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独立能力的培养

独立能力的培养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15:5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独立能力的培养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独立能力的培养

第1篇

独立能力小班幼儿独立意向现在大多数父母都普遍抱怨,现在的小孩怎么都没有我们小时候自立了,没有我们小时候坚强了呢?是啊,幼儿园的老师也都发现这个普遍现象。培养人的独立能力,是现代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大课题。人的独立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培养和锻炼出来的,小班幼儿的年龄都在3岁左右,这个阶段的幼儿对世界充满了好奇,都想用自己的双手去探索世界,满足自己的欲望。培养好小班幼儿的独立能力,对于他们将来独立走向社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抓住小班幼儿成长的关键时期,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使幼儿更好地生存呢?本人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谈些体会和做法。

一、珍惜幼儿的自我独立意向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当孩子独立活动的要求得到某种满足或受到成人的支持时,孩子就会表现出得意、高兴,出现“自尊”“自豪”等最初的自我肯定的情感和态度。

孩子在两岁时,就有了自己进餐、喝水、穿衣服的愿望和能力,在三岁时就可以独立进餐、穿衣服。在生活中,我们要鼓励他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他们进入幼儿园之后,小班的幼儿开始会做得不够好,吃饭会掉饭粒,甚至会弄到满桌满地都是。但是,我们不但不能指责孩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要有耐心,帮助孩子成长。要鼓励他们一次做不好,做多几次总会有进步。

二、为幼儿创造自我独立的条件

培养孩子的自我独立能力是一项长期、繁琐、细致的工作。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把幼儿的独立能力从一件件小事中培养起来。幼儿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真正让幼儿做到:“好习惯,早养成,益终身。”当小孩子在早晨起床时,可以教孩子自已洗脸。小班幼儿喜欢游戏,我们可采用游戏的口吻说:“今天妈妈要和宝宝比赛,看看谁把脸洗得又快又干净。”然后,给孩子一块毛巾,边示范边讲解洗脸、洗手的顺序。当孩子上幼儿园时,将宝宝送到园门口,可以让孩子自己背书包去找老师。当购买孩子的衣服、鞋袜、床上用品时,我们让孩子参与挑选,让孩子挑喜欢的款式及颜色。当孩子对某些小动物产生兴趣时,我们可以让幼儿负责喂养,如小鱼、小猫、小鸟等,让幼儿知道这是他的宠物,以后就靠他喂食、换水。

三、强化家园要求及评价的一致性

第2篇

一、通过对语言内蕴的深层次挖掘,来训练思维的深刻性

一般来说,学生大多能对文本语言进行初步感知。不过,这种感知却是表层的。从人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它所起的作用将不是很大。此时学生就应该有意识的去挖掘语言的深层内蕴,进而达到训练思维的深刻性的目的。如:“北京人的方位意识极强。”(《胡同文化》)该语言直白无遗,阅读几乎没有难度。如果学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这个高度,那么对他的思维发展将起不了多大的作用。此时,教师便应相机设疑,引导学生思维进一步深化。“北京人的方位意识为什么如此强烈呢?”此时,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发生“阻滞”,而这种“阻滞”正是思维发生质变的酝酿阶段。通过教师点拨,突破这一“阻滞”,学生思维就会深刻许多。我认为,此类语言揣摩才是真正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来进行的教育。它并不在乎教给了学生多少语言知识,而更注重通过训练,使学生思维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厚度,使学生能获取一辈子受用的素质和本领。

二、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强调学生自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课不仅备“教”,还要备“学”,分析学生基础、学习特点,研究怎样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教给学生发现、掌握知识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激发自学欲望,调动自学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如先声诱人、引人入胜,或设置悬念,创造情境,运用电化手段等。

2.指明自学方向,明确学习重点。针对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适当设计一些引导学生思维走向,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理解课文的练习,让学生或读写,或查找,或思考分析,都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方向。

三、采用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

1.发展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首先要开发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分析的过程是一种思维的活动过程,就是对课文的语句,甚至是某个词进行分析和理解,理解本段文字的本身意义和在文章中的语境意义,从而达到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概括。课文中的文章提供的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框架,有很多的未定点,需要我们加以分析,展现作品的真正含义和在当时的价值。学生对作品的探究性阅读,就是对作品具体化的过程。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探究性阅读,可以对作品作出更好的理解。

