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产业发展特征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产业发展特征

第1篇

一、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点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2010年的统计,美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纺织品服装进口国,纺织服装产业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进口纺织服装产品并没有对本国纺织服装企业产生严重的冲击,进口产品已经成为美国企业控制全球纺织服装产业价值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外包企业与美国本土的纺织服装企业之间的共生性已经远远大于竞争性,美国国内现有的纺织服装企业大部分已经退出了产品生产环节,转型成为贸易商和品牌制造商,他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负责产品的生产与制造,而是聚焦于协调和管理产品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通过生产外包以及密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形成了与发展中国家供应商之间绵密的协同合作关系。纵观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新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总体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

根据BEA的统计数据,美国2008年国内纺织品总产值为578亿美元,比2000年的851亿美元下降了32.1%,服装国内总产值下降的幅度更大,由2000年673亿美元下降至2008年的342亿美元,降幅高达49.2%。与此同时,纺织服装产业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也进一步降低,由2000年0.83%下降至2008年0.35%。从就业情况来看,2009年美国登记在册的纺织和服装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2.5万人和17万人,分别比2000年的行业从业人数下降了66.9%和65%,在整个制造业的从业人口中,仅有1.03%和1.04%比重分别来自纺织和服装产业。

从贸易收支来看,美国对国外进口纺织服装产品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美国纺织品进口渗透率(纺织品进口占国内总产值的比)从2000年的20.2%上升至2008年的29.1%,而同期服装进口渗透率则从51.1%上升至76.5%。数据分析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纺织和服装产业对GDP和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均呈不断下降趋势,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需求主要依靠国外进口来满足,行业萎缩趋势较为明显。

(二)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来源地更加集中

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印度、孟加拉以及越南等低工资成本的发展中大国成为对美国出口的最大赢家,尤其以中国最为瞩目。2000-2009年间,中国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增长率分别高达14.9%和13.6%,2009年中国占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市场份额分别为35.4%和39.1%,超过了印度、欧盟27国、巴基斯坦以及墨西哥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规模的总和;另一方面,加拿大、墨西哥、CAFTA、EU-12、泰国等传统主要进口来源市场由于受到多边纤维协定(MFA)终止的影响,对美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呈现大幅萎缩的趋势。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进口的贸易条件明显改善

按照北美行业分类系统NAICS分类,2000-2009年期间,美国纤维、纱线(3131)以及纺织纤维(3132)两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下降了38.6%和29%,而织物整理制品(3133)、针织服装(3151)和纺织纤维(3132)、服装附件(3152)以及羊毛服装(3152)四类产品的进口额分别增长了41.4%、59.5%、4.3%和22.5%。在进口金额下降的两类产品中,纤维、纱线(3131)主要是由于进口价格上涨导致进口数量减少引起的,而纺织纤维(3132)主要源于进口价格的大幅下降。在进口保持增长的四类产品中,只有织物整理制品(3133)价格大幅上涨,其他三类产品均是由于价格下降引起的数量增长产生的。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占美国进口金额最高的纺织纤维(3132)和服装附件(3152)两类产品的进口价格指数2009年仅为45.4和89.1,而进口价格指数大幅上涨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在总进口中所占的比重仅为1%。表明尽管美国纺织服装市场对进口依赖程度很高,但主要都是一些市场竞争激烈、价格弹性较高的终端消费品,而垄断性强、价格弹性弱的织物整理制品(3133)进口需求很少。如果不考虑出口价格因素的影响,仅从进口价格变动趋势来看,美国纺织品服装的总体贸易条件在不断改善。

(四) 美国纺织与服装产品差异化特征更加突出

首先,从资本化特征来看,美国纺织相对于服装企业的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更高。美国纺织业的资本-劳动比率指数从2002年的100%上升至2007年的119%,而同期服装产业的资本-劳动比率却下降为95%。美国纺织企业资本化比重提高的事实还可以从资本设备更新投资的增长得到印证。2004年-2008年,企业对纺织设备更新的投资额占到纺织品增加值的比重由2004年的2.92%增长到2008年的4.54%,四年翻了一番。而该期间,服装企业无论是在设备更新还是企业生产规模上都呈现不断萎缩的趋势。其次,从劳动生产率的对比来看,美国纺织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远远高于服装企业。以人均产出为例,2009年美国纺织企业的人均产出为110890美元,超出服装企业人均产出水平的56.3%。这表明纺织业的生产率在提升,而服装产业的生产率水平却在不断下降。

(五) 美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微型化特征更为明显

从企业的规模分布来看,2008年纺织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35.4%、15.9%、13.0%、20.3%和15.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3.5个百分点。在服装产业方面,企业微型化的特征更加突出。2008年服装企业人数为0-4人、5-9人、10-19人、20-99人以及100人以上的比重分别为43.7%、19.3%、15.9%、16.5%和4.5%。与1998年相比,100人以上的企业比重下降了7.6个百分点,而0-4人的企业比重提高了9.7个百分点。数据分析发现,美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都是4人以下的微型企业,这与他们采用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是密不可分的。

二、“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结构调整

(一)通过增强价值链的 治理能力来获取更多的产业利润

依据Humphrey and Schmitz(2004)所提出的有关全球价值链的四种分类(市场导向型、均衡网络型、俘获网络型以及层级型),纺织服装全球“价值链”属于典型的“俘获型”价值链。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纺织服装零售商以及品牌经销商作为价值链的主导者,控制着产品设计、质量标准、产品交货、库存以及价格等关键的“价值链”结点,并通过全球生产网络主导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制造商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模式和利益分配。

一方面,他们加强对资本、技术以及品牌等高级生产要素的持续投入,在研发、设计、营销等环节形成对发展中国家纺织服装企业的买方垄断优势;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自身捕获市场信息的能力,借助庞大的营销网络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消费终端和制造商之间构筑“护城河”,确保垄断利润最大化。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绝大多数服装企业已经退出传统的产品制造领域,转而聚焦具有高附加值的非生产环节,通过强化设计、工艺、环境标准,增强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并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增长空间。

