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4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多媒体设计基础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55-01
0 引言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教师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在《机械设计基础》课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达到这门课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中应起的作用,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课题。
1 多媒体技术引入《机械设计基础》课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1 《机械设计基础》课课堂教学上存在的问题 经笔者大量调研发现,传统教学方法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上存在以下问题:①教学方法陈旧,手段落后。②课程内容不能与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造成理论与实践的脱节。③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率。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胜任高效率的要求。④传统的教学过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⑤教学手段的单一化致使教学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与学习效果差。⑥在黑板上“开机器”,不能使学生对本课的有关概念、原理等有真正意义上的理解,没有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步入”机械的殿堂。
1.2 多媒体技术在《机械设计基础》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我们在教学改革实践中,使用了自制课件、放映录像等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总结这些实践结果,反映多媒体教学有以下优势:
1.2.1 多媒体技术进入《机械设计基础》课堂,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针对该课的实践性强、与工程现场结合紧密的特点,展示课程内容中较复杂的机器结构,使学生能轻松认识一些常见机器的结构原理,以及一些学生初次接触感觉陌生难懂的名词术语。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通过观看单缸内燃机的结构及其动作演示,可以使学生很容易就看懂单缸内燃机的结构原理、组成部分,认识机器特征,并进而理解由单缸内燃机引入的零件、构件、机构、机器、机械等概念。
1.2.2 多媒体技术的灵活即时演示功能,能明确诠释某些抽象的结论,增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判别铰链四杆机构类型时,用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各种铰链四杆机构的形式及其动作,再以一个四边长度确定的铰链四杆机构为例,通过其机架分别为最短杆、最短杆的相邻杆、最短杆的对面杆时的动画演示,就能让学生很容易地理解并记住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及其判别方法。
1.2.3 多媒体课件可将授课中不易理解和难以看清的部分,多遍重复观察,彻底弄清机器的结构原理,动作过程等。
1.2.4 有利于开发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学生通过对大量具体多媒体信息的观察、分析,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进程,在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知识,也培养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发展了智力。
1.2.5 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使原本学生感觉沉闷、枯燥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显得生动起来,学生愿学、乐学,提高了授课效率。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生动的声音、形象直观的画面、表现手法的灵活多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兴趣。
1.2.6 多媒体进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的课堂,还可实现一般情况下很难开展的交互式教学。例如,在设计轴系时,我们可用轴系组装仿真软件,模仿真正的轴系安装过程:用鼠标点击拖动零件进行仿真安装,选择的零件及安装步骤正确时才能安装,并说明正确的理由;错误时不能安装,并给出错误的原因。
1.2.7 现代工业发展很快,课本内容经常不能及时反映一些最新的工业发展变化。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体渠道,获得最新的信息,将其制作成多媒体素材,用在课件上或用投影等多媒体设施在课堂上做以介绍,使《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内容总有新意,学生所学知识与时代同步。
2 《机械设计基础》课课堂引入多媒体教学的方法
《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内容前后联系不是很大,这样,在将多媒体技术引入《机械设计基础》课的课堂教学的操作上就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各章节或者某个具体问题的需要来引入一段录像或用一个课件甚至几个图片都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以下几种方式可以灵活使用。
2.1 录像教学方式 这种教学手段一般称之为电化教学,即用电视录像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的教学。我们安排了绪论中的内容以这种方式进行。通过录像中对历史的浓缩,对当前机械业的展示及对机械业未来的发展展望,让学生对整个机械行业的历史及其发展有个生动形象的简单认识。
2.2 图片模型辅助教学模式 此模式主要是利用教学模型、图片、图表、幻灯片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其教学设施简单,如挂图、幻灯机、视频平台等。这种模式主要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课中机构的组成、动作原理等内容的教学所采用的一种简捷方式。它可以根据教师教学安排,随时出现在课堂中需要的环节。这种方式虽有一定的直观性,但不够生动,难以表达动态过程。
2.3 多媒体投影教学模式 多媒体投影教学模式是我校主要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其构成也并不复杂:一台多媒体投影仪,一台笔记本计算机,一台视频平台及扩音设备等,即构成一个理想的多媒体投影教室。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可方便地随时应用多媒体技术来说明一个问题或整个章节,可将电视、图片、幻灯教学集中到以计算机技术为平台中心、课件为主要方式的教学中。
如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机械设计基础》课教学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平台,显示了巨大的优势。教师应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改革课堂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效果和质量,让学生轻松步入机械知识的殿堂。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于兴芝.《机械设计基础》课的CAI教学[J].机械职业教育,2002,(2)