2.调动学生的阅读主体性

新课标是首次在教学的阅读中强调,第一是要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第二是有效的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在阅读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有效的自我教育,充分调动其积极性。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就是尊重学生阅读的权利,给予他们适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们每个学生都是各自不同的背景下成长,因而形成不同的个性,在阅读中要充分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尽量为学生的提供一个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环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个性。

第3篇

培养小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就是要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事某种活动的能力。在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小学生独立活动的能力呢?下面就此谈谈本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基础

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小学生独立活动的垫脚石,能让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应付自如,反之就会在遇到新问题时一片茫然,无从下手,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久而久之,则会瓦解斗志,产生“万物皆空”的幻觉。本人所教高年级科目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人人过关,不仅要说得出,还要举例运用。分阶段,分层次进行检测。对学习实在有困难的学生,实行鼓励为主,帮扶为辅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增强小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重要环节

学生能独立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小学生积极猎取知识的表现之一。在应用题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组成,再通过补充条件、补充问题、改编应用题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注意教给思维方法,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关键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而抽象思维需要大量具体思维的支持。因此,教师分析问题、提出问题应以具体直观入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逐步引向抽象思维(由简到难,化难为易)。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事物做周密的分析综合,找出事物的多种属性,把多属性进行比较,并在此基础上把其中的本质属性加以概括,达到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小学生才能独立解决好问题。

四、指导学习小组活动,是培养小学生独立活动能力的重要方面

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立活动的能力更不例外。教师要指导学生组建各种学习活动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由他们自己观察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不断总结锻炼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第4篇

关键词:独立思考;质疑能力;创造性思维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性人才,而独立思考能力是创新性思维的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为了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积极思考,教师要努力创设适合学生思维特点的教学情境,结合教学目标设计有效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学生经过的独立思考,与同伴合作探究,师生之间的反复交流、共同总结,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学生会体验到成功探索后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教师在不同时间采用不同的方式,不断激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独立思考。

一、在自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学生的预习过程,是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进行初步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可能对学习内容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教师可以提出预习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如果学生在预习中不能独立解决问题,课堂讲解时便会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思考,学习效果会更好。或许学生在预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疑问,这是学生预习效果好的表现,教师要肯定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拟定预习提纲,指导学生的预习步骤,明确学习目标,提炼学习重点;也可以针对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提出预习问题,指导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经过这样的长期指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将会得到很大提高。

例如,在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预习要求:

(1)预习课本第61-63页,例1中的长方体和正方各有几个面?哪些面相等?

(2)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几条棱?哪些棱长度相等?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根据本课的学习目标,这是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学生预习时的独立思考,有助于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对于第(1)(2)个问题,学生在预习时经过认真观察、比较容易解决。对于第(3)个问题,学生独立解决时可能会出现疏漏,需要同伴间的相互补充,共同协作才能完美解决。这个合作学习的环节,恰恰是课堂学习的重点环节,而学生预习时的独立思考就成为了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如果没有学生课前的独立思考,就不会有课堂上同伴间的思维碰撞,正是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点亮了学生心中的智慧明灯,让学生思维清晰。

二、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思考和探索;有探索才会有创新,才会有发展。教师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氛围,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就需要构架师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平台,让师生间的思维顺畅自然地交流;就需要沟通师生情感,让丰富的情感交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学生的个性,关爱每一位学生,使他们人人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每人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如在教学画圆时,我先不讲画圆的步骤和方法,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画圆,接着讲一讲自己是怎样画的。其中有一位学生出人意料地宣布:“用圆规画圆时,把圆规有钢针的一脚固定,旋转作业本,一样可以画出一个圆!”课堂上一片哗然,很明显,这种方法不太好。此时,教师没有直接给予否定,而是听取了学生的发言后,首先肯定了学生画法有新意,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对于他的这种画法,你有什么意见?”马上就有学生起来质疑:“如果要在黑板上画一个圆,也把黑板旋转一周吗?”这位学生笑答:“不方便。”又有一位学生提出问题:“老师,如果我们要画一个半径为5米的大圆,圆规又太小,怎么办呢?”教师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然后请学生帮他想办法,结果想出了许多很好的解决办法:如,先固定圆心,再用5米长的绳子做半径画圆;用一块5米长的木条,一端固定做圆心,旋转另一端画圆;用一块10米长的木条,中心固定做圆心,旋转任意一端画圆……学生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通过提问、思考、交流、总结,主动获取知识,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独立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有意识地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一开始,教师就很神秘地说:“大家任意说一个数,我可以马上告诉大家它是否能被3整除!”接下来便是师生之间紧张热烈地对答。随着数字的不断增大,学生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当好奇心被充分激发起来时,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探索其中的奥秘。学生满怀好奇地观察数字、操作小棒、归纳异同、交流想法、总结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发展。