(二) 产品生产和销售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

纺织服装作为最具时尚性的传统产业,市场需求具有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开始了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模式的探索。他们通过价值链的空间分离,将设计、生产和营销等各价值链环节分布于不同国家,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手段将配置在世界各地的供应链“结点”进行有效整合,不仅能够对市场需求的变动做出快速响应,而且利用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以耐克和阿迪达斯为例,棉花和氨纶的生产在美国、纺纱在印度、缝制在孟加拉、缝纫制衣机械来自德国、品牌设计在意大利、拉链来自日本、零售商是法国、贸易商在中国香港,而市场则遍布全球。事实上,柔性化和个性化生产已经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纺织服装企业一种主导的生产模式,他们开发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柔性制造系统(FMS),通过电脑、数控机械、机器人、自动化仓库等先进工具实现自动化的加工、制造与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自动化系统可以与互联网连接,以实现网上“按需定制”。美国企业积极借助于信息和互联网技术,成功地向数字化时代转型。

(三) 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推动纺织原料出口的对外扩张

为了配合美国纺织服装企业整合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美国政府通过区域性的贸易合作机制,对进口美国纤维、纱、线等原材料的外国产品给予特别优惠的进口关税,以推动美国上游纺织品的对外出口。美国自1985年以来先后与其他国家签订了11个涉及纺织服装产品的自由贸易协定;另外美国还通过签订《非洲增长与机会协定》、《加勒比海贸易伙伴协定》、《安第斯贸易促进和禁毒法案》以及《海底纺织品服装贸易优惠协定》等特殊的贸易安排推动美国纺织服装产品对上述地区的出口。

在一系列自由贸易机制的推动下,美国主要纺织原料的出口依存度呈直线上升趋势。美国旨在推动纺织服装区域贸易自由化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美国织物整理制品(NAICS3133)的出口依存度高达65.9%,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或优惠贸易安排的国家成为美国纺织原料的主要进口国。例如,墨西哥、加拿大、尼加拉瓜、塞尔瓦托、多美尼加、洪都拉斯等国对美国纺织品进口依存度分别高达81.7%、63.1%、92.4%、82.8%、74.8%和94%。美国通过签订有关纺织品服装领域的自由贸易协议,有力地推动了上游纺织原料制品的对外扩张。

三、美国纺织品服装产业的调整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注重企业“价值链”整合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仍然处于“底端”,缺乏对产品标准以及市场价格的主导能力,全然沦为发达国家纺织服装跨国公司的廉价代工者,整合价值链体系,提升“价值链”治理能力是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为紧迫的任务。大量研究表明,顺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所构筑的全球价值链进行产业升级面临价值链上游企业的残酷“遏制”和“围堵”,因而构建依托本土市场为中心的国内价值链体系将是提升我国纺织品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一条可行路径。而在这一产业升级过程中,依托本土市场所提供的需求空间积极培育和发展高级产品要素将是构建“国内价值链”最为核心和关键的一环。

第二,对纺织和服装产业采取不同的结构调整政策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纺织业相对于服装产业具有更加密集的资本和技术特征和更顽强的生命周期。主要原因是纺织产业中资本与劳动之间要素的替代弹性更大,一旦因工资上涨导致成本压力时,企业可以通过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升生产过程的信息化水平等手段降低对劳动投入的依赖,从而有效弥补工资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而服装产业所固有的劳动密集型特征很难通过强化资本投入进行替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即使在工资成本大幅高于发展中国家水平的情况下仍然保持着部分纺织原料产品(NAICS3133)的国际竞争优势,但在服装领域基本退出了生产制造环节这一事实即是印证。由此可见,目前我国面临成本压力的纺织企业可以通过资本设备更新和提升信息化水平实现对产品成本的控制,而服装企业应该适时考虑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劳动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从而蜕变为服装贸易和品牌经销商,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创造更多的利润空间。

第三,采取更趋柔性化和个性化的生产技术

根据美国佛罗德-沙利文咨询公司的调查,过去10年中,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批量生产已经下降了1/3。我国纺织服装企业必须适应消费者定制化时代的到来,积极采用柔性制造系统,通过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由生产者驱动向消费者驱动的市场需求模式的转变。

第2篇

关键词:临空产业;产业特征;发展趋势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区域分工精细化、产业链条深加工化,时间成为决定某些产业市场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即“迅者生存”(survive of the fastest)。许多对快速运输需求强烈的产业,布局于大型枢纽机场附近,形成了临空产业集群,随着临空产业的发展与机场功能的强化,更多与航空运输有着直接与间接关联的产业逐步布局于该区域,形成了“临空经济”的新型经济业态,临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临空产业构成临空经济区的产业主体,无论是在产业类别、布局、发展趋势等方面,都有其鲜明的经济特征。

一、临空产业的基本类型

临空产业泛指以利用机场资源为主要目的,布局于机场周边的多种产业类型。由于临空产业的发展演化主要受机场功能与腹地经济的多重影响,因此,不同区域的临空产业类型存在差别,但是总体而言,临空产业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别:

1 临空农业

某些农产品如鲜活产品、高级冷冻食品、花卉等对运输时间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许多高附加值的现代农业布局于空港周边,即为临空农业,如北京顺义天竺镇依托首都国际机场,发展芥兰、奶白菜等高附加值的种植农业,直接空运到香港销售,经济效益实现了9倍增长。上海浦东新区也依托浦东国际机场建立了上海浦东临空出口农业园区。

2 临空工业

临空工业主要包括航空配套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两种。航空配套工业主要指航天科技、航空相关制造加工业等,爱尔兰香农机场自由贸易区内的飞机维修业在国际上就享有盛名,政府还在附近设立了爱尔兰国家航空研究中心。临空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指以空运为依托的计算机及其附件、微电子、IT等制造产业及研发中心以及生物制药等。如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从吉隆坡国际机场延伸至市区的马来西来“多媒体超级走廊”立足于软件开发、多媒体内容创造等领先技术。著名的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Sophia Antipolis)科技城与美国研究三角园(RTP,Research了riangle Park)都布局在距离国际机场驱车半小时的行程内。

3 临空第三产业

由于临空产业的最基本功能是为机场客货运输提供服务,因此临空第三产业的范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物流、商业等。临空物流是充分发挥航空运输优势的重要产业,凡是集聚辐射能力强的机场,都有高效物流配送作为保证。如在法兰克福机场附近的法兰克福物流城,总面积149公顷,集聚了数百家物流运输公司。以法兰克福机场为中心的全球空中运输网,加上物流城高效的配送系统,能够为分布于世界各地的德国造机械设备及时供应配件。其次是满足机场乘客服务需求的临空商业,包括宾馆、餐饮业、购物、商业中心等,在某些国际化程度高,集聚辐射能力强的空港,总部经济、商业会展等现代服务业以及旅游、创意产业都发展势头良好。在规划为国际航空大都市的空港,如日本中部国际机场(Central Japan Airport City),房地产亦成为临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临空产业的基本特征

