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6 15:56:10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行为金融学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曾琪:行为金融学理论探讨及其实际应用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反向投资策略,就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y(1997).“AModelofInvestorSentiment”,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
关键词:行为金融;现代金融;防御型投资策略;进攻型投资策略
行为金融学是从微观个体行为以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心理、社会等因素来解释、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和问题。在美国和欧洲,行为金融学不仅在学术研究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它在实践中也已经得到了应用。个人投资者在应用行为金融学的知识来避免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机构投资者也正在以行为金融学的精髓来发展以行为为中心的交易策略。
一、行为金融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迄今为止,行为金融学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理论。目前绝大部分的研究成果都集中于确认那些会对资本市场产生系统性影响的投资者决策心理特点以及行为特征。
第一,投资者的心理特点。处理信息的启发法。现代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决策者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决策者将不得不更多的使用启发法。启发法是使用经验或常识来回答问题或进行判断,它意味着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有选择性的解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直觉。由于决策的速度很快以及不完整性,使用启发式方法可能得不出正确的结论,从而造成认知错误和判断错误。启发式方法一般包括:一是典型性。这种启发性方法是一个谚语的起源:“如果它看起来像只鸭子并且呷呷的叫声像只鸭子,它可能是只鸭子。”在形成预期时,人们通过评估未来不确定事件的概率与其最近所观察到事件的相似程度。典型性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也就是投资者在形成预期时给予新信息太多的权重。二是显著性。对于发生不频繁的事件,如果人们最近观察到这种事件,那么人们倾向于过分估计这种事件在未来发生的概率。例如,如果最近一架飞机坠毁的消息频繁地被媒体传播,人们将过高估计飞机未来发生坠毁的概率。显著性可能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过度。三是自负。人们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非常自负。例如,当人们说这件事有90%可能性将发生或这声明是真实时,那么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小于70%。自负可能使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四是锚定。心理学家已经证明,当人们进行数量化估计时,他们的估计判断可能被该项目先前的价值所严重影响。例如,二手车的销售商通常是在开始谈判时出高价,然后再降价,这销售商尽力将消费者滞留在高价格上。锚定使得投资者对新信息反应迟钝。
第二,后悔。人类犯错误后的倾向是后悔,而不是从更远的背景中去看这种错误,并会严厉自责。后悔理论有助于解释投资者延迟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加速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Shefrin和Statman指出,后悔理论表明投资者避免卖出价值已减少的股票是不想使已犯的错误成为现实,从而避免后悔,投资者卖出价值已增加的股票是为了避免价格随后可能降低而造成后悔。
第三,认知不协调。认知不协调是人们被告知有证据表明其信念或假设是错误时,人们所体验的心理和智力上的冲突。认知不协调理论认为,人们存在采取行动减轻未被充分理性思索的认知不协调的倾向:人们可以回避新信息或开发出扭曲的论据以保持自己的信念或假设正确。如新车买主有选择地避免阅读他们其他车型的广告,而去看他们所选择车型的广告。
第四,回避损失。趋利避害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而对“趋利”与“避害”的选择在经济活动中是首先考虑如何避免损失,其次才是获取收益。研究表明,人们在从事金融交易中赋予“避害”因素的考虑权重是“趋利”因素的两倍。
第五,羊群效应。人们的相互影响对人的偏好改变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追求时尚与盲从心理便是其中最突出的特点。这对经济决策的形成与改变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在金融投资领域,人们往往是显著的、非理性的从众心理特征与行为。
(二)决策行为的一般特征
1994年,Shefrin和Statman开始研究可能对金融市场行为产生系统影响的决策行为特征。,一些决策行为特征已经得到行为金融学家们的公认,并作为对决策者的基本假设:
第一,决策者的偏好是多样的、可变的,他们的偏好经常在决策过程中才形成;
第二,决策者是应变性的,他们根据决策的性质和决策环境的不同选择决策程序或技术;
第三,决策者追求满意方案而不一定是最优方案。尽管这些决策特征之间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对市场的影响
尚不十分明确,但实证研究表明,投资者决策行为特征与市场中投资特性是相关的,如股票价格的过度波动性和价格中的泡沫;投资者中存在追随领导者和从众行为;过早的售出盈利投资和过晚售出失败投资;资产价格对新的市场信息反应过度或不足等。
二、行为金融学在证券市场的实际应用
在证券市场投资中具体运用行为金融学可分为防御型策略和进攻型策略。防御型策略是指利用行为金融学对人的投资心理以及决策特征的分析来控制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也就是在投资中避免犯错;进攻型投资策略则在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以从中获利。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更现实的是采取防御型投资策略。个人投资者在资金实力、分析手段与信息获得与把握上都处于劣势,因而经常靠打听小道消息等作为决策依据,行为经常是非理性的。此外个人投资者对自己的资金负责,缺乏来自第三方的监督控制体系,导致个人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容易犯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有必要采用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来指导投资。进攻型投资策略一般为机构投资者采用,因为在错综复杂的金融市场中,要对证券的定价进行判断非常困难,个人投资者很难在实际中判断出当前的市场定价是正确的还是发生了偏差,只有掌握着大量信息和良好分析技术的专业投资者才有可能进行判断。此外,各种定价错误或偏差的幅度和持续的时间都是有限的,个人投资者精力有限、交易成本高,无法利用这些偏差和错误来获利。
