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8 15:55:4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广告实习内容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广告公司的运作流程,各个部门的职能以及工作分派,公司的管理方式做简单的了解、初步的认识为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2.达到认识企业、认识市场、认识新的学习方法这三方面的认识。
3.从认识中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为自己的道路作出规划
二、实习时间
年月日至月日
三、实习地点
广告公司
四、实习内容
1、实习概述
年月日,我和小组成员在广告公司进行了为期7天的广告认识实习。广告公司是一家小型的设计、制作、策划容为一体的广告公司,在该公司实习期间,由于所学知识与实践的差距且我也未学过任何关于广告专业制作与设计的课程,所以我只能从事一些琐碎的日常事务,但公司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公司的前辈们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亲切友善的待人待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等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2、实习认识的经历、内容、成果、经验得失
在认识实习中,公司老师给我很多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在业务很忙的时候,他不忘教我怎么去撕那些弄好的字帖,刚开始我还以为那是多么简单的工作,但做起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却无从下手,还弄错了很多的地方。原来这种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尽管看起来很简单但也需要更多的动手实践。在几天的工作中老师还教会了我如何去制作泡沫字,也给我介绍了那些制作的机器器材。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和公司的职员共同完成了“白石江公园-鼎盛世家”的广告牌。其中的工作包括雕刻、喷漆等。工作不忙的时候,老师还演示了简单的PHOTOSHOP给我看,但由于从未接触过,所以最终也是一知半解。老师还演示了最常见的图片处理给我看,但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制作工作。这使我认识到了技术与实践的重要性,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喊多不足,这给了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
认识实习期间,我们还参观了白石江公元的房地产交易会,参观了那些作品。也看到了我们制作的广告牌也立在其中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参展的那些广告作品设计以及展厅设计真是精美绝伦、精彩纷呈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中我看到了我们老师的作品,像汇宝集团的广告词“火热商机,谁来主宰”、东盛房地产的广告词“东风点三江,盛世房地产”都出于我们老师之手。那些小册子的制作,展厅的设计,颜色的搭配,精美的文案,应有尽有。这都是我学习的榜样,也使我更喜欢广告这个行业,对广告行业有了更深更进一补的认识。
实习期间,让我认识到要做一名合格的广告人并不是那么容易。从事这一行业需要更多的智慧和头脑,必须掌握很多的专业知识和实际理论,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在短暂的认识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受到自己所学知识的有限以及专业技能素质的薄弱。在面对一些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时,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决心在以后的学习中努力提高个人知识技能、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字一起,力争做一名合格的广告人。
五、总结
1关联性专业课程打通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关联性专业课程打通培养教学模式。例如,《市场调研》、《广告文案写作》、《广告策划与创意》、《广告设计》、《广告效果评估》,这几门课程涉及到整个广告策划与设计的流程。在以往教学中,各门课程由不同任课教师负责,不但难以避免课程内容的部分重复,而且由于教学缺乏连贯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碎片化,难以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变为对整个广告策划与设计过程驾驭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构建关联性专业课程打通教学模式,关联性课程任课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统一的实战项目为线索,指导学生按照广告策划和设计的实战流程,结合课程内容,一步一步完成整套广告策划和设计项目。这种教学模式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知识凌乱、碎片化的弊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掌握和实践运用,可操作性强。
2选修课程模块化及实训化模式
在大三和大四的教学中,广告专业可以设置方向选修课。方向选修课的设置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学生可根据兴趣、专长选择某一模块的课程。模块化的方式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材施教;同时,模块化的教学有利于教学的深入以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选修课的模块化设置还可以将基于新媒体的广告形态创意系统地纳入培养方案,解决目前本科广告人才培养局限于传统媒介广告创意的困境。为了在模块化教学中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每个方向模块中设置实训环节,将模块中课堂教学内容与实践实训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到实践中,真正实现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提升。
3专业考察目标化模式
在本科广告专业实践环节中设置“专业考察”环节。广告专业考察以对当前广告业界的认知为根本目标,考察中必须安排广告机构(包含广告公司、品牌传播机构、设计公司等)调研、其他高校广告专业考察、企业单位广告部门(或市场部等相关部门)、媒体广告部门考察(包含传统大众传播媒介和新媒介),在考察中安排讲座、参观、交流等环节,加深学生对广告业的现实了解,特别是对基于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的广告创意的认识,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明确知识缺陷、专业技能要求、个人发展方向等,促进学生对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认知和自觉培养。考察所见,亦可成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来源。通过考察,还可建立与广告公司、事业单位、媒体单位的联系,为学生实践提供平台和资源。
4业务实习环节实战化模式
目前我国本科广告专业的实习环节通常分为两个部分:业务实习(或称为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前者时间一般较短,多为3周到1个月左右;后者则通常与就业联系起来,时间较长。本科广告专业的业务实习环节,应该摒弃过去单纯的放学生到广告公司或相关单位自主实习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的出发点是为了让学生接触广告实践的第一线,但是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往往由于实习的时间比较短,导致学生还没有来得及真正接触广告实践就必须返校,不能达到通过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终目的。
