规范性的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从近段时间屡屡出现的企业在管理会计层面出现的漏洞与不足可以看出,管理会计在应用层面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已经成为影响其职能、价值发挥的一个硬伤。当前,我国在会计领域已经制定并推出了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从业规范及守则,但是,从管理会计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所出台的相关规范性的文件还比较少。其中关于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独立性保障等方面,很多企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一些企业在规章制度的制定中,也缺乏围绕管理会计而展开的具体制度。这就致使了在实际操纵与利用的过程当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主观性与肆意性,在客观上致使了其在企业的利用过程当中缺少需要的范例来进行界定与规范,在必然程度上也为企业的妥当成长埋下了隐患。
4.管理会计应用存在“环境”的问题
在今后管理会计基本职能实施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必要的支撑体系来完成。在这个支撑体系中,就需要从人才引进及管理方面,在具体的工作人员的岗位设定方面进行全面的强化。只有这种综合的提升,才是其职能发展与发挥的基本要义,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层的重视,企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配合等等。尤其是,管理会计的职责之一就是进行监督,如果监督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职能性,那么其整体的效果也会打上一定的折扣。但是,当前,在企业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过程中还缺乏必要的环境层面的支持。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的价值与意义缺乏科学的认识,导致企业在管理会计的岗位设置及人员安排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足甚至是缺失的现象。因此,在今后的管理会计在企业的应用中,从环境层面构建良好的应用氛围及平台也是极为必要的。这种环境层面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
总之,从实际的执行效果来看,管理会计在很大层面上存在着一些差强人意的问题。这种现象及结果产生的原因可以从诸多的层面来进行剖析。但是,无论是主观层面的原因还是客观层面的原因,都需要从问题出发,积极的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提升对策。
三、管理会计应用改进策略
在上文中已经简要探讨了管理会计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在企业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问题角度出发,探讨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改进策略。
1.注重管理会计与理论相结合
管理会计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很大一个方面的原因是其在理论指导层面的欠缺。因此,在改进与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过程当中,需要在理论层面进一步的进行夯实。一方面,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接洽性与互补性。作为基础理论领域的工作者应当从我国企业利用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及发展需要的维度来进行实施,在理论层面举行需要的修正与完美,使得相干的理论加倍合适实际的企业利用远景。另一方面,管理会计从业人员应该在工作的过程当中重视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努力做到理论指导与具体实践层面的结合与统一,管理会计相关理论应该伴随着具体实操的要求及环境的变化进行必要的调整。只有将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效能与水平才会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与提高。随着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管理会计在实际应用领域也会面临着很多新的现象与问题,这些在客观层面也要求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要不断的与时俱进。
2.提高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素质
在整个管理会计的应用于企业的进程中,相关的岗位工作人员的从业综合表现具备极为重要的意义,是确保行业工作开展实施效果的根本。是以,在此后的成长过程当中,想方设法进步企业管理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是极为主要的。从具体的操作角度来看,企业应该从岗前及岗后等两个时间节点来进行管理会计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在就业人员入职之前,要经由从业资质审查的体例来掌控好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在岗后,要为管理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进修与提升搭建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例如,可以通过邀请管理会计领域专家的方式来为企业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提升提供必要的理论层面的支持与指导。另外,也可以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从思想层面,实际操作等方面来提高管理会计的业务技能,尤其是关注管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操守水平的提升。只有打造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管理会计团队,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才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与飞跃。因为,从最近的一些企业案例来看,必要法律及道德层面素养的不足与缺失是影响管理会计应用水平及效果的重要因子之一。所以,从管理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抓起为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提供必要的智力与人力资源支持将是今后管理会计得到科学应用的一个必要条件。
