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历史教学问题

历史教学问题赏析八篇

发布时间:2023-06-07 15:35:19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历史教学问题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历史教学问题

第1篇

当前课程改革为教育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课堂模式、师生关系、教学理念等多方面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是一次可喜的变化,但对于众多教师来说同样也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高中历史教师要不断总结课堂教学,细致观察学生的表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寻求合适的解决对策。本文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提出几点看法,探究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中历史;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第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于课程改革的认识不足,仍未改良课堂教学,教学手法单一死板,没有将教学建立在学生的学习需要之上,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第二,历史学习没有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重视,多数学生与家长认为历史作为副科,只要通过死记硬背即可过关,不需要教师特别的指导,课堂教学仅仅是为学生挑出重点,从而忽略历史课程的学习。第三,学生的历史基础差,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多数初中历史学习中都是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根本不牢固,也没有及早对历史学习培养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更是无从说起,导致初高中历史学习无法有效链接,教学效率自然持续低迷。针对以上几点,教师必须采取措施,改善课堂。

一、拓展历史资源,增强教学生动性

历史学科是富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人文学科。但目前学生对于历史文化的学习仅停留在背诵阶段,在学习压力之下从未深入理解过历史文化。如此,学生自然对高中历史课堂不感兴趣,对知识的理解只是浮在表面。高中历史学习不同于初中历史的学习,需要学生深入理解某个历史事件、某段时代背景,从中发现历史运转的规律、学习时代精神等。历史学习的主观性增强,需要学生调动自身思维,加深记忆与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历史知识进行拓展,在讲解某些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枯燥的知识时,引用背后的小故事、诗句、民间传说等拓展资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用比较趣味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以此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十课《》时,本课所强调的知识是中国所签订的几项屈辱条约,如《》、《》,并且中国自此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教师除讲解这些“硬性”知识以外,还可以为学生拓展一些当时背景下的小故事,如林则徐的禁烟运动,了解林则动禁烟运动的原因、当时众多商人的反应与行为,从而分析禁烟运动到底对产生多大的影响。开展讨论:是否林则徐不发动禁烟运动,英国人就不会发动了呢?以此让学生更投入课堂,理解知识内容。

二、转变教学模式,增加合作及探究转变

从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大的合作学习的空间,鼓励学生挑战权威、提出质疑。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才是让学生切实掌握知识的良方,需要学生从过往的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与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改良的高中历史课堂中,不再被死记硬背的模式所禁锢,自由发表见解,如此有利于学生的主观答题,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课堂气氛会因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而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将更加享受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自主学习的课堂本来就是教育改革中所追求的课堂,自主学习的模式是被学生所接纳的学习模式。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二课《和八国联军侵华》,学完基础知识,教师可以安排探究任务,让学习小组开展讨论学习。如让学生结合前面的学习,整理总结: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对此开展讨论,画出具体的表格,作为小组讨论成果。还可以让学生比较运动与的异同,针对其性质、组织方式、结局等方面列出详细的表格,并且总结这两次运动所带来的启示,有何意义,等等。

三、借助辅助工具,促进教学情景化

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彻底融入教育教学中,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已然成为教师课堂上的好帮手。信息工具所具有的直观性、体验性、科学性等优势,有助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感受。课堂教学中仅靠教师的讲解,很容易让课堂气氛逐渐冷却,教师无法为学生展现形象的历史场景,无法突出历史事件的丰富、有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为学生展示历史照片、记录影像、录像音频等,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让学生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历史课堂学习中,对教师所播放的资源深感兴趣,积极提问。让现实与历史连接,为学生创设更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走入历史事件之中,使得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多媒体呈现比起教师板书更便捷、有趣,整个课堂氛围会因为多媒体的介入变得更现代化、多样化。例如,学习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在此单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的素材很多,包括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所有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欣赏艺术品、了解艺术家,从中看到当时西方的一种人文状态,了解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从而进一步明白当时的思想与精神,达到深入理解知识的学习目的。

