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26 16:12: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家庭教育误区论文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农村,家庭环境,调查,分析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农村教育正受到广泛关注,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论文参考,农村。但是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不能仅依靠学校和社会的力量。农村家庭作为农村孩子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应发挥出特定的教育优势。论文参考,农村。近年来,根据实际情况深入调查,发现农村教育中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中存在“四多”现象
在当前,随着社会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思想开放以及城乡经济差距的拉大,在农村教育中出现了以下四种现象。论文参考,农村。
1、单亲家庭子女多。就从我校“特殊生”统计中发现,单亲家庭子女23人,占全校人数的10%,比例较高,根据了解,单亲家庭学生城区高于农村,这与城市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家庭背景有关。
2、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学生比例大,隔代监护子女多。
据调查表明,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家庭学生比重较大。我校230多名学生中,有150多人,占全校总人数的65%,并且农村比城市比例更大。
单亲或父母外出务工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易产生任性、倔强、自私、冷漠、忧郁多疑的性格,缺乏热情和爱心,有叛逆心理;也有的性格内向,不太与人交往,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3、独生子女多。由于当前社会环境影响,农村大部分人观念转变,独生子女增多,也有的家庭子女多,仅有一个男孩,对他们,家长往往一味的溺爱骄纵,对其百依百顺,从小就养成任性、娇气、懒惰、胆小、自私、经不起挫折等弱点,最终导致不良人格的形成。
4、不良的家庭环境多。
不良家庭环境主要有三类:一是风暴型家庭。这种家庭大多是父母感情不和,家庭成员互不信任,互为仇敌,孩子成长在不安定的家庭环境中,再加上外界不良影响,导致孩子的性格扭曲变态,从而形成暴躁、蛮横、粗野、冷酷、报复欲极强的攻击型人格,由仇视家庭变为仇视社会,最终毁灭自己的一生;二是专制型家庭。这种家庭的父母往往以暴君形象出现,以家长自居,要求孩子惟命是从,对孩子专制、压服、滥施处罚。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没有自由民主气氛,个性和爱好全被扼杀。这样即使天资聪明也会一事无成;三是放任型家庭。这种家庭往往是父母一方外出,一方忙于家务劳动和种地,顾及不到教育和关心孩子,或是家庭成员有不良习惯(如麻将、酗酒等),对孩子不闻不问,使孩子成为“流浪者“,放任自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家庭教育出现真空现象
根据我的调查和了解,首先,由于农村许多家长问哈素质不高,有忙于劳动,所以对孩子关心很少,他们想让孩子学好,但无具体行动,对孩子学习情况很少过问,任其自然,家庭缺少文化氛围,对孩子成长产生负面效应;其次大部分学生家长与教师之间缺少沟通,有相当一部分家长不能配合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甚至跟老师找麻烦;再次,一些孩子与父母缺少心灵沟通,缺乏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许多家长认为他们的责任是提供孩子吃穿,学校教育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
4、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教育管理责任出现真空。论文参考,农村。为数不少的单亲家庭对子女的教育采取放任心态、或相互推诿、或灌输一些不正确思想和行为,离异后再婚,双方埋怨不该带来孩子,因而撒手不管,或将孩子交由隔代抚养,放弃直接监护人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另一方面,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对子女没有尽到教育责任,孩子自己照顾自己或隔代抚养,或托管给亲戚,这样家庭教育名存实亡,未进到直接监护人教育管理孩子的责任。也没有跟老师很好沟通,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孩子学习状况。论文参考,农村。学生在校时抓不住时机对孩子教育,造成真空现象;
5、由于农民外出务工或上学路途远等原因,再加上近年来住宿生领取住宿补贴,一部分家长让孩子在学校周围的农户寄宿,家长只管生活状况,房东只顾收房费,不对学生进行管理,家长更无法管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一周了解一次,甚至一学期了解一次,家庭教育荡然无存,学校很难实行对他们全方位管理,造成学生管理的真空。
三、家庭结构的变迁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婚率上升,离异家庭子女有所增加,也由于交通事故的频繁发生等原因,单亲家庭增多,这些家庭子女由于缺乏亲情、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容易产生一些问题,一是任性、自私、冷漠的性格,缺乏同情心,叛逆心理重,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现象。二是性格怪癖,不与人交往,合作意识差,合作能力低。三是无上进心,道德品德较差。四是学习成绩低下,作业普遍完成差,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论文参考,农村。五是由于家庭无称职监护人或无监护人,学校和家庭无法沟通,学生厌学日趋严重,直接影响成绩下降,产生流失或辍学现象。
四、家长素质的适应性。
在农村,家庭教育存在误区,阻碍着孩子的成长。
1.教育方法不正确、不科学、重抚养、轻教育、重分数、轻能力、重时间、轻效率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一些家长不以身作则,教育孩子言行不一,重严教,轻身教,自身修养差,很难教育出好孩子;
2.家庭教育观念滞后。有些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都教不好,家长会有啥办法?有的家长甚至不懂家教,认为“树大自然直:,当时爹妈都没怎么管我,不也长这么大了,对家教放任自流;
3.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能从孩子的天资、年龄、学习基础、有无兴趣特长等实际出发,仅凭主观愿望对孩子提出难以实现的要求,致使孩子压力过大,父母对孩子实行“爱心摧残“,恶性事故时有发生;
4.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有的家长从来不与学校联系,不参加家长会,不过问学生在校情况,当学生在校时,又抓不住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造成真空教育失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也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中国教育中家庭因素对孩子成长影响的故事很多。孔子对儿子传授学习方法,孟子的母亲为教育孟子多次搬家,龚自珍从小受到外祖父段玉裁的影响,在文学上造诣很深,这都说明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此,我仅对农村家庭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做了粗解的分析,并向社会呼吁:教育在一线的教师及各位家长,对每一位孩子多一份关注、多一份爱,为化解不利因素出谋划策,为他们撑起一片蓝天,让他们欲光饮露,茁壮成长吧!
