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12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科研课题研究措施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科研课题研究措施

第1篇

关键词:配网 供电 可靠性 经济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10-047-02

1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意义及影响因素

1.1 配网可靠性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配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供电可靠性将会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产生活,影响到人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工业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保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减少社会经济损失,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可以减少停电时间,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量,保证企业与居民的生产和生活。但是在实际的电力行业发展中,一般企业都比较重视电力主网的建设和管理,而对配网供电的管理比较少,最终会影响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降低了配网的供电效率,也就影响了电力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配网供电建设中,需要管理人员加大对其管理力度,找到科学的管理措施,从而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最终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满足当前我国的电量需求,保证电力行业的发展。

1.2 影响配网可靠性的因素

我国当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影响因素也比较复杂。所以在进行相应的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最终才能够更好的提高他的供电可靠性,实现电力行业的快速发展。一般情况下,影响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种:(1)配网因检修而造成的停电。通常电网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为了保证其运行的质量和运行的整体状况,需要对其进行检测。这样也就不得不进行停电,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提高配电网的运行效率。(2)配网如果出现故障也会造成停电。在故障停电中可以将其分为设备自然损害、绝缘损害、外力破坏等。这些设备的损坏,会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的整体可靠性。(3)配网施工停电。在配网的施工中可以分为配网工程施工、用户业务扩工程施工、大修技改、市政工程施工等施工作业方式。在这样的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人员安全,进行停电作业。(4)如果配网网路结构的不合理,也会造成供电系统的破坏,进而影响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

2 提高配网供电可靠性的实践措施

2.1 深化配网结构改造

在进行配网结构的管理时,除了提高配网的典型接线比例,还需要加大线路断路器位置的控制,提高位置的科学性,从而减少故障的发生,提高配网的可靠性。(1)在进行系统供电时可以采用双回路供电和环形回路供电,并且要使用备用电源,从而提高配网的整体运行效果,改善配网结构状况。(2)实现配网的自动化,加大配网的重构。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配网质量,提高配网的自动化管理。除此之外,自动化下的配网,可以提高故障排查能力,提高设备维修效率。在这样的技术中,可以实现运行操作以及情报信息的自动化。可以自动采用便捷高效的配网,提高电网系统的运行效果。(3)对于我国配网供电现状来说,国家对配网的资金投入还比较少,从而导致配网质量和水平比较低下,所以在进行相应的管理时,应该增加配网建设维修资金,加大对其检修技改,不断提升配网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有充足的的资金支持,最终保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4)合理配置配电网无功补偿设施。在进行该项设施的配备时,需要坚持“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来进行。从而减少远距离输送无功电力的状况。所以这样可以更好的节省电力,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科学发展。同时这样的设备管理中,能够将变电站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能够将电网补偿和用户补偿相结合,从而充分满足用户的电力需求,实现配网经济运行,保证其供电的可靠性。

2.2 完善停电检修工作

完善停电检修工作需要加强维修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从而保证检修质量,实现配网供电的安全运行。在进行相应的管理中:(1)应该制定相应的综合停电管理制度,检修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制度进行检修,从而保证配电设备的有效运行,提高配网的可靠性。一般情况下,电力配网都需要进行相应的检修,这就会造成配网供电停止,所以企业做好全年年度检修和配网工程的停电计划有着重要性。这样可以减少一年内同一时间段一条线路的多次停电,同时它也可以将停电计划和设备巡查工作有机结合。(2)在制定相应的停电计划后,应该分解落实指标,实行目标管理,及时调整配网运行状态,从而有效实现施工单位申请的施工停电。同时每一项停电计划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停电操作必须要在规定的停电时间内完成,以保证能够按时进行停送电,从而保证计划的有效性,提高配网的可靠性。(3)及时把握当地电网电量需求状况,做好需求管理,从而提高整个电网的运行状况,实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在需求管理中,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供电需求数据,根据数据变化,时时调整配网电力供应,最终实现电网系统的高效管理。

2.3 做好转供电管理

做好转供电管理,可以有效的保证配网供电的可靠性。所以在加强其管理时需要进一步完善配网的网络结构,比如提高10kV馈线环网率,同时还要对每个月份的停电计划做出相应的安排,找到可以进行转供电的设备尽心专供电,从而最大限度的减少故障停电范围,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在对配网故障导致的用户停电中,应该要派出相应的施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最快的实现设备的正常运行,有必要时还要采取转供电的方式来对故障线路实现供电,从而保证用户的用电质量,缩短故障停电时间。

