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4 09:45:3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

第1篇

一、什么是心理危机干预

g.caplan(1964)认为,当一个人面对困难情境,而他先前处理问题的方式及其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时,这个人就会产生心理困扰,这种暂时性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2]。心理危机干预则是在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通过告知当事人运用合适的方法处理应激事件,并采取支持性治疗帮助个体度过危机,恢复正常的适应水平,防止或减轻未来心理创伤的影响[3]。一些学者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短时的、急性的处理。但事实上,危机干预并不仅仅是短期的一种处理,而应该关注到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

二、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紧迫性

随着社会压力的激增,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危机事件不断涌现,大学生自伤或伤人等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笔者自连续四年对某高校入学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发现,新生心理状况逐年渐差[4],级新生中存在中度以上心理困扰的学生比例达到16.52%,有自杀想法的学生占3.1%,而级的比例分别为13.2%及2.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逐年呈下降趋势,且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逐年提高。因此,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危机预防干预至关重要。尽管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近年来大学生自杀及伤人的惨剧仍屡见不鲜,这与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操作性不强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的危机干预模式多是由国外直接引进,如常用的belkin提出的三阶段模式[5],对危机干预的建议多停留在观念上,尚未形成操作体系。因此,探讨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的对策,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非常必要且紧迫。

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构的探析

建立本土化、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态化危机干预模式,就应该从“个体—学校—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入手,以危机干预的全程观为基础,从危机评估到危机即时干预、后干预,最终建构发展性的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本文所提倡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的建构思路见图1。

1.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估模式

要预防心理危机的发生就必须建立危机评估系统。建立科学化的评估模式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建立整合生理、心理、社会指标的预警体系。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评定,主要从认知、情绪、躯体和行为四个方面的主观特征来判定心理危机。这些指标较模糊,容易受干预者的主观影响,导致误诊。虽然,国内学者金宏章等人编制了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测验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纳入了自杀意念指标,但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并不仅局限于自杀,还有冲动性杀人等因素,考察危机事件的维度不够全面,测验结构效度指标较低[6]。

具体应该将何种因素纳入预警体系中呢?笔者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资料中的家庭经济、家庭结构、家庭气氛、重大创伤等因素能够显著的预测心理健康水平。同时,笔者在长期的危机筛查工作中,尝试着用量化分数的形式从自杀想法、自杀史、自杀计划、当前压力水平、社会支持情况、精神病性等几方面对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取得了较好的实效。由此,在建构危机评估指标体系时,家庭因素、自杀相关情况、压力、社会支持、精神病性等方面都可以纳入其中。建立一套整合生物、心理、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通过客观、量化的分数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性进行评估。

(2)建立动态的心理危机数据库。目前,大量的高校为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但大学新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入学心理档案的时效性和精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存在问题。所以,动态心理档案的建立应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考虑。一方面,应该全面关注各类学生群体,不仅包含大一新生,还应关注毕业生、家族有精神病史的学生、曾患有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障碍和有自杀倾向的高危学生。另一方面,建立多个施测点,采取分阶段的方式跟踪记录,对建档对象进行长期的跟踪调查,对高危对象进行定时施测与干预,全面了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其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其心理危机的变化,并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模式

以往的危机干预重在即时干预,忽视危机前的预防及危机后的干预;重视危机的他救力量,而忽视危机的自救力量;重视教师的力量,而忽视同伴的力量。因此,危机干预应该从全程化、多资源的角度着手,关注危机的自预与后干预。

(1)自预模式。大学生自身力量的不足是危机形成的主体原因。因此,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形成和化解应该始终以大学生自身为主体,其自身因素在危机缓解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危机自预是心理危机干预的最理想、最有成效的手段,将心理危机化解于无形,才能最有效的帮助学生成长,最大限度保护学生,避免其受到因心理危机所带来的伤害。那么,应该通过什么__途径促进学生的自预呢?

一是通过心理健康课程的自我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无疑是快速、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其自预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心理健康课程

,向学生传授心理危机预防知识,教会学生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式,增强自预和帮助他人的能力,避免出现心理危机。同时,在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强生命教育、压力和挫折教育,引导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并使学生正确认识压力,勇敢地面对人生挫折。二是通过社会实践提升自预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社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自我了解和认识的能力,帮助其与人更好地沟通,学习积极解决冲突和压力的方法,在工作和学习中学会应急情况的处理和求助技巧。

(2)同辈干预模式。同伴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支持和帮助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育形式,同伴之间通过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方式进行交流,可以唤起共鸣,达到心理危机干预的效果。因此,在调动学生自身资源进行自我教育的同时,也应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同伴互助模式。在具体操作上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建立同辈监督机制,每个班均设立男女生心理委员,作为学生干部,由他们充当班级的心理健康保健员和信息员,向班上同学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定期向学校反映班上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到危机早报。另一方面,建立同辈支持机制,通过朋辈热线、朋辈素质拓展等方式进行同辈互助,发挥同伴对危机学生的影响。

(3)加强危机的后干预。目前,危机干预重点关注危机的即时阶段,对心理危机的后干预的关注不够。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整套联动的系统过程,危机的后干预必不可少。危机后干预有助于弥补目前危机干预机制的不足,丰富危机干预的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及时的避免恶性事件(如自杀、凶杀等)的模仿效应。

一是建立对危机学生的后干预机制。曾经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是心理干预的高危人群。但是,许多高校对于危机事件发生后个体的善后工作还没有很好的开展,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手段帮助学生真正从危机事件中恢复过来。因此,应该针对有过危机行为的学生进行危机后干预,帮助学生恢复创伤前的认知、感情和行为的功能水平。