3.全面规范管理会计工作
没有必要的框架限定,很难包管事情结果如期发生,整个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工作的看展也是如斯。因此,全面规范管理会计工作是改进与提升其在企业中应用水平的重要路径。一方面,要有章可依。这就要求企业在一定的科学管理会计基础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企业自身的发展要求及特点,从管理会计职能发挥的角度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从而指导与规范企业管理会计的具体应用。在相关章程的制定过程中,不要简单的照搬照抄,应该将其与企业自身的管理会计需要实现一个很好的对接。另一方面,要严格执行。有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仅仅是一个基础,在管理会计应用在企业的过程中,还应该积极按照相关的制度要求出发,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在轨制履行的过程当中要果断制止林林总总的形式主义。另外,要从相关制度上,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提供更大层面的助力。在其工作的独立性方面,在其参与企业决策方面都提供必要的保障,从而为其职能的发挥减少阻力与障碍。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管理会计职能与作用的发挥与企业相关制度的健全及完善程度有着很大的内在关联。对于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取得不错成绩的岗位及个人要进行表扬。相反的,对在整个管理会计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相关缺陷与不足,需要在一定的制度与管理文件的要求,在第一时间举行处置,从而将其所大概造成的成本增加或者是不良的影响降到一个比较低的程度。只有在一定的制度规范的框架之内,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才会具有更大的科学性与效果性。
4.改善管理会计应用“环境”
管理会计的科学应用需要必要的环境来作为载体,无论是硬件环境的构建,还是软件环境氛围的营造都需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及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是,无论是民营企业亦或是国有企业,都应该正视管理会计相关基础理念在企业中的利用。一方面,在相关的基本职位方面,尝试建立完整的岗位布局,为今后整体的管理会计工作的推进,供给所需要的构造框架。另一方面,要做好围绕管理会计工作展开的实际保障事情。在人力、物力等资源方面进行必要的倾斜,从而为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提升提供更大范围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从其长远的发展角度出发,在发展战略的制定与优化的过程当中,重视管理会计的参与。同时,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及氛围,从诸多方面形成合力,助力企业管理会计应用在水平与效果上得到良好的提升,最终形成一个动态的,良性的循环。这种正向循环也是企业在今后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当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之一,也是企业管理人员及部门需要不断努力的一个方向。
总之,从根本上晋升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效果是一个需要严密体系的工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会计自身应用性的提高,更需要企业及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从微观及宏观层面为其搭建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及发展平台。只有这样管理会计在今后的应用与发展中才会彰显出其应有的价值与作用。
四、结语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市场环境背景下,向管理要生存,向管理要效益已经成为当前诸多企业发展的必然诉求。在企业的发展中,管理会计无论是从内部还是从外部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及发展策略层面的价值与意义。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例如,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在管理会计的工作规范上,在从业人员的综合素养上,在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与改善。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今后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水平提升的思路与方法,希望能助力于今后管理会计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刘璐.浅析管理会计在我国应用中的问题和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4).
[2]刘燕.关于管理会计的应用及研究进展[J].中国集体经济,2016(25).
[3]杨利红,杜丽丽.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现状分析[J].财会通讯,2012(09).
[4]潘飞.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以价值为基础和战略为导向[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2(02).
[5]方刚.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展望[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6]潘飞,陈世敏,文东华,王悦.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研究框架[J].会计研究,2010(10).
[7]王雪源.管理会计应用的研究[J].知识经济,2016(10).
[8]张德强.我国管理会计应用现状、成因及对策探讨[J].商业文化,2014(17).
