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跨境电商的风险

跨境电商的风险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4:57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跨境电商的风险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跨境电商的风险

第1篇

[关键词]跨境电商;国际结算;网上支付

[DOI]10.13939/ki.zgsc.2017.12.273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购物方式和商业模式,而传统的线下支付方式,如信用证(L/C)、电汇(T/T)或托收等结算方式,由于其结算周期较长、结算手续较为复杂等问题,在线上支付时鲜少使用,因此,各种新型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结算方式应运而生,不断发展壮大。

1 跨境电商企业的商业模式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海关关境的交易商通过电子化方式完成传统进出口贸易中的展示、洽谈和成交环节,并通过跨境运输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目前,跨境电商企业在跨境商品交易中主要有五种不同的商业模式:传统跨境交易资讯平台模式、门户型B2B综合平台模式、综合型自营跨境B2C平台、垂直型自营跨境B2C平台以及第三方服务平台代运营模式。[1]

在以上商业模式中跨境电商零售企业通过邮政包裹或快递直接将货物邮寄给境内外消费者,没有经过报关、商检等一般贸易流程,货物流和资金流不匹配。银行无法依据外贸资金管理规定为企业提供资金进出和结售汇服务。因此,跨境市场商业模式的发展促进了跨境支付业务的发展。

2 跨境电商的主要支付方式

传统国际贸易的结算主要是通过信用证等方式完成,而跨境电子商务支付,大多是通过第三方支付的手段来进行结算的。跨境电子支付方式主要分为跨境购汇支付方式和跨境收汇支付方式两种方式。

2.1 跨境购汇支付方式简介

(1)借助第三方支付工具统一购汇支付。这种支付方式是指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境内持卡人的境外网上消费提供人民币支付、外币结算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购汇支付,以支付宝公司的境外收单业务为典型;另一类是线下统一购汇支付,以好易联最为典型。[2]

(2)境外电商平台接受人民币支付。跨境电子支付作为跨境人民币贸易结算体系的新突破口,推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境外一些跨境电子支付公司为了拓展我国巨大的跨境网上支付市场,接受用中国大陆人民币实现境外网上支付币种。

2.2 跨境收汇支付方式

(1)借助第三方支付工具收款结汇。这种支付方式是指利用第三方支付机构为境内电商的外币收入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即第三方支付机构收到买方支付的外币货款后,由第三方支付企业集中、统一到银行办理结汇,再付款给国内卖家。这种提现服务可以导致没有真实贸易背景的资金流入,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2)通过汇款到国内银行,以结汇或个人名义拆分结汇流入。此种资金流入方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有实力的公司采取在境内外设立分公司,通过两地公司间资金转移,实现资金汇入境内银行,集中结汇后,分别支付给境内各个生产商或供货商;另一类是规模较小的个体老板,通过在境外亲戚或朋友收汇后汇入境内,再以个人经常项下名义结汇。

(3)通过地下钱庄实现资金跨境流动和结汇。地下钱庄是一种非法金融组织,主要从事外汇买卖、跨境资金转移和资金存贷活动。通过地下钱庄,跨境电商的外币能够按照钱庄汇率兑换成人民币,不仅耗时短,而且汇率高于银行,所以对很多商户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当然,这种模式存在着法律风险,而且万一遇到钱庄卷款,货款也无法收回。[3]

3 第三方支付平台

目前,国际网上跨境支付的主体形式为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的清算。国内第三方支付机构主要通过与银行合作开展跨境网上支付服务,提供与银行支付结算系统接口的交易支付平台的网络支付模式。这种方法是目前比较安全通用的结汇渠道,以下重点介绍PayPal和国际支付宝两种第三方支付平台。

3.1 PayPal

PayPal是全球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是全球最安全、接受度最广的支付方式之一,目前是小~跨境贸易工具中最主流的付款方式。PayPal在线资金安全,付款快捷、方便,可以使用各种工具管理交易,买家付款后,立刻显示PayPal余额,另外可以解除买家付款收不到货的担忧。国外买家使用率占80%以上,买家在欧美地区覆盖广,只需要一个邮箱便能注册,开户免费。

3.2 国际支付宝

阿里巴巴国际支付宝是一种第三方支付担保服务,而不是一种支付工具。由阿里巴巴与支付宝联合开发,旨在保护国际在线交易中买卖双方的交易安全所设。目前国际支付宝支持的支付方式有信用卡、T/T银行汇款。它的风控体系可以防止用户在交易中免受信用卡盗卡的欺骗,而且只有当且仅当国际支付宝收到了客户的货款,才会通知卖家发货,这样可以避免用户在交易中使用其他支付方式导致交易欺诈。

4 跨境电商的国际结算风险

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及其支付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体现在以下方面。

4.1 跨境电商支付交易信用风险

跨境支付交易的信用风险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第三方支付机构本身的交易风险。因为,目前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业态,行业的一系列规则和法规还不成熟。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在缺乏相应的市场准入和相关管理的条件下,必然存在诸多经营风险。另一类是支付平台用户遭遇的交易风险。因为,在跨境支付交易过程中平台用户可能会遭遇各类网络支付安全问题,将面对支付信息丢失、个人隐私信息被窃取、银行卡被盗用、账号被盗等风险。还有一类是信用风险。由于跨境支付属于商业信用,对于交易双方而言,在某种程度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

4.2 跨境电商支付欺诈风险

跨境电商支付欺诈是很多跨境电商都遭遇过的问题。跨境支付交易过程中发生的大多数欺诈交易需要经历很长周期,往往要两到三个月才能判定一笔交易是否属于欺诈交易,并且跨境支付交易的主体遍布全球各地,这些无疑都加大了跨境电商支付欺诈风险。

4.3 跨境电商支付资金风险

很多从事跨境电商的中小企业都存在自身资金实力不足的问题,而在跨境支付结算过程中还会存在资金到账时间问题,一般情况下资金不能立即到账,需要经过结算银行购汇或结汇支付,支付平成交易资金清算常常需要7~10天,这些资金风险可能会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存在问题。

5 跨境电商的国际结算风险应对策略

5.1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建立起一套完整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对跨境电商和支付机构都非常重要。面对不断发生的跨境电商欺诈交易,可以建立信用管理系统,将失信的交易方纳入信用黑名单中,限制其跨境交易范围。设置支付平台用户防盗系统,以防账户盗用和信息泄露,并最终借助管控交易数据等手段降低交易风险欺诈的可能性。

5.2 加强部门监管力度

在跨境支付交易的过程中,支付机构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并遵循有关部门的指导意见审核交易信息的真实性及交易p方的身份。国家相关部门也应定期抽查并审核交易双方的身份信息,并对没有严格执行规定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进行处罚。同时应制定科学的监管方案对支付机构进行监管,并促进支付机构联合海关、工商、税务部门进行合作,建立跨境贸易信息共享平台,使得跨境交易的监测更加准确和高效。

5.3 经营者提高自身法律意识

跨境电商经营者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应该持续学习支付平台的规则和条款,在实际的跨境经营中要善于保护好自己的账户信息和资金安全。另外,跨境电商支付平台的用户在遇到风险后要善于利用行业协会的优势,积极应诉取得诉讼的主动权,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

参考文献:

[1]严圣阳.我国跨境电商支付现状与发展前景[J].经营与管理,2014(5).