5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项目化模式
通过业务实习环节实战化,学生有了初步实战的经验,能够实际操作较小的实战项目。在此基础上,实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项目化模式,由学生组成小组,自己寻找实战项目,项目要求一定的规模,需要做全案策划和设计。在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答辩环节,采用正规提案化方式,邀请学校领导、学院领导、业界、学界、企业界人士共同评分。这一环节的设计,帮助学生完整认识、实践整个广告策划和设计流程,激发学生竞争意识,体验实战中广告策划与设计提案的真实感受,不但充分发挥学生在实战过程中的创新和实践能力,也能够帮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迅速上手。
6创新学分模式
经过了这一个假期的理论学习,使我对广告设计和平面设计有了大大的了解,也对于这个专业有了一个大概的学习和掌握。在应凭广告方面的单位实习,还是比较尴尬的,因为没有多少实践经验,平时学习的也都是理论,怕对实际操作陌生。
但又考虑到以后毕业可能就从事该行业的工作,因此我相当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在有限的时间里加深对各种平面设计的了解,找出自身的不足。这次实习的收获对我来说有不少,我自己感觉在知识、技能、与人沟通和交流等方面都有了不少的收获。总体来说这次是对我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锻炼和提高。
通过实习我认识到:仅仅靠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去实践,走进广告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这次实习课程的目的
实习时间:
2010 年4月1日—— 5月1日
实习单位:
原野新之助广告公司
实习内容:
4月1日,我从人才市场应聘进入到了原野新之助广告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个月的实习活动,进行学习。公司不大,但业务量繁忙。主要经营的业务有:商场广告设计、喷绘广告设计、会务庆典、礼仪、vi和logo设计以及墙体广告、cis策划导入等几部分组成。
关键词:地方高校 闽江学院 应用型广告人才 人才培养体系
一、应用型广告人才是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高等院校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广告专业人才?不同层次的高校会有不同的定位和选择。研究型的重点高校一般会把培养教学科研型广告人才作为主要目标。对于众多的地方院校而言,显然应该有不同的取向,通过形成差异化,建立起自己独特的竞争优势。不可否认,地方高校培养人才很大程度上是要立足当地实际,以更好地为当地经济发展服务为己任。广告人才的培养同样要着眼于当地广告业的发展需求。
什么样的广告人才才能更好地满足广告业的需要呢?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出色实践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首当其冲,可将其作为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众所周知,广告学是一门强调实践和应用的学科,如果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有理论,而不能学以致用,没有较强的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显然是经不起市场检验的。
随着我国广告业的迅猛发展,人才短缺的瓶颈开始凸现,尤其是科班出身、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业广告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以福建省为例,目前仅有5所高校开设广告本科专业,而全省就有近5000家的广告公司,其中仅福州市就有1400多家,人才供需的矛盾十分突出。表面上看广告毕业生应该是供不应求,属于卖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然而事实上,一些地方高校的广告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眼高手低,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乏善可陈,令人大失所望,让很多用人单位颇为头疼。广告专业的毕业生未必好用,这一令人尴尬的评价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人单位对地方高校广告专业毕业生的期望值,也有损地方高校广告专业的形象,长此以往,也势必影响地方高校广告专业的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
那么地方高校在培养应用型广告人才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这不仅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办学理念、人才定位、师资配备、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多方面因素,而且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文试以闽江学院中文系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经验为例,加以探讨。
二、闽江学院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概况
闽江学院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唯一的一所市直属高校,“按发展需要培养人、产学关联、闽台合作、公办民助、国际有为”一直是学校突出的办学特色。作为闽江学院第三批获得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九个本科专业之一的中文系广告学专业,同样贯彻了学校的办学思路。自2004年开设至今,已招收6届学生,现有在校生270余人。目前已有三届学生顺利毕业,为当地广告行业输送了适用的专业广告人才,获得了广告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学生在校期间,就已具备了较强的实践能力,通过参加各类广告大赛而崭露头角,频频获奖。2008年首届广告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以上,一些学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已迅速成长为所在公司的业务骨干,在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广告学专业于2009年6月荣获省级特色专业称号,并列入福建省国家级特色专业候选名单上报教育部,2010年被正式立项。2010年被确定为“福建省广告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广告人才的培养上,闽江学院中文系闯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道路。
三、多管齐下,构建应用型广告人才培养体系
具体而言,闽江学院中文系广告学专业立足海西,多管齐下,从理念定位、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训练、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层次、努力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型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当地广告业的发展需求。
(一)定位明确,理念清晰