关键词:职能转变;核算型;管理型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3-000-01
会计产生于经济管理的需要,并随着经济管理的发展不断完善。会计的目标主要包含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目标和财务数据核算目标。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关系的复杂化,单纯的核算型会计已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会计职能的内涵不断得到扩充,管理型职能更能够强化会计在经济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因此,会计职能由核算性向管理型的转化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
一、管理职能型会计与核算职能型会计的区别
从职能作用的角度来看,会计的核算性职能是指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等环节,对会计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给有关部门提供会计信息的功能。核算职能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为经营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为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提供服务,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会计的管理型职能是指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这两大基本职能之外,扩展出会计预测、会计决策、会计控制和会计控制的新职能,强化了为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信息提供功能,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加强经营核算工作服务,保证了投资者投入资产的安全完整。
从时间概念的角度来看,核算职能主要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是对过去经济数据的纪录和处理。管理职能与经济各项经济活动同时进行的,涉及到活动中各个环节,事前、事中、事后管理都纳入其中。会计的管理职能将管理与会计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从中体现出的预测经济前景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帮助企业经营管理者制定实时决策,在对经济活动全程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最终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二、管理型会计的职能分析
管理会计主要是利用有关信息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和评价经济活动,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管理型会计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有利于增强主体的活力和创新能力,更有利于企业在保证经济和社会双重效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预测经济前景
管理会计相对于财务会计的“记录价值”来说更侧重于“创造价值”。由于管理会计渗透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既是对过去经济数据的解析,更是对企业经济前景的预测。管理会计将财务资料作进一步的加工,使之更好地满足划未来的需要。会计的管理职能体现在通过及时修正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使得企业的经济活动严格按照决策预定的轨道进行。在控制当前经济活动的同时,充分利用所掌握的资料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对企业未来经济前景的筹划,帮助管理部门客观地掌握情况,从而提高预测与决策的科学性。
(二)参与经济决策
会计的管理职能与核算职能最大的不同在于赋予了会计参与企业经济决策的权力。管理会计通过为单位内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来强化单位内部经营管理,最终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随着市场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化,企业经营者在做经济决策时已不能采用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的方法,而管理会计参与其中并在经济决策方面发挥其效率,正是理性决策的一种体现。
(三)强化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一种将决策目标具体化的生产计划数量说明的管理活动,既是经营决策的继续和延伸,又是有效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会计的管理职能很好的体现了强化预算管理的功能。传统的财务会计职能只注重事后的数据核算,而管理会计更强调对经济活动事先预算和事中控制管理。预算管理的实施是现代化企业最重要的标志之一,通过预算编制、执行、控制、考评、与激励等一系列活动,全面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三、实现职能变革的有效途径
(一)完善企业会计内部控制
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实现会计职能转变的首要任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目标更加多元化,而会计信息为企业经济活动带来的后果性更加突出,因此企业内部控制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至关重要。企业会计内部控制在保护企业资产和提高经营效率上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在设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要在制度中详细列出会计的管理制度和行为标准,明确处罚尺度,要求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内部控制的内容应当包括人事控制、组织控制、财务控制、实物控制四大方面,并且在执行时加强监督作用。
(二)提升会计人员素质
会计人才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国家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是实现会计职能变革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众多,但高端会计人才相对缺乏。企业会计的工作重点始终局限于财务会计方面,机械性完成记账、报账等工作,难以满足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有效经营和最优化决策的各种财务与管理信息的需求。因此,企业内部要积极开展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鼓励会计不断深造学习,并建立激励制度,将学习成果与员工绩效相结合的方式提高会计人员参与的积极性。
(三)加强理论体系建设
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理论体系建设滞后,但由于管理会计理论与其他管理学科交叉重复,在技术方法上的技能操作远比财务会计复杂。再加上我国大部分科研院校的会计专业主要侧重于财务会计领域,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量比较薄弱。因此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建设是实现会计职能变革中的重中之重。首先,要着力建立起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会计体系,将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作为工作的主要目标。通过将科研院校、协会、学会和企业等优势资源进行整合,加强管理会计基本理论、能力框架和工具方法研究。其次,加强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加快管理会计资格认证制度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建设,探索和优化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会计行业的发展和会计文化的建设,会计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创造和形成的一种文化,其具体表现为与会计有关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关的理论体系,它是动态发展的。
