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专题研究意识

专题研究意识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15:56:28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专题研究意识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专题研究意识

第1篇

关键词:艺术类高职生;专题教学模式;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9-0128-02

1 专题教学研究概述

专题教学(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也被翻译为“基于项目的学习”、“专题导向的教学”、“以专题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主题的学习”。纵观国内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文献,专题教学的主要理念是以建构主义、认知主义、多元智能理论等为理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教学情景,配合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主题为主要形式,以主动建构为活动主线,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主题也称为问题或者专题,内容覆盖多学科领域,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多种学习和研究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生产或创造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实际能力。IST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国际教育技术协会)的Dave Moursund从专题教学的构成要素角度将专题教学定义为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帮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创作探究完成开放性任务的过程,学生对任务具有一定程度的选择权,任务内容跨学科设计,任务的完成具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学生是主体,以团队的形式围绕主题,利用信息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作为设计者、指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和建议。

专题教学形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是主体,主要以小组合作或协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2)强调真实情景,以本学科教科书或大纲要求为指导,主题设计跨学科领域;3)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4)专题探究有一定的时间跨度,并非在单一学时内完成;5)专题成果是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小组作品。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与总结,专题教学设计按照授课方式和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专题教学;一种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教学模式;第三种是完全基于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模式。

2 专题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国外关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步较早,很多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中小学校联合起来一起开展专题教学的研究,并建立了大量的专题学习网站。在基于课堂的专题教学模式中,国外比较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某一专题的教学时,教师设计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并可以通过活动的参与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

国内对于专题教学的研究起初大多应用于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后来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中小学开展专题教学开始是在文科性质的学科教学中,大多集中于课堂进行,比如语文专题教学,课堂上以专题的形式,学生之间进行研究性学习。随着研究的深入,专题教学被普遍用来实现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课程之间的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期刊网上搜到的相关文献分析,我国对于专题教学或者专题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大多集中在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利用和评价上。

江苏省大多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即大学生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虽然各个学校安排的课时数各不一样,但是课程结束后大都要求学生参加江苏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或者国家的计算机等级考试。各个学校关于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方式基本上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通过期刊网查询,很多大学老师或者学者专家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教学手段的改进如多媒体教室、网络远程教学、自建教学平台等;教学方法的改进如任务驱动教学、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分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内容的改进如更新知识内容体系、针对本校学生自编教材、增加第二课堂、改革课程内容体系等,教学模式的创新如1+x+y的模式、学科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整合的模式等。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大量引用了专题教学模式,比如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几个院系的专业教学就是采用了专题教学法,专题教学内容涉及多个学科,有多个学科老师共同组成一个专题研究小组,学生在专题活动中学习一系列和专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这种专题教学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穿插于不同学科之间,认识并掌握各学科的特性与共性,并对各学科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整合,最终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3 艺术类高职生计算机基础课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结合艺术类高职生的培养目标和学习特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专题教学模式的策略分析。

1) 针对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以专题的形式进行分类

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不能偏离大纲要求,但是也不能僵化和牵制于大纲内容,社会不断进步,信息技术知识更是层出不穷,学习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应用于社会。所以要对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内容结合大纲要求和社会需求进行专题的分类。不同类型的学习者,由于认知风格、学习环境、个人背景等有所不同,学习内容和要求也不完全相同,比如理工科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比文科性质的学生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大都比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强,而艺术类高职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学习群体既不同于理工科学生,又不同于文科专业的学生,这就需要针对艺术类高职生的特点和要求,对专题内容进行筛选和定位。

2) 结合艺术专业,确定专题内容的广度与深度

梅瑞尔(Merill)在美国权威教育技术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出以下五种教学基本原则,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者参与真实问题的解决;学习者原有知识与新知识有联系,且受到激活;知识是以展示的方式呈献给学习者;学习者运用新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学习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整合(迁移)到现实生活。毕竟计算机信息技术只是大学课程里的基础课,而且学时很少,调查发现,大学生普遍不怎么重视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迟到早退、逃课现象比较严重,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专业课程,计算机作为一种应用技能,本来就是为生活和学习提供辅助,专题内容的范围可以涉猎于多门专业学科,至于内容的深度,可以根据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技能适当拓宽。与专业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学习态度更加积极,学习效果更加实用。

3) 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

专题教学的设计过程是否具有可行性,首先要看本课程的学时是否足够;其次要看教学资源和配备设施的状况。笔者所在学校的课程设置,由于学时较少,机房资源有限,故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专题教学为辅的形式。教师需要把课堂教学中的专题教学设计过程、每个专题需要的课时分配以及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技术进行专题教学的研究性学习等,都需要重点分析和研究。

4) 基于校园网,以专题的形式整合网络学习资源,建立专题学习导航与评价网站

专题教学的结果是一系列与专题相关的个人作品或者作品集,有效的反馈或者评价可以更好地让学习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提高有效学习的程度。以专题教学目标为依据,建立每个专题的评价指标。专题目标、内容、形式和评价依据放在校园网的专题学习网站上,以专题为类型,以作品内容为依据,把与专题相关的网络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专题学习导航。基于校园网的专题学习导航和评价网站,方便学生查到信息,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也是一个很好的总结与交流。

5) 在专题教学的过程中,借助于学习技术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

专题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是基于专题的研究性学习,其终极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和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备品质,也是信息社会每个成员必备的生存能力,是创新能力与终身学习的基础。信息素养的培养能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而学习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个人专业学习的效果和今后的发展。

4 总结

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程几乎是每个高职高专学校都要开设的公共基础课,这门课程在高校中普遍不受重视,而且应试教育意识比较严重,课程教学方法传统老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虽然能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大有人在,但是通过考试未必就能达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所要掌握的操作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但没有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教学目标,反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学生越不喜欢该课程,教学效果就越不好;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就越觉得这门课程没有学习的必要。专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做中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 谢幼如.网络环境的专题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5).

[2] 谢幼如,余红,尹睿.基于专题网站的开发性学习模式的行动研究[J],电话教育研究,2004(11).

[3] 柯清超,马秀芳.基于学习对象的专题学习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04(8).

[4] 姚军.高等师范院校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11).

[5] 刘荷花.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与研究[J].太原大学学报,2008(6).

[6] 唐朝霞.大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与探索[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5).

[7] 葛茂松,富春岩.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5(4).

[8] 张殿龙,梅险,吴宏伟.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计算机教育,2006(4).