关键词:媒介素养;公选课;多媒体网络实验室
多媒体技术基础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计算机、通信、电子、新闻传播等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的学习,能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和综合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这使得该课程逐渐成为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一门专业技能选修课。而且,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意识到在信息社会媒介素养是就业生存的重要能力之一。但是,面向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的实验室条件简陋,这极大地影响了该课程的实验训练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建设思路
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建设思路是“面向非信息类专业学生,建设设备齐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多媒体技术基础综合了媒体传播学、文学、编辑学、美学、影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知识,该课程的先修课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信息技术基础等,要求学生掌握Windows、Office的基本操作。而选修该课程的学生多为非信息类专业学生,他们的前期知识很不完备。所以,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建设的首要原则是面向非信息类专业学生。这也决定了该实验室应具有设备齐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特色。设备齐全是指该课程作为公选课其实验室设备要比作为专业课多,以弥补非信息类专业学生没做过的前期实验,如组装多媒体个人计算机。交互性强的实验室可以方便教师演示实验,解答学生疑问,传递实验素材和软件工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协作实验。资源丰富的实验室有利于学生知识构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室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实验效果。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建设的难点就在于它是面向非信息类不同专业的学生。因此,确定适合非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实验内容是建好实验室的根本前提。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的实验内容设计
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面向的是非信息类专业学生,他们的前期知识很不完备。所以,应把学习对象统一视为大一新生,并且在教学内容中加入丰富的前期知识,要努力突出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做到内容深入浅出。教学内容包括13部分:(1)多媒体技术基础;(2)多媒体设备;(3)多媒体软件;(4)多媒体素材的获取;(5)声音处理;(6)文字处理;(7)图像处理;(8)动画制作;(9)视频处理;(10)多媒体合成编著;(11)多媒体出版物包装设计;(12)网络多媒体技术;(13)虚拟现实技术。其中,“多媒体设备”包括: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硬件;②多媒体接口部件;③多媒体存储技术。“动画制作”包括:①二维动画制作;②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合成编著”包括:①多媒体作品选题设计;②多媒体作品脚本设计;③多媒体作品界面设计;④多媒体工程化设计;⑤多媒体创作工具应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包括:①超文本和超媒体的概念;②WWW的工作原理;③HTML语言与网页制作;④流媒体技术;⑤视频会议。
实验内容的确定要紧扣教学内容,并且实现以下3个原则:(1)实验内容要贴近生活。非信息类专业学生选修多媒体技术基础就是想要培养媒介素养,增强就业竞争力。贴近生活的实验内容在生活中被运用到的机会大,这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就业都有帮助;(2)实验内容要精简、常用。多媒体技术基础课要学习很多的软件,如PhotoShop、Premiere、Authorware等。不可能每种软件都进行详细的学习,只能选取常用的功能来实验。例如,PhotoShop常用的功能是选择区域、图层的操作、滤镜的应用;(3)把实验内容组织成由小任务构成的项目。一个项目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任务,而这个完整的任务又是由多个小任务所构成,小任务反映的是一个常用的功能。这样,完成一个项目以后,基本上就把一个软件的主要应用掌握了。多媒体技术基础实验内容见表1。
三、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配置建设
实验内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的硬件和软件配置。
1.实验用多媒体软件决定实验室计算机的配置
多媒体软件决定了实验室用计算机的软件配置。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所要用到的软件分为8大类。(1)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矢量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CorelDraw;(2)文字制作软件。如制作文字3D效果的Cool 3D软件;(3)音频处理、制作软件。如数字音频处理软件Sound Forge、Cooledit,MIDI制作软件MidiSoft Studio、Cakewalk;(4)动画制作软件。如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Uled Gif Animator,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 Studio MAX、MAYA、3D Flash Animator;(5)视频处理软件。如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6)多媒体著作工具。如基于流程图的可视化多媒体开发工具Authorware,还有Toolbook和Director;(7)网页制作软件。如静态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网页开发和网站管理软件Dreamweaver;(8)多媒体应用软件。如音频格式转换软件GoldWave,视频格式转换软件WinAVI Video Converter,压缩软件WinARA,暴风影音媒体播放软件等。
多媒体软件也决定了实验用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由于实验要用到很多软件,实验室中学生用计算机必须配置独立的硬盘,硬盘容量不得低于20G。由于实验中往往要同时运行多个软件,电脑内存容量最好大于512M。在众多的多媒体软件中,3D Studio MAX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高,推荐安装Intel Pentium 4处理器、1GB内存,最好安装显存为128M、具有Dircet3D 10功能的显卡。
2.实验内容决定实验室辅助设备的配置
由表1可以了解实验室需要配置哪些辅助设备。要合理地使用辅助设备,分清哪些是每人1件,哪些是公用。如果给每人配置1台数码摄像机就不太可能。由于多数实验内容需要监听声音,每台实验用计算机要配置1副带麦克风的耳机。在声音处理实验中要使用DVD来获取音频,以及在多媒体出版物包装设计实验中要刻录光盘。所以,每台实验用计算机要配置DVD刻录机。在多媒体设备与媒体素材获取实验中要用到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和MIDI设备,都很昂贵,作为公用辅助设备使用。
