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数学课堂教学的特点

第1篇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表达内容的形式。对老师来讲,语言是从事课堂教学的起码条件,是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最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学是一门艺术,老师要充分运用自己的语言使得课堂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又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增强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质量。

    课堂教学的语言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一、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言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口头语言相对其它语言来说最大的特点的是它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强,通过口头语言的,老师可以将知识和情感完整和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能力;缺点是时间的延续性差。所以,老师要充分掌握口头语言的特点,趋利避害,老师的口头语言应注意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做到准确、精练、生动、清晰,力求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能把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概念具体任务化,枯燥的问题有趣化。这在于

    ⑴准确精练的语言能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性。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但注意的持久性差,抽象思维发展不够。口头语言和文字不同,时间延续性差,因此老师在讲课时最忌语言拖沓、冗长、繁琐复杂,否则学生就很难完整地记忆和理解。老师口头语言应该简短精练、富有层次,不拖泥带水、重复啰嗦。同时,口头语言的灵活性强,所以有些老师不免有些随便,但学生很难将整节课的老师所以有话都听完记住,如果学生刚好听到和记住“随便”的话而漏过正确的内容,会给学生的理解造成很大的影响,老师的口头语言应该强调严密准确和逻辑性。例如,对于同类项的概念如老师说字母与次数相同的项是同类项,学生就会造成“a2b与ab2是同类项”的现象。对于学生回答中的语言不严密的地方,老师也应该及时的予以纠正和指出,默移潜化中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

    ⑵风趣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求和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使学生对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首先要使学生对你说的话产生兴趣,而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是最容易激起学生兴趣的工具之一。学生每天要上七八节课,对不断“重复”的40分钟总觉得枯燥无味,而且连续的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也使学生的的大脑很难始终保持兴奋状态,这时老师就可以利用口头语言灵活性强的特点,在恰当的时机和内容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打破课堂的沉闷、活跃气氛,起到调节学生情绪的作用,将会有事半功倍的收获。如在上“口头语言有理数的分类”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么一个问题“请把下面的小朋友(数1,2,3,,0,-1,-2,1/2,22/7,-1/3,-5/8,  4.5,-1.5)分别带回各自的家(正整数,负整数,零,正分数,负分数)”;接着,又提出问题"它们的家都在路边,现在由于公路改造,只能留两间房子,请你把长得像的小朋友安排在同一间房子里";最后,当“零”自己孤零零地站在屋外时,我有提出:怎么办,它站在外面会被大灰狼吃掉的”此时,学生们马上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后,学生纷纷表示这是他们读书以来最爱的一节课. 由此可见,枯燥的书面语言,如果能用简明幽默的语言描述出来,还可收到强化记忆和理解的功效。

    ⑶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教学是双边活动,师生在课堂中不单是简单的知识授受关系,也是一个情感的传递过程。尤其在新课改中,这一点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新课改的课程要求教师走下千百年以来”师道尊严”的神坛,与一个合作者,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做一做,练一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那么,要想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不少的学生就是因为喜欢某位教师然后才喜欢上该门学科的。课堂上老师亲切、和蔼的语言能增进师生感情,沟通师生心灵,使学生热爱你和你所教的学科,产生良好的效果。亲切和蔼的语言还可以给学生足够的信心参与到教学中来,很难想象一位从来不苟言笑、语言生硬的老师能让学生大胆的进行质疑和回答。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通过人的面部表情和手脚等活动来表现个人情感的身体动作。教学如果能正确运用体态语言可以为老师控制和调节课堂气氛节奏,增强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与科学间的情感交流。

    ⑴表情语言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们面对面进行交谈时,所获得的信息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对方交谈时的表情获得的。所以老师在课堂中应恰当利用表情来帮助教学,会起到出神入化的作用。如课堂上有学生开小差,一个严肃的眼神使他迅速改正;学生回答对问题,一个赞许的目光或一个会心的微笑都会使他得到莫大的鼓励。学生在认真听课时,一般都会盯住老师的脸,如果一位教师总是一种表情,就会使学生的注意中心由于缺乏变化而容易分神。

    老师的在讲课中随着知识讲述而起伏变化的表情,还可以还是学生充分感受到知识的人性本质,避免知识的机械性。如讲述一位科学家的成就时,一个崇仰、神往的表情胜过任何的语言陈述。

