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16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新媒体产业发展趋势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关键词:3G;3G产业;经济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K825.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6(C)-0089-01
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3G技术的兴起,是带动我国的整个移动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国内企业如果举措得当,必然会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发展3G产业的必要性和产业链现状情况
(一)3G技术的基本概况
3G技术指的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上是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基础上,对系统容量进行了升级和扩容,能够实现对多媒体数据提供高速、高效传输服务。目前,主流的3G标准主要有WCDMA标准、CDMA2000标准和TD―SCDMA标准三种。与之前的两代通信系统比较,3G技术可提供移动多媒体服务是其主要技术特征和优势所在,其技术可以实现语音通信和多媒体通信的有机结合,在语音通信服务上,3G技术能够实现全球漫游,并在任何地方介入3G业务,实现无地域限制沟通,在多媒体服务上,可以提供图像、视频、音乐、上网冲浪等信息服务,信息资源提供的更为丰富,服务的覆盖面更为广阔。另外,3G技术对2G技术的兼容互动性也是一个重要技术特征,以WCDMA标准为例,只需在现有网络上安装一些软硬件便可以将GSM升级成WCDMA。
(二)发展3G产业的经济必要性
由于3G技术对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兼容性,以及其技术本身所具有的能够向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通信服务、多媒体服务等特点,其潜在市场容量和需求为发展3G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经济角度来讲,通信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地位作用日益明显,其中移动通信的业务量和经济效益已经达到40%的通信市场份额。从产业经济角度讲,在第二代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的通信产业由于技术上缺乏优势,许多利润均为国外公司分得,今日3G产业的发展,我国在技术上与国外公司处于一条起跑线上,我们自己的TD―SCDMA标准运用和实施,在节省以往购买海外产品时所付的版税和许可费用的基础上,我国通信业运作的成本将得到明显降低,行业竞争力将明显提升。
(三)3G的产业链发展现状情况
目前,TD―SCDMA标准建设与其商业化运作完全吻合,从我国目前3G产业发展情况来看,从芯片制造到手机终端,从核心网络到测试仪表等,每个链条环节具有相对应的厂家支撑,可以说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己经完全形成,并不断深化发展。
当然,3G产业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难免有着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随着3G产业的深入推进,必将更加完善。
二、3G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和经济对策思考
(一)3G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从全球3G产业市场发展来看,3G产业市场已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3G用户增速正在提升,诸如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紧跟其后。可以预见,未来,随着3G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和互联网等技术的进一步升级,3G产业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笔者认为,产业融合兼容化、业务品种丰富化和技术标准统一化将是3G产业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特征。产业融合兼容化方面,3G产业的发展将使移动通信和相关行业的界限日益模糊起来,手机电视、移动音乐、移动金融、移动医疗、移动图书馆等得到深入发展,这种情势下,移动通信产业必将与互联网产业、传媒出版产业相融合,传统的移动通信服务业将向“大移动通信服务产业”转变,形成新的融合性的产业经济。技术标准统一化方面,虽然目前存在着几种不同的3G技术,但是从3G产业的发展大势来看,随着3G产业的不断优化整合,各种技术标准走向统一将是下一代或者几代技术标准的主要发展趋势。
(二)大力发展3G产业的经济对策思考
首先,要加大对终端资源的整合。随着3G产业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具有更加个性化和优质化的数据服务的需要将日益增加。针对这一情势,移动通信商、运营商、开发商等应紧密结合产业融合兼容化的发展趋势,结成产业联盟,延伸并拓展自身的产品线的宽度和长度,提供多种产品服务,满足消费者多方面需求。其次,要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无形的资产,是客户忠诚度的保证,是企业美誉度的重要体现。在当代经济竞争中,谁能够树立良好的品牌,谁就能获得强有力的竞争优势,尤其是3G这种具有很强的替代性的产业更是如此,因此在3G产业要打牢服务意识、质量意识等,通过品牌的建设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第三,突出对自有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3G技术自有的知识产权是十分必要的和关键的,是我国3G产业赢得与世界其他企业竞争的关键武器,不可小视。结合未来技术标准统一化的趋势,我们要优化完善TD―SCDMA技术,不断完善充实,并使之成为世界主流标准,为我们赢得更大的经济利益和效益。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
参考文献:
正所谓大国有大展,继“高交会”、“文博会”之后,深圳市正在着手打造第三张城市名片――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4月10~12日,第一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将在深圳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会可谓亮点多多。
