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14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在建工程项目信息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 通信油田 工程建设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引言:油田通信正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主要用于油田的勘探开发、生产建设等。油田通信工程的建设使得油田单位能够实现信息化的管理、卫星通讯等,为我国油田通信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然而,在我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油田通信的工程建设也面临一定的挑战。
一、油田通信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分析
1、油田通信工程建设的背景及现状。石油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能源,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建设发展规划中占据着很高的地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我国的石油开采已经经过了漫长的时期,最典型的油田就是大庆油田,但传统的开采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油田通信工程也在逐步建设和完善。通信建设应用于油田,为石油的开采提供了一个从勘探、开采、储备、运输和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一体化服务,将其中的程序数据化、信息化,为油田单位的管理提供了数据化的服务,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促进我国油田通信工程的发展。
2、油田通信工程建设的现状分析。石油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资源能源,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石油资源却是一项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对石油的需求和开采量越来越大,全球的石油资源储备量越来越少,所以人们开始不断寻求新的能源来代替石油,所以就要在新能源的开采技术上创新,因而,通信油田建设就应运而生了。
二、油田通信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大量数据传输问题。数字化油田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处理很多的数据,大量的数据传输和分享,对通信设施的要求也很高,很多通信工程由于数据传输任务过于繁重,导致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甚至损坏等现象,这对油田通信工程的建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造成一些经济损失。所以对设备的要求以及通信质量的要求都是很高的,避免出现数据损坏和丢失现象的发生。
2、通信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随着通信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众多电信营业商纷纷加入到对油田通信的竞争中。导致许多通信商采用降价竞争的方式,这就给油田通信的经营带来很大影响。同时,通信油田的建设也会受到影响。
3、管理体制不完善。在油田通信工程的建造过程中,各个部门都应该相互配合、协调一致,这样才能更高效地完成任务。但有的通信工程缺乏一种完善的管理体制,分工不明确、施工混乱、进度不一、监管不到位等问题都存在,这些问题就会严重影响通信工程的建造,若不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会影响通信工程的质量,造成工程质量差、寿命短的现象。
三、解决措施
1、LTE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为解决数字化油田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LTE无线通信技术在油田建设过程中的应用,LTE无线通信技术主要作用是使数据信号的传输速度更加快捷,并且传输的稳定性也有一定的保障。LTE无线通信技术是根据移动TD-SCDMA技术演变而来的。在数据的传输过程中一旦发生数据丢失,系统会自动将数据重新发回到终端,再次发送,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提高了传输效率。
2、完善企业监督管理制度。一个企业要想生存发展的长久,必须要有一个合理完善的监管体制,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仅能提高施工的进度和效率,还会大大提高施工的质量,提高企业的信誉度。针对一些通信工程建设中监管不到位的现象,要完善监管制度,在施工期间加强监督,建立奖惩制度和项目经理负责制,把要求真正落实,明确各阶段个人的具体任务,合理分工,提高工作效率。对建成的工程进行严格的验收程序,保证工程最终的质量。
结语:通信油田的建设正在蓬勃开展,它发展为石油开采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建设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设计问题、管理问题等,但通过规范设、加强管理也会使通信油田的建设更加规范化、信息化。通信油田的建设必将促进我国能源的开采和规划。同时,通信油田的建设发展离不开创新,鉴于目前通信市场的竞争激烈,更要创新发展,结合更高端的通信技术,不断创新通信油田的发展方式,促进通信油田的健康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刘明成.油库设备示教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8):114.
[2]高翔.通信工程建设管理不容忽视[J],邮电企业管理,2012(11)
关键词: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1-0096-03
职业教育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职业教育教学要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高职教育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模式,大致经历了学科系统化的课程开发模式、职业分析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和学习理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等三个阶段,目前正向“以工作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转变。因此,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宏观、微观研究,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主要定位于市场营销专业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各类企业从事业务员、业务代表、销售主管、区域经理、营销部门经理等岗位的工作。而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是企业此类人员开展营销业务和营销管理活动的基础,因此,《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成为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市场营销专业各门专业课程的先导。如何提高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成为授课教师一直努力探索的课题。因而,有必要对《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实践
(一)通过广泛的社会调研,利用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立课程名称、内容设置
在课程体系开发中,关键要遵循“确定专业面对的工作岗位或岗位群——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行动领域归纳——学习领域开发”这样一条逻辑主线。在开发过程中,要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行动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成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共建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前提条件。要保证课程内容体现职业性,就必须有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尤其是在岗位工作任务调研与典型工作任务归纳、行动领域确定、课程内容设置等方面,必须要征求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并进行论证,才能确保课程体系及课程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课程在开发与设计过程中,对诸多企事业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多次邀请企业界不同层次资深营销人士参与课程设计分析会,分析会上企业界专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与建议。经过反复论证与探讨,首先,将课程名称由原来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改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由指向科学学科转变为指向工作过程。传统的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突出体现学科的专门性、系统性、规范性,而课程名称变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后,更加突出体现从事营销业务和营销管理人员的岗位工作任务,更能贴近企业实际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要求,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更能体现高职的特点。其次,根据企业专家提供的关于企业在市场营销过程中信息收集的一般流程、不同层次营销人员收集的信息种类、特点、途径,信息收集和处理的基本方法等信息,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和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
(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内容设置 课程充分参考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实际需要,按照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工作流程为线索重新组织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为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准备、信息收集实施和信息处理及报告撰写三个部分。(1)“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准备”部分是企业在实施一个信息收集项目前所要做的所有准备工作,包括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的任务和目标的确定、信息收集方法的选择、信息收集方案的策划以及信息收集工具的准备等。(2)“信息收集实施”部分包括信息收集人员的培训、各种信息收集方法的实施。(3)“信息处理及报告撰写”部分包括信息的处理、营销信息分析报告与小结的撰写。