1 航空指向性

机场的辐射与拉动是促进临空产业集聚的原动力。各类产业选择在机场周边布局,不同程度地受到航空运输方式的影响与辐射,这就是临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特征。航空指向性的本质是产业与空港的关联程度,它是临空产业最重要的特征。按照临空产业受到机场影响的程度不同,航空指向性的强弱不同,可以分为:

(1)直接为航空运输业服务的航空依赖型产业,包括航空物流业、商业零售业、航空食品业、航空器维修业、保税仓储物流业等,这些产业的发展直接取决于机场客、货运量的增长,航空指向性最强。

(2)利用机场的交通优势和口岸优势而发展起来的高时效性、高附加值的航空关联型产业,主要指技术和资金密集型高新技术产业,也包括创汇农业、花卉业、邮件快递业等对机场货运条件要求较高的产业。

(3)利用机场的区位优势而延伸发展的商务贸易、旅游博览、办公会务、文化娱乐、教育科研等产业,这类产业的航空指向性相对较弱,是由机场的运输功能派生出来的,通常被称为航空诱发型产业。

2 空间分布上的圈层特征

产业的航空指向性与机场周边土地利用的空间成本共同决定了企业的选址。临空产业的航空指向性强弱不同,在空间上表现为产业布局上距离核心机场的远近不同。倘若将空港周边视为同质区域,从长期看,受空港影响大的产业布局于紧邻空港的区域,受空港辐射小的产业布局于离空港较远的区域,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产业布局呈现空间圈层化的趋势。一般的,航空运输的核心产业如航空维修、航空食品等布局在机场周边1km处的空港区,相关的机场商务配套服务布局在机场周边2―5km范围的紧邻空港区,物流业、高科技产业、会展业多分布在机场周边的6kin范围内的空港相邻地区,而观光农业、旅游等产业多分布在机场周边的10km-15km范围内的辐射区。

3 临空产业间关联复杂,集聚效应明显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布局子空港周边的临空产业,具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机场产业与航空运输产业有直接的投入产出关系,共同构成航空产业链,存在纵向的产业关联。航空物流是链接航空运输与临空产业的纽带,它在临空产业区存在最广泛、最错综复杂的横向、纵向产业联系。最后,在临空经济区内,大量人口、物流、信息流的空间集聚形成的区域优势,又会吸引总部经济、会展、商务,旅游等产业的产生。临空经济区内各产业与机场的联系以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有机的综合体,这个有机的综合体在机场的这种主导因素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本质上是一个以机场为晶核的产业集群。

4 航空物流产业至关重要

航空物流产业关联度大,影响力与感应系数高,是联系机场、空港区产业、地方经济的纽带,其发展程度与完备状况直接影响机场的运营能力,因此,航空物流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良好的航空物流服务能促进机场货运与临空产业的发展,也是机场带动腹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许多临空经济区都将航空物流作为规划的重要内容,如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临空城、成田国际航空城、中部临空都市等在规划时都专辟了20-30公顷的物流园区。

5 临空产业的规模与空港的功能互相强化

临空产业的产生与发展与机场的功能、规模、聚集力、影响力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机场功能的强化,临空产业的类别与规模也不断拓展。空港最初的功能是基本的航空运输,如供往来飞

机起降,提供货运与旅客服务等,由此产生一系列直接为机场、航空公司、旅客运营提供配套服务的航空制造与机场产业。作为最快速的交通工具,空港会汇集大量对时效性要求高的资源与要素,这种要素集聚到达一定程度,空港逐渐拥有信息、国际交流、商贸等功能,相应的信息、会展业也逐渐布局于此。随着空港的功能不断增强,促使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逐渐把总部设在空港,产生总部经济。最后,空港逐渐成为了具备多功能的经济区域,派生出地区开发,从而使临空经济区发展成为区域空间结构中的一个节点,成为一个新的增长极,布局于空港周边的产业类型也更加多样化。

三、国际临空产业发展趋势

1 高技术产业园区密集

航空运输的高时效性以及空港的信息与国际交流功能会吸引高技术人才与高技术产业入驻临空经济区,而且航空航天产业本身就是高技术产业。目前许多国家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临空经济区的重点内容。如美国彼特蒙三角(PLedm。nt Triad)国际机场附近的三角研究园(RTP,Research Triangle Park)以生物科技与超级电脑等为主要产业,园区有中国著名的联想集团的全球总部入驻,还有葛兰素史克(GSK;GlaxoSmithKline)制药公司规模最大的研发中心。爱尔兰香农自由贸易区的产业涵盖了医疗设备、软件开发等。如距法国尼斯机场16公里的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园区(Sophia Antipolis Technology Park)。入驻产业包括信息和通信新技术、生命医疗科学、精细化工等。目前是法国最具国际化的地区,25平方公里范围内聚集着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1300家高科技机构和研发型企业,拥有科技人员3万多名。马来西亚依托吉隆坡南郊雪邦国际机场的“多媒体超级走廊”,全线发展ICT(科技和电信)产业,已形成了完整产业链。

2 会展业与总部经济发展迅速

近年来,会展会议产业与临空经济关系日趋密切。机场周围地区的会展业通常包括展览中心、培训设施和商务会议中心。如日本大阪机场,这几年发展最快的就是会展业。巴黎戴高乐机场附近的维勒班展览中心,有164,000平方米的展览区,每年吸引1300万的参观者。伦敦希斯罗机场的展览和会议中心内,仅美国“孩儿宝”公司就雇佣240人,在该机场附近成立了永久的展览和会议、营销中心。此外,以英特网为基础的电子商务活动,也越来越向机场集聚。

一些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逐渐把总部设在空港,可以最便捷地把布局在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加工基地与战略总部沟通起来,综合利用多个区域的优势资源。机场总部经济就这样产生了。如著名的达拉斯沃斯堡国际机场服务区(DFW M~roNex),就吸引了包括美孚、AMR等世界五百强公司总部的入驻。可口可乐、爱立信等跨国公司的东欧总部就设在维也纳机场。

