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管理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管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4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管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管理

第1篇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 核心课程 教学改革

近年来,开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高职院校越来越多,如何合理设置课程以及开展教学建设,是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本文提出以行标为导向,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即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并开展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试内容及考评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1. 行标导向,设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

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主要培养能从事报关、国际货运、报检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涉及的报关、报检和国际货代等行业,在我国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行业规范、行业标准。海关总署、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际货运协会已陆续推出其对应行业规范和服务作业标准。在报关行业,2007年海关总署颁布《报关员国家职业标准》、2011年颁布《报关服务作业规范》;在报检行业,2002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管理规定》、《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管理规定》;在国际货代行业,2007年中国国际货运协会推荐国家标准《国际货运服务质量要求》、《国际货物运输作业规范》。这些相关规定和行业标准,企业均予以高度重视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参照报关、国际货运、报检等行业标准以及企业用人要求,结合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特点,我们对传统的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整合、创新。(如表1所表)。

“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的设置不是简单的课程调整,而是按基础能力——专门能力——综合能力三层能力递进为主线,其设置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既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综合考虑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的培养。

2.“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学改革

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课程与课程之间融合度、相关度很高,在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考评方法等方面做了如下改革:

2.1结合岗位职业能力需要,合理安排核心课程教学内容

改变过去“先理论、后实践”的课程安排,我们结合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对应岗位职业能力的需要,对核心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开发、整合与创新,使课程与课程相互渗透和交融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报关业务一体化课程为例,《报关原理与实务》课程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行业标准——《报关服务作业规范》,以报关服务作业流程为主线组织课程教学内容:洽商委托—评审合同—签署合同—接收单证—申报前审查—缮制报关单—申报前复核—预录入报关单—复核报关单—电子申报—现场申报—配合海关查验—缴纳税费—申请办理现场放行、结关手续—申领报关证明联—结算费用—退还单证。这些以工作流程为主线设置的课程,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并重,通过教、学、做,使学生掌握对应岗位的工作流程、工作环节、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技能等。而由于这些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多,学生亲自操练的机会和时间还相对不足,专业的实践能力还需进一步强化训练。《报关操作》、《国际货运操作》等课程的设置,正是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岗位专项技能训练为教学目标,设计一项项具体的实训操作项目。使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实训操作,专业技能、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2.2 探索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核心课程都是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模拟教学法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重要和有效的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法,它强调的是:学生作为学习的行动主体,在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时具有独立地计划、实施和评估的能力;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是学习情境的设计者、学习舞台的导演。如在国际货运业务综合实训课程中采用角色扮演、模拟教学法,教师和部分学生是外贸客户、海关、检验检疫、船代等机构部门的扮演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国际货运公司开展业务经营活动。通过实训,学生不仅掌握了主要业务流程、业务环节,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职业礼仪、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3. 改革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评方式

为了使报关与国际货运“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考试内容能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考试与技能、能力考核相结合,并且以技能、能力考核为主,我们加大平时过程性考核的比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的任务、项目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态度、职业表现等都列入了考试的范围。如在《国际货运实务》课程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模拟国际货运公司在揽货专项实训中,提供的公司宣传资料,对客户的服务意识、态度等都列入考试的内容。在《报关操作》、《国际货运操作》课程中,将学生报关、国际货运等作业流程操作的正确性与熟练程度也纳入考试范围。在考评方式上,改变传统的以期末总结性考试和笔试闭卷笔试为主的考试方式,采取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包括现场操作、专题讨论、问题答辩、操作演示、案例分析等。通过改革核心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评方法,力争对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素质现状做出整体性评价。同时,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实践实训环节的考核,形成学校、社会、企业、学生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考评体系。

3.“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学改革需解决的问题

3.1 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

“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相互渗透和交融,各课程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传统的孤立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材不适用这种一体化课程的设置和教学,需编写一体化的课程教学大纲和配套教材。即要编写进出口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报关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国际货代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报检业务一体化课程教学大纲。并编写体现高职特色,符合高职人才培养需要的理论和实践相融合的教材,特别是培养学生岗位专门能力、综合能力的实践实训教材。

3.2 培养适应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双师型”教师

“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学需要的是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双师型”教师。这些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需具备完成职业任务所需要的技能、经验、态度等,能将各种知识、技能相互渗透、融合和转化。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有多种途径,一是定期派送老师到海关总署的培训学校或教育部指定的相关院校和场所参加进修学习;二是安排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半年以上顶岗或轮岗实习锻炼,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三是鼓励教师考取报关员、报检员、货代员等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熟悉报关、报检、货代等工作岗位的行业标准和操作技能;四是吸收更多在外贸行业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行业企业专家作为专业兼职教师。

3.3 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场所与设施

要打破理论课与实践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需加强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提供“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场所与设施。如在校内实训基地内模拟设立海关、检验检疫、外贸公司、国际货代公司等机构、部门,购置外贸类、报关、报检、国际货代等实训软件,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同时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使其成为学生实习实训,提高实践操作技能的场所。

3.4 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

课程的改革、课程的开发,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施。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质量,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控制,才能保证“理实一体化”核心课程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高职院校要重视加强对课堂教学的检查与评估,建立一套较为科学、可行的检查、评价制度,并通过学生、教师及其他途径,及时反馈课堂教学质量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赵华 陈鸿雁 邹宛言,试论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课程的整合,职业教育,2011.

