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事业单位金融基础知识

事业单位金融基础知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15:56:0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事业单位金融基础知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事业单位金融基础知识

第1篇

公共关系学专业培养要求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良好的组织内外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3.掌握市场调查的相关知识与技能;

4.掌握策划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备与企业形象、品牌、广告等相关的活动的策划能力;

5.掌握市场营销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具备企业形象与产品营销能力;

6.掌握危机处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

7.掌握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础知识,在活动策划过程中具备一定的经营意识与风险意识;

8.掌握基本的社交礼仪知识与技能;

9.了解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

公共关系学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从事公众信息传播管理、公共关系协调、信息咨询、活动策划与实施及教学科研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 新能源;

2 房地产;

3 互联网/电子商务;

4 金融/投资/证券;

5 建筑/建材/工程。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办公室主任、总裁助理、销售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 办公室主任;

2 总裁助理;

3 销售经理;

4 客服经理;

5 市场总监。

公共关系学专业主要课程

公共关系学专业课程包括传播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政治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公共关系学原理、公共关系实务与案例、广告学原理、广告策划与策略、广告设计、CI战略、企业文化、领导科学与艺术、组织行为学、人际沟通与礼仪、公共关系写作等。

第2篇

关键词:激励制度;事业单位;竞争

中图分类号:F272.9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01

前言

事业单位是我国公共服务性质的机构,长期以来实行编制管理的人事制度,这种人事管理制度的最大弊端就在于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积极性,对事业单位的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与知识经济时代脱轨,因此,在事业单位引入激励制度,是事业单位改革所必须面对的选择。然而这种引进并非一朝一夕的改变,而是要在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适当的方案,逐渐进行改革。企业单位可以用利润来衡量员工的绩效,对员工进行考核与激励,而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决定了在事业单位推行激励制度,必然要制定一整套完整的考核制度。

一、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是以增进社会福利,满足社会公共事业需求,以提供各类社会服务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因此,事业单位从人才的选拔、薪酬的发放到人员的管理等很大程度直接受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由于单位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不存在盈利性,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也不能像企业一样单纯的从盈利额出发,长期以来,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属于薄弱环节。经笔者调查整理,当前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如下:

(一)人才选拔模式僵化,与单位实际脱轨

在事业单位人才选拔上,一般采取先笔试后面试的形式。笔试内容包括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考核,只有通过笔试才能进入面试,一般情况下,面试遇录取人数的比例为3:1,也就是说,想要进入事业单位就要先成功进入面试,也就是在笔试中取得较高的成绩。在这样的模式下,一般能够进入面试的都是应试型人才,虽然看似相对公平,但与应试教育下学生的考试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能完全考察出一个人的能力,有些专业技能过硬,应试技能较差的人才被拒之门外。

在单位内部,普遍采用“党政领导、下设处、科室、职工”的管理模式,在这样的层级领导下,对单位发展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单位的领导,而不是市场,在市场经济下不利于单位发展。另一方面,一些专业的技术人员处于工作的基层,虽然他们对行业动向更为了解,也更能提出建设性意见,然而他们必须听命于单位领导,不利于员工积极性的调动。有时由于领导长期脱离基层,也会出现指示不合时宜的情况,这些都是导致事业单位发展缓慢的原因。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缺乏淘汰机制

由于事业单位多数是由国家机关或其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员工的工资也是有政府财政负责,因此,对员工的绩效没有指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一旦进入岗位,就不会被淘汰,基本属于终生制。由于缺乏淘汰机制,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难免会出现积极性减退,工作水平下降以及应付等现象。

二、激励制度引入事业单位的意义

目前,激励制度在盈利性企业中广泛应用,因为激励制度能够实现将个人需求与企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目的,达到企业与员工共赢,经过调查分析,将激励制度引入事业单位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相当的优势,具体意义如下:

(一)提高员工的竞争意识

在一个单位中,良性的竞争是能够促进员工进步,加速单位发展的。采用激励制度,将员工的工作状态与物质和精神的奖励挂钩,能够有效激励员工提高专业技能,不断取得进步,在为单位做贡献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满足。在这个过程中,员工都用共同的目标,单位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也会有很好的提高。