第2篇

一、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为了培养出焊接操作熟练又能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全新人才,一些职业技能学校进行了教学改革。学校不再将理论教学和实习操作分开进行,而是在焊接操作过程中向学生讲解焊接参数设置、焊前处理、焊材选用方法以及安全保护措施等问题。学生在具体的焊接过程中及时与教师讨论一些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以及处理办法。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校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它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其优势所在。但一体化教学毕竟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不是很完善,在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各种问题。

二、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教材老旧,不适应新的教学模式

焊工的传统培训过程中,也有理论知识学习部分,但理论教育和实习操作是分开的,教材也是分开编制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开设的时间较晚,很难找到与之相匹配的教材,只能选用一些老旧的教材,期望弥补教材上的不足。但这些教材中,很多知识点是重复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资源浪费,而且在讲授过程中很难由一人完成,容易造成知识上的脱节,达不到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2教师专业技能不过硬,无法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完全打乱了原来的教学方法,一些理论知识掌握牢靠的讲师对操作技能的掌握不够或者操作技能熟练的技师在理论知识的掌握上又比较薄弱。有的学校配备的双教师,即每个专业配备专门的理论传授讲师和实习技能培训技师,但由于长期以来教师之间根本没有教学上的联系,在新模式下也就很难较好地配合。

三、如何改进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1编写适应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材

为了更好地实现焊工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可以依据传统的教材,将各个模块的知识重新整合,注重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完美结合,编写出新的教材。新教材的教学安排中可以分不同的实习环节,在每个实习环节中对所接触到的具体焊接方法进行相关的理论讲解,实现理论和操作的同步教学。

2增强对教师的培训以及教师之间的良好配合

面对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以使所有教师都能做到焊接操作熟练、理论掌握牢靠。原来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讲师可加强对其焊接操作的培训,原来操作熟练的技师可加强其对理论知识的系统掌握,在焊工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同时掌握了理论知识和相关的焊接手法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与此同时,可加强理论传授教师和技能培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使他们能根据相互之间的不足作出改进,提高一体化教学的教育质量。

3借助多媒体应用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

第3篇

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现状内容反思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包括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发展,也包括教师的专业情意的发展,并且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动力保证与支持。近年来,针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就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已有相关研究做概况分析与反思建议。

一、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状况

对目前我国教师专业情意方面的相关研究做如下统计分析,了解现在学者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数量与成果,从而发现研究热点与研究不足。

(一)研究文献年代分布情况

在对中国期刊网中国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通过“篇名”和“关键词”“主题”以“教师专业情意”“教师专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感”“教师职业情意”等为检索词进行精确检索,共查找到相关文献262篇,剔除报道和相关不符合专业情意的文章,得到相关文章167篇。历年发表的相关文章的数量、百分比及趋势见表1。通过统计发现,从2008年以后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度越来越高,但从研究文章的数量来看,研究程度与受关注度仍然不够。

(二)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视角分类

对查找内容进行分类统计发现,文章大多从以下视角进行研究(见表2)。研究内容也集中为几类:一是内容、作用、培养与激励机制等方面;二是研究具体某学科教师专业情意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与教学质量中教师专业情意的体现等;三是与教师道德建设、学生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工作角度结合考察;四是探讨师范生或职前教师的专业情意。

二、我国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内容

我国学者主要从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内容构成、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以及现在普遍出现的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现象与应对机制来进行探讨的。

(一)教师专业情意的内涵研究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书中提到教师专业情意,指出教师的专业情意表现为教师个体把教育教学工作当做生命的一部分,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认同感,愿意终身奉献于教育事业。也有学者将教师的专业情意概括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形成和沉淀的一种情感倾向,它包括教师对待教育的意识、态度和专业精神”。还有从教师专业情意的表现上进行定义,认为教师的专业情意是教师对教育、教学专业的一种深厚的感情,教师专业发展成熟境界意味着专业情意的健全。教师专业情意是教师基于对所从事专业的价值、意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是教师在专业教学行为活动中形成的情感和意志力,反映了对工作的一种热情程度或者说是一种专业情绪,从心理学意义上说是一种更高的职业境界”。其中,不同学者所界定的内容各异,所以也有学者将教师专业情意界定为“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情感、意志因素”,这样教师专业情意涵盖的面就更广了。

(二)教师专业情意的内容构成研究

在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中,涉及其内容方面的文章比较多,总结大致为教师事业感与使命感、教师爱生感、教师价值感与成就感。

首先,教师要有事业感与使命感。教师要有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意识和能力,形成相应的事业感。拥有事业感,教师将获得内心的满足和自我价值实现,从而感受专业发展中的幸福和自我满足。教师生成事业感的同时也对其专业性有了来自身的价值肯定和认同,对于这些教师,教育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存方式,不是单调枯燥,而是快乐享受。同时,教师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样的情感也会感染学生、激励学生,这样教师也可以在这种感染作用中体会到自身职业对学生、对社会强大的使命感。

其次,教师要有爱生情感。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教育对象萌生一种发自内心的爱的情感,对学生的关爱,会激起学生对教师的敬爱、热爱,形成融洽的情感氛围,这样学生不仅易于接受教师的要求和渴望,还会自愿的把教师的要求和期望内化为自身的需要和努力的目标,从而产生积极地学习行为、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愉快的学习体验。

最后,教师要有价值感与成就感。教师从专业发展中体验快乐感和幸福感,发自内心的享受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面对成长中的学生,在开启学生心灵和智慧时,追求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在丰富学生精神生活的同时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在成就学生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辉煌。

(三)教师专业情意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1.在心里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认同

教师的专业情意并不是天生的,它是教师在教育工作中对教育逐步认识深化的一种心理过程。教师通过职前与职后形成对教师专业情意的养成与构建,形成自己的信念与价值认同,形成对教师的专业情感,从而形成强烈的工作责任感,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同时充满热情的投入工作,形成在心理层面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情感动力。

2.在情感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提升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会产生积极情感,但也不免会产生消极情绪,如工作中感到无能感、失败感;对学生责备过渡;工作态度不端正,有意迟到、请假;丧失理想,缺乏动机;课堂质量低下,不能达到预期课堂效果等。当教师拥有专业信心,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并认为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爱的情感体验时,教师将会在工作中不断进取创新,增强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提升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3.在知识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拓展

教师拥有专业知识是开展教学工作的基础,教师拥有知识将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学工作,从而用专业情意构建学生学习的基石。教师拥有对教学高涨的热情就进一步促进自身学习与发展,而教师 专业知识的不断丰富与拓宽,也是加快教师专业发展的生长点与突破口。

(四)现今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表现

针对现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教师对自身专业情意淡化现象,学者们都列举了典型的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的表现,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专业情感淡化。一些教师感到工作和生活压力较大,繁琐的工作使的教师心理疲劳,课程更新也带来学习压力等“压迫”教师。另外,由于教师劳动价值与交换价值不平衡,在面临巨大压力和工作待遇上,一些教师出现教育事业热情不足,不能认真对待。

第二,教师角色冲突复杂。一些教师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容易产生多种角色冲突。如教师既是学生的教师,又是一家之长、子女的家庭教师、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和社会的模范公民,教师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心理调节。而且教师往往要处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问题,处理学生、同事、上级以及其他人的关系,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成为影响专业情意的重要因素。

第三,教师专业使命模糊。一些教师缺乏追求职业理想和积极性的动力,很多教师不能全身心投入教育工作,对教学也完全失去热情。一些教师仅带着最基本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去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感受教育所带来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仅仅是出于职责而为。还存在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下金钱观和享乐观的影响,使教师对自身的专业情意逐渐淡漠和麻木。