一、会计认知理念
理念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因为事物是不停变化的,理念会经过实践不断完善。以下通过对会计主要的职能与作用,分析当前中国的会计理念主流,从价值取向探讨会计理念的更新。
(一)从会计职能分析当前会本文由收集整理计认知理念。会计职能与作用体现了它的存在价值。事物的价值,将左右着事物的发展。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会计的基本职能为: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会计职能的其他观点还有:反映、控制、分析、考核与评价、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等。会计职能在会计理论表述中,主要表现为两大会计分支:一是财务会计、二是管理会计。第一,财务会计它主要是通过对已发生业务的核算、归集处理、分析,形成会计报告形式直接或间接提供给企业的投资者、利益相关者、国家管理机构、社会监管机构等,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企业外部人员。目前,在中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发展日趋成熟,从国家的法律、规章,到行业准则、制度、规范、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相关专业书籍等已形成一套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工作也深入到各行各业中。财务会计是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决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它并不能左右着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分析。财务会计的职能及其价值也决定了它在企业管理中的从属地位。更有甚者,部分企业主管领导看不懂会计三张主表,那么会计的价值在他们心中的理念是什么样的呢? 第二,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管理与会计相结合的企业内部会计,它是对企业现在和未来资金运动运用各种新技术理论进行研究分析,为企业管理者们提供战略、战术、运营决策支持服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其在企业管理上的价值不言而喻。虽然“近年来我国会计学术界大量介绍西方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推动了中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发展”(熊焰韧 苏文兵),但是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实际应用与西方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一是内因: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对管理会计的认知不够深入;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并实践于管理工作的会计业界人员较少。 二是外部环境因素:中国至今没有“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那样的行业组织、也没有从法律或规章制度上进行引导;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对管理会计还比较陌生,没有充分认识到管理会计对企业管理的重要价值。 这些内、外部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会计在中国的发展。 通过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及其在中国的现状简析,目前,大部分会计从
业人员及非会计业界人士对会计认知理念还停留在财务会计的层面。
(二)更新会计理念探讨。西方国家的财务总监在公司的管理决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公司的ceo不少是从cfo提升上来的,而在中国这情况却非常少,这种差距值得我们深思。中国会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分支,受中国的崇尚集体主义、中庸思想等文化影响,会计文化有“法律控制强于职业主义、偏好稳健性、信息透明性不高等特点”(畅秀平)。会计从业人员个人能力的能动发挥较弱。从中国会计现状、会计文化的特点及对会计认知的主流理念分析,可以看出中西方会计价值差异的原因所在。以价值取向引导,我们应探索建立新的会计认知理念: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并重,会计信息是公司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会计(主管)是公司重要的管理人员,其成长目标是成为公司的ceo。在20世纪初,美国贝尔电话公司聘请费尔先生担任公司总裁,费尔提出了“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公司的根本目标”的口号,被很多人难以接受,因为谁都认为企业的目的在于盈利。但是,在费尔担任该公司总裁近20年时间里,费尔创造了一个世界上最具规模、成长得最大的民营企业。理念引导行动,今天的否定者,是为了创造一个不同的明天。
二、以新理念引导完善会计理论体系
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已经较为成熟,这里主要是探讨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一个完整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应包括会计学、金融学、各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经济学、战略规划学、信息学、风险评估与控制理论等,还应包括由相关的法律、规章、行业准则、制度、职业道德规范等,它是一门综合性管理学科。“中国要赶超西方,中国企业要融入国际经济,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的应用是不可或缺的”(熊焰韧 苏文兵)。中国需要大批的管理会计师。因此,对中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行政管理部门的顶层设计。为管理会计在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1.引导成立相应的管理会计师协会。协会作为自律组织,由协会制定行业基本工作规范、行业职业道德规范。并组织相关理论培训学习。 2.加强舆论宣传。在财经、管理杂志刊物及媒体上加大力度推广介绍管理会计的价值,引导企业积极应用管理会计人才。
(二)专业理论体系的完善。组建管理会计课题研究小组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虽然国内已有一些管理会计的著作,但是与国外对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且管理会计近年来还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有必要组织相关专家学者对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完善。为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提供理论素材。
(三)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会计体系。要实践新的会计理念,会计从业者应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在学习财务会计理论基础上,充分学习掌握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对管理会计理论的实际应用,对发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不断完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三、促进会计文化发展
用新的会计理念及会计理论实践于会计工作,必然创造出新的会计文化特征,以进一步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试想如果有更多的会计(主管)成长为公司的ceo,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呈现出何种局面呢? 营造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体现稳健性的同时,彰显个人能力的发挥,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将翻开新的一页!