3 创意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第3篇

上海广告业统计中,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占到绝大多数的数量,共计98.74%,广告业务收入占到总量的54.62%,而广告业务利润达到61.17%;而仅占广告经营单位数量1.26%的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总数的45.38%,广告业务利润也占到总广告业务利润的38.83%。外资国际广告公司数量少,却占据了近一半的广告业务收入,其力量是不可忽视的。而本土广告公司数量极多,但是平均下来每个广告公司的业务收入量却很少。按照注册资金将16564户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分为五个类别,其中未填写注册资金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为128户,数量只占到总数的0.77%,对统计结果有效性影响较小。上海市广告业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中,注册资金为50万以下的企业占到71%,占到整个企业数量的大半。其次为50-1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占到内资广告公司企业的19%,再次为100-500万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500-1000万,1000万以上的内资企业数量很少,占到内资广告公司的百分之一。以此可以看出,上海市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规模都较小,50万以下的内资广告公司数量最多,而500万以上规模的企业数量都非常少。广告业务收入比例较为均衡,50万以下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47%;50-1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为16%;100-5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1%;500-1000万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7%;1000万以上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19%。各规模的内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并不均衡,数量最多的50万以下规模的广告企业经营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占到47%,占了近半壁江山。而数量不到1%的1000万以上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的广告业务收入却占到内资广告业务收入的19%,两者数量相差极大,相较而言,规模较大的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其广告业务收入也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下,提高注册资本、追求资本运作、大资本运作,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国际贸易等经营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行为。上海的广告公司中也应该重视注册资本,提高层次,参与竞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大做强,提高服务的整体质量,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区分还需要细化,否则不能正确地反映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情况。除了其他种类之外,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排名情况为食品、房地产、农资、美容业、服装服饰、服务业、汽车、家用电器、化妆品、保健食品、烟草、酒类、医疗器械、医疗服务、药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招生招聘,最后一位是金融保险行业。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传统媒体仍是主流根据图4,可以出,广告经营单位广告业务收入中,传统媒体仍然占据主流地位,电视、广播、期刊、报纸、户外媒体占据了64%的份额。在广告经营企业单位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中,电视排在第一位,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28.72%;其次为其他类;排在第三的为户外媒体,占到广告业务收入的16.89%;第四位的为报纸,占11.02%;第五位为互联网,占8.05%。从从业人员看小微型广告公司构成上海广告业态的塔基根据从业人员的情况将本土广告公司划分为大中小型,而根据业界人士建议以及上海广告公司从业人员实际情况,将100人定位划分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分水岭,即超过100人为大型广告公司,50-100(包括100人)人为中型广告公司,10-50人(包括50人)为小型广告公司,1-10人(包括10人)为微型广告公司。在现有的本土广告公司中,微型广告公司占到了绝大多数,即从业人员数量10人以下的公司有15105家,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的91.19%;其次是10-50人的小型广告公司,共有1289家,占到总数的7.78%。而大中型的广告公司数量很少,加起来只有1%左右。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仅占本土广告公司总数量的0.39%,但是其广告业务收入和广告业务利润都占到整个上海本土广告收入的一半。而占到本土广告公司数量超过九成的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到24.80%,其广告业务利润远远低于广告业务收入,只有12.86%。由表可见,上海本土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收入和利润情况都远远的超越了中小微型的广告公司。上海本土中小型广告公司的发展还需要很长的路。大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的优势。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与广告业务利润都非常低。小型与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持平,相差不大,但小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利润却比微型广告公司要高出许多。根据统计的分类方法,将公司从业人员分为管理人员、创意设计人员、业务人员以及其他人员四类,具体见表8:由表8可看出,中小型广告公司中人员最多的为业务人员,而微型广告公司人员中最多的为管理人员。中小型广告公司要维持发展,必须洽谈和拓展业务,所以业务人员较多;而微型广告公司一般只有10人以下,甚至很大部分都是一人或者两人身兼数职,又做领导又做创意同时又跑业务。创意人员与业务人员在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中所占的比例都较为均衡,其中创意人员都为20%左右;业务人员在30%左右。差别最大的为管理人员,其中中型广告公司管理人员比重最低,其次为小型,最后为微型,也可反应出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为创业阶段,管理人员比重较大。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的年龄分类,表9可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的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小,中型广告公司从业人员超过半数都在30岁以下,超过40岁以上的不到15%;而小型广告公司也是如此,从业人员近一半年龄都在30岁以下,但是相对中型广告公司来说,小型广告公司中也有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员,50岁以上的从业人员占到了一成左右;而微型广告公司年龄分布最大的为30-40岁的人员,即为自己创业奋斗的人的主要年龄段。科学历,其次为大专学历,占了三成;研究生和初中以下的从业人员比较少,可见中型广告公司的学历主要需求为大专或本科,学历太高或者太低的从业人员一般都比较少。在小型和微型广告公司中,占据多数的同样也是大专及本科学历,占据公司从业人员的七成,但是初中及高中的学历比例比中型广告公司要略高一些。从以上情况可以发现中小型广告公司对于员工的学历程度要求并非很高,一般大专以上即可,最主要的是看重员工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由此可见广告行业其实是一个非常灵活的行业,强调个人的实践综合素质。从业人员的要素体现出的上海广告业的特征也基本反映中国广告业的基本特征。还必须看到的是,跨国广告公司对于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之上有诸多威胁。最大的威胁表现在,跨国广告公司利用高薪吸引行业高端人才,所占比重为13%,其次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对人才的合理招聘和使用,最后是跨国广告公司注重高校宣传与优秀人才的提前挖掘。诸如WPP旗下的奥美、李奥贝纳这样的跨国广告公司基于其规模化的运作、系统化的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相当专业。他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弹性大的工作时间制度、深造机会、薪津福利,这些对于行业人才来说都是不二的选择。另外,跨国广告公司每个季度都会在各大高校的大三、大四的待就业学生中挖掘潜在优秀人才。去年4A广告公司还展开了各大高校的巡讲活动,受到了各方追捧。而中小广告公司却没有这样的实力,在自身有限的条件和限定的市场之下,本土中小广告公司只能等着人才主动找上门来,在人力资源的争夺上缺乏主动性。