(五)针对现今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现象的应对机制

针对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情意淡化现象,总结不同学者提出的策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学校要做出相关努力。学校要构建一种宽松、和谐、信任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校整体目标,同时增强教师的安全感、归属感和成就感,自觉地在学校实现自己的专业成长。在学校营造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学习型团队。此外,学校要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和心理负担,排除教师机械而疲劳的工作,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多一些人文关怀。在学校管理上实行人性化管理,在民主的平台下保证教师在各个方面有展示的机会和成长的平台,鼓励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以情感为依托,与教师相互尊重、信任、理解,从而培养教师对学校、职业、学生及学校的专业情意。根据教师不同的自身需求适当进行合适的评价,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考虑不同教师的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教师的个人需要。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于挖掘教师个体潜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极为重要。

第二,教师专业情意的满足还来自于这种社会系统给予的各方面努力:国家的政策和经济支持、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都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情意的良好发展。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是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部分,社会要解决教师的物质保障、社会基础、文化引导、教育支持和健康教育等问题,从资金和政策上加大社会支持力度,改善教师待遇,优化社会舆论环境。

第三,教师本身要促进自身的角色认同和自我认识,教师对于自己在社会中扮演和承担的的角色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在专业工作中,强化教师的自我更新,教师选择适合自身需要学习的内容,制定适合自身的专业发展计划,并有意愿将所制定的计划付诸实践,实现自身的自我更新能力。教师还应从心理层面调节自身心态,寻找工作乐趣,充满激情。

三、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现状与反思

(一)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的现状

首先,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目前在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上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认识到教师专业情意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既有教师专业情意的理论研究,也有针对不同教学群体、教学状况的具体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既有理论探讨也有实证调查分析,研究的视角也趋于多样化。而且,在教师专业情意研究上还出现了不少新的视角值得我们在研究中学习。例如,学者彭云从布布鲁姆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对教师专业情意进行三个层次的研究,聂晓轩从新儒学精神研究教师专业情意,等等。

其次,研究也表现出不足。表现在研究内容浅显,如针对教师本身对专业自我和专业情感的角色认同上研究不够深入,教师为什么需要专业情意的提升、教师本身是否意识到专业情意在自我专业发展中的作用认识,即这种源头性的探讨则比较缺乏。针对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情感投入的现状分析也比较少;研究方法单一。文献大多数都是从理论本身进行研究,以往研究中只有6篇是进行实证调查分析,且调查的问卷维度与考察内容也不完全科学与全面;研究队伍比较薄弱。这方面研究大多是理论工作者进行,而一线工作者则没有得到应有关注,硕士和博士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少。

(二)对我国教师专业情意研究路向的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学者们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果,为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提供路向,唤起关注。但是,还有以下几方面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首先,应扩展研究宽度。如将研究关注点投入到教师本身对专业情意的自我认识、投入程度等方面;其次,要加深研究深度。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不应只停留在已有理论上的不断重复,而应扩展研究深度。如从教师专业生命内部研究,使教师获得专业尊严和专业信仰,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工具意义、外在价值的水平上。还有在探究教师专业情意出现淡化原因时,需要深度考虑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怎样的,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方式和程度怎样,出现教师专业情感受挫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最后,完善研究方法。在已有研究文献中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基本为理论研究与少数实证研究,研究方法还是比较单一。可以从不同学科角度借鉴方法,如结合社会学、哲学、心理学研究情感的角度对教师专业情意进行全面研究,寻求不同的理论视角,对教师专业情意的研究会有显著的突破与发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05.

[2]彭云.关于教师专业情意结构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1,(3):2-4.

[3]蒲大勇,张诚,严才富.绩效环境下农村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情意调查研究——基于四川省的实证调查[J].教育导刊,2013,(2):25-29.

[4]孔宝刚,胡娟.基于《幼儿园教师专 业标准(试行)》的幼师生专业情意培养[J].江苏教育研究,2013,(7):40-42.

[5]孟丽,洪辉.试论教师专业情感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3):18-20.

[6]韩慧宇.中小学教师专业情意发展探究[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30-36.

第4篇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 城市化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的必然现象,与二元经济结构具有密切的联系。具体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农村劳动力中没有从事农业生产也没有从事其它生产或服务活动的劳动力。由于这群人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我国的一项基本国情就是农村人口过多,“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就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主要问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68%,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达到2亿左右,农民增收的后劲之一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比重大。

现阶段,大理市农村里还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不仅不利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且是一个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彻底解决大理市的农村问题,就要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入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导致农民的人均土地面积减少,加之受到技术水平的限制,农业生产大多也都是小规模经营,因而农业生产的效率也也不高,导致大理市的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坏的过程中。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推进农村现代化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是加快大理市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二、大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是生产商品化、农业工业化和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大理市农业人口众多,加之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和农民比较利益的下降等方面的原因,大理市出现了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他们也呈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方式越来越丰富,农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在大理市区选择就业,更多的人到别的地区去寻求更加宽广的机会。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和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都逐渐放开了,农村劳动力逐渐打破地方转移,开始流向区域以外的城市,形成了异地的转移模式。同时,异地转移大概可以分为“离乡不进城”和“离乡进城”两种模式。具体来说,离乡不进城,主要是指农村之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就是说大理市的农村劳动力要背井离乡,到附近的村庄或者其它大城市的村庄从事非农业的劳动,比如近来很多地区都兴起了到沿海发达地区或者经济比较发达的大城市开发区选择就业。离乡进城,顾名思义就是指劳动力由乡村转移到了城市,而且主要从事服务业,不再以农业劳动为主。

其次,大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领域越来越宽泛。转移的领域不再单一,范围也慢慢的扩大起来,渐渐地形成了多元模式转移到多个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其他领域的农业发展和综合管理。自2000年以来,在大理市农村劳动力主要分布在以下领域:一是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受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不仅仅局限于从事农业劳动,他们逐渐的从农业领域中转移出来,从事牧渔业,进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的富裕化。二是工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大约是1.8亿。从事与工业相关的劳动力占了将近一半,而且还有持续增长的趋势。三是城乡的建筑行业,受到其行业的特殊性,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多是年轻的劳动力,以出卖他们的体力为主。四是交通运输以及通讯行业。据不完全统计,这一行业近年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每年以1000万的速度在不断扩大。五是餐饮业和零售行业。这两大行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它们的门槛比较低,因此受到了农村劳动力的青睐,目前已经达到了近3000多万人。

一般来说,在大力推进城市化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将继续大规模的向城市转移。然而,近几年大理的很多城镇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一方面折射出了很多劳动力对于工资低的强烈不满,另一方面也反映他们缺乏生存能力的专业技能。由此可见,是时候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推进加快大理市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可以加快城镇化的发展。

三、制约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制约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劳动者素质因素

(1)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差。尽管目前大理市转移出来的劳动力都是具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文化素质也相对比较高,但是和现代化城市中的工业部门相比,他们还是属于弱势群体。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因素,转移到非农产业面临许多障碍,很难进入高水平的行业,只能在过渡性行业和低层次产业中就业。转移的劳动力数量过大,可供选择的空间又相对较小,这势必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矛盾加剧。