二是建立对危机学生周遭人群的干预机制。知悉或目睹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会对危机学生同伴带来强大的心理冲突,他们会对危机学生的行为感到惊讶、困惑、自责甚至恐惧,这种情绪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这种心理冲突得不到有效处理,会让他们习得危机学生使用的不良应对方式,也就是说危机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传染性”。目前发生在富士康公司的连续跳楼事件充分显现出这种“传染”的危害。因此,对危机相关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后干预非常必要。在危机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对他们进行哀伤辅导、班会、放松技术、个别辅导等,帮助周围的同学消除紧张恐惧心理,化解其因危机事件带来的心理冲击,防止其产生模仿行为以及对可能产生的心理创伤进行心理修复,并提高其处理类似心理危机的能力。

3.个体—学校—家庭—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预防与干预模式

当人们遭遇到各种心理社会刺激,特别是严重的心理危机时,往往需要周围人帮助他们度过危机。目前,很多危机干预工作重视学校系统内部因素,但常忽视家庭、社会等外部因素。其实,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个系统、复杂的工程。一方面要重视学校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来自学生的家庭及其它社会因素的资源。如何有效地利用家庭、社会的力量,协调学校—家庭—社会的危机干预的作用,应该成为当前大学生危机干预研究的重点。

(1)家庭教育。高校应该主动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强化并发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首先,学校可以在新生普测时让学生填写家庭基本情况表,收集学生的家庭地址、家长的联系方式以及成长发育等主要信息,为学生建立家庭教育档案。其次,学校要向家长传输新的教育理念及危机救助方式,可以在每年新生报到期间,对新生家长开设家庭教育的相关讲座,开展亲子团体辅导等拓展性活动,使家长和学生在报到之初就形成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支持的观念。再次,对家长进行相关培训,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掌握帮助子女度过心理危机的教育方式,如在校园网、校报等载体上开辟家庭危机教育专栏、编制心理危机干预家长手册等,定期邮寄给家长。最后,在学生陷入心理危机的时候,要充分启动家庭支持系统,使危机学生获得家庭的理解和支持,坚定其度过危机的决心。

第2篇

通过此次心理危机干预培训和危机案例,让我认识到一线辅导员或者班主任在处理学生危机事件的经验和知识的重要性。同时我们也学习到丰富的心理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危机事件的处理方法,以“稳、准、狠”的工作态度与思路来应对。“稳”就是要工作思路清楚,遇到危机事件,一线学生工作者要在第一时间了解详细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并和家长了解事件背景。“准”指的是学生的情况一旦经医院或者专业人员判定,情况确定,立马让学生家长接回家重点监护,“狠”指的是危机事件不过夜,必须24小时监护或者立即处理,不留隐患。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特点进行概括:1.心理问题越来越多和严重,主要体现在极端个案;心理危机问题越来越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以神经症为主要问题类型,越来越多呈现出人格障碍问题为主要问题类型和工作难点。2.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心理咨询或治疗问题,而与社会文化因素密切相关。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不稳定,早期创伤和寄养经历,应试教育体制等成为心理问题的越来越重要的根源。3.理想、信仰、价值观、生命价值与意义、学习价值与意义等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总结来说,心理危机干预要做到九点:1.付出任何努力让个案放弃他所选的方法;2. 减压,评估导致自杀想法的应激源,设法处理;3.要打破保密原则,而且要通知其家人或朋友(妥善保管相关材料,如遗书等);4.不管年龄多大,都要建立一条[生命线](电话保持畅通);5. 和个案订不伤害协议;6.立即处理;7.尽快约定下次访谈时间;8.制定行动计划;9.随时可用电话联络到。本次培训是我感觉收获最大、指导性最强、专业性最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次培训告诉了我下一步应该如何更有效地筛查出高危群体,如何建立危机干预机制以预防和应对危机事件的发生。这是一次非常专业的培训,我相信这对我以后的学生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非常感谢学院提供的培训机会,也希望我们学校多提供一些诸如此类的高质量的培训。

第3篇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批心理援助队伍奔赴灾区第一线,对幸存者、罹难者家属、救援人员等展开心理危机干预,但是,有一个群体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身处灾区、亲历灾难,还要对学生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人民教师。

灾情发生后,对灾区教师进行及时而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教师的心理压力不能得到及时的缓解和干预,其负性情绪和负性认知既对教师自身及其家庭有害,又会影响到教学与教育工作;教师不仅难以引领学生走出心理阴影,甚至还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创伤。这对于灾区师生的心理重建是极为不利的。反之,如果教师的心理调适能力增强了,一定会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一、灾区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

1,躯体性反应

在巨灾发生后的相当一段时期内,受灾教师出现了一些躯体性不适,表现为出汗、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口干、咽干、咽痛、嗓子发堵、难以放松、失眠、多恶梦、心悸、容易感到疲劳、头昏脑涨、尿急、尿频等焦虑状态。严重者还出现了幻觉、妄想等症状。

2,精神性反应

(1)恐惧感

“5・12”大地震来势凶猛,许多教师正在教室里上课,无防备地亲历了强地震。他们感到跑动困难,目睹房屋摇晃、大地发疯似地抖动,听见楼房撞击开裂的声音和恐怖的地音;他们眼睁睁看着亲友、同事、学生在一瞬间被埋、被砸、被压致伤致死的血腥惨景;也看到了大地震在顷刻之间将美丽的校园变成一片废墟,自己苦心经营的家园在几分钟之内被夷为平地;他们也经历了断水、断电、断煤气、通信中断、道路中断、无热水热饭、短期食品匮乏、亲人联系不上等非常态生活。而这一幕幕又是那样的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加之余震不断,有裂缝的楼房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许多教师在震后谈“震”色变,哪怕周围只有一丁点的动静也会产生惊悸,在狭窄的巷子里走路或在黑暗的室内也会产生惊惧感。

