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4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个人素质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论文摘要: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它对素质、知识与能力方面都各有标准。但是现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对人才培养规格的主线的表述也存在分歧。从素质和能力的概念出发,探讨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适当表述方式,探讨能力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合适表述。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规格;素质教育;能力与技能
人才培养规格是指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标准。它是培养目标具体化的体现,是课程体系科学定位和调整的基础,解决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就是按照国家政策和人才市场导向制定符合各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综合素质要求,是对各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所要达到的目标的概括性描述和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各专业人才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但是综观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缺陷,表现在多样性有余统一性不足,尤其在素质教育与知识、能力提高之间的关系上逻辑似乎不够严密,而且对人才培养规格表述的主线存在认识分歧,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 人才培养规格中素质与知识及能力关系的表述缺陷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根本要求,培养规格和培养方案都要围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展开。它不单纯是能力,也不单纯是知识或其他方面的东西,而是所有这些内容的概括——素质。
不同专业教学计划,在陈述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都会说明经过规定年限的学习,本专业培养人才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再根据职业定向的知识、能力、素质的分解指标,说明本专业知识、能力、素质培养要达到的具体要求。如有的将知识、能力、政治思想都归结为素质的下位概念,认为培养规格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要素、知识素质要素、能力素质要素、身心素质要素等,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为培养主线;有的把素质和能力并列,认为培养规格包括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或者认为培养规格涵盖复合知识、综合能力、和人格素质三要素,这是以基本素质(职业素质)和技术应用能力两者的培养为主线;有的对能力做解剖,认为能力分为基本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据此分别列明对知识点和素质的要求,这是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这种将能力、知识与一大堆品质、心理特征及道德水平的要求并列来表述培养规格的方式,就使培养规格的内容臃杂、结构混乱,缺乏统一性。
提高学生素质,到底是该用“素质”概念来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内容,还是用素质、能力、知识几大体系一起来统领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人才培养规格中对能力的要求有无误区?
个人的素质是指构成人的基本要素的内在规定性。人们在表述和理解时往往把素质概念等同于或从属于“基本品质结构”或“基本品质”概念。这是素质的概念,本质就是指人的结构组成因素。构成人的结构组成因素很多,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很多人把素质和知识、能力一起作为平行概念进行排列。
个人的素质不能等同与“素质教育”中的“素质”概念。素质教育要求的素质也是有重点的、突出的特征要求,而不是将普通受教育者基本素质要求的罗列。平常谈论的人的素质和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字面虽然相同,但落脚点却不同。素质教育的侧重点在素质,根本却是教育,是有关素质方面的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素质教育中的“素质”虽然仍是与人的属性相关的,但却是对人的属性的塑造,是为了提升人的素质,也就是这里所说的素质是有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素质。也就是说,作为素质教育的素质是对普通素质的拔高,我们的教育是要让对象拥有独特的更优更好的素质,而不是让他具备作为个体的基本必要素质即可。既然是教育,就要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一定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来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有的研究者把成功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这种目标性和价值取向的一种体现。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就要贯彻这一思想。
这里要规避一个问题。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都会犯这样的毛病,把与专业有关的素质和作为培养对象的个人其他综合素质要求一起排列,共同列示,这样整个培养规格的素质要求就显得非常杂乱。尽管要把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作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总体目标没错,但是毕竟要有所侧重。事实上,在教学安排上也正是如此。学校教务部门统管所有专业学生的基础教学,具体的专业教研室再负责各专业学生的专业培训。作为基础课程的思想品德素质培养要求可以不进入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之中,或者即使有表述,也简单概括即可。有的研究人员将素质划分为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在讨论具体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时,只提和专业有关的素质,对非专业加以省略,就是对上述精神的体现。
3 能力与技能
在素质教育的理论体系里,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决不是并列的、平行的。我们的教育,其目的就是要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在教学组织中按照这个总目标,根据组成素质的要素的内容来提出具体的要求,并加以贯彻实行。所以在表述培养规格时,不能将素质作为与知识、能力等要素平行的概念,而应该把它作为其他的上位概念来总括。在此基础上再谈知识、能力、职业道德的构建才是合理的。
能力是素质的外显形式,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以学生的能力的提高为评判标准,这一点在我国各级各类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很多时候,由于能力不能量化成相关指标,结果能力的要求就转移成了技能的要求,实质上又转化成为知识要求,提倡素质教育的模式最终仍然回到强调“知识”型为重点的教学方式上。
(1)技能的实质是程序性知识。
与能力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一个,就是我们常说的“技能”。这个概念也是我们在培养规格表述中用到的概念。以会计专业为例,在对会计人才培养规格的表述中,有的用“能力”概念来贯穿其内容,有的使用“技能”提高作为教学计划安排的指导,到底在培养规格的表述中用哪个词汇更贴切,更能反映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高的直接要求?