四、适时引导学生有效思考

现在数学课堂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独立思考提供了很大空间,但学生思考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

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中,教师引导学生分小组做实验:用相同根数的火柴在数位表上摆出不同的数,看摆出的数是否能被3整除?很快就有小组发现:“老师,用4、5根火柴摆出的数不能被3整除,而用6根火柴摆出的数就能被3整除。”接着,有的小组发现“用3、6、9根火柴摆出的数都能被3整除。”这是为什么呢?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阻滞时,教师及时点拨:“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和什么有关系?”问题直接指向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恰当有效地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引导学生的思维向课下延伸

课堂小结时也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反思和总结,也有利于延伸学生的数学思维,还有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第5篇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27—01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而且不需要大人的帮忙呢?答案非常简单,就是在孩子生命的一开始,在他有能力去处理事情的那一刻起,就开始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把事情完成的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当今社会,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事事让父母家人帮助解决,连幼儿园的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让父母家人代替做了,大人还总埋怨,现在的孩子独立性差了,连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了,养成和促成了孩子们的依赖感,不管是谁的责任和任何原因,我们面对孩子时,有两件最根本的事情要严肃以对。

第一件事是孩子对活动的热爱,以及热切想要完成一件事的渴望,如果以大人的观点来看,孩子们做了哪些活动,完成了什么样的事情,可能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样的认定,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恰当的。例如,在孩子们的活动当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模仿”,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虽然孩子们说不出原由,但是他们会以他们自己理解的方式来模仿大人,而模仿这样的活动过程,对孩子日后是否能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影响十分重大。

第二件事就是孩子们的独立性,事实上,为成长所做的任何努力,最终就是要获得独立,身为“人”,最重要的,就是个体要能独立运作,因此,为了成长发展的需要,孩子们都需要培养独立性。

孩子们很小的时候就会一再表露他想自己完成一件事情的需求。比如:孩子们常说:“妈妈帮助我自己做”,孩子们穿衣服时,妈妈可以协助孩子穿好,而不是怕麻烦,代替他一穿了之,可以藉由帮助孩子,让孩子自己来把事情完成,这种方法,就是一个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最好的方法。

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给孩子的所有东西都是他们可以操控掌握的,不管孩子多小,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提供一些他们自己能独立完成的东西。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生;识字教学;独立识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0-0020-03

汉字浩如烟海,且多音字、多义字、异形字、同音字众多,又有简体繁体之分,再加上随着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应用,一些网络用语、新生词汇不断涌现,人们穷尽一生也不可能完全掌握。因此,识字教学不光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汉字,更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及独立识字的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低年级教给基本的识字方法,要求学生“学习独立识字”;中年级提出“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高年级提出“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1]

一、沟通音、形、义,创设识字的语言环境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字形是汉字的本体,而音与义是它从语言那里承担而来的。识字不只是能够指认某个字形,更要把字形与语音、语义关联起来才有价值。文字是融汇在语言环境里的,是在字词句组合的状态下存在的。比如“深”字,只有把它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这儿的水很深”,“这个问题太深奥了”——字义才能确定。另外,有些字词的比喻义,一些抽象的词语,离开句子更是无法理解。在语言环境中,通过学词、学句识字,就能使比较难懂的字词变得通俗易懂,使比较抽象的字词变得比较具体。

【案例】《恐龙》

(教师教学“响、畏、吊、剑、型”几个生字。)

师:课文读完了,课文中的生字障碍扫除了吗?谁能读一读这些短语?

生:“雷鸣一般的轰响、一架移动的吊桥、利剑一样的尾刺、望而生畏的脸型”。

师:“畏”是生字,容易写错,它的来历是这样的。

(投影展示“畏”字的字理及演化过程,并指导写字。)

师:这样锋利的剑你见过吗?(图片)感觉怎样?

