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4:51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大学生培养的能力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大学生培养的能力

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 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

文学鉴赏能力是一种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使大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教育部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的发展,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全面大学生不仅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素养,同样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是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服务。

一、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文学鉴赏能力是国家对于大学生教育目标的要求之一,文学鉴赏能力是审美能力的一种,是大学生需要不断提高的能力。大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需要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是关于现实生活的再现,文学作品通过真实、优美的语言描绘出社会生活的百态。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通过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的感悟体会出作者的审美理想和态度,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社会本质与真实面貌。阅读文学作品可以使学生的思想认识逐渐提高,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和心灵上的愉悦。另外,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的情节和多彩的人物形象会给人们带来心灵上的体验,使大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感受和熏陶。

(二)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大学生可以逐渐地认识社会,去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增加生活知识,提高对社会的认识。另外大学生通过文学阅读还可以增加自己的文化知识,提高对于文化的认识,提高自己对于文化的欣赏能力。尤其是古典文学的欣赏可以增加大学生的文化积淀,提高文化素养。

(三)提高大学生的写作能力

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长时间的阅读欣赏,通过阅读,大学生可以感受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和文学作品的曲折结构。这些文学作品都会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文学写作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大学生可以很好地了解文学作品的结构布局,提高文学创作能力。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读者可以感受到文学作品中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意图,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文学写作提供参考,一些文学作品中的写作手法也可以为自己所用,进而提高自己的文学写作水平。

二、如何培养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以后欣赏文学作品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写作水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通过文学作品认识社会,对于大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文学作品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是大学生文化素养提高的要求,也是大学教育目标之一。

(一)提高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首先需要大学生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只有通过文学阅读才能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文学阅读,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阅读兴趣可以使学生主动阅读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各种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渐忽略了文学阅读,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来打发时间,阅读的学生逐渐减少,因此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文学阅读比赛来提高学生的文学作品阅读量。可以通过评选文学作品阅读量最多的人,通过表扬,鼓励学生积极地借阅文学作品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大学生文学作品交流会来提高学生的文学阅读。通过学生之间的文学交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提高阅读的兴趣,增加文学作品阅读量。学生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二)开展文学鉴赏课程

在大学中开设文学作品鉴赏课程可以为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提供鉴赏的方法,提高鉴赏水平。 在高校中开展文学鉴赏课程作为文学课程的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需要为学生提高文学鉴赏的方法。文学鉴赏课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文学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文学鉴赏课程通过对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情节和结构进行分析,体会文章的深刻含义和巧妙的布局。另一方面,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途径。文学鉴赏课程为学生的文学鉴赏提供了条件,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文学赏析,对于那些课下没有主动阅读文学作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三)注重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分析,写读书笔记

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学生对文学作品阅读之后,还需要进行思考。一部比较好的文学作品不仅语言有着自己的特色,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都蕴含着作者的独具匠心。一方面,文学作品的欣赏需要读者反复阅读才能够体会作者的写作用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需要读者通过反复的思考才能真正体会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另一方面,通过写读书笔记可以提高读者对于文学作品的认识,在写读书笔记的时候,读者会对文中的语言和人物进行仔细地揣摩,使读者产生思考,更加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

(四)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对于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文学作品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的文学作品是经过时间的考验得到大众和文学界认可的,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由于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文学作品也是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也有一些文学价值不高的文学作品混入其中,对于大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不会有很大的帮助,甚至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大学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需要选择经典的、有较高文学价值的书籍进行阅读,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更好地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另外,经典的文学作品有着较高的文学价值。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作者长时间的酝酿写作而成,文章的语言结构和人物形象都是经过锤炼的,同时经典的文学作品经过时间的考验仍然经久不衰,因此具有很好的文学价值。大学生只有通过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才能够了解文学的价值,提高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三、结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大学生的培养目标逐渐增加,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国家和社会对于高校的要求。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需要培养大学生全面的能力。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需要提高人文素质,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文学鉴赏能力作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一种,需要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提高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对于增加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今后的大学教育中注重学生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发展的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钟祖国 浅谈培养文学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2,9

第2篇

关键字: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035-01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资源少,竞争激烈,大学生择职就业面临着考验,生存能力也应成为大学教育里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生存能力的培养就是要通过一系列与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职业劳动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以使学生学会如何为人处世,成就事业、实现美好理想的教育活动。在今天,对大学校同里的青年人才谈生存能力其必要性在于:

