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6 15:56:2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在线医疗市场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在线医疗市场分析

第1篇

2014年起,支付宝推出“未来医院”项目作为移动就医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中完成挂号、检查、缴费、取药,甚至查看检查报告等流程。

传统的就诊过程常常因排队挂号、缴费等环节浪费不必要的时间,患者因此怨声载道,但更多的是无奈。支付宝“未来医院”计划将使得这些繁琐的程序变得简单。未来,患者在线上就能直接完成挂号、候诊、缴费、查看检验报告,以及医患互动等环节。

未来支付宝会考虑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在不改变现有流程的前提下,患者分别通过医生工作站等终端机器插卡,支付宝支付预存款,系统结算后分别扣款的方式;另一种则是通过支付宝先扣除自费部分,就诊完成后再插卡结算医保部分的费用。

“未来医院”计划中,支付宝将实施三步走战略。即首先帮助医院建立移动医疗服务体系;再激活医疗服务全生态;最后打造基于大数据从治疗到预防的健康管理平台。

目前,除了与北上广深十家以上的三甲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外,支付宝还在智慧医疗社区进行探索,与30多家社区以下医院包括社区医院达成合作。

当第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支付宝接下来会考虑如何将商保打通,并实时将电子病历、电子处方自动传给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审核后,做到快速赔付。未来将通过互联网和其他的虚拟方式在线完成电子处方,附近的药物配送、医保实时报销、保险实时申请赔等所有环节,理想状态便是激活整个医疗服务的全生态圈,解决远程就医O2O医疗的问题。完成这一阶段的问题可能会用3-5年时间。而支付宝的最终目标,也就是“未来医院”计划的最后一步则是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健康管理平台,实现从治疗到预防的转变。

在“未来医院”进程中,除了机会,还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层次不齐的医院信息化程度、封闭落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都是支付宝首先需要解决和平衡的问题。譬如,很多医院的HIS(医院管理和医疗活动中进行信息管理和联机操作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和LIS(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标准都不统一,要想打通系统,就需要首先统一标准,而如何统一来自不同开发商、不同程序的语言,对于支付宝来说还需下一番功夫。

天猫医药馆:打造医疗电商平台

天猫医药馆是天猫旗下的一个医药购物频道,它汇集了OTC药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隐形眼镜、品牌保健品、传统滋补品等网购服务项目,天猫医药馆是天猫里面的一个重要品牌。

2011年6月20日,淘宝商城“医药馆”正式上线。早在2011年3月21日,淘宝便已经取得了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颁发的《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具有在互联网网站上药品信息的资质。淘宝商城“医药馆”正式上线之时,网页上展示的商品种类包括了非处方药品、保健品、医疗器械、计生用品等药品近1万种,而处方药则不允许销售。然而,如此雄大备受关注的药品销售之路并没有原先想象的那般一帆风顺。2011年7月8日,药品监管部门要求淘宝商城整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封淘宝并对外表示:“淘宝没有取得网上售药资格。”随后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淘宝网进行查处,要求其尽快整改。

2012年2月27日,淘宝重启医药电子商务,更名“天猫医药馆”。卷土重来的“天猫医药馆”气势更足,上线品种由原先的1万种变成了2万种,入驻医药商家也由之前的5家增加至15家。更专业的改进之处是,天猫医药馆内商家的旺旺客服将由药店执业药师担任,提供在线咨询服务。此外,购物流程也与一般商品有所不同,消费者在看中某商品之后,页面跳转到相应医药商的官方网站,随后确定订单,进入支付宝付款购买,完成交易。

国内最大的医药B2C天猫医药馆的重新上路,对于本已动作频繁的网上药品零售业可能会释放连锁效应,但天猫医药馆无疑不会偏安于为医药商做平台展示,其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不明朗。而医药馆的梅开二度能否带来整个医药行业电子商务的井喷,业界对此表现出高度关注。

阿里健康云医院:实现HIS系统信息资源共享

阿里健康云医院平台名为“医蝶谷”,它被定位为“整合医疗全体系、全链条资源,提供全方位医疗服务的网络平台”。业务的涵盖范围包括了医生、医疗机构、患者、医疗保险、健康管理、云药房、检查检验等一系列环节,在大力吸引基层医疗机构的同时,也在发展二三级医疗机构的合作,搭建分级医疗机构间的转诊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患者可以找到覆盖所有科室的专家名医,线上线下结合一站式完成整个就医流程。而医生也可以在“医蝶谷”里拎包入住,通过专业优质的诊疗服务,获得患者的好评,提升自我价值。平台与实体机构打通,支持医生多点执业。

阿里健康云医院,是指阿里健康与医疗健康服务机构进行合作,让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使用阿里健康提供的HIS(医疗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产生的病人信息、诊疗过程、检查结果等都被系统保存在云端,实现整个HIS系统的信息资源共享。

目前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都没有能力置办类似HIS系统的诊疗系统,阿里健康在初期是给这些诊所免费安装HIS系统并提供免费更新维护服务,目前云医疗在全国范围推广了数百家医疗机构。2015年3月9日,阿里健康云道首先在石家庄市平衡体检机构上线运行,这种模式顺应了“互联网+”的趋势,有助于优化医疗资源配置,促进基层首诊和分级诊疗。

云医院对“重复检查、重复治疗”可实行技术上的帮助,只要是接入HIS系统的机构,都可以在该系统内看到病患的诊疗信息。云医院能够打破医疗机构之间的信息孤岛,同时实现电子处方的流转。当有足够多的医疗机构接入平台后,阿里健康的云医院平台就将全面爆发。

据悉,云医院下一步的设想是,患者在合作机构就诊后,电子处方即进入该人的阿里健康APP,患者只需打开APP就能用处方向附近药店下单。业内人士指出,阿里健康这一系列动作旨在建立完整的医药生态闭环,并通过健康资讯和寻医问药的环节,为用户提供即时的贴身健康服务。

微医集团(挂号网):打造国内移动医疗服务的先进平台

微医集团(原名挂号网),成立于2010年,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预约挂号、就医指导、健康咨询、在线支付的医疗健康服务网站。截至2014年7月份,挂号网已经与全国23个省份、900多家重点医院的信息系统实现连接,拥有超过3000万的实名注册用户、10多万名重点医院的专家。2014年挂号网累计服务患者人次超过1亿,已经快速成长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就医服务平台。2015年9月24日,挂号网更名为“微医集团”。

2014年10月,挂号网获得由腾讯领投的1.065亿美元融资,公司估值超过6亿美元。2015年9月24日,微医集团(挂号网)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总金额为3.94亿美元。微医集团这一轮融资由高瓴资本、高盛集团领投,复星、腾讯、国开金融等共同投资。2015年1月,挂号网完成对老牌网上药店金象网的控股。5月,复星医药和挂号网(杭州)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未来将充分利用各自优势资源,在技术、平台、市场、媒体等方面全面展开深度合作,形成紧密的线上线下O2O联盟。此次获得新的融资后,挂号网改名为微医集团,打算建设全国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并准备提供更全面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保险的服务,推出责任医疗计划。责任医疗计划将是新的微医集团未来重要的盈利点。

挂号网是国内移动医疗服务的先进平台,拥有大量的用户和客流,在业内和市场也有很好的声誉,但一直没有找到盈利模式。过去5年挂号网的主要工作,是把医院的服务窗口搬到手机上,和构建微医集团的医疗团队,基本上都是赔钱,因为这些都是公共服务,挂号不能获取利益。而此次挂号网希望借助对金象网控股,及与复星医药的合作,有望以售药为突破口,把挂号网的流量和用药需求在金象网上实现变现,从而逐步盈利。

专家认为,挂号网的盈利模式值得期待,一是挂号网用户量大、积累时间长、群体精准,因此其基数与粘性将成为购药转化率的基本保证;其次,复星医药与挂号网目前对金象网交叉持股,说穿了都是一家人,因此双方合作将更具深度与广度,能真正对患者进行分析及需求挖掘,从而提高购药转化率。但挂号网要真正做到流量变现,关键还是需要双方深度合作,运用各方优势资源共同对患者购药、诊疗、健康等记录进行深度分析,以大数据为基础促进金象网的药品销售。否则,再多的用户和资源都没有意义。

丁香园:建立医生社区垂直化平台

丁香园目前只是提供面向医生的服务,但未来定位是为整个医疗行业服务。丁香园从2009年1月开始持续盈利,年底收入超过500万元,2011年公司整体收入已经突破千万元。丁香园的招牌移动应用用药助手也于2011年底凭借超过100万下载量基本达到盈利。

在用户数量方面,中国的执业医师现在有 260多万。丁香园目前注册的医疗领域从业人员多达400万,其中达到其数据质量的医生有120多万,这使丁香园成为国内目前掌握医生资源最多的公司。

在融资估值方面,丁香园于2009年获得第一轮200万美元融资,2012年底完成B轮融资,由顺为基金领投,A轮投资者美国风投机构DCM跟投,金额在千万美元左右。

丁香园最大的收入来源是面对药企的服务。公司面对医药企业的服务增长很快,现在超过50%,已经是最大的收入来源。盈利模式主要有七大类:一是广告投放,即丁香园凭借最高医生用户量(包括400万会员,数百万日PV),使医疗广告精准覆盖专业人士;二是网络学术营销,即丁香园通过旗下网络平台、传统杂志及线下活动,为医药产品提供网络学术营销方案;三是市场调研,即丁香园拥用充足的调研样本库,自主研发在线调研及项目管理系统,助力药企市场分析与决策;四是丁香通服务,即通过丁香园旗下专业的生物医药商业信息平台――丁香通,面向供应商、商,提供试剂、原料药、医疗设备等类产品信息展示;五是会议服务,即通过丁香园医药学术会议信息平台,提供会议预告、图文视频、APP定制、EDM等传播形式,为企业提升影响力;六是丁香人才服务,即通过丁香园旗下专业医疗求职招聘平台――丁香人才网,储备专业人才简历100余万份,为医药企业提供网络招聘会员服务、图文信息服务、个性化招聘服务;七是医药数据服务,即通过丁香园专业团队研发的医药行业综合数据库平台――insight,提供综合搜索平台、注册上市情况、药物研报、政策市场情报及潜力筛选平台,使药企明确企业发展目标和资源投入方向。

丁香园移动端产品以免费为主,主要盈利模式为向医生收取激活码费用和面向企业提供有偿广告投放、市场调研、医药数据服务、人才招聘服务。激活码售价99元人民币,支付后可永久使用当前所有功能和数据,并提供一年数据更新支持。激活码获取渠道是可通过丁当铺以299丁当积分兑换,或通过淘宝网,开通医生认证享免费。目前丁香园拥有丁香人才网、丁香通、丁香客、用药助手、丁香医生、PubMed中文网、调查派、丁香会议等移动客户端产品(见图9)。