四、改善评价机制,优化课堂教与学

高中历史学习强调学生的主观答题,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为了让学生的答题更加规范与准确,教师可以从评价入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评价。教师在其中渗透答题方法,规范答题步骤,引导学生进行更准确的表达,同样也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实时反馈,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给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使课堂的教与学得到优化,教学质量与效率同步提高。例如,在教学评价中教师不仅限于分数评价,而且可以利用课堂时间或者课后时间和学生一起开展互评与自评的评价活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某材料分析题中,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出材料中的内容出自什么法令?答案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接着要求分析这次改革对俄国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自评学生要发现自己是否将题目答完整,有无错处,引用是否正确。通过互评,学生可以从同伴处发现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缺陷,答题是否有漏洞,甚至能够获得完全不一样的见解,如此思维得到拓展。最终教师的统一讲解中,可以强调分析过程、答题步骤,让学生规范答题,有法可依。课程改革是一项长久而深远的任务,教育更新的历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历程。教师对课堂教学所实施的对策,不可能一开始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在教师寻求解决对策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推动教育改革,让改革发现的问题更多。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持续观察学生群体,动态革新课堂教学。积极面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智应对、清醒思考。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课堂学习感受,深入学生群体,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力求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解决每一个学生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教师们将在不断地实践与探索中,提高个人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更高效、和谐的高中历史课堂。

参考文献:

[1]萨仁图娜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2015(12).

[2]陆元峰,张爱平.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5(5).

第2篇

关键词:情景教学;中学历史;教学实践;问题研究

一、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突出了教师这一角色在课堂上的主导性地位,所教内容大多侧重教材;教法侧重了教师的讲而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对学生的启发;学生学习的方式大多为识记和背诵,尽可能确保“背多分”的实现。此类教学模式导致历史教学进入了误区,使原本应该快乐的历史学习被改变了,同样影响到育人应有的质量目标。所以,历史教学一定要将传统教学方式加以改变,使之和时代要求相符合。情景教学的方法能极大地活跃历史课堂的气氛,营造出生动形象而具体的历史教学环境及氛围,引导着学生在最佳情境之中以进一步主动学习历史并实现才智增长的目的。

二、理论概述

1.情景教学的方法。在新课程的改革这一大的环境中,为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这成为新课改发展的趋势,一部分处于一线教学的教师同样正逐渐在教学中尝试这种情景教学方法,顺应这一探索与研究,这些教师得到大致的结论:情景教学的方法应依据教学的目标与特定内容来进行生动形象具体的课堂教学场景的创设,并用它来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真正将其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加以分析并尝试解决。2.历史情景教学的方法。这一教法主要指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依据历史学科知识及其特点,在尊重历史本真的基础上,创设更为直观具体、生动形象的历史教学情景,即将曾经可能的历史性场景复现出来,从而为学生架构起一道历史与现实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学生提供一种较为真实的特定历史情景,让学生真实地去体验和感悟历史,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对历史的认知及理解,进而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辨能力。

三、创设历史情景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

1.创设出特定历史情景能将历史生动地再现出来,从而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历史是不能复制的,时序性是其突出特点,因此,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讲就显得较为抽象。若是历史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将其加以形象再现的话,将对学生历史学习产生极大的帮助。所以,创设出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典型历史教学情景,将历史事物的某个方面特征加以高度浓缩并使其特征更为突出,能极大地帮助到学生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与理解。2.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有效开发。从一般课堂教学来讲,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创造能力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行政部门和教育工作者也缺乏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时间和环境。在此前提下,新课改呼新的教学方式不断涌现,以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情景复现的教学法则通过再造、模拟和复现历史特定情景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能近距离地对历史产生较为真实的感受,进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绪及情感,引发学生认真观察及思考,对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造能力极为有利,从而能使学生更为牢固地掌握知识,进而帮助其形成正确的历史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学生则在此过程中顺利地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从长远来讲,这一历史教法有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和长远教育目标的实现。3.有利于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新课改要求在老师教学时体现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历史情景复现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创设出恰当的教学情境,这一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课、机械地接受知识的局面,并能促使学生更积极地参加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以,这一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探究欲望,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感知历史本身的魅力。历史情景教学法能给学生搭建起施展才能的平台,较好地突出其主体地位,增强其历史学习的强烈责任感。