    ⑵手势语言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凡是做老师这一行的人,说话时特别喜欢打手势,其实这是一个职业习惯。一般来说,老师在课堂都喜欢使用手势语言,因为手势动作和表情一样,都是老师个人情感的外在表现,能使满堂生辉,增强教学效果。手势有时还可起到口头语言无法取代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实验语言

    实验在验证数学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它的语言无法比拟的。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纯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经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过实验语言却可以无声胜有声。

    ⑴实验语言是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工具。按照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我们将不单要求学生机械的记住课本上的知识,更要培养学生形成比较全面的科学素质和创新思维,使用实验语言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手段。

    初中生的一个心理特点是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实验就是吸引学生的一个好方法,如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知识,若能运用好实验语言还可以让学生感受发现和创造知识的艰辛和快乐,使学生由感知兴趣提高到探究兴趣和创新兴趣。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走完知识发现、形成、拓展(质疑、假设、验证、结论、运用)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形成正确完整的科学方法。而且数学的实验和科学典故、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通过实验语言我们可以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就是我们平常生活经验的提炼,避免科学的给人哪种冷冰冰的感觉,使学生感受到知识本身的人文性、以人为本特点,从而产生科学情感和科学思想。

    ⑵实验语言是对学生各种感官的充分训练。要真正观察好一个实验,就要求学生充分集中精力,发挥动手、动脑等各方面的能力,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把握住观察的重点,训练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对注意中心调整和运用能力。

    ⑶实验语言是学生提高动手能力和运用、创造知识能力的最好训练。新教育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各种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训练他们的实践能力又是以前教育中最薄弱的环节。如果我们运用好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和设计实验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的最好方式;再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从实验中得出结论和寻找规律,更可使学生完成了从实践中提炼理论的更高层次。同时这种让学生自己在动手中所形成的知识要比课本和老师讲述要真实和牢固得多。

    四、板书语言

    板书不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老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

    ⑴板书的计划性 要求老师事先要吃透教材,将学生最容易忘记、混淆的内容找出来,然后有针对性进行板书设计,让学生更清晰地把握知识的重点和理解的要点。板书的先后顺序还能使学生看到知识形成、发生、发展的过程,从中看到思路和方法。而通过板书的位置设计还可以让学生看到知识点间的联系和不同,把握到知识的脉络框架。

    ⑵板书的启发性 板书的空间限制性强,老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将所有的内容都进行板书,所以对板书一定要强调其的启发性,利用几个简短句子甚至一个大的问号或文字所加几个点,将学生的心中的疑问和好奇心吊起来、引出来,启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的探究,帮助学生去探究发现知识,促使学生形成积极思维的习惯。

    ⑶板书的规范性 板书的时间的延续性强,不象口头语言过了就过了,它会留在黑板上,所以板书语言的规范性、严密性的要求都更高。统一风格的规范性板书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把握知识的重点和记忆的规律,形成良好记忆和思维习惯。一个规范、完整的板书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美,还体现出老师个人对艺术和美的理解和表现,坚持下来可以薰陶、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使学生自觉地鉴别美、追求美和创造美。

第2篇

一、巧,评价语言要机智巧妙,恰到好处

作为学生,他们在课堂上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完全正确,但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赞赏与肯定;作为老师则要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如,支玉恒老师教《走月亮》时:

师:要想走月亮,先要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一读,连课题读读。生读课题(声音响亮,语速较快)

师:这不像走月亮,像走太阳。月亮升起来和太阳升起来有什么不同呀?月亮是这样升起来的(师边说边用手模拟月亮缓缓升起来的样子)谁再来读?

生读:走―月―亮(读得较轻)

师:有点月亮的味道了。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晚上周围环境怎样?(生:很安静)对呀,夜晚特别静,听我读。

师范读:(“走”字低声且拉长;“月亮”读得轻而柔)谁再来读。

学生读:……(老师边用手打拍子)

师:很好,这么多同学想读,一起来一遍。(生齐读)

此时,我不由地佩服老师的教学机智,因为充满激情、巧妙的话语,犹如春风温暖了学生的心灵,激发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学生有这样一位和蔼的老师,他们还会害怕吗?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可以说,生动巧妙的评价语言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活跃了课堂的气氛。