第2篇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跨境电子商务 发展 路径

金融服务体系作为综试区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促进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支撑作用,是促使跨境电商平台的建设的重要的力量。作为金融服务体系之一的互联网金融,与电子商务结合,激励了大众创业,推动了电商企业的发展,成为对外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对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建设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跨境电子商务概述

(一)跨境电子商务的定义

狭义的跨境电子商务是指跨境零售,是不通关境交易的主体,利用互联网促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用小包、快件等形式把商品利用跨境物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交易过程。广义的跨境电子商务扩展成了国际贸易电商,是指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的国际贸易商务,属于电子商务在进出口贸易中的一系列应用。

(二)跨境电子商务的分类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方向,主要包括进口跨境电子商务和出口跨境电子商务。进口跨境电子商务代表性的有跨境通、洋码头、网易考拉海购;出口跨境电子商务有代表性的是敦煌网、兰亭集势、阿里速卖通、中国制造网等。

根据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主体,主要包括: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消费者(B2C)、消费者对消费者(C2C)的贸易模式。以出口的跨境电子商务为例,B2B指的是境内外贸易的主体都是企业;B2C指的是企业直接把商品销售给国外的消费者,以个人消费品为主;C2C指的是在第三方的跨境电商平台上开店铺,利用平台以在线零售的形式把商品销售到国外的企业以及全球的终端消费者。

根据清关的模式,包括快件清关、集货清关和备货清关。以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为例,快件清关指的是订单被确认以后,国外的供应商利用跨境物流把商品从境外直接邮寄到消费者手中;集货清关是指先有订单,然后再发货,商家依据订单统一把商品打包,通过跨境物流送到国内的保税仓库中,通过电商企业办理海关手续然后委托国内的快递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备货清关指的是先备货,然后再有订单,等消费者下单以后,电商企业再办理相关海关手续,委托国内的快递把商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二、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研究

(一)互联网金融推动交易及支付的创新

电子商务、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共同作为电商互联网经济稳定的基础,其专业化的分工提高了交易便利性、高效性和安全性。互联网金融其实还属于金融,它和传统的商业银行属于一种竞合的关系。现在各商业银行都纷纷搭建自营的电商平台和互联网金融平台。资金支付是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银行体系的网络银行和体系之外的第三方支付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银行体系外的第三方支付主要承担着电子商务资金渠道,并提供出很多灵活的产品,推动了金融业务的创新。银行体系内的网络银行变成电子商务的资金托管方,第三方支付企业负责监督电子商务的资金,二者相互合作使电子商务的资金安全性得到保障。

(二)互联网金融拓宽了电商融资渠道

电商平台是一个闭环,包括供货―销售―融资―结算,这个闭环把贸易的上下游企业,尤其是供应商紧紧的包围在内,为供应链的融资创造了很好的线上环境。电商平台的线上供应链金融,属于一个“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者合一的清算综合、信息处理的平台,给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企业提供账务管理、现金支付、资金清算、供应链信息的综合处理等全方位服务的金融服务。“三流合一”的数据是线上的供应链进行融资的核心,把供应链金融的风控模式和业务模式相应的改变,使融资更加平台化,放贷的速度更加快速,金融的风险更加具有可控性。

三、需关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进程中的问题

(一)沉淀资金存在信用风险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大多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采用延迟净额结算方式,第三方支付平台使用者的资金会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停留一段时间,从而产生沉淀资金。随着在途资金的规模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平台本身信用风险指数也随之增加。第三方支付平台为网上交易双方提供担保,而第三方支付机构自身缺乏担保,如果沉淀资金缺乏有效的流动性管理,则可能引发支付风险。鉴于此,应从严管理客户备付金的存放和使用,客户备付金必须全额缴存至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专用存款账户,并计提风险准备金。同时还可将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沉淀资金管理方面的信息披露给第三方支付服务使用者,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二)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监管风险

相比于一般的进出口贸易方式,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的真实性、支付资金的合法性更加难以把握,这主要因为一方面经常项下跨境交易的电子化以及部分交易产品具有虚拟特性;另一方面由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方办理购汇、结汇业务,银行对境内外交易双方的情况并不了解,无法直接进行相关审核。这为资金从资本项目混入经常项目办理网上跨境收支提供了机会,也为异常资金流出入提供了可能渠道。为此,银行应切实落实展业三项原则,加强对电商进行实地调查,并根据企业经营状况和物流凭证上的缴费金额判断电商收结汇的合理性。监管部门则要加强对网上跨境交易业务数据的监测、分析和排查,对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四、结束语

跨境电子商务已经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规模化、从单一到多元化,对进出口贸易的转型升级有着重要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支持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建立多方合作联盟。各职能部门应积极引导和规范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电商服务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多方合作,构建顺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需求的数据平台,共享客户资源,全力加强线上线下的互动,同时做好包括资金在内的各种风险防控。

参考文献:

[1]孟嘉.互联网时代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5,(1):72-74

[2]温辉.从电子商务发展环境看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的互动关系[J].商业经济,2012(9):25-29

第3篇

关键词:河南;中小企业;跨境电商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05002

1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作为外贸新引擎的跨境电商,将成为下一步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容,跨境电商已经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已超过5000家,企业超过20万家。2010年至2013年,中国的海外购物交易额从100多亿元增长到超过800亿元。2013年,中国内地的“海淘族”已达1800万人,预计到2018年将增至3560万人,年消费额达到1万亿元人民币。2011年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6万亿元,同比增长33%;2012年跨境交易额达2.1万亿元,同比增长为33.1,增速远高于同期外贸增速;2013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易额达到3.1万亿元,同比增长31.3%;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进口1290亿元,同比增长60%,出口3202亿元,同比增长40%。预计2016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2014年我国海外直邮市场交易额达到1290亿元,增速达60%,预计2015年将达到2478亿元。中国内地已成为继美国、英国之后排名第三的跨境网购目的地。目前全国有42个城市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我省的郑州市名列其中。

2 河南省发展跨境电商现状

2.1 郑州被列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

2013年,郑州被列为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和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是国内唯一利用综合保税监管场所进行跨境电商试点的城市,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跨境物品集散中心,电子商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全市有1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5个省级示范基地、2个省级产业园区。

2014年,郑州开通了“E贸易”试点平台,平台吸引了包括韩国馆3000余家、德国馆310多家、以色列馆100多家企业到郑州展开业务对接,目前平台已入驻319家企业。E贸易主要业务模式为跨境B2C营销模式,所售商品直接与海外生产商联系合作,中间不经过任何代购、代销环节,直接到消费者手中,保证了商品原汁原味的进口质量。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郑州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项目监管进出口商品总值累计达到10718.03万元,突破亿元大关,征收税款共计931.36万元。进口商品涵盖化妆品、母婴用品、保健食品等,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出口商品涵盖固态硬盘、手机壳、网络摄像机等,销往英国、美国、法国等国家,全面业务量44.3万单。交易额和业务量均呈现爆发式增长,今后三年内年均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30%以上。

近年来,河南省制造业发展迅猛,贸易需求增加。比如黎明工业集团80%的销售额来自电商渠道,外贸电商占电商销售的70%。主要市场是中东、非洲、俄罗斯等基础建设薄弱的国家。未来,河南跨境电商B2B模式也将成为一大助力。