在实践中一般说的那些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即完成一定任务的活动方式。认知心理学把广义的知识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另一类为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技能的实质是一个人习得的一套程序性知识,并按这套程序办事,与狭义的知识即陈述性知识相对应。前者用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包括各种事实、概念、原则和理论等;而后者用于回答“怎么做”的问题,包括如何从事并完成各种活动的技能。通过习得技能可以使受教育者尽快获得相关能力,或者说获得能形成为能力的基础。将技能视为知识,并用程序性知识来解释,使技能习得具有了可操作性。
(2)贯穿人才培养规格结构的主线应该是强调能力而非技能。
在很多专业领域,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没有绝对的区分,或者说知识和技能没有绝对的区分。以会计专业为例,有很多课程是既贯穿理论知识又传授操作技能,基础理论中要讲,会计实务中也是相同的内容加以训练,例如分录填写和报表的编制。这在认知心理学中被认为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具有相同的习得阶段,或者说程序性知识的习得首先是以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为条件。在此之后两种知识的习得阶段会发生变化,作为会计理论的陈述性知识通过巩固和提取运用来实现对新知识的同化和理解,而作为技能的程序性知识则通过一系列的变式练习来实现规则从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最终技能达到相对自动化,程序性知识转化为技能。所以不管是不是会计专业,技能要求即是知识要求,只不过在教学环节中多用实践性教学来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而已。 转贴于
关键词:职校生;非智力因素;创新教育;创新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11-0052-03
一、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的心理机制
所谓创新人格,是指个体的创新精神或创造性的个性倾向,是指个体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特质,是个体实现创新所表现出来的与一般人相异的那些心理特征。中职生的创新人格养成于创新活动中,它既是中职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最高阶段,也与中职生创新素质的发展同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1)接受创新。指行为个体愿意接受创新的思想。(2)满意创新。指行为个体能够从创新活动中得到乐趣。(3)信奉创新。指行为个体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一致的对创新的价值判断。(4)立志创新。当学生在某一领域有了特长,并把它作为人生目标去追求时,其时间和精力必然会与其他学科的学习形成冲突。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主动协调这些矛盾,解决这些冲突,在更高层次上形成价值判断,立志为未来的创新性事业奋斗。(5)形成创新人格。这是创新素质培养的最高层。在这一层次上,各种价值已经在个体的价值层次结构中占有一席之地,并被组织成内在的、一致的统一体而影响个体行为,使个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自觉从事某一活动,并且当个体受到威胁或挑战时,行为不再受到情绪的影响,创新人格形成。
二、中职生非智力因素与创新人格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的非智力因素自始至终都影响着创新人格形成的每一环节和阶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人的智力差异很小,能否成为创新人才不仅取决于广博精深的知识,更取决于智力因素以外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因素,是否对人类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是否对真理具有强烈的追求,是否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1]
在中职生创新人格形成过程中,个体的非智力因素作用主要表现在定向、引导、动力、维持、调节和强化等六个方面,而这六种作用又是依次推进、密切联系的,对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定向、引导功能
人的任何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总是从一定的动机出发并指向一定的目的。行为科学认为动机是活动的成因,“需要——动机——行为”是一般人的心理行为活动规律。智能的科学测验说明创造潜力具有相对普遍性。心理学的测验分析也得出结论,创造力是正态分布的。任何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这种能力。个体融入社会之后,往往要求积极上进,主动适应社会变化需要,产生出强烈的创造动机,从而自觉地去激发、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朝着努力方向不断学习创新,直到成功。这时动机表现出将人的行为引向某一特定目的,具有定向、引导功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除了动机外,兴趣也往往决定着人的进取方向,是奠定其事业的基础。当然,一个人的性格、意志情感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其成才的方向。很难想象一个一生性格孤僻内向、意志不坚的人会成为一名外交家。兴趣及动机可以驱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活动中产生出无穷无尽的兴趣,而兴趣反过来又强化人的创新人格培养。
(二)动力、维持功能
如果说智力因素是创造活动的操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创造活动的动力系统。当个体在创新过程中因解决难题而缺乏有关知识、方法时,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的内心状态。为克服这种状态,个体就会采取各种行为模式,表现为过去获得的最适当的行为模式,或者是新的行为模式。这种动机的能量,就成为驱使个体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动力。事实证明,动机具有引起学生的动力激活功能,即唤醒或增强学习行为,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维持创造的兴奋和觉醒状态。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产生巨大的动力,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密切联系着。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领域产生浓厚的兴趣,或对某一科学奥秘产生强烈的探索精神时,学习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并且在事业成就的过程中起克服困难、挫折,保持旺盛精力的支持作用。它一旦与意志力结合起来,就会产生无坚不摧的精神力量。如果在创造过程中得不到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一遇上困难就会自暴自弃。就情感而言,积极、乐观的情绪如良好的心理、饱满的热情等,也如动力一般督促、维持人的积极行动,提高创新能力,为创造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
(三)强化、调节功能
可以设想,人的某种动机越强,为获得动机结果的行为活动就会越高涨。动机具有强化和调节功能。同样,人也往往从自己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出发去审度事物、强化理解、调节心理认知上的困难,以利于自己朝着既定的创新目标迈进。与动机不良、意志不坚、兴趣淡漠、情感不专相比照,无疑良好的心理因素,处在最佳“度”上的非智力因素水平更有助于一个人的创造活动。但是,万事不能如意,对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把握不好,处理不当,就会给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活动越高涨,学习效率就会提高。但是,当学习动机过强时,由于学生处在紧张状态中,从而使其注意力和知觉的范围变得狭窄,反而限制了正常的学习活动,降低学习效率。这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情节严重者将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可导致轻生、疯狂。