四、历史情景教学法的主要呈现方式

1.利用实物情景教学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因实物具有直观性这一特点,有条件的情况下加以利用,对历史教学均是有益的。教师可在课堂内外选择恰当时机运用此法,如古陶罐、古器皿、古钱币、中山装、纪念章及语录等均可作为历史课堂运用此教法的有效实物道具。2.运用影视直观演示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教师应用影视教学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可以是动态的如视频、音乐等,也可是静态的如历史图片。这一教学方式非常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但对历史老师要求较高,它要求历史教师按照即将授课的内容选择出恰当的影视资源。影视教学独具的直观性与生动性对学生注意力的提高具有极大的帮助,能将原有的历史教学中抽象成分学习理解的难度降低,增强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3.利用扮演角色以实现历史情境的再现。因此教学法需要学生具备极高的知识积累、表演能力及思辩能力等,在角色的扮演或戏剧的模拟过程中很难避免受到了师生主观能动性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与此同时,角色的进入与扮演需要学生对历史材料牢牢掌握的前提下对历史事件及人物从心理这一深度进行解读,主观性比较强。所以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很难做到和历史的真实情景完全重合,但是师生只要能将当时的历史情景大致复现出来就可以了。4.通过实地考察以实现历史情景的再现。实地考察这一教学方式有助于打破传统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阵地从室内引向室外,把历史遗址、历史遗迹等视为历史课堂,引导学生观察并调查相关历史的遗址、遗物及遗迹等,给学生对那时的历史情景的认知等最直接的鲜活的历史资料,激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并进一步加深其认识历史的深度。通过这一历史教学方式能引导学生在考察相关历史实物、遗址、遗迹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习相关历史知识,感知历史本真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五、对历史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实践的建议

1.对影视教学的积极作用继续保持重视。影视资料由于兼具了视听的形光、声色等长处,成为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它能将当时的历史真实更为完整地进行再现,能极大地帮助到中学历史教学。影视教学很容易提高学生注意的水平,并将教材知识的重难点凸显了出来,有利于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直观性,有利于增加了历史课堂教学的知识量,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还能增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功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教育目标的达成最终得以实现。当然老师在运用这一课堂教学方式时,首先要求历史教师对影视资料进行筛选,使其符合历史本真,在此基础上把即将讲授的教学内容和与之相关的较为适宜的影视资料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在接下来的历史教学中要继续坚持对这一教学方式的重视,并致力于更多有益的历史影视资源的探索以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还要致力于教师自己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促进了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2.合理应用角色进入及其扮演法。角色进入的历史教学方式极具随机性特点,历史教师可在课堂中对其随机运用,还要在在这一教学方式的最后一个环节对学生加以引导及总结以促进学生对相关历史认识的提高:确保学生在将各种见解得以发表的基础上对史实更加了解和尊重,学生经过了认真思考之后对历史上的人物事件的相关认识得以不断加深。对这一教法的随机应用并不意味着能随意应用,当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应依据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知识基础,选择与中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的特定历史题材,将角色进入方法合理地运用于历史情景的复现中,能促进其历史学习的高效性。这一教学方式对师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应在课前就进行充分的准备,教师能对学生所设计出的剧本及对演出步骤及时间等的安排加以详尽地指导。这极大地加强了师生间、生生间交流的深度,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这一科学教育理念体现出来,同时还培养学生逐渐养成探究的意识、合作的精神和主动性,和新课程理念是相符合的。3.强化事物情景教学加大历史复现的力度。实物的直观性一般均极强,若是历史教师能在课前搜集到和本学科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实物并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具体展示,这能将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吸引起来,当学生对实物进行了近距离的仔细观察后,对和实物具有关联性的历史情景自己进行复现。若有条件,教师还可在讲授到相关的历史知识的时候将实物带到课堂中,为学生的近距离观察提供机会,并能在不同程度上加深学生读历史知识的感受及体验,激发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兴趣。

