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效生态农业

高效生态农业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4 09:45:35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高效生态农业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高效生态农业

第1篇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情况。全县已培育发展涉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10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4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3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6家。注册资金3个多亿元,总销售收入5个多亿元,带动农户10.4万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日益壮大,直接带动了订单农业和规模农业的发展,提升了全县农业发展水平,增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有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情况。全县有10个品牌相继获QS认证和贵州省“名牌产品”“、著名商标”称号(乌江贡米、凉山鼎皮蛋、大坝场牛肉干、东华种猪、思南黄牛、亿农大蒜、辣椒系列等),“乌江牌”贡米在第六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上获金奖,“馨韵牌石林春芽”获第八届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馨韵牌东坡毛尖”获国际名茶评委会银奖,绿宝药业生产的吴茱萸获出口免检产品,获3000亩有机茶认证,胡家湾优质稻、塘头至邵家桥一线蔬菜、凉水井至东华一线生猪均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思南黄牛”获农业部颁发的肉牛无公害产地产品认证书,并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了商标。2012年,全县取得贵州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品种有8个(西葫芦、黄瓜、胡萝卜、莴笋、生猪、李子、梨子、绿茶),产地认证8个(无公害蔬菜产地4个、无公害水果产地2个、无公害生猪产地1个、无公害茶叶产地1个)。全县无公害茶园面积累计达4.07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1.4万亩、无公害果园面积0.35万亩。全县现有贵州省思南县亿农绿色产业有限公司、思南县鼎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省思南县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思南县蚕桑科技园等农产品加工企业18家,主要涉及茶叶、辣椒、皮蛋、牛肉干等产品的加工。

二、制约思南县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一)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

思南县作为山区农业生产大县,受到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耕地分散破碎,工程性缺水严重,加上农田水利建设的历史欠账过大“,靠天吃饭”现象依然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县农业的规模化、设施化发展。

(二)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重点不够突出

全县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在调整过程中仍然过度重视面积和数量的扩张,对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增加农产品附加效益有所忽视,对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同时,受土地流转体制不健全、政策不完善、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加上农民传统种养思想严重,担心失去土地等核心生产资料,导致流转力度不大、范围不广,土地产出率和规模效益较低。

(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

“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也是农民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但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不强,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方面最为欠缺,导致农产品加工链不长,附加值不高。

(四)农业技术队伍及农民群众的科技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农技服务队伍年龄普遍偏大,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不够,已逐渐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同时,随着城镇化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伐加快,素质较高的“农民”成了“城市农民工”,留在土地上的大多是老龄、女性和低文化水平的农民。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乏力。

(五)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在农产品销售领域,从整体来看,我县农产品交易市场规模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基本无网络销售平台,仍处于农业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农产品还是依靠城乡集贸市场,在露天下交易、县域内消化,导致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同时,农产品价格低廉,严重挫伤了老百姓的生产积极性。

(六)缺乏资金现象严重

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投入,多数农民或合作社资金积累不多,很多时候即使有好的项目,由于缺乏资金,也难以实施,而政府对农业的扶持资金有限,农民农业贷款难的问题还未得到根本改变,从而制约了我县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

三、思南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一)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按照开发一片见效一片的原则,高标准实施好塘头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张家寨生态茶产业园区、思南高山生态畜牧示范园区和鹦鹉溪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内机械化耕种水平。同时,加大全县小水窖工程及灌溉沟渠建设力度,确保实现旱涝保收。继续实施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加大配方肥推广施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土壤肥料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继续实施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全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二)加快农业主导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全县农业产业,重点培育生态茶、蔬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和生态畜牧、烤烟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努力提升产业规模和效益。按照“板块发展、聚集资源、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重点建设张家寨、东华、香坝、合朋、长坝等乡镇茶产业,结合全县“三个万元”工程建设,大力实施茶下养殖、茶园套种等种养结合、长短结合的发展方式,提高茶园产出率和利用率。继续完善和提高塘头、邵家桥、凉水井等乡镇的设施蔬菜产业建设,大力推行无公害、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大对设施蔬菜产业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发展潜力。按照绿色、有机的标准,重点发展塘头、邵家桥、孙家坝等乡镇经果林产业及长坝、大河坝、许家坝、思林等乡镇的中药材产业,通过林下养殖、林下套种、特色种植等方式,推动全县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大力引进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加大对农产品精深加工大型龙头企业的招商力度,通过大型加工龙头企业的带动,延长我县农产品加工链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大全县特优农产品推介力度,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质量认证,着力培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高我县特优农产品的知名度,增强我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完善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