[2]邹哲维;宋国强,关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研究,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第2篇

科技成果转化不同阶段的特点,以服务为基本,以共享为柱心,从管理、运行、保障三个方面提出平台建设框架思路,希

望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的关键环节,科技成果能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响应了“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精神要求,是“陕西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台作为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着力点,力求发挥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作用,体现政府公共服务的功能和特点,整合集成科技成果转化资源,疏通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渠道的上传下达,实现成果管理现代化,探索、完善新时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提高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服务的能力,降低科技成果转化的成本,建成基于全国性科技成果管理、转化、服务信息化体系的省级平台。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设1个协调办公室,建立1个门户信息系统,整合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采用3个体系。它的建成将使科技成果项目资源的开放度和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机构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形成以共享机制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良性发展的运行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促进陕西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加快把陕西省建设成为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高度发展的新型工业基地的步伐。到2010年平台建成运转时,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率稳定在30%以上。

1 平台建设管理模式

平台管理力求打破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条块分割、相互封闭的格局,形成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的工作机制。在陕西省科技厅统一领导下,利用现有全省生产力中心已形成的构架,设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办公室(部)”。由陕西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或省级技术交易机构负责平台建设的协调、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接受省科技厅的监管和为平台建设提供的决策与咨询建议,协助省科技厅对项目实施进程开展论证和评价,及时上报进展、活动等数据。

协调办公室内部设立1个管理组和4个小组(成果组、信息组、培训组、联络组),专人专职负责日常工作。管理组负责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方案实施、顶层策划、协调管理等工作,4个小组分工负责,共同实施完成,后期逐步完善发展成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中心。

2 平台建设运行模式

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的切人点定位于服务,将其内容确定为成果转化链三个主要环节的支撑服务体系上,推进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针对成果转化的不同特点和阶段,突出不同的运行模式。通过1个门户信息系统的建立和10个公共服务平台的紧密合作、运行管理,采用3个体系――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联盟会员体系、技术转移服务体系的运行支撑,确保平台的资源共享、高效运行。

2.1 1个门户信息系统――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

建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将整个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10个子平台有机地联接起来,达到信息资源共享、运行管理、监督检查、工作绩效等网络上报、统一管理的模式。纵向依托生产力促进中心已有的运行、管理体系,将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发展到市、县、乡、村四级,最终形成向下无限级拓展的建站模式;横向与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技术转移中心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进行网络联接,逐步将全省乃至全国的优势资源纳入“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信息采集与服务推广网络体系。使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成为政府的得力助手,企业的技术源泉,院所的对外窗口,中介与投资机构的坚强后盾。

2.2 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

2.2.1 政策咨询、成果评价服务平台

发挥政府的导向功能、规范功能、法律功能,围绕科技战略制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宏观间接调控、科技创新激励政策、外部环境等方面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所需政策、管理、金融、人力资源、场地等咨询服务,建立一系列符合市场运作需求的科技成果鉴定、科技成果价格评估体系。

2.2.2 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支撑于台

强化政府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完善支撑服务体系,建立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基金,倡导产、学、研和金融相结合,针对企业自主研发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发生的有关费用给予无偿资助、贷款贴息和税收优惠。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2.3 中介服务平台

在维持原有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的同时,整合一套具备优秀称职的专家服务队伍,拥有高科技的市场运作手段、良好的信息技术和网络系统的中介服务机构,形成资源信息共享、便于协调和沟通的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咨询、论证、交易、推广、等多方面的服务。

2.2.4 交流推广服务平台

围绕成果推广、技术交易、难题招标、成果展示、先进技术装备展示、风险投资、投资供求等内容,举办或承办不同类型的科技成果展览会、技术洽谈会、网上科技成果项目推介会,搭建一个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中介机构、券商、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等各类中介机构广泛参与的集技术、人才、金融、信息、交易为一体的科技成果供需与交流推广服务平台。

2.2.5 资本与市场对接平台

通过建立贷款资金支持系统、风险投资体系和创业发展基金,健全信用担保、政府优惠贷款等措施,促进投资机构与科技成果项目的资金对接,采用金融服务、管理服务、市场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独特运作方式,营造一个适合陕西省风险投资运作的政策、法律环境和高技术应用的市场环境,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建立相对稳定的资金支持系统,解决转化资金不足问题。

2.2.6 技术产权交易服务平台

技术产权交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产权交易所是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有事业法人资格的综合性产权交易服务机构,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产权交易规范,为科技成果交易提供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让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有序流动。

2.2.7 中、小试服务平台

先期依托科技开发实力较强的科研院所、高等

院校、企业共建几处陕西省重点中小试服务基地,实行技工贸一体化经营,为我省乃至国内有关单位提供中试服务,改变现有中试基地分散、弱小的局面。之后,针对全省重点行业领域发展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和装备一批重点中试服务基地,使其具有较好的研究试验环境和成果转化条件,能独立承担科研成果的中间试验和工程化研究开发工作,为社会提供成熟配套的工艺技术和高附加值新产品,成为向社会源源不断辐射成熟技术的基地。最后,采取政府配套、企业自筹、吸纳私人资金,组建一定数量的、高效运作的重点行业领域、中试服务基地,迅速解决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2.2.8 孵化服务平台

依托现有各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高校与科研院所设立的技术转移中心等服务机构,整合建立一批高标准、高效率、高起点、功能齐全、企业化运作的科技成果孵化服务中心或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形成了以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快速加工成型、软件等主导产品为支柱的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为新兴的科技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使之成为培养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的摇篮,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

2.2.9 技术经纪人培训服务平台

建立规模型的技术经纪机构,对分散的技术经纪人队伍进行有效的规范和管理,树立行业的自律形象,为企业提供常年稳定的技术经纪服务。设立专门的技术经纪人培训机构,拥有完备的培训大纲,招生条件、考核标准,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机构和人员持证上岗,常年进行短中期培训,造就知识广博、善社交、懂管理、能力全面、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材。

2.2.10 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

发挥和利用陕西省国防科技优势,加速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融合,构建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使“民”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2.3 3个体系

2.3.1 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

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队伍建设和规范管理。横向联合各类技术交易服务机构和成果转化服务机构及专家,纵向联合市、县、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适当建立科技评估,科技法律咨询服务,科技风险投资等中介机构,组建一个结构合理、门类齐全、机制灵活、功能完备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

