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档案管理方式

档案管理方式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3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档案管理方式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档案管理方式

第1篇

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是指由档案的形成机构自行保管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档案,电子档案的长久保存不一定像传统档案一样将其上交给档案馆,而可以由形成机关自行保存。这种管理模式的目的是要摒弃集中模式将文件管理和档案管理相互分离的致命弱点,将文件到档案整个过程的几个阶段融合在一起,即把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合并到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文件连续体思想之上的管理模式,主张对电子档案的管理从现行工作领域入手,在电子档案的形成阶段通过建立登记制度、职能分类制度来建立对电子档案的处置控制措施,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档案的原始结构,以信息技术比较发达的日本为例,多数机构选择了机构自行分散管理模式,电子档案都放在形成部门[4]。

我国电子档案管理模式

我国目前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从应用类别上划分为机构分散管理模式和档案馆集中管理模式,但是从应用范围上划分,仍然以机构分散管理模式为主,机构管理模式主要在广大企业中应用,机构分散管理对硬件、软件要求不高,档案信息量相对较小,档案馆集中管理主要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中应用,这类档案大多是地方史志、重要法律法规,这些档案馆里的档案具有很大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保存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5]。在我国实际电子档案管理应用中,在档案信息载体方面,实行双套制管理模式,所谓双套制主要针对电子档案信息载体,即纸质载体和数字载体,纸质载体主要指原始纸质档案文档,数字载体主要指计算机硬盘、U盘、光盘等信息载体。国家档案馆在档案管理要求中明确指出,档案馆的档案入库,必须保障纸质载体和数字载体配套,以此确保原始档案的追溯性。我国机构分散式管理模式中,主要以纸质载体档案为主,电子档案为辅;档案馆集中管理模式中,主要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6]。

结论

第2篇

论文摘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

档案工作者的价值观是与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紧密相连的。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的价值归结为道德价值,作为一种道德文化,它之所以可以长期、广泛、持久地影响着档案工作者的行为,是因为道德文化是民族传统中的核心文化,是档案工作者在行为中起主导作用的价值观念,是协调档案馆与国家、政府部门之间,档案馆之间,档案馆与职工之间利益关系的准则。档案工作者对道德践履的尽善追求,对道德人格的完美塑造以及呈现出的高志功低物欲的行为特征,都是道德这把价值尺度在起作用。

当今人们对档案工作者的赞美也是从道德尺度出发的,“人梯”、“桥梁”、“默默无闻”、“为他人做嫁衣”这些话,集中描述了档案工作者行为中的勤恳、艰苦、牺牲、甘于奉献、创造性的人格品质,忽视了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模糊了档案工作者的心理特色。社会上很多人都说档案工作待遇、地位这样低,但档案工作者对档案事业、对利用者服务却那么热情,这种忠于档案事业的献身精神真是让人感动,其实这就是道德理想高于物质利益的价值观的力量,它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积极有为、奋发向上的基本精神,它从整体上塑造了档案工作者的风貌,也是档案工作者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特征。

人事档案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的改变?

1.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信息为基础,转化经济效益。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如人才信息软件的开发,人事信息的共享的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档案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开发人力资源信息,变封闭式管理为开放式管理,将搜索到的人才信息以最快的时间传递给用人科室,为科研工作服务。

2.加强和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行人事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制度,制定《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和《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办法》,使档案的管理制度更加完善和行之有效。

3.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有效利用人才资源干部人事档案真实地记载和反映着一个人的经历、能力和品德等,因此是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在各类人员的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行政、部门结构调配方面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实行干部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才能更有效利用人才资源。 转贴于

4.实行人事,促进人事档案的社会化开放式管理人事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出现的新事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人事管理方式,是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完善相适应、相配套的人事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事有利于促进单位人事管理的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的流动数量和质量会逐步增强。而随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与深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发式管理模式将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自1999年起,逐步实行大中专毕业生人事,将人事档案托管给人才服务中心,促进了人才流动,促进了人事档案规范化、社会化、现代化和网络化管理。