(二)规范员工的行为

上文提到,由于目前我国事业单位没有完善的淘汰机制,许多员工在工作中逐渐出现精神懈怠,拖延懒散等现象,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采取激励制度不仅能够激励追求进步的员工不断进步,也能够为已经出现懈怠的员工提醒,约束员工行为,更好的为公共事业服务。

(三)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激励制度,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全面改革,而非单纯的“引用”,与之相配套的是要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等,实际上是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更新。

三、如何将激励制度引入事业单位

(一)制定考核制度

基于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质,制定考核制度就不能像一般企业从利润出发。事业单位的考核制度应从员工的工作态度、职业技能、工作绩效等出发。并进行一系列的员工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技能,培训的成绩也应一并列入考核范围。

(二)优化人才选拔、管理机制

与激励制度相适应的,对于事业单位的人才选拔,应该采取更明确的发展目标,根据发展规划选择合适的人才,尝试更为科学的选人方式,例如将工作经验、生活经历、精通外国语言等列入选拔因素。在管理机制上也要逐渐打破层级管理机制,多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当然,只有激励制度的引用,员工与单位有了共同的利益关系,员工才能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三)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

要想让激励制度更好的发挥效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必须相结合。物质激励能够提高员工的积极性,精神激励有助于构建单位文化,增强集体的向心力。另外,事业单位具有公共服务的性质,必须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因此增强员工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在事业单位推行激励制度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事业单位在知识经济大环境下,顺因时代潮流、取得更好发展的必经之路。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的推行,也要相应的进行考核制度、管理制度、人才选拔制度等的改革,因此,对激励制度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不断地尝试。

参考文献:

[1]郭越南.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3,11(03):86-87.

第3篇

您好!

我是西京大学2005届专科毕业生。在完成学业,即将跨出象牙塔走出康乐园进入社会之际,我需要谋求一份适合自己发展的工作。现在有机会把我介绍给贵单位,我感到非常荣幸。

你好我主修专业是电子商务。主要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站建设,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数据库维护和使用,网页制作,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等。以及具有在微机管理信息方面的能力。适合于政府行政机关、电信部门、计算机设计、销售公司、财税部门、金融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管理的工作,及网络公司的网站建设,网络维护等工作。

我有我有着很强的拼博意识,对自己充满信心。大学的三年生活中,我学习努力,成绩优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并且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校内外都积极地进行专业实践,检验自己所学的知识,使自己具备了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为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德智体全面发展。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参与了大量的活动策划、组织工作。经过长期的学习和锻炼,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工作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作为真正的跨世纪一代,怀着对前途对未来的信心和对施展才华的渴望,我相信我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实际操作能力,将是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业绩的有力保证。

第4篇

[论文关键词] 企业信息化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ERP沙盘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人才的需求,探讨高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职业定位,研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提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走出就业瓶颈提供可参考的人才培养新思路。

1现状分析

高校的专业设置受到社会分工的直接影响。一般说来,高校的专业设置主要以满足社会已有专业分工为原则,使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很好地适应专业工作岗位。

然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却有些特殊。中国信息技术发展与应用起步较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尽快与发达国家接轨,加快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在社会专业岗位并不清晰的情况下,中国高校纷纷开设信息管理专业。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息管理专业从无到有,发展非常快,至今已遍布全国各大高校。信息管理专业的职业定位从建立至今始终处于探索状态,虽然国内外学者一直在研究探索信息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职业定位,但是大多没有系统化地从信息管理专业社会职业定位的角度来反思学生的知识构成与专业技能,使得教学体系的改革始终与学生就业脱离,没有从根本上实现信息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培养与将来就业的直接接轨。

从理念上说,信息管理专业是一个管理学与计算机科学交叉的专业,所学的课程一般包括管理学相关课程、计算机相关课程和信息管理相关课程等。学生的就业方向可以是管理、计算机和信息管理,侧重在信息管理。

但从实际就业情况来看,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聘工作岗位时,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管理技能不如管理专业的学生,计算机技能学生不如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市场上提供的信息管理岗位需求比较少,且多数是要求从事电子化办公秘书工作,没有多少专业技能可言,这样的岗位各专业的本科生都可以胜任。由此反映出现行的信息管理专业在职场上没有体现其特有的、有别于其他专业的自身职业素质和技能,这是影响信息管理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2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职业定位分析