好大夫在线:打造国内领先的医患沟通平台

好大夫在线是以患者为核心的、中国目前最大的医患沟通平台,仍在坚持“用病人的口碑”来传播医生的个人品牌,仍在累积核心竞争力,尚未盈利和上市。

好大夫在线定位于“以患者为核心的院外医疗服务(医院前和医院后的在线服务)”,“病情优先制让患者和医生粘制在好大夫这个平台上”,已经经营了9年多,截至2013年底,好大夫已有3200多家公立医院(其中,含有全国全部的1700多家三甲医院)和少数民营医院(上海沃德和北京和睦家)的32万名医生注册,其中,有7万名活跃医生开通了个人网站,提供在线咨询、转诊、预约加号等在线服务,最能帮助患者的医生,其排名最高,注册患者2800万人,患者通过疗效和服务态度两个纬度对医生打分。

第2篇

如果以数据的采集和运用方式为标准,我们可以把可穿戴设备主要划分为两种类型:用于对外界事物实现感知、控制并施加影响的一般可穿戴设备;通过人体数据采集,实现健康干预,乃至诊断、治疗、康复等功能的医疗可穿戴设备。当然,两者在实际产品及应用中可能存在交叉与融合。​

不论是智能眼镜还是智能服装、甲胄,一般可穿戴设备的主要功能是采集人体所发出的位置信息、互动信息、流量信息,利用和扩展人体机能,是对人自然属性的延伸。​

而医疗可穿戴不管是智能手环、臂带、帖敷传感器还是体内外康复装置,主要功能则以采集到的体征数据、生电信号、生物能,用于对人体自然属性的监控、管理和辅助恢复人体自身机能。​

一、2013年度可穿戴技术创业投资概况

资本实验室全球风险投资数据库显示,2013年可穿戴技术领域完成投资交易64笔,披露投资额5.6亿美元。​

1.可穿戴技术投资年度变化趋势​

从全年来看,各季度可穿戴技术投资保持持了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四季度,增长异常迅猛。由此可见,无论是创业企业还是投资机构都在加快抢占可穿戴技术与市场前沿的力度。​

另据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于2013年5月的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预测,到2015年的2至3年间,可穿戴技术市场规模将由目前的30至50亿美元,增长到300至500亿美元。这种趋势的背后是全球硬件创新企业的蓬勃发展与风险投资的快速跟进。​

2.一般可穿戴与医疗可穿戴技术投资对比​

在2013年度,一般可穿戴和医疗可穿戴技术同时收获32笔投资交易。其中,一般可穿戴技术披露交易额3.73亿美元,医疗可穿戴技术披露交易额1.87亿美元。​

投资交易额的落差不能说明医疗可穿戴技术对资金的吸引力更弱,而是从另一个层面表明:与一般消费级的可穿戴技术相比,医疗可穿戴技术因其更高的技术与应用门槛,在投资方面更趋冷静。该领域也正在等待,或营造下一个待爆发的、更广阔的应用市场。​

美国消费电子协会(CEA)新近完成了一项市场分析,并作出预测:在未来5年,可穿戴设备的整体市值将超过80亿美元,大幅度增长的预期主要来自于健康/医疗领域的推动。CEA与市场研究机构ParksAssociates联合完成的另一份调查则显示:在美国今后的五年中,个人健康/医疗类的可穿戴产品、相关软件和服务的总体营收将激增142%,并且有29%的智能手机用户愿意购买和使用健康/医疗类可穿戴设备。此类乐观的预测正吸引和带动更多投资在该领域的持续攀升。​

3.一般可穿戴技术细分领域投资对比​

在2013年,众多企业的可穿戴设备走下展台,并且实现了销售数据上的不断突破。据已有的市场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约为700万件以上。尽管和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比,可穿戴设备的销量还不成构成足够的量级,却已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从目前已上市或测试中的产品来看,可穿戴设备主要有耳机、腕带、眼镜、头箍、指环、纽扣、帖敷等形式,总体可划分为4大类:腕戴式、头戴式、眼镜和传感器。​

由本年度投资数据可见,腕戴式产品(腕带和手表)投资交易数量最大,占比超过1/3;而交易额占比超过2/3,是可穿戴技术最热门的领域。​

相比之下,头戴式和眼镜类可穿戴设备的合计交易数量、交易额均位于腕带式产品之后,这主要在于:前两者的功能更为复杂(主要用于游戏、视觉增强现实、数据图形可视化、视觉信息分享、“意念”操控等用途),技术开发难度更大,走向市场需要更多时间和历练。而与此同时,手环、智能手表产品在更多企业的推动下,已经更快地走向市场并在广泛而激烈的竞争中实现了迭代。​

二、可穿戴技术及其生态系统的成长

1.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增长,为可穿戴技术提供厚实的市场基础​

据Strategy Analytics的调查报告显示,2013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51亿部,同比增长45%。另据IDC的最新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0.04亿部,比2012年的7.253亿部增长了38.4%。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首次超过功能手机,占到手机产品出货总量的55.1%。巨大的智能手机保有量,为可穿戴设备稳健迈入消费市场,积累起了足够大的设备基数和运营支持平台;而智能手机市场规模的扩大,也折射出市场对可穿戴设备在内的移动智能设备,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消费能力。​

尽管现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使用还依赖于智能手机,技术和市场也亟需健全,但它们与一般移动“智能”设备有着明显区别:1.更便携和操作更简化;2.实时的数据感知与采集;3.增强现实技术相应扩展了使用者的能力。而最关键的一点是:可穿戴设备为更多技术和应用,开启了全新的平台和生态系统的入口;而人类进一步变成在线“终端”,思维的互联网正在到来……因此,可穿戴设备对智能手机的依附只是暂时的过渡,势必迎来一个更独立的发展空间。​

2.多元化的移动操作系统正在加速生态圈的扩充​

Android、IOS、WP等移动操作系统通过把设备接入互联网,赋予了硬件全新的生命。他们所带来的捆绑设备数量、在建的生态系统规模和未来市场的预期都必将实现惊人的增长,而这一趋势也将从智能手机市场快速延伸到可穿戴设备市场。​

此外,包括亚马逊、Facebook、英特尔、三星、腾讯、阿里巴巴等在内的众多IT巨头都在开发更多的行业应用平台。这将促进软、硬件创新的进一步融合,并为可穿戴技术拓展出更多的数据通道、更广阔的应用环境。​

3.云和大数据市场规模的扩大​

IDC预测指出“在2014年,云市场规模将增长25%,达到1000亿美元以上,大数据技术和服务规模也将超过140亿美元”。另外,“由于云市场参与者的竞争规模不断扩大,所有IT硬件提供商采取的‘云优先’战略,将使全球数据中心和云服务数量大幅增加”。在2014年中,云服务管理下的数据中心将占到服务器出货总量的25%到30%。这一趋势必将为可穿戴设备在内的计算设备,提供更快、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

4.物联网的铺开和所有行业的数字化​

有预测称:到2020年,物联网将可创造出300亿个自动连接的终端,来自物联网的总收入将达8.9万亿美元。其中传感器、芯片、交互设备等是实现物联技术和应用必不可少的装置,而可穿戴设备轻便、可扩展、乃至可植入的特征决定了这种设备可以成为推动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及分享物联网发展成果的重要终端。​

5.创新与资本合力推动可穿戴设备市场成长​

在可穿戴技术的阵营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Google、Fitbit等互联网巨头与新贵的高歌猛进,还能看到联想、富士康、华为、中兴、索尼、LG、海尔等传统IT厂商的厉兵秣马,甚至还能发现Barneys New York、Opening Ceremony等百货、时尚品牌的跨界参与……上述企业及其他更多参与者共同构成了持续进化的可穿戴生态系统。这个庞大的系统将继续推动可穿戴技术领域投资规模的扩大,技术研发以及产品迭代的加快,也将带来穿戴设备出货量的复合型增长。​

三、配套技术为可穿戴设备提供有力支撑

1.芯片技术​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逐步升温,芯片制造商开始加大该领域拓展力度。例如:英特尔了多款针对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名为夸克(Quark)的处理器;德州仪器(TI)推出了一款能够植入可穿戴设备的投影芯片;博通展示了业界首款用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单芯片解决方案(SoC),直指低功耗可穿戴市场;飞思卡尔半导体公司最新研发的微控制器Kinetis KLO3 MCU正试图在可穿戴市场分一杯羹;而三星、高通更是直接推出了搭载自有处理器的智能手表。​

2.传感器技术​

作为可穿戴设备的重要基础,可穿戴传感器技术同样在快速进化,并形成一个规模可期的市场。据ABI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到2017年之间,可穿戴式传感器市场将会以41%的年增长率增加。到2017年,可穿戴式传感器的数量将达到1.69亿个,其中,60%的装置将用于健身监测,23%用于老年人健康监测,7%用于远程病人监测,剩余7%用于医疗护理监测实用。​

3.NFC技术​

可以近距离、安全、高速传输数据的NFC技术目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各种移动终端,基于此技术的移动支付、电子设备操控、汽车解锁、家居安防、广告推送等功能层出不穷。而可穿戴设备前所未有的便携性乃至植入式特征,将让我们看到NFC技术在可穿戴领域更值得期待的应用空间。​

据ABI Research报告显示,2013年具有NFC功能的设备出货量较去年增加了129%,这一增速在2014年还将显著提升,或将推动可穿戴技术及应用的拓展。​

4.人机交互技术​

可穿戴的人机交互技术打破了传统的鼠标、键盘录入或使用机械语言对话的屏障,进化到使用眼球追踪、语音识别、远程触控、意念控制等技术为入口的全新控制手段。人们可以解放双手,随意通过设备完成计算,得到需要的结果;同时,可以接纳更多交流者即时在线协作,智慧的众包、思维的互联将成为现实。​

5.屏幕技术​

微流体屏幕技术和弯曲屏幕技术的开发正在推进,可以进一步加强可穿戴技术界面操控的精度和呈现效果。​

TactusTechnology展示的微流体屏幕技术,在小屏上做出凹凸,给触摸以物理键盘那样的质感和反馈,使小屏设备操作更精确甚至实现盲打。日前有消息称Tactus已经在日本注册了专利,首款配有微流体技术的产品将会在2014年下半年推出。​

相对于微流体屏幕技术,技术大佬们在弯曲屏幕上的竞争更直接一些。三星Galaxy Round手机、LG Flex弯曲智能手机都已显露真容。苹果也于12月10日公布了名为“弯曲触摸感应器”的弯曲屏幕技术专利,并强调这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屏幕厚度,还能保持触摸的高精度。更有趣的是它可以像波浪那样有多个弯曲,而随着技术发展,大尺寸屏幕很可能像纸一样制成卷轴随身携带。​

6.机器人技术​

可穿戴设备与机器人技术的开发之间同样存在更紧密的联系,:在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过程中,可以将可穿戴设备捕获和加工的人类智慧与行为数据,传输给机器人,赋予它们仿生特性和“思考”的能力。这为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提供了设计、测试和人机交互等方面的有力辅助。而可穿戴技术在向更大的应用范围扩展中,也可以将智能机器人作为人体的替代,特别是在高危环境下完成可穿戴产品的测试,获得精准的试验结果。​

第3篇

工作计划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部门网站工作计划范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部门网站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项目策划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网站的理论论证时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及完成相关文档。

这一阶段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一)、建设网站前的市场分析

1、相关行业的市场是怎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否能够在互联网上开展公司业务。

2、市场主要竞争者分析,竞争对手上网情况及其网站规划、功能作用。

3、公司自身条件分析、公司概况、市场优势,可以利用网站提升哪些竞争力,建设网站的能力(费用、技术、人力等)。

(二)、建设网站目的及功能定位

1、为什么要建立网站,是为了宣传产品,进行电子商务,还是建立行业性网站?是企业的需要还是市场开拓的延伸?