第3篇

论文摘要:在信息社会化逐步深入的今天,房地产档案逐步实现了信息数据化、管理网络化和服务现代化。这就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对房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必然要求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为房地产事业服务。

论文关键词:房地产档案信息技术现代化管理

目前,在房地产管理部门中,由于房屋产权产籍档案的管理方式相对滞后,因而积压了大量历史信息需要录入。要将这些信息在第一时间内全部录入管理系统并且不能产生误差,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完成。如何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房地产档案数字化建设,实现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新突破,已成为当前房地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课题。利用计算机对房地产档案信息进行管理,具有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储存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优点。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房地产档案管理的效率,也是房地产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条件。

一、确定适用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化是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根本保证。在数字化建设中,必须建立好相应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最终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数字化利用平台,实现档案数字化管理。

二、建设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数据库

房地产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档案原件及档案数据的管理。档案原件作为房地产档案的原始资料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档案数据的来源。房地产档案管理要实行全方位、多元化的服务模式,房地产档案网站作为一种纽带和桥梁,是实现这一多元化服务的有效手段。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点,为利用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一方面我们可将房产档案中的建筑面积、房屋坐落以及平面图等无条件公布在网上,对于有条件利用资料的各级用户可根据自身的用户级别查询相关的房产档案。另一方面,利用者可将自身的相关问题留在网页上,房地产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适用者的需求,解答问题,搞好服务,方便群众。

三、重视人员素质的提高

档案人员是连接档案与利用者的桥梁和纽带,档案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档案的利用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要突出服务理念

就现代管理科学而言,房地产市场管理同时也是一种服务,是一种由我们管理部门提供给社会层面的服务。当前,社会层面越来越需要更为全面、便捷、自主的房地产市场信息服务,也越来越渴望通过房地产市场管理信息系统来获取房地产咨询服务和房地产政策指导,因此,我们只有及时、主动、积极地向新型管理服务职能转变,才能够顺应社会的呼唤、满足公众的需求。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同样需要

五、要着力强化系统的协作效能

在房地产市场的信息化建设中,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市场信息。一是要制定统一的技术规范,包括业务分类、数据分项、数据定义等技术规范与格式,为各相关业务部门、各相关业务系统今后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奠定技术基础;二是要在系统中尽量延伸和拓宽市场数据的采集面,并规划和设计出必要的数字化实现途径;尽可能多地实现各关联机构、协作部门业务数据的采集、转换,促使更多的业务内容转换成房地产市场所需要和必备的业务信息流;三是要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新的系统必须支持系统间、部门间数据资源交互和传递,实现同类业务信息的一致和共享。

六、当前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几点建议

1.提高数字化管理的认识,建立完整规范的档案资料,房地产档案数字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供利用,满足社会需求。

2.制定房地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发展规划,并分阶段有步骤地实施在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各地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历史上形成的数量庞大的库存档案,以及每年数量激增的综合反映,建立一支既懂档案管理,又懂房地产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的专业队伍,是实现房地产产权档案信息现代化管理工作的关键。

3.档案人员要加强学习房管部门相关专业的一般知识,如《档案法》、《城市房地产权属档案管理办法》等。

第4篇

(一)物理件和电子件的协同发展

采取两种档案并存管理方式,达到双保险的目的。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目前这个信息时代下,若只是依靠传统手工方式来进行纸质档案的收集与处理,不仅使得其工作量增大,同时还容易出现人为因素的错误,且满足不了时展的要求。但是在信息时代下进行房产档案管理时,若完全将传统纸质管理方式抛弃掉,一味进行电子信息化管理,所引起的后果也是不容忽视的。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在档案管理中,应对纸质档案进行合理第利用,将纸质文件作为其管理的依据,利用计算机软件系统来收集和整理信息,通过缩微技术来保存原始纸质文件,或者通过扫描复制技术来达到异地调阅原始文件这一目的。这种方式不仅满足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可确保档案的安全,实现双保险目的。在房产档案管理创新上,实现电子信息管理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其工作效率高,在查找资料时,只需在计算机中相应的位置进行查找与打印即可;其次准确性高,在房产档案管理过程中,不会存在页面受损或者归档差错等问题;此外,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可使房产档案管理更为透明化,在管理过程中,只需轻点鼠标,所有的资料均一目了然。