2.2 郑州跨境电商在全国的地位

2014年10月18日上午,河南省电子商务协会跨境电商分会在郑州市高新区成立,欲打造“豫货通天下”。

据了解,郑州市作为全国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项目运营不到1年,已经直通世界13个城市,实现贸易进出口货值130多亿元,在全国6个试点中排名第一。

2.3 参与跨境电商企业增多

而根据郑州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0月12日,我省参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企业共备案231家,其中:电商企业146家,网商企业48家,仓储企业25家,物流企业6家,报关企业6家。累计验放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商品3784.82万元,其中进口验放货值2867.28万元。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可能从数据上来看,郑州的数字并不大。而这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到参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企业。虽然杭州参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企业数量并不多,但大都是比较大的平台,比如天猫国际。在郑州备案的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大的合作伙伴不多。虽然今年3月份郑州市政府已经与天猫国际签约,阿里巴巴也和郑州市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但是一直没有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目前天猫国际的商家在郑州开展了业务,深度的合作也没有开展。

3 河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问题

3.1 物流的发展不能满足快速扩张的跨境电商发展

传统的外贸模式,从生产、进出口、报关、报检、批发、零售有很长链条,而跨境电商从生产商或者商直接到消费者,需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几方面资源高效整合。但目前跨境电商物流运费高、关税高、不安全等难题。很多企业只管货物过去,不管落地,货物达到存在风险。

目前存在的各种物流方式存在以下问题:

邮政小包一般以私人包裹方式出境,海关统计不方便,企业享受不到退税政策。同时,速度较慢,丢包率高;国际快递价格昂贵,且价格资费变化较大;专线物流在国内的揽收覆盖范围有限,有待扩大;海外仓不适合任何产品,而且对库存等的专业要求比较高;国内快递的跨国业务由于并非专注跨境业务,相对缺乏经验,对市场的把控能力有待提高,覆盖的海外市场也比较有限。

3.2 中小外贸企业信用不完善制约了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

尽管河南省中小企业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比较快,仍存在企业信用不佳、知识产权保护难等问题。相关机构的调研也显示,有能力网购而不进行网购的消费者中,80%是出于信用及安全方面的担忧。这些问题都根源与中下企业诚信体制不健全。

3.3 河南省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缺乏交叉性专业人才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跨境电商企业销售的产品品类和销售市场更加多元化,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企业招聘跨境电商人才时更多倾向于选择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

虽然很多学校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也很多。但是跨境电子商务属于交叉性学科,既有国际贸易的特点,也有电子商务的特点。企业对兼具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特征的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人才的综合性需求较强。单一的专业可能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业界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发出这样的声音:招不到合适的跨境电商人才。

河南省大量的中小企业涉足跨境电商行业,特别是传统外贸企业,转型中遇到不少困难,最大困难是人才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巨大差距,因为很难找到跨境电商人才,特别是有外贸和电子商务经验的中高级人才。

3.4 跨境支付体系不健全

随着“互联网+”业务的发展,消费者对消费要求越来越高,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是由于政策、市场的原因,导致消费被制约,在跨境贸易交易中,货币跨境问题成为跨境金融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解决企业收入资金与支出资金的转换,是跨境业务的根本问题。

目前国际支付行业没有统一标准,国家没有对应配套法律及法规。跨境支付仍面临监管困难、支付风险性大、支付成本高、法律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省内很多跨境电子商务中小企业在境外设立收款账户集聚贸易款项,这不仅增加管理成本,还拉长资金在途时间,并且汇率风险大,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在集聚资金时不得不承担更多的汇率波动风险,在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过程中,人民币由于不能自由兑换,不能作为结算货币进行支付,人民币汇率的上升会对劳动密集型的出口企业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

4 河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对策

4.1 完善中小型跨境电商企业跨境支付体系

真实的贸易背景和外汇支付业务客户实名制是杜绝跨境支付环节洗钱风险的关键,对自主发展的境外特约商户要核查商户的真实性、合法性。

国家在跨境支付政策制定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风险隔离与风险担保机制,加强国际交易申报,完善税收征管体系。加强对网上跨境支付交易的监测和监管,尤其是第三方支付企业沉淀资金的管理,完善网上跨境支付相应的法律法规。与政府相关部门形成监管合力。实现国际监管部门联合监管与行业自律相结合的方式实现跨境支付变得规范化、法制化、标准化、国际化。

4.2 河南省中小型外贸企业专业人才缺失

外贸人才的缺失,企业面临“人才荒”成为了行业发展的一大难题。高校可积极探索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等专业的专业链建设,促进专业链协调改革创新。首先企业要储备电子商务及外语人才;其次,要充分了解海外市场的真实需求,并对相关国家法律有所研究,尽可能地避免法律纠纷;商业欺诈问题在海外交易过程中屡屡出现,这也是国内中小外贸商户的心头大患,商户在交易时应多加留意。"迎接挑战,不断发展在激烈的价格战中寻求发展,是越来越多电商发展的目标。要避免在竞争中消耗元气,就要在商品方面多下功夫,尽量避免产品同质化,形成“独一无二,奇货可居”的品牌化路线,这也是摆脱价格战路线的最佳选择。

4.3 深耕大数据进行跨境电商平台建设

据河南省保税物流中心统计,9月22日~25日,E贸易进口商品4093包,日均1023包,进口货值14.81万美元。主要参与企业有八悦优品、康蔻园(kenko)、诺天源、泊莱优品、厦门中宏、苏州达毅、唯品会、聚美优品、中大门等,主要商品为尿不湿、卫生巾、化妆品、奶粉、固态饮料、打印机、日用品等。深耕大数据可以帮助中小企业进行平台建设和推广分析,掌握消费者需求偏好,做出有针对性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张颖洁.跨境电商政策破冰深入或促行业消费井喷[J].通信信息报,2013.

[2]赵振杰.我省“海淘族”将获更多利好[N].河南日报,2014.

[3]王晓洁.多部门研究跨境贸易电商通关服务管理规范[N].中国信息报,2013.

[4]成燕,张倩.E贸易叩开买全球卖全球大门未来五年营业额将破千亿元[N].郑州日报,2014.

第4篇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推动下,全球的网络交易迅速发展,通过快件或邮件方式通关的小额、多单、快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与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应考虑到其特殊性而采取针对性管理,杜绝引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结合国家发改委和海关总署联合启动试点城市的相关措施,本研究试分析跨境网购食品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矛盾,并提出创新监管思路,优化监管模式;改善物流现状,提高服务水平;拓宽宣传渠道,实现有效传播和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程序制定等管理对策。

关键词 :跨境电子商务;食品;政府管理

在经济和信息科技发展的推动下,世界各国之间的网络交易迅速发展,通过快件或邮件方式通关的小额、多单、快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已成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多方性、直接性、多批次、小批量、电子化等独特特点,逐渐被广大消费者所接受和青睐。然而,由于当前我国跨境网购市场的安全保障、管理体系等软硬件建设相对滞后,消费者在网购中会面临产品质量、支付风险、售后服务等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家发改委和海关总署联合启动的五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来解决这些突出问题。但是,这些措施仅能解决部分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共性问题,食品作为一种与消费者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特殊商品,如果不考虑其特殊性而采取粗放型的管理反而会引发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势必会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因此,针对跨境网购食品应采取更加细化的管理措施对我国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跨境网购食品的定义及模式