二、活,评价语言要灵活,富有生机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运用多样、灵活、生动、丰富的评价语言能使学生如坐春风,课堂内充满勃勃生机。如,支玉恒老师《匆匆》一课中评价语言就非常生动灵活、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补得很好,接着来。(生继续读)”“真好,真想再听一听,(指另一生)你再来一次”“你很聪明!”“对,你由‘头涔涔’想起一个词‘汗涔涔’,你想到了可能是额头上渗出了汗水,但是不是大汗淋漓呀?”“对!你又启发了我,我从‘泪潸潸’上我又想起了一个成语,说‘潸然泪下’,是不是眼泪横流啊?”……支老师在教学中就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生成问题,幽默含蓄地评价语言扭转尴尬局面,所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所以整个课堂活泼而有序。

三、实,评价语言要实在,实事求是

如,一位老师教《生命生命》时,有这样几段评价:

案例1、一个学生读第二自然段时,老师非常认真地倾听着,读完后,老师说:“这么长一段文字,只有一个字读错了。‘骚’平舌音读成了翘舌音。”

案例2、(师生合作读)师:“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你听到了吗?你都听到什么了?”

生:我听到了对生命和灵魂的呼唤。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宝贵。

生:我听到了生命的追求。

师:你们真了不起。听出了生命的旋律,听出了她自己发自内心的对生命价值的追求。

案例1老师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了学生读得不错,又指出了错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案例2学生的回答是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感悟,发出内心真情陈述,教师同样回应以精彩真诚的评价,师生之间由此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这是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反之,如果教者单纯以“嗯、不错”来回应,这样的评价语言就相对单一薄弱,学生学习激情的调动也会受影响。

评价语言实事求是使学生端正良好学习态度的需要。如果教师不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进行评价,有时反而会产生负面效应。

案例3、学生简要概括第二、三件事时,一个学生说“瓜子发芽”和“聆听心跳”,学生根据自己的感悟简洁归纳的很恰当,但老师说:“你有自己的创造也很好。书上是怎么说的?”学生说是“静听心跳”。

我想:老师可能认为学生说的与自己预设的内容不同,于是便生硬地按自己的预设内容写上了“瓜子生长”“静听心跳”。学生是主体,老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体验,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有创意的思维、独特的想法应给予鼓励、肯定的评价,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不然学生还以为自己说错了,给学生一个误导,发言必须按书上的说。因此,实事求是才能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更加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

四、准,评价语言要准确,恰当得体

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准确而又得体。能因人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不同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前不久,听了一年级一节拼音课,老师运用了很多适合低年级学生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你读得很正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能再大声读一遍吗?”“哦,你听的多仔细呀,他读错的地方都听出来了。奖你一朵小红花。”“读得真好,你来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三遍。”“你还会组爱心这个词,你是一个有爱心的孩子。”“这个拼音应该怎么读呀,跟老师再读一遍,第三声先下再上。(师用手比划着)”

这位老师认真地听了学生的读,并能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反馈信息,这些贴切的评价语言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奏、态度大方、声音洪亮。也正是这些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加上老师明快生动的语言示范,学生们读得一次比一次好。

五、新,评价语言要新颖,与众不同

第3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3-202-0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主要是指在充分利用数学课堂的时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切实显现数学教学的目标。可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在建立在对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在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小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参加到教学中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

老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决定着老师的教学行为和采取的教学方式,是老师能够实现优质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的根本保障。可见作为小学数学的老师,树立良好的观念呢至关重要。

二、对教材深入理解和领会

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组织者、引导者的重要地位。老师只有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切实的领会教材的意图。老师只有在切实领会教材的意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教学程序的优化,教学手段的切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等。可见,课堂教学活动中的每一个细节的组织和设定,都是建立在深入理解和领会教材的基础之上的。老师深入的理解和领会教材,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引,决定着整个课堂教学的方向,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对于教学的内容设定、方法的选择、手段的使用等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导向作用。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要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同时该教学目标在设定的过程中要以课程标准为重要指引,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规律、生活经验等进行目标的设定。同时,教学目标在设定的过程中离不开对于教材的深入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关键点,使教学目标成为教材内容同教学大纲精神的统一体。例如”新课程“中要求切实面对学生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目标设定时,可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教学的策略,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学习的进步。

四、优化教学手段

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学手段,注重教学手段同小学生的学生特点的相结合,实现教学手段的优化。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抽象的、静态的内容通过具体的、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小学生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其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学习的参与度。