一、影响管理会计原则的因素分析
管理会计原则主要受管理会计的信息特征、目标以及假设的影响。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信息虽然都是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的,但管理会计信息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阶层服务,会计信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是统一的,社会没有必要像规范财务会计信息那样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带有单个性的特征,即只能为某一个特定的企业单位内部使用,而没有社会性。这是管理会计原则得不到社会关注的根本原则,但是非曲直并不能说管理会计没有会计原则。如果说财务会计原则具有统一性、强制性和法律性的特征,那么管理会计原则具有单一性、可选择性(即柔性)和自觉性的特征。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出发点,对会计原则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管理会计目标可以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两个层次。基本目标是通过提供管理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作出具体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决策。具体目标是:通过提供规则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确定各项经营目标。通过提供决策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合理地配置经济资源。通过提供控制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调节和控制经济活动。通过提供评价考核业绩所需要的会计信息,协助管理当局考核和评价各个责任单位的经营业绩。管理会计原则是在管理会计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的,是实现目标的规范或规则。管理会计人员在应用管理会计方法时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实现管理会计的具体目标,进而实现其总目标。既然管理会计目标有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那么实现目标所遵循的原则也应该有基本原则(刚性原则)和具体原则(即柔性原则)。
会计假设是会计原则的前提和约束条件,管理会计假设一般有经营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委托关系等。这里只讨论管理会计主体假设和管理会计原则之间的关系。管理会计主体是在兼顾企业整体的条件下,主要以车间、班组、责任单位作为会计主体,来履行管理会计职能,实现管理会计目标。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这些部门和责任单位具有不同的职能和目标,它们所需要的管理会计信息各有不同,因而加工信息过程中遵循的原则就自然有差别,即企业内部各部门和责任单位,在遵循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的前提下,结合各自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和管理会计方法的不同,又遵循着管理会计的具体原则,即可选择的、自觉的柔性原则。
综上所述,管理会计信息具有单个性,管理会计原则也具有一定的选择性。管理会计原则即有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责任单位都必须遵循的一般会计原则,即刚性会计原则;又有因企业内部各部门、责任单位的职能、目标不同,应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内容不同而遵循的具体管理会计原则,也称为柔性原则,从而形成一套有一定层次的,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管理会计原则体系。
二、管理会计刚性和柔性原则的具体内容
(一)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也称管理会计的一般原则和指导性原则,它的特点是贯穿管理会计所有内容的始终。企业内部每个部门、每个责任单位,不论其管理会计的职能和目标如何,都要遵循管理会计的刚性原则。它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全面效益原则。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企业的微观经济效益和国家的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系统分析原则。它要求每个责任中心的目标、决策、计划,既要实现本责任中心的效益,也要协调与相关责任中心有关指标的关系,更要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信息的成本效益原则。管理会计根据信息成本和信息收益的比较结果来确定是否要加工输出信息。灵活性原则。指管理会计可根据不同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法取得所需要的信息。激励性原则。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有助于企业员工的努力方向与企业的总体目标一致,并激励企业员工为完成既定目标而努力。相关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与企业管理当局所作的决策密切相关。可靠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对于内部信息的使用者能达到很高的信赖程度。可接受性原则。是指管理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通俗易懂,便于内部管理阶层使用。及时性原则。指管理会计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地加工和传输各种管理会计信息。以上九条,前五条是管理会计信息在加工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后四条是对管理会计信息提出的质量要求。
(二)管理会计的柔性原则,包括规划与决策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和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所遵循的一般原则。前者又下属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后者又下属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
