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普知识小课堂

科普知识小课堂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4:5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普知识小课堂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普知识小课堂

第1篇

【关键词】科技馆;学校教育;青少年;素质教育

学校的科技课程理论性较强,过于局限书本,而科技馆作为青少年学习实践的基地,可以有效地对学校课堂教育进行补充,有利于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科技馆不但可以有效地与学校科教课程紧密联系,更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科技馆对青少年素质教育的作用

科技馆对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主要体现在科普教育方面,所谓科技馆科普教育是指,以科技馆为依托,整合相关的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性、实践性的教育活动,青少年参与科技馆科普教育,可以把学校科技课程的理论结合到实践中去,充分发挥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了青少年探索科学知识的兴趣。同时,科技馆科普教育促进了青少年对社会科学、工程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等方面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有效地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科技馆教育的优势

科技馆作为服务于青少年课外活动的平台,有着学校科技课程不可比拟的优势,总体看来,科技馆教育是学校科技教育的有机补充和拓展,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科技馆教育具有自主性、灵活性优势

传统的学校教育主要强调系统性,教学过程过于机械,往往是按照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学生学习的时间、内容和方法被限制,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失去了自主性和灵活性,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机会和空间。与学校强制性的教育相比,科技馆自然成为青少年自主学习的天地,在科技馆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科技馆教育给予了学生更多的学习自主性和灵活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乐趣,充分地调动了青少年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给了青少年一个提升能力和拓展思维的平台。

(二)科技馆教育具有趣味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以趣味性浓烈的展教活动为主,与学校教育刻板、严肃的教学氛围相比,可以使青少年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对知识进行掌握和理解。例如,将课本中枯燥的符号、原理、公式转变成游戏等活动项目,是青少年在游戏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学习不再是机械的记忆,真正体会到了科学知识的奥妙。此外,通过展教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科技馆教育有效地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始终给孩子灌输一种“分分小命根”的错误价值观,孩子学习的追求就是取得高分将来考进好的大学、找到好的工作,使青少年过早的背上了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不利于身心发展。与这种情况相比,科技馆教育注重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树立青少年正确的学习价值观,通过科技馆中的学习来启迪青少年智慧,引导青少年提高综合素质。

(四)科技馆教育具有实践性优势

科技馆教育可以将学校课堂抽象的理论知识生动化、具体化。通过丰富多彩的展品,使学生轻松的理解课堂中诸如天文知识、物理现象等抽象概念。科技馆的优势体现在实践性方面,科技馆空间资源和材料资源可以有效地弥补学校的不足,一些在学校实验室做不了的探索性实验可以在这里得以实现。科技馆赋予知识生命,变抽象为具体化,是青少年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的最佳平台。

三、如何将科技馆与学校有机地结合起来

科技馆是对学校科教课程的补充和拓展,对青少年启迪智慧、提高创新意识起着积极的作用,为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素质教育,需要将科技馆教育与学校科技教育课程紧密的结合起来。

(一)加强科技与中小学合作,建设课外教育基地

科技馆要对国家中小学的教学课本和教学大纲进行了解,针对学校教学的局限性,有计划地开展与中小学的合作,有机地建立起中小学的课外教育基地,承担学校课堂无法实现的科学教育课程,以解决中小学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同时,科技馆作为中小学课外实践平台,开展科学体验和小实验形式的教学活动,如物理、化学小实验,以及科技、电子、车模、机器人等方面的活动,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提高动手能力,从而全面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二)建立探究性学习网络服务平台

互联网的应用对我国教育事业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科技馆应充分利用互联网容量大、反应快、集成度高的特点,建立为青少年提供科普知识和信息的科教网络服务平台。同时,科技馆建立网络服务平台,可以起到资源共享的效果,避免教育教学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邀请相关的专家或者学校的科技老师,在网络平台上对青少年探索科技知识过程中产生疑问进行解答,使青少年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掌握和了解科普知识。

(三)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

科技馆要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利用以科技为主题的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等方式,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教育情况,对青少年开展科技实验课程,使青少年科技能力得以提高和拓展;定期邀请专家、学者,对青少年进行动手能力培训。例如,可设模型制作、科技小发明等实践课程;科技馆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知识宣传工作,定期承办各类科技竞赛,在对科普知识进行宣传的同时,使参与竞赛的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得以提升,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知识的探索欲望。

结语

科技馆作为一个科教机构,对青少年素质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科技馆与各中小学的合作,对学校科技课程有效的普及和拓展;建立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对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宣传和培训活动等,可以较充分地发挥科技馆优势,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探索科技的平台。

第2篇

关键词:农村小学;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8-047-001

我们学校创建“小学科学教育办学特色”源于上世纪末基础教育办学特色建设的热潮。第一阶段主要是教师辅导学生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学校以此作为办学特色创建的起点;第二阶段主要是学校加强了科技教育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整合,渗透创新思想,培养创造性思维;近5年来,第三阶段我们主要构建以科学教育为载体,以提升学生学习力为追求目标的办学体系。办学思想的内涵不断丰富、升华,增强学校活力,提高办学效益,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创新的舞台。

一、明确科学教育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作为一所普通农村小学,学校办学不仅体现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更应与时俱进,走出学校发展的新思路。我们明确“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两个着力点,为科学教育办学特色工作的推进引路导航。

二是开拓创新,特色强校。我们把科学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以“一个核心、两大策略、三种渠道、四个转变、五个结合”的理念构建科学教育特色工作的运行机制,增强学校办学的动力和活力。一个核心: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科学教育核心目标。两大策略:发挥传统科学特色项目优势策略,开拓创新“大科学”教育品牌策略。三种渠道:面向全体学生,面向特长学生,面向可持续发展学生。四个转变:教师角色的转变、指导方式的转变、活动内容的转变、评价机制的转变。五个结合: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结合、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优势互补相结合、普及与提高和谐发展相结合、课程改革与科学教育有机整合相结合、从事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与有效指导科学教育相结合。