六、结论

第3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对策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1.1 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以应试教育为主

虽然,我国历史教学新课标指出“历史课程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但是这不意味着历史教学是偏门教学。当今,由于升学压力的不断加大,不少初中学校以及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错误认为历史课在初中课堂当中地位并不重要。无论是课堂学习时间,还是资源配置等方面,历史课都受到一定程度的轻视。即使在历史教学课堂上,不少老师以应试教育为主,历史知识的讲授往往以考试为导向,以成绩为目的,忽视了对学生历史发展的脉络、历史进程以及历史观的教育。错误教学观念,又引导了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表现出明显的不喜欢、不接受甚至反感。

1.2 以宣教为主,学生参与度不高

照本宣科式教学也是历史课堂教学出现的突出问题。我们通过考察发现,不少历史老师既没有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而且在历史课堂授课中,授课形式也比较单一,直接按照历史教材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讲解,甚至直接宣读课本历史知识。这种老师主动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方式,学生参与度不高,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说,由于缺乏学生的主动参与,对学生掌握全面的历史知识体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1]。

1.3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吸引力

在历史教学当中,教学方式固化,缺乏创新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历史老师多从自身主观意识出发教学,没有充分关心教学对象,往往习惯于同一种教学模式。课堂宣讲似乎成为了很多历史老师传授历史知识的唯一渠道。一方面,不少老师没有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和条件进行教学;另外一方面也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求知欲望,缺乏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不少老师的教学模式固化,照本宣科,教学创新度不够,而且没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简单地把学生当成教学的客体,使得学生必然产生厌学、反感等情绪,严重影响历史教育的成效。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

一方面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要选择专业的、知识能力强、思维开阔的教师。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对历史教师的培训,避免教师的落伍。不断丰富培训“历史教学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并对培训效果设定科学的评价机制。首先历史教师的培训不能钻牛角尖,造成培训内容枯燥、乏味、深奥。使受培训人员不但不能完全掌握,还会把这种枯燥的讲授方式应用到教学实践当中,造成了历史课堂教学更加枯燥、乏味。其次培训形式要丰富、新颖,使受培训教师能受到启发,从而跟上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灵活风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2 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发挥

首先,注意课堂导入的形式,尽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爱上历史学习。同时,注意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注重历史知识与其他科目的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如《秦王扫六合》的课堂教学中。第一,可与语文知识“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结合长城的存在,秦始皇的功绩,劳民伤财,当年的威风,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一粒尘埃。第二,可与地理结合。秦始皇扫平六国的“根据地”在哪?今天的陕西咸阳、西安地区。还可以结合历史地理,深化学生的历史知识及能力。如在讲课中巧妙设计内容,让学生知道鸿门宴与阿房宫有多远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其次,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方面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课堂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一方面有效地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帮助学生总结历史学习的规律。如对秦始皇、武则天等人物的评价,一般都会从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在军事、农业等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评论,同时结合影响社会进步的阻碍进行综合评价。

2.3 注意与学生的沟通

历史是一门内容丰富多彩,知识蕴含广泛的学科,受很多学生的喜爱。可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偏见和学生学习中的一些障碍等原因,影响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化解学生思想上的一些偏科行为,排解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才能更有效地组织历史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将历史学习当成一件轻松、愉快又很重要的事去做[2]。

2.4 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以素质教育为核心

在教育领域,以人为本理念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并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奉行。在学校,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学校以及老师牢牢树立人本教育理念,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其实,按照现代教育研究成果认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学活动中的两大最基本主体,二者是相互的、共进的。

三、结语

历史课本身就是一门丰富多彩,容易吸引学生学习的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对备课内容要做到精益求精,在教学中适当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初中历史高效教学浅谈[J].学周刊,2013,(30) .