1、研究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整体实验要达到的目标是:(1)转变家长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和家教做法上的偏差,探索学校与家庭协调一致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良好模式并进行推广。(2)切实转变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3)培养一批转化后进生的优秀教师,将其先进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
2、理论基础:新课程理念中的核心思想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要求教师不是只关注“精英”,而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这就要求学校必须联合家庭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的提出
1、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教育整体效益的需要。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人的教育过程比喻为雕刻大理石:“有许多力量参与人的教育过程,其中第一是家庭,第二是教师,第三是集体,第四是孩子┉┉如果这些起教育作用的雕塑活动有始有终,行动得象一个组织很好的交响乐队,那么它产生的将是多么美妙动人的作品。”我国现代家庭主要是由父母、祖父母和独生子女组成,人口少,结构单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活动逐步由开放式(庭院型)走向封闭式(单元型),加上电视节目的泛滥、电脑的普及,几乎淹没了孩子与双亲交流、与亲友交往、与邻居相伴的机会。另外,离婚率升高带来的单亲家庭问题、人口流动带来的隔代抚养问题等等,都使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沟通与协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才能相互交流教育信息,使家长的血缘权威、经济权威与教师的学术权威、榜样力量紧密配合,形成动听的乐章,从而雕塑学生高尚的人格,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积极影响。
2、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是提高家庭教育质量的需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愿,但由于家长的修养、学识、教育水平的高低不等,使我们的家庭教育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①过分溺爱,重养轻教——捧在手里怕碰着、含在嘴里怕化了,袒护孩子的缺点、纵容孩子的放肆,养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而又刁蛮、任性的性格;②望子成龙、重智轻德——只盼孩子将来成“龙”,忽视孩子的眼下成人,造成有的学生成绩优秀而品德较差,难以管教;③期望过高、暴力相加——家长自身没有建树,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由于期望值过高,一旦孩子没达到目标,就会产生恨铁不成钢的过激行为;④忙于事业、托付他人——现代生活高效率、快节奏,很多事业型的家长(主要是经商者)苦于事业与家庭不能两全,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老师,自己放心地去干事业,把本该属于自己的教育责任推给了别人,结果是得不偿失;⑤自以为是、轻视老师——有些家长自恃有一套安生立命的方法,对学校的教育管理不认同,甚至有对立情绪,并经常在孩子面前流露这种情绪,导致孩子对老师、学校的教育和各项措施持抵触情绪等等。这些错误的教育方式,与学校的教育极不合拍,严重制约着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可见,向家长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宣传现代教育观念,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研究的原则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探寻恰当的方法,努力寻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佳切合点,以求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2、全面性原则:将教育的目光投向每一个学生,使不同的学生都能从不同角度体会成功的喜悦,用“教育之爱”滋润所有学生特别是“差生”的心田,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综合性原则:运用多种手段密切学校与家长的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转化,最大限度的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4、针对性原则: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和采用不同的措施,找到家教工作的突破口。
四、研究的方法、措施与过程
1、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为主,配合调查研究法、实验法。
2、研究措施
一是抓教学计划:要求课题研究教师制定家庭教育授课计划,由教务处、政教处核查,报校家长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审定。教学计划包括授课教师、授课对象、授课时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
二是抓教材配备:20*年以前,我校家长学校配用经教育部关工委审定,*省关工委、省妇联、省教委组织编写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初中生家长教材》;20*年以来,我校以《成功家教启示录》、《失败家教警示录》为主要教材;20*年,我们又将实验教师和有体会的家长撰写的家庭教育论文汇编成册,作为新阶段家长学校教材。
三是抓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1)成立家长委员会。它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听取家长的意见,是学校、教师与家长之间相互联系的畅通渠道,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沟通、协调的纽带。(2)家长开放日:开放日活动一般包括评教评学、分级部对家长开放课堂、学校主题教育活动汇报及获奖作品汇报表演等,使家长了解教师的上课情况和学生在校的成长与发展状况,并以开放日为契机开展教师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3)请专家给家长授课:家长学校开班期间,聘请从事教育教学研究、青少年心理、法律等方面的专家对学生家长集中授课,教给家长有关家教的理论和实践经验。(4)学生、家长、教师恳谈会:围绕某一特定主题,组织三方代表座谈,各抒己见,增进理解,达成共识。(5)召开家长会、家访:我校规定每学期期中考试后各班必须召开家长会,班主任还可根据本班实际自行组织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学校领导或班主任向家长汇报工作,并就学校取得的成绩、改革的重大举措及学校面临的问题向家长宣传、介绍,征求家长意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还可介绍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水平。学校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家访要常抓不懈,走进学生家庭,就能走入学生心灵。(6)以课题研究为前提的跟踪实验:选定具有典型意义的学生和家庭,开展不同形式的指导,进行不同个案之间的横向比较和不同阶段的纵向比较,并对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及时总结和推广。(7)评选优秀家长,进行经验交流:在各班推荐的基础上,认真评选出学校优秀学生家长,召开专门会议,为其颁发证书,进行表彰。并让优秀学生家长做经验介绍,对广大学生家长改进家教方法,提高家教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8)请优秀毕业生返校谈“我所受到的家庭教育”,从学生的角度谈他们所期盼的家庭教育,启发家长们易地而思,具有生动的感染力。
3、研究过程
本课题研究我们共经过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年9月——20*年1月,组建课题组,确定课题组成员,编写课题实验方案,对研究成员进行理论培训,作好研究前的物质准备和理论准备。
(2)研究阶段:20*年2月——20*年1月,依据方案落实任务,通过多种形式对老师的培训、家教活动的开展和对学生各种素质的训练,总结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有效经验,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学校的教育效益,促使学生多方面素质的提高。
(3)总结推广阶段:20*年2月——20*年2月,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将老师、家长、学生撰写的有关家教论文进行汇编,整理成书出版,将成功经验在全校进行推广。
五、研究成果
开展现代家庭教育实验的三年中,我校家长学校共开办9期,直接培训家长1800多人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取得的成果如下:
1、建立了家教理论资源库。为便于家长随时请教,及时解决自己遇到的教育难题,我们将有关家庭教育的优秀文章和其他资料都输入网站,形成资源库,使家长在家也能通过网络接受学习。
2、通过家长学校的锤炼,一批经验丰富、育人有方的优秀班主任脱颖而出,并先后于20*年3月、20*年5月和20*年3月成功举行了三次优秀班主任经验介绍,力图把他们的宝贵经验由星星之火变为燎原之势。
3、中考成绩连年捷报频传,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高。20*年中考一中、六中达线人数为58人、20*年为68人、20*年为77人、20*年省示范高中达线人数为236人;学生在文艺、体育、读书、演讲比赛、科技创新等竞赛中屡获大奖,20*年5月,我校初三(8)班的学生姚跃在科技发明获得全国一等奖并获国家专利后,又作为中国唯一的残疾人代表参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全球儿童论坛,阐述了他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20*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作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更是成果辉煌,在瑶海区各学校中是遥遥领先。
4、20*年8月,三十八中被评为“*省家教名校”,唐平生校长代表*省在全国家教工作会议上作了《顺应时展走特色家教之路》的发言。随后,我校又先后获得全国百所示范青少年法律学校、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学校、合肥市德育先进单位、合肥市科普示范学校、合肥市保护未成年人示范学校标兵等一系列荣誉。