2.4 强化运行维护管理

强化运行维护管理,就需要供电管理部门做到以下几点:(1)实行年度巡视计划管理。配网的线路在一定的时期内会出现相应的问题,所以管理单位就要做好相应的巡视检测工作,从而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安全性,实现配网供电的可靠性。(2)做好年度检修计划编制管理。为了保证配网供电,在进行相应的巡检后,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对其维护和完善,这就需要年度检修计划编制,实现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终保证国家电力行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3)对设备存在的缺陷进行相应管理。设备维护人员在发现设备问题时要及时上报,并且进行更换,从而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减少故障引起的停电范围,保证当地生产生活。同时还要加大设备测验,提高设备使用性能和使用效率,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4)在设备以及电网系统的维护中,还要加大定检预试管理,从根本上减少停电现象的发生,提高设备的运行状况,保证系统的有效安全运行。(5)加强电力通道树障管理。在配网建设中,会出现一些树木,如果这些树木不能够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可能会带来安全事故。所以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加强对树障的清理,从而维护好配网线路的安全性。(6)做好防外力破坏管理。在我国输电线路一般在地上,这样就更增加了受到外力破坏的可能性。所以电力管理部门还应该要坐好防外力破坏的管理,可以加强电力线路巡视,减少人为破坏。还应该做好防雷避雷工作,减少自然灾害的破坏。在大雪天气时,也要做好线路的维护,最终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实现电力行业的发展。(7)电力部门要加强运行分析和管理。对电网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对于出现过的问题进行总结,从而提升整个线路的运行质量,实现电网安全发展。同时在这样的分析管理中,还可以提高维修质量和维修效率,提升配网供电可靠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要想提高配网供电的可靠性,不但需要提高电力部门的技术水平,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电力事业的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电力服务。同时,在这样的管理中,电网系统得到优化和升级,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求,最终实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峰.浅谈配电网规划建设遇到的难题和对策[J].大科技,2012(15):99-100.

第2篇

关键词 国防科研 竞争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 高校参与国防科研的现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指出要全面提升我国国防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出了要加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指导方针。这为高校开展国防科技工作带来了重大的机遇。高校通过参与国防科研可以有效地提升自身科研水平,促进学科发展,提高大学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能力,也可以有效地提升国家国防科研水平,为全面推动国防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教育部直属高校承担的科研任务涵盖了核工业、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等全部国防主体行业。

相比“十五”期间,高校在“十一五”期间承担国防科研经费突破一百亿大关,获得了大量的国家级奖励和国防专利,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国防科研团队,构建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平台。大部分直属高校都成立了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防科技研究院或军工办等专职管理机构,资质认证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近三十所高校成为国防科研“三证”齐全单位,并有多所高校列入总装装备承制单位名录。

2 高校国防科研竞争力不足的原因

教育部直属高校系统因为体制机制上的问题,造成了信息不对称,渠道不畅通和科研资源难以共享等突出问题,高校固有的松散型管理体制无法适应国防科研集中型管理的高要求。高校相比传统的军工企事业单位,有着学术自由、科研创新性强的优点,在人、财、物方面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但同样也在人、财、物和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使得政府部门和军队部门在给予重大项目方面更加倾向于军工企事业单位,导致了高校在与传统军工企事业单位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

2.1 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高水平人员的积极性调动和项目人员管理方面。国防科研具备保密要求高、研制周期紧、质量管理细等特点,而高校在科研中体现出能者多劳的特点,骨干往往身兼多职,有着多个科研项目。对于高水平科研人才来说,有效调动其参与国防科研的积极性是目前存在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在国防科研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上予以创新。再者,高校在国防科研中不可避免地有许多学生参与,学生作为科研人员的团队具备其不确定性,这给项目的保密、质量管理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

2.2 经费问题

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局等政府部门在国防科研项目中高度重视申报单位的前期工作基础,在一些重大项目中侧重于成熟稳定的技术,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着自身优势,但在技术成熟度、应用方面无法与军工相关院所和企业比拟,往往在重大项目申报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加强相关项目的前期研究是获取高级别国防科研项目的重要基础,对于高校来说加强前期研究可以很好地促进自身学科发展,然而高校在预研经费来源方面还存在较大困难。

2.3 资源问题

高校是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覆盖面广,与科研相关的人员、设施、设备等分布在各二级院系所,涉及到跨校联合的科研项目涉及的学科面和人员范围更加宽广,因此高校在申报系统、型号级的国防重大项目方面还无法有效解决科研资源分散的问题。因此如何整合资源优势,做到集思广益、平台共享成为高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2.4 管理体制弊端

企业在科研生产中任务单一,管理上集中度高,对于开展保密和质量工作来说具备良好的条件。高校普遍采用松散性的管理体制,科研人员与设备、设施等相对较为分散,这给国防科研相关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问题。高校当前的科研评价体系还无法满足国防科研的要求,在国防科研的质量保障方面,高校在多个科研方向上有着不同的科研生产任务,这对国防科研质量保障体系贯彻和实施来说任务更加艰巨。这些管理体制方面带来的问题给高校参与国防科研带来的诸多难题。

3 有效提升竞争力的措施分析

3.1 转变观念,积极寻求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国家更加重视高等学校参与国防科研工作,陆续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加大了“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力度。这对于高校来说是促进自身发展的重大机遇,然而受到传统体制机制的束缚,高校还不能很好地融入到“军民结合”的大潮流中,高校所倡导的学术自由的氛围与国防科研的高度集中管理产生了一定矛盾。高校要适应国防科研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必须针对国防科研特点,积极去研究和制定行之有效、具备创新性和符合自身特色的管理体制,确立良好的政策导向。

3.2 依托优势学科,积极瞄准国家重大专项

政府和军队部门非常重视高校的高水平学科及其创新能力,往往在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工作中积极寻求相关高校的高水平学科支持,高校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学术交流以及学科前沿跟踪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寻求创新型的高水平大学参与,政府和军队部门可以有效避免了重大专项建设过程中科学目标的狭隘性,并能显著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高校来说,依托其优势学科,积极瞄准国家重大专项,加强与上级对口单位的交流合作,可以有效地发挥高校的学科优势,服务国家国防事业。通过参与重大项目的前期论证,高校也可以为后期进入重大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3篇