第4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 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60101

创新就是在提出问题后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有创新能力的人需要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由于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因而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必要性

1.这是历史学科的要求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为了以史为镜,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了解历史是为了现在和将来的更好发展,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历史意识,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以史鉴今”,这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考过程中将“死”历史学活。

2.这是培养学生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古往今来,所有发明创造都是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出现的,只有发现问题后才能有创新方向。教学的过程是学生不断接触新知识的认知过程,当学生现有知识储备与新知识无法衔接的时候,必然就会产生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和创新能力。

3.这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法宝

初中历史教师要全面地认识和处理好历史学科三维目标的地位与关系,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历史知识是基础,学习历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记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历史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递历史知识而已,同时透过教学活动,对历史因果的分析、历史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以培养学生分析、批判的能力,获得正确的历史观念,从而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产生所谓‘历史意识’。”

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1.转变教学思维,让学生想问

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使历史教学从重视结论识记转变为重视对历史问题的探究,树立积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并将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打破思维定式,克服思维的惰性,同时鼓励学生破旧立新,不迷信权威,敢于质疑。只有实现教师到学生的思维的转变,才能让学生在历史课堂想问。

2.营造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一个紧张严肃的课堂和一个不尊重学生的教师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战战兢兢、情绪紧张,很难提出问题。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需要学生敢于提问,这就需要教师花费一定精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体的特性,尊重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不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能得到有效的表达。

3.重视基础学习,让学生能问

初中历史学科在学校、教师、学生眼里比语数外次要,这种不重视使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一知半解。历史问题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学生提出的问题没有实际意义,想要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困难的。很多时候学生不会问是因为他们对历史基础知识没有很好的把握。教师要重视丰富学生历史基础知识的储备,对于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教学内容,需要熟记的要及时督促学生记住。

4.正确开展过程引导,让学生深问

当学生对一个知识点产生疑问,很可能刚开始只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如何让学生的问题更加深入,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学生提出假设问题、回答假设问题,不断归纳总结,由一个问题延伸到另一个问题,环环相扣。学生提出问题后自主寻求答案,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自我提问和自我解答的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历史知识结构体系,形成理性的批判思维和积极探索问题的科学素养。

5.讲究提问技巧,让学生会问

提问也需要学习。古语有言,善教者必善问,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历史课堂提问中的作用,对历史教材进行深入研究,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提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需要教师注意的是,提问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教学中可以由教师向学生提问,也要鼓励学生向教师提问,实现良性互动。

根据新课改的人才培养目标,初中历史教师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历史教学从结论为主到探究过程为主的转变,让学生在不断的提问与质疑中提高创新能力,真正掌握学好历史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

第5篇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21-01

问题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重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前提,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目的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让学生经历一个发现知识的过程。在发现探索过程中,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 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作用

1.1 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问题教学法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其准确理解问题情境的同时,给学生留足思考时间,从而使学生不仅找到问题解决的正确方法,又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度。通过问题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事物,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其思维和创新能力。

1.2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问题教学法中,学生探究活动必须经过提出问题和发现问题。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进行调查研究和观察研究,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研究资料以及相互合作,通过问题教学中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训练,也就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问题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首先,问题教学法需要学生尽量独立地完成学习内容,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再者,问题教学法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具备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断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进行独立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1.4 提高学生掌握历史知识的能力。问题教学法中,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发现问题,探究或应用来掌握知识,能够做到深刻理解知识。同时,把所理解的历史知道有效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运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方式传授知识,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实际意义更加重大。

2 初中历史课堂实施问题教学方式

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问题教学普遍应用问答型,所以,本文对这种简述此教学方式,包括对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提问方式、 处理学生回答的方式的探讨,并结合中学历史教学进行简述如下。

2.1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历史事件,让学生对比分析历史事件的相似性和异同点,产生矛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在学习结束阶段的事件中,便可适时的提问“假如没有美国投发两颗原子弹,日本能否投降,抗战能否顺利结束;假如没有这两颗原子弹,抗战由要持续多久呢?”这一提问将会引起学生的争议,进而让学生加深对这段历史的记忆。