第一,生存能力的提高是未来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

自从阿姆斯特朗第一次将人类的足迹印在月球上,人类新文明的脚步顿成不可阻挡之势。特别是电子技术的如火如茶和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阳来复,使人类逐步由被动地顺应自然、受制于自然变成改造自然、支配自然的主人。这就要求人类刷新已固化在头脑中的生存意识和已变钝的生存能力。特别是人类向信息社会的迈进,人们便对生活的需求更为丰富多彩,并向高质量、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新生事物的出现和新问题的暴露,也都向人类的生存能力提出了更为深刻的挑战。同时,现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竞争,这使得在过去被赋予用强壮的体魄抵御饥寒巨兽的适者生存的概念,成了用智商和知识同外界环境作斗争。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好生存能力。

第二,生存能力的提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人才推向市场、推向社会,人与职业间不再由政府计划配置,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竞争。双向选择使学生对毕业分配、择职从业更为忧虑。就业后白热化的竞争也颇令许多毕业生伤神。这一代大学生的基础教育都是在计划经济的传统之下完成的,现在又要让他们适应市场经济,就必须要有极强的生存能力。

第三,我们的现实是许多学生生存能力极其脆弱。

对文化知识有足够积累,但是他们对纷繁复杂的实际社会还缺乏了解,加之社会交际能力有限,在人才市场坐冷板凳者大有人在。现实工作环境是各种关系聚合而成的繁杂网,生活在其中的人不但要有较好的职业劳动能力,而且要有较好的品性和社交能力。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面临的问题

我国青少年普遍存在三差:一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很多青少年,在家里什么也不干。还有一些青少年连基本的生活常识也不知道,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也没有。他们甚至于根本不会料理自己的生活,根本不会管理自己的行为。二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有些青少年缺少自我认识,不能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学习中的困难,缺乏恒心,缺乏毅力,不能够正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三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大多数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相容意识,参与意识,不能够根据客观环境的需要来重新塑造自己。针对以上现象,我国开展生存教育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观念。一直以来,我们教育下一代的标准是老实、听话。无论是家庭,还是在学校,填鸭式地灌输给孩子们那些传统加教条的知识和方法,而忽视了对他们探索精神,创造风格自主意识的启蒙和塑造。中国教育的最大悲剧就在于受教育者缺乏独立的人格意识,从而导致了一个民族惰性的蔓延。

第二、把对青少年生存能力和生存意识的培养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青少年不能让书本捆住手脚,不能让分数限制头脑。我们不能用分数、名次、文凭作为唯一的准则,却忽略了青少年生存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培养和训练青少年的三素质一是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二是个人的文明修养道德素质;三是适应环境参与环境建设能力素质。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生存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对策

如何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事关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诸多方面,只有主客观一致努力,全社会共同关心才能取得实效。具体来讲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教育模式全面革新,面向社会实际规范教学,开展适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现象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现象,它给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增添了许多生机。原有的高等教育国家统招统分,包办过多、庞大僵化的教育管理体制束缚了学生的自由健康成长。现在诸如滚动式收费制的实施,公、白费生界限的打破,双向选择的开展都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竞争意识。

第二,学生自己要开拓学习视野,在掌握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多接触社会实际,培养良好品性和社会交往能力。

学生自己不但要高质量地利用课堂教育,而且要尽可能多地选修、辅修相关课程。从仪表上到内心深处都要作好自我包装,为将来的自我推荐、自我推销作好准备。当前,各高校都出现了一股“考证热”,就是这种思潮的具体体现。从基本的CET-4.CET-6英语考核,计算机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考试,到BEC(剑桥商务英语),LGGI(国际会计证书),AGC(英语注册会计师),cPA(注册会计师)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一些学生还跨学科兼修,经济学、人文科学、计算机、交际英语、文秘、法律、摄影和公关等学科灼手可热。出现了精通文学的计算机能手,谙熟机械设计的会计师,这无疑为将来走进人才市场多增了一样硬件,也会使他们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的工作。

第三,全社会都应关注毕业生将来的生存发展问题,为他们开辟第二课堂,加强引导、教育,促进适应社会的速度。

目前,我国一些大专院校集中的城市中,各种培训班、夜校、函授学校如雨后春笋,竟相开张,大学内兼修第二学位、跨校联娴选课也时有所闻,这对培养学生的适应工作的能力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用人单位也应当为实习期的学生多开展业务教育,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开辟一片肥沃的土壤。我们通过理论研究的形式围绕大学生社会实践过程和成效评价,了解大学生在时间过程中的所获所得,了解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所获对其今后长远发展的综合因素,进行一个探索。

参考文献:

[1]范世贵,副主编,鲍国华主编,《大学生能力自我培养/大学生自学丛书》,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指导实务全书》,银声音像出版社,2006年版