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做了明确规定: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能力,掌握系统思想、信息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从事信息管理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来检索具体的社会岗位需求,发现国家企事业单位或部门在招聘的时候很少提供信息管理专业岗位需求,即使提到也是等同于计算机相关专业要求。

国家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高速发展轨道,信息化战略地位、信息化推进组织体系、 信息化政策规划体系、信息化基础设施等已初步建立。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衡量企事业单位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我国现阶段正处于信息化建设期,毫无疑问,社会需要信息化建设人才。

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为例,其信息化人才需求包括技术领域、制造领域、管理领域等方面信息化建设人才,同时需要计算机硬件系统购置与维护、软件系统开发与维护、网络环境维护、信息化建设规划等方面人才。

技术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制造领域信息化建设主要要求计算机辅助制造专业或自动化专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一般要求计算机及相关专业。

很明显,信息管理专业岗位应该在管理领域(覆盖政府机关、工商企事业单位等各行业管理领域)信息化建设,重点要放在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上。

从我国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企业内部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岗位需求没有进行专业细分,它将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分析、设计、开发、引进、实施、维护和信息管理等工作需求统归为做软件。因此,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的入门要求就是能够编程,包括企业内部覆盖销各职能部门的信息系统软件,也包括企业各层次网站系统开发。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则以网站系统开发和工作流管理为主。

也就是说,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进入企事业单位的基础技能是软件开发,这一点与计算机软件专业毕业生就业要求相近。但在开发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人才优势逐渐显露出来。即在系统需求分析过程中,信息管理专业学生更容易理解管理者的要求,对管理理论思想方法的掌握使其能够在理解现行管理系统的同时提出更高的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要在信息化建设中找到合适岗位,软件开发技能培养是未来就业的敲门砖,而管理理论思想和方法的掌握则是其未来成为企业CIO的奠基石。

3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体系构成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既不是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也不是管理人才,它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有别于工商管理等管理专业。它的专业知识体系是二者的融合,与二者有很多交叉,又有很大差别。在基础理论上它强调管理学基础,在应用技能上则强调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编程能力将是其走入社会成功就业的基本要求。

应对现行的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知识与能力的构成至少要包含下述几个方面:

(1) 经济学、管理学等方面理论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掌握企业管理相关理论知识,知识面涉及企业计划、采购、生产、财务、销售、人力资源等多方面管理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基础知识

要求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组成、操作系统、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程序设计基础、网络基础知识等。

(3) 管理学思想理论方法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管理学理论与方法、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运筹学方法、应用统计学方法解决实际管理问题,这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以案例引导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思维、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

要求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据库技术和相关开发工具,实现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

(5) 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综合分析现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结合管理流程再设计,提出管理信息系统综合解决方案。

作为一个从事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的信息化建设人才,要掌握必需的管理学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强化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能力。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能只是认识和了解,必须经过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的磨炼,形成系统化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才能支持学生进入信息化建设行业中,胜任信息化建设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信息系统软件引进、实施与维护等信息化建设工作。

4建立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了能够适应当前社会需求,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密切结合,将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一定专业实践技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真正实现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分阶段确定培养目标,通过各阶段学习与积累,逐步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学基础能力培养

以理论教学为主,结合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管理学基础。参考教育部规定,开设下述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等。

(2) 信息管理专业管理运营技能培养

以提高学生的运营管理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在掌握管理学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经营管理的综合运用能力。开设ERP沙盘模拟演练实验课,通过实际运营的模拟演练,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升到实际运用阶段。同时,通过运营能力的竞赛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系统管理思想,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建立立体的管理学思维方式。

(3) 信息管理专业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培养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基础能力,主要开设下列课程:计算机导论、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程序设计语言、网络工程、软件工程等。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术方面专业素质为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简单软件开发能力。结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建立软件开发基础实验室,通过对数据库、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能力。

(4) 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思想的培养

在管理学基础知识和计算机基础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设企业资源计划(ERP)原理与应用课程,开设ERP系统操作实验课,培养学生将管理学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强化学生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设计思想,提高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5) 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