5、经过三年的研究,老师、家长都积累了大量的家教经验,20*年5月,我们征集了实验教师、家长和学生写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优秀论文四十多篇,将其汇编成册;召开优秀家长表彰会;制作了“家教现代化工作短片”。
六、研究结果的分析与思考
三年多的研究与实践,我们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也有困惑与反思。
1、结果分析
(1)转变了家长的教育思想,使很多家长走出了家庭教育的误区。经过多种形式理论培训和与教师的直接交流,使家长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教育观念发生变化,教育行为趋向合理,很多家长还常常主动将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发生的矛盾和自己的困惑带到学校与老师讨论,向老师求教,寻求老师的帮助与配合。
(2)打造了一批优秀班主任,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效能。家长走进课堂,贴近教育,既是家长学习的机会,也是对老师的鞭策和激励,在改变家长的同时也教育了老师。所以,每一次家教活动的开展,对班主任都是一次极大的锻炼。由于家长的积极配合,学校教育的效能有了显著提高,并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培养了一大批有个性、有特长、有素质的优秀学生。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把孩子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的形势下,家庭合理、温馨的教育氛围,是学生成才的沃土;学校老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培养,是学生成才的关键。目前,我校已形成了学校家庭对学生施教的合力,较好地实现了教育模式向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的转变。
(4)提升了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家庭教育研究的成功,使学校的办学思路更明晰、办学理念更先进、办学模式更成熟。现在,三十八中已是瑶海区窗口学校、合肥市示范学校,成了南淝河畔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2、我们的思考
在探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有效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
(1)课题研究必须有校领导的真正重视,要有人力、物力、经费、场地诸方面的保障,家教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2)家教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发展思路统一不悖,并行发展,才能将家教工作与学校其他育人行为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家教工作的作用。
(3)家教工作必须从学校的校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家长的群体特征与素质层次,因材施教,不可无的放失。
(4)要研究不同学生、不同家庭的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运用不同的工作方法和措施,是家教工作深入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对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多年来,我校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长素质的提高。94年我校就成立了家长委员会,规模由小到大。从办家长学习班到家长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家教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市区妇联、街道尤其是华一社区的直接领导关心和支持下,为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学生素质的发展,我们在创办家长示范学校方面作了一些尝试。
一、加强领导,健全家长学校机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发挥社区、学校、家庭教育网络作用,努力争达示范学校标准。
94年以来,学校成立了由校长负责、德育主任具体分管、优秀家长、社区负责人组成的学校、年级、班的三级家长委员会,每年不定期召开会议,开展活动,进行一些研究。去年在家长委员会的指导下,成立了校长、社区负责人、德育主任、家长代表组成的创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校长和主任亲自参加了市妇联举办的创市家长示范学校训练班。明确了示范学校达标条件,参观了已达标的市级示范学校,学习了先进经验,增强了我们创市示范学校的决心。领导组成员就示范学校条件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学习和研究,一致认为创家长示范学校很有必要,有利于家长学校规范管理,有利于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水平,有利于配合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整体改革实验的顺利进行。大家统一了认识,明确了指导思想,为办好示范学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要办好家长示范学校,必须在管理上下功夫,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家长学校的《家长委员会职责》、《学员考勤制度》、《评好学员条件》、《家长委员会条件》、《学员学习情况记载》(包括考勤、效果)、《家长行为规范》等各种规章制度。每年根据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制定了工作计划,定期总结,各种资料收集整理,建立档案,使学校管理逐步迈向规范化、程序化。
二、教学质量的落实,是办好家长学校的保证。
教学质量的好坏,教师是关键,为了保障家长学校的教学质量,我们组织了一个稳定的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专职教师队伍(主要由班主任组成),除校长、主任兼职授课外,还特别聘请了重师心理学教授赵石屏,全国优秀班主任罗达公等进行授课和进行心理咨询。为结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办出家长学校特色,我校成立了心理咨询室,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派专职辅导教师值班负责接受家长和学生的咨询。同时,学校还派出多名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的专职培训,学校已有多名教师获得了心理健康教育中级资格证。对每一个接受咨询的家长和学生建立个案并进行追踪,经过几年的实践,得到家长的好评。
学校德育处在教师队伍素质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强化班主任的基本功,组织班主任学习家教理论知识,改进与家长的沟通方法,提倡班主任主动与家长联系,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教育情况,为学生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同时,鼓励班主任进行家教方面的研究,大力推广班主任在家教方面的经验和论文。
为保证教学效果,我校在家教资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首先,为各年级段的家长定了不同的教材,其次,我校还利用家长会等各种机会向家长发放家教方面的资料。在学校的橱窗里专门开辟了家教专栏,德育处还创办了《家教园地》专刊,为家长们提供了家教论坛,使家长们有了家教经验的交流,从而提高了家长的家教能力。
三、多种形式的家教活动,为家长学校注入了活力
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家长学校教学。仅靠讲座是不够的,还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禹教于乐,才能使教育落到实处。为配合学校教学改革实验,99年起学校向实验班家长举行“开放日”活动,特邀全班家长到校,参观学生从早读到下午放学的学习生活,他们同学生一起生活,一起听课,一起参加课外活动,一起召开主题班会,让家长亲自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体验孩子的在校生活。完后召开家长研讨会,在会上家长们对一天的学习深有感触。并争先恐后地发言,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充分的肯定,对素质教育有了新的认识,纷纷表示了对学校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与学校达成了共识。
每年的“六、一”、“百花节”等是展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成果的节日,我们请来家长一起参加,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各种能力展示。学生书画、文艺节目、烹调技艺、科技作品、集体舞蹈、学生自编操等纷纷登台表演,有家长在场看,孩子们表演得更加起劲,更加投入。这样的活动每展示一次,孩子与家长、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就更进一步,对学校的了解就更深了一层。
每年,各年级、各班级组织1——2次家长教育经验交流会。在各班家长委员会的支持和组织下,家长们座谈热烈,互相交流孩子近段时间的思想动态,学习上的困难等帮助的方法。尤其是教子成功的家长谈到自己的教子秘方时,均能引起家长们的共鸣,掀起热烈的讨论,从而达成教子共识。
四、开发社区家庭教育,形成学校特色。
我校从99年开始,与华一社区等共同创建社区教育,探索社区教育模式。学校利用周末,为社区学生和社区成员无偿提供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电脑培训、书法绘画培训、舞蹈训练、家教讲座等,丰富了社区学生的闲暇生活,提高了社区成员尤其是社区的家长的素质,营造社区文化氛围。同时,学校与社区共同建立我校学生家长联系制度,学校通过社区了解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并通过社区领导向学生家长传授家教知识;社区也为学校提供帮助,共同开发社区家庭教育,形成了我校和社区教育的特色。去年4月我校与社区接受了全国“关工委”的视查,受到领导们的高度评价,并于当年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先进示范区。
五、开展理论研究和跟踪调查,使家庭教育走向科学化。
由于前几年轰轰烈烈的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不少家长在家庭教育上走入了误区,同时,独生子女的诞生又使得家长们望子成龙心切,怎样教育子女成了家长们的一个心病。我校在“小班化教学实验班”进行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增强为国教子意识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对家长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教子观念,并针对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单独对这一些家长进行讲授,纠正他们的重智轻德的偏差,引导家长加强孩子思想品德教育,重视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与人共处,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发展的人。
