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0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中国民政部的"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共有170多万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比上年同期增长10% 以上。中国环球网2009年9月报道,北京是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城市,为39%;其次为上海,离婚率为38%;第三位是深圳,离婚率约为36%;第四位是广州,离婚率为35%;第五位是厦门,离婚率为34%。从绝对离婚对数的数据可以看到,中国的离婚率正在呈加速攀升的态势。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升,"妻离子哭"的情况非常普遍,受伤害的儿童越来越多。我所在学校就有不少父母离异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抚慰这些"受伤"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健康地发展。
一、离异家庭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
美国耶鲁大学的耶鲁儿童研究中心主任阿尔勃特・索尔尼特认为:"离婚是威胁儿童的最严重和最复杂的精神健康危机之一。"儿童心理学家李・索尔克认为:离婚的创伤对于孩子来讲仅次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当孩子们当发觉自己的父母要离异时,感受到的是重大损失,孩子们会觉得受到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力量的控制,而这个力量伤害了他们年幼、稚嫩的精神世界。
有些儿童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改变。有的变为孤独、忧郁、情绪消沉;有的变为粗暴、烦躁。有的儿童在消极情绪持续、强烈作用下,出现了心理疾病。
父母离婚对子女造成的心理创伤的大小及其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于孩子的个性特点与对父母感情依赖的程度,对父母感情依赖越重,所受的精神创伤也越重。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几位学者在一项关于父母离婚对子女影响的报告中指出,接受调查的离婚家庭中,约37%的儿童在父母离婚5年之后,心理上的创伤尚未消失。这些孩子情绪低落,内心经常希望父母复婚。29%的孩子"勉强对付、努力熬过艰难时期"。只有34%的孩子"对生活感到满足愉快,能很好适应新情况,在学校和同学之中表现正常良好。"由此可见,父母离异后给近70%的孩子带来难以愈合的创伤。
我班学生晓东就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晓东爸爸是个老实人,文化不高,做事、干活很卖力。晓东妈妈婚前就是看中晓东爸爸忠厚老实,认为这样的男人放心可靠便嫁给了他。后来,晓东妈妈对晓东爸爸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认为和他一起生活不合适,执意要求离婚。在晓东五岁时,他们离婚了。幼小的晓东拉着妈妈的衣服,哭着大叫:"妈妈不要离开我!妈妈不要走!"可是妈妈却头也不回地走了。晓东虽然已经上三年级,父母离婚的事情已经过去四年了,但心中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
二、离异家庭的孩子应该得到哪些关爱
离异家庭的孩子就像海面上行驶的一叶孤舟,如果领航员能正确引导,他们同样会避过惊涛骇浪,渡过暗礁岩石,安全抵达明净的港湾。
1.用爱心抚慰创伤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离异,家庭破裂,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用爱心去帮助孩子走出阴影。平时,我比较注意发现晓东身上的"闪光点",以激励他建立自信。在学习上,我引导学生们多帮助他,在生活上关心他。天冷了,我把自己孩子的衣服送给他;出去秋游,我把自己的零食给他吃,让他感受到同学情、师生情无处不在。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问题
在农村寄宿制小学中,寄宿的学生年龄都比较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过早的离开父母家人到学校独立生活,成为许多农村小学特有的群体。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对学校集体生活的不适应,必定对他们心理带来一定影响,逐步暴露出了一些心理问题。
一、主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1.性格孤僻,不善交流
孩子住校以后,和家长情感沟通明显减少,特别是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导致他们与父母之间的共同语言日渐减少,感情逐渐淡漠,孩子受委屈无处倾诉,自然会出现自卑、忧郁、胆怯、孤僻、不合群、冷漠等问题,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早熟、感情脆弱、不容易沟通等。
2.情绪焦虑,缺乏安全感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最关键的时期,此时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和呵护,但父母却不在身边,当他们独立面对许多问题的时候,会感到很茫然而产生情绪焦虑。过早的独立生活,应对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时,容易产生恐惧心理,如,怕被同学欺负,怕尿床,怕从床上摔下来,怕自己学习差、自理能力差被同学耻笑等。
3.容易冲动,自控力差
特别是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对孩子过分溺爱,疏于管理和教育,只考虑在生活方面如何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很少去了解孩子心理和精神上的需求,有的孩子就表现出自我约束力差、抵触情绪等。不少孩子寄宿到学校后,在缺乏监护人教育管理的情况下,经受不起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会染上很多不良行为。
4.攀比心理严重
由于寄宿学生长时间生活在学校里,有些家长为了使孩子吃好不受委屈,给了学生更多的零用钱,势必滋生学生乱花钱的现象,使学生在吃穿住行等方面出现差异,这就导致学生之间的互相攀比甚至嫉妒。有些学生甚至向家长撒谎,提一些无理要求,以便骗取更多的零花钱。
二、应对策略
1.尽快对学生进行适应学校生活的辅导
儿童是否适应学校生活直接影响学业和身心发展、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劳动习惯、作息习惯,学会克服不良行为习惯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寄宿生活最基本的技能,提高自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2.创设温馨和谐、安全舒适的寄宿生活环境,让孩子感受家一般的温暖
过早独立生活的孩子,亲情缺失,这就要生活指导老师充当妈妈的角色,尤其是对低龄孩子,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如合适的拥抱和抚摸,轻轻地盖被子,帮孩子剪指甲、梳头等等一些细微动作都能使孩子倍感温暖,倍感亲切。教师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使孩子感情有所寄托。餐厅、宿舍的布置要尽量温馨舒适,让孩子就餐、就寝有家的感觉。
3.设立“心语室”加强亲情连接途径,拓宽沟通渠道
定期召开寄宿生座谈会,指导孩子们通过书信、电话、视频和亲人沟通,来弥补亲情教育的缺失。指导家长或监护人掌握和儿童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聊天的形式给予认真、耐心、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生存的能力。“心语室”要设置“知心老师”信箱,给孩子提供倾诉的平台,把自己想说的话都说出来,以便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4.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丰富、健康、愉悦的文体活动所形成的校园文化氛围将对孩子们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如,带有竞技性的棋类兴趣小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信心,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挫折的良好心理素质。在活动中创设良好的交际环境,让学生舒缓心中的压抑和焦虑,在交往中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和乐观的情绪,学会控制情绪。让学生不但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满足,也感受挫败的难过,引导他们掌握克服消极情绪的办法,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5.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寓于各学科教育实践中。各学科教材中蕴含着很多心理辅导的素材,教师要细心挖掘,善于利用,一定会收到实效。在教学中营造平等、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合理的评价,尊重每个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农村寄宿制小学除了要在宿舍管理、生活保障方面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外,还要十分重视寄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减少心理、行为障碍,我们必须结合农村教育发展的形式和特点,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正确把握和引导,保证他们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79-02