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目标 理论教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满足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课程教学围绕着市场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以学生实际能力和技能训练作为课程教学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完成教师给定的具体信息收集项目为目标,边学边做,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在完成项目过程中穿插各知识点的教学,使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具体见表1。
具体的实施过程 在教学中,由教师给定信息收集项目,根据工作过程教师事先将项目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并在每个子任务中安排一定的理论知识教学,伴随项目的完成,知识的教学也相应完成。以一个学期完整的教学过程为例,首先,教师从贴近学生实际和企业需要出发,确定一个项目任务,并按照工作流程,将项目分成“信息收集计划策划与撰写”、“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与撰写”、“信息收集实施”、“数据处理与分析”和“信息分析报告撰写”等子任务。在实施第一个子任务“信息收集计划策划与撰写”时,先授以信息收集基本流程、案头调查方法、观察调查方法、访问调查法、抽样设计等基本知识,让学生进行市场预调查以界定信息收集主题及内容,接着介绍或让学生自学信息收集计划书的格式及主要内容,同时,让他们开始策划和撰写工作,教师从旁指导,学生反复讨论、修改,定稿。完成计划书撰写后,进入第二个子任务“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与撰写”,以先授予市场调查问卷格式知识为基础,让学生撰写问卷,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不断对问卷进行修改、测试,学生在反复的测试—修改—再测试—再修改直至问卷定稿的过程中,自主掌握调查问卷写作技巧。第三个子任务是“信息收集实施”,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信息收集计划书”,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工具(即市场调查问卷等)实施实地调查。在此期间,学生运用学过的案头、观察、访问等主要信息收集方法收集市场信息,教师主要起到鼓励、解惑等指导作用。完成这个项目后,学生可以掌握几种主要信息收集方法的技巧,并可对吃苦耐劳、诚信等基本素质的认识有所提高。第四个子任务“数据处理与分析”基本在营销实验室中进行,教师先讲授辨别信息真伪、信息筛选的基本知识,同时,让学生选出有效问卷及信息;接着,采用实验室中的专业统计软件进行录入、统计、分析工作;教师边讲解软件操作方法,学生边操作,完成信息数据处理知识教学。最后,进入“信息分析报告撰写”子任务,主要是将分析的数据展示出来,授予基本的信息分析报告格式、内容和要求等知识,要求学生经过讨论—撰写—讨论—修改直至定稿的过程,才能将报告提交上来。因此,经过一个学期,以一个项目作为载体,学生完成了边学、边练,边学理论知识、边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
遇到的实际问题
(一)项目选择的困难
一个好的项目是基于工作过程项目教学成功实施的前提。在选择项目时,为了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真正基于工作过程,往往考虑选择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实际项目,但由于学校教学特点与企业工作任务完成之间的差别,致使校方教学与企业经营间矛盾的产生。
时间上的矛盾 企业以经济效益为重,一个项目的完成一般有时间的限制;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确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一个项目的执行贯穿整个学期,这是处于瞬息万变市场中的企业很难接受的。
要求不一致产生的矛盾 实施项目教学首先要考虑这个项目是不是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企业方提供的就是要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项目,一般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一般尽量选择学生较为熟悉的快速消费品调查项目,但对于对专业课接触较少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还是会出现对问题的分析不透彻、提出的观点经不起推敲、很难完成一份质量可靠的信息分析报告并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况。对于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有待斟酌,这也会直接影响下一次的校企合作。
(二)授课教师工作安排的困难
课时数确定难以控制 基于工作过程项目化教学以学生完成教师给定的具体信息收集项目为目标,具有边学、边做,边做、边研究,边研究、边学的特点,组织实施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课时的确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影响,并且在教学工作中,涉及与以往传统授课模式更多的讨论、纠正、总结等环节,课时数不能确定。
工作量大,教师指导上存在一定难度 由于涉及整个工作过程,就会出现一些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学生除了自学,还会请教教师,会经常进行深入细致的讨论。教师在指导上面对诸多学生,学生各有各的观点,在工作过程中,实际项目往往随多变的市场也会出现各种实际问题,并层出不穷,因此指导的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尽心尽力地进行指导,但还是会经常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综上所述,即使存在着诸多问题,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逻辑起点,以职业岗位群职责、任务、工作流程分析为依据,进行内容选择与重构;以行动为导向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实践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工作经验、知识和能力体系,通过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创新,使教学内容和企业需求深度融合,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
[2]徐国庆.什么是职业教育项目课程[J].职教论坛(教研版),2006(4).
[3]徐涵.我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历程与典型模式评价[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摘 要:在建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现实中规范在建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如实的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部分在建工程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关键词 :在建工程 会计核算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在在建工程实际核算的过程中,虽有会计准则对核算行为进行规范,但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核算通常难以按照准则进行,在建工程项目的核算上仍存在问题。因此,探究在建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问题以及相关的对策在实际中是十分必要的。
二、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于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上的弱化以及会计核算过程的遗漏,使得在建工程项目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1、人为因素参与导致产品不真实。在建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人为调整成本以及利润的现象,从而使得产品不够真实,利润虚假。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项目在没有立项之前,就存在对相关利润进行人为调节的现象。部分企业为控制支出的金额,将原材料的费用、员工差旅费以及人工的费用等均归入立项工程中,从而对利润指标进行调节。这一做法显然妨碍了真实利润的反映。
2、工程结算滞后现象严重。很多企业存在着在建工程项目已经完工,但“在建工程”科目仍未结转的现象,其中部分工程的挂账时间竟达十几年之久。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项目无计划性、项目资金无法到位导致烂尾楼存在。很多企业在进行立项投资时不对投资的风险以及回报进行评估,导致许多工程建到一半就不得不放弃,企业前期投入的巨额资金难以收回。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失,也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有效运转。
3、施工单位重视程度不够。在建工程项目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营工程,另一种则是出包工程。这里说的主要是出包工程。一个普通的出包工程从定标到确定最终的施工者,需要转包四到五个单位。这些单位有的是雇用农民工组成施工队伍,通过挂靠有资质的施工单位,交纳一定费用之后由被挂靠的施工单位来代为开具工程建筑发票。这种方式费用较为低廉。但工程的管理不被重视,于是就造成了工程完成后不能及时办理结算手续,交接变动手续十分混乱的现象。一个大型的工程项目多要经历几年才能完成,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职位变动导致的各项资料条款交接不清或者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4、将完工后的借款利息计入工程造价。会计核算制度上规定,借款利息在在建工程达到可以使用状态之前的专项借款利息可以计入工程成本。而在在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以使用的状态之后就应该记入当期损益项目。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企业在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后仍不及时办理竣工手续,使得完工后的利息仍计入在建工程项目,从而使得在建工程成本出现虚增的情况。
5、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部分在建工程项目中,施工方的会计人员职业素养较为低下,导致在建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方法存在较大的问题。同时,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工作时无法做到得心应手,核算工作无章可循。
三、在建工程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的对策
1、规范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企业应该结合实际以及对未来发展情况的预期,从开始的各个环节到结转固定资产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注意实行相对应的责任管理制度,以确保不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无人担责而导致的拖慢工程进度甚至工程难以进行下去的现象。
2、加强对决算的重视。要解决在建工程项目中会计核算的问题,就要改变过去重视投资轻视决算,重视项目立项之前的审核轻视项目开工之后审核的行为。加强全程决算的意识,使项目进行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同时,积极改变工程指挥机构的时效性,变短期为长期,使其职权延伸至在建工程结束。加强指挥机构在在建工程的各个环节的协调作用,从而保证在建工程决算按时完成。