学校十分重视对后进生的帮助教育工作,坚持后进生帮教工作记载和随班就读的跟踪教育记录。每年召开这部分家长的专题研究会,针对家长们对孩子失去信心,过分溺爱等思想进行面对面的咨询和辅导,引导他们认识孩子是社会的一员,同样具有独立的人格,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培养他们的自尊和独立的个性,坚强的意志品质,让家长们树立信心,相信这样的孩子同样能培养成人。
我校为了提高家长的理论水平,我们除为家长购买市编的《家长学校系列教材》、《石屏谈家教》等书籍,还组织教师自己编写了家教讲稿,要求家长认真学习,认真掌握,在“用”字上下功夫。积极鼓励家长根据自己的教子经验写心得体会或家教论文,仅去年就收到家教心得体会和论文10余篇。
[论文摘要]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存在着价值观狭隘、教育方式偏失、教育内容片面和教育行为背离等现象。应该自觉加强家庭教育社会化、拓宽社会化的内容,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人的社会性发展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始终,从婴儿期开始,通过儿童期、青年期、成年期到老年期。其中,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性初步定型的时期。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通过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实现的。社会教化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外部动因,是指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内部影响、社会文化传播工具等对儿童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个体内化是社会教化得以实现的内在因素,是指儿童接受社会影响并对社会文化环境进行选择,从而将获得的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内化为自身的个性特征的过程。儿童的社会化是在主客观因素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儿童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起着学校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有许多人对此认识不足,以致出现家庭教育的失误。因此,充分认识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系,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家庭教育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基础。家庭教育将家庭生活与教育活动交织在一起,以其独特的方式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具有启蒙性、持久性、感染性和情感性等特点。
1启蒙性与持久不间断性。家庭是抚育儿童的摇篮,既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也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其中父母是儿童社会化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儿童智力、体力的成长和最初道德观念、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奠基的作用。同时,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是一个长期不间断的教育过程,而家庭教育天然的连续性为其提供了重要保证。个体从出生到独立生活必然经历学校教育场所和教育者的变更,每一次变更,个体都有个适应过程。如,个体要适应新的教育环境、适应新的教育方法和风格、适应新的教育者等,而家庭教育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家庭这所“不变的学校”和父母这个“终生教师”对个体的影响是持久不间断的。
2感染性与潜移默化性。家庭教育与家庭生活相互交织着,家庭中的多种因素,如自然结构、经济结构、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活习惯等均会在耳濡目染中渗透到孩子们的思想意识中去;同时,家长在家庭中的权威地位,他们的人生态度、性格脾气、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消费行为、待人接物的处世方式是儿童最直接、最经常的仿效榜样,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会在无意识的状态中接受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
3灵活性和及时性。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教材和场所,也没有固定的时间,家长主要是通过生活过程或与孩子的共同活动中有意无意地根据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风俗和传统习惯去引导、要求儿童,如讲究卫生,尊敬长辈,不打断他人谈话,恰当地向他人问候,不随便将他人的东西占为已有等,并对不合理的行为予以限制和惩罚。因此,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方式都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同时,个体生活的基础在家庭,长期的朝夕相处使个体在家庭中的言谈举止是真实自然的,其优缺点、思想状况、个体特征在父母面前一览无余。父母比任何人都能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子女。家长可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孩子的言谈举止等实际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并且可以通过带有血缘伦理权威性的教育来引导孩子。
此外,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人人都生活在一定的家庭中。家庭教育这种广泛性是其他任何教育都难以比拟的。
以上特点可以看出,家庭教育以其与家庭生活相交织的独特特点,对儿童的个性、情感、思维、认知、技能、行为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起着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不可取代的作用。另外,家庭教育的各个特点又在家庭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与影响家庭教育的人际关系、经济条件和家庭文化等几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地影响着孩子社会化的过程。
家庭教育总是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之中来进行的,在此过程中,社会生活对儿童的影响往往主要是通过家庭的人际关系来进行的。家庭的人际关系主要体现在家庭中的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等,而在众多的人际关系中,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儿童最早接触并且对其社会化影响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据有关研究,父亲在男女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作用,那些早年未与父亲有接触的儿童,在其性别社会化方面往往是不安全的。
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日本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如果对儿童采取保护、非干涉性、合理、民主及宽容的态度,儿童就显示出具有领导的能力、积极的情绪、态度友好等个性品质;相反,儿童则显示出适应能力差、依赖、情绪不安等个性品质。也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具有情绪传导、性格形成和行为规范等作用。父母采取民主型、放任型、专制型等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儿童行为特点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采取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下的儿童其社会化程度高。
此外,家庭教育还受家庭的物质环境和家庭的精神文化影响。经济决定着家庭教育的物质环境,如家庭环境优美、整齐、清洁的能时刻熏陶、启迪着孩子。家庭的精神文化包括家庭的教育观念、学习氛围、行为规范、管理方式等,它通过几种相对独立的心理机制影响着儿童,具有强化、认同、理解等功能。强化,也就是父母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奖励他们认为正确的儿童的行为,惩罚他们认为违反规定的孩子的行为,同时将一定的系统的规范灌输到儿童的意识中,并且使得遵守这些规则逐渐成为儿童的习惯和内部的需要;认同,即儿童不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模仿父母,以父母为榜样,并努力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理解,父母有意识地观察并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敏锐地回答着他们的问题,从而帮助孩子不断形成自我意识以及交往的品质。
二、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家庭教育的误区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在“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迫切希望下,我国绝大部分家庭虽然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不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却存在教育价值观的狭隘,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名次和能否升学,不关心思想品德等其他方面教育的现象;也不难发现存在着教育方式偏失、方法单一的状况,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不得不引起我们重视。