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广告行业的竞争分布与格局是符合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在一个行业中,分布着综合实力不同的公司,就好像在一个社会中有着形形的人一样,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各有各的常处与短处,这样社会才能丰富多彩,五彩斑斓,整个广告行业亦是如此。黑格尔曾说过:“存在即合理。”因此,广告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市场情况可以说是比较合理的。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土广告公司,尤其是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没有我们想象的混乱,但是中小型广告公司的经营状况显然是存在着困境的,我们不能因为没有想象中的严重而就此忽略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在经营中所遇到的困境以及对整个广告产业发展与国际竞争力培育的制约。(一)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主要依靠与,创意与设计能力不足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对于中型和微型广告公司来说,广告业务收入中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多的为广告业务收入。由此可看出,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主要以广告和广告收入为主,广告制作收入和广告设计收入所占比例较小。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主要还是依赖广告与,在广告设计方面还比较弱。(二)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针对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除去所占比例比较大的无法归类的其他类别之后,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并不一致。组成中小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最大的是汽车行业,而对于微型广告公司来说,所占比例最大的为服务业。如果区别来看,中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由多至少的行业分布为:汽车、食品、化妆品、服务业、房地产、家用电器、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中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近60%。小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汽车、服务业、食品、化妆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家用电器,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仅占广告业务收入的16%,这也与小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中的行业分类不够细致有关,小型广告公司把82%左右的业务收入都算入了其他类别。微型广告公司收入行业分布为:服务业、汽车、房地产、食品、信息产品和技术服务、化妆品以及服装服饰,这七个主要行业的广告业务收入也占到近60%,但是微型广告公司业务收入的行业分布其他类别所占的比例也很大。这种现状说明,上海的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行业分布并没有形成类型与层次,造成市场碎片化。(三)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媒体分布仍然是保守格局按照媒体将中小微型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进行统计得出表13:根据中小微型广告公司广告业务收入的媒体分布所占比例进行排序得出表14:从上述的数据中可以发现,电视、户外是广告公司优先选择投放的媒体。对此的解释是,这两大主流媒体的投放效果比较稳定、直观性强,比较容易说服广告主。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渐渐成为第五大主流媒体。网络广告的受众接触面更广,信息传播的速度和更新的速度都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因而网络平台成为了广告投放的新热门。上海广告业面临的问题显然不止这些,以上论述就统计数据特征而言显得突出一些。究其原因,上海的中小微广告公司所面临的外部困境按比重大小依次有,市场不景气、投放量少、市场无序、竞争严重、媒体成长过快、政府管制严格、广告公司把握不住广告主的心理等。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广告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广告投放量同比大幅缩水。另外,由于媒体成长过快,新媒体层出不穷,传媒赚取的利润提高,广告公司赚得越来越少了。其次,广告业的无序竞争也是不容忽视的。面对同一笔生意,如果专业的大广告公司请专业的队伍策划设计需要五六千元,但是一些私人的小型广告公司请相对业余的人员只需要一两千元,门槛低造成了市场的无序竞争。很多没有从业经验或者经验尚浅的人进入广告业,又不遵守行业内的游戏规则,就会造成广告行业整体形象的降低。上海本土的广告公司数量庞大,数量上是外资广告公司的近80倍,但是广告业务收入只占到全部广告业务收入的一半,外资广告公司的广告业务收入占了半壁江山。

而在本土的广告公司中,大型广告公司的数量只有不到4%,但是又瓜分掉了剩余广告业务收入的近乎一半。而数量占到上海本土广告公司99%的中小型广告公司要为剩余的四分之一相互竞争,可见竞争环境的激烈程度。要想在众多广告公司中存活下来并脱颖而出,需要更大的创新和努力,在从业人员和业务结构上都有需要调整的地方。上海是中国广告业发展与现状的缩影。中国广告公司的特点也是“数量极度庞大,单体规模极度弱小”。大多数广告公司正处于创业阶段,仅仅在这个阶段就会有相当大一部分广告公司被淘汰出局。同时,它们自身缺乏资金,也缺乏对大资本的吸引力,规模效应对其是天方夜谭。这种现状决定了规模化发展只能是金字塔顶的高端发展模式,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切实寻找适合自己的专业型发展道路。对于中小型广告公司来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发展道路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找到了合适的赢利点,不断改革与调整,才能在广大的市场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有所作为。在行业心态上,一般以为中小型的广告公司总是希望把公司做大做强,提升市场份额、扩大公司规模。但是,就广告部的负责人所言,其实不是所有的中小型广告公司都想把自己的广告公司做大做强的,有一些广告公司维持公司的现状,也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一方面,有些中小型的广告公司确实不希望扩大公司的规模,对于目前公司的经营状况比较满意,认为其可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作以及公司盈利即可。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中小型广告公司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以及资源优势,不是想要扩大规模就可以扩大,中小型广告公司受到很多的限制。比如,如果一家中小型广告公司想要扩大公司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品牌竞争力,还要考虑公司自身的经济实力、发展规划以及管理能力等等因素。广告行业的竞争应该是质量的竞争,而不是规模的竞争。著名的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说过,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应当成为评价一个企业卓越与否的标准,中国的市场很大,足以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生存的空间。因此,中小型广告公司必须要做的是,在对公司自身进行了准确的市场定位后,采用有效的市场战略来谋求自身的发展。

作者:许正林 马蕊

第4篇

摘要:林木种苗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确保造林绿化质量的关键。我国林木种苗事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保障林业和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保证了生态建设的需要。但是我国的林业种苗业还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指出我国林木种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系统地分析了产业化发展的解决对策。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生态建设和林业建设的快速发展,对林木种苗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种苗建设正处在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历史性时期,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种苗工作,在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进程中,尤其是当前生态建设。“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阶段”,要优先发展种苗,要赋予种苗建设以重要的基础地位。

一、林木种苗业存在的几个问题

1.1种苗总量严重供过于求,结构性矛盾突出

目前,我国国有苗圃已达到9000多个,从事苗木生产的个人和企业超过了30万户,生产能力不断增强,总量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需求量。根据国家林业局场圃总站2005年雨季林木种苗供需情况通报,今年雨季种苗的剩余比例为70%:种子方面,雨季直播造林和育苗共需林木种子486万公斤,可供林木种子761万公斤,剩余种子200万公斤左右;苗木方面,雨季植苗造林共需苗木18亿株,实际可供应苗木70多亿株,剩余苗木50多亿株,大部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均有剩余。

同时,由于苗木结构品种与生产需求不对路,以及苗木生产区域结构的不合理,种苗供需的结构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原因主要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信息不畅,种苗生产的盲目性依然很大,不能与市场需求很好地衔接。

1.2生产单位经营运行机制缺乏效率,信息化建设缓慢

目前我国大部分苗圃没有建立起自己的管理信息系统,仍然沿用旧的管理模式,工作效率低,增加了苗木成本和管理难度,缩小了苗木利润空间。目前,集成的苗圃管理信息系统还没有一个苗圃能实现,即便是入库和销售以及相关数据处理大部分也是用手工或半手工来处理或进行帐本登记。随着苗圃生产能力的提高,种苗品种增加和交易量增大所产生的大量数据给传统处理方式提出了巨大挑战。