[3]萧著,《大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大学教育

[DOI]10.13939/ki.zgsc.2017.06.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2015〕36号)指出:“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可见,在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创新创业教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对大学生毕业后创业状况的调研,我们发现凡是创业比较成功的毕业生都比较注重创新。也正是通过不断的创新,才使他们的创业事业获得快速发展,在同行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分析他们创新的具体内容,有的与原来所学专业密切相关,有的与原来专业完全无关,但与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他的行为密切相关。可以说,不论哪种情况,大学生毕业生后能创业成功,与大学期间所获得的创新能力的培养锻炼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通过对毕业生的调查也发现,以前很多的创新教育是零散、自发、随机和无序的,未能形成很好的工作体系,大大降低了其应有作用。但随着“创新创业”被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以致各种类型的活动都纷纷冠以“创新创业教育”的名头蜂拥而来,将“创新创业教育”当成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在急功近利心态驱动的热闹之下,创新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反而为人们所忽视。这不利“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扎实开展。因此,本文结合创业毕业生关于创新教育所反馈的意见与建议,试对什么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培养什么,如何培养等内容进行探索与思考,希望厘清这项工作的边界和规范,以期有助于其扎实深入地开展。

1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就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可以分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两大类别。

1.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1]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说,是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的内容上来说包含了与形成创新能力相关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各个方面;从培养的过程来说,是贯穿于大学的各个阶段,甚至终其一生;从培养的目标上来说,重在解放思想,培养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氛围;从培养的结果来说,是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思想上重视创新,行动上积极支持创新甚至参与创新。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质上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必然结果。因此,几乎所有对学生的教育活动都与之相关。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强调创新能力培养,就发现各种各类的工作均被冠以“创新能力培养”之名了。但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需要通过事先的精心设计,过程中的按计划分步实施和对结果的评估反馈等系列有规划的步骤来完成的,而并非是它教育的自然副产品或是听任自生自灭的偶然性结果。否则,所谓的创新能力培养,也就只是新瓶装旧酒,换了个包装而已。看起来紧跟时代了,而实质性的工作却是在原地踏步,甚至对于真正需要开展的工作造成障碍。因此,即使是涵盖非常广泛的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也应有其明确的内容。只有确定好其边界,才能更有利于这项工作不断积累,向纵深发展。

1.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指创新技能技巧的培养。从培养的对象上来说,是面向部份创新意愿比较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学生;从培养的内容上来说主要是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及与创新相关的法规等具体操作的内容或是依照创新学的边界构建的学科知识体系;从培养的过程来说,一般学习集中于某一个阶段,运用终其一生;从培养的目标上来说,重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创新技能;从培养的结果来说,是学生能运用掌握的创新思维与技能进行创新活动。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子项目,它有自己明确的边界,能够形成相对独立的学科或课程体系。但它又不是封闭的,完全脱离学生的其他教育内容的。它在一定程度上依托于学生的其他方面的培养。如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认识能力等。并且,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有机结合,才可能获得更好的成效。

2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不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是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都应是先有规划,明确培养内容,然后按规划实施的结果。明确各自培养的具体内容,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而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各自的目标不同,内容也有较大差别。

2.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即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培养的内容。“创新型人才素质可以从智力与非智力两个基本维度加以衡量,其核心要素是创新素质,表现为创新人格、创新行为与创新业绩。”创新人格包括积极的态度、坚定的意志、合理的自我情绪控制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及较好的认知能力等内容。创新行为需要个体对某种现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有将这种认识付诸行动的意愿,也需要营造一个良好的促进创新的环境。创新业绩则需要个体突破思维上的“范式”,具有―种超越性的创新行为。[2]。

就具体的内容而言,首先是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包括向学生讲解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如何创新的,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愿,同时也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是在专业实习、实训的过程中,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行创新尝试。第三是在通识教育中加强对创新意识的引导,从观念、态度、情绪控制等方面进培养,为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第四是在学生活动中加大创新相关活动的比例,提高活动的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创新实践平台。第五是要加强创新相关的宣传教育的力度,在学生中营造激励创新的良好氛围。

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应当围绕这些内容,按照相关的教育规律,科学地制定方案,有效地组织实施,并对学生的培养情况进行评估,然后不断调整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避免两方面的误区。一是认为创新就必需要经常有新的东西,而不断地改变。但实质上,一些基础性的知识与技能是形成创新能力的最根本的基石,是人们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确定有效的、符合教育规律的内容,不但不要随便改变,还应长期坚持不变。二是把所有新发生的东西统统都纳入进来。而实际上,有相当多所谓新的东西,仅仅只是某种特定条件下的偶然现象,往往是昙花一现,并不具备普遍推广的价值。把这些东西纳入进来,不但不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反而可能导致机会主义盛行,培养浮躁的心态。

2.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内容分为一般的方法技能传授与特定的创新学科体系两个层面。前者主要包括创新思维、创新技法及与创新相关的法规等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属于微观层面的内容。后者则是进行学科体系的建设,主要是探索学科研究现状、研究动态、发展方向以及科学前沿,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学科发展规律、基础研究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属于宏观层面的内容。目前而言,对于微观层面的内容大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宏观层面的内容,尚未能被广泛理解和接受,但相关的学科体系即创新学已经基本形成。“创新学是一个由创新经济学、创新管理学、创新哲学等主干学科和经济学、管理学、哲学等基础学科以及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工程学、统计学、系统论、生物学、心理学、艺术学等支撑学科所构成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学科群体系”[3]