3、及时结转成本。在在建工程完工后,应该按照借贷双方及时结转货款,借方所记载的成本及时转入贷方相关科目。对于施工方而言,没有项目经理提供的施工人员的工资发放表和材料票,他们的“生产成本”科目就会因为借方发生额不足而产生贷方余额,从而税务机关在进行审核时会认为施工方虚增成本以少缴所得税。这样一来,施工方就要蒙受不白之冤。及时结转成本,对企业和施工方来说都有益处。
4、对在建工程进行定期盘查。企业应该时常对在建工程进行盘查,以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制度》的相关规定,企业应该定期或者在每年年底时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并且依据会计谨慎性原则的要求,科学预计在建工程可能会发生的损失,若在建工程已经出现减值的情况,则应该计提减值准备。
5、会计科目精细化。对在建工程这一会计科目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实务中,按照在建工程的性质进行细分,设置多项一级科目,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实际款项进行精确控制。传统的财务核算方法在核算一些周期较长、规模较大的在建工程时子科目至少要设置到三级,导致子科目之间转账十分频繁,账面及其混乱,同时也违背了企业内部管理的要求。通过增加一级科目,减少二、三级科目,减少“在建工程”这一科目的压力,使得工程通过其他科目得以体现。财务部门也可以清楚简明的获得每个在建工程的全部账目信息。
6、规范固定资产管理。企业应该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问题,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进行集中管理。在建工程的各项确认时间必须明确,缩小企业的可操作时间。该部门应该对在建工程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的控制,通过分管责任制,使责任和义务得到明确,防止相互推诿的情况出现。对在建工程过程中任何需要确认的时间点及其确认依据都要明确。
7、重视考核办法的落实。在建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要有制度可依,这就要求企业重视考核办法的落实。要组织专门人员进行办法的制定,并且要结合本企业特点,制定有本企业特色的考核办法。注意在考核时对在建工程的支出和预收账目的变化予以特别关注。对主要费用要着重进行确认和调整,来保证考核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四、结束语
希望本文能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在建工程的会计审核需要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只有各方面积极的予以配合,才能有效解决在建工程核算中的众多问题,促进企业在建工程的持久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建峰.在建工程核算不完整的对策[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
关键词:电力企业;在建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1 引言
当前,电力企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力企业的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都不断扩大,为了使在建项目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重视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和其建设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采取优化的目标成本控制方法,降低成本。电力企业具有较强的管理和技术实力,在建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经济指标,要提前将在建项目的成本进行控制和预防措施,通过节能降耗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电力企业的在建工程施工面临着复杂的外界环境,有要面对着原材料成本和员工工资上涨的压力。为此,电力企业要严格按照科学管理进行成本控制操作,要动员全体员工,提高成本控制责任意识,加强施工过程的动态管理,进行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和细化,根据在建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和环境,管理人员应创新多样化的方法进行成本控制,以提高电力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 电力企业进行在建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环境下,电力企业应对在建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电力企业在建工程成本应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成本费用,并且与设计电力企业在建项目的内容相关,同时也与在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经济状况有关。电力企业进行在建项目成本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环境,促使建设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管理,能够得到真实的工程建设成本,为以后的施工管理做好相关资料准备,提供借鉴的标准。在建项目的工程管理质量决定了电力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此,电力企业进行在建项目成本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直接制约着和影响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
电力企业进行在建项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包括:一些项目单位缺乏应有的市场经济竞争意识,不按照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进行规范管理;对于成本意识淡薄;成本控制与管理的内容和范围比较狭窄,缺乏技术成本管理或者全程管理。
3 电力企业在建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3.1电力企业在建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为了实现对电力企业在建项目的成本进行合理确定与控制,管理人员应依据以下几个原则来实施成本控制。
3.1.1 重视对在建项目的不同阶段进行成本计价和控制
电力企业在建项目具有规模投资大、施工周期长、物料耗费大,管理决策复杂,管理责任比较大。因此,为了能够明确在建项目的施工成本,就应重视对在建项目的整个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成本计价和控制,这样才能精细化每个施工阶段的建设成本,达到科学性和合理性。
3.1.2 做好在建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
很多建设项目缺乏对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往往导致建设后期超出预算,远远超出投资计划额,导致经济效益亏损。因此,电力企业的在建工程项目必须要进行项目成本的事前控制,创新成本控制的管理方式和方法。
3.1.3 在建工程成本的全过程控制
电力企业在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要贯穿到项目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要实现全过程成本控制的管理方法。并且将控制成本的重点放在在建项目的不同阶段上面,例如,项目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
3.1.4在建项目必须实行全程监理和控制
电力企业在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要实行全程监理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建设质量和获取经济效益。通过全程监理能够促使工程项目满足设计规范,并且合理地可控地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3.2电力企业在建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
当前,电力企业在建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管理成本控制,在建工程阶段成本控制,工程项目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合同管理成本控制能够主动发挥建设项目的成本控制,如工程量核定方式、工程款支付方式等等。电力企业的在建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人员应重视对合同管理成本的控制、内容、以及风险防范。在建工程阶段成本控制方面主要包括施工人员的作业费、材料费、以及设备租赁费用等等。此外还包括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成本,涉及到施工方案、材料消耗计划、机械使用计划等管理工作。再有,进度成本控制涉及工期、资源供应等成本。工程项目结算阶段的成本控制主要包括财务成本,资金支出调度成本,财务结算成本等。
4 电力企业实现在建工程成本控制的方法
4.1 加强施工的全程成本控制
首先,要优化组织施工方案,进行项目和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比较,选择最优的成本低的施工方案。其次,要将在建项目的成本控制进行责任细分。要通过各部门的管理内容和承担的责任合理优化资源,降低各项成本。再次,要借助信息科技,提高控制成本的现代化技术手段,增强工作效率。最后,要开展成本核算,明确员工的成本控制任务和风险,并实现成本控制的激励机制,要实现全员控制、动态控制。
4.2 完善在建工程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水平
在建工程的管理水平应不断进行改善和提高,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在建项目的成本。首先,要设立监理(含造价监理)制度。这样能够科学地控制成本。实行“限额设计”方法,促使设计成果实用、先进而且成本合理。其次,要加强技术经济分析,研究项目节约成本的可行性。再次,要根据在建项目情况实行市场机制的动态控制,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最后,对在建项目的管理要体现技术性和经济性。要设立工程咨询机构,为建设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专业化的工程咨询服务。对于项目施工资料进行规范化管理,加强资料的积累与分析工作,这样能够为在建项目降低成本提供准确信息和依据。要加强在建工程的工程审计,发挥其在成本控制中的职能。要合理安排工程项目审计的工作分配,要避免时间集中,带给审计人员过多的工作任务。要通过工程审计发现工程量工程取费标准的问题,才能采取措施及时整改。同时,审计部门要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的正常,实现对电力工程设计、概算,预算、施工结算等全方位的审计,这样才有利于在建工程成本控制。在建工程成本控制管理人员要加强选择合适的施工队伍、完善材料采购,以及加强合同的规范管理,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建设项目的成本。
5 结论
通过对电力企业实现在建工程成本控制的有效措施的分析和研究,得出电力企业在建工程一般地处偏远,要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进行工程成本的控制。管理者要制定好成本控制方法,促使施工的各环节能够加强成本管理,各部门紧密协作,提高管理效率降低工程管理成本和节约施工成本。涉及到在建工程的现场管理时,要组成具有懂得基层事务、懂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项目组,及时解决在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最优方案来进行控制成本。电力企业在建项目成本控制与项目建设周期有直接关系,在此建设周期中,管理人员加强自主管理,要根据工程建设进展,动态地控制建设成本。
参考文献
[1] 李志明.项目化管理在工程成本控制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 2012,(03)