教师可以给学生用解释的历史现象或实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使其对所面临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对教材中的有关现象产生的疑问提出为什么。

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还可采用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展示的手段,比如在讲到埃及金字塔时,可引导学生观察金字塔建造插图的同时,适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形象中发现问题。

2.2 设置问题的方式。问题教学法整个教学的核心就是问题的设置,唯有有效的设置高质量的问题, 才能取得问题教学所预期的效果。首先,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当,就是根据学生现有的经验和思维特点提出问题,且保证问题恰当。一般设计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有梯度式的逐步加强难度,使学生全面把握历史问题。问题水平太低,其思维训练的价值就差了,同时无法激发学生的思维;相反,太高问题水平,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长此以往,也会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

再者,教师要提有针对性的问题,就是提出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和重点的问题。针对教学内容的难点,能够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才能够实现重要的教学目标。历史教学中,在理解教材的关键处提出问题,即那些能够抓准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思考和参与的关键点

此外,教师要提有启发性的问题,就是提出的问题不能直接从教科书中找到答案,必须经过学生的思维过程才可得出结论,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还要激发其学习兴趣。历史教学中, 应该尽量避免“发生于哪一年?”的问题,因为这类问题是封闭性的,不具启发性,只会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惰性心理。

2.3 处理学生回答的方式。问答型问题教学中,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不仅是科学性的问题,又是艺术性的问题。从科学性角度看,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要充分肯定,且采纳学生的回答,以提高其自信心和积极性,这样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鼓励,同样是教师尊重学生的表现;当学生回答不正确时,就要加以指正,以期学生在下面的学习中更加谨慎思考,认真总结问题。

再者,教师要尊重学生回答的异同之处,不能只接受自己所期望的答案。在向学生提出问题时, 有些教师往往期望学生按照他们的思路去思考和回答问题。他们往往不会肯定和接受学生的回答超出他们的期望,有时会讽刺学生的回答,就极大的伤害了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任何一个问题都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不同角度,思考的结果也就不同。

此外, 在问答型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尽量然学生自己回答,学生回答问题很可能不全面,需要教师引导才可得出正确的回答。尽量给予学生回答的空间和自由,学生对问题的回答的思维方向可能是错误的,这时,教师的耐心就极为重要,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有些教师替学生说出正确回答,这是不可取的。在问题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问题带给学生思考的过程,而不是答案的正确性。

3 结语

初中历史教学中,实施问题教学法需要各方面的配合,既要求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问题,又需要学校创造自由、民主的氛围。从问题教学的应用角度看,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提出问题并正确处理学生的回答,成为实施问题教学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徐红霞.探讨问题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效果[J].成功(教育版),2011,(11):178.

第6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意识

一、良好的教学氛围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也能成就一个人,这句话在教学过程中也十分受用,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营造专属于历史的课堂气氛,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帮助。经过一定的调查,学生对学习疑虑之所以难以直接提出,很大程度是因为老师的威严与课堂凝重的气氛,很难使学生融入,可以直接、轻松的提出问题,又怕自己所提出的问题太过简单,老师不屑于解释。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能够扼杀很多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需要老师转变这种教学方式,或减弱老师个人的权威,即民主教学,与学生做朋友,在同一个平台上能够相互阐释一个问题的不同理解,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知识,并使知识更加牢固。这就需要教师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将教师的个人独唱秀变为学习交流处,使学生意识到在课堂上与老师的平等地位,学生自然会愿意将自己的理解或问题与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其次,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得学生学会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打破课堂原先只属于教师的天地,使老师与学生能够真的身临其境,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增强历史知识学习。