三、非智力因素在当前
中职校教育中的地位及对策
长期以来,中职校一直模仿普教强调智力教育,主观上虽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培养,但对中职生的非智力教育尚未给予高度重视。传统学科的专业教育大多考虑的是专业知识、智力等方面素质的培养,对能力的、非智力的、综合性的职业素质缺乏关注。目前众多教育主管部门已非常重视非智力教育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人们对非智力教育的认识仍存在许多盲点和误区。有的认为中职没有必要实施素质教育,或者认为倡导中职生创新教育,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都是花架子,只要学到了教给的死知识、硬技术就可以了;进而认为这样会荒废学业,影响育人质量,从而贬低非智力教育。林林总总,这些不正确的观点严重影响了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应采取有效举措培养职校生非智力因素。
(一)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作为教学系统中的主导者,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过: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教师的人格特质会影响教学情绪和学习效果,学生往往因喜欢某一教师而喜欢他教的学科,因不喜欢某教师而放弃他所教的学科的现象屡见不鲜。为此,教师要有良好的师表作风,不断增强表率意识,充分发挥非智力因素的榜样与影响作用,十分重视自身非智力因素的完善,用自己远大的动机、广泛的兴趣、热烈的情感、坚强的意志、优良的性格,激发、诱导、唤起、激励、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二)教师应讲究教学手段与艺术
教学艺术闪耀着教学理论的科学性和教学实践的丰富性两种品格。精湛的教学艺术能有效地调动、培养和提高非智力因素品质。教师巧妙地运用自己的动作、表情和课堂气氛,以非智力因素调控教学活动,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情感共鸣、思维共振,唤起学生创新的热情和欲望,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兴趣。在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中,更新教学手段是十分必要的。由于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视听并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人机对话等特征,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表现力、重现力、感染力,增进了教学过程的娱乐色彩。这不仅对激发学习动机、维持学习兴趣大有好处,而且能调动情感因素,发挥大脑右半球功能,可以给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相统一的教学过程提供新的条件和技术支撑。为此,要积极创造条件,不断改革和更新传统教学手段,使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互相补充和融合渗透。
(三)创设良好的创新教学环境
环境对学生的情感、意志的培养和性格的形成影响极大,不可忽视。教学环境由校园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等组成。良好的教学环境以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方式美化人的心境,净化人的心灵,激励人的意志,提高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情操,使人的非智力因素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开发和培养。为此,要美化学校环境,使之融知识性、科学性、艺术性为一体,努力创造优美、安静、清新、舒适、充满勃勃生机的校园和课堂环境,创造亲密和谐、合作顺畅、真诚信任、互相理解的人际环境,创造有鲜明时代气息的校风和学风,创造民主、平等、愉快、活跃、发人深思、诱人表现的课堂氛围。这些都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可靠保证。
(四)重视创新课程的设置。课程设置应表现出开放性,减少必修课中专业基础课的数量,增加专业选修课和选修课的容量,开设辅修专业,使学生能根据兴趣、个性、知识结构、社会需求自主选课。并适当增加人文课程的数量,对体育、音乐、美术、诗歌、舞蹈等有利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课程给予重视。这些课程既可以强身健体,又可以渗透情感和美感教育,激发活力和热情。在课程设置中,应加强有关学生思想建设、德育培养等方面课程,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优良品质和坚强意志。要依据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规律,充分挖掘现有教材所蕴含的非智力素材,适当删除一些只单纯地关注智力因素培养的内容,大胆地增加一些有利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教学内容。
中职生创新人格的养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在诸多因素中,应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这是培养创新人格、创新人才的必须。
参考文献:
[1]D·R·克拉斯沃尔,B·S·布卢姆等.教育目标分类学———第二分册 情感领域[M].施良方,张云高,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On Nonintellectual Factors and Innovative Personality Cultivation for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ZHANG Jin-si
(Lianshui Teacher Training School, Lianshui 223400, Jiangsu Province)
关键词:语文;中学生;人格
对人格问题的研究不仅成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成为伦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法学、教育学等的研究对象。在我国,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认识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关键性
1.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中学语文教学目的之一便是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康人格。加强我国中学生(特别是农村中学生)人格教育对农民群体人格的转变以及由此形成的对我国人民群众普遍人格的转变具有特殊的意义。
2.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关键性
人的发展的阶段性表明,中学阶段是人格培养的黄金时期。从生理学角度及单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个体对某种环境影响特别敏感,并处于容易获得某种行为或能力的发展时期,因此称作人的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生理处于青春期,心理方面处于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既是各种问题的高发期,更是人生成长阶段的危险期,是人格发展的最大可塑期。教育工作者理应研究中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和认知接受能力,依照其思想状况和行为特征的实际情况以育人为本,构建新的人格教育模式,发展健康人格。
二、在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途径
1.加强对语文教材的研究
人格培养是中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根本保证和根本动力,而受教育者的身心健康的主要内容便是人格的发展,追求完美的人格。完美人格形成的客观因素既来自于审美陶冶,也来自于生活实践、理性启悟。所以,我们必须深挖教材,开发人格教育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审美需求。