3.实验教学方式和实验资源决定了实验室网络配置
选修多媒体技术基础的学生多数是非信息类专业,他们在实验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只有增强实验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才能提高实验效果。所以,实验室的网络配置要能实现以下3个功能:(1)广播功能。教师能通过广播把实验操作实时发送给学生终端计算机。在广播期间,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操作,广播完以后,学生重复教师的操作,实现手把手实验教学。广播方式比通过投影机播放的方式要好。广播方式可以阻止学生在教师操作期间上网聊天,而且观看效果要比投影方式清晰。(2)个别辅导功能。学生能通过网络向教师发出提问信号,教师能准确知道是哪台计算机发出的。并且,教师可以通过扩音系统向所有学生解答这个问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单独向该同学解答。提出问题的学生可以用耳机和麦克风与教师对话。(3)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上传下载功能。教师可以将好用的软件和素材发送给学生做实验,学生可以将作业上传给教师批改。配置红蜘蛛多媒体网络软件能实现以上功能。
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的实验主要是应用不同的软件对图像、音频和视频进行处理,实验资源主要指图像资源、音频资源、视频资源、软件资源和优秀作品。这些实验资源非常丰富。比如,教师积累的素材、软件和优秀作品,学生每年制作的优秀作品,各种制作软件的不同版本,还有互联网上的多媒体资源。这些实验资源有助于学生完成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所以,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应能连接到互联网,并且要配置1立的服务器以存放各种实验资源。实验室的网络带宽要大,因为视频媒体通常都有几百兆。这样建设的实验室能流畅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
四、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布局建设
科学的实验室布局能优化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效果。多媒体技术基础公选课实验室布局如图1。这是一个可以容纳100名学生的多媒体网络实验室。实验室分3个区域:学生实验区、公共实验区和教师操作区。学生实验区分10行,每行左右各占5台电脑。这样有利于学生分组协作完成实验。公共实验区主要完成多媒体设备与媒体素材获取实验,放在中间有利于教师指导学生实验。整个实验室安装了4个扩音喇叭,左右各2个。这可以让每个角落的学生都听得清楚。
参考文献
[1]徐远卫,周昕,赵亚玲.建设多媒体实验室与提升实验教学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3:103~105
[2]张曾昱,梁爽,孙睿阳,等.浅谈红蜘蛛多媒体网络教室在高校机房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7:27~28
Multimedia technology basics public course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Luo Yisheng, Dong Wushao, Yuan Nanhui, Feng Liy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0, China
一、课程分析及结构设计
课程分析主要是分析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教学对象,从而确定课程的总体目标、教学策略以及总课时的安排。此部分内容的分析和规划是整个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基石,将为网络课程的具体设计和开发提供指南和方向。课程目标也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方向和学习过程中各阶段要达到的标准。
课程结构设计主要是确定组成网络课程的模块/章,建立各模块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的一些相关说明,形成网络课程的系统结构。从学习对象理论的角度来讲就是确定基本的设计单位,即确定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将课程学习目标细化成多个子学习目标,每个子学习目标对应一个学习对象目标,从而确定了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
二、学习对象设计
学习对象设计就是根据课程结构设计中确定的组成课程的学习对象,对每一个学习对象分别进行设计。学习对象设计包括内容结构设计、内容呈现设计、SCOs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和元数据设计五个主要环节。
1.内容结构设计。内容结构设计采用目标导向的设计方案,即根据学习对象的目标确定学习对象的说明、内容、练习和评估及其内容结构,能够保证每个学习对象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目标,并且独立完整。其重点是确定学习对象的内容结构,即确定组成学习对象的内容项。
2.内容呈现设计。内容呈现设计总体来说应该做到页面简洁友好、逻辑层次清晰、布局结构合理等。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内容呈现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简洁,“简洁的呈现易于集中注意,为此,在画面中应该尽量删除无用的背景和多余的细节”。为了避免网络课程占用太大的空间和内容包装的繁琐,应尽量避免图片修饰,修饰功能也最好用样式表来完成。
3.SCOs设计。SCOs设计是基于SCORM的网络课程设计的基本单位也是核心部分。SCOs设计主要包括SCOs粒度的确定和交互的设计。
SCOs粒度的确定弹性较大,它可以是课程中的章、节、单元,也可以是任何大小,要根据需求而定。但要强调的是SCOs至少要包含一个学习目标,而且它是可被记录的单位。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是在SCOs中完成的,所以,SCOs交互的设计决定了网络课程与LMS的交互情况。SCOs与LMS的交互可通过两个阶段实现,初级阶段是在SCOs文件中嵌入API的交互代码,进阶SCOs还必须加入数据模型才能完成各种交互功能。需要注意的是交互设计时应该避免基于数据库构建动态网页,否则在LMS上使用时会和LMS的数据库发生冲突。另外,学习者与学习内容之间的交互,可以通过SCOs内部的导航得以实现。但是,SCORM不允许SCOs直接访问SCOs。
4.内容编序设计。内容编序设计就是对课程内容的呈现次序进行设计和编排。在内容编序的过程中可以把网络课程设计者的教学策略融入其中,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达到个性化学习的目的。
5.元数据设计。SCORM中的元数据包括Assets元数据、SCOs元数据、学习活动元数据、内容组织元数据和内容聚合(CA)元数据。元数据设计时可参照SCORM。
定义的九大类元数据元素及其应用情况,其中“M”为必选项,“O”为可选项,“NP”为不选项。
三、课程包装
课程包装则是把整个网络课程看做一个学习对象,为其构建内容清单文件和包交换文件。和学习对象包装大致相同,不同的是在构建内容清单文件时最好采用引用子内容清单的方法构建,把网络课程的下级学习对象的内容清单作为子内容清单加以引用。
网络课程制作好后进行封装,便成为网络课件构件。网络课件构件聚合时可以按照总线模型进行。网络课件构件通过内容包装将学习资源做结构化的整理,使之能够在不同的学习管理系统和开发工具之间交换数字化的学习资源。它提供的是任何系统都能支持的公共的“输入/输出”格式。它不限定学习资源的具体内容和格式,而是把重点放在内容结构上,并提出实现这种结构的系统方法。把学习内容包装成统一的数据格式,并且绑定足够的支持信息,能更好地满足在线学习群体的需要。一个内容包代表了一组可单独使用和可重复使用的学习内容。一个包可能是课程的一部分,一门课程或者课程的集合,它是可以独立使用的有意义单元,还可以被组合或分解成其他的包。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3-309-01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发展,一种新型的教育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始在教学中的进行运用。这种新型教育技术的引入是否会对传统教学造成巨大的冲击、或者说它对我们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是否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呢?许多人都在关注这个问题。我校为紧跟时展的步伐,决定对多媒体技术应用与教学领域对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进行研究。