[2] 孙莉薇. 探讨如何控制电力工程的造价[J]. 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 2011.(04)
关键词:在建工程 项目管理 财务核算 无缝衔接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许多企业亦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在企业持续生产经营活动中,改扩建、新建等诸多建设项目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任何企业在重大的工程项目投入建设之前,都需要经历系统完备的准备。一般说来,首先应经过企业内部管理层正式审批,同意立项,然后再由企业撰写详细的项目建议书,继而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安全评估、环境评估、项目设计等,最后再将此项目上报具体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企业对项目进行建设管理、招投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常与设计、施工建设单位、设备材料供应商、监管部门等相关单位进行大量业务往来,直至最终与建设单位进行竣工验收、工程决算等。
任何建设项目的实施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每一个过程都不能离开工程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为了更好地计量和确认“在建工程”科目,我们应努力做到项目管理与财务核算的无缝衔接。这种无缝衔接怎样才能做到呢?笔者在此将具体阐述自己的如下几点想法。
一、在建工程科目的核算
(一)在建工程相关科目的设置
在建工程是指那些正在建设中的固定资产建设工程或改良工程,包括成套或单项建设的生产性、非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及施工前期准备、在建的新建项目、扩建项目、改建项目以及恢复项目等。在具体实践中,在建工程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予以确认:首先项目以及恢复项目等与该在建工程相关的经济利益具有流入企业的可能性;其次,该在建工程的成本可以被计量,且计量须具备一定可靠性。
在建工程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基建和更新改造等实际支出,以及那些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后续支出时的固定资产价值转入金额。应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等具体科目进行明细核算。针对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情况,在核算时应在本科目中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
(二)在建工程具体科目的核算内容
实际操作中,企业通常将会将多个项目的新建、改建、扩建同时进行,或者在一个重大项目之下,设置一些相对独立的项目单元,而这些项目单元通常又会同时进行,这些情况就要求我们根据工程项目自身的用途、性质等相关的独立性加以细分和归类。
1、 设置“安装工程”明细科目
“安装工程”可以细分为:材料费、设备款和其他费用等几项三级科目。当企业为在建工程的实际需要购入工程用设备时,可以先通过工程物资科目,继而转入该明细科目。该明细科目应同时包括:相关特种设备检验费、为工程进口的成套设备检验费、设备所附土建及安装费等。最后应通过“在建工程——安装工程——设备款”科目进行财务核算。同时,在建工程所负担的职工薪酬,应借记入本科目,贷记入“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而在建工程的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所提供的水电设备的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应借记入本科目,贷记入“辅助生产”等科目。
2、设置“建筑工程”明细科目
“建筑工程”科目可以细分为:材料费、工程费和其他费用等几项三级科目。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企业以出包方式来建造固定资产,而固定资产在企业与建造承包商结算工程价款的时候则可以作为工程成本,企业应通过“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工程款”科目对其进行核算。第二种情况是企业以自营方式来建造固定资产,当工程需要领用物资时,可以通过”在建工程——建筑工程——材料费”科目来进行财务核算。
3、设置“预付工程/设备款”明细科目
企业发包的在建工程在按照合同规定进行提前预付工程款时,以及合同中规定甲方提供转账材料设备的情况,发包企业在将材料设备交付建造承包商进行建造安装时,应该通过“预付工程/设备款”明细科目来对此进行财务核算。
4、设置“待摊投资”明细科目
“待摊投资”核算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在建工程发生的征地费、管理费、临时设施费、可行性研究费、监理费、公证
以及应负担的税费;能够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的在建工程所发生的借款费用;由于设计、自然灾害、施工等原因所造成的在建工程的报废或毁损,以及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报废或毁毁,在扣除残料价值和相关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等进行赔款之后的净损失;工程建设期间发生的工程物资报废和盘亏以及毁损工程的净损失、盈利的工程物资的净收益等。
5、设置“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
“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应按单项工程计提。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明显低于它的账面价值时,企业财务部门需要计提在建工程减值准备,通过“在建工程减值准备”科目进行财务核算。资产负债表日,当在建工程发生减值时,须按照应减记的金额,借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入本科目。当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时,应同时对已计提的在建工程减值准备进行结转。
(三)在建工程竣工后的财务核算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以暂估价值转固定资产的,应按照暂估工程的总成本转资,借记入“固定资产”等科目,并对之进行计提折旧或摊销;竣工决算后首先应红字冲回原暂估的进度款,再依实际成本进行调整,按照在建工程暂估价与实际成本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固定资产”科目,已计提折旧不需调整。
“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确认是至关重要的。在建工程资本化的时间点与后期固定资产实物的管理、价值管理、成本费用的准确核算有直接联系。确认不准会埋下固定资产实物无人管理、丢失损坏、价值不实甚至利润潜亏的隐患。在建工程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标准是什么?如何量化操作?
从具体的工作实践来看,笔者建议将签署工程验收合格证书作为“预定可使用状态”的量化标准较为合适。这样项目管理单位有了能明确做好各项转资工作的具体标准,同时财务部门也拥有了恰当监督在建工程与固定资产管理的实际准则,避免了固定资产从财务账面看新增时间很短,却申请报废报损模糊不清的情景。
二、在建工程的具体管理
(一)合同管理
负责在建工程相关工作的经办部门首先应按照公司的规定签订合同,审核会签生效的合同上报企业财务部进行备案。而且财务部应将其作为重要文书来进行管理,合同的保存期限按企业内相关规定来执行。
(二)投资控制
在控制整体投资总额、单项工程额度的同时,企业还应当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并制定相应程序,发生工程变更时按程序审批。重大变更还应报企业办公会或公司办公会审定后执行。 企业工程管理部门应书面确认工程进度,并交企业财务部门作为工程进度款支付依据。
(三)验收管理
企业在在建工程的管理中应重视验收报告的作用,验收报告是进行工程付款的基本依据,也是公司结转固定资产的有力凭据。企业在验收管理中应侧重于如何明确和加强责任单位或责任人承担责任结果的管理。
(四)核算管理
企业应保证在建工程的财务核算做到“入账有据、核算清晰、付款准确、结算及时”。企业内的各个业务部门都应完善工程物资的出入库手续,并建立健全项目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工程建设项目进度报告制度以及完工项目竣工报告制度。财务数据应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对接,业务部门出现不符合制度要求的情况时应及时进行制止,杜绝各项目间私自调整投资计划额度。
(五)减值准备管理
企业财务部门至少每半年根据有关资料判断在建工程是否存在减值迹象,如存在减值迹象则进行减值测试。减值准备计提之后不允许转回。企业财务部门要严格按照管理层批复文件对在建工程减值计提。
(六)付款管理
与在建工程相关的业务部门应认真填写“项目付款申请单”,该申请单按企业规定审批后,由财务部主管会计依据工程进度表与合同审核付款进度、付款人和付款金额,确认审核无误后,财务人员按照公司有关领导审批通过的“项目付款申请单”扣除代缴代扣的税金和质保金办理工程付款。
参考文献:
[1]万海芳.浅析工程建设项目成本管理[j].山东煤炭科技. 2011(04):15-17
[2]李洁.工程项目中的合同管理[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2(05):22-23
[3]郭常.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12(08):27-30
关键词:在建工程;财务风险;会计内部;管理
一、引言
在实施建设工程中,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黄金时期的到来,各在建工程的经营规模也在逐渐地壮大。在其规模扩大的过程中,对经营风险的防范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建工程在在建项目的建设中总会出现类似融资难、垫资多,成本难以控制以及工程竣工时面临的拖欠工程款以致应收款的回收难度大等风险,这些在建工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会加大在建工程对在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完成的难度,而作为在建财务相关工作的最基础部分,会计管理部门义不容辞。加强在建工程所属企业会计内部的控制与管理的相关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建设进程中的各向风险因素,有效地回避、转移、分散、减小这些财务风险,使得工程能够顺利竣工,进而使企业获得效益。
二、在建工程中蕴含的财务风险类型及成因
(1)工程在投标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工程在投标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首先就是投资风险。众所周知,我国在建工程市场中存在着激烈的投标竞争,为了能够抢先占领市场而把工程的标价越压越低的现象比比皆是。这将会导致一个不好的结果,即公司在接手了合同价较低的建设项目时如果稍微地放松了对它的管理,将会产生一定的亏损,严重时将使得公司面临做不好不做也不好的两难境地。因此,工程在投标阶段面临着相当的财务风险,投资决策则是公司内部风险因素相对而言比较大的经济运作活动。合同管理风险。工程在投标阶段面临的财务风险其次就是合同管理风险。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制度中,最能体现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议方式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合同。但就我国的在建工程而言,在施工中常常出现不重视甚至是忽略合同签订及其运作模式,无法做到将其进行严格的执行。而这种不重视,这种忽略将导致合同管理风险的形成。比方说,工程款的结算、支付、违约赔偿的方法和时间限制的不明确,对各项专用条款、通用条款以及特殊条款的不细化等都是对合同管理的不完善,这将会给公司招致不必要的损失。
