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课外文学常识

课外文学常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5 15:19:5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课外文学常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课外文学常识

第1篇

关键词:发掘;语文资源;尝试

很多偏远农村初级中学,长期以来,学生学习语文基本上是“课本+课堂”模式。尽管课堂教学作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阵地”地位不可否认,但绝不是唯一途径!语文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所谓“三中心”的旧教育观念,早就被人们从理论上予以否定。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孝纯先生提出的“大语文教育”观,提倡语文教育要联系社会生活,就是要求“充分利用现代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使语文课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打破以往封闭式的格局”。我们认为,这是让语文教师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把语文学活的指导性理论。更何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又从“法规”意义上对语文教育提出了要求。

为此,我们以《农村初中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发掘与利用》课题研究为契机,从学生的生活中发掘语文学习的各种因素,把学生在生活中的许多不自觉地运用语文工具的机会,变成自觉的、有意识的语文能力训练;并设法为学生设置一个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处处做有心人,主动寻找语文学习的各种时机(包括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德育活动时),积极地把语文课堂教学中学到的东西在生活中进行有意识的实践。

2012年下半年,课题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将我们这一阶段所做的一些尝试性工作做个梳理,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们的指导。

一、利用网络等媒体开发学生的语文课外资源

1.利用多媒体诱发课外阅读兴趣

我们利用网络资源做成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做听书场节目,在其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文学名著的认识由“听”而来,对这些名著产生“读”的欲望也就因此而起。

2.让网络阅读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新途径

新课程标准一再强调: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以网络为代表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习空间,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目的地搜集和整理所需信息。而大容量、快节奏、多元化正是网络文献的最大特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图书馆”,阅读了不少文学名著,使学生在自主选择的阅读内容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得到了熏陶。

3.利用网络影视(还有非网络的电影电视)语言让学生掌握文学语言

既让学生从电视、电影中收集使用成语或者精妙简短韵味无穷的广告词,并能活学活用,丰富作文语言;又从电视电影里收集经典台词,通过仿写的方式积累语言素材,还通过观看电影电视,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4.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网络“世纪金榜全国校园文化活动之学会感恩书信大赛活动”

此项活动,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十分高涨,参与率高,我们这个仅有四五百学生的初级中学就有48人分别获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2人。还有多篇学生书信入选由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感恩的心》系列丛书。

5.组织学生参加教育部语用司开展的“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2012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初中组)

引导学生在学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感受中华经典的独特魅力,领悟中华文化的思维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二、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报纸杂志活动

阅读报纸杂志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新学年以来,我们在征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动员学生利用自己积攒的零花钱,订阅报纸杂志,如《语文报》《语文学习报》《初中生之友》《英语辅导报》《数学辅导报》等,要求学生安排好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十月初还举办了“读报刊征文竞赛”。通过此类活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逐步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举办主题演讲征文比赛

结合德育活动,举行了“我的安全我做主”主题演讲和征文比赛,并推荐学生参加全县比赛,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

四、成立吴城中学学生文学社

为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发掘学生的语文课外学习资源,推进本课题研究,9月中旬,我们成立了学生文学社。之后,通过举办文学知识讲座、开办写作培训班、开展学生作品征集评比活动、创办社刊《芦笋》等形式,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加社务活动。

第2篇

作者:佚名来源:不详时间:2006-12-1222:26:21人:yujklj68kfg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作者]北京陶麟

[内容]

现今的高中毕业生语文学科要经历会考和高考两次考试,两次考试虽然在同一大纲指导下,但测试的要求却颇不相同。会考语文的测试内容以课本为主,高考语文以测试课外内容为主。前者重基础,后者重能力。学生感觉两者要求不同,似乎不好兼顾,教师感觉一学期内面临两次考试,时间太紧,课时不够,或则早早结束讲授课文,投身于题海之中,或则增加课外练习时间,加重师生负担。其实只要处理好教材与考试的关系,即课内文与课外文的关系,上述矛盾并不难解决。教材是基础,课文是范例,课外文是基础的扩展和延伸。不切切实实打好基础,就谈不到培养能力。基础是不变的,能力是灵活的,两者辅车相依。再说考教材也好,不考教材内容也好,都离不开考试的“宪法”——教学大纲,和依据教学大纲所制定的考试说明。

