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0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风险识别和风险分析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什么是风险管理
简单地说,风险管理就是企业应对市场风险防范、处置措施和方法的系统的管理机制。建立了一套这样的完备的防范、处置机制,在常规市场一般意义的风险和非常时期突发的市场风险来袭时,企业才不会手忙脚乱无所适从。为要建立这样一套机制,有必要对风险及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增强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或防患于未然,或化解于无形,以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风险。风险和危险的含意是不同的,风险含有不确定性,而其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预估的;危险则只意味着一种不好的预兆。因此,有时虽有危险存在,但不一定冒其风险,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化解于无形或降低至最小,使之不发生或最小限度的发生,甚至利用风险所带来的转机,开辟新的生产经营领域及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风险可以这样定义:风险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不希望的后果发生的潜在可能性。风险一般具备以下要素:一是事件将发生不希望发生的变化;二是事件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三是事件将引起不良后果。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必须结合各行业、各企业自身的特点,符合或顺应其客观发展规律。企业风险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
表层上看,风险管理是对生产经营活动或行为中的风险进行管理;深层次上分析,风险管理是指主体通过风险识别、风险量化、风险评价等风险分析活动,对风险进行规划、控制、监督,增大应对威胁的机会,以成功地完成过程并实现总目标。风险管理的主体是风险管理人员,客体是生活经营活动中的风险或不确定性。大型、复杂的生产活动过程,应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和相应的风险管理负责人。
二、如何进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等几个阶段,下面分述之。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着手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其形成文件的过程。这套策略和方法用以识别和跟踪风险区、拟定风险缓解方案、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从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有:风险管理策略、预定义角色和职责、各项风险容忍度、工作分解结构、风险管理指标体系。风险规划过程的运行机制是为风险管理过程提供方法、技巧、工具或其它手段、定量的目标、应对策略、选择标准和风险数据库。其中定量的目标表示了量化的目标、应对策略有助于确定应对风险的可选择方式、选择标准指在风险规划过程中制定策略、风险数据库包含历史风险信息和风险行动计划等。
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包括面临的和潜在的,对它们进行特性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结构不确定性,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的后果做出定性、定量的估计。这一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明确风险源并对其进行分类;二是对风险源进行初步量化。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基础,是一项有持续性、反复作业的过程和工作。因为风险具有可变化、不确定性,任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都可能改变初始风险的性质而产生新的风险。对风险的识别,不仅要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通过对各种客观统计资料和风险记录进行分析、归纳和整理,从而发现各种风险的规律及特征。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头脑风暴法、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境分析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定量分析,估计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安全的主要风险源和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排序和可接受的风险基准。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由于衡量风险的严重性,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为可为决策者决策提供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程度排序。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风险分析和评价的主要方法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论分布的叠加模型(CIMM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影响图分析法、风险当量法等。
风险处理。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处置意见和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公认的安全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危险等级,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以及控制措施采取到什么样的程度。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及风险后果大小三个方面,制定或施行多种策略。
风险管理计划(PlanRiskManagement)一般是在项目的规划阶段,由项目团队举行项目风险管理计划会议制定,确定在项目中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的活动、方法、职责、时间和预算等,是一个项目风险管理的行动纲领。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RiskIdentification)的内容包括3个部分。(1)识别并确定项目有哪些潜在的风险。(2)识别引起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3)识别风险可能引起的后果。项目团队成员均应参与到风险识别的过程,以便增加成员对于风险的应对能力和责任感,也均应认识到风险识别是一项不断重复的过程,因为在项目的进展中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旧的风险也可能会消失。风险分解结构(RiskBreakdownStructure)是风险识别常用的方法之一,该方法有助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现引起潜在风险的多种原因,具有多种分类结构,企业可以选择以往项目总结下来的结构或者引用新的结构。
3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包括定性风险分析和定量风险分析,后者一般在前者完成后进行。3.1定性风险分析定性风险分析(QualitativeRiskAnalysis)对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综合分析,排列出优先级,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和风险应对计划。风险的发生概率分为客观概率和主观概率,客观概率是通过历史数据统计或大量的试验进行推测的,主观概率是通过专家经验或讨论进行推测的。客观概率比主观概率的准确性高,但在实际项目中有时很难收集到足够的历史数据或做进行大量的实验,所以主观概率不可或缺。概率影响矩阵(ProbabilityandImpactMatrix)是定性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对已识别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对项目造成的影响的组合,划分出风险的高、中、低级别,并以不同的颜色标识优先级(见表1)。3.2定量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QuantitativeRiskAnalysis)是对定性风险分析中排出优先级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的过程,但有时会因为缺少足够的数据建立模型,而无法实施定量风险分析。预期货币值(ExpertedMonetaryValue)是定量风险分析常用的方法之一,把方案中每个可能性的价值与其发生的概率相乘,再将所有乘积加在一起得出该方案的预期货币值EMV,从而辅助项目决策,通常在决策树中使用。