跨境网购食品是通过政府建立的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如跨境通)或企业自建的跨境销售平台(如天猫国际)购买的食品。本研究重点针对于境内消费者通过跨境贸易电子商务平台从境外购买食品的情况进行分析。当前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直邮进口模式与网购保税进口模式,前者的优点是消费者选择性大,缺点是运费比较高;后者的优点是消费者能非常快捷地收到订购食品,也能满足消费者快速退换货的要求,且运费较低,缺点是对库存的管控要求较高。

2、我国跨境网购食品政府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监管模式相对滞后

(1)跨境网购“快”与传统监管模式“慢”的矛盾

跨境电商经营呈现模式多(直邮进口、保税进口)、批次多、数量少甚至单件、面向个体消费者、交易频次高、流转环节少等灵活特性,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对跨境网购商品实现快速通关放行。已有部分监管部门采取了便利放行措施,但是抽样检验的商品批次还是延续传统的“先检后放”的监管模式。

(2)跨境网购“低”门槛与传统监管模式“高”要求的矛盾

跨境网购把国外食品以较低门槛引进中国市场,但食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安全涉及国家的生物安全和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因此部分食品在进境时需要提供检疫审批、检疫证书、许可证等。对于网购保税进口模式,跨境电商有充足的时间补齐相关证明材料进行通关,或由官方机构出具进口量较大的相关证明材料。但对于直邮进口模式,消费者无法实现为一次购买较少的食品而办理相关证明。

(3)“线上”跨境网购与“线下”监管的矛盾

跨境网购作为以网络为载体的国际贸易新方式,其订货、交易、支付、关税、物流等均在线上进行,而目前监管部门监管还更多处于线下,只有少数部门完成了有限的平台数据交换,其中信息系统功能基本停留于掌握数量品种等,无法实现质量安全线上监管。线下监管的一个重要弊端就是各监管部门数据不能共享,造成跨境电商要向多个部门重复备案,产品申报时出现重复递交等浪费资源的情况。

2.2 食品质量安全把关存在盲区

政府管理部门的传统监管模式不能适应跨境网购食品的发展,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通关检验流程的繁琐,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管部门应采取完全不查、不看、不检的模式。

食品作为一种相对风险较高的商品,消费者从跨境电商平台订购进口食品时,是否能买到高质量、绝对安全的食品都取决于商家的自律。此外,部分跨境电商网站还并不支持直邮到国内。这意味着消费者通过这些跨境电商网站购得的海外商品不一定是跨境电商企业自己的货源。这种完全依赖跨境电商企业的诚信度行为,显然是没有绝对保障的。

另外,一些食品质量因素是由于我国部分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差异,标准中的部分指标是根据国情和人群特点等因素制定的,如国外标准与我国标准关于奶粉的蛋白质含量规定不一致,导致进口奶粉标签标注的蛋白质含量难以满足我国标准的要求。

2.3 跨境物流企业缺乏保障

除了我国国内物流整体水平较差外,国外物流信息也无法与国内物流信息有效对接,目前缺乏一个交流平台供跨国物流企业信息共享。由于我国物流监管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统一的物流行业服务标准,不同的物流企业配送服务水平也层次不齐。跨境物流的配送方式要求较高,然而物流企业还停滞于原来的配送水平,跨境食品的配送条件要求更高,物流企业也仍是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配送食品的质量安全令人堪忧。

2.4 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

不论是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哪个主体,都无法主动了解政府部门制定的政策和相关专业知识,关键还得依赖于政府管理部门的宣传。目前,政策的宣传渠道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日、食品安全宣传周、消费者节目,也有个别消费者自身碰到问题时电话咨询或网上查询了解的相关政策及专业知识。因此对食品相关政策、知识的匮乏也是当前跨境电商企业经营、在线服务人员服务以及网购消费者购买跨境网购食品时的显著问题。

2.5 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于跨境网购食品,国家法律法规甚至部门文件都很稀缺,食品行业当前适用的法律主要是2009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但是第2条的适用范围也只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应当遵守该法的规定;而跨境网购食品很多是通过国外的网站直接销售的,常被看作是非贸商品,并不适用于《食品安全法》。跨境电商平台中的跨境电商企业虽然必须遵守《食品安全法》,但是法律内容根本未涉及电子商务内容,因此亟需完善对于电子商务的相关法律法规。

3、我国跨境网购食品的管理对策

3.1 创新监管思路,优化监管模式

跨境网购食品是在虚拟市场完成交易,其亦应属于高效监管范畴之内。管理部门要实现对跨境网购的有效监管,必须改变观念,敢于创新,摒弃传统贸易监管思路,探索出一条适合跨境网购食品发展的监管新模式。

(1)对跨境电商企业信用管理。对跨境电商企业采取信用管理制度,制定信用评级管理办法,管理部门定期评价经营企业的信用等级并予以公布,根据不同的信用等级实施不同的监管方式。

(2)食品分类管理。根据食品的本身风险高低及历年进口该类别食品检验合格情况、国家预警信息等因素来对跨境网购食品进行分类管理。

(3)完善信息化系统。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与传统贸易最大的区别在于一切都依赖于信息化,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快速放行、信息化监管、风险分析,提高工作效率,以满足跨境贸易电子商务“零等待、快通关”的要求。

(4)改善监管方式。由事中监管方式改为事前备案和事后风险监测,进口时依据跨境电商企业信用评级及食品风险等级确立不同的检验放行模式。若监督抽查或消费者投诉确有不合格情况时,责令相关食品立即下架,暂停进口、销售,并对经营企业进行信用扣分、加严监管等措施。

(5)相关机构发挥积极作用。发挥跨境电商企业、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商的自检自控和第三方检验机构的作用。

3.2 改善物流现状,提高服务水平

应当加强各国各地区之间物流企业的交流,及时更新最新的货物信息,以达到物流企业运输活动的无缝对接。要求政府建立统一管理的全国物流机构,政府承担协调组织职能。加快建立和推广物流标准化体系,提高竞争者进入门槛,考核达标的物流企业成为管理部门指定的跨境网购食品主渠道,确保进口食品配送的质量安全。

3.3 拓宽宣传渠道,实现有效传播

食品安全宣传应当避免宣传渠道过窄的缺陷。①主流媒体宣传:全国性的宣传,可以考虑与具有稳定、巨大访问量的门户网站进行合作;地方性的宣传,可以考虑选择具有区域重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媒体实行同步传播。②管理部门应充分利用12315、12365和消费维权联络点等平台,指导和建议消费者在进行跨境网购食品时的注意事项及维权方法。③建立一个公共性的具有搜索功能的网上数据库,既可进口食品安全相关信息,也便于公众查询。

3.4 加强立法建设,完善程序制定

应以原有的法律框架为基础,充分考虑跨境电商市场的发展趋势,在现有法律基础上进行增加、修改和完善,给各地管理部门提供统一监管依据;对于尚未涉及电子商务的《食品安全法》,应在该法中予以明确电子商务的法律要求,至少应包括跨境网购食品的法律解释。

要明确各跨境电商主体的定义,明确各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管理各主体的对应部门要完善准入、监管、维权、退出、责任追究等制度,切实解决跨境电商各主体的法律定性问题;相关管理部门针对跨境网购食品还要制定专门的管理办法,对跨境网购食品的完整流程要清晰定义,统一规范各部门监管的作业标准、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统一现场规范执法的行为标准;对于难以解决的食品投诉问题,相关管理部门应成立仲裁委员会,专门就跨境网购食品等相关纠纷加以处理,利用仲裁员的专业背景知识可以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个专门的部门也更有利于经验的积累,为跨境网购食品发展指明方向。

参考文献:

[1] 杨得芊. 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试水[J].中国海关, 2013(2):68.