文言文的测试体现基础与能力的关系尤为明显,以1998年试题为例,在释词、译句的各题选项中词语多为课文中所出现过的。如“觐”(《谭嗣同》“乃扶病入觐”),“故事”(《六国论》“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谭嗣同》“康熙、乾隆、咸丰三朝有开懋勤殿故事”),“有司”(《出师表》“宜付有司论其刑赏”),“遽”(《察今》“遽契其舟”,《促织》“遽扑之”),虚词“以”也是常见的介词(凭、用义)和连词(表顺承关系)的用法。又如“何子平世居会稽,少有志行,见称于乡曲。事母至孝。扬州刺史辟从事史,月俸得白米,辄货市粟麦。”这短短几句话中就有八个常用词见于教材。所以如果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理解常见的四种词的活用现象,理解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遇到浅易的课外文,基本上是可以看懂的,回答试卷中提出的问题就不会有太多的障碍。

文言文的总复习可以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是用一课带多课的方式,即选取几课在词语、句式比较典型,且涉及文言知识面较广的文章。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第一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就可以联系其它课文中与之相同或不同的判断句。相同的如“亚父者,范增也”“子瑜者,亮兄瑾也”。不同的如:“陈涉,阳城人也”,“人为刀俎”“刘备天下枭雄”以及“所以……者……也”等。其后如“伐齐”的“伐”(攻伐义)与其相同的如:“大兴师伐秦”“举兵伐徐”等;不同的有“伐檀”“伐山取材”(砍伐义),“此五伯之伐也”(功业义),“平伐其功”(夸耀义)。“使人遗赵王书”的“遗(赠、送义)相同的有“先以书遗操”,“诸生岁有裘葛之遗”“留待作遗施”“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中的“遗”等,不同音、义有“小学而大遗”(丢弃义),“吾遗恨也”(遗留)中的“遗”等。“赵惠文王十六年”从“赵惠文王”就可以联系其它课中国君、诸侯、大臣的谥号。这样通过几课书就可以复习常用实、虚词句式,文学常识,文化知识诸多方面的问题。用时少而见效快。

另一种方法是重点复习课本后面常用词表中的常用词。(学习任何一种语言首先要积累词汇,作为古代汉语的书面语文言文也是如此)但是课本中文言常用实词表有三个缺点,一是所确定的词是否常用有的没有科学依据;二是既无例句,又无义项;三是本来在教材中出现频率较多的常用词,如上文所举的“遗”,在词表中却未列入。因此在复习时先要明确某个词在课文中的意义,再联系其它课文中的同样意义,然后回忆其它课文中出现这个词的不同义项。例如

书:①书信使人遗赵王书(《廉蔺列传》)

先以书遗操(《赤壁之战》)

第3篇

关键词:高中生;文学经典;阅读;大众传媒;写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4-0103-02

文学经典是人类知识的宝库,蕴含着人类一切文明的精华,以其独特的魅力滋养着一代代人的精神世界。在高中阶段,高中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增长知识以及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借助文学经典对学生的健康成长进行指导是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高中的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古今中外的众多文学经典篇目。学生在语文课上受到良好的文学经典的陶冶,但是在课外,由于时间和兴趣等多种原因,学生更喜欢读娱乐杂志、漫画、科幻小说等既快捷又有趣的文字,没能把文学经典延伸到课外。面对这样的现状,我们应该寻找其中的原因,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阅读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为学生的课外文学经典阅读指明道路,让学生充分利用好课外时间,把文学经典植根于学生的意识深处。