二、构建科学教育文化

1.构建多元、立体的课程体系。我们让科学教育特色走进全部课程,渗透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创新思维等素养,确保办学特色长盛不衰,并不断发出新枝。

①上好“专业”课程。我校中高年级科学课是向学生进行科学教育的专门课程。根据《课标》要求,我们提出科学课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注意教材的调整、补充、扩展。课堂上,注意运用生成的课堂资源。教学提倡合作――探究模式,注重组织和指导学生按照“提出探究问题――组成合作伙伴――展开探究活动――共同验证结论”四个步骤展开学习。

②挖掘学科课程。我们要求各科教学在不改变自身课程体系和要求的情况下渗透科学教育内容。做到思想渗透――在学科教学中注入新的科学思想观念和教学策略;内容渗透――在原来课程基础上向科学技术方面扩展;方法渗透――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手段渗透――用科学最新成果和现代化手段开展教学活动。

③开发校本课程。依据学校科学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们编写校本教材《金钥匙》,每周一节开展教学,强化科学思想渗透,传递科学信息,提升科学学习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精心设计并积极开展科学特色教育活动,是学校特色建设的重要策略,我们要避免特色建设“运动化”,强调科学特色教育制度化、常态化,努力在提高特色活动的质量和实效上下功夫。

①求活求新的德育活动。各班通过召开主题队会,介绍科学发展的历史,新技术革命的现状,科学家和发明家的传奇故事。

②求实求细的科普活动。学校每年5月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利用红领巾广播、宣传栏播报科技小知识、科技信息,在校内外发放环保倡议书,科技辅导员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活动等。每年9月举办科技节,开展发明创造、科学小论文、科幻画、车模航模、科学知识竞赛等活动。

③求新求异的创新活动。学校成立了科学幻想画、科学手抄报、科普知识比拼、科普剧表演、科学小实验、模型拼装、计算机等多个兴趣小组,科学教师给学生提供实验材料,教给研究方法,参与研究活动,各班形成了自身特色的科学课题,如《盆栽植物调查》《校园周边环境调查》等。

3.营造时尚、温馨的教育环境。我们优化建设特色化的校园文化环境,使师生融入特色文化的熏陶之中,对特色文化产生更多的亲切感和认同感。

①营造时尚的物质环境。学校统筹规划系列科学人文景观,有“放飞科学的梦想”的雕塑碑、科普画廊橱窗、科普展柜等。我们建好学校科学教育网站,购置了天文实验箱、数码照相机、摄像机、录放机等设备,为科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

②营造温馨的心理环境。通过第一课堂的科学教学和第二课堂科学活动,营造学科学用科学的文化氛围,通过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师生能轻松愉快地学科学、搞创造。

③营造专业的特色环境。在配齐配强科学活动课和科学课教师的基础上,配备了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科学辅导员队伍,聘请了校外科学工作者和部分热心于学生科学活动的家长做全校学生科学活动的辅导员,从而保证了科学教育的正常开展。

4.开发家庭、社会教育资源。我们制订学校科学特色发展规划,多维度构建学校科学特色发展的近期目标与远期追求。

①把专家请进学校。学校聘请市县资深科技人员进行了“光纤通讯的发展”“科学养蚕”等科普讲座,并观看了科学录像、图片、标本演示等,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激发了创造欲望。

②让科学走进家庭。学校定期举办由全体家长参加的科普知识讲座,让家长们了解最新科学技术信息,掌握一些教育知识和方法。家长多次带领孩子去曲雅河畔采集水样,寻访村民,调查候鸟白鹭的下落,拍相片,做记录,引发了孩子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的兴趣。

第3篇

教师培养:县以下是关键

2006年制定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至今已满10年,目前,情况进展距离计划的目标相去甚远。这份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1世纪初的水平。目前的情况是,至少在中小学教育中,科学素质教育的推动乏力。在剩下的最后5年时间,如再无大力推动举措,计划目标或许会落空。

根据调查,《纲要》推行10年来,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依旧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适龄劳动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很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一些反科学的观念和行为普遍存在,愚昧迷信在某些地区较为盛行。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这些,已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纲要》规定:实施科普工作,需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工作,加强领导。各级政府将《科学素质纲要》纳入有关规划计划,制定政策法规,加大公共投入,推动《纲要》的实施。社会各界各负其责,加强协作。公民是科学素质建设的参与主体和受益者,要充分调动全体公民参与实施《科学素质纲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

《纲要》中提出的“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引导未成年人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普及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心理生理健康、安全避险等知识”的科普教育内容,在全国中小学中开展并不充分,尤其是在农村地区学校中,差距更大。

教育部门有必要加强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中小学和农村化技术学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尤其重视县及县以下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师的培训,提高学历层次和实施科学教育的能力。鼓励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较高专业水平和职业能力的教师。

“笑傲江湖”PK“星球大战”

曾经伴随着推广传统文化的声音,武侠小说和传统戏剧都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就连《三字经》和繁体字也借着国学和书法的名义走进课堂……它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打着复兴传统文化的大旗,向中小学生灌输过去的东西。而面向未来的科幻文学作品,一直不能走进中小学课堂。

只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才会意识到教材改革的意义。2015年12月,由北京市景山学校编写的初中六至七年级语文、数学教材共8册,已通过教育部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审订,并正式申报八至九年级的教材。这是首套由一所中学自己编写、经由教育部审订的教材,可在全国推广使用。参与语文教材编写的景山学校初中语文骨干教师透露:该校编写的4册语文教材,呈现几个新的特点:尝试在语文教材中纳入了科幻作品,选编了刘慈欣的《乡村教师》,刘慈欣获得世界科幻文学雨果奖之前,就已经在进行教材的编写,所以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的。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以“激发学生想象和读书兴趣”为主题,还选用了科幻大师阿西莫夫的作品、《哈利・波特》作品中《大难不死的男孩》等,为的是努力抓学生的兴趣点。