西方有个谚语,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方向明确、目标清晰,才能事半功倍。在培养什么样的广告人才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首先确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谋定而后动,这是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在《闽江学院中文系广告专业“十一五”规划》中,就明确了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即是以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为指导,面向社会需求,特别是适应福州地区及福建省经济社会和广告业发展的需要,兼顾全国,有针对性地不断调整专业建设的布局,培养具有本科学历层次的、兼有广告学专业理论基础和知识技能的、融创意、行销、公关为一体的复合型应用人才。做正确的事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正是明确的定位使闽江学院广告人才的培养有了方向和指引,少走了弯路。
实现目标,还需要有清晰的思路,在人才培养上还遵循以下原则:
(1)务实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即一方面紧紧依靠广告学专业的办学基础和优势力量,另一方面敢于寻求新的学科增长点,横向增生新的专业。
(2)以质量求发展的原则,即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以人才培养的质量来谋求专业的长远发展前景。
(3)服务社会的原则,即按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建设的布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4)特色办学的原则,即努力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道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5)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理论指导创作实践。
(二)积极倡导“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实践教学改革
强大的师资力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自身如果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只有理论基础,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上是没有说服力的,也会缺乏底气。基于这样的认识,闽江学院广告专业倡导“双师型”模式,采用直接引进与自主培养提高相结合、外聘专业人士担当客座教授为补充的多种形式,不拘一格,灵活机动,打造了一支在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等方面较为合理、充满朝气、具有强大后劲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在现有的16名教学团队成员中,有几名引进的具有广告行业背景和实战经历的教师,他们曾在一些大型广告公司、企业广告部门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广告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正逐渐成为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
通过自主培养、提高现有教师的实践能力,弥补在广告实务操作方面的“短板”,使他们尽快成长为“双师型”的教师,是实现教师队伍向“双师型”转变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上更有积极意义,毕竟这些教师是团队主体,所占比例较大。在这方面,闽江学院广告专业采用多种切实可行的手段,例如派出教师参加各种专业进修和培训,针对性地提高业务能力;保持与业界的密切接触,鼓励教师进入广告公司、媒体、企业广告部门见习、兼职,通过参与项目提升实务能力,并将实践项目带入课堂,融入教学。
此外,通过聘请国内知名广告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不定期给学生授课,使学生有机会直接聆听广告一线的实战经验,感受鲜活的实战案例,增进对广告业的直观认知,亦成为构建“双师型”队伍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培养应用型人才离不开针对性教学改革,突出应用性和实战性,鼓励教师发挥个性和创造性。在这方面,闽江学院广告专业成果突出,在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1)精品课程建设:这是课程建设的重点,侧重应用性为主的课程。目前有三门课程(广告文案写作、广告创意、广告美学)被评为学院优秀课程,其中广告创意还被评为2008年度省级精品课程。今后还将进一步扩大精品课程的范围和数量。
(2)教材建设:在选用优秀教材基础上,自编针对性强、反映广告学专业理论最新发展趋势,适应国内和本地广告行业未来发展需求,具有本系鲜明教学特色教材。把这作为一项长期工程来抓,予以长久支持。除了由本系教师主编的已列入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的《广告创意》将于2010年9月正式出版外,争取再主编2、3部教材,由国家级出版社出版。
(3)广泛采用启发式、案例式、模拟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开发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动手、动口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推动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
(4)定期召开教学改革研讨会,注意教学内容的改革与更新,并制定出相应的计划,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科前沿、行业发展和现实要求。鼓励教师撰写教改论文,有关教改论文累计发表30余篇。
(5)在本科生中实行导师制,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心理状况进行全面指导。例如指导学生阅读本专业和相近专业的书籍,为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知识能做到活学活用。
(三)突出实践环节,培养一专多能的广告人才
培养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训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闽江学院广告专业建设中的一个亮点。要使学生将来走上不同的广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上手,有很强的可塑性,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闽江学院广告专业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能创新、适应性强”的方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养训练,力求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广告人才。
实践环节主要有:
(1)实践教学。教学课堂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课程开展案例分析、模拟创意、模拟策划提案、问卷调查、新闻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形成互为支撑的体系,既密切联系,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造潜能的开发都起着课堂不可替代的作用。
(2)创意大赛指导。指导学生参与时报金犊奖、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专业广告大赛,使他们在校期间就能得到充分的实战训练。近4年来,学生累计已有50余人次、超过30件作品在上述各类大赛中获奖。通过参赛不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专业自信心,对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大有裨益,而且也有力地支持了理论方面的教学工作,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平台。