所谓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媒体进行的教育活动,即用计算机帮助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它是用形、动画、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内容的表现与传递,多媒体将文、声音、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集成一体,它代表着一个广阔的计算机应用领域,又代表着一种新的教育技术。
一、多媒体技术用于课堂教学,必将引起课堂教学的重大变革。
根据以上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我们发现,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实际上是把传统教学方式与电化教学方式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因为多媒体教学不是单纯的传统面授,也不是单一的电化教学,而是两种方式的融合与创新。表现为兼取两者之长,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教学的形象、生动、高效率弥补了传统口授的单调、抽象、低效率;而教师的精讲启发、师生双向交流及教师表情、动作、情感因素的综合效应,又有力地补充了单纯电化教学信息反馈弱、“机械教学”的弊端。创新,表现为两者不是简单相加,而是按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两者的整合与交互作用,使课堂教学形式、内容、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有如化学上的化合反应,它们的整合已构成了新的有机体。
这是多媒体教学的综合性所在。多媒体教学是继承与创新的统一体,适宜于我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心理与基础知识背景,学生易于接受,容易得到学生赞同。具体说来,多媒体教学会引起课堂教学发生如下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会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多媒体(CAI)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它的动画模拟功能,它可以将平时教学中一些抽象的内容、一些难于演示的实验、一些难于讲解的模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趣味性和学习效率。这样可以减少理论的抽象性,加深理解,增强记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内容。
三、将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CAI教学有声、有色、有趣,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学习空间,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增加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上既有教师的精讲启发,又有现代电教媒体的适时、适量参与;既有学生质疑、讨论、实践的机会,又有起强化、反馈、矫正作用的形成性练习,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单调死板的形式,强化了师生的双边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了大脑功能,提高了注意比率。这样把众多的环节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优化了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可以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多媒体教学充分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快捷地将大量素材展示给学生,这种高效.高密的教学模式,不但能使学生汲取广博的知识,而且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主体地位倒置局面,更有利于发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五、可以实现交互式教学,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是一种双边过程,即教师把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再进行消化理解,这一过程是师生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利用多媒体CAI教学可以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速度、节奏,方便学生学习,其效果应该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六、多媒体课件能弥补传统实验的不足
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中的许多实验仍无法在课堂中完成。如几何中的许多模型、微观粒子的各种运动、化工工艺流程、危害性和污染程度高的实验等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的模拟功能进行演示,从而可以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达到传统教学难以实现的教学效果。
七、运用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中,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约为13岁~16岁,是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变的时期,其思维方式逐渐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为抽象的逻辑思维 ,在这一过渡时期,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成熟,逻辑思维仍需直观感性经验的支持,在教学中必须借助各种具体模型、实验,也包括利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在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促使其知识的掌握。
八、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符合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根据“刺激、反应”理论,单调的刺激,易使大脑疲劳、思维困乏;而多方面的刺激、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则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感知兴趣,激发学习动机,使大脑的不同功能区交替活动,产生积极学习的情绪、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效应。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多感官参与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注重现代视听媒体的充分合理应用,强调教师依托直观图像讲解,真正做到视听组合,动脑、动口、动手相结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学习,更加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与应用,可以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
