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4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业发展规模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模;核电产业;影响因素
一、我国核电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分析
从核电发展规模上来说,“十三五”期间我国核电站建设速度将加快。“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年我国核电运行装机容量将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在上述努力下,预计2030年我国核电站数量将达到110座以上,无论是核电发电能力与核电站数量,都有望赶超日美两大“核电强国”。按原子能机构测算标准,每台机组大约需要500-800名员工,人才需求面临严峻的挑战。
从核电人才需求结构上,核电人才主要分为三类:核电科研设计人员、核电技术人员和核电运行人员。核电科研设计人员以博士研究生为主体,主要从事核电科研和设计方面的工作;核电技术人员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体,主要从事建造、安装、调试等方面的工作;核电运行人员以本科生为主体,主要从事核电站运行、检修等工作。根据用人部门及至2020年各年度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预测到2020年需要本科以上人才约13000人。总需求量中本科生约占60%,硕士研究生约占30%,博士研究生约占10%。
从核电具体的相关技术上来讲,我国真正需求的核电人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核电站建设运行核心技术人才及相关产业链上的各种专业技术人才;(2)核燃料循环的各个产业链上的专业技术人才;(3)核燃料开采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其中,在本科教学中,主要分为“核工程与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工程物理、核燃料工程”四个专业方向,重点培养能够深入核电建造、运行一线的核工程类人才;对于研究生而言,在“核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0827)下设4个二级学科,分别为“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重点培养能够从事核电设计、管理等相关人才。
二、影响我国核电人才培养规模的因素
从当前核电发展趋势来看,影响我国核电人才培养规模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层面。
1.国内核电技术和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快速发展核能的增长速度是独一无二的,其既是一个核能消费端又是一个潜在的供应商,对全球核电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然而,国际上各国核能发展策略会对我国核电产业发展产生重要挑战,这也将直接影响国内核电人才培养的需求和发展。
我国国内核电发展对核电人才的需求是扩大核电人才培养规模的主要来源。在我国核电发展的初级阶段,大部分关键技术依然依赖美国、法国等国家的核电技术进口。核电技术的进口一方面扩大了国外核电技术厂商对国内核电市场的占领与控制;另一方面,严重制约了国内自主核电技术的研发进展与国内核电行业规模的扩大,从而影响核电行业人才的需求与培养。近年来,我国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的研发力度,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逐渐占据并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也进一步推动国内核电产业的发展,进而继续带动核电人才培养规模。
2.核电技术“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随着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逐步成熟、优化,中国核电出口的步伐逐渐加速,并己经占据了部分国际市场份额。2015年,中国与阿根廷、巴基斯坦、法国、肯尼亚等国家签署了核电站建设协议,核“走出去”战略不仅实现资本在海外市场的流动,也实现了精专业、会外语、懂管理的核电人才的跨国流动。2017年1月16日,在国家能源局和教育部的支持推动下,清华大学与中核集团、国家电投、中广核等核电企业签署国际核电人才培养协议。围绕核电“走出去”战略共同建立国际核电人才培养机制,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核电“走出去”重点目标国家,通过委托并支持国内具备相关学科优势的高校,开展有针对性、多层次、多元化的国际核电人才培养项目,提高我国核电技术的国际认可度,增强核电“走出去”软实力。国内自主知识产权核电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核电人才的需求规模,同时影响了国际核电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市场分配,对国外核电技术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这势必对我国核电人才输出起到拉动作用。
3.国际核能政策的影响
由于核电产业的特殊性,国际上对核电发展通常持有审慎的态度。了解核能政策的发展及其对全球各领域的影响至关重要。一方面,受国际要求碳排放量减少的压力,各国都致力于可再生能源与核能的发展;另一方面,核安全事故的发生也是影响核电人才需求的重要因素。人们对于发展核电的担忧来自于核电厂的安全方面,一方面是核电厂是否能安全运行,另一方面是核废物的合理安全处置。新形势下对核电人才培养中核安全文化及行为规范的培养更为关注。
三、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困境
长期以来,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数量少、质量高,主要由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四川大学、南华大学等几所国内高校来承担。目前,我国共有48所大学设置核电相关专业,其中具有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有10所,一级学科硕士点的高校有13所,而且由于各个高校的培养要求及培养目标不同,培养方式各具特色。为了使高校的培养方式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等核电企业加强了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的人才培养合作,为吸引人才,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多年来也加强了与国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除正常的学位培养、定向生模式外,还采取了岗前培训、双学位、工程硕士等多种方式培养不同层次人才,核电专业在满足核电人才紧缺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核电人才的培养质量,特别是核安全理念的强化,这在日本福岛核事故后显得尤为重要。
从核电专业招生规模上来讲,近年来国内核电专业的高校数量迅速增加,招生规模也迅猛增长。本科生方面,从2000年到2009年,核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招生规模的迅猛增长,从2000年的332人迅速增长到2009年的2602人;此后几年招生规模数量增幅放缓,2015年招生规模为2819人。其中,招生专业主要在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防护专业招生相对较少。研究生方面,能够招生的高校或科研院所50余家,每年招生人数大约1500人。
从核电人才的培养模式上来讲,我国核电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模式:前“企”后“校”培养模式、“订单+联合”培养模式、“校”与“校”联合培养模式。前“企”后“校”培养模式是一种人才培养战略联盟的模式。核电企业与具有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的高校通过定向培养计划、择优录用、技术培训等多种合作模式来培养核电行业急需的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该模式的典型案例为清华大学与中核集团联合开设的“定向班”,每年招收60名左右的“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定向生。“订单+联合”培养模式是核能发展为了适应人才的需要,探索联合企业和高校培养人才,促进企业和高校之间的合作。自2005年以来,华北电力大学和中广核集团实施“订单+联合”核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被称为“3+1”培养模式,“3”是指学生前三年按照现有教学模式培养,“1”是指第四年按照企业的需求设置课程进行培养。学生主要来源于学科电气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自动化及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校”与“校”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国内高校与国外高校联合办学的模式。该模式的典型案例为华北电力大学一法国格勒诺布尔理工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该项目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交流项目。参与该项目的学生需要在华北电力大学完成3年的学习,达到法方学校的语言及学分绩点的前提下,第四年在法国进行学习。
目前,我国核电人才培养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首先,人才供给与核电行业发展需求不平衡。虽然目前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大幅提升,但是由于真正到核工业岗位就业的人却只有当年的30%~50%。要达到“十三五”规划的预期目标,我国平均每年需核准建设6~8台核电机组,人才不足矛盾突出。其次,核电人才培养要求高、难度大、周期长。以核电站反应堆操作员为例,除了参加各种严格的培训,还要通过国家认可的执业资格方可上岗,一名反应堆操作员的培养周期大约5年,其所用时间几乎等同于一座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的建设周期。最后,核电人才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快速发展,核电相关技术的不断更新,核电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核电相关人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还要适当了解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标准。同时,除了具备核工程与核技术领域的科研能力,还需具备创新能力。因此,在我国核能事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阶段核电人才的综合素质与企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四、对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发展的建议