(3)职业素质技能指导,包括口才、演讲、书法、辩论等。
(4)社会实践活动指导,包括社会调查、团日活动、勤工俭学等,使学生实践能力和心理品质都得到全面锻炼。
(5)课外兴趣活动指导,如唱歌、戏剧表演、摄影等;指导学生开展各类社团活动,如广告协会、记者协会、摄影协会、剧社等。
(6)大型综合文化活动指导,主要是一年一度的中文系“旗山文化月”系列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灵活多样,有些项目如广告创意大赛、新式辩论赛、时装秀等,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
(7)中期实习指导,从大二、大三暑期开始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到广告公司见习,为大四的毕业实习打下基础。
为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理念,闽江学院广告专业从大三开始,开设广告经营与管理、广告设计、公共关系、新闻学等四大专业选修模块,突出实战,让学生根据自身特长选择,避免了单一的培养模式,又能给学生提供更宽广的就业机会,有利于造就一专多能的广告学专业人才,经过多年努力,广告专业已能开出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学术水准较高的专业选修课30余门。
(四)校企对接,与课堂教学互为支撑
在应用型广告人才培养上,实习基地的作用功不可没,是专业教学的重要保障和坚强后盾,为学生实践提供了广阔平台。
目前闽江学院广告学专业已建立起12家实习基地,完成挂牌,签订了合作协议,与他们建立起长期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它们均为省内具有专业资质的一流广告单位,涵盖各个层面,可对接收并指导学生参加广告业务实习提供支持。其中广告协会2家:福建省广告协会、福州市广告协会;企业1家:成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国家一级广告资质企业4家:福建省锦绣广告有限公司、耀融(福建)传媒有限公司、福州分众传媒有限公司、福建新恒基广告有限公司;另有4家福建省一级广告资质企业、1家福州市级广告企业。并且实习基地的数量和类型还将不断增加完善,要与更多的企业、媒体、广告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为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形式的介入方式,灵活多样。如一年级组织多次参观,二年级开展短期小见习,三年级开展较长期的专业实习,四年级进行与就业挂钩的毕业实习。实现了广告公司与课堂教学的适时有效对接。特别是毕业实习,实习基地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安排在第八学期的毕业实习历时9周,分成开始、开展、收尾、总结四个阶段。从实习单位落实、学生编队、安排指导教师和带队教师,到实习前的动员、实习过程的巡视、实习归来后的总结和成绩评定、实习经验报告会的召开,均做了认真策划和周密安排。
一、在广告学专业开设实践教学环节的意义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大力推进,我国已进入信息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视野较以往更加开阔,传统的“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创造”转型,这就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对于高校来说,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新时期的自我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力。
作为一门综合学科,广告学专业涉及到的行业范围较广,能够有效协调各方面之间的关系,满足社会对人才定位的需要。在专业课程设置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提高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现与社会零对接,降低成本。所以,加大实践教学环节,既是培养广告学专业学生的有效举措,又是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检验教学成果的需要
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积累大量实战经验,缩短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的时间,加强高校与社会之间关联的纽带。学生能否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也是检验实践教学形式可行性的标准。
我院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包括:校内实践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两种基本形式。校内实践教学包括课堂实践教学、校内实验室实习以及学生活动等;校外实践教学包括校外实习基地、校企合作等。
二、实践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计划经济逐渐被市场经济取代。较为自由的市场空间在生产、制造、销售流通等方面迅速达到饱和。创新理念的提出,为商品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越来越被人所重视。
综合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创新能力内涵的阐述可分为三种观点:一是根据已有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划分;二是对现有知识和当下新知识的结合与改造;三是对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进行不同层次的划分。本文基于广告学专业的设置,综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广告设计活动的不同阶段进行划分,将创新能力定义为:创新能力是将现有知识和当下新知识加以结合与改造,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和现实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
(一)实践教学对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是指人们根据主体对象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广告学专业学生有较强的实践愿望,但这种愿望仅限于基本的社会实践技能。没有对实践的整体发展形成完整的创新意识。同样,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缺乏敏锐的创新意识。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做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引导,是未来对学生具备熟练运动创新能力的基础要求。
激发学生内在的创新意识,使之成为一切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中外美术欣赏、民俗学、经典广告作品赏析等能熏陶学生创新意识的课程。以课堂讲授,课下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创意创新工业园等场所的结合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课程学时的制定上,将部分重叠的理论课程合并,增加实践课时。以理论教学灌输创新意识,实践操作反应创新意识。另外,将实习考察纳入实践教学中来,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去广告行业较为发达的城市进行考察,如上海、深圳等现代化都市,以及苏州、南京等将本土特色很好的应用于现代广告设计中的城市。教与学相长,知与行合一,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始终。