1教育观念重智轻德。在应试教育“考试至上”观念的引导下,许多家长对子女的个性、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发展不以为然、不屑一顾,认为智力发展才是关系子女整个一生发展的实用能力。子女的学习成绩始终是父母关注的焦点和家庭间彼此谈论的热点,看书做作业是子女生活的唯一内容。频频见诸于大众传媒的家教热、各种培训热、择校热等问题说明了家庭对子女智力教育的关注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在一项家庭教育状况调查中,当问及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你最大的烦恼是什么”及“你最关心孩子哪方面的事情"”时,68%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及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其次是身体健康,第三才是子女的个性及道德品质。殊不知父母在把子女培育成“人中之龙”的过程中要先成“人”,而人格及道德品质是成“人”的重要要素。
2教育方式偏失。独生子家庭容易产生娇惯溺爱;经商家庭和不完整家庭容易对子女放任不管;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性格特征等原因也会对子女采用粗暴专制的管理方式。心理学家认为,这种娇惯溺爱、放任不管和粗暴专制的教育方式往往对孩子造成不良的个性特征;父母对孩子采取怎样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关系到孩子在家庭中所受到的教育效果。3教育内容单薄片面。为了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未来社会,家长普遍重视对孩子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对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勤俭品质的养成,忽视家务劳动的锻炼和道德品质的培养。有的家长不太注重对子女进行关心他人和社会、关心环境和自然、关心集体和服务等更高一层的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的灌输,这对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4教育行为背离示范。家长往往对孩子正向引导,要求较严,而自身的行为榜样与教育内容不一致甚至相反,使初步具有评判能力的儿童易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或者对教育产生怀疑、厌恶,甚至会产生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的现象,直接影响儿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心态的形成,甚至导致人格的缺陷。
三、提高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力的理性思考
考察家庭教育在儿童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剖析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而家庭教育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在于良好的教育观和有效的教育方式。
1确立以发展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家庭教育观。观念指导和制约着人的行为。家长不同的教育观念支配着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不同的教育氛围,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狭隘的家庭教育观念培育出来的是有缺陷、有隐患的个体。因此,家长应从理念上树立起与时代相符的促进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教育观念。如,孩子的健康和人格的增进,孩子对社会和科学世界的认识,孩子有效参与民主的社会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等。
2提高家长的社会化程度。子女是家长的镜子,子女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父母。家长必须明确自己在孩子社会性发展中所执行的责任,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从道德觉悟、知识水平、教育能力和行为方式等方面全面提高自己。一项道德社会学的应用研究表明,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特点和教育方式与子女道德人格形成及人生价值取向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因此,要实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母必须在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方面进行再社会化以提高自身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家长才能运用灵活创新的教育方式,营造道德与文明的家庭氛围,培育出德智双优、人格健全的子女。
3拓展家庭社会化教育的内容。在儿童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中,家庭应根据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突破传统的重智和育才的局限性,将体、美、劳、技的训练纳入到家庭教育的范围。尽可能提供现代科技发展所需要的家庭物质条件,并利用这些条件,将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信息技术、旅游观光、阅读视听、体育活动和家务劳动等方面来拓展孩子的社会化内容,使孩子在家庭活动中陶冶性情、增强体质、丰富生活,从而促进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个体的社会性是家庭、学校、社会综合作用的结果。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拥有受过专业训练的教育者,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向家长介绍教育学专业知识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是个人力、财力、信息等丰富的资源库,可以借助社会的力量开设家庭教育辅导机构或制定和实施指导计划。例如:美国密苏里州通过实施“父母作为老师(PAT)计划”对父母进行辅导;英国在中学普遍开设家政课;日本很早就为家长开办了学习班和讲座,政府还定期编辑和发送家庭教育参考资料。在我国上海一些学校也通过家长集会、“星期天学校”、“家庭教育咨询”及“家庭教育报”、“教子有方”有奖征文等活动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我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其他国家的一些成功经验,运用家庭、学校、社会的综合力量,形成三者连动的教育网络,共同推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
注释:
[1][2]孙杰远)论学生社会性发展[J]教育研究,2003(7)
1.不要以孩子为中心
家庭教育是不可以完全以孩子为中心的,应该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地位去陪伴孩子成长。如果以孩子为中心,他就会在溺爱中成长,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育。我们这一代,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集万千宠爱于一生,读书是唯一的出路,有的孩子在读书阶段,什么都不做,只要你在学习,家里的电视开静音,一家人只看图片,或者戴耳机。本来读书是一件重要的事,但是试问,毕业后还会遇到工作,成家、生孩子等重要的事情,每个人都要去考虑你的感受吗?我们只能适应社会,越早适应,今后受的苦越少。
2.不要一手包办
孩子从有行为能力的那一刻开始,就必须鼓励和引导孩子学习独立性,让孩子从小就养成自理自立的好习惯。父母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自己成了孩子的CEO,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在补课,奥数,画画,大点了加上语文,后来又是英语,等等,一个周末,1天半补课,1个假期,1个半月补课,成天只学习,不用做家务,不和同龄孩子耍,孩子小,没有反抗,一旦到了青春期,有自己的意识加上荷尔蒙作祟,突然变得很暴躁,父母的任何话都可能成为激怒他的理由。
3.不要有求必应
孩子要求得到的东西,家长要有原则性地衡量是否可以买,是否有必要买,买了有什么作用。盲目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这无疑是害了孩子。有的父母觉得只要孩子考得好,几百上千的条件都能够满足,殊不知,父母的钱也是风里来雨里去,用汗水换回来的。
4.培养孩子守时和诚信
在我上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总是迟到,也不是非要迟到很久,就是那么两三分钟。其实这个和父母的教育有关,比如有的父母给孩子在课外报培训班,马上上课了,心情一不好,不去了,家长马上给老师打电话说孩子不舒服,说把课程换到明天。孩子觉得原来所有事情可以靠父母一句话就够了,于是动不动就不去上课。久而久之,他就没有了纪律观念,学校的课也就不重视了。他认为父母会帮自己的,迟到,甚至逃课、旷课也就成了家常便饭了。
5.正确使用手机,远离网瘾
有手机的学生,根本不会去听老师讲的知识,很容易成绩下降或成绩较差。迷恋网络玄幻小说、打网络游戏……极易上瘾,根本无法控制,甚至肆无忌惮,完全陶醉在虚幻的世界里。上课昏昏沉沉,对枯燥的学习更是失去兴趣,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凡是出现成绩突然下滑、厌学、逃学、辍学的,家长一定要引起重视。几乎每节课,我都可以发现边听课边玩手机的人,讲的重点也被忽略。一定要帮助孩子树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孩子学习才会有动力。情商、逆商比智商重要,要会化解自己的情绪,照顾别人的情绪,培养孩子的精、气、神,父母一定要成为孩子的人生导师,能够为孩子解读孩子犯的错。
6.降低对孩子的期望
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很听话的孩子,之后变得叛逆、厌学,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有恐惧心理,总害怕孩子以后不成才,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寄托在他身上,因此对他期望值高,要求高,管得太多太死。这样的教育违背了人成长的规律,使孩子头脑知识多了,空间少了,智慧少了。同时由于压力过大,使孩子产生了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应从这样的教育误区中走出来,使孩子走上正常轨道。
7.结语
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子女都有着言传身教、陶冶习染和潜移默化的作用。父母要努力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父母。
作者:袁靖乔 单位: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秀平.浅谈家庭教育对小学生人文素养形成的影响[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1).