2、整合公司资源,确定网站功能。根据公司的需要和计划,确定网站的功能:产品宣传型、网上营销型、客户服务型、电子商务型等。

3、根据网站功能,确定网站应达到的目的作用。

(三)、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根据网站的功能确定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1、采用自建服务器,还是租用空间。

2、选择操作系统,用unix,Linux还是Window20__/NT。分析投入成本、功能、开发、稳定性和安全性等。

3、采用购买的网站系统还是自己开发。

4、网站安全性措施,防黑、防病毒方案。

5、相关程序开发。如网页程序ASP、JSP、CGI、数据库程序等。

(四)、网站内容规划

1、电子商务类网站要提供会员注册、详细的商品服务信息、信息搜索查询、定单确认、付款、个人信息保密措施、相关帮助等。

2、如果网站栏目比较多,则考虑采用网站编程专人负责相关内容。注意:网站内容是网站吸引浏览者最重要的因素,无内容或不实用的信息不会吸引匆匆浏览的访客。可事先对人们希望阅读的信息进行调查,并在网站后调查人们对网站内容的满意度,以及时调整网站内容。

该阶段主要完成以下一系列文档。

文档1:《建设网站前的市场分析》

文档2:《建设网站目的及功能定位》

文档3:《同类网站竞争性报告》

文档4:《内容和功能清单》

文档5:《网站功能分析说明书》

文档6:《网站层次结构图》

文档7:《网站技术解决方案》

文档8:《网站目标设计说明书》

文档9:《网站CI形象报告》

文档10:《建站费用估算》

文档11:《网站收益实现办法》

二、网站设计时期:

在这一阶段,只要是根据第一阶段的一系列文档,进行网站的设计,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根据《网站CI形象报告》进行网站页面的平面设计,要充分考虑到浏览者的习惯进行页面设计,页面要附合统一、美观、直观的原则;

2、根据《内容和功能清单》、《网站功能分析说明书》、《网站层次结构图》进行网站的程序设计,实现网站的功能与流程,并在已设计好的页面上实现相关功能。程序设计要充分考虑到现阶段网络的实际情况,效率高,速度快,可靠性高,同时要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

在这一阶段,网站项目负责人要跟进设计的进度,提出改进意见,并继续完成如下文档:

文档12:《网站测试方案》

文档13:《网站与推广方案》

文档14:《网站运作团队组建办法与工作安排》

三、网站试运行时期:

网站设计完毕,为确保网站安全性与稳定性,要进行测试运行。该时期应该按《网站测试方案》的说明,进行测试,一般试运行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内部测试

内部测试期间,主要发动公司内部员工依据《网站测试方案》,对网站功能与实现流程的测试,发现问题后提交程序设计者进行修改。

内测的主要项目有:

1、服务器稳定性、安全性。

2、程序及数据库测试。

3、网页兼容性测试,如浏览器、显示器。

4、根据需要的其他测试。

第二阶段,公开测试

公开测试期间,要清除内测期间数据,并邀请公司关系较好的朋友、单位进行共同测试,上传各种数据、资料。

公开测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征求各方意见以及客户接受程度,同时也是网站积累第一批用户的过程。

网站测试期间,要依据《网站运作团队组建办法与工作安排》组建运作团队,并实行试运作。

网站测试结束后,完成文档15《网站测试总结》。

四、网站推广期:

网站通过测试,正式进入运作期,依据《网站与推广方案》的指导,进行网站的正式与宣传。

主要工作内容有

1、网站测试后进行的公关,广告活动。

2、搜索引掣登记、友情链接的交换等。

五、网站运营期:

该时期网站已有一定稳定的流量,网站进入营销期。

该时期的主要工作有:

根据《网站目标设计说明书》、《网站收益实现办法》等文档以及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制定相应的营销方案,执行营销方案。

以网站的名义策划各种活动。

在运作过程中,如果原有计划不适合新的形势或发现原计划有不完善之处,要及时执行应急方案并制定新的方案。

部门网站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的一年即将开始,综合客服部也面临了全新的环境与考验,根据自身的情况,做出以下工作计划:

1、以客户为中心,大力提升服务质量。

1.1寻找、创造机会采取多种形式与客户加强沟通,比如:上门走访、顾客满意度调查、往来文件、节日期间的互动等等。及时掌握客户的信息,把握客户需求,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1.2利用HELPDESK管理软件,注重客户信息的收集、分析、比较;根据客户反馈信息,及时做出反映。

1.3以客户为中心,改善业务流程、操作程序。

1.4推动拓展、发挥“贴心管家小组”职能,使每位成员真正和客户“贴”起心来,及时为客户解决问题。

1.5规范、强化、细化客服人员的礼貌待客、热情服务。

2、全力配合政府机关,做好公共服务工作。

2.1及时宣传、传达、落实政府部门的有关法律法规条文

2.2一如既往的全力配合、支持、落实各级政府的各项政策指示,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

3、严控外包方,把好质量关。

3.1利用对外包方的“月会”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外包方服务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发现问题让其限期整改。对于外包方的管理形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

3.2对于像“外墙清洗”等类似的一次性外包服务活动,派专人跟进,发现问题,让其立即整改,严把质量关。

4、畅通沟通平台,做好宣传工作。

4.1发挥、利用宣传栏的桥梁、窗口作用,及时更新丰富宣传栏信息,将项目部的有关管理信息、服务信息及外来信息等及时给业主。

4.2向广大顾客全面展示、树立物业部的良好形象。

4.3对于业主普遍关心的问题,利用宣传栏以专题的形式给业主。

4.4进一步畅通、拓宽与业主的沟通渠道。

5、强化员工培训,提升员工素质。

5.1以《20__年度培训计划表》为基础,侧重培训客服人员的“服务意识、礼貌待客、案例分析”等,全面提升客服人员的综合素质。

5.2开发各种形式的新课件,加大新课题,新思想的培训;拓宽培训形式。

5.3注重培训后的效果验证与考核,最终达到提升服务品质的目的。

6、加强内部管理,执行质量体系要求

6.1加强五常法的执行检查力度,使每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并有效运用到工作中。

6.2改进电子档案、文档档案的管理方法;明确档案管理相关制度、管理流程;将一些应急预案、方案、程序、流程等单独装订成册。

6.3加强前台服务、员工纪律方面的管理。

6.4有效利用ISO9001----20__这一管理工具,科学化管理,规范每一个服务过程、服务细节,并记录保留有效数据,提升服务质量。

6.5加强各种计划、流程的执行监察力度。

7、努力提高,适时跟进

7.1持续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争取成为“北京市垃圾分类优秀示范园区”。

7.2提前做好美国白蛾的相关防范防治工作,避免美国白蛾在园区泛滥,给园区及公司造成损失。

7.3争取创建“花园式单位”,做好相关工作。

7.4管理上强调以人为本,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情满园区,着力打造和谐园区、情感园区。

客服部将在完美时空项目部的领导下,继续按照项目部的战略部署及要求,协助项目部完成公司的各项指标,加强与业主沟通,提高服务品质及为把实创上地物业得管理精髓发扬光大而继续努力。

部门网站工作计划范文三

20__年在网站部全体家人努力下,共完成销售额429、4万元、顾客信息量1459条、B2B信息9100条、网站文章撰写516篇、微信粉丝用户达1200人、建立具有我司特色的全方位网络营销平台和工作流程等,这些收获和成果都让人振奋。总结这一年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好的计划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20__年能够有更高的突破,现对20__年工作进行规划,希望对来年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指导作用。

为了更高指标的完成20__年网络部推广工作计划,网络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微营销立体推广

20__年是微信等自媒体飞速发展的一年。以微信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已经形成并成熟。20__年在公司领导的英明决策下,我司已做好前期基础的推广准备。为了打造行业微营销标杆,网络部20__年将打造以微信为主体,微博、网站、问答平台等为辅的立体微营销推广方案。

1、微营销之粉丝增加计划

20__年在全体我司家人的努力,微信的粉丝数量已达到一千二人。微信推广的主体是顾客群体的推广。20__年微信粉丝增加计划预计达五千人,群体依旧是医疗、美容相关人群。

实施方法:

1,全国会议推广,依靠会议宣传广告,以及会议活动等。预计推广人数可达1500人。

2,以网站,微博推广为主的线上推广,微信粉丝预计增长500人。

3,依靠销售人员线下回访顾客,邀约添加微信粉丝,预计粉丝将增加500人。

4,通过微信平台进行线上活动开展,在调动粉丝的活跃性同时,吸引新粉丝加入,预计增长人数达500人。

2、微营销之企业自媒体平台打造

营销的核心是企业品牌推广,让更多顾客对公司价值观产生认同。微营销是由微信为主题媒介,网站、微博为辅的推广模式。只有相互联系才能达到最大的推广效果。20__年网络部将打造以微信为主题的新型网络推广方法。

实施方法:

一,微信基础工作

微信作为企业自媒体平台,一对一精准推广模式让我们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推送新闻。我们微信粉丝群体主要为医疗工作人群,所以新闻更应该具备知识性和专业性。主要以图文新闻、视频资料等媒介,通过微信、微博群发,实现最大化转发传播,打造权威医疗咨询传播平台。

二,顾客VIP群打造。

顾客维护是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争取回头顾客打响口碑意义非凡。随着沟通技术越来越发达,突破传统沟通方式打造更便捷的顾客沟通平台势在必行。20__年网络部将打造顾客VIP群,通过对核心顾客实行“一对多”捆绑式维护,及把一个核心顾客与售后工程师、临床医生、销售经理、网络部营销顾问、产品经理等。当顾客对产品、技术等相关存在问题时,我们都能第一时间提供服务,为顾客立即解决。这种模式对实现转介绍、回头客意义重大,实现顾客贴心差异化服务模式。