这种编写思路借鉴了美国中小学的一些做法。近年来热映的美国科幻电影《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等,都是美国中小学课堂上讨论的话题。一开始,美国的教师发现学生在操场上热聊科幻电影,于是就在课堂上引入讨论科幻电影的环节,以此普及物理学天文学知识。

近几十年来的中学课本中,一直没有科幻小说。现实是,中国有多少武侠小说,美国就有多少科幻小说。美国中学课本有很多科幻作品,有400多所大学开设科幻课。当美国的孩子在《星球大战》之类的科幻片中长大时,中国的孩子正在《笑傲江湖》一类的武侠片中流连忘返。当发达国家的孩子们打开面向未来的想象大门时,中国的孩子们却被封闭在几个世纪以前的城堡中。毫无疑问,中国孩子的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整个文化背景不无关系。

我国教育的土壤中也曾有过科幻文学的一席之地。早在上世纪初,梁启超和鲁迅都提倡科幻,他们或创作,或翻译,为中国科幻做了拓荒性的工作。1904年,一位笔名荒江钓叟的作者创作了长篇科幻小说《月球殖民地》,连载于上海的《绣像小说》。这是中国原创科幻小说的开端。此后,中国科幻作品时兴时衰,磕磕碰碰,恰如蹒跚学步的幼儿。科幻作家罗金海说,“科幻中世纪”在中国持续了很长的时间。

目的:让孩子看得更远

2014年底,在北京天文馆举办的国际天文馆学会大会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天文学人才现在依然非常缺乏。天文台和各天文馆每年都招不够人!”在一系列天文工程和探空计划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人才短缺,依然是制约我国天文学发展的主要障碍。

随着郭守敬望远镜等大科学装置的大规模建设和深空探测工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天文事业,对人才需求旺盛,而科研人才的缺乏也更加凸显出来。

朱进说:“当下天文学人才的匮乏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天文学专业科研机构的后备人才不足,二是天文学科普人才的严重缺乏。而后者更容易被忽视。”

随着近年来天文科普教育在中小学中的推广,天文学教师的短缺则更为明显。相关调查显示:在北京天文馆所在地、天文教育推广最为深入的北京市西城区,全区也只有两名具有天文专业背景的老师,绝大部分天文课老师由地理或物理老师兼任,个别学校,天文课程甚至由英语老师教授。在“数理化天地生”六大基础学科中,天文学是目前唯一没有被列入我国中小学正式课程的学科。“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这样的升学考试,具有‘指挥棒’作用,如果天文学没有在这些必考科目内,那么在紧张的升学压力面前,学生只在自然或是地理课程里接触少量的天文学知识,他们对天文这门学科缺乏了解和兴趣,也就不难理解了。”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孙小淳认为:“天文学应当成为社会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它在回答人类的最基本问题,是能够提高公众科学意识、介绍科学概念和科学思维的最好工具。”朱进认为,中小学开设天文课,从小培养孩子们的天文兴趣,“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天文人才需求不足的问题,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也大有裨益”。“我们的天文教育确与欧美发达国家有差距,但拥有全国统一的体系来推动科普教育,这其实是我国教育的一个明显优势”。

“并非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天文专业的学生,但每一个人都从学生时代开始了解天文却是非常必要的。”朱进说,天文学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它能够让人把目光投向宇宙,看得更远,它能给孩子更多的启发和好奇心。这种培养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当下,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地方政府应更多介入

科普教育涉及面很广,在没有材的情况下,各地教育部门只能结合本地区资源特点开展科普教育。这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基层科普教育方式。

山东省潍坊市市区有100多所学校,每年有3.5万名学生。在教育部门组织下,全体学生轮流到潍坊市中小学生实践基地活动,到2015年底,已有40多万名中小学生去过实践基地。这所实践基地,从2001年开始,就一直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和实践。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国家没有课程标准,也没有材,也没有专业老师,所以这十多年来,基地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自己开发实施了200多个综合实践活动项目。在2014年国家举办的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发与实施”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这极大鼓舞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

第4篇

关键词:园林;昆虫;科普

1园林昆虫科普馆的建设

1.1昆虫馆建设概况

重庆市园林昆虫科普馆位于重庆市风景园林科学研究院办公大楼内,占地600m2,2013年3月建成并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目前,已建成昆虫起源展厅、昆虫与人类展厅和趣味昆虫展厅3个主题展厅,展厅内共展示有昆虫标本1000余份,昆虫相关工艺品120件以及大量的昆虫海报和昆虫展板等内容。展馆内配备了专业的园林昆虫科普知识讲解员3名,定期为参观者提供讲解咨询服务。截至2015年6月,已接待市民2万余人,其中中小学生占90%。

1.2展馆布置与设计

园林昆虫科普馆分为5个部分,分别是昆虫照片墙长廊、昆虫起源展厅、昆虫与人类展厅、趣味昆虫展厅以及3D留影区。(1)昆虫照片长廊主要展示了常见园林昆虫的图片200余张,并将四周的墙壁用漫天飞舞的蝶画装饰,让大家感觉仿佛进入了昆虫的世界。(2)昆虫起源展厅分为模型触摸区、标本展示区和壁画展示区。主要介绍昆虫的基本特征、发生历史、生长发育、分类命名及常见园林昆虫等基本知识,通过文字描述与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大家更直观地认识昆虫。(3)昆虫与人类展厅主要介绍昆虫与人类的密切关系。其中,资源昆虫部分展示了人类利用各类昆虫的情况,如食用昆虫、药用昆虫、工业原料昆虫、传粉昆虫、天敌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害虫部分主要展示了家居害虫、室外园林害虫和家庭养花害虫。而昆虫文化展区展示了古今中外与昆虫相关的诗、词、书、画等内容。(4)趣味昆虫展厅主要介绍一些有趣的昆虫行为、昆虫之最及昆虫微观世界相关知识,并实景模拟了一些昆虫的生活环境。此外,展厅内还设计了昆虫迷宫图,增添场馆的趣味性。(5)3D留影区是应用了目前较为先进的3D绘画技术绘制了一副3D壁画,参观者通过留影的方式与昆虫亲密接触。