(1)自然美的陶冶
在语文教材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雄伟壮丽的三峡美景,看到母亲河――长江,聆听其或悲壮或雄浑的歌声而感受沉重的历史的声音(《长江三日》),感受南国温柔细腻的石钟山(《石钟山记》)、“甲天下”的桂林山水、美丽富饶的西双版纳;而且能领略北国美丽、壮观的泰山日出、蜿蜒曲折的泰山十八盘(《登泰山记》),绵延万里、凝聚五千年智慧的长城(《内蒙访古》)等等,这些都能让学生感悟到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物宝天华。
(2)人性美的陶冶
在《一件小事》中我们可以体会车夫不接受人施舍和劳动光荣的崇高品质,以及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同情劳动人民的思想。在《羚羊木雕》中,“我”和万芳之间并未能因母亲的干预而失掉友情,体现出天真无邪的纯真美。所有这些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的人和事,是进行教育的好材料,应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正义感,见义勇为,展现人性的闪光点。
2.真诚对待事业
教师只有把教书育人当作自己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孜孜不倦地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倾注自己的满腔热情,甘做教师,甘守清贫。面对无数双充满求知欲望的眼睛、面对自己深爱的学生、面对祖国的未来我们还能说什么呢?在我的案头,挂着实习期结束时指导老师送给我的一幅字:“教书须怀千里志,育人但愿九州同”。她永远激励着我在人生路上特别是教学中不懈奋斗。
3.加强对社会生活的研究
社会是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大熔炉,是进行人格教育的大舞台。同时,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社会,为人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贡献。在中华大地上,无数的教育基地,过去是烈士保家卫国的战场,今天是我们教育后代的舞台。特别是在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补充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更应采取参观、调查、访问和听报告会等形式进行人格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社会美,得到锻炼和启迪。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研究另一方面,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当今社会给孩子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给中学生带来什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必须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全社会都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教育环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也就更应有所侧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播音;主持;素质;风格;培养
1 播音主持人的基本素质构成
1.1 良好的心理状态
播音主持工作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随机性和挑战性,它要求播音员主持人具备很高的应变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录音设备高科技化,事故隐患的可预见性也随之削弱。因此,播音员尤其是直播间的播音员,更要具备很好的心理素质,随时准备应付各种突况的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对一个播音员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是一次严格的心理侧试。当遇到突发事件时,播音员不仅要使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镇静,而且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独立解决问题,还要极力保持声音的亲切感与平和感,不能慌了手脚,“乱了方寸”。
1.2 扎实的播音品质
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拥有更多的观众,必须要讲好普通话,正确掌握语音的声、韵、调,做到发音准确清楚。不论是听众、还是观众,人们终究还是喜欢听悦耳动听的声音。这就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有较好的声音天赋。主持人的声音虽然不要求向传统的播音员那样吐字必须清晰、音质必须优美、声音必须富于活力和感染力。播音是个难度很大的“技术活”,要想达到一定的播音水平,仅靠天赋是不行的,还必须有相应的播音理论和技巧,也就是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播音理论和技巧,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如人体发声器官的构造,发声原理,运气吐字的方法,情、声、气综合处理的技巧,话筒镜头前的感觉,“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把握等等。如果能按这个要求去训练自己,我们节目主持人才能准确、优美、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才能使自己的播音进入一种声情并茂、训练有素的境界,才能悦人耳,动人情,才能使整个节目“锦上添花”。播音不仅是难度很大的“技术活”,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丰富的经验对于提高播音质量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对于节目主持人来说,要想提高自己的播音水平、理论素养、技巧训练,相应的实践经验是绝对不能忽视的。我们的老一代播音员都是在话筒前工作了几十年,才为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播音经验。尽管我们不必要求节目主持人个个都成为“播音大腕”,但是要想当好节目主持人,在播音时发挥运用自如,相应的播音经验是不可缺少的。
1.3 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
有部分播音员认为,作播音工作只要相貌端庄,声音条件好,即使文化功底与文学修养差些,一样可以完成播音任务。产生这种错误看法的原因,缘于对播音工作的实质了解不够深入。电视广播是一个让人给予付出,尤以脑力付出为突出的综合艺术载体,没有扎实的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时时会有一种被淘空的感觉。事实上,文化功底的深浅,是决定播音员能否不断提高自我素养的关键。随着电视广播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加之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快速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收视收听昨日新闻,渴望在第一时间内快捷地得到信息。如此,新闻播音员向能采能写进行现场报道的“新闻主持人”过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而要独立完成采写播发新闻工作,没有深厚的文化功底显然无法深入进行。从另一个方面讲,播音员在播音工作中要体现出“用事实说话,新鲜感人”的新闻播音特点,并做到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步振动”,同样需要扎实的文学功底的支持。由此,才能在短暂的备稿时间里准确、迅速地把握文稿的精神实质,很快洞察记者编辑编发稿件的意图,消化愈快,恰当准确地播音表述也才有了先决条件。文化功底与文学素养的提高与获得,在于平时不断地汲取知识与养成。
2 播音主持人个性风格的培养
2.1 播音个性化的有效生成