九、多媒体教学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便于教师操作应用多媒体教学要求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
关键词:多媒体设备;设备;常见故障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51-0185-02
多媒体教学表现出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在多媒体的应用中,大容量的教学信息给教师教学带来了方便,同时学生在生动又直观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教与学的过程更有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荐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多媒体教室在高校中得到迅速普及。多媒体教室成为教学的主要场所,并且有着很高的使用率,这些都要求多媒体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进行有效维护。本文中作者依据管理多媒体设备的经验,给出了计算机、投影系统、扩音系统等各种设备的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提出处理方法,有效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1 多媒体教室中教学设备的组成
图1 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组成
如图1所示多媒体教学设备由计算机系统、中控系统、投影系统和扩音系统四部分组成。计算机系统包括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鼠标和键盘。中控系统是一个智能设备控制器,负责音视频信号切换,多媒体设备电源管理,投影机开关及投影幕布的升降。投影系统包括投影机和投影幕布。扩音系统包括有线(无线)话筒、调音台、功率放大器、并压音箱。
2 多媒体教室教学设备的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对多媒体教学设备故障做了统计,故障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扩音系统、投影系统、计算机系统和中控系统。其中扩音系统和投影系统的故障率都超过了20%[2]。下文中,按照故障率由高到低,依次介绍设备常见故障及解决方法。
2.1 扩音系统
故障一:话筒有“啸叫”声
在多媒体教学中,话筒的啸叫声是最常出现的问题。声反馈是引起话筒啸叫的主要原因。多媒体教室中最为常见的声反馈是由于话筒和音箱共同存在于一个闭合的空间环境里,音箱发射出去的声音经地面、桌子、墙壁等障碍物多次反射后,由同一空间的话筒再次拾取,送到扩音系统放大,经音箱二次发射,以此类推反复循环,如果某些反射信号频率与初次信号同相,就会造成传声增益大于声反馈临界点,产生信号共振,形成波峰,这些波峰就是声正反馈中最强部分,经话筒扩音后,产生啸叫。这些产生峰值并超过声反馈自激临界点的某些频率或频段信号就是影响扩音系统正常工作的罪魁祸首[3]。
解决方法:首先将调音台上每路话筒信号均调整在合适的电平上,同时将总控制音量按钮也调整到合适电平。然后合理调低功率放大器的低音控制旋纽和高音控制旋纽。这种处理方法只是暂时解决啸叫。有时教师为了提高话筒音量,很容易误调功率放大器低音和高音控制旋纽,会再次引起啸叫。要彻底解决啸叫问题,要添加反馈抑制器。反馈抑制器可以自动寻找啸叫点,自动抑制,动态处理灵活方便,效果较好[4]。
故障二:当移动话筒或轻轻弯曲话筒杆时,话筒有噪音。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经常摆动或弯曲话筒杆,长此以往就造成了话筒杆卡侬与电路板发生虚断。话筒杆卡侬发生虚断后,只要碰到话筒就会发出刺耳的噪音。另一个造成话筒噪音的原因是,话筒线与话筒底座连接出现松动。但是出现这种状况概率很小。
解决方法:拆开话筒杆,取出带卡侬的电路板,重新焊接卡侬。第二种情况出现时,建议更换话筒线。
故障三:功率放大器电源指示灯不亮,音箱没有声音。
这种故障一般是当话筒发生啸叫时,没有及时关闭功率放大器,正反馈引起通过功率放大器的电流过大,将功率放大器烧毁。
解决方法:更换新的功率放大器。
2.2 投影系统
故障一:投影机热保护
热保护故障是投影机最容易发生的故障。投影机工作时,灯泡温度很高。投影机有一个风路冷却系统,负责给灯泡降温。当投影机长时间使用时,风路系统进风口的滤尘网就会有很多尘土。当滤尘网积尘过多,风路冷却功能降低,灯泡温度上升,投影机便启动热保护,锁死投影机电源,灯泡停止工作。
解决方法:要对投影机风路进行定期清灰处理。将投影机侧面(或前面)的进风口处的滤尘网海绵取下后,使用清水清洗干净后晾干,再安装回原处。
故障二:投影机图像模糊
导致投影机图像模糊的原因有3个。第一个是投影机没有调好焦距。第二个是灯泡使用时间过长,灯泡老化,投影机亮度降低。第三个是投影机长时间使用,光路系统的镜片上粘满灰尘,灯光透过率降低,投影机亮度变暗。
解决方法:首先查看灯泡使用时间,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更换灯泡。如果使用时间不长,调整投影机镜头焦距。故障要是还没有解决,就需要对光路系统的镜片进行清洗。
故障三:投影机图像偏色缺色。
出现偏色和缺色故障,一般是VGA视频线内部有断线,或VGA视频线有针发生弯曲,没有与设备连接好。
故障四:投影幕布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突然停止
投影幕布上有两个行程开关分别负责上升停止和下降停止。投影幕布发生上升或下降过程突然停止,主要是由于幕布长时间使用或人为拉拽导致幕布变形,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误触发行程开关。
解决办法:将幕布从卷轴上取下,平整幕布,重新卷在卷轴上。如果幕布变形严重,建议更换新的投影幕布。
故障五:投影幕布只能降,不能升
投影幕布靠电机的正转或反转来实现幕布的升降。幕布可以降下,上升时,电机空转,但幕布不上升。发生这种情况,最大的原因是电机损坏。
解决办法:更换新电机。
3 计算机系统
计算机系统故障主要有计算机主机硬件故障和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病毒故障。主机硬件故障中,内存条和电源故障率最高。
故障一:内存条报警
内存条与主板上内存插槽接触不良,主机启动时自检程序报错,引起主板蜂鸣器发出长鸣报警。
处理办法:把内存条拔下,用橡皮擦拭内存条的金手指或用精密电子环保清洗剂喷内存条的金手指,除去金手指上的灰尘,重新将内存条插回主板内存槽即可。
故障二:计算机进入操作系统后,可以正常使用,但有时突然死机。
计算机可以进入操作系统,说明主板、硬盘、内存条都没有问题。操作系统能正常使用,说明系统没有感染病毒。这时计算机突然死机,主要原因是主机电源输出不稳定。
处理办法:更换主机电源。
故障三:计算机系统中病毒
当计算机系统严重变慢,系统进程特别多,计算机出现蓝屏或频繁自动重起这些状况出现时,表明计算机系统中病毒了。系统感染病毒的途径有两个:一是教师上网浏览网页或下载文件时,系统感染病毒;二是教师在使用优盘拷贝文件时,由于优盘中有病毒,文件拷贝到主机硬盘后,操作系统染上了病毒。
处理方法:高校中普遍采用安装硬盘还原卡来保护操作系统。但硬盘还原卡在使用过程中有其缺点:1)有的病毒可以穿透还原卡,感染受保护的硬盘分区;2)如果把保护卡只设置为保护硬盘主分区,则其它分区会积聚大量病毒,在教学过程中当点击这些分区盘符时就会瞬间激发其中的病毒,不仅会使上课老师的优盘受到感染,威胁其中的文件,也会感染主分区,进入主分区的病毒有时会影响教学课件的使用[5]。为了克服还原卡的缺点,在安装硬盘还原卡后,还要安装杀毒软件。现在360杀毒和金山毒霸都已免费,所以可以将安装的免费杀毒软件设置为开机自动升级病毒库,时时更新病毒库,有效保护系统。开启杀毒软件的优盘自动检测功能,当教师使用优盘拷贝文件时,杀毒软件阻止优盘的自动运行,并进行病毒查杀,杀毒完成后才允许优盘的拷贝工作。当硬盘还原卡和杀毒软件都无法阻止病毒时,那只好重新安装操作系统了。
4 结论
以上是多媒体设备维护中,经常出现的故障和处理方法。这些故障还会在多媒体设备中经常出现,本文中给出的故障现象和处理方法,可以帮助多媒体设备维护工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处理故障,更好的维护多媒体设备,有效保障教学,减轻工作压力。
参考文献
[1]张倩.多媒体教室常见故障分析及处理[J].装备制造技术, 2009(2).