1.3科技研发与经济建设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据国外统计资料,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60%是依靠科技进步取得的。而在我国每年取得的500多项林业科技成果中,能够得到推广应用的不足10%,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相当低。现在仍有相当数量的科技工作者脱离生产实际搞科研,使得许多科技成果仅能够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根据去年的统计数字,我国林木种苗的基地供种率和良种使用率分别为37%和43%,今年春季全国调度数据显示,大部分省区良种使用率偏低,个别省区仅为2%。

“科技链与产业链没有很好的结合”,取得的科技成果一直以来主要是靠主管部门通过行政手段进行推广应用,科研部门重研究轻推广,主动与生产单位结合的少。科研工作不能面向生产和市场需求,市场观念和商品意识淡薄,很难形成市场-科研-开发-市场的良性循环。

二、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对策

推进林木种苗产业化发展,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要求,建立和完善4个体系。

2.1生产供应体系

生产供应体系是林木种苗产业建设的主体。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以市场为导向,以国有种苗基地为骨干,国家、集体、个人多层次、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今后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对国有苗圃进行产权改革和产业化重组,将其纳入市场经济轨道,主要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能按市场法则办事,彻底抛弃“等、靠、要”的思想,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独立享有民事责任的法人实体,实现经营管理机制由事业性管理转变为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自觉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并在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正发挥国有苗圃的龙头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是建设种苗生产龙头企业,龙头企业是种苗产业化的核心,它对于促进种苗产业化经营,推进种苗商品化、专业化进程,形成公司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形式具有关键作用。

2.2行政执法和质量监督检验体系

种苗行政执法是种苗生产和经营有序进行的保障。种苗行政执法主要是指健全种苗执法体系,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执法主体、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种苗案件查处等内容。种苗行政执法主要是创造公平有序的经营环境,打击无证生产和经营,维护种苗生产者、使用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2.3科技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应用体系

种苗产业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种苗科技含量的高低是林业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林业三大效益的发挥,因此,依靠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种苗的科技含量,是林木种苗发展的重要保证。

2.4社会化服务体系

社会化服务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层次的系统,可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即行政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中介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种苗行政服务主要是提供法律、政策、资金和规划、项目审批等方面的服务,对种苗产业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信息服务包括各级种苗信息网的建设,提供生产和供求关系的信息服务,加强种苗生产的信息引导,减少或避免盲目生产和供求失调带来的损失;中介服务由行业协会或社会团体等相关中介机构负责,以营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为目的,为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提供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市场体系的建设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种苗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立林木种苗交易市场,通过展览会、信息会等多种形式,为种苗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场所和信息交流机会。

第5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 人才需求特征 人才开发模式

一 、引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最具核心竞争力、能够占据科技和经济制高点的先进产业,是促进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引擎产业。目前,河北省面临经济发展要实现“绿色崛起”的 “调结构、促转型” 艰巨时期,必须加快培育、发展、壮大产业层次高、高能低耗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此同时,重点领域专门人才的紧缺就成为制约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短板。为此,本研究旨在科学分析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需求特征,为河北省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的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紧缺人才开发模式,培养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紧需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参考路径。

二、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需求现状调查及需求特征分析

1.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需求现状调查

根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冀政[2011]72号),课题组设计了《河北省战略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调查问卷》,针对河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科技、管理和技能三类人才的紧缺状况进行调查。七大产业包括:新能源、信息、生物、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和新兴海洋产业。调查采用判断抽样调查法,有重点、有选择地确定一部分单位为样本进行调查。问卷调查的范围涉及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研发机构以及重大项目所涉及的单位共217家,问卷企业产值占产业总产值比重约为40%。因篇幅有限,调查统计及计算过程省略。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预测,河北省七大战略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总量为93312名。从产业需求来看,生物产业6116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 6.55%;装备制造产业300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 3.22%;节能环保产业1248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3.37%;新材料产业4200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5.01 %;新能源产业10936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 11.72%;海洋产业270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89%;信息产业16080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 17.23%;

从人才类型需求来看,科技类人才15719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6.85%;管理类人才14179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5.20%;技能类人才63414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67.96%。从人才学历需求来看,紧缺博士1593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71%;硕士11729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2.57%;本科20477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21.94%;本科以下59513名,占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63.78%。

其中,管理类紧缺博士557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93%;硕士5053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35.63%;本科8455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59.63%;本科以下114名,占管理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0.80%。28岁及以下需求人数为6942名,29-35岁需求人数为3711名,36-50岁需求人数为3438名。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5813名,3-5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3738名,2-3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1986名,2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2642名。

科技类紧缺博士1036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6.59%;硕士6435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0.94%;本科6388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40.64%;本科以下1860名,占科技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1.83%。28岁及以下需求人数为4745名,29-35岁需求人数为6676名,36-50岁需求人数为3291名,不受年龄限制1007名。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5644名,3-5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4218名,2-3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2899名,2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2958名。

技能类紧缺本科10289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16.23%;本科以下53125名,占技能类紧缺人才需求总量的83.77%。28岁及以下需求人数为43497名,29-35岁需求人数为13759名,36-50岁需求人数为4018名,不受年龄限制2140名。5年以上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9637名,3-5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11347名,2-3年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19499名,2年以下从业经验的需求人数为22931名。

2.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特征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需求的总量巨大,接近10万人,其中人才需求量排名前三位产业依次是新材料产业、信息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从人才类型需求来看,需求数量最大的是技能类人才,其次是科技类人才和管理类人才。从需求人才的学历来看,虽然对学历较低的技能人才需求数量过半,但是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是非常大的,总共有33799名。从需求人才的年龄来看,科技类和管理类工作岗位对29-35岁人才的需求数量最大,而技能类工作岗位对28岁以下人才需求数量最大。

由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预测数据分析可知,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人才既有量的需求又有质的需求,既是人才需求总量的扩张,又是人才需求结构的调整,对具有高职称、高学历的高层次人才需求占据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科技类和管理类人才需求的主导地位,而技能类人才的大量缺口也限制了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模式研究

紧缺人才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填补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缺口,就需要构建科学的紧缺人才开发对策体系。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的重点是提高其创新能力,打造一批重点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培养和引进作为最重要的两种有效开发手段具备成为突破口的必要条件,而人才支撑平台是紧缺人才发挥其作用的场所,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的开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研究将从紧缺人才培养、开发以及紧缺人才平台支撑建设三方面来构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体系。