2.3.2 联盟会员体系

平台建设采用联盟会员制,设立单位会员和个人会员,单位会员为各类科技成果转化眼务机构,个人会员为行业内专家、学者、科技服务人员。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参加联盟者均为会员,联盟内部共同商讨产生管理机构,实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2.3.3 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充分整合集成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源,以共享为核心,平台内的科技成果转化信息公开化,资源公平化,会员均可以进行有效的综合运用,逐步形成开放协作、功能完备、高效运行的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体系。

3 平台建设保障模式

3.1 制度体系保障

在省政府有关部门和省科技厅的领导下,总结已有法律、法规,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制度,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加快制定和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规范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行为;统一技术规范与数据标准,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加大科技成果转化资源共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功能发挥的制度保障环境。

3.2 管理运行体系保障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协调办公室(部)”负责平台建设的管理运行体系保障,协调、实施和管理平台日常工作,推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创新,建立并完善与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行相关的资金投人机制、绩效考核机制、共享机制等配套措施;接受政府为平台建设提供的决策与咨询建议,及时向政府上报进展活动等数据;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运行期间项目的论证和评价;协调其他会员单位具体实施、管理其子平台工作,接受会员单位的监督。

3.3 经费保障

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公共财政投入的主要方向,在保障现有“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运行经费的基础上,整合、统一规划、加大财政对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的投入。陕西省科技厅负责平台建设各类经费的统一管理,专项列人科技经费管理,主要经费涉及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运行、奖励经费,10个公共服务子平台单独立项经费,日常办公管理费等。固定资产投资主要使用方向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信息系统建设中必需的网络、信息生产设备;流动资金投资主要使用方向为陕西省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运行、管理,规划、子平台协调整合等经费。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

[2] 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 2004

[3] 盂燕.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分析[J].航天技术与民品,

第3篇

近年来,强化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已被确立为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指向。本次调查中,企业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课题有88项,涉及企业73家。那么,这些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困境和期待?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达七成

企业成果转化率较高,新产品转化数量最多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成果转化率为67.4%,其中企业的转化率最高,达到72.7%,比全市平均水平高5.3个百分点(见图1)。

从科技成果的表达形式来看,新产品类的成果转化应用数量最多,为97个,占企业成果转化总数量的比重为31.6%,成果转化率达到81.5%,仍有上升的空间。转化应用数量最多的前五类成果形式分别为新产品、新工艺、计算机软件或系统、技术服务或评价、示范工程(见图2)。

以独立转化为主,多种转化方式并存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已实现转化应用的课题中,仅采取“自行组织实施转化应用”的成果转化应用方式的课题所占比重高达87.2%,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9.3个百分点,成为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主要方式。

除自行组织实施转化外,企业还注重采取与他人合作、政府部门主导等方式对科技成果进行转化应用。调查结果显示,在已实现转化应用的课题中,选择两种转化方式相结合的课题所占比重为40%。其中,同时选择自行组织实施转化和与他人合作共同实施转化应用的课题所占比重为61.5%;同时选择自行组织实施转化和政府主导实施转化应用的课题所占比重为30.8%,以上两类课题所占比重超九成。

绝大部分科技成果在京实现转化应用,同时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在企业已实现转化应用的课题中,有93.8%的课题成果在北京本地实现了转化应用,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大批科技成果在京实现转化及产业化,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科技成果转化对北京以外地区的影响不断加大,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以上已在北京就地实现转化的科技成果中,有52.5%的成果还在外省市实现了转化应用,有6.6%的成果在境外实现了转化应用,在国内和国际上的辐射引领作用明显。

专利的市场导向意识较强,创造经济效益明显

在已申请专利的课题中,当问到申请专利最主要的三个动机时,所有课题均选择了“取得专有权,抢先占领市场”,同时,有52.9%的课题选择了“享受优惠政策,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排在第三位的是“构建专利池”,所占比重为35.3%(见图3)。

已授权专利成果实施转化后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调查数据显示,平均每项专利成果转化后为企业带来230万元的销售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持平。

七成以上的课题开展了后续研究,研究水平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72.7%的课题在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基础上开展了后续研究,对课题已有研究成果继续深入研究,课题研究的深入性较明显。后续研究课题170项,其中属于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课题有135项,所占比重为79.4%。平均每项后续研究课题投入资金345.8万元,比全市平均水平多124.1万元。

三大因素掣肘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制定多项政策措施引导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但科技成果转化中各种制约因素仍然存在。

成果转化阶段缺少资金投入

在未实施成果转化的课题中,20.3%的课题选择了“缺少资金”,排在第一位,表明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匮乏问题较为突出。在发达国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三个阶段的资金投入比大约在1∶10∶100左右,后两个阶段投入资金更多,而北京市各类科技计划经费投入主要集中在科技成果的研发阶段,对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中间环节和转化阶段投入相对不足。同时,资金投入配置结构不合理,缺乏配套的科技金融服务,缺乏相应的机制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从而不能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需要。

缺少政府扶持,无法独立实施转化

此类问题在以“面向社会应用,解决社会公益发展等问题”为主要研究目标的课题中表现尤为突出,有35.7%的课题存在此类问题。此类课题多涉及关乎公共安全或公共性突发问题的民生领域,在成果实施转化过程中尤其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否则以企业一己之力,一般无法独立实施转化应用。

缺乏激励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机制

调查结果显示,有9.4%的课题未转化的原因选择了“缺乏激励成果转化应用的机制”。缺少激励科研人员创新的奖励机制,将无法充分调动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仍需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创新环境。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期待

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是一项繁杂的系统工程,具体转化过程受到资金、管理、技术、人才等多方面因素制约。本次调查对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期待有了更深入了解,这也为各级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参考。

创新科技经费投入机制

充足的资金保障是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重要条件。要拓宽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进一步扩大风险投资、国外金融机构的科技贷款、创业投资等科技投入渠道,逐步完善政府拨款为引导,企业自筹、金融信贷、风险投资、民间资本等为主体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环节的资金支持力度。

为成果转化营造好的外部环境

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对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加强监管,并建立协调机制和反馈机制,有效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良好环境。通过设立成果转化奖、改革职称评审制度等措施激励人员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为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优势与企业的市场需求和信息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产业化的创新优势。另外要搭建科技信息共享交流平台,使供求双方能够及时、低成本地获得信息。