0 引言
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心理也日益复杂。随着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政策也由原来的“统包分配”转向“面向市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特别是高职大学生的就业心态面临着极大的考验。
1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就业心理是指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是影响其正确择业和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毕业生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高职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处于相对劣势,其就业心理也必将面临着更多的问题。部分学生面对激烈的竞争无所适从,严重的甚至出现就业心理障碍。
高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如下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 部分高职毕业生存在对自己评价过低的现象,不能客观认识自己的优缺点,认为自己就读的是高职院校,所学专业前景不好,就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不如他人,在就业过程中往往缺乏信心,缺乏勇气,不敢竞争,尤其在遇到一次两次的就业挫折时,这部分学生很容易产生强烈的自卑心理,胆小、畏缩、导致自己丧失就业机会。
1.2 自负心理 部分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存在着自视过高的现象,尤其是成绩优秀或者担任班级或社团干部的学生,他们傲气十足,自认为自己条件出众,自己的就业应该不成问题,甚至觉得自己的就业理应比其他同学容易,工作条件待遇理应超越其他同学。在就业过程中,他们往往择业期望值过高,好高骛远,对就业企业、岗位、待遇诸多挑剔,很容易脱离现实,择业目标和现实产生很大反差,一旦他们未能如愿,情绪往往会一落千丈,从而产生自沮丧、孤独、嫉妒、抑郁等负面情绪。
1.3 焦虑不安心理 在就业阶段,很多同学会过多考虑自己愿望能否实现,用人单位能否选中自己等问题,大多数毕业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心理,精神负担沉重,心神不宁。
1.4 依赖和从众心理 有些同学面对就业问题时,存在着一种非常不积极的求职态度,茫然、不知所措、对自己的能力、素质、兴趣没有客观和清醒的认识,对市场的就业行情、职业规划没有认真分析,往往容易产生依赖和盲目从众心理。他们把就业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和同学身上,希望可以得到介绍工作的机会,而不愿把自己主动参与就业市场竞争。
1.5 偏执心理 面对社会种种弊端,部分学生表现出偏执心理,把自己就业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就业市场的不公平,社会的不公平,认为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无法实现心中理想。
有的毕业生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甚至宁愿不就业也不改变;有的毕业生无视社会对就业的实际需求,只要不能满足自身就业需求就不愿意签约就业,这样的心理势必会减少就业的机会。
2 高职毕业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为解决高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应指导学生采取如下的应对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职业价值观 高职毕业生要建立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合理的职业价值观,进而实现正确择业。因此,要在考察社会就业需要、自我兴趣价值的基础上,树立注重自我职业发展、才能发挥的职业价值观。对于那些虽然现在工作条件较差,但发展上升空间大,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的就业单位和岗位要优先考虑;对于那些现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太高,但发展潜力大,创业机会多的工作地点也要重视。
2.2 正确认识自我,适当调整就业期望值 就业的全面市场化、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给大学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实惠,但一部分高职毕业生对就业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足,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了解不够。在对就业形势、就业市场有了客观了解与一定体验后,高职毕业生必须面对现实、接受现实,不能怨天尤人。
高职毕业生择业要建立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要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要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德智体美等诸多方面自己的优点和长处,缺点和短处,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明确自己的择业方向是什么,扬长避短,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职业的选择。
2.3 提高就业能力 一个人想要顺利地找到工作,在工作中做出成绩,得到认可,就必须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就业能力是指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在就业过程中,面对研究生、本科生、技校生的同台竞争,如何提高就业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就业能力包括一般就业能力和特殊就业能力。
一般就业能力指一个人与工作有关的一些能力,如胜任工作的能力、执行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还包括一个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如决策能力、理解能力、资源的利用能力,价值观、工作态度、对在校所学理论知识与职业转化运用的能力等。
特殊就业能力是指某种特定的职业所需的专门技能和环境所需的某种专项技能,例如医护工作者需要精通护理技能,物业管理者需要熟悉物业管理相关业务等。
关键词: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2)12-0088-03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等过程中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心理与行为的互动。随着现代科技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交往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当代学生的人际交往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交往的范围也随着手机网络等介入而跨越时空的限制,交往的内容除了以交流感情、切磋知识为主外,还通过多种社会实践方式吸收社会信息。[1]
一、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
主观原因分析及调适当代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因素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个人的主观原因。作为心理咨询的一些专家或是老师、同学主要还是要从个人的心理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和帮助。
1.认知方面