生:这么锋利的剑看了让人心里一阵发冷。

师:“利剑一样的尾刺”有什么特点?

生:……

师:吊桥是什么样的?(图片)一架移动的吊桥有什么特点?

生:很高,很大……

师:如果把这几个短语放入课文,写的是哪几种恐龙。

生:(教师板书)“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霸王龙”。

师:在课文中分别画出各种龙的名字,想一想它们的特点分别是什么?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将生字放入词组中以统一其音形义,还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四个带有生字的词组不仅将生字送入语言环境,还有效地沟通了阅读教学(即凸显了四种恐龙的特点)。如果教师在此基础上再设置一些语用的环节,比如,用“望而生畏”说一句话;说说你在哪还听过“雷鸣一般的轰响”等。这样,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理解了生字,还能运用生字进行语言实践,这样的识字教学更为有效。

识字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语言,因此,识字教学不能孤立地教字,要在语言环境中教学字(词)义。要在组词、造句、阅读、问答、说话、写字、写话等练习中,加深理解和巩固字(词)义,训练学生在语言中运用字词的能力。

二、寻根探源,讲解汉字构形理据

早期的汉字大多是根据汉语中与之相应的某一个词的意义来构形的,因此,汉字的形体中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2]。根据词义设计的汉字构形意图,我们称作构意,也就是汉字的构形的理据,简称字理[3]。为什么要讲解字理呢?首先,讲解字理可以让学生感受汉字之间的联系,逐步构建汉字的构形系统。第二,字理是沟通字和词,帮助阅读理解的桥梁。例如:在教学《恐龙》一课中“望而生畏”的“畏”字时,教师用投影展示甲骨文 就像戴鬼面具的巫师所扮演的鬼怪 手持魔杖“ ”,表演逐鬼驱邪的舞蹈,引申为让人害怕的含义。经过字理分析,将“畏”字的造义(汉字形体构造中体现出来的造字意图)与广泛的实义(词进入语境表达的意义)相沟通,实现了阅读与识字的双赢。第三,讲解字理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让枯燥无味的识字课焕发生机。比如“安”字,最早的“安”字画的是一个女子在家中坐着的样子。女子坐在家中,说明生活安定,所以它是安定、安全的意思。这样,在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过程中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对汉字有了全新的认识。第四,讲解字理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对汉字本源的追溯,对汉字构形规律的探索可以让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还产生强烈文化认同感,激发其继续探索的热情。

需要强调的是:字理教学要在学生识字达到一定量时才适合进行;同时,字理教学必须遵从科学的原则,肆意乱讲会引发学生认识的混乱,使学生的文化素养下降。例如有人在讲解“饿“字时,把“我”曲解为表义构件。讲成“我要吃(食)。这样一来,“俄、鹅、哦”等就会被类推为“我的人、我的鸟、我的嘴”,讲了一个,乱了一片[4]。

三、比较、积累,归纳汉字构形规律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教学在有一定数量积累之后依赖它的构形系统,利用字与字之间的联系,汉字自身的规律就会显现出来,汉字与文化的联系也就越来越明显。这时,教师稍加引导,便会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归纳出构字规律。

【案例】《识字》

师:今天我们与带“青”字娃娃玩交朋友、玩大转盘的游戏好吗?谁来大声地喊出这些偏旁的名字,并说它跟什么有关(板书:日、氵、虫、目、讠、忄)。

师:好啦,大转盘开始转动啦!(老师边转边问)你看到“青”和谁交朋友了?(利用字盘组成:清、晴、睛、请、情、蜻。教师板书生字。)

师:瞧!“青”和这些偏旁组成了6个新字,请小朋友看老师写拼音,认真拼一拼,读准每个字音。

(生自读)

师:通过拼读,你发现了这些字在读音上有什么特点?

生:我发现“青”加了三点水还读清。

生:我发现青加言字旁读请(手势第三声)声调发生了变化。

……

生: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都和“青”差不多。

师:你很会思考,用了“差不多”这个词。同学们刚刚关注了这些字的读音,你们再观察它们的偏旁,想一想这些字的字义与这些偏旁有什么关系?

生:我想有太阳就是晴天,所以“晴”是日字旁。

……

师:这6个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它们都有个“青”字在里面,“青”就提示这个字的读音,叫声旁;“日、氵、虫、目、讠、忄”分别表示这些字的意思,叫形旁,这种字叫形声字。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形声字?