一、文学经典与高中语文教育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语言的产生使人类有了自己的文明,人类运用语言记录了人类发展的思想史、文明史,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经典文本。这些经典文本是经过世世代代的人类所检验的,是能经得起岁月的淘洗,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永恒的价值。赫钦斯说过:“经典著作乃是每个时代都具有的当代性的书籍。”阅读经典是每个人精神成长史中必修的一门学问,只有经过经典的涵养,人才能认识世界、认识自身,才能造就高大的灵魂。

高中生正处于增长知识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文学经典的阅读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起点,可以丰富人生经验,影响人的个性人格,是贴近生命、融入血脉的精神享受。托尔斯泰曾经和日本作家德富芦花探讨过文学经典与灵魂塑造的关系问题。他用手杖在地上划了一个圆,又在圆里画了三条线。意思是:真理永远是浅近的,就像悬在每个人头上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你;圆里的三条线是同情心、正义感和斗争性。这就表明了经典文本对人类灵魂塑造的重要作用。真正的经典是作者灵魂的写照,作者把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在文本中,用于照射出读者的心灵世界,使读者的心灵得到净化。处于青少年期的高中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确定,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因此语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能否正确对待经典,能否借助经典塑造灵魂的关键。

二、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调查

高中阶段的学生要学习许多学科的知识,紧张的学习之余没有多少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经典、解读经典,为学生增长知识、涵养精神提供了巨大的帮助。但据某些调查显示,70%的学生没有在课下阅读文学经典的习惯。学生课下阅读的通常是娱乐新闻、体坛快讯、漫画等表面上看更简单有趣,更能吸引学生眼球的图文并茂的作品。这些东西显然是学生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的调味剂,并不能给学生带来如文学经典般原汁原味的营养。还有一部分学生沉浸于一些新生代的文学作品,如郭敬明、韩寒等的小说作品,这些显然是迎合了高中生的心理特点,也不能给学生正确持久的灵魂导向。只有少数几个学生喜欢阅读文学经典,但是迫于学习压力不得不放弃,或者囫囵吞枣式的粗读一遍,也不能满足自己的文学理想。

基于以上高中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现状,正确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宝贵的课外时间有效的阅读文学经典尤为重要。要使学业非常紧张的高中生得到良好的文学经典的侵染,就必须指导学生有效阅读经典,利用有限的时间阅读最有价值的文学经典。

三、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缺失的原因分析

从以上现状来看,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状况不容乐观,是文学经典抛弃了学生,还是学生抛弃了文学经典?我认为,这与高中生的学习特点、教师的引导和大众传媒的导向都有关。

(一)紧张的学生迫使学生放弃了文学经典

高中时期学生把所有精力都放到学习上,学习时间又被分配成多门学科,学习语文的时间都被限定在语文课上,课下时间学生都用来背诵老师讲解的知识和做练习题,如果花很长时间阅读经典就浪费了许多时间,相形之下学生都会选择更快捷的记诵法来提高自己的成绩。仅有的一点点课外时间学是都用来浏览娱乐、体育新闻,这些多彩的画面能放松学生紧张的神经。

在语文课上讲经典时出现了许多无奈的事情。高中语文教材中选取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由于学生没有对《红楼梦》的知识积累,很多学生不知道林黛玉为何进贾府,更不能了解整部小说的真正内涵。虽然背诵老师讲解的知识能快速提高成绩,但语文考试中越来越重视自主性阅读,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阅读能力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再紧张的学习也不应该放弃对文学经典的品读,文学经典给人的力量是持久的、永恒的,有了文学经典的滋养,学生的阅读水平、人格魅力都会提高。