(2)思想观念落后保守,缺乏一定的进取意识和创新精。在大理的很多地方,虽然土地的人口承载量严重不合理,但农民安于现状、满足于温饱,习惯于传统农业的生产生活方式,不愿意离开土地。还有部分外出务工的农民,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眼光,不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技能培训,只能重复低水平、低层次就业,并在无法从事体力劳动后,被迫流回农村,没有办法形成真正的农业向非农产业、乡村向城市的劳动力转移。

2、社会保障制度的排他性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依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进行保障的一项重大制度。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不管是迁移性转移还是暂时转移,都涉及到社会保障问题。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还不是很完善,城市的社会保障仅限于城镇居民,而进城打工的农民无法享受和市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他们的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都急需解决。一方面,农民工在遇到失业、工伤等困难时,无法从社会保障体系中获得一定的补偿,另一方面,农民工还存在着老无所养的后顾之忧,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3、制约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因素

(1)可供就业的岗位少,供需矛盾突出。从农村来看,在众多可以选择的转移途径中,乡镇企业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的。乡镇企业通过改革开放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岗位,给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近几年随着大理市经济的发展,许多乡镇企业的经营成本和有机构成都有所增加,导致吸纳劳动力的成本也越来越高,造成了这些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大大的下降。造成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能力下降的原因有许多,一方面,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和社会整体企业环境变化的影响,比如国家近几年大力发展国营企业,受到亚洲金融的冲击等等,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企业的吸纳能力。另一方面企业本身的制度也不够成熟,规模经济不够明显,内部存在政企不分等问题,这些都不同程度的影响着劳动力的转移。从城市来看,一方面,大理市远远落后的工业化水平,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总体能力十分有限,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转轨和改制,下岗职工增多。导致城市就业压力增大。过去由农村务工人员垄断的脏活、累活和报酬低的工作,下岗职工也开始介入,进一步缩小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问。

(2)劳动力市场秩序混乱。根据《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的规定,职业介绍实行行政许可制度。开办职业介绍或兼营职业介绍活动的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取得劳动保障部门的批准。但现实情况是,我国相当数量的职业介绍机构,都没有遵守这一规定,属于非法中介,脱离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经营极不规范,存在着提供虚假信息、与招工单位勾结、搞假招工、骗取中介费等违法现象。

四、促进大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经阶段,发展城镇化的进程中可以有效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又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城镇化不断注入新鲜的活力,所以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第三章的分析,农业劳动生产率,产业的发达程度,城乡相对收入差距和地区之间的差异都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素质

(1)在农村继续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农村青少年的文化素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农村基础教育决定的,农村基础教育和青少年的素质教育状况直接相关。只有提高了青少年的素质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未来农民的文化素质。因此,从长远的角度看,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投资体系。解决农村教育经费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农村教育投资体系。国家教育部明确表示教育投资要以政府为主,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以县为主”的管理办法,经费主要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各省也要在财政方面给与一定的支持。这个管理体系正在改变农村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村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教育经费逐层分摊、学校运作艰难、教师工资难以为继的状况,使得县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得到改善。另外,还要继续通过已经实施的希望工程、鼓励民办教育、征集社会各方筹款及地方上发放教育券等方式,实现多元化、多渠道筹资,使农村的义务教育获得充足的资金保障。

其次,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教师自身的素质和水平。要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除了定期、不定期的培训和进修以外,还可以通过成立扶贫、帮困民间组织,为那些立志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愿意到农村工作的志愿者牵线搭桥,或出台更为优惠的政策,鼓励优秀应届毕业大学生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去任教。只要制度设计合理,相信会有更多的志愿者和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去。这对于传播新的知识,改变农村信息闭塞的现状,增强农村教育队伍的活力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2)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受到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影响,他们进城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和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门槛比较低,通过短期的培训也可以完全适应这些工作。因此,在发展职业培训方面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根本上减少农民参加培训的成本。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可以将农村劳动力培训的费用纳入各级财政支撑的范围之内,由多方面来承担该费用,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第二,逐步建立了县、乡、村三方面的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网络。把尊重农民的意愿作为根本出发点,结合市场的需求,走出一条先培训后输出、以培训促进输出的新型培训道路。第三,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教育资源,通过多渠道的宣传,积极建立学历文凭和职业培训资格证书并重的劳动用工制度,提高农民进一步提升自身水平的意识。进一步推动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的制度,对职业证书考试的程序和管理更加严格,从多方面来规范各类岗位培训制度的科学化。

2、加强传统农业的改造,增加内部消化能力

首先是大农业内部的转移。大理大部分农业劳动力仍集中在传统的种植业上,而种植业又集中于传统的种植经济作物上。因此将劳动力由传统的经济作物向新型经济作物转移,从种植业向林、牧、渔等方面转移,有一定的转移空间。近几年,一些发达地区通过大力发展水果、蔬菜、水产品等农产品及其具有高附加值的相关产业群,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现象上与上述理论不谋而合。

其次是加强农业的产业化。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从传统的农业向现代产业方向发展,从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型经营方向发展。农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为农民的就业能力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推进农业产业化,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劳动密集型的农业生产的利润,而且由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3、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发展水平,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城市的主要功能就是聚集和辐射功能。聚集功能,就是通过人口、资源、基础设施、技术、信息聚集来促进二、三产业集中,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文明程度。并由于这种聚集,进一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提升,推动了经济良性发展。辐射功能,即通过城市各方面示范、服务作用及城市本身提供市场,带动影响周边农村地区的快速发展。加快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一方面有利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的稳定,减少重复转移,提高转移的效率,另一方面在实现劳动力完全转移的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变革

制度是一切变革的先导,因此我们要积极的加快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制度的创新。这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在协调城镇化发展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我们要发挥制度在转移劳动力过程中的作用,尽量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受制度的限制。同时,我们也要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最大限度地减少制度因素在劳动力转移滞留中的作用,这也有利于大理市发展市场经济。

(1)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目前,农民选择到城镇就业的最大顾虑就是土地问题,因此我们要建立健全现有的土地流转制度,帮助他们摆脱土地就是一切的传统思想。鉴于农民对土地承包的长期稳定的关系,我们可以采取法律的形式来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鼓励他们将土地转让出去,这样不仅使土地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农民自身也会获得相应的经济收益。目前在全国的很多地方,土地流转还是比较成功的,“农民变股民”成为了比较受欢迎的一种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农民不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劳动,而是把自己的土地承包出去或者转让给别人进行经营,农民最后进行分红就可以了,这样不仅很好地保护了农民的权利,也保障了农民的劳动权,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发展视角。

(2)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年轻劳动力选择到城市打工,这就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从农民的收入方面来看,他们选择进城或者是留在附近的乡镇工作,使得他们的收入达到高峰。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他们的大部分收入其实用来购买城里的生活用品,这样一来,农村劳动力消费需求的增加也促进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开放城市劳动力市场。当然,从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城市劳动力市场的开放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工程。我们要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也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顺利进行。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大城市,实施一定的调整对外劳工限制是必要的。比如,在发展初期,我们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国有企业改革给与一定的支持,这将有利于具有竞争性行业的就业保护,可以将范围缩小到仅对本地劳动力的保障。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应该逐步消除农民工的差别待遇,促进劳动力市场一体化。

五、结语

总之,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了大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使农民都各尽其能,劳动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与发挥,才能有效地促进大理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也是解决现阶段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面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热点问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仅仅依靠政府的政策是不够的,还要有农民的积极配合来实现。与此同时,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优方案和更加有效的实施办法。这一过程注定漫长而艰难,但是我相信经过我们多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它解决好。

【参考文献】

[1] 杨雪萍:大理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点及连带效应[J].浙江农业科学,2011(1).