[2] 白东蕊, 岳云康. 电子商务概论[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3.

作者简介:

第5篇

增长态势明显:2014年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718亿美元,同比增四成

市场规模逐步扩大。近年来,传统外贸发展疲软,年均增长放缓至10%以下,但是跨境电商却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网络零售交易额达到718亿美元,同比增长44%。其中,进口网络零售额约206亿美元,同比增长60%;出口网络零售额约512亿美元,同比增长40%;跨境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平台企业超过5000家。

出口目标市场多元化。2014年,上海、重庆、杭州、宁波、郑州、广州、深圳、北京、苏州、青岛、金华、东莞、西安、南京、葫芦岛、银川等16个跨境电商试点城市先后将跨境电商出口业务覆盖到181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验放清单3823.5万份,价值约为20.4亿元。

跨境零售电商活跃发展。电商巨头亚马逊推出一系列方案,先是与上海自贸区合作、后推出6国直邮,并在亚马逊中文网站上线全中文“海外购”商店,还与美国同步“黑色星期五”海外购物节。苏宁易购、阿里天猫国际、京东、1号店等国内零售电商也纷纷加大力度投入跨境电商业务。除了传统的电商巨头,顺丰、韵达、圆通等快递公司也纷纷涉水跨境电商业务。

供应链延伸升级。跨境电商致力于拓宽海外供应渠道,丰富货源种类。马云以“中国第一买手”的身份,致力于为阿里巴巴构建欧洲供应链,将欧洲的奢侈品、食品、酒庄等纳入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口系统中。苏宁组建专业买手团队,在日本、香港、澳大利亚和美国等地进行采购。传统的B2B进口供应链正在蜕变为B2C模式,巴宝莉、ASOS等国际品牌开设中文直营网站,国际品牌商和零售商可以通过亚马逊和天猫国际等平台对接国内消费者。

跨境电商全流程发展仍面临四大困境

跨境电商全流程需要采购供应、物流配送、电子支付、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衔接配合,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影响跨境电商的发展。

一是供货渠道受限,难以保证货源数量及品质。目前进口跨境电商货源采购多由个人买手或者是专业团队向国外零售商代购,再销售给国内消费者。除了天猫国际、苏宁易购等大型电商与海外直接洽谈对接外,其他的跨境电商与海外品牌商家未能实现货源上对接,很难取得国外品牌商或大型零售商的授权。跨境电商进货渠道窄且不固定,对海外货源掌控力弱,货源品质得不到保证,造成供货不及时,甚至成为假货销售的平台。

二是物流瓶颈成为跨境电商切肤之痛。物流是跨境电商发展的核心链条,同时也是目前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瓶颈,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物流企业与国际物流公司差距较大,难以有效满足电商和消费者的需求。国内物流企业在全球的覆盖范围、物流仓储设施、物流配送效率、物流信息处理、物流服务系统等方面尚处于低水平。依靠转运公司完成跨境物流容易造成供应链断裂,降低商品流转速度。另一方面,海外建仓使电商告别传统快递模式,远程掌控物流供应链,但同时也面临巨大挑战。海外仓库更多地聚焦于提高库存周转、降低运营成本等问题,服务系统不完善,货物转仓信息登记不及时、货物丢失、客户信息泄露、仓库与客服信息衔接不畅等问题时有发生。

三是电子支付面临制度困境和技术风险。跨境电商支付涉及到国际贸易、外汇管理等环节,复杂程度较高。跨境电商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支付宝、易宝支付、钱宝、京东网银等22家第三方支付公司已经获得跨境电商外汇支付业务试点资格,拥有跨境支付牌照,被允许通过银行为小额电子商务交易双方提供跨境互联网支付所涉及的外汇资金集中收付和相关结汇服务。但是第三方支付还是面临不少现实困难。通关、退税等跨境业务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跨境支付的推进。境外买家支付美元不能直接到国内兑换成人民币,企业资金回笼面临外汇兑换问题。目前缺乏统一的法律法规制度对跨境支付加以规范,支付信用安全风险、跨境消费者和商户身份认证技术性风险高,跨境交易资金流向监管难。

四是售后服务难题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对于国内消费者而言,海外购商品的售后服务面临一系列的麻烦。由于涉及到跨境通关和物流,换货后的商品很难有顺畅的通道返回国内;物流等种种费用要消费者承担,出现退货费用严重超出货品价值的现象;同时,跨境购的商品质量维权、货品丢失处理、技术售后服务等都需要耗费巨大时间成本,让消费者打消跨境购的念头。

迎来历史发展机遇:2016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将增至1万亿美元

上述跨境电商所面临的难题大部分属于技术层面的,随着跨境电商发展的不断成熟壮大,这些技术难题也会迎刃而解。政府出台促进跨境电商发展政策,将会从对跨境电商的主体培育逐步转向从战略高度进行布局,跨境电商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将对我国的外贸发展和国内消费流通注入新的活力。

拉动外贸增长,引燃国内消费。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乏力,扩大消费缺少爆发点。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型的国际贸易模式,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外贸的重要增长点,并且缩小国内外消费品尤其是奢侈品的价格距离、产品种类差异等,有效扩大进口商品消费。预计未来几年跨境电商贸易额年均增速将超过30%,2016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额将增长至1万亿美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例将大幅度提升。尤其是进口零售电商交易额增长将更加迅猛,消费者对跨境网购认知程度的提高,消费习惯的改变、消费结构升级以及国家各种宏观利好政策的推进,将有力推动境外消费购买力回流。

自贸区试点,助力跨境电商跨越发展。2015年,上海自贸区扩区及天津、福建和广东三个自贸区的获批,将为跨境电商发展提供更广阔的试验田。这四个地方将发挥全球供应链物流节点中的核心作用,整合链条上的各种资源和要素,成为“买卖全球”的跨境电商成长的沃土。自贸区推出的人民币国际化、贸易便利化、监管平台无缝对接等先行先试政策将会在跨境电商领域得到检验,并推动跨境电商飞跃发展。

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 跨境电商 障碍 对策

一、跨境电商的现状

根据《2015年(上)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42.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7.3%。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商业务也在不断的增长中。据统计,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平台企业有5000多家,而开展跨境电商的企业有20多万家,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其中。

二、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必要性

很多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依靠的是低廉的劳动力、较为松散的环保要求发展的,但近来经济环境的转变,大多数欧美国家还未走出危机、国内环保法规、完善的劳动法等都使它的优势逐渐消失,中小企业要寻找新的出路,而跨境电商可以改变中小企业的传统经营方式,给企业带来优势。

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跨境电商,同时各项政策也在不断的出台,如海关总署在2014年7月29日公布《海关总署公告2014年第56号(关于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境货物、物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跨境电商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影响全球的信息流等,挖掘出国际市场的需求,带动中小企业出口并发展。