(二)教师的引导失误

语文课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进入文学经典神秘庙堂的钥匙。但语文课堂教学并不能涵盖所有的文学经典,在语文教材之外还有许多值得学生仔细品读的文学经典。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起到一个引导作用,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热情燃烧到课外。但是我们非常遗憾的看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枯燥的讲解并不能引起学生对文学经典的兴趣。当今的语文教育虽然摆脱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的束缚,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花样翻新,但是教师仍未改变在课堂上的话语霸权,教师的一言堂在表面上已无影无踪,但实际上学生仍然处于教师解读的统治下。学生是隔着教师看文本,就好像隔山看海,已无原来的气魄。所以,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只是教师解读的接受者,没有自主性,也就失去了对文本的兴趣,更不用说把文学经典阅读延伸到课外。学生对文学经典不感兴趣,教师即使布置学生课下阅读经典,学生也只是当作作业来完成,不能深入地阅读,也就无法进入文学经典的意义世界。

四、大众传播媒介的误导

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迅速进入现代人的视野,这种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受到多数人的青睐。许多文学经典被拍成电影、电视剧,几十万字的文字被压缩成几十集的电视剧,还有网络小说、绘图形式的文学、时尚阅读等等相继出现,丰富了人们的视界,给当今社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高中生处于青少年期,正是接受新事物最快的事情,大众传播媒介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更是深受高中生的喜爱,他们自然想放弃冗长的文学经典,寻求更快速形象的阅读方式。

大众传播媒介的出现不能不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使人类的信息更加便捷,丰富了人类的精神世界,但比之文学经典,只能算是快餐,不能像文学经典一样给人带来丰富的营养。当《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被搬上荧屏后,人们都争相收看,有些人还买来原著细细品味。这也可以当作是传播经典文化的一种方式。但如果在阅读文学经典之前先看了影视作品,就会被先入为主的影视作品所牵制,再阅读文本时已经没有了原来的期待视野。更有甚者,有些电影、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把原著改编的面目全非。高中生的分辨能力还不是太强,如果接受了错误的引导,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很不利。

五、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策略

高中生课外文学经典阅读的实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师是学生接触文学经典的介绍者,教师的正确引导会对学生的阅读起到关键作用。大众传媒对学生也起到导向作用,正确的引导也会使学生喜欢上文学经典。阅读要和写作结合,两者互相促进才能促使学生爱上阅读文学经典。

(一)教师的正确引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特有的魅力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首先是一位博学者,要精通许多文学常识,其次要懂得语文教学的艺术,还要用自己的“书缘”感染学生的“书缘”。语文课堂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经典教育的只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教师以自我为中心总揽大权,必然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只等着教师的解读来背诵。语文学习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如果学生能真正的进入文本的意义世界,能想象出文本的情境,无需教师的解读学生也会理解文本。学生都非常喜欢知识面宽,在课堂上旁征博引、神采飞扬的老师,老师的活力会感染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就进入了课堂情境。语文学科本身就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果只按教材中的篇目来教,就会使学生如井底之蛙不能看见广阔的文学天空。

(二)正确使用大众传媒

大众传媒对人类的影响已经毋庸置疑,也对文化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较之经典文本还是不够持久深入,要想获得持久的营养,必须阅读文本。有些老师热衷于在课堂上借用荧屏上的形象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林黛玉进贾府》时,教师直接把电视剧中林黛玉的形象放映到幻灯片上,学生头脑中林黛玉的形象就定格为演员陈晓旭的形象,再也没有想象的空间。殊不知,人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孱弱多情的林黛玉形象,如果让学生先接触文本,每个学生心目中的林黛玉都是荧屏上的形象吗?