从对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出发,我国核电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发展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按需培养
按需培训包含两层含义,首先,高校应基于核电发展规划对核能人才的需求规模进行招生培养,确保当前核电行业用人的需求;其次,核电人才的培养周期很长,并且需要兼顾核电项目建设后期对人才的极大需求,要做好潜在的人才储备。因此,核电单位与具有核专业的高校需要提前布局,建立高校与企业“订单+联合”核电人才培养机制,通过设立奖学金和联合培养吸引优秀生源,确保人才培养的规模需求,实现学校、企业、学生共赢。
2.加强与核电产业链的对接
当前国内市场,已经逐步由原来的主要依赖进口转变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研发,国内市场份额稳步提升,国际市场也在逐渐打开。国内的核电人才培养需要跟上产业发展的步骤,从核电上游(核燃料、原材料生产)、中游(核反应堆、核电核心设备制造及核电辅助设备制造环节)、下游(核电站建设、运营维护及乏燃料后处理)产业链发展的需求出发,在各自层次上设置人才培养规模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师资等,从而满足国内和国际核电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按照“统筹安排,保证重点”的原则,重点照顾核电需求数量较大的专业,如核技术、电气、自动化仪表等具有核特色的专业。
关键词: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需求分析;科技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6-0055-02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江苏省各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苏北、苏中土地流转率达到30%~40%,据沭阳统计,该县土地流转达到50%,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0%,在苏南土地流转的进程更快,吴江县已在80%以上。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大量输出,泗阳县裴圩镇全镇约有70%的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以前一对夫妻只能种几亩地,现在一对夫妻可以经营几十亩地到几百亩地,一个经营大户只要雇几个人,可以经营几千亩地;以前一户农户只能养几头猪,现在一个专业户可以养几十头到几百头猪,工厂化养猪,一个工人可负责2 000头猪。随着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农村劳动生产率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与传统的小农经营有着本质的区别。不仅经营方式不同,其生产的技术体系也完全不一样。传统的小农生产,主要依靠手工劳作,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要求精耕细作,劳动强度大,产品整齐度差,其技术主要是长期生产过程中的经验。如陈永康的水稻生产经验就是传统的小农生产的技术典型。现代农业是规模化的生产方式、产业化经营形式,主要借助于农业机械化,只要少量的职业化的农民,劳动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产品整齐划一,是标准化的生产,它的技术体系是在综合各种环境条件,依据成本核算,科学设计出来的精确农业。因此在现阶段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了解掌握规模化、产业化农业发展的技术需求,研究建立与现代农业发展相适应的产业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迫切需要着力解决农艺与农机脱节问题
长期以来,农艺与农机的脱节是中国农业生产发展的一大诟病。从事农艺科技的人员与农机设计者之间的沟通较少,搞农艺的不懂农机设计和生产的复杂,搞农机的也不了解农艺发展需求的不断变化。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矛盾主要是:农机与作物品种之间的矛盾,农机与耕作制度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单一性与农艺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农机的固定性与农艺的多变性之间的矛盾,农机有限的可靠性与农艺较强的农时性之间的矛盾,国外农机与中国农艺之间的矛盾。农机与农艺的矛盾不仅是单纯的技术问题,而且牵涉到农业部门和农机部门体制方面的问题。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为农业机械化打开了发展的空间。农业机械正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过程。2011年中国农机化综合水平达到54%,“十二五”末要超过 60%,也就是说目前大多数的农业生产操作是由机器完成。而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又对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机化正深刻影响着作物品种选育方向、耕作制度变革方向、栽培模式改进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日益从以生物技术为主向生物技术与机械化技术并重及轻简栽培方向转变。
当前,要从培育适合机械化生产的作物品种,制定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研制适合农艺要求的农业机械等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矛盾,推进农机、农艺融合。要立足建设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需求,大力研发推广增产增效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机化技术。针对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的战略需求,以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为目标,重点突破水稻、小麦、油菜、棉花等机械化技术瓶颈,形成适宜不同区域、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体系。针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重点研发推广果蔬茶、设施园艺、设施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领域关键技术与装备。针对丘陵山区种植制度多样、规模小、种植分散的特点,大力研发推广小型、轻简型农机化技术与装备。针对促进节能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需要,研发以精准变量作业技术为核心的高效农机装备,加快普及保护性耕作、旱作节水、土地深松、秸秆还田、高效施肥施药等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节地农机化技术。
三、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需要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主导产业技术支撑体系
近年来,农业新的经营主体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农业龙头企业、私营农场、种养大户不断发展壮大。在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其生产过程包括产前、产中、产后多个环节。产前品种的选择、农业生产资料等投入品的准备,产中育苗移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后的产品收获、加工保鲜,每个环节都有很高的技术含量,需要多项技术的配套。沭阳种粮大户滕云飞,以前水稻曾达1 400斤亩,现在只有1 000斤左右,小麦曾达1 000斤,现在只有700斤,产量越来越低,问题出在秸秆全量还田上,技术不过关,播种质量差,田间发酵严重。还有一个食用菌合作社,夏季日产草菇四五千斤销往上海,就是解决不了采后运输过程中的“开伞”问题,使得效益大降。产业链上的技术“瓶颈”成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单项技术的推广又远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生产上因技术不配套而影响产业发展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加快构建完备的技术创新体系,对农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环节提供技术支持,成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保证。
长期以来,我们的农业科技创新工作侧重于单项技术突破,解决生产中的某个关键技术问题,产生的科技成果在生产中应用往往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转化效率低,推广时间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整合多方面的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建设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产业技术支撑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是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是科研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的重大创新。要认真梳理产业技术需求,完善产业技术链条,突破关键技术,快速形成一批能支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技术体系。重点开展优质高效粮棉油生产、现代设施农业、生态规模养殖、循环农业、观光农业等技术体系研究。根据产业发展特点顶层设计好各个技术环节。充分利用省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的调节作用,推动跨行业、跨区域、跨领域科研力量协作,纵横交错,协同配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四、三大领域主要科技需求和技术体系构架
(一)粮棉油生产
粮棉油生产面广量大,由于不同作物的特殊性,机械化水平发展不一。稻麦机械化水平最高,油菜、玉米次之,棉花、甘薯、花生等作物还在探索之中。秸秆利用难度依然较大。要积极探索利用机械化进行深耕深松、精量播种、精准栽培、均衡施肥、地膜覆盖、保护性耕作、统防统治等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1.水稻生产。移栽水稻:(1)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粳稻品种,特别是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倒伏。(2)适合机械化栽插的工厂化育秧技术。(3)机械化栽插的高产农艺要求。(4)高效农药及植保设备研制。(5)水稻机械化收割、烘干。(6)秸秆还田技术。