起点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主管部门,深圳市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此次部、市联手,就是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努力打造一个亚洲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展会品牌。
规模大
本届展会展览面积,加上一系列专场新品会、各类论坛等,累计使用面积超过23万平方米,是内地电子信息领域规模最大的展会。即使与亚洲较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领域的展会相比,规模也位于前列。
层次高
本届展会吸引了电子信息各领域很多大企业和具有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参展。大企业主要有:中国电子、京东方、长虹、TCL、酷派等;芯片企业有:联发科、展讯等;光电企业有:华星光电、友达光电等;基础电子类企业有:贵州航天、横店东磁等;电子专用设备企业有:君权自动化、厦门银华等;电子测试测量企业有: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等;锂离子电池企业有:邦凯、三菱化学等。
影响力强
本届博览会还将举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热点设置演讲题目,邀请业界有影响力的嘉宾,探讨在信息技术酝酿重大突破、全球信息产业格局大调整背景下,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这些嘉宾有行业和地方主管领导,有产业经济领域、电子信息领域资深专家、院士,也有国内外大企业的领军人物等。相信他们的观点将为大家带来非常有益的启发,为政府决策提供辅助,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为用户消费提供导向。
本届展会将有海内外200余家媒体参加。更重要的是,本届展会预计到场参观的专业观众将超过10万人次,这将为广大同行之间信息交流、贸易洽谈提供宝贵的商机。
引领效应突出
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也是本届展会一大亮点。在本届展会上,我们将看到以联想、酷派、神舟为代表的IT信息及智能终端类厂商,带来最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超级本等智能终端产品以及IT新技术;以海尔、长虹、TCL为代表的视听类龙头企业,带来以智能电视、智能家电等新一代数字家庭产品;以京东方、友达、华星光电为代表的平板显示类企业,带来最新高清显示技术和产品;以科大讯飞为代表的语音技术类企业,将展示未来移动互联网新前景;以联发科、中芯国际、华润微、展讯、瑞芯微等为代表的一批芯片类企业将与行业各界人士分享最新的高性能处理器以及最新的系统集成方案。
广电媒介的聚集效应与产业布局
随着2003年广电相关扶持政策的出台,我国广电媒介产业化脚步逐渐加快,产业化推进程度逐步加深,广电媒介产业结合自身的优势特点迅速发展,在我国空间布局形态上也留下了独特的发展轨迹。一方面,在行政区域的划分下,结合当地经济发展、媒介元素的优势特点形成了自己的聚集效应。较之以前完全指令性发展时期我国广电出现的“井”字结构,如今发展的聚集效应则是市场自主选择的结果,具有市场主导发展的特点;同时,聚集效应不是以降低成本为出发点,而是以受众数量、结构等消费对象为考量因素,与一般产品的特点不同,媒介产品被赋予了更多精神消费层面的含义。
总体而言,我国广电媒介在地区经济的催生和内在发展驱动的刺激下,短短几年时间,在我国一些地区呈现出典型的聚集效应,例如:北京地区、湖南地区、上海地区和广东地区。四个地区在宏观经济环境、微观地域特点和文化背景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但四者结合各地经济、文化、政治的特点,探索出具有自身优势的广电媒介产业道路,形成了聚集效应,在完成增长极发展的同时,对所处地区媒介产业的影响力甚巨,其核心竞争力辐射其所在的整个地区。
最具特点的是湖南地区的广电产业布局。湖南地区的广电媒介产业总的体量相对于北京和上海地区还比较小,但以湖南电广为代表的聚集效应辐射至整个湖南地区,促进了湖南地区广电媒介产业的发展。从制作机构的数量、制作团队的能力,发展本地区优势文化项目,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广电媒介发展方向,无论从市场占有率还是实际创收能力都走在全国的前列,成为我国广电媒介产业发展布局的独特形态之一。
电视媒体的区域认知与区域定位
电视媒体要在发展竞争中具有优势地位,除了有创新的节目、稳定的受众、优秀的品牌等因素外,其发展还要受到各自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促使电视媒体形成各自不同的区域媒体认知和发展定位模式。
湖南电广的发展方式很具有代表性。
1993年3月,以湖南电视台等媒体的广告经营业务、传输网络和节目制作为核心成立了大型传媒企业――湖南电广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率先进入资本市场,被誉为“中国传媒第一股”。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试水,使湖南电广发展之初在集团化的道路上也做出了一些尝试,包括对节目、广告等主营业务的大力发展,网络的尝试以及在其他非主营业务领域的尝试。而正是这样的集团化的大胆尝试,使湖南电广的触角伸向湖南以外的地区。与华北地区的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拥有优势资源不同,湖南地区在众多资讯拥有量和优势资源平台搭建上远不及具有优势地位的北京地区,湖南电视媒体的发展必须重新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又具有优势地位的区域媒体定位和选择。
经过多年探索,湖南卫视锁定年轻,锁定娱乐,打造中国娱乐媒体的领头羊。“娱乐为先”成为湖南地区电视媒体发展的区域定位和认知,在这样的定位和认知上,湖南电视媒体把娱乐媒体发展成横纵双向的电视娱乐媒体产业,这样的区域定位使湖南媒体在全国媒体市场份额的占有上得到了不俗成绩。
在不同的地区发展过程中,地区的发展印记深深地影响到当地媒体的发展和地区定位,在北京、湖南、上海、广东四个各具特点的地区发展平台上,各区域媒体也在不断深入探索各自不同的区域发展定位和发展方向,形成不同的区域媒体。
现代传媒技术与电视媒体产业新增长极模式的形成
随着电视媒体产业增长极点的出现,聚集效应的扩散,我国电视媒体产业伴随着媒体产业与地域特点的结合,对资源的渴求以及自身发展升级加快的现实要求,迫切要求电视媒体产业向更深层次、更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方向发展,寻求更多的产业经济增长点。为此,电视媒体产业结合了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链上各节点的相似因素,逐步呈现倾斜式发展态势。
现代传媒技术的进步为传媒产业的倾斜发展格局拓展了天地。如湖南卫视与青海卫视的合作,就改变了传媒生态和产业发展的固有思路。
青海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台于今年3月份正式签署协议联合运营青海卫视,双方共同组建合资公司,湖南方的团队全面负责青海卫视运营,青海方与湖南方以51:49的持股比例组建新公司。此番跨省联合运营从思路理念上开创了新的电视媒体产业倾斜式发展模式。这是继2009年底上海、宁夏两家电视台正式宣布跨省合办宁夏卫视之后,中国电视媒体产业跨省合作的又一大举动。