三,打造微营销网站,微信+微网站+微在线客服

前期推广,微信粉丝已达1200名,如今基础的自动回复功能查询设备依然是我们微信营销重要的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在产品展现上浏览效果不佳。由于用户粉丝基数过大,原来的展现模式已不能满足。为了提高微信展示效果,20__年我们将打造更加符合手机浏览微网站。顾客访问网站能更加直接了解产品,以及企业资讯。同时添加的网络顾客服务系统,可以直接与我们顾客服务人员进行在线沟通,随时为顾客解决各种专业问题。为企业微信打造全面立体的营销模式。

二、免费平台信息推广

20__年在全体家人的努力下,网络部产品销售信息9100条,为全年目标达成打下坚实基础。20__年网络部将重新出发,整合免费信息平台,拓宽免费推广渠道,扩大免费平台信息推广效果。20__年网络B2B免费信息预计12000条,为此网络部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操作。

1、高权重免费B2B平台收集

20__年网络部家人整理B2B网站132个。为了实现免费平台最大效益,20__年我们将加大B2B网站的整理、分类,将信息整合、共享。

2、筹建我司B2B网站

原有的B2B网站,虽然也能信息,但限制非常多。对的内容以及数量都有限制。所以网络部20__年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拥有自己的B2B网站建设。目前开源程序非常便捷,网络部在网站建设方面技术没有什么问题。为了扩大产品推广,B2B网站建设也是明年工作重点之一。

三、全线产品百度百科/知道推广

百度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百科/知道是其核心产品,在互联网曝光率非常高。目前也是其他竞争对手竞争比较激烈的版块。这些也正体现了百度百科/知道的重要性。

目前我司全线产品已经建立百度百科,由于产品名与竞争对手相近,也会被竞争对手修改,所以必须长期维护。

四、20__销售目标

第4篇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也在迅速崛起。电子信息技术、网络经济已迅速进入工业、农业、贸易和金融服务等各种行业,呈现出电子商务潮流。而作为金融业一大支柱的保险业,和信息是紧密相连的。保险是一种承诺、一种无形产品、一种服务商品,保险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信息。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保险业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日新月异,其中所蕴涵的无限商机使得无数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电子商务。于是一种全新的保险经营方式——保险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网上保险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渠道和服务方式,以其具有的成本低、信息量大、即时传送和反馈、服务的连续性等特点,正在被越来越多国家的保险公司和消费者所认可和接受。在国外,网上保险的发展已相当成熟,成为继个险、团险和银行保险之后的“第四驾马车”。

2保险电子商务的涵义

发达国家大多数保险公司已经应用电子商务网络为客户服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展势头甚为强劲。电子商务为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管理商业交易的方法。因此,了解电子商务已成为现代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必须面对的课题。那么,什么是电子商务呢?广义的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是指,利用电子工具(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网络)从事的商务活动,如市场分析、客户联系、物资调配等。狭义的电子商务主要是指利用因特网进行的商务活动。根据电子商务的定义,保险公司或保险中介机构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可以称之为保险电子商务(网上保险)。

笔者认为,保险电子商务指保险人或保险中介人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对组织内部的管理、对客户关系的管理以及经营业务的部分或完全电子化这样一个综合的人机系统来进行的商务活动。这种商务活动可能是与原先的传统业务相并行的或者是相融合的。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保险电子商务包含两个层次的含义。

从狭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是指保险公司或新型的网上保险中介机构通过互联网为客户提供有关保险产品和服务的信息,并实现网上投保、承保等保险业务,直接完成保险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并由银行将保费划入保险公司。

从广义上讲,保险电子商务还包括保险公司内部基于Internet技术的经营管理活动,对公司员工和人的培训,以及保险公司之间,保险公司与公司股东、保险监管、税务、工商管理等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3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我国保险业经过25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保险市场有了广泛的拓展,保险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保险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保险业的经营与管理,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差距;除此之外,2004年12月11日起,我国按照入世时的承诺,对外资保险企业全面开放市场,保险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保险公司为了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去发展电子商务这一新的商务模式,将电子商务引入到我国的保险业中去。但与发达国家相比,电子商务在我国保险业中的应用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我国的网上保险业务还只能处于传统保险业务的补充地位,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保险还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

我国第一家保险网站是在1997年,由中国保险学会和北京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信息网(),这是中国最早的保险行业第三方网站。同年11月28日,由中国保险信息网为新华人寿公司促成的国内第一份网上保险单,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才刚刚迈入网络的大门。此后,中国保险网在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保险公司和业内外人士的大力支持下,一直是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保险行业综合网站,点击率始终为国内同类网站第一名。成为中国保险行业的电子信息窗口以及保险业内各方面的网上交流渠道,为推动国内保险业信息化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0年8月15日,太平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cn),标志着中国保险业第一个贯通全国、联接全球的保险网络诞生,这是太平洋保险公司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致力于保险电子商务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2001年3月,太平洋保险北京分公司与朗络开始合作,开通了“网神”,推出了30余个险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保险网上营销。当月保费达到99万元,让业界看到了保险业网上营销的巨大魅力。

而国内其他保险公司纷纷开设自己的电子商务网站,进行网络营销的积极探索,保险电子商务的网络营销渠道功能逐步显现。2000年8月18日,中国第一家以保险为核心的,融证券、信托、银行、资产管理、企业年金等多元金融业务为一体的紧密、高效、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用一站式综合理财网站PA18(),平安大步进入电子商务。以平安门店服务中心、平安电话中心、互联网中心组成的3A服务体系的运行标志着平安的客户服务向国际水平迈进,其强有力的个性化功能开创了国内先河。9月22日,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独家投资建设的大型保险电子商务网站——“泰康在线”()全面开通,这算的上是国内第一家由寿险公司投资建设的、真正实现在线投保的网站,也是国内首家通过保险类CA认证的网站。

与此同时,由非保险公司(主要是网络公司)搭起的保险网站也风起云涌,目前影响最大的是一家由中国人寿、平安、太平洋、友邦等十几家保险公司协助建立、由上海易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并运营的易保网()。通过易保网广场,客户可以客观比较各家保险公司的养老、医疗、意外、理财险等保险产品;可以通过网上招标获得量身定制的个性化保险方案;提供理财、投保、理赔等常识;提供车辆保险、家庭财产险等网上直销专业服务。而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险相关机构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立个性化的专卖区,客户只需要在一个网站浏览就可以完成对十几家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的保险咨询,特别是其推出的保险需求评估工具,如同在线计算器,客户只要在网页上输入个人需求,服务器就能自动的列出各家保险网页,通过信用卡完成保费支付。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易保网上保险广场致力于为保险买、卖双方及保险相关机构和行业提供一个中立、客观的网上交流、交易的公用平台;帮助客户轻松了解、比较、购买保险;帮助保险公司和保险人通过网络新渠道开发客户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帮助保险相关服务机构和行业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质量。

4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网站的主要模式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我国目前的保险电子商务网站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第三方保险网站,即独立的保险网,他们不属于任何保险公司或附属于某大型网站,他们是为保险公司、保险中介、客户提供技术平台的专业互联网技术公司。前文所提到的中国保险信息网()、易保网上保险广场(),都是目前国内具有较大影响的第三方保险网站。中国保险信息网将自己定位为向保险从业人员提供资讯的一个内容提供商,它为保险的内外勤人员提供从保险新闻到行业知识的各类专业信息,属于保险业内信息提供商;而以“网上保险广场”命名的易保网,将自己定位为利用互联网技术为保险业各方提高效率的网上平台,它包括B2B,B2C两种电子商务模式,致力于为行业中的各方提供一个交流和交易的技术平台;第三类为直销平台,如网险,它以的身份通过网络进行保险销售,从销售中提取佣金。以上是我国目前第三方保险网站定位的三大种类。

第二种模式是保险公司自己开发的网站。例如本文所提到的太平洋保险网站,平安的,泰康在线,以及我国最大的商业保险集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等等。应该说,随着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在我国的日益完善,现在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建有自己的网站,这些保险网站,大部分处于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即利用保险网站一些有关保险公司文化、保险产品及服务的简单介绍,还没有真正的网上保险业务。这类网站主要在于推广自家公司的险种,进行网络营销。这是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发展电子商务所处的阶段,但是也有像太平洋保险公司这样的保险企业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到了互动、在线交易这样的阶段。2001年,太保集团公司新成立的电子商务部对太保网进行全新改版,网络销售和服务功能大为提高,网上支付功能基本实现,成为B2C业务中重要的销售渠道。太保网建立至今,网上B2C销售总计实现收入3500多万元,其中在2003年5月,一位北京客户在线购买“安居理财保险”,成功通过太保网网上支付10万元保费,成为太保网开通以来最大一笔金额的网上交易,展现了电子商务作为公司重要销售渠道的发展前景。

5我国保险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第5篇

一、我区数字化建设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区在数字化发展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实践,各行业、各领域多点开花,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智能智造发展方面基本情况。

在智能智造方面,主要调研了吉通机械、金冠电气等2家企业,基本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升级。吉通机械引进了5条自动化冲压生产线,6000平方米的厂房30人管理就可实现年产值6-10亿元,人均年产值达3000万元,并且实现了人员零安全事故。此外,还引进15条全球最先进的铝锻、铝铸锻智能生产线,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国产化智能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金冠电气通过引进1条德国通快钣金柔性加工生产线,缩短了生产周期,提升了产品质量,从而实现了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同时,引进了智能自动立体料库系统,实现所有生产数据由中心服务器管理,生产全过程数字化控制,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综合竞争力。

(二)数字政务方面基本情况。

在数字政务方面,“一门式,一张网”综合服务审批平台现有入网审批事项714项,其中702项为“只跑一次”事项,占全部事项的98%。651项事项实现全城通办,37项事项可跨地域受理,网上办事大厅可受理510项,手机办事大厅可受理204项。创建“政企互动平台”20个,及时解决企业提出的疑难问题,并通过平台转发惠企惠民政策30余项。实施“并联审批”和“N证联办”,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90分钟,88项工程建设类项目审批全部完成对接、即将实现一网通办理。“一窗受理”“一站式”办结模式基本建立,区政务服务中心铺设审批网络专线45条,对接政务外网3个,办事企业和群众只需通过“网上办事大厅”进行申报,无需再到各部门进行审批。

(三)城市管理方面基本情况。

在城市管理方面,我区主要建设了智慧交警系统、智慧城管系统及智慧综治系统,智慧城市管理雏形基本形成。智慧交警系统通过网络监控平台、视频采集系统,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了在线报警、在线定损、在线定责、在线报险等创新服务模式。智慧城管系统通过整合现有各类信息资源,实现设备、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重点加强市场商圈、南北出入口等重要区域的视觉管理,实现了从动态巡查到日常监管、从末端处罚到源头治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防范,着力让城市管理无死角、监管无盲区。智慧综治系统在前几年投入的基础上,2019年又投入1800万元,新增了600个视频监控点位,其中50个监控点位具备人脸识别功能,向城市感知智能化迈出了极具意义的第一步。