[2]李阿盈.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D].江南大学,2008.
**区总人口52万人,其中18岁以下儿童8.2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5%,我区城镇有5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农村有47万人口,占人口总数的90%。2002年**撤市设区。近年来,**的综合经济实力始终保持在河北省的领先地位,2004年全区财政收入达到15.97亿元。今年1—11月份,实现财政收入25.1亿元。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我们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以贯彻落实省、市《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为主线,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以星级文明家庭创建为切入点,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阵地,以提高民族素质为目标,大力加强家庭教育工作,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齐抓共管,不断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新方法、新途径。目前全区家庭教育知识普及率达到90%,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及和谐社会建设,我区先后被评为河北省创建文明城市先进单位、“双合格”活动示范县。
一、建立组织,完善措施,确保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领导。首先,按照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区家庭教育工作“十五”计划》。把家庭教育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及全区儿童发展规划之中,明确把家庭教育工作作为新时期三个文明建设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之一。各乡镇、村也都制定各自的计划,明确了本地的家庭教育任务、目标,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把家庭教育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其次,成立**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由主管副书记戴征为组长,区政府副区长刘会荣、妇联主席卢双云、教育局局长段煦宁为副组长,区教育局、妇联、共青团、司法局、民政局、计生局、卫生局等1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妇联,办公室主任由区妇联副主席董淑艳担任。区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同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区财政每年都拨付专款,为全区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第三,加强督导检查。出台了《**区家庭教育工作检查评估方案》,每年对全区家庭教育情况进行一次检查评估,定期召开家庭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研讨会和家教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经验,找出差距,提出问题,总结表彰。从领导上、组织上确保了家庭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促进了家庭教育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发展。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二、创办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一是健全家教网络。区成立家长学校总校,各乡镇、村分别建立了妇联牵头的家长学校。各学校分别建起了教育部门牵头的家长学校。目前,全区123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家长学校110个,占89.4%;16个乡镇妇联全部建立了家长学校,497个村中建立家长学校的有433个,达87%。在全面推进家长学校建设的同时,为提高办学质量,我们根据**实际,重点培树了小集镇、于北村、**第一实验小学等各个类型的示范家长学校10个,第一幼儿园等亲子教育示范园3个。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使家长学校真正做有场地、有教师队伍、有教学安排、有特色活动,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制定下发了《家长学校管理办法》、《家长学校教学指导纲要》,并印发了《家庭教育读本》、《家庭教育实用教材》等专门教材,使家长学校的管理更有针对性、指导性、科学性。各类家长学校依据《管理办法》,结合自身实际,建立了教学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先进奖励制度等规章制度,规范了办学形式,做到了有组织、有教师、有教材、有计划、有档案资料、有工作总结。完善了一册(学员花名册)、二本(老师备课本、活动记录本)、三卡(孕妇、婴幼儿登记卡、老师登记卡、家长儿童情况登记卡)、四上墙(家教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上墙、职责上墙、教学安排上墙、学习心得上墙)。三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组建了由三个方面人员组成的教师队伍,即由在校教师中的教学骨干组成的兼职教师队伍;由离退休教育工作者和热心家教的志愿者组成的专职教师队伍;由法律、卫生工作者和家教专家组成的业余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水平,我们一方面选送骨干教师到国家、省级院校进行深造。另一方面,请家教专家到**对教师进行培训,定期组织家教调查报告、论文的征集及交流活动。为保证教学质量,完善了教师工作制度,要求教师必须做到“四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听取意见,认真做好总结。四是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根据不同学龄段的学生家长安排了不同教学内容,分别办班,分层施教,并做到因材施教。设立了新婚夫妇班、爷爷奶奶班、单亲家庭班等系列家教班,形成了统揽0—18岁年龄段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网络。在教学内容上,针对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除配合学校的成才教育外,还将法律、卫生、科普等内容引入家庭教育之中,使家长的知识水平与时代相适应,增进与子女的沟通,推动家庭教育工作主动顺应新形势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在教学形式上,除集中授课外,引入了参与式教学。同时采取观看录像、进行家教咨询、请优秀家长介绍家教经验、交流学习心得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五年来,全区共组织大型的家教讲座、经验交流30场次,邀请屈开等国家级家教专家做报告达8场次,深入乡镇、村开展法制常识、婴幼儿保健知识等巡回家教讲座86场次。区第三中学家长学校教学形式力求多样化,采取授课、专题报告、家长自学、专题研讨、经验介绍、个案分析等形式抓好家长学校的工作;**镇家长学校在运用好自身家教资源的同时,注重家教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采取教师授课与家长现身说法相结合的方法。不仅邀请优秀学生家长讲他们成功教育子女的方法、经验和体会,还邀请在家教方面有教训可借鉴的家长,讲述他们在家长学校学习后的感悟和变化,使其他家长得到启示和教育。这些做法充分体现了家长的主体性,发挥了家长的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形成了积极参与、乐学、善学的良好局面,实现从“自然父母”到“合格父母”的提高。最好的原创免费公文站