五、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然要求,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前提是拥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小学生的特点而言,小学生只有在喜欢自己的老师的前提下,才能够喜欢老师所教授的课程,才会切实的深入到老师教学的活动中去。可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才能切实提高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六、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效果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只有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有效性,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在课堂活动中,老师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合理的分组,并就每一个组员在该组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划分,促使每一位学生在参与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发挥其自身的积极主动性。2、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对活动实施的方法进行一定的引导,并提醒学生在活动中的注意事项,从而减少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盲目性,提高活动的效果。同时,老师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要充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用自身的行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养成学生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提高老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的提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同时诱导学生进行思考,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手段,是与学生进行沟通的重要途径。因此,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提高自身提问的技巧和能力。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老师的提问技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老师的提问要有具体化、针对性,从而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思考,避免学生摸不着边际的情况产生。2、提问的难易程度要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考能力等相适应,同时对于不同的学生进行的提问,可根据其自身的情况其难易程度进行适当的增减,从而引导每一位学生进行思考。3、老师在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从而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数学概念,养成数学的思维模式。(4)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启发性,充分发挥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的作用,使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学生根据个人的认知及思维模式等进行具有个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精力难以长时间的集中,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不高,所以,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优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设计 自主学习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是学生数学思维及多种数学能力的启蒙课程,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要教好小学数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数学课堂进行精心设计,有效把握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那么,教师应当如何把握,才能做好数学课堂设计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以学生特点出发,着手设计课堂教学

传统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往往是在教师备课的时候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以数学教材为研究蓝本,以书本、自身及课堂为课堂设计的中心内容,忽略学生的特点,未能有效从学生实际出发着手设计课堂。这种设计理念主导下的课堂,往往表现为:教师利用书本教材进行规范的教学,学生在教师设定好的流程下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此模式下的课堂设计俨然已经无法与之相适应,小学数学课堂设计急需改革。新形势下,数学课堂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各环节的设计与完善。教师在设计课堂时,要尽量摆脱传统课堂教学观念的束缚,从教材的框架中跳脱出来,以学生的特点为设计出发点,设计出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生活体验、情感体验及实践等的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并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内化成为数学思维,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应用数学的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设计应充分抓住重点与难点

之所以要进行课堂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做课堂设计工作时,要以实现数学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这就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抓住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只有通过对数学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突破,才能更有效地实现学科教学目标,因为数学教学目标制约着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组织形式及教学评价等多方面的实施。所以,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先明确数学课堂设计的重难点,也就是清晰地定位教学总体目标及做好目标细分工作,在实践时做到具体且精确。除了在关注教师的“教”方面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学”,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要考虑:学生在教师实施“教”之前,能够做些什么;在教师实施“教”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对于这些课堂设计中的重难点内容,都需要教师以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和内容目标为依据,从而制定出准确的教学目标,再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实施更全面、系统的课堂设计。

三、课堂设计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强调,教师在实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合作等活动。课堂设计是教师实施课堂的纲领,因此在进行课堂设计时,教师应当把握“以生为本”的原则,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

(一)融“和谐师生关系”于课堂设计中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的各环节时,应当有意识地将师生关系融入其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构建出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笔者在设计数学提问环节时,就在设计中明确自己在提问过程中,无论学生回答与否,答对与否,都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用温和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思考与答题。试想,如果教师在提问过程中,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的情绪,对学生加以训斥,那么结果非但教师不能解气,反而使得学生更疏离课堂、疏离老师。久而久之,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热情,并致使他们丧失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当然,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时,最应当坚持的是“学生主体性”原则,在课堂设计中体现“以生为本”,并对照此实施“生本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组织者,在课堂设计中尽量设计一些紧扣数学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较简单、方便的教学方法,引导他们更有效地学习,使学生真正抓住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比如在设计提问环节时,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空间,对于学生回答不上的问题,要启发他们有效思考,切勿在此过程中包办代替,同时慎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代替他回答。由此可见,只有有效启发学生充分思考的课堂设计,才有可能点燃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课堂设计时,应当着眼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实际的成长特点,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感,并且突出数学课堂教学的主动性、实效性及针对性,有效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从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过渡。

参考文献:

[1]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1-08.