(二)实践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这种思维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成果。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思维的培养,需通过产学研教育的模式来实现。产学研合作教育对于高校提升科研水平、企业技术进步、增强地区和国家核心竞争力都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战略举措。”
对于应用型广告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以社会标准为导向,注重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才能主动积极的应对社会要求。因为创新思维培养的关键在于创新主体要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实践探索。创新思维是一种思考习惯,在没有经过系统而专业的教学培养之前,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保持着大众化的思维习惯,只有打破旧有、固化了的思维模式,才能重新建立具有创新性的思维习惯。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形成的,通过掌握大量的基础知识和与专业相关的研究成果,积极参与校内外实践活动,如参加全国性的各种广告大赛,同类院校同时参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这也使得他们的创新不仅体现自我价值,而且要在专业领域中具有的一定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三)实践教学对创新技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环节比重的增加,直接或间接要求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创新技能。创新技能是创新主体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活动的能力,也是创新思维的外在体现形式。由于广告学是一个跨学科专业,涉及到市场调研、消费者行为与心理、文案策划、创意设计、后期编辑等多门课程,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创新技能包括广告文案策划能力、广告创意能力、广告后期编辑能力等。广告文案策划能力是指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科学、合理地安排广告的逻辑能力,广告文案策划能力的形成有需要具备基础的广告知识为基础,如对市场调查分析的敏感性,对消费者行为与心理的洞察力。广告创意能力是广告学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创意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又要具有良好的智力素质。广告后期编辑能力是指呈现广告创意时所具备的实际应用操作技能,是广告创意表现的执行和深化。
三、实践教学环节的不同形式
广告学作为一门综合应用型学科,需要打通与其他专业的壁垒,实现资源共享与交流。通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积极面向社会实现零对接,充分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一)课堂理论+实践
(1)我院开设《广告思维与实训》、《广告创意与表现》、《广告文案与策划》等理论课程时,充分注重与校内外各种比赛活动结合,将课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如:《广告文案策划》课程的设置时间与学院晚会的时间同步,专业教师会要求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举办一台年终晚会,专业教师不直接参与策划,但会提出修改意见。首先,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有总策划组、招待组、舞台设计组等,各组负责不同的项目,由总策划组协调各组之间事宜。在策划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2)完善广告学专业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充分利用现有的广告创意实训工作室、广告摄影工作室、非线性编辑工作室、演播厅等实践平台,筹备数字媒体创意设计工作室、综合材料创意工作室等,不断探索适合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
(二)课外实践环节
(1)专业教师收集整理全国广告赛事,动员指导学生参赛,也是创新实践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在赛事的选择上,由教师把关,选择具有广泛性,含金量高的赛事,比如说“全国大学生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电影节”以及山东省内一些有影响力的比赛,如“齐鲁之星”等设计比赛。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赛事章程及要求,做好辅导答疑,解决参赛过程中的问题,既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素养,又能增加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2)校企合作协议的签订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场所。校企的双向选择,既要求学校对公司或企业业务范围、经营前景、公司机构等条件进行筛选,又有企业对本专业学生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选择与肯定。校企合作有助于学生把握前沿的艺术动态、了解市场前景、分析客户需求、提高专业技能等优势。同时,公司和企业也能及时向专业教师反馈学生的基本情况,为继续完善培养计划作出正确判断。
(三)分散与集中实习实践
在我院广告学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上,本专业学生共有两次实习机会,分别是三、四年级新学期开学初,包括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两种形式。分散实习意味着学生有两个月的时间自主选择实习单位,通过应聘直接与广告公司洽谈相关实习事宜。在此期间,学生熟悉并参与实习单位的运作流程、设计规划、谈判技巧等内容,实习结束后,由实习单位提交一份实习评定说明,对学生的道德素养、工作能力、业务水平等内容进行评价。集中实习一般有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校外实习基地的考查,经过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广告行业的感受和认知。学生将递交一份实习报告,教师依据实习单位的评定、学生集中实习时的表现和实习报告做出评价。
因受环境因素、专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的限制,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有所偏颇,无法真正满足学生对实习条件的要求。加强与大型广告公司的联系,共同培养所需的专业人才,是下一步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题。充分利用实践教学环节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专业技能和就业水平,缩短适应社会的过程,实现高校与社会的零对接,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一、校园广告的界定和发展现状