险应对计划
风险应对计划(PlanRiskResponse)是按照已识别风险的优先级来制定应对策略的过程。风险的应对策略包括回避、转移、减轻和接受4种,等级较高的风险通常采用回避和减轻策略,等级较低的风险则采用转移和接受策略。项目经理应该为每种风险选择至少一种应对策略(高优先级的风险可能需要备用策略,以防当前策略失去效用),得到全部项目关系人认可后为其指定一个明确的应对负责人。风险应对计划的对象是已识别的风险,但项目过程中存在着未知风险,无法进行主动管理,项目经理除了可以定期进行风险识别外,还可以通过分配一定的管理储备来应急。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RiskMonitoringandControl)是在项目中跟踪已识别的风险,监测残余风险,识别新的风险,实施风险应对计划并评估其效用的过程。偏差与趋势分析(VarianceandTrendAnalysis)是风险监控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可以通过分析项目当前阶段的挣值和计划价值、实际成本的差别,分析出项目的进度与成本是否出现偏差,从而判断是否需要实施风险应对策略或使用管理储备应急。
6结语
在信息系统项目中,风险管理既是一项管理流程,保证企业决策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实现项目的按时按质完成,同时风险管理也是一项投资,不仅涉及人员的投入,还有资金和物资等的投入,因此其成本不应超过项目的预期收益,当一个项目完成后,企业应该对项目的风险管理进行总结,建立主要风险清单,作为组织过程资产为下一个项目的风险管理做参考。
作者:李文彬 单位:韶关供电局
参考文献
[1]柳纯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M].5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杨俊芳.怎样做好信息系统项目风险管理[J].中国信息界,2007(5):39-41.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9-23 -02
绪论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012年1月20日的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公告,2011年,我国汽车市场实现了平稳增长,汽车产销量双超1840万辆。在整车市场取得突破的同时,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快速发展,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依据我国汽车工业“十二五”规划草案,2015年,中国将促进汽车产业与关联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从汽车制造大国转向汽车强国,预计2015年产销量达到2500万辆。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空间依然巨大。但是目前中国本土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缺乏创新能力、开发手段相对落后、整体水平较差,在高新技术零部件方面,对于跨国公司的依赖程度还很高。如何在我国当前良好的汽车销售前景和汽车零部件产业格局下,全面提高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竞争力和项目开发能力,缩小和消除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差距,是摆在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中每位项目开发从业人眼前的重要课题,其中项目风险的分析和防控又是最基本的一个问题。
一、 研究意义
首先, 从国际国内市场发展形势看,中国零部件企业的确面临很好的增长机会。但如果不解决内部存在的瓶颈,仍然难以抵御来自全球的竞争。目前除跨国企业外,我国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在项目开发中的风险分析和防范都是粗放式的,相比较国外系统化,工具化,量化的管理方法来说,还有不少差距。因此,从我国的实际出发,针对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自身的状况,结合跨国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对项目风险分析及防范的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项目开发风险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其次,随着我国近十年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产业链的日趋成熟,我国这个世界工厂已成为全球经济的热点地区,这给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机遇。但另一方面,随着国内企业的飞速崛起以及众多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来华投资建厂,汽车零部件在我国的竞争变得日益激烈。汽车主机厂对零部件企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质量技术,优惠的价格,及时的交付能力外,更注重企业的自主开发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以依托其具备可持续的增长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项目开发中的风险分析和防范成为零部件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二、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风险分析的思想形成于1916年法国经营之父亨利·法约尔(Henri Fayol)的《一般管理与工业管理》一书,但并未形成完整体系。直至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风险分析的研究在欧洲和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开展,风险分析的方法技术已经应用到不同种类的企业中。这些风险分析模型将风险识别和评价贯穿于企业整个生命周期当中,体现了动态分析的特点,从而使风险分析的观念有了大的飞跃。
而我国风险分析的研究起步较晚,段开龄教授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推动风险分析的应用,发表了《风险管理与风险管理教育》专题报告。1987年清华大学郭仲伟教授出版《风险分析与决策》一书,标志着我国风险分析的研究从翻译引进向自主研究的转变。1997年后风险技术的研究也进入了蓬勃发展期,相关的学术著作和文献大量涌现,研究和应用领域也深入到了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风险管理进行研究,并推出了系统缝隙方法。
三、项目风险相关概念
(一)有关风险的概念我们可以从风险管理学、经济学、保险学等不同的角度给出不同的定义
风险有别于危险,风险包含着某种不确定性,每个结果的概率是可知或可以估计的,而危险则只是一种不良的预兆。所以有时虽然有危险存在,但并不一定非要承担这样的风险,我们要想方设法去改变风险发生的条件,使之不发生。一般情况下,风险可以这样定义:风险就是活动或事件消极的、人们不希望的后果产生的潜在可能性。具体地说,风险一般应具备以下要素:(1)事件(不希望发生的变化); (2)事件的发生含有不确定性;(3)风险的影响(后果):(4)风险的原因。
将风险表示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函数,即:
R=f(P , C )公式中,R—风险,p —概率,C —后果:(如下图)
(二)项目风险管理的含义
项目风险管理存在于各行各业。并且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规避风险和最小化风险后果影响的过程。
四、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
项目风险管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建立了风险管理的系统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风险,从系统过程的角度来管理理风险。一般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规划、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理和风险监控5个阶段。
(一)风险规划
风险规划指决定如何进行风险管理活动的过程。风险规划确定一套完整、全面、有机配合、协调一致的策略和方法,并将风险管理形成文件的过程,依靠策略和方法用于识别和跟踪风险源和风险范围;拟定风险应对反应计划;进行持续的风险评估,进而确定风险变化情况并配置充足的资源。在进行风险规划时,首要考虑的因素有:规划开始时,我们要制定风险管理策略并形成文件。前期工作:确定目的和目标;明确具体区域的职责;明确需要补充的技术专业,规定评估过程和需要考虑的区域:规定选择处理方案的程序:规定评级图;确定报告和文档需求,规定报告要求和监控衡量标准:如有可能,还要明确如何评价潜在资源的能力。