大众传媒有其缺点,但也有优点,它不能给人带来纵情想象的,却能可以引发人们阅读经典的兴趣。当百家讲坛易中天、于丹大放异彩的时候,经典著作的销售量也大幅上升。当电视连续剧《水浒》《三国演义》播放的时候,人们也在不停的讨论其中的情节。大众传媒是在普及经典知识,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时间之余很有必要接触一些类似的大众传媒作品,以此引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六、读写结合激发学生阅读文学经典的兴趣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根藤,互相缠绕,互相促进。阅读积累不仅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写作训练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写作的技巧,还能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重要性。读诗会激发起学生心中的跳动的浪漫主义情节,萌发写诗的冲动;读散文会让学生学会欣赏生活对散文跃跃欲试。每读一部文学经典就会有许多感想,许多冲动,鼓励学生写下来,不论是读书笔记的形式,还是其他形式,都是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都非常宝贵,你会发现,没读完一部文学经典著作,学生的精神世界就会又上一个层次。

指导高中学生的经典阅读,扩大阅读视野,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重要的是丰富情感世界,涵养人文精神,建构精神家园。阅读经典就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站的越高看得越远。文学经典对高中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到不得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学经典以其够重的文化底蕴滋润人的灵魂,构建人的精神家园。在忙碌了一天之后,在沉沉的夜色下,挑一盏孤灯,或伴一杯香茗,细细阅读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啊!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第4篇

大家好!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我是你们孩子的语文老师,我叫xx。今天我想就三个方面的问题和大家交流交流。

第一个方面:中学语文学科的特点。

和小学语文比较,中学语文所教的知识内容更丰富,能力要求更高,难度系数更大。既有词语、文学常识的积累,又有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的学习和运用,更有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等。我们有心的家长可能也发现,中学语文的文章篇幅较长,生词较多,有些练习的形式、要求都与我们上学时完全不一样。有的孩子学得比较吃力。怎样解决这种问题呢?这就需要我们做老师的、做家长的帮助和引导。

首先是课前预习。学生不预习,根本就参与不了课堂教学,在课堂只能做听众,能力怎能提高。因此,在每篇文章的新授课之前,我总是布置预习。积累文学常识、积累词语(中学语文在课堂上是不教词语的,只是检查掌握情况)、完成三句话阅读法(这道题的设置就是要求学生去有意识的读文章,并且有意识地去赏析,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有了这样的铺垫,课堂上他就会有意识的去赏读、去评析)。经过半学期的训练,预习的要求,绝大部分的学生完成得较好,但有少部分学习欠自觉的孩子希望家长督促完成。

其次是引导学生课上积极参与。各位家长,近期我做了不少近几年的中考试卷,发现课内现代文是不考的,现代文阅读只考课外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孩子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力从哪儿来?重点是课堂上培养。所以,我建议我们的家长多鼓励学生课上举手,积极发言。举手的好处很多,至少表明他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不容易走神,同时也能提高他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说到这儿,我们的家长可能不太舒服,孩子的举手发言不就依靠你们老师的引导吗?怎么是我们家长的事啦。当然,我在课堂上也有一些措施激励我们同学积极发言,如果有家长的配合,我想效果会更好。

三是课后扎扎实实做好练习。我们的练习主要就是《金钥匙》。平常的检查中发现有不少的孩子马虎了事,这就起不到练习的效果,这就需要我们家长的配合。有空时,检查检查,看看、说说、督促督促,我相信一定会有好处的。

第二个方面:希望家长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是260万字,这就需要家长支持孩子课外阅读,舍得花钱买一些经典名著(初中生必读的名著)、杂志如《读者》、《青年文摘》等等。当然,学生的课外阅读也是有选择的,网络小说就不要推荐给孩子读,表述极不规范的文章不要给孩子读。当然,我们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也要提出相应的要求。譬如说,教育孩子阅读时不能只关注作品的情节,更要关注作品的语言表达,可以要求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名言警句和精彩语段等,有些美的篇章可以加强诵读和记忆,如果能写些读后感的话,效果会更好。学习语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多读、多写、多积累、多思考。功夫花在平时,能力提高在平时。一时半刻可能看不出大的成效,但时间一长,习惯好的、平时积累多的、善于写作的、善于阅读的,能力自然就上去了。能力提高了,分数自然也就高了。作为语文老师,也就只能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各位家长,一定不能急功近利,放弃对孩子课外阅读的要求。