1.3软件建设

1.3.1开设昆虫科普知识小课堂。面向广大前来参观的中小学生,邀请了昆虫学的博士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讲解昆虫的一些的知识,与大家互动,让大家能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昆虫。

1.3.2制作昆虫科普小册子。为更好地宣传园林昆虫科普馆,我们制作了园林昆虫科普小册子,里面详细介绍了昆虫馆的概况、昆虫小知识以及一些日常生活中防虫治虫的小方法等,供参观者索取,满足科普需求。

1.3.3配备昆虫背景音乐。展馆内收集了各种昆虫发出的叫声,如蝉、蟋蟀等,在市民参观时循环播放,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

2园林昆虫科普馆的发展设想

2.1收集,制作高档昆虫标本

每年定期对馆内现有昆虫标本进行整理维护,开展除尘、防潮、整形等工作;每年通过外出采集和直接购买的方式引入一批昆虫标本,丰富馆内标本的数量,提升标本的档次。

2.2引进数码展示设备

对标本进行数字化表达,建立昆虫标本资源数据库。依托互联网技术,建立网站查询平台,对整个昆虫标本馆的概况和基本信息进行有效地检索和查询。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激光造型影视技术、多机同步播放控制技术、多媒体合成自动编程控制技术等手段,对陈列的标本进行多视觉、全方位的多媒体演示。

2.3加强软件建设,优化管理水平

昆虫馆的发展在投入硬件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软件建设,优化管理水平。首先,必须加强场馆队伍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素质。其次,制订可持续发展的计划与工作思路等,并严格按照既定目标计划进行落实。

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理;学习兴趣

一、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需要一个和谐的、良好的、活泼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营造这样一个学习氛围,学生才会敞开心扉,无拘无束,热情、快乐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创设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参与,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那么如何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呢?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我们可以穿插讲一些科学家的小故事,既增加趣味性,还可以在无形中增加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决心等等。在课堂上,应该严肃活泼,我们可以以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快乐地学习,这就可以使学生渐渐地爱上物理课。

二、 注重师生的感情交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与学生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对教师是一种依赖的感情,因此物理教师如果与学生剑拔弩张,或者冷漠,毫无情感交流,则会影响到学生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不喜欢上物理课,产生厌学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自然也是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无法安心教学,更不用说提高教学效率了。而如果师生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情感关系,则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从而对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他们会乐于去学习,喜欢上物理课。同时教师还应对教材进行适当情感处理,避免学生学习时的枯燥乏味,并且能够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加工处理,使用情感迁移法、言语情趣法、拟人比喻法、轶事插入法等方法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学内容高质量地完成。教师还应注意师生感情的交流与培养,在学习、生活中处处关怀和爱护学生,与学生多交流、谈心,对学习成绩差的同学,要单独加以辅导,帮助他们分析学习差的原因,提出其改进学习的方法和建议。再者,教师还应该积极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和要求,根据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受到学生的欢迎。总之,优秀的教师一定要注重利用情感因素来教学,使学生爱上物理课。

三、改进物理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教师就必须有灵活多样、新颖的教学方法。我主要的做法是:

1.依照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堂课,力争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紧凑、精讲精练,每节新授内容最多讲25分钟,保证有15分钟练习时间让学生消化吸收。

2.开展各种学习竞赛活动。如上课听讲效果竞赛,独立完成作业,开展小制作、小实验竞赛,归纳总结能力竞赛、自学能力竞赛等等。

3.课堂教学目标必须适合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实际能力,尤其是对后进生,要严防对后进生在学习内容上“高、宽、全”(即标准过高,内容范围过宽、要求过全)。防止后进生因要求过高而达不到标准时,又丧失了刚刚鼓起来的学习物理的信心。要精心分析教材内容,做到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繁为简,使大多后进生能够接受和理解、掌握。

四、培养成就感,巩固学生学习兴趣

成就感是促进一个人努力去做一件事的动力。对于学生也是一样,学习上的成就感会使他们树立自信心,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然而对于高中物理来说,由于其难度较大,知识较枯燥,再加上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习物理并不是很容易的,因此成就感也并不容易获取。如果学生多次努力,仍然无法提高物理成绩,无法获得成就感,那么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自信心就会下降,影响到主体的积极性,甚至产生自卑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利用各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功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水平、能力结构的不同,结合教材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设计要恰当把握知识的层次、梯度,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取得成功的机会。例如,在设计问题时,要正确对待优劣,调整、控制对不同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特别对学困生要给予有区别的帮助提问,复杂的问题,通过“简化、分解”,设计顺序性提问,降低问题的难度,让学生跳跃一下,就可摘得到。学生一旦取得成功,教师就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会使学生的努力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这样,学生的信心、兴趣倍增,才会不断地产生学习的“冲动”,从而达到增强活力、巩固物理学习兴趣的目的。教师给学生感情上的激励和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对提高学习成绩、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维护自信心、稳固学习兴趣犹为重要。

五、开展科普活动,发展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可能会对物理不感兴趣,然而很少有学生对科普知识不感兴趣。其实物理与科普知识存在着很大的关联性,如果我们抓住这一点,多多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就会让学生感到科普就在身边,是离不开物理知识的,物理是与他们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他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紧随时代的步伐前进。这样能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动机和探索科学的强烈愿望,使之保持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为学生的自觉行为,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新课程理念的精神落到实处。以上谬误难免,敬请各位师长斧正。

参考文献:

1.郑德辉.怎样提高学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兴趣[J].零陵学院学报,2004(08).

2.李红娟.体验成功 激发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0(12).

3.姜兆卫.如何培养高中物理学习兴趣[J].数理化学习,2011(10).