(二)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即识别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直接的、潜在的)的所有风险源和风险因素,对它们的特性进行判断、归类,并鉴定风险性质。风险识别的目的是减少系统结构不稳定性,即发现引起风险的主要因素,并对其影响后果做出定性的评估。该步骤需要明确两个问题:(1)明确风险来自何方(确定风险源),并对风险事项进行分类,对风险源进行量化。(2)对风险的识别不能仅仅通过感性认识和经验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必须依靠对风险的测量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从而找出各种风险的特征及规律。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有:专家调查法( 德尔菲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情景分析法、故障分析法等。
(三)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和评价是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识别出的风险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风险影响范围、风险严重程度、变化幅度、分布情况、持续时间和频度,从而找到影响系统稳定的主要风险源或关键风险因素。确定风险区域、风险严重度排序、风险的可探测度和可接受的风险底线。在分析和评价风险时,既要考虑风险所致损失的大小,又要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以及可探测度,由此衡量风险的严重性。风险分析和评价的目的是将各种数据转化成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进而对各种风险事件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其严重度等级。在确定风险评价准则和风险决策准则后,可从决策角度评定风险的影响,计算出风险对决策准则影响的度量,由此确定可否接受风险,或者选择控制风险的方法,降低或转移风险。分析和评价风险损失的严重性的同时还应考虑风险损失的相对性。在确定损失严重性的过程中,必须考量每一风险事件和所有风险事件可能产生的所有类型的损失及其对主体的单独影响和各种风险因素间的交互影响,既要考量直接损失、隐形损失,也要考量间接损失、无形损失。风险影响损失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度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对企业正常运营的影响至关重要。风险分析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专家打分法,蒙特卡罗模拟法、概率分布的叠加模型、随机网络法、风险当量法等。
(四)风险处理
风险处理就是对风险提出对应的处置办法。通过对风险识别、估计和评价,把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严重程度以及其他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就可得出发生各种风险的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再与既定的系统规格指标相比较,就可确定危险等级,从而决定采取何种措施有效处理风险,可以从改变风险后果的性质、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风险后果严重度和风险结果发生的探测度几个方面提出多种策略。
(五)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即是人们通过对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各过程的监视和控制,从而保证风险管理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监控风险实际是监控生产活动的进展和环境,即状态的变化,其目的是核对风险管理策略和措施的实际效果是否与预见的相同,要寻找机会改善和细化风险控制计划,获取反馈信息,以便将来的决策更符合实际。当前风险监控还没有一套公认的技术可供直接应用,原因在于风险具有复杂性、变动性、突发性、超前性等特点。风险监控应该针对风险的根本问题,制定量化的风险监控标准,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建立有效的风险预测系统,做好应急预案,才能实现高效的风险监控。有效的风险监控工作可以指出风险处理活动有哪些年正常之处,哪个风险正在成为直接问题,掌握了这些情况,管理部门就有充裕的时间采取纠正措施。同时,建立一整套管理指标体系,使之能以明确易懂的形式提供正确、及时而关系密切的风险信息,是进行风险监控的关键所在,风险监控的主要方法有:审核检查法、监视单、风险报告等。
五、项目风险管理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效率的迅猛提高,项目的规模化以及技术和组织处理的复杂化日益突出,这无疑增加了项目管理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一环,项目风险管理对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具有重要的意义。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对于组织项目运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六、结束语
俗话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越是艰巨的项目我们越是要从细节出发做好防范和监控,使导致项目发生异常的风险最小化,这样才能保证项目的正常运作,最终达到我们对项目结果的期望。
参考文献:
[1]全球市场格局促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做大做强 —— 生意社,2010-01.
.
[2] 王凯.汽车零部件企业采购控制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12.
[3]汽车零部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J/OL].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2011-07.
[4] 郑彦翔.关于浅议项目风险管理理论文献综述[J/OL].2012-04.
.
铁路隧道工程建设具有多种不确定性因素,给隧道施工带来潜在的风险。所以,各参建方、特别是施工方加强隧道施工中的风险管理、强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建设,采取有效措施识别风险、预防风险、应对风险和处理风险,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建成的关键,对实现风险管理目标和总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2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内容和过程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的内容和过程大体归纳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4个方面。
2.1风险识别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的风险识别就是在诸多的影响因素中抓住主要因素,从而辨识出可能影响隧道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工期、费用、环境等目标的风险因素。识别内容包括在施工过程中,哪些风险应当考虑,引起这些风险的因素有哪些,这些风险的后果及其严重程度如何。识别的原则是收集和研究资料、确定分析方法、确定隧道施工风险的主要类型、分析主要风险的构成、建立风险系统及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2.2风险分析
进行隧道施工风险分析,有助于确定不确定因素变化对施工方案的影响程度,有助于确定工程造价对某一特定因素变动的敏感性。所以要针对施工方案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其对实际环境和施工方案的敏感程度,预测并估算相关数据和采取预防措施的费用,或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各种机遇的概率,对此作出正确的判断等。
2.3风险评估
在识别和分析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后,要对其进行相应的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就是对发生风险的概率及其破坏性后果做出评价。隧道施工风险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在施工前期,要针对地质等不确定性因素,通过定性的风险评估方法对影响施工的关键因素进行预测,为制定和优化施工方案提供数据基础;在施工过程中要针对地质信息、周围环境及设计目标等,选用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估。定性的评估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调查法等,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有敏感性分析法和风险矩阵法等,本文将采用风险矩阵法对石长铁路柞树湾隧道施工进行风险评估。
2.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指在确定了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后,在分析出风险概率及其风险影响程度的基础上,根据风险性质、项目设计参数、项目总体目标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而制定应对措施,将存在的风险降到最低或可控制范围内。风险应对措施有风险回避、风险控制、风险分担、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等。