加大成果推介及政策宣传力度

第4篇

1.1立项基本情况

国家粮食局自2002年至今共有72项推荐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支持,获得国拨资金4260万元。这些项目的主要研究和转化方向是:粮食加工、粮食检测、粮食质量安全、粮食机械,生物技术、节能降耗技术、信息化技术在粮油领域的应用等。

1.2项目的过程管理情况

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农业科技成果专项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对项目进行公开征集,组织专家对征集项目进行公开评审,将评审靠前的项目推荐至科技部,对于科技部批复同意的项目,组织项目单位与国家粮食局、科技部签订三方协议书。项目实施过程中,国家粮食局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监理,项目实施完毕后组织专家验收工作。项目验收时,严格执行现场验收和会议验收相结合的形式。

1.3专项资金的管理情况

2012年及以前立项的项目,国家采取资金直接拨付到项目承担单位的方式,国家粮食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对项目执行过程督促把关,要求项目承担单位严格执行各项科技财务制度,严肃财经纪律,加强日常和年度的财务管理。在项目验收前要求由具备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通过检查和监理,不断强化科技经费管理的重要性,督促项目人员认真学习项目财务管理的有关管理办法。2013年度,科技部和财政部对管理制度进行了改革,先将国拨资金拨付到主管部门,再通过主管部门下拨至项目承担单位。国家粮食局严格按照科技项目财务制度的要求进行管理。2014年度,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全部切块至地方管理,服务地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案例

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饲料快速检测技术及产品”项目,国拨经费80万元。该项目利用显微摄影、显微快速掺假识别技术,将近年来国内外饲料原料中掺杂掺假物的主要鉴别特征真实地记录在图片上,开发了《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400余幅图片),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同时开发出了“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饲料显微镜检查图谱、饲料快速检测辅助识别系统、新型多功能饲料成分分析仪等成果熟化程度高,并已推广应用,技术水平居于国内领先,项目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对保证饲料及畜禽水产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饲料生产加工企业中推广应用,将极大地促进饲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转化与示范”项目,国拨资金50万元。开发了便携式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仪,建立了一条仪器部件加工、仪器组装及质量检测生产装配线。仪器已在全国16个省(区)推广应用。该仪器具有操作简便、快速、重复性好及实用性强等特点,带有四级人工智能判定,可提前进行粮食储藏真菌危害的检测。仪器整体设计科学合理,稳定可靠,功能完善,填补了我国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技术研究的产品空白,该项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研制开发的仪器对保障我国储粮质量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建议尽快在全国推广应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的“废弃油脂分相酯化制备生物柴油中试”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该项目建成了年产能0.5万t废弃油脂分相酯化生产生物柴油中试生产线,执行期内生产生物柴油产品2080t,产品得率82%,其质量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该项目中试线建设完成后,分别在重庆环卫集团建立了60t/d生物柴油二期扩建工程和唐山环洁能源有限公司建立了20t/d生物柴油生产线。该项目的实施提高了废弃油脂处理的技术水平,对提高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废弃油脂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泛。无锡中粮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的“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的转化”项目,国拨资金60万元。项目对油脂干式冷凝真空脱臭系统进行了优化和转化,在仪征方顺粮油工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一条400t/d示范线,系统冷凝负荷为6.7×105kJ/h,与传统喷射真空系统相比,蒸汽用量节约88%,用水量节约80%,污水排放量减少91%。项目对生产条件进行提升,年生产能力达10套/a。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我国油脂加工企业综合节能和环保技术水平。中储粮成都粮食储藏科学研究所承担的“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项目,国拨经费50万元。该项目针对我国稻谷品种繁多带来的检测难题,创新采用学习型数据库,即学即用,使仪器能很快形成新品种检测与识别能力;创新开发了稻米单颗粒排序装置,集成创新,利用大米特征参数的差异,进行识别和分离,实现稻谷整精米率的自动、准确测定。该项目开发的技术为粮食籽粒其他外观特性的检测打下了良好基础。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示范应用表明,该仪器测定准确、重复性好、操作简便。

3粮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的成效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经过10多年的实施,促进了一大批农业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支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水平高、产业化前景好、成长性好的科技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3.1转化资金项目支持院所保持科技创新能力

2003年起,有关部门直接管辖的5家科研院所进入大型国有粮食企业,粮食科研体系经过改革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转制后的科研院所更加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工程化转化和创新,经营生存压力骤然升高。因此,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作为已有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动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005年立项的“低温升碾米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在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将通风降温技术应用于碾米机上,通过碾米过程降低温度升高,高效降低碎米率,成为大米加工产业的重要升级技术,在强手如林的大米加工设备市场上,其优势更加显现,而且逐渐成为粮食行业具有特色的外销产品,为行业技术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典范。同时粮食科研单位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的支持,提高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能力,更使粮食科研院所保持了可持续的创新能力。“醇法浓缩蛋白生产及改性技术转化”、“醇法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中试”等一批粮油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形成了粮油加工科技成果转化增值的技术链条,不仅通过项目的转化解决了菜籽浓缩蛋白脱毒技术,更为拓展粮油加工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支持,各科研单位的特色专业优势在转制过程中不断发展、强化,在科技创新能力上不断发展。

3.2转化资金项目为行业科技发展培养人才

粮食行业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实施为粮食行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培养了青年科研人才,特别是在粮食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主要由转制院所承担,因此科技成果与产业高度相关,随着各科研单位的发展,青年科研人才和工程人才走到前台。粮食行业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承担的人数,每个项目大约20人,其中40岁以下的超过85%,部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的牵头人或骨干力量为40岁以下青年科研人才。在转化推广过程中,青年科研人才逐步成为转化资金实施的骨干力量,同时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培养了一批粮食科技人才,每年5~6个转化项目,均有4~5名科研人才晋升职称,通过项目培养人才,更通过培养人才锻炼了粮食科研队伍,实现粮食科技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