(2)无助和绝望

地震这种人类无法抗拒的力量使人目瞪口呆又无能为力,由于从未有过类似经历,凭仅有的知识经验也无从面对。侥幸逃脱的人也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不知道如何施救,不知道救援人员什么时候能来,不知道被困被埋的人什么时候才能被救援人员救出来。从小就被灌输并相信的集体力量在受困的时刻暂时不能看见,这使他们感到孤立无援、无助和绝望。

(3)强烈的负罪感和挫败感

特大地震带来的灾害非人力所能控制,但有些灾难亲历者却善意地将某些生命、财产损失的原因归结为自己的决策失误,由此而产生强烈的懊悔心理和负罪感。有亲友在灾难中亡故的幸存者则容易出现“否认”灾难后果,选择性地遗忘已经发生的变故。还有一些人则会表现出易冲动、易激惹、回避事实的精神状态。而在恢复教学的过程中,灾区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安抚学生,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但是他们在这方面的专业知识非常欠缺,这更加重了他们的挫败感。

(4)注意力不集中

上课时的专注度降低,周围稍有较大震动例如大货车或其他工程车辆路过,都会引起恐慌,注意力难集中到课堂教学上。

(5)人生无常的宿命感

大地震摧毁了许多人曾经为之追求和奋斗的东西,奋斗的结果一夜之间化为灰烬,这使他们对未来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消极的宿命情绪。

3,社会功能影响

受灾教师群体的社会功能普遍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有些教师虽能照常工作,但由于注意力下降,精神疲惫不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有些教师则由于受刺激较大,自控能力下降,容易对自己或学生造成二次伤害。还有一些教师由于恐惧地震和余震,不能安心于本地工作,想调动到无地震地区,“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势必影响教育教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较重者则不得不减少工作量甚至无法正常工作,尽量回避或完全回避必要的社会交往。

二、灾后教师心理危机的成因

在巨灾中,教师被公众赋予了很高的期望,这使得普通教师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更加重他们的自责与内疚心理。人们误以为教师都拥有比别人强的心理素质,拥有比别人多的心理调节技巧和能力,因此灾区教师群体的心理问题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其实,灾区教师本身也是受害者,也是大灾的亲历者,其心理也会出现危机。教师身处人口相对集中的学校,而汶川大地震中校舍倒塌数量颇多,教师要面对大量曾经熟悉的面孔和身影在瞬间血肉模糊或永久消失,他们心理上的创伤会比一般受灾人群更为严重。加上财产损失,更使得他们不得不承受震灾带来的多重压力。同时,他们又肩负着教育学生。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学生活动,安抚学生心灵的职责;除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外,还需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应对灾难的心理调节能力和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能力;他们还是家庭中的顶梁柱。重重压力使他们在灾后一直处于忙碌状态,照顾学生和复课使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考虑家庭,自身的心理问题也得不到及时疏导。因此,受灾教师群体的心理危机在震灾后尤为突出。

三、灾后教师心理危机干预

要对灾区教师进行及时的心理调适,尽快医治他们受伤的心灵,使他们尽早走出震灾的阴影,重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大地震会对经历这场灾难的人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是一种破坏性压力或极端压力。对破坏性压力产生的后果进行心理干预是必须的。强大的自然灾害后人们的心理反应有时候近似于PTSD,出现此症状的人被称为“灾难症候群”,PTSD从产生到恢复平衡要经历三个阶段:(1)惊吓期。(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灾者会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3)康复期。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灾区教师的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要经历这三个阶段,我们不能只重视“惊吓期”这一个阶段而忽视了后两个阶段。根据国际经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至少要持续二十年。

灾后教师心理危机干预还要重视教师作为灾难受害者与作为学生心灵辅导者的双重身份。在对灾区教师进行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时候需要兼顾教师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心灵重构的巨大作用。

第4篇

[关键词] 骨科;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疼痛;心理状况;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9(c)-01040-03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与临床上应用的传统精神分析法和行为疗法有所区别,它不强调对患者童年经历的挖掘,也不仅仅局限于对外显行为的矫正,而是着力改变患者错误的认知,最大可能地消除患者的负性情绪,并结合行为训练以及其他各项技能的学习,进而达到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的治疗目的[1]。近年来,随着人们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出行方式也不断改变,交通事故发生率明显上升,骨科患者越来越多,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术后疼痛是影响骨科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最主要的因素,使用镇痛剂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其不能大量应用,且对于慢性疼痛患者一般不适用[2],本院从2011年开始开展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对本院2011年2月~2012年10月收治的40例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疗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骨科收治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其中,男性56例,女性24例;年龄19~76岁,平均(43.8±6.7)岁。其中,开放性骨折52例,闭合性骨折38例;完全性骨折26例,不完全骨折54例;钢丝内固定术8例,钛胸骨固定系统固定术12例,植骨及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8例,手法复位结合外固定支架固定12例;克氏针有限内固定结合石膏外固定14例,掌侧入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或结合石膏外固定1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本次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使用传统药物止痛。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行为干预疗法,具体如下。