3石长铁路柞树湾隧道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3.1工程概况
柞树湾隧道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新港镇,属于石门至长沙铁路增建第二线工程中的联络线隧道,用于连接京广线与石长铁路,隧道起讫里程为BXDK1+865~BXDK3+929,全长2.064km。其中明洞1.284km,暗洞780m,洞身最大埋深17m左右。柞树湾隧道下穿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在BXDK2+520~+540段与既有石长铁路下行线垂直相交,在BXDK2+585~+615段与京广铁路、捞霞联络线相交,在BXDK2+670~+705段与石长铁路上行线成110°夹角相交,在BXDK3+760~+840段与长沙市主干道金霞路(芙蓉北路)近似垂直相交。该隧道地理条件复杂,地质条件较差,基本为Ⅴ级围岩~Ⅵ级围岩,地面有水塘及大量民房,施工难度大,安全要求高。
3.2施工风险识别与分析
在施工准备阶段,首先收集该隧道地段的水文和地质资料、设计和技术标准、下穿铁路和公路及其他建筑物的情况,针对编制的施工方案和拟采用的工法等,对所需资料进行全面分析。根据施工图设计阶段所做的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资料以及合同中反馈的有关信息,针对现场情况和施工水平对施工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归纳起来分为2类,施工技术风险和施工管理风险。该隧道施工管理风险包括施工进度风险、项目成本风险、施工质量风险和安全风险。施工进度风险主要指现场环境条件和施工过程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会导致工期延误;项目成本风险指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控制不当会导致工程投资增加;施工环境发生变化,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施工机械操作不当,施工方案存在不确定因素都会引发施工质量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施工过程中发生塌方、涌水、触电、火灾、爆炸、机械伤害等安全事故,会引发安全风险。
4柞树湾隧道施工风险评估
采用风险矩阵法对柞树湾隧道施工进行风险评估(即采用概率理论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后果进行评估),先对风险评估中的威胁、脆弱性、资产3个基本要素进行识别、并赋值,从而确定风险事件中威胁出现的频率、脆弱性严重程度、资产的价值3个评估指标值;然后根据风险基本要素识别的结果和矩阵法原理,由威胁出现的频率和脆弱性严重程度计算风险发生的概率值,由脆弱性严重程度和风险事件作用的资产价值计算风险后果值;最后根据风险发生的概率值和风险后果值确定风险等级。
5结束语
关键词:物流外包;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企业物流外包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
一、风险识别与风险分析
物流外包给企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各种潜在风险。而风险的识别与分析是防范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前提和基础。
风险识别是指通过调查与分析来识别物流外包面临风险的存在;风险分析就是通过归类,掌握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以及风险具有的性质。由于风险存在的客观性与普遍性及风险识别的主观性两者之间的差异,使正确识别和分析风险成为风险管理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风险的识别和分析是一项连续性工作,新技术的应用、新产品的开发、成员企业的变动等都能改变物流外包内外风险的性质和来源,如果没有连续的风险识别与分析,就难以发现物流外包面临的潜在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前提,只有感知风险的存在,才能进行风险分析,而在进行风险分析的同时,又会进一步加深对感知风险的认识,使风险识别具有准确性。
二、物流外包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
对于风险管理者来说,凭借其经验和一般知识便能识别和分析常见风险。但对于新的、潜在的风险,其识别和分析难度较大,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必要时还要借助外部力量来进行识别与分析。一般来讲,企业风险识别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借助企业外部力量,利用保险公司及相关的咨询机构、学术团体提供的信息资料识别与分析风险;二是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利用企业内部信息来识别和分析风险。
物流外包是由生产方、销售方之外的第三方综合性物流企业运行,物流外包企业的赢利活动和经营环境决定了其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现在主要应用的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识别方法主要有:企业风险问卷法、环境分析法、财务报表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等。
1、企业风险问卷法。企业需要把物流业务外包的辐射范围扩大,处理的对象为大批量、小批次、少品种的商品;对第三方物流公司的要求也比较高,需要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功能既要包括需要经验和实力的运输、包装、加工、分拣等基本功能,又要包括需要智慧和远见的物流教育与培训、物流系统设计咨询等增值。这些都导致了物流外包风险的广泛存在,还可能错综复杂;但是,专职的风险管理者由于其业务知识、精力所限,难以及时、准确地识别物流外包的所有风险。这时,企业风险问卷法就显示出优越性。
企业风险问卷又称为风险因素分析调查表。企业风险问卷法是以系统论的观点方法来设计问卷,并送给负责物流外包的各类人员去填写,由他们回答本次外包所面临的风险和风险因素。一般说来,负责物流外包的基层员工亲自参与到物流外包业务运作的各环节,他们熟悉物流外包作业的细节情况,对瓶颈作业最为了解;而负责物流外包的管理人员,从宏观上把握物流外包业务开展和资金运作情况。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既能为风险管理者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细节的、有关局部的信息,又能帮助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管理者从宏观整体上来系统地识别风险,准确地分析各类风险。
2、环境分析法。环境分析法是一种识别特定企业风险的方法。企业风险管理者通过分析企业内外环境条件对物流外包经营活动的作用和影响,以发现风险因素及可能发生的损失。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市场的变化、资金来源、竞争者、政府管理者等方面的情况;企业的内部环境则包括其生产条件、技术水准、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
在对各方面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虑的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特征及这些联系的异质性和稳定性。企业内外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及稳定程度对物流外包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分析这些因素之间的联系及其结构,以及一旦因素发生变化可能产生的后果,就能发现面临的风险和潜在损失。
3、财务报表法。财务报表法就是根据企业的财务资料来识别和分析企业每项财产和经营活动可能遭遇到的风险。财务报表法是企业使用最普遍,也是最为有效的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因为企业的各种业务流程、经营的好坏最终体现在企业资金流上,风险发生的损失以及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各种费用都会作为负面结果在财务报表上表现出来。因此,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和各种详细附录就可以成为识别和分析各种风险的工具。
与企业自营物流不同的是,物流外包的运作目标就是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向企业提供快捷、满意的物流服务,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因此,作为一个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微观经济组织,物流外包的风险管理者也可以使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来识别和分析其物流外包过程中的各种风险。