(四)民生福祉方面基本情况。

在民生福祉方面,基本实现了生活缴费、生活服务线上办理的智慧生活模式。从关乎居民切身利益的水、电、气等方面入手,通过安装智能终端,利用物联网卡稳定传输,将用户相关数据实时回传,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开发了线上缴费接口,用户可以远程缴费,方便了居民生活,基本实现了城市智能物联。此外,通过手机APP软件,实现社区信息采集、社区事务管理、社区调度等功能,重点实施“1+N”行动模式,即建设一个数据中心、N个服务模块,主要包括家政服务、社会救助、退休人员认证、农合办理等50多个模块。

二、我区数字化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区数字化建设工作不断加强,实施了多项举措,切实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与贵州等地区相比,仍然存在着很大差距,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解决,想要高质量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加以解决。

一是缺少规划引领。从我区数字化发展现状看,各单位各部门“各自为战”“烟囱林立”现象普遍,都在建设各自领域的数字化系统,数据还未真正实现共享、开放,“数据孤岛”现象明显,未能实现统筹全局、协调有序发展。二是发展资金不足。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和企业综合实力制约,虽然有些数字化建设项目得以实施,但更多的项目缺少启动资金和金融扶持,仍处于设计调研阶段,进展较为缓慢。三是基础设施薄弱。基础设施是支撑数字化建设的基石。由于我区的数字化建设起步较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与加快数字建设的迫切需要不相适应。四是缺少专业人才。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政府、建设智慧城市对我区乃至我省来说,都属新生事物,特别是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而目前我区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十分匮乏,强化人才培训和引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题。

三、关于加强我区数字化发展工作的几点建议

数字化发展是当前的时代命题,数字经济建设也是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结合我区“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建设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突出顶层设计,确保数字化建设统筹推进。数字化建设任重道远,做好顶层设计是关键。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数字化建设领导小组,高位统筹解决数字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为数字化建设提供有力组织保障。要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聘请权威机构,结合区情实际,高标准编制《数字双阳2020-2025总体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我区数字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主要目标和工作措施,为我区数字化建设指明方向、提供遵循。

第6篇

一般认为,APP来自英文单词Application (应用),在智能移动数码终端时代被约定俗成具有Mobil application programe(移动应用软件)含义。

业界和媒体的大多数分析认为,最早在移动数码和智能终端市场引入APP的是苹果公司。

2007年1月9日,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在旧金山(硅谷所在地)召开的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年会上公开宣布苹果公司将推出全新概念的智能手机iPhone第一代。2008年7月,苹果公司宣布一个虚拟卖场APP Store(苹果应用商店)开张。

当时在APP Store购买一个苹果应用的价码是1~10美元之间。分析认为,这种小额收费很容易吸引到“手痒”或追求新鲜刺激小玩意的消费者。在APP Store最初的一年中,苹果APP被下载的应用超过十亿次。

在APP Store开张之前的2008年3月,苹果公司向潜在的第三方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开发工具包,为苹果智能手机专用的系统平台iOS开发应用软件,被认为是APP行当的开创之举。

苹果在APP提供的可开发机会带来的业界响应出人意料,苹果APP开发包发表的头4天,下载量多达10万次, 10万次下载带来的结果是4个月之后APP Store开张时货架上有800个商品。苹果与开发者之间的分成以APP Store的下载结算为准,开发者会同时收到报酬。头一年数以十亿计的庞大下载量激发了苹果公司和乔布斯的新创意。

在2009年苹果公司全球软件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宣布了一项被认为对苹果APP而言“革命性”的政策,苹果公司允许APP开发者与iPhone、iPad用户直接交易或者订购APP,苹果公司参与交易分成。苹果的做法颇有一箭双雕之意,其一是激发APP开发者更加踊跃地寻找新创意编写新应用,iOS的封闭性可助扩大苹果应用的市场占有率。其二是随应用交易量的增加,苹果公司分成的来源亦增加,扩大公司营收与利润。

市场实践证明,苹果率先创设虚拟移动数码应用软件商店APP Store为苹果带来巨大的市场扩充力和牢固的市场坚守力,2008年至2009年APP Store为移动用户提供了超过一万个终端应用,数以万计的应用同时还稳固住iPhone、iPad的粉丝资源,硬件销售与APP营收比翼齐飞。

到2010年(APP Store面世2年)时,这家虚拟应用商品店里面的货品数量已经多达25万种,比初创的第一年度增加了25倍。这种惊人的增长既来自数不清的APP开发者,又来自全球数以亿计的果粉。是年,苹果颁布了一套“APP指导方针”,力图让天量软件被纳入一个有规矩的市场。

直到今天,苹果公司对APP Store已经实行了一个堪称严厉挑剔的审核机制,未通过苹果公司后台部门审核的APP不会出现在虚拟货架上。

2012年3月,APP Store上线三年半之际,苹果公司在年度通报会上宣布,APP Store的软件下载量高达250亿次。在小小的苹果手机上,250亿次下载集成了电脑计算、数字化内容、软件编写、互联网通信等等技术门类。三年半中,近25万APP开发者编写了近60万款应用。

在实现250亿次下载之后九个月内,苹果APP下载量又几乎翻番,达到400亿次。2012年12月份一个月就有20亿次,相当于APP Store开张第一年下载量的两倍。苹果公司同时公布,到2013年初。其App Store和iTunes注册用户(也即iPhone、iPad持有者)达到4亿,平均每个注册用户在一个月内有5次APP下载。

从营收角度,单个APP所得低微,海量APP规模效应可观,2011年APP应用软件市场营收规模为80亿美元(约合时下57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预计可达450亿美元(约合时下2800亿元人民币),估计到2017年可达760亿美元。

一个新名词:“APP经济”(也可叫APP产业)诞生了。

分切APP经济这块蛋糕的非止苹果公司一家,还有与苹果iOS分庭抗礼的安卓Android阵营巨头谷歌Google、三星Samsung和更多的中国手机品牌,曾经自成一体的微软Microsoft、黑莓Black Beery、诺基亚Nokia等等。现如今苹果依然以iOS独立站在一极,对手阵营的有些竞争者已经凋零。

有人说,苹果并非手机互联网下载应用软件的鼻祖,在APP Store被苹果创设之前,各种手机品牌产品中不乏可以通过电脑从互联网下载软件,再转送到手机的应用,但是苹果开创的是用手机直接从互联网用低廉的代价获得应用功能的新局面,从这个意义讲,APP Store是苹果大树上不可分割的果实。

苹果公司也视APP Store为具有自主产权的资产予以坚决捍卫,且为此打了数场官司,打官司的由头很简单:火爆无比的APP生意激发了一些人窥视APP Store的品牌价值。

亚马逊在其电商网站上开设了一个针对安卓Android系统手机、平板电脑用户的应用软件虚拟商铺,叫APP Store,与苹果的APP Store一字不差。2011年3月,苹果公司向法院提交诉状,指称亚马逊此名称会“误导”消费者,要求法院判令亚马逊停止使用该称谓。法官驳回了苹果的诉求,认为苹果并未“成为压倒性的一方”。

微软则在2011年1月向美国专利与商标局提出申告,指称苹果在2008年就APP Store注册的商标当属无效,理由是该词组作为“普通用语”不能作为商标,微软提出应该由语言学专家论证是否可以成为商标。

大鳄小虾显神通

据称苹果和谷歌两巨头分食了APP经济30%的份额,按2015年预计营收450亿美元计,苹果、谷歌两家将135亿美元(约合时下850亿元人民币)收入囊中,剩下的70%(约315亿美元)为其它大中小APP开发公司享用。

在苹果、谷歌之外算得上大腕的还有微软Microsoft公司,微软公司介入移动应用是从硬件开始,标志性事件是将手机业昔日首席诺基亚Nokia在濒临关门之际收入麾下,可惜在强手如林的手机业(以中国中低档手机供应商为市场主力)微软(诺基亚)产品表现并不显眼。

微软的软件平台战略沿用其一贯的做法,把在PC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占有绝对优势的Windows移植到手机。为吸引到足够多的移动客户,微软近期也在频频出招。2014年9月,微软亿25亿美元的代价并购瑞典游戏开发商Mojang公司,该公司的手机游戏Minecraft(我的世界)在手游市场大卖,长时间在手游排名榜占据靠前位置。Minecraft已经有苹果iOS和谷歌Android版本,微软买下Mojang势必会出现Windows版本。

APP市场在2013年结束了苹果公司及iOS一边倒占优的局面,谷歌公司及Android开始逐渐赶上。据2013年5月的统计数据,苹果公司系列移动设备iPhone、iPadi和Pod touch共录得500亿次下载,APP Store提供了85万个APP商品。与此同时,研究机构Asymco和Enders Analysis认为,谷歌及Android阵营APP商品的下载量达到480亿次,与iOS方面的下载量旗鼓相当,分析还认为,谷歌Google Play的月度下载量25亿次已经超过苹果APP Store的20亿次,者可能与安卓用户绝对数量占多有关。

在财务数据方面则苹果要强势一些,2013年一季度,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公布录得APP市场各主要在线APP商店的交易金额为22亿美元,苹果的APP Store交易额为14.8亿美元占74%,谷歌Google Play交易额为3.96亿美元占18%,其余份额为另外的APP供应商分享。

分析认为APP市场上苹果iOS平台产品的吸费能力更强,Android平台产品拜手机占有额70%之利APP下载量逼近苹果,但免费占比过大。应用软件市场分析机构Distimo评估认为,美国200个最热门APP为苹果公司每日带来510万美元入账,而谷歌公司在同样商品的收入上只及苹果的四分之一约127万美元。

APP市场进展到现在,一如其迅速扩张也迅速进入成熟饱和状态,市场顾问公司Deloitte的研究认为,已经有50%的德国移动用户不再下载APP,另一家市场研究商Comscores的研究则指出,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中三分之二的人月度下载APP的数量为0,用户们大都集中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APP上投入精力。

类似苹果、谷歌这样的IT巨头作为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供应商,还给数不清的APP游击队(小开发商甚至兴趣小组)和独行侠(APP发烧者和软件个体户)提供了市场机会和收入。

2013年3月,硅谷巨头雅虎公司宣布出资3,000万美元以上收购英国Summly小组,雅虎认为,Summly开发的阅读APP可以帮助喜欢用手机看新闻的用户快速便捷地找到自己关注的内容。

英国温布尔顿的18岁少年尼克・达鲁伊西奥Nick D’Aloisio是Summly的创办人,他15岁时创办该小组,16岁时该APP项目得到来自香港富豪李嘉诚旗下的Horizons Ventures私人基金15万英镑资助,17岁时Summly引起雅虎的注意并且提出收购意向,达鲁伊西奥18岁时这笔交易达成,雅虎并购Summly并非令其成为单独应用,而是将其嵌入雅虎的APP计划,雅虎宣布该应用6个月下载量超过200万次。