一、调整教学内容,使之更符合冬季体育教学的进行

传统高中体育教学内容主要是以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和体操等教学内容为主。这类体育教学内容由于学生从小学开始便经常接触,因此,非常熟悉这类体育教学内容。在现实的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大部分体育教师以这类体育教学内容为主进行身体练习。在我国北方的冬季,由于持续时间较长,天气相对寒冷,学生在进行篮球、排球、体操等练习内容中,由于天气寒冷,学生双手灵活性受到一定限制,加之器材的表面相对较凉,则不利于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因此,在现实的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内容,改以符合学生进行冬季体育练习的内容。冬季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低强度不间断的练习内容为主,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身体温度,让学生在不断活动过程中的身体温度对抗外界寒冷的环境。常见的北方冬季的体育练习内容有足球、耐久跑、追逐类身体练习和班级性的游戏等。这类体育运动项目可以让学生的身体温度始终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面,让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以所产生的热量对抗严寒环境,从而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培养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调整教学时间,使体育教学在相对温度较高情况下进行

传统体育教学设计时间的安排相对凌乱,几乎没有任何规律而言,仅仅是将体育课与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穿插安排即可,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课会出现在间操的后面,以及课外体育活动课的前面等。在北方冬季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体育课时时间布置不合理,给正常体育教学的进行带来一定困难。如有些体育课在上午第二节进行,在这一时间由于温度较低,不利于学生进行身体练习,再者很多体育课出现在间操和体活课的前后,这样学生在室外的时间便会加长,也不利于学生正常身体练习的有效开展。为了在冬季更有效地进行身体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冬季体育课的魅力,在现实体育教学安排过程中,学校应该根据冬季的现实情况作出适当调整,对一些不合理的体育课时时间进行重新规划,将体育教学时间放置在上午的第四节课或者下午的第一或二节课的时间内。在这一时间段内,由于温度相对较高,便于体育教学的进行,因此可以选择在这一时间进行,更好地保障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让学生体会体育运动带来的乐趣。

三、调整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身体练习时间

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由于涉及技能的传授,因此,在现实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对部分体育技能的重点、方法和一些规律讲授,除技能的讲授外,还要对学生在身体练习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一些从事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规则等内容进行必要的讲授。因此,在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一节课45分钟,则会有很大一部分时间应用在教师的讲授上面。在冬季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要调整好教学方法,加快讲解速度,精简讲解内容,尽量减少学生原地不动,仅仅依靠自身体温对抗冬季寒冷天气情况的出现。调整教学方法就是降低教学过程中讲解法的比例,转而以练习法、合作学习法等学生多动,教师少讲的体育练习方法为主。让学生在整节课上,大部分时间都处于肢体活动过程,让运动过程中骨骼肌所散发出来的热量对抗严寒。

四、增加对学生的鼓励,让学生勇于面对严寒战胜自我

第4篇

[关键词]卷烟厂 变配电 可靠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41-0266-01

配电系统作为卷烟加工企业的关键动力设备之一,担负着为卷包、制丝等生产工序提供能源的任务。本文以某卷烟厂配电系统为例,通过对配电系统的运行现状进行分析,从改善配电系统电能质量、降低电能损耗、提高供电的稳定可靠等方面进行研究,实施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配电系统运行现状

某卷烟厂现有1所高压配电室、3所低压配电室及6台变压器,配电柜全为封闭式结构,由于设备投入年代较长,性能下降,自动化落后,导致可靠性不高,已造成停电事件,影响正常生产。

2 具体改进措施

通过研究配电系统结构、原理和性能,我们参考相关技术资料,并结合设备实际运行情况及关键参数的数据分析,提出并实施多项有效措施。

2.1 谐波治理改造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配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用电设备,引起了电网电流、电压波形的畸变,高次谐波显著增加,成为电网中的“公害”。采用动态混合有源滤波器将有源电力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混合运用,具有以下优点:1、实时跟随、动态补偿,采用基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检测技术,实时监测谐波电流,自动跟踪负载谐波变化,完成动态补偿,具有高度可控性和快速响应性。2、优良的补偿性能,不受系统阻抗的影响,可消除与系统阻抗发作谐振的风险,同时用来抑制供电系统中因谐波引起的系统谐振。3、灵敏的补偿方式,不仅可以对单个谐波源独立补偿,而且可以对多个谐波源集中补偿。

2.2 优化电容器投切方式

原无功补偿柜中的电力电容器在接通或断开时会产生很大的浪涌电流,从而使接触器的主触头产生熔焊现象,造成回路的电压波动而降低配电回路的供电质量。通过在电力电容切换执行机构中加装阻尼电阻,限制浪涌电流峰值。当电容器执行机构线圈通电时先接通辅助触头,在辅助触头加装延时装置,延迟50毫秒后执行机构主触头再闭合,同时将阻尼电阻短路,确保正常供电;当执行机构线圈断电时,辅助触头会先断开,确保电容器经过主触头断开;在回路中串联电感,人为地增加回路的电抗,从而达到更有效地衰减浪涌电流峰值的目的。