防御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是应用一系列行为金融的知识对自身的投资行为进行内省式的审察和研判,具体可包括:首先要核对信息的来源,核实信息的可信度、实效性等,要密切关注最近有无更新的消息或数字披露,要避免只关注支持自己看法的信息。第二,判断自身是否过分自信,特别在最近投资行为取得了一系列成功时就更应关注这点。第三,要善于比较正面和负面观点,查明对市场持最乐观以及最悲观态度的分别是什么人以及为什么会持有这样的观点。第四,要避免锚定效应导致不理性的期望值。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重要的是可以采用进攻型投资策略。各类投资机构由投资经理们具体负责运作的,投资经理们和个人投资者一样,在投资决策中也会犯各种心理偏差和认识错误,因而也需要采用防御型投资策略来加以避免。但投资经理们有着良好的金融投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经验,他们能更好的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控制。在各类机构中一般都有着良好的管理监督制度和风险管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帮助投资经理们避免犯心理偏差和认知错误。因而,机构投资者更重要的是利用进攻型投资策略来获得盈利。目前可采用的进攻型行为金融投资策略主要有:
第一,反向投资策略。就反向投资策略,是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这种策略的提出最初是基于DeBondt和Thaler(1985,1987)对股市过度反应的实证研究。行为金融理论认为,由于投资者在实际投资决策中,往往过分注重上市公司的近期表现,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绩差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绩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最终为反向投资策略提供了套利的机会。
第二,动量交易策略。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意义上的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以3到12个月为间隔所构造的股票组合的中间收益呈现出延续性,即中间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1998)在其他十二个国家发现了类似的中间价格动量效应,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
第三,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化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在购买证券时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地进行,以备证券价格下跌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根据投资股票的风险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的信念,建议投资者在年轻时股票投资比例可较大,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减少。
参考文献:
[1]Kaheman,D.andA.Tversky(1979).“ProspectTheory:AnAnalysisofDecisionMakingUnderrisk”,Econometrica
[2]Baberis.N.A.shleiferandR.Vishn
1.实践教学
美国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很高,关键在于其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能与社会需求有良好对接。在毕业前一到两个学期,学生可自行联络目标企业、公司等用人单位进行实习,老师也会带领学生到金融企业进行集中实习,将校外实践和校内课堂更好地联系起来。由于我国特殊国情,教育改革尚未完成,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我国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亟待完善。
2.教材多样性
美国教师喜欢选取多本厚重的金融学教材,并且在授课时只讲其重点章节,其他章节由学生自主学习,以课堂提问为主,类似于现在在我国兴起的翻转课堂。而在中国,教材一般选取的都是较薄、较简单的教科书,而且只有指定的一本教材。老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按照授课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按指定教材章节上课,忽略了其他相关参考教材的可取之处。
3.科研能力的培养
美国高校金融学专业老师对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基本形式是论文或调研报告。对论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要求极高。如:对数据的查找能力、对图表的编辑能力、对结论的创新性以及自我观点阐述的逻辑性等,最重要的一点是对抄袭处罚力度较大,一旦发现学生论文有作弊行为,后果极其严重。由此,学生在不断地写作论文过程中增强了写作能力、提升了科研水平以及对诚信的认识更为深刻。在我国大学本科写的最正规的论文是毕业论文,由于在学习专业课时没有经过完整的论文写作过程极易产生学术不端行为。
4.案例导向型教学
案例导向型教学方式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美国大学选课灵活,班级规模较小,实行案例教学效果明显。小组讨论实施效果较好,每名小组成员各自分工、自主并积极地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协同合作。案例导向型教学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在我国案例教学体现于案例作为篇章引言,老师在授课时很多时候忽略对案例的讲授,仍然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以被动听课为主,学生缺乏主动思考。
二、对美国金融学教学方法的经验借鉴
针对于我国当前金融学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美国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1.继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相互渗透
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检验理论教学的效果,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教学提升。当前,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攻坚阶段,为社会输送其所需的人才亦是检验实践教学成功的方法之一。如何继续做基础调研,发掘、预知社会对金融学人才特质需求,是高等院校在建立健全校外实践基地、完善教学体系的基础。
2.丰富考核体系,细化、规范评分标准
我国高校应在教学评价环节做出适当改革,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参照美国考核体系贯穿教学始终,把最终成绩定位为学习全程。如:课堂表现、出勤率、阶段性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演讲、论文或调研报告等等。丰富的考核形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敢懈怠,也使得授课教师能够严于律己,为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断鞭策自己进步,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协同发展。
3.教学方法多样化,增加课堂魅力值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标准金融学;有限理性;认知偏差;非有效市场
[中图分类号] F830.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11)08-0008-05
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 Finance)一直被认为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及其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的一系列问题(李心丹,2005)[1]。伴随着金融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出现以及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的发展,以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为前提的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金融市场的大量异象,于是出现带着心理行为特征的行为金融学。