[2]侯洁.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开展针对教育媒体管理问卷调查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2010(13).
[3]郑红英.如何解决多媒体教室中的扩音啸叫问题[J].大家,2010(18).
关键词:初中英语;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应用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环境一般包括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知识探究和巩固运用四个环节。本文从这几个主要的教学环节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应用措施。
一、自主学习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自主学习的环节是课堂教学之前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这部分的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可把英语较好的学生与学习吃力的学生进行分组,并布置自主学习任务。例如,教学“Whatdoes he look like?”的过程中,利用网络教师可以布置英语自主学习探究的内容(1)T: Yesterday we learned how to describe a person. When we describe a person,what can we talk about?(2)T: This boy
loves football very much.(指着贝克汉姆图片)He also loves this man. Do you know who he is?整理有关Beckham’s basic situation。这样的多媒体学案设计中,学习者的学习始终处于自主地位,处
于主动探索地位,能够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二、合作交流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合作交流环节的多媒体教学设计有两方面:(1)教室内的合
作教学设计。在教室内要设计合作活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布置教学任务。例如:教学“What would you do?”的过程中,多媒体播放主要的合作交流任务:听2b的朗读材料,然后小组内练习朗读,完成2a的翻译任务,开展主要对话练习,谈论假想的情况,熟悉巩固句型: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had a million dollars?I’d give some to the zoo. I want to help the pandas.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整理教学的知识点,让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点有全面的整理,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2)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合作教学设计。多媒体网络教室内学生自己组成讨论组,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一些问题进行合作学习和协商会话,在网上进行讨论、质疑、解疑。多媒体网络教室可以为学生提供便于交流的平台,学习者既可与组内成员进行问题探讨,也可与其他组成员进行交流和会话,通过联机讨论、聊天室、电子邮件、FTP、BBS等,可以及时交流,分享知识和经验。
三、知识探究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知识探究环节主要是在合作学习之后,由教师整理主要的语法特点,帮助学生形成英语语法知识。第一,具体的设计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语法现象。例如:利用投影仪集中展示语法现象,建立一个时间坐标轴,延伸到过去完成时、现在完成时、现在进行时、过去进行时、现在完成进行时、过去完成进行时等。第二,利用多媒体可以拉近语法学习与生活的距离。如英语动词时态的教学既枯燥又抽象,教师可以把时态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譬如一般过去时的教学,可以设计与周末或假日活动有关的图像,把这些图像串成一个个小故事,联系实际生活,形成语法知识。总之,知识探究环节的多媒体设计要重视将语法和直观教学结合起来,确保英语知识的教学转变传统教学的弊端,形成更为灵活多变的语法教学模式。
四、巩固运用环节的多媒体设计
初中英语教学离不开巩固训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完成巩固训练、英文运用训练。对于初中生而言,既能听得到,又能看得到的记忆更为持久。学生再通过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知识的保持将大大优于传统教学的效果,而多媒体技术有利于知识获取后的保持。如教学“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过程中,根据图片中人们的假期活动两人一组做对话练习。T: 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 again. What are the people doing for vacation?Make conversations in pairs.总之,教学中广泛借助多媒体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素材和表现自己能力与成就的机会。同时也为教师提供及时获得学生准确、真实的学习成效和学习态度及反馈信息的方法和途径。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计必须要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巩固运用四个方面全面推广,应积极开展多媒体技术的全面应用探索,争取让多媒体技术能够更好地为英语课堂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近年来我在多媒体维护的过程中留意到,老师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相同的小问题,其实处理起来也很方便,于是归纳出来与老师们分享,算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探讨、积累多媒体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问题1:电脑开机后,主机指示灯亮,硬盘灯闪烁,键盘灯亮、鼠标灯亮,但显示器及大屏幕上没有显示。
分析:主机指示灯亮,说明主机通电正常,硬盘灯闪烁,且键盘灯亮、鼠标灯亮,说明主机很可能已经启动起来了,只是显示部分有问题。
处理:教室的电脑由于既要接显示器,又要接投影仪,所以其显示信号从主机出来需接一个分屏器,然后再从分屏器一头接显示器,另一头接投影仪。通过分析既然问题出在显示部分,首先就要检查分屏器的开关是否被关掉,或者看看分屏器的电源插头是否插好,然后看看分屏器的信号线是否松动。一般来说,此处信号通了,问题即可解决。如果还是不行,就可能是分屏器或者显示器和投影仪硬件的问题,就只有找专业人员检测维修或更换设备了。
问题2:按键盘上的任何键、鼠标键以及电脑上的电源开关键都没有反应。
分析:这是常见的死机现象,原因有可能是硬件冲突、操作不当或病毒引起。
处理:按电脑上的复位键(reset)可以重新启动(热启动)。如果找不到复位键,可以按住电脑的电源开关(power)不放直至强行关机为止,稍等片刻,再重新启动电脑,它会自动检查并修复相关的错误,如没有致命的问题便会正常启动系统。
问题3:优盘里的文件,在一个教室的电脑里打开有,另一个教室的电脑里打开却看不见。
分析:既然在一个教室里能打开这个文件,就说明这个文件是还在的。在另一个教室的电脑里看不见,说明这台电脑不显这种属性的文件。
处理:一般来说,这是病毒将你的文件属性改成了隐藏而造成的。如果要从根本解决问题,就需要杀毒。如果只是需要临时将这些文件显示出来,可按如下方法操作即可。
打开“我的电脑”,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最后一个“文件夹选项”,选择“查看”标签,然后在“高级设置”中,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最单击“确定”,所有被隐藏的文件都会显示出来,只是它们的颜色比正常文件要浅一些而已。