人际交往的认知成分反映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出现对自我评价的认知失调,如过高地评价自我或是过低地评价自我。前者产生自傲心理,居高临下[2]:后者是自卑心理,自我封闭,害怕与人交往,恐惧交往失败。过度的自我中心化,觉得任何事情都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相处时,不分时间、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情绪,任意表达自己的意见,随意表露个人的不良情绪,影响到他人的情绪和利益而恶化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实际上是为了更多受到别人的关注,但要获得这种尊重和关注必须先尊重别人,关注和帮助别人,才能有好的效果。对人际关系的过度理想化,有些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因为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对人际关系的判断过于简单化,理想化,因而在最初与人交往中受到挫折和伤害,从而产生不信任感或是与人沟通困难的心理。或是认为人际交往相当于市场的交换,而伤害别人的感情。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应该充分认识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并以友谊情感至上的原则与人交往,一方面要认识别人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要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一些技巧,以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
2.情感方面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个人需要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成分是关系双方在人际交往中人际关系的满意程度和亲疏关系,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在人际交往中对个人的行为起着动力作用,人际交往中若有积极的情感产生则推动人际交往的行为,个人人际交往更积极主动:消极的情感则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个人表现出孤僻、自卑或是自我中心化,从而导致人际关系恶化[3]。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确全面地评价自我,超越自卑、恐惧心理,调整自负怀疑心理,并且在人际交往中掌握一些交往的技能和技巧。
3.社交知觉及归因方面
社交知觉中包括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光环效应、投射效应及社会刻板影响影响到我们对别人客观全面的评价和认识,应该尽量避免。这些社交知觉同时也会影响到个人的归因,归因是指个体习惯上倾向于做出怎样的解释,它也影响着个人的人际交往,如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时就会把失败归因于环境不好、运气差、人际交往太复杂等复杂的外界因素,却很少考虑内在的因素,从而导致人际归因失误而形成人际交往障碍或人际交往的一些心理问题,产生消极的人际知觉和情感而自我封闭退却,或是沉迷于网络游戏。常见的归因偏差有认知性偏差、动机性偏差以及性别性偏差。当代学生的归因风格和归因偏差会影响到学生人际交往,所以对学生应该进行归因的训练。
4.行为、能力方面
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缺乏足够的阅人经验及交往经验,所以在交往过程中容易出现行为不当而影响人际关系,或是语言表达能力欠佳,表达不妥或是词不达意而让别人误解,给人际交往造成不好的影响。在这些方面,当代学生应该多看或是学习一些交往的技巧,要善于表达自我,真诚地去赞美别人,同时也要提升个人各个方面的能力,以自己的独特魅力吸引别人。
5.自我意识及价值观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我以及自己与周围关系的认识,并依靠这种认识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活动,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在对学生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内在自我对人际关系有很大预测作用,内在自我与人际关系困扰成负相关,即内在自我意识水平越低的人人际关系困扰越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首先应该积极全面地评价自我,充分地认识自我,相信自己有不同于别人的特长,克服自卑自负心理,敢于超越自我和挑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充分地感受人际交往中的温暖,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价值观的一致性是人际吸引的一个要素,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价值观是调动个人交往积极的动力,如在人际交往中不能简单认为人心叵测,人心自私,或是受相互利用等不良的价值观的影响,而应该积极正确地看待人际交往。
二、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心理
问题的具体解决方法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办法除了从主观上分析解决外,还应该从客观上采取具体措施,如:
(一)重视学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创造宽松的校园环境,优化人际交往氛围
利用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文体活动、宣传活动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奋发进取、团结友善的校风、班风、学风,提高学生人际信任度,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通过团队的一些活动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在交往实践中得到锻炼,并体会到良好的人际交往带来的收获和乐趣。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不去斤斤计较人际交往中的个人得失。
(二) 心理咨询工作的老师或是学习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应该做的
1.对新生心理健康的普查、跟踪及指导
很多新生因为适应不良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的出现有可能是人际适应不良所造成,心理的不健康从而也会加剧人际关系的恶化。所以对于新入校学生要格外重视,无论是心理学的专家和老师,还是搞学生工作的一些人员都要重视这一点。
2.重视对学生人际交往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指导
可开设一些有关人际交往的课程,让他们更有效地掌握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并懂得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些心理学知识。在其他任何课堂上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知识的传授和分析。一些研究确实表明那些学过心理学的人或是懂得心理学知识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或是人际交往适应不良情况更少[4]。对一些做学生工作的老师或行政人员进行心理学方面或人际交往知识的定期培训,如拓展训练,对于任何类型的成人或是学生都是适合的,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力量,以及深刻体验人和人相互信任支持和帮助的伟大作用,以达到对当代学生人际交往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全面的指导。
3.重视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及心理咨询方法的适当运用
学校可开展组织一些公益性的心理咨询活动,对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知识进行宣传、教育和指导。当代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大多是来自于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在咨询过程中重视从学生人际交往这条主线入手,找到学生心理问题的关键症结所在,有效地帮助其解决问题。在咨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是咨询与辅导的前提与基础;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是学生心理咨询的核心;训练学生交往技能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如可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主动热情地待人,以及把每个人的感受都看成是最重要的,重视别人的感受,尊重别人赞美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除了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的咨询和指导之外,还应该利用团体咨询的方法,以及朋辈的辅导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团体心理咨询是专门为帮助那些有共同发展课题和相似心理困扰的人维护心理健康,克服成长中的种种困难和障碍,迈向自我实现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5]。团体心理咨询在团体情境中进行,强调人际交互影响,注重团体内的交流,并利用团体精神影响个人的行为。人际交往本来就是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进行相互影响,团体心理咨询是辅导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探索自我,接纳自我,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别人,调整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有效途径。团体咨询与辅导具有高效率、高感染力的特点,利用团队精神去影响每一个人,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和能力,改善人际关系。