一、 行为金融学的渊源和发展
(一)由标准金融学到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1.标准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金融学开始起源。1952年,Markowitz最为著名的论文《投资组合选择》(Portfolio Selection),提出了均值―方差模型(Mean-Variance Portfolio Theory),建立了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PT),这标志着标准金融学的诞生。Markowitz因为这个理论而被誉为“投资组合理论之父”,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1964年, William Sharpe在他的老师Markowitz的研究基础上,提出单因素模型,购建了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1976年,Stephen Ross发展了无套利原理,将资产定价和金融市场上没有免费午餐这样的简单命题紧密联系起来,建立了富有影响力的套利定价理论(APT)。1970年,Fama提出有效市场假说(EMH)之后,Black-Scholes-Merton 建立期权定价模型(OPT),标准金融学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统一分析框架的逻辑更加严密的学科体系。
2. 行为金融学的起源和发展
由于金融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市场是否有效”,即资本和资产的配置效率。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学家对金融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地发现了许多标准金融学无法解释的异象,学者们将心理学应用于对投资者的行为分析,并因此涌现了大量实证文献,而逐渐成为越来越有活力的行为金融学派。这一领域国外称之为Behavioral Finance,国内文献称“行为金融学”或“行为经济学”。1999年克拉克奖的得主Matthew Rabin和2002年诺贝尔奖的得主Daniel Kahnerman和Vernon Smith,都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人物,这些最为著名的奖项授予行为金融这个领域的专家,正是进一步说明了主流经济学对行为金融学这个领域的充分肯定。
这段时期的两篇代表论文是Kahnarman and Tversky(1979,1974)[2][3]发表的论文“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和“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 。在行为金融学的专著方面,Shleifer(2000)[4]的“Inefficient Markets: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是第一本行为金融的学术专著。另外,还有Montier(2002)[5]的“Behavioral Finance: Insights into Irrational Minds and Markets”,Shefrin(2002)[6]的“Beyond Greed and Fear: Understanding Behaviori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都是较为全面的行为金融专著。
(二) 行为金融学的概念和定位
美国芝加哥大学Thayer教授提出,行为金融学应该是研究人类认知、了解信息并付诸决策行动的学科。通过大量的实验模型,它发现投资者行为并不总是理性、可预测和公正的,实际上,投资者经常会犯错。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是人的非理因素,包括投资者信念、异质性研究及投资者判断偏差等。
饶育蕾(2003)[7]认为,行为金融学是基于心理学的实验结果,来进行分析投资者的各种心理特征,并在此类分析结果的基础上研究投资者的决策行为及其对资产定价影响的一门学科。投资者是非理性或有限理性的人,非理导致了市场的非有效性,进而使资产价格偏离其基本价值。
李心丹(2005) [1]认为,行为金融学是行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它主要是研究人们在投资决策过程中的认知、感情、态度等心理特征及其引起的市场非有效性的一系列问题。
De Bondt, W. and R., Thaler(1985)《股票市场过度反应了吗?》进而引发起行为金融研究的复兴[8]。此后,行为金融的研究不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原因有这样四点:①经济学开始回归经济行为主体,金融学顺应转向微观金融研究;②大量异象产生和心理学证明了标准金融学的缺陷;③对研究方法论的再思考,行为金融理论在试图找出市场异象背后深藏着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学解释;④Kahneman和Tversky提出的前景理论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三)行为金融理论与标准金融理论比较
标准金融学认为金融投资过程是一个动态均衡过程,根据一般均衡原理,依据在理性人假设和有效市场假说之下,推导出证券市场的均衡模型。有效市场假说是标准金融理论的核心之一,它反映了标准金融的研究思路和脉络。Shleifer(2000) 认为,有效市场的建立基于三个假设条件上:投资者是理性的;即使投资者是非理性的,由于投资组合和交易的随机性,也能抵消它的影响;部部分投资者的非理,市场可以通过“套利”使价格恢复其理性[4]。
李心丹(2005) [1]将行为金融的研究归纳成三层次:①有限理性个体研究;②群体行为研究;③非有效市场研究。这样,行为金融学的三个研究层次正好和标准金融研究的三个层次形成了对应关系:有限理性和理性人假设的对比关系;随机交易行为与群体行为的对比关系;完全市场假设和非完全市场假设的对比关系。这些对比关系见图1所示。
表1将标准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假设和研究主题进行了比较,我们看到行为金融学以人的行为为中心的生命范式代替了标准金融学的机械式的力学范式,同时行为金融学承认标准金融学的范式在一定范围内正确。从研究方法上看,二者的相同之处都是在假设基础上建立模型,并用模型对金融市场的各种现象做出分析和解释;不同之处是行为金融学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进行研究。
行为金融学是在标准金融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研究目标各自不同。标准金融学描述的是经济个体的最优决策行为,而行为金融学则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决策行为。
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框架和内容
在过去20多年里行为金融领域的相关研究中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领域:一是资产定价,即行为资产定价,主要考察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心理和行为对资产价格的影响。Hersh Shefrin (2007)[9] 对行为资产定价方法的研究进行了详细的综述。二是投资者行为,主要考察投资者的非理性投资行为和策略,并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对这种行为的原因进行解释。三是行为公司财务,主要考察投资者或者经理人的非理性对公司财务行为的影响。
对于行为金融理论,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一个公认的研究体系框架。不同学者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过各种不同的观点,综合各个学者的观点,笔者将行为金融的研究框架归纳为四个方面:有限理性的认知和行为偏差;前景理论;非有效市场的异象研究;行为资产定价和行为组合理论(见图2)。