1、规划与决策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目标管理原则。要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要有目标,不但要有时间上的长短期目标,而且要有层次上的全厂目标和各车间班组的责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目标网络。第二,价值实现原则。管理会计不但要为企业提供如何提高内部生产效率的会计信息,而且要提供如何实现这些产品价值的会计信息。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原则。管理会计在提供规划和决策会计信息时,必须考虑现有资源能否满足目标的实现及方案的要求,以及现有资源能否得到充分利用等问题。
在规划与决策会计一般原则之下,又下属有规划会计原则和决策会计原则。
规划会计原则有:目标利润最大原则。本量利分析的所有内容都是围绕着目标利润最大而展开的。综合平衡原则。全面预算把各个部门的分目标综合在一起,组成企业的总体目标,为此,要对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综合平衡,全面安排。预算编制要积极可靠,留有余地。积极可靠是指充分估计目标实现的可能性,不要把预算指标定得过低或过高。总成本与业务量依存关系的原则。可把总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这是变动成本计算法所遵循的原则。
决策会计原则有:正确预测原则。预测是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基本前提。最优化原则。管理会计无论是短期经营决策,还是长期投资决策,都要选择备选方案中效益最好的方案。成本相关性原则。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只考虑与决策方案有直接联系的、能导致不同方案差异的相关成本,而不考虑非相关成本。稳健性原则。长期投资决策具有资金量大、时间长、不可逆转的特点,决定了长期投资必须遵循稳键性原则,它包括货币时间价值原则、投资风险报酬原则以及考虑通货膨胀的原则。
2、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的一般原则有:第一,整体性原则。它要求把成本与质量,把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作一个整体来处理。第二,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在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中,要求控制有权,控制有责,对控制的结果要赏罚分明。第三,例外管理原则。就是在成本控制和责任会计中,管理当局应负责处理脱离标准、差异较大的“例外”事项。在控制与业绩评价会计一般原则下,又下属有成本控制原则和责任会计原则。成本控制原则有:全面原则。指成本控制要全员控制、全过程控制、全方位控制。分级归口管理原则。企业的成本目标,要层层分解,层层归口,层层落实,落实到各车间、部门、工段、小组、个人,形成一个成本控制系统。成本控制三结合原则。就是以目标成本为依据,把明确目标、实行调节和业绩考核三者结合起来。
责任会计原则有:目标一致性原则。为了保证系统整体目标的实现,系统内各局部的分目标与系统内的整体目标必须保持一致。可控性原则。考核责任单位的指标,要以可控制的指标为限,责任单位没有能力控制的指标,不应考核。反馈性原则。企业各责任单位对责任预算的执行,要有一套健全的反馈系统,要建立记录和报告制度,及时掌握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以确保责任预算的完成。适应性原则。指责任中心的划分,责任指标的考核,责任业绩的评价都要适应企业环境的变化。
【关键词】管理会计 发展建议
管理会计不同于财务会计,二者都是现代会计的两大基本内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源自于同一母体,共同构成了现代企业会计系统的有机整体,但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会计主体、基本职能、信息特征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适应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我国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时期,为着眼长远,推动深化经济结构体系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体系的必经之路。管理会计在企业管理乃至经济管理中有基础支持、战略支撑的作用。所以,全面推进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是释放管理因素在经济转型中的巨大潜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要求。
通过阅读财政部的《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本人有以下几点感想:
首先,要高度重视管理会计工作,我们要站在促进经济发展转型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基础作用;要站在推动企业管理升级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要站在加强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队伍建设的高度来审视管理会计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一世纪后期开始,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在这种大环境下,高校发展出现规模扩大,办学层次多元化的趋势。然而目前高校财务队伍的建设方面存在一些弊端,最基本的就是高校对于财务人员工作内容的定位方面存在思想认识不足方面的问题,很多高校简单的认为财务人员工作内容就是“看钱”、负责记账、算账、款项往来,是名副其实的账房先生,这样的理解缺乏主观能动性,这样的理解认为看好钱就是完成任务,财务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发挥重大作用;其次,很多高校在教育上各方面严重滞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最后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面偏重功利性,许多老同志面临着学历低、晋级职称不达条件,迫于压力纷纷参加学习,学历进修、职称培训考试,为自己在硬件上争取条件,这样的学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但是这类学习主要是出于短期利益被迫学习,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没有培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