朋辈辅导是学校心理咨询模式之一,是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境、获得外部支持的一种重要方式。朋辈辅导是指由一些受过半专业训练的学生或是学习心理学专业的在校学生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互动交流,对同辈提供倾诉、支持或咨询的服务。因为朋辈有更接近相似的价值观、生活理念等,所以在学生人际交往的咨询中更容易被接受,也更有说服力和影响力,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及正确的人际交往理念。
4.加强家庭功能,亲情的付出和感化
很多学生在恋爱上容易出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庭功能的弱化。如早恋或是恋爱中出现的种种不良问题,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家庭中父母对孩子的关爱以及交流和沟通不良造成的。学生失去了家庭中亲情的支持和理解,就容易寻求同伴的交流,误以为这是一种良好的恋爱,甚至是一种可以走入家庭的恋爱。而实际上学生对恋爱的责任心及后果认识得并不是很清楚,甚至不知道自己在这种特殊的人际交往中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而盲目交往。作为学生的家长应该对孩子进行早期的预防和疏导,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责任和温暖,培养孩子积极的责任心,是预防学生恋爱中出现问题的关键。
总之,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是学生心理问题中比较严重的一方面,仅次于强迫症,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直接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个人社会化的发展与成熟,应该值得重视。清楚当代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心理问题,明确原因,并从主客观方面努力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人际关系,以利于当代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更顺利地被社会所接纳。
[参考文献][1]刘博雅.学生与学生的人际交往[J].中国市场,2011,(31).
[2]张小玲.重视学生人际交往,提高学生认知水平[J].龙源学院学报,1999,(S1).
[3]窦胜功.智商与情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冯江平,安莉娟.青年心理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5]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An Analysis on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of the Contemporary Students
ZHANG Hong-n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Anyang, 455000, Henan, China)
在我国,绩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绩优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表现为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因此,人们容易忽视对绩优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然而,正是由于绩优生学习成绩突出,他们往往会追求较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绩优生,在对高一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在不少学生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不能及时地处理好绩优生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使得他们初高中阶段的转换适应期加长,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高中的学习生活,给学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举措。
一、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
1.学习焦虑
绩优生都是初中时的学习尖子,在进入重点高中后,他们志得意满,但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第一次大考(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一些发挥得不够理想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当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时,会导致自我评价“失真”,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从“学霸”变为“学渣”的感觉,引发对学习和考试的过度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心被别人超过,担心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2.自责倾向与抗逆力弱
绩优生在初中阶段在学校和家里常受表扬,缺少经受挫折或产生失败的体验,这导致他们进入高中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挫折便会纠结于心,表现为过度自责,缺乏抗逆力,情绪低落。由于经常被不良情绪困扰,有的学生会伴随出现头痛、失眠等明显的躯体症状。
3.人际关系障碍
绩优生由于在入学前将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过分理想化,当发现某些地方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时,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同时由于在初中阶段他们大多是学生干部,习惯于被关注和表扬,过于在乎老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易导致敏感多疑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不能融合到新的集体之中。
二、应对策略
1.改进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更强调主动式的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仍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式,还没有从“死读书”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的学生是一种挑战。一些学生面对多学科、快节奏的学习氛围,会感到学习压力陡增,出现学习焦虑。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焦虑,学会缓解焦虑的方法,能够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主动型的学习方法,跟上老师的课程节奏。引导他们以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不纠结于“一城一池之得失”,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本身,经常反思学习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查缺补漏,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2.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尖子,绩优生在初中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而在如愿以偿进入重点高中后,入学初期在学习目标上会出现迷茫。部分高一同学有理想,但却缺乏具体目标。因此,应引导他们尽快将高一纳入整体高中目标管理体系中,从高一开始就要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上海市新高考方案”确定于2017年开始实施,该方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查,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新高考细则,确定适合自身的重点课程,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如果经实践和尝试仍不成功时,要及时调整目标,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这样便能够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扎实前进。