湖南地区的电视媒体产业发展的速度较快,各项指标的发展增长速度位居全国前列,在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外扩性发展成为其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南广电传媒立足本土打造优势品牌的战略已初见成效,除了自身媒介产业的发展之外,其影响力也波及全国范围,形成湖南效应,并占领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在自身产业的发展中其集团化发展逐步摆脱过去单一的行政手段,逐步向以主营业务为核心的集团化方式迈进,而资本市场的运作又为湖南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资金支持。
青海作为多民族聚居省份,地域辽阔,人文条件独特,民族文化多元,使得青海卫视在电视内容生产和运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发潜力。之前青海卫视也不断探索发展区域媒体产业的新模式,曾尝试以各种方式转让广告经营权或股权。青海卫视先后与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星空传媒、灵通网等合作,但均未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与湖南广播电视台跨省组建合资公司,开创了体制内电视媒体跨区域合作发展的先河,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部署,为文化产业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在现代传播技术充分成熟之前,湖南和青海的合作是难以想象的,即便因为某种行政化的要求进行合作,其经济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在,由于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的成熟,跨区域合作的空间障碍已经消弭,资本的集聚效应也使合作的规模效应得以充分显现。这样,就可以实现双方合作过程中的优势互补,既有湖南卫视的经营风格,又包容了青海本省的区域文化特色,形成新的区域媒体发展战略,双方合作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种整合模式或将延伸到其他省份以及地市级广播电视台。不久的将来,我国的电视媒体产业发展或将出现更多跨省联动倾斜式发展组合的模式。而这种扩张方式形成的增长极与传统的地缘意义上的增长极有相当大的差异。
不久的将来,中国电视媒体的产业化扩张式发展就不仅仅呈现为空间形态上分别以华北、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内陆为代表的四个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倾斜带,而且还会出现一些在空间上断裂,资本链条和业务模式上形成优势互补、强弱联合的电视媒体产业倾斜带。
关于中国电视媒体发展趋势的基本判断
从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现状来看,在全国范围内已经逐步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为核心辐射全省以至倾斜式发展的新格局。以华北、华东、华南、中南等为代表的四大倾斜带在各自产业发展逐步推进的同时,也在为电视媒体产业继续纵深发展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为我国电视媒体未来发展提出多种不同趋势发展的可能。
趋势一,形成“1+X”的联盟协作式发展方向
北京地区的电视媒体发展的优势,加之华北地区电视媒体的区域定位的相近性,以河北和天津为依托,启动与华北地区其他毗邻省份的电视媒体发展联动脚步,加大产业链条上的优势资源组合,进而形成联盟协作式的华北地区电视媒体产业发展集群。
以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发展态势也有向安徽地区渗透联盟的可能,江苏、浙江、安徽构筑“联盟条约”就是这一趋势的必然结果。
趋势二,电视媒体发展在空间地理上出现新的聚集效应
在华北地区的地理方位上部,还有我国版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即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有着显著的工业区经济发展特点,同时东北文化在这一地区根深蒂固,使东北地区形成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为提升东北地区的影响力,吸引具有相似文化地区合作发展产业化道路提供了可能性,进而形成我国电视媒体产业发展的新的聚集效应。这成为我国电视媒体发展的又一区域新亮点。
趋势三,电视媒体发展向西部推进,形成超越空间区隔的新增长极
我国西部地区有广阔地理范围和丰富资源,其自身一直在不断探索发展的出路,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也一直在向西部地区倾斜。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区电视媒体产业的发展在一些先行者的带动下,有可能率先走出西部并逐步发展成具有西部优势的电视媒体产业群。
从整个战略看,仅北京、上海、广州、湖南等四个一级增长极是远远不够的。中国还需要在东北、西部、中南部逐步拥有至少一个地区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发展的二级增长极,才能在我国电视媒体发展中构筑起地理分布和微观产业结构更趋合理的增长极集群,并支撑中国电视媒体产业经济逐步走向现代化。
【本文为2009年度《中国影视学术创新理论》项目组最终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①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08》,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社,2008年版
②黄勇主编:《2008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
③喻国明主编:《中国传媒发展指数报告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月版
10月25―26日,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印度、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中国8个国家著名学府的一流学者和业界专家齐聚上海大学,参加由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共同举办的“新媒体产业国际研讨会”,共同研讨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前沿课题,探索在新媒体时代传媒与社会和谐互动的关系与方略,这是新媒体研究领域一次空前的国际学术盛会。研讨会上,各国学者、业界专家围绕“新媒体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新媒体产业发展的政策与策略”、“新媒体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等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其中既有对宏观层面的把握,也有对微观、具体媒体形态的深度探究,对世界新媒体产业前沿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展示、交流和对话。