[2]季秋霞.关于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03.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Enhanc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validity

Song Chenghua

【Abstract】The elementary school is the time which the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related knowledge and lays the foundation found, manifests and carries out this idea in mathematics teaching process, the enhancement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and hits the student regarding the raise to study mathematics the foundation, sharpens student’s synthesizing capacity to have the vit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Validity

《数学课标》指出的一个基本理念: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达到这个目的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

小学是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和打基础的时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和落实好这一理念,增强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于培养和打好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根据《数学课标》的要求,结合自己多年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我有几点体会:

1 掌握并要牢记各年级以及各阶段课程的目标体系

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动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是一样,明确的目标才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也就有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动力,这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才不会出现数学课堂教学的 “心中无数”、工作上“出力不出心”,工作态度上“应付差事”以及“一团乱麻”、“费力不讨好”的现象。这样从整体上把握整个教学目标,就容易协调、加强、局部环节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明确好适合的教学方式

《数学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这就明确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教学实践中,要考虑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这一特点,也就是有较强的基础性、逻辑性、抽象性、工具性的特点,要反复强化和训练才能事半功倍。同时要注重小学生的另一特点:大都是从感性的角度来认识世界和事物,具有多动性和兴趣持续时间较短,兴趣转移较快的心理规律和成长规律。学习有不可替代性,只有从他们已经感知了的事物和知识进行引导才会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严格尊循“循序渐进”的规律进行教学

“循序渐进”的规律,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成长规律,这个时期是成长和大脑逐渐发育的时期,就是说在学习数学知识的“量”上要适当,一步一步的逐渐增加,否则出现“因咽废食”,“消化不良”的现象,从而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二是把握学习数学知识的规律。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 “了解”、“理解”、“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丧失信心,从而影响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4 利用生活中的原形进行教学