达鲁伊西奥之前并未上过大学,成为百万英镑富豪后,达鲁伊西奥想起了读书,申请进入牛津大学进修,其时已经有美国硅谷高科技公司高薪聘请他的加入。达鲁伊西奥是媒体津津乐道的APP行业娇子,他身上集中了阳光少年、未读大学、个人创业几大励志元素。

更为励志的故事恐怕数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少年米切尔・希曼Michael Sayman,有人认为希曼的传奇度甚至超过脸书Facebook老板扎克伯格,因为希曼从13岁就开始开发APP并且在网上APP商店售卖。网络少年发烧友希曼在旁人、家长、老师饱含狐疑的眼光中自学计算机软件编程和APP开发原理。他在2010年针对其酷爱的网络游戏“企鹅俱乐部”编写了一个“通关秘籍”APP。希曼的家庭在金融风暴后陷入财务窘迫,为在苹果APP Store注册售卖这个APP,希曼向妈妈借了100美元注册费,妈妈的条件是如果APP的售卖不能偿债,希曼就要去家里开的小炸鸡店打工还钱。

2010年APP Store中有15万个APP售卖,希曼的APP很快就冲进前10,第一天的销售额分账希曼得到40美元(售价是1美元下载一次)。第二天的进账为120美元,第三天升至170美元,这比希曼妈妈的炸鸡店赚钱多了。其后的希曼APP之路开始顺畅起来,媒体用这样的标题“佛州少年开发APP拯救家庭”向希曼致以仰慕。希曼的故事又集合了几个励志元素,阳光少年、未读大学、个人创业。

令人称奇的APP故事还来自一群已经被视为“成功人士”的硅谷高科技精英,他们甚至来自APP经济的发起者,他们是苹果公司的前雇员,有分析指出,这些前苹果员工的创业项目中,或多或少都可以见到苹果APP基因。

例如,在苹果任职期间经常与已故苹果老板乔布斯面对面打交道的前苹果公司高级产品经理安迪.格里格侬Andy Grignon和苹果前高级设计师比尔.布尔Bill Bull选择工作多年的苹果公司,自创Quake Labs公司,这家小公司的项目是编写一款叫Eightly的APP,让人们可以在移动终端上无需编写任何代码就创建一个具有兼容各种平台(如iOS、Android等)的APP,或曰多平台APP开发器。

2005年在苹果PC部门担任麦金托什系统工程部Macintosh Engineering高级经理的提姆・布切尔Tim Bucher辞职离开苹果,开发了一款叫Lyve的APP,该产品有互联网后台支持的云存贮,功能与苹果系列APP如iCloud、iPhoto大体一样,但可以跨平台在线管理用户设备拍摄或下载的照片和视频。

无论是自学成才的辍学高中生,还是苹果公司的离职高级雇员,都在APP开发中乐此不疲,成为APP经济(产业)实体的第一环。

然而,已经过于热闹和拥挤的APP市场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首先是成功者背后的失意者群体更为庞大,分析认为,靠APP售卖获得十万、百万、千万级美元收入的成功者仅占APP开发者大军的1.6%,剩下的98.4%APP编写人收入要低得多,更有88%的开发者收入不到一万美元。美国康奈尔大学经济学家弗兰克甚至认为,APP经济是一个赢家通吃的体系,极少数成功者分食绝大多数利益,绝大多数人所得微薄,类似“经济”。

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那些APP开发少年一夜暴富的得志故事引来无数涉世不深的模仿者,这些在读的高中生迷上APP开发后学业荒废,成绩急剧下降,形同辍学,如果这些抛弃学业的孩子在APP方面无法取得梦幻般的成功,结果将十分不堪,糟糕的中学成绩将失去申请一所哪怕不算名校的大学就读机会。

无处不在的缤纷

迄今为止在APP市场占有率最大的产品是移动游戏(也称手游),据称手游APP营收占到整个市场份额的80%。

2013年一位越南APP开发者阮贵东Dong Nguyen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摆放一款游戏飞行鸟Flappy Bird,2014年初此款免费游戏突然爆红,被誉为2014年初“最火游戏”,几周内就令开发者日入5万美元,被吓坏的开发者认为这样的火爆“破坏”了其生活节律,将游戏下架,引来业界和玩家一片叹息,半年之后才重新上架到APP Store和Google Play。

游戏Candy Crush Saga(苹果粉碎传奇)及其开发者Candy Crush Saga是英国初创科技公司与风险投资合作的硅谷模式产物,英国私募风司Apax Partners和Index Ventures分别持有游戏开发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帝王数据娱乐)48.2%和8.3%的股份,其余三分之一股份由King管理者(开发者)持有,King公司在Candy Crush Saga中取得巨大成功,该游戏贡献了King 75%的营收,而King在半年内为股东赚得5亿美元股息。2014年2月,King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申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Candy Crush Saga最初是针对Facebook用户开发的,但令其获得巨大收益的途径是将其APP化后放到APP Store和Google Play。

2014年1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与苹果公司达成协议,苹果公司支付3,200万美元了结据称“成千上万个家长”的投诉,有家长投诉他们的孩子因受APP Store中游戏APP的诱惑,在未经家长同意的情况下下载了价值数千美元的游戏令家长不堪重负。

大型互联网公司则是日用APP领域主导者,这类APP包括新闻、天气、邮箱、社交、闹钟等等,当中的即时信息、分享图片视频和音乐等等最为热门,这些领域基本是诸如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Whatsapp、Spotify等牢固占领的阵地,个人和小供应商难以独立打入。

所谓“可穿戴设备”的概念和开发设计甫变为现实,APP开发商们就未雨绸缪介入,目前已知的Google Glass(谷歌眼镜)、Sansung Galaxy Gear(三星手表)、Apple Watch(苹果手表)等等都有APP被开发出来或者正在开发,三星和谷歌有Android开放式平台方便开发者涉入。苹果为此专门了针对Apple Watch的开发工具包Watchkit。

世界知名商业分析机构德勤Deloitte为此一份报告,手机、平板电脑等APP传统下载领域正趋于饱和或者步入下降,新的设备例如可穿戴数码、车载数码等APP的开发和下载将迅速热门起来。这个领域与所谓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概念和设备的兴起有关,人们可以通过物联网控制诸如家庭安全监控、家用电器甚至控制生产线。

APP的另一个巨大市场是移动金融,国人最熟悉的莫过于移动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宝、微信钱包等等),据称金融APP是排在游戏、社交聊天、新闻新闻之后的第四大热门。市场调查机构Forrester报告,APP金融的优点不仅在省时省事,而且费用低廉,比起传统营业厅所需办理成本,手机APP只及前者的10%左右。

第7篇

阿里联手“四通一达”筹建千亿物流网

1月24日,阿里集团宣布,已与相关物流企业、资本及金融机构敲定共同筹建“中国智能物流网”。第一期投资额1000亿元人民币,8~10年后,该网络将能够支持日均300亿元网络零售额,且实现在全国各地24小时内送达。

该计划目前已启动公司设立及各核心关键网络节点的选址工作,并已和多个省份展开接触和交流。第一期投资额1000亿元人民币,项目由阿里巴巴集团牵头,阿里集团主席马云拟担任董事长,银泰集团董事长沈国军拟出任CEO。知情人士表示,目前该物流网项目的建设者以及未来有机会参与到项目中的建设者,需多接受一个附加条件:在未来5~8年中不计回报持续投入。

数据显示,2012年,阿里旗下的淘宝网和天猫网日包裹量超过1200万单,双十一单日产生包裹峰值超过7200万单。2012年,中国网络零售规模远超1万亿元,年增速超过80%。中国的电子商务将迈入10万亿元的时代。

欧美同时向华为中兴下手:发起337调查

1月31日,欧盟贸易专员卡尔·德古特提出要求称,华为和中兴须将其出口商品的价格上调29%,德古特还提出,欧洲设备供应商应该获得中国电信市场30%的份额。作为交换,欧盟会放弃对中国公司接受补贴一事的调查。

同一天,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对华为、中兴、三星和诺基亚公司的3G和4G无线设备发起“337调查”,以确定这些产品是否侵犯美国公司专利权,这是今年以来美国对中国产品发起的第4起“337调查”。

奇虎360遭行政告诫

1月24日,北京市工商局在其官方微博上消息称,市工商局与西城分局共同约见了奇虎公司负责人,对其利用“360安全卫士”在浏览器领域实施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行政告诫。

工商总局表示,用户使用“360安全卫士”软件时,奇虎公司用推荐诱导、默认同步安装甚至伪装成微软官方补丁等方式,将其旗下的360浏览器、360网址导航等产品强行安装至网民电脑中,通过默认设置、强制升级等方式,修改用户的浏览器和主页设置。

面对北京市工商局的告诫,奇虎公司也公开表达了不满。

官微报道

【库克否认苹果将推出廉价版iPhone】此前市场一直在揣测,苹果会推出廉价版iPhone,进军中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库克近日明确回应了此事,他表示没有所谓的廉价版iPhone,“开发劣质产品是我们唯一永远不会做的事。我们唯一的信仰是:我们只做伟大的事。”

【Surface Pro上市 微软官网短时售罄】微软Surface Pro当地时间2月9日在美国开售,上市数小时后该产品在微软美国在线店就售罄,128GB(约合人民币6200元)和64GB(约合人民币5600元)版本的Surface Pro显示都为缺货。

【微信iOS 4.5版正式上线 可多人实时语音聊天】最新的微信4.5版本可以实现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发送语音可撤销、语音提醒等。另外,聊天时可以一次发送多张照片、准备发送的语音可以撤销等。

【戴尔私有化,微软贷款20亿美元】在戴尔的私有化进程中,微软贷款20亿美元给戴尔,帮助其完成私有化。业界认为,微软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戴尔,继续巩固PC业务,而不能看着PC业更快速地下滑。在微软推出自己的平板Surface后,微软的硬件之路看来还在继续布局。不过,这也让硬件合作伙伴越来越后怕。

【周鸿祎密会王小川,搜索大战将生变局?】前段时间,网上盛传周鸿祎和雷军握手言和,后来被雷军爆出只是说了几句话而已。最近又有消息说,周鸿祎密会搜狗王小川,莫非要搞连横。360、搜狗、百度的搜索“三国演义”会变成360联合搜狗对抗百度的“联吴抗曹”戏码吗?

声音

我这辈子一直很幸福!