我们所言的各种播音的个性化,其所描述的就是我们的播音员在自己的日常工作当中能够将自己的与其他的同行有效地区分出来,只要听众一听见他的声音就能够判断是这个播音员。我们有一个说法叫做文如其人,我们在播音的过程中也就可以将其形象的理解为声如其人。听众在理解以及领悟的过程中能够逐渐的去接受并开始喜欢播音员的说话风格与语气和语调。播音员需要让自己播音的最终效果能够在听众那里有着明显的反映,其目的与结果的表现都能够有着明显的个性特点。我们需要通过自己日常工作的细致入微以及对于自己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强化与提升,发展自己的特色以及利用自己的条件来创作。这是我们能不能形成自己播音的风格主要的瓶颈。在这个特色的形成基础之上有两个最为重要的关键,一个是音色而另一个就是自己言语所能表达出来的气质。音色是我们声音能否体现的一个重要基础。我们需要在声音的质量以及色彩上能够形成一定的有效风格并能够有一定的成长空间。我们大家知道有许多的著名的主持人与播音员都巧妙的打造出了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言语。著名的节目支持人都是能够依照自己的实际条件,按照自己的音色作为基础,以及自己的一些气质去找寻到具有独创性的表现方法。他们彼此间的手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表现出他们的各种风格。我们知道,有许多的播音员在气质上是较为接近,以至于大家不仔细的去听就不能够有效的分辨出来。那么为了防止出现大众音调,我们就需要依靠自己的音色去打造出其他人没有使用的音色。只有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事业实现新的高度。
2.2 播音风格的有效培养与形成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日常努力来有效地确定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将与众不同的播音风格实现。首先我们需要加强自己对于新闻的各种感受,播音员需要在播音方面获取到大家的认可就需要创造别人所没有的风格出来,偶我们呢就有必要拥有一定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独有的个性特点以及气质以及大众所拥有的生活体验。我们在播音中的各种感受与体验是利用稿件这一个途径来有效地完成,我们对于事物的各种感受只能够够在稿件的工作来有效地展现我们的播音工作不能够只是片面的依赖于字音以及对于词句语气的把握上,我们的播音工作是为了能够将稿件的真实意思以及其中所蕴含的各种思想巧妙的表述出来。要能够将那些停留在文字上的语言改变成为有声的语言,我们播出稿件内涵的各种思想,这样就要求我们能够对于事物有着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感受通常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形象上的感受还有一类是逻辑上的感受。形象上的感受是我们能够按照稿件上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去理解、去思考,利用自己各方面的感触来分析稿件中的各种内容,这其实充分反映了播音员对于记忆联系以及各种联系想像功能的一个判断。我们播音人员在感受的期间自己的思想感情也是随着而作出相应的变化,我们是依照自己对于感受的敏感度来衡量自己思想
感情可能运行的轨迹来做出精确的判断。我们在播音的时候是要能够将稿件上的文章形成自己的语言来播报的,要在播音的过程中能够让自己的特色巧妙的展现出来。这是我们能够形成播音风格的一个重要的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任县职教;现状分析;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策略;成果
每个学校都有其各自的文化特色,这种特有的文化特色影响和制约着校园和校园人的发展,这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师生情操,规范师生行为,对学校各方面工作造成正面影响,并且能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群体意识,更能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之保持昂扬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首先,用优美的环境熏陶人。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环境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也是培养学生文明素质的载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研究治校方针,把实现校容校貌大变样作为六大目标之一,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实现育人环境大变样。学校派专人负责栽花种树,使我校阳春葱茏滴翠,盛夏浓荫覆地,凉秋红叶似火,寒冬松柏常青,外形色彩和谐统一赏心悦目。绿草鲜花,长藤软蔓,曲径石凳的优雅去处,使学生随处感到赏心悦目,而自然发出一种细腻珍惜之情,久而久之,性情受到陶冶,鲁莽、粗野的行为得到了有效遏制和改变。我们还在全体师生中征集校徽设计图案,图中包含有任县职教中心中的“任”和“职”的拼音第一个字母“R”、“Z”,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象征师生同心同德,团结协作;图形中“1995”表明我校创建的时间。金色的齿轮意喻我校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特色;整体以蓝天、白云、绿草地为主,营造一种天地时空的意境,象征和谐、希望和理想,展现学校广阔的未来。走廊里、墙壁上、实训室,到处是名人字画,励志名言、成功人士警示语,以及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优秀书画作品,我们还把讲课示范、表演场景等制作成一帧帧图片张贴在报栏里轮流展出,把名人字画和学生作品放在一起并列展出,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鼓舞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时时给予孩子们以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启迪。学生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健康情趣、蓬勃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荡涤心灵,升华人格。
关键词:人口发展 现代 个体审美心理素质
“1994年开罗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通过的《行动纲领》提出,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这里的‘人’应该既指个体的人,也是指群体的人口;既涵盖了人口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也涵盖了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①
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是全球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而人口发展的质量,即人口素质如何是人口能否科学发展、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最根本所在。据调查表明②:在我国的现代教育中,我们更多地重视人的知识与技能教育和培训,而人的发展既包括提高人在现实社会的生存与生活技能,又包括实现人的权利和为人的权利实现创造条件,还包括培育和重塑现代人所必备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和社会态度。笔者以为,教育应对时代的变化做出积极有效的反应,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手段,还是教学内容都应顺应时代而变革,教育最终的目的是培养有良好心理素质、快速应变能力,以积极心态学习并对待风云变幻的外在环境、适应环境且能创造环境的高素质人才。
一、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