问题4:投影仪刚刚关闭,马上又打开却没有反应了。
分析:投影仪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启动和关闭投影仪时,它有一个预热和散热的过程,所以刚刚关闭的投影仪不能马上又启动。
正确的启动关闭程序为:
启动时,先接通投影仪的电源,此时投影仪上的电源灯亮,就绪灯闪烁,此时投影仪在预热,预热期间,按任何键都会没有反应,要等到预热结束,就绪灯稳定发光不再闪烁时,再按遥控板上的开关键启动投影仪才可成功。
关闭时,用遥控板第一次按关闭键,屏幕上会提示“再按一次关闭电源”,此时需再按一次关闭,投影仪关闭成功,但它的就绪灯仍在闪烁,此时既不能马上给投影仪断电,也不能马上重新启动投影仪。要等就绪灯停止闪烁后才能断电或重启。
问题5:投影仪启动后,屏幕提示“请检查通风口”,过一会儿提示消失。
中图分类号:G642
摘要: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组成部分,其教学也要以计算思维培养为核心。文章通过分析计算思维与多媒体技术的内在联系,针对多媒体应用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探讨该课程中的计算思维培养方法。
关键词:计算思维;多媒体应用技术;教学方法
计算思维一经提出就受到了国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它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是大学生创新性思维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7月,全国9所“985工程”建设高等学校在西安交通大学举办了首届“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并在会后发表了联合声明。该声明的核心要点是必须正确认识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要地位,需要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作为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并由此建立更加完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文科、艺术类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不能仍停留在对操作技术的基础要求,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课程教学中融入计算思维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学会用计算思维去思考和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这对提升计算机基础教学水平、培养卓越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计算思维与多媒体技术
1.1 计算思维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计算思维是一种科学思维,与理论思维、实验思维一起构成了人类的三大思维。计算思维并不是一种新的发明,而是早已存在的思维活动,只是长期以来没有受到重视。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ACM杂志上给出了计算思维的定义: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计算思维不仅仅属于计算机科学家,是和“读、写、算”能力一样,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思维能力。
现实意义上的计算思维的基础是计算机学科,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的思维,如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的功能是如何越来越强大的;二是利用计算机的思维,即现实世界的各种事物如何利用计算机来进行控制和处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未来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则是支持各学科研究创新的新型计算手段,以及应用计算手段进行各学科的研究与创新。
1.2 多媒体技术
计算思维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其本质是抽象和自动化。多媒体技术其实就是计算思维在多媒体处理领域的一个应用,将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抽象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进而实现其采集、存储、编辑、传输等的自动化处理。多媒体处理的每个过程都涉及“问题求解、系统设计”等计算思维中的基本过程,而这些过程也可以被充分地运用到启发学生计算思维的过程中。例如多媒体信息采集的过程,从问题的出现——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形式通过计算机来处理,这就要求能将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对象转化为计算机能理解的二进制数字形式;到问题的解决——位图的提出、声音的采样、量化和编码等。在这一过程中,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元素及其特征被人们抽象和总结出来,分析设计数字化模型,最终通过相应的采集设备来实现。由此我们可以从计算思维这个层面来梳理和组织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教学内容,围绕计算思维的培养开展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教学。
2 多媒体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挑战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涉及文科、艺术类等多个专业,课程内容涉及面广,知识点多而杂,目前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
1)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思维的提炼。
当前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一种知识/技能型的教学,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蕴含其中的共性计算思维的提炼。这样的结果是培养了学生的机械技能而非基本技能,往往生搬硬套,缺乏思考和创新。
2)与专业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兴趣不高。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主要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许多学生觉得它只是一门计算机课程,与自己的专业毫无关系,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也找不到学习的动力,学习兴趣并不高。
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的4个能力培养目标”,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应努力从以下4个方面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1)对多媒体计算机的认知能力。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原理;理解计算机分析、解决多媒体信息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判断和选择处理多媒体信息所使用的计算机工具与方法的能力。
(2)能够有效掌握多媒体应用技术和方法,解决专业领域中的问题。
(3)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力。熟练掌握与运用多媒体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