……

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比较汉字的构形特点,在联系中巩固所学,积累词句等。长此以往,学生在对汉字的具体分析和不断积累的过程中逐步感悟归纳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而理解汉字,独立自主地学习汉字。

四、开拓领域,构建生活中的识字课堂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我们的识字教学也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让广阔的生活环境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场所。

【案例】《自选商场》

(师拿出一个写着“营业员”的牌子,并把牌子别在胸前。)

*师:到了自选商场大家看到过戴有这个胸牌的阿姨或叔叔吗?谁认识这三个字?

生:营业员。

师:如果我们在购物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我们就可以找“营业员”来帮忙。

师:来到自选商场。你能说出这些物品的名称吗?

(面包、牛奶、火腿肠、牙膏、毛巾等。)

(随堂检测:教师指一个物品,学生心里默念一个。统计:认识3个以上的多少人,认识5个以上的多少人,认识7个以上的多少人。)

师:认识多的同学,不止在课堂上学习,还随时识字,我非常赞赏他们这种主动学习的精神,希望大家都能像他们一样,随时随地留意、主动识字。

(结合情境教学生字)

……

*如果大家留心观察还会在自选商场看到这些词语:(投影超市分类标签)

“生活用品、文体用品、蔬菜、水果、熟食……”

师:这些词你们认识吗?

生:……

师:这些标明商品类别的词语可以让我们的购物更加方便。再到自选商场购物时同学们就会格外留心。

这位教师关注的主要点不在学生识了多少字,识了哪些字,而是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其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案例中标注*的部分,是告诉学生要“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这样也会方便我们的学习与生活。

商店的招牌、公园中的绿地“温馨提示”,校园墙上的“校园文化”……处处都可以成为学生识字的资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充分利用生活和社会中丰富的教育资源,构建生活课堂,引导学生快乐识字,独立识字。

汉语言文字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石,而小学识字教学则是汉字教育的开端,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的奠基工程。速度和数量不是评定小学识字成绩的最终目标。教师应采取多种策略,在积累一定汉字达到音形义的全面把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主动性并掌握学习汉字的科学方法,并随时请教字典、词典先生,以达到不教而终身识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温儒敏 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8~12.

第7篇

我教英语已经很多年了,发现英语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他们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都比较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应该是英语教师需要非常关注的问题。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学生能够自己尽快解决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很多问题。那些乐于和善于学习英语的同学,是独立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所以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很有必要。

一、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意识

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是老师的事情,不是其他人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没有人可以替代的。英语学习是学生在初中学习过程中很重要的的学科,所以在学生进入初中学习的开始阶段就要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意识,这是很重要的。因为有了独立学习的意识他们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才会有自觉性,自控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学习。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是自己需要,是自己的事情,会主动积极投入的,会出于对自己负责任而学习英语,他们在强烈的自我责任下学习,就不是老师的事情了,就会表现出主动性。学生在自觉主动的状态下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体念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意识越是强烈,他们独立学习的要求也就越强烈,有“想飞”的冲动,表现为“我能学”“我会学”的动力。教师就是在刚进入初中英语学习时帮助学生树立独立学习英语的意识,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尊重他们独立学习的欲望,鼓励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情况下去独立的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独立能力,由“想飞”,变成“可以飞”,直到“展翅高飞”。

学生有了独立学习的意识就会主动进行探究,去学习书本知识和跟着教师的教学去思考,他们就会达到张扬个性,发展自己的思想,使自己的思考价值得到体现,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迸发出创造力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

独立学习英语的意识有了,那么教师就要针对英语的学习特点,用具体的方法去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

(一)学好语音是学习英语的基础,是学习单词的关键。

单词的学习又是英语学习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引导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第一步。所以教师在学生进入初中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首先教好26个字母,48个音标和语音基础知识。通过规则单词(完全开音节,闭音节,单音节)读音让学生自己拼读单词,获得用音标读单词的成功感,通过拼读单词鼓励学生自己学习书上的其他不太规则的单词,然后让学生体念学习英语的快乐和兴趣,独立学会拼读单词的能力也就成为学生独立学生英语的第一步。