4、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损失统计记录分析法是利用以往的损失统计记录识别将来可能重复出现的类似损失。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发现与已发生过的损失有关的某些风险,因此和其他方法相比,所能揭示的风险也许会少些,但这种方法能够识别其他方法不能发现的某些风险。此法同样可用于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在有足够数量的以往损失统计数据时,风险管理者还可利用这些数据进行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损失与成本预测。
三、总结
关键词:建筑施工风险;分析与评估;防范对策
1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现状
首先,风险意识不强,风险管理组织不完善。在我国建筑施工项目管理中,人们都认知风险的存在。但是,对风险防范的意识并不强,施工企业对风险的管理并不完善,致使建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频频发生。建筑施工项目风险是必然存在的,但是,施工项目风险是可以被管理、降低、转移的。所以,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必须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完善风险防范设施。存在侥幸心理的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往往给风险发生的带来了可能性。其次,风险识别的基础工作资料缺乏,风险识别成本高。建筑施工风险的管理首先要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只有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了结,才能更好的针对风险进行管理和防范。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不编制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手册,使得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没有资料可以作为参考和依据。施工项目风险识别较困难,成本较高。
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分析
要做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管理和防范,必须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从而针对施工项目的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和防范。
2.1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风险识别是进行风险管理的基础。风险识别只要是指根据施工项目资料进行分析,对施工项目存在的风险进行记录、分析,明确存在的风险对项目产生何种影响。施工项目风险识别是一个复杂的、联系不断的过程。在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种风险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风险的种类、风险发生可能性的大小都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风险识别必须是感觉施工过程和环境不断的变化,不断的把握全局、正确识别全部风险,从而促进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2.2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分析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的。对施工项目进行识别后,根据施工项目风险的特点进行分析,从而较全面的了解项目风险,进行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和防范。施工项目的风险分析是对单个风险进行分析,首先,要对施工项目风险可能发生的阶段、时间进行分析,并把这些可能性因素进行科学的量化,估计项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的概率。其次,根据项目风险发生可能性的概率估计风险事件发生后带来的损失后果。并根据项目风险分析中得到的项目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害后果进行风险的记录,不同风险之间进行比较归纳,分出风险的轻重、主次,从而为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科学的资料依据,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效率。
3我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对策
3.1风险态度与风险决策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态度是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观影响因素。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态度直接决定了施工企业对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风险态度一般分为风险规避型、风险偏好型和风险中性三种。一般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重视程度较低,他们往往为了一定的利益,愿意承担较大的风险,风险防范意识较差。当施工项目风险发生时将产生严重的后果,对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风险规避型企业是典型的风险厌恶者的表现,他们一般对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强。不同的风险偏好是客观存在的,为了减少施工项目风险事件的发生必须不断的转变施工企业对风险的态度,让施工企业不断的认识到风险的严重性。风险态度直接影响着风险的决定,所以,良好的风险态度是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的前提。
3.2工程保险在施工项目风险管理中风险转移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风险转移的最好方式就是保险,工程保险的产生为施工项目风险的转移提供了很好的承担者。工程保险是对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及各种机器设备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物质财产损失和第三者责任进行赔偿的保险。目前工程保险已经成为我国施工项目风险转移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工程保险的种类较少,保险条款较陈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此外,在很多的合同和法律条款中,对于施工项目保险费的出处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的施工企业无法较好的进行工程保险。
3.3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的基本防范对策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要经过风险的识别、分析与评估等阶段,在对项目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后,根据风险的轻重、主次程度对风险进行归类、排序,制定风险防范的主次顺序。首先,组织风险的对策。组织风险是在施工项目施工之前,在这个阶段施工企业应该树立风险规避意识,加强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认识度和风险管理能力。其次,工程环境风险的对策。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其影响施工项目的风险也是变化的。如:自然灾害等。施工企业必须做好风险防范措施和风险转移措施,合理的规避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的风险损失。在整个建筑施工项目中存在着多种风险,真的每种风险必须制定合理的、科学的规避和防范的方法,以保障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结语
总之,建筑施工项目风险已经成为了施工项目企业主要的风险之一。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管理、防范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必须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风险的管理意识有待加强,对施工项目风险的识别机制有待完善,从而提高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效率,对施工项目风险进行科学、有效的防范。
参考文献:
[1]简华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的风险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6).
[2]王佳慧,孙国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的对策分析[J].华章,2009(4).
[3]初洪武,冯东梅.论中小建筑施工企业的风险管理[J].科技和产业,2007(10).