农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是沟通农产品生产与消费的桥梁与纽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全县要加强对仓储设施、配送系统、通讯、信息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农产品市场的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市场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健全各级信息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购销对接等服务,衔接产销,着力解决农产品难卖的难题。

(五)加强区域和高校合作

随着思—剑、杭—瑞高速公路的相继开通,思南与外界的距离进一步拉近,要立足我县区位及环境优势,加强与周边县域的合作力度,做大做强相关产业,着力构建西五县农产品仓储及交易中心。同时,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通过培训、轮训等方式,普及推广农业科技知识,加快农技队伍知识更新、技术更新。鼓励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发展建设,支持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用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不断提高我县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

(六)加大资金和项目整合力度

第2篇

一、着力调整农业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集聚化转变

近年来,东营市根据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按照“高品位、高档次、高科技、大规模”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规划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业加工园区、农业物流园区和农民创业园区。2006年至今,市财政筹集资金3亿元,重点扶持了以利津、垦利为核心的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以广北、黄河两个国营农场为核心的140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以“一区十园六带”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沿黄观光农业示范区。到目前,全市已建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65个,其中,以休闲观光、蔬菜种植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42个、现代畜牧业示范区13个、现代渔业示范区3个,农业集聚化程度得到大幅提升。以现代渔业为例,东营市垦利县以3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为平台,集中突破,突出发展黄河口大闸蟹产业,规模化大幅提高,到2010年,建成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14处,面积达到22.5万亩,有机食品养殖基地2处,面积3万亩,占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的62.5%。

二、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由注重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一体化发展转变

“十一五”期间,东营市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按照做强一产、做大二产、做活三产的原则,在稳定粮棉生产的基础上,重点培植了畜牧、渔业、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建立了三产带动、二产转化、一产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粮棉油加工、畜禽水产加工、果蔬食品加工三大产业集群。为推动产业转变,市财政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民建设冬枣小型保鲜库的意见》、《关于加快花卉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海参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关于扶持黄河口大闸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财政扶持政策,每年重点扶持10个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效果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名优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其中黄河口大闸蟹、海参养殖面积分别达到65万亩、10万亩。畜牧业发展势头强劲,建成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1300个。休闲观光农业完成投资1.9亿元,经营主体达到33个,经营面积10.76万亩,带动农户1.84万户,实现年营业收入5.2亿元,利润1.39亿元。以城郊农业为例,我市东营区每年预算安排资金5000万元,经过连续几年的扶持,建成了一批集观光赏景、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特色餐饮等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产业,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目前,东营区已建成休闲观光农业项目14家,占地1.96万亩,吸纳农村劳动力4140多人,带动农户4400户,累计接待游客27.46万人次,实现旅游等相关收入4473万元。

三、着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动农产品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累计投入资金900多万元,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创建农产品品牌,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争创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中国名牌产品等国家级品牌,组织黄河口名优农产品推介、展销活动,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名牌产品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奖励。目前,全市已有290个农产品、157万亩生产基地通过“三品”认证,中国、山东名牌农产品达20个;农产品注册商标285件,其中驰名、著名商标16件。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立了高标准的市级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中心和5处县级检测中心和30多家企业(市场)检测室,形成了以市级质检中心为龙头,以县区质检站为骨干,以乡镇和各生产经营单位检测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着力强化农业技术支撑,推动农业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模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全面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东营市实施了五项科技兴农工程,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培训渠道。2006年以来,市财政共安排资金760万元,围绕建设基层农技部门科技培训阵地,开展乡镇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有21个乡镇建起乡镇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大厅,实现了农业科技信息定时和实时查询,农民科技需求得到根本改善;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实施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入户示范工程,重点推广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等十项农业实用技术,实现农业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2006年以来,市财政投入560万元,围绕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千村万户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重点对农业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累计培训农民100多万人次,共选拔1300名农民技术骨干赴高校培训;围绕全市优势主导产业,实施市县乡村四级农业优势产业技术队伍建设工程,建设农民培训骨干师资队伍,为大规模培训农民创造条件。