直播水稻:(1)选育适宜直播的水稻品种,主要对生育期有严格要求。优质、高产、多抗粳稻品种,特别是要抗水稻条纹叶枯病、抗倒伏。抗除草剂水稻品种。(2)机直播技术及农艺要求。(3)直播稻田的除草剂应用技术(直播稻杂草是一大难题)。(4)其他同移栽水稻。
2.小麦生产。(1)选育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小麦品种。抗除草剂小麦品种。(2)一次完成碎秆、灭茬、开沟、施肥、播种、镇压等项作业。难点是一播全苗。(3)除草剂应用技术。(4)小麦机械化收割、烘干。(5)秸秆还田技术。
3.棉花生产。(1)选育早熟、适合机械化采收的棉花品种。高产、优质抗虫棉品种。(2)机械化高效育苗、移栽技术。(3)机械化直播地膜覆盖技术。(4)适合机械化要求的化控技术。(5)适合农田使用的高效农药及植保设备研制。(6)机械化采收设备研制。(7)秸秆处理装备研制。
4.油菜生产。(1)选育适合本地栽培机械化采收的高产、“双低”、抗病油菜品种(株型紧凑、抗裂角、抗倒伏、菜籽成熟趋于一致)。(2)直播技术、除草剂使用技术。(3)育苗技术、机械化移栽、合理密植技术。(4)机械化收割、烘干。(5)秸秆还田技术。
(二)规模养殖
规模化养殖的技术需求主要在养殖设施的建设、设备的更新和畜禽粪便的处理上。
1.规模养猪。(1)优良种猪的选育。(2)现代化猪场的选址、可移动、不固化土地猪舍的建设。(3)“猪―沼―菜”种养结合循环技术。沼气发酵技术,沼液的输送肥田技术。(4)生态发酵床养猪技术。(5)母猪繁育技术。提高繁殖系数和仔猪成活率。(6)饲料加工和营养配方技术。(7)疫病防治技术体系。(8)猪场监控技术及装备。
2.规模养禽。(1)优良种禽的选育。(2)养禽场的选址。(3)养禽场的建设、设备的研制和创新。(4)网床养鸡技术。(5)林地规模化生态养鸡技术。(6)孵化繁殖技术。(7)疫病防治技术体系。(8)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
(三)园艺作物
园艺作物用工量大,种类繁多,特别是丘陵山区的果树生产,地势高低不平,种植模式多样化,给果树机械化生产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产品的保鲜加工是一重点。
【关键词】旱地;小油菜;产业发展
贵南县是一个农牧结合的小块农业区,但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油菜的种植面积高于其它作物,种植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大,油菜生长发育规律与当地的自然气候特点相吻合,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贵南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量的需求不断增温,油菜相关产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并使之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发展旱地油菜产业势在必行,引进旱地油菜优良品种,提高油籽及其产品质量,已成为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方经济稳步发展的客观要求。
1 贵南县旱地小油菜耕作现状
1.1 旱地小油菜播种面积保持稳定
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贵南县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2.60×104hm2,其中油菜播面积1.03×104hm2,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40%,平均单产90kg,总产达13891.4t。近年来随着贵南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大力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扩大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全县油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油菜播种面积始终稳定在2.60×104hm2左右。单产逐年提高,由1992年的60kg提升至2012年的90kg,总产由1992年的6260.9t提升至2012年13891.4t。
1.2 优良品种的选育、引进和示范推广力度加强
贵南县在旱地油菜生产上坚持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以高产为方向,以高效为目标,狠抓品种引进和推广。近年来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门源等地引进的新品种等,这些品种的引进推广,促进了我县旱地小油菜的大面积发展和规模化生产,在生产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1.3 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储备雄厚
在加强各类新品种引育示范推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了科学栽培方面的技术研究,通过对油菜不同品种的密度、播期、种植方式等方面的试验研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栽培技术规程。从2001年推广的包衣栽培技术经多年的试验示范证明,可大面积应用于生产,该技术能大幅度提高油菜产量,平均产量增加30kghm-2,增产率为10.4%,除去新增投入,单位面积纯收入增加400元/kghm-2,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油菜生产上一项重大突破性技术。油菜主产区在狠抓良种和包衣栽培等关键突破性技术的同时,还加大对综合丰产栽培技术的示范推广,诸如合理轮作、机械条播、精耕细作、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综合防病、适期收获等技术措施,推动新品种良种油菜的应用普及。
1.4 旱地小油菜生产基地形成壮大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旱地小油菜的生产就显得尤为重要,过去的高芥酸、高硫甙油菜已不适应生活的需要,小油菜生产已转向高产、高油、高质量、高出油率生产。根据各品种对生态条件的要求,对每一个品种划定种植区域,适当集中,连片种植,建立了优良品种小油菜生产基地。茫曲镇建立优质品种浩油11号示范和生产基地,森多乡等油菜主产区已经建立了大面积连片的示范和生产基地。
2 旱地小油菜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2.1 综合性状好的优质品还较缺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贵南县当家品种由于产量、品质及适应性较差等原因,已不能满足现阶段油菜生产区的需求,生产上以外来品种为主,多而杂,且品质难以保证。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高产、优良品种,仍以常规品种浩油11号、门油5号等为主,所产的菜油品质不好,而且品种老化,产量低,这都严重制约了我县油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2 优良品种的引育与大面积推广脱节
近几年虽然引进了一批油菜品种,在引进试验方面有了较大发展,选择出了一批适宜各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油菜品种,但是存在着与大面积推广脱节的问题,目前“高产”油菜品种的种植面积不足0.13×104hm2,油菜生产的综合效益低下,优良品种种植面积小,种植区域过于分散,并且品种布局不合理,优质品种与普通品种混种,造成了优良而不优价的矛盾,优质品种的经济效益未能表现出来。
2.3 耕作粗放,生产水平落实
当前农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种植方式,耕作管理粗放,严重制约了油菜生产水平的提高。油菜单产长期徘徊在80-90kg左右的低水平状态,油菜生产水平潜力尚未充分发挥。
2.4 缺乏龙头企业,油菜生产未能实现产业化发展的格局
龙头企业发展步伐乏力,辐射带动作用不强,乡村一些小榨油枋,均以加工食用油初级产品为主,因受规模小,档次低,质量差,加工工艺落后,产品附加值相对较小等因素制约,也无法带动油菜生产基地的发展。
2.5 种植面积受市场价格因素的制约而波动大
生产决策采取原始市场经济的追随方式,常常是油籽市场紧俏,价格高,就会激发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第二年就一窝蜂地盲目追随,扩大面积,结果造成油籽滞销、“卖难”,价格下跌,严重损害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因此,在生产上常会出现面积不稳定。
3 今后应采取措施
3.1 加快优良品种小油菜推广步伐
首先,加大品种改良。要坚持以品种改良为突破口,以优质为方向,以高效为目标,狠抓高产油菜品种的普及推广,不断淘汰普通油菜。其次,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通过新闻媒体和进村入户宣传等多种形式,转变农民群众的优统观念,提高农户的思想认识和科技素质。第三,良种良法经营。推广应用先进综合丰产栽培技术,切实提高油菜产量,同时还要不断引进省内外的一些优良高产的新品种,在本县各地进行试验、示范、筛选适宜当地栽培的当家品种,不断进行品种的更新换代,探索出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为旱地小油菜基地建设搞好技术服务。
3.2 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
农业要发展,油菜产业要提升,只有生产无公害食用油,才能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因此要遵循有关的技术标准,按要求规范操作,保证小油菜产品的质量,提高贵南旱地小油菜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实现旱地小油菜生产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经营产业化。
3.3 积极推行集约化经营
按照“自愿、依法、有偿、规范”的原则,积极引导农牧民按照市场机制成立种植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土地使用权流转,旱地小油菜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合作社化、产业特色化、扶持集约化大户实行统一推广良种、统一机械化、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全面提高旱地小油菜生产水平,挖掘旱地小油菜增产潜力。
为全面、准确、及时掌握畜牧业生产动态,指导和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按照省局的安排部署,20__年5月3日至20日,__县畜牧兽医局组织全体畜牧技术推广员和防检人员对全县的畜牧产业化和规模化养殖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和统计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我县畜牧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1,龙头企业初具规模。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县已建成了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7个,其中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县级2家。这些企业分别以种畜禽生产、畜禽产品购销加工和饲料加工销售业等。带动当地畜禽养殖业发展,全县7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725户,其中养猪户2045户、养禽户680户,促进了全县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湖北神地公司是我县的一家省级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该公司紧紧围绕“种鸡—孵化—规模化养殖—饲料加工—蛋品粗加工和精细加工—产品销售”这一产业链条的建立和延伸做文章,形成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良性互动,有力推动了全县及周边地区蛋鸡产业的发展。目前,公司与农户建立核心联系户130户,紧密联系户260余户,松散联系户460户。20__年,该公司共孵化供应种苗250万羽,生产供应饲料1.25万吨,培训养殖户550户,清洗加工、销售“咯家果佳”、“神地”品牌鲜蛋5500吨,促进了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走出一条具有__特色畜牧产业化的路子。