开设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开设软件开发实训课程,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提高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结合学生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完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全过程中,使学生具备信息化建设人才岗位需要的能力。

5结束语

当然,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推出将对旧教学体系有很大冲击,特别是对本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和技能要求非常高。

学生专业思维方式的形成是通过每一门课程的学习、每一位授课教师专业思维方式的渗透而逐步形成的。这涉及专业人才队伍知识构成的改变,涉及整体教学课程的调整,对师资力量提出了有别于管理专业和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更高的专业技能要求。

信息管理专业专任教师的知识构成要兼有管理学知识和信息技术技能,同时要求进行过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开发,否则很难在学生的4年学习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建立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用信息技术工具解决管理问题的完整的、系统化的专业思维方式。特别是学术带头人应该具有实际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经验和大型软件实施经验,能够从专业发展角度引领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达到高质量、高目标的专业人才定位。如果以管理学方面教师或计算机方面教师作为学术带头人,由于其专业思想的局限,会导致专业发展向某一方面侧重,造成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只懂管理、计算机相关技能很差,或者有一定的计算机相关技能、管理理论基础却很薄弱的情况。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虽然将编程作为学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但更要注重学生的分析与设计能力的提高。编程能力是信息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的基础,而在信息管理专业人才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助其良好向上发展的应该是分析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的大环境下,如何最大限度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与就业的近距离对接,这是当前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从本科生职业定位入手,研究适合学生专业的社会需求,明确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确定不同的相互关联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将是未来高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调整的新思路,也是解决高校教育与社会就业脱离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 胡昌平.面向21世纪的中国信息管理类专业教育[J]. 情报学报,1999,18(1):3-9.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又叫做在职教育或后继教育,是为有需要的从业人员加强素质文化水平,提高其工作水平的一种社会教育形式,而这种教育正广泛应用于许多事业单位,旨在提高其工作能力,保障政府工作和社会公众利益。而对于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国家会计准则制度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推行实践时间较短,当前事业单位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还不完善,在现阶段我国继续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笔者将在下文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探讨。

一、目前国内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会计作为社会公共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其主要职能包括会计信息核算和资金使用监督,其服务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政府工作和社会福利等制度的实施,进而影响国家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所以继续教育是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和文化水平的最直接的渠道,能够培养会计人员的外语、计算机水平、网络技术、金融贷款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另外能够进一步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但是当前会计继续教育相对落后,与国外系统化的继续教育制度还有一定差距。1.教学内容单一当前许多会计继续教育机构的继续教育教材仅仅是按照国家普通水平定制的,时展迅速但是继续教育教材版本却十分老旧,不具有广泛推广价值。而简单的继续教育不能真正起到丰富从业人员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的目的。另外传统的继续教育手段没有充分考虑到从业会计的工作实际情况,这就影响了继续教育的质量,没有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要求。而没有细化的统一继续教育培训使培训对象缺少针对性,没有考虑到继续教育对象上岗前的教育情况。2.培训形式单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一般委托专业继续教育机构具体负责各项教学安排,但是对于培训人员没有深入了解,所以当期继续教育机构通常采取传统面授教学形式,忽略了教学的兴趣培养等基础教育教学要求,这种枯燥单一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拉低了继续教育的整体水平。且单一的面授课缺少实践教学,没有办法系统的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失去了继续教育的意义。此外由于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培训地点相对固定等因素,使得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进行的很仓促,很难保证继续教育所需要的系统深入的教学质量。3.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抵触情绪由于继续教育需要占据大量时间以保证学习效果,所以事业单位会计管理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自身都抱有一定抵触情绪,担心影响单位的正常工作以及评优评先等福利。另外管理层认为继续教育所支出的花销是额外的负担,没有认识到继续教育对于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素质的重要作用,这既是对当前继续教育现状的反映,也间接反映了当前国内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存在漏洞,需要不断完善继续教育机制。