3.3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再创新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为粮食行业提供了一个科技成果再创新的平台。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不仅弥合了科技成果产生到市场化“最后1公里”的缺口,更为科技成果更好地为产业服务。“移动式螺旋清仓机”的开发虽然受到仓库建设的影响,设备转化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该项目研究开发,突破了螺旋叶片的生产工艺,能够实现连续长程螺旋叶片的一次性生产,在成果转化中获得新的技术突破,不仅为粮食产后仓储领域,更为农业加工领域设备创新提供了新产品。“谷物脂肪酸值测定仪的中试生产”通过电子设备对滴定过程进行监测,从而准确地确定滴定中间点,虽然该成果在转化期间没有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该设备为进一步提升化学检测设备电子化开辟了新的途径,同时奠定了粮食化学检测仪器设备的电子化基础,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该设备已经成为电子快速检测系统的核心设备。

3.4提升了粮食科技成果的竞争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设立之初,粮食科技成果面向产业转化实现了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重要推动作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关注粮食行业质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开发,“粮油质量安全系列标准物质的制备生产线”为粮食行业油脂检测开拓了标准物质生产技术,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公益性的技术成果。粮食科研单位不仅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实施过程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更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推动了产品的市场化,实现了粮食物理检测设备的国产化。“电子式粉质仪”、“电子式拉伸仪”、“多功能滴定仪”、“电子式吹泡仪”等一系列粮食检测设备的转化,为粮食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关键检测设备,不仅在检测设备领域建立了中国特色的设备体系,更为粮食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稻谷整精米率测定仪”等电子式粮油检测设备都实现了计算机与粮油加工设备高效融合,实现了检测设备的数字化,促进了粮食检测技术的升级。

4继往开来,推动粮食科技成果创新发展

4.1加强产业规划,引导创新研究

2014年全国粮食科技创新大会胜利召开,推进了粮食产后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成为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手段。“十三五”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粮食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粮食科技创新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粮食科技应当围绕国计民生的重要技术需求,开展安全绿色储粮技术、粮油质量安全技术、污染快速检测技术、粮食营养健康加工技术等研究开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合理规划创新发展,高度关注粮食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促进粮食科技创新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聚焦,让粮食科技成果更好地服务产业,促进产业技术升级与发展。

4.2搭建产学研创新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是粮食科技成果向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渠道,随着国家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距离将日益贴近,因此,应当继续深化粮食科技体制改革,搭建粮食科技成果的高效转化平台,继续推动粮食行业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等产业创新平台的建设,以产业创新平台为基础,促进产学研用高效融合,推动粮食科研单位与行业企业有机融合,引导行业科研任务服务企业,探索粮食行业科技特派员机制,构建粮食产业服务体系,推动探索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导向的人才考核机制,发挥粮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服务行业科技创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让科研知识为行业发展服务,让科研成果为产业经济升级服务,让科研资源向粮食企业高效聚集。

4.3培养以青年为骨干的科研团队

针对目前粮食行业科研机构尤其是转制院所,普遍存在的人才断层和年轻人才不足、跨领域人才培养不足的现象,支持中青年骨干担任项目牵头人,开展创新人才推动计划,积极调动年轻科研人员的研发积极性,不拘一格启用人才,形成“以老带新”的粮食科技研发氛围,更好地吸引和培养人才。

4.4继续推动粮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第5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股权激励 转化机制

一、前言

2015年,我国专利的申请量和受理量均较上年大幅增加,接连5年排在世界第一。相关资料表明,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在15%~20%,部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10%,而西方发达国家则达到60%~70%。相比之下中国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如此之低,值得政府和科研机构深思。科技成果只有走出实验室,得到有效地产业化才能满足现实生产发展的需要,实现大学的社会目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环境下,创新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高校作为中国科研的重要主体之一,使其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是时代亟待破解的难题。

笔者通过大量的查找,在多个网站和书刊中与科技成果转化和股权激励相关的研究文献较少。我国内相关研究主要是有两个重点,一是如何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股权激励机制,二是探讨各种股权激励的方式,及在各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中如何确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股权数量。“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实施办法”是国内科技成果转化与股权激励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该办法对股权激励的实施的主体、激励方式、激励对象、激励方案的限制性条件等做了明确的规定说明。主要的股权激励方式有入股奖励、收益分成、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分红奖励六种。

二、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我国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

本人想找到近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找到切确的数据分析来说明转化率的现状,本人查询了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等网站均未能直接查询到我国及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实际转化率,这让我感到困惑和值得思考。

在此我借鉴清华大学教授在演讲中的话:“我国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相当低”,30%,我不晓得是从哪里来的,我个人的体会要低很多”。也就是说有70%的科研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来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创新只停留在理论和科技上的创新,没有形成生产力的创新。这样造成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二)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

1.研究的课题市场定位不准确,未能根据技术市场的现实需要来找准研究课题。现在大多的高校科研人员的市场观念弱,在研究课题的选择时通常不清楚企业的技术需求,脱离技术市场的需求,对企业的技术需求、生产能力和销售能力不了解。这种封闭的科研,形成当前许多的研究成果止步实验室的困境,很难实现转化。

2.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观念不强。当今国内大多高校在教师职称的评定时,过分要求在刊物中的数量,获得何等奖项,但对教师的教学水平、工作能力和对学校贡献重视不足,许多科研成果在通过鉴定或专利受理后便被束之高阁,而不是着力把技术成果的市场化,不追求市场化所带来的转化收益。

3.缺乏配套资金。校办企业是当前科研成果转化的主要方式,高校大量的设立校办企业必然面对资金不足问题。高校不是企业,不是以盈利为经营目的,高校对科技企业的资金投入因此也是有限的,外部融资是决绝科技企业资金短缺的举措之一,融资费用与企业的风险的高低与资金的多少相关,科技企业是资金投入大和经营风险高,使得外部筹资比较困难。