关键词: 风险评估模型; 营销系统; 动态风险评估; 贝叶斯网络
中图分类号: TN911?34; TP30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3)18?0029?04
0 引 言
风险评估是指对于那些有可能对给人们造成影响和损失的风险事件进行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该事件可能导致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进行定量的、充分的估计和衡量,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而核心的内容[1?2]。
风险评估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基于知识的分析方法、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一般使用最多的方法是基于模型的定量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是在对损失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损失频率和损失程度做出量化估计,作为选择风险策略的依据。
而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是信息系统安全的一种评价方法,其结果能够为系统运行风险管理提供依据。系统运行风险是人为或自然的威胁利用信息系统及其管理体系的脆弱性,导致安全事件一旦发生所造成的影响。系统运行风险评估即就是对系统的一系列安全属性评估的过程。它主要包括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属性。它主要是评估资产面临的威胁,以及威胁造成的影响,即就是信息安全的风险。
在电力行业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也需要对其进行风险评估,本文将给出一种动态风险评估模型,并将其应用到电力营销系统中。
1 风险评估模型
风险的基本要素包括威胁、资产以及脆弱性等[3?4]。在风险分析中,每个要素有各自的属性,资产的属性是资产价值;威胁的属性是威胁出现的频率;脆弱性的属性是资产弱点的严重程度。风险分析主要内容为:对资产进行识别,并对资产的重要性进行赋值;对威胁进行识别,描述威胁的属性,并对威胁出现的频率赋值;对资产的脆弱性进行识别,并对具体资产的脆弱性的严重程度赋值;根据威胁和脆弱性的识别结果判断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根据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及安全事件所作用资产的重要性计算安全事件的损失;根据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件的损失,计算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对组织的影响,即风险值。风险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
1.1 信息系统资产价值等级的评价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评估资产的三个安全属性,而资产面临的威胁、存在的脆弱性、以及已采取的安全措施都将对资产安全属性的达成程度产生影响。为此,有必要对组织中的资产进行识别并对其进行赋值。在赋值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资产本身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要考虑资产的安全状况对于组织的重要性。为确保资产赋值时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应建立一个资产价值评价尺度,以指导资产重要性的赋值[5]。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标准,将资产分为5个不同的等级,分别对应资产在可用性上的应达成的不同程度,如表1所示。
1.2 信息系统威胁行为等级的评价
造成威胁的因素可分为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根据威胁的动机,人为因素又可分为恶意和无意两种。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界不可抗的因素和其他物理因素。对威胁进行识别时,判断威胁出现的频率是威胁识别的重要工作[6?7]。威胁频率等级划分为5级,分别代表威胁出现频率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威胁出现的频率越高。表3提供了威胁出现频率的一种赋值方法。
1.3 信息系统资产脆弱性等级的评价
对资产脆弱性的评估需要先对资产脆弱性进行识别。脆弱性识别主要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管理脆弱性又可分为技术管理和组织管理两方面[8]。表4提供了一种脆弱性识别内容的参考。
资产脆弱性严重程度的等级可划分为5级,分别代表资产脆弱性严重程度的高低。等级数值越大,脆弱性严重程度越高。表5提供了脆弱性严重程度的一种赋值方法。
2 评估模型在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应用
2.1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组成
根据文献[9],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通常划分为4个层次:客户服务层,营销业务层,营销管理层,营销决策层。其中客户服务层由网上营业厅,流动服务组成。营销业务层包括:业扩报装、抄表管理、电量电费、收费账务、电能计量、购电管理、用电稽查等。营销管理层包括营销质量管理、需求侧管理子系统等。营销决策层包括营销决策支持子系统。其具体层次如表6所示。
其中,关键的是营销业务层。虽然系统的安全风险主要发生在客户服务层和营销业务层,但是客户服务层的安全问题,只是导致网上营业厅暂时瘫痪,流动服务暂时中止,损失不大。而营销业务层需要统计各项重要的数据,一旦丢失或者泄露,会对整个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造成致命打击。
2.2 评估流程
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运行风险的评估流程主要包括资产识别、威胁识别、脆弱性识别和风险分析4个部分:
(1)对资产进行识别。资产价值包括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三个属性。由于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源代码中可能包含电力系统的一些秘密,而且源代码在泄漏后,系统被攻击的可能性增加,因此将其机密性赋值为3。源代码在被恶意修改或删除后,可以由编程人员重新改回,因此将其完整性赋值为3。程序的源代码一旦完成,系统即可正常运行。从可用性的角度来看,如果源代码受到破坏,不会影响系统正常运行,但会影响系统的升级维护。因此,其可用性的赋值为2。根据前面三个属性的赋值,经过综合评定,可将营销业务系统源代码的资产重要性评为3。
(2)对威胁进行识别。因为存放源代码的机器可能会感染恶意代码,或者由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而使源代码被恶意窃取,而这些事件出现的概率比较低,因此其威胁频率赋值为2。
(3)对资产的脆弱性进行评估。由于源代码被威胁利用后,全部的源代码都会被窃取,但是不会对电力系统构成直接损害,因此其脆弱性等级为3。
(4)风险分析,即风险值的计算。关于风险值计算的说明在2.5小节中。
2.3 动态风险评估模型
与一般的风险评估不同,动态风险评估需要实时搜集系统信息的威胁和脆弱性数据,并实时计算风险威胁和脆弱性的严重程度,结合资产的重要性,对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损失进行实时估算,并计算实时风险值。见图2。
2.4 动态风险评估系统
建立动态风险评估系统的目的,是对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风险进行实时监控。由于动态风险评估的工作量巨大,因此必须采用自动化的工具来实现。从系统构建的角度来看,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系统架构。
2.5 风险值计算
风险值由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共同决定。而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由威胁发生的频率和脆弱性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事件发生的影响度由资产的价值和脆弱性的严重程度共同决定。通过相乘法[1],可最终计算得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源代码的风险值为54(或取其平方根7.3)。最后,再根据风险值的等级划分方法可得到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源代码的风险等级。
本文以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源代码为例,来说明风险评估过程和风险值计算方法。对于整个营销业务应用系统,其资产包括多个方面,威胁和脆弱性也包括多个方面,最终应对系统涉及的所有资产的风险值进行求和,得到整个系统的风险值。
3 结 语
在风险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组成。给出了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运行风险分析评估模型,以及使用动态贝叶斯网络进行动态风险分析和评估。结果表明,动态系统运行风险评估模型比一般的评估模型得出的结论要给更加准确,这就使得电力营销业务应用系统的风险管控机制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李绪萍.文化融合支撑管理创新:陕西电力物资总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7(9):34?35.
[2] 高正平.电网公司电力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电力技术经济,2006(2):51?53.
[3] 杨小卫,崔长江.电网安全风险管理和预警[J].广西电力,2009(3):35?38.
[4] 陈深龙,张玉清,毛剑.综合风险评估工具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2007,33(17):149?152.
[5] 彭凌西,陈月峰,刘才铭,等.基于危险理论的网络风险评估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7,36(6):1195?1201.
[6] 赵勇.浅论电力企业推行风险管理[J].供电企业管理,2009(1):23?25.