各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宏观态势
来自印度克鲁克舍大学的B K Kuthiala教授做了题为《淘金记!迅猛增长的印度新媒介产业中的全球化问题》的报告,他结合当前印度人口众多、消费主义盛行、青年一代快速崛起的现状,介绍了电视行业、电影行业、印刷媒体、音乐行业、电信、外资电台等相关领域的发展状况。针对在通向市场化乃至全球化的路途中,印度媒体所遇到的“政策体制”和“语言文化”的双重阻碍,B K Kuthiala教授介绍说印度政府尽管不情愿全面开放,但还是给了私人企业以充分的自,很多新媒体的行业联合迪拜和香港的合作项目共同开发;在语言方面,印度语、英语甚至中文呈现出混合与共存的现象,而且大多数印度本地的受众已经习惯了这种语言融合,新媒体在印度的发展空间是很大的。
来自韩国水原大学的Monhaeng Lee教授的《韩国IPTV用户的观看模式》一文则是从受众研究的视角对用户实际使用的IP-VOD服务展开调查。在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的一年内,韩国的IPTV有一个显著的变量:不仅用户数量增加了一倍,而且使用频率每月增加了15倍,受众观看时间每人翻了两番。在内容方面,用户仍然倾向于收看免费的电视节目。但是,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观众逐渐定制适合自己消费方式的电视节目,而这一服务IPTV完全能够提供,事实也已经证明,IPTV是传统电视的一个很好的补充,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彻底改变受众观看的模式。
中国的IPTV目前也处在关键的运行阶段,而最初的两大壁垒(政策与技术)正在弱化。上海文广集团百视通公司在IPTV运营上已积累了可喜的经验,其首席运营官李怀宇在《中国IPTV业务发展与创新》报告中指出,IPTV处于有线电视和网络之间,并更偏向于电视的媒体渠道,在中国,IPTV的技术特征也使它不能完全取代有线电视,而只能与有线数字电视实现差异化定位。他介绍了BesTV(百视通)在顺应三网融合的发展下谋求IPTV的创新发展举措。比如与Web2.0整合,实现跨终端社区视频服务;个人用户与家庭用户透过IPTV家庭电视填补互动缝隙;个人用户能把“想要看”、“未看完”或“好友推荐要看”的内容在不同时段播看,等。他预测,在不久的未来:用户一旦定制IPTV,在家庭、路途、宾馆、工作场所等,凡宽带所在之处,IPTV均可实现互动视音频服务体验。
上海大学的青年学者,毕业于莫斯科大学的王雨琼博士在《俄罗斯卫星电视产业》中重点介绍了俄罗斯卫星电视发展历史和现状,她指出,一方面,制作高质量内容的电视节目这一竞争法宝,已普遍被业内人士认同和遵循;另一方面,节目收视技术的竞争,也成为电视的新竞争重点。在这种趋势下,俄罗斯卫星电视市场由于较好地发挥了卫星传播手段的技术优势,以及把握推行了一些有利的运营策略,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对世界各大卫星电视公司和俄罗斯本国新兴卫星电视公司充满着巨大的魅力和诱惑。尤其在传统媒体市场已充斥着近于饱和的激烈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俄罗斯卫星电视市场更显示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的Alan Knight教授预测未来传媒发展大致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内容获取更加便捷;更多的媒介形式和信息平台;传媒发展更加个性化;媒体的公众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受众实现分流;媒介所有制更趋集中化和数字化制作。
新媒体产业经营的创新视角
互联网上电视新闻传播有何新的动向?有何创新的机遇?针对这一课题,上海大学的吴信训教授和王建磊博士在《中外视频网站上电视新闻传播现状与创新策略探析》一文中,对比分析了中外代表性视频网站上电视新闻在传播形态、传播技术、传播方式以及传播内容构成等诸多方面的不同,并做了详细、全面的定性分析,认为国内互联网现在对电视新闻传播的使用与满足状态,只是互联网发展中早期阶段的一种状态,国外则有更大比例的互联网使用者运用视频新闻传播来观察监测世界发生的新变动(新闻范畴的功能),来增益自身适应社会发展的生存能力的提升(信息与学习范畴的功能)。这种需求的增长,无疑也为网络电视新闻与信息的传播拓开了日益增长的空间。正因为如此,尽管目前国内网站存在着电视新闻数量稀少、传播情况欠佳的现状,但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以前瞻的目光开发对电视新闻的传播和利用,并根据互联网的特性设计创新的传播模型和体系。
同样对视频网站予以关注的有来自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的Jenny Weight博士,她对视频网站中并非由商业机构提供而由用户生成内容,并以表达自我为重点的媒体类型称为身份媒体,比如Facebook和Youtube。这类“身份媒体”是技术和理念共同的产物,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媒体盈利模式。在业界主要有三种利用方法:1.市场营销和审查;2.合作开发;3.购买网络。
在手机媒体成为各界关注热点的势头下,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的龙锦副教授在《新媒体发展:勿忘消费者――以手机电视为例》中指出,集各种利益关系于一身的中国手机电视已经步入严重的发展瓶颈。与手机电视发展密切相关的两大政府部门在奥运会后仍未能进行有效的合作,广电总局手中的“许可证”与工业和信息化部手中的“入网证”仍互相牵制,各不相让。在这种情况下,从这一产业链的终端着手,强化消费者在消费终端的拉动作用,无疑是手机电视市场发展的一个最好选择。而要使消费者形成对手机电视的市场需求,关键在于如何让消费者意识到自己对手机电视产品的需要并付诸行动。上海大学孔秀祥副教授则详细分析了手机广告的类型、特征、市场规模、产业模式,介绍了国外的先进模式及其借鉴价值,并综合各方数据,结合中国市场发展实际探讨了中国市场手机广告的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炙手可热的Web2.0研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蒋晓丽教授、付玉杰在《互联网的二度华丽转身:从工具进化的角度展望Web3.0的发展趋势》一文中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史本质上也是互联网这种生产工具不断进化的历史。文章从生产工具进化的角度对Web1.0到Web2.0的转变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Web3.0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主要有信息表达方式转变、网络使用方式转变和信息搜索模式转变三个方面,而这种转变和Web3.0的主要内涵还有进一步可待探讨的空间。
政策与策略制定的新影响因子考量
德国埃森文化研究院Claus Leggewie教授在《媒体民主――民主化和媒介化之内在关联》中指出:新媒体环境给传统媒体和传统社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网络媒体成为一个最大的档案,它的双向交流特点和受者与传者互换造成了社会分散化,进而对20世纪的中心化和民主集权形成了一定冲击。网络媒体在作为宣传工具和信息自由化工具之间存在一种博弈,就德国自身的情况而言,目前已有四分之三的德国公民在线。尤其是年轻的80后一代,他们有自身更显著的特点,在所有上网的动机中,政治目的大概只占2%,98%都是消费信息和娱乐。媒介化所带来的对民主的改进已经成为一个全球的现象。