1.2.1 术前护理 了解患者病史,是否存在物过敏史,是否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病史,排除存在严重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估,主要是疼痛评估,综合评价患者可能出现的疼痛程度,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分发疼痛预防手册,告知患者手术的具体方法、过程以及疼痛评估的结果,让患者在术前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指导其家属协助护理。骨科患者由于创伤后疼痛比较剧烈,由此,对手术疼痛较为恐惧,对手术治疗的信心不足,易产生负性情绪,此时,护理人员要适度鼓励患者,尽可能缓解其焦虑、紧张以及恐惧的心理,告知其手术风险。签署手术同意书时,患者可能出现抵触或者害怕心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手术疼痛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只要积极配合医师则可以明显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手术风险,树立其信心。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降低患者的痛苦和降低手术风险。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焦虑情绪,护理人员要报以微笑服务,注意仪表和仪态,对患者进行细致讲解注意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疑虑,消除其负性情绪,调整心理状态,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

1.2.2 术后护理 ①疼痛干预:对于术后轻度疼痛患者,指导并帮助其采取舒适,适当抬高患肢,采用冷敷等护理措施,0.5~1.0 h后再次评价其疼痛程度并及时记录;对于轻中度疼痛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将结果报告给医师,按照医嘱给予患者止痛药物;对于中度疼痛患者应联合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弱阿片类药物;对于重度疼痛患者应联合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和强阿片类药物,肌肉注射30 min,口服用药1 h之后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价,并将结果详细记录于护理记录单上。②心理护理:绝大部分患者为突然遭受意外损伤或者偶然检查出体内有异常肿物,毫无心理准备,加之骨折造成的疼痛,或者对肿瘤病情不了解而导致其出现恐惧心理,进而使患者在短期内身心发生极大的转变和不适。因此,护理人员应通过微笑服务,有效聆听、沟通,安慰并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理解患者的需求和苦恼等,找出心理问题的症结,为后期实行个性化心理护理提供充分依据,耐心细致地做好宣传和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陌生感,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环境;向患者讲解与疾病有关的知识,介绍同类疾病成功的案例,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其恐惧和焦虑心理,消除负性情绪,促进睡眠。③睡眠护理:良好的睡眠有助于促进患者机体的康复,使人体生理功能更加健全。患者如果睡眠质量差,则会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影响组织的生长和修复,妨碍伤口以及骨折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最终影响患者的康复[3]。骨科住院患者由于惧怕手术、可能出现的疼痛以及肢体制动的影响,均会导致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骨科患者对于的要求比较严格,部分患者需要固定肢体,如果长期保持同一,由于被动或者强迫的,使局部肢体活动受限,导致患者出现不适感,进而影响睡眠。舒适护理不仅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同时也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减少患者由于镇痛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制动和功能锻炼,预防关节强直,对于因石膏过紧造成的肢体肿胀、麻木,应及时松解石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心理学治疗结合传统疼痛治疗能减轻患者的药物用量,疗效显著。

1.2.3 行为干预 改善病房环境,为患者营造一个安全、安静、安心的疗养环境。根据患者不同的手术情况,采用不同的,使其肌肉放松、减少切口张力、改善呼吸、促进伤口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疼痛。指导患者学习减轻和避免疼痛的方法,尽量减少咳嗽、深呼吸等,咳嗽时轻微按压伤口,以防止伤口裂开,牵着缝线等[4]。

1.3 临床评价标准

本研究采用VAS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以0~10 cm为尺标,0表示无痛,10表示疼痛不能忍受,数值大小和疼痛的程度呈正比,将其分为轻微疼痛(0~2分)、一般疼痛(3~5分)、中度疼痛(6~8分),重度疼痛(9~10分),在术后5 d内进行评估[5]。采用本院护理部自行制订的问卷调查表调查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将其分为极为满意、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四个等级,总满意度=(极为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评估情况的比较

经护理干预后,两组均无重度疼痛患者,患者疼痛程度明显好转,干预组患者仅为轻微或者一般疼痛,无中重度疼痛患者,对照组仍有6例患者中度疼痛,其余患者均为一般或者轻微疼痛,干预组患者疼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经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干预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仅为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认知行为干预疗法主要关注患者的信仰、期望和应对能力,诸如分散注意、引导思想、自我催眠等。心理疗法主要包括劝导、启发、鼓励、支持、同情、保证等方式,指导和帮助患者分析当前所需要面对的问题,使其发挥自我最大的潜力和优势,进而到达治疗效果的一种心理疗法。催眠疗法主要包括诱导、治疗性暗示和终止睡眠体验的暗示等[6]。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让患者在手术前后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的各个环节,有助于组织的生长修复和骨折愈合。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的态度是患者康复的主要动力,正确全面的康复护理是其根本条件。维护患者自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促使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降低偏瘫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让患者尽早回归家庭和社会[7]。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护理,患者术后未出现中重度疼痛,证实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同时,由于疼痛减轻,患者负性心理明显得到改善,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接受治疗,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和护理人员的工作,进一步加快了康复的进程。另外,通过认知行为干预疗法,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缓解了紧张的护患关系,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的发展[8]。

综上所述,对骨科患者行认知行为干预疗法能有效改善疼痛,减轻患者由于疼痛引起的负性情绪,促进手术的开展,有助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以及组织功能的恢复,改善其预后,同时也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志珍.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34):3207-3208.

[2] 成晓洁.团体认知行为心理治疗在慢性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11.

[3] 高薇.认知疗法在骨科慢性疼痛性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25-26.

[4] 焦琳琳.不同心理干预方法对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缓解疼痛的效果研究[D].天津:天津医科大学,2012.