2,规模养殖蓬勃兴起 。__县采取措施,通过政策激励、典型带动、服务促动、效益驱动等方式,在市场有利和政策有力的双重作用下,全县小区建设、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小区31个,其中养猪小区11个,蛋鸡小区18个,养鸭小区1个,养羊小区1个。钱场镇建立了白马、舒岭、茶场等13个蛋鸡小区,现有养鸡专业户1073户,存笼蛋鸡448.4万只,日产鲜蛋202吨,年创产值3.9亿元。目前钱场镇已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蛋鸡养殖小区集群。
全县规模化养殖户总的特点是:分散养殖户出栏(笼)比重下降;规模养殖场(户),出栏(笼)比重大幅度上升。据调查,20__年底,全县规模养殖户3901户。其中,生猪规模户1694户,出栏生猪42.81万头;肉牛养殖规模户93户,出栏614头;肉羊规模户93户,出栏肉羊10261只;肉禽规模户25户,出笼肉禽34.2万只;蛋禽规模户1996户,出笼781.64万只。从生猪养殖的结构上来看,出栏生猪50-99头的户848户,占规模户的50%,出栏生猪5.67万头,出栏占规模户出栏总量的13.2%;出栏100-499头的规模户699户,占规模户的41.3%,出栏生猪12.53万,占出栏总量的29.2%;出栏500-10000头以上规模户147户数,占规模户的8.7%,出栏生猪24.61万头,占规模户出栏总量的57.6%。从以上数据比较分析:规模养殖以生猪养殖量100头为分界线,50-99头的养猪户数占一半,出栏量只占一成三;以养殖量500头为分界线,养殖在50-499头之间户数占总数的91.3%,养了规模总量的42.4%的生猪;而养殖量达到500头以上规模户户数占总数的8.7%,出栏了57.6%的生猪。从蛋禽的规模养殖结构来看,存笼500-4999只规模户,户数1491户,占规模户的97.6%,出笼285.9万只,占出笼总数的37%;5000-50000只以上规模中,户数505户,出笼495.7万只,占63%。生猪、家禽规模养殖情况说明了我县规模养殖中,养殖户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地扩大规模,规模养殖户中的大户出栏(笼)量占了半壁江山。预计规模养禽场全年可生产禽蛋12.5万吨。全县规模养殖畜规模户出栏总量禽出栏(笼)数占总出栏数的比例已超过50.4%,规模养殖禽蛋产量占全县禽蛋总产量的比例达到80%以上 。
另外,20__年,全县共建成标准化养猪150模式猪舍105栋,是全县规模化养殖中出现的亮点。
3,中介组织已经起步。近年来,在县畜牧部门的推动下,先后成立了 29个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协会,其中有11家生猪专业合作社 、9个家禽专业合作社、6个家禽养殖协会和2个其它养殖中介组织。各类中介组织均已在民政和工商部门办理了登记和注册,建立了办公场地,完善了和规章制度,管理有序,运转正常。29个中介组织网络养殖户485户,带动农户3658户,发展生猪、家禽和蛋品运销大户24户,上年为全县运销生猪32万头、家禽85万只,禽蛋1.2万吨。
4,畜牧业地位明显提升。
20__年,全县累计出栏生猪85.01万头,出笼家禽710万只,生产禽蛋4.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9.3%、3.6%和30%;出栏肉牛1.39万头,出栏肉羊6.65万只,同比分别增长7.8%和1.4%。其中,规模养殖占出栏总量的50%以上。20__年全县畜牧业总产值16.086亿元,比去年增长60.6%,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比去年提高8个百分点;畜牧业养殖效益突破历史最高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畜牧业贡献增加320元。畜牧业在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提升,成为继劳务经济后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二、畜牧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目前,从总体上看,我县畜牧业正处于爬坡上坎的关键时期,最大的实际是生产水平仍处于传统的分散小农户养殖向产业化规模化养殖的发展阶段,最大的问题是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还不同步,最大的风险是动物疫病和市场波动,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的问题:
1,畜牧产业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畜牧产业化已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工作中,许多人对畜牧产业化的含义、内容、基本要求不甚了解。有的人误把畜牧产业化当成“筐”,包罗万象,什么都往里面装,使发展畜牧产业化成为口号,流于形式。在大力倡导规模养殖、畜牧产业化的同时,传统养殖业、养殖观念、方式和方法还是占有一定比例,良种、良法和好的运营方式仍然运用的不是很充分,特别是少数散养户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缺乏参与意识。
2,养殖户素质有待提高。据调查,目前全县的养殖户中大的规模户懂技术、善管理者居多,而散户中畜牧业劳动力老年化比例上升,文盲半文盲占20%,小学
文化约占45%,懂技术、善管理者比例不到30%。因而,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经济,一部分养殖者还缺乏认识和把握能力,对调整结构,推进畜牧产业化缺乏参与意识。具体表现有三:1、盲目性。不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只知道自己会做什么,按自身意愿从事养殖业。2、盲从性。不少农户自主经营的能力差,养什么主要看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养什么怎么养自己照搬。对经营活动陌生,没有市场经济意识。3、现实性。多数农户在调整结构、推广畜牧新技术方面缺乏分析决策能力,必须亲眼看到别人养殖获得效益后才相信,致使产业化发展缓慢。
3,畜产品深加工业发展滞后。目前,我县畜禽产品加工企业中,仅有一家生猪屠宰企业和2家蛋品初加工企业,牛羊等产品加工企业、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偏少,而且生产能力不足。加工企业仅限于加工生产初级产品,缺乏深加工增值环节,除神地公司蛋品形成品牌以外,其他产业没有形成品牌产品,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较弱,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业化发展步伐不大。
4,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在国内仍有发生,病原污染面较大,外来疫病威胁日益严重,养殖风险加大。
5,规模养殖环境污染需要改善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由于畜禽所排泄的粪便较多,而且一部分是直接排到圈舍外面,已经造成了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的成本过高,养殖业主难以承受,大多数业主选择牺牲环境赚取利润,这种跟地方和环境保护者的冲突必然反过来影响畜牧产业化的进程。6,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当前,我县正处于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跨越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面临新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对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会不断提高。去年的猪肉市场风波,说明畜牧业具有鲜明的“四性”,即:食品的安全性、产业发展周期性、应对风险脆弱性、产品供给敏感性的特点。随着畜产品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市场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采取多种措施抵御市场风险的要求越来越紧迫。
三、思路与对策
(一) 思路
畜牧产业化是畜牧业一体化的简称。它是畜牧市场化的一种生产经营方式,包含畜牧生产中“产供销一条龙”的各个环节市场化。近年来,我县一直坚持不懈地抓创建全省畜牧大县的工作,积极引导畜牧业家庭生产向规模化方向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传统畜牧业走向市场,全县畜牧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我县畜牧工作总体思路是:“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品质,增加总量,确保安全,创新机制,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化”。生产方式上,坚持以畜牧企业为龙头、以农户标准化养殖为基础、适度规模为主导、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发展方向上,坚持面向省内外两个市场,走外向型畜牧经济之路;产业结构上,坚持南北发展战略,以生猪、家禽生产为主体,加快发展草食牲畜;坚持以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以推进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加快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健全服务体系为保障,积极构筑具有__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二,对策