(二)档案管理数字化发展的规划

档案管理的数字化建设是一项服务周期长、工作量大且工作种类多的大型工程,进行该工程建设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考虑。第一,加强房产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此提供更为全面的档案信息服务。在房产档案管理过程中,其所涉及到内容有很多,而这也就要求档案管理工人员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不断扩展其自身知识领域,提高其信息意识,掌握相应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其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掌握相应的计算机知识与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下房产档案管理的各种需求。除此之外,档案管理人员还应该积极参与关于房产主题的各种讲座,及时了解和掌握当前房产的发展情况,提高其自身的信息素养,从而更好地解决在档案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第二,由于房产档案的管理和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在管理过程中,其数据必须要准确和详实。相关部门应制定并出台关于房产行业档案的数字化标准,从而使其管理工作的进行有章可循且有法可依,推动该项工作的持续发展,在制定这一标准时,应在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确保其标准统一且规范。此外,在信息时代下,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基于这一特点,在进行房产档案管理时,应增强各地房产档案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管理网络环境的融合,建立一个系统且统一的房产档案通道。第三,在实施方案管数字化建设时,还应注重其安全性。在房产档案中,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档案原件与档案数据,其中在电子件中,其安全性又包括数据安全级别与设备运行的可靠。基于此,在安全级别上,应设置相应的权限,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来应用不同的数据,从而确保其数据的安全性;而在设备运行可靠性上,应该采用高性能设备,同时为了以防万一,可构建相应的备份档案,从而确保数据的可恢复性以及其存贮的安全性。

作者:刘雪梅单位: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第5篇

一、含义

这种模式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的一种新模式,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密切相关,所以它应是一种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含义有以下四点。

1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具有较强的社会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产生了多种经济组织形式,这有利于人才的吸纳、流动,但与旧的人事制度发生了巨大的碰撞,新型的人事管理制度如人事制应运而生,人事管理变成了一种社会化的活动,因此,作为人事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人事档案工作,也必然具有这种社会化的性质。从管理机构来说,不像计划经济时代仅有各单位内部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只收集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市场经济条件下已建立了具有较强社会性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如各省市人才市场建立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这种机构不是管理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机构,而是面向社会,其管理对象包括该社区范围内所有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其服务对象更具有社会性,可以为整个社会提供人事档案服务。

2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的复杂性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事档案来源的广泛性和内容结构的复杂性。在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中,人事档案的收集、处理和提供利用往往由各单位内部人事机构行使,该机构人事档案来源单一,仅限于本机构人员,内容也较简单;而社会化的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其来源要广泛得多,可以来自该社区范围内各类人员,又由于每类人员身份不同,集中起来显得人员复杂,其档案内容也非常丰富多样。

3利用者对人事档案需求的多样性

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无论是外资、合资、国有企业招聘新的管理人才、技术人才,选拔合格或优秀人才,还是考核、任免、招聘国家公务员以及大中专毕业生社会就业,都不会忽略人事档案的利用。利用者类型、利用用途的多样性,导致对人事档案内容、载体、传递方式等方面需求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事档案不可能局限于单位组织部门使用的狭窄范围,不仅组织上需要,而且许多个人也需要,那些与个人生活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人事档案,经常会被组织和个人查阅利用,但它们的要求不完全一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需求。

4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的开放性

市场经济的建立,减弱了人事档案政治化、神秘化的程度,与此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事档案管理和服务方式。可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与方式管理人事档案,还可以将不属于个人隐私内容的人事档案上网,采用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部门与外界的人才信息交流,由单一的途径变为开放式的交流模式。

二、特点

1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新模式,是对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与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模式,与计划经济时代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有所不同。传统模式中,人事档案是由各单位内部组织人事机构分别管理,比较封闭和内向,在过去人事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今天也还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但这种模式不应成为现代人事档案管理中唯一的模式,而应更新、改革旧的模式,建立新的模式,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就是一种新的模式,是对现代人事档案管理模式的补充。