第三个方面:就这次期中考试的情况作简要介绍。

此次语文试卷就是按中考试卷的模式来面题的,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基础知识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都考查过,所以大多学生完成得比较好。阅读题,课内文言文完成得较好,课外文言文、课外现代文阅读有的同学完成得不够理想,原因是什么,当然是阅读能力有欠缺,有的文意没能弄清楚,就下笔写,答题不知道按点答题,答题语言不够规范,有的甚至答非所问。作文的评分标准跟小学要求不同,分数增多了,好中差的作文分数的距离也拉大了,所以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分数还不太能接受,这也不足为怪。当然,孩子这次的分数也不代表什么,学生都是发展变化的,我希望家长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孩子的分数,针对这次的考试中孩子所暴露的问题,查漏补缺,有意识地去弥补孩子的缺陷,争取下次有所进步。

第5篇

一、 按部就班,夯实文言知识的基础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想要拥有很强的文言阅读能力,离不开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学习本单元,首先要静心咀嚼每篇课文的字词句,如同弹奏琵琶的前音,要轻拢慢捻,欲扬先抑。对文学常识、生字读音、僻字写法、课文注释、句子停顿、内容背诵等等这些内容,在学习之时不能轻易放过。像本单元的文学常识诸如《史记》、“永州八记”“唐宋家”,作者诸如司马迁、柳宗元、范仲淹、欧阳修等,这些知识点是必须掌握的。当然,学习这些内容无终南捷径,急不行,躁不得。需花精力,需有耐心。因而,课余还要花一定的时间加以巩固。有了坚实的文言基础,阅读能力才会随而增强。只有先轻拢慢捻,四弦如裂帛的也会奏响。

二、 形式多样,增强文言学习的兴趣

弹一个好曲子,手法应是多样的,拢,捻,抹,挑。多种组合,才出梁之音。学习文言文也应如此。在此,我提供几种文言学习的方法以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新旧连贯法,当碰到曾经学过的知识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以前,看谁掌握多而实,如学到“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时,我就让学生了解以前对“然”一词的学习,而学生在这时,往往情绪很高涨,积极性也很高,你一句,他一言。学生很容易有成就感。了解身世法,当和学生讲到文章的写作背景或介绍作者的时候,我往往丢手让学生了解、讲述。有时还要求讲有关的一些逸闻趣事。如王安石和司马光的矛盾,欧阳修和智仙和尚的友谊,柳宗元在永州对渔夫和农夫的走访等,这种方法会让文言文的课堂妙趣横生。对于背诵,我有接力、擂台等多种形式的比赛法。学生吟哦讽诵,摇头晃脑,此时宛然是小小学究,兴趣盎然。如果在学习这些内容只取单一的方法的话,只是单纯的记和背,学生容易生出机械的思维和枯燥的情绪。

三、 及时训练,加强文言知识的巩固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梳理探究;分析

1.什么是“梳理探究”

《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中第二个理念就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语文课程,应注重应用,加强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加强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更新内容,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要使学生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和基本能力,并通过语文应用养成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材中“梳理探究”共有15个专题,每册安排三个专题。这些专题有的侧重对以前所学的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则通过自主思考或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

2.“梳理探究”的内容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必修五“梳理探究”部分具体包含的内容是:第一册包括“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第二册包括“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第三册包括“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第四册包括“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进文学大师”“影视文化”;第五册包括“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有趣的语言翻译”。其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修辞无处不在”“交际中的语言文字应用”“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这七个专题侧重于梳理,其他八个专题更倾向于文化探究。这十五个专题都很注重知识的传递性,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专题对高中生来说是很陌生的新知识、新概念。

3.“梳理探究”的设计

其源于《全日制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课程目标中的几项对学生素质发展的要求,如:第一,积累。整合是“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过程中,注重梳理。”例如教材中“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修辞无处不在”“古代文化常识”等侧重于积累、梳理、整合,同时在整合中能够训练学生多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第二,应用。拓展是“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例如“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等都有利于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目标。第三,发现。创新就是“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现象,学习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