五、着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推动农业由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2006年以来,东营市财政通过贴息5400万元,争取省财政贴息2059万元,扶持了100多家企业的230多个新上扩建项目,培植起了万得福、驰中、华誉、半球面粉、海星等一批规模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龙头企业集团。通过实施“531工程”,扶优、扶大、扶强农业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31家。仅2010年,全市引进、新上、扩建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46个、完成投资21亿元,今年又新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87个,计划总投资70亿元。龙头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350亿元、实现利润24.7亿元、上缴税金7.6亿元,年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67家。龙头企业通过合同、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直接带动基地农户24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75%,户均增收1500元;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万个,年人均工资1.8万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有效地把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带动更多的农户进入现代农业产业链经营。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家,资产总额10.36亿元。合作社拥有注册商标23个,使用农产品质量认证59个、无公害产品产地认定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农户18.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57%。

六、着力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实现经济生态一体化转变

为从根本上改变东营生态脆弱的状况 ,把黄河三角洲建成黄河绿洲,市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三网”绿化工程、湿地生态保护工程、农村新能源工程等项目。据统计,2008年以来,东营市投入资金32亿元,实施以“农田林网、路域林网、水系林网”为主要内容的“三网”绿化工程,植树9649万株,新建绿化面积87万亩,基本构建起了“三网”绿化工程主体框架。为确保生态农业资金来源,市财政积极探索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每年安排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300万元,与县区建立了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2010年,市财政安排资金678万元,成功实施了自然保护区生态调水和刁口河生态补水试验,断流34年的刁口河故道实现全线过流,完成补水6000万立方米,湿地生态系统淡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通过开展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恢复,恢复退化湿地20万亩。连续5年扶持,累计投入资金7300万元,实施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到 2010年,全市户用沼气池达5.2万个。

第3篇

关键词:食物链;价值链;加环;食物网;循环农业

1食物链加环与价值链高效利用

1.1食物链与价值链的关系

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是各组分通过吃与被吃的关系彼此联系,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在生态系统中逐层传递。农产品价值链是农业产品生产消费过程中,由于不同农作物商品价值不同、消费者对农产品有不同层次需求,导致其在利用价值上存在不同而建立的链锁关系。价值链促使食物链向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向调整,使其更符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收益规律,而食物链是引导和建立价值链的根基。食物链与价值链合理配置充分实现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耦合。

1.2食物链的加环

农业生态学原理表明,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对系统年净生产量有显著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由于生物之间存在的食物关系,能量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累积,可认为食物链越简单,净生产量相对较高;而农业生态系统具有高度受人控制和影响的特殊性,能量沿食物链进行能量流动的过程中,由于能量载体形式本身的使用价值是用来满足人类需要的。人类对生物种类、产量的调控和产品期望不同,人类需求具有层次性,能量并不是始终向需求层次高的方向累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物质能量高效利用的改造,通过食物链“加环”的方式,增加一些食物链环节,增加系统的产品和经济效益。

1.2.1一级产品“加环”

一级产品或剩余有机废弃物有尚不能供给人类直接使用的部分,可作为次级产品的资源。适当延长食物链、加入新的食物链环节,使农业生态系统中加环生物加以利用,经过生物转化利用后,尽可能转化为价值更高、人类可直接食用的产品,从而将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大幅提高。如将秸秆糖渣等通过加工配合成混合饲料用于养殖,能够将低价值糖渣转为高价值的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然后利用畜禽排泄粪便用于养鱼,通过这一环完成由畜禽粪便到鲜鱼的转化。池塘淤泥和鱼类排泄的粪便用来增加农田肥力,可使作物增产,完成从低产量向高产量的转化,整个生产过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1.2.2残渣食物链利用