4.校企联合喜忧参半。高校作为科研机构能过针对企业的生产选择研究课题,提搞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企业作为技术的使用方,提供课题研究的资金,拥有的产业规模和市场份额,形成了产学互补。但这种产学模式也有较多的不足之处。第一,部分企业缺乏长远眼光,不诚信的行为损害高校的利益,产学模式不能长期合作。例如部分企业不遵照技术转让协议,山寨科技成果,用于专利申请。科技成果一旦实现产业化,产品中的技术就容易被山寨,校企的合作关系也就发生微妙的变化。第二,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问题。校企合,企业不用为使用科技成果直接支付资金成本,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从企业使用技术带来的利益中取得。生产经营的成本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而高校一般不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成本、利润的计算上,企业往往损害高校的利益。有的企业遇到技术成果转化的困难,不认真的寻找原因,解决问题,轻易否认技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校企合作备受考验。

5.没有完善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目前我国缺乏统一开放的成果交易平台,供给和需求信息不畅通。

6.收益分配机制不健全。高校、学院、科研团队、科研人员的利益分配直接影响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同高校的科研经费不一,导致我国专利法在各个高校具体实施中未能得到全面贯彻,科研人员的合理收益未能得到保护,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不高。

三、运用股权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高校科研成果作为一种资源,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作为科技成果的供应方,高校应当主动作为,建立成果转化中心,搭建交易平台;在成果转化中引入股权激励机制,盘活科研的无形资产,把科研人员从校办企业中解放出来。

股权激励模式的优点:科研人员从成果转化中获取的收益可以是长期的,可以随着公司的发展增值,而不是科技成果转化后或是几年之后与该科技相关的收益无关,增强科研人员继续研究的积极性;科研人员无需被企业的经营运作困扰,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科研创新中去;高校无需为创办校办企业和高校科技园所需的资金、人员及其运作困扰,可以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到教学和科研中。

(一)完善股权激励实施办法

1.建立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是一个综合的科研成果管理中心,主要分为对内和对外两部分职能。对内的话,课题的申请、立项、成果申报、专利申请及科技资料档案等行政性工作;对外的话,负责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工作,主要负责市场宣传、寻找转化企业、评估企业、成果作价评估、制定转化方案、签订技术转让合同。

2.配渥ㄒ档娜嗽薄3晒转化中心工作人员必须是专业的人员,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强硬工作能力。因为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就在于成功的转化,成果若是未能成功的转化,那么在课题研究上的人力、物力、财力的付出将会是徒劳的。工作人员应当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很强市场洞察力、很强的风险评估和驾驭能力、精准的科技成果价值评估能力、过硬的产权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

3.制定科学的利益分配模式。遵照我国的专利转化法,根据高校自身的经费情况,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针对各种不同的股权激励模式,制定相匹配的收益分配模式。平衡高校、学院、科研团队、科研人员之间的利益分配,激励科研人员进行科研和科技成果转化。

4.做好高校科技成果的宣传及反馈市场需求。高校科技成果的供给与企业的技术需要不匹配,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要搭建一个科技成果交易的市场平台,企业的技术需求能够让高校得知,提高课题研究的针对性,优秀的技术成果让企业认知,合理的分配研究课题,避免重复研究。

(二)合理选择股权激励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的选择需要考虑科研成果的转化价值、科技成果后续研究的需要、实施转化的公司的经营情况、科研人员的喜好。股权激励只适应转化企业为股份制企业,不适应是非股份制企业。

1.相关的技术研究比较成熟,公司实施转化后的不需要技术的更新升级。即公司只需要一次性买断技术专利,不需要后续的对科研人员的激励。对该类科研成果可以选着入股奖励、股权出售。

2.相关的科研技术处于继续研究开发阶段,公司产品的更新升级主要依赖技术的进步。此类科研成果的转化中激励模式的选择,主要是考虑提高科研人员在后续研究中的积极性,可以选择股权奖励、期权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奖励。

3.公司经营情况较好,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可以选择入股奖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首先,此类公司的经营业绩不断上涨,股市青睐此类公司的股票,股票的价值会上升;其次,是这类公司可用于购买科技成果的资金不富足,想比之下较看好不用直接支付现金的成果转让模式;再者,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看好公司的股份。

4.公司处于成熟阶段,投资需求较少,有稳定的现金流,趋向回报股东。对于该类公司可以选择入股奖励、股权奖励、股权出售、分红奖励,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比较看好公司的分红而愿意持有公司的股票。

5.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的喜好也是选着何种股权激励方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的科研人员比较喜欢直接的转化收益,现金为王,对于该类科研人员应倾向于收益分成和分红奖励;对于那些偏爱高风险和高收益的科研人员,则可以选择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期权奖励。

参考文献

[1]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若干规定的通知

[2]郭晓川.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现状评述.研究与开发管理,1996,(3):25-29.

第6篇

关键词 科技管理;科技成果;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1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6―0071―01

0 引言

目前,我国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比较低、速度比较慢、科技成果转化比较难的现状,严重影响着高科技成果对传统产业改造的进程。

1 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管理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科技成果管理工作主要包括成果验收(鉴定)、登记、建档、申报、评审、奖励、成果推广等项内容。重视和做好科研成果的目标管理工作,有利于正确评价和肯定科技人员的辛勤劳动、保护其合法权益,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使科技人员在“发展新产业”的科研竞争中固有优势、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从而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创新科技成果目标管理主体。目前,我国科技队伍主力军在高校和科研单位,科技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而企业是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更是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执行者。因此,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应创新加强对企业这一主体的科技成果管理。首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应当鼓励、引导和支持企业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其次,企业科技经费的投入,应重点用于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要加大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的扶持力度;最后,积极鼓励科研院所进入企业,建立一批技术创新联盟,促进产学研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解决产业集成创新中的科技、工程和装备问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二是创新以成果转化为核心的成果管理目标。科技成果管理工作要以促进成果转化为核心目标,以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一方面,建立健全成果管理的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规范登记工作,掌握和提供科技成果信息资源,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交流与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建立多种科技成果评价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竞争、生产实践以及学术上的百家争鸣等形式得到评价,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是创新科技奖励管理制度。科技奖励是一种手段和措施,其目的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科技管理中科技奖励工作应认真贯彻《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奖励制度,激励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2 创新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促进科研工作开展