1,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规模养殖作为畜牧业的重点,作为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产业化领导小组,确定领导专管,业务部门专抓,负责产业化工作的协调、组织、检查、经费的落实和使用,负责制定切实可行的产业发展规划,科学配置资源。各产业化领导小组对畜牧业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一是在规划上要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结合城镇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总体建设规划的需要,把养殖区域划为三区: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合理规划区域养殖用地。对适养区开展环境评价,根据水环境容量和耕地消纳畜禽粪污的能力,确定区域畜禽养殖数量,建设养殖小区。通过实行统一规划、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发展养殖小区和推进一村一品的建设,这样既稳定提高农民收入,又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推进畜牧产业化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二是要进一步调整养殖结构,大力发展种草养畜,积极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处理技术和种草养畜,充分发挥草食畜禽污染少的优势,来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压力。三是种养结合,走农牧结合、动植物互惠的发展路径,实现农牧双赢。在农业生产区和基地进行种植的同时配备适度规模的养殖业,养殖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作为农作物的肥料来源,有利于种植业减少化肥投入,保护和提高土壤肥力,发展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同时农作物作为青绿饲料可以补充养殖业,降低养殖成本。四是多种形式消纳养殖场的排泄物。把养殖业融入农、林业中,形成猪 —沼 —果等多种综合利用模式,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2,加大动物疫病防控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畜禽养殖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已经由生产性、技术性问题演变成为社会性、政治性问题甚至是全球性问题。发展现代畜牧业必须坚持发展与保护两手抓,牢固树立抓动物防疫工作就是抓畜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的观念,把防控工作作为一项长期任务常抓不懈。既要重视突发疫情的控制,更要重视平稳时期的监测和预防;既要做好季节性集中防疫,更要注重建立长效防控机制。长效机制的建设首先要解决队伍的问题,__县率先进行兽医体制改革,“ 防治分离,以检促防”的改革思路得到赞同,“以钱养事”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人员的待遇大幅度提高,解决了机制中“人”的问题。另外,优良小区优质畜舍的建设也是重要环节。要积极探索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和发展新模式。养殖小区建设要大力推广 “六统一分 ”(统一规划、统一品种、统一圈舍建设、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质量监测、统一污水处理,分户饲养)。积极建设生态环保型养殖场,使畜舍设计合理的养殖小区成为全县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模式,彰显优质畜舍(如养猪150模式)防制动物疫病,抵御养殖风险的作用 。
3,要把培育、引进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发展畜牧业龙头企业要与工业强县战略有机结合,以畜禽产品加工增值增效带动农户增产增收为着力点,重点扶持神地科贸、绿丹禽业、龙王畜牧、县人工授精中心站、弘源饲料等企业做大
做强,在基地建设、原料供给、资金扶持、市场服务、技术指导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方面提供更为有力的支持,形成供种、饲料加工、畜禽生产和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群。按照县委“项目至上,招商为先 ”要求,立足我县畜牧业资源优势,大力引进畜禽养殖、饲料生产和畜禽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国家级或省级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我县种源、饲料、兽药生产和畜牧食品加工业,形成完整的畜牧产业链条,提升产业快速持续发展能力。要大力完善市场体系建设,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不断加强和完善市场服务体系,兴办畜禽专业市场,发展市场服务中介组织。要不断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畜牧业专合组织和专业协会建设。
4,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实行规模化养殖的提档升级。在技术推广上,要加大实施“科技兴牧”战略的力度,大力实施畜牧科技入户工程,切实抓好科技示范户建设,加大培训的力度,不断地更新培训的方法,使课堂上讲授的新知识、新技术落实到养殖实践之中,并迅速获得成效。要加强对公益性事业畜牧技术推广员的考核力度,考核既要细化到考核目标管理的各项指标,又要细化到考核科技示范户和科技带头个人,细化到“推广员为他们做了什么事,他们取得了多大的收益”这个点上。对个人素质较低的养殖户,推广员要结成帮扶对子,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在推广的目标上,要把规模养殖的提档升级作为总体目标。我们在生产调查中发现规模化养殖有6大好处: 1,从投入成本上说,购进的饲料原料量大、价低,每头猪可降低成本50元左右。 2,从安全卫生上看,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确保人畜安全。3,从产品质量上来说,推行规模化养殖,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4,从生产效率上讲,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5,从产业结构上说,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6,从抗风险能力上看,规模化养殖,信息沟通机制的建立可以对产品进行及时地调配供应,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所以在现有规模养殖户、养殖小区基础上要进一步引导,促进提档升级;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引导传统养殖向规模化、产业化迈进。5,逐步推行畜禽期货,规避市场风险。近年来,社会各界提出了一系列运用畜禽期货手段规避肉食品市场资源风险的建议。畜禽期货实行“先卖后养”,既能实现畜禽套期保值,又可帮助企业规避市场风险,提高农民收入。去年“猪价风波”以来,一些养猪户和企业对生猪期货的期盼溢于言表,他们呼吁,国家应尽快推动生猪期货上市交易,给新农村增添致富的平台,稳定生猪市场,改变困扰政府多年的“农民养猪难”、“卖猪难”的尴尬问题。__县是全国253个生猪调出大县之一,畜禽养殖产业化、规模化程度较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对畜禽期货进行试点,用金融的手段为农户和企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保驾护航,规避市场风险。
回顾走过的历程,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紧紧抓住改制机遇、实现企业规模发展
平遥县乡镇煤炭运公司成立于1992年,一直经营不善,到1998年时,公司年运输量不足3000吨,40多名员工包袱重、效率低下、人心泛散,业务量少导致经营困难、严重亏损,已到资不抵债、频临破产的边缘。面对严酷的现状,平遥县委、县政府提出对公司进行改制的决定,由平遥煤化有限责任公司联营兼并平遥县乡镇煤炭运销公司,改制组建平遥煤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的改制实现了体制上的创新,资源的整合,使产运优势得到了发挥,一方面,改制后的公司充分利用平遥煤化集团的先进的管理方法贯彻到公司的各项管理中来,使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迅速的提升,适应了企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二是,充分利用了集团公司的货源优势和市场优势。煤运公司改制前的货源是一等、二差、三不足,改制后集团公司现有的煤矿资源成为公司货源强有力的保障。三是,成立后的集团公司利用乡镇煤运公司煤炭运销经营资格、专业的运销队伍,短时间内公司的外运业务重新开展起来,在领导班干部的带动下,公司广大职工信心倍增,积极投身到企业的发展建设上来。改制后,在省市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当年就改变了企业亏损的局面,发运原煤由原来的3千吨,一举突破7万吨,第二年发运突破13万吨,企业重新焕发了勃勃生机。
二、抓好货源基地建设、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集团公司针对日益扩大的原煤需求市场,首先从两个煤矿着手,千方百计扩大生产能力。佛殿沟煤矿采取多改造、深挖潜的办法,利用短短的两年时间把一个连续十多年生产原煤9万吨的矿井,改造成为年产突破21万吨。对公司温家沟煤矿进行了60万吨/年的矿井改造,在晋中市首家装备了高档普采工作面,配套了MGN132/316—DW采煤机组与DWCT单体液压支柱,并采用了机械化掘进,开拓了回风立井、运输提升系统以及附属工程,现矿井改造工程基本完成,达到设计生产水平,并向90万吨/年改造迈进。
其次是,新建神家庄矿井,本项目是经省国土资源厅划界批准的一个项目,设计能力为60万吨/年,总投资为1.4亿元,该项目于2003年11月份开工,预计2005年10月份可完成井筒掘凿工程见到工程煤,到2006年底可正式投产。
第三,公司在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煤炭加工转化项目。2003年公司上马了60万吨/年机焦项目,该项目是经正式批准项目,项目采用2×50孔TJL4350D型双联下喷、单热式废气循环、侧装捣固焦炉。项目总投资为3.4亿元。2004年10月一期工程已完工投产,到今年10月可全部投产,年生产焦炭70万吨,焦油2.43万吨,硫磺900吨,硫铵8200吨,粗苯6500吨,电10152万度。年增销售收入6.8亿元,实现利税突破1.8亿元。
企业经过一系列的项目实施,大大地增强了铁路发运的货源基础,原煤年产为80万吨,焦碳70万吨,满足了企业发运的需要,更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积极适应外销市场,全力创造发运条件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文化产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发展还相对滞后,特别是规模小,社会化、产业化程度低,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效益都有待提高。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路不够开阔、办法不多,文化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缺乏竞争力,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组织保障。
2、文化产业缺乏整体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目前我区还没有正式规划的娱乐区域或文化产业区域,市场相对分散零乱,文化产业发展有一定的随意性,没有上规模的综合性经营场所,绝大部份经营项目规模小,市场档次不高,缺乏竞争力。