这两种管理模式处于并存发展阶段,各有利弊。传统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对人事档案的保密、保护,方便本机构使用具有优势,但过于封闭,利用面不广,实行规范化、网络化管理难度较大;新的管理模式服务面广,便于社会各种机构和人员利用,易采用现代化、网络化管理方式,但存在易泄密、丢失等问题。我们应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克服各自弊病,使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更加充实与完善。

2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目前主要适用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

由于流动人员是辞职、辞退、脱离原单位和没有工作单位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等,其档案与一般人事档案比较而言,具有一定特点,因而在管理模式与方法上也应有所不同。

流动人员一般没有固定的单位、工作变动较大,与原单位没什么联系,他们的人事档案由县级以上政府所属的人才交流中心管理,这种机构具有社会性、开放性和市场性的特点,适用于社会化、开放式档案管理模式。但有的人才市场还不规范,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改进。

3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预示着更大范围内人事档案管理的一种方向和发展趋势

即将到来的21世纪,是一个更加开放的社会。知识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比较优势将越来越明显,人才流动的数量与质量会逐步增强,在更大范围内实行社会化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将成为可能。

今后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幅度和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机构庞杂臃肿、人浮于事的现状将得到整治,精简机构、合署办公、联合办学的大口径管理方式将被采用,每个小单位自行管理人事档案的模式将被取代。同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会使政府对人事管理逐渐淡化,人才将成为一种没有任何政府色彩的产业,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可能成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模式。

企事业职工、科研人员及教师等类人事档案的内容大多是关于其业绩、专长、爱好等经历经验的记载,值得保密的内容不多;同时,这些人员“干部本位”思想逐渐淡化并趋于消失,政治身份级别看得并不重要,特别是企业破产、兼并出现之后,企业干部任用上出现招聘厂长、经理,企业干部自己可自由择业,教师和科研人员可转岗下岗,企事业单位的干部、职工、科研人员变动日益频繁,构成逐渐复杂,不可能也不必要严格按照干部、职工等级由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管理,完全可以实行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

三、意义

在中国,人事档案与户籍对人才的流动具有极大的制约作用。如果某人想调到更适宜于发挥自己专长特点的地方和单位工作,原单位领导若不同意调走,其人事档案和户口就不能转走,那么,既便是这个人调走了,但在工作、家庭、婚姻、住房等方面都会遇到很多麻烦。如果建立人事档案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每个人是社会人而不只是单位人,每个人的人事档案由社会化的人才机构集中统一管理,与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协调运行,那么许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一种社会化的开放式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第6篇

工程档案管理是工程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工程档案的管理的科学化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就目前而言,工程档案管理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是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工程档案管理将迎接新的挑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脚步,所以说创新管理方式是满足现代工程需求,适应时展的必然选择。

一、工程档案的信息化

工程档案指的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原始记录。但是工程档案的信息化不仅仅包含档案本身,同时还包括把这些原始资料同社会其他资料相融合之后产生的更广泛地信息。因而从所指意义的范围来看,我们就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狭义上的,狭义上指的是对工程档案自身内容来进行信息化;二是广义上的。广义上是指同工程档案原始记录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工程档案的信息化主要是围绕着以上内容来进行操作。

二、工程档案管理的技术要求

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要一定技术的支持,没有技术的支持就很难来实现信息化管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积极采用新技术,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升。我们对于管理的技术要求可以从硬件和软件这两方面来进行研究。

(一)硬件要求。

硬件设备的配置是最基本的要求。计算机、路由器、服务器、扫描仪以及交换器等设备都必须要配备齐全。再者把工程档案中心目录和全文来进行数字化,这是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对于工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档案必须要及时予以整理并录入到计算机中,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信息化要求。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则采用统一数据格式标准,实施数字工程档案同纸质工程档案双套制的工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管理效率,还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这对于加快工程档案信息化进程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对此,我们在现实工作的操作过程中要保持高度重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网上的信息来进行密级界定。制定专门的密级标准,然后根据该标准来对信息化的档案来进行界定。而在管理期间对于那些使用者也需要进行专门的网上身份验证。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安全。