3.提高情绪调控与抗逆能力
情绪调控与“抗逆力”对于那些初尝挫败感的高一新生尤为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挫折可以促进人格的成熟,失败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成功和赞扬的包围之中,有点输不起,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增强抗逆力(心理弹性),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把失败当作一种历练,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分析,重新树立信心,学会调节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适应困境与挫折的青少年通常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长、教师和同伴等。
对于绩优生中存在的影响人际交往的过敏倾向,需要引导他们学会“逐级脱敏与放松技术”等方法,摆脱“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思维方式;需要向他们传授人际交往的方法,要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例如主题班会、周末晚会、演唱会、演讲会、辩论会、文艺擂台赛和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与教师、同学的相互了解,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反思,促进人际交住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对于处于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高一学生,要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进入新环境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学会调整心理偏差的方法,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情绪,进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圆满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课题组 胡兴 胡鹏鹏
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们的教育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组成。其中家庭教育是最容易被忽视和弱化的部分。而在人的一生所接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长久性教育。家庭教育先于学校教育。并且在学校教育的整个阶段内,一般都自始自终伴有家庭教育。而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务工,由于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面对面的教育和关爱,使得家庭教育的严重缺失。往往会形成孤僻、不合群、厌学、易冲动等问题,在学习上他(她)们不愿意(也没有机会)张扬个性,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看客”。能力得不到训练,教育得不到实效。往往是学校几年工作还不如游戏机房的几分钟。形成了非智力因素的后进生。新课标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去关爱每一学生,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应有发展。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值得我们去重视和深思的问题。鉴于此,提出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研究,目的在于让这部分留守儿童能乐于学习,生活与学习上都不至于孤独。学到有价值的知识,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得到不同的发展。
课题实施的意义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研究,将依据课程理论,现代教学设计理论,教育心理学。遵循中小学教育的规律,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用科学理论指导自己,并将优秀的实践经验进行理性的概括,努力建构起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操作模式。
通过研究,力求让教师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理念 、教育教学观念、开放的教学思想、开创适合儿童发展的课堂,形成自己独具的教学特色,学生能产生乐学的情绪,能从学习活动中获得愉悦体验,培养动手实践、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中小学生学习的品质和水平。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主要在盘州市的乡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生中组织实施。
研究的主要内容:
1.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象与发展状况调查分析
对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现象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主要反映该类学生学习素质与个性心理以及其它素质的差异及其形成原因分析。
2.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发展现状与实践研究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等现代教育理论对该类学生的发展实施可行性的研究,并运用与实践中,尝试形成可操作性模式。
3.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素质和活动评价研究。
促进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发展,应及时的适度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此类儿童对待评价感觉敏感,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多维素质的评价,要将检测和其它的评价放啊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有效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主要选择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重点研究: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袋,并进行跟踪评价的研究。
(2)建立合适的学习小组,将他们融入进集体学习生活中去。
(3)课间活动与放学后学生情况的调查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 跟踪研究法:在教育过程中采取一对一的跟踪研究,运用必要又合乎教育情理的控制方法,适时的记录每一个有效的数据。探索教育的因果规律,以点到面,层层推开。按阶段制定计划,做好记录,完成总结,并及时撰写体会,总结成果。
2. 文献资料法:利用各种渠道合理的搜集与运用各种文献和资料,进行信息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及关键概念的内涵与外涵,并及时的制定相应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
3. 行动研究法: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对性地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做出总结和反思。
4.经验总结法:是对教育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教育经验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是自己或其他老师教育实践中的直接感受,实践性强、简便实用。由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认识,并且及时通过论文、案例等形式将研究中的经验、心得、理论与实践结合总结出来,归纳提炼。