校园广告所指主要是面向高校,以大学生为主要群体的广告传播活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扩容,大学城的初现规模,校园市场细分群体文化特质明显、消费需求集中,消费的未来驱动力强等特征,让大学校园成为广告主争相进入的潜力市场。从广告传播的角度来看,大学生信息多来源于校园媒体、网络与手机,同学间人际互动的口碑传播效应明显。对新鲜资讯敏感、思维活跃等特点,使得校园成为一个相对封闭但却活跃的广告传播场,因此目前高校校园广告从内容和形式上都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三大类:一是文化广告,以学校主导的校园文化活动或各社团活动的标语、海报、横幅、传单等;二是商业广告,包括各类品牌活动广告、产品广告、促销广告、活动赞助广告等多种广告形式;三是类广告的生活信息,包括家教、考证、培训、求租、招聘、转让和车讯信息等多种形式,甚至还有办假证、寻等不法小广告。校园广告具有无孔不入的渗透能力,除一般的宣传栏外、宿舍门口、甚至水房墙壁、饮水机甚至树干上、厕所里都张贴有各式各样的广告。最近学生爱用的飞信、微信、微博、QQ群等传播平台也渗入了大量的校园广告传播。
从校园广告设计而言,相比其他广告,大多却设计制作一般,有的甚至过于粗糙,文案也简单明了,缺乏广告创意表现。对于追求新鲜、时尚的大学生来说,广告策划、设计、表现都还有很大提升的空间。从经营角度,由于校园市场的迅速崛起,前景火爆,各地都催生了不少专门针对校园的广告传播公司,如盛大红动传媒专注与校园市场开拓、活动推广及媒体开发的整合性广告传播公司。
二、广告学实践教学中进行校园广告的优势
广告作为与现代商业营销与大众传播现实紧密相关发展起来的应用学科,一直以来也很强调其实践应用性,因此,广告学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一个更多元、结构合理、适合有效的实践平台和体系,以往专业实践除课内实践环节,以走出去的思路、依靠广告公司等用人单位签订实习合作协议建设实习基地,或学生自主确定实习单位等进行的。本专业几年来实习基地建设经验来看,单靠几家广告公司来提高实战教学效果是差强人意,一般实习单位仅能容纳几名实习生,实习需安排在假期、大四专业实习课程段方能进行,而且因学院地处偏远学生实习因往返的舟车劳顿减低了实习的动力和热情,对实习效果影响很大。比较而言,校园广告的发展,为广告专业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亲近、更加便捷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学生有了更多的广告传播技能的用武之地。
首先,校园广告和校园天然的地缘优势,可以让学生不必外出奔波实习,可以配合课程进行广告实践,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灵活开展,还可以检验广告执行效果。校园生活的经验可以成为广告实践体验的前导,帮助学生更顺利的进入广告的商业情境,思考解决现实课题的方案,体验广告运作的各环节,验证预期效果。此种体验式教学调起了学生创作广告的兴趣,实践中领会广告理论,发现专业知识的不足,能激发学习的动力。
其次,作为校园广告目标受众中的一分子,学生更加了解大学生消费需求。18~23岁的大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被称为是一个很不容易“驾驭”的年龄段。作为群体中的一分子,广告专业学生反倒更亲近了解消费者,因为更了解同龄人的需求,学生做起广告来更有感觉,作品更容易建立起与目标对象的亲近感和信任感,从而提高广告的说服力,效果好。
最后,由于从低年级就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校园广告,待高年级学习完广告主干课程后,通过实践更好的掌握了广告运作的原理、流程和技巧,也具备了一定的创作能力,创作的校园广告的水准和表现力明显提高,而且更具创意和时代感,增强校园广告的效果。对于学生个人因为积累了广告经验和作品,并更了解自己的就业方向,还能较早的培养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将更具有走出去的竞争实力。
三、校园广告在广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经验
首先,广告学专业授课教师能认识到校园广告对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上述优势和意义。认同广告学决不是象牙塔里的教与授,也不能虚拟情景中实践策划与创作,我们将目光投向校园这个真实的广告环境中去设计实践课题,让学生不仅体会到广告策划的推理演绎,广告设计的视觉魅力,也能通过对校园这一熟悉的环境策划执行广告来检验实实在在的广告效果,这是实践的教与学都更有意义。
其次,在教学中从专业第一门广告学概论课程开始,强调广告的学以致用,在授课时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校园广告,准备校园广告案例分析,和学生一起结合校园市场来分析校园广告的特点。笔者曾指导年轻教师通过此种方式授课后学生也能对校园广告主动的关注、思考、产生兴趣和跃跃欲试的实践冲动,课程后部分设计了校园广告策划课题,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校园广告策划与设计,并支持鼓励学生执行出来看广告的效果,通过此种形式能很好的增添学生的专业信心和学习动力。
实习:
年月日——年月
实习地点:
路平面设计公司
实习内容:
在结束本学期的课程后我就开始寻找一家设计公司去实习,仅仅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是远远的,这就需要去实践,走进设计公司,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这实习课程的目的。的寻找终于在路找到了一家很小的设计公司。
在进这家小设计公司时费了的力气,就不需要在学生,在再三说明请求下才同意让我在那实习工作。
这家设计公司属于典型的本土小公司,规模小、少。其公司主要有卖场设计、喷绘广告设计和墙体广告、图几个组成。
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挺少的,它稳定在5人左右,服务的广告也很少有8家左右。公司内部设置大约也和同级公司相似;老板即公司总经理,整个公司的统筹与管理;下设部、制作部、设计部、安装部。公司规模不大,内部员工可以灵活的交叉运作,我也得以了数个客户的文案、创意、客服的开发和交流,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是我的实习日记的主要客户的设计项目的工作状况。
天走进公司的时候,与经理了简单的面谈之后,并给我留下过多的任务,先让我熟悉一下环境,了一下公司的状况,包括其规模、、人员分工。
很幸运,一进公司便能的设计项目之中,锻炼一下。经验,刚开始找头绪,不知道该做些。在开始的时候,主要琐碎的任务。还真正地到完整的活动策划之中。两天的磨合,有哪些缺点和,便知道了。在时候锻炼的机会少,现在都做不好,在软件操作上熟练。而且客户的要求并反应。
前两天的工作实践,的了公司的设计流程。是客户要求,然后设计主任客户的需求程度,每位设计师的设计特点,的分配任务,尽量出每位设计师的优点,让设计尽量让客户满意。而客户会盯着设计师把设计任务做完,往往上是客户的意愿做,设计师们最不喜欢的这类的客户,很容易设计创意与创新,大的客户不设计的,更多地追求设计时效性,明艳、鲜亮的色调是客户的首选,会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了几天琐碎的设计任务的锻炼,使我学到许多在课本中无法涉及的内容。学到了在学校所学到的东西,学会了怎样与客户交流,怎样揣摩客户的心理,锻炼了的交流能力,认识到了设计的流程,短暂的实习中学到了东西对将来社会做了的锻炼,可谓收获丰厚。
实习感想:
关键词:广告;人才培养;需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8-0018-04
高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以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宗旨,而要更好的体现这一功能,则必须准确地了解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根据企业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来调整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近年来,广告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企业青睐,这势必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产生深刻影响。为了使本研究成果更具真实性、实践性,我们针对京津冀部分中小型广告公司及企业广告营销部门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据此为问题的解决提供参照。