4.“梳理探究”分析

刚开始分析“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可能会进入一个误区:“梳理探究”就是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写照,比如“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成语:中华文化的微缩景观”等,以为大体上就是汉字、对联、词语(成语)、修辞等生活中常用的语言文字与必备常识。仔细研究一下,其实,人文性的“语文味”是很浓厚的。“梳理探究”不完全是人们想象中的“综合实践”或是“课外活动”课程,它是和“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名著导读”相并列的。“梳理探究”中的专题牵涉到语文学科的几大方面如语言学、文学、文艺学等。就以小专题“奇妙的对联”来说,分别从对联的常识、对联欣赏、对联作法三个方面去分析。在对联常识和对联作法上介绍了上下联的平仄、字数要求,同时还列举了文学名著《红楼梦》中的实例;在对联欣赏中还运用了写意、锤炼等一些文艺学方面的知识来说明。

5.“梳理探究”考题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大纲》),高考语文要求考察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都有难易不同的考查。考试范围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必修一至必修五这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无论是必考题还是选考题,都涉及到“梳理探究”这个大专题的内容。例如必考题“现代文阅读”中理解文中句子的含义和分析概括内容要点等类型的题目都与“逻辑和语文学习”这个小专题有关;古代诗文阅读中的理解、翻译、文言句式等题目都与“文言词语和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专题有关联。而必考题中的大类型“语言文字运用”与选修课本中的一本书的书名相似,其实是与“梳理探究”中的知识一脉相承的。

从课程标准开始分析,到教材、高考考纲、试卷的大致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梳理探究”这个专题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它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贯穿始终,突出了语文的实践应用。所以,如何开展、组织“梳理探究”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在人教版必修五册“梳理探究”中,每册都包括三个小专题。第一册中的三个小专题主要是语言文化常识,第二册是语言积累应用,第三册是语文学习方法,第四册是语文学习空间拓展,第五册是文言文能力提升。特别是三、四册说明语文的外延是生活,是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结合,所以,语文学习要注重趣味性,学会自主、合作、探究。

总而言之,在“梳理探究”中,如果教师让学生亲身体验有趣的学习过程,尝试新的学习方法,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将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正吻合了新课标的精神,语文老师可以大胆尝试,勇于实践。

【参考文献】

[1]李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梳理探究”刍议――以人教版为例[J].语文建设,2013年12期

第7篇

一、注重基础

所谓注重基础,指的是注重对核心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这里所说的基础,和传统意义上的“双基”并不完全等同。总的说来,近两年语文中考试卷“积累与运用”部分的考点主要包括: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规范地书写汉字;积累常用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借助语感及语法、修辞知识修改病句;积累记诵优秀古诗文;了解与课文有关的文学、文化常识;阅读课标和教材中推荐的文学名著;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等。有些内容虽仍属于传统的“双基”的内容,但题目的设计着意于引导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着意于语文基本功的考查,着意于运用语文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那种以考查是否记住了某些语文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题目越来越少了,语法、修辞的名词术语和静态辨析本身不再作为考试内容。这样的立意,突出了学语文首先要打好语言的底子、文化的底子,突出了语文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基础。

二、突出积累

语文学习是累积性的,丰富语言文化积累是形成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积累主要包括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和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对字词积累,中考主要考查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字义、词义的能力。除此而外,书写技能的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05年的语文中考试卷看,许多地区在考卷中设计了考查书写技能的题目,还有一些地区设书写水平考查一项,单独赋分,提出明确要求,根据全卷的书写质量酌情记分。