(一)有限理性的认知和行为偏差
认知偏差是运用认知心理学原理,将人的判断与认知过程理解为信息加工过程,根据信息处理的特征,从原理上分析认知过程存在的偏差。大量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人在认知过程中,会运用一种叫做启发式的认知捷径,也叫经验法则,它包括代表性启发法、可得性启发法、锚定与调整等,这一过程可能会导致启发式偏差;另一方面,人们所面对问题的背景或表现形式也会对人们的判断带来影响,从而导致框定偏差。这些偏差是导致人有限理性的心理学原因。
人们在金融投资过程中,还有各种心理特征和情绪特征导致投资过程中的行为和决策偏差,如过度自信、反应过度、反应不足、后悔厌恶、损失厌恶、时间偏好、证实偏差、心理账户、羊群行为等。这些情绪特征也是形成投资决策偏差的心理学原因,这些因素解释了金融市场中为什么会存在过度交易、对信息的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反转效应与动量效应、禀赋效应、隔离效应、反馈机制等非理性的行为效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证券市场异象之谜的原因。
(二)前景理论
标准金融学的“理性人假设”的预期效用理论存在公理化假设,而心理实验却表明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存在选择偏好,导致预期效用理论在现实中存在反射效应、偏好反转、孤立效应等特征,这使预期效用理论的结论出现问题。经济学家试图通过放松个体决策与偏好的公理化假定,对预期模型进行了修正或改进,但很多修正模型仍然不是十分令人满意。
Kahneman和Tversky(1979)[2]提出的前景理论,也叫期望理论,对个体偏好提供了更合理的解释。前景理论包括价值函数和权重函数等原理,这些可以用两个图来刻画(见图3)。
(三)非有效市场的异象研究
Fama(1970)根据市场价格所反映的信息集将有效市场分为弱式有效、半强式有效、强式有效三种市场类型[10]。然而,由于这个理论是在特定的假设条件下建立起的逻辑推导产物,理论结果还有很多问题,如股票收益的日历效应、规模效应、“黑色星期一”等,所以有效市场假说是有缺陷的,表现在假设缺陷、检验缺陷、套利的有限性等方面的局限。这其实说明了证券市场中长期存在并被广为关注的异常现象,如股票溢价之谜、股票价格的长期偏离、股利之谜、弗里德曼―萨维奇困惑、规模效应、日历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等。Barberis和Thaler(2003)认为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代表性认知可以解释波动率之谜[11]。经济学家们试图在不动摇市场有效性的前提下对这些异象做出解释,如偶然性或选择的方法和模型问题等,并认为只要找到适当的方法就可以消除异常。但理性的解释都不能从根本上令人满意。
(四)行为资产定价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资产的定价总是与该资产的风险相联系的。行为金融学认为投资者可分为信息交易者和噪音交易者两类。信息交易者是理性投资者,噪音交易者则会犯一些认知偏差错误。两类交易者相互之间有影响,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资产的价格。
Barberis,Huang和Santos(2001)[12](BHS)将前景理论引入到股票的一般均衡定价模型中。尽管Shefrin和Statman(1994)[13]建立了行为资产定价模型(BAPM),他们将CAPM中的β值扩大,但由于噪音交易者非理性因素难以准确衡量,所以BAPM模型并没有办法被广泛接受。由于行为金融学没有推导出核心的基于行为的资产定价模型,研究只能通过实证说明市场的非有效性,而并不能进行理论描述和表达出非理性金融资产的定价机理。
学者认为,投资者心理偏差是造成异质性信念的原因之一(Scheinkman and Xiong,2003)[14]。因此,研究学者期望在将来行为金融学研究的核心模型时,可能会将基于前景理论、有限套利理论和投资者非理性心理及异质性信念有机结合。另外,行为资产组合理论运用心理账户原理,将投资者对资产的态度分为不同的心理账户,并构建单一账户证券组合选择模型和多重账户证券组合选择模型。
三、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研究和展望
(一)行为金融学在中国的研究
1.中国学者在行为金融的国内研究现状
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中国市场近20年中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的发展,为大量学者和市场参与者的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是,不可否认由于整体研究水平的限制,目前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的是将国外的研究方法与国内数据相结合,进而验证国外研究结论在中国的适用性,而且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证,开创性的研究并不多见。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才刚刚开始研究投资者心理导致的金融市场异象,沈艺峰、吴世农(1999)实证检验了我国股票市场是否存在过度反应,结果表明是市场不存在过度反应[15]。赵学军、王永宏(2001)对中国股市的“惯性策略”和“反转策略”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充分表明中国股票市场有反转现象,但无惯性现象[16]。彭星辉、汪晓虹(1995)采用调查分析的方法对上海市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点和个性心理进行了调查,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高反应性个体倾向于较为保守和低风险的投资策略,采取较多的辅助投资活动,而低反应性个体则倾向于选择风险性较高的投资策略[17]。王垒、郑小平、施俊琦和刘力(2003)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和心理特征进行研究,分析表明,中国股市是一个政策市,投资者对投资对象了解的越多,独立性越强,投资获得盈利的可能性才越大[18]。林树、俞乔、汤震宇、周建(2006)通过心理学研究试验,发现较高教育程度个体投资者的“赌徒谬误”效应对股价时间序列的变化均会强于“热手效应”[19]。
李心丹、王冀宁和傅浩(2002)通过国内某证券公司7,894位投资者的个人交易数据进行了过度交易现象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个体投资者确实存在上述认知偏差[20]。李心丹(2005)连续几年对行为金融的深入研究之后,提出了研究体系框架,将行为金融学分成三个层次:①投资者的个体行为研究;②投资者的群体行为研究;③有限套利和非有效市场研究[1]。这一研究体系的初步提出,对后续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饶育蕾在多本《行为金融学》[7][21]著作中除了提出行为金融的研究体系框架外,还对中国机构投资者认知偏差和预测市场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检验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理性,即检验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是否具有启发式、框定依赖等认知偏差,实证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存在锚定和框定依赖等认知偏差。饶育蕾实证检验了中国机构投资者情绪指数是否与证券市场未来投资收益率之间具有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不能有效预测市场。
郭文英(2007)[22]通过分析投资者对信息的评价方法,发现概率测度忽略了信息的冲突,包含概率测度的非可加测度则提供了不同投资者对信息评价方式的数学表示,而由于人类模糊思维的影响,模糊测度下的预期更能体现实际的现象,所以基于模糊测度的Choquet期望可以表现投资者的悲观和乐观态度,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资产组合选取模型更好的反映了投资者的实际决策行为。模糊测度是一种非可加测度,而基于概率测度的模糊测度反映了投资者的主观信念,代表了和投资者信念一样的对事件的可能性评价。因此,用模糊测度表示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能模型化投资者的心理现象,表现投资者对信息的判断,解释已被证实的投资者的悲观和乐观等经济行为。在Choquet预期下,结合行为金融学中关于效用函数的观点,郭文英(2007)首次用能够充分体现投资者的悲观和乐观态度的Choquet积分构造异质性信念下的资产组合选取模型。