3、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形式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状态,文化产业经营散、投向乱、规模小、水平低,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在全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很小。
4、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设施与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5、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研发管理专业人才缺乏,成为直接影响我区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二、建议与对策
文化产业要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把发展文化产业放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来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生产规律,整合各类资源,着力培养文化产业特色品牌,努力构建以国办文化为主导,多种结构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新格局。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营造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高度,深刻认识发展我区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把文化产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要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推进我区文化产业发展。
2、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政府应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尽快制定既符合我区实际、又可操作的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今后目标和各项任务,加快推进全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步伐。
3、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大政府投入和招商引资力度。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文化经济政策,结合我区实际,制定相应的文化市场准入政策和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文化研发政策,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降低门槛,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资文化产业,参与文化产品的研发、生产、经营等。政府职能部门要做好政策的引导和服务管理工作,增强执法的透明度,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 什邡市 核桃产业 发展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6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7-0103-02
核桃(Juglans regia),落叶乔木,以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被誉为世界四大坚果(核桃、扁桃、榛子、腰果)之首。我国是核桃属植物的起源地和分布中心之一,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在我国除黑龙江、上海、广东、海南、台湾外,其他地区均有核桃种植。什邡市自2001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把经济林发展作为退耕还林的重要内容,在低山区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先后栽植核桃400hm2 ,对农民致富增收起到了良好作用。但是,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也很不平衡,引进的品种也不是十分理想,良莠不齐,对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为了进一步推进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2013年,我们对全市核桃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发现什邡市在核桃产业发展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针对品种老化、产量低下等问题深入分析,提出推进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为市政府制定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一、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现状
什邡市位于四川省成都平原北部边缘,地处龙门山脉中南段。其地理座标为东经103°45'至104°15',北纬31°0'至31°31'之间。北以九顶山脊与阿坝州茂县为界。幅员面积820.3km2,其中山区495.50km2,平坝356.0km2,浅丘11.50km2。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受太平洋、印度洋季风的交叉影响,冬春则受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的西北风支配,形成该地气候温和,降雨充沛,夏雨冬阴,云雾偏多,日照偏少,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9-16.1℃,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5.3℃,年日照时数1257.3s,年降雨量983.7mm,年均无霜期240天,是核桃生长的最佳区域。什邡市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以来,先后成片栽植核桃面积100hm2,主要分布在我市的山区海拨1500m以下、丘陵旱地及河滩低产地。后来,随着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和低效林改造,又建设了一批核桃基地。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市累计核桃栽植面积400hm2。但是,核桃发展过程中,很不平衡。为了快速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各个乡镇都自行组织从外地调进核桃种苗,未经林业部门对苗木进行质量抽查检验,核桃品种杂乱,良莠不齐,且多数核桃苗木是实生苗木,品种多数为铁核桃,栽植后多年不结果,结果树产量低、经济效益低。2013年底,全市核桃产量仅有42.3吨,品质差,产值100万余元,经济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户发展核桃产业的积极性。
二、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问题
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具有很多有利因素,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1.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什邡市位于四川品源西北部,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优越,具有很多核桃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道路交通设施方便,距成都市60km,德阳市24km,环境条件适宜核桃的种植。
1.1气候条件优越
什邡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雨冬阴,云雾偏多,日照偏少,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4.9-16.1℃,极端最高气温35.9℃,极端最低气温5.3℃,年日照时数1257.3s,年降雨量983.7mm,年均无霜期240天,为核桃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
1.2土地资源丰富
什邡市有充分的土地资源,山区海拨1500m以下、平坝区宅基地改造后的旱地和房前屋后有上万hm2可利用土地,适宜核桃的种植。
1.3栽培技术成熟
什邡市在核桃低效林改造方面有核桃高接换优成功经验,对于发展核桃产业十分有利。2010年以来,什邡市引进成都市凯利林业科技有限公司在什邡市双盛镇东林村1组进行核桃高接换优试点,高接换优70余株,当年基本恢复树冠,高接换优成活率85%以上,部分树试花结果,嫁接品种以香玲为主。第二年进行大面积高接换优,高接面积24hm2,3700余株,成活率85%以上,高接换优4年来,最高株产达5km以上,品种以香玲为主,适当配置授粉树,现已初见成效。
1.4群众热切高涨
什邡市广大农民群众对种植核桃积极性高,近年来,什邡市南泉镇和兴村、方碑村利用宅基地改造后的旱地和房前屋后成片面积上10hm2,什邡市蓥华、冰川、红白、洛水、湔氐五镇利用低效林改造,分别成片种植核桃65hm2以上。
2.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什邡市核桃产业还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核桃虽然在什邡市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但是,各级政府对发展核桃产业的认识模糊,仅是把核桃看作成一种小干果、小杂果,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什邡市也只有林业一家在抓核桃发展,没有象其他农业产业那样引起政府和各部门的重视。
2.2投资单一、投入不足。
核桃栽培相比其他经济林投入较大,没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就会半途而废。目前,什邡市在政策扶持上,基本只扶持种苗,林农的后期管理、农药肥料还需要大量的投资,只靠林业单一项目扶持显然不够。
2.3规模太小、效益不高。
近几年,什邡市虽然积极发展核桃种植,但总体来看,规模还是偏小,离产业化、商品化的差距非常大,经济效益短时间难以显现,间接影响了林农的积极性。
2.4技术薄弱、管理粗放。
目前,什邡市尚欠缺有关核桃产业的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全方位地指导林农实际操作。核桃种植户对核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重视,放之任之,病虫害严重,还有林农没有严格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去做,大量套种高杆作物,影响了核桃的正常生长。
三、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建议
什邡市为了推进核桃产业发展,计划到2020年前,大力发展核桃产业,核桃栽植累计面积达到1500hm2,品均产量达到7500kg/hm2以上,产值15万元/hm2,总产值达到亿元以上,可实现全市农民人均增收280元以上,从而促进我市核桃产业全面发展。要到达预期目的,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核桃产业的发展。