(2)工程施工过程阶段的财务风险。在建工程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大致可以分为融资风险、垫资风险以及成本控制风险三类。融资风险针对的主要是在建工程所需资金的来源,而目前银行贷款还有自有资金是资金的主要来源,如果在建工程的资金周转不过来将使得公司面临很大的压力,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实施和完成。为了应对在建工程激烈的竞争,承接更多的工程,在建工程在承接工程后就要面临垫资的局面,遇到竣工时工程款收不回来的情况就要承受垫付资金无法收回的恶劣情况。而成本控制风险存在主要是由于在建工程受制影响因素多,如在建工程建设期间施工条件变得恶劣、物价有所上涨等等,而且建设周期时间比较长的缘故。因此,如果会计部门没有提出经济的先进的财务预算,就可能导致施工的质量下降、施工的时间延长、投入的成本费用增大、所需机具增加等情况。这些都将加大在建工程整体的进度,使得在建工程所在公司出现项目亏损的情况。
(3)工程竣工过程存在的财务风险。拖欠工程款风险主要来源于建设方所签订的合同的不彻底履行。在建设这一行业,建设方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拖欠大额工程款的情况屡见不鲜,而这将往往给在建工程带来的风险也是十分巨大的。尤其是在施工项目进入竣工阶段以后,如果编制工程竣工决算和工程竣工验收这两项工作得不到及时的办理将导致项目财务结算的滞后,进而加大在建工程项目的资金负担,加大在建工程的成本。
三、在建工程的会计内部控制策略
(1)实行资金统一调度管理,拓宽筹资渠道。众所周知,在建工程承担的项目有着明显的地域分散性,这种特点导致了在建工程资金分层管理的形成。不仅如此,在建工程还有着另一个特点,就是 “肥瘦不均”。在建工程肥瘦不均就使得在在建工程项目中有的资金匮乏不堪,而有的资金大量沉淀,这都使得在建工程的生产经营无法正常地运转。为此,笔者认为,在建工程的会计内部应该加强内部控制与管理,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归集并且统一调配各项目部的沉淀资金。在年初在建工程新上项目较多的时候,根据施工的生产需要,将在建工层的各向资金预算计划进行统一的编制以调节和指导在建工程日常的资金管理工作。在对资金预算进行编制的进程中,要系统性原则和全局性原则两手抓,既要满足现场施工生产的需求又要保证机关管理层的正常经营的开支。
(2)加强预算管理,推行责任成本核算。由上面的叙说可以看到在建工程十分重要的一项财务风险就是成本风险。对成本风险的控制,主要通过三算对比、通过量及价分来进行控制。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在会计内部用以下几个对策来对财务风险进行防范。在在建工程会计内部切实推行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根据指标的分解、指标的控制还有指标的考核这么三个环节来具体实施。
(3)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工作的规范。在建工程项目的内部会计控制的规范,主要包括三大环节:1)预算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在预算阶段进行的有效控制,主要是指工程造价的控制,加强对该阶段的控制,就是要在工程招标、定标、合同签订过程中,通过严密的演算和审核,加强预算的科学合理性,完善概算和复核的合法性、时效性和严密性。2)施工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施工之前,一定要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开工报告和相关资料的合格证明,如出现缺少证件的情况,会计部门不得支付相关的工程款项。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依据工程款支付制度,明确规定工程款项的支付条件、方式以及核算程序。会计人员要按时清查施工现场的物资剩余,并对基础设施建设支出进行核实,以便项目负责人能够及时掌握项目的实际耗资情况。3)工程竣工验收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时清点剩余的材料、设备等,同时归类整理各类财务资料。
四、结语
成本控制是在建工程会计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分析了如何在在建工程中有效地进行成本管理,然后提出了会计内部控制与管理的策略,为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本文着眼会计内部的控制与管理,系统分析了工程投资阶段和合同管理阶段的风险,在建工程中所有的垫资、融资风险,在建工程中所存在的成本控制风险以及工程竣工时面临的拖欠工程款等等风险,就在建工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会计内部的控制与管理,进而回避、转移、分散、减小这些财务风险使得其逐步形成一个自我协调、监督和制约机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
[1]袁雪.浅谈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26).
一、“双分录”业务会计处理专用科目
新《制度》为了适应扩大“双分录”会计处理业务,在净资产中取消了老《制度》中的“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又增加了“资产基金”和“待偿债净资产”两个科目。
(一)关于“资产基金”科目
“资产基金”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有7个方面,即主要是对行政单位的预付账款、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等共7个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在实际进行会计处理过程中,应当在“资产基金”科目中下设“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 等7个明细科目,按类别进行明细核算。该科目贷方登记预付账款等以上7个内容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金额的增加额,借方登记预付账款等以上7个内容的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金额减少额。本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贷方,表示行政单位预付账款等非货币性资产在净资产中占用的金额。
(二)关于“待偿债净资产”科目
“待偿债净资产”科目核算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即主要是对行政单位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需要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该科目的借方反映行政单位因发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在净资产中增加的应当冲减的金额,是行政单位实际产生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时的金额。贷方反映行政单位偿付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在净资产中减少的应当冲减的金额,是行政单位实际偿付的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的金额。本科目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行政单位尚未偿付的应付账款和长期应付款而需在净资产中冲减的金额。由此可以明白待偿债净资产是行政单位净资产的抵减项目。
二、“双分录”业务会计处理
新《制度》规定的“双分录”会计业务共有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政府储备物资、公共基础设施、存货、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长期应付款等9个方面的内容。
(一)关于“预付账款”
预付账款是行政单位在开展购货、服务等业务活动中,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或个人的款项及行政单位依据合同规定支付的定金。特别要注意的是行政单位支付可以收回的定金不属于预付账款的核算内容。为反映行政单位预付账款的增减变动情况,新《制度》新增了“预付账款”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行政单位预付账款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行政单位预付账款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行政单位实际预付但尚未结算的预付款项。主要账务处理为:
1.当行政单位按照合同发生预付款项时,按照行政单位预付给供应单位款项(含支付的定金)的实际金额:
借:预付账款——某单位、个人等
贷:资产基金——预付款项同时: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2.当行政单位收到所购货物或服务时,按照之前实际预付账款的金额:
借:资产基金——预付款项
贷:预付账款——某单位、个人等
若收到物资还要按照收到所购物资的实际成本;
借:资产类有关科目
贷:资产基金——有关明细科目
3.对于发生的补付预付款项,按照实际补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二)关于“存货”
存货是指行政单位在工作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主要包括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未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家具、用具、装具等实际成本。为反映行政单位存货的增减变动情况,新《制度》新增了“存货”科目,该科目借方登记行政单位存货的增加额,贷方登记行政单位存货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行政单位实际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主要账务处理为:
1.当行政单位外购存货收到验收入库时,按验收入库存货的实际成本:
借:存货
贷:资产基金——存货同时,按照实际支付存货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若有尚未支付存货款项的,应当按照应付未付存货的实际金额: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某单位、个人等
2.当行政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等发出、耗用存货时,按照发出、耗用存货的实际成本:
借:资产基金——存货
贷:存货
关于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确定,行政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来计算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三)关于“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行政单位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以及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行政单位的新老会计制度对固定资产的核算所设置的会计科目是一致的,强调一点是“固定资产”科目是核算行政单位固定资产原价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是相对固定不变的。主要账务处理为:
1.对于外购不需安装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时,按其外购确定的实际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 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2.若外购固定资产需要安装时,待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以其实际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同时冲减在建工程: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3.对于外购固定资产若尚有未付款的,应当按照应付未付款的金额: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或长期应付款