2.国外学者对中国现象的行为金融研究
Hersh Shefrin(2007)[9]在《资产定价的行为方法》的中译本版序中说,对于了解中国市场的运作而言,行为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中国的投资者中间存在明显的行为现象。就此而言,中国的投资者看来和西方投资者一样具有相似的特点。比如,最近的研究表明,中国投资者和西方投资者一样都会表现出强烈的处置效应。各国的投资者都不大愿意出售当前价格低于买入价格的股票,而且对表征推断的依赖看来也让中国的投资者受制于外推偏误,这和西方的个人投资者是一样的。但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投资者表现出和西方投资者不一样的特征。比如,看起来亚洲投资者要比西方投资者有着更强烈的自信。而且性别差异在中国投资者行为当中不像西方投资者那样突出。在西方,男人看来会比女人交易更多,但是在中国,男人和女人在交易模式上更为相似,一旦控制了注入年龄、交易权利以及证券组合分散化程度这些其他的因素之后,在投资者群体中,女性占据的重要比例比西方更加接近于50%。
投资者基于自身的信念进行交易,不同的信念能够导致获利或损失。投资者为了“生存”需要不断的根据过去的绩效更新自己的信念从而改变资产持有策略。这样,金融市场就可以看成一个投资者信念演化的生态系统。Taylor and Jonker(1978)提出的模仿者动态(Replicator Dynamics)的微分形式,给出投资者行为的模仿者动态概念,该定义是建立在单一群体对称阶段博弈、以及选择动态为收益正性的动态模型[23]。
(二)行为金融在中国的研究展望
中国学者对行为金融学的研究近几年迅速增多,学术期刊上开始较多的出现,但是这仅仅是一个起步,而且研究仍然缺乏一个系统性的研究框架。总体看来,对认知偏差、投资者情绪及基于投资者心理的最优组合投资决策和资产定价问题的研究还很缺乏。这一领域的研究只有试图建立新的基于行为因素的资产定价模型和行为资产组合理论,才能改变行为金融学实证较多、核心理论模型较少、描述性的较多、指导性较差的现状,推动对市场有效性的检验。
长期以来,证券市场的效率问题备受学术界、实务界的关注。它涉及到证券市场是否有效、资产价格是否无偏差地反映所有信息以及投资者是否理性等问题。而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是中国证券市场能否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行为金融的研究对解决一些异象问题,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具有现实紧迫性,有着良好的研究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李心丹.行为金融理论:研究体系及展望[J]. 金融研究,2005(1):175-190.
[2] Kahneman,Daniel and Amos Tversky. Prospect Theory :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J]. Econometrica,1979(47):263 -291.
[3] Kahneman,Daniel and Amos Tversky . Judgment under Uncertainty: Heuristics and Biases[J]. Science ,1974(185):1124-1131.
[4] Shleifer,A. Inefficient Market: An Introduction to Behavioral Finance[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5] Montier,J. Behavioral Finance: Insights into Irrational Monds and Markets[M]. John Wiley,2002.
[6] Shefrin,H. Beyond Greed and Fear: Understanding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he Psychology of Investing[M].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7]饶育蕾,刘达锋.行为金融学[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 De Bondt,W.and R.,Thaler.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J]. Journal of Finance,1985(40):793-808.
[9]Shefrin,Hersh.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Asset Pricing[M]. Beijing:China People's University Press,2007.
[10] Fama Eugene. Efficient Capital Markets: A Review of Theory and Empirical Work[J]. Journal of Finance,1970(25):383-417.
[11] Barberis,N. and R. Thaler. A Survey ofBehavioralFinance[J]. Handbook of Financial Economics,Elsevier Science,2003:1053-1121.
[12] Barberis,N.,M. Huang and T. Santos. Prospect Theory and Asset Prices[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16):1-53.
[13] Shefrin,Hersh and Meir Statman. Behavioral Capital Asset Pricing Theory[J]. Journal of Financ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4(29):323-349.
[14] Scheinkman,J. and W. Xiong. Overconfidence and Speculative Bubbl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1183-1219.
[15] 沈艺峰,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J].经济研究,1999(2):21-26.
[16] 赵学军,王永宏.中国股市“处置效应”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01(7):92-97.
[17] 彭星辉,汪晓虹.上海股民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研究[J].心理科学,1995(18):94-98.
[18] 王 垒,郑小平,施俊琦,刘 力.中国证券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与个性特征[J].心理科学,2003(26):24-27.
[19] 林 树,俞 乔,汤震宇,周 建.中国投资者“热手效应”与“赌徒谬误”的试验研究[D]. 复旦大学工作论文,2006.
[20] 李心丹,王冀宁,傅 浩. 中国个体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2(11):54-63.
[21] 饶育蕾,张轮.行为金融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22] 郭文英. 投资行为人的异质性研究[M]. 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2007.
[23] P. D. Taylor and L. B. Jonker. 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ies and Game Dynamics[J]. Mathematical Biosciences,1978 (40): 145 -156.