残渣食物链是指低等动物和微生物分解农业生产的副产物和农业有机废弃物的过程,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最终利用过程。具有残渣食物链的生态系统有较强的自身调控和适应性能力,能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和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农副产品的利用率,也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以平菇等食用真菌生产为主的食物链加环利用方式迅速发展,如,经济效益较高的稻草—平茹—蚯蚓—黄鳝残渣食物链模式,平菇可利用稻草中丰富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粗蛋白及木质素的利用率也达50%;菇渣养蚯蚓对菇渣中的物质和能量利用率很高,但转化率较低;蚯蚓饲养黄鳝8d后增重38.5%,物质和能量的转化率均在15%以上。

1.2.3引入捕食性动物

农业生态系统食物链结构简单,引入捕食性昆虫或动物能够抑制以一级产品为食的害虫发生,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减少一级农作物损失。明代《渭崖文集》有关于食物链加环的记载,在稻谷种植的农业生产链条中加入鸭,鸭能够捕食破坏稻谷的害虫,这个食物链加环是适宜的,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2食物网优化与循环农业

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越复杂,生物食物来源丰富,物质能量流动的渠道越多,形成复杂的食物网,生产力也就越高。因而因地制宜设置农业生产结构和设计农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注意群落间的合理搭配,在农业生产中应建立多级循环转化的综合结构和多层多种的生产体系,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促进物质、能量的网状多级综合利用,对实现物质、能流利用的最大化,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也达到了对环境危害的最小化目的。

2.1北方“四位一体”循环农业模式

“四位一体”庭院循环农业模式是我国北方生态农业发展中形成的最为成功的典型生态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业土地资源为根基,充分利用太阳能,以沼气为纽带,利用生物转换技术,种植、养殖业相配合;农户庭院中,把猪圈和沼气池建在生产蔬菜的日光温室中,沼气池、畜禽圈舍、日光温室等相互连接,形成“四位一体”综合生态农业体系。这种生态模式中能量流动转向人类需求的方向,物质良性循环,资源高效利用,是一种综合效益明显的循环农业模式。技术特点为:圈舍的温度略有提高,为禽畜提供高效的生产条件,可使饲养量增加,畜禽粪便为沼气池提供了充足的产气原料;沼气池因太阳热能增温增加产气量,解决了北方冬季的产气量少的技术难题。

2.2南方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

稻—萍—鱼共生的生态农业结构是多层多种的立体结构的成功案例。在南方种植水稻地区广泛应用,水稻田结合养萍、养鱼技术。鱼类取食浮游生物和水稻害虫,减少病虫害,增加水体溶解氧含量;鱼类的粪便和排泄物作为水稻的肥料,有利于水稻生长。萍既可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又可直接作为鱼的饲料。畜禽利用和生产沼气后的畜禽粪便又可返回稻田,促进水稻增产。水稻增产、稻草增加又可为畜禽提供更多的饲料,为稻田提供更多的有机粪肥。稻田养鱼立体生态结构广泛分布在四川、湖南、江苏、广东等地区。

3结语

第4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微生物生态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109-02 

《微生物生态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主要涉及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微生物在环境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等。开设本课程是为了提高涉农专业学生,特别是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微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掌握微生物在自然界的生态分布、微生物生物种群的生态学关系,以及微生物在资源环境科学中的应用,为进一步学习应用微生物学等相关课程和从事相关专业研究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目前,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开设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2学时,课程实验16个学时。通过几轮教学实践,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对该课程内容缺乏兴趣,认为这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对自己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帮助。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地掌握微生物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同时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利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问题是授课教师所面临的新挑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近年来的教学实践,从更新教学内容、改进实验环节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实验操作技能的目的。 