第6篇

科普工作总结1   科学技术是我国发展的基本动力,事关经济振兴、科普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努力提升教育理念,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丰富示范内涵,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基地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科学技术普及教育,下面就基地科普工作汇报总结如下:

  一、精心部署、全员参与

  基地领导层高度重视基地的科普工作,由主任室潘卫成主任亲自任组长,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组做到了明确任务,责任到人。潘主任多次在会议上表示,基地工作要为科普工作开绿灯,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支持。加强对科普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大对日常工作的监督力度。

  基地全体员工能将科普工作渗透到平时的日常工作中来,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每位教师都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渗透科技创新的思想,广泛开展科普类实践活动,有专职教师对科普类实践活动做指导,每组实践活动都做到有计划、有内容、有学生、有场地,努力做到有实效,积极开展科技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受到教育,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积极参加基地、县、市、省组织的科技活动,动员教师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们受益非浅,老师们也看到了科普教育的实效和发展前景,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参与科普活动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进一步保证了基地的科普工作再上新台阶,科技创新方面的成绩有了全面提升。

  为了把科普教育思想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进一步引领师生主动地开展科普工作,基地加强科普工作的制度建设,以制度规范科普行为,以制度激励和促进科普工作的开展,此外,科普工作努力做到计划先行,基地每年初召开科普工作专题会议,认真讨论研究,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对学年工作做出整体安排,然后狠抓计划落实,并对每学年的科普工作及时进行总结,找出存在问题和差距,及时纠正,弥补不足。由于重建制度,计划先行,科普工作的开展思路清晰,稳中推进,有条不紊。

  二、加大投入、营造氛围基地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宣传橱窗、班级板报、教职工例会等阵地,大造舆论宣传的声势,营造良好的氛围,努力使科普工作深入人心。

  基地努力营造浓厚的科普教育氛围。为使学生在基地有更多的科普活动场所,充分利用和发挥科技馆、环保馆等的教育资源,基地不断加大投入,加强科技馆的硬件建设,充实和完善硬件配备,基本做到科普教育“环境化”。

  基地科普工作的主渠道是学生实践活动,抓学科渗透,做到科普教育“学科化”,科普教育内容丰富,知识面广,科学性强,各门学科不仅具有科普教育的丰富内容,而且各学科中渗透的科普教育内容既是渐进的、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抓好科普教育的学科渗透,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充分挖掘学科教育中的科普教育内涵,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坚实基础。为此,我们一方面重视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科普辅导教师为骨干,以活动科集体备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分学科、分系列、分层次整理出学科渗透科普教育的知识点,使科普教育在各学科中具有可操作性,从而达到有机渗透有目的。另一方面,我们重视各学科间科普教育内容的相互沟通,使各学科教师齐头并进,相互连通进行科普教育,联合进行科普教育渗透,使科普教育真正落实到各科教学之中。

  三、打造科学型教师队伍

  一流的基地既要有一流的设施,还要有一流的教师。“教师是一个基地的灵魂”,是基地的生命和活力所在,精神和力量所依。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勤于动手”的榜样。

  (一)组织学习,提高认识。

  坚持不懈地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学习国家有科普教育的法令条文,学习与科普教育相关的理论,学习其他基地的教学实践经验,努力转变不适应科普教育思想的观念,不断钻研科科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激发服务学生热情,热爱科普教育,争当科普教育的实践者和探索者。

  (二)专家引路,培养骨干。

  基地积极与县内外教育专家取得联系,经常向他们请教或邀请他们来校作学术报告,如20XX年下半年11月华中师范大学的郭元祥教授来基地把脉会诊,指导培养教师开展科普活动。同时我们还积极组织有关教师参加科技类进修和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从而形成了一批科普教育骨干,有了这样一批科普教育的领头雁,有力地推动了基地科普工作。

  (三)科研导航,开发科普资源

  为了丰富基地内涵,整体推进科普工作,倡导研究之风,以研促教,基地要求全体教职工根据科普思想,围绕科普目标,研究本岗位、本学科的实际情况,分析开发科普资源,找准突破口,制订切实可行的科普方案,并加强相关学科的联系和所有学科的渗透,目前,一大批教师在科普教育的实践中不断成长,基地逐步形成了一支科普型的教师队伍。以他们为主体,不断开发新的社会实践课程。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实施科普教育的关键在于师生“勤于动手”,在于从实践中体验发展。活动课程中蕴含有丰富的科普教育内容,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科普活动,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1、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基地开展科普教育的最主要的形式,每年约有4万中小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为他们精心准备了科普课程,有《生态调查》、《急救自护》、《航模》等十余门实践项目。辅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注意学生自主发展,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兴趣爱好获得满足,每个学生的个人潜能得到和谐、自由发展。

  2、开放科普教室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各科技活动室的资源效益和社会效益,基地各类科技活动室包括对学生免费开放,每天有人值班,责任到人,加强管理。并做好接待和讲解工作。

  3、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

  20XX年9月14日,基地以“全国科普日”为契机、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了为期7天的“科技活动周”活动。在这七天里,教师开展案例设计、模拟课堂、环保演讲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南黄海一日行、海鸟观察、儿童科普画创作等竞赛。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进一步加强对科普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家长、社会对科普工作的认识,努力提高科普教育的实效,争取形成广泛的共识,进而形成科普教育的强劲合力,推进科普工作。组织对科普教育的理论学习、研究和实践的探索,提高教师从事科普教育的素质和能力。加强科普教育的校本开发,走出一条符合基地特色的科普教育之路。

科普工作总结2   各位领导、来宾大家好:

  在农村工作的这一年,对于我来说是个极其不平凡的一年,我从一个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学生,逐渐转变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起初的我带有几分忐忑、几分憧憬。但是此时的我是满怀着建设我国新农村的热情。这样的一年中,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在各位导师的辛勤指导教育中,自己不仅在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学到了新知识,而且我很快的适应了农村环境,熟悉了基层工作。在农村的各项工作中,科普宣传工作显的尤为重要。

  一、利用科技宣传基地,大力开展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知识宣传工作旨在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以人才兴国。这样就要求我们结合科普工作发展要求和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这样,科技长廊和科普知识宣传栏,就是我的科普宣传工作的基地,充分运用这一有利优势,积极的做好相应的科普宣传工作。并通过组织活动等形式来带动科普知识的宣传。开展科普知识普及活动,大力宣传科学技术的作用及应用,每个月在宣传栏中更换相应科学宣传画,补充宣传单以作发放之用。使农民兄弟月月有新技术学、有新知识看、有新信息知。