Review of Behavioral Finance:Origin,Orientation and Research in China
Long Jing,Li Yanx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116024,China)
关键词:法和金融学;法律效率;金融效率
文章编号:1003-4625(2009)01-0086-03 中图分类号:F832文献标识码:A
一、研究现状及研究意义
(一)国外的情况
尽管金融学家和法学家们都早已知道金融法律制度可能影响金融效率,而标准化的金融学分析方法也可能有助于金融立法和执法效率。但金融学和法学的学科差异毕竟较大,所以一直以来关于它们的交叉科学研究并没有取得显著性突破。直到Rafael La Porta, Florencio Lopez-de-Silanes, Andrei Shleifer和Robert W. Vishny(合称为LLSV小组)发表了他们的合作论文――《法与金融》,金融学和法学的交叉研究才被广泛关注。LLSV小组能取得丰硕研究成果的优势在于他们具有多元化的学科背景,即金融学教授、经济学教授、法学教授和管理学教授联手进行学术研究。
法和金融学的研究路径主要有两条:
其一是通过分析特定法律约束下人们的金融行为和选择活动,以期获得更能解释实际的金融理论。结合法律制度来研究金融学问题,也就是以金融学为中心、以经济学或计量经济学作为分析工具,同时研究涉及的法律问题,强调法律环境对金融主体行为和金融系统运行的影响,比较金融组织在节约交易成本方面的功能性结构和与其相适应的法律形态。简言之这就是科斯的研究路线,即研究法律制度对金融运行的影响。
其二是可以利用成熟的金融理论为立法结构和执法方式提供参考依据,可以利用福利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分析法律的公平正义的程度,也可以利用博弈论分析法律的收益和成本等相关问题,如此就可以为修正现行的法律提供定性或定量的评估。简言之这就是波斯纳的研究路线,即研究金融运行对法律制度的影响。
(二)国内的情况
中国金融学界和法学界从“法和金融学”创始的初期就开始关注它,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研究,这些工作可以概括为主要的两个方面:其一是翻译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为我国的立法效率和执法程序的优化提供参考意见;其二是利用法和金融学已有的研究成果解释我国法律制度的缺陷和金融行为的扭曲等。
而张新的论文《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在国内第一次明确了法和金融学的地位,即金融学分为三大学科支系:微观金融学、宏观金融学,以及由金融与数学、法学等学科互渗形成的交叉学科。这一论述指明了法和金融学与行为金融学、金融数学等共同属于金融学里的交叉科学或边缘科学。
(三)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意义
进行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意义是十分明显的,如果区分科斯的研究路线和波斯纳的研究路线,则更容易得到清晰的推理。
从科斯的研究路线看,传统金融学中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和套利定价理论已经构成了现资学的基本框架,而MM理论、权衡理论和融资次序偏好理论则构成了现代公司金融理论的基本框架,尽管它们的改进理论和修正理论越来越复杂,越来越精细,但仍然解释不了现实中的许多金融问题,究其原因则在于传统金融学(包括现资学和现代公司金融理论)仅仅考虑经济参与者在既定的初始禀赋下进行最优选择,而实际上人们在进行选择规划时所受到的约束还应该包括人们的心理因素和既有的法律框架。应运而生的行为金融学则在传统金融学的基础上考虑了人们的心理因素,并以此作为约束条件考虑经济参与者的最优化选择。行为金融学是成功的,它系统地给出了羊群效应、系统性认知偏差和有限理性的理论基础,为金融学解释实际问题增加了一个新的有力工具。但行为金融学仍然不是终极的理论,毕竟金融学中仍然存在许多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都难以解释的难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风险溢金难题。
经济学研究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步骤:1.界定经济环境;2.设定行为假设;3.给出制度安排;4.选择均衡结果;5.进行评估比较。行为金融学通过改进行为假设的设定,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类似地,法和金融学如果将法律因素加入到制度安排里,将大大改进传统的金融学研究。
从波斯纳的研究路线看,就是要寻找最符合金融运行效率的立法框架和执法方式。这种意义比较直观明了,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相关的法和金融学研究做支撑,要建立一套完全符合金融运行惯性的法律制度是十分困难的。法和金融学不仅能为确定法律条款提供最优标准,而且博弈论知识可以帮助执法者预知法律出台后,利益各方博弈的可能结果,以此提高执法效率。
二、相关的思考
(一)对研究方向和研究进展的思考
国外对法和金融学的研究主要还是以波斯纳的路线为主,很少涉及科斯的研究路线,而国内仅有朱云高(2004)和谈儒勇(2005)涉及科斯的研究路线,但并没有详细展开。究其原因,可能在于:科斯的研究路线虽然前景诱人,但难度很大,在经济分析中加入法律制约因素,同时又不能抛弃初始禀赋和心理制约因素,这使得模型可能过于复杂。科斯的研究路线,不仅要求获得能解释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不能解释的事实的结论,还要求这些结论不能和传统金融学和行为金融学产生根本性矛盾。
从波斯纳的研究路线看,国内进行实质研究的也不多,主要还是专注于综述性、展望性的研究,很少涉及使用计量经济学对法律法规作出定量研究。究其原因,可能在于:国内金融学研究者和法学研究者没有进行很好的合作,遍历国内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文献即可知道国内并不存在像LLSV这样的联合研究小组。制度上的缺失是国内法和金融学研究进展较慢的主要原因,毕竟法学研究者短时间内难以掌握金融学中复杂的计量经济学,而金融学研究者在短时间内也难以掌握法学中相关概念的深层含义。另外获取各国的法律和金融数据也是比较困难的。
(二)对波斯纳研究路线的思考