一、教科书与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 

教科书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因此,选择合适的教科书尤其重要。目前,市场上有关微生物生态学的教材较少,主要有南京师范大学杨家新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黑龙江大学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以及中国海洋大学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其中,杨家新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在阐述了研究理论和方法后,突出介绍微生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微生物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宋福强教授主编的《微生物生态学》和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核心内容大体一致,主要介绍了正常自然环境,极端环境和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微生物在这些环境中的作用及其活性产物的应用;同时也介绍了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使用的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鉴于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在污染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中内容[1]更加全面,涉及到废气、废水、重金属污染物、固体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以及煤脱硫的微生物方法。同时考虑到本院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偏向理科和农学方面。因此,结合专业特点选择了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二版)》作为课程授课的主要参考教材。该教材知识点条理清晰,语言简洁凝练,每个章节后面附有相应的思考题,帮助学生系统学习,符合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理论课时较少,因此需要结合专业特点,以及本课程和其他学科的内容是否交叉,来对所要讲授的内容进行筛选。具体来说,本校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学生在大二时已经必修了《微生物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减少一些微生物学基础知识介绍。在农业高校中,对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应突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分布组成及其变化规律,适当增加本专业相关的科学研究进展知识点,如土壤微生物在提高土壤肥力,帮助农作物摄取营养,促进作物生长、抗病原菌的侵入和降解农药,保护农田环境方面的重要功能。此外,池振明教授主编的《现代微生物生态学(第二版)》中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海洋环境中的微生物类群,针对农业院校的学生,可将该部分内容与水体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变化规律进行融合,将水体分为江河水和海水两个大类进行介绍,重点让学生掌握这两种水环境中的微生物特点。结合本专业特点,在介绍污染环境中微生物生态内容时,注重突出微生物在污染修复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与农业资源环境相关的固体农业废弃物的微生物处理技术;在微生物产生的生态友好物质章节,重点讲授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农药和生物燃料等内容。教学内容合理调整后,突出了《微生物生态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相关性,激发了学生兴趣,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的改进 

微生物个体微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因此在《微生物生态学》理论课程讲解过程中,要避免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否则会使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乏味,学生很快就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元因素于一体,具有可视性好、生动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能够把枯燥、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有趣[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笔者通过互联网广泛搜集微生物相关课件,包括高清显微图片、动画、视频等,再根据专业特点及课程需要进行编辑、采选,并将其应用到《微生物生态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中,最大程度发挥多媒体工具的优势,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讲到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时,需要重点向学生阐明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和基本程序,而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良好的呈现PCR扩增过程,笔者采用flash动画演示和视频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轻松掌握了PCR扩增技术的原理及其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即变性、退火和延伸。 

在教学方法上,传统的讲授法是以教师为主体,这样势必降低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增加了“课堂讨论”教学方式。针对教材中需要重点掌握的一些知识点,提前提出一些合适的问题,让学生去查找资料,经过独立思考之后,在课堂上共同进行讨论。这样可使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微生物与化学污染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结合农业资源环境科学专业的特点提出“目前土壤环境中有哪些主要的污染物?”“有哪些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到这些污染物的处理中去”等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文献,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三、实验教学环节的优化 

实验课是《微生物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是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连接的纽带,对于学生实验技能的掌握和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教学相关实验可多达几十个,常见的实验有: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的测定、空气中微生物的检测、水质的细菌学测定、微生物对纤维素的分解作用及分解强度的测定、硝化作用及硝化细菌的计数、水中总大肠菌群的检测、水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生物污泥的活性测定、固氮菌的分离与测数、活性污泥菌胶团及生物相的观察等。针对农业高校的环境类专业的学生,应当结合他们的专业特点合理选择相关实验。例如,可将围绕土壤微生物开展实验,具体可以选择农田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对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细菌和真菌呼吸作用强度、纤维素分解能力进行测定,还可进一步对其中的固氮菌进行分离计数。采样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采集和保存农田土壤样品的方法,重点强调样品的低温保存,以保证土壤样品中微生物活性;样品测定过程中,指导学生掌握各种指标的测定方法,识别农田土壤中常见的纤维素分解菌和固氮菌,了解农田土壤中微生物与土壤肥力的关系。同时,为了激发学生对微生物生态的学习兴趣,在实验课环节,除了设置自然环境中(土壤、空气、水体)微生物的检测,增设一些特殊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例如让学生检测自己口腔中的微生物情况,检测自己手机上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等,使学生直观的体会微生物与人类自身生活的密切联系。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成熟,使传统微生物生态学研究领域由自然界中可培养微生物种群扩展到微生物世界的全部生命形式(包括可培养、不可培养、难培养的微生物及其自然界中环境基因组等)[3],这就要求高校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在理论课的第二章中,教师已经向学生讲解了研究微生物生态学的分子生物学方法,因此,在此基础上在实验课增设土壤微生物基因组DNA的提取和PCR扩增实验,为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微生物生态研究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 