—近日,连在瑞士达沃斯出席第43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也逃不脱央视“你幸福吗?”的经典追问。央视记者问:“这些年你一直致力于慈善,如今你的财富变成了世界第二,我的问题是这两件事情之间有关联吗?你比以前更幸福了吗?”盖茨如此回答。

65%的人们宁愿分享牙刷也不想分享手机。

—60 Second Marketer的数据显示,全球68亿人口中,有40亿拥有手机,却只有35亿人使用牙刷。新闻集团全球资深副总裁兼中国投资与战略发展CEO高群耀举例来说明移动业务的重要性。

如果苹果的iPhone部门独立成为一家公司,它比整个微软还要优秀。苹果的大多数部门如果成为单独的公司,都可以进入《财富》百强公司名单。

—近日,苹果蒂姆·库克在内部员工会议上如是说。

苹果不会就此崩溃,但发展已过。

—自苹果了未及预期的2013年第一季度财报后,股价持续下滑,与4个月前的最高股价比,苹果市值蒸发近2500亿美元,并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宝座让位于石油巨头埃克森美孚。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印刷版刊文称,虽然苹果今后仍然有望通过廉价的iPhone或iTV电视机探索更大的市场,或者借助庞大的现金储备回购股票或派发股息,但其股价不可能再回到去年创下的历史高位。

在电子信息行业通过兼并重组,到2015年形成5?8家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161亿美元)的大型骨干企业,努力培育销售收入过5000亿元的大企业。

—工信部等12部委1月22日《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指出,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市场竞争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从现在开始,诺基亚承诺向微软支付的最低专利费将超过可从微软获得的平台支持费。

—诺基亚在近期的2012年第四季度财报中如此说。自从2011年2月与微软签订Windows Phone合作协议以来,诺基亚每个季度从微软获得2.5亿美元的“平台支持费”。诺基亚也向微软缴纳使用Windows Phone的专利费,具体金额由诺基亚手机的出货量决定,但有最低限额。双方声称,在整个协议期内,两家公司之间将有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流通。

我们没有考虑除Windows Phone和Asha之外的其他操作系统。

—诺基亚CEO斯蒂芬·埃洛普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Windows Phone有实力与Android手机抗衡,诺基亚不会考虑推出Android手机。同时,埃洛普称Google想封闭开放生态系统。他说:“Android面临的情况是:由于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向,导致分散性不断扩大,为了补救,Google努力将开放的生态系统变得更封闭一些,大家最近都看到这些了。”

今天的搜索巨头太爱钱了,它把一个搜索引擎做成了广告引擎。过去,在厕所里张贴的老军医、老中医包治百病的小广告,都转移到搜索巨头那里去了。竞价排名,谁给钱谁就放在最前面,成了虚假医疗广告和欺诈钓鱼网站传播的主渠道。

—近日,360董事长周鸿祎在公司内部年会上仍不忘讨伐百度。

新技术

英国科学家用人造DNA存储数据

近日,英国科学家宣布了一个突破性的成就—将DNA革命性地带入了数据存储领域。他们已成功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存储在了肉眼几乎看不到的DNA斑迹上。这一发现意味着,将全世界3000亿TB的数据存储到手掌大小的区域将成为可能。

科学家们表示,只需要一点点人造的DNA,就可以存储大量的数据,并且可以保留数千年。存储的内容,将通过DNA测序“读出”—就如现在科学家们将基因指纹以及其他生物信息转化为计算机代码一样。

剑桥的欧洲生物信息学研究所科学家尼克·戈德曼表示,“我们知道,DNA是存储信息的一个非常可靠的方式—因为我们可以从猛犸象的骨头中提取基因,而这些骨头已经在那里停留了数万年。”戈德曼补充道,“存储这些数据所要占用的空间极小,而且密度很高,不需要任何的存储动力,因此运输和保存也非常简单。”

不过,当前利用DNA存储数据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读取的时间太长,二是合成DNA的成本很高。

我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量子路由器

记者1月21日在京开幕的第16届量子信息处理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量子路由器并在实验室成功演示。量子路由器是全量子网络中一个重要的量子器件。该研究由著名计算机专家、图灵奖得主、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教授姚期智领军。

此外,他的团队还基于离子阱技术,提出一种实现新型的时空晶体的方案,即使在能量最小态,这个晶体也会永远转动。来自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维尔切克称:“这一工作探索了一种新的物质形态,可能会带来出乎意料的研究方向。”

报告

2012年我国短信量人均发送量下滑

根据工信部的统计,2012年,全国移动短信发送量达到8973.1亿条,同比增长仅2.1%。按照去年我国手机用户增长11%来计算,我国2012年人均发送量下滑了9%左右。同时,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82.6部/百人,比上年末提高9部/百人。这显示用户的增长并未带来短信量的同步增长。

这可能与手机上网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手机网民数净增0.64亿人,达到4.2亿人,占网民总数的74.5%。

调查显示:每人每天平均查看手机150次

2010年,诺基亚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每位手机用户平均每天会查看手机150次。这项调查不仅仅是智能手机的用户,还包括功能手机的用户。2012年,德国电信公司对美国手机用户的调查报告显示,手机用户平均每日查看手机超过150次,而在英国这项调查数字则接近200。

是不是觉得不可能这么频繁?看看诺基亚市场分析师Tomi Ahonen描述的手机用户一天内查看150次手机的几个“目的”,相信疑问将会迎刃而解。

查看信息:23次;接打电话:22次;查看时间:18次;使用闹铃:8次;播放音乐:13次;玩游戏:12次;使用计算器:5次;上社交网络:9次;看新闻:6次;使用搜索引擎:3次;上网:6次;看视频:6次;充电:3次;其他应用:15次。

预计今年平板全球出货量将超越笔记本

第8篇

盖茨坐在靠背椅上轻轻地前后摇晃着,喝着一罐健怡可乐,静静地思考了一下才回答。他的回答没有提及那些大名鼎鼎的对手,如网景、Sun、苹果、甲骨文,而是说:“我害怕有人在车库里进行全新的发明。”

盖茨的预言不幸言中,在同年的下半年,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一个车库里成立了谷歌。在此后的岁月里,他们给盖茨带去了无穷的烦恼。

微软扼杀了自己的“谷歌”

1999年,微软员工斯科特·巴尼斯特提出了“Keywords”(关键词)创意,建议微软向广告主拍卖诸如“早餐”、“床铺”等关键词。网民登录微软MSN网站搜索这些关键词时,微软就可在正常搜索结果旁边提供相关广告主的付费链接。

这个思路比谷歌后来的关键词商业模式早了整整3年,后来谷歌就靠关键词这种盈利模式走上康庄大道。

斯科特的上司阿里·帕托维当时表示:“这才是互联网下一步的关键业务。”可是一些微软高管抵制这个项目,但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曾一度支持这个创意。在鲍尔默的干预下,微软在线部门于1999年开始开展付费搜索业务,并同一些广告主和合作伙伴达成了合作协议。

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些微软高管担心关键词搜索业务可能会伤及微软页面显示广告业务,因此处处给关键词搜索业务“穿小鞋”:相应付费链接在网站出现的数量和频率很低,抬高关键词的起拍价。他们做这些动作的目的是赶走潜在的关键词搜索业务客户。

帕托维团队进行了抗争,但此举激怒了微软高管层。2000年5月,微软正式关闭付费搜索业务。

这真是一口吃包回形针——满肚子委屈。帕托维为此给鲍尔默打电话,倾诉自己的苦衷。鲍尔默接到电话后,虽然表示同情其遭遇,但表明对重启关键词搜索业务一事无能为力,因为该决定是由下面的经理作出的,他不好越级干涉。

帕托维最后被迫离开了微软。后来他找到雅虎的联合创始人杨致远,希望对方采纳自己的技术与构想,但杨致远的答复是这个创意“不太适合雅虎目前的市场战略”。

帕托维的顶头上司萨特亚·纳德拉后来回忆说:“现在回头来看,我们当初关闭关键词搜索业务是个糟糕至极的决定。说实话,当时所有微软高管都没有看到付费搜索会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

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新的意见总是受人怀疑,还会遭到反对,原因不是别的,只是因为新意见不为众人所熟悉。”

多年以后,鲍尔默表示:“如果我们一直能保持对‘1999年提出的一些创意’进行投资,也许我们现在已经是付费搜索领域的领先者。”后来,《华尔街日报》曾以《微软曾扼杀“自家谷歌”》为题揭秘了微软首次的搜索业务失误。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拉里和谢尔盖是搜索领域的后起之秀。他们瞄准搜索领域,锲而不舍,心无旁骛。

微软一度想并购谷歌

随着谷歌的崛起,搜索业务开始进入微软重点关注的视线范围之内。2001年,时任微软高管的李开复负责微软MSN搜索业务。他走马上任后,发现微软所做的搜索技术和真正的互联网海量搜索差距很大,这个团队没有掌握任何核心的互联网搜索技术,只是把搜索业务外包给了别的公司。谷歌也曾参与投标,后因报价不合微软之意而没有成交。

李开复认为微软应该从头开始开展搜索业务,或者干脆买下一家公司,最好的目标就是谷歌。他向盖茨提出了并购谷歌的建议。

于是盖茨开始与谷歌接洽,结果他发现这个小公司市值居然已经超过5亿美元。如果并购谷歌,微软最少要花10亿美元。“这两个孩子(拉里和谢尔盖)疯了!难道风险投资家也疯了?”

既然嫌贵,那么微软就只能自己动手做。可是这需要数万台服务器和上百人的团队。项目审核时,盖茨问及搜索引擎业务的商业计划、盈利前景和回收成本日期等问题,无人能回答出来。别说微软的人回答不出来,即使谷歌的拉里和谢尔盖当时也回答不上来。盖茨于是决定暂缓该项目。

2002年1月,谷歌开始采用一个基于竞拍的广告系统。该系统可以让广告客户在网上竞价后,其广告可自动与搜索词条相匹配。谷歌的商业模式逐渐清晰。

可是直到2003年2月,盖茨才终于下定决心做微软自己的搜索引擎。他聘请了亚马逊网站的销售副总裁克里斯多夫·佩恩负责搜索引擎团队开发业务。

开发搜索引擎是个技术活,可佩恩擅长的是销售。佩恩领导的团队提出了一个惊人的目标:一年赶上谷歌,两年超过谷歌。

2003年的《纽约时报》报道,微软继续谋求并购谷歌,但谷歌对此不感兴趣。这时华尔街担心谷歌会重蹈网景公司的覆辙,最终被微软的捆绑策略击败。

当时微软公司正在打造新一代操作系统Longhorn(即后来命运多舛的Vista)。该系统计划包括一个中心搜索服务,能够搜索电脑中的大量文件,包括电子邮件、电子表格和PDF文件等,以减少互联网搜索和本地搜索之间的差别。微软高管吉姆·阿尔钦曾声称:“谷歌是一个很好的系统,但是与我们公司的技术相比,它是可怜的。”

“两年以后,微软的技术与谷歌、雅虎的相比仍然落后两年左右。”搜索引擎市场顾问公司LLC总裁布鲁斯·克雷预测说,“网络技术领域没有动作迟钝的领跑者,两年以后落后者可能已经淡出网民的视线。”