《法与金融》在法系层面上讨论法律效率对金融效率的影响所获得的相关结论难以应用于立法和执法实践。这是因为该文并没有直接说明法律细目的差异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而是通过法律细目的差异证实法系之间确实存在差异,而最后说明不同的法系的金融效率又是不一样的,即金融制度的效率差异源于法系起源制度上的差异。
它存在的问题在于:金融效率的差异和法律效率的差异可能共同被其他某些因素决定,不能单凭金融效率和法律效率的正相关关系,而草率地认定法律效率决定金融效率,尽管这种可能性较大,但至少应该通过计量经济学中的格兰杰检验。
如果格兰杰检验确实表明法律效率决定金融效率,也应该关注以下问题:现今的法和金融学研究侧重于探讨法律效率如何强化金融效率,而法律和金融的最终目的都是增加社会福利,尽管金融效率一般被认为可以促进社会福利,但是其中的作用机制有待研究,而且仅用几个简单数据确定的“金融效率”还不一定能表征实质的金融效率,有可能在增加表面的“金融效率”的同时再损害实质的金融效率。
(三)对国内法和金融学研究的思考
由LLSV小组开创的以法系来研究金融效率的方式一直被沿用下来,而在立法和执法实践中迫切需要的却是法律细目对金融效率的影响的信息。而且对中国这种具有立法后发优势的国家而言,能够事先确定国内没有而先进国家已经具有的法律细目促进金融效率的程度,那将是对金融立法的极大促进。
所以我们的研究应该更关注法律细目对金融效率的影响,而不是站在过高的层面上研究法系对金融效率的影响。毕竟关于法律是内生的还是外生的,仍然存在太多的争论,如果不能承认法律是外生的,则讨论法系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将没有任何应用价值,因为没有国家能够在短期内重新自由选择自身的法系。于是讨论每一个法律细目对金融效率的影响将是更有现实意义的,因为法律细目在短期内是可以人为改变的,至少不是完全内生的。讨论法律细目对金融效率的影响,既可以在金融立法添加该细目之前进行估计(利用国外具有该细目的国家和没有该细目的国家作对比,当然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也可以在金融立法添加该细目之后进行评估(利用国内没有该细目之前的情况和添加该细目之后的情况作对比,当然要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四)国内法和金融学研究的选题建议
1.有关立法前估计方面的选题
(1)有关混业经营立法的研究选题:例如可以研究美国以《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代替《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前后的金融效率和金融风险变化情况。新的条款主要有:是否禁止商业银行从事投资银行业务;是否禁止商业银行同任何主要从事股票、债券、信用公司债、票据或其他有价证券的发行、不动产承销、公开销售或分销的机构进行联营附属;是否禁止投资银行从事商业银行业务,即吸收存款;是否禁止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管理人员相互兼职;是否允许金融控股公司让子公司开展包括银行、证券和保险在内的全部金融业务。
在我国实行分业监管,而金融业逐渐趋于混业经营的背景下,尽管当前没有必要完全颁布新的法律来确认或禁止混业经营这种趋势,但这种理论研究准备或许将为金融监管法的修订提供可行方案,有助于提高涉及混业经营的金融立法效率。
(2)有关金融企业退出立法的研究选题:金融企业的退出机制主要有自动解散,主管机关的撤销(关闭),金融机构的合并以及破产等。可以通过研究国外法律实情和金融效率之间的关系来评判到底采取哪种退出机制更能产生高的金融效率和低的金融风险。甚至可以直接研究出台《金融机构并购法》、《金融机构破产法》和《金融机构撤销条例》是否会影响金融效率和金融稳定,以及这种影响程度的大小等。
尽管我国的《破产法》已经出台,但是继续完善金融企业退出机制的任务仍然很艰巨,法和金融学提供的研究视角和成果或许对这一命题有帮助。
2.有关立法后评估方面的选题:
(1)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版)》颁布前后中国经济金融效率的变化。
(2)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修订版)》颁布前后中国经济金融效率的变化。
评估这些已经修改过的法律条款并不是所谓的“事后孔明”,而是再次修订法律时迫切需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Law and Finance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06, No. 6. (Dec., 1998), pp. 1113-1155.
[2] Anomalies: The Equity Premium Puzzle,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 Vol. 11, No. 1 (Winter, 1997), pp. 191-200.
[3] Law, Finance, and Firm Growth , 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3, No. 6 (Dec., 1998), pp. 2107-2137.
[4] Capital Structur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Journal of Finance, Vol. 56, No. 1 (Feb., 2001), pp. 87-130.
[5] William F. Sharpe, Gordon J. Alexander, Jeffery V. Bailey :Investments[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
[6]张建伟.法与金融学:路径依赖与金融法变革[J].学术月刊,2005,(10):96-103.
[7]张新.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J].金融研究,2003,(8):36-44.
[8]田国强.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J].经济研究,2005,(2):113-125.
[9]郑长德,卞娜.法和金融学:国外研究文献综述[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8):87-97.
[10]田中景.中美金融经营体制变迁的比较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1,(4).
[11]倪霞,狄晓燕.对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法律分析[J].特区经济,2005,(5).