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核心内容是相关的课程教学。就微观层面而言,可以开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思维与技法》、《Triz方法》、《科研方法》等课程。课程的数量和具体内容应根据学校的师资、课时和其他客观条件进行选择。由于其内容较一般的创新意识培养要具体、深入,有较为明确的技术规范,需要学生专门下一番功夫才能掌握,加上师资的限制,因此,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学生。一般宜面向对创新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不受其原本所学习专业的限制。同时,通过这样的学习,应有助于其在原来所学专业的领域内更好地进行创新。宏观层面的培养,其内容较为系统,需要开设创新专业,通过系统的专业课程(创新学所涉及的相关专业课程)进行教育培养。虽然目前尚无这样的专业,但借鉴许多高校创业专业或创业学院建设的做法,创建创新专业或创新学院应是可行的。

3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是为培养的内容服务的。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内容不同,途径自然也会有所不同。但二者之间也存在相互联系。尤其作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分,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是受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的约束和影响的。因此,在进行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途径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3.1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广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涉及了人才培养的所有方面,因此,首先需要在学校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即学校要对本校的办学定位与特色,对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有非常清晰的认识。要对本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内容和表现形式有明确的界定,建立科学有效的培养及评估、反馈、改进机制。第二,要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要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中,成为所有人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指挥棒。相关的工作,应渗透到所有课程教学和学生活动中,使这项工作时时、处处都在得到推进。使全体学生浸泡在一个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氛围中。第三,要根据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结合专业的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使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得到创新能力的培养,发挥专业优势进行创新。

3.2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现途径

狭义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虽然是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部份,但它的实现途径却有很大的不同。首先,与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不同,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更需要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进行设计。即首先要突出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在科学性和相关的学科规范。因此,进行设计的一般应为该领域的专家而非学校领导。而其教育成效也是按课程或学科的标准进行评估,与学生的专业无关。第二,应成立具备一定的创新相P知识背景的教学、科研专家团队来推进这一工作。也即按照学科发展的需要实现从业者的专业化,专家化,而不是全员参与。第三,建立面向学生的选拔机制,使具备一定条件的学生获得这样的培养机会。如果是课程,可以进行课前测试或进行师生的双向选择。如果是开设专业,则可以借助相关的招生规则进行。第四,鼓励学生与所学专业相关结合,运用所学到的一般创新方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进行创新实践;也支持学生进入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创新实践。

4 结 论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相关,但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特定的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还需要不断努力。首先,需要提高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科学性,建立一个完整的工作体系,做到事前有规划,事中有规范,事后有评估,定期有反馈调整。第二,应确保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相对独立性,在师资、学时等方面予以保障。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应该渗透到教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能将其独立出来进行特殊教育。”[4]这显然是不利于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片面的观点。第三,要做好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与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通过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创新的热情,从而为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更多、更好的教育对象。通过狭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推进为广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技术支撑,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现实创新能力,发挥示范效应,从而鼓舞更多的学生关注或参与到创新工作中。

参考文献:

[1]焦 烈,王尧.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2):46-49.

[2]徐小洲,叶映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结构与生成转化机制 [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1):70-74.

第4篇

关键词: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条件建设;氛围营造

作者简介:李志科(1978-),男,黑龙江大庆人,东北石油大学教务处实践教学科,助理研究员。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37-01

创新创业精神已成为目前素质教育的焦点,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21世纪,在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想、创新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战略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本要求,更是民族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保证。

自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以来,各高校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国家需要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为理念,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及实践项目,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效。如何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目前高校实践研究的热点。

一、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

创新创业意识是一种主观的意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也是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报名、自主实践、自主创新。它不是一种强迫性的要求,因此培养大学生主观的创新创业意识很重要,这就要求高等学校要把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研究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作为高校教育管理的重要责任之一。[1]要让学生意识到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时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择业观念、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业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对大学生参与社会竞争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培养学生应对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

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协调等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改革,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以及学生的教学管理体系中,学校教务处、科研处等职能部门也应制订可行的政策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尤其是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措施,如开设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创新方法、创新思维以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就业与创业等选修课,在学分认定上给予强化,对学生取得的创新成果给予认定,或聘请一些有过创业经验的毕业后大学生传授经验,也可在课堂教学的同时让学生深入企业了解创新创业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同时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创新创业活动。[2]