实验报告是实验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微生物生态学实验课程中,教师对学生实验报告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在每次实验课之前,需要学生撰写预习报告,敦促学生熟悉实验,初步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步骤。实验结束后,学生应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内容,针对教师在实验课程中提出的思考题,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宽知识面;完成报告中“实验心得及思考”内容的撰写,对实验进行总结,从而加深印象。 

四、结语 

《微生物生态学》是一门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理论与实践相互渗透的学科,在现代农业高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给农业高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农业高校的专业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从理论教学内容选择、实验教学课程优化等方面出发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今后,教师还应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借鉴国内外先进成熟的教学经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池振明,王祥红,李静.现代微生物生态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第5篇

生态农业的概念是生物之间的互相生存供养,由此而形成的某种规律。这是人和生物还有环境,这三者之间,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进行的能量互相交换,以及因地制宜,由而建立不同的农业结构来进行发展,这是有着较高效率的,没有危害作用的,能量互相转换的模式。生态农业同时也是将各种各样的生物的生存互相联系起来,由此而做到生物与生物直接的能量互换或者互补。生物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环境能够作用于生物,同时生物又能回馈于环境。生物与环境这两者之间,即使互利互助的关系,又是互相制约的关系。生物与环境这两者的关系,就充分表现了生态农业这一概念。

生态农业是一个庞大的综合体,它是有机农业与无机农业的集合体,是农业生产体系,是人工生态系统。我国的生态农业包含了很多的成分,层次和部门,由生态经济系统原理为指导,由此而形成了复合农业系统。在上世纪年代,生态农业主要就是实行粮,混种牧草,混合放牧和机械的投入等等,而进行的。生态农业是综合性的一种生产体系。

2 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是关系到农业整体质量提高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结果。生态农业有很多的功能,并且生态农业是我国,目前为止,有效的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的手段之一。生态农业能够安全有效的生产出食品,而不是含有危险物质或者某种物质严重超标的食品。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农民将得到更大的收益,收入持续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又可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从而为维护粮食与食品安全提供保障。

二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在的农业都是对原有的农业生态系统有着严重的危害,由于使用大量的农药和化肥,使得对现在的农业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威胁,让农业生产力造成下降。生态农业从传统的农业方式进行转换,注重发展高效的生态农业,使得农作物病虫害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让农业用水和农业土壤得到一定的环境保护,从而起到保护农业生态的作用,甚至起到回复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得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

三是有利于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安全食品,特别是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随着安全食品市场的兴起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安全食品的发展必然势头愈猛,可以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实施发展生态经济,富民强省、强国大有裨益。

3 相关对策和建议

3.1 做好发展生态农业基础工作

对于生态农业的研究开发要认真对待,国内和国外的对于食品安全的信息都要仔细了解并且制定计划,然后进行研究。主要是动植物的资源研究。

3.2 加强领导

把发展和开发安全食品摆上日程,加强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实施步伐,坚强这一方面的领导,加强对生态农业的认识,由此做到高效生态农业。

3.3 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今后生态农业更进一步的发展,要广泛宣传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开发安全食品的重要意义,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倡导健康的绿色消费理念,引起更广泛的重视,提高全民的相关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参与的积极性。大力普及生态农业知识。要全面普及生态农业知识,提高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自觉性。

3.4 抓好试点

由现在的关于农业生产的企业来看,为了发展较好的农业生产,将关于高效生态农业的试点,以及农业方面的项目,全部都进行了重新而又全面的计划,以方便今后在生态农业示范县进行实施。在建设各种促销手段的同时,也要加大力度,开拓市场,因为抓好安全食品的销售环节是重中之重。其中,可以建立出口商标,可以创立品牌和可以举办展览会等等手段,由此而来提高。