  二、依托农村科普学校开展农民培训。

  对农民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水平。依托农村科普学校这一平台,开展培训工作:XX年3月,我的农业技术辅导老师、县动监局鲍杰老师来我村为养殖户进行培训,鲍老师解说了科学化的饲养。其中介绍了:养猪、养牛、养羊、养鸡、养鸭等。详细的讲解了各种养殖项目的投入和收益,简单明了。同时将种养殖业结合起来,让农户看到发展的前景。并发放相关材料:《绒山羊人工受精技术手册》(附光盘)、《养猪实用技术》、《种草养畜禽生产技术手册》等。通过组织这样的培训,我深深认识到,农民渴求致富,希望致富,他们需要的是好项目,好方向,好环境,我要积极组织这样的活动来为农民兄弟开拓眼界,树立致富信心。同时,我将向鲍老师学习相关农业技术,使自己也有一技之长,更好的为农民兄弟办实事。

  三、利用远程教育设施做好实用技术和党员培训工作。

  科技兴国,同样的科技兴农。在这个信息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力量推动着整个时代的前进,也带动着农业的发展。当代的农民要及时的转变思想,改变自己原有陈旧的观念,充分运用科学技术,使自己看清致富的方向。远程教育在这里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在党员的定期集中学习时,运用远程教育设备,对党员进行转变思想教育、先进性教育等。以党员带动,扩大到村民范围中去。实用科学技术也是在科技示范户带动下集中进行学习,学习远程教育中播放的内容。

  四、做好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为农民服务。

  我作为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就是要将相应的科学技术及时、有效的传达到对应的农户手中,并将农户的有关问题传递给农业项目的专家。起到一个纽带与桥梁的作用,因此,我常深入到田间地头,真真切切的了解农民兄弟的问题和困难,将这些实际的问题系统地总结起来及时的向农业项目专家反应。对于我来说这更是一个深入了解、认识农村和农民的锻炼机会。在此,我也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流程:

  (1)按月定期收集广大村民在进行项目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相应记录,及时反馈农业专家的回应信息。

  (2)根据需要,定期收集广大农民对致富项目、新型科技成果、突发病害等的信息需求,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3)协助农业专家做好农户调查、实际成果反馈等相关活动的宣传工作。

  (4)参加农业专家的培训,积极、努力学习相关知识。

  时至今日,在农村工作的又一个年头,这是一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对于我是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充实自己的一年。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做好自己的“六员”本职工作,即科普知识宣传员、远程教育管理员、农业项目专家智力扶持项目联络员、便民服务员、献计献策参谋员、文化活动组织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为农民兄弟办实事、办好事。

  我将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县、乡镇党委和村两委的领导,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大学生村官各项管理制度》来进行自我管理,使自己能更好的在工作中锻炼和提升自己。

  最后,我在这里感谢各位领导和导师对我的帮助,真心的感谢你们给予我的支持和鼓励,我将在日后的工作中,以我的实际工作来报答你们。

  谢谢大家!

科普工作总结3   科学技术的普及程度,是国民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志。科普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思维空间,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而且还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一年来,我校在上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省、市科协的指导下,结合本校实际,立足校园资源优势,坚持把科普教育作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积极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科普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渠道地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科普活动阵地,形成了较为鲜明的学校科普教育特色,成效显著。现将一年来我校科普工作总结如下:

  一、全校重视,组织机构和组织队伍健全,校园科普氛围浓厚

  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普活动对青少年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具有较强的科普意识,把科普工作列入主要议事日程,把科普工作提到作为检验新课改工作成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高度来加以认识。为了加大科普的力度,学校成立了创建市科普示范学校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制定当月的科普工作计划,规划创建市科普特色学校的方案。成立了各项兴趣小组,并配备专任辅导老师,形成学校三级科普教育网络:校长、分管领导——科普工作小组成员——科普工作科技辅导员,下设各科普兴趣小组、各学科竞赛小组等,各机构分工明确,制定科普活动方案,对全校学生进行科普推广、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学校将科普工作成效纳入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保证了活动的.有序开展,极大调动了辅导老师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了确保科普教育和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非常重视对科普教育的资金投入,设立了科普活动专项经费。充分利用和发挥学校专业资源,组建了校园局域网,开设了校园网站、广播站,增添了大量的科技活动设备设施;还建立了完善的科普活动档案,除了活动计划、记录和总结外,还有大量的科技作品和科技活动照片,并定期对学校科技成果活动进行展示,为全校师生创建了一流的科普活动平台,形成了浓厚的校园科普文化氛围。

  二、科普设施设备日趋完善,为开展科普活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学校配有与科普教育相适应的教育、活动设施:科技活动室、科普展览室、电教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地理园、生物园等;建有校园计算机网络,各个学科功能室都已配上电脑多媒体电教设备;全校有学生电脑100余台,教师办公电脑,学校还有学生电脑室1间,图书室,学生阅览室,教师阅览室,并设有科学探究室,科普宣传栏。学校的网站建设完善,设有专门的科普教育网站,实现科普信息的共享和互动。

  三、健全科普活动运行机制,打造科学创新型科普教师队伍

  1、建立科学的科普评价体系,保证科普教育落到实处。

  科学的科普评价机制是科普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学校把科普活动列入教师业务考核,科普活动实效和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相挂钩。

  2、“走出去,请进来”,培养科普教师骨干队伍

  学校非常重视科技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学校不仅从考评制度方面、对科技骨干的工作业绩给予肯定外,还多方面创造条件让他们外出学习,学习他校的科普实践经验,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科普育人本领,每年派出辅导教师先后到省、市参加各类科技教育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培养了一批校园科普教育骨干,使我校的科普活动的有效开展得到了强有力的保证。