2.3 多功能无线监控系统改造

由于配电系统采用全封闭式,运行过程中无法做到实时监控设备内部运行状况,特别是接线排、断路器连接部位、内部接线端子等关键点无法及时发现隐患进行预防维修,导致设备劣化发生故障,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改造:1、在总柜及大负荷断路器进出线端子、铜排连接部位等处安装无线测温热电偶,用于将监控部位的实时温度,并通过无线传输给接收设备。2、安装无线接收设备,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收集编码发送到PC终端设备。3、在PC终端安装监控系统软件,系统软件包括实时监控、温度超限报警及手机短信提醒等功能。

3 取得的成效

通过上述改进措施的综合运用,取得了明显成效。1、改善了电能质量。全面改善电网质量,滤除电网谐波,无功补偿,防止电网串并联谐振、电压波动和闪变,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2、降低电能损耗。由于补偿了谐波电流和无功电流,使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电流减少,变压器和输电线路的损耗减少,节能约10%;3、降低了设备维修费用。减少因发热造成的设备故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周期。

参考文献

[1] 王胜鑫 基于有源滤波器在烟草行业低压配电系统中应用的分析,智能建筑电气技术 2012,6(5)

[2] 汤滟 基于无线传感网的配电监测系统设计, 低压电器 2011, (15)

第5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问题;应对措施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项目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越来越受重视。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项目的决策和运行建设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建设项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经过调查分析,发现许多可行性研究工作中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严重影响了项目的建设。因此,如何做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为建设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已成为相关人员亟需探讨的问题。

1 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

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所有工程环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实践表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发生在建设项目的前期阶段,是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在项目建设书批准之后、领导做出决策之前,相关人员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对建设项目的技术实施、经济数据进行论证,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从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的作用来说,报告是对建设项目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进行下一步工作,进行报告编制及后续工作顺利开展的纲领性文件。就目前的理论研究和统计资料现实,对于具体的建设项目来说,可行性报告研究与编制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实施及企业的经济利润,甚至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对于建设工作者来说,科学合理地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是一门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

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以下特征:首先,严格的论证性。人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必须就人们对立项可能提出的质疑进行论辩,以使人们消除疑虑,接受可行性的观念。其次,预见性。考虑要个而、预见要尽可能准确。要分析各种复杂的因素,要研究其相互之刘的关系及其变化发展的情祝。

2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问题

2.1报告内容缺乏深度

首先,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与行业标准在内容与深度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大部分可行性报告的总论未能一目了然,直观地展现报告的全部内容和提纲。此外,可行性报告的内容缺少对相关市场预测数据,对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未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对国内市场的现有生产能力也未能给予科学合理的定量分析,对销售市场、价格竞争和产品本身更缺乏客观有效的分析,最终导致后期相关评价内容缺乏科学依据。

其次,很多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在内容上都缺乏深度分析,对建设项目的产品方案、建设规模、技术指标和经济目标都缺乏细致的分析,根本没有形成论述性文件。在对建设项目进行方案设计的时候,可行性报告中去烧对比方案,建设方案、工程方案、设计选择和技术方案的选择面都较窄。如此一来就可能引起投资估算的经济分析出现单一化倾向。此外,有些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仅重视建设产品本身,缺乏对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能源节约等方面的分析,有些可行性报告中虽然涉及到环境问题,但是并未达到报告本身的要求。

2.2 可行性研究的数据分析不详实

在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经济评价部分虽然已经涉及到很多重要数据,但是其中缺少对基础性数据的调查研究,即便报告中有关键性数据,但是这些数据的来源、真实性、可靠性都无法得到证实,仅仅是财务随意借助一些方法得到的数据,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在报告的生产规模编制上,对建筑项目的建设原则和计算过程的编制不够详细。在对环境保护、节能方面的数据分析方面也是泛泛而谈,没有具体的要求和措施。在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面,缺乏对主要技术和设备的价格分析,相应的建设工程造价分析也就缺乏科学性。

3 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应对措施

3.1 规范流程管理、落实作业要求

对于承接可行性研究业务的单位来说,具备完善的、标准化的可行性报告编写流程非常重要,即从订立编写意向、协议签订、与客户沟通到可行性报告的编制、校对、完成等一系列过程都应该建立在标准的规范流程体系上。标准、规范的编制流程可是完成各项作业分析的保障,也是提高可行性报告编制的重要途径。

3.2 科学选择可行性研究的评价标准与方法,夯实基础工作

该项基础工作完成是否认真、仔细,收集整理的材料是否真实有效,都直接关系到可行性报告编制的质量。如果此项工作受到制约而导致数据资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则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将失去应有的作用。可行性报告评价方法和指标选择的优劣同样会影响到报告编制的质量。科学合理、规范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指标既可以真实、准确地描述、分析建设项目,又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强调风险分析,将其作为可行报告撰写的重要内容

投资项目要耗费大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宝贵资源,且具有一次性和固定性的特点,一旦建成,难于更改。相对于一般经济活动而言,投资项目的风险尤为值得关注,规避风险已成为各投资主体的主观要求。影响投资项目经济效益的风险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风险、技术与工程风险、组织管理风险、政策风险、环境与社会风险。而且不同行业,不同项目以及项目前期的不同阶段的风险因素可能不完全相同。风险分析应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虽然借助于敏感性分析的结果,可初步判别项目风险。但风险因素具有层次性,应深入分析,以识别到基本的风险单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防范风险。