上海大学的张咏华教授的《博客现象和网络时代公共空间的拓展》一文,从对中国大陆若干网站上的博客内容的实证分析出发,探讨在当今中国大陆,博客同网络时代公共空间的拓展之间的联系。在研究中发现,博客内容或多或少有一部分是对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意见的表达,尽管在目前,涉及公共议题的部分所占的比重在常规时期还不大,博客行为也还不够成熟,但是在公共话语空间的建设尚较薄弱的中国大陆,博客空间和在其中展开的公共议题讨论的出现本身,就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论文同时指出,博客形式的社会空间作用的进一步发挥,博客空间中非理性、极端化等问题的克服,呼唤着公民公共参与意识和积极性的提高和公民理性的培育和增强。
来自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大学的Fiona Martin博士在其《公共服务广播的信息化与转型》一文中指出,公共广播机构在互联网上有两个新角色是商业广播无法满足的:一是带给公众有来源的信息和材料,尽管商业公司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双方的兴趣和动力不同,无法真正做到像ABC和BBC网络提供的丰富资源那样;另一点是功能上的互动,它将个人博客、新闻机构、社会团体的媒体代表整合为一体,以跨越时空的方式在机构与用户,用户与用户之间实行互动,及时提问、发表观点和议论。这在客观上也为公众的民主表达提供了新的形式和途径。
对于新媒体产业而言,版权问题已然成为新媒体内容生产和经济模式的重要问题而凸显出来,来自英国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中心的Wolf Richter博士的论文《数字音乐的未来》,中国传媒大学胡正荣教授和徐聪的《中国网络
电视盗版与公共利益的维护》的论文,都对此作了探讨。
从人文视角对新媒体产业的反思
新媒介为大众又开拓了一块极具诱惑力的虚拟空间,催生了许多新的大众文化形态,对大众文化注入了新内涵。上海大学许正林教授的论文《新媒体的崛起与大众文化新症候》则对这种新的文化形态做出一番批判的解读。他指出一系列大众文化的新症候,主要有虚拟交往、文化拜物教、负价值迷狂和政治参与4种表现类型。他认为,新媒体一方面促成了大众文化人性化回归的一面;另一方面新媒体又产生了一种社会负价值迷狂症、一种人性的异化……。在新媒体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这些表现出来的大众文化新症候是在观照新媒体与大众文化关系中应该警醒与批判的。
复旦大学孙少晶副教授在《新技术环境中的传播陷阱分析》中指出了在当今新媒介环境中存在着:人-信息互动:思维与认知陷阱、人-机互动:控制与使用陷阱和人-人互动:沟通与关系陷阱三类传播困境。尽管因特网、手机、互动电视等新媒体技术赋予了受众更多的控制自由,但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方便性和互动性的增强更增加了人成为媒介奴隶的可能性。Email、PDA、手机、IPOD等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时间。网络上瘾症(Internet addiction)、网络依赖症(Internet dependency)等新媒介症状越来越盛行……总之,传播手段的丰富性表面上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维护更加容易,实际上它也间接创造了人际关系的一些危机。因而应充分重视新技术的传播陷阱,同时加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媒介素养(media literacy)和传播素养(communication literacy)的教育和培训。
中国社会科学院孟威副研究员的论文《新媒体话语的文化影响力》针对新媒体话语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从议程设置、互动、文化意识、价值观、社会文化秩序、意识形态等方面讨论新媒体文化功能及其双重作用,进一步思考应对新媒体挑战的文化策略。同样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康在《集中,抑或分散?――网络技术特性初探》一文中指出,网络的出现,为中国民众提供了一个虚拟的自由发展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通过网络互动激荡出公民观念、自由信念、法治意识等才是网络的真正使命。虽然这个空间也受到统一运作的束缚,但是对于中国民众来说至关重要。
德国包豪斯大学、同时也是同济大学的Lothar教授的论文发出了《创意尚有空间否》的提问,他结合自己主导参与的创意产业项目和跨国教学经验,指出创意是生产力,未来经济发展的重点在于创新。目前新媒体等通讯行业也在产业化,而这个行业的发展更需要创意。他认为目前中国的标准化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创意型人才不利。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通过《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情况调查》指出上海市新媒体专业人才紧缺,进而思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市场需求。同样关注此问题的还有中国矿业大学新闻系张如成副教授,他指出,中国动漫业缺乏的不是中期制作环节人才,而是前期规划和创作人才。因此高校在培养动漫人才时,首先要坚持创意从文化中来的观念,从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他们的文化素养,增强文化敏锐度。
>> 印度的新媒体发展现状及影响 新媒体产业发展及对策研究 新媒体时代报业发展策略研究 媒体融合新业态发展研究 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略论新媒体时代农村广播电视的发展 印度传统媒体的发展态势 地方电视媒体应对新媒体挑战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研究 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策略研究 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研究 农村地区新媒体使用现状与问题研究 媒体发展新常态 新媒体与发展 基于移动新媒体特征对新媒体短片创作与发展趋势研究 拓展新媒体产业研究与发展的国际空间 新媒体语境下河南本土动漫产业发展研究 纸媒的新媒体融合化发展研究 运用新媒体引导高校青年的发展与研究 新媒体艺术促进创意产业的发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10]What’s The Deal With The Group Buying Space In India?One HUGE Positive,on June 28th,2010,http:///2010/06/223-whats-the-deal-with-the-group-buying-space-in-india-one-huge-positive/.