(二)软件要求。

对于软件而言首先是要按实际需要开发出相应的专门软件。其次,在信息化工程档案越来越多的背景下,合理的选择软件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软件的选取直接关系到工程档案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故在选择软件上应该注意与单位工程的自身特点相结合,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来进行录入、开发利用。工程档案管理软件是一种专业的,具有高效、智能、便捷等特点信息化管理软件。在应用期间只有充分利用好这种设备,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另外,软件的安全问题是值得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方向,对软件进行科学的安全设置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必然要求。其中可以利用用户安全级别、访问授权以及密码设置等功能,以此来确保档案的保密性。最后,对于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加强对软件操作的培训和推广。

以上两点的软硬件要求是我们在工程档案管理中的主要工作内容。按照要求做每

一步工作,才能使档案管理走上一条稳健,安全,高效的道路。

三、管理的主要内容

在探讨管理措施之前,首先是需要明白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这是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前提。信息化管理同传统的工程档案管理有显著区别,今后要重点做好以下内容:

(一)管理人员素质的现代化。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档案管理的种类日益多样化,档案管理的方法也在不断革新。这就提升了档案管理人员的要求,实际工作过程中只有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现代化才能够满足实际管理形势。档案管理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同时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包括素质结构、年龄结构以及知识结构等。

(二)档案服务的社会化。

在人们档案管理意识不断增强的驱使下,档案用户对象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档案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致使档案出现跨区域、跨行业利用的局面,这将更有效突破传统的时空界限,从而实现资源共享。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逐渐适应现如今的管理形势。

四、信息化管理的新措施

信息化条件下的工程档案管理面临着全新的形式,在工作过程中只有采用科学的措施,创新管理理念,才能使工程档案管理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台阶。

(一)做好长远规划。

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工作人员要及时认识到这点并制定长远的管理规划,为档案管理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实现管理水平质的飞跃。然而,在制定长远规划之前,要提高企业的领导对信息化的管理,让他们认识到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因为领导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管理水平。关键一点,企业领导不能只是口头上的支持,更要在资金、设备以及技术等方面采取实际行动来支持信息化管理。这不仅仅能够保证档案管理的效果,还对于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具有重要意义。此外,企业的各个部门也应该相互协作沟通,共同配合,做好档案管理工作。

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规划理应由档案管理的主管领导来负责,实际工作过程中还需要技术部门相互合作和技术支持。资源配置、网间合作、信息共享、网络建设等问题是在管理过程中会必然面临的难题。对于此应该具有充分的科学性、可行性,要能够协调配合共同发展,对于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应该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来予以确定。将其纳入到企业的各项工作中。

(二)企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素质是影响管理水平的关键因素。要想提升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水平就要重视人才的培养,不断的提高档案管理人才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在今后的管理中不仅要更加熟悉档案管理业务,同时还要掌握外语、计算机操作等必备技能,符合现代科技进步的发展的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里应该主动参与到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中来,及时熟悉软件,使自己在管理中能够得心应手。向现代管理模式靠拢是今后工程档案管理的必经之路,为了适应这一要求,企业要经常开展培训课程,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三)加强数据输入管理。

企业的数据输入管理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要大力推进档案的数据化,加大数据输入量是进一步发挥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功能。对于数据的录入,不仅要注意数量,同时还要注重质量,今后的工作要严把质量关,所输入的数据必须要全面且准确,不允许半点失误。基于此,建立和完善数据审核制度,在数据输入完成之后对其进行认真的校对审核,若发现错误要及时修改更正,确保万无一失。

第7篇

关键词 : 房地产档案管理; 问题与对策; 信息化;