[5] 李乐之.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心理和生理因素的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0.

[6] 程清波.骨科手术后疼痛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7):117, 120.

[7] 那艳涛.舒适护理在骨科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 18(28):121-122.

第5篇

关键词: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策略

一、 心理危机

1. 心理危机实质

心理危机的实质包含三个基本部分:一是发生的危机事件;二是当事人感知危机事件后出现主观上的痛苦;三是对当事人而言,由于习以为常的应对方式不能成功,与突发事件l生前相比,其行为、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功能会下降。这一定义较全面、准确地概括了心理危机的过程和实质,得到了许多研究者和临床工作者的认同。

2.高职贫困生常见心理危机

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主要是指高职贫困生由于无法克服心理冲突或者外部的刺激,而按照平时的应对方式又不能处理好,由此对所遇到的内外部应激事件所产生的一种反应。从心理社会转变模式来看,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危机同样源自个体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高职贫困生常见的心理危机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格缺陷,这在高职贫困生中最为常见,表现为环境适应不良,自我认识出现偏差;二是人际关系冲突;三是恋爱受挫;四是学业、就业压力;五是经济困难;六是家庭重大事件。

二、 心理危机的积极干预

1.心理危机积极干预的理论基础

加拿大病理生理学家Hans Selye认为,应激是机体对内部或外界各种刺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面对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应激源,每个人的反应会不同,有些人能从危机情境中自我解救出来;而有些人难以自拔,陷于心理危机。

积极心理学发起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里格曼(Seligman)认为,心理学要将人固有的美德作为出发点,他提倡用积极的眼光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以期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潜力 。这是与现代教育精神一脉相承的心理教育理论,能够很好地诠释和解决当前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同时为干预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方式和认识视野。

2.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的积极干预方法

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在高职校园中不具有普遍性,但一旦高职贫困生出现心理危机,若得不到及时干预,危害性极大。当外界提供支持、心理治疗性干预或注入新的力量时,能更好地帮助危机状态的当事人渡过危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并不只是短期的应急处理,而是一个长效、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该关注危机发生前、中、后各个阶段的处理,多层次、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

三、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策略

1.完善体系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制订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实施方案或办法,编印《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指导手册》,完善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体系,包括发现、监控、转介、紧急干预和善后处理五大体系,从制度、人员、机制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工作。

2. 预防教育

做好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工作应立足教育,要在预防体系上加强探索。建立心理危机预防系统,加强学生自我调控体系的建构,做到提前发现,及时报告,跟踪评估,及早治疗,将心理危机学生状况控制在萌芽状态。

第一,开学后,可以通过向每位新生发放心语卡,制作宣传横幅,利用网站、微信等方式开展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围。

第二,把心理健康教育列为必修课,并保证足够的学时,普及和宣传心理知识,引导学生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第三,利用讲座、班会、团课等专题活动,进行危机预防与应对教育,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第四,对需危机干预学生进行危机评估和心理咨询。心理咨询教师在工作时间内正常接待贫困学生的咨询(特殊情况例外),处理来访贫困生的心理危机问题。

3.预警机制

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预警机制主要针对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出现前的预测和干预,是一种超前的干预机制,通过预警系统对预警对象有关信息进行研究和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危机因素,进行系统评估,进而使用相关措施,以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概率,将危害和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4.应急处置

遵循“预防为主、迅速反应、重点突出、长期监控”的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方针,坚持以下原则进行应急处置。

一是生命第一,出现贫困生校园危机时,应立即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保护贫困生的人身安全;二是亲属参与,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学生家长或亲属;三是全程监护,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安排专人(由领导小组指定人员)对干预对象全程监护;四是事件第一, 出现危机时,校园干预组相关人员应立即全力投入危机事件工作中;五是分工协作,相关部门在实施危机干预过程中,要协调配合,履行职责,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六是事后干预,危机干预后期,班主任、辅导员、心理教师等必须做好班级、宿舍相关同学的安抚疏导教育工作。

5.制度建设

做好贫困高职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以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为保障来开展工作。

第一,学习制度。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心理教育管理者、贫困生工作人员、学生骨干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全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第二,备案制度。全面了解贫困生信息,一旦学生因心理问题等出现明显症状时,该学生所在系部必须将其个人所有信息材料上报心理中心存档备查。贫困生自杀(含已遂和未遂)等危机事件出现并处理后,学生所在系部更要及时将危机贫困生的所有信息和资料上报心理中心备案,包括日记本、书信、遗书等纸质复印件和QQ聊天记录、手机信息、邮件等电子信息材料。

第三,鉴定制度。如果贫困生因复学、转学、退学或休学而引起心理问题,应由精神科医生作出评估与诊断。

第四,保密制度。从事危机干预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危机处理和工作中涉及的所有资料如危机对象的各种信息等严守保密。

高职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工作必须从全局、系统角度,做到工作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学校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协调配合,深入贫困学生中间,提升贫困生心理危机积极干预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的危害,维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积极心理学 积极防预 积极心理疗法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72-02

当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以心理问题为中心,较多地关注危机学生的病理性和消极性方面,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积极心理学提倡用积极的方式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理念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把学生当作充满潜力的个体,发现其积极方面,有助于在解除其危机状态后,继续拓展潜在心理能量和促进人格完善。

一、相关理论

1.心理危机干预理论

现代危机干预的鼻祖Caplan认为,当一个人面临困难情景,而他先前的处理危机的方式和惯常的支持系统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处境,即他必须面对的困难情境超过了他的能力时,这个人就会产生暂时的心理困扰(psychologycal distress),这种暂时性的心理失衡状态就是心理危机[1]。