第5篇

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基本情况

“十五”教育发展规划期间,“忽如一夜春风来”,艺术类专业在体育院校不断兴起,“十一五”教育规划时期势头更盛。先看“十五”期间情况:全国独立建制的14所体育院校,有11所经教育部批准都至少设置了1个艺术类专业;有的如成都体院、天津体院设了表演和舞蹈学两个艺术类专业,西安体院除了这两个外,还设了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武汉体院除了本科有艺术类专业外,还获批舞蹈学二级学科的硕士点。没有正式设置艺术类专业的3所体育院校,实际上已办有艺术类专选班,而且也积极申请增设。其他相关大学中的体育院系,也有许多开有艺术类专业或者专选班,比如教育部所属6所师范大学和不少设有体育学院的大学都如此。

“十一五”时期此风更劲,因为艺术学科在此期间正酝酿从文学门类的一级学科独立为一个学科门类,实际上这一动议现在已成事实。不少体育院校现已有两个或以上艺术类专业,比如武汉体育学院已有表演、舞蹈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等4个本科艺术类专业,而且还在过去舞蹈学二级学科硕士点基础上获得艺术学门类之下的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体育院校中艺术类专业涉及面如此之广,已经引起教育界和体育界高度关注并值得我们继续重视。体育院校过去的研究主要是随近年创办艺术专业的论证、实践过程,以及艺术专业在体育院校事实上的勃兴而有所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育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艺术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以及对其教学现状及改革的探讨,如黄汉升、季克异、刁在箴、黄宽柔等的研究。也有的研究将之与校园文化、大学生素质教育联系起来,如杨贵仁、于文谦等的研究。本文则将进一步对体育院系艺术专业勃兴的综合条件或者社会生态及动力机制,发展的核心理念,以及发展目标和愿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社会生态: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勃兴的客观环境和动力来源

艺术类专业之所以会在体育院校中普遍出现,必有其客观原因;之所以会在“十五”期间开始全面兴起、“十一五”时期持续发展乃至勃兴,也必然蕴有特殊机制。这种原因、机制的源起和时空依托实际就是艺术类专业的社会生态。对社会生态的了解和把握,对体育学科及其艺术类专业的建设非常重要。因为社会生态是可变的,从“十五”、“十一五”教育和体育规划时期到“十二五”教育和体育规划时期乃至更远阶段,专业所处的学术生态及整体社会生态会是变化的;其中某些方面和某些因素可能朝着利于专业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变化,某些基本不变,某些则可能相反。因此学科和专业建设必须未雨绸缪,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与时俱进、趋利避害,才能做到“适者生存”并不断“进化”。为了加强对当时学术和社会生态的认识,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

1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

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是社会生态的最重要部分。“十五”、“十一五”规划期间,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社会稳定发展,给体育、艺术、文化的发展乃至大众娱乐和休闲的蓬勃开展,都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比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和健美操、广场体育艺术形式等,没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是较难开展并维持的。而且也只有社会的繁荣稳定,才有更多的人利用体育艺术活动开展人际交往,才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以体育艺术内容为主的健身娱乐和休闲活动。

笔者曾作过多次实地调查,发现健身馆中绝大多数都是有雄厚经济实力的白领人士和退休人员;而从事公园晨练和街头晚练的人群中,也至少都是衣食无虞者。而且这两大人群从事的活动大都是体育艺术类项目,如健美操、形体练习、体育舞蹈及自创或改编的集体操等等。这种现象既是一种普遍社会存在,同时也蕴涵着一种巨大的社会需求。反映到学校教育,则是相应专业人才的培养。当然,也正因为经济的发展,才使更多的家庭能够支付艺术专业相对较高的学费,这也是艺术类专业更多出现的生态条件。

2政策环境

法规、政策及制度是社会生态的重要部分,有学者称之为规范生态。催生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最重要政策有三:一是1999年教育部颁发了《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规定》,使得“十五”教育规划期间高校在开设专业方面获得更多的自,即增设本科新专业的权利大部分交予高校,教育行政部门一般只进行总量控制,其他方面少有干预,“十一五”教育规划时期高层政策没有改变。二是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政策中,艺术考生的文化总分可以较大幅度低于文理考生,甚至还低于体育考生,这就使许多有艺术特长的考生获得更多机会,高校自然不会放过这一选拔人才的途径。三是高等教育的扩招政策。众所周知,从1999年开始,高等教育连续几年跨越式发展,扩张规模及速度,都超出了人们原来的想象。尽管这一政策遭到不少非议,但社会层面尤其大部分学生家长仍视之为正面机遇,因而“十一五”教育规划期间教育部虽已放慢扩招速度甚或某些方面有所缩减,但包括艺术类在内的招生总量却已达到较高程度。总括而言,这也是体育院校内涵发展尤其是新专业拓展和学科创新的难得机遇。

3体育和艺术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讨论体育和艺术所处的社会生态,不仅仅指客观的时空和政策环境,也包括体育和艺术自身。就如同我们讨论人类生态时,不仅指人所处的自然生态,同时也还包括人类自身,而失去人类自身的生态就仅是自然生态而不是人类生态。明乎此,我们就有必要对体育与艺术的共性及相融性进行讨论。根据教育学者李政涛的观点,教育活动具有表演性同时起源于表演[9]。

其实,体育与艺术更是如此。按生态学术语,体育与艺术应是“近缘物种”,俗话称“文体不分家”,亦即此意。体育院校在创设体育学科之外的新专业时,往往首选艺术,这也有其内在合理性。

长善救失: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和原则

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在“十五”、“十一五”教育规划期间短时勃兴,必然有其先天不足。虽然这些院校体育学科积淀相对厚重,但体育学科框架内办体育艺术专项班、专选班与开办正式的艺术专业毕竟有较大区别。艺术专业在学科归属中过去长期被置于文学门类艺术学一级学科的框架之下,自然有不同于体育相关专业的诸多要求,体育院校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人才和学术储备必然有所欠缺。而且专业的学术生态乃至整个社会生态在不断变化,因而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前路存在一定风险。何况,此类专业开办之初的社会影响也极其有限,欲在整个大艺术教育领域中崛起,欲在潜在的艺术生源中占到理想的份额,体育院校都须假以时日。