一、存在的问题

(一)产权档案的抗风险能力有待提高

房地产的档案是十分重要的材料,而我国的产权档案抗风险能力一直较低下。主要原因是受到经济因素的思想观念的影响,虽然我的房地产档案管理部门做好了基本的档案保护措施,但当遇到一些大型的自然灾害或不可抗力因素时,产权档案的抗风险能力弊病就会立刻凸显出来。例如,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由于地震的强大破坏作用,整个汶川基本被夷为废墟,还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很多产权档案已经不复存在,这给后期的财产理赔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产权档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由于产权档案所跨越的时间较长,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产权档案的管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随着现代科技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权档案管理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权档案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但是,我国产权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普遍较低,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材料档案的不规范问题时常发生。在科技不够发达的时期,产权档案是由纸张组成的,且档案中对于产权的描述过于简单,通常只有平面结构图,产权周围的情况描述较少。

(三)房地产档案的形式单一

完整的房地产档案中,必须包含除了文字、图表之外,还应有一些相关的照片、录音、重要数据的底版和其他影像资料。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资料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要了,由于房地产档案的特殊性,它在保存中有特殊的载体,如果这些载体遭到损坏,整个管理成本会提高很多。因此,对于特殊的档案材料,一定要让专人管理,还要有特定的管理制度。只是我们在这方面的人才很少,所以我们要大量培养这样的人才,以便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加强管理,解决问题

(一)加强基础工作

实现档案数字化是现代房地产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由于这是一项技术活,管理人员需要事先做好材料调查和搜集,对存量房产档案进行清理、检查和鉴定,保证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再者,其档案内容要精确简洁,减去档案中不必要的内容。最后,必须保证档案资料中内容的清晰,排序也必须符合规定。数字化后,还应对数据质量、图像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万无一失。

(二)建立统一标准

国家档案局已经针对电子档案管理制定了相应的标准,这对我国的电子档案管理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房地产管理部门也必须结合时代和的行业的特点,制定与本行业档案管理相关的制度,提高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有效性,实现房地产档案的数字化管理,并逐渐走向现代化,与世界接轨。

(三)保存双套

房产档案数字化是档案工作中的新内容,也是新的发展,但我们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数字化档案中信息归纳问题,档案的执行凭证问题,数字化档案的安全访问和安全管理问题,或者信息的规范化、存储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实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房地产档案管理实行双保险,就是在使用电子计算机保存的同时,还做好纸张档案储存,这样就能保证房地产档案的安全可靠了。在现代化管理中,我们首先要做好数字化管理,建立相关的房地产档案信息搜索平台,让业主可以方便的搜索到信息;在实现房地产档案的逐页扫描,存入微机。在房地产档案提供利用过程中,只要是关于档案的修改、阅读、检查等方面的,都应使用触屏、电脑查看等科学技术,这样也能减少房地产档案过多的与外界接触,保证其安全。

(四)搞好前期控制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房地产档案必须是真实、准确的,不得与事实相违背。如果房地产档案本身存在一些记录错误或者其它误差,那么房地产档案的法律效力就会大大降低,在发挥凭证作用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证据错误和证据不足的问题。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房地产档案必须做好事前控制,在档案归档前,应该把握好三关:加强文件资料审核的管理。相关人员在进行房地产登记时,一点要严格审查当事人的资料完善、是否符合资格要求,并保证其提供的资料都是合法有效的;文件材料的形成要合法。申请人在办理产权登记过程中,需按照相关规定填写一些资料和提供一些信息,这些资料都是不可缺的。其中,当事人是自然人的,核对好信息后,在身份证复印件上签好无异议等字样,并签字按手印;如果是法人,就应让法定代表人填好委托书,并加盖单位公章。只有做好产权的事前审查工作,才能为后期的档案管理打下基础;产权资料移交的管理。这是产权资料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档案在交接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对档案资料再一次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或不足的资料文件,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拒收。但要说明原因,以便当事人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五)注重人才的培养

我们从房地产档案未来发展的角度来看,单单只懂得计算机技术和纸质等载体的档案管理人员将无法胜任这项工作,因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对管理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应以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人才队伍,实现产权档案管理的全面进步。数字化房产档案管理人才必须是全面的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积极面对挑战,解决问题。房产档案数字化的实施,减少了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量,为社会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还能有效增强档案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护了业主的合法利益。因此,房产档案部门必须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和努力实践,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房地产档案管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肖爱娥.房地产产权档案管理探析[J].档案时空,2007,(6).