一方面跨境电商可以开拓中小企业的外贸市场,它构建出更为开放的经济贸易合作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道路,使中小企业与客户获得互利共赢。另一方面跨境电商可以降低中小企业的销售成本,企业生产的商品可以依靠互联网及国际物流,销售给国外的消费者,可以减少中间环节,进而降低中小企业的成本,提高了贸易效率。最后跨境电商可以提高中小企业的产品品牌,通过互联网把产品销售出去,在直接面临消费者的同时,也宣传了自己的产品,可以发展自主品牌并做强做大。

三、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面临的障碍

中小企业在发展跨境电商过程中,面临着交易和支付风险、物流价格贵等障碍。

(一)交易和支付存在风险

跨境电商是基于虚拟网络来展开的,参与者信用就比较难以确定。诚信体系的不健全,对失信违规行为监督不够,都会影响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比如:有些企业虚假信息、销售伪劣假冒产品等。对于跨境电商这样一个不断发展的新市场,在资金支付和回笼方面的风险也是比较大的。据调查,在2013年,有90%的客户担心跨境电子支付的安全性。

(二)物流价格贵,而且时间长

物流会影响客户的购物体验,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跨境电商频率高而订单小,费用贵且周期长等会限制中小企业的对外发展,目前在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中,物流费用占其销售费用的25%左右。如2015年中国国际小包邮费,平邮寄往日本的价格是62元/kg,寄往英国76元/kg。物流价格贵,甚至超过商品的价值。另外,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不完善,配送周期较长。如从中国到美国一般要7-15天左右。

(三)人才的短缺

跨境电商面对的是不同国家、不同习惯的客户,需要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的复合型人才。大多数中小企业面临着语言问题,有些用机器翻译来描述产品,结果交易的产品和当地客户的理解有所不同,还有涉及到不同国家表达问题的习惯及贸易术语理解不同等,这些都缺乏专业的人才来审核校对。

四、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商的对策

中小企业面临的障碍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采取有效的策略来应对,包括要建立信用体系并选择合适的平台、降低物流成本等。

(一)建立信用体系,选择合适的平台

政府或行业协会应该完善跨境电商信用体系的建设,对于商业欺诈等要严肃处理。对于中小企业从事跨境电商,建议首选正规的第三方平台。平台在运作过程中都有较成熟的规则,可以最大化的保持公平竞争。从2013年3月《支付机构跨境电子商务外汇支付业务试点指导意见》的文件下发到2014年底,已有22家支付机构获得外汇支付业务牌照。选择这些支付平台有较大的保障,因为这些平台上的电商来路比较正规,产品质量有保障。

(二)降低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

目前有近三分之一的大企业使用海外仓,这点中小企业也可以采用。使用海外仓,当境外有需求时,可以从境外本地发货,提升客户的购物体验,进一步提升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另外,输往海外仓时,一次输出较多产品,减少单位商品的运费。选择优质的物流企业可以缩短时间,如顺丰不久前推出将邮政清关和快递服务结合起来的“混合型”方案。

(三)引进专业人才

培养和利用好人才对于中小企业的跨境电商业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企业可以从学校或各大培训机构招聘外贸电商人才,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及人才激励措施,使人才能够留住。另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雇一些境外本地的或者在当地生活过的员工,熟悉消费习惯可以更好的拓展当地市场,并给企业带来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第7篇

作为跨境电商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亚马逊进驻上海自贸区后,将通过国际运输直接将商品送达中国消费者。届时,中国消费者购买境外商品,无需通过进口贸易商,省却了国内分销渠道。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个人跨境网购市场总量突破700亿元。联邦转运根据市场调研预测,2014年中国个人跨境网购交易总量将会突破2000亿元。

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培育跨境电商服务主体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不过,有关专家表示,跨境电子商务存在高运费、关税和安全性等问题,支付环节则涉及外汇兑换和资金风险,出现纠纷时还面临如何做到公平仲裁、保障买卖双方利益等难题。

电商们布局跨境购物

此前,国内消费者想要购买境外商品,大多借助小卖家代购或自助海淘。2013年12月28日,上海自贸区正式启动自己的官方海淘平台―――“跨境通”,被商界视为跨境电子商务阳光化发展的标志。

自从上海自贸区“扶正”海淘之后,跨境电商服务成为电商大军的前行方向。无论是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还是国务院支持外贸稳增长部署中,都提到加快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等。目前试点城市有上海、杭州、宁波、郑州、重庆和广州等。

作为让国内消费者网购海外商品的渠道,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淘宝全球购、天猫国际等,不过马云对阿里巴巴的跨境电商版图显然还有更大的“野心”。

在之前密集到访美国、法国、意大利之后,阿里巴巴集团最新宣布与法国政府签署备忘录,法国品牌将集体进驻天猫,增加法国企业向中国亿万消费者出口商品的机会。

目前,已经有30多家法国品牌入驻天猫,并且即将独家产品和限量版产品,其中包括依云矿泉水、拉菲葡萄酒等。而天猫与法国政府的合作,能够让国内消费者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法国名品。

京东CEO刘强东也将国际化定为京东2014远航的五大计划之一,宣布今年将加速国际化进程,并在俄罗斯及东南亚建立仓储。京东集团副总裁马健荣透露,日前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到京东进行调研,希望与京东一起推动跨境电子商务业务,京东也希望在相关政策密集后,与海关实现战略层面的合作。

据了解,海淘网、天猫国际等B2C网站均与海外零售商建立合作关系,消费者可从网站进行海外直购且保证价格透明。

国内快递企业也纷纷把目标盯向了跨境购物的运输环节。去年4月10日,顺丰的“海购丰运”正式对外开放,为海淘人士提供了全新的跨境物流转运解决方案。

去年2月,申通美国网站低调上线。此外,申通将在日本冲绳建立第一个海外物流枢纽中心,之后进军马来西亚、新加坡市场,针对的就是海淘市场。

中通快递也透露,将把“向外”进行到底,并在跨境物流方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服务操作规范和流程,多渠道灵活拓展国际市场,走国际化发展之路。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申领国际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顺丰、中通、圆通、韵达、百世网络、宅急送、苏宁云商等。

跨境电商迎来爆发期

有关专家认为,跨境电商具有有效性、及时性、低成本,是消费者购买境外商品的最佳交易平台。中国跨境电商市场一片向好,倍感竞争压力的国内电商转向跨境电商,以博得一席之地。

几年前,受购买渠道局限的影响,进口商品对多数中国消费者来说还是一件挺遥远的事。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拉近了中国人与世界的距离,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海淘”大军,跨境网购也愈来愈普遍。

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3年个人跨境网购市场总量突破700亿元,而上年才120亿元。

随着美国和欧盟经济触底反弹,外贸形势转好,2014年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迎来爆发性增长。联邦转运方面根据市场调研预计,2014年中国个人跨境网购交易总量数字将会突破2000亿元。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年国内消费者支付宝“海淘”消费规模同比增长117%,远高于国内网购64.7%的增长速度,这还没将信用卡支付的部分计算在内。