1.紧缺人才培养对策研究

(1)积极探索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

一是建立符合产业实际要求的专业发展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强化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树立理论与实践能力协同发展的新理念;在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上,要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水平和方向设置基础和特色专业课程,满足产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二是产学研紧密合作,学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要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共建人才基地,完成人才的交换培养,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实现实际与理论的结合与相互促进。

(2)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力度

加强高等院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建设,提高硕士、博士等高级专业人才培养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作用,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要以直接培养高素质的紧缺人才为基本目标和根本任务,支持研究生更多地参与或承担科研项目,在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研究生培养要强化毕业生论文创新价值的要求,严把获得学位和毕业关口。对获得省级以上专家称号的科研领军人物承担的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省科技资金要给予优先支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青年骨干人才要优先选派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进行专项培训。

(3)加强职业教育培养技能类人才

培育和发展河北省战略新兴新产业,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是关键所在。因此,针对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能类人才缺口大的特点,要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作用,有针对性地加强中高等职业学校建设,培养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各层次技能人才,为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能支撑。

2.紧缺人才引进对策研究

(1)创新紧缺人才引进制度

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积极吸收引进优秀高层次紧缺人才,大幅度增加人才引进专项资金的额度,提升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度,并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完善人才柔性引进机制。

(2)完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

建立多样化的紧缺人才引进机制,一是丰富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国内外产业紧缺人才全面了解本地经济社会以及产业发展状况,增加对紧缺人才的吸引力;二是加强交流合作,积极组织国内外人才交流会,提供平台促进产业紧缺人才的引进;三是发挥河北省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利用京津国际影响力,形成京津冀人才引用一体化格局;四是健全产业紧缺人才信息系统,制定紧缺人才需求规划,及时广泛人才需求信息,通过现代信息系统,广泛吸引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资源。

(3)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

动员重点企业、高校和科研单位积极参与到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工作中来,通过企业重大项目、科技计划、科技奖励、海外华侨华人联络等方式大力推动海外高层次人才智力引进。通过加强服务,科学管理为海外人才智力引进提供良好环境。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建立“绿色通道”,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做好各方面的服务。

(4)优化人才工作、生活环境

为紧缺人才创造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提高河北省对人才的吸引、容纳与聚集能力。积极推进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创造“蓝天、绿树、白云”式的城市环境,加大人才家园建设力度,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条龙”式生活保障,免除家庭后顾之忧,建设和创造对人才有高度吸引力的“软环境”。

3.紧缺人才平台支撑建设

人才支撑平台是人才的容纳与聚集之处,紧缺人才平台支撑建设为河北省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高地提供基础保障,对提高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紧缺人才的的容纳力与聚集力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加快紧缺人才平台支撑建设是提高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缺人才开发水平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引导社会各类资金优先投入、支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范畴内国家级和省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孵化器、产品质检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为吸引和聚集尖端人才打下基础。

(2)大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

加大力度支持石药集团有限公司、华北制药集团有限公司、唐山三友集团、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巨力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钢铁集团宣工公司、晶龙集团宁晋公司、中钢集团邢台机械轧辊有限公司等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吸纳聚集作用,培育产业增长极。

(3)积极扶持中小企业成长

甄选拥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做为扶优扶强的对象,享受政府的优惠政策,实现政府资金的倾斜。发挥政府政策和资金的带动、放大作用,吸引各方面资金进入、帮扶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4)努力推进产业集聚

第6篇

关键词:资源县政府;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政府行为

本文以资源县为例,以其在发展特色农业的优势和不足为对象进行研究,指出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资源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所具有的优势

(一)地理条件优越与区位优势明显

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部,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发展特色农业。该县处在珠三角的边缘区,华南四省(区)的中心位置,因此有利于开辟东南亚各国市场,为特色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创造有利条件。

(二)种植的品种新、效益高

经过几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已筛选出适宜该流域发展的红地球、维多利亚、美人指、红玫瑰等欧亚种红提品种。红提种植从建园到收益,每667㎡投入0.7万元左右,第一年建园,第二年有收益,并能收回或基本收回建园成本,第三年进入丰产期,受益时间长达20年以上。而百合、西红柿的发展也走上正轨。

(三)市场竞争优势明显

该县属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农业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人工费用较大,劳动力便宜,相对减少了生产成本,产品在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二、资源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生产规模较小,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该县红提、西红柿、百合等特色产业在生产上基本上是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缺乏统一管理。

(二)品牌培育不够,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随着特色农业产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没有品牌、没有特色就难以立足市场。

(三)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技术力量薄弱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持,该县在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过程中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力量薄弱。

(四)营销网络系统不健全

由于缺乏健全的营销网络系统,农户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闭塞、销售渠道狭窄。因此该地区农业产品的销售都是以自主销售为主,导致销售价格不统一,农户之间的无序竞争,自主定价能力下降,销售效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三、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

(一)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功能定位不足

该县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过程中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规划,招商引资渠道狭窄,这就导致了该县特色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应,同时在树立品牌战略的过程中,政府也没有很好的履行发展经济的功能。

(二)市场监管不力,农户权益得不到很好保障

该县市场监管力度不够,未建立良好的市场准入制度。因为未做好市场监管工作,导致劣质苗木充斥市场,给农户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三)科技投入不足

该县之所以出现技术人才短缺现象主要是资金受限,政府在科技方面投入不足造成的。由于资金有限,该县农业部门的农技骨干无法获得先进的农产品种植技术,知识老化严重,无法适应新产品的种植与培育要求;同时该农业部门也没法吸纳和引进新生力量。

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府行为的建议

(一)制定完善的产业发展规划政策及有关招商引资等政府政策

资源县政府应根据当地所具有的优势条件,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发展规划政策,农业产业的整体布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规模标准化,招商引资政策。

(二)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县级政府应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为本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有利条件。

(三)加强市场监管力度

要加强对于苗木市场的监管力度,严格苗木的市场准入制度,对苗木要进行检测,严禁劣质苗木进入苗木交易市场,保证农户得到优质合格的苗木,使农户的权益得到良好保障。

(四)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要加大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和健全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加强对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和农户们种植特色农产品的技术培训以及农产品营销和农业经济管理的培训,在做好引进高产、优质特色农产品新品种的基础上,对不同时节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

(五)树立品牌培育意识,做好特色产品宣传工作

对特色农产品进行宣传是政府一项重要职能,政府要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该县的特色农业产品进行宣传,提升其品牌知名度,为该县的农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渠道、更大的销售市场,促进该县的特色农业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贾文雄.定西市农业比较优势分析及特色农业发展对策[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