[11]wearesocial.sg.
[12]Tallberg M 2005,“Handset Bundling”,http://lab.tkk.fi/tutkimus/lead/leaddocs/tallberg.pdf.
[13]71 Million People Claimed to have used Internet in 2009,New Delhi,Delhi,April 5,2010,http:///pressrelease/internet/2010040547312.htm.
[14]I-Cube Report 2008.
[15]Microsoft India’s Free Trial Of Online Services For SMBs;No ERP,on July 21st,2009,http:///2009/07/223-microsoft-indias-free-trial-of-online-services-for-smbs-no-erp/.
[16]Ibibo Integrates Telco Billing For Micro-transactions In“Great Indian Parking Wars”,on May 17th, 2010,http:///2010/05/223-ibibo-integrates-teleco-billing-for-micro-transactions-in-great-indian-parking-wars/.
[17]Social Network IndyaRocks Raises Strategic Investment From ValueFirst,on May 19th,2010,http:///2010/05/223-social-network-indyarocks-raises-strategic-investment-from-valuefirst/.
[18]Ad Network Komli Media Raises $6 Million In Funding For AsiaPac Expansion,on July 14th,2010,http:///2010/07/223-ad-network-komli-media-raises-6-million-in-funding-for-asiapac-expansion/.
[19]India Government Develops $35 Tablet;What Can It Do?Features,How It Was Built,on July 23rd, 2010,http:///2010/07/223-india-35-tablet-laptop/.
[20]I-Cube Report 2009.
[21]Give TRAI’s Broadband Plan a Hand–Ajit Balakrishnan,on July 1st,2010,http:///2010/07/223-give-trai%e2%80%99s-broadband-plan-a-hand-ajit-balakrishnan/#more-18301.
[22]IAMAI’s Comments To Standing Committee On The Copyright (Amendment) Bill 2010,on June 15th,2010,http:///2010/06/223-iamais-comments-to-standing-committee-on-the-copyright-amendment-bill-2010/.
[23]Times Audience Network To Open Up Its API;“Video Ad Inventory Has To Be Sold By The Publisher”,on March 16th,2009,http:///2009/03/223-times-audience-network-to-open-up-its-api-video-ad-inventory-has-to-be-sold-by-the-publisher/.
[24]Sify Consumer Biz Revenues Down 35% YoY;ePorts,Subscribers Decline,on April 26th,2010,http:///2010/04/223-sify-consumer-biz-revenues-down-35-yoy-eports-subscribers-decline/.
[25]April 2010:9M Broadband Connections In India;16.9M Wireless Connections Added, on May 31st,2010,http:///2010/05/223-april-2010-9m-broadband-connections-in-india-16-9m-wireless-connections-added/.
[26]Report:Cybercafes No Longer Gaming Hubs In India,on January 15th,2010,http:///2010/01/223-report-cybercafes-no-longer-gaming-hubs-in-india/.
[27]International Music Videos On Hungama;Why Download?EMI,on February 24th,2010,http:///2010/02/223-international-music-videos-on-hungama-why-download/#more-15446.
[28]Social Network IndyaRocks Raises Strategic Investment From ValueFirst,on May 19th,2010,http:///2010/05/223-social-network-indyarocks-raises-strategic-investment-from-valuefirst/.
[29]Saregama Net Profits Up 42.4% On Flat Revenues;Revenues From Film Down,on January 20th,2010,http:///2010/01/223-saregama-net-profits-up-42-4-on-flat-revenues-revenues-from-film-down/.
[关键词] 新兴文化业态 概念 分类
美国“次货危机”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动荡,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衰退,为挽回欲静不止的经济颓势,各国政府纷纷把刺激国内消费、恢复经济的注意力投向文化产业。我国政府继应对金融危机十大振兴规划出台之后,出台了第十一个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其中第七条规定:“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网络广播影视、手机广播电视等新兴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升级”。其实,早在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就提出了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以此“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思路。但时至今日,有关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理论研究仍呈零星状态,许多人对文化产业新兴业态的核心概念及其分类状况也知之甚少。
一、“新兴文化业态”的出台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产业以其独特魅力和经营成长性,吸引了全球的目光。尤其是美国的文化产业,其总体实力和竞争优势至今无人能比。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日本和韩国先后提出“文化立国”战略,对文化产业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全面提升其国际文化竞争力。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电影业和传媒业、日本的动漫产业、韩国的网络游戏业、法德的出版业、英国的音乐产业等等,以其绝对优势风迷世界,成为当前国际文化产业的标志性品牌。近几年,这些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凭借雄厚的财力,层出不穷的高新技术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通过相关产业优势集聚,衍生出许多新兴文化业态,这些新兴文化业态和原本业已发达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这些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工具,并且使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和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
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较晚,但凭借互联网、高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全球流通背景,已经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势头。进入新世纪,以高速宽带和移动网络等信息技术为依托,网络文化产业逐渐成为我国文化产业一个较快的增长点。伴随高新技术、生产手段、经营模式、盈利水平,以及文化产品种类上的不断拓展和不断创新,涌现出许多新兴文化产业行业,并不断衍生出新兴文化产品,这种文化产业实践发展过程中的新动向,自2005年起就引起了政策层和部分专家学者的关注。