  四、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内外科普活动。

  组织青少年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其意义不仅在于活动的成果,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习惯和科学创新精神。

  1、组织各项科普活动兴趣小组

  我校采用选拔和学生自愿报名两种方式,挑选了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技苗子,组建了各类科普兴趣小组,占全校第二课堂活动小组一半以上,参加学生达300余人,。如:科技创新小组、小记者团、环保小组、生物小组、航模小组等。

  2、组织开展科普宣传和科普读书教育系列活动

  先后开展了以“崇尚科学、传播文明”“健康伴你行”、“防震减灾”、“我与合肥”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力求使活动系列化,在普及读书的基础上开展征文、演讲、绘画、知识竞赛,到科普活动基地参观学习等系列活动,举行科普讲座,组建科普志愿队参加社会科普服务。在神七发射之际,我校组织学生收看了航天员舱外活动现场直播。然后我们又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将神七飞天的介绍给广大学生,把航天知识普及开来,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我们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激发他们的爱国和学习热情。2009年7月22日,长江流域出现了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奇观,我校地理小组的老师们录下了整个过程,开学后学校通过观看视频,广播讲座,从地理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向学生阐释了日食这一天文奇观产生的奥秘,及观测日全食的科学意义,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天文地理知识。

  3、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科普竞赛活动

  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展示学校科普教育成果,让学生有更多、更高展示科技创新能力的机会。我校李清容同学获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吴文海、张庭赫两位同学科学小电影《挂包器的秘密》获得全国二等奖,张钰同学获得市科幻画比赛一等奖,陈天泽同学的机器人大赛获得亚太地区二等奖,多名同学的电脑制作和科技动手做作品获得上级表彰,张慧芳老师获得最佳辅导奖,我校也荣获最佳组织奖。

  4、校园科技节活动

第7篇

1研究对象和方法

在我校2015级护理大专班中选取2个班做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照班(52人)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班(50人)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科普小讲座”环节。两班学生均为参加高等院校统一招生考试入学,入学成绩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班使用同样的教材,同一位教师授课。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广泛收集素材,认真制作教学课件,设计教学环节。实验班的教学方法:①宣传教学理念:向学生讲解实施这种教学方法的目的和具体实施程序,让学生心中有数,积极配合。②学生分组:将实验班50人分成5个小组。③布置讲座主题:以系统为单位,每系统教学任务完成后,要求学生选取生活中与本系统知识有关的事例做为科普主题,形式不限,可以口头描述、可以做成PPT,也可以是科普小文章,时间长度在10分钟以内。考虑到学生一开始不熟悉这种形式,会感到无从着手,开始的两个章节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先提供给学生几个主题。运动系统是:骨质疏松、骨髓移植、枕头与颈曲的关系、人鱼线等。消化系统是:唾液的成分与效用、生活中如何保肝、酒与肝病、切除阑尾对身体有无影响、早餐与胆结石等,后面的章节就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相关的、感兴趣的主题。④资料查询,整理分析:课后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图书馆、网络收集相关资料。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主题,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⑤成果汇报:每个小组指派一个代表宣读本小组的工作成果。⑥成绩评定:当一个小组的成员发言时,其他小组打分,取平均分作为成绩。教师不参与评分,所有小组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的讲授方式,当讲授到相关知识时,教师会列举出具体的事例,并分析与解剖知识的关系,以加深学生的印象。

2教学效果评价和讨论

学期结束后实验班和对照班采用同一份试卷进行理论考试,考试成绩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两班的成绩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教学原则中重要的一条是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中理解、掌握知识,学会运用知识。身体作为解剖学研究的对象和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在生活的时时刻刻、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作用,其功能的体现也随处可见,比如伤心之时泪涕俱下、牙疼之剧要人性命,这些现象司空见惯。植物人、脑死亡、骨髓捐献、骨质疏松等这些词也是屡见报端、耳熟能详,但是这些现象和名词背后的知识和原理就不是每个人都能说得清楚,要有扎实的解剖学知识做基础。此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阐述清楚与解剖学知识的关系,实践证明这种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将解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相联系,用解剖学知识揭示这些现象的奥秘会使解剖学知识不再枯燥,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平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列举一些实例,但是这些内容由教师说出的时候,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印象不会深刻。当学生通过自己查询资料、思考、讨论获得这些知识的时候,不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印象更为深刻和持久。尤其学生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清晰流畅地表达出来的时候,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就更上了一层台阶。事实证明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涨,后来应他们要求举行了一次科普讲座竞赛。再次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进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进行学习方法的学习,才能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善于发现问题,带着问题在浩如烟海的资料里找到自己需要的答案,这个过程就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护士以后工作的对象是病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对护士的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科普小讲座给学生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巧合的是很多科普小讲座的内容就是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的内容,比如枕头与颈曲的关系等,有的学生在讲座中甚至具体到枕头的高度多少为宜,以及婴幼儿颈曲未出现前不宜用枕头等这些很细节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比如,阑尾切除后对身体有何影响,不仅是病人关心的问题,也是学生想知道的问题。至于正确的刷牙时间、次数和方法,是很多人生活中的误区,也是口腔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最后加强了课堂互动和师生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解剖学的知识属于描述性知识,每个器官都从位置、结构、系统去描述,课堂气氛容易沉闷。实施这种教学方法后,学生课前课后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能主动思考、积极发言提问,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互动加强。

结语

将科普引入课堂,对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科学精神有着[3-5]重要的作用。将科普教育和课堂教学充分融合,极大地丰富和充实了教学内容,使师生及时了解医学前沿动态;引导学生掌握解剖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掌握解剖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普教育能力,为以后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突破了常规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延伸了课堂职能,深化、拓展了教学内容,巩固了书本知识。教师要对学生讲述的内容进行讲评和指导,这对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了教学相长。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比如要求学生讲座的主题既要涵盖学习内容,又要结合生活实际,才有现实意义;主题不要太难或是太宽泛,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中原,吴娴,高誉铭.浅析科普教育对初中物理课程学习的正迁移作用[J].大众科技技,2014,178(16):191-193.