二、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是当前国内相关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因为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直接影响国家财政等部门的运转,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继续教育旨在补充从业人员的知识文化,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在我国当前经济科技文化空前大发展的环境下,对于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非常高,对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就显得十分必要。首先,对于事业单位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扭转我国事业单位会计较国外相比落伍状况的迫切需求。会计行业当前存在许多问题,合格的会计人员数量不够、会计人员素质低、会计行业风气差的现状,使做假账、违反财会制度等事件频频发生,违背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影响了整个会计行业的行业公信力。要改变这种现状,第一需要行业相关管理部门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第二就是需要通过行业内部人员的继续教育来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政治廉洁度、业务水平以及整体素质。只有将行业准则牢牢地印记在相关从业人员的信中,使其不敢违法乱纪,才能真正解决行业内混乱的风气。关于培养合格的会计从业人员、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等相关事宜,需要继续教育的参与,从专业技能入手,加强新式信息时代的网络会计技术的培养,有利于国内会计行业与国际相关会计部门的交流。其次,会计改革发展的要求决定了继续教育的必要性。随着国家经济科技水平的大幅度发展,会计人员急需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近几年我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方法都有很大改革,许多业内相关专业术语的概念和内容都重新定义。会计人员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掌握出现的新概念,及时用新知识替换旧知识。因此有必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三、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

1.基础知识我国会计行业新规颁布时间较短,新准则体系对于会计相关人员的要求有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所以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机构一定要将准则新规编入教材,包括《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相关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改革之后与旧则之间的区别等公共知识。2.专业知识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应该将专业知识进行巩固,以加强其工作水平。3.职业道德教育鉴于目前会计行业鱼龙混杂、违规事件频发的现状,有必要将对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加进继续教育内容中去。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性质决定会计人员应该树立诚信为本的职业道德观,继续教育的职业道德教育课程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重拾社会公信力。

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材施教”的贯彻。对于进行继续教育的会计人员,建议先进行分班的考试,将不同文化素质的会计人员进行分层教育,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会计人员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手段,以提升培训效率。第二,教学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侧重,要有突出的重点和针对性。要通过各个阶段的教育安排,安排专业培训人员将最需要的新技能新知识传授给会计继续教育人员。第三,要求培训形式多样化、现代化,建立交流学习平台,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知识教育。另外,推荐远程教育的方式,让学员自己选择课程内容和上课时间。

五、小结

加强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是国家会计行业改革提出的新要求,旨在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从而建立健全我国会计相关管理准则。相关部门一定要加强管理,促进国家会计行业转型。

参考文献:

[1]齐润婷,解荣华.网络时代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初探[J].中国集体经济,2016,(6):147-148.

[2]李云.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数位时尚(下半月),2014,(6):36-36.

第6篇

(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存在的原因

1.内部审计法规不健全。内部审计法律制定不全面,操作性较差。部门规章力度不够,刚性约束不够且执行力不强。目前,我国尚未出台专门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致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在执行工作时由于缺乏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对审计人员自身权益的保障依据,导致内部审计工作难以深入全面开展,审计人员普遍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2.专业能力不足。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层次不齐,现有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结构不合理,基本上都是财会专业,不是科班出身,只是经过短期的学习取得内部审计资格,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内审知识贫乏,再加上专业工作实践经验少、工作能力不够,审计过程中多从财务基础与财务管理的角度审计,而不是从专业审计角度进行审计,直接影响内部审计质量和结论,形成审计风险。一些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较弱,责任心不强,对工作质量要求不高,风险防范意识淡薄,未能将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应用于审计工作中,也提高了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3.内部审计机构缺乏权威性。我国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是单位内设机构,在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单位经营管理服务,有些单位虽单独设立了内部审计部门,但只是形式上独立,并非实质上独立,所属层级较低。领导重视成为提升工作质量,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权威性的关键因素。在审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单位利益限制,迫于单位内部各方面的压力,很难站在客观、公允的立场上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直接导致了内部审计独立性的缺失,也使内部审计权威性大打折扣,不能最大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4.内部审计模式落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内部审计工作中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和应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内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审计人员只是通过对账表上的数字进行核实、判断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和技术上的错误。传统审计模式与风险导向型审计模式相比,由于较少考虑内部审计风险控制因素,在无形中提高了内部审计风险。