2005年1月26日,利向昱在《中华新闻报》撰文“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介绍了新技术条件下催生的几种新兴文化产业类型,这是新闻界关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同年,常伟在《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发表“新兴文化产业亮点常击”,从经营方式转变的角度介绍了几种新兴文化行业。2006年5月,祁述裕和韩骏伟在《与现实》发表“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这篇文章立足于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支持而出现的新兴文化行业,如电脑特技、电脑动画、电脑游戏、移动媒体、数字电视、网络电视等,并对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初步预测。提出中心城市应把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作为重点,着重做好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造、完善产业链、建立和完善市场竞争机制等方面的工作。
2006年9月,《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网络化传播为主要特征的新兴文化产业,“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研发,开发文化数据处理、存储和传输服务、移动文化信息服务、网上文化交易、数字互动体验服务、数字远程教育及数字娱乐产品等增值业务。”毫无疑问,这是政策层要求运用高科技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思想的初步表达。
2007年4月,赵志立在《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作者把四川近几年发展势头较好的数字内容产业、文化旅游产业、创意产业和数字版权产业等新兴文化产业称之为新兴文化业态,这是对新兴文化产业进行分析和分类的初步尝试,也是学术界在标题中使用“新兴文化业态”的开始。这篇文章意义重大,标志着“新兴文化业态”研究的正式启程。但是,直到2007年10月,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正式提出“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兴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时,这个近年来随着经济和文化产业发展出现的新课题,才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什么是“新兴文化业态”
范玉刚首先在《望新闻周刊》撰文“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他认为:“新兴文化业态的培育和创新,主要依托科技创新,特别是先进适用性技术的普及。当前数字化技术创造了很多切合时代特征的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显现为一系列颇具竞争力的网络文化产品。”他把新兴文化业态的范畴定格为网络文化产品。
2008年5月,“2008文化财富沙龙” 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和学者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概念的界定上,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关键是内容。内容的价值在于其原创性、差异性以及不可替代性。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胡惠林也认为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财富的重要内容,文化财富本质是文化内容的创新和内容的衍生力。信息高速公路提供的是跑道,而没有内容就没有新兴文化产业可言。
关于如何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中南大学教授柏定国提出,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应首先从新载体和新商业模式入手。新业态是先进技术糅合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因子,当今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建立在高新技术的载体平台上。新商业模式应注意企业和消费者的互动。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魏鹏举则认为,对文化新业态应当有新兴管理模式和体制。他认为新业态如何与传统文化业态形成一种优势互补而并非替代是一个更应关注的问题。
关于新兴文化产业的具体内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民强调:“文化产业新业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新媒体和新行业的出现;二是新兴数字信息技术对传统文化行业进行改造;三是文化产业化过程中,传统产业加入文化内容后产生的新盈利模式,这三个层面的集中,形成了文化产业新业态的核心内容。”应该说,这次论坛是中国学术界集中讨论新兴文化业态的问题的开始,为我们准确理解和界定这一概念提供了最有价值的借鉴。
笔者认为,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理解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新兴文化业态显然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产业,明确区分新兴文化业态和传统文化产业的具体范畴是我们界定概念的第一步。总体上来看,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凭借互联网和数字技术支持而衍生出来的、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有关的文化业态。其核心技术应该是网络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技术。也就是说,新兴文化业态首先是一种新技术条件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第二,正如专家所说,新兴文化业态是文化内容、科技和资本结合的产物,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所表现的内容应与狭义的文化密切关联。主要是指文化产品生产商利用各种数字化的软件和硬件以及数字化终端,将图像、文字、影像、语音等内容进行整合,并在互联网上直接创作、编辑、生产制作及传递,向消费者提供多种层次、多种类型的各种内容产品。第三,从载体形态而言,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指向宽带互联网络新媒体和移动新媒体两大类。主要载体形式表现为电脑、手机和其他移动存储等终端平台。这种新技术驱动下的新媒体,采用新技术实现内容和传播价值模式的调整或创新,满足受众的各种新需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新兴文化业态主要是指网络信息技术与数字技术推动下不断衍生的新兴文化行业。推动新兴文化业态出现的最主要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反映在生产制作方式、媒介平台的不断更新上,这使得文化产品获得便利性与覆盖程度大大提高;二是人类的不断创意,创意是文化产业的原动力,它能够创造出无尽的文化原材料,从而不断创造文化新业态。
三、新兴文化业态的初步分类
由于新兴文化业态是近几年产生并且依然层出不穷的新兴文化产业,所以对它们进行分类只能是一种努力和尝试。因为任何新兴文化产品从设计到制作,从媒介平台到终端受众,都糅合了不同的技术因素和传统产业的因子,并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无论用哪一种分类方法都无法涵盖所有,而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又将会导致同一个文化类别的多种身份,甚至同一个文化产品,在设计制作时属于一种文化产品,而通过媒介平台传播到终端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文化产品,新兴文化业态的递生性、创造性、交互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分类的难度。
下面,我们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为线索,建立新兴文化业态评断模型,并以其中引起产业形态变化的要素的不同,或者新产生行业、行业转型所依赖的基础要素不同进行细化分类。