3.4明确投资估算的依据和标准

投资估算中,应说明投资估算依据方法和标准,必要附表应齐全,以论证投资估算的合理性。对引进的技术、设备,应阐明引进理由,并提供设备的内、外分交、技术设备的水平、报价等最直接可靠的资料,以保证引进技术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和合理性。

3.5精心比选工程技术方案

工程技术方案是工程技术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且直接影响投资效益的优劣,是工程技术的核心,是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的高度体现,因此各行各业的标准对每个工程都要求有项目构成、技术来源、生产方法以及主要技术工艺、设备选择等因素在内的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比选,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才能保证工程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3.6加强职业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需要相关技术、财务、评估等专业人员组成项目团队,从各个角度对拟建项目是否可行进行考察和分析论证。但在实际中往往也存在一些可行报告编制人员未作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缺少技术经济知识,造成项目前期决策及研究结论可靠性差的情况出现。为规避上述情况的发生,作为咨询单位还应从专业人员配备,提高人员素质入手,使其成为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的途径之一。

4总结

总之,可行性研究可以提高决策水平,避免和减少项目决策的失误,以提高经济建设综合效益,是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关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做好项目基础工作,科学选择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方法,加强建设团队的合作,重视团队精神,提高从业人员的从业素质,保证工作质量,使可行性研究更有深度,为建设项目提供优质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内科护理;沟通;问题;措施

内科作为医院中重要的科室之一,有多个分支科室,组成结构复杂,不同分支科室患者之间差异较大,护理方法各不相同。护理人员作为平时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多的人,往往由于沟通不足产生误会,影响护患关系良好发展。既影响患者的诊治与恢复,也会打击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主动性和工作信心。因此,找到内科护理存在问题的关键点并针对性地给予解决,对化解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矛盾,建立信任非常有帮助。

资料与方法

从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由于护理时沟通问题造成投诉的案例76件。将筛选出的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试验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25~70岁,平均(48.2±3.4)岁;对照组男19例,女19例,年龄24~69岁,平均(47.9±5.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对投诉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寻找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试验组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行改良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进行回访,调查患者满意率。

統计学方法:应用spss18.0软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调查问卷结果及针对性措施:通过对患者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在内科护理沟通不佳时主要出现几方面问题,其中,医疗费用过高、护理人员工作水平较低以及护理人员态度较差为主要问题,见表1。

护理后回访结果:经过不同方法护理后,试验组有36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率达到94.7%,有2例患者仍然认为存在一些问题,但并未投诉,投诉率O%;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满意率78.9%,8例患者表示不满意,其中有2例患者提出护理投诉,投诉率5.2%。两组患者的满意率和投诉率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护理是一个繁杂忙碌、千头万绪的工作,尤其是对患有内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内科患者疾病复杂,经常累及多个脏器,病症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危害。良好的内科护理不但能帮患者解决身体上的病痛,还能降低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压力,对患者的康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合理解决方案如下:①强化岗位意识,提升护理人员素质:由调查问卷的结果可以看出来,目前我院的投诉案例中,由于护理人员服务态度差而导致的投诉占所有投诉比例的32.9%,位居榜首。护理人员岗位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造成与患者及其看护人员沟通时态度不佳,引发矛盾。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要增强护理工作者的岗位意识,提升护理工作者的自身素质。首先,在护理时严格要求自己,理解患者及其看护者的焦躁情绪,做到认真、周到。当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出现不理解时应积极解释,态度和蔼,切忌出现不耐烦情绪。适时对每次工作进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整理和反思,查找自身问题并进行改进。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护理人员可以表达自己在工作中的困惑和难以解决的问题,由表现突出或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分享工作经验,为其他护理人员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当护理人员因工作中的沟通问题而受到挫折和打击时,其他护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安慰、帮助,使其重新恢复信心和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后面的工作。②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业务水平:投诉案例中排名第二的就是护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的问题。患者生病以后,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巨大的折磨,尤其是接受内科治疗的患者。所以当护理人员因业务水平低造成处理失误就不可避免地带来沟通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强化护理工作者的学习,其所在单位应定期为护理工作者进行授课和考核,或者提供进修机会。尤其是关于一些特殊器械的操作,要对使用人员进行专门的辅导、培训,撰写SOP,方便护理人员熟记操作流程和注意要点,防止错误的发生。内科疾病复杂,患者可能多系统同时存在问题,作为一名内科护理人员,要学习不同种类内科疾病的病理过程、护理要点,满足不同患者的护理要求。同时护理人员还应该合理地调节自己的心态,防止由于过度紧张造成的操作失误,降低患者对护理人员业务水平不满带来的投诉率。③公开收费标准,细化收费项目:由本次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收费过高也是造成内科护理沟通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患者和家属在治疗过程中,对某些收费不甚了解并质疑,导致了与护理人员的矛盾。为此,医院应该将收费标准予以公开,可以采用荧光屏幕,将常用药物、处理费用等循环播放;将费用细化,明确标示名称、价格,方便患者理解,让患者对治疗费用有大体了解。当患者使用特殊药品或采用特殊处理时,应提前通知患者及其家属,征求意见后及时将患者意见传达给主治医生。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对治疗费用产生疑问,应及时、耐心地进行解答,消除患者心中的疑虑,建立信任感,避免矛盾的产生。④学习一定的心理知识,强化沟通技巧:以上问题的出现,除了本身原因之外,缺乏沟通技巧也是造成问题的主要方面。内科疾病患者有很多都经历了长时间的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备受打击,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的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患者心理活动方面的相关知识,在与患者沟通时,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的变化,采用适当语气,减少患者的不良情绪,缓解患者的压抑和抑郁,会使护理工作效果加倍。在与患者家属沟通时,采用一些沟通技巧,使患者家属可以更好地接受护理人员所要传达的信息,加强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任,便于护理工作的开展,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由于沟通造成的矛盾。