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课题研究时间:2017年9月——2019年4月
第一阶段;初步开展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1. 研究课题前期准备;
2. 拟定课题研究方案;
3. 确定跟踪研究的对象。
第二阶段:重点研究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
1. 进行具体实施课题的研究;
2. 不定期举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状况;
3. 开展留守儿童教育教学评价活动,探索教育与发展的操作方式;
4. 积累研究资料,总结阶段性成果,完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5. 撰写案例和论文,展示优秀颗粒、优秀教学设计和优秀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成果阶段2019年2月——201年4月
1. 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和结题报告
2. 接受课题鉴定组的评估鉴定。
研究成果展示:
1. 课题实施方案
2. 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论文集
3. 学生学习日记、周记,小论文展示
4. 课题研究专题报告和课题实验报告
5. 课题实验经验材料汇编
6. 建立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QQ群。
课题研究的保证措施:
1.完成课题研究任务的条件分析
(1)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能力。课题组核心成员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骨干力量,大多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教学经验丰富,教科研能力强,朝气蓬勃并积极投身于各种教改实践,科研氛围浓厚。
(2)课题研究经验丰富。课题主研人员均是市、县教育骨干,具有很好的科研经验。
(3)区位优势明显。我校处于县城周边。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留守儿童数量较大,研究工作的典型性较为明显,工作开展的可行性较强。
2.研究的保障措施
(1)教师的常规教学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行动保证,把“教”和“研”结合,采取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研究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形成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个别教育问题的可操作性方式,并且在探索、验证的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
(2)加强组织领导。组织相关人员围绕本课题积极开展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文献搜集工作、调研工作等。
(3)加大校本培训力度。调动广大教师的参与意识,努力提高参与研究的教师的素质。
(4)建立健全研究制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保证研究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宝林镇 、邓媛
《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作者:刘丽丽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环球时报》);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作者:青永红 、周林;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之探究》(《现代交际》2011年01期 )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基于隔代教育对其的影响》作者:李雯婷,载《四川 教育学院学报》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作者:段成荣、周福林
《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成长环境的缺失与重构》作者:吴帆、杨伟伟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的思考》载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二、课题开题论证结论
课题开题论证专家组论证结论:
课题立足于学校实际选题具有研究价值;课题研究目标明确. 旨在通过研究了解留守儿童;课题研究内容具体,方法得当;课题研究目标明确,计划全面;课题研究预期成果多样化。
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修改并完善开题报告,定期组织开展研讨会,合理分工,展开课题研究并定期交流研究心得与成果,还要根据时间顺序分阶段对研究过程性材料及佐证材料进行归档与整理。
专家组一致同意本课题按开题报告进行研究。
2017年 9月 12日
三、开题论证专家名单一览表
参
加
开
题
论
证
专
家
名
单
序号
姓 名
专业技术职称
工 作 单 位
专家签名
1
操明良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2
支坤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教育局
3
蒋泽山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马场中学
4
张春明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5
向永健
高级教师(中)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6
廖浩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表现和危害;应对和调适
2010年西安外国语大学学生药家鑫驾驶小轿车从长安校区返回市区途中,将前方在非机动车道上骑电动车的被害人撞倒,药家鑫恐被害人记住车牌号后找其麻烦,即持尖刀将其杀死。在药家鑫刚被判处极刑没多久,北京电影学院校园浴池门前空地上一名该校学生与一名清洁工因停车问题产生纠纷,双方随后发生打斗,该清洁工在打斗中突然倒地,不治身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犯下滔天大罪。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
那么这些失衡状态都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
首先,从他们外界因素考虑,进入大学以后,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了的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仍然是上学到学校,放学同家人居住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生活环境,宿舍成了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那些平时习惯于依靠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大部分新生在中学时期居住的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从小在一块儿的伙伴;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熟悉的面孔、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素昧平生,语言、习俗各不相同;同学间由原来的热热闹闹、亲密无间变得陌生,有想法也难以启齿。因此,每逢节假日就会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其次,从他们自身的因素考虑,新生的物质生活的依赖性与精神生活的独立意识发生着矛盾;日益增强的自主自立意识以及主观愿望上的自主自立与客观条件上的可能性及能力之间发生着矛盾。这两方面的原因使那些适应新环境能力不强的新大学生很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怎么样才能做好大学生心理问题教育呢?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各界对在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和尝试,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并取得良好效果: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咨询作用。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