(二)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

简单句型的学习尤为重要,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运用习惯,从使用简单的句型进行对话开始。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培养说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上常常要采取一种很宽松,很生动的气氛帮助学生运用、理解、记忆英语。如:G0 for it 有一单元的内容是: I want to be an actor,在这个单元里涉及职业名词,如: doctor actor reporter ,waiter bank clerk shop assistant engineer 等。在学生熟练掌握这些词汇后,就应该让学生自己把这些词汇组成句子并且表达出来,如: What do you do ? I am an/a……,What does he/she ? What does your father/mother/sister/brother……do? She is a/an……,He is a /an …… 用这些实用的句子来表达,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理想来用一些没有在这节课中学习

的内容来表达怎样实现理想,为什么有那些想法,可以设想一下将来的工作环境,用英语表达出来,在课堂上老师可以说出“I will be a /an. . . . 的句型,让学生在课后去做写作练习,在下节课开始的时候叫学生进行课堂表达。学生通过课后查字典,翻资料,看书,同学之间课后讨论等方式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 独立学习的能力,有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的朗读,说出自己的观点,多留意。通过收集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的开阔视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唤醒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体念到快乐,也让他们有展示的平台,从而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三)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阅读理解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重点,在英语学习和运用中也是最为关键的。中考也好,高考也好分数比例都很高,足以说明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很重要的。培养阅读能力光靠做题是不够的,应该寓阅读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之中。在平时讲到的句型、课文或者有关阅读理解题目时,让学生独立理解其含义。鼓励学生读文章,利用课本内容指导方法,引导学生侧重要点和中心,根据文章内容和结构突出主线,让学生自己归纳,找出答案。在学生开始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的时候要用简单有趣的文章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慢慢的、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难度。阅读的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要用课外的。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途经之一。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告诉学生出现的错误不急于纠正,教师一定要给予肯定和 鼓励,既不伤害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学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能力

学生是否有探索知识的能力,就是看学生提问的水平。学生有问题提,教师应该感到高兴,因为提问行为就是一种探索行为。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够成为“提问题的专家”,总是成为提问的主动者,这样就会是学生没有问题,教师问题很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老师只是教会学生回答问题,不教会学生提问题,就无法让学生有探索知识的欲望,没有追求知识的乐趣。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比分析、解决问题更重要。在英语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机会,鼓励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探究,提出他们的观点,学习方法等,教师也要创设情景,调的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生动、形象、具体鲜活、艺术、富有吸引力。

教师不要怕学生提问,不要排除有争议的问题,而要把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作为对话的话题,加以引导、利用、开发。针对问题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和对话,让学生互相学习,教师不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发挥学生的智慧,依靠他们来解决问题,那么就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创造奇迹如果教师这样去对待学生的问题,学生就会积极思考,勇于提问。

第8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学能力;数学建模

中图分类号:G642.4?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39-02

随着独立学院近年来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成为当前独立学院教育面对的一大问题。独立学院教育生源的特殊性,使得过去针对于普通本科的教学方式无法完全照搬式地作为独立学院教学所用,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生源的特点、教学方式,结合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数学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实践,谈谈对独立学院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一些措施。

一、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由于生源方面的原因,招生一般是三本,相对于正规院校的一本和二本学生,呈现出各种各样的特点:

1.独立学院学生底子差。独立学院招收的是三本,是介于二本和专科之间的学生,学生整体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水平较低,没有系统性,特别是数学,这为后面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数学建模竞赛)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2.独立学院学生参差不齐。独立学院学生一般都“偏科”比较严重,尤其是数学。有些学生数学功底很好,一点就通,而有些学生的数学比较差,讲几遍都不明白。这对组织数学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特别是培养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3.独立学院学生学风不浓。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家庭情况较好,思维活跃,且兴趣广,有特长,因此许多学生对各种社团活动很感兴趣,过多的社团活动必然影响学生的学习;此外还有一些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少,特别是对抽象的,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花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少了。这些原因都导致了独立学院数学学习风气不浓,数学课程及格率较低。

4.独立学院学生学习需求不同。独立学院学生,由于参差不齐的原因,志向也不一样。有些学生想通过独立学院学习以后进入正规院校进行深造,这些学生学习是积极主动的;而有些学生则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毕业后想找份工作,这类学生对数学这类逻辑性较强的课程不感兴趣,需要老师经常提醒和鼓励。