第6篇

>>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索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思考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中职新课程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方法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浅谈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之浅析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策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做法 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认识 关于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探讨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技巧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策略 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若干策略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崔兆万")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的一个永恒主题.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了三条主要策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组织教学;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教学工作的主要阵地在课堂,如何在四十分钟课堂内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是我们广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本文根据自己的学习和实践,就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提出如下策略. 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组织教学 2011版《中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数学情境……”由此可见,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生动,更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我们的教学又要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使学生易懂、愿学、乐学,如此才可能较好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让数学故事走进课堂 数学故事走进数学课堂,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还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深受初中学生的喜爱.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时,我首先声色俱茂的向学生讲述了有关发明国际象棋的故事,然后提问:国王到底有没有能力满足发明者的要求?目的在于激发起学生探求这个问题的欲望. 故事一讲完,学生们纷纷跃跃欲试,积极探索.这样,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的兴趣很高,而且学到的数学知识更牢固,也许终身难忘. 让学生探索故事中蕴涵的数学知识和生活常识,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他们会听得开心,学得快乐. 2.让生活数学走进课堂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我们的数学教学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进入我们的课堂.教师应该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所熟悉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例如:一次课的开场白是:“同学们,每到换季的时候,我们逛商场看到最多的字眼是……”,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打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打折销售’.”然后由三位学生表演了一个我自编的打折销售情景短剧,并提出相关的问题,由此引出本节课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这一情境创设,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处处有用. 如果我们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日常生活 上平放一面镜子,在镜子上做一个标记,观测者看着镜子来回移动,直至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重合.这些方法都能达到目的,这个问题也得到了完美的解决,而且他们对相似三角形的知识也加深了印象,一举两得. 在实践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有.如价格与购物计算,长度、面积、容积的测定等,教材中有很多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将材料进行“生活化”改造,使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广泛应用,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让学生尝试到成功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归纳总结知识,帮助学生进行问题梳理 一个不善于归纳总结的学生,他对课堂知识的印象就容易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而缺乏一种深层次的理性认识.归纳总结能够有助于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好习惯,并从中找到、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独立解决问题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培养学生主动梳理、运用知识的意识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达到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解题方法的目的. 例5在八年级的《平行四边形》这节内容时,可以用提问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答:平行四边形) 问:那么你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哪些知识?(答:它的对边平行,对角相等,邻角互补等) 问: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性质有什么区别?(答: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 问:那么它的这一特殊性质又有什么用途呢?(学生举例,我们学校的电子校门就是很好的运用)这样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对学生进行提问,学生在一问一答中知识结构也就随之形成.这是一个知识梳理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也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可见,总结归纳是把数学问题与知识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机能“平衡”认知结构的必要步骤.适时组织和指导学生归纳知识和技能的一般规律,梳理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而莫斯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问题解决”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这就对教师在教学中的“解决问题”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问题解决策略教学的意义,真正为学生建构解决问题策略的平台,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学会方法,并且让策略在学习中升华. 中的实际问题,那么学生就能在平时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意识去观察生活,从而不断加深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念.真正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3.让动手操作走进课堂 学生的学习是从手、眼、脑协调活动开始的,对初中生而言,操作可以缩短学生与认识对象之间的距离,进行直接的认识活动.因此,课堂中进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操作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中位线”时,没有局限于课本上的方法,而是充分让学生自己开动脑筋、动手操作,引导他们通过“测一测、剪一剪、拼一拼、想一想”探索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结果有学生通过测量猜想出中位线和第三边之间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有学生沿三条中位线把三角形剪开得到四个全等的小三角形,再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发现了结论;有学生沿一条中位线把三角形剪开,然后拼接成平行四边形而进行猜想论证;还有学生剪拼出矩形而获得结论……,结果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思考、探索和学习,符合他们这一心理特点. 二、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存在两个相互作用过程:一方面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另一方面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可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由此可见,营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心境下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 1.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 教师良好的主导情绪状态尤其表现在当课堂教学受到偶然因素冲击特别是对教师情绪产生冲击时,教师应对与处理的机智.例如,一次数学课,上课时我走进教室,学生根本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丝毫没有准备上课的意思,全都在讨论刚刚结束考试的物理问题.这时如果一顿训斥,学生们无疑会安静下来,但接下来的数学课肯定会因为学生由于受到训斥产生的消极情绪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没有这么做,而是带着微笑大声说:“同学们,大家对物理课有兴趣、热情高,值得赞赏,不过,要学好物理,首先要学好数学,因为数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基础,现在已经上课了,还是让我们先把注意力集中到数学课的内容上来吧.”话还没说完,学生全都安静了下来,他们又把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了数学课的学习之中. 2.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当前,数学教学已从过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具有“基本的数学能力”.但不管是传统教学的重视“双基”,还是现代教学的“四基”并重,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层次差异始终存在,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区分以及如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发展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实际上“优秀生和学困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困生”在课堂学习时的情感态度特点可能是:“没有自信的、压抑的、恐惧的”,其外在行为是“心不在焉、躲避的、依附的、沉默(或者破坏)的”.而“优秀生”,除了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特点外,也有可能是“浮躁的,自我炫耀或者是心不在焉,有时高度焦虑”.这些不同的情绪表现,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察言观色,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的,因此,指导学生选择较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学法指导既要针对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层次差异;既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又要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具体的学法.如对全体学生我们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练习与作业的方法、记录和整理笔记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等等. 对优秀学生除要求他们掌握全体学生都应掌握的一般学习方法外,还可让他们掌握一些要求较高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其自主深入学习.有些学习方法要求较高,操作性差,不适应学困生,但却对优秀学生帮助很大.如,在优秀生已掌握了几何证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顺利和准确地表述证明过程后,学习方法就需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目标应变为积累各种几何题型的证明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时我们可以及时告诉他们一种提高几何证明能力的化归方法: (1)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并画出图形. (2)联想,与自己熟知的类似问题建立联系.(3)作辅助线,寻找证题途径.(4)记录证题途径的各个关键步骤.(5)总结证题思路,使证题要点尤其是转化步骤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化归法是将求知划归为已知的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几何证明题时,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找到把它转化为已知题型的关键步骤,其中已熟悉的小细节,不必再关注,只要将问题划归为已知题型时就结束.此时最重要的是记住化归步骤及证题思路即可,不再重视详细的表述过程. 学生一旦掌握了较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一工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主导思想上就要明确: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习惯决定人生”,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笔者认为,教学中应着重注意对学生以下习惯的培养:自学课本预习的习惯,专心听讲、高度集中注意力的习惯,认真完成练习与作业的习惯,自觉检验的习惯,及时改错的习惯,定时复习的习惯,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和习惯. 总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组织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障,营造融洽、愉悦的课堂教学情感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

2.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当前,数学教学已从过去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转变为要求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具有“基本的数学能力”.但不管是传统教学的重视“双基”,还是现代教学的“四基”并重,班级教学中学生的层次差异始终存在,优秀生和学困生的区分以及如何促进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发展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问题.实际上“优秀生和学困生”都有各自的情感优势与缺憾,因此,我们必须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以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

“学困生”在课堂学习时的情感态度特点可能是:“没有自信的、压抑的、恐惧的”,其外在行为是“心不在焉、躲避的、依附的、沉默(或者破坏)的”.而“优秀生”,除了积极进取的情感态度特点外,也有可能是“浮躁的,自我炫耀或者是心不在焉,有时高度焦虑”.这些不同的情绪表现,都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察言观色,并给予恰当的处理.