当时,搜索引擎市场分析专家丹尼·苏利文形象地比喻:“谷歌已经在享用这块蛋糕;雅虎在拒绝吃别人的蛋糕后,终于制作出自己的一块;而微软MSN则像是刚刚学会查看烹调教材的小学生。”

有一天,盖茨打开谷歌网站,他惊讶地发现谷歌这个公认的专业搜索引擎公司的工程师招聘广告竟然和微软的极其相似:系统设计人员、网络架构师、软件优化人员……一种危机感涌上盖茨的心头。他发现,这个后起之秀胃口很大,除了其主打业的搜索业务之外,他们可能在谋划入侵微软的领地。

盖茨的感觉是对的。后来,谷歌在浏览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操作系统等多个领域向微软发起了挑战。

风雷滚滚的人才大战

“该死的埃里克·施密特,改天我会给他点颜色瞧瞧。我以前就修理过他,现在我还要让他再吃苦头。我会把他和在谷歌的那群王八蛋捏成碎片。”据媒体报道,2004年年底,恼羞成怒的微软首席执行官鲍尔默这样咆哮。

这是因为微软一位重要工程师马克·鲁科夫斯基告诉鲍尔默他准备离开微软。当时鲍尔默就说:“请你告诉我,你不是去谷歌。”鲁科夫斯基告诉他自己正是要加盟谷歌。鲍尔默怒不可遏地抓起一把椅子,扔了出去。

鲍尔默试图说服鲁科夫斯基改变主意,后者不为所动。鲍尔默恨恨地说:“谷歌不是一家真正的公司。它将不堪一击。”

时任谷歌首席执行官的施密特以前还真被鲍尔默“修理过”。施密特曾任Sun公司的CTO。Sun的面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曾被微软反超。他还担任过Novell的CEO,Novell也被微软打败过。

但屡败屡战的施密特认为,这些历史不会在谷歌重演。他说:“我们从中吸取的最重要的教训是,竞争对手可以用低价推出新技术。而谷歌非常理解这一点,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免费。这就使得竞争对手很难获得太多的价格优势。”

施密特另外一段话很有深意:“媒体对于谷歌的重要评论之一,就是将我们与上一代的大公司进行比较。但我们认识到,谷歌要解决的是现在和今后会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以前的老问题。”

直到2004年年初,对于有关谷歌的话题,盖茨仍然努力地保持着超然的风度。在当年的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他慷慨地给了谷歌一些溢美之词。他称谷歌所聚集的高智商人才让自己想起了20年前的微软。在搜索引擎领域的竞争中,他承认“他们打到了我们的痛处”。他微笑着预言,微软很快会在创新方面超过谷歌,并在整体上超过它。

施密特掌管谷歌之后,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2004年11月,谷歌在离微软雷蒙德总部5英里的地方建起一个办公楼,并开始大规模招聘,结果大批微软人前往应聘。谷歌挖墙脚的举动极大地刺激了盖茨。盖茨特意写了一份题为《谷歌的挑战》的备忘录,郑重宣布:谷歌已经和曾经的莲花、Novell、网景公司一样,成为微软必须战胜的对手。

不久后微软全球副总裁李开复跳槽至谷歌之举,彻底引爆了这两代巨人之间的对决。

李开复当时是微软职位最高的华人,盖茨曾将他提升为微软全球副总裁,成为其最信任的技术顾问之一。美国《商业周刊》曾这样描述他们之间的关系:“盖茨对李开复的工作非常倚重,希望后者能帮助微软进入一个新时代,一个用语音命令取代键盘或鼠标同计算机进行通信的时代。”

2005年5月,李开复给谷歌的施密特发了封邮件,大意是听说谷歌在中国将有大的动作,也许他能为此做点什么。

谷歌投桃报李,迅速与李开复接洽,欢迎他加盟。李开复在其自传《世界因你而不同》中回忆,他向盖茨辞行时,盖茨极力挽留说:“鲍尔默一定会提起诉讼的。你知道,以前几百个工程师离开,鲍尔默都没有告他们,只是因为他们的资历没有那么深,而人们又同情弱者。但你是副总裁,他认为我们只有告你才能遏制谷歌大肆挖角的行为!”

李开复还没递交辞职信,微软就开始启动了对李开复与谷歌的诉讼,起诉他们违反了竞业禁止协议。所谓竞业禁止协议,指的是不允许员工在离职一段时间内到竞争对手那里从事同样的工作。微软律师汤姆·波特对媒体说:“微软很少就竞业禁止协议打官司,但李开复投奔谷歌让微软实在忍无可忍。”

谷歌对李开复志在必得,专门组织了一个由一流律师组成的“梦之队”,全面应对微软的挑战。

李开复与微软确实签署过一份竞业禁止协议。但美国各州的法律是不一样的。在微软总部所在地华盛顿州,该协议合法。可到了谷歌总部加州,这种协议完全违法。

微软在华盛顿州金县法院起诉了李开复,而谷歌随后就到加州法院提出反诉,要求阻止微软“用华盛顿州的竞业禁止合约”来限制一个“希望在加州和中国为我们工作的员工”。

微软称:“谷歌明明知道李开复此前对微软的承诺,却对此置之不理,并怂恿李开复违反相关规定。”

对此,谷歌反驳道:“我们对微软的诉讼进行了认真的评估,结果发现该指控毫无道理。长期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为优秀人才提供最佳的就业机会。对于李开复博士的加盟,我们感到很兴奋。而对于微软这种毫无根据的指控,我们将奋力反击。”

官司打了60天,李开复曾回忆说,那段日子像人间地狱那样难熬。

美国金县法院最后裁决:李开复可以立即为谷歌工作,但工作范围将受到限制,不能涉及他以前在微软参与开发的产品、服务和项目。

这算是一个让双方都能下台阶的判决。Jupiter调查公司的分析师乔·威尔考斯曾评价:“‘李开复事件’已经超出了两家公司对一位技术人员的争夺本身。这场争夺已经意味着PC时代的巨人和互联网时代的巨人在为未来的霸主地位进行争夺。”

谷歌反超的秘密

“我和上司开玩笑,即使他们不付工资,我也愿意每天来上班。公司总部大楼对员工们来说是个充满刺激与和谐的工作环境。”谷歌一位资深员工这样说。

那时的谷歌公司充满活力与新奇。谷歌的办公大楼或会议室取了些很另类的名称,比如说第二大楼的名称是无理数“e”(2.71828),第三大楼则叫做圆周率(3.14),第四大楼则命名为黄金比率(1.61803)。

为缓解员工长时间端坐电脑前的紧张,谷歌大楼里提供了各式各样舒服的沙发,还设有健身房,提供各式训练器材和跳操室。走进谷歌大楼,可以随处看到正在游戏、睡觉或进行体育锻炼的员工,甚至有的员工正在弹钢琴。不仅如此,谷歌还为员工提供免费的剪发、洗衣、育婴、泊车和医疗服务。

这一时期谷歌的活力也许只有早年的微软能与之相提并论。可惜的是,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微软的创新活力在衰减,公司逐渐形成了阻碍创新的官僚化体制。

2005年1月27日,微软前员工马克·简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比较了微软与谷歌的差别:“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微软俨然已成为一个高效的软件机器,然而我发现最近几年的情况却好像有所变化。这个软件机器已经开始由盛而衰了:不遵守交货期限,性能出现下降,而且总是不断地对产品进行修正,系统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运行良好……”

马克·简还说,每当他提议进行一些改进时,总会遭到拒绝,理由是软件已经完美地运行了20年,没有必要改变现状。与微软的保守态度相比,“谷歌则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创新精神。在谷歌,抛弃陈旧的程序代码不存在任何的障碍……关键在于,这种管理模式能够转化成创造力和生产力,从而为用户提供他们喜爱的产品。”

那位曾经激怒鲍尔默,使其失态摔椅子的鲁科夫斯基在博客上呼应了马克的说法。他提到自己在微软时与马克在同一个工作组,但他们却从没谋面。“由此可见,微软的某些工作组的人数规模实在大得惊人。”鲁科夫斯基惊叹道。

李开复曾分别评价过微软与谷歌:“微软是一个成功的公司,我不会否定它的成功,而且与盖茨共事是非常好的机会,同时世界也在跨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个公司大了之后,就会非常官僚,一个公司小了就会创新……”“谷歌不是一个从上到下的公司,不是一个工厂、部队,不是厂长、将军说了话,大家就计划一步一步执行。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有说话的机会。”

2005年1月,微软完成了自己的搜索引擎的开发,推出了新的MSN搜索,网址为search.msn.com。不过,该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的相关性并不好,无法对谷歌形成实质性挑战。

“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作者姜洪军,本文摘自《十年蹉跎:微软王朝危机》一书,科学出版社出版)

《i风云》记者手记

脆弱的新点子

“新点子很脆弱。它可能被一次嘲笑或一个哈欠杀死,可能被一个玩笑刺死,或者因合适人选皱起眉头而忧虑致死。”美国著名探险家查尔斯·布劳尔这样说过。

在搜索史上,类似微软错失“自家谷歌”这样的事多次发生。早在1995年,曾被誉为小型机之王的DEC公司就了自己的AltaVista搜索引擎,当时市场反应热烈。DEC公司媒介主管还整理了厚厚一叠媒体对其报道的剪报集,并在董事会议上被郑重其事地传阅。

AltaVista研发之父路易斯·莫尼尔回忆说:“整个管理层都大吃一惊。但他们还是不能理解这其中蕴藏的机遇,只是喜欢它带来的传播效应。”他称公司高管一脑门子硬件思维,让这个世纪大机遇白白流失。

3年后谷歌起家时,AltaVista已经落伍。莫尼尔曾感慨当时在他们部门“有200个人在兜售各种废品,只有六个人真正在做AltaVista”。

为什么搜索这一新兴业务无法在当时资源丰厚的DEC、微软开展起来呢?

其实,它们都陷入了《创新者的窘境》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所描绘的窘境中。克莱顿认为,创新型的技术分为延续性技术和破坏性技术,延续性技术的不断更新会让强者恒强,但是“破坏性技术给市场带来与以往截然不同的价值主张。一般来说,破坏性技术产品的性能要低于主流市场的成熟产品,但他们拥有一些边缘消费者(通常也是新消费者)所看重的其他特性。基于破坏性技术的产品通常价格更低、性能更简单、体积更小,而且通常更方便消费者使用。”

克莱顿指出,问题不在于以往的成功者没有看到破坏性技术得以生根发芽的小型市场的价值,而是小型市场在初期无法满足大企业的增长需求,即使理性思维告诉他们这些小型市场有朝一日可能会蓬勃发展,但正式和非正式的资源分配流程,使得大型企业很难将足够的物力和人力资源投入到小型市场的开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