林德曼和卡普兰将心理危机干预定义为帮助危机个体如何用更好的方式来解决危机事件。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危机干预是运用专业的技术手段,调动危机个体的自愈能力恢复心理平衡[2]。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及时对经历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或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使之恢复心理平衡[3]。

2、积极心理学理论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在消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张心理学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等为出发点,用一种积极的方式来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4] [5]认为人类自身存在着可以抵御精神疾病的力量,个体的积极心理本身就有预防和治疗心理问题的作用[6] [7]。它摒弃了传统心理学在理论与实践探求中消极、悲观的研究路线与模式,以力图唤起人类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对心理学重新进行了诠释。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已广泛应用于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宣传普及、素质拓展等方面,但目前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仍然较少应用。

二、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现状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一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中之重,由于学校所具备的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较心理学定义的更为宽泛,除了发展性问题和应激事件导致的危机状况外,还包括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现、救治和追踪。除了危机状态的干预,还有事先的预防预警、事后的追踪回访等环节。

目前各高校对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都非常重视,从组织制度、规章预案、队伍培训等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建构了多级危机信息网络,力图实现危机对象的早发现早干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重视早期发现,忽视积极预防

目前各高校均的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基本上以传统的病理性心理学和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关注抑郁、焦虑、偏执等负性情绪与负,重点放在尽早发现问题学生和及时干预危机学生,而容易忽略如何避免问题学生的产生和危机状态的出现,容易出现心理危机越抓越多的状况。

2.重视疾病诊治,忽视咨询辅导

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学生往往都伴随着焦虑、抑郁状态,除了由医院诊断为抑郁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的情况下应采取药物治疗外,其他的情况还是应以心理咨询手段为主。焦虑、抑郁状态大多是“果”而不是“因”,要通过心理咨询辅导来寻找“因”,进而解决“果”。但是,目前高校心理危机干预有疾病化的倾向,轻易下心理疾病诊断,过分依赖医院的治疗,忽视了高校心理咨询辅导的功能。

3.重视干预过程,忽视后续发展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最终目的应服从心理教育的整体目标,即促进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渡过了危机状态的学生关注较少,也缺乏后续的心理辅导来促进其人格塑造和心理潜能开发,容易造成危机对象重新陷入危机状态,或难以从危机中看到转机,完成心理发展任务。

三、积极心理学在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应用

1. 提倡积极预防,防范于未然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转变的激荡期,多种压力和环境的改变都能诱发心理危机状态。突然发生的事件,如失恋、意外引发境遇性危机;对人生责任、独立、承诺的思考诱发的存在性危机,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突然变化,如考试、就业等也可以引发发展性危机。

如果能引导大学生关注积极品质、体验积极情感,调整认知模式,学会积极应对方式,那么很多危机状态就可以消灭的萌芽状态,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积极预防理念。单纯地关注个体身上的弱点和缺陷都不能产生有效的预防效果,而应通过发掘并专注于处于困境中的人自身的力量,系统地塑造各项能力,并培养出美好的品质,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预防。

2、使用积极疗法,确保干预效果

目前对心理疾病大学生的干预普遍从疾病和紊乱出发,把危机对象看成疾病的载体,轻易贴上抑郁症、焦虑症等标签,扩大疾病的负面作用,致使危机对象即使暂时解除了危机状态,也难以摆脱“疾病”的标签。

积极心理疗法辩证地看待心理疾病,认为所有的疾病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既要看到疾病更要看到人的潜能。积极心理治疗重视患者现实能力的恢复,认为人人都具有两种基本能力:认识能力和爱的能力,人的心理疾病是由于这两种基本能力在不同的文化条件下分化为每个人的现实能力时发生冲突的结果。因此,一旦激发被治疗者的这两种积极的基本能力,心理疾病就有好转的可能。高校危机干预应运用积极心理治疗给求助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调动起其潜能,最终疾病治好时,人也会变得更有力量。

3、培养积极人格,实现根本改变

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的目的,不仅是帮助危机对象解除危机状态,更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完善人格。如果仅仅只是以帮助人们消除问题人格或人格中所存在的消极方面为中心,那么,即使当人所有的问题都被消除后,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力量也不可能得到自然的增长,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完善的自我实现的人。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思想认为,任何个体的人格均有两面性,积极的一面表现出一系列积极的特质,而消极的一面表现为一系列消极的特质;当人格的积极方面占据主导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表现出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机能时,便容易形成积极人格[8]。因此,帮助危机对象塑造积极人格,应是危机干预后续工作的重点。

总之,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应该改变指导思想,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下取得更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章成斌.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践和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 第4 期。

[2] 张亚君 基于社会支持理论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构建[D] 湖北:中南民族大学,2009.