1.统一思想认识,制定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什邡市核桃产业的发展关系到什邡市新农村建设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的根本问题,因此,市委、市政府要把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纳入政府议事日程,高度重视,认真及时制定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总体规划。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是关键,市委、市政府一定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长或者分管市长牵头的核桃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全市核桃产业发展的综合协调。同时,市级相关部门和各乡镇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行政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实施,部门和乡镇合力开展工作的责任机制,并以村为单位抓计划、抓连片种植。二是提高发展认识。市委、政府要组织核桃产业发展乡镇的干部及部分重点种植户到外地参观学习。让农户认识到,发展核桃产业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工作,使农户真正认识到“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三是制定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要按照什邡市“十二五”发展纲要,针对什邡市经济林发展总体战略,结合第二期退耕还林工程和低效林改造项目在什邡市实施的实际,科学合理地制定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进一步推进什邡市核桃产业向前发展。
2.广泛筹措资金,保障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顺利实施
核桃产业发展资金是保障,要广泛筹措资金,保障核桃产业发展的顺利实施。一是发展核桃产业所需投资以农户投工投劳、社会和企业投入为主,政府给予适当补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的倾斜支持,整合天保工程、退耕还林、低产林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扶贫等项目资金,采取种苗补助、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对林农、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等生产经营主体给予扶持。二是市财政每年应安排专项工作经费,用于补助解决基层工作经费紧张、指导检查验收经费缺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建立示范基地,推动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规模发展
扶大户、抓连片、建基地、树典型,才能带动全市的核桃产业发展。核桃产业发展,示范作用尤为重要,要建立示范基地,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的规模发展。一是坚持以农户为主体、企业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大力加强核桃示范基地建设,促进核桃产业规模化、区域化发展。从市到乡镇,每年都应该考虑在适宜地区,高标准抓好一定面积的示范基地建设,以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二是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种植大户和科技工作者通过与林农合资合作经营等方式,推动核桃产业基地建设,形成规模、提高档次。三是将核桃基地建设与低产林改造、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培育等结合起来,纳入什邡市农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核桃产业发展基地,起到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核桃产业发展的规模发展。
4.选择优良品种,促进什邡市核桃产业发展的良种优化
〔关键词〕 文化产业,竞争力,产业规模,融资渠道,科技含量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2)02-0100-03
当前,文化产业作为符合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兴产业形态,已势不可挡地成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在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全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面对文化市场、文化资源、文化产品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趋势,如何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已经成为各区域发展进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扩大产业规模、拓宽融资渠道、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人才培养、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提升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提出对策建议。
一、扩大文化产业规模
规模经济是企业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前提。文化产业利用文化资源的投入,通过上下游联动的产业链条对内容进行深入开发而达到反复产出,能够为自身及相关产业提供丰富的市场附加值,其规模经济主要表现在无形资产与管理资源的规模使用等方面。〔1 〕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发达国家普遍致力于解决文化产业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文化产业重组,组建大规模企业集团,以实现市场、技术、品牌和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的规模使用,充分发挥管理资源的规模效应,从而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例如,美国、日本、韩国动漫业的品牌价值成功扩散延伸到了相关的娱乐业、旅游业、玩具业、文体用品制造业、服装业等,产生非常明显的规模效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规模是影响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结构单一。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文化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面对激烈的竞争态势,区域文化产业应以优势互补为原则,以资本为纽带,采取投资控股、联合、购并、委托经营等形式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投资经营,重点进行关联性重组,从横向和纵向上对产品、技术和市场等相关联的文化企业进行整合。其中,横向重组侧重于企业的优势互补和优势强化,是以现有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为中心,向水平方向拓展而进行的复合重组;纵向重组是以企业现有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为依托,以产品市场交易内部化为目的,在垂直方向上与本企业相关联的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进行的重组,以实现文化产业与制造业、商贸旅游服务业的有效对接,不断拓展上下游的产业链,促进文化产业的规模化。〔2 〕 通过文化企业的横向、纵向重组,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以实现市场、技术、品牌等资源的共享,从而降低文化产品、服务的开发、生产、销售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文化产业的市场竞争力。
在全面推进现有文化企业重组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彰显地方特色,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扶持重点产业发展,培育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完善文化产业门类结构,不断促进产业规模的扩大。
二、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产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融资渠道普遍狭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或文化单位的自身积累,导致资本扩张能力有限,严重影响了其竞争力的提升。因此,应充分发挥国家相关政策的作用,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帮助文化企业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以全面提升其竞争力。具体可以采用以下方式:
(一)设立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首先,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通过低息、无息、贴息、补助等手段扶持文化企业发展;其次,以无偿资助等形式扶持科技型文化企业发展;最后,采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等方式加快建立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基金,以满足不同文化企业的资金需求。〔3 〕
(二)鼓励民营资本的进入。为扩大文化产业资金来源,应降低民营资本准入门槛,放宽民营资本的准入机制,大力吸纳民间资本,鼓励民营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并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并且,应加大对民营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采用减税、免税等方式支持企业发展,增强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动力。
(三)吸引创业投资的参与。创业投资是企业初创期重要的资金来源,是智力成果转化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区域文化产业需要吸引大量灵活高效的创业投资,并尽快形成与国际文化市场接轨的投资和退出机制、中介服务机制、信托责任机制等,以便迅速实现文化艺术成果的市场转化。