这个评断模型要说明的是,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实状况下,文化产品的生产在各个生产环节被分割,形成许多既相互支撑又各自独立的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构成了影响某一行业特征和状态的基本性要素。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其中一个或者几个要素被改变,而形成了与原有行业状态既有客观形态上的联系又有本质区别的新兴行业形态,比如楼宇电视,它们在传播方式与服务方式上仍然保持了广播+广告的赢利模式,但在本质上却是传统媒体的数字化形态;还有一些则是新旧技术融合后产生的前所未有的新行业形态,比如网络电视、手机游戏等。如前所述,新兴文化业态与传统文化业态区分开来的核心要素是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那么,新兴文化业态从范畴上应该界定为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由于生产环节或技术手段不同,其文化产品呈现出不同的业态,且形成多个不同的产业族群。大体而言,网络数字化文化产业可以细分为新媒体产业和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新媒体产业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户外数字媒体、IPTV、数字电视等多个领域;多媒体数字内容产业则包括数字娱乐产业、数字出版产业、数字教育产业、数字艺术产业、数字广告产业等各种文化行业,其中每个产业又可细分出多个产业市场,如数字艺术产业,可再次细分为数字艺术制作、数字艺术拍卖、数字艺术交易等各种行业;如下表所示:
显然,“新兴文化业态”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新”相对“旧”而言,即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新型业态。从文化产业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原来一些“新”的文化行业逐渐成熟并被归之于同“旧”产业阵营,而随着传播技术、传播介质和传播内容形态的不断更新,更“新”的文化业态依然层出不穷。例如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多年前作为一个新兴文化行业曾被归类于文化产业,但现在,它们作为基础性工具和功能性技术不断衍生出的文化行业和文化产业,才被人们称之为“新”的文化业态。
总之,新兴文化业态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它的内涵和外延都需要随着产业实践的不断丰富而逐步展开并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对它深入研究并做出科学而准确的结论尚需时日,本文旨在抛砖引玉,以期正果。
参考文献:
[1]利向昱:科技助力新兴文化产业[J] .中华新闻报,2005-01-26
[2]李舫:我国将积极扶持新兴文化产业[J] .人民日报,2005-11-02
[3]常伟:新兴文化产业亮点点击[J] .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12)
[4]祁述裕、韩骏伟:新兴文化产业的地位和文化产业发展趋势[J] .与现实,2006(5)
[5]陈芋润、祁述裕:浅议新兴文化产业的未来趋势[J] .陇南报,2007-04-09
[6]赵志立:文化产业发展要重视新兴文化业态[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7]范玉刚:业态创新兴文化竞争力[J] .望新闻周刊,2008(4)
2010年4月8日正式《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
,其愿景和意义:一是有助于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文化产业以创意为源头,是一种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绿色产业。鼓励金融业为文化产业输血,扩大文化产业的比重,是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缓解资源能源瓶颈的重要举措。二是有助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三是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该指导意见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主要是通过创新信贷产品、完善授信模式、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扩大文化企业直接融资、培育保险市场、实施文化产权评估交易等具体举措,加大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这是我国第一个金融全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传媒文化产业从计划走向市场进程中,大力发展传媒文化行业的产业属性,才能更好兼顾传媒文化行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开始逐渐得到广泛共识。这次提出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指导意见,注定助力中国传媒文化产业迎来黄金发展的十年。
政策春风拂面 利好传媒文化椒块
对于A股传媒文化类上市公司来讲,中长期都将产生利好,我们坚定看好传媒文化行业。2010年以来,A股上证指数下跌4.8%,A股传媒上市公司平均涨幅为22.5%,其中广电网络、鑫新股份以及中体产业涨幅位居前三(剔除赛迪传媒表现),符合我们对传媒行业看好的判断。如果如同市场判断在2010年,宏观经济发展以及其他行业存在政策的退出和弱化的发展趋势的话,我们认为传媒文化行业在2010年应该是政策不断强化,系列呵护传媒文化产业政策将会接连不断。2010年4月8日出台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印证我们对传媒看好的政策预判。我们认为传媒行业在后续中仍然存在系列推进传媒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与事件发生,这将进一步坚定我们看好传媒文化的判断。维持“强于大市”的评级。
广电有线“三网融合”的关键
(一)集中力量,重点打造特色亮点工作
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媒体推介项目实施运行,努力扩大项目影响力,形成亮点。不断挖掘新题材,精心制作电视节目,确保电视新栏目开播后的正常运行;适时推出电子杂志,在成华门户网站主页面开设视频专栏和电子杂志窗口,协调搭建电视媒介合作联动平台。
(二)找准切入点,全面提升电视宣传水平
一是围绕建党90周年等重大事件,统筹安排,做好电视宣传工作,在全区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二是围绕中心工作,针对重点工作、重大项目等做好宣传报道,为建设“中西部综合实力一流城区”摇旗呐喊。三是创新形式和手段,深入宣传报道文明城市复查迎检、市民素质提升工程等专项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四是继续促进硬件设施提档升级、电视工作人员素质提升,确保电视宣传质量不断提升。
(三)贴近民生,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创新思路,做好策划,力争启动我区数字电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二是联合多方力量,加快推进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和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三是结合群众需求,推进“公益电影放映社区行”活动,争取超额完成全年公益电影放映目标任务。四是精心组织,实施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加快落实新建3-5个未成年人出版物专营区(专柜),进一步完善公共阅读服务体系。
(四)以全国文明城市复查迎检为契机,强化行业监管
一是强化日常检查,健全巡查制度,确保安全播出、规范经营成为常态。二是突出重点,对督查问题采取坚决果断的整治行动,彻底清查,保证问题不反复。三是严肃对待举报,保证第一时间查处违规违法行为,维护群众利益。四是加强联动,积极联合街办、城管、公安等力量,加大执法力度,确保整治效果。
(五)全面完成机关软件正版化工作
按照全市统一安排,对全区各机关软件正版化情况进行更加全面、严格地督查,确保在规定时限全面完成软件正版化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市检查验收。
(六)加快推进产业发展
积极展开产业发展调研,摸清我区广电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现状,明晰当前我国和世界广电和新闻出版产业发展趋势,重点研究影视传媒产业和数字出版产业发展问题,结合我区区情,制定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依托成都339、成都东区音乐公园等重大项目和众多高端物业,协调推进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