[3] 钟义红,陶知翔.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思考[J].南昌高专学报,2007(6):63~65

[4] 郑祥专.地方高校大学生积极人格发展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6):69~74

[5]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23(3):6~9

[6] 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第7篇

1.人际关系障碍

1.1构建人际关系障碍防范干预模式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逐渐加快,许多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长期处于高紧张、高压力的生活状态之中,人们间的隔阂越来越大,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导致的问题越来越多。在学校、职场、日常邻里生活中,由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轻者可引起交往困难,重者可造成社交恐惧症或抑郁症,甚至是极端暴力行为和自伤自杀。例如,我们不乏发现学校中有同学会因为不善处理同学间的关系而导致人际关系僵化,甚至无法完成学业;也有人会因无法适应职场新的人际关系而无法正常工作;而邻里或公共关系的不善也会引起人际关系恶劣,甚至是举刀相向。

总之,种种由于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的心理问题或社会问题越来越多,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一般心理问题,甚至会影响到个体正常的社会功能,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积极构建关于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体系势在必行。

1.2常见人际关系障碍

主要有自我中心、自卑羞怯、嫉妒敌对以及孤僻,长期以往还会导致社交恐惧症和抑郁症,甚至是自伤。其中,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事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自卑是一个人由于生理心理上的某些缺陷或欠佳而轻视自己,自卑感容易使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的正常发挥。[1]羞怯的人在交往中容易被动和采取回避态度。具有嫉妒、敌对心理的人易采取偏激的报复行为,甚至导致极端暴力行为。而孤僻的人经常认为无人可以理解自己,自己无法融入任何团体之中。

2.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不仅关注现在的被意识到的心理问题,而且对于潜在的、表面上看似正常,但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问题的现象也极为关注,重视预防日常生活中心理问题的发生。[2]临床心理学具有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这使得其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应当处于一线位置。因此,从临床心理学角度来构建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

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

罗伯茨曾提出相关的现代三级预防策略:[3]一级预防,即事先有目的地策划一些项目和活动来预防某些危机的发生;二级预防,即设计某些策略,尽量对危机进行早期干预以预防问题发展的更为严重;三级预防,即综合采用危机干预策略来控制危机的扩大。

从临床心理学角度,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发展性干预体系。

1.预防体系

临床心理学通常获取的是心理层面的信息,而非行为上的信息,且心理是先于行为的,因此临床心理学可在危机源上控制问题的发生。预防性干预重视事前预防,重视教育与辅导,其基本目标在于防患于未然,把有可能发生的心理危机遏制在萌芽状态。[4]在预防体系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临床教育性和公共服务性,真正做到对人际关系障碍的早发现,早教育,早引导和早治疗。

1.1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和咨询机构

拥有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对于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控制都是很重要的。临床心理学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方法,更加准确地评估和解决问题。

人际交往中的许多问题是不明显的,甚至是潜伏隐藏的,如一个怯于社交的学生很可能会与舍友不太热情,长期以往可能导致社交恐怖或其他问题,而这些在初期和生活中是不易被发现或重视的。这就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控制危机源。在学校、公司以及社区等可以培训或招募专门或兼职的临床心理工作人员,设立专门的咨询机构,能对潜在的、已存在的人际问题做出及时的反应。

1.2建立心理档案,完善人际关系的评估系统

临床心理学具有贴近社会现实的特性,这决定了它具有信息搜集的功能,其功能主要体现在:[5]①搜集信息的渠道广泛②搜集信息的时效可靠③搜集信息的准确性强。因此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测验、学校或社会心理机构的普查数据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状况进行记录总结,建立心理档案,从而可以更好地提供心理服务、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和常识。

学校、公司、社区等要对其人员进行及时的关注和了解,建立心理档案,充分利用心理或服务机构,全方位了解其基本的人际状况,及时发现其潜藏或表现出来的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的人际问题,不仅要咨询老师进行关注,辅导员、班干部、舍长以及宿舍成员也要积极参与帮助解决。

1.3组织和宣传相关的知识讲座,发挥团体心理活动的优势

宣传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知识和相关的技巧和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人们应对不同场合、不同人的心理承受力和社交能力,并促进人们的主动求助。而团体心理活动可以使参加者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他人,通过相互影响,使他们在营造和体验团体凝聚力的同时,获得自身的成长和人际交往技能的提高。

一方面,可以定期举办一些专家讲座,请专业的临床心理工作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宣讲,还可利用宣传栏、宣传册等进行技巧性的指导,建立健全心理防御和调适系统,使人们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我压弹性和应对能力。由于临床实例比较具有说服性,可以结合临床心理的具体案例,使人们充分认识到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和人际障碍的危害性。

另一方面,定期举办团体心理活动,可以改善人际交往中的焦虑、敏感、多疑和敌对问题, 对提高人际信任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人们还可以将学到的社交技巧进行实际运用。

2.危机干预体系

心理危机干预就是指运用心理学、心理咨询学、心理健康教育学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全方位的心理指导、心理辅导或咨询,以帮助平衡已严重失衡的心理状态,调节冲突行为,减轻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对人和社会的危害。在危机干预中,对于人际关系障碍者,要充分发挥临床心理学的治疗操作性,要切实确保个体的安全和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以使个体能够恢复正常的社会心理功能。

2.1建立和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人是社会性的,他人的积极关注和支持能够很大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焦虑自卑感。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家庭、学校、单位以及社区组织等,而人际交往的社会性和广泛性使得其支持系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社交障碍者要给与充分的支持和关注,使得他们明白人与人的交往并不可怕,自己不是孤独的,他们的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2.2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要充分利用临床心理咨询的临床态度,直接面对当事人,广泛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活动。

2.2.1主要的咨询技术

一方面,可采用认知干预改变当事人的不合理信念。对于求助者进行必要的认知矫正训练,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自卑羞怯、抑郁、恐惧等心理是没有必要的,了解到自负心理的不堪一击性,能够运用合理的方式解决与他人的冲突。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行为干预。行为干预可以简单有效的应对恐惧、焦虑情绪,让求助者学会合理的社交技巧,并真正把理论应用于实践。如针对社交恐怖症,可以采取系统脱敏疗法,逐步缓解求助者的恐怖情绪,促使其能够与人良好交往。