科技档案是科技生产、试验、管理等活动的真实记录,它生动载录和说明了整个科学研究过程的全部活动信息和科学事业发展进步历程信息。在科技管理工作中,科技档案是开展科研工作的前期基础,是科研成果、技术发明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对促进科研工作开展,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科技档案信息管理平台的创新应把握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科研成果登记数据库。科研成果的登记、存档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科研成果登记数据库的建立和使用有助于实现科技成果管理工作的办公自动化、现代化,有助于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水平。同时,科研管理部门应该建立健全成果登记的档案制度,督促所有科研人员积极主动地进行成果登记工作,引导科研人员积极使用成果登记数据库中的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充分地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科研成果的认知度。

其次,加强科技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技档案利用工作不能仅局限于传统的提供简单查找利用单一的文字资料,信息的综合利用要形式多样化。因此,进一步开发科技档案资源信息,是服务好科技建设的关键。这就要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者不能局限于就档案工作而做档案工作,应随时关注科学研究发展的动态,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有关工作,全方位了解一个科技研究的全过程,以及该课题在实施发展过程中需借鉴的文献信息和相关资料的利用。了解到最前沿的科技研究发展的动态信息,从而使科技档案工作更好地满足科研工作的发展需要。

最后,重视科技统计工作。科技统计工作的意义和地位在于采集、整理、分析、研究客观、真实的数据,提炼、形成科学的概念,为正确的认识事物的本质提供依据。因此,科技管理应加强科技统计工作,不仅为科技决策者提供数据服务,而且参与科技政策研究,为科技政策制定提供咨询,对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促进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现代化。

3 创新科技项目管理,促进科技成果开发

项目管理最初是从开发和生产大型、高费用、进度要求严的复杂系统的需要中发展起来的。近20年来,越来越多的组织、企业开始注重项目管理,将其灵活地运用于科技开发活动的管理中。在科研院所,项目管理主要运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健全项目监控评价体系。项目监控评价体系应具备健全的科技项目评估与遴选功能。要健全、完善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其提供咨询建议的作用。同时组建产业布局规划组、宏观政策研究组及盟市、部门、企业的科技管理网络系统,对实施项目进行连续、精确地定量分析,为立项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二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管理。在项目审定、专项资金计划下达之前,要对项目进行实地调研,特别是重点项目,要了解查看拟扶持项目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项目的工程建设情况、技术开发能力、资金筹措情况、项目实施配套条件和生产经营状况等。把调研拟扶持项目工作作为项目专项资金审批安排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掌握扶持工作的主动性,使专项资金真正能够用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上,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林业;科技成果;管理;转化

1林业科技成果管理和转化中的主要问题

1.1转化渠道不畅

实现林业科技成果到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关键就是成果的顺畅传播,并在生产实践运用中取得生产效益。但目前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推广机构还不太健全,人员队伍也急需补充,很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且运行机制不灵活,渠道不畅通,使得成果与林农的需求脱节,严重制约了有效转化。

1.2市场意识薄弱

目前林业科技人员的市场化意识比较弱,使得一些成果还停留在奖品、样品和礼品上。因为缺乏足够的市场意识,使得市场和生产实际需求没有充分考虑进来,对成果的应用价值和市场的适应度缺乏考虑,使得林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化程度低。

1.3先进科学技术运用少

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其主体是林农,他们的文化水平会影响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我国林农的整体素质不高,在运用新技术和新成果上缺乏足够的积极性。而且林业生产的周期长,具有极强的地域性,见效慢,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和人为因素会对其转化成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推广应用有一定的风险。

2加强林业科技成果管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2.1提高创新能力

要加大对林业基础科学的研究,结合国家的战略需求,同时要创新林业发展的现代化技术,推动林业新兴产业的发展,比如可以创制生物节能保温材料等新产品,运用森林资源的数据遥感技术进行综合处理、分析和集成应用等,推动林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对于其中的关键技术要重点攻关,为其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可以建立主要造林树种良种选育的综合评价和技术体系,突破经济林高产良种的栽培技术,提高其年增产,并创建大尺度的荒漠化监测和评价体系,实现荒漠化监测的有效管理,并全面推广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的预防技术,进行松香的深加工,提升松脂产业的深加工水平。最后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条件建设,打造创新平台。国家的林业科学数据和林木种质资源平台已经进行了认定,并开展了绩效考核,步入了稳定运行的阶段。

2.2推动产学研结合

在林业发展和成果转化中,要组建产业技术的创新联盟,结合产业技术的发展需求,推动当地科研院校和大型企业间的创新联盟建立,当地政府也要为林业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支持,为其创新发展渠道,在产学研的机制和模式上进行鼓励引导。其次要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对于沙地、石漠化等地的植被恢复技术和沙产业的开发、生态防护和综合治理等技术可以进行广泛应用,加大对木竹材的加工利用和农林剩余物高效转化新技术的应用发展,实现林业的科技化发展,并带动当地的区域经济发展。同时要加强院省合作,推动地方经济间的发展合作。各地政府要加强与其他省市的合作,并签订合作协议,一起开展林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与地方政府间的合作。运用多种合作形式,注重当地的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人才培养,政府可以派出一定的科技特派员进行研究发展的指导,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2.3发挥资源优势

在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地方政府要利用当地的科技资源优势,成立高层次的专家咨询组,就林业发展中的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等有关影响因素设置专题进行科技咨询,并为当地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地方政策的实施提供依据。对于油茶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政府可以成立相关的油茶科学研究中心,并构建其科技创新和服务平台。其次,科技推广工作的建设载体是林业重点工程,其面向基层单位、广大林农和林业企业,政府要大力推广应用最新科技成果,推动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形成了具有国家和行业标准为骨架的林业发展模式,建立林业标准体系框架。