三、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来起作用的,因此,指导学生选择较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学法指导既要针对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层次差异;既要教会学生学习数学的一般方法,又要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指导具体的学法.如对全体学生我们要教会他们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练习与作业的方法、记录和整理笔记的方法、复习的方法等等.

对优秀学生除要求他们掌握全体学生都应掌握的一般学习方法外,还可让他们掌握一些要求较高的学习方法以适应其自主深入学习.有些学习方法要求较高,操作性差,不适应学困生,但却对优秀学生帮助很大.如,在优秀生已掌握了几何证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能够顺利和准确地表述证明过程后,学习方法就需要改变,他们的学习目标应变为积累各种几何题型的证明思路和解题技巧,这时我们可以及时告诉他们一种提高几何证明能力的化归方法:

(1)审题,弄清已知条件和求证结论并画出图形. (2)联想,与自己熟知的类似问题建立联系.(3)作辅助线,寻找证题途径.(4)记录证题途径的各个关键步骤.(5)总结证题思路,使证题要点尤其是转化步骤在大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

化归法是将求知划归为已知的方法,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几何证明题时,我们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找到把它转化为已知题型的关键步骤,其中已熟悉的小细节,不必再关注,只要将问题划归为已知题型时就结束.此时最重要的是记住化归步骤及证题思路即可,不再重视详细的表述过程.

学生一旦掌握了较有效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必将大大提高,学生也将受益终身.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内容之一,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这一工作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在主导思想上就要明确: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这就是教书育人.“习惯决定人生”,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今后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第7篇

关键词 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板块,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重要范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像物理学上的“有用功”一样,总功一样的情况下,有用功越多效率越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向几十分钟课堂要效率。纵观课改纷繁局面:教材的编排体系多样化;课堂教学活动自由化;学习方式自主化。学生的个性在教学中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得到了活跃。与此同时,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多元化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改革上,花哨多姿、华而不实的教学的出现具有必然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教师的教学不得不思考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无论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课堂教学核心评价标准是绝对不能动摇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中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中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和灵魂,离开了它,课堂教学将不再有任何的意义。

二、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内容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目标有效、知识有效、过程有效以及结果有效。目标有效是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大纲以及学科特点确定适当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是学生通过一定的努力能够实现的。知识有效是指教师必须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和特点,对教材的相关素材进行恰当取舍,活用教材,选择适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过程的有效是指整个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传授为载体,以能力发展为目的。结果有效是指通过课堂教学,实现教育预期。实际上教学的有效性内容包含了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个维度的全部内容,只有在整体上有效才能算有效。

三、 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认识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应有别于小学时的“略带权威”关系,而更近似于学习中的朋友关系。事实表明,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够激发学生的极大的学习积极性。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情感状态,这样学生才会乐意学、学得好;教师要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和交往需要,建立高度尊重和信任。融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教师既是学生的良师亦是学生的“益友 ”,这样的关系的建立需要教师努力去构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表明学习的氛围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习氛围的好坏决定了学习的效果。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对的是智力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迥异、成长环境各不相同的学生。作为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所有学生都在这样的氛围中健康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的态度要尤为热情,不能放弃对他们的期望和努力,越是后进生越需要教师的鼓励。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找回信心;根据各自的特点给他们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师生间的融洽关系,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气氛轻松,表现出愿意配合老师的教学,使教与学的活动得到良好开展,从而创建出有效性的学习氛围。

2.激发兴趣,倡导积极主动学习

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知识的内部动力,是学生积极认识事物,积极参与活动的一种心理倾向。兴趣越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掌握知识就越快。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运用恰当有趣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并适时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到授课内容上,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教学内容。学习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习兴趣,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主动性的以激发并保持的重要原因。