一、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调查显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如下:被访企业中,有32%的企业首选人才因素,20%的企业首选资金,25%的企业首选业务数量,14%的企业首选企业规模,5%的企业首选区域限制,4%的企业首选利润。调查进一步发现,人才因素对于企业的影响和制约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优秀的创意人才缺乏,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服务质量;人员流动性大,对于企业服务质量、业务量的稳定性产生直接影响;专业人才供给绝对量大,但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实践经验不足;职业倦怠,对工作缺乏激情和创新动力。
很显然,优秀创意人才的匮乏、员工的频繁流动、创新动力的缺失、实践经验的不足等,这些人力资源上的不足势必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同时为高职广告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二、“项目驱动、行质双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是缓解供需矛盾的根本途径
根据企业对人才能力素质要求的变化和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我们提出“项目驱动、行质双育”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行业的发展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行,即指专业技能、实践能力;质,即人文素养、敬业精神、诚信品质、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行质双育是对广告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广告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1.以“行质双育”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行动方案。以“项目驱动、行质双育”模式来构建高职广告专业的课程体系,即以企业积极参与为前提,将学科本位与专才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突出能力培养的重点,同时强调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育。培养目标由针对狭隘的职业岗位拓展到职业群、职业生涯,着眼于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及职业情商的养成,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知识、职业能力和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健康心理和体质。①强调课程体系的构建要着眼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融文化学习、个性品质陶冶和职业能力训练等为一体,以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体现“项目驱动、行质双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广告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为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群)能力两个方面,其中,基本职业素质包括公民道德、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良好的身心素质、科学素质、政治素质、计算机技术素质等,职业(群)能力包括专业核心能力、职业关键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每种职业素质所必需的知识由一组相关课程组成,每种职业(群)能力由一组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程组成,如下图。
2.“项目驱动、行质双育”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广告专业“项目驱动,行质双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紧紧围绕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进行设计,要突出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辩证统一,要以培养适应广告行业发展需要,集分析、计划、执行于一体的高素质应用性人才为目标。
(1)专业认知实习。专业认知实习主要针对大一刚入学的新生开设,由于学生对广告行业、企业的了解几乎是空白,如何让学生快速对专业产生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思维的转变,尽早适应专业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对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成为新生入学后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在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过程中,遵循学习规律,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专业认知实习训练,以使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知。专业认知实习训练开展的形势是多种多要的,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兼职临促。新生入学后,适逢国庆与中秋节,此时往往是商家开展促销活动的高峰期。临促人员短缺是此时期商家开展促销活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借此时机,可以积极与企业、商家合作,组织学生参加临时促销活动,使学生尽快接触市场,了解市场环境,逐步树立商业意识与服务意识;②企业体验。组织学生参观广告公司及广告制作单位,体验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行为。了解广告公司的职业岗位设置、岗位职责要求及工作内容,了解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熟悉广告的运作过程。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定向,为后期的学习奠定基础;③专家讲座。邀请行业企业一线人员,就自己的职业成长经历开展专题讲座,与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提供现身说法的案例,为其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借鉴和参考。
(2)专业技能实践。专业技能实践以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为依托,采用虚拟项目与真实项目相结合的方式,直接针对广告公司或企业广告营销部门具体职业岗位技能需求来进行,融理论讲授与实践技能训练于一体,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转化,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①以广告调查实习实训为基础,综合营销学、心理学、消费行为学、传播学等内容,训练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诊断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②以广告策划为依托,集公关、促销、媒体等多种类型的策划于一体,训练学生解决问题、制定方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策略思维能力;③以广告创意、文案写作、广告制作为核心,训练学生的方案执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生产性实训。以校内工作室为平台,与企业进行合作,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生产性实训,在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职能的同时,使学生在真实项目的驱动下产生实践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提升学生的基本服务技能,获得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及执行的能力。另外,生产性实训还可以进一步检验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技能训练等方面的不足,为实现与企业“零距离”对接明确努力的方向。