2.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并依托科研项目进行团队的建设创新,形成创新的发展团队,资深的科学家和专家领头,并要跨多学科、地域和部门进行协作。其次,地方政府要激励人才培养,为他们提供国际学习合作的机会,外出考察、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并带动当地重点林业项目的建设。地方政府还应注重林业科技成果、管理杰出青年的奖励评选和高层次人才交流等,通过设立院级的科技进步奖等机制,激发科技人才的创新积极性,完善人才培育的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启示

中图分类号:F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2日

一、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农业发展阶段和程度也有差异,与此同时,地理自然环境也完全不同。为了匹配本国的实际情况,各国形成了不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纵观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政府农业部门主导类型。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领导和实施推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推广人员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将农业科技传播给基层农业生产者,保障农业生产中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转化。

面积较小的国家只需通过中央政府的农业部门就可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如希腊、荷兰、英国、挪威、比利时、泰国、马来西亚和孟加拉国等。面积较大的国家则同时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农业部门才可以完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如加拿大、澳大利亚等。我国农业部设立了推广局和推广站,负责农业科技成果的领导、管理、组织、实施等工作,同时各级地方政府的行政部门也设有服务于当地农业发展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机构。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保证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顺利实施。

(二)以农业科技研究教育机构为依托类型。许多国家的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将农业科研、教育和推广结合起来,进行统一领导,实现三位一体。在当代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国家的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科研选题,注重市场的需求和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性,使得科研成果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和商品化潜质。与此同时,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商品化、资本化等一系列转化的最终目标是形成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支持性政策,促进科研、教育、推广转化三位一体化结合逐步成熟;各国的科研单位和农业大学也设立机构,进行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咨询、承包和转让等,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转化。

(三)非政府性质的农民组织参与类型。很多国家出现了一些隶属于协会或者宗教的农民组织。英国、法国、丹麦、冰岛、塞内加尔、中国台湾等都存在负责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农民组织。这些农民组织与政府无直接关系,不需接受来自政府的任务,其推广内容和推广项目自行决定,而这些推广的信息更加贴近农民的兴趣,推广的技术可以更容易地被农民掌握。

(四)以大型农业企业为依托类型。很多国家的大型农业企业非常重视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做出了很多贡献。例如,美国的孟山都公司一直在从事农业生物技术研究,并且收购了许多种子公司,美国的种子公司已经逐步取代了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所在育种方面的科研和推广工作。以大型农业企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科技基地建设和农副产品经营的模式正在全世界范围内涌动出现。这些大型农业企业内部设有科研部门,企业投入科研资金,引导科研项目,控制科研进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进程,将科研成果产业化并从中获取收益。这样,农业科技成果的供给方和需求方重合,避免了从科研到产业化中一系列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投资风险也相应变小,是理想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五)农业高科技园带动类型。农业高科技园区在农业发展较先进的国家出现较多,它以先进的高新技术和农业设施向人们展示创新性的生产模式。农业高科技园区主要包括示范农场、假日农场和农业试验站。农业高科技园区是由政府划出一定区域,由政府推动完成的。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坐落于农业科研力量较强且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集中研发,形成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试验和生产基地,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科研效率,并最终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商品化、资产化、产业化,甚至国际化。农业高科技园区通常会有政府的优惠政策,会吸引企业和金融业与之建立合作,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真正走入市场和实际的农业生产中。

二、世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启示

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农业发展水平有很大差异,导致各国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模式。每一种模式兼具优势和适用条件,但都旨在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质量,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转化模式,结合我国国情,进而提高和完善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一)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努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农业科技成果的研发项目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农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需要根据市场来判断产业化的方向、时机、进度和规模。美国和日本就是抓住了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给本国的农业产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美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极高的国家,强大的市场意识使得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应用到农业产业的整个过程都精准地抓住了市场需求,使农业科技成果发挥了巨大的市场价值和经济价值。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崛起就是得益于高新技术。在农业方面,对具有市场价值的农业科技成果进行遴选,使得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整个国家也被科技改变了命运。

(二)政府需采取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政府对农业科技成果的积极措施主要有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两个方面。在资金支持方面,农业科技成果的投资数额高风险大,直接影响了私人投资的积极性。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政府应积极加大投资力度,保障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资金链条。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在农业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资金投入,也带来了相应的农业发展。在政策支持方面,政府需要利用经济和法律手段进行农业产业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科技的重视程度。美国和德国都通过法律导向和政策导向等措施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把科研、教育和推广结合起来。科研、教育和推广三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在我国,农业部管理部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省政府的农业部门管理省属的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农业行政部门管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这种状况不利于科研、教育和推广工作的工作衔接,加大了整个过程的人力资本、时间成本和成功风险。政府需要将科研、教育和推广部门紧密衔接起来,将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

(四)提高推广人员素质,鼓励人才扩散。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主要来源于科研机构和农业院校,研究人员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实践经验,而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主要由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负责,推广人员具有较多的实践经验但无法对科技成果的技术精通。政府需鼓励人才扩散,支持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亲身指导农业生产实践,并且对推广机构的推广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的掌握程度。英国、美国和德国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好的示范。

(五)拓宽融资渠道,完善风险资本市场。农业科技成果从研发到投入生产产业化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资金,除了政府投入外,还需拓宽融资渠道,保障资金供给。尝试从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等渠道进行融资,推广机构也可以通过有偿服务来解决资金难题。农业科技成果是一项风险性极高的技术资产,若能从风险资本市场融资,不仅解决了资金困难,还会带动风险资本市场的发展。

(六)完善中介机构,多元化组织推广。科技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和需求方的桥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中介的基础是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科技创新研究提供支撑,为科技研究主体和生产要素市场建立紧密联系,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要完善实体的中介机构,更要多元化中介形式,比如网络中介平台,等等。通过中介,完成对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估和指导推广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燕.日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融资模式比较分析及借鉴[J].武汉金融,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