其次,开展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做到心理问题早期发现与预防。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提是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素质的状态,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教育措施与方案。我校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采用“心理健康问卷”从中筛选出有心理症状的学生,主动约请他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一步通过面谈分析诊断,每年约有10%的新生被约请面谈,根据面谈分析,区别不同的问题类型与程度,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做到了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就能得到具体的心理健康指导。同时每班还各设置男女心理咨询员一名,在平常的学习与生活中时刻留意同学的心理变化,定期与辅导员交流情况。一有学生情绪波动较大或者经常闷闷不乐,辅导员就会马上知晓,并立即进行初步的心理辅导。我们还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各科教学过程都包括着极其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因为教学过程是经社会历史积淀的文化知识、道德规范、思想价值观念为内容和主导的。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只要注重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就能够把人类历史形成的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即内化成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在他们身上持久扎根。
最后,开设心理教育必修课,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卫生、健康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决于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高低。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同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
关键词: 复读生 心理 现状 策略
近年来受适龄考生减少、高考录取率攀升、高中毕业后留学及社会成才观转变等因素的影响,高考复读人数逐步减少。但最新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高考复读生在参考学生中所占比例仍高达10%~15%,中西部地区这一比例甚至更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复读生的生存状况、学习条件比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有了很大改善,但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及自身的高考压力,仍使复读生孳生出比应届生更复杂的心理问题。本文结合社会环境分析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应对策略。
一、复读生群体的心理现状
复读生,不管是高考落榜生还是高分复读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再次高考压力,自身的梦想、父母的期望、亲朋的关怀、老师的激励,加上已经有过的高考失败经历,使他们置身“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极度紧张气氛中,无法用一颗相对平常的心面对和处理发生在周围的一切。在高压之下,复读生心理问题不再是个体现象,而是演变成群体性问题。据了解,在全国范围内,“高中复读生……心理问题达到中等程度的人数平均达到40.39%,达到严重程度的人数平均达到12.51%,其中有严重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于普通高中生10.8%”。[1]
笔者调查和走访了部分高考复读生及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发现由复读引发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其中以焦虑、敏感、冷漠三种症状最为严重。这些问题已经成为萦绕在复读生群体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不仅影响到复读生当下的身心健康,也对其未来成长道路产生影响。
(一)焦虑
焦虑几乎是复读生的“通病”。调查数据显示,90%的复读生存在焦虑心理(如图1),其中有18%的人表现得极度焦虑,且常伴有情绪低落、郁郁寡欢、食欲缺乏、睡眠困难等现象。个别受访者甚至表示,高考压力使得自己变得焦虑烦躁,曾一度连续数天失眠。
(图 1)
调查中我们还发现,阶段性考试前后是焦虑心理的高发期。复读生考前常患得患失,为能否考出好成绩而焦虑;而考试暴露出的问题或考试结果不理想,又加剧了他们的焦虑心理,并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正是在这样一种恶性循环的漩涡中,复读生的焦虑心理越来越严重。
(二)敏感
高压环境使复读生变得十分敏感,常因老师、家长或同学一句不经意的话或一个细微的眼神而产生自我否定或无端愤怒等情绪。自我否定的情绪走向极端,会孳生出“没脸见人”、“就此了结”的想法。调查中,个别受访者表示曾有过自残、自杀的念头,值得引起关注。由无端愤怒引发的言语或肢体冲突,在复读生中十分普遍。70%的复读生表示复读期间有过人际关系紧张经历。其中20%的被调查者与同学和老师有过言语冲突,30%的被调查者与家长有过言语冲突,20%的被调查者与同学、老师和家长都发生过言语冲突事件;8%的被调查者甚至与同学、老师、家长有过肢体冲突。(如下图)
(图 2)
(三)冷漠
有过应届班和复读班教学经验的老师表示,应届班的课堂与课间气氛相对轻松活泼,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关系相对融洽,而复读班的同学关系及师生关系则表现得较为疏远、冷漠。尤其在入学初期,复读生还未能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心理上普遍缺乏安全感,当他们加入陌生集体,面对的既是伙伴又是竞争对手的同学时,心理上会筑起一道“防护墙”,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敞开心扉,融入集体。同时,复读生对老师的信任感还没有建立,他们会刻意与老师保持距离,不愿意主动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当然,随着交往的增多,高考的临近,复读生会重新审视与同学和老师的关系,部分学生会慢慢意识到必须寻求外部支持以缓解巨大的高考压力,集体的冷漠关系会被逐渐打破。
复读生的冷漠还表现为对家庭及社会现象漠不关心,他们逃避与父母的情感交流,漠视发生在生活中的社会事件,对他人的不幸与痛苦无动于衷。可以说,高考占据了他们的整个身心,使他们阶段性地丧失了表达关怀与爱意的能力。
二、引发复读群体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复读生自身的期望,以及来自家庭、社会、学校各方面的压力,都成为导致上述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一)自身的过高期望
自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以来,通过高考跃入“龙门”已成为中国青年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希望之路”。对于经受过高考挫败的复读生来说,高考还有着更为深远的含义,落榜后遭受的冷漠和白眼、复读的煎熬与艰辛,都迫切需要通过“金榜高中”来宣泄。为此,复读生常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有的复读生过分苛求自己,总是给自己定过高的目标:每次考试一定要拿全班或全年级多少名,高考一定要考多少分,一定要考上哪个大学等。有近45%的复读生的复读目标是重点本科,他们给自己施加了巨大的压力”[2],正是内心渴望成功与成功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引发了焦虑等心理问题。
(二)家长的高度关注
家庭的过度关注表现为两种形态,一种是“学习念叨型家长”,这一部分家长认定高考是孩子的唯一出路,也是改变家庭命运的突破口,他们不断念叨着让孩子努力学习,为家庭争光。他们过多地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的学业上,随时盘问孩子在校学习情况,为孩子的学业进步欢欣鼓舞,这在无形中给了孩子心理暗示,使复读生背负着“如果失败了,会使家庭蒙羞”的压力,因而产生焦虑、担心、恐惧等情绪。在本次调查中,有将近两成的受访者反映家长有这种行为。
另一类家长则意识到在复读生备考期间,一味敦促孩子学习只会给考生带来更大压力,他们开始调整“战略”,小心翼翼地避而不谈学习,从不呵斥孩子,生怕摩擦会影响孩子的备考情绪,孩子脸色稍有改变都会让他们胆战心惊,他们对孩子有求必应,这一类家长我们称之为“生活照顾型”家长。被调查者中有超七成的学生反映,复读期间父母对自己百依百顺,有的甚至到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地步。这种对考生的畸形重视,实际上让考生背负了更为沉重的压力,他们急切地希望以好成绩来回报父母的爱,同时担心一旦考试失利,父母的爱也将随之而去,因而倍感焦虑。
(三)学校的升学要求