第7篇

[关键词]民办教育 就业力 USEM模型 对策

[作者简介]开芳(1978- ),女,江苏徐州人,河海大学学院在读博士,南京林业大学,讲师,主要从事基本原理研究和高校学生工作。(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2011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民办本科院校学生就业力研究――以南京地区X、Y和Z三校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1SJB88009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9-0091-02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民办教育恢复办学,自此以后,民办教育便处于不断发展和提升的状态中,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民办高等教育在中国高级管理人才和专门人才的培养工作方面作用明显,但与西方百年名校相比,我国高校背负着巨大压力,不一样的发展水平却面临一样复杂的全球化环境。因此,民办高校承受着更多大压力,尤其是在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上。如何提高本校学生的实际就业能力,是所有民办高校在生存和竞争中无法回避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力及USEM就业力模型

就业力(Employability or Employability skills),又被称为可雇佣性、就业能力等,最早由英国学者Beveridge于1909年在《Unemployment:a problem of industry》一书中提出。2004年,在第92届国际劳工大会上,国际劳工组织对就业力作出如下定义:个人在获取并保持体面劳动机会、在所工作的企事业单位或组织内部的各种职务间得到晋升和应对技术与劳动力市场条件等的不断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可通过一些教育和培训机会提升并可以被内化。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大学生的就业力问题,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表1列举了20世纪80年代到近期,学术界在就业力方面比较有影响力的几种组织或个人所给出的就业力的不同构成要素。

2004年,英国学者曼兹・约克和皮特尔・奈特在对大量雇主进行调查后,提出了USEM理论。该理论认为就业力包含四个构成要素,分别是学科和专业理解力、专业或岗位技能、自我效能感知能力、学习和反思的元认知能力。以此四个因素为基础,建立了如92页图所示的模型。约克和奈特这两位学者对该理论的四个构成要素给出了解释:学科理解力是指求职者对学科或专业知识的理解;技能包括求职者所应具有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学科或专业技能、通用技能和实践能力;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在行动前对自己所具有的水平的预估、选择和评定能力,即有效调动自身的学科知识、技能以实现目标的能力;元认知是人们在行动中和行动后对问题的反思及反思后的经验总结,是对自我认知的认知,是帮助人们学习如何学习的一种自我管理能力。

二、民办本科生就业力现状

为了解当前民办高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状态及其因素,本研究在南京地区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所民办高校,发放了1500份调查问卷。收回1392份,回收率92.8%,有效问卷1381份。其中X学校收回487份,有效问卷485份;Y学校收回442份,有效问卷434份;Z学校收回463份,有效问卷462份。

(一)当前民办高校本科生就业差距

民办高校大学生在综合素质和自身特点上与普通高校的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学习能力、学习韧性、基础知识储备存在明显的差距,就业时容易表现出专业理论薄弱、专业技能匮乏,心理素质较差等方面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民办院校毕业生就业力水平的提升。另外,优越的家庭环境和家长的包办意识,导致部分学生较强的依赖心理,并缺乏应有的危机意识,不能积极主动寻求就业机会并找到就业岗位。

(二)民办本科生就业力四因素现状

以USEM模型的四因素为基础,对民办高校学生就业力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学科理解力状况。学生在高考报名进行志愿选择和填写时,会受到来自家长、亲戚、朋友和老师的影响(见表2)。数据显示高考志愿是“自己选择的”比例较大,接近和超过一半,除此之外,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家长的意见。对于学科发展前景及与就业关系,学生知之甚少,X、Y、Z三所高校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认为好或很好的比例分别为16.48%、5.79%、7.89%,其余的大多数认为一般,认为不好和不知道专业前景的人数居中,分别占到了23.19%、36.28%、38.49%。

2.专业技能状况。表3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喜爱程度的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该组数据呈梭形分布,与专业选择时的数据分布情况不同,这说明经过四年学习学生对自己当初选择的志愿和专业,并没有一如既往地热爱或坚持下去,“喜爱”和“很喜爱”所占比例最多的也不过在26.54%,这跟当时选择志愿人数所占比例从48.06%到60.06%相去甚远。关于职业期望,备选项“专业对口,但不一定强求”“专业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关键是要发挥自己的才能”“非本专业不干”的选择基本集中在前三项,说明绝大多数学生能科学对待就业过程中的专业选择问题。