二、制造一定的学习情境

情景教学是很多学科都会应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对每门科目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够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体会知识、掌握知识,而在历史知识中有很多是远离现代生活的,学生难以有体会,这就需要老师进行一定的情景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知识、掌握知识,不至于对着整本书中毫无感情的文字干瞪眼。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相关事物或影片,不需要很长,剪辑出适合本堂知识的即可;又如,将学生现下所感兴趣的东西融入知识学习中,能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但在这些过程中,需要老师加强知识与所应用的方式的联系,不能脱离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也不能去随意、错误教学,要对自己所用的媒介进行完整的核查,避免对学生知识造成错误的认知。

三、建立一定的机制,鼓励学生

此外,我们也鼓励老师建立一定的机制,来鼓励学生学习历史。该机制不只限于课本知识,也可以是课外的、相关的或是对之前部分错误认识、问题的改正、解释,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的了解到历史,培养学生寻找知识的兴趣,也可使学生认识到自身认识的不足与缺点,增强学生的认识能力。而在机制的评价标准中,应更关注学生个人自身问题,这能够让老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到每一个学生,使老师对症下药,找到适合学生、学生接受程度大的教学模式,也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自身,不断完善、加强自己能力;其次,旨在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不应在发现学生问题时,就给予批评,应表扬、赞赏学生这种态度,要发现学生的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使学生更上一层楼。

第7篇

关键词: 学业水平测试 高中历史 新课程 教学问题

1.引言

本文主要对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历史考试现状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含考试结果、命题方法、特征,这对完善高中历史教学及完善历史教材考试具有重要意义。据有效数据显示,分析18095份高中历史试卷的难易程度,其中难度为75%,平均难易程度为82%;材料分析3题,总分30分;判断题6题,总分12分,总体难度为60%。对考生失分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反映高中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2.从学业水平测试看高中历史新课程中的教学问题

2.1解决问题力度较低

学业水平测试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属于较为有效的测试方式,不仅具备“小型高考”的称号,而且是江苏省对高中历史进行测试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时兼具高中会考、高考考试资格这两种职能,通过“小型高考”的学生可以在高考中获得加分。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要重视试卷、试题设计,并加强试题考查。

就目前情况来看,测试试题设计较为简单,尤其对主观题的设计,难度偏小,虽然设计时会将历史学习技能、方式等融入试题中,但仍有部分历史测试效果让人不大满意,并未根据实际材料提取信息,进行设计,例如:高中历史必修试卷中第21题,“打破经典物理学的绝对化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的成就是”,虽然题目文字较少,但关键信息、词语较为准确,学生一目了然,根据“物理学”、“辩证看世界”等关键信息可以得出较准确的答案,同时与此存在关联的题目不必再根据其他内容解答,很容易得出答案,比较容易拿到分数。此外,还有部分材料解析题需要对材料进行阅读分析作答,如通过阅读材料三分析思想主张对法国社会变革起了什么作用,由于材料中只明确讲出了“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六阅读了博马舍的剧本后,便对该剧本产生了嘲笑”,包含剧本内容,但学生较难根据内容寻找关键词,因此大部分学生只抄下了材料,未能抓住关键词,同时没有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答题中,说明学生没有有效将所学知识与材料中的知识相结合,获取答案。

2.2专题之间缺乏相对联系

学业水平测试中存在条件、影响、意义、原因等试题,解答时基本都要求学生通过对同一阶段的不同历史情况进行连接。学生采用这一方法解题的比较少,如“阅读图表进行解答,分析图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以及事件发生的意义”,对于上课期间不重视对历史事件进行练习的学生而言,解答比较难,同时容易偏离答题关键,出现失分现象。如“世界贸易组织在建立的时候,对世界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并具备哪些重要意义”。由于学生学习期间较少将历史事件进行联系,因此部分同学会把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影响理解为经济区域化造成的影响,还有部分学生会理解为政治影响等。

学生中存在对历史问题了解有限的影响因素,如材料解析题中“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从医学、天文学、数学等方面举例证明利窦玛的结论。答题期间学生基本只会从材料中寻找答案,并不断重复表达材料内容,很少将自身的想法融入历史单体中。部分学生在答题期间思路较模糊,分不清标志的意思等,这些问题明显牵涉到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同时由于各题目之间缺乏联系,导致学生无法获取全面的解答信息,在解答期间未能根据实际情况解答问题,只能泛泛而谈,未能提出有效建议。