三、突出特色,注重实效,把家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一是以宣传为手段。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家庭教育在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宣传它的不可替代性,提高全社会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0—18岁的儿童家长,我们着力宣传新的家庭教育理念,科学的教子方法,并选树了韩春珍、刘久焕等家庭教育典型大力宣传。针对部分农村家长依然存在的“树大自然直”的错误观念和独生子女家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致使家教走入误区的现象,引导他们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育子观和成才观。二是以家庭为阵地。在深入扎实的推进“摇篮工程”的同时,把家庭教育与“十星级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养教星”的评比,明确了严格的评比条件,开展了“家家议”、“家家评”、“家家学”、“家家乐”活动,丰富了“摇篮工程”的内涵,使家庭与家庭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改进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做到既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又重视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和良好品德;既关心孩子的日常生活,又重视他们的行为规范的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言传身教使孩子关心家庭、孝敬父母、尊敬邻居,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良好习惯,形成健康心态、健全人格和自信人生。三是以农村为重点。我区以农业人口为主,尽管近年来我们坚持不懈的在农村开展家庭教育工作,但由于农民素质相对较差,视野不宽,与城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为此我们将农村确定为“十五”家庭教育工作的重点,采取措施,分类指导,帮助不同类型的家庭掌握不同的教育方法。对文化水平不高的家长,在文化、实用技术培训的同时,引入家庭教育知识,提高他们的素质,使之能与子女平等沟通。对忙于生产经营疏于家庭教育的父母,侧重于让他们认识放任自流的危害。特别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编写了家庭教育明白纸、家庭教育知识小册子等浅显易懂的教材,适应农民家长的需求。四是以“双合格”活动为载体。为增强家庭教育的吸引力,我们始终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展示交流的平台,以活动促家庭教育工作的开展。活动中以家长受教、孩子受益为衡量标准,面向社会,结合实际,把教育家长、儿童参与贯穿“双合格”系列活动全过程。一方面,以孩子为主体,先后开展了儿童书画展,展览了一大批少年儿童的优秀图画。特别是争创“五小”标兵活动和“我的成长故事”有奖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4000多篇,有12篇征文获唐山市优秀奖和特别奖,在各县区征文中获奖率最高。另一方面,以母亲为主体,开展了“年轻妈妈读书”、“优秀母亲”评比等一系列活动。此外,以家庭为单位,先后开展了亲子活动、家庭美德知识竞赛、节约型家庭知识竞赛、家庭风采展示大赛等活动。在开展“城乡家庭互动”活动中,组织家庭条件优越的家长、儿童,深入到春蕾女童家中,了解她们生活学习中的艰辛,引导这些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家庭教育更加具体化、生动化,提高家长素质、教学相长、亲子互动的理念全部融入“双合格”系列活动之中,营造了广大家长“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的社会氛围,推动了全区家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关键词】家长资源;主题活动;参与;幼儿
幼儿园主题教学是把幼儿的学习、经验、生活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形成了幼儿园综合主题教育活动课、区域等。随着家长资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尤其是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教师就经常动员家长为主题活动提供各种教育资源,使得我们的主题活动有效开展。
一、通过多种形式,让家长走出观念上、教育上的误区,让家长看到教育的成功实例。
首先,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讲座活动。让家长了解我们的教育内容等,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主题的教育教学功能。如:所要进行的主题有哪些?让孩子得到什么样的发展。把主题活动理念和实施进展情况向家长做详细的宣传。这样可以让家长走出观念上,教育上的误区,也可以避免家长走出单向被动服从的局面。同时,我们征求家长的建议,为主题教育活动的进一步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2、通过宣传、问卷等形式细化主题内容。在进行每一个具体主题活动时,我们利用定期或不定期的版块把正在进行的主题名称、主题网络图、主题内容(每周、每天的活动安排)和家长工作展示出来,使家长们从不了解到慢慢明白主题教学的内涵和实质,让他们离主题教学越来越近。
3、利用家长QQ群,园刊、幼儿园网站、班级网页等多种方式随时向家长展示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的各能力发展。如:某某在《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中的自画像、长大过程中的趣事等通过照片的形式传到班级网页,让家长看到了解到活动的教育意义。还结合工作重点把其中优秀的教育论文、教育案例及时向家长介绍,让家长有的放矢的阅读、获取。同时,有针对性的为家长的育儿经验设置专栏,达到资源共享。
二、挖掘家长资源,转变家长角色,让家长成为教育的主体。
在几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家长不再是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而是参与者、合作者和支持者。 如开展的《我长大了》主题活动,为了让每个孩子更深刻了解到自己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当医生的妈妈为我班孩子们讲解宝宝从出生到成长的整个过程,刚好我园陈老师又怀孕,我们一起做了PPT,图文并茂,幼儿直观的观看与家长医生的专业讲解,主题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家长也成为我们教育的主体力量。
在《我是环保小卫士》的活动中,好多小朋友只对环卫工人的角色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不知道环卫工人这个工作的辛苦与细节工作。通过家长关系联系在环卫队工作的家长,把环卫工作的情景录下来,特别是天不亮就上班打扫街道的情景结合轻音乐播放给幼儿观看,让幼儿体会环卫工人的辛劳。孩子们感触很大,当时在活动小结中都纷纷说今后不乱扔垃圾,他们太辛苦...回家还要和爸爸妈妈们讲不乱丢,不乱放。整个活动下来,幼儿受益匪浅。正是家长们的极力配合与支持,才使我们的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家长们也因为做了主题的实施者,觉得主题其实并不深奥,离他们很近,其实也是可以驾驭的。
三、通过家园互动,创设了一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环境氛围。
在学期中,让家长帮助教师一起搜集资料是我们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办法。为了让家长知道这些事情的价值和意义,我们会在区域活动、教室、走廊等空间展示教师和幼儿一起用这些资源制作的作品。这种直观的环境布置会告诉家长,废旧物品并非“不卫生、没用途”,而是有很多作用。这样不仅环保,还能很好地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更能变成有用的教玩具等。
在主题活动《亲子旅行记》、《亲子石头记》、《亲子阅读》等活动中,通知家长利用周末到野外去踏青、拍照、带着你的孩子去领略大自然的风采,并把活动用相机的形式记录下来,周一和同伴们分享,讲述周末去野外看到了什么,感受是怎样的、对人体有什么好处等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见识广了,视野更加开阔了。
四、借助家长社会力量,带孩子到实践中去学习,形成教育合力。
我们还借助社区、家长等重要资源融合主题活动中来,特别是我们的家长朋友,带幼儿走向社会。去年因我们在开展“花的季节”的主题活动,一位家长主动联系带孩子们参观花卉园,都联系好后才通知班内的老师和孩子们,给了孩子们无限的惊喜。在花卉园孩子们眼界大开,知道了很多花生长环境及温度是不同的,看到了育花苗的方法,看到了农民伯伯给花施肥、浇水,也都伸出小手去帮忙。他们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孩子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家长是主题活动中极其重要的资源,我们教师只有让家长真正认识主题活动的价值、作用,家长资源才能发挥其巨大的效能,实现家园互动、亲师合作!