当然,食品安全开发时需要多重力量的,仅仅只是农民和企业是肯定不能满足的。食品安全开发还需要各阶层的政府和国家机关提供一定的帮助,将发展优秀的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开发相互结合,由此形成优秀的农业产品和食品安全开发相辅相成。培育为安全食品生产加工服务的配套产业。这些产业主要包括生物肥料业、农药业、种业等。

3.5 全程监控农业生产过程

农业生产之所以需要进行全程监控,就是因为农业生产需要全程,每个环节,都要清洁生产,都要操作规范化,一是对于农业生产之前的管理,要做到事无巨细;二是对于农业生产之间管理,也要做到事无巨细,即要强化农田生产过程的农事操作;三是对于农业生产之后的管理,每个环节都要做到事无巨细。总之,全程监控,就是需要对农业生产从开始到结束,都要进行事无巨细的管理,进行有效的监控,由此维护好食品的安全。

第6篇

>> 发展循环型农业建设国家级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 湖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浅谈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现实意义 我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思考与展望 北京将创建20个生态农业核心示范园 试述海南州贵德县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现实意义 郑州市副市长杨福平调研 黄河农场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的综合评价 浅谈农场生态农业发展 低碳农业科技旅游示范园建设与示范的实践 对发展生态农业的思考 现代农业示范园规划与建设探讨 北戴河集发生态农业示范观光园现状及发展对策 大连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发展模式研究 试论建设农村循环经济下山东省的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分析 国外生态农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发展生态农业的经验与启示 节水灌溉技术在昌吉农业园区示范园中的运用与发展 浅谈吉林省生态农业的发展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 推进城郊型高效农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5-08-17.

[2] 杨又华.逐梦“两型”绘新图――盘龙现代农业示范园见闻[N].湖南日报,2014.04.04.

[3] 张斌,李国斌.湘潭盘龙大观园打造成旅游生态农业新名片[R].湖南省旅游局.2014.12.10.

[4] 曹辉,蒋睿.红色旅游的“绿色名片”――探访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盘龙模式”[N].湖南日报,2015-07-08(6).

第7篇

1996年洱海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水质开始恶化,敲响了洱海水环境保护的警钟,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大理州各级政府于1996年底开始实施“双取消”政策,取消洱海湖区所有机动捕鱼船和网箱养鱼[3]。到1997年,取消养鱼网箱11187个、机动船2579艘;1997年11月实施“禁磷”工作,在洱海汇水区内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含磷洗涤用品;1999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退塘还湖、退房还湿地的“三退三还”政策,到2002年实现退耕还林484.97hm2、退塘还湖296.3hm2、退房还湿地41.12hm2。这些工作的开展,对洱海水环境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强了人们对洱海水环境保护的意识。2003年洱海再次爆发全湖性“蓝藻”污染,促成了各级政府对洱海保护和治理的思路发生了“三个转变”。即从内源污染治理向面源污染治理转变;从单项零星工程向系统的工程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转变;从部门孤军奋战向条块结合分级负责整体联动转变。开始实施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及环湖截污治理工程、洱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建设、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流域水土保持、洱海流域环境管理工程等六大工程。除已经投入国债资金3.1亿元外,大理州财政每年投入3000多万元[3],用于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建成了第一期洱海湖滨带(西区)10km生态恢复工程、第二期洱海湖滨带(西区)38km生态恢复工程、沙坪湾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西区(48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东西区9.7km海湖滨带生态恢复工程[4],对净化水体、维护生物多样性和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蔬菜生产的高回报率,蔬菜产业已成为洱海流域近半数农业人口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没有找到更好的替代产业之前,各级政府不可能为了环保而限制蔬菜生产。

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从目前情况来看,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既能确保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又能有效减少洱海流域水环境污染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相结合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是有效控制洱海水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原因有三:一是其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的废弃物,都要参与到下一个生产环节的物质循环中,直接进入环境的农业废弃物很少;二是采用科学配方施肥,且以有机肥为主,不易随水流失进入洱海;三是生态农业的集约化程度较高,种、养、加、旅游相结合,设施较完备,氮、磷等元素不易流失。因此,在洱海流域发展生态农业,不仅能有效控制洱海流域环境污染,增强洱海流域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还能增加生态系统物质的产出,丰富农产品市场供应。