[2]张庆祥.中医科普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中医药,2004,10(2):39-40.

[3]高明亮.论中学生科普教育中科学精神的培养[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4,9(3):64-66.

[4]李成芳.关于加强大学生科普教育的几点思考[J].理论观察,2013,80(2):119-120.

第8篇

关键词:演示实验室;演示实验室利用;演示实验室发展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22-02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最基本的结构、最普遍的相互作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的自然科学。因此,物理学中许多重大的发现都是基于实验的基础上发现的。可见实验教学在物理教育中的重要性。物理实验分为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物理演示实验就是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展示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配合讲授或穿插学生讨论等方式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被认为是一种最有效、最直观的教学手段。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或缺的环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索精神以及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而,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建设和利用在国内外高校备受重视。在国内许多师范院校都建立了演示实验室,这让我们看到了物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令人失望的是这些投资建立的演示实验室并没有达到物理教学的理想状态。因此,我们有必要讨论研究物理演示实验的利用。

一、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的现状及存在的不足

1.物理演示实验室的现状。在师范院校建立的演示实验室利用率较低,大多数时间是大门紧闭。以广西师范学院为例,2007年建立的物理演示实验室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对其利用情况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通过走访部分教师和学生了解到:(1)有的年轻教师对部分演示实验不熟悉,害怕上课演示出错而使一些演示实验受到冷落。(2)有的演示实验不易在课堂上演示,比如傅科摆,这个实验如果想达到实验效果,课堂上短短的几十分钟是不可能的。(3)有些演示实验已被多媒体课件代替。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发展,通常教师在课堂上能采用多媒体就尽量采用多媒体上课。(4)演示实验室未向全体学生开放。作为物理学习资源的重要部分,物理专业的学生只能利用课堂和网络了解演示实验。这很难达到学生学习的目的。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对演示实验室都未听说过,更不用说到实验室参观了。(5)演示实验室并未对外开放,达不到向校内外普及物理知识的目的。

2.物理演示实验室实验项目上存在的不足。(1)缺乏对实验器材的完好程度的管理。作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器材需要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保证实验室教学的正常进行。(2)演示实验室项目的功能分类和结构特点存在不全甚至没有标注说明的现象。由于功能分类不明显和结构特点说明不充分,使得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演示实验,从而导致演示实验的利用率低。(3)物理演示实验的大多实验项目陈旧。随着科技的发展演示实验项目很难和现代科技接轨。

二、对演示实验室利用的几点建议

在演示实验室的利用上,国内高校探索出了课堂演示与课后开放、展示厅展示、走廊陈列演示等模式。针对师范院校需培养探索型物理教师的特点,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加强对青年教师物理演示实验的培训。青年教师是教学中最有潜力的,怎样才能让他们游刃有余的讲解和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呢?首先,学校应定期对青年物理教师进行培训,使他们能及时掌握最新的物理演示实验。其次,青年教师应在课后多练习演示实验内容。任何一个实验的成功都要经过几次的练习,才能达到在课上从容演示的要求。这样不仅达到了熟练做实验的目的,而且能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为进一步探索实验做了准备。最后,青年教师也应多读书多上网查阅有关的演示实验及最新的演示实验。

2.采用开放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对因各种原因不能演示的实验项目,教师应带领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观察或者进行多媒体教学。首先,物理演示实验室应定期向学生开放,这样对物理课上有些不能演示的实验或学生存在疑惑的实验,学生就可以通过实验更加透彻的学习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其次,在讲解物理规律时对一些演示实验室没有的物理实验,通过网络找到视频,在课上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演示,以此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3.实现校内演示实验室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的转变,并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开放。首先,对于非物理专业的师范生而言,要让他们感受物理科学带来的改观,从而从内心培养他们对科学规律的兴趣,为以后从教奠定探索性的基础。其次,作为物理专业的学生不仅要理解各个实验,而且能够详细的讲解物理演示实验。这样才能在物理课上运用自如,为以后的物理教学增加筹码。讲解物理演示实验既是每个物理教师的基本功,教师又能在讲解实验时不断反思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这也是物理教学实践重要的内容之一。最后,在课外时间由物理专业的学生向来参观的非物理专业的学生讲解演示实验。这样可以达到双赢,使师范院校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4.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应定期对中小学生开放。中小学时期正是培养科学探索兴趣的最佳时机,让中小学生参观物理演示实验室可以让他们从小就了解科学,这样不仅能激发他们的探索兴趣,还能为以后的物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5.充分利用师范院校演示实验室及未来师资资源到农村中小学普及科普知识。在广大农村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等原因,中小学生的学习范围很窄,导致中小学生科普知识欠缺。师范院校可以到农村中小学展示讲解一些演示实验,达到普及科普知识的目的,也增强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

三、演示实验室的发展建议

物理演示实验室应怎样发展,怎样才能让广大师生充分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室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对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针对物理演示实验室器材的管理,采取计算机相应管理系统对各种实验项目进行编号管理。并且定时定期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对损坏的器材进行必要维修及更换。

2.对各种演示实验项目进行结构说明、标明注意事项等,并对实验项目进行多媒体的制作。实行网络资源共享。

3.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进行演示实验的创新。演示实验的目的是直观的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激发探究欲望。而鼓励教师和学生自制演示实验,无疑是创新的体现。例如学生的自制实验:利用传感原理,利用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来说明气体的内能增加与减少。这些自制的小实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4.开展物理演示实验探究团体活动。例如广西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的科学探究俱乐部,同学们踊跃自制演示实验。定期对实验进行讨论并且定期到附属中学上课。至此俱乐部成员已经成功制成了密度、静电等实验。

与国内外高校相比,师范院校物理演示实验室的利用和发展还有较大差距。物理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探索能力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物理演示实验的重要性日益受到校内外的专家的重视,如何合理利用和发展还亟待我们解决。

参考文献:

[1]张素才.师范大学物理演示实验室教育功能的构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