2.3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不一

学业水平测试不但可以反映学生的测试水平,还可以显示出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体现出不同类型教材对答题造成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在江苏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期间,就江苏版与人教版中相同的内容进行考察,相同内容主要指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中体现的主要内容及重点,选取相同内容。如历史教材中有的,无论是图片还是文字,不管在辅助教材中出现的还是课文系统中存在的,只要通过文字明确表达出的知识内容,或者隐藏性文字。但就当前情况来讲,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材其答题期间造成的影响会有所不同,并且部分教材中文字表述的内容优于隐藏性教材中讲述的内容。

3.结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知识体系及选取的辅助教材对学生会产生较大影响。以上通过学业水平测试分析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旨在让人们认识到对学业水平测试进行科学设计的重要性,了解影响历史教学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39-01

常言道,以史为鉴可以知兴衰。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时期,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于初中历史教育而言,要认清自身所承当的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积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具有正确历史观的、睿智的、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对于人才的培养,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在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虽然的到了很大的发展,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有所提升,教学质量有所提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的深化发展。具体而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教师教学观念存在的问题。教学观念决定着教学的行为,决定着课堂开展的形式。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基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展开教学的活动的,教师没有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味地突出自己的作用,进行满堂灌教学,这严重影响力学生历史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影响教学效果的提高。而新形势下,很多教师都认识到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这种认识本身是正确的,但很多教师有忽视了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忽视了自己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作用,导致课堂气氛热烈,但学生散漫,课堂纪律差,无法有效保证课堂质量的提升。第二,教学方式单一。在历史教学中,由于传统的考试制度没有改变,很多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教师针对考试内容讲解课本内容,把有关可能会考到的内容让学生标示出来,利用课堂课下时间让学生记忆背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导致很多学生都觉得历史学习没意思,上课听不听无所谓,学不学也无所谓,学生认为只要把该背诵的背会了就行。学生除了识记一些历史知识外,学生的历史思维,历史眼光根本没有得到发展,学生的认识没有得到提升,这种单一的教学必定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历史教师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初中历史教学后,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的素质问题。很多教师因循守旧,不能积极针对形式的变化,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教学中,依然以考试为标准组织教学,考试靠什么,教学就教什么,考试不考的内容,教学中也不会涉及到。教学依然是传统手段开展,内容枯燥无味,学生的参与学习积极性不强。很多教师都不能积极根据形势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知识储备量有限,知识内容成就,教学内容与时代与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不重视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培养。教师综合素养不高,导致初中历史教学质量不是很高。

二、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策略

1、创新教学观念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针对教学情况,创新教学观念。教师要认识到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学生都是课堂的重要主城部分,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必须师生亲密配合,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活动,但教师也不能对学生放任自流,把课堂完全教给学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课堂主导作用,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引导者, 要做学生的学习的合作者,能够通过教师的鼓励激励,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要树立这种观念,积极改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有效促进初中历史就行教学的发展。

2、创新教学方式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积极进行教学方式创新,要认识到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必要性,能够针对教学内容,针对学生情况,积极探究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策略,以此手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比如,在讲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搜集多种材料,展开教学,利用这种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眼界,使学生对二战性质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也可以通过开展比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比如,开展与历史知识相关的知识竞赛活动,开展演讲比赛活动,以多种活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不断丰富字的历史知识,提高自己的历史感悟能力,在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应用历史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历史教学的质量。

3、创新评价机制

在历史教学中,影响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评价方式的单一,只以分数低高低对学生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手段是不科学不合理的。因此,在教学中,创新评价方式,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比如,传统评价是以一次考试为主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是不科学的。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依托,以学生多次口头考试或者是书面考试为内容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这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比如,教师不仅以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还应积极对学生的能力发展,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用,创新评价机制,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发展能力和情感,这种教育必定是成功的。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新形势下,我们要认真研究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的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