考察中外教育史可以发现,过去的教育概念,主要是指成人一辈对儿童、少年、青年的生活生产经验传递、科学技术文化知识传授和道德情操熏陶这种社会现象。现在的教育概念是人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应接受教育,即终身教育观。一方面,教育使人获取生存技能;另一方面,教育为人的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提供可能性。人们对客体的认识,譬如我们如何看待一个物体、一件事情、一种体验以及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各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待客体的情感,而我们的快乐或痛苦的情感体验又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中充满着各种矛盾,以什么方式来对待和缓解矛盾或者从根本上解决矛盾,或者说当客观矛盾无法解决时,人应该怎样从精神层面正确认识矛盾的存在,怎样调整心态以达到内心冲突的平衡,都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时无法回避的问题。而审美“具有超越陈旧平庸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潜在力量”“审美特殊的表意实践可以颠覆日常性的压力和刻板,舒张人的情感需求,满足想象力的自由伸展。”③所以,人的心理素质,尤其是审美心理素质总是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新行为紧密相关的。如果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价值取向的话,那么个体审美心理素质的培养则是摆在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一个人的知识获取量可以有多有少,但一个人不能没有对待生活的审美态度。
二、民族审美心理素质是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教育参照
不是所有的主体在面对客观对象或改造对象时都是以审美活动的形式来完成的。“审美活动是人类的高级活动方式,需要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以及相应的对象,它们都是长期劳动、实践造就的”,④所以,个体审美心理素质是可以通过训练而得以产生或提高的。每一个个体都在相对的群体里(如民族)生存发展,受到特定群体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群体并找到适合自己全面发展的空间。特定群体的生存理念、精神意识以及价值观中最核心的并得以传承的那部分理念、意识、价值观往往是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个特定群体审美心理的典型特征,是社会进步、民族进步进程中的诗意化特征,是促使社会发展、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以情感为中介来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在整个人类世界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认识客体的思维方式使每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人在面对未知的时候,在人的认识能力还没有达到将未知变为已知的时候,以共同情感为中介将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形成民族的力量、国家的力量、地区的力量,使人们产生不畏惧未知、不惧怕未来的信心和对集体力量、自我力量的体验欣赏感,从而产生自我认同、民族认同的,这种认同感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形成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就是认识世界的审美方式。只有具备了审美认识现实的心理,人的精神才能超越现实,才能拥有迎接挑战、改变现实的激情。只有这样,人的心灵才能在一种积极状态下舒展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投入到现实生活,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性。
三、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的实施途径
1.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个体自我确证
“现代化”是一个持续发展着的概念,但任何一个“现代”的概念都包含了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等含义,“现代化的人”也应该是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自主、凝聚、创新精神的人。现代化的人必须体现人的观念和品格的现代化,必须体现现代人应具有的审美素质。
马克思的劳动起源说及人类学家对人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告诉我们:从人的出现到人对自己的确证,人走上了一条对自身反省和思考的必由之路,当人通过某一中介(本质力量对象化后的物体)看到了人对人自身反省的过程,看到了人在自身的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过程中所有的情绪和情感体验的全过程。于是活动及其活动的延续连同共时的情绪及其持久的情感全部成了人审视的对象。这对象被称为“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与审视对象情感融合的过程就是美的体验过程,即审美的过程。在当今社会,只有培养具备审美心理素质的人,特别是培养具备与时俱进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人口发展的目标。“审美现代性具有自身的逻辑,这个逻辑就是它内在的反思性”,这种反思“不断地反衬出现存世界的黑暗和不公正,激励人们对美好的新世界的追求。”⑤所以培养人的现代的审美心理素质,首要的是培养人在反思中确证自己的能力,培养人实践中积极体验的心态。
2.个体审美心理素质培养与移情教育
个体受教育的过程是个体接受信息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成为受教育者头脑中的有用信息。审美是个体从接受信息到输出有用信息的过程的中介。因为“审美活动得以展开的心理机制是移情,所谓移情即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将自身的情感投射到审美对象之上,主体的情感灌注于客体之中,使得原本死气沉沉的对象获得生命活力,此时意境便产生了。审美主体的情感又通过新生成的审美意境得以升华”。
“互联网+”时代青少年成长常常有许多“烦恼和困扰”,不但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健全。因此必须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科技大背景,从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入手,着眼于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塑造与培养,将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变革推向全面化、系统化、高效化。
1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互联网+”时代中教育的内容和教学的形式得到了极大丰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既面临巨大而严格的挑战,同时也存在宏观与微观上的机遇,进行青少年人格健全的建设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的社会特点,要不断深入“互联网+”为平台的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通过“互联网+”的资源加工和信息利用全面认知健康人格对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和青少年自主成长的重要价值与核心功能,采取“互联网+”时代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平台、沟通平台和交互平台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具体工作,使学生的人格健康和人格完善得到“互联网+”科技的基础支持和平台支撑,整合“互联网+”与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互联网+”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发展的深层次关系,做到内容的丰富、层次的提升、形式的多样,进一步挖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潜能,为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有效塑造和全面发展提供形式与内容上的保障。
2建立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基础信息库