3.自我效能感状况。在面对就业问题时,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对其就业能否成功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对“面对就业,您的心态是”的四个选择项“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对自己没把握,但想尝试”“害怕就业,害怕竞争”和“其他”的被选项大多集中在前两项,说明现在学生就业心态比较健康,只有少数人对竞争持消极态度。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问卷设计了另外一道题目,“对于就业,您存在哪些困扰”,此项题目为多项选择,在三校被选较高的选项分别为“焦虑心理”“自卑心理”“挫折心理”“急躁心理”“从众心理”。

4.元认知状况。在就业过程中,有机遇也有挑战,如何把握机会对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有着决定性的因素。表4和表5分别为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准备工作和困扰。就业竞争力实际上是毕业生把握比较优势、获取就业机会、赢得用人单位欣赏的一种能力,是比竞争对手更具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能力。因此,就业竞争力一方面反映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于聘用人才的价值观。

三、提升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力的措施

结合USEM就业能力模型,提升民校毕业生就业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第一,科学设置学校专业,培养社会可用人才。培养的学生是否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是一所高校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民办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办学方面的灵活性,深入到企业中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为各学科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提供依据。根据社会就业市场的实际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各专业。

第二,强化专业训练,提高应用型职业能力。目前,我国本科教育大多注重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口径的宽度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应用型职业能力的培养。麦可思教育数据咨询公司对大学毕业生所做的调查分析表明,毕业生的实习对就业率的贡献排在第一位。因此,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市场人才需求的变化,积极对本校的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构建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

第三,加强就业引导,搭建人才企业间桥梁。学生就业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与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指导和引导密切相关。民办高校本身在办学方面与企业运行有一定的相似性,这是民办教育的优势和特点,民办高校可以抓住这一点,从教师队伍中抽取一些具有相关知识和教育背景及实践经历的老师,组建学校的专职就业指导老师。这些老师可以通过职业能力测试、性格分析、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模拟等途径,帮助学生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有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制定科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指导和帮助学生强化自己目标达成能力。

第四,尊重个体特征,提高学生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的了解,并且心理尚未完全成熟,一些想法和目标与社会现实可能存在一定的脱节。因此,在学生真正踏入社会前,要在尊重其个体特征的前提下,帮助其学会分析现实和认识自我,并适时、适当调整自己的努力方向,提高其认知能力和自我效能感。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学生在就业方面应对和分析就业环境、职业选择、自身特点时,能够更科学,可以少走一些弯路。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在信息获取和积累、对认识对象的分析和把握、自身逻辑能力的培养等方面下功夫。

民办高校在我国的发展任重道远,只有真正把人才质量提高到社会需求的层面,并且能为社会所用,民办高校的发展才能长久。

[参考文献]

[1]孙俊华,汪霞.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性研究:分析视角、构成维度和测量方法[J].全球教育展望,2010(8).

[2]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3).

[3]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5).

第8篇

【关键词】扶梯客伤;分析模式;人机物法环;预防措施

1、研究背景与目的

据统计,2014年广州地铁线网共发生843起客伤事件,其中有427起为扶梯客伤,占比重达50.65%。随着社会的进步,广大市民、媒体对客运安全的高度关注,市民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维权手段也层出不穷,对地铁客伤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提高车站客运安全管理质量,分析和制定有效的扶梯客伤预防措施,是地铁运营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地铁广州南站为例,整理出该站2014年全年的客伤数据,选取最典型的扶梯客伤作为分析对象,通过一套对扶梯客伤频发人群、频发位置、频发时间段、频发原因等要素进行分析的模式,深入剖析并总结出单个地铁站内发生扶梯客伤的重点人群、关键位置、关键时间段、主要原因,并通过“人机物法环”五方面,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制定预防措施,以达到减少和预防扶梯客伤事件发生,并最终将该分析模式向线网各站进行推广运用的目的。

2、分析模式

2.1广州南站乘客特点――(大、多、赶)。地铁站广州南站与高铁南站无缝接驳,进出客流量非常大,特别是2014年12月26日高铁贵广、南广通车后面临着更大的客流压力。该站的乘客特点主要是“大多赶”。(1)提“大”件行李。(2)外来人居“多”。(3)“赶”时间乘高铁。