第7篇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烟草产业;排序;比较优势

一、主成分分析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借助matlab软件,对我国各省区烟草产业发展实力进行排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各省区比较优势,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是一个尚未系统研究的有价值的课题。本文进行这一工作。

二、材料与方法

1 材料和仪器

采用《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07》提供的我国各省区烟草产业发展统计数据。

2 方法

(1)将我国各省区烟草产业的9项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建立原始数据矩阵。

(2)在MATLAB7.1工作界面上依次求取原始矩阵的标准化矩阵、相关系数矩阵、特征向量(主成分系数)、特征值、各特征值对应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各样本主成分得分、各样本以特征值贡献率为权重按主成分得分求和的综合评分、依综合评分对各样本排序、以主成分空间欧氏距离对各样本聚类。

(3)根据主成分系数与原始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各主成分的经济意义、根据各样本的各主成分得分分析各省区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结果与讨论

1 运行结果

计算机运行结果的部分示例数据如图、表。

2 对结果的解释

根据主成分系数与原始指标的对应关系分析各主成分的经济意义:第1主成分系数都比较大:0.33~0.34,说明第1主成分综合反映了各个原始指标的信息;第l主成分的贡献率比较大:0.9522,说明第1主成分所包含的原始数据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极大比例,这一个主成分就能够充分地体现原始数据9个量的信息,从而实现了我国各省区烟草产业发展实力指标体系的降维。

根据各样本的各主成分得分分析各省区经济发展实力的主要影响因素:从我国各省区烟草产业综合评分排序结果,可以看出:云南、湖南、上海、江苏、湖北、河南、广东、浙江这八个省区,是我国烟草产业发展实力最为强劲的主力。它们各具其比较优势:在原始数据指标所张的9维欧氏空间中离原点的距离最远,但有不同的侧重。通过聚类分析也可以显示这一事实(左图)。

3 对结果的经济学分析和政策建议

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解决思路;研究

[中图分类号]F29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9-0133-02

在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大发展中,同质化既是文化产业全球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作为全球产业发展以及竞争升级过程中面临的结构性困难,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突破造成极大的制约影响,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在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与竞争发展中,随着全球化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是一种能够直接造成产业产品以及所提供的服务直接以降价形式实现竞争的竞争形式,容易造成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之间的恶性竞争发展和延伸,从而对于产业企业的规模性发展与提升造成较大的风险与问题,还容易在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与竞争中产生较大的资源浪费,并不利于产业的长期规划与发展,对于文化产业来讲,也是如此。针对这一情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提升中,同质化竞争不仅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并且对于文化产业企业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利润提升和竞争发展都十分不利,因此,进行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特征实质以及成因分析,以寻求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的解决措施,是文化产业发展中研究和关注的重点。下文将在对于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的特征实质以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基础上,对其解决措施进行研究分析,以推进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1产业集聚与同质化竞争

1.1产业集聚

在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作用影响下,加上文化产业发展中自身的凝聚作用,文化产业形成一个集聚的发展形势,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文化产业集聚园是文化产业集聚发展下的产物,它是实现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与发展平台。结合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形势与特征,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情况下,所形成的文化产业集聚园本身在作为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平台与有效载体,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积极支持作用的同时,也形成了两种不合理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结构,即非产业集聚形式的文化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形式下同质化竞争发展。其中,非产业集聚形式下的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势中比较常见,比如,在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名义下兴建的各种文化交流中心以及以文化作为主题的公园、文化创意产品展示区、文化商业街等文化产业建筑,它们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也并不是平台与载体作用,而是以招商为主,产业结构比较杂乱,缺乏专一性。所以,这些文化产业集聚园,在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中,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发展形成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多具有商业街区的性质意义。像在一些以文化产业集聚名义发展兴起的文化艺术街区中,往往只是进行一些价格低廉的书画艺术作品等低端产品的出售,并不是文化产业的专业化经营形式,在发展过程中也缺乏相应的文化产业发展产业链等,并不具备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规模与效益,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没有起到发展平台与载体的积极作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另一种不合理结构形式就是文化产业的同质化竞争,它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势下的同质化竞争与发展趋势,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有着极为不利的作用和影响。

1.2同质化竞争

同质化竞争是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形势下出现的一种不健康发展趋势,对于文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与提升有着极大的不利作用和影响。它主要是指,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背景形势下,一些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园区并没有按照文化产业发展的产业链或者是文化产业链的集聚形态,来实现文化产业的专业化发展局势,而是在较低的文化产业集聚水平中形成大量同质化文化企业的共同发展进入,导致许多性质相同或者是名称相同的文化产业集聚园形成,而在具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比较缺乏,因此就容易导致文化产业以及相关企业的同质化经营与发展。比如,在以动漫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中,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近年来动漫产业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在产业化发展领域还缺乏相对完整的发展产业链,并没有形成相对较为成熟的产业发展格局。

结合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状况,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主要表现为文化产业集聚园数量多,但是产业规模比较小,产业种类比较齐全等特征,导致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极容易在经营模式以及经营产品上出现同质化竞争。

2同质化竞争成因透视

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造成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由于文化产业的企业经营者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对于产品以及服务创新的要求和意识比较低,导致企业的战略性发展规划相对缺乏,产品设计与服务创意模仿和雷同设计比较多。其次,当前的文化产业发展中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致文化产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并且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能力比较低。因此,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中同质化竞争的普遍与广泛。再次,文化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与核心产业之一,由于政府的一些非正常干预政策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中,出现多种的雷同产品与服务。最后,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由于一些缺乏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与能力的商业人士或者是其他行业人才进入到文化产业领域,导致文化产业发展中过于注重模仿创作,忽视对于文化产业的市场导向把握。

3克服同质化竞争的对策

针对当前文化产业领域发展中的同质化竞争,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同质化竞争进行克服。首先,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以商业模式先行的发展策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其中,商业模式先行的发展策略就是在文化产业发展中,文化企业要以商业模式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主要模式,对自身商业发展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以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其次,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应注意重视产业链形态价值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价值,要求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以产业链的构建作为起点,对于自身在产业链中作用地位进行专业化定位。再次,克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同质化竞争,应注意文化产业产品以及服务的差异化,注重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创新性与独特性,实现文化产业的独立与创新发展。最后,还应注意通过文化产业品牌的建立以及重视专业化发展、重视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等,来克服文化产业中的同质化竞争,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

4结论

总之,同质化竞争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进行文化产业同质化竞争及其解决措施的研究分析,有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若昕.文化产业同质化背景下的社会管理进路[J].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专刊,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