4.对于经批准出售、报废、毁损的固定资产,应将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转作待处理财产损溢,作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账面已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5.对于经批准无偿调出、对外捐赠的固定资产,则不用转作待处理财产损溢,直接冲减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按账面已提折旧额)
贷:固定资产(按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
(四)关于“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指行政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交付行政单位使用的建设工程。主要包括基建工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及信息系统建设等内容。新《制度》新增了“在建工程”科目,该科目主要用来核算行政单位已经发生必要支出,但尚未交付行政单位使用的基建工程、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及信息系统建设等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行政单位发生的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行政单位建设完工交付使用的建设工程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行政单位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的实际成本。“在建工程”科目除按具体工程项目设置明细科目外,还应设置“待摊投资”和“基建工程”两个明细科目,用以分别核算需要分摊计入不同工程项目的间接工程成本和由基建并入的在建工程成本。这里主要介绍除基建工程以外的改建、扩建、修缮等的建筑工程、设备安装和信息系统建设等非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处理。主要账务处理为:
1.若单位将固定资产转入改建、扩建、修缮时,应先将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会计处理:借:在建工程(按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贷: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同时还应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基金——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固定资产累计拆旧(已计提折旧)
贷:固定资产(账面原价)
2.如果单位将改建、扩建、修缮的建筑部分拆除时,则作如下会计处理: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按拆除部分的账面价值)
贷:在建工程
如果对改建、扩建、修缮的建筑部分拆除产生的有残值收入,则对残值收入作会计处理:
借:银行存款
贷:经费支出同时还应该按残值收入部分: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3.单位支付并结算改建、扩建、修缮工程款项时,按实际支付的款项:
借:经费支出 (实际支付的款项)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同时按工程结算金额作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结算工程总价款)
贷: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若有应付未付的款项,则按照应付未付款项的实际金额作会计处理: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
4.在建工程项目结束时,若有需要分摊间接工程成本的,则要按照应当分摊到该项目的间接成本作会计处理:
借:在建工程——**项目
贷:在建工程——待摊投资
5.单位改建、扩建、修缮工程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按其实际成本: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项目同时按相同金额: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对于项目完工交付使用时暂扣的质量保证金,按照暂扣的质量保证金额会计处理为: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长期应付款
6.单位购入需要安装的设备,按照购入设备的实际成本:
借:在建工程(购入的实际成本)
贷: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7.在安装过程中发生的安装支出,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在建工程
贷:资产基金——在建工程同时按照相同金额:
借: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8.在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后,按照交付使用设备的实际成本: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同时按照相同金额:
借:固定资产
贷:资产基金——固定资产
(五)关于“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主要包括著作权、土地使用权、专利权以及非专利技术等。新《制度》增设了“无形资产”科目,用以专门核算行政单位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本科目借方登记增加的无形资原价,贷方登记减少无形资产的原价,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无形资产的原始价值。同时规定行政单位应当根据无形资产的原价和摊销年限对无形资产进行摊销。具体会计处理为:
1.对于单位外购、自行开发、接受捐增增加的无形资产,按照取得时确定的实际成本:
借:无形资产
贷: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同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若外购有未支付的款项,则按尚未支付的金额: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
2.根据规定按期计提无形资产摊销时,按照应计提摊销金额:
借:资产基金——无形资产
贷:累计摊销
3.行政单位经批准出售无形资产时,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按其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账面已计提摊销)
贷:无 形资产(账面原价)
若行政单位将无形资产对外无偿调出或捐增,则直接冲销:
借:资产基金——无形资产(其账面价值)
累计摊销(账面已计提摊销)
贷:无形资产(账面原价)
(六)关于“政府储备物资”
政府储备物资是指行政单位直接储存管理的各项政府应急或救灾储备物资等。新《制度》增设了“政府储备物资”科目,专门用以核算行政单位管理的政府储备物资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增加政府储备物资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减少的政府储备物资,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政府储备物资的实际成本。主要帐务处理为:
1.行政单位外购、接受捐增、无偿调入而增加政府储备物资时,按其确定的实际成本:
借:政府储备物资
贷:资产基金——政府储备物资按其实际支付的款项金额: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2.行政单位将政府储备物资发出、无偿调出时,按照先进先出、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计算其发出实际成本,会计处理为:
借:资产基金——政府储备物资
贷:政府储备物资
若对外出售则应将其转入损溢,会计处理为:
借:待处理财政产损溢
贷:政府储备物资
(七)关于“公共基础设施”
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指行政单位占有并直接负责维护管理供社会公众使用的城市交通设施、公共照明设备、环保设施、防灾设施、健身设施、广场、公共构筑物等工程性公共基础设施资产。新《制度》增设了“公共基础设施”科目,专门用以核算行政单位管理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其借方登记增加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减少的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一般在借方,表示期末公共基础设施的实际成本。主要会计处理为:
1.行政单位自行建设而增加的公共基础设施,按其确定的实际成本:
借:公共基础设施
贷: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同时按同样的金额:
借:资产基金——在建工程
贷:在建工程
若行政单位接受其他单位移交而增加的公共基础设施,则按其确认的原账面价值:
借:公共基础设施
贷: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
2.对于行政单位向其他单位移交公共基础设施时,按照移交时的账面价值:
借:资产基金——公共基础设施(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账面已提折旧)
贷:公共基础设施(账面原价)对于报废、毁损等原因而减少的公共基础设施,应转入损溢,会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账面价值)
累计折旧(账面已提折旧)
贷:公共基础设施(账面原价)
(八)关于“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主要是指行政单位因购买物资或服务、工程建设等而应付的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款项。新《制度》增设了“应付账款”科目,专门用以核算行政单位尚未支付的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化。其主要会计处理为:
1.当购买物资或服务、工程建设等而产生增加应付款时,按照应付未付的款项:
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应付账款
2.当偿付应付未付款时,要作“双分录”处理:
借:应付账款
贷:待偿债净资产
同时:
借:经费支出
贷:财政拨款收入、零余额账户用款、银行存款
(九)关于“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主要是指行政单位发生的偿还期限超过一年(不一年)的应付款项。新《制度》增设了“长期应付款”科目,专门用以核算行政单位尚未支付的长期应付账款的增减变化。其主要会计处理为:
1.当产生增加长期应付款时,按照应付未付的款项:借:待偿债净资产
贷:长期应付账款
2.当偿付长期应付未付的款时, “双分录”处理:
借:长期应付账款
贷:待偿债净资产同时:
借:经费支出