(二)影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

1.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缺失,人力资源缺乏。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组织机构缺失,没有有效的领导和管理,无法组织协调内部各部门的质量控制活动,致使各部门之间质量目标不统一,质量管理信息不畅通。审计任务与人力资源不相匹配,从现有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来看,一般财务审计人员多,这些审计人员对管理知识、科技知识、金融知识和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低,知识结构相对陈旧、单一,应对新形势和复杂审计工作任务的能力较弱。2.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制度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基本遵循国家审计法律规范和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开展,符合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缺乏规范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有的审计人员不知道自己要做哪些工作、通过怎样的方法开展工作、达到什么样的标准,以致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证明力不够、审计意见不准确、审计评价不恰当,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3.内部审计工作成效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收集的审计证据不充分或审计数据不可信甚至错误,不足以支持审计结论,致使审计质量不高。一方面因缺乏对审计报告中审计重点的归集和总结,造成应有的审计价值无意间流失;另一方面,因缺乏对审计方法和审计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好的审计方法及经验没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得到推广和应用,内部审计工作成效难以发挥。4.缺乏科学、统一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不完善,没有形成统一、系统、规范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标准,而质量评价标准是衡量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准则,是评价工作成果的尺度。在没有科学、统一的质量评价标准的情况下,审计人员往往凭借个人经验做出判断,导致内部审计工作弹性较大,可操纵空间也比较大,这样势必会导致内部审计质量得不到保证。

二、如何在有效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基础上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内部审计质量越高,内部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内部审计质量越低,内部审计风险就越大。内部审计风险客观存在、无法规避,而且贯穿于审计全过程,但通过一定的措施,完全可以把其控制在较低程度。这就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设计和实施进一步的审计程序,合理防范和控制审计风险,并将其降低至可接受的程度,以保持较高的内部审计质量。

(一)防范法律风险和合规性风险,加快内部审计法规制度建设,科学管控内部审计质量

健全和完善审计法规体系以及审计法规与其他法规相关内容的衔接。尽快制定与颁布专门的《内部审计法》,从而以具有强制力与权威性的法律形式对各单位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与工作开展做出准确说明与指导。同时,修改完善《审计法》,实现与《内部审计法》的契合,认清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二者之间的关系,努力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从而协调与完善内部审计法律体系,形成纵横交错、点面结合的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走上规范化的道路。

(二)防范组织风险,合理设置内部审计的组织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高于其他各职能部门,并配备一定数量的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保持其独立性和客观性,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制度,才能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对经营管理实施有效监督,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而使审计工作较少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正常运行。

(三)防范舞弊风险,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以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内部审计作为风险管理框架中的监督者,要努力协助组织建立起由管理层、流程参与者、存在风险的相关部门、风险管理人员和内部审计人员等所使用的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流程组成的风险监督框架,以便提供及时和富有前瞻性的风险信息,并提出控制和化解风险的措施。积极参与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工作,这是内部审计的中心环节之一。内部控制除了保护资产和检查财务资料准确可靠外,更重要的是贯彻执行既定的管理政策以达到系统目标,同时提高经营效率、经济效益。因此,内部审计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帮助决策管理层不断完善内部控制。

(四)防范思想道德风险和岗位职责风险,提升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地位和专业能力

以内部审计职业化来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使内部审计人员充分运用职业思维对待实务中的问题,正确处理各项审计业务。可通过以下途径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首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内审人员的职业水准;其次,进行专业任用,选派那些具有相应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审队伍;再次,持续职业发展,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其了解、学习和掌握相关法律、专业知识、技术方法和审计实务,熟悉审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提高内审人员的审计查证能力、审计沟通能力及审计表达能力,以适应新形势新常态下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五)防范固有模式风险,转变内部审计观念,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随着现代经济管理的迅速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不再仅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效率和效果,还应注意规避风险、转移风险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管理效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也应逐步推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克服固有审计模式所带来的风险,从技术层面上提升内部审计质量。

(六)防范制度机制风险,建立内部审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将审计评价体系制度化

第7篇

(一)财务管理专业亟须清晰定位

由于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金融学专业较为接近,因此在专业定位上,既要突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又要与会计学和金融学有所区别。就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专业的比较,前者重点是理财,着重资金的规划、筹措与运用分析;后者重点则是会计实务,着重企业经营的数据核算。就财务管理专业与金融学专业的比较,前者的重点是企业金融,后者的重点则是面向金融市场。各地方高校在对本专业进行定位的时候,应借鉴成功高校的经验,立足于自身,在充分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突出企业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省属地方高校应将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为以财务管理专业基础知识为基础,将会计学、金融学融入专业教学过程中,服务于公司理财和企业金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