二、重视导师队伍建设

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果取决于教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常由教师进行指导。学校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鼓励教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进行指导,聘请企业导师指导大学生创业训练和实践。导师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对学生施行个性化管理。大学生创新训练通常是以专业为背景,学生通过已学的专业知识构建创新思路,其中有许多想法是理想化的,可能难以实现,因此导师在鼓励学生创新的同时要给学生正确的导向,虽然也支持失败的创新,但创新点的构建要有理论基础,导师在其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创业实践项目通常是学生根据当今社会形势或身边一些案例等提出各种“奇思妙想”,学校内的导师一般也缺少这样的创业经验,但导师的社会经验更丰富一些,这就要求导师与学生一起对当今社会形势和所研究的项目进行调查、分析、撰写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的实施,有必要时聘请企业导师进行项目指导,这不仅提高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创业能力,同时对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导师要真正起到指导学生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让学生在实践中少走弯路,取得更大的成果。高校也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教师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提。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同时应制订相关激励政策对指导学生取得创新创业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奖励。

三、重视创新创业实践条件建设

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在不断优化,近些年来出台了许多相应的政策,这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3]高校也要加大力度,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如实行导师制、辅导员制,划拨专门的基金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此外,最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提供相应的实践条件,因此高校要重视实践条件建设。如高校的示范性实验教学中心、开放实验室、各级重点实验室在满足正常科研、教学的基础上要为有创新创业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试验场地和实验仪器设备。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园也要积极为大学生创新创业任务提供技术、场地支持,尤其是对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必要的服务。同时高校也要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搭建与企业一线人员交流的平台,让学生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机遇,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分享创业经验。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首先,高校相应的主管部门要加大宣传,为学生营造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挖掘身边创新创业的成功案例和典型事迹,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带头作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可组织开展创业者校友联谊会、创业者协会等活动,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更多与成功者交流的机会,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勇气与信心。[4]其次,要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支持项目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学校还要定期组织项目指导教师之间的交流,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可组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挑战杯大赛、职业能力规划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等,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在全校范围内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开展以项目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如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让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项目的设计、实施,同时鼓励学生发表文章、撰写专利,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五、结论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和后备人才,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仅可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更为解决当前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难题提供重要的手段。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出现了积极的方向,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社会对大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需求与大学生个体自我能力发展的需求都要求高校在各方面加大创新创业力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摸索新的思路、探求新的方法。高等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基地,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等学校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新的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娟,高志宏.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创新[J].江苏社会科学,2012,(5):237-240.

[2]陈颖,李永能,葛长荣,等.地方农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创建与实践[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2,6(5):72-76.

第5篇

要素之一,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最为关键的要素。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在职场获得成功的基础。大学生应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 职业能力 培养

职业能力是大学生进行职业活动和促进职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大学生职业素质最为关键的要素。加强对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职业能力的培养,既是大学生求职就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大学生在职场获得成功的基础。

1 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实践活动是职业能力培养的关键

通过学习专业知识获得专业技能是从事未来职业的重要因素。专业实践活动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实践是对理论知识的检阅和修正,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践技能,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培养自身专业素养和职业素质,这些都是基本的学习能力。此外,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职业能力,还有助于其养成独立思考、开拓创新、自主决策的思维习性,提高其组织协调能力。

2 课题调研和社会调查等探究型活动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起到了促进作用

包括专业实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高职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大学生可以尝试新的社会实践模式,即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组成课题小组,根据相关单位的需求,选定研究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完成调查报告或提出解决方案。开展以课题调研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型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锻炼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另一方面,在选定课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过程中,他们针对既定的任务目标,设计实施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确定具体的方法和工具,并去实践、操作,在过程中不断修正方案,直至达到任务目标,从而切实培养了管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3 参加社会公益性实践活动

除了要努力增加自身专业技知识储备、培养职业技能以外,还应该对自己的内在品性有深刻的认识,要时刻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拥有健全的人格,甚至可以说,这些基本素养同样构成通用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中坚力量,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人格品德等个人素养决定着劳动者职业生涯的成败,更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文明、进步、和谐与繁荣。以志愿者活动为主的公益性实践活动,对于帮助我们树立社会责任感,培养爱心和奉献意识尤为重要。

4 社会实践是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思维,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获取与利用信息以及应对挫折等方面的职业能力,使大学生在未来的职业活动中更具有竞争力。社会实践是学生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4.1 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大学生应该多看些基础的训练书籍,尽可能多的寻找不同领域的书籍,并汲取吸收,这样就能在各种场合阐述自己的观点,取得赞赏并让对方刮目相看,笔者的建议是多参加专业的训练活动,并勤加锻炼,进而逐渐变得老练。

4.2 书面写作能力。组织文化对书面流畅度的要求较高。我们可以从公文写作入手,通过各类书籍资料掌握公文写作的基本格式,常参与写作观察性的博客讨论。最好有一个备忘录,将自己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表现记录下来,以备日后翻看。