CN海淘创始人谢文斌认为,跨境电商可能是电商领域的最后一块蛋糕。国内外商品的价格和品类差距过大,加上人民币购买力的提升,海淘、代购行业正以可见的速度崛起。

谢文斌曾在天猫无线团队负责产品,看到海淘、代购行业正在酝酿中的机遇,去年果断和小伙伴们离职创业,并且顺利拿到了数百万人民币风险投资。

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李晋奇认为,电子商务推动了国内外市场一体化的高效建立,跨境电子商务成为中国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新手段。据统计,中国80%以上的外贸企业已开始应用电子商务开拓海外市场。

李晋奇称,2015年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将达6000亿美元,年均增速超过11%。未来,中国电子商务将加速外延拓展,并加快电子商务外贸平台建设,着力突破不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外贸监管瓶颈。

跨境电子商务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对平台、物流、支付结算、海关商检等环节提出新的需求。中国商务部针对跨境电子商务B2C方式存在的通关、商检、结汇、退税、统计等方面问题,起草了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政策的相关文件。

2012年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下文,批准了杭州、宁波、上海、重庆、郑州五个城市作为中国跨境网购的试点,并从信息规范、管理制度、通关效率等方面,大力推进试点城市跨境网购的发展。

2013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部门《关于实施支持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有关政策的意见》,明确了对电子商务出口的六项支持政策,被看做国家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动作之一。

国家电子商务研究院副院长李鸣涛说,培育跨境电商服务主体去年已成为中国政府的工作重点之一,跨境电商迎来政策红利。政府层面有可能在解决出口问题的基础上,在零售进口方面出台一些指导意见,促进整个产业阳光化、规范化发展。

跨境电商瓶颈待破解

有关专家认为,虽然跨境电子商务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一些制约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正在逐步显现。目前跨境交易主要面临清关、关税、物流、资金流和诚信等多种挑战。

事实上,这几年国内有一些从事进口业务的跨境电商网站在运营,但是由于清关、关税、物流等多方面原因,未能掀起发展浪潮。

尽管基于互联网的信息流动畅通无阻,然而货物的自由流动仍然受到国界的限制,这也是目前跨境电商发展的最大壁垒―――海关通过。

据称,进出口货物通关是跨境电子商务不可逾越的关卡。即便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也有可能因为进出口货物超过海关规定数量,而被要求进行申报。其间一系列繁琐的手续及费用的支出,常常成为消费者和网上卖家严重的经济负担;此外,因申报不合格而使商品滞留在海关而使消费者无法收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目前,大多数国家仍未能实现个人小额进口税制的系统化管理,即便是同一国家的通关处理,也会因为现场通关人员的业务能力不同而存在不同尺度。

有关专家认为,如何建立健全小额进口税制机制,并在一个国际性的框架下,真正实现小额跨境电子商务贸易商与消费者便捷的交易与购物,是小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当前跨境电子商务快速发展,而跨境物流运输渠道仍显滞后。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重点考量的内容除极具优势的价格之外,还包括物流配送的及时性和安全性。目前中国跨境物流耗时太长、个人物品邮递总量有限制、商业数据泄密等困难和阻力,严重影响了跨境电商的发展,亟待政府部门着力破解。

跨境电子商务是基于网络虚拟性及开放性的商务模式,由此产生的参与者信用不确定性已经成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的桎梏。

跨境电子商务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国政府及相关机构的协调配合,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认证体系,以及寻求在法律框架下的信用制度安排,都将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第8篇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策略;产业融合;对外贸易;数字贸易

一、引言

跨境电商在全球贸易与经济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技术进步、消费方式的不断改变以及贸易便利化等驱使全球跨境电商快速发展。中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的设立加快了跨境电商在模式、服务、制度等方面的创新,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带动了金融、科技等行业创新发展,促进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不断提升。基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加速调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将日益成为培养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路径。在当前形势下,实现跨境电商创新发展,依托其促进国内消费水平提升及产业转型升级等优势上,为中国加快国内国际互促的双循环局面形成及提升对外贸易竞争优势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在政策支持与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下,中国跨境电商规模不断扩大,在不同地区协同推进过程中模式与制度、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一)跨境电商规模扩大带动外贸增长

2018到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规模持续规模快速增长,跨境电商作为对外贸易增长的引擎日益凸显。根据海关数据统计,在2020年疫情为传统国际贸易形式带来重大挑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进出口额达169万亿元,仍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如图1所示)。中国跨境电商税收、通关、外汇等政策的不断完善,新信息技术应用与贸易环节数字化的有效融合使得其成为更多企业展开国际贸易的首选路径。此外,全球消费者与贸易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的不断改变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跨境电商全球市场,跨境电商进出口业务也因此跨上新台阶,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数据来源:根据海关统计数据整理。

(二)跨境电商自主创新推进实体经济转型

中小企业依托跨境电商参与全球贸易的低门槛及高灵活性优势,扩大其优质产品出口和新品牌建设,并提高贸易效率,从而降低其贸易成本。首先,跨境电商B2B、B2C模式已成为跨境电商发展的主要核心,以此推动海外仓建设。与传统海外仓相比,跨境电商海外仓除了及时将商品送达境外消费者外,还能为电商货物提供包括清关、存储、分拣、配送等一体化服务;海外仓所表现出来的降低物流成本、有效缩短订单响应时间等特征致使越来越多的中小出口企业通过第三方海外仓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基于此,近年来,包括如智能家电、智能电子设备等产品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也是得益于海外仓的高速发展。其次,外贸服务模式创新加快企业产品提升。外贸服务企业依托信息技术与资源整合优势,加快外贸实现流程标准和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税收、结汇等环节一体化专业服务,以此降低其融资成本,为中小企业扩大生产规模提供有利条件。社交及直播跨境电商模式提升产品影响力。企业利用网络虚拟社区及大数据方式了解消费者需求,精准锁定进出口商品;跨境电商平台利用互联网根据消费者习惯实现智能推荐。直播跨境电商以视频、AR等技术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现象,提高消费者信任及对产品认识的同时减少了因空间及文化差异带来的隔阂。

(三)跨境电商布局开拓国内国际潜在市场

2018年以来,中国已与20多个国家签署相关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在政策协调及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有效合作,为跨境电商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国内外企业联合打造以区域化为主导的多语言跨境电商交易平台。天猫国际、京东等跨境电商平台在全球业务覆盖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占据重要市场地位。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以创新技术的合作和引进等方式来扩大境外投资并购规模,主要表现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信息安全等技术领域;另外,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在交易平台、物流支付等领域,这将有助提升中国企业本土化经营和市场感知能力,并促进本土文化与商业模式的有效融合。中国跨境电商海外仓的广泛分布在欧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为企业提供了优质的境外本土化服务。

(四)逐步完善的监管体制营造良好的跨境电商环境

从2012年开始,我国部分城市设立跨境电商试点,并逐步加强管理体制与服务模式的创新。2018年,依托跨境电商的实际发展特征和趋势,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系列跨境电商相关政策,以期完善监管体制。从监管方式来看,对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商品按个人物品监管,同时扩充正面清单,增加了年度和单笔限额;从税收方法来看,出台适用于综合试区的增值税无票免税、所得税征收等政策,以此简化申报流程;从支付结算来看,拓宽支付机构的外汇业务范围;从配套服务来看,增设国际邮件互换点,优化邮件跟踪查询系统。各跨境电商综合试区在税收、外汇、风险防控等方面积极创新,实现贸易便利化,跨境电商环境日益完善。信息共享是跨境电商协同监管的前提,国际贸易实现“单一窗口”服务,包括海关、税务、外汇等部门间的信息有效对接。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对接实现了跨境电商通关一体化和智能化。例如深圳依托前海的独特优势,以“全国揽货与香港直飞”的出口模式在特殊出口区域与海外市场间形成跨境电商快速通道。