2.2广州南站扶梯客伤分析。2.2.1扶梯客伤概况2.2.1.1客伤类型。地铁站广州南站2014年全年共发生客伤事件17起,其中扶梯客伤11起,占比重65%;自身原因4起,占比重23%;其他原因2起,占比重12%。2.2.1.2频发人群。受伤乘客年龄段呈明显升序,年龄越大摔伤概率越大,其中45岁至59岁年龄段乘客受伤共4起,60岁及以上年龄段乘客受伤共6起。45岁及以上乘客受伤的共占91%。可见中老年人是地铁扶梯客伤的易发人群。2.2.1.3频发位置。广州南站扶梯客伤发生位置(见表1)主要集中位置是J口22号扶梯(向上)、H口19号扶梯(向上)、上行站台头端4号扶梯(向下)。并且22号扶梯和4号扶梯客伤主要集中在扶梯中下部。这3条扶梯的共同点为:扶梯的乘客的使用率高。比如4号扶梯站厅B端的乘客超70%从该扶梯下到站台,而19号扶梯和22号扶梯是乘客去往高铁站的主要路经扶梯。2.2.1.4频发时间段。据数据统计显示,扶梯客伤主要发生在9:00-11:00和15:00-17:00两个时间段,这也与高铁时刻表到发列车密集度相吻合。该两个时段发生6件,占比重55%(见图1)。2.2.1.5频发原因。如图2统计,扶梯客伤原因主要由乘客携带行李过多及未站稳扶好导致,分别占比46%和36%。2.2.2广州南站扶梯客伤整体分析。通过前文所述可知,目前广州南站客伤主要以扶梯客伤为主,通过“人机物法环”五方面并结合不同车站情况选择多个或者五方面进行分析,(针对广州南站选用“人”、“机”、“法”三方面进行分析),引发扶梯客伤的主要情况有:(1)人:客流量大,乘客“大多赶”,因为乘客(尤指45岁以上)手提大件行李,又要赶时间去坐高铁,搭乘扶梯时常常未站稳扶好就在扶梯上跑,易发扶梯客伤。(2)机:关键位置扶梯,如广州南站4号、19号、22号扶梯,乘客使用频率高,发生扶梯客伤概率大。通常发生扶梯客伤的位置主要集中在向上运行的扶梯中下部(由于很多外地乘客不习惯搭乘扶梯,惯性原理),(此处需要指出的是4号扶梯向下运行,发生客伤的概率也很高,原因是该扶梯是站厅B端乘客主要下到站台的途径,大部分乘客因为抢上而在扶梯上跑动撞到其他人造成第三方客伤)。(3)法:广州南站扶梯客伤频发时间段为(9:00-11:00,15:00-17:00),这与高铁时刻表到发列车密集度相吻合,即高铁乘客到发时广州南站发生扶梯客伤概率相对较大。

3、预防措施――人机物法环

3.1“人”的措施。3.1.1优化关键岗位流程。要求上行站台岗尽量在4号扶梯出口附近进行立岗,待列车出站后在扶梯附近引导乘客不要拥挤,往人少的车门排队,待列车关门时在此附近留意站台和扶梯上乘客的动向,如有发现人员碰撞抢上时及时制止。3.1.2加强关键位置人员引导。(1)在扶梯客伤频发时间段(9:00-11:00,15:00-17:00),班中如有Y岗或志愿者时须安排到19号或22号扶梯处专职引导监控,负责提醒搭乘扶梯人员注意站稳扶好,遇到携带大件行李物品乘客及时引导其搭乘液压梯或帮忙协助运送到站厅A端液压梯位置。万一扶梯上发生乘客摔倒等情况时需及时按压紧停等采取紧急措施处理。(2)鼓动员工从站台至站厅重点关注提大件行李和行动不便的长者、孕妇等有需要帮助的乘客,引导其搭乘液压梯。减少此部分乘客携带行李乘搭电扶梯的机率,以此为减少扶梯客伤事件的发生发挥积极作用。

3.2“机”的措施。(1)关键时间段和关键扶梯可在扶梯标准运行速度范围内,适当调慢,预防乘客上扶梯时因速度偏快不适应发生客伤。(2)加强扶梯的检修保养强度,确保各扶梯不出现因设备故障导致人员受伤的情况发生。

3.3“物”的措施。(1)按要求在扶梯入口处摆放提醒广播,提醒乘客站稳扶好,并定期检查扶梯广播状态。(2)建议效仿白云机场和其他城市地铁的枢纽车站在广州南站19号、22号等关键扶梯入口处加装(可移动)的行李测量通过障碍立柱,一则可以减慢乘客上扶梯的速度;二则把超大行李乘客提前阻止在扶梯运行的前方,迫使其寻找工作人员或使用液压梯。

3.4“法”的措施。3.4.1维修防护。当扶梯发生故障需维修时值班站长负责扶梯开盖板施工请销点及安全防护的落实,如需开盖板务必在上下两端做好“U”型铁马防护。3.4.2巡视规定。按照特种设备的巡视要求进行巡视检查,同时在关键时段的关键扶梯等要加密巡视,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巡视要求。

3.5“环”的措施。3.5.1加强宣传。对搭乘扶梯注意事项的宣传教育,可通过广播、宣传资料、地铁电视等媒介向广大乘客传播搭乘扶梯相关知识,另外也向乘客宣传紧停按钮的操作,让乘客在必要的时候可通过按压紧停等操作起到自保或者保护他人的作用。3.5.2警醒告示。确保扶梯上的贴纸齐全完好,建议在广州南站下行站台适当位置增设相关提醒告示(内容:请携带大件行李的乘客自行前往站台中部搭乘液压梯通往站厅或与车站站台工作人员联系请求帮助);同时可以在19号和22号扶梯上方加装大幅告示,提醒乘客站稳扶好,搭乘扶梯时放慢速度。

4、推广与运用

根据前文分析模式及预防措施“人机物法环”方面的研究,可将研究成果推广到线网各站,尤其是与火车站、客运站接驳的地铁站及大客流换乘站,可以通过前文分析模式,结合各站实际特点,从本质上进行深入分析,清楚本站的重点人群、关键位置、关键时间段、主要原因,并通过“人机物法环”五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如优化岗位,加强关键扶梯引导、加强对乘客搭乘扶梯事项的宣传教育、加强对扶梯的维修保养、加装更人性化指引类设施以及安装更先进设备等措施,加以实施和运用,从而减少和预防单站乃至线网各站发生扶梯客伤情况,以保证良好的地铁运营秩序和公司服务形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