(4)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对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检验,也是人才培养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学生脱离校内学习环境,步入职场成为“职业人”的过渡环节。
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作为“准职业人”在广告公司或企业内为客户开展服务,把校内学习阶段所学知识综合运用到实际工作项目中去,进一步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同时,学习场所的变化,实践氛围的不同,也可以使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的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责任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素养得到加强,促进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为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3.“项目驱动、行质双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的职教理念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及实践技能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不适应其要求。因此,伴随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模式的创新也是必然要求。
课程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按照职业岗位工作内容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广告运作流程中的实际工作任务来确定教学项目;按照完成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的过程确定教学过程――以实际工作中业务接洽、提出及分析问题、制定问题解决方案、方案执行这一业务流程来组织教学过程;按照广告公司或企业的实际业务工作场景模拟教学场景――营造真实的工作实践氛围,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培养团队协作的精神。
(1)将工作项目移植到课堂,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通过对广告公司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的分析,将其归纳为若干工作项目,以工作项目实施为主线,按照“必须、够用”的原则对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制定课程标准。课程教学实施按照职业岗位实际工作流程分项目组织教学,将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移植到课堂上,使教学活动能够形成学以致用的效果,保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
(2)采用项目驱动的方法主导教学过程,实现课堂与实践场所的一体化。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学生面对的是具体的工作项目,课堂的教学目标不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是强调应用能力及项目完成的质量。课堂推进的主导力量是学生对完成工作任务的方法的寻求,教师只是学生的引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教学中,教师给定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同的工作任务,只提供完成项目必要的资讯,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每一项任务。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对学生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只做启发式的答疑,引发他们积极思考。
广告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教室与实践场所的一体化是实现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模拟广告公司的真实环境建设理实一体化的专业教室,实现教师与学生角色的转变。教师就是公司项目主管,学生就是企业员工,课堂作业就是项目成果,讲练结合,学生边学边做,保证专业学习的适应性。
(3)创建教师工作室,使模拟项目与真实项目、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实现教学向工作岗位的迁移。创建教师工作室是获取真实项目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重要的实习实践基地。教师应发挥自己的人脉和专业优势,通过引入真实的项目,变课堂为企业操作间,以真实的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带动教学质量的提升,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专业能力。
(4)以赛促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将各类广告大赛选题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作为课堂教学的真实项目,以赛促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三、多样化的校企合作模式是缓解供需矛盾的关键
广告专业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立足专业现状,采用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促进校企合作。多样化的合作模式主要有:
1.行业企业专家咨询模式。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课程开发过程中, 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定期召开咨询会议, 征询有关行业最新发展信息及趋势, 保证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课程设置及内容的合理性,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双师型”教学团队培养模式。为了实现“双师型”教学团队的建设目标,聘请相关专家或企业一线的工作人员对教师进行短期培训;依托合作企业,采用下厂或挂职锻炼形式,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一线实践;依托合作企业,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兼职;聘请企业员工担任兼职教师,充实教学团队。
3.教学管理模式。企业参与到专业的教学管理之中,企业在实习实践环节实施、考核、教师管理、质量监控等方面协助学院或系部进行教学管理。
4.教学参观与顶岗实习模式。安排学生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参观实习, 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完成教学实习的有关要求。