第8篇

二十一世纪人才是第一资源,作为现代社会人才管理中,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作为现代人才市场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本身的职能以及管理的有效性无疑决定了我国现代社会人才交流以及人才流动的速度,在一定程度提升了人才的就业效率以及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现代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实际情况,探讨社会观管理方式的实施对策与方式。

一、充分发挥人才管理服务职能,为人才社会化管理服务提供保证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的社会化管理其本质在于更好服务于个人与企事业单位,帮助其能够更好地解决现有人才档案管理的混乱,能够有效解决现有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档案查找,解决其人才档案管理的后顾之后,从而真正实现人才管理的有效配置,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化分配。

1.发挥政府人事部门人才服务机构的主渠道作用

按照规定,人事档案除可由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管理组织人事部门赋予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人事管理职能,以此充分保证人才管理的真实性、严肃性以及完整性。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作为企事业单位与社会人才之间交流纽带,其本身的职能发挥以及平台建设无疑充分发挥了其本身的服务机构主渠道作用,更好地实现了企事业单位对于合理人才的寻求,而人才本身也能够借助于这一平台寻求合理地发展机会。

2.转变职能,创新机制,拓展服务领域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必须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以及管理机制,切实有效的对现有档案管理实行创新性的社会化管理,拓展自身管理职能与管理方式,拓展服务领域,具体而言:

(1)变管理为服务。穿提供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其更多的是一种被动化的管理,更多的是根据企业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服务,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其要转变服务方式,变管理为服务,从过去单纯的“管档管人”逐步转变到“为人才和单位服务”,增加人才档案管理的便利性与实用性,充分提升现有人才档案的利用效率,增加服务附加值,使得人才档案本身能够很好地在企事业单位以及交流服务中心之间充分的流转,不断提升人才档案的使用价值,丰富档案记录内容,不断依据企业本身的需求,逐步对现有中心档案内容进行优化,便于企业实际的内容检索,以此提高档案管理的使用效率。

(2)建立适应市场化、符合社会化的运行新机制。社会的发展要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不断改革自身服务理念,转变事业单位服务机制,由市场发展作为改革动力,逐步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符合社会化发展的运行体系。借助于市场力量,更好地将人才档案进行市场化的管理,采取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充分实现员工的转岗以及流动机制,利用市场化的用人机制,激活内部管理和服务,来赢得客户。

(3)做好基础管理服务,不断拓展新服务项目。人才交流服务中档案的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提供人才的基础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调节现有市场需求,不断进行内容的丰富与扩展,便于政府对于现有人才流动以及管理的了解,帮助政府更好地结合现有人才培养以及企业人才需求,进行合理地宏观调控政策。同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原有业务,如注册资格审查的存档证明、人才引进、人才测评等不断提高现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的多元化,进而满足企业以及政府的实际人才管理和调查需求。

3.运用现代技术,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在现代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下。我国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应该充分借助于现代信息管理技术,运用现代技术,结合MIS、ERP等管理方式,加强档案管理效率,不断加快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并且实现档案管理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联动机制,能够依据不同企业的需求更快速的对相应人才进行检索,从而切实有效的提高了自身的服务效率以及企业人才检索的有效性。

二、营造社会化环境,加快社会化公共服务进程

1. 以点代面,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其档案的管理,要结合企业需求,在提供快捷、方便、高效的同时,做好已有的基础业务,同时认真解决新的需求服务,基于档案管理为核心,提供菜单化的管理内容,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档案管理服务,结合人才的特性以及企业的需求,进行智能匹配,从而使得企业自身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全面对接。如建立专业技术档案、业绩档案等不同类型的个性化档案。

2.以政策为导向,为社会化管理和服务铺路搭桥

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型,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思路也发生了转变,更加需求多元化复合型的人才,因而对于现有的人才交流府服务中心也应该遵循我国人才培养政策,促使人才服务机构为单位改革,加强档案管理的针对性,更好地突出人才自身的优势与特点,从而实现个性化的档案管理,改变传统一尘不变的管理方式所带来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