“互联网+”是资源和信息在互联网平台上的深层次整合与重构,“互联网+”时代更加需要基础信息的详实、准确和全面,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工作要以“互联网+”科技作为基础,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人格建设为目标,建立起“互联网+”载体的青少年认可健康信息库。根据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要求设置基础信息库的目类、体系、系统,并根据青少年实际做好人格健康信息的采集、测评和量化工作,使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了解青少年人格健康的信息,以“互联网+”基础信息库的资源整合和信息深加工全面把握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动态、特点和规律,对于人格健康的问题做到及早发现、及早诊断、及早敢于,发挥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专业型、系统性优势,真正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特点,实现对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改革和青少年人格健康建设的全面支持与服务。
3丰富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与交往环境
“互联网+”社会中青少年的学习环境、生活情境、交往方式与传统社会有着继而不同的特点,青少年呈现的状态,表现出的需要也具有巨大的差异性,基于“互联网+”的交际和沟通方式正成为青少年相互联系和交互式交往的基本形式,“互联网+”逐步转化为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的时代和环境大背景。作为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工作者必须重新解读当前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因素和周边环境,正确理解“互联网+”社会带来的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与青少年人格成长的问题和挑战,以心理素质养成教育为主题,兴办各类讲座、座谈会、网络宣传,全面渗透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在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指导下,在优秀的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优化学习、生活和交往的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稳定获得心理素质养成方面的知识,全方位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多方面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在外部环境和结构上做到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激励、促进、培养和提高。
4建立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网络
“互联网+”的时代中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个体与社会面临着关系重构的问题,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必须要立足于“互联网+”这一社会和时代标志进行全面整合,充分尊重学生发展的意愿和主动性,主动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结构和形式的创新与探索,将自我教育和网络教育结合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细节和过程之中,相信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发展和自我认知有效化解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扰,构建起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新型的模式和工作网络,达到促进青少年心理素质发展,更好进行养成教育的目的。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中可以借用“互联网+”科技建立起微博、微信等IT2.0技术为平台的新平台和新载体,加强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私密性、实时性,在吸引广大青少年注意力和兴趣性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地进行心理素质养成教育。在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用互联网技术的核心思想组建起教育新结构和新平台,利用学生社团、心理服务机构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进行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的普及、干预、指导,在更大的范围内、更高的层次上提升青少年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的内容和质量。
【关键词】中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8.2
中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其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培养目标为满足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用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然途径,深入开展工学结合的一种模式体现的中职院校的特征,满足了人才培养的需要。本文通过研究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初步在课程改革、师资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探索出了一条成效显著、特色鲜明的好路子。
黑龙江农垦工业学校创建于1959年,是一所融中等职业教育、电大专科教育、远程开放教育、教育干部和师资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专、被认定为总局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基地,被认定为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定点培训机构;2010年9月,被认定为总局创业培训定点培训机构;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为改变传统职教模式的不足和弊端,寻求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新途径,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黑龙江农垦总局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体师生多年的艰苦创业,特别是自2009年学校提出“以质量为核心,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发展思路以来,学校努力做到专业设置、培养目标、服务能力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办学条件、师资队伍、教学改革、教学管理、育人环境与人才培养相适应,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建设环境不断优化,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积极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一、工学结合的认识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好形式,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好方法,既是促进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有效途径,又是职业教育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学校建立了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以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强化职业技能训练为重点的能力目标体系专业教学计划是学校和企业分工协作,建立起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习就业结合、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