4.3 会议与活动组织能力。这项能力一般会涉及到细碎的管理和程序控制,是综合能力的体现,如现场布置、人员邀请、议题设计和流程控制等,这不仅需要组织者心细,还要从全局着想。

4.4 社交能力。维护与周围人的关系、与陌生人建立联系等社交活动,往往是锻炼自身交往能力、培养与人沟通的技巧的最佳手段。

4.5 组织领导能力。在大学里面,如果做过学生干部,或者学生会干部或协会干部等,只要管理过某项事务,哪怕团队里就有几个人,只要认真对待,谦虚学习,履行自己的职责,也能提高领导能力。

4.6 学习能力。积极与外界建立联系,通过各种途径吸纳对自己有帮助的社会信息,以增加自己的信息积累和社会阅历。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建立获得资源与学习的渠道,完善与提升渠道,鼓舞团队学习,在学习中管理变革速率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于永华.大学生就业法律指导的新视野[J].高校教育管理,2012(1).

第6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B84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义务也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要求

高等学校是高层次人才集聚的高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在校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们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何深入的对大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使之最终成为引领时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和迫切任务。而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最终学有所成。因此,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过程中,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当今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和挑战。

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办法

当前陈旧的教学方式和理念以及存在缺陷的课程设置是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因素。高校目前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将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得不到尽情的发挥,学习效率不高。在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照本宣科,更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直接导致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低下的后果。

(一)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

课程的设置是否合理是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关键环节,我们现在处在瞬息万变的知识创新时代,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所形成的培养架构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只有构建起面向二十一世纪、面向知识经济的课程体系,才能孕育出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的人才。

在进行合理的课程架构和体系的构建时,必须处理好知识传授与素质培养的关系,要有利于大学生伴随社会发展实现知识的优化更新,把社会发展的近期和长远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基础教学,扩大学生视野和知识面。适当扩大选修课程的比重,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进行选择,最终通过课程体系和课程的优化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由专业素质教育向综合素质教育的转变,实现由侧重获取专业知识教育向增强创新能力教育的转变。当前,课程设置和教材的建设更新已成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瓶颈,亟待加以改变。不完成课程结构和内容的及时更新换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将难以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创新经济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加迫切地呼唤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的改革。

完善和改进基础教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条件。能力只有在扎实掌握了基础知识并经过实践锻炼才能具备和拥有,丰富的知识可以促进能力的增强,而强大的能力又可以促进知识的获取,二者相辅相成。对于高校教育而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要改善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强化基础知识的教育,做好课堂理论教学环节,打牢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提倡教授多的下到教学一线,给学生上基础课。通过知名教授走进本科生基础课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增强基础理论课的实际教学效果,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创建全新模式的课堂教学,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通畅的渠道

当前高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学效率相对低下的传统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极不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挖掘和培养,须加以改变。要使课堂成为让学生充分发挥创新能力的空间,就必须由教师来营造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要启发学生能发现、提出、并最终解决问题,这一过程必然意味着某种知识的创新。现在的教育模式主要是训练对现成问题被动的、应答式的解决能力,若强化这种训练,必然导致学生独立发现并解决问题的意识的弱化,也削弱了创新能力的激励和培养。因此,结合知识教育来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是创新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也将会面临一定的失误和风险,比如紧张或不够宽松的课堂环境会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或沉默不语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并对学生所犯错误具有高度的包容精神。

(四)大力开展校园“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极大内在动力。反观当今高校现状,不少在校大学生正缺乏创新的激情,既无心标新立异,又惰于举一反三,更谈不上另辟蹊径。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极强的依赖性,课堂上将老师讲的内容原封不动的照搬到笔记本上,回去后再照搬到作业本中,大学生缺乏创新的激情是阻碍其创新能力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为了克服大学生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必须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例如,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大赛面向全体学生,由在各自学术领域内有所建树的教授作为大赛指导教师和评委,对参赛作品进行耐心细致的点评和指导,参赛学生则在相对宽松的范围内自由选题,利用课余时间在图书馆、因特网查找资料,最终将自己的构想形成成果并接受大赛评选。这一过程将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对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杯”等各种的科技创新活动,并根据参与情况以及获奖等级增记学分或给予其他各种奖励。 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深入的了解学科最前沿的发展最新动态,为学生打开一扇窗,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

(五) 加强实践环节并调整评价体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具有强大的育人功能,可以在引导人、激励人方面发挥课堂教学不能替代的作用。既有利于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有利于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参与各项实践活动,可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调动其创新积极性,培养自主创新、积极探索的能力。加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实验课设置,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是实验教学改革的方向。对低年级, 应当针对相应课程,加强课程设计。对高年级, 则应根据不同专业特点逐步开展专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鼓励其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工作。