关键词:在建工程;成本管理;控制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对企业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大部分业主把支付保证金作为招标入围的先决条件,挤占企业在建工程资金,致使企业经济效益日趋下滑,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很大的挑战,这样就迫使企业必须不断改进在建工程成本管理,对在建工程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费用开支,都需要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将要发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的范围之内,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一)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成本是指在工程项目上发生的全部费用的总和,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其中,直接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和其他直接费;间接成本是指实施工程过程中发生的管理费和临时设施费等。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对工程项目建设中所发生的成本,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计算、分析和考核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工作。其目的在于组织和动员群众,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达到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首先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中心的成本控制体系:其次,应按内部各岗位和作业层进行成本目标分解;再次,应明确各管理人员和作业层的成本责任、权限及相互关系。项目经理部应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消耗和费用进行责任成本控制,并承担成本风险。项目成本控制包括成本预测、计划、实施、核算、分析、考核、整理成本资料与编制成本报告共8个环节。企业对项目经理部的成本控制进行服务。企业的盈利目标有赖于项目成本的降低。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这一系统的具体工作内容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项目经理部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所发生的各种成本信息,通过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工程项目系统内各种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标运行,使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能够在预定的计划成本范围内。
1、工程项目成本预测
项目成本预测是通过成本信息和项目的具体情况,并运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可能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估计,其实质就是工程项目在施工以前对成本进行核算。通过成本预测,可以使项目经理部在满足业主和企业要求的前提下,选择成本低、效益好的最佳成本方案,并能够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成本控制,克服盲目性,提高预见性。因此,工程项目成本预测是工程项目成本决策与计划的依据。
2、工程项目成本计划
工程项目成本计划是项目经理部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计划管理的工具。它是以货币形式编制工程项目在计划期内的生产费用、成本水平、成本降低率以及为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和规划的书面方案,它是建立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开展成本控制和核算的基础。一般来讲,一个工程项目成本计划应该包括从开工到竣工所必需的施工成本,它是该工程项目降低成本的指导文件,是设立目标成本的依据。可以说,成本计划是目标成本的一种形式。
3、工程项目成本控制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指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对影响工程项目成本的各种因素加强管理,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将施工中实际发生的各种消耗和支出严格控制在成本计划范围内,随时揭示并及时反馈,严格审查各项费用是否符合标准,计算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消除施工中的损失浪费现象,发现和总结先进经验。通过成本控制,使之最终实现甚至超过预期的成本目标。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应贯穿在施工项目从招投标阶段开始直至项目竣工验收的全过程,它是企业全面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明确各级管理组织和各级人员的责任和权限,这是成本控制的基础之一,必须给以足够的重视。
4、工程项目成本核算
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是指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和形成工程项目成本的核算。它包括两个基本环节:一是按照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工程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工程项目施工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二是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取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工程项目成本核算所提供的各种成本信息,是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依据。因此,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核算工作,对降低工程项目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积极的作用。
5、工程项目成本分析
工程项目成本分析是在成本形成过程中,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的对比评价和剖析总结工作,它贯穿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工程项目成本分析主要利用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成本信息),与目标成本(计划成本)、预算成本以及类似的工程项目的实际成本等进行比较,了解成本的变动情况,同时也要分析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对成本的影响,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的因素,检查成本计划的合理性,并通过成本分析,深入揭示成本变动的规律,寻找降低工程项目成本的途径,以有效地进行成本控制,减少施工中的浪费,促使企业和项目经理部遵守成本开支范围和财务纪律,更好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加强工程项目的全员成本管理。
6、工程项目成本考核
所谓成本考核,就是工程项目完成后,对工程项目成本形成中的各责任者,按工程项目成本责任制的有关规定,将成本的实际指标与计划、定额、预算进行对比和考核,评定工程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和各责任者的业绩,并以此给以相应的奖励和处罚。通过成本考核,做到有奖有罚,赏罚分明,才能有效地调动企业的每一个职工在各自的施工岗位上努力完成目标成本的积极性,为降低工程项目成本和增加企业的积累,做出自己的贡献。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中每一个环节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成本预测是成本决策的前提,成本计划是成本决策所确定目标的具体化。成本控制是则是对成本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保证决策的成本目标实现,而成本核算又是成本计划是否实现的最后检验,它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又是对下一个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和决策提供基础资料。成本考核是实现成本目标责任制的保证和实现决策的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建工程忽视成本的管理
推行项目法施工,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企业管理层虽然重视成本但鞭长莫及,且其更偏向于利润中心角色。项目是成本中心,但其首先必须满足工期等条款约束,以免超期罚款,更兼季节性施工问题,无暇顾及成本盈亏,效益向生产低头的现象屡见不鲜。
(二)工程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长期以来,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企业成本管理是财务部门责任,有些工程项目经理更简单地将项目成本管理的责任归于项目成本管理主管或财务人员。其结果是技术人员只负责技术和工程质量,工程组织人员只负责施工生产和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人员只负责材料的采购和点验、发放工作。这样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各司其职,唯独没有了成本管理责任。如果生产组织人员为了赶工期而盲目增加施工人员和设备,必然会导致窝工现象发生而浪费人工费;如果技术人员现场数据不精确,必然会导致材料二次倒运费的增加;如果技术人员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采用了可行但不经济的技术措施,必然会使成本增大。由此可见,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三)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制
任何管理活动,都应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才能取得成效,成本管理也不例外。企业成本管理只有坚持权责利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奖罚分明,才能有效控制或降低成本。目前不少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成本管理方面各部门、岗位、各工序之间的责任不清、管理权限不明,企业无法对各部门、岗位、工序的人、财、物耗费实施量化标准进行考核;在利益分配上搞平均主义,出现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局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就难以有效实施。
(四)成本控制能力较弱
(1)材料采购环节执行合格的分供方评价制度不严,材质不符合工程要求,或以大代小造成材料积压和浪费。
(2)材料的“跑、冒、滴、漏”现象严重,限额领料制度不落实,不能准确核算材料消耗水平。
(3)机械设备利用率低,窝工现象时有发生。
三、企业在建工程成本管理与控制
(一)重点抓好在建工程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努力降低成本
1、在建过程中按照各自的责任目标搞好成本控制和分析
(1)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开支,加强人工费的管理。
(2)精简处机关机构,压减科室冗员和机关附属单位的人员,使在岗人员达到一专多能。对项目管理人员人数,要根据投资数额大小、技术复杂程度、施工难度和施工能力来确定。采取竞争上岗、定岗、定职、定人、定岗位风险系数;
(3)对施工生产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及时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完成和超额完成劳动定额,最大限度地以最少的劳动消耗,获得最大的劳动效率;
(4)要加强科技管理学习和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设备、工艺,以提高人机工作效率;
(5)根据施工作业计划,通过网络作业流程分析,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面,尽可能组织平行作业,扩大工作面,使后续工序提前投入工作,提高工时利用效果,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
(6)选好施工企业工人,要择优选择那些有专业特长的,有实践经验的技术过硬的包工队,公平竞争,建立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尽可能少雇包工队,把自己单位的职工放在施工线上,发挥职工的最大积极性,创造不菲的效益,减轻包袱。[ ]