虽然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考平均录取率已逐步攀升,但普通高级中学及各类高考培训学校的升学压力并未得到缓解。一方面是昔日的高考竞争已升格为考名校的竞争,另一方面,是因为升学压力主要是来自于平行单位之间的横向比较,而不是同一学校的纵向对比。尤其对于自主办学、自负盈亏的各类高考培训学校来说,升学率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的唯一砝码,与生源、学费、教师待遇等息息相关,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学校的升学压力会以各种指标转嫁到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头上,而教师则通过占用学生休息时间、大量重复练习、强化模拟测试等方式,将其压力转嫁到学生身上。高压环境加上不容乐观的教室和宿舍条件,成为各类问题孳生的温床。
(四)社会的固化偏见
虽然近年来社会成才观有所改变,不少人对高考的看法渐趋理性,以往“一考定终生”的思想正逐渐被“行行出状元”的观念打破,但中国自古以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仍对复读生群体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普遍认为高考是唯一有效的成才模式,考取名校是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媒体的宣传在这一点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对高考成功者的大肆宣传,对高考状元求学故事的神化,无形中渲染了“以考成名”的社会舆论氛围。在这种舆论环境下,复读生一方面要面对前次高考失败的挫伤,另一方面要应对下次高考的压力,双重压力使他们极易孳生焦虑、敏感、冷漠等心理问题。
基于上述种种情况,“深入了解高中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针对其症结所在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3]
三、建议与对策
要改善复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让他们以健康平和的心态应考,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已将考前心理辅导纳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当中。但不容乐观的是,这一举措并未真正解决复读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这首先是由于教育培训机构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其二,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几次考前辅导难以见实效;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机构一心只求升学率,常常主动放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健康的心理不仅能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处理师生和同伴关系,促进良好班风和学风的形成,还能促进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愉悦接纳自己,及时控制由高压产生的种种消极想法与行为,因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学习和高考,对于提高升学率也大有裨益。
因此,各类学校及培训机构要改变观念,从思想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要主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条件;要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心理健康教育长期有效地开展;及时疏导和排解学生中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调整心态、缓解焦虑、放松心情,以愉快、自信的心态备战高考。教育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监督和管理责任,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考核指标体系中,以制度约束各级各类学校定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情况作为复读培训机构的准入条件,对于未配备相应师资的培训机构,取消复读班的举办资格。
(二)构建轻松备考环境
研究证明,环境对情绪有重要的调节和制约作用。人们在愉快的心境中,抛开烦恼和压力,思路会更开阔,反应会更敏捷,记忆力会更好,学东西会更积极主动。轻松愉快的环境不仅有助于缓解学生的高考压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要构建轻松愉快的备考环境,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首先,学校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快乐学习的氛围。不要给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不要以大量重复练习占满学生的课余时间,要尽力化解学生的压力而不是增加压力;不要抢占副课尤其是体育课,要鼓励学生通过适当体育运动来放松心情;营造乐观向上的班级氛围,让同学们在集体中相互取暖以抗高压。对于家庭而言,则应该努力营造有利于纾解情绪的环境。家庭成员可充分利用晚餐前后的半个小时,分享一天的见闻趣事,让孩子在分享中自由吐露心声;家庭还应培养一个占时不长、全家都乐于参与的活动,比如看某一档有趣的节目,或参与一项体育锻炼,时间以半小时左右为宜,让孩子在与家庭成员的互动中纾解压抑的情绪,感受家人相伴的温暖,从而更好地面对高考压力。
(三)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正确的舆论导向有利于考生放下包袱,以平和积极的心态应对高考。而要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大众传媒、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各界有识之士从以下几个方面共同着力。
首先引导正确的社会成才观。通过媒体宣传、舆论引导等手段,打破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金榜题名”的成才观念,鼓励考生选择与自身兴趣特长相符合的成才道路。让考生及家长认识到,上名校,读博士,做“海龟”是成才;在竞技场上,滚打踢投,挑战极限,是成才;在社会各行各业里,当厨师、做裁缝、开飞机、搞动漫,同样是成才。总之,只要是依靠自己的脑力和智力,发挥自己的技能和特长,谋求生存和发展,为社会创造财富,都是成才之道。
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长期以来,中国家庭教育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忽略了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养成,引发种种问题。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最重要环境之一,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带领孩子健康成长。而健康不仅意味着强健的体魄,还意味着健康的心理与人生态度。健全的人格、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不仅能使孩子主动积极地应对人生路上的坎坷与挫折,还能激发孩子的灵感和创造力,使他们将来更具创新精神,更容易获得自我满足感。为此,社会要引导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让家长认识到教育孩子学会做人远比让孩子收获一纸名校文凭更重要。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我。准确的自我认知与定位能力是个人持续发展的保证。对于复读生而言,正确地评价自我,冷静思考自己的性格气质类型(Temperament)、兴趣爱好(Desires)、能力(Ability),以及自身的优势与不足(Assets),并通过分析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及自身在环境中的地位,从而合理定位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高校作为奋斗目标是十分重要的。这种自我认识活动既能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发掘自身潜力,又能帮助学生修正缺点,从而获得更好的发展。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不断修正学生自我评价中过高或过低倾向,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准确性、适当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李斌.浅谈高三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策略[J].学园,2011(2).
[2]陈妍,徐晓娟.汉中市高中复读生心理压力状况调查及对策[J].新西部,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