论文关键词 中职 法制教育 困局
一、目前中职法制教育发展的特点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了解目前中职法制教育发展的具体情况,特别是要对中职学校的学生的自身特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够从中发现相应的问题,普遍来说,中职学校的青少年年龄多数为16岁到18岁之间,处于敏感期,他们的心智发展并不完善,自身的辩知能力很差,心理不够成熟,并且一部分学生不爱学习,自卑,不爱劳动甚至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无法自拔,这些孩子极容易受到外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甚至被归为问题少年的行列当中去,而中职学校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特点,在教学生活管理方面来看,中职学校与普通学校相比管理上比较宽松,社会交往、网络普及的影响的程度也很大,这都会使中职学校在学生法制教育管理方面出现了困局,而目前,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现象呈上升趋势,问题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要重视起中职法制教育发展的相关特点,对于法制教育相关的问题进行积极解决显得格外重要,刻不容缓,所以我们说分析解决中职法制教育困局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整个社会的法制教育工作具有着重的意义。
二、目前中职法制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法制教育与社会教育没有密切的联系
我们必须要清楚的意识到目前种植法制教育出现的显著问题,任何的教育理论以及知识构成都应该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进行的,而特别是对于中职法制教育来说,理论知识的运用价值正是体现在了我们日常的实际生活中,而与社会实际不相符的甚至脱离了社会教育的法制教育必然是存在极大问题的,结果也必然是失败的。而现在从目前的中职法制教育来看,大多数还是沿用了以前的老模式进行,仅仅依靠国家的宏观法制法规来作为基础,却缺乏对于细节性、实际性的运用了解,也就直接导致了当前条件下,中职法制教育存在着学生对于法律知识了解不透彻,实践过程中不能够随机应变,灵活运用的问题。并且法制教育的讲解过程中,往往也在采用着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必要的实践活动以及对于实际案例的分析,仅仅是以理论为主的单一化、狭隘化的教育,而单纯的对于理论知识的法制教育更倾向于封闭式教学,这样很难促进中职法制教育工作的开展,更不可能真正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为整个社会创造更高价值的技术型优秀人才。
(二)中职法制教育过程中缺乏人性化的教育
首先,法制社会是“以人为本”为基础的社会价值的体现,所以我们说在中职法制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展现法制教育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在整个中职法制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教育而教育的理念是不科学的。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育模式和方法直接关系到中职生自身对于法律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过多的忽略了那些对于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方法,仅仅采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传授,不当的教育方法直接就导致了中职生对于法制教育的理解有了更大的偏差,和教师的教学过程难以达成默契,无法真正掌握法制教育的意义。与此同时,过多的照本宣科,照搬书本知识的现象成为了一种固定的框架知识结构,很难有所变化,这样的教育模式过于单一,不能达到与学生的共鸣。
其次,对于中职法制教育,学生积极性不高,没有兴趣;中职法制教育以及其枯燥的方式传授所谓的法律知识,这就造成了中职生望而却步,无法真正融入到法制教育的过程中,这对于整个法制教育课程的开展形成了巨大的阻碍。我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法制教育对于中职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对于法制教育的积极性,这更是困扰着整个中职法制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只有解决这样的困局,才能够进一步发展我们的法制教育工作,才能够发挥中职法制教育的重大作用。
三、分析中职法制教育困局出现的原因
(一)中职生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大
我国处于社会经济经济迅速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随着经济的转变发展人们的思想也有了不同的改变和冲击,一些领域的道德规范就有了新的变化,特备是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等社会上各种消极的情绪和现象都会以不同的形式反映到教育领域内,特别是对于学校学生的影响作为严重,冲击着青少年的思想,影响着他们,而中职学校更为不同的是绝大多数中职生的中学阶段被家长和学校所忽视,心里本身就受到一定的影响,而本身与大学生相比,离家的年龄更是偏低,心智不成熟,对于社会整体的分辨能力还是很低,所以就更容易受到不良风气的影响。
(二)家庭对于中职生法制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家庭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基石
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而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家庭教育都要对于青少年负有一定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例如单亲家庭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难以估计得后果,家长的粗暴教育会造成青少年逆反心理强,从而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道路。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永不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只能是对学生造成负面的教育,让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受到了严重的误导和不良的影响,而不良的道德影响直接导致了后期对于法制教育遗失的缺乏,也就出现了中职法制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列问题。
(三)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存在一些误区
我们说就目前来看,中职院校的法制教育仍存在着很多的误区,他们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中职学校目前仍存在着“重技能,轻德育”的现象,他们仅仅类似于生产产品一样的培养的学生,甚至类似于订单式的教育模式,就完全忽略了中职法制教育的根本问题,只能说明目前我们的中职学校对于法制教育的重视性以及紧迫性的认识不足,甚至有些中职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象征性的设置法制教育课程,有的中职学校更是根本没有任何形式的法制教育课程;而与此同时,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法制教育方式、方法过于简单化,真正的法制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开设法律课程,进行法律报告演说,这样的流于形式,生硬的传授方式,学生难以接受,造成了中职法制教育的效果不大,同时一般的中职法律教育课程没有专业的教师人才,更没有相应的法制教育机构和制服,而这就直接导致了相关的中职学校缺乏统一、有效、完整的管理。
四、针对中职法制教育困局的相关对策
(一)中职法制教育需要政府和第三方的共同支持
对于目前正在处在中职生人生关键阶段的他们来说,自身的法制教育基础就很薄弱,本身的法律意识不是很强,这与中职生从小的生长环境和自身素质有直接关系,而很多中职学校仅仅依靠通过当地的法律法制机关部门进行相关的宣传是不够的,这样的狭隘的教育方式使中职生所接受的都是不全面的法制教育,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法制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所以我们在需要政府的支持的同时,更需要第三方的支持和影响,不仅包括整个社会对于法制法规的宣传和影响,而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的法律教育的渗透和积极引导也能够更好的培养我们中职生的法律意识,这对于学生都是具有极其积极的作用的。
(二)积极加强教师自身法律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