(四)创新信贷形式。传统信贷要求以有形资产作为抵押,这就使得文化企业很难取得信贷资金。鉴于文化企业的特性及资金需求特点,可考虑允许其以文化产品和文化物权、债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各类文化产权作为质权进行抵押贷款,促进文化产业与信贷资金的有效对接。
(五)向资本市场融资。为解决文化产业发展的大额长期资金需求,应允许文化企业股权所有人将依法持有的权属清晰、可估价、可转让的股权作价出资用于发起设立公司,并大力培育文化领域的战略投资者,促进金融机构参与文化产业发展建设,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
三、提高文化产业科技含量
文化产业具有技术含量高、生产工艺先进等不同于一般传统产业的特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文化产业新型业态层出不穷,文化产品、服务的开发和传播方式不断变化,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尤其是对于动漫、广告、会展等行业而言,科技开发的成功与否具有决定性的意义。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投入巨额资金着力提高文化产品、服务的科技含量,开发和引导市场消费热点,抢占具有文化内涵的高技术产业和高技术含量的文化产业制高点,使其文化产业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4 〕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科技运用程度仍然偏低,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缓慢。为此,必须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的科技含量,形成支撑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大技术后盾。具体可分阶段采取以下措施:
从近期来看,一方面,文化企业应加强与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以及科研院所的联系,合作研究开发产业发展急需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可通过提供资金、场地、服务等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加盟文化企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培植开发新型文化业态。
从长期来看,文化企业要根据自身特色积极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增加研发经费投入,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培育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文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
作为人力资本主导的“新型经济形态”,人才是文化产业的第一资源,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应该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既熟悉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技术,又善于经营管理。
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现状来看,各领域专业人才较为匮乏,特别是缺乏文化经纪人才、策划人才等,人才短缺已经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就要在努力汇聚产业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加快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具体可采用以下措施:
首先,整合现有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社会教育资源,在高校中设置文化产业相关专业,广泛开设相关课程,加强产学研各界的交流与合作,探索“教育与产业双赢”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文化创意实训基地等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多层次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其次,加强教育培训机构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加强从业人员职业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既熟悉文化产业市场经济规律,又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
最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选拔和评估机制,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大各类人才工程的实施力度,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同时,建立文化产业专门人才数据库,加强对文化产业人才的服务,进一步激发产业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提供保障。
五、培育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产业环境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对产业竞争力将产生更持久的影响。支撑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环境因素包括法律环境、政策环境、商务环境、人文环境等。
(一)法律环境。政府应该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规,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在文化产业相关法规中,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其影响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创意的非排他性问题,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构筑起技术或信息壁垒,保护文化产业的回报;二是建立合理的投入收益率,发挥市场机制,使资源主动寻求文化产业;三是鼓励文化产品、服务有偿扩散,加大其应用范围。因此,应抓紧研究制定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办法,鼓励知识产权评价机构发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保证机制,支持和鼓励利用知识产权保护实现企业自律和行业自律,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政策环境。文化产业资金投入较多,回报期较长,因此,实施政府主导战略,出台有效的相关政策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条件。〔5 〕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与之相配套的财政、金融、税收和外贸等政策。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本区域实际情况,政府应在财政扶持、税收优惠、投资融资、工商管理、土地扶持、人才培养、资产经营和管理及改企单位人员安置、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减免所得税、营业税等税收政策将产业税收的一部分返还给企业,以此来扩大企业的资金储备;对于创新型的文化产业实行低息或贴息贷款加以扶持;制定促进对外开放的政策,发展外向型文化产业,鼓励文化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等。
(三)商务环境。文化产业强调同时与不同的产业发生关联,对于商务环境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如经济开放度、贸易运输能力、信用信息透明度、物价水平稳定程度、政府效率、金融体系完善程度等方面都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6 〕 有学者指出,世界发达国家创意经济之所以兴盛,与其有强大的“创意性社会结构”作为支撑不无关系。〔7 〕 所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搭建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投融资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专业化市场交易中介平台和专业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提供管家式、贴身式、个性化、全职能服务,全面优化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商务环境。
(四)人文环境。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社会文化氛围、较高水平的公民文化素质和文化消费需求以及完善的文化设施等。针对当前文化产业面对的文化消费需求不足、品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应以实施文化载体建设工程和文化精品打造工程为切入点,加强公共文化设施投入,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知识结构,努力营造包容多元文化、社会秩序良好而宽松和谐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文环境。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利于扩大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通用性人才供给,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增加全民文化消费需求量,培养文化消费倾向和品味,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花 建.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内涵、结构和战略重点〔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2〕 Christian M R.Creative Industries and Urban Tourism:South African Perspectives〔J〕.Urban Forum,2006,17(2).
〔3〕刘 娜.略论新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构建〔J〕.社会科学家,2011,(2).
〔4〕雷光华.关于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10,(1).
〔5〕于晓媛.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探索,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