[7] HAZRA J, SINHA A K. A risk based contingency analysis method incorporating load and 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J].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2010, 32: 433?44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209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1.研究背景
施工企业在投标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错综复杂的,有外部风险、企业内部风险;有来自业主的风险,也有工程项目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目前常用的风险分析和决策的方法主要有:灵敏度分析、盈亏平衡分析、决策树法、层次分析法等。这些方法均各有千秋,有的侧重于定性分析,有的侧重于定量分析,也有的侧重于综合分析。但由于投标时间往往较短,而且投标报价相关风险因素众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对主要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并进行量化分析,是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在企业定额和询价系统尚未建立、我国工程担保和保险制度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投标报价决策实质上是在分析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是否参与投标及利润的幅度。在投标报价阶段,由于工程量的估算、工程材料变动趋势及施工环境等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施工企业面临巨大的风险,特别是投标策略的使用,更加强了投标风险。所以,在现阶段,施工企业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建立一套方便快捷又可行的投标风险分析系统,对项目在投标阶段所面临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决定投标报价,既增加投标中标率又最大程度减少成本。这套报价风险分析系统还可以为中标后的项目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目标,使整个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从报价开始,真正实现全面的风险管理。
2.1风险的定义
风险是工程项目中长期存在的客观现象。对风险的定义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风险尚无一个统一的看法。但在综合分析各种学派的论点及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们可对风险的定义作这样的表述:风险是指人们对未来行为的决策及客观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与人们利益相关的可能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多种偏离的综合。还有一些项目风险管理专家对项目风险定义为:项目风险是所有影响项目目标实现的不确定因素的集合。
2.2风险的特征
在投标报价中,相同的风险条件下,投标人希望争取更多效益,或者相同的收益下,冒较小的风险。风险是一种普遍的客观存在,因而它也可被人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控制。要防范控制风险,就要了解掌握风险的特征。
(1)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风险最本质的特征。风险与不确定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确定性是指人们在客观情祝下,对风险的主观估计.故有些学者将其称为主观风险,而将 “风险” 相对地称为客观风险。风险虽是客观存在的,但由于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准确预测风险的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讲,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2)风险的相对性
风险总是相对项目活动主体而言的。同样的风险对于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影响。人们对于风险事故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活动因人和时间而异。对于工程项自风险,人们的承受能力主要受收益大小、投入的大小、项目活动主体的地位和拥有的资源等几个因素的影响:
(3)风险的可变性
风险的可变性是指风险性质的变化,风险后果的变化,出现新风险。风险后果包括后果发生的频率、收益或损失大小。
(4)可测性
风险事件的发生及其后果都具有偶然性。风险事件是否发生,何时发生,发生之后造成什么样的后果?人类通过长期的观察发现,许多事件的发生都遵循一定的统计规律,人们可以根据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处理,对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做出统计分析和主观判断,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衡量。
2.3工程量清单模式下投标报价风险识别的特点及要求
2.3.1投标风险识别要有可操作性
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时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并随着经济、自然环境、政策环境及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而改变。
施工企业在进行报价风险分析时,面对可能的风险哪些才是本项目主要面临的风险,在这些风险当中有哪些可以采用工程索赔、工程担保、工程保险等方式进行风险的回避或转移?哪些风险直接对投标报价产生重大影响需要进行量化分析?这些问题都需要在风险识别时解决。同时,由于投标报价时间往往很仓促,要求能在较短时间内识别风险,投标价格又涉及商业机密,所以,除了重大项目外,请专家开会讨论是不太可能的;又由于现阶段企业投标历史资料不够完备,投标技术人员的水平局限,采用故障树等方法进行风险识别也不太有操作性。投标风险识别还要与工程项目风险识别系统联系起来,并能方便进行档案管理。
2.3.2要求使用计算机进行投标风险量化分析
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主要表现在人们在制企业定额、编制标底、投标报价、造价控制等方面,已经摆脱了手工劳动,完全借助计算机这一先进的工具。
在进行投标报价风险量化分析时,由于竞争对手及企业本身收集的相关资料有限加上风险因素的复杂性,要准确的建立某个风险因素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它发生的概率,在现阶段是很难实现的,再加上时间的限制,我们必须选择方便快捷的计算机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就建立基于WBS的投标报价风险识别系统进行分析。
3基于WBS的报价风险识别系统的建立
3.1 WBS的定义和应用方法
工程投标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隐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投标人员通过工程风险识别,识别和掌握工程投标报价过程中可能对将来的工程造价造成风险的因素及其转化条件等,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对策。如果在风险识别阶段就漏掉了某些重大风险,没能进行后续的风险规划,这样很容易酿成工程风险事故。
现有的一些风险辨识方法不能非常有效地对投标报价风险进行风险识别。比如专家调查法、故障树法、流程图法等都不能从工程项目整体的角度,系统地辨识工程项目的风险。为了克服现行风险识别的缺陷,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借鉴项目管理中的WBS方法来处理投标工作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3.1.1WBS的定义