三、中国跨境电子商务面临的挑战

(一)区域发展不均衡

中国跨境电商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均衡特征。根据海关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广州、深圳和东莞三市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比例占全国的50%以上。另外,浙江和广东两省跨境电商零售交易规模占全国的70%以上。东部地区跨境电商在经营企业、国际物流、金融支付等方面占据绝对优势,整体发展较好。中部地区如郑州、长沙跨境电商占据优势,西部地区如重庆、成都等占据优势。由于中西部存在较多不发达地区的知名跨境电商服务平台较少,中小出口企业对跨境电商认知不足,跨境电商物流、供应链等服务水平不足、跨境电商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其整体发展相对滞后。另外,因通关、税收、结汇等方面的政策措施与跨境电商业务无法匹配,加上通关时间长致使部分本地企业在此地区无法开展跨境电商业务。

(二)产业带动不显著

尽管跨境电商为外贸企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以B2B为核心的业务发展相对缓慢,无法充分体现对物流、制造等领域的优势带动。疫情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跨境电商的自主意识,但各地区仍注重于跨境电商B2C发展,缺乏对B2B发展的有效推进。跨境电商B2B在监管体制、支付、结汇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局限性,平台在线功能及全球影响力弱等都致使企业开展跨境电商B2B业务渠道受限,从而导致贸易成本高、效率低等现象。此外,中国跨境电商在资源整合、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三)国际环境

在全球电子商务激烈竞争环境下,绝大多数国家开始调整与电子商务的积极政策。欧盟和美国主要集中在通过调整电子商务通关、增值税等规则来缩小其与传统贸易的政策差异。一方面,欧盟要求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商品必须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针对简化收税程序等出台相关政策以此更好推动电子商务实现一体化。另一方面,除欧盟以外的国家,取消对特殊货物进行免征增值税的规定,对跨境电商零售包裹在清关与退税过程中实行更加严格地监管。此外,美英制定具体可行的数字贸易规则如保证信息跨境自由共享、建立不同隐私制度的互相兼容机制、强调数字服务的国际协调,以此减少跨境电商存在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四、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依托新信息技术创新商业模式

以引导构建跨境电商创新新生态体系为基本目标,开展能应对不同产业的应用创新,实现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具体而言,引导企业在传统B2B、B2C模式基础上,加强社交、直播跨境电商模式发展;鼓励跨境电商企业开发多语言跨境电商平台,实现不同国家地区间消费者、供应商间的无障碍交流;鼓励传统企业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生产和服务,拓宽国内市场需求,积极挖掘国外市场潜在需求;引导企业依托云服务、互联网等领域的新技术优势实现跨境电商业务,为其提供多元化渠道;鼓励第三方公司利用新技术开展跨境电商支付、结算等业务创新,运用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加强跨境电商平台的资源整合,培育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实现跨境电商创新从提高交易效率到新价值创造方式转变,从产品服务创新到全球价值链重构转变,加强跨境电商B2B模式创新,加快货物和服务贸易数字化,实现在线设计研发、数字营销等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融合,以此提升其价值创造力。

(二)加强跨境电商与相关产业有效融合

完善跨境电商产业布局,以形成B2B、B2C的发展思路,改变跨境电商B2B发展不足的局面,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具体而言,推动国内区域间跨境电商合作平衡发展,加快跨境电商向全球化布局转型,注重跨境电商与其他产业有效融合,鼓励中小企业通过跨境电商渠道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减少国内外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全球价值链中参与环节的企业打破时间与空间局限,鼓励具备一定资格的外贸企业搭建跨境电商平台,实现自由有效共享资源,提高平台创新及海外拓展能力,为中小企业拓宽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引导制造企业加强对接跨境电商平台,加强信息化改造,开展以国际市场终端需求为核心的自动化、定制化生产,提高产品品质;加强服务业的数字化创新,实现跨境电商与数字贸易的有效融合,引导服务企业利用跨境电商数据创新服务,形成新型服务模式;引导企业以信息技术为导向,与研发、金融、营销、技术等服务资源融合,有效降低中小企业开展对外贸易门槛,提升对外贸易效率。

(三)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

以海外仓作为跨境电商境外环节的重要支点,优化跨境电商境外服务体系,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链条。具体而言,拓宽海外仓全球布局,在巩固欧美市场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加强在其他地区规划建设海外仓,形成合理分布的海外仓网络;增强建立特定领域的海外仓建设意识,拓宽国际物流、国际营销、清关、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满足跨境电商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服务需求,实现企业本地化运营;鼓励支持海外仓企业实现自动化及智能化运营,增强供应链风险防控能力,建立跨境电商展销中心,增强中国各类产品品牌意识,建立企业防范境外风险机制,加强以仓储、税务、劳工制度等专业培训。

(四)深化跨境电商体制机制改革

在加强部门间协同监管机制,提升监管的智能化水平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监管思路,建立以“服务促监管”的新思路。具体而言,增强政府部门间的信息自由共享与联通,实现监管数字化与在线化,完善政府部门的服务平台与其他平台企业的系统对接;合理使用物理隔离、监管,保证全球进出口商品集散分拨,制定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管理规则,完善税收、支付和收结汇制度;增设并创新适合跨境电商特征的税收方式,完善增值税及所得税的相应制度,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开展跨境电商;完善中小企业跨境电商收结汇制度,支持支付机构在合理基础上创新跨境支付,合理保存订单支付信息、物流信息等作为银行办理结汇业务的主要依据;合理设置跨境电商统计监测制度,尤其是跨境电商B2B监管制度,即时统计监测数据和分析报告,注重与政府科学决策有机结合,协助企业识别市场风险。

(五)建立差异化国际合作机制

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贸易便利等优势,重点考察跨境电商合作的方向,深化“一带一路”跨境电商合作机制,增强通关协作与数据政策沟通,拓宽国际合作范围。具体而言,搭建跨境电商合作及多语言跨境贸易交流平台,提高跨境电商应用创新水平,实现平台、物流、人才交流三维合作,合理形成跨境电商共同市场,为区域性跨境电商枢纽提供良好环境;合理展开跨境电商政策、规则及创新研究合作项目,定期开展以论坛、行业会展等形式的联盟活动,提升跨境电商国际影响力;在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及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基础上实现发展均衡,制定可操作、高标准并与国际接轨的跨境电商规则,提高中国跨境电商的全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志彪,吴福象.“一带一路”倡议下全球价值链的双重嵌入[J].中国社会科学,2018(8):17-32.

[2]李海莲,陈荣红.跨境电子商务通关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其完善路径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5(3):112-120.

[3]韩剑,冯帆,姜晓运.互联网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GVC指数的跨国经验研究[J].南开经济,2018(4):21-35.

[4]吕铁,韩娜.智能制造:全球趋势与中国战略[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1):6-17.

[5]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网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5-146.

[6]白东蕊.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的发展趋势与挑战[J].对外经贸实务,2018(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