二、工学结合的做法
(一)健全机制,促进校企合作良性互动
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行业的参与,企业行业的发展也离不开职业教育。企业参与是实施注重技能培养为目的的新型职教办学模式、实行工学结合的关键环节,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也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
为了解决好企业参与问题,黑龙江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下发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企业培训的组织领导、企业指导师傅的确定、培训企业的权利、职责和义务,形成了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专业建设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由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技能考核标准,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宝泉岭管理局统筹协调下,我校在全管局范围内选择了多家农场适合教学的培训企业。同时,又与多家企业共同成立了校企合作联谊会,制订了理事会章程。联谊会每学期召开一次专题会议,共同制订、修订培训计划,总结经验,解决问题。校企联谊会的成立,密切了学校与企业的关系,使双方围绕合格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从而为校企合作办学开通了道路,提供了可靠保证。在这些企业中较好地实现了“四落实”:实训场地落实、师傅配备落实、管理措施落实、实训计划落实。
企业培训,能使学生进入一个开放的社会大环境,接触到实际生产、技术、市场竞争、人际关系的协调处理等问题,并能收集掌握大量的信息,为把学生培养成一个高素质的社会人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
教学质量是职业学校发展永恒的主题。十多年来,我校正确理解和把握职教办学模式的实质,密切结合中国国情和垦区实际,把培养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具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业者作为培养目标,就传统职教模式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建立起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一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实现课程开发动态化。围绕培养目标,突出职业特点。
二是以行动为导向,以能力为重点,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化。以职业需求构建起“宽基础、活模块、知识与技能”复合型的智能结构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进课堂,这样既考虑职业目标的实际需要,又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基础,突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在教学方法上,借鉴以“行为导向”为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在“干中练、练中学”的机会,切实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确定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实施计划、进行质量控制与检测、评估反馈等整个工作过程。真正让学生获得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适用社会的能力。
三是以职业资格为导向,以实践操作能力为核心,实现考评考核社会化。为提高社会对学校考试的认可度,推进学校考试向社会考试的过渡,改变了传统的学校命题、学校考试的办法,由学校发给毕业证书,由劳动部门发给相应工种的职业资格证书,由考试委员会发给岗位合格证书。
(三)突出特色,探讨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有效形式
怎样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便利、更直接,我们认为产教结合是有效形式之一。它既能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训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专业动手能力,又能更好地增强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促进专业发展。
我校按照“围绕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在搞好与校外企业合作的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内部资源,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利用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大力发展校办产业,变“产教分离”为“产教结合”,变“工学分离”为“工学结合”。学校隶属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依托垦区大农业、大机械和城镇化建设的优势,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工学结合,建立起企业决定用人规格和质量,校企共同培养,义务分担,利益均享,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了“教室车间化、车间产业化、理论实践化、学校工厂化”的办学机制。这种培训模式缩短了用工培训时间,也有效地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了教育与经济、学校与企业、服务与依靠、生产与培训、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工学结合的效果
通过坚持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职教办学模式,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出了专业技能水平过硬、综合素质较高、适应市场和职业岗位需求的合格人才,大大缩短了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由学生向工人过渡的时间,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四、工学结合的设想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下一步发展的方向,为此,我校将进一步完善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体系、以职业为导向的专业设置、以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体系,精心打造品牌,大面积实施。订单教育”,与合作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由校企双方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共同制订出入才培养规格和用工标准,共同制订学校的教学计划和企业的培训计划,建起实习与就业新的结合点,更好地实行工学结合,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同时,进一步将学校做大、做特、做强、做活,在更大范围内组建职教集团,走集约化职教发展之路,更有效地实施、推广建立“识、学、教、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实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把我校创办成一所与国内接轨的综合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教育服务中心学校,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推动小康社会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郑益仙,胡俊波.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 2009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