WBS最初是由美国国防采购办提出的,用来进行大型装备采购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分解结构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根据树形图将一个功能实体(项目)分解为子项目,再逐级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工作单元,并确定每个工作单元的任务及其从属的工作(或称之为活动),以便更有效地组织项目的进行。
项目WBS是以信息论、控制论、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为理论基础,通过长期项目管理活动的实践积累总结升华的结果。整个项目WBS是由各个阶段的项目WBS组成。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工具,项目WBS 的建立必须根据项目本身的特点,项目组织管理方式要遵从整体性、层次性、系统性和可追溯性的原则。
3.1.2WBS在投标报价风险识别中的应用
在投标中应根据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组成应用WBS进行分解,整个项目的报价就是工作分解结构的最低层各工作包 (Work Package,WP)的累加。将WBS法应用到工程风险识别领域,WBS风险辨识从工程造价组成和造价风险两个角度分别进行分解,然后构建风险分解树,从而对风险进行识别。
3.2WBS风险识别系统的建立
在应用WBS进行风险识别时,大致要经历两个步骤:
(1)分析工程量清单,确定风险识别的对象。在进行风险识别之前,应根据招标文件和投标报价的要求,明确风险识别的对象和范围。
工程量清单是依据招标文件规定、施工设计图纸、施工现场条件和国家制定的统一工程量计算规则、分部分项工程的项目划分计量单位及其有关法定技术标准,计算出的构成工程实体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可提供编制标底和投标报价的实物工程量的汇总清单,工程量清单是编制招标工程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也是支付工程进度款和办理工程结算、调整工程量以及工程索赔的依据。工程量清单应由招标人编制。根据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工程量清单应由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措施项目清单、其它项目清单组成。
①分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是反映拟建工程实体消耗部分项目,计算的是工程实体部分,此清单为不可调整的闭口清单,投标人对招标文件提供的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必须逐一计价,对清单所列内容不允许做任何改动。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由设计图纸决定,将整个实体工程按统一的计算规则分解成不同的工程量。这部分工程量项目的设定,是按不同专业、部位、特征划分的。分部分项工程费报价应根据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逐项填报单价,并将综合单价与工程量相乘计算分项工程合价,最后汇总成工程量清单项目费。每项综合单价都应包括完成工程量清单中一个规定计量单位项目所需要的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风险因素。这就要求投标人必须对价格风险和工程量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一方面是对材料费的涨价做好准备,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对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量进行详细的计算、分析,反复的核对,防止出现工程量遗漏和错误。同时谨慎做出投标报价,防止出现报价计算错误。
②分析措施项目清单
措施项目清单是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项目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技术、生活、安全等方面的非工程实体项目。措施项目清单为可调整清单。措施项目清单的编制应考虑多种因素,除工程本身的因素外,还涉及水文、气象、环境、安全等和投标人的实际清况。由于不同投标人将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与施工措施,因此,措施项目的工程数量只能按“项”计列,具体工程量由投标人自行计算。招标人提出的措施项目清单是根据一般情况确定的,没有考虑不同投标人的实际情况,如果有清单中未包括但实际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的措施,投标人在投标报价时可自行补充,否则按无其它措施认可。所以这就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自然条件风险进行相应的风险分析,例如水文、气象、地质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措施项目清单的组成,甚至可能会使项目的工程量增加。而且某些不利的自然条件还会给施工增加难度,使一些预期的施工技术无法得到应用。
③分析其他项目清单
其他项目清单主要体现了招标人提出的一些与拟建工程有关的特殊要求,由招标人部分和投标人部分组成。招标人填写的内容随招标文件发至投标人,其中项目、数量、金额等投标人不得随意改动。《计价规范》所列其他项目清单共四项,即暂列金额、暂估价、总承包服务费、计日工。其他项目费均按“项”报价,每一项报一个总价。
与招标人有关的费用有:暂列金额、暂估价,这部分费用由招标人事先在招标文件中说明,投标人在投标时不得做任何更改。与投标人有关的费用有:总承包服务费,计日工。总承包服务费是配合协调招标人进行工程分包和材料采购所需的费用。计日工是完成招标人提出的,工程量暂估的零星工作所需的费用.为了准确计价,计日工表应详细列出人工、材料、机械的名称、单价和相应数量。这里同样要对总承包服务费和计日工进行风险分析,一个是材料购置费中材料涨价带来的风险,一个是计日工暂估的工程量的风险。
除了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分析外,还要对招标文件中的相关合同条款进行风险分析。防止由于合同的范围不确定和合同部分条款不明确给投标方带来的风险。在合同签订前就对合同深入细致的分析,进行风险管理,从而达到回避风险的目的。
(2)进行风险分解,形成风险分解树 (如图3.1所示)。
了解了工程量清单的组成和编制的相关内容,我们开始进行风险分解,形成风险分解树。按照各层次风险对工程造价组成上的影响,将风险逐级分解,一直分解到出现最佳的风险识别单元为止。所谓最佳的风险识别单元就是指最底层的成本包的规模比较适合于风险识别,能够借鉴其它类似工程项目的子成本包的风险分析资料和风险识别经验.对目标成本包进行风险识别。
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错综复杂,可以从项目环境、项目结构及项目主体等不同侧面进行分类,为了便于风险分析和风险的防范处理,笔者从工程风险是否可以计量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结合对工程量清单的分析,以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作定量分析,哪些只能作定性分析,哪些可以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以便为在投标报价中对不同风险的防范采取相应的对策。工程风险的分类主要基于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理,是定性的、相对的。从性质上分析,可计量风险属于技术性风险,是常规性的不可避免的风险,包括地质地基条件、材料供应、设备供应、工程变更、技术规范、设计与施工等造成的风险;非计量风险属于非技术性风险,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性风险,包括经济风险、政治风险、不可抗力风险、组织协调风险等。鉴于非计量风险的发生的概率较小,是非常规的,所以本文在此结合对工程量清单的分析,仅对可计量风险进行初步的分析。本人选择了几个投标阶段施工企业应对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
图3.1 风险分析树
3.3WBS风险识别系统的优势
同其他工程风险识别方法比较,其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该方法符合风险识别的系统性原则。在运用WBS进行风险识别时,首先要按照工程量清单报价方法对成本构成逐级进行分解,形成成本分解树,这样风险源逐级地呈现在成本分解树上,从而不容易漏掉某些重要的风险源。并且WBS法风险识别也将风险进行了系统地分解,这样比较容易避免漏掉某些风险因素。总之WBS风险识别完全符合系统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