2.2.2 临床咨询中的注意事项

由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敏感性、特殊性,在临床咨询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运用。人际关系障碍者很大一部分表现为害羞、自卑、孤僻、抑郁,这种个性因素使得他们很难与咨询师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而网络咨询和心理热线的设置为这些人提供了一种更好的解决途径,它还可以在问题的初期安抚住当事人,缓解症状。

第二,对于人际心理问题的评估要有足够的准确性和细致性,使用较精确的心理测验,全方位进行分析, 切忌武断。

第三,要确保求助者的安全。由于人际关系障碍者的敏感性,咨询师在面对来访者时要有足够的耐心、细心,灵活运用技巧,充分照顾其情绪和行为倾向。

第四,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咨询时,要利用家庭、学校、社区等对求助者的支持作用,将个体置于团体中进行缓解和恢复。

三.总结

人际关系障碍的多发性、易发性和初期隐蔽性使得我们必须对其加以重视和防范,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缓解和解决人际问题的发生。临床心理学由于其学科的临床教育性、治疗操作性和公共服务性,对于人际关系障碍可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和干预体系,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干预和控制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的发生和解决。其防范干预模式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预防体系,危机干预体系和发展性干预体系。

当然,从根本上预防人际心理问题的发生,还要依靠整个社会的支持、政治经济与文化等社会关系的协调运作。而临床心理学对人际关系障碍的防范干预还要与学校、用人单位、社区等整个社会的配合协调才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鲍丙刚.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B.E.Gilliland,R.K.James. Crisis Intervention Strategies[M].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Inc,2007.787-788

[4]段鑫星,程婧. 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第8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14周岁以下儿童。目前中国留守儿童有七千多万。众多留守儿童绝大部分集中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现阶段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最好方式是建立大量的农村寄宿学校。但是由于条件限制多数农村寄宿学校难以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

一、一则有惊无险的“澡堂事件”

A校是一所普通农村寄宿学校,留守儿童占学生总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该校学生素质较差,问题孩子较多。A校的男女澡堂是由一间澡堂中间砌墙一分为二组成。澡堂分隔墙距房顶有三四十厘米空隙。2012年5月19日对章明(化名)老师来说,是一个胆战心惊的日子。该日天气闷热,晚饭后章明与同事一起来到河边散步。突然电话传来一个女生焦急的声音,他快速向学校跑去。刚到校门口,廖祯(化名)就嚷道:“章老师,出事了,出事了。”话没说完,急促地递给了章老师一张纸条。这并不是一张普通的纸条,而是一份遗书!“老师,我不想活了,今天就走。”章平心头一震,但马上冷静下来。宿舍里找到了已哭成泪人的曾雪(化名)。其他女生你一句我一句把事情大概说了一遍。澡堂有人偷看洗澡,今天曾雪洗澡时,听到头顶上有点声音,往上一看,看到两只眼睛。曾雪惊讶过度“哇”的大叫一声,对方迅速逃离。章平大致掌握了整个事态后,安慰了大家几句后,劝其他女生去上晚自习并要求不要谈论。曾雪仍在伤心地哭泣。通过章平苦口婆心的劝导,她慢慢地平静下来,但仍坚持学校必须把偷窥者揪出来,否则她马上自杀。章平知道偷窥者难查清,并且真要大动声色地去调查,会导致更为恶劣的局面出现:一是造成全校学生的恐慌;二是曾雪受窥视事态将进一步扩大,其心理将崩溃;三是偷窥者揪出后可能会走向极端。章平一边表态一定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一边邀请曾雪同学去河边散步。要很妥善地处理这件事的前提条件是:必须使她接受被人偷看并不是她的错,并不会丢人现眼这个观点。必须马上消除其羞耻感。章平首先讲了一些历史上与现实中女强人的故事。然后回到现实,在斥责偷窥者的同时赞扬曾雪的美丽与善良,“在我们学校你是位较为出色的女孩,很多同学都很仰慕你,其中难免有些混沌的,做事不用大脑思考的小子对你的美丽自制能力太差。你假如能泰然处之,像以前那样生活,我想羞愧的是那个浑小子。他一方面仰慕你的漂亮,打心眼里想靠近你,另一方面又因做错事而羞愧,以至于惧怕你,这不更好吗?”她听完后,突然笑了起来。澡堂风波也得以有效控制。

从这件事来看章平能立即实施心理危机干预,尤其是快捷的心理援助方法是整个事情妥善解决的关键。

二、农村寄宿学校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对策

1.预防性干预

预防性干预是校园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在建立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生活环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预防性干预不仅包括对可能发生心理危机的高危人群的有计划有目的的干预,也包括对心理基本健康的人群的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生理发生变化,如女生来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他们开始进入心理上的困惑期。但其父母都在远方无法倾诉,学校预防性干预工作就显得很迫切。

2.引导性干预

引导性干预是指在重大事件发生时所涉及的心理危机干预。引导性干预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同时又极为困难的心理危机干预措施,其重点在于引导。如天灾人祸导致的校园群死群伤的现场,必须立即启动引导性干预,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3.维护与发展性干预

维护与发展性干预主要体现在危机发生后持续争取为心理危机干预措施。随着危机事件的个别信号的解除,危机事件当事人逐步回到日常的生活环境中。排除心理危机时留下的心理隐患,是维护性干预的主要任务。“澡堂风波”中众女生也产生了一定的心理危机,她们疑虑自己也被偷窥或谈“澡堂色变”。此时对其进行维护性干预则成为当务之急,而发展性干预重在追踪、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