3.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是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只能围绕学生的发展这个主题。教学设计要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周密地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对教材精心研习,对程序慎重选择,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教学的有效性打下坚实的基础。

4.转变教学理念,确保能力发展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知识、创新教学模式,从有效推动和促进中学生主体性实践活动入手,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健康发展的、潜能得到有效挖掘、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传统教学的理念下,考试的指挥棒效应对教学的影响已经根深蒂固,需要教师彻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中心。数学的任务就是教会学生做题,能考到高分就是成功的理念必须摒弃,“题海训练”的方法也需要反思。思维决定成败,理念决定教学的总方向,制约着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第8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基本要求;语言艺术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06-02

语言是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就是数学知识的传递过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数学语言。正如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1.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教师数学教学语言的表达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当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语言方面存在的问题,我们从数学教学的个性特点出发,以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的理论为依据,提出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

1.1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科学性是数学学科最明显的特征,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要求主要体现在Z言的规范性、准确性、严谨性及逻辑性上。

1.2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规范性是指教师的课堂语言要符合语言的约定俗成或文明规定的标准。包括语句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及数学语言的句法规则。口头语言方面,要发音准确、清晰,能正确读出数学表达式;书面语言方面,书写格式及几何作图应符合数学学科应有的规范化要求。

1.3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准确性 。教师对有关的数学定义p定理p公理的叙述要准确,不能使学生产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误解,因此,作为教师就必须首先做到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还必须用科学的数学术语来授课,不能用自己生造的词句或地方方言来表达概念p性质p定理等,例如,"对应角相等"与"角对应相等","切线"与"切线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1.4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的严谨性。数学是一门非常严谨的科学,数学中用来表示定义、定理、性质等的语句,都是十分确切和精练的,有时候甚至多一个字和少一个字都不行。

1.5 数学课堂语言的逻辑性。所谓语言的逻辑性就是严谨周密,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要想让学生学好数学,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符合逻辑。

1.6 新课改下数学课堂用语的新要求。 新的数学教育基本现理念提倡: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新课改数学课堂评价标准中对教师数学课堂用语有了新的要求:即教师语言生动、简练、准确,富于感染力。

2.数学课堂教学用语的艺术性要求

2.1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应具有生动性。为了让课堂变得有生气,只有力求表达语言生动形象,带有强烈情感,才能把那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来教育鼓励学生,使学生的情感和情趣融合在一起,把学生从课堂引入现实生活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

2.2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教学语言既非单单是书面用语,又非仅是口头用语,要通俗明白,使学生听得有滋有味,喜闻乐见,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接近生活,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的知识明朗化,用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教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素养,通过驱动学生的数学想象,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目的。

2.3 数学课堂教学语言要机智。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课堂插嘴的现象越来越多,原因是由于学生在现今那种轻松、活泼、没有约束的气氛中学习,使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这是一种真实的、积极的、有意义的现象。如果能盘活这种"插嘴现象",将教学进行二度开发,使学生插嘴成为教学资源,成为学生探究知识、发现规律的新起点。这就要靠教师如何去组织语言进行临场发挥。

2.4 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无声语言包括教师的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体态语言等,这些无声语言可以增强语言力度,辅助有声语言实现教学目的,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

2.5 课堂语言具有激励性。现在的学生需要教师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引导,教师在课堂45分钟的时间内要充分发挥语言的功能,特别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失时机地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获得自尊、自信和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学习动机,诱发其学习兴趣,帮助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我。

3.数学课堂教学用语的类型

3.1 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传递信息的最主要的工具。口头语言也是老师在课堂中最常用的授课方式。口头语言相对其它语言来说最大的特点的是它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强,通过口头语言的,老师可以将知识和情感完整和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同时还可以利用语言引导和开发学生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能力。

3.2 体态语言。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梅拉别恩根据实验指出,人们获得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55%来自面部表情。可见体态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加深印象,教师除了充分利用有口头语言外,还要辅以体态语言。

3.3 实验语言。实验在验证数学知识的权威性、有效性方面是其它的语言无法比拟的。很多数学知识如果只是单纯从课本和老师的口中说出来,学生经常不容易理解,也不容易信服,通过实验语言却可以无声胜有声。

3.4 板书语言。板书不是讲授内容课本知识的重复,而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是画龙点睛的启示。板书语言受空间限制较大,但时间延续性、对重点内容突出性强,老师的板书应做到计划性、启发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