2.1把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生态农业相结合

把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有机结合,按照生态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要求,在吸收国内外生态农业发展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调整洱海流域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把奶牛养殖、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大田作物、洱海渔业、农村新能源建设、生物质能开发和有机肥开发等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地建设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现代生态农业模式,解决好洱海流域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把洱海流域地区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

2.2把发展生态农业与洱海流域保护治理相结合

洱海流域保护治理工程前期大量的资金主要投向洱海流域的生态环境建设,对控制水体进一步恶化、维护流域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只有彻底解决洱海流域蔬菜生产引起的面源污染,才能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因此,在完成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治污工程后,应加大对生态农业发展的投入,从根本上解决洱海污染的问题。一要在认真规划、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生态农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二要大力研究推广生物质能开发利用技术和有机肥生产技术。这样,既可以有效利用农村生产、生活有机垃圾以及湖滨带生物治污植物的残体减少污染,又可以解决农村能源短缺问题,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促进就业、增加收入;三要加大对生态农业示范村、镇建设的投入,建成一批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低排放的现代生态农业示范村、镇,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依据;四是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目前尚未开展生态农业生产方式的地方,应推广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有效减少面源污染物总量;五是探索洱海流域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洱海流域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初期农民收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会增加生态农业发展的阻力。但是,大理因苍山洱海而成为国家级的旅游风景名胜区,洱海保护也是大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建立旅游收入对生态农业发展的补偿机制,可以实现农业和旅游业的双赢。

第8篇

关键词:生态;农业;经济

1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

生态农业是以可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模式,按照人们生活需求要求,以生态发展为前提,实现满足人们日常农业的生产,保证人民生活基本需求的过程。生态农业以传统农业产业发展为平台,建立起具有现代科技发展体系的加工、生产、销售管理流程,不断完善生态农业发展建设进程,减少污染农药的使用,选用更加具有生态农业发展建设前提的产品,完成对产品品质的有效提升。

2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特点

随着我国综合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的经济支柱产业,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受到各种发展阻力,需要合理的规划生态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根据生态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尽可能的完善生态农业发展体系内容。

2.1加强整体规划发展

生态农业的发展需要对实际产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协调,架起整个生态农业产业的长效发展,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竞争机制,尽可能的提升国家的整体竞争实力,确保生态农业的长效发展水平。

2.2多样化的生态农业发展

建立生态化的多样发展品质,不断扩展我国各地区的发展条件,对比南北区域的生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的对实际的生态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建立符合生态效益整体平衡的标准内容,实现对生态经济发展水平的有效统一建设。

2.3生态的高效性发展

加强生态高效性的农业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态环境中认识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循环利用的标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标准内容,不断提升生态农业的发展经济水平。

2.4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农业需要可持续性的稳定发展,建立农产品供需规划体系,按照实际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形成适合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进程,提升生态体系的稳定性,确保生态农业的有效可持续稳定发展。

3生态农业经济的探索分析

3.1促进生态农业结构化的改进

逐步推进农业生态化建设发展,利用现有的生态优势,提升农业市场发展的需求,调整农业产品发展的结构化标准。根据实际的发展竞争力水平,建立符合实际竞争格局的发展内容,加强生态农副产品的结构化管理,从各方面推行农产品的特性形式发展,保证农民的收益,提升农民的生活品质,建立符合企业综合营销的管理模式,解决各种物流推广运输流程,实现对生态农产品的快速发展。

3.2建立合理的农产品融资管理渠道

按照农产品的优势发展趋势,分析农业生态发展的优势,吸引投资,提升农业生产的发展可行性。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不断促进生态农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鼓励农民对生态农业经济进行合理的投资。

3.3生态旅游与农业经济的开发

生态农业可以创建旅游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全新管理。例如,生态农家院、生态田园景观、生态农产品采摘等等。从另一个角度吸引游客消费,提升农业经济的发展途径,确保生态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

3.4农业经贸的国际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