现阶段高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基本没有专门反映学生创新能力的指标,而通过对学生创新环节进行分析,大致可以从两方面加以建立: 一方面对学生的相关创新活动给予学分上的认定,这将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参与创新的动力。另一方面,对参与创新活动,学校应有一个最低限度的要求,这样将会对学生产生一种导向,使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成为大多数学生必须面对和重视的问题,从而在校园里展现出一个群体性参与创新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牟艳娟科技活动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改革与战略》 2003,09期

第7篇

自我锻炼能力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体育教学必须适应21世纪人才的培养需要,不仅要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增强体质,还要注重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关键词】

体育教学; 自我锻炼能力; 终身体育

一 自我锻炼能力概述

自我锻炼能力是指能够熟练地运用已掌握的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自身已掌握的运动能力,有规律地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本领。它包括体育锻炼意识、能力和习惯三方面内容。其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认识能力。即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有关知识、技术。2、运用能力。即运用所学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3、调控能力。即在独立锻炼中,为了取得良好效果,对锻炼过程进行自我调控的能力;4、自治能力。即独立从事体育锻炼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现状与不足

本人现在在教大二学生的体育课,通过观察、走访及参考近年来一些相关文献,得出如下结论:

(一) 目前,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担忧,除体育院系的学生外,其它院系大部分学生的体育自我锻炼能力和意识普遍较差,体育教师对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加上对体育教学管理的不力和缺乏系统、全面科学的评估措施,不少学校将体育课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达标,导致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达标成绩虽然上升,但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逐步退化,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下降,与体育有直接关系且对人的一生起重要作用的一些意志品质有所削弱。这从根本上不利于终身体育的形成。

(二) 据文献表明,锻炼内容和手段的单一性严重破坏了学生的锻炼兴趣,并危及到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平时有体育锻炼习惯的学生仅占15%,许多学生一周平均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到20分钟。43%的学生认为平时锻炼没有必要,8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所学的对平时没有用处。

三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可行性。当代心理学认为,遗传和环境是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两大因素。能力是在这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能力发展过程中,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无法分离的,两者相互依存、彼此渗透,使能力得到发展,没有环境、遗传的作用无法体现出来;没有遗传作为最初的基础,环境无法产生影响。这就表明,环境在能力的发展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良好的环境更有利于能力的发展。同样,自我锻炼能力作为一种能力,也会受到后天环境(如学校体育教育等)的影响。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自然可以促进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提高。

(二)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从以下三方面加以具体阐述:

1 从高校体育课的设置看,目前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绝大多数学校只在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节次较少。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同时培养顽强的体育意志品质和良好的体育作风。

2 从目前在校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看,除了少数有特长的体育爱好者外,能坚持经常锻炼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进入大学三四年级以后体育课已结束,学生不受体育成绩的约束,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明显少于一二年级。这说明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尚存在只重知识、技术和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因此,恰当地处理好自我锻炼能力与基本知识、技术、技能之间的关系很重要,在自我锻炼能力得到加强和发展的基础上,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促成终身体育的形成。

3 从高校教学任务看,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一个重要标志。对于高校体育教学任务来说,除了在校期间有计划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使学生掌握一定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外,还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以及运用所掌握的知识独立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特点和爱好,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

四 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培养的途径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常规教学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一) 结合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掌握,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体育理论课教学,使大学生认识体育及体育运动对人体身心的作用和意义,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变化规律和体育锻炼对人体产生哪些作用和影响,懂得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方法和手段,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树立体育的价值观念。通过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启发大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大学生们在练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错误并加以纠正,从而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其更好的掌握运动技术技能,培养认知能力。

(二) 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选择学生能够接受、通过一段时期的学习能够掌握的教学内容,避免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动摇学习动机;同时,还要改进教学方法,课堂练习方式要多样化,针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区别对待、个别强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来自内部的更积极的学习动机,创造机会让学生准备活动,创编活动,教师适时讲解和肯定,以满足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或让学生制定锻炼计划,并实际运用,然后评价修改等等。

(三) 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通过体育课课堂常规强化教育,使大学生形成自觉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和意识,从而培养自律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让大学生自我制定计划并付诸锻炼,并随场地及天气等自然客观环境的改变,进行适时的调整,以达到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而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五 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目前,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普遍较差,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加强。自我锻炼能力主要包括认识能力、运用能力、调控能力和自治能力等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理论教学和运动技术技能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的认知能力;通过选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结合常规教学和检查评定,培养大学生的调节与适应能力。

(二)建议

随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呈现出十分活跃的局面。体育教学早已冲破了传统的“三基”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除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外,已把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中心任务。因此,本文建议如何去培养大学生自我锻炼能力,尤其是有关能力培养的方法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将是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与科研人员值得探讨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任未多. 身体活动与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J].体育科学,1997,17(3):75-80