二、独立学院教学现状分析

独立学院由于是民办教育,整个教学现状比正规院校的教学复杂得多。同时我国民办教育起步较晚,整个教师队伍比较年轻,一般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也存在着大量的外聘教师,在学校的时间有限,对学生的指导不够及时等,这些都对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师资队伍比较弱。独立学院的数学教师队伍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自聘的专职教师(包括返聘的教授,刚毕业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一是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来源比较复杂,他们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情况了解不深,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容易与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脱节。近几年,独立学院虽然引进了一批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高素质教师,但由于年轻教师缺少教学经验,短时间内难以发挥骨干作用。这些原因就造成了独立学院一方面缺乏高学历的教师,另一方面缺乏合理的教师梯队。

2.教材比较缺乏。当前适用于独立学院数学专业教材贫乏,选择余地很小,虽然市场上出现了一些针对三本高校的高等数学教材,但也仅限于内容上“机械性”地删减或增加,即删去一些较为复杂、难懂的内容,比如大多数定理的证明,增加一些习题的练习。

3.数学教学课时较少。由于高等数学的内容非常丰富,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性、逻辑性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等特点。而独立学院一般只安排50~60课时,难以保证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和质量,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即保证教学质量,又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成为独立学院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题。

三、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措施

数学应用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它侧重于从实际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对其进行变换、化归,得出数学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检验、评价、阐释和处理。我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独立学院学生现状和教学现状和我院在计算机教学上的优势,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主要措施有:

1.树立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长期以来数学专业的教学过分地强调数学基础知识的教育,教学方法单一和教学思想落后,而使教学内容与实际应用脱节,忽略了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看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对此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转变教师教学思想,提高教师数学应用能力的水平,把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实处。此外我们还需注重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兴趣培养和引导工作,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无用的看法。

2.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对于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内容除了数学的基础理论外,更应该强调其应用能力的培养。我院最近两年在数学基础理论教学为主的基础上,先后为学生开设了《数学实验》和《数学模型》等课程。《数学实验》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Matlab语言,引导学生借助计算机来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数学模型》课程主要让学生掌握建模的思想和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方法和步骤。本人在担任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把这两门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开放式作业让学生发挥团队作用,分小组完成;即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

3.以学科竞赛为主体,培养数学应用能力。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知识应用能力的有效载体,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教育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数学建模竞赛是国际性的学科竞赛,我院近几年比较重视这一活动,拨出专用经费参赛。通过前期对学生专业化培训,引导学生的兴趣,参赛的人数逐年增加。严格参赛人员的选拔工作,让学生主动学习,增强了整个学院的学风。

四、独立学院教学水平的改进措施

老师总体教学水平提高,配上合适的教材,才能真正地培养出有能力的学生。我校在教学上结合独立学院的教学实际,从教学队伍、教材改革、科研等方面改进教学水平,具体措施有:

1.老教师带新教师。为促进年轻教学队伍的快速成长,我们在学校内推行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指导一个年轻新老师的做法。通过推行相互听课制度,使新教师能够通过听老教师讲课,学习更多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方法;老教师听新教师讲课,并由老教师给出评语,起到导师的作用,促进了新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也促进了整个独立学院教师队伍在教学思想上的变革。同时完成了独立学院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目标。

2.鼓励老师编写独立学院实用教材。合适的教材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基础,为更好地适应独立学院教育教学的需要,我校在教材选用方面,鼓励学校教师编写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状况的教材。通过老教师主导,新教师参与的方式,组织开展独立学院学生教材的编写工作,并在学校教学中推行使用学校自己编写的教材,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年轻老师加强科研。独立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比起一本和二本院校要差得多,如何做好科研是教师的一份重要工作。同时科研和教学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通过科研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整体水平,通过教学也能够发现新的科研问题。我校出台了鼓励年轻教师参与科研的政策,引导年轻教师积极参加科研活动,通过科研活动,更好地提升新进教师的水平,也提升整个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

总之,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特殊性和教学上的特殊性,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这项具有创新性的工程面前,我们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培养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适应未来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侯晓阳.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04):37-39.

[2]熊德之.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31(011):81-83.

[3]徐慧,丁方允,王亮涛.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尝试[J].中国轻工教育.2010,(002):59-60.

[4]叶臣,周晖杰,陈军刚.独立学院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2(6).

[5]杨志春.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探索[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03):21-23.

[6]石岿然,王成,et al.公有民办二级学院数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大学数学,2004,(003):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