[12]易纲,张磊.国际金融[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3]陆家骝等.行为金融学的兴起[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14]李子奈,潘文卿.计量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Kahneman教授和Amos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著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著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著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著《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Ehrharot著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股票投资策略
4.1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股票投资策略
1 文献综述
一般认为,行为金融学的产生以1951年Burrel教授发表《投资战略的实验方法的可能性研究》一文为标志,该文首次将行为心理学结合在经济学中来解释金融现象。1972年,Slovic教授和Bauman教授合写了《人类决策的心理学研究》,为行为金融学理论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1979年Daniel Kahneman教授和Amos Tversky教授发表了《预期理论:风险决策分析》,正是提出了行为金融学中的预期理论。
中南大学的饶育蕾和刘达锋着的《行为金融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阐述行为金融学理论的着作。吴世农、俞乔、王庆石和刘颖等早在中国证券市场初建时就对中国股市调查并进行取样分析,得出中国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其主要论文有:吴世农、韦绍永的《上海股市投资组合规模和风险 关系的实证研究》,陈旭、刘勇的《对我国股票市场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及队策建议》。国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相对不足,对投资策略的涉足更是有限。
本文主要是借鉴了两位美国学者的思路进行论证。美国学者彼得L?伯恩斯坦和阿斯瓦斯达摩达兰着的《投资管理》总结了美国比较有影响力的观点,对行为金融学理论在投资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发展,对投资行为进行了全面剖析,其对投资策略的研究更具有独到之处,这种在行为金融学下投资策略的研究对我国证券业的发展将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罗伯特?泰戈特着《投资管理-保证有效投资的25 歌法则》以其简单而明了的笔法描绘了行为金融学下投资方法的选择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指导我们的实践。Brigham Ehrharot着的《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中也不乏对行为金融学的 应用,比如:选择权的应用等。
2 行为金融学概述
行为金融学是将行为学、心理学和认知学成果运用到金融市场上产生的一种新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实验结果提出投资者决策时的心理特征假设来研究投资者实际投资决策行为的一门学科。
行为金融学有两个研究主题:一是市场并非有效,主要探讨金融噪声理论;二是投资者并非是理性的,主要探讨投资者会发生的各种认知和行为偏差问题。
主要理论:
证券市场是不完全有效的即市场定价不能完全反映一切信息,存在噪声交易者风险即金融噪声理论。投资者构筑的投资组合具有金字塔型层状特征即行为组合理论。
投资者有限理性。行为金融学总结的投资者行为偏差有:决策参考点决定行为者对风险的态度;投资者存在心理帐户;投资者还存在过度自信心理和从众心理。
3 行为金融学在实务中的应用
实际上,各种积极管理模式都假定市场定价失真或无效。他们认为通过投资于定价失真的市场或资产可以获得增值。然而所有的人都知道这种无效性是转瞬即逝的,这样,这些无效性可能会为有耐心的投资者提供收益。“耐心”是一个好的投资策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为金融学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诸如阿莱悖论、日历效应股权溢价、期权微笑、封闭式基金之谜、小盘股效应等等金融学难题。还提出了成本平均策略、选择策略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动量交易策略等投资策略。一些金融实践者已经开始运用行为金融学的这些投资策略来指导他们的投资活动。
成本平均策略。成本平均策略是在股市价格下跌时,分批买进股票以摊低成本的策略。采用这一策略不是追求效用最大化,而是降低投资活动。
行为金融学认为,人们在进行决策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个决策参考点来判断预期的损益,而非着眼于最终的财富状况。在心理预期的过程中,人们会把决策分成不同的心理帐户来考虑,常常拥有自信情节,高估已经拥有的商品或服务,并且倾向于增加这里物品或服务的使用次数。还对预期的损失过于敏感,把同样价值的损失计算成远高于同样价值的收益,而对已经形成损失的东西却表现出一种“处置效果”,由于期待机会收回成本而继续经受可能的损失。因此在行为金融学中的“心理”帐户和“认知偏差”这两个概念,应该在日常理财中关注。
运用动量交易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与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时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当处置效应在证券市场上比较严重时,其带来的股票基本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幅就会更大;当价格向价值回归时,可利用动量交易策略,通过差幅获利。
市场无效性本质上是一种套利机会,如果足够多的资金追求同一种市场无效性,它肯定会消失。对于许多定量投资者来说,永远感到困惑的是,一旦某种市场无效性在学术刊物上得到详细论述,它就奇怪地消失了。实际上,如果昨天的无效性已广为人知,并吸引了大量的投资资本,再设想它明天仍然存在是非常危险的。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因此,不要屈从或迷恋“权威”的信息,应该努力追求有个性的投资策略。
在职业资金管理游戏中获胜的资金管理者一般都是最少犯错误的人,但其中的许多错误都可以归因于人类本性——追求安稳、相信潮流、失败后希望改换风格和指导思想。投资组合管理中的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不了解自己的客户,不了解自己的投资市场,一些错误源于资金管理者走“受托人的钢丝绳”的游戏,一方面要获得高额收益,另一方面还不能超越客户的风险承受性。
4 股票投资策略
4.1 具备股票投资取胜的素质
对于我们来说,在股票业取得成功的素质应该包括:忍耐、自立、简单明了、能忍受痛苦、心胸开阔、有独立判断能力、百折不挠、谦让、灵活、愿做独立的研究工作、勇于承认错误,还有对普通的商业恐慌不屑一顾。这些素质的具备与巴菲特的忠告是一致的,与行为金融学是相符的,市场可能是无效的,积极管理者也有增加价值的潜力,但这些无效性既不简单,也不是静态的,利用起来代价也不低。换言之,市场无效性的一个特点就是容易消失。这就意味着市场无效性一旦被隔离出来,并广为人知,越来越多的资金追逐这一无效性时,这个特点就消失了。问题不在于投资者和他们的顾问很愚昧或麻木不仁,在于当信息收到之时情况可能已经发生变化。当乐观的金融信息广泛传播时,大多数投资人认为这个经济形势在近期内还会进一步高涨时,经济走势实际上已经向衰退迈进。头脑清醒的投资者可以在信息不完全、不理想的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那种需要各种资料的“科学头脑”是不科学的。
4.2 逆潮流而动
风险观念的根源在人类感情中可以找到。我们都是社会性生物,渴望与别人协调一致,达成共识。以常规方式失败经常比非常规性失败痛苦较少。相应地,投资者更愿意冒以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大风险,而不愿意冒可能以非常规方式失败的较小风险。许多投资者并不一定像他们以为的那样对风险有多少耐心。
参考文献
[1]曹凤岐,刘力,姚长辉.证券投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