2、材料费用的控制
(1)合理确定材料数量。在工程建设中,材料成本占整个工程成本的比重最大,一般可达60%至70%左右。因此材料费的控制至关重要,材料费节余将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节余,而且材料费具有较大的节约潜力。往往在其他成本出现亏损时,要靠材料成本的节约来弥补。对钢材、水泥实行限额发料,按理论用量加合理损耗的办法与施工作业队结算。节约时给予奖励,超出时由施工作业队自行承担,从施工作业队结算金额中扣除。这样施工作业队将会更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了浪费损失
(2)合理确定材料价格。材料价格同样是降低材料成本的关键。要确定材料价格,必须组织工程、物资、财务等人员到材料供应地进行充分的调查,货比三家,争取找到供货或提供服务的源头,以最优惠的价格取得代应商;但并不是材料价格越低越好,还要把好材料的质量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才能确保工程质量,要把握好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力学性质,所有的材料都必须经过质量检验,现场材料员要把好所进材料的质量关不能盲目地追求低价低成本而不顾工程质量。
3、现场管理费控制。
现场管理费是与工程施工直接相关的成本,贯穿整个施工过程,直至保修期满。
(1)做好雨季、冬季施工的准备工作,预防因突然的自然环境变化而影响施工;
(2)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技术标准、质量要求施工。各个专业应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对于不按照操作规程作业,造成施工成本增加的,由执行负责人负责;
(3)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质量事故会增加返工费、停工费、返修费、事故处理费等。这部分费用可以通过先进的施工管理而降低;
(4)做好工程施工的预防、检测工作。如及时对工程的质量进行检测,做好隐蔽记录,建立质量安全检查小组,随时检查施工安全、进度情况,做好预防工作;
(二)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减少返工损失,减少和防止不合格品、废品损失
工程质量成本可分为预防成本、检测成本、质量事故成本、过剩投入成本等几个方面。对工程项目质量监控不力而造成的质量低劣会带来惨重的代价,这种代价既有经济方面的,也有危及生命安全的。目前我国施工项目成本管理中尚未建立起对工程项目质量成本的风险监控体系,比如总承包单位在进行工程转包、分包中的压价行为,使得转包、分包单位的价格太低而由此带来的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等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就是工程质量形成过程。要达到质量的要求,需要开展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是质量的检验和保障工作,其二是质量失败的补救工作,这两项工作都要发生费用,有时因质量问题造成的成本损失是十分惊人的,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强控制,实行全面质量管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每道工序严格按照质量规范要求施工,尽量避免和减少返工、报废等造成的损失。
(三)加强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减少事故损失
加强安全管理要着眼于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工程施工企业的经营生产成本。
1、减少事故的发生次数,可增加经济效益。施工项目每一事故的发生,都可能会有设备的损坏、工件的损失以及工作场所恢复费用等。事故发生次数减少,项目就减少了这部分事故处理费用,最后体现于项目经济效益增加。另一方面,每一事故的发生都不可避免地造成施工项目的停工损失,而施工发生次数的减少以及施工严重程度的降低,也相应减少了停工损失费用,表现为项目间接经济效益的增加。
2、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事故,将损失降至最低程度。通过安全设计、操作、维护、检查等措施,可以预防事故,降低风险,但不可能达到绝对安全。因此,需要安全投入,制定万一发生事故后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和应急方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事故发展,保护现场人员和场外人员的安全,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四)改进施工工艺,合理组织施工
1、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改革落后的传统工艺和作法不仅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同时因减少人工、材料以及设备的投入等,有效地降低了工程成本。如泵送混凝土也是一种全新的施工工艺,与传统的使用塔吊吊运料斗相比,节约了大量人力,提高了浇注质量,加快了施工速度,使塔吊的使用率提高,缩短了工期,减少了机械设备与周转材料的租赁费用,从总体上有效降低了成本;同商品混凝土相比,泵送混凝土的价格优势是明显的。合理地采用适合项目特点的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施工中的科技含量是降低工程成本的有效途径。
2、广泛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可使施工时投入的材料(如架管、模板等)机具等大量减少、劳力减少、工期减短,会给项目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每个项目施工之前,充分调动技术管理人员和经济管理人员,依靠科学技术创新,因地制宜,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如附墙爬升脚手架、滑模、早拆模技术,一次成活技术,落地砂浆再利用,筛余“砂头”、碎砖、废石利用等.同时将施工结果与相关施工者的经济利益挂钩,以提高工作效率,并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确保技术措施条条落实,收到实效。
(五)完善合同文本,避免法律损失
施工项目的各种经济活动,都是以合同或协议的形式出现,如果合同条款不严谨,就会造成自己蒙受损失时应有的索赔条款不能成立,产生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必须细致周密的订立严谨的合同条款。
首先,应有相对固定的经济合同管理人员,并且精通经济合同法规有关知识,必要时应持证上岗;其次是应加强经济合同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三是应制定相应固定的合同标准格式。施工项目合同基本上有以下几类:委托加工合同、购货合同、分包合同、劳务合同、技术服务合同、租赁合同、其它协议等。各种合同条款在形成之前应由工程、技术、合同、财务、成本等业务部门参与定稿,使各项条款内涵清楚,严谨不漏。
(六)加强沟通管理,做到在建工程成本管理运转有序
沟通管理是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注意沟通,各行其是,互相掣肘,会浪费时间、精力和资源;沟通得好,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运转有序,可以保证成本管理工作顺畅进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浪费。项目沟通有许多种方法,项目会议是项目管理者进行有效的项目沟通的重要途径。一般可以采取“三会”制进行沟通。“三会”即:由经理部领导班子成员组成的“办公会”;由生产系统各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生产调度会”;由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业务会”。其中:“业务会”负责进行计划成本编制、实施、经营核算和及时处理计划成本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业务工作;同时,结合实行计划成本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完善和规范劳动工资、材料供应、机械设备等业务管理制度。“生产调度会”负责对现场的工期、安全和质量进行协调管理,并按经理部下达的计划成本的要求对施工现场进行工程项目管理和成本费用控制。“办公会”负责经理部各项管理措施的决策,处理业务会和生产调度会提交的需由经理部决策的问题。通过“三会”制,把经理部决策层、生产指挥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经理部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坚强的整体,各项业务管理工作紧跟现场生产节奏,秩序井然地进行。
(七)使用灵活的用工制度和聘用、考核、奖惩机制提高工作积极性
企业可以参照国际惯例,采用灵活的用工制度并对人员实行了动态弹性管理,做到“勤者留,懒者走”。同时企业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聘用机制、考核机制、激励和惩罚机制,员工在上岗前必须经过资格审查或相应的考试,以确保雇员的素质;考核机制是指雇员上岗后,由人事部门及部门负责人定期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对雇员进行奖励或惩罚的基础;赏罚分明的机制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确保工作效率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八)建立健全在建工程的跟踪监控制度,强监督控制,完善在建工程成本约束机制
建立健全跟踪监控制度,及时纠正、修正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避免铸成大错,造成损失,秋后算账,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应由公司纪检、审计、工程等部门组成监察大队,由书记带队,每两个月检查审核一次,主要是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工程拨款支付情况,在确认没有问题时,项目经理可继续任职,否则应立即撤换,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通过对企业的跟踪监控,进一步保证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使亏损企业扭亏为盈或减亏。
结束语
总之,要实行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的有效管理,切实解决企业在建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加强成本意识,健全全企业在建过程管理,使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成为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以保证企业的利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社会声誉,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秦兰仪.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王储.企业的成本管理[M].上海财会出版社,2002.
[3]李永军.企业预算管理制度[M].中国财会出版社,2001.
[4]成虎.工程项目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田元福.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丁士昭.建设工程项目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7]龚卫民,张国君.如何降低工程成本[J].中国公路,2002,4.
[8]黄莉,赵胜.论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水利水电快报,2005,5.
[9]薛建斌,张仁青.建筑业企业预算管理探测[J].集团经济研究,2005,2.
[10]李雪梅.浅谈工程成本管理[J].水利水电施工,2006,2.
[11]张承彬.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监管控制[J].现代会计,2006,4.
[12]赵宪波.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