然则时不我待,“发展才是硬道理”,体育院校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快学科和专业发展。我国经典教育学著作《学记》中指出:“人为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长善救失”作为一条重要的教学原则,其实也是相关体育院校办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核心理念与原则。

对照与省察这段话所说的“多、寡、易、止”,体育院校均可入座。就体育领域而言,这些院校人才济济、成果丰硕、拓展面广,可谓之“多”。反观其他领域尤其艺术方面,则基本上是人才短缺、资源贫乏、经验鲜有,只能称“寡”。就“易”而言,意味不停变化,缺乏稳态,体育院校近年在新专业建设上正是不断投石问路、多方突围。而“止”所指,则是固于现状,进取不足,体育院校有的也是故步自封,不敢越“体”字一步。整体来看,这里的“多”似乎完全是好事,但实则不然。“多”有时障人耳目,让人耽于安乐,加之“窄河竞渡”,势必容易“翻船”。后三者似乎负面较大,但也可朝好的方面转化。

比如,“寡”有时就能激励人,鞭策人,促其“穷则思变”;“易”有时也让人多思且勇于行;“止”则多有规范,便于事物在有序中摸索新生。总而言之,在“多、寡、易、止”方面,体育院校比之他校是各有其长,也就是“长善救失”所说的“善”;但体育院校也有许多不足,即“长善救失”中的“失”。体育院校要办好艺术类专业,不能只囿于专业,而要将专业的生存、发展与学科整体建设和发展相融合。要在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和专业发展取向,凝聚学术队伍和专业人才,构建学科平台和专业基地,积累学科和专业发展的物质基础等四大方面,对学术生态和办学资源进行准确、充分地评估,把握“善”找准“失”,并且秉持“长善救失”理念进行建设,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从而增强学科和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协同发展: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总体目标及愿景

1专业内涵定位

如果说理念是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那么定位则是通向发展目标的起点。虽然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目前普遍已经历了一轮学生就业的考验,但专业内涵准确定位问题现在仍然不可回避。关于艺术类专业的内涵确定,目前大致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现在独立艺术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以及综合大学创设的艺术类专业,主要涉及西洋音乐、民族音乐、民族舞蹈、芭蕾、现代舞、中外戏曲、播音与主持,以及与电影电视相关的艺术形式等等,这些是相关院校传统和经典的专业取向。为了行文方便,我们称之为“经院艺术”本位。第二种是体育院校目前广为采用的“体育艺术”取向,包括体育舞蹈、健美操、艺术体操、体育表演,同时包括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也主要靠向体育节目播音与主持方向、广告学专业靠向体育广告方向等等。这种情况可说是“亦体亦艺、体艺结合”,“任何一种运用艺术手段方法来展示体育运动特征的都可称之为‘体育艺术’”(见《2006年全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建设发展研讨会会议记录》)。

本文将这种内涵定位取向称为“体育艺术”本位。笔者认为,在上述二者之外还应有第三种取向,那就是“泛艺术”本位,即专业内涵宽泛,可以是“经院艺术”与“体育艺术”并存,也可以是某些艺术形式的融合。比如体育院校的舞蹈专业就可既设体育舞蹈方向,也设民族舞蹈、芭蕾方向;艺术院校也可以有健美操、体育舞蹈方向,如此等等。

2“和谐共生”的生存之道

各种艺术取向并存和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也是文化多元与融合的总趋势,同时又是社会多元发展和文明演进的必然。反映在学科专业建设和发展上,就是“泛艺术”本位的出现。在“泛艺术”本位的理念之下,各种艺术形式乃至各种专业取向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这有点类似于某些动、植物在一定的生物群落中各有自己的“生态位”一样。

例如有的热带雨林,植物可分五层,上部三层为不同高度的乔木,低处为灌木和草本植物。然而各层生长相安无事,每一层基本都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也就是说,这些不同物种处于“和谐共生”状态。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其他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之间也应这样,可以在生源方面各有侧重,就业取向也可以各得其所,而不是我必须有意侵占你的领地,你必须把我斗垮。此外,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校内其他专业之间也存在资源竞争问题,但同样应取“和谐共生”之道。

3“协同进化”的发展之道

“和谐共生”并不意味不存在竞争。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与校内其他专业之间,各体育院校的艺术类专业之间,体育院校与其他艺术院校之间,都存在着竞争。从生态学理论来看,竞争有“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干扰竞争”是一种对广义资源的直接竞争,是一种竞争各方此消彼长的“零和游戏”。“利用竞争”较为隐性,即一个物种所利用的资源对另外物种也非常重要,但两个物种并不发生直接接触。在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面临的竞争中,大都是“利用竞争”,但“干扰竞争”并非完全没有。无论是哪种竞争,体育院校的发展都应以“协同进化”作为目标,以这些竞争促使自己发展,而不是有意去打击别人。

“协同进化”在体育领域再普遍不过,比如瑞典乒乓球运动员瓦尔德内尔之于中国乒乓球运动。是中国选手的灵活、快速,逼出他的刁钻多变,而他的“游击战术”又逼出了中国选手的全面和沉着,如此交互影响,才使乒坛异彩纷呈。又如优秀的裁判员和优秀的运动员,也是协同进化的。例如运动员有时会玩弄技巧蓄意犯规而挑战裁判的“法权”,但精明的裁判以丝丝入扣熟悉规则、胸有成竹应对变化、明察秋毫识破“骗局”来予以回击。毫无疑问,精明的裁判是运动员造就的。反过来,面对洞微知著的执法者,哪个运动员敢走偏锋呢?只有苦练功夫,以技取人才是正途。

由此看来,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不但不必担心其他艺术类专业的发展,也不必担心校内其他专业发展,反而要促使他人发展,关键是要以自己更好更快的发展,以及实力和特色的凸显来实现“协同进化”。否则,在竞争中就会处于颓势,并有可能走向衰亡。“协同进化”可认为是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的发展模式。

结语

第6篇

关键词:文献阅读;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问题意识

一、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门比较传统且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专业。伟大的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文明开始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其所创造的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卷帙浩繁,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的理想信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一部分。

(一)研究内容极为丰富

中国古代文学是以中国上古至近代文学为研究对象,按照时代先后顺序共分为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辽金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及近代文学九个部分。按文体分也有诗歌、散文、戏曲、小说四大基本类别。其中,在文学史上有卓越贡献且影响较大的作家就有数百位、作品数千篇,更不用说在当下文学史上提及甚少或默默无闻的作家作品了。

(二)研究问题相对隐蔽

中国古代文学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因素众多,研究具有相对的复杂性与多元化。所以,在具体的研究中,研究的问题也呈现出相对隐蔽的状态,很多观点的解读、审美倾向的表达、艺术手法的运用都不是简单的呈现,其中不仅蕴含着作者文学思想与审美理想的表达,还有诸如文体的选择、审美风尚、文艺思潮等的渗透,甚至受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者必须通过相关问题的认知、归纳、辨析,才能揭示出研究问题的真谛与精髓。