(4)依托信息技术的共处能力。掌握多种媒体元素的处理技术,能够有效地表达思想,彼此传播信息、沟通知识和经验;掌握基于信息技术的团队协作方式;可以将多媒体作品呈现在网络上,或者导出到各种移动设备上。
如何正确地、恰当地把计算思维融入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教学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知识抽象问题、进行问题求解和形式化描述的能力,是多媒体应用技术教学的一个挑战和必须面对的课题。
3 计算思维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计算思维贯穿在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基本思路是设置场景、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寻求方法得出结论、总结规律拓展应用、创新思维。下面主要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来探索计算思维的培养。
3.1 从计算思维的层面梳理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普适的思维——信息处理思维,即图像、声音、视频等物理对象通过采集设备采集编码(数字化)存储编辑/传输解码输出。我们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梳理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通过课程体系框架的建立,使学生了解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整体思路。然后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逐一解决各个阶段的问题,提炼知识背后的计算思维。例如,多媒体信息的采集编码中蕴含了信息数字化的计算思维——任何信息要利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必须经过数字化转化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二进制信息;多媒体数据存储和传输中蕴含了海量数据处理的思维——数据压缩。
3.2 优化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必须改变课堂中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转而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如何启而得法,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形成探究的欲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教师教学设计的关键。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引导、案例引导、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总结规律。
问题引导法比较适合于多媒体关键技术和图像、音视频处理原理。通过讲授时设置引导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最后得出结论,进而拓展应用。以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为例,可以设置3个引导问题,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问题求解过程,不但让学生们掌握了数据压缩的相关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即为什么?可行吗?怎么做?也让学生们形成了对海量数据存储和传输的普适思维——压缩。
案例引导法比较适合于多媒体著作工具和应用软件的讲解。案例的设计要尽量融合主要的知识点,同时融合趣味性,贴近学生的专业和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案例中设置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案例,最后总结规律,使学生形成解决应用问题的思维。案例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如Photoshop中的图层,设置应用场景案例为“春天来了,在开心农场种花”,通过一步一步在农场中种植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花朵,使学生不仅学会了图层的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体会到分层的优点,从而形成处理复杂图像的计算思维——分层。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课堂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参与到问题求解的过程中。
3.3 面向计算思维的实践教学
思维要通过实践来巩固和实现。实践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锻炼学生对计算思维方法的运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教师的核心任务是设计合适的实验内容,为学生的创新思维留出适当的空间。为达到这个目标,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的实验除了验证性实验外,还应配备开放性、设计性实验。
开放性、设计性的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鼓励创新。例如设计性实验“GIF动画的设计”,由教师设定一个任务“使用Photoshop制作一幅GIF动画”,设定应用场景是QQ表情或者是网页上的动画广告。通过示例使学生们掌握在Photoshop中设计GIF动画的核心思维——在动画面板设置关键帧,通过图层面板的各图层的显示和隐藏、样式、变换等编辑各帧图像。给定一些推荐素材,但学生不局限于这些素材,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个性化的去完成和应用。
3.4 紧密结合专业应用
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服务于专业学习与应用。找到计算思维与专业的结合点,能够使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激发学习的兴趣。对于语言类专业,可讲授一些多媒体技术在多媒体语言学习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广告和传播类专业,可设置一些宣传海报、产品广告方面的案例;对于播音、影视相关专业,可讲授一些音频处理、视频特效等方面的应用。通过与专业结合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共鸣。
4 结语
多媒体应用技术课程致力于将计算思维的培养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计算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具备独立应用实践与创新的能力。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的教学改革,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更深入的锻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为核心任务。
参考文献:
[1]何钦铭,陆汉权,冯博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0(9):5-9。
[2]陈国良,董荣胜.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1(1):7-11.
[3]Wing J putational thinking[J].Communications of ACM,2006,49(3):33-35.
[4]战德臣,聂兰顺,徐晓飞.“大学计算机”;所有大学生都应学习的一门计算思维基础教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11(4):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