(二)适应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的,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力求培养出具备财务管理及财务会计、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具备会计核算、管理会计应用、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投融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和税收筹划能力,能为各类组织和个人财务决策提供战略方向及工具应用指导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作为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在做了大量人才需求调查后结合社会对财会类人才技能需要而开设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程,必须适应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积极建设优质课程,并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在课程教学内容上要着重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二、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教学体系改革思路

目前,我国开设财务管理专业的地方高校越来越多,但由于许多地方高校财管专业建设不成熟,没有突出特色,实践性教学投入不够,甚至办学指导思想不明确,严重制约了财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省属高校财管专业应在提升办学层次、完善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建设、开拓实践环节方面下工夫,培养具有理论和实践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即创新我国地方高校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模式,依据社会对财会人才的需求,根据地方高校自身培养人才的类型、地域性特征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等,制定合理的培养目标;再根据培养目标,构建出体现知识、能力和素质均衡发展的课程体系,并加强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的建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科学制定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模式应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科理论的要求来确定,其中本科层次教育应重素质、重基础、重知识面的协调发展。省属地方高校应按照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研究应用型人才成长需要的知识结构,强化基础知识和实务技能,着重培养学生财务分析能力、制度设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风险规避能力和财会工作组织能力等较强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合理构建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省属地方高校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应着眼于“拓宽基础、突出创新、注重能力”,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原则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形成结构合理、相互衔接、功能互补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即以公司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等为框架来设置课程。在教学内容上要精选出针对能力培养具有实用性的理论知识,增加实务训练的内容。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应以全面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核心,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造就一批具有较高技能的“双师型”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一方面可通过让理论知识较系统的在校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顶岗实习,掌握本专业的技能,在实践中成长;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需要聘请一部分在企业财会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人员,担任兼职教师。

(四)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实用技能,必须将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省属地方高校应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交互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通讯视频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要广泛应用到教学中,加速财务管理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使财务管理教育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

(五)狠抓实验室和实训建设

省属地方高校要重视财务管理实验室建设,为实验教学、师生科研以及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供良好保障。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以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任务构建学习情境,实现“教、学、做”的有机结合。学生在校内通过3D实训平台进行财务经理岗位实训,会计综合实训财务报表分析以及财务沙盘实训,按企业财务和业务部门及真实企业职业环境和岗位设置组成学习小组,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独立和分工协作完成项目和任务,让学生真刀真枪演练,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

三、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与改革方案

近年来有关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研究正在大力开展,一些地方院校为了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找准办学定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社会认可度,进行了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的大量研究和大胆尝试。因此,围绕三峡大学应用型本科建设目标,2000年至今,财务管理专业建设团队多次到企业进行毕业生的需求量、毕业生的能力要求、人才培养的满意情况、需开设课程的建议等方面的调研,并积极地进行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讨、论证、改革和实践。

(一)宏观上更新培养理念

明晰本校财务管理专业定位。依据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地域特点对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进行明晰定位非常重要。由于人才需求的实际,决定着专业选择、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专业建设动态调整的理念,从地方经济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经济的特点及当地财会人员需求的现状,有侧重地进行专业及方向的选择。一是就业区域定位:2009年坐落在宜昌市的三峡大学作为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省属综合性大学,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目标,坚持“求索”校训和“双服务”发展战略(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水利、水电行业),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三峡区域是连接我国东西部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也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域之一。随着宜昌市建设特大城市以及省域副中心城市的需要,宜昌本地各行各业对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会不断增长。因此,作为省属地方高校的三峡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学生的就业去向应立足宜昌,服务湖北,辐射三峡,面向全国。尤其是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生能在宜昌本土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具体从事财务管理、财务分析、税收管理及资产评估等实务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二是就业层次定位: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有别于重视理论的基础性与系统性的学术型教育,又有别于注重实操,而缺乏理论根源的技术型教育。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教育培养的是既懂财务管理基本知识又懂现代财务管理实操技能的高层次财务管理人才。三是就业岗位定位:三峡大学应用型财务管理本科毕业生就业于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有关部门财务管理岗位群,包括出纳、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投资部经理、投资部助理、理财部经理、理财部助理、融资部经理、融资助理等。因此三峡大学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必须符合市场对财务管理人才岗位的需求。