(三)价值评判较为主观

“文学”即“人学”。文学的主体是人,作品中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甚至是所运用的表现手法,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充满了个人的价值判断。文学的受众亦是人,不同的人其生活经历、情感体验、思想倾向都有差异,所以很多时候对同一位作家、同一部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价值评判,正所谓:“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即使是学者们已达成基本共识的研究尚有不同的声音,更遑论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了。基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的这些特点,研究生在探索其中的具体问题时,往往无法于相对丰富且驳杂的内容之中发现深藏的较为隐蔽的问题,无法做出自己主观的价值判断。所以,相对于其他专业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的主体性对科研有着更为重要的影响。不同于本科阶段的基础性学习,研究生更注重研究性、自主性学习。在自主性学习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所充当的是学习的指导者与协助者,包括对于学习内容与方法的指导,营造包容与独立的对话场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等。所以,这种学习模式也决定了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不在于教师的教,而在于如何在教师的引导与协助之下,让学生自主地学习,主动地阅读。这里要说明的是,研究生所要阅读的文献,既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所涉及的古代文献(原始古籍、影印本、排印本、点校本、注释本等),也包括近现代学者的研究著作、期刊论文等。

二、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文献阅读的策略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各类书籍席卷而来,到底应该读什么书,应该怎么读呢?有效的阅读不能盲目,要建构科学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并将吸收的知识有机结合到知识框架之中,才能使知识体系、思想体系更加有条理性,考虑问题才会更加有思辨性。概括来说,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是为明智之选。

(一)文学作品“细”读

文学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多层次的艺术客体,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起点与基础。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美的新批评流派就提倡“细读法”。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1]。英国文艺理论家瑞恰兹随后提出了“细读法”的具体步骤:“(1)从字、词、句含义的释读入手。(2)细致分析表达手法和修辞技巧。(3)层层解剖内在的结构层次。(4)全力开掘多侧面的主题内涵。”[2]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基础文本的阅读。这不仅包括对作品细节尤其是中心词、重点段落的多侧面、多层次解读,还包括文本所附带的内容与形式的意义。当然,“细读”也必然要求研究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古字的辨析能力、古文的阅读能力、句读能力、分析能力及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专业文本“深”读

储备专业知识是研究生阅读的重要目的。只有夯实基础,准确把握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背景、政治环境、文人交游、文化思潮、文坛文风等,才能真正理解、分析研究对象,了解作家、作品及其他文学现象的话语环境。这样的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就不再是客观的体系,而是具有鲜活特色的思想史。研究生也更易于通过心理认同解读先贤的思想历程,从而更深切地体会学术传统形成的原因与过程,进而准确把握作家、作品及相关的文学现象。

(三)相关文本“泛”读

在文学作品与专业文本阅读的基础上,也不能忽视跨学科、学科交叉领域的知识融合。李浩教授指出:古代文学研究应由纯文学的研究进入杂文学的研究,由狭义文学研究进入广义的文学或大文学的研究,提倡广谱研究,以期突破古文学的研究困境,实现学术突围[3]。经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些大家、名著及相关问题已被研究烂熟,新问题的发现更是难上加难,但学科间的沟通不仅会增加我们分析问题的深度,而且还可以兼顾多学科,达到知识的融合与沟通。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善于提出问题、否定问题,形成自己对某些问题的看法,也就是要有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更关注思维的真实性、精确性、意义和价值,更强调思维的见识性和思维性。”[4]因此,研究生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科学分析、理性判断。

三、文献阅读在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问题”的发现不是凭空想象,也不是主动寻找,而是在一定积累基础上的阐发。文献阅读就是让研究生广泛涉猎,不断丰富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从而激发研究生的思考,形成有效的“问题”。

(一)可以有效扩展研究生视野,积累相关专业知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很多研究生表现出的问题意识不强的现象源于自身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专业知识储备不足。相对于本科,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学习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尤其是在原有知识结构上某一环(专业领域)的强化与深入,而这些知识往往是本科教学及研究生教学无法直接达到的。研究生所研究领域的相关知识大多需要通过个人的文献阅读获取。比如,在整体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同时,研究生还需要深入了解某一个时期、某一个地域、某一类文体的作家作品、文学批评、文学流派、文艺思潮,及其所产生的背景、因素、与相关文学现象的关系及所带来的影响等。

(二)可以合理借鉴科学的研究方法

除了在阅读文献中获取知识,还能学习其中科学的研究方法。在研究生学习中,每个人的研究对象都不同,导师所教授的研究方法,或者师兄、师姐所分享的研究经验,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人,而阅读文献,尤其是阅读相关的著作或期刊论文,可以有效学习其中的研究方法。研究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选择研究方法,并将其整合再利用,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7篇

十明确指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我省农村人口主要由向省外转移转向以省内转移为主,向城市的转移由于没有以就业为依托,导致人口转移的效率低下,而且引发大量的经济社会问题。妥善解决农村人口在城市的就业和市民化是促进城市建康发展的前提,在河南建设中原经济区的背景下,强调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

城通过城镇化解决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的问题,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对于中国调整经济增长格局、遏制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转变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推进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不仅能推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更能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河南省作为人口总量位居全国首位的农业大省,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此,以河南省为例,结合其实际情况,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转移就业和市民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目前城镇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结构、城镇布局与结构不合理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严重地阻碍了城乡人口正常流动和协调发展。由于农村劳动生产率低下,大量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被束缚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单纯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小农业生产,农业规模经营无法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乏力,城乡结构不协调。

(二)城镇化制度落后

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正常流动。与户籍制度相联系的是城乡分割的社会就业制度,为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设置了难以逾越的障碍,固化了农村劳动力的工作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农民在城镇公平就业的机会,农民在城镇就业受到歧视。比如说,城市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只面向城市居民招工,很少从农村招工。

(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滞后

目前小城镇的就业、养老、保险、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明显滞后,农民利益屡受侵犯,雇佣方常常故意克扣和拖延工人工资。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直接影响了打工农民的收入,更糟糕的是为农村人口在城市就业增添了顾虑。

(四)农村转移劳动力素质偏低

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较低,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然而,城市工业的结构变化非常快,因此在劳动力需求与供给的质量方面存在矛盾,在相当时期内社会上仍将存在职位空缺和失业同时并存的局面。

(五)农村人口快速增长

中国人口众多,农业人口的比重较大,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明显高于城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马尔萨斯在1821年的冷酷断言,除非人口问题得到解决,一切改进穷人生活状况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即使穷人得到更多的食物,其唯一的结果是生育更多的子女。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实际是软政策,并没有落实到位,这样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扩大。