[2] 涂相仁,朱翠伟. 体育运动的心理效应[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20(3):56-57

第8篇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1)04-0958-02

随着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以及科学技术的高速化,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已经聚焦在创新性人才上。每个高校都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多种培养的手段,其中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便是其中之一。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可以鼓励和支持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实践等创新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高[2007]5号)精神,我院开展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我们所指导的《创建“迅捷电脑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得到了省教育厅与学院在资金、设备、人员等方面大力支持。经过两年的时间摸索与实践,目前该项目已顺利结题。本文结合自己对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指导,谈谈自己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体会。

1 大学生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

所谓创新能力,就是人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生发出有价值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国家和省级都设立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的目的是为了开发与训练大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与能力,打破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实践创新项目的实施与完成不是孤立的,应贯穿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并与其他教学环节有机结合。只有当学生的科研素质、创新意识、学习方式、实践能力、创新毅力以及合作精神都得到全面训练时,才能获取最后的成功。因此,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应立足训练,重在过程,训练不仅要强调技能与方法培养,更要强调方法和精神训练。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存在于本领域与本学科,更多的还来自于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来自于具有跨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创新实验项目训练的成功,将对现代高校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并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参加训练计划的学生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与责任感,参加活动的学生与教师都必须有足够的精力和热情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项研究工作中去。

2 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

目前国内的许多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都提出要加强对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创新习惯的培养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培养和积累。经过对部分高校学生的调研发现,目前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创新意识不够

由于受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不少学校都比较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但随着高校教育环境和学生基本素养要求的变化,部分学生不再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由于缺乏基本的学习动力,长时间无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种对基础知识的整体性掌握不足直接影响了创新意识的形成,随意散漫的学习态度也能难以激发探索精神。

2.2思维方式单一

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大学生视野和想象开始逐渐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提高,思维比较敏捷。但由于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的积累不够,各个学科之间缺乏合理的整合,对知识的掌握是僵化死板的,容易机械地、片面地看待各科知识的结构,导致他们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的和直线式的,思考问题缺乏灵活性、全面性和深层次性,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缺少新意和突破。

2.3 动手能力不足

部分大学生存在只重视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在实践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获取知识的倾向,造成遇到问题时,缺乏实际动手能力,不能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在当今高校的学生中知识与实践的脱节是一种普遍存在现象,而这也是造成大学生创新能力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

3 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方法

3.1 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在创造性活动中或需要创造性解决的情境中表现出的思维能力。这是人类未知领域的一种思维能力。所以,发现新事物、揭示新规律、发明新理论等等都要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结晶。它既是发散式思维和聚合式思维的统一,也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统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增加训练创新思维的广度,主要是训练思路的广延,横向扩散。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全面的考察问题,从事物多种多样的联系中去认识事物。二是提高训练创新思维的深度,主要是纵向的发散思维,向深处发展。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能够洞察客观条件的发展与变化,不受习惯定式的局限,自我调节思维方向。三是加大训练创新思维的力度,使训练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进入创新的意境。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迅速地从发散转向集中思维,抓住事物的本质,运用新观点、新办法,提出与众不同的新见解。

3.2 注重师生关系的转变

师生关系是教与学过程中形成的基本关系,它直接影响教育过程的进行和教育目标的达成。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

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平等意义上的“人”,在人格上、知识上、情感上都是平等的,互相作用的。学生作为有独立主体、人格尊严的人,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依赖、合作中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获得创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体验创新的价值与魅力,并发展独立自主的人格与创新意识。

师生之间在课堂上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而且是教与探讨的关系,要求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更多的讨论互动,激发学生动脑思考的热情。同时,教师不仅只在教室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时间要与学生在实验室进行沟通交流。

3.3 设立创新导师的机制

导师制是指高等学校实行的由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和生活等多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教育制度。是将班级集体授课与个别指导进行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导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可以将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能够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学习上明确方向。

学校要从制度上保证导师制的实施,并重点加强导师制考核制度与激励机制的建设。一方面要完善考核体系。首先要对导师工作进行评价,导师工作由考评小组按学年度进行考核。考核的主要依据是平时对学生的指导情况、学期指导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指导工作总结和学生表现及取得的成绩。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评价,要建立客观反映大学生素质发展状况的评价体系。另一方面要建立激励机制。根据对导师历年工作的考核结果,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将导师在受聘期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人相应的教学工作量,并在年终体现出来,从而激励教师积极参加导师工作。

4 结束语

在当前教育改革中,实践创新训练是缓解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和当代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的有效办法。通过实践创新训练,大学生可以发挥主动能动性,积极参与实践创新活动,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有效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沙洪成.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04(8).

[2] 吕海霞.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路向[J].价值工程,2010(19).

[3] 王传中.浅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