(二)微观上适应学科发展

第8篇

    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专业定位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和经济组织,从事基本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事务管理等的初级财会人员。从这一培养目标出发,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精理论、多实践、重能力、求创新”为教学指导思想,以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教学主线,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实践证明,最受用人单位欢迎的中职会计毕业生主要有两大优势:一是工作态度端正,吃苦耐劳;二是动手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又要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1.1职业素养的培养

    很多初中毕业生对学校的选择存在误区,主要因素是因为上普通高中无望才无奈选择中职,因此就读的中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学习较为被动,在选择专业上更是有很大的盲目性,没能更好地选择与自己知识能力、兴趣爱好相匹配的专业。基础会计是财会专业学生人校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系统性强、内容繁杂,对没有任何会计实践经验、会计知识空白且文化知识基础又差的职高生来说,其内容抽象难懂。教学的首要任务则是帮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加强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帮助学生克服上中职低人一等的自卑心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会计知识的兴趣、进行热爱会计专业的教育、培养学生坚定的职业信念等重任。学生只有热爱自己的专业,对所学专业兴趣浓厚,才具有吃苦耐劳、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

    1.2课程教学定位准确

    《基础会计》是职业高中会计专业的启蒙专业课,讲授会计基础知识原理和技术,是人们在长期的会计实践过程中积累总结出来的会计实践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完整地解决了如何认识会计和如何做好会计工作两个方面的问题,为学生进人社会从事财务、金融、统计等经济管理类工作打下基础。鉴于此,结合《基础会计》课程的专业定位,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正确的教学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促使学生形成初步的会计核算的思维模式,让学生基本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明确会计核算的工作程序,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基础。

    1.3合理制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力培养目标,真正突出会计的实践性和操作性,才能真正达到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的目的。有如下六个方面。(1)具有遵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相关法规的能力。要求学生熟悉会计工作规范,如熟练书写会计数据、正确编制会计凭证和报表等,使之符合行业标准,保障提供的信息真实、合法、可比。(功能运用基本的账务处理程序。如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日记账账各处理程序等。由于每种账务处理程序的适用范围不同,能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合适的账务处理程序。(3)能分析简单经济业务。(幼能处理小型企业全套账务。(5)能正确选用会计资料并归档保管。(6)具有灵活变通终生学习的能力。

    1.4灵活使用教材,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和根本,教材内容的更新往往赶不上知识的更新,教师在教学中首先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做到既不脱离教材也不死守教材,不断补充新知识,保持教学的先进性。同时要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

    1.5创新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抓“三基”教学,进行有启发性地精讲多练。“三基”即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认真钻研教材,进行系统备课,掌握重点、难点,进行精讲多练。在授课时,要启发性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他们自学的要求。在练习时,结合课程授课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训练习,如编制会计分录、填写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等训练,并进行反复练习,达到牢固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教学目的。(劝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基础会计课程中涉及的核算原理、核算过程、图式、账表及账户之间的关系等内容较多,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清楚地讲解操作过程。(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优化课堂教学。所谓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基本单位,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全班学习等形式,使之有利结合,相互渗透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每堂课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精心设计当堂课讨论问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展开讨论,而后分小组发言总结,老师点评考核。这一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团结合作精神。这一教学模式对于操作性极强的《基础会计》尤为合适。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能就及时出现的问题当场解决,成功优化课堂教学,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形成互动学习关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很容易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加强社会实践教学。基础会计课程的社会实践性教学采用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形式来开展。校实践课可以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会计人员来校传授会计的基础性工作和技能,校外则可以与企业、事业单位联合,建立相应的实习基地,定期让学生到企业、事业单位见习、实习,缩短课堂与社会实践的差距,增强学生实际处理会计业务的能力,为会计专业的其它课程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课程的和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