三、解决城镇化问题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城乡二元体制

进一步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需要改变原有城乡二元体制,破除农民工市民化的障碍。农民工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产物,目前这一群体已达到2.69亿人,其中超过七成属于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为应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市民化诉求,应大力发展对农民工就业容量大的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实现农民工就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提高收入的机会不断增多,为其生活保障提供坚实基础;要继续加强保障房建设,为农民工群体在城镇安家落户提供基本条件;要大幅提高农民工社保水平和覆盖面,构建农民工市民化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二)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实行开放式管理,实行户籍登记制,实现城乡人口的自由流动。然而,我们也不能进入这样一种误区,认为这一制度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理论上或许如此但现实并不那么简单。因为,城市的市场机制与生态机制具有很强的竞争性和规范性,这种竞争性与规范性必然对大量涌入的农民实行资格审查(目前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对农民移民提出要求:如有固定住所、固定住所等)。在资格审查下,城市不可能解决大量农民的就业问题,而另一方面却造成农村精英人才和农业资本大规模流向城市,进一步加速中国农村和农业的衰落。这种严峻的形式目前已在部分农村呈现出来。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既要从农业劳动力的角度考虑,也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三)加强就业培训,提供就业服务

“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发展劳务经济。因此,加大农村教育力度,加强财政投入和组织领导,为失业农民提供就业信息、就业辅导等服务,成为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重中之重。

第8篇

关键词:教师;专业成长;扬州清曲;教学;技能

中图分类号:G451.2;G613.5;G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5-0029-02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党和政府都非常关注学前教育问题。《江苏省教育发展规划》也明确指出,要完善学前教育工作,完善幼儿教育和特殊教育的师资力量。幼儿园针对教师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师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兴趣和特长等进行合理分析,将民间艺术作为研究的内容,分析扬州清曲的传承和发展,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一、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求知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在新的历史时期,教师不仅仅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同时也扮演着研究者和学者的角色。扬州清曲是一类非常具有特色的音乐形式,距离现在已经有600年的历史,并且结合了南北的唱法,形成了雅俗共赏的风格,在文艺中是非常突出的种类。清曲对人们当时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并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整个研究中,教师不仅仅是资源的收集者,也是资源的改造者。在课题刚刚开始研究时,由于教师对清曲的认识不足,导致他们都不愿意参与到具体的活动中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实际的活动中,幼儿园从问题的源头下手,为教师普及清曲的知识,并且在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组织教师学习清曲的知识。教师们也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对清曲的背景知识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并且从欣赏的角度入手,将著名的清曲曲目找了出来。教师们对清曲进行了充分的感知和欣赏,思路越来越清晰,在活动中的表现也越来越突出。

教师们在掌握了清曲的相关知识后,逐步培养了自身的清曲素养,对清曲的兴趣和爱好日益突出,能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这样,教师们在执教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主动,执教的形式也变得丰富多彩,开始由专人执教到轮流执教。教师们为了精心准备一个活动,他们会明确自己的职责,积极查阅资料,并且主动投入到教学中。在选曲的过程中,教师们对各类曲牌的特征都非常了解,而且能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同时,教师们对教学计划进行周密的分析,在教学完成后进行合理评价和分析。这样,不仅能拓宽教师的知识面,而且能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例如,在欣赏《杨柳青》这部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们首先查阅资料,了解曲牌的特点,然后在对各类曲牌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扬州的地域文化及其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悠久的历史进行分析,开阔了眼界。

二、实践尝试,研思合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一定的反思,这个环节非常重要,并且教师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不断地反思自己,转变观念。在教学中,实践和反思环环相扣,能使教师的反思习惯得以深化。

教的教学反思应该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剖析,然后选择合适的语言和行为。在课题研究的初期,教师的反思并不是特别积极,他们也不愿意畅所欲言。针对这类问题,幼儿园通过建立相关制度的方式,使教师可以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教师的热情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而且他们在工作中的创造性也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同时,幼儿园制定了一些激励的政策,通过各类奖励制度,让教师在参与讨论的过程中做好资料的整理工作。每个学期,教师们都会按照计划制定教学内容,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学中的不足。在教学内容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对幼儿性格的分析,制定合理的教学方式,完善幼儿的发展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展后,教师要及时进行反思,对班级的主题环境进行改变,完善活动材料。同时,在教研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位教师都能得到发展。

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可以制定更加明确的教学目标,从而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水平进行提升。如在进行清曲教学的环节中,有一些清曲是成年人填写的,很多表演都适合成年人,曲词也非常深奥,但幼儿的心智不成熟,他们在清曲歌唱的过程中不能掌握一些相关的技术。所以,教师在这个环节应该做好降调处理,从而保护幼儿的声带。在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机器处理的方式,也可以将现场的伴奏进行降调。

通过反思和探索的方式,幼儿的学习方法可以确定下来。幼儿善于模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第一步应该让幼儿对清曲进行模仿,通过故事导入和对比欣赏的方式,将艺术通感的功能和其他的功能紧密地结合起来。例如,在《种大麦》的演唱过程中,教师通过多次反复实践教学,使教学活动不断成熟。教师在第一次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对清曲进行模仿演唱,但是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反思后,教师逐渐认识到幼儿对清曲的认知能力不足,如果让他们直接学习演唱,难度非常大。因此,教师让幼儿先了解了牵牛花的相关知识,在这个基础上,幼儿就会对曲子的含义有基本的理解。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让幼儿掌握曲子的节奏和节拍,幼儿在唱曲子的过程中就可以把握好曲子的节奏特点。这样,在实践中幼儿既能欣赏曲子,又能演唱曲子。教师为了这次教学活动,查阅了很多的资料,开阔了自己的思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了解到只有教学方式适合幼儿,幼儿才能在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例如,在教学《梨膏糖》和《秋天的果子》时,教师收集了不同的水果。通过实践分析,可以看出幼儿对曲子的理解比较好,并且可以深化其对曲子的理解,在表演中感受到各种乐趣。在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理解中,幼儿的学习热情可以被充分激发出来,而且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也能不断进行反思。

三、走出请进,多样培训

在进行幼儿园扬州清曲教学的环节中,教师对清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过挖掘和筛选各方面的内容,找出了教学中合适的素材。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在时代和社会对幼儿成长与发展的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分析,选出了最有代表性的曲子。这些曲子都是与幼儿日常生活知识经验相接近的,能为幼儿所接受并有助于他们健全人格形成的清曲内容。同时,教师还充分挖掘社会中的人文优势,让幼儿在互动中感受快乐。如本园邀请江苏省清曲传承人陶美芳教唱清曲,邀请广陵区文化局王兆根老师讲解清曲的历史,钱明珠老师手把手地传授教师们敲瓦碟的技能……一系列的互动活动使教师们对清曲内容充满好奇和喜爱,激发了他们学习和传授清曲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们通过运用讲研结合、专题讲座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使教学活动能更好地进行。同时,教师还与本园的实际相结合,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在清曲知识竞赛中,人人都能参与到互动中,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结束语

一年多的调研工作中,幼儿园从扬州清曲入手,让教师成为研究的主体,并让他们可以主动参与到活动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促进了实践型教师的培养。课题的研讨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互相切磋、学习的平台,使他们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同时,师生一次次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一次次理念的升华,不仅解决了幼儿们的实际问题,而且提高了教师们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秦旭芳,高丙成.幼儿教师教学策略的结构、类型及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05).

[2]何叶.幼儿教师教学实践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J].学前教育研究,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