古诗文积累是积累的重中之重,最近两年,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以默写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古诗文积累状况。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7~9年级要能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这部分内容的考查以记诵积累为主,也比较注意引导学生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从考查趋势上说,随着新课标对古诗文记诵积累的重视和强调,中考试题也会更加突出对古诗文积累的考查。命题一般比较注意“依标(课程标准)据本(教材)”,以经典诗文为主,题型和能力层次要求趋向多样化,在记忆考查之外,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及在具体情境下准确运用的能力。

对于文学文化常识,主要是要把握课标要求,能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等。这部分内容,以记忆考查为主,但在部分地区的语文中考试卷中,这类题目的考查方式更加灵活,试题的情境性、综合性、应用性都有所加强。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倡导“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2005年许多地区的语文试卷(尤其是课改实验区的语文中考试卷)都考查了学生中外文学名著的阅读情况。涉及书目包括《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朝花夕拾》《骆驼祥子》《繁星・春水》《平凡的世界》《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鲁宾逊漂流记》《安徒生童话》等。分值基本在2~4分之间,总体赋分不高,试题内容也较浅易,但对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侧重对文学名著的积累考查,侧重对学生文学名著基本阅读情况的考查,将成为一种趋势。

三、强调语境

语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和进行的前提条件。人与人之间的交际都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背景之中,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而进行的。因此,语境既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的焦点,也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主要矛盾最终获得解决的前提条件。

长期以来,在语文考试中存在着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孤立地考查知识的现象。从近两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题看,在积累与运用部分变语文知识的孤立、静态的考查为结合语境考查,已成为一种趋势。结合语境考查语文知识,学生获得的知识才是鲜活的,语感的培养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强综合

学生的语文素养是综合的,语文学习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其形式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在语文中考中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无疑更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

在语文中考试卷中加强综合,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内的综合,如将识字与写字结合起来,既关注学生对汉字形、音、义的掌握,又考查了其书写的技能;将句式仿写和名著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为学生展示自己丰富的积累和流畅的表达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二是指加强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综合,在试题载体的选择上努力体现学科之间的联系,反映当代科技、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现状与特点。

五、着眼应用

着眼应用,指的是立足于学生发展和实际生活需要,设计与实际问题情景基本一致的题目,联系生活实际考查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如创设具体情境,考查学生准确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采取不同方式表达语言的能力;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从2005年各地的语文中考试卷看,许多地区还不同程度地将时事材料引入了试卷,如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印度洋海啸,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08年北京奥运会,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财富》全球论坛,纪念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等等。体现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课程理念。

第8篇

历年的高考试题,它考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知识迁移的能力,试题往往紧密联系平时学过的词语、句式以及古代文化常识等,可以说历年如此。如2015年高考江苏卷第6题。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其中错误的选项为C选项,我们在课本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中学过“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一句,“申”解释为“说明、告诉”,如对课文内容熟悉,就不难作出判断了。

高中同学平时应切实抓好课本的学习,高三总复习时首先应对学过的课内知识加以复习巩固,而不宜在“课外”盲目用力。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课外”的拓展就没必要了,而是说要重视课本,在“已知”上多下功夫。有了较好的知识结构做支撑,再向“未知”发展就好办了。

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养正确的语感。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作用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说一个人语感好,指他能通过语言的表层意义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到深层意义。语感的强弱直接体现为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对文言文学习而言,“知”的积累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感”的积淀。

文言语感的养成,首先要在古今表达方式有差异的地方多留意,比如在词类活用、固定用法以及句式跟现代汉语不同等现象上,就应具有敏锐的感悟能力。只有对这些地方有了较强的感知和体悟的能力,才能够说是会读文言文了。例如2015年江苏卷的翻译题中“君治官无大小,不苟简所创立,后人不能更”一句,“所创立”即为“所字结构,就要翻译为“创立的东西”;2015年浙江卷中,翻译“今吾州内外之事略定,孰先于此者?”一句,“孰先于此者”,就是介宾后置的句式要翻译为“还